小学语文诗词

2024-07-16

小学语文诗词(共8篇)

篇1:小学语文诗词

一、春景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 叶绍翁 《游园不值》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 杜牧《江南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

二、夏景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 杨万里《小池》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梅五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畿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

三、秋景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 张继《枫桥夜泊》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 杜牧《山行》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暮江吟》

四、冬景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

五、爱国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宋 陆游《示儿》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杜甫《春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

六、山水田园诗

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庐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泰山)

水: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

山水:

日照香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 李白《望天门山》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

田园:

昼出耘田夜积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

(范成大)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七、送别诗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 高适《别董大》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刘禹锡)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

八、友情诗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九、思乡诗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

十、动物诗: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宋欧阳修《画眉鸟》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十一、描写鸟的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十二、托物言志诗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燮《竹石》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十三、边塞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 王昌龄《出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焕《凉州词》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唐卢纶《塞下曲》

十四、描写月亮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静夜思》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 《古朗月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 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

明月松涧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十五、寓理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 苏轼《题西林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乐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十六、惜时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描写江的古诗句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描写河的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关于描写湖的诗句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带有“海”字的诗句

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带有鸟字的诗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带语字的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带花字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DDD 宋-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DDD白居易《大林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带有香字的诗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最长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最奇特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最荒芜的.地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深的感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节日诗歌

春节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尤眨争插新桃换旧符。

清明节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中秋节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重阳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描写西湖的诗歌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写泰山的诗歌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描写月亮的古诗

【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篇2:小学语文诗词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十八、关于“水”的古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锝《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古诗运用古诗复习题

1、当你取得成绩时,老师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当你遇到困难时,老师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你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时,老师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2、小明整天不思学习,这时你对他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要珍惜啊!”

4、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5、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 母 手 中 线,游 子 身 上 衣。临 行

密 密 缝,意 恐 迟 迟 归。谁 言 寸 草 心,报 得 三 春 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7、在这离别的时刻,我想说:“海内存知己,天涯如比邻。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8、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有《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和《 》中的

“ , 。”

9、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做到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面对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正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来到我身边,经他一点拨,我恍然大悟,这可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哪!

11、“博学之,慎思之。”学习就是要做到知行结合;老师常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个性;写作要做到多方位观察,多角色描写。

12、望着壮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个诗句;看着眼前美丽的西湖美景,我情不自禁地吟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3、外面的礼花绽放着,炮竹噼里啪啦的乱响,“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争插新桃换旧符。”新的一年开始了!

篇3:小学语文诗词

一、以“诵读”为引线

俗话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诵读是诗词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教学过程中, 诵读法已经成为理解诗词含义、掌握诗词主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教师让学生反复大声朗读不仅能帮助他们深入领悟诗词的含义, 而且还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审美和道德取向。

首先, 从形式来看, 诗词讲究韵律美, 句式整齐, 音律和谐, 押韵使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 很有节奏感。通过诵读, 学生能充分感受诗词的美妙, 体悟其中的审美价值, 从而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其次, 从内容来看, 诗词主要有写景、状物、抒情等几类, 用精炼的语言概括现实生活, 从艺术的角度赋予生活浪漫的气息。诗人对现实和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通过反复朗读, 学生能受到熏陶, 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 教师要重视诵读在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鼓励学生经常诵读。

例如在学习苏轼的《赠刘景文》一诗时, 首先, 教师可以进行有感情的诵读, 让学生感受这首诗的情感。然后,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诵读。随后, 再以诗的形式和内容两条线索展开, 让学生谈谈诗的韵律美、绘画美和表现的思想感情。值得一提的是, 在诵读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要抓住古诗, 还要关注作者及创作背景, 这对把握主题有重要作用。这首诗前两句对比秋天“荷花”的凋零和“菊花”的坚挺, 后两句话锋一转, 引出“一年好景君须记”。菊花具有什么象征意义?告君之句的醉翁之意是什么?通过多次朗读可以发现, 诗人意在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 乐观向上, 努力不懈, 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遇到挫折不气馁、奋发向上的主题深深地感染着学生, 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以“鉴赏”为深入点

诗词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积淀下来, 以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和深刻的内涵内蕴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和品格。诗词鉴赏不仅是充分发掘诗词多重含义、丰富文学要义的方式, 也是探讨诗人思想情感、研究历史的深入点。鉴赏诗词意在通过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经典诗词的理解,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诗词的价值, 并能在鉴赏中体会其中的人文情怀, 例如古人对生活的看法、内心的修养及为人处事之道。

以“鉴赏”为深入点的诗词教学不仅能延长学生对诗词情感的体验, 还能开拓思维, 提升感悟。因此, 教师要在诵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词的构词艺术、创作特色及思想情感, 帮助他们充分感受诗词的多重艺术魅力。诗词鉴赏一般可从语言风格、行文技巧、主旨、艺术手法等方面展开, 主旨是鉴赏的核心内容, 必须首先弄清主旨。例如在《赠汪伦》一诗中, 全诗以叙事的手法展开, 并运用对比的手法 (桃花潭水的千尺深和汪伦对我的情意) 来突出“我”和汪伦的情谊。通过分析, 学生能够把握诗的主旨, 感受到二人之间的深厚情意, 并反思自己和朋友之间的友谊, 由诗词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这就是鉴赏的升华。

鉴赏的形式多种多样。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研究诗词的热情, 教师就必须不断创新鉴赏的形式。诗词的美不仅在于韵律美, 还在于意境美。以王维为代表的诗人将“诗”与“画”完美结合, 使诗词呈现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特点。因此, 教师可以此为突破点, 让学生根据诗中的描述画插图, 体会诗的绘画美。例如杜甫的《绝句》一诗, 不仅运用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船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早春图, 还赋予此画鲜明的色彩, 展现了早春的生机与活力。教师可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来绘画, 其意义在于鼓励学生用生动形象的图画表达抽象的诗词, 在此过程中, 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再三咀嚼体会和感悟内在含义, 在绘画的同时掌握内涵, 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鉴赏把学生的认知从表层深入到了内在, 将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它不仅着眼于学生对诗词基础知识 (如诗词的朗读、翻译等) 的掌握, 更侧重于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提升文化内涵。

三、以“探究”挖掘内涵

传统语文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常常使诗词学习陷入一潭“死水”中, 课堂失去活力, “活水”难以引入, 更不要说激起新的思维“涟漪”。探究法的提出意在倡导教师打破这一尴尬局面, 更新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方法, 从而淡化教师在课堂中的决定作用, 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探究要求教师能够独辟蹊径, 引导学生以全新的形式深入探究诗词, 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诗词的价值。在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能够领悟诗词多义性内涵, 还能通过合作培养合作意识、领导意识和服务意识。

从探究的内容来看, 教师要不断引入新鲜的元素, 以新颖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眼球, 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古诗词的内涵, 以便学生能从中借鉴有价值的思想。教师可以将诗词与音乐、美术、戏剧等不同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 给予学生全新的感受, 使学生领略诗词在不同形式中的生命力, 汲取其中别样的人文精神。例如在学习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旧诗新唱”, 通过旋律让学生感受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和久别回乡的亲切感, 进而引发自己对“背井离乡”的思考, 从而更加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 学生能够感受到以艺术为载体的人文精神, 感悟诗的哲理, 体悟生活。

从探究的形式来看, 要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倡导合作探究, 以综合展示的形式来呈现探究成果, 以师生共同打分的形式来评价活动, 通过合作—展示—评价这个过程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从而提高人文素养。仍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诗为例,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围绕古诗背景、情景再现、主题深入等环节展开。在活动过程中, 各组学生要发扬合作精神, 既要着眼于个体的能力, 又要考虑到整个小组的利益, 协调个体和集体的关系, 正确认识合作在活动中的重要性, 从而树立集体意识。由浅入深的探究活动考验的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更是对学生的耐力和毅力的挑战。诗词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培养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在生活中能勇敢地面对挫折。

探究诗词要敢于突破常规, 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模式, 让学生勇于展现自己、表现自我。在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能够深入诗词的创作背景、历史发展及诗人的思想情感, 发现诗词中隐藏的内容, 充分感受诗词的价值和时代赋予的新的内涵和意义, 从而体现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提高人文素养。

四、结束语

篇4:小学语文诗词教学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词教学

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中国的古典诗词内涵较深刻,小学生们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如果让他们完全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则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欣赏古诗词的时候,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诗词的效率。如何才能使得古诗词教学充满韵味之美,提高古诗词的教学的效果呢?文章主要结合以下几点进行说明,具体分析见下几点。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诗词探究大队中的催化剂,兴趣也是学生学习诗词的最好老师。在组织学生欣赏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想要把古诗词的教学意义切实得以发挥,提高诗词的教学效率,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教师要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情”入手——领略诗中的思想情感,也要从“趣”入手——阅读古诗的兴趣出发,找准诗词教学中的趣味因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热情,把学生学习诗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出来,引导他们快乐地去学习诗词。例如,我们在欣赏《锄禾》这一诗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毛泽东同志言传身教教育孩子们的故事,来锻炼学生要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在欣赏诗的时候,穿插并且介绍一些诗话的趣事,作者的经历等,这样做的目的既能够陶冶小学生的思想情操,又能激发他们的读诗兴趣,也可谓是一举多得呀。

二、拓展延伸,在提升内涵中融情

教材中的古诗词产生的年代都比较的久远,一些古代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语言风格等,都和现代的风格完全不同,再加上小学生们的阅历较浅,要想让他们准确的把握诗歌作品中的情感,如果仅拘泥于课文必学的内容上是远不够的,这也需要对作者的社会经历,文化教养以及情趣爱好和写作背景等相关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了解,当学生们对这些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后,才能和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所以说,语文教师需要建立开放的语文教学观,让诗人们的情于学生们的情在拓展延伸中有效地融合、拓展。

三、运用多媒体,引导想象

古诗词的意境都比较的美,多媒体课件又集多种优势于一体,因此,在教学古诗词的过程中,适当的借助多媒体课件加以欣赏,既能够有效的改善因为年代久远而产生的距离感,又能带给学生们的视觉冲击。如,结合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为诗词教学营造出特定的氛围,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例如,在欣赏《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古诗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理解“潋滟”一词描绘的西湖画面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们展示一个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并且再鼓励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合理想象,想象一下“夏日里,假如你们就是诗人苏轼,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下,此时的你也正坐在西湖的凉亭中,迎着徐徐的微风,惬意地举起了手中的酒杯。除了波光闪闪的湖面外,你们还能够看到哪些美景呢?让学生在感受雨中西湖画面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观看雨中的西湖云雾迷蒙样子的画面,再让他们合理地想象:“雨中的西湖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借助多媒体课件,结合诗词的意境,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把学生们的思绪带入到诗的意境当中,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对于诗歌内涵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熟读背诵强化积累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古人也有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朗读诗词的重要性。学习古诗词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单纯地增加知识的积累,同时也是学生积累丰富文化素养的过程。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一般都是要求学生加以背诵的,这也是增加知识积累的手段之一。要想背诵一首诗,前提是要能够熟读,古诗词都具有韵律,读起来也都会朗朗上口。因此,在朗读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注意交给学生一些断句、重点字词的音节朗诵技巧等,学生们充满感情的朗诵也为有效的背诵奠定良好的基础,熟读成诵。背诵是学生强化记忆诗词的手段,也是丰富积淀的途径。因此,古诗词的朗诵教学也应该是诗词教学的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词读多了其意也就自现了。所以,读是理解诗词含义的先导,只有在熟读的基础上才可能成诵。古诗词的朗读也要注重断句、注重重点的字词。古诗词的韵律一般都比较的明晰,读起来又朗朗上口,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古诗词更是经典中的经典,这些都特别适合小学生的朗诵和背诵的。因此,在欣赏诗词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提高学生们背诵诗词的效率。

古诗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对于增加小学生的知识积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教学古诗词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创设有效的教学手段,为提高诗词的教学效率想尽一起办法。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古人精神文化凝聚的成果。古诗词也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古诗词也是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在欣赏古诗词教学时,要注重古诗词教学的策略和艺术,把培养小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放在首要位置,让他们在身心愉悦中,在其乐融融中去感受诗词的诗韵、诗情、诗意之美,让学生在欣赏诗词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篇5:小学语文诗词朗读方法

朗诵诗词前,应搞清诗词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了解了背景和目的后,会更加深刻的理解作品内容,朗诵时有利于唤起自己的激情,从而很好的表达诗人的意志和胸怀。

二、运用想象,大胆设计。

一首诗写情、写景、写人、写物,虽是各有特色,但都离不开形象,诗人往往在抒发感情时,用形象来表达自己要说的话。我们在进行诗词朗诵时,要运用形象思维,以“诗情画意”来丰富自己的想象,同时还要大胆的运用联想进行设计。更多诗词朗诵技巧可以到习古堂国学网学习。

三、节奏和谐,语言流畅。

篇6: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

一、理解诗词大意

1.了解作者及其背景。古诗词是“诗人生活在情绪的流波中的影子”。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要注意让学生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还要了解诗词的语言、相应的表现手法以及与之有关的典故、成语等。课前可让学生搜集这方面的信息。课上采用学生汇报信息和教师补充介绍的方式,让全体学生对作者的身世、写作风格及时代背景等有总体的了解,为理解古诗词内容作好铺垫。

2.高声朗读,理解大意。初读诗歌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自由朗读古诗词,读准诗题、作者,读通每一句诗,直至将整首诗读得正确、流利、有节奏,读出诗词合仄押韵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感悟诗词情境

1.在诵读中感悟诗词情境。古代诗歌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句简练、朗朗上口、意境优美等特点,最适合诵读。这时的诵读要求高于初读课文时的朗读。教师要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得朗朗上口,读得如痴如醉。在读中去理解诗词的含义,在读中去品味诗词的意境,在读中去体验诗词的美,感受诗词的音律美、形象美、意境美。

2.在歌唱中感受诗词情境。我们都知道,诗歌起源于劳动,最早的诗歌都是可以唱的。《诗经》305篇,经过孔子“弦歌之”,诗乐合一,每篇皆可入乐歌唱。用今曲来唱古诗词,把当今乐坛、影视剧中流行的音乐,经过精心选择后,套进古诗词中,反复教唱,可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教学时,对已有曲调的,像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岳飞的《满江红》、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王维的《阳关三叠》……可直接播放歌曲录音。对未有曲调的诗词,教师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学生根据对诗的意境、格调的把握,调动自己的音乐素养,选择与之基本相配的曲调,用民歌、通俗歌曲、影视歌曲、儿童歌曲来套曲。每组选定曲调之后便试唱,试唱成功后,展开诗词歌唱比赛,评出最佳者,让全班学生学唱。如,有的学生用《我们的田野》的曲谱唱《登金陵凤凰台》,用《上海滩》的曲谱唱《秋浦歌》等。用今曲来唱古诗词,不仅唱出诗情画意,使学生在音乐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而且通过自己的音乐活动感染了他人,使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兴致勃勃,寓教于乐。

3.在绘画中想像诗词情境。很多诗歌都是融情于景,诗中有画,极富绘画之美感。教学中,我们把“诗”与“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描写,充分发挥想像,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从而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通过绘画,能有效地让学生体会诗中的美丽景象和作者内心的感受,受到美的熏陶,加深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同时更加彰显了学生的个性,进一步激发了学生阅读、鉴赏古诗词的兴趣。

4.在表演中再现诗词情境。很多古诗词的内容富有生活情趣,蕴含着哲理美。若引导学生尝试品味古诗词所描述的意境,再把它表演出来,既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张扬学生的个性,又能让学生深入体验作者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鸣,再现诗中的情境,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例如一组学生这样表演《赠汪伦》:两个学生扮演船公,一个学生扮演李白。李白跳到船上,忽然听到岸上有踏歌的声音。李白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学生扮演汪伦,两个学生扮演仆人。他们一边拍着手,一边用脚打着节拍过来了。李白与汪伦拥抱,李白说:“兄弟,多保重啊!”汪伦洒泪说:“今日相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另一组学生这样表演《独坐敬亭山》:一排学生手牵手高高举起,扮成敬亭山。一个学生扮演李白,边吟诵诗歌边表演。吟到“众鸟高飞尽”时,一群学生扮演众鸟展翅飞翔上台,一眨眼就飞得无影无踪了。吟到“孤云独去闲”时,一个学生扮演孤云独自在飞来飞去。李白面对着敬亭山,久久地看着,若有所思……通过表演,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都会深深地印入学生的脑海中。

三、拓展诗词阅读

阅读教学既要凭借教材,又要不拘泥于教材。通过拓展诗词阅读,使原有阅读内容有所发展,使原有信息量更加丰富,学生就会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在更多的古诗词阅读实践中学会鉴赏。

在学完一首古诗词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

1.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如,学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孟郊的《游子吟》,教师可提问:你是否还知道其他思乡、思念亲人的诗?学完白居易的《忆江南》后,教师建议学生开一个“春天吟诗会”,把自己最喜欢的诗献给春天。学生兴致盎然地背起了许多熟悉的关于春天的诗。同类题材作品的拓展,可以帮助学生对以前阅读的古诗词进行系的梳理,沟通了课堂内外的教育资源,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

2.向整篇(部)著作拓展。如学习《春江花月夜》的前面四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然后引导学生去阅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其他部分。

3.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如学了王维的《山居秋暝》,问:“你还知道王维其他的诗作吗?”这样的设计以点带面,扩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学以致用,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了学生的信息交流,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对美的鉴赏能力。

四、运用诗词写作

语言积累是为了运用,即最终形成读写技能。不会运用的积累再多,也只能算个“两脚书柜”;在运用中形成的积累更具深沉厚重。教师在学生学完古诗词后,可结合古诗词的具体内容,将古诗词进行扩写、改写或创作等。在扩写、改写、仿写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理解优秀诗词的情趣和意境,并有所创新,加深对优秀诗词的品味,最终使诗词的语言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1.扩写古诗词。把古诗词作为写作的对象,限制了儿童选择的范围,解决了儿童写作时的偏题问题。要扩写的古诗词,先要求学生理解并熟读,使学生在扩写过程中避免出现对古诗词内容不理解的问题。学生知道古诗词的意义后,把自己的理解用笔写下来,便成了一篇文章。这样做不仅巩固了阅读古诗词的效果,而且通过写文章,学生对古诗词的印象大为加深。学生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过程转化得到了实现。

2.改写古诗词。古诗词内涵隽永,意味深长。潜入古诗词,与作者对话,挖掘其深层思想,了解古诗词的写作背景及相关故事,这是学生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教师可要求高年级学生根据古诗词内容将其改写成现代文,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篇7: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感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新建小学

赵振华

古诗词是“艺术中的艺术,文学中的文学”,其精炼精微致使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在课改的新形势下,如何改变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滞后状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怎样使学生愉快、轻松的学习古诗词的内容,体会诗词大意,积累诗词的语言呢?怎样去因材施教,有效地去发展学生的言语、想象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激发他们的情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呢?经过多年探索,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以读为主,积累语言

古诗词是最精妙的语言艺术,是用最少的字词,最简练的结构,最优美的音韵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有着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深远的艺术意境,需要反复诵读,深刻体会。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我教学生以读为主,积极引导他们探寻诗词的意蕴。

第一、反复通读,文通字顺。即一看到诗或词后,要求学生自己先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诗词的一般节奏与韵律。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强调的就是反复读的重要性。古诗词更是如此,不大声地读出来是很难从整体上去感受到它的语言美、情感美的。因此,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

读得通畅,既是趁学生兴趣所致,也是为以后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两全其美。

第二、质疑讨论明确诗词意,即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交流理解诗词意,训练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先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划出不懂的字词,提出疑问后,再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再让学生交流、评议。而教师只起到组织、指导、点拨的作用,帮助学生总结出理解重点字词的几种方法:查字典、联系诗、词句、看课后注释、问别人等。第三、体会感情,品味意境。古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在了解了诗词的大意后再反复朗读,就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浅显易懂的,只要孩子了解了诗词意,就会自然而然地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到作者蕴含在诗词中的情感。第四、有效指导,熟读成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应该是诗词教学的生命。在悟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让课堂上“诗味浓浓”“词情浓浓”“书声朗朗”,以达到熟读成诵的境地。

第五、迁移运用“画、唱、演、吟”。读完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其它艺术形式将诗词再现,或是拿出彩笔画一

《忆江南》、《渔歌子》等,或是小组合作演一演,如《寻隐者不遇》,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语言描写的形象美,又易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

(二)自主探究,勤思创新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还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我们要谨记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要“认识小孩子有力量”,更要知道他们“不但有力量,而且具有创造力。”因为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1.温故纳新,开放教学

按照现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学习者习得新知,不是依靠教师及书本知识的输出,而是依靠学生自身原有知识经验以及群体协作,通过同化、顺应过程,自主地建构知识意义。因此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自主的学习环境,即情境、协作、交流,最后实现意义建构。我们只有充分地信任学生,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教学评价,学生的创造智慧才能犹如泉水一样喷薄而出。教学中,我们要相信学生有学好的能力,而不能一味地把学生当知识的容器一样进行灌输。

.诵读积累,以一贯之

教师在教古诗词的时候,还要有意识地加大古诗词的量,以诗带诗,以词引词,用思乡之情、爱国之情或其他的情愫贯通几首诗词,尽可能走进学生的情感深处。如在学习了《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后,可以让学生再诵读四首关于送别的诗:《别董大》、《送别》、《赠汪沦》、《送元二使安西》等。在学习了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后,可让学生再诵读《春望》等关于爱国的诗。学生可以分组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每个学生各显其能,自由发挥。这样就达到了以新带新、拓展诗词量的效果,还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才能。如果这样长期地坚持下去,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就能学到二百多首古诗词,学生的阅读量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语文底蕴也就变得深厚了。3.主动探究,想象升华

陶行知辩证的知行统一观,为我们实施创造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主张“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有知识才能创造。”并具体阐述了行动与创造的关系,他说:“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在行动中产生思想与智慧。如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他们借助工具书等理解重点字词的 完成了任务。但要真正领悟这诗中的意境,光理解诗句的意思是远远不够的。古诗词都是十分精练含蓄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我们无穷的想象空间。在能熟练朗诵古诗词的基础上,再抓住古诗词以最凝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感情的基本特点,把对学生情感的引发、激荡、升华,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乘上腾飞的小船进入诗词的意境。

4.积极引导,关注创新

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古文的认识是有限的,在自主理解时肯定会有一些错误,甚至闹出笑话,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又要作适当地引导,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偏颇,指明学习古诗词的正确方法。对于他们在古诗词学习中体现出来的点点滴滴的创新火花,我们都应该小心地呵护,积极地加以肯定,并引导其继续沿着自己的创新思路前进,结出一个个创造智慧的硕果。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的拓展留下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想象飞起来,语言活起来。这样,学生的积累丰富了,个性发展了,精神世界丰富了,古诗词教学也就有所创新了。

篇8:浅谈小学语文诗词教育

一、让学生合理发挥想象,融情于景

想象是诗词的翅膀。合理的想象对学生学习诗词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诗词比较注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所谓的审美。合理的想象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由此及彼,调动情感和生活经验,在线诗词里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领会诗词中的意境,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诗词。

1.紧扣诗词内容合理想象

对于有故事情节的诗词,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诗词所展现出来的内容合理发挥想象力,快速地融入诗词的情境。如在杜甫的 《绝句》中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景象。告诉学生诗人的视野顺序是从上到下的。先看见的是天空上的白鹭和柳枝上黄鹂,那么下面应该看窗外的远方和近处的景色了。由此就引申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后两句诗。必要时可以让学生扮演诗人,结合自己的经验发挥合理的想象,假如自己是诗人自己会以怎样的顺序来描述看见的景色。

2.抓住“诗眼”发挥想象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如柳宗元的《江雪》,从全诗意思看,它紧承前文“鸟飞绝”“人踪灭”“孤舟”,勾画出一幅“冰雪独钓图”:千山耸立,万径纵横,山无鸟飞,径无人行,只有一只孤舟,一个孤独的垂钓者。从诗歌形象上看,“独” 字准确形象地刻画出钓者远离尘俗、清高脱俗、傲岸不群的个性特征。从本诗的写作背景看,“独”字准确地展示出作者“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的孤独近况,也展现了作者始终顽强不屈的精神状态。“独”字笼罩全篇,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堪为诗眼。

全面理解“诗眼”不仅要从诗的内容情境上感受,还要理解诗人在写诗的背景,这样才能更好更全面地抓住“诗眼”,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意境和感受。

二、了解诗词背景,走进诗词抒写氛围

诗词张扬着人性美、情境美,诗词的语言往往是讴歌时代的最强音。诗词中往往通过人、景、情来表现语言的魅力。所以,我们在学习一首诗时要了解它的创作背景就能很好地把握诗人想要表达的意境氛围。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写于唐朝的安史之乱结束之时。杜甫生于唐朝开始衰败之期,一生忧国忧民,写下了许多表达民间疾苦,批判封建社会奢靡黑暗的诗。这首诗被称为杜甫的“平生第一大快诗”,表达了他欢喜归乡、无限兴奋之情。

三、引导学生朗诵诗词,解读诗词

由于小学生的阅历尚浅,诗词的语言风格距今相差甚远,诗词的内容丰富,因此,小学生在掌握诗词时难度也比较大。对诗词的诵读是小学生学习诗词的重要方法,诵读诗词有利于小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感受诗人创作的时心境,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诗人通过诗词所要传达的意思。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前两句写诗人因为没有进到院中观看心情有些许低落,后两句因为诗人从一枝红杏看到了春天所以心情是非常愉悦的。通过朗诵这首诗的前后语境和语意,我们可以感受到即使诗人没有到访到朋友,却依然因为春天没有因为任何原因被“关”院中而开心。

四、开展课外拓展,丰富学生的认知能力

在语文诗词教育中,老师应该积极地开展课外学习,引导小学生主动地去认识、学习、感悟诗词遗留下来的灿烂文化,不断地丰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开阔他们的视野,让学生在课外学习中丰富自身的情感和经历,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主动读诗词, 学诗词,爱诗词,使学生在学习欣赏诗词的过程中培养属于自己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或者老师可以组织带领学生去参观当地和诗人有关的纪念馆、博物馆,感受诗人当时的生活条件和精神世界,学习诗人身上的高贵品格。如参观白居易草堂不仅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当时生活环境的艰苦,也会被白居易不畏强权、不屈权贵的正直品格所激励。

总之,语文课程是语言学习的一门学科,学习好语文课程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诗词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学习好诗词不仅仅能提升学生的自身修养,还能够陶冶情操。诗词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生意蕴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净化心灵。从小培养学生诗词教育,对我国的语文教育事业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摘要:中国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五千年的历史大浪淘沙下,所流传下来的诗词都是我国诗词中的精华,具有很大的鉴赏能力和教育意义。通过学习中国诗词可以有利于小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小学生的文化审美水平,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养。重视小学语文诗词教育,对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弘扬有着实质性的现实意义。主要讨论在小学语文诗词教育中引导小学生对于诗词的审美和学习。

上一篇:2011年九年级教师会议发言稿下一篇: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定期修订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