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花吟原文和翻译

2024-04-13

葬花吟原文和翻译(精选2篇)

篇1:葬花吟原文和翻译

一、林语堂与《红楼梦》翻译

林语堂是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翻译兼作家之一, 从小由于受到教会教育林语堂的英文一直很好。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后, 林语堂更是曾经将图书馆将近5000本英文典籍全部翻译, 英文能力为人称道。对英语的热爱, 使林语堂忽视了对国学知识的掌握, 进入清华大学任职英语教员后, 林语堂才认识到自身国文基础的匮乏, 发奋钻研国学典籍, 《红楼梦》便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接触[2]55。在读完《红楼梦》后, 林语堂久久不能释怀, 他被国学的博大精深震撼到了, 从此林语堂常读常新的中国古典书籍中出现了《红楼梦》。对《红楼梦》的研读, 不仅帮助其获得了语言和文化的营养, 而且还促使其写作灵感得到丰富。林语堂在后来的很多散文及随笔等作品中都曾提到过红楼梦, 在林语堂心中《红楼梦》是无可比拟的杰作, 是他尤为赞赏和喜爱的书。

随着林语堂对《红楼梦》喜爱程度的加深, 他内心逐渐升腾起翻译《红楼梦》的念头, 但与此同时林语堂又担心东西文化巨大的不同会使西方读者对《红楼梦》的兴趣与理解产生影响。因此, 林语堂决定用英语直接创作一部类似于《红楼梦》的现代小说, 于是便有了《京华烟云》。在给郁达夫的信中, 林语堂曾直接写道, 《京华烟云》中的很多人物都带有《红楼梦》中人物的影子, 带有浓重的《红楼梦》味道。进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 林语堂开始直接研究《红楼梦》, 对《红楼梦》的兴趣一直有增无减, 很多演讲与采访中林语堂都会提到《红楼梦》。所以, 林语堂最终还是翻译了《红楼梦》。林译本《红楼梦》定稿于1973年11月, 全书共66章, 属于节译本。林语堂的翻译向来强调美感, 他对中国古典诗文的翻译十分注重“练词”和“意境”, 林语堂认为中国诗词与英文诗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译诗文必须保存原有风味, 不能失真, 忠实于原著文字表层意义的同时更要忠实其深层内涵[3]88。他对《红楼梦》的翻译虽然有时难以兼顾音、形、义, 但都会通过变通和补偿的途径, 使译语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 从而使《红楼梦》中的很多译诗与原诗达到了“神似”的境界和功能上的对等, 他的这些翻译风格在《葬花吟》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二、《红楼梦》《葬花吟》翻译中林语堂的翻译风格

《葬花吟》是《红楼梦》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古体诗, 于小说二十七回中由女主角林黛玉所吟诵。《葬花吟》想象丰富而奇特, 在风格上效仿初唐的歌行体, 表面写花深层却是喻人。全诗凝聚着血泪怨怒, 画面感暗淡而凄清, 情调浓烈而忧伤, 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及内心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等展现得淋漓尽致, 表达了对生死、爱恨的焦虑和迷茫, 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它是林黛玉对自身身世进行感叹的哀音代表, 也是曹雪芹对黛玉这一形象进行塑造的必不可少的一笔, 对整本《红楼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4]74。由于这首诗带有典型的中国古典诗歌特色, 且情感丰富, 意喻明暗交错, 因此翻译起来较难。林语堂旅居海外三十余年,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随意切换使其形成了独特的中西融合文化观, 他对《葬花吟》的翻译巧妙地再现了原诗的内容精髓, 在整体风格上与原诗一样扣人心弦。

1. 忠实原诗, 采用诗体译法。

对诗词的翻译, 不仅要注重意义的传递, 更重要的是要对原作者的创作风格加以体现。《红楼梦》中《葬花吟》带有曹雪芹鲜明的个人特色, 要将这首诗精准地翻译出来, 就必须表现出曹雪芹诗词创作的风格。曹雪芹在《红楼梦》诗歌创作中, 不仅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精华, 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诗词词语构思方面, 曹雪芹下了很多功夫, 从《葬花吟》也可以看出曹雪芹并不提倡拘泥于诗的格律, 在他看来那样反而会束缚了创作。与曹雪芹不谋而合, 林语堂也认为在对诗词进行翻译时不能因为韵律而被过分束缚。两人观点的一致性, 也是林语堂对原诗风格再现的关键。《葬花吟》全诗共有五十二行, 从诗体上看属于唐初歌行体, 一节基本为四行, 七言为一行, 全诗平仄交替, 四句一韵, 押韵随着诗的变化而变化, 在节奏和旋律上自然流畅。林语堂对《葬花吟》的翻译与他的翻译观一致, 忠实于《葬花吟》原诗, 在立足《葬花吟》诗体特点的基础上, 对诗体译法加以采用, 对英诗中较为常见的四行诗节形式进行选择。译作《葬花吟》全诗每节二四押韵, 诗行长短与原诗特点相符, 如此翻译之下的《葬花吟》简洁流畅, 基本吻合原诗的整体风格[5]160。《葬花吟》为小说中的诗文, 在内容上与小说情节联系紧密, 语言浅显而高雅, 林语堂所使用的英语语言也保持了原诗的这种特点, 使译作的整体风格与《葬花吟》原诗高度一致。

2. 词汇力求贴切精炼, 注重翻译情感。

中英文翻译中, 语言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点之一。不管是中国古典诗词, 抑或西方诗歌经典, 对语言的追求都高度相同, 即用词精炼。在对《葬花吟》进行翻译时, 林语堂自然意识到了这点, 在明确主题内容需要的基础上, 林语堂对《葬花吟》的翻译在词汇方面力求贴切精炼, 对“句神”准确传译很是侧重, 词汇取舍无不做到恰当[6]30。正是词汇选择的恰当性, 使得林语堂译本的《葬花吟》呈现出与原诗同样的诗画效果。林语堂对《葬花吟》题目的翻译, 并不是直译为《葬花吟》, 而是与黛玉联系到一起, 可以看出林语堂对《红楼梦》主题理解的深刻性, 与黛玉联系起来的《葬花吟》题目具有小说主题曲的即视感, 在这种翻译方法下西方读者才能对《葬花吟》之于《红楼梦》的中心地位更加容易理解。在整首诗的翻译中, 林语堂在词汇方面也极尽所能地追求原诗中词汇的精炼性, 同时通过适当的意境转换, 并顾及西方读者的思维习惯, 较好地将原诗的动态美保留了下来, 在节奏方面也与原诗的节奏风格保持一致。另一方面, 林语堂对《葬花吟》的翻译还极为注重翻译的情感性[7]94。众所周知, 《葬花吟》是《红楼梦》中情感倾向最为浓郁的一首诗词, 饱含着曹雪芹对黛玉这一人物的理解, 是曹雪芹《红楼梦》诗词创作风格的代表。透过《葬花吟》我们可以看到黛玉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 体会到她对命运不平的抗争和痛苦, 也为黛玉的死埋下了伏笔。因此, 在翻译中《葬花吟》的情感基调是必须强调的部分。林语堂在译文的用词方面对这种情感宣泄十分顾及, 对《葬花吟》中的很多诗句都采用忠实于原文的直译方法进行, 尽量采用英语中常见的词汇, 从而使自己所译《葬花吟》的内容意义和思想情感接近西方读者的世界观, 增强了西方读者对《葬花吟》这首诗情感的体会和理解。

3. 翻译语法结构、手法等灵活多变, 追求音美。

林语堂对《葬花吟》的翻译虽然十分忠实于原诗, 但句式、语法结构等方面也会视全诗的整体意思对各种艺术手法加以采用, 翻译处理方式比较灵活多变。在这种翻译策略下, 林语堂不仅可以保持翻译后的诗不会偏离原诗的意思, 同时与英语语言的表达方式是相符的, 也更能被西方读者所接受。在一些诗句的逻辑顺序上, 林语堂通常会对原诗的处理方法加以采用, 但在语法上则会对连接词加以采用以对有关分句进行处理, 使诗句翻译更流畅。在另一些语句的翻译上, 林语堂还会对英语中常见的倒装句、定语从句和宾语后置巧妙运用, 以使译诗符合一定的韵脚, 避免了译诗句式的单调性, 与英语表达习惯也更加符合。其次, 林语堂在《葬花吟》的翻译上表现出明显的音美追求, 这也是其翻译的一大特点[8]60。林语堂认为音韵特点是诗词风格不可或缺的方面, 因此在英语翻译中也会追求原诗的音乐美, 以使译文的音、调和节奏和谐统一, 林语堂对《葬花吟》的翻译关键在于其音律设计, 他应用了不少押头韵表现手法, 使译文《葬花吟》不仅语言流畅, 且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感染力。

纵观林语堂的一生, 始终致力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他利用自身英语优势以世界的眼光和文化输出的自信翻译了大量中国经典文学作品, 且获得了西方的认可和支持, 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红楼梦》中, 林语堂用纯正的英语将其翻译成英文, 让这本集中国文化之大成的文学著作被更多西方读者所熟知, 仅从《葬花吟》翻译便可窥见林语堂与众不同的翻译风格, 他的翻译策略对后人的翻译具有极高借鉴价值, 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向华.中国古典诗词美之重现[J].潍坊学院学报, 2010, 1 (1) .

[2]李平.林语堂与词典的不解之缘[J].兰台世界2013, 9 (25) .

[3]冯智强.语言哲学视阈下林语堂翻译思想的多维解读[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 4 (4) .

[4]季学原.红楼梦诗歌精华[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

[5]程郁, 周莉莉.从《浮生六记》译文看林语堂翻译的美学思想[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2011, 9 (15) .

[6]熊萍萍.林语堂翻译思想与实践解读[J].兰台世界, 2012, 11 (6) .

[7]陶丽茶.文本“空白”和“未定性”在《葬花吟》英译中的体现[J].科教导刊 (中旬刊) , 2013, 2 (3) .

篇2:葬花吟原文和翻译

林黛玉的这首诗作, 就我读到的题目有三种“葬花词”、“葬花辞”、“葬花吟”。就这三个题目而言“葬花吟”流传最广, 这与蔡义江先生有密切的关系, 因为他撰写的《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从1979年至今, 已经再版无数次, 粗略估计已有几百万册了, 影响巨大, 评注中蔡义江先生使用的就是“葬花吟”这个题目。后来又有多家出版社出版了蔡义江先生的评注, 在不同的版本中蔡先生对书稿内容虽然作了一些校正与修改, 但是“葬花吟”这个题目一直沿用。

蔡义江先生为什么用“葬花吟”这个名称, 据我推断是受了脂砚斋的暗示, 换句话说是借用了脂砚斋的命名。《红楼梦》“甲戌本”中有脂砚斋批语说:“余读《葬花吟》至再, 至三四, 其凄楚感慨, 令人身世两忘, 举笔再四, 不能下批。”脂批中明确的给林黛玉的作品命名为“葬花吟”, 而且蔡义江先生也在自己的诗词评注中运用了这段脂批作为注解。1988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上海市红学会与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编著的《红楼梦鉴赏辞典》, 其中收录了“葬花吟”这个词条。

排名第二的是“葬花辞”。1981年, 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毛德彪、朱俊亭等先生编著的《红楼梦注解》, 其中为林黛玉的这篇作品定名为“葬花辞”。其实在这之前的1975年, 原山东省临沂师专中文系就编撰了一部《红楼梦注释》。对此, 用的题目就是“葬花辞”, 这本书并没有正式出版, 属于内部教学参考书, 正因为这样其中有不少错误, 虽然在1977年又重新修订了一次, 但是有些错误仍然没有被发现。例如目录中使用的是“葬花词”, 而正文中又是“葬花辞”。红学家林冠夫先生曾经撰写了一本《红楼诗话》, 2005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 使用的仍然是“葬花辞”这个名称。2010年诗词学家刘耕路先生的《红楼诗梦》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其中使用的还是“葬花辞”。

排名第三的是“葬花词”。对这个名称, 现在的读者和学者使用的都相对较少。然而这个题目在早期的《红楼梦》读者群中就已经出现了。曹雪芹的好友富察明义在《题红楼梦》这首诗中就有“伤心一首葬花词, 似谶成真自不知”的句子。可见在曹雪芹时代, 就有了对这篇作品的命名, 而且还是他的好友。可能这是迄今为止能查到的关于“葬花词”命名的最早文献了。

对于林黛玉这首作品的命名, 红学界似乎显示出了一种让人出乎意料的“宽容”。2010年, 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增订本的《红楼梦大辞典》, 由冯其庸、李希凡二位先生当主编, 编写小组的成员都是当今红学界的大家, 所以这本大辞典是如今最具权威的红学工具书。对此, 词典中选取的是流传最广的“葬花吟”这个名称, 然而在作品注解里又出现了这样的话:“这首诗又称《葬花辞》, 是小说中最优秀的诗篇之一。”并且也提到了明义的“葬花词”。

那么对于林黛玉的这篇诗作, 三个名称中, 哪一个最为合适呢?在我读过的所有红楼诗词评注的集子中, 都没有谈及这个问题。我认为还是“葬花吟”最为恰当, 原因有这样两点:

第一, 使用“词”与“辞”为这首作品命名, 实质上运用了一个笼统的概念。“词”是诗的别体, 这种文学形式兴起于唐代, 经过长期不断地发展, 到了宋代便进入了全盛时期,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配合曲谱唱出来。“辞”也是古诗的一种, 它讲究句式和押韵, 因为这种文体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 所以又称为楚辞。到了汉代辞与赋被统称为“辞赋”一直沿用至今。

林黛玉的这首诗, 从风格上看是仿效了初唐时期的歌行, 如果按照风格来命名, 那么就应该叫“葬花行”。林黛玉另外一首作品就是按照这个来命名的, 那就是书中第七十回的《桃花行》, 这是曹雪芹在书中明白无误的帮助林黛玉确定的题目, 所以没有争议。

“歌行”说白了, 就是如同现代的流行歌曲, 它很少表达忧国忧民, 展示个人宏图大志, 更不会抒发“为天地立心, 为生灵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这种体裁的诗词大多都是女儿情长, 这也符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状态。这些关闭在大观园中的女儿们, 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 她们没有太多的人生阅历, 没有血洒沙场, 没有流落边关, 也没有仕途坎坷。除了寄“情”以外别无它叙, 所以吟唱这样的诗句最为合适。

第二, 林黛玉的这首诗作, 出现在《红楼梦》中的第二十七回, 她借景抒情, 以花喻己, 两者在诗作中结合的十分完美。其实从这首诗词中透露出来的是中国文人历来对命运和死亡的焦虑, 林黛玉葬的虽然是花, 其实质是埋葬未来的自己。从林妹妹的吟唱中我们听到了她对命运的感叹, 听到了她对爱的渴求, 听到了她对自由的向往, 这是天命与人命交织而成的深沉旋律, 这也是作者最为焦虑痛苦的呼唤。

然而当我们阅读这首诗作的时候, 除了感受文字唯美与凄楚以外, 留给读者最大的印象是“苦吟葬花”的行为艺术。此时葬花的动作与飘零着桃花瓣的背景会在林黛玉哭哭啼啼的念叨声中合二为一, 融为一个整体, 所以“吟”是读者听不见但是又能感受到的美学意象。无论是“词”“辞”还是“行”都太务实了, 然而诗词创作追求的境界是“意与境浑”, 唯有一个“吟”字方能体现“动”与“静”的结合, 方能渲染“黛玉葬花”的美学意蕴。

摘要:《红楼梦》中的诗词可谓“文备众体”, 它囊括了中国古代韵文的所有形式, 其中林黛玉的“葬花吟”最具代表性, 然而这首诗作的名称却有三种:“葬花词”、“葬花辞”、“葬花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些名称历经了一个怎样的演变过程呢。

关键词:红楼梦,林黛玉,葬花吟,名称演变

参考文献

[1]、成穷《从<红楼梦>看中国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2]、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上一篇:高考如何超常发挥--从拳王阿里的故事讲起下一篇:游百合山公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