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2024-07-19

国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国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2015国培作业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

不切实际的话。但是在具体教学时,我又在思考:怎样让学生了解说大话的具体含义,以及它与说谎话的区别。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惑着我。最后我想:如果举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是否效果更好呢?所以在教学中,我举了两个实例让学生来感受什么是说大话。这两个例子,一个是:我能一口气吞下一头牛,我能用手推动火车。学生从老师的语气和自己的经历中了解,这些就是夸张,不切实际的,就是说大话。我发现学生在学的时候,兴趣很浓,并且能够很好的理解这个词以及青蛙当时的心情了。

通过第三个关键词“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对话。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现两次,这两次的笑是有区别的。文中两个笑。青蛙为什么笑,小鸟为什么笑?一个“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听不进小鸟的劝告,自以为是。另一个小折射出了小鸟的虔诚,真诚相劝。通过对“笑”的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是导致青蛙错误的原因。这在为学生最终了解文章寓言作铺垫。

(二)关于寓意达成的反思

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实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还是老师给学生的。语文教学的作用不仅仅在于简单的知识传授,还在于他的教学育人作用。所以在课文教学的最后环节,需要适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意识到:

不要作井底之蛙,要勇于接受新事物,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让学生自愿选择作在外面飞翔的小鸟。怎样达到这个效果呢?所以我设计了一个环节,用多媒体课件,配上动听的音乐,展示小鸟见过的缤纷世界:飞过广阔的海洋,飞过无边的沙漠,飞过茂密的森林,飞过灿烂的田野,飞过清澈的小溪,也没有看到天的边,而这时的青蛙仍然坐在井底,一抬头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此时小鸟的广博见识和井底之蛙的孤陋寡闻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顺理成章的感受到:外面的世界缤纷多彩,而青蛙的生活是多么的枯燥乏味。这样潜移默化让学生在学中有所收获。

可以这样说本课的教学突破点是重点词汇,而最终目的是理解寓意。我从无边无际,大话,笑,着手进入对文本的分析。进入文本后,我的教学重点是从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中,分析二者的特点,实现本文寓意的理解。在课文中我着重让小鸟和青蛙,从语言,生活习性等各方面进行了对比。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

1、抓青蛙说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这句话。

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天天”“一抬头”让学生理解青蛙的自负,和小鸟的谦虚。得出结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他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导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错了。

荐荐二2014下语文教案(3000字)二语文教案下册(500字)荐语文教学设计参赛优秀模板(含高中和初中)荐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案)的常规格式

荐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1]

篇2:国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指角——折角——做角——画角——摸角。无一不是学生主动操作与探索,可以说正是由于教师敢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自主构建,才有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有学生的全员参与,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

三、注重学生的实践与操作,体现出活动的教学思想。

实践性教学活动的鲜明特征,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动脑又动手,可以使学生手脑结合,心灵手巧。本节课自始自终贯彻了学生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绪,教师把原来的知识传授设计成了一连串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己活动为基础,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真正活跃起来。

好的教案是本节课成功的前提,这样的教案说清楚了一节课教师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的问题,对教师准确理解教材,吃透教材,优化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教师在写教案过程中,要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理论联系实际,对培养研究型的教师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教案”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符合学校教师的实际,能积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荐荐小初学二

数数

学学

教教

案案案

[1000(800 [1000

字字

篇3:国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一、研究方法及对象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调查法, 对参加2012年江西省赣南师范学院小学语文的教师进行调查访问。参加这次培训的老师有139人, 其中男老师有43人, 女老师有96人, 教师年龄在30岁以下的有1人, 31—40岁的老师有71人, 41—50岁的老师有58人, 超过50岁的老师有9人。31—40岁的老师所占比例为51.1%, 41—50岁的老师所占比例为41.7%, 30岁以下和52岁以上的老师所占比例分别为0.7%、6.5%, 说明此次参加培训的老师之间的年龄跨度较大, 31—40岁的老师和41—50岁的老师所占比例重。自2000年以来, 参加过3次以上培训的比例是62%, 参加过5次以上培训的比例是42%, 可见他们在工作中时常有机会参加各类培训。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 此次参加国培的学员中, 年龄参差不齐, 学员之间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技巧各有千秋。

二、调查结果分析

当今世界, 瞬息万变。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 就必须从自身出发, 不断发展、提高, 也就是每位教师必须正视的问题———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 国内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将这些理解概括来说, 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将教师专业发展视为“教师专业的发展”, 把教师作为专门职业, 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的提高, 所关注的问题包括专业的历史发展、专业资格审定、专业组织、专业守则、社会地位等, 即关注教师专业的发展。另一类理解为“教师的专业发展”, 强调的是教师个体的内在专业特性的提高, 指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感等方面由低到高, 逐渐符合教师专业人员标准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 从本质上说是教师个体不断发展的历程, 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强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成熟的专业人员, 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 拓展专业内涵, 提高专业水平, 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1]。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 良好的知能结构、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反思等都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俗地说, 包括两种因素:一是教师自身因素, 二是外在的因素。“国培计划”作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直接外在因素,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此次参加“国培计划”的小学语文教师, 主要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感三方面进行访谈调查。

(一) 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主要包括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理论知识[2]。参加这次培训的教师当中, 有些教师是非语文专业出身。比如:有些老师在师范院校学习时, 学的是英语专业或其他专业等, 参加工作以后由于工作需要, 服从学校工作安排, 而选择了教语文, 或是有的县市对英语专业的人招得少, 英语专业学生不得不转向语文学科。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不在一条线上。

参加此次培训后, 在专业知识的提升方面, 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专业知识的老师占49.6%, 认为专业知识有所提升, 但不明显的教师所占比例为24.5%, 认为此次培训专业知识几乎无提升的教师所占比例为25.9%。

(二) 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主要从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两个方面入手。教学技巧, 即教师为了实现有效教学, 完成教学任务, 必须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3], 主要有:导入技巧、强化的技巧、发问的技巧、分组活动的技巧、多媒体运用的技巧、沟通表达的技巧、结课的技巧、补救教学的技巧等。良好的教学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学业检查评定的能力。

表2为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后采用的教学技巧的调查。从表中可以看出, 参加培训后, 教师对教学技巧的使用频率较高, 结提课升程技度巧在教学中使用人频数率最高。因为比在例本次培训中, 教很师大的程度年提龄升跨度较大, 41岁69以上教师所占49比.6例0%较高, 所占比有例提为升4, 8.但2不%, 明使显用分组活动34技巧和多媒体运24.用50技%巧的人数相对较无少提, 升这属于正常范围。3625.90%

表3为教师参加培训后教学能力的调查。从表中可看出, 认为培训后教学能力有明显提高的教师比例占53%;认为教学能力有提高, 但不明显的教师所占比例为40%;认为无明显提高的教师所占比例为7%, 说明“国培计划”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 专业情感

专业情感, 通俗点说, 就是教师“愿不愿”, 即教师愿不愿意主动寻求教师专业的自我发展。基于此, 专业情感包括专业理想、专业自我[4]。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教学情感就是其愿不愿意主动追求语文专业的自我发展。一个有专业理想的小学语文教师, 她/他愿意尝试改变,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努力学习理论知识, 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改变教学行为, 在追求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更大进步。

通过这次培训, 93.5%的教师表示愿意主动寻找自身专业的发展, 这些老师一致认为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只有51岁以上即将面临退休的受训教师认为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自己能做的已经微乎其微。

三、结语

通过对参加培训的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感和其年龄等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我发现, 本次“国培计划”整体效果显著, 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意愿。但是我也发现一些微小的问题, 比如:参加培训的教师年龄跨度太大, 有些甚至是即将退休的老师;参加培训的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差距较大, 有些甚至是非语文专业出身, 等等。并且调查反映, 有些教师在培训后并无多大改变, 不管是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感还是科研能力都没有得到提高, 可以说此次培训对少部分特别是年龄大的教师来说是毫无用处的。

“国培计划”是以“有效教师培训”为主题的, 旨在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促进基础教育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在培训前, 应选择有一定教学经验、年龄适中、专业对口并且具有强烈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参加, 培训效果将会强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修订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50.

[2]黄云平.“国培计划”与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一位农村地理教师的个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 2013:23.

[3]黄云平.“国培计划”与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一位农村地理教师的个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 2013:26.

篇4:国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摘 要] 江西省农村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国培计划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整体素质。为了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承训院校可以从培训的顶层设计、互助式教学过程、“翻转课堂”的创新运用和后续科研工作四个方面入手构建新型的国培计划教学模式。

[关键词] 农村;英语教师;国培计划;教学模式

自2009年教育部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起,农村中小学教师的集中培训在各省开始贯彻实施。这一培训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整体素质。南昌师范学院(原江西教育学院)外文系多次承担江西省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的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和顶岗置换培训项目。为了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更新江西农村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的教学理念,增强他们的教学技能,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笔者将以本校承担的项目为依托,结合理论依据和培训经验,探讨国培计划中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

一、根据教师需求做好培训顶层设计

参训教师是培训中的主体,只有培训内容满足其需求时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然而目前很多国培计划开展前,培训者并未对参训教师做需求分析来了解参训者的心理。即使有部分院校考虑到做调查,也只是简单发放了问卷给老师填写,回收后他们并没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这样容易造成培训课程设计与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实际脱轨,无法达到培训目标。因此,在制定培训方案时需要考虑教师的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基于此笔者有以下建议:

1.深入农村中小学英语课堂进行调研

由于江西省农村各个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各地中小学对英语课程的资金投入力度和教学设备设施等也存在着差异,因此有必要在培训前选取有代表性的学校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他们目前采用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明确参训教师欠缺的部分,掌握他们对培训内容的特殊需求。

2.通过需求分析问卷和访谈了解教师培训需求

参训者虽然都是江西省农村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但他们的年龄、执教年级以及已掌握的教学技能均有所不同,所以他们对于培训的需求方向也不一致。问卷设计应具有多个维度,既包括教师的学历水平、教学经验等基本情况,也包括对本次培训想要提升的方向。

3.根据调研结果和需求分析设计分层教学培训方案

培训者在了解了江西不同农村地区的中小学英语实际教学水平和参训教师的特点后,应制定出符合不同需求的分层教学方案。采用分层教学,能更高效地将同一层次参训者在教学中的普遍问题逐个击破,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水平的教师进行专门主题的指导。

二、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互助式教学

传统培训的教学模式普遍比较单一,主要采用把参训教师集中到高校,请高校教师授课和外请专家做报告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一做法让参训教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无法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为了提高培训效果,本校开展的培训倡导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互助式教学模式。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理论强调“当个体投入到学习共同体当中时,每个人的不同贡献使知识得以共享,个体的学习将借助他人的认知能力和特性得到提高和优化,通过集体的智慧达成对共同探究问题的共识”。

由于中小学骨干英语教师已具有了一定的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所以他们不仅是培训对象,也是知识的提供者。因此,专家、高校教师和参训者之间应该形成一种互助式教学机制。参训者来自农村一线的教学岗位,对农村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专家和高校教师的知识则更系统化、理论化以及具有前沿性,应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与实际农村教学联系起来。在学术讲座中要打破传统演讲式的灌输知识,而采用工作坊(workshop)或研讨会的方式进行。如观看完某优秀教师教学案例的视频后,培训者可以先邀请参训教师发表对该教学过程的看法,总结能够借鉴的教学法,并引导参训者提出在农村中小学英语课堂中实施新教学法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然后组织各地区参训教师各抒己见。这样的讨论可以充分调动参训教师的积极性,让参训者成为培训的主体。根据他们提出的看法和意见,培训者结合教学实际将需要传授的知识进行深化,从而达到参训者与培训者共同提升的目的。这种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互助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开拓参训者的思路,也有利于专家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新探索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给国培计划的培训模式带来了新的变革。基于“翻转课堂”的全新教学模式是指“上课前完成新知识记忆与理解,而课堂时间通过讨论、应用、反思等活动进行知识内化”。因此,将“翻转课堂”用于国培计划中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1.可行性分析

从教学对象上看,这一模式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元认知策略,能有效地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国培计划的参训者均属于江西省不同地区中小学的英语骨干教师,他们迫切希望通过高层次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因此学习具有较强的主动性。这一特点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教学内容上看,生动具体的英语课堂活动,规范设计的教学案例等国培计划中常见的培训内容,都适合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2.具体实施方案

(1)利用互联网资源给参训学员发送培训资料,包括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方案、测试题等。以上资料应涉及广泛,具有代表性、区分度和针对性。学员确认收到资料后,自行完成对资料的解读,包括学习英语教学理论,观看英语课堂教学视频,科学分析英语测试题等。这个过程当中要求学员独立思考,提出对学习资料的独特见解。

(2)组织培训。专家先对参训者进行初步的测试以了解他们对培训材料的掌握情况。接着通过建立培训小组,组织参训者对英语课堂教学视频、设计方案等展开讨论,对各种难度的英语测试题的利弊进行分析。专家在整个过程中也要参与,这样,他们既能快速发现培训者的学习困难,也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这一点也体现了“学习共同体”的作用。

(3)评价与反思。以往国培计划的弱项在于对培训效果的质量监控有限,很难把握参训者知识内化的效果。而“翻转课堂”的模式有效解决了这一缺陷。培训者可要求学员在培训结束回到各自学校后,将学到的理论和从学习资料中交流出的经验渗入到自己的课堂中,并且和学生一起录制一堂课。录制的课将成为新的资料上传到网络端与培训的组员共享。组员之间通过相互评课的方式对录课老师进行反馈,帮助老师对课程做出合理的调整。

四、后续科研项目的交流与合作

江西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科研工作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而国培计划为江西农村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科研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在集中培训时期,应针对数据统计分析、科研方法介绍、论文写作规范等展开专题指导。培训结束后,可以通过建立国培QQ群、公共邮箱等,加强不同地区农村教师的联系,鼓励农村教师积极参与科研,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参训教师将培训成果用于中小学英语课堂实践中必然会有新的变化产生,专家应指导参训者探索教学改革中的新问题,鼓励有相同研究兴趣的老师成立课题专项小组,探讨选题,撰写申报书。承训院校可邀请课题评审专家对申报书内容进行修改,指导农村教师完成课题的申报并撰写论文。这种科研的选题和资料分析来源于真实的教学中,具有实际研究意义。同时研究成果又能作为依据指导后续的教学,形成教学和科研的统一。

综上所述,江西省农村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的培训直接影响着新一代的基础教育水平。为进一步提升江西农村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国培计划当中,承训院校务必以参训教师为主体,根据需求设置培训课程,改变传统单一的授课模式,安排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并对培训效果和后续的研究进行跟进,形成完整的培训体系,为真正有效提升农村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的素质提供保障,让这些骨干教师能在其岗位上发挥带头作用,从而推动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阳.英语教师置换培训课程的重构——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课程设置[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49-153.

[2]邵晓霞.基于翻转课堂的“国培计划”培训模式探究——以天水师院“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英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1):20-24.

[3]严萍.“翻转课堂”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启示[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4):26-30.

[4]王枫林.在“国培计划”实践中探索中学英语教师培训新模式[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11):3-5.

[5]张虹,刘建银.“国培计划”实施中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需求分析——以重庆市农村小学教师培训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1):30-32.

[6]陈勇.“国培计划”课程实践:问题反思与对策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8):35-38.

篇5:国培《画风》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里的小朋友的创意。

2、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提取有效信息,并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运用,提升口语表达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使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特点,培养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的习惯,培养小学生合作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阅读感悟,积累语言,拓展思维是重点。知识的迁移运用以及合作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难点。

三、教学准备

媒体资源和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导入新课。

1、让学生猜谜语:

看不到,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你们猜它是什么呀?

2、播放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课件:风声)生:是风声。(板书:风)

3、让学生背有关风的诗句,唱有关风的歌。

师:风可以听到,也能感受到,可以唱一唱,也能写一写,那么风能画出来吗?(板书:画)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十五课《画风》(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画出来,请身边的同学帮帮忙。也可以利用工具书——查字典。

2、自读课文后,让学生认读生字。⑴读了课文,你知道是哪三个小朋友在画风吗?快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出示人名课件)自读,指名带读。⑵(课件)仔细看看,大屏幕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次你还认得吗?男女生分读,指名读。

⑶呼的一声,风娃娃把字宝宝吹得乱七八糟,你还会读吗?(课件)自读、开火车读(读到姓时联系本班同学相同的姓氏,练习用“艺”、“涛”组词)

⑷这么快就认识了字宝宝,你一定有什么好办法,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三)、学习课文

1、这三位小朋友是怎么画风的呢?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划出来。

2、让学生读读找到的句子。

3、你最喜欢谁的画?(超级链接,随机出示课件)⑴赵小艺

从她的画里,你看到风了吗?从哪里看到风了?(板书:旗子飘、风车转)

你能读得让大家都感受到风来了吗?指名读,齐读。

你能用(出示:风来了,它把

了,风藏在 的 里。)的句式说一说吗?指名,(课件出示,完成填空)真像个小诗人,让我们一起读读你的诗吧!齐读。⑵宋涛

宋涛是个爱提问的孩子,他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读出问的语气吗?

他画出风来了吗?(课件)我们看看他画的是什么?指名说,板书:雨丝斜

(出示课件)他画出风来了,高兴吗?你能边读句子,边像宋涛一样画风吗?自读、指名表演读。

为什么画斜斜的雨丝呢?

你能用(出示:风来了,它把

了,风藏在 的 里。)的句式说一说吗?齐读。⑶陈丹

陈丹很聪明,她也学会了画风。谁能说说她是怎样画风的?板书:小树弯

(示句子)谁在来读读这句话,你能让大家感受到风来了吗? 小树们,如果你感受到风来了,请你把腰弯一弯。你还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出示:风来了,它把

了,风藏在 的 里。)

4、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都写成了一首好听的诗啊,下面让我们一起读读吧!(课件)

你觉得自己棒吗?夸夸自己吧!

5、你喜欢这三个孩子吗?为什么? 板书:善于观察

善于动脑

6、课文中小朋友画画的本领大,我们的朗读水平也很高呢,想不想展示一下呢?现在,老师把讲台交给你们,有你们来分配角色展示一下。(课件配乐,学生进入情景)

⑴学生选自己喜欢的人物,自由练读。⑵学生分配(自由选择)角色朗读课文。⑶学生互相评一评。

(四)、交流和展示观察风的变化。

1、三个可爱的小朋友因为细心观察生活,找到了可爱的风娃娃。你想像他们一样画风吗?说说你的风藏在哪儿了?

2、把你要画的风、找到的风写下来,我们合作出一本小诗集好吗?

(五)、小结。

生活就像一本厚厚的书,只要你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你就会在生活中学到许多。希望我们班的同学都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孩子,能够快乐地学习生活,享受生活!

(六)、拓展作业。

1、观察周围的事物,看看春风给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2、用你的画笔,画出风中的景色。

3、做架纸飞机或风车,在风中放飞你的快乐。

4、写出有关风的变化的句子。

5、查资料,人们是怎样利用风力资源的。板书设计:

旗子飘

15、画风

小树弯

善于观察

雨丝斜

善于动脑

篇6:国培计划教学设计方案

课 题

姓 名

学 校 Lesson12: Danny’s Plant 王琳 张家川县木河中学 学 科 年 级 英语 七年级

知识目标:掌握本科新单词及植物体各个部分的表达法。

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在自读课文时有目的的获取所需信息,加强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能通过谈及植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树立爱护植物的思想。

我教学的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以中等生为主),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应该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方法,但我们的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还没有掌握好的方法,学生在学习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就这一班学生来说本来英语学习基础就差,所以把所学英语知识是否能灵活运用对它们来说就更难了,因此课堂中老师应尽可能多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

1. Remember the new words,learn how to describe a plant.

教学重难点

2. Practice reading comprehension.

3. Learn main sentences and language points by heart.

Step1.Greeting

Step2.Revision

Teacher ask something about last lesson

Step3.Learn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angriculture ,seed , pot , sprout , stem , bud , carefully , yard .

at the top of , a flower bud , look after .

Step4.Think About It . 教学过程

(包含教师活动、学生Step5.Read the lesso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 活动、设计意图、技

1.What did Danny and his classmates do to learn more about plants? 术应用等)

2.What happened after Danny watered the seed of his plant?

3.Why will Danny put the pot in the yard?

4.What does Danny want to send to Li Ming?

Step6.learn the text

Language focus:

1.I have a lot to write about this week. 学生情况分析

关于这周我有很多的要写。

have??to do 有??要做

2. 1. Agriculture is all about growing plant and raising animals for food.

农业是关于种植植物和饲养动物作为食物的总称。

raise 提高; 筹集; 养育, 种植, 饲养

3. To learn more about plants, we planted some seeds.

为了了解更多的植物(知识),我们种了一些种子。

to learn 不定式作主语表示目的.

1. I gave it plenty of water,and it sprouted a few days later.

我给了它大量的水,几天后他就发芽了

plenty of 许多;大量=lots of/ a lot of 后跟名词复数或者不可数名词。跟名词复数时相当于many,跟不可数名词时相当于much.

2. Now something new is growing at the top of the stem.

现在在茎的顶端正长着一种新的东西。

something new 新的东西。every, some, any, no与one, body, thing组合起来的词叫不定代词。不定代词做主语,谓语动词用第三人称单数。当不定代词带有形容词时,形容词放后面,做后置定语。

6. at the top of 在顶部/顶端,其反义短语是at the bottom of 在底部。

on (the) top of 在高处,反义短语是at the foot of 在脚下。

7. I’m going to look after my plant carefully. 我将仔细照看我的植物。

look after = take care of 照顾;照看

8.I’ll cover it when the weather is cold.当天气寒冷的时候我会把它覆盖起来。

When引导时间状语从句时,主句用一般将来时态或者包含有情态动词,而从句则用一般现在时态即体现主将从现

Step7.Complete part 2 in “Let’s Do It.”

Step8.Practice

St

ep9.Summary

Step10.Homework

篇7:4.国培研修教学设计

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南漳县九集中学刘三荣

【教学目的】

1、树立“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的作文观

2、从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找到写作题材,表达动人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树立正确的写作观。【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从熟悉的东西写出动情点 【教学安排】两课时,三句诀,四阶段,五环节

三句诀: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用故事表达出一种思想,将思想蕴涵于描写之中

四阶段:“进入情景”——引导学生回忆最动人的文章或片段。

“感悟归纳”——引导学生共同探讨,找出规律,明确方法。

“实践体验”——引导学生找熟悉题材,悟动人感点,写真情文章。“表达交流”——引导学生对所写文章进行交流,评改升格。五环节:积累、归纳、实践、交流,升格 【教学程序】

目标:交流收集的感人文章(或片段),探讨规律,明确方法,指导写作

一、布置预习:

1、请找出课本中或课外阅读中你认为最动人的文章或片段,哪些题材是你最熟悉的?。

2、思考:这些熟悉的题材是通过什么方式打动你的?

二、课堂讨论:

(一)、熟悉的东西为什么感人?

由学生自由发言:发挥课文例子作用,回忆所学所看文章具体可感的片段,分析感人原因。如:

《背影》买橘子场面;《散步》“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的画面。

讨论感人原因:生活化,紧扣实际;细节化,具体可感;动人化,引起共鸣。

(二)、熟悉的题材有哪些?

学生交流爱写的题材范围,师生讨论,分类进行点评。

1、人——同学、老师、家人。长期接触,了解这些人的特点爱好,内容丰富,易表达感情。

2、感觉——快乐、幸福、悲哀,虽不是可触可见之物,但可以联系自我,通过许多事情体现,有情才能动人。

3、过程——成长、等待、读书等,可以有个人的独特经历和情感。

4、父母之爱,同学之谊,师生之情 原因:爱与被爱,让人感动

5、瞬间事物:黄叶飘落,悬崖上的小树,开得绚烂的花等。

原因:在郁闷、绝望、悲伤时,看到某些东西联想到其他,明白一些道理,会有感动,会豁然开朗,会感动得流泪,能使文章峰回路转,给人以启示,充满独特之美。

6、上网,足球,偶像。

可以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但要非常熟悉,有特色,否则难于驾驭。

7、天文,美日(国家)爱因斯坦,熟悉物体的说明文,“天文”“美日”“爱因斯坦”等离我们生活较远,作为中学生如果了解不够深,很难写出动人点,要慎用。说明文属理性的范畴,较难出新意,不易打动人,慎用

8、国家建设、环保、经济、大道理等 较难写好,宜从小处着眼,防止大、空。得出结论——写熟悉的能感动人的题材。

(三)、怎样让熟悉的东西感人:

选一两个学生所写片段,进行交流,得出结论。

生1:在中国北京成功申请到奥运会的举办权的时候,我真的彻底激动了一把。

我们全家都等在电视机前,当安南说出“”这个词时,我以为自己不会有什么反应,但是那次,我记得很清楚,自己内心深处那种微妙的变化。一下子变得很热,我去喝了两大杯水,还是静不下来,只觉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在家里跑进跑出,煞是兴奋。

生2:《我爱我家》:停电了,由于作业没有写完,只好点蜡烛,天气很热,妈妈拿了一把扇子坐在我的身边,给我扇凉。她扇得不轻也不重,太重了,烛光会晃动;太轻了,又达不到凉快的目的„„

结论:上述几个同学的片段描写,很有生活场景感,并且抓住了动人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我们往往容易视而不见,难以从中发现一些十分珍贵的内容。其实,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换位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其中的动情点。找到了它,就犹如找到了写作的泉眼,情感之流就会喷涌而出。

三、介绍:《命题记叙文三句诀》(见《备课资料集粹》)

四、写法小结:

(一)凡作文要感人,必须先感动自己。换位思考,探究原因,酝酿感情。

(二)抓住细节,写出动人点,争取有现场感,使人如身临其境。

(三)借用技巧,注意渲染,将人、事、景、情、理巧妙结合,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大胆创新。

口诀:灌注真情,以情驭文;善抓平淡,写出神奇;借用技巧,大胆创新。

五、布置写作:万水千山人生路,百年一瞬难忘情,人与人遇,人与事遇,或偶然或必然,或惊天动地,或清风拂叶,这些难忘的故事,是年华的痕迹,是生活的昭示。搜寻你记忆中最感人的瞬间,最动人的场面,最有个性的人物,最激励人的事件,最想表述的心绪,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如:家庭生活中,父母怎样的神情举止触发你的情思?是那双粗大的手掌还是那根根皱纹?是困境中沉重的叹息还是灯光下慈祥的笑意?是烈日下挥洒的汗珠还是暴雨中佝偻的身影?)也可用以下参考题目: 那次,我真的 我爱我家

从来没有这样

过; 这事,我(不)好后悔 同桌的你 离别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布置的学生写的文章

教学目的:写作交流,评改;指导学生进行第二次创作 利用学生反馈形成写作良性循环系统 教学过程:

1、师评:将学生所写文章迅速浏览,分出等级,暂不公布结果。

2、互评:指导四人小组讨论,选出优秀者,将名字公布在黑板上,与老师评出的比较。然后进行交流。

指导评改方法: 从文章整体看:

(1)动情点是否找得准?文章是否倾注真情?

(2)叙述描写是否真切细致,有现场感?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与感受?(3)是否在平凡小事中有情感与哲理的升华?(4)文章整体构思与技巧有哪些借鉴之处? 从文章局部看:

(1)你觉得哪处细节描写最具体真切,富有生活气息,能给人以生活实感?划出,点评(2)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水到渠成,有升华感情、深化主题作用,划出,点评。(3)你觉得哪些地方还没有达到要求或不够理想,请仔细推敲,讨论修改。交流优秀作文,选出典型文章,全班讨论。

典型例子:写自己熟悉的题材的。各组选出的优秀文章经修改后张贴于班级作文排行榜内。

3、面批:收上作文,教师与部分学生进行面谈,进行升格训练。

4、自改:学生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面批的情况下,仔细读他人的修改意见,参照上述评改方法,推敲自己的文章,再度修改写作。

5、刊印:教师将优秀文章4-5篇选出打印,作为范文发至全年级进行交流,读者写读后感,部分再反馈给作者。

课堂实录精粹

师: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请同学们打开记忆储存器,完成“真情佳作我来荐”,提取所读过的最动人的文章或片段,并说说为什么感动你?

生1:我觉得朱自清的《背影》中写父亲买橘子场面很感人,我们就想看到当时的场面一样,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我回去以后也观察了我爸爸的上班时和洗碗的背影,感觉就不一样了。

生2:我觉得《散步》中写的“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的画面不错,他把一家人的敬老爱幼的意思表现得很充分。

生3:我在《读者》上看过一篇文章《拐弯处的回头》,哥哥和弟弟打赌,是通过写父亲在“拐弯处不经意的回头”表现父亲对子女的深深的爱„„(其他同学纷纷推荐佳作)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也谈到了感人的原因,根据同学们的发言,老师把它归纳为以下几点:“细节化,具体可感;生活化,紧扣实际;动人化,引起共鸣。”

生4:老师,我们读文章的时候也知道什么是感人的,可是,生活太平淡了,我就是不知道怎么写得感人,你能给我们说说有什么办法吗?

师:问得好!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主要话题,我们看看刘昌靓同学《我爱我家》的一段描写吧。

刘昌靓(念):“停电了,由于作业没有写完,只好点蜡烛,天气很热,妈妈拿了一把扇子坐在我的身边,给我扇凉。她扇得不轻也不重,太重了,烛光会晃动;太轻了,又达不到凉快的目的„„”

师:你们看,刘昌靓首先明白自己妈妈多么爱自己,体会出来后,她就把同学们容易忽视妈妈扇扇子的小事写出来,多感人哪。的确,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我们往往容易视而不见,难以从中发现一些十分珍贵的内容。其实,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换位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其中的动情点。找到了它,就犹如找到了写作的泉眼,情感之流就会喷涌而出。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篇《记叙问三句诀》就更明白怎么把熟悉的东西写得生动感人了„„(略)

„„

师: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大家都觉得王朝福《有段时间,我总想„„》写得很好,大家能不能谈谈感想?

生甲:今天 „„今天„„今天,我终于哭出来了!是的,我哭出来了!我难过,我激动,我的心在痛,我抵挡不住!《有段时间,我总想„„》这是我的队友——王朝福所写的文章。友人离去的寂寞,亲人分离的无奈,爱情失败的忧郁。这些,我都曾尝试过,深深的体会过。伟彬,我的朋友,队友。他走了„„有段时间,我总想„„我想过,经历过,尝试过,但都失败了!

师:我们看,王朝福的文章引起生乙对往昔生活的真切回忆,尤其是对队友伟彬的思念,那情不自禁的哭就是真情打动读者的最好明证。

生乙:我很佩服王朝福能把自己的友情、亲情、爱情写得生动而有神韵。特别是爱情,大胆写在自己的文章中,让人体会到早恋不可取,早熟的苹果不可尝。当一个女生对一个男生有好感,或当一个男生对一个女生有好感时,这并不代表早恋,这代表你自己的魅力(同学们笑)。记得但丁说的一句话:“人家的窃窃私语与你何干?跟随我,让人家去说长道短吧!”。他以自己的眼光和笔触写出了我们中学生想写的东西,很容易引起共鸣。

师:还引用了名言证明自己的共鸣感了,也谈出了心声,谈出了真情。刚才几位同学对王朝福的这篇文章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主要原因是他写出了自己熟悉的东西,引起大家的共鸣,伟彬的离去,朦胧初恋的失败,亲人分别的无奈,他的题目中有“总想„„”说明情感的酝酿是积蓄已久,行文构思采用板块式,结构也清晰明了。只要我们以细腻的心灵来感知这个多彩的世界,细细观察,慢慢酝酿,掌握一定的方法,总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

教学设计评析

一石激起千层浪,充分发挥教师在作文中“导”的作用,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活动,“三句诀四阶段五环节”,让学生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归纳方法再指导实践,明确写什么、怎么写,是本设计的目的所在。

三句诀配以实例,清楚好记实用;四阶段中“进入情景” 和“感悟归纳”指导学生温故知新,回顾所学,交流所感,充分意识什么样的文章才能给人印象深刻,树立“写熟悉的动情的东西”的写作理念,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如何从熟悉的事物中,写出真情,写出特色。找到“抓动情点、细节化”明确“三句诀”等方法,解决“怎样写”的问题。“实践体验”和 “表达交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体悟生活,“我手写我心”,将写作理论用于指导实践。课堂内外多层面交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的面批面改,学生自己修改升格,优秀作文的印发与交流,形成写作良性循环系统,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五环节,步步为营,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各有所获。写作能力低的,通过看范文,面批修改,重新写作,一文一得或数得;对中等水平的学生,升格训练,扬长补短,一步一脚印前进;对是优秀作文的同学无疑是巨大的鼓励,从小组到班级到年级不同程度的优秀习作的产生,无疑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无形中产生一批批写作带头人。

总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多次反馈,形成写作良性循环系统,解决“写什么”和“如何写”的问题,使整个写作过程扎实、活泼、有序、有效

有段时间,我总想„„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学初三(8)班 王朝福

有段时间,我很寂寞很寂寞,总想出去走走。

我想到香山看红叶,我想到泰山看日出,我还想到庐山看瀑布。我想一睹“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娇憨,我想尝试“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迈,我想欣赏“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可是这仅仅只是一个梦,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当我面对眼前这条崎岖曲折的路,象我的年龄一样慢慢地增加,心里总会滋生出许多无以名状的苦闷。

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去一个叫香蜜湖地方。那里很静,有一个湖,在湖畔有座仿长城的建筑,去那的人不多,所以我常常是一个人,或躺在“长城”冥思,或在湖边漫步,我似曾想借此忘却心中挥之不去的忧烦,可是,我失败了。

每当我静下来的时候,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只会更加清晰,更加明朗。我无法忘记,友人的离去。伟彬身上带走的,是我七年铁一般的友谊。他走了,留下的,只有我自己和他曾经的音容笑貌。

他离去的那天,我没有送他。

有段时间,我很无奈很无奈,总想回家乡。

我渐渐发现,往日那张笑脸变得憔悴,就连我往日的天真也随之丧失了应有的本质,我开始诅咒时间过的太快太快,憧憬的童年仅仅是一种伤感的回忆。我想穿过岁月背后的高山,去寻觅失落的童年。我难以忘怀哪个渴望长大的小男孩,我难以忘怀哪个站在镜梳妆打扮的小男孩,我难以忘怀哪个喜欢穿新衣服的小男孩,尽管是过去,我终究不能忘怀。

我最不能忘怀的还是故乡年迈的祖母,随着时间悄然流逝,我思念之情日益增浓。暑假我跟随父亲回了趟故乡,在起程之前父亲已经告诉我,此行主要目的并不是看望祖母,是为迁户籍的事。在我执意之下,还是回到了的故乡,那久别的老屋明显老了,屋内也是冷冷清清的,我们只好暂住在酒店。待迁户口的事办妥,已是回故乡的第三天。这三天我一直倚坐在酒店的窗前,时时回忆起儿时我和祖母的欢乐。后来父亲得知深圳的工程瘫痪,务必返深。就这样我的梦想成了泡影,祖母一面未谋,便登上返深的列车。

有段时间,我很忧郁很忧郁,总想哭泣。

是从那句“有人暗恋你。”开始,我变得很惆怅,很矛盾。我明白早熟的苹果不可尝,可是我真的变了,变得心事重重,变得神不守舍,变得多愁善感。上课,我总是傻傻的沉默着,故作高深,其实一窍不通。下课,我总是呆呆的遐思着,故做深沉,其实是想入非非。日子哗哗的流逝,我脆弱的心灵从此失去了平衡。

或许是有得必有失。期末考试来了,政治考试我出奇预料的只答了全卷的一半题,最后我落榜了。旁人只是投来异样的眼光,说我傻。原先头上闪亮的光环随即变得暗淡,就象鲁迅的祖父入狱后,昔日恭恭敬敬的人变成侧目而视,笑脸相迎的变成冷眼相投。有些人就是这样的功利。打着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旗号,行动起来总是表里不一。

连续两个月,我失眠了。不知是谁偷走了我的梦?

此后我学会了坚强,我学会过好每天。暑假里,我用知识充实自我,无时无刻都在提醒我要冷静,要沉着,用心做好每件事。沉闷的时候,我总喜欢看古书,看古书可以让我抒谴内心的愤懑,让我找到了一方生活中净土,找到了一丝心灵的安抚。无聊的时候,我总是坐 5

在阳台看天空,宁静的天空,使我舒坦,塌实。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我终于找会那些藏匿的梦乡。我也找到成长的答案,因为我长大了。

友人离去的寂寞,祖母分离的无奈,爱情失败的忧郁,使我在友情、亲情、爱情中成长。

世界杯,让我如此痴迷

张翔宇

“世界杯”,一个让世界人民为之震撼的名称。在世界杯的绿荫场上,球员们闪电般速度,左忽右闪的过人动作,一个个绝顶的入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热血沸腾。

世界因世界杯而精彩。因此,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球迷。我,也是其中的一员。今年的世界杯真精彩,加之我是头一回看,所以,那疯狂的痴迷劲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在我和别人的交谈中,“世界杯”这三个字出现得最多,它超过了对话中的“你、我、他”,有时,说话时,本不应该说“世界杯”的,可不知怎的又冒出这三个字来。

写作文时,老师要我们和上期比,我写着写着,竟写道:“上届世界杯,我在决赛中发挥失利,因此未取得大力神杯。而在本届世界杯决赛时,我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争取再次夺回大力神杯。”天哪,我竟把自己当成了巴西。

看课外书籍,我百分之百也是选有关世界杯的,我经常拿零花钱去买这方面的报刊杂志,一天到晚“世界杯”“世界杯”的,也因此还耽误了学习,被妈妈批评“看球丧志”。

期末考试即将来临了,我把自己和世界杯的球队相比:第一,千万不要学沙特,夸下海口,说自己能进入决赛,结果在32强中垫底;第二,学习塞内加尔的谦虚精神,并以事实证明自己的能力;第三,学习要踏踏实实,争取小组赛出线,并进入八强。

唉,世界杯,让我如此痴迷!

备课资料集粹

命题记叙三句诀

湖北枝江一中 周世忠

命题记叙文是各级各类考场作文中的常见题型。此类作文的疑难症是材料零散,行文拖沓;线形结构,记流水帐;语言干瘪,平淡无味。

在教学实践中,我针对上述顽症辨证施治,归纳出三句口诀: 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 用故事表达出一种思想 将思想蕴涵于描写之中

这三句口诀首尾相接,便于记忆;这也表明三句是一个整体,各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构思行文中的要点诀窍。首先是强调“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这就要求有人物有事件有具体情节;那种见事不见人的文章不是故事;言之无物的没有故事;平铺直叙的也不算故事。第二是强调“用故事表达出一种思想”,即有一个明确的主旨,不是为编故事而编故事。主旨是故事的灵魂,它主宰着故事的详略剪裁和行文倾向。第三是强调“将思想蕴涵于描写之中”就是要通过场面的描写组接成故事,来表达一定的思想主旨;而不是满足于线条式的过程交代,满足于贴标签式的议论鉴定。

就教学而言,重要的不是对三句话的阐释,而是要把它变成一种可供操作的教学训练。我的做法是:当场命题,快速构思——想好一个故事、一个主旨、一组场面——交流评议说长道短。这种训练用时短、频率高、反馈快,姑谓之“‘三个一’短平快训练法”。

下面介绍一次“三个一”的课堂训练:

一、发卡片,快速构思“三个一”。每张小卡片上有一个作文命题,要求抽到卡片后快速构思好一个故事、一个主旨、一组场面,写在卡片上。本次训练卡分三组,作文题分别是“桥”“馈赠”“目光”。

二、分题组交流评议。按文题分成小组交流评议,评选出优秀者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各组代表推荐优秀的“三个一”,大家按“三句诀”的要求从立意选材、场面组接等方面说长道短,评选最佳构思。下面,以文题“目光”为例:

一个主旨:床前小儿女,人间第一情,永远走不出的,是父母那关爱的目光。

一个故事一组场面:

1、书房静谧,下午的情景又浮现出来。

2、去溜冰场途中,发现父亲跟踪我,他那目光灼灼逼人。

3、闭门赌气,门开了,一碗热腾腾的饭菜送到书桌上,是父亲,那无奈的目光。

4、书房,灯光昏黄。那目光化成暖流溢满心胸。父亲,其实永远就是父亲。上例可见“„三个一‟短平快训练法”之一斑,这样的作文训练课节奏快,容量大,学生兴趣浓厚,创新迭出。一个文题,会演绎出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会蕴涵许多启人心智的思想主旨,也会编织出许多优美的场面组接。全班交流鉴赏,长善救失,同学们兴味盎然,乐在其中。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按“三个一”扩展成篇,自然是胜券在握了。不妨推荐一篇“三个一”作文:

目光

书房,静谧。只有台灯亮着,书还摆在灯下。透过虚掩的门,我感到背上有一道亮亮的目光。一个字也看不进去,下午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好不容易放了半天假,朋友们盛情难却,约好去溜冰。找了半天的借口,终于溜出了门。一出家门,绷紧的神经一下子就松了。可是,想起出门时父亲那道颇有含义的目光,心中不禁又多出了几分胆怯和不安。

刚下楼,朋友就迎上前来,有说有笑。走在街上,毕竟有些心虚,我不时回头,总感觉父亲目光火辣辣的照在脊背上。忽然,我发现父亲的身影出现在一家小店里。我心里急剧不安,内疚迅速转化为愤怒,父亲在四处张望,他是在跟踪他的女儿。

我干脆楞楞的站在那儿,直直的望着他,那略显苍老的,我的父亲。父亲也显然看见了我,但又装得若无其事的走进旁边的理发店。

后来就是对峙。父亲冷冷的盯着我,要我解释我的谎言;我恨恨的看着父亲,要他解释他的“丑态”说这两个字的时候,父亲扬起了巴掌,他那严厉的目光忽而浑浊。我在心里为我的“胜利”高兴,对峙仍然僵持。我发誓总有一天,我要走得远远的,远远的。

晚上回家,仍然饿着肚子。关上门,拧亮灯,想与父亲隔绝开来。他是没有睡的,在餐厅里一支接一支的抽烟。平时,他本不是很爱抽烟的。忽然,房门轻轻的打开,一碗热腾腾的饭菜轻轻放在书桌上,是父亲。我不感抬头,不敢对视那双严厉而浑浊的眼睛,不敢对视那道满含期望的目光。当我把碗送回餐厅时,却迎上父亲的目光——那分明含着无奈与失望、期待与关爱的目光。我匆匆的逃回书房。

书页上洒满灯光,我看到的确是满纸的目光。那是父亲的,分明是父亲的;只有父亲,永远无声息用他的目光呵护着他的女儿。在昏黄的灯光下,那目光早已化成一股暖流,热了我的双眼,溢满我的心田。其实,父亲永远都是父亲。

我知道,我是可以走得远远的,走得天涯海角。可是,我怎么能够走出父亲那道永远的目光呢?

篇8:国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一、语言基本功

“教师话语”是教师语言基本功的核心要素。北京师范大学褚金丽老师就这个话题做了详尽地培训。新修改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更加关注学生语感培养和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是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的主要场所, 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的质量——技巧和专业对于学习者能否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英语课堂教学和语言习得的成功与否。褚老师说:教师话语 (teacher talk) 是指教师用于组织课堂教学、与学生进行课堂交际、讲解知识、表达思想情感时所用的语言。教师话语的类别包括组织教学的语言和传授信息的语言, 它包括:交流用语、指示用语、提问用语、示范用语、讲解用语、反馈用语等。其中, 提问用语和教师反馈用语, 很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弥补了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缺失。

1. 提问用语。

新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小学生英语语感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英语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技巧很大程度上决定课堂对话和学生口语表达的质和量。有效提问有很多标准, 如目的性、参与性、兴趣性、学习性、扩展性等, 其中拓展性 (参考性) 提问很值得我思考。在课堂上, 除了重要的、关于课文难点的直观问题外, 教师应减少提问类似Yes or No questions和判断正误的问题。即使提问了, 也要求学生进一步阐述为什么他们认为是错误的或回答为什么是否定的。教师要能说、敢说, 大胆适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 学生的语言量释放了, 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 语言思维打开了, 师生情感加深了。

2.反馈用语。

它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师评价和评估学生课堂表现的重要手段, 也是推动教学活动进展的有效方法。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 现在提倡多种方式和多元化。这其中反馈用语是对学生课堂表现的一种快捷、便利、有效的评价方式。教师要注意树立评价意识, 不仅要对学生课堂上的学习表现给予评价, 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表现都应通过评价给予鼓励, 达到激励的目的。以下学习的一些评价用语弥补了我口头评价用语的匮乏和泛泛的评价, 现与大家分享。

参考用语:

(1) 肯定式评语:一定要让学生感到老师在由衷地夸奖他, 要避免敷衍和流于形式。

Not bad.Thank you.

Good!I could see your hard work.

Good kid.That’s a very good answer.Thank you.

对学生有创意的answer, 要及时、充分地肯定, 肯定时不妨使用夸张一些的语言。

What a bright idea! (I really like it.)

Good point! (I really enjoy it.) I couldnt believe my ears

I couldn’t believe my ears!

(2) 参与式评语:不要拿学生跟别人比, 用疑问句和反义疑问句。

Isn’t it a good answer? (Do you like it?)

Do you like his/her answer/reading?

That’s a fantastic answer, isn’t it?

(3) 启发式纠错:纠正错误时, 不仅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 还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自己纠正错误。

Come on.It’s very close.

It’s almost right.Try again, please.

Come on.Think it over.I’m sure you can do it.

二、行动基本功

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 才能较好地驾驭课堂, 成为帮助学生高效学习的引领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我认为,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技能, 就是教学目标的设定与教学活动的设计。国培中来自大连教育学院的于业宏主任在教学目标如何有效制定方面给出了深入浅出的剖析:

1. 教学目标的设定——导教、导学和导测量。

教学目标就像大海中的航标, 引领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向。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 我们应当做有心人, 认真地分析教材, 找出全册教材的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之间的联系, 认真分析学情, 了解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 使制定的教学目标既切合文本的要求, 又满足学生的需求。鲁子问教授说过, 教学目标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视, 是因为教学目标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教学行为是否有效。指向正确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即使教学活动有一些缺陷, 但目标方向不会出现错误;而指向错误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即使教学活动再完美, 也因为目标错误导致教学效果南辕北辙。要始终确立pupil centered, 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做到三个P。

◇Put yourself at the position of the students.

把自己摆在学生的地位去考虑目标确立。

◇Put the students to experience the learning process.

让学生去体验学习过程。即让学生学习以后, 非常明确我学到的语言是在什么语言环境中如何用。

◇Put the emphasis on students’practice.

学生的实践是教学的最核心地位。

⑴目标的设定要基于年段、整册教材、整个模块、单元乃至某个课型的目标。

⑵目标描述应具体, 具有可操作性与可测量性, 明确知识与能力目标要达到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切忌笼统、模糊。

⑶目标的设定还应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 设定一定的底线。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⑷要真正落实目标的设定, 要躬行于教学行为。

2. 课堂活动的设计——基于学生的情趣和智趣。

来自杭州市省府路小学的吴幼春校长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有其独到的建树, 令我豁然开朗。吴校长说:“真实决定孩子兴趣的, 是孩子的知识结构, 因此, 把兴趣放在知识建构上, 用整理课来为孩子补知识建构, 激发兴趣。”这句话, 引起了我的反思。在我们抱怨孩子成绩不理想、强调孩子不会听课时, 往往没有考虑孩子知识储备或思维层次是否足以让他接受新知、理解教师的话语。这样看来, 仅从兴趣或者学习态度的角度来寻找答案, 可能就不能解决问题了。因此, 在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时, 至少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趣味、语言储备、生活经验、思维层次四个方面的因素。学习趣味与生活经验属于情趣, 语言储备与思维层次属于智趣。情趣与智趣都兼容了, 方能形成真正的、相对稳定的学习英语的持久兴趣, 也就是能运用语言做事情的成功体验所形成的稳固的兴趣。To see whether students are able to do.To decidewhether the teaching will go on.

三、情感基本功

1.静听花开的声音——要有情。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老师, 应该懂得深爱孩子、理解童心、体验生活、把握细节和注意教学调控, 突出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人文性体现在英语教学和学习的全过程, 教师要蹲下身子, 把权利给予每一个学生。付学军老师是一位60多岁的教育工作者, 从广东到北京, 教过小学、初中和高中, 对各层次的孩子都有深刻的了解与理解, 对课堂有深入的研究, 特别是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和游戏运用得心应手, 在精彩的事例中我们感觉到她对教育充满激情, 她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 都有丰富的情感, 渴望成功的体验, 教师要精心呵护好他们稚嫩的心灵, 关注点滴进步, 让他们通过英语学习的不断积累感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学会“静听花开的声音”, 以孩子的心态、孩子的方法, 最终才能真正解决孩子成长的问题。

2. 教学特色的打造——要有法。

禹明老师是一位才思敏锐、颇具“大禹”的智慧与意志的和蔼可亲的老专家。他以幽默的语言、清晰的逻辑、敏锐的捕捉语言信息的能力完成了《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特色的打造》的讲座。他认为每个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特点和个性的迥异决定了教学风格的差异性、独特性, 提倡形成有自己特点的教学风格作为我们的追求。我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吗?我的教学风格是什么?通过十多年的教学, 应该说我也有了自己的特点, 但称不上是“风格”。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 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我认为自己的教学缺乏长期的坚持性和反思性, 更多的是情绪化、阶段性, 没有很好地总结和提升。风格是一种艺术:凡艺术的都是个性化的;风格是一种境界:个性化、稳定的形态、韵味和风貌;风格是一种力量:深刻影响学生。

上一篇:初中关于爱的话题作文400字:爱的滋味下一篇:个人理财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