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浅谈

2024-05-31

初中文言文教学浅谈(通用10篇)

篇1:初中文言文教学浅谈

初中文言文教学浅谈

初中文言文教学浅谈

作者/马凤英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就是向中国的传统文化走近。学好文言文,将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然而,文言文中的“之乎者也”让人望而却步。绝大多数学生都怕学文言文,甚至讨厌文言文。我觉得这种现状的形成,不外就是年代久远、枯燥乏味、难学无用之类。

因此,如何让初中学生“爱”上文言文,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率呢?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架桥铺路,激发兴趣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在文言文教学中适当介绍古代文化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古代的典章制度、礼仪习俗、器物用具、科举职官、天文历法及衣食住行等文化常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促使这些经验自然介入教学过程。学生在把握历史背景及诸葛亮的人物故事后,对《出师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也会简单快捷得多,在学习背诵《出师表》时会感到亲切许多。因为学生对这些词语和故事有所耳闻,因此会对它们的出处和相关文章比较感兴趣。

二、反复朗读,以读促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诵读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朗读是一种口、耳、心并用的训练方式,经常进行,让学生在处理节奏的快慢、语句的轻重、语气的缓急、音量的高低、句调的平曲抑扬的过程中,深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中微妙的感情和精巧的艺术构思。同时,文言文中的句读训练和朗读中语感的培养也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才能完成。

教师可用“三读法”指导学生进行诵读训练。一读即读准字音;二读,读清句子;三读,读出感情。在疏通文言文字音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读自我体会文章内容、感情和停顿。这个朗读过程,可增进学生的直觉领悟,然后针对学生朗读过程中的语气、重音、停顿方面的易错之处进行指导。在此基础上,学生进一步反复朗读,巩固已有的初步认识,强化句读和语感训练。读出感情靠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带动,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作者的情感变化。从中体验审美乐趣,走进古人的心,体会突出古人的心境。

这样“朗读―指导―再朗读”的过程中,古代诗文的音韵美和意境美才能如细雨般浸润滋养学生的心田。

初中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朗读,逐渐品味文中独特的意境美,激发美感而引发对文本的.学习兴趣。

三、重视字词,文言并重

“一词动一句,一句牵全篇”,有时候抓住课文中的一两个关键的词语,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重点突出的释义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地说,像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等重点词语以及能表达文章中心的重点句都要详细准确地阐明它们的意义。

在具体教学中,我给学生制订了三步目标:第一步,自己翻译,疑难字词句举手问老师,教师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作个别的指导和阐释;第二步,译完的学生,自己参阅相关翻译资料进行对比,纠正翻译中的错误,或发现其中存在的疑惑,请教老师,一同探讨;第三步,熟读背诵并练习默写,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课文,加深印象,巩固学习效果。

初中的文言文篇目在数量上占教材总篇目近三分之一,因为,只有学生背诵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只有在理解字词、句子的基础上加强文言文的诵读,才能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使学生充分感受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

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让学生接触语文,走近语文,而学习文言文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与之对话,与之交流,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空间,让学生领悟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只有这样,文言文课堂才能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经营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交流平台,学生才能真正学好文言文,才不怕文言文。

(作者单位 河北省南皮县第二中学)

篇2:初中文言文教学浅谈

兴义雄武中学教师:陈康慧

摘要:本文从激发兴趣、朗读教学、文言翻译、传承文化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一些理念和方法,以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文言文学习。

关键词:兴趣;朗读;翻译;传承

文言文教学,是令广大语文教师颇为头疼的一件事。尤其是对七年级学生来说,读文言文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更不要说学习它了。所以,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文言文就好比是“天书”,让许多学生望而生畏、望洋兴叹,但语文教师不能不教,学生也不能不学。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搭好学习文言文的平台,让他们找到一把学习文言文的“钥匙”。

一、兴趣激发要先行

文言文毕竟是一种历史的语言,与现代生活距离甚远。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文言文面临的问题。为此,我在教学时尝试了一些方法,效果还是可以的。

1.结合现代社会生活与学生心理,阐发古人思想精华

现实生活中,政治演说、企业文化,甚至日常表达,语言简洁、精练,可收到极好的效果。而文言文中的许多名句,言简意赅,运用得当,尤显典雅,意蕴深厚。例如,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奋笔疾书“相煎何急”,取自曹植《七步诗》,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国民党屠杀同胞的残忍和制造内讧的愚蠢,悲愤之情力透纸背。现代生活熏陶下的中学生,有其优势,但也有一些心理障碍,这可在文言文中找到治疗的良方。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心理障碍,将古人思想浅易地介绍给学生,学生往往乐于接受。如有的学生任性,管不住自己。古语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古言含有深刻的哲理:要奋斗,振作精神,自强不息。

结合现代社会生活与学生心理,阐发古人思想精华,使文言文贴近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很有益的。

2.给学生讲很有趣味的文言小故事。如:郑人买履、自相矛盾、杯弓蛇影、鹬蚌相争等,文章短小,学生当堂就能够背诵,融文言知识与哲理学习于一体,趣味十足,学生兴趣极高。

3.从每篇文言文中挑出几个重要的词,借助工具书从造字法的角

度研究它的本义,然后推断整句话的意思,并把它讲给学生,会很好地激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来。

总之,有了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随即就调动起来。正如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二、朗读教学不可忽略

初中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朗读,逐渐品味文中独特的意境美,激发美感而引发对文本的学习兴趣。有时候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能感染学生的心灵,在美感的作用下,学生怎会没有学习课文的兴趣呢?教师朗读课文后,即使对学生不做任何要求,学生也会自觉地去读课文、读注解、弄清字句等。这样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学生的朗读过程也是广泛汲取语言营养的过程,他们大量反复地含英咀华之后,说千道万地难以讲清的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语感难题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那潜移默化的成果随之日益显露出来,学生不但可以在写作时模仿、消化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对照,脱口而出,出口成章,从而思维精密、情感丰富,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迅速趋向准确和生动。

再次,文言文的语言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如果不朗读,很难把握作品中应有的感情、特色。因此,对文言作品必须通过朗读,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它充满活力,跳跃着生命,从而使学生从内容、感情、特色全面地体会作品。总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古之良训。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课文反复朗读,才能对课文的美产生审美体验,才能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才能使学生体会课文内容、感情、特色等。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文言文朗读教学。

三、文言翻译不失为学之捷径

学生要学习文言文,首先要了解其内容。而了解文言内容,最简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熟读的基础上利用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翻译文章。通过翻译,不仅了解了文意,还深入地学习了相关的文言的一些基础知识,积累了文言词汇,提高了文言阅读水平。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授人以渔”。

文言文的翻译大致可以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词序;最后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做出增补。至于文言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等,保留就可以了。翻译后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语言风格、写作方法等都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且也学习了一些文言语法,如在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异同、通假字等等。

例如,学生在翻译时,会遇到古今词义差异的文言现象,他们在这时就会利用工具书或查资料,了解到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范围的扩大或缩小。如古文中的“江”、“河”一般专指长江和黄河,而现代的“江”、“河”则泛指一切河流,“江”、“河”这两个词的意义范围今比古大。(2)意义上的转移。如古文中的“牺牲”指祭祀时供奉的猪、牛、羊等牲畜,而现在的意思是指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这种意义发生了变化的词在文言词语中占有一定的数量。(3)感情色彩的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在古文中的“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是一个表自谦的中性词,而现在的“卑鄙”指品行恶劣,属贬义词了。

四、熟读背诵,传承文化

学以致用,古为今用,传承中国古文化之精髓,这应该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根本之所在,但怎么去传承它,背诵应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可很多学生不愿背诵古文,是因为文言文读来拗口,背来易脱句,加之一些同学不理解语意,感受不到古文之美。针对这种情况,我近些年来总结出几种辅导学生轻松灵活记诵的方法。

1.还原式。将文言文译成片段美文,然后让学生尝试着还原成课文原句。如是几番,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很快便能熟记课文,又能更深一层掌握文意,还能从中领略到不同于现代文之美。如《曹刿论战》一文中公与刿的三问三答一段,学生不易记诵,但通过翻译还原这种方式,学生之间尝试互相问答,很快便诵之如流水。

2.问答式。即教师设置与课文紧密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用课文原文回答。如在讲授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第三小节时,可设置四个问题来帮助学生记诵:“滁人游是一副怎样的画面?太守在野外以何宴请众宾?众宾欢饮又是怎样的热闹场景?太守醉态如何?”用几个简单有趣的问题既调动了学生记诵课文的积极性,又化繁为简,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便将课文记住,而且对内容理解得也更深入了。

3.连贯式。此法常用于骈文或诗句,因为其句式对偶而连贯。教师诵出上句,学生很自然地接出下句。

4.联想式。这种方法多用于背诵复习时,能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如可出题:三分钟内默出五句古诗文中写“月”的诗句、文句。

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在平日的写作中尽可能多地引用古诗文中的名言佳句,为我们的作文添彩。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无疑是作文“出彩”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之一。学习文言文是传承文化的方式之一,应该尽量突破教材的原点

向生活靠拢,一方面通过读古人之文来吸取经验和教训以启迪智慧,一方面通过读圣贤之书来丰富心灵和品德以怡养性情。例如,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死》一文,学生基本能感悟在安乐中思忧患,永保奋进的动力;在忧患中求上进,用“后天下之乐而乐”鞭策自己,奋斗不已,永葆挑战自己的雄心!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多少固定的模式让教师去借鉴,以上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尝试和探索。“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这是我们教学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篇3: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

课堂教学成功的导入能创造情趣, 营造气氛, 调动情感, 引发思考, 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一课时, 我为学生播放了蒋大为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画面上色彩艳丽的桃花盛景一下子吸引了学生, 他们仿佛已置身于桃林之中, 不禁发出羡慕的喟叹, 我不失时机地问:“你们喜欢这样的地方吗?”同学们齐喊:“喜欢!”那就让我们来共同领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吧。本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课堂气氛也很热烈。总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定要在一上课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让他们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二、注意激情诵读

激情诵读, 以声传情, 声情并茂, 才能使自己融汇于作者所创造的艺术境界, 体验作品所包含的感情和情境, 也只有这样, 才能把握文言文的语感。我认为开展朗读教学的基本做法是:对于初中低年级的学生, 教师的范读应该多一些, 随着年级的增高, 逐步减少范读的次数, 让学生独立操作,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增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口译和笔译

口译不可少, 笔译则要看课文的长短和时间的多少来确定所要译的篇幅。学生在口译和笔译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 不能期望完善的语意。重要的是, 只有学生自己翻译, 才能深刻地体会到文言文的特点和妙处。教师在指导学生翻译时, 除了传授“直译”和“意译”的方法外, 还要提出具体的要求, 比如哪里是重点译的部分, 那里可以简略, 那些词和语句必须明确的译出。对通假字和古今意义有差别的字, 以及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等情况, 教师要适当讲解, 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四、让学生多辩论

辩论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明辨是非等方面的能力;能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 也能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文言文时, 要让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动机、精美语言、独特风格、人物形象等展开辩论。当然。这一环节对教师也有一定的要求:一是要解放思想, 信任学生;二是要放下“架子”, 与学生打成一片;三是要知识渊博, 准备充分, 周密;四是要善于“点拨”临场处理问题的能力要强。

五、指导学生写感想

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能让学生吸纳历史人物的思想, 关注自己的价值取向, 就一定能碰撞出思想火花, 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养成对真理、对事业、对完美人格的执着追求的优秀品质。指导学生写读后感, 是深化理解和发展想象力的好方法。读后感的内容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由文章内容产生的感想;由语言技巧产生的感想;由历史背景产生的感想等。

篇4: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文言文教学若只讲究“字字落实.句句清楚”,教师只是_味地讲,那么课堂就缺少探索和研究.这样只能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挫伤学习l的积极性。知识掌握势必不牢。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教学活动中先分小组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然后由学生提出和解答小组翻译过程中觉得困难的字词句.最后依次逐句翻译,检查个人、小组学习的效果。在此过程中,老师只作点拨、解疑。

二、重在朗读。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其说,自晓其义也。故书不厌百读,熟读深思子自知”。1.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初读。诵读首先要读音正确。学生可先借助注释读准生僻字、通假字等,遇到多音字,要鼓励学生勤查字典弋词典。 2.重视教师范读。初中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这就需要老师的范读。教师在范读之前要自己反复练习朗读的停顿、语气、语调,发挥出最佳水平,.帮助学生掌握音节停顿”,形成初步的情感体验。3.反复吟诵,培养良好的语感。“读”是文言文审美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方法,它应该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逐字逐句的仔细阅读,或抑扬顿挫地表情朗读.或恩情并茂地琅琅诵读。通过反复的诵读,使学生读清句读,读出语气、语调,准确传达出作者的、思想与感情来。

三、让学生融入文本。创设恰当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授文言文时,我们可以寻找各种多媒体资料,如图片、动画、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文如我在上蒲松龄的《狼》时,以此为剧本,事先找了同学排练,两个同学演狼,一个同学演屠户,在这个表演过程中,学生激情满怀,积极配合.不仅很快掌握了全文的翻译,对狼的形象和本文蕴涵的道理也认识得非常清楚。。在表演中,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度加强了.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浓厚了。这是一节既轻松又高效的课堂。

四、强调背诵。说到背诵,学生就头痛。文言文背起来较现代文要难多了。就算勉强背下来,没多久就忘了。怎样才能既背得快,又记得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背诵除了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毅力外.讲究科学的背诵方法是提高忘记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让学生背诵之前先给学生一定的背诵方法的指导.如“边读边译法”“首字提示法”“再现情境法”“按照写作顺序背诵法”等。

平时还可采取各种“背诵”形式,增强背诵的效果。如课上提问、个人背诵、集体背诵、限时背诵、背诵比赛、互相检查、对背、提背、接力背诵等。

篇5: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是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请参考!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浅谈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

从现在语文教学来看,很多语文教师对文言文教学都很重视,花费课时多,讲解细致全面,但教学效果一直不够理想。我想,要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精心设计,巧妙导入,创设出与新课相适应的学习情景与氛围,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对新知的学习上来。比如,教初一的《狼》这一类情节较明显的课文时,我把课文编成生动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从新奇、有趣的故事中理解课文。有时,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自己讲或复述,给学生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对讲得好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教《孙权劝学》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两成语,接着,让学生,明含义,组织学生讨论:谁是吴下阿蒙?后来怎么又让人刮目相待了?两个成语串连整篇课文的情节,极大地吸引了学生。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桃花源不仅景美,而且人们的心灵也美,我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并熟读,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还让他们把本文与已学过的《社戏》、《过故人庄》进行比较阅读。在老师的启发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回答问题。这样,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文中领略了意境美的艺术享受,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对于文言文零碎的`注释和枯燥的翻译,学生更愿意听和看故事情节。从这一点出发,在课堂上通过征引一些与文言文相关的成语或者名人轶事一类的故事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之余教学生一些关于交友、做人方面的佳句、警句,在潜移默化中巩固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还有一点便是利用课堂上的文言课文引申出课外的文言语段。我在上《小石潭记》时,给学生补充《永州八记》的其他语段;在上《大同》的时候,给学生阅读《礼记?礼运》中《小康》的语段等。

二、整理积累文言词语

文言文多是记录古代的生活,加之语言的变化,文言文的词义与今天差距较大,故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词义也有固定的,多积累自然就会熟悉。一般而言,实词意义较单一,如“走”为“跑”,“书”为“写”,“尝”为“曾今”,“布衣”为“百姓、平民”,“牺牲”为“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等等;虚词意义较为复杂,如“之”的用法有七种,连词“而”表示的意义关系有六种,只要熟悉用法含义,做到心中有数,再遇到词语,根据语言环境去判断辨析,自然会容易的多。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后,教师给学生整理古今义差别较大的文言词语和用法较多的文言词语是必要的。对于难以理解的句子一定要对重点关键词反复记,才会掌握。

三、延伸拓展,举一反三

要学生牢固地掌握学过的知识,必须举一反三。俗话说,熟能生巧,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训练就要有足够的训练量和对训练的高度类型化的概括,积累足够的训练心得。这是用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的再循环过程,是从人的认知规律出发的。因而,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几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从大纲出发,针对文言文的特点,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训练目的性强的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对于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推荐一些文章,让学生对照着大纲要求,自己用掌握的方法去学习、理解,让学生在这种自我摸索自我感悟中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篇6: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改背景下,学习文言文关键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痛苦枯燥的学习走出来。文言文教学作为传承中国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精髓的有效途径,理应受到语文老师的重视。然而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着巨大的差别,陌生、畏惧、艰涩使得学生排斥、远离,甚至拒绝。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爱”上文言文,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果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深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是学习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文学与现代文一脉相承,因而调动学生已有的现代汉语知识,在文言文和现代文之间架起一道桥梁,正是消除文言文与学生距离感的好方法之一。另外文言文都与历史人物相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与应该与历史学科紧密联系。比如说在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诸子散文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历史书上的“百家争鸣”进行讲解。

二、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自觉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起得是引导的作用,所以我在文言文教学中,给了学生很大的自学空间,让学生课前预习就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自主翻译课文、找出文章中的通假字和一词多义等,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做的是辅导、纠正、补充、总结。

三、重视课文听读、朗读、诵读,培养感知能力。

首先,听读课文,认准字音,范读课文,声情并茂,让教师的情绪感染学生。其次,熟读课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多读、诵读是提高语感最传统也是最好的办法。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反复的朗读,为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四、做好背诵、默写、温习,提高学习质量。

让全体学生背诵,分小组背诵比赛,不定时抽查背诵,让学生默写难解字,重要句子和关键段落。抽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子段落让学生翻译,最后让学生自己模拟考试题,出一些试题,把好的题拿出来学生解答讨论,以达到牢固知识和提高自学力又不至于枯燥的效果。

篇7: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法

兴仁县大山中学黄国超

文言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古代社会以及更好的掌握现代汉语的作用。但绝大多数学生都怕学文言文,甚至讨厌文言文。我觉得这种现状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单调、枯燥、乏味造成。因此,语文老师怎样才能让初中学生“爱”上文言文,从而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率呢?

情文并茂的文言文,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书”,深奥难懂,佶屈聱牙,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但文言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中考时不仅要考课内文言,还要考课外文言,学生不能掌握好课内知识,从而举一反三去读懂课外文言是不行的。现行的初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篇目约占四分之一,课程标准虽然对文言文的要求较低,只要求学生读懂,但对初中生,读懂也不是一件易事,何况考试还要加深。“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就要求老师为学生找出学习文言文“捷径”,让他们轻松地掌握文言文的阅读和考试。

一、明确目标,改变教学模式

对文言文中的词、句字面意思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目标之一,但并非仅此而已,学生还要对

文章进行适当的赏析。因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基本内容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鉴赏、评析能力。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领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

二、在“读”中激发兴趣。

对初中学生而言,文言文乃为启蒙阶段,学生们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因而要学好文言文,必须把“读”字放在首位。读法有多种,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等读法不一,我个人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朗读和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1)通假字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跟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范读,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如《愚公移山》的“河曲智叟亡以应”一句中的“亡”不读“wáng”,而应读“wú”;再如,《童趣》一文中,“项为之强”一句中“强”硬读“jiāng”而不读“qiáng”,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通假字。文言文中这些异音字的存在,如果没有老师的范读,学生是没有办法完成的。

(2)断句即停顿节奏

其实,阅读文言文和朗读散文诗等一样,只有读出节奏、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情,才能更好的让听者听懂你读的是

什么。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学生掌握了音节的停顿,读得朗朗上口。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默读,在读懂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一面验收读的效果,一面评价读的成效。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切合实际,教会方法

叶圣陶先生告诫我们说:“教,是为了不教。”不难看出,无论是哪一个自然学科,其教学过程都是老师的教,学生的学,双边结合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关键点不是老师教学生怎么学,而是教学生怎么会学的过程。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该“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受益。传统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采用“满堂灌、填押式”,整个课堂都是教师逐字逐句的讲解、翻译,对号入座,学生则一字不漏的记下,使得文言文教学枯燥乏味,根本谈不上语感、意境,导致原文、译文的分离,其结果必是事倍功半。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我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弄懂规范语言。但在翻译前,一定要求学生先看懂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模糊的地方,则由教师答疑点拨。在此基础上,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要求,引导学生增补、调配,最后达到疏通文意的目的。

文言文翻译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调序;最后按照语言规范要求,作出增补。至于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等,则保留就可以了。值得注意的是,考试时,要求学生进行翻译的文言句子,要么是千古名句、要么句中有通假字、词类活用或者是特殊的文言句式,如:宾语前臵句、定语后臵句等等;或者是该句子在课文中,表达了作者的从高理想、远大的政治抱负等。

四、综合比较,举一反三

学习文言文难,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古今异词、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如《愚公移山》一文中有两个句子出现到“焉”字,即“且焉臵土石”、“始一反焉”,这两个“焉”词义各不相同,前者是疑问词,“哪里”之意,后者是为句末语气词,“无实意,不翻译”;再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行拂乱其所为”和“入则无法家拂士”中的“拂”字,前一个解释为“违背”而后一个是通假字,通“弻”,解释为“辅佐”。这样加以综合引导,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做成笔记,便于复习。我在教学中,只要碰到此类情况,决不放过。至于古今异义词,则把古义和今义加以对照、比较,加深印象。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妻子:古义,妻

子和儿女;今义,指男性的配偶”。通假字则列成表格,分读音、通什么字、意义三格加强记忆。

文言文虚词教学更是难点,这就需要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促其牢固掌握。虚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之、而、其、为、以”等字,这些虚词有时在同一篇文言文中就会出现不同的用法和意义,这样,就把这些词列成表格加以归类,分用法和词义两部分,以加深学生对这些虚词的理解和记忆。

五、精彩阅读,体味文言文的意韵美

阅读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却每每发现学生与文言文文本之间缺乏对话,学生“活生生的体验”及“自我的精神体验”得不到重视和尊重,属于学生自己的、自由的体验被简单乏味的所谓讲解翻译所代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空间被极大地限制在课内有限的选文中。因此,学习文言文任然离不开认知的体验、感悟、熏陶,文言文教学须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予以充分关注,让学生尝试发掘文言文的意蕴美,加强朗读指导,促进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从文字浅层到内涵的理解认识转化。

六、强化练习,巩固成果,温故知新。

古文言的很多知识需要积累,亦要死记硬背。学生在此基础上去积累,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把有关的字词归类,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把感性认识理性化,老师在设计适当的阅读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加以巩固,适当进行

课外文言的阅读,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疑难问题,就能收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篇8: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

一、“读”字当先, 激发兴趣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乃为启蒙, 没有文言文语感, 文字生疏, 且无停顿断句常识, 要学好文言文, 必须把“读”字放在首位。读法有多种, 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 不一而足。但我认为, 在教学中, 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朗读和齐读是必不可少的。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 跟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范读, 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如《童趣》的“项为之强”一句中的“强”不读“qiáng”也不读“qiǎng”, 而应读“jiāng”。再如《桃花源记》“便要还家”一句中的“要”不读“yào”, 而应读“yāo”。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文言文中这些异音字的存在, 使范读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教师的范读, 学生掌握了音节的停顿, 读得朗朗上口。这时, 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注释默读, 在读懂的基础上, 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 组织齐读。一面教者验收读的效果, 一面评价读的成效, 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读多了, 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 且能理解。其所谓“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二、切合实际, 教会方法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 是为了不教。”因此, 文言文教学也应该“授人以渔”, 教会方法, 让学生受益。传统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是采用“满堂灌”, 是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 对号入座, 学生则一字不漏地记下, 使得文言文教学枯燥乏味, 根本谈不上语感、意境, 导致原文、译文的分离, 其结果必是事倍功半。文言文的翻译, 方法多种多样, 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我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弄懂规范语言。要求学生看懂课文注释, 借助工具书, 联系语言环境, 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 模糊的地方, 则由教师答疑点拨。在此基础上, 用现代汉语语法要求, 引导学生增补、调配, 达到疏通文义的目的。文言文翻译大致分三步走, 首先对照注释, 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 适当调配调序;最后按照语言规范要求, 作出增补。至于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等, 则保留就可以了。

三、综合比较, 触类旁通

学习文言文难, 表现在诸多方面, 如实词方面, 有一词多义、古今异词、通假字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比较归类, 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如《岳阳楼记》中有两个句子出现“或”字, 即“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 这两个“或”词义各不相同, 前者是“有时”的意思, 后者是“或许”的意思。再联系《陈涉世家》“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中的“或”与前两种意思又不同, 是“有的人”的意思。这样加以综合, 使学生能一目了然, 做成笔记, 便于复习。我在教学中, 只要碰到此类情况, 决不放过。至于古今异义词, 则把古义和今义加以对照、比较, 加深印象。通假字则列成表格, 分读音、通什么字、意义三格加强记忆。文言文虚词教学更是难点, 这就需要帮助学生找出规律, 促其牢固掌握。虚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之、而、其、为、以”等字, 这些虚词其实也是多义词。在教学中, 我也把这些词列成表格加以归类, 分用法和词义两部分, 以加深学生对这些虚词的理解和记忆。

篇9: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

关键词 初中 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061-02

文言文是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升学考试的内容之一。因此,认真研究文言文教学,探讨符合文言文教学特点的方法和规律,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是每一个语文教学人员的重要任务。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在文言文教学中打破“一言堂”的沉闷局面,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主动地动起来,不再视学习文言文为畏途呢?作为一线教师,经过17年的探索琢磨,我总结出了一套自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抛砖引玉,预习生成

预习是求学过程中的一个良好开端。但学生面对一篇生疏的文言文往往会因自己看不懂或作业多,没时间而懒得去预习思考,久而久之也就产生了依赖老师讲解的懒惰心理。这种被动学习的方法显然是要不得的。“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方式。”“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弦更张,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为发展、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学生预习的过程就是抛砖引玉的过程。给学生明确的任务。许多教师总是笼统让学生预习。预习什么?怎样预习?一定要具体的布置任务,这样学生才有明确的预习目标而不至于盲目。如可以让学生读多少遍课文,读会生字词;可以让学生搜集查找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可以让学生结合句解感知主要内容等等。

这实际上是给学生发放预习学案。这样,学生亲自投入阅读实践,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确保他们的主体地位。现在我班学生每学一篇文言文,他们必先对照注释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遇到不解的字词或问题,便做上记号,听讲时也就更专注了。然后,在课堂上师生、生生通过积极地合作讨论,畅所欲言,迸射思想的火花,解决各自在预习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由此获得了学文言文的乐趣,找到合作的快乐,培养合作的意识。如此成效是“满堂灌”的陈旧教法无可比拟的。

二、含英咀华,强化诵读

1.学生预习时自读。借助《古汉语词典》和书下面的注释,扫清字音障碍。

2.教师课堂上范读。让学生勾画出重要字词的读音和节奏,何谓重要呢?就是学生不会的,只要是不会的就是重要的,对不同的学生而言重要的内容不同。

3.学生自由读。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锻炼朗读,获得语感,领会课文大意。

4.抽个别学生读。让一个学生读时,其他学生认真听,并对这个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评价可从两个方面进行,既要指出好的,又要指出其不足,在这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要看到别人的优点。

5.全体学生齐读。目的让优生带动差生,读通课文,读出节奏,读出气势,读出自信。

三、投石激浪,激活课堂

1.激情导入

新课导入时是激发学生兴趣最好的切入口,可以利用成语、典故、名言警句、历史故事来引入课文。如温故知新、三顾茅庐等,而正是用这些有生命力的词语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求知的热情。因为学生对这些词语和故事有所耳闻,因此会对它们的出处和相关文章比较感兴趣。也可以从网上下载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文章配上古典音乐朗读,或采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地展示与课文相关的音像、图画内容、创设情景。

2.融入生活

课堂兴趣的激活,靠的是教师灵活高超的驾驭,靠的是教师的教学智慧。我们首先要用当代视野解读文言文,打破文言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文言文教学成为学生现实的共振点,其次是在教学中注入“时代的活水,”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运用语文;另外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了解生活,从而激活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激活课堂气氛。这样我们最终能将教学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3.引导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告诉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景中自然对文言文非常感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互相探讨,大胆质疑,展开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无意中发现蕴藏其中的“真金”。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一旦被肯定,他们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四、巧借东风,拓展延伸

篇10: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浅谈

随州市随县殷店镇东坡中学

邹兵

电话:***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古代社会以及更好的掌握现代汉语的作用。但绝大多数学生都怕学文言文,甚至讨厌文言文。我觉得这种现状的形成,好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学的乏味造成。因此,结合中学生的特点,对于不同的文言文课文我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综合分析法:

初中语文课文《陈涉世家》中,关于陈涉起义原因及发动过程的理解和分析,是初中学生在课文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为此,我在教学使用了“综合分析”的方法,来指导学生把握这部分内容。具体步骤如下:

(一)抓住关键词语(句)进行分析:

1、“失期,法皆斩”----戍卒们由于途中遇雨耽误了期限,按理情有可原,可是按秦朝的军法,都要杀头。这是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

2、“天下苦秦久矣”----秦始皇在位期间建造了许多豪华的宫殿,当时的赋税很重,是前朝的二十倍;徭役兵役繁重,而且刑法严酷,全国百姓在秦王朝的残酷统治下,早已痛苦不堪。这是陈涉起义的根本原因。

(二)理清文段的脉络:

课文依次交代了起义的背景,分析了起义前的谋划,及起义前的“威众”之策。

1、背景:戍卒遇雨失期

2、谋划: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3、威众之策:置书鱼腹、狐鸣而呼(三)把握其主旨:

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通过对起义原因及准备过程的记述,揭示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实质是一场反对暴力统治的伟大革命运动,刻画出陈涉这个农民革命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最初形象,表现出他卓越的组织才干。

(四)再看看写作特点:

作者选材详略相间,重点写陈涉谋划起义,而其余如大泽乡遇雨、问卜等都写得简略,这样突出地表现出陈涉的非凡才略。

二、议读体验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读并相互讨论来感受美点。具体可用说、读、论、评等方法。如上《口技》,告诉学生描写的方式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对口技表演的精彩描写,由于文字浅显,完全可采用“说、读、论、评”方法。第一阶段: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文字找出来并把阅读的初步感受告诉同桌,然后同桌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第二阶段:由每个讨论小组推荐一至二名学生上台陈述小组的审美体验结果;第三阶段:学生审美信息评述。由教师对学生的观点、看法进行讲评,或由学生进行评点。在这里,教师的评讲尤为重要。它对学生的审美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也就是说,我们要让课堂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鉴赏、自主审美活动。

三、横向比较法: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将几篇类似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可更有效地理解每一篇文章的特点。比较的原则可“一言以蔽之”:在相同的基础上找不同处,或在不同的基础上找相同处。(一)同一题材文章的比较 苏洵、苏辙两篇《六国论》,都取材于“六国破灭”的旧事,但两者的立意有很大不同。前文的论点是“弊在赂秦”,作者是借题发挥,劝戒当朝统治者要以史为鉴;后文则从韩、魏两国所处的战略地位出发,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作者是就史论史,尽管作者不能认识到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未能全面论述六国破灭的历史原因,但是,加强团结以图生存的见解仍然值得人们深思。经过这么一比较,两文的特点已不说自明了。

《过秦论》和《阿房宫赋》也可进行比较。两文都讨论秦国由盛到亡的原因,写作意图也都讽喻当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但立意上有所不同。贾谊认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杜牧则认为“六国不能各爱其人,秦亦不能复爱六国之人”。在文体上,贾文是“论”,杜文为“赋”。

(二)同一作者文章的比较 屈原的《涉江》、《国殇》为同一作者,又都属楚辞,用词、结构等也有不少类似处。但《涉江》偏重抒发个人的悲愤心情;而《国殇》则热情歌颂为国捐躯的英勇将士。一个风格沉郁,一个风格激昂。从这比较中,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屈原诗歌的全貌。

(三)同一时代文章的比较。先秦诸子散文,如《论语》、《孟子》、《庄子》、《荀子》,放在一起比较后,可更清楚地感受到各家的风格。

《论语》质朴含蓄,有格言味;《孟子》气势充沛,长于论辩;《庄子》想象奇幻,行文恣肆;《荀子》朴实浑厚,严整精密;《韩非子》锋芒锐利,说理透辟。四.利用成语、典故、名言警句、历史故事引入法。

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促使这些经验自然介入教学过程。学生在把握历史背景及诸葛亮的人物故事后,对《出师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也会简单快捷得多,在学习背诵《出师表》时会感到亲切许多。又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鼓作气”等,课前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成语的本意、引申意及出处,增强学习《醉翁亭记》及《曹刿论战》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成语,如,温故知新、愚公移山、气象万千、水落石出、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三顾茅庐等,而正是这些有生命力的词语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求知的热情。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世外桃源——《桃花源记》、温故知新——《(论语)十则》、刮目相看——《孙权劝学》、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马说》,等等。因为学生对这些词语和故事有所耳闻,因此会对它们的出处和相关文章比较感兴趣。

通过上述教学方法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挥其学习主体作用。

上一篇: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员下一篇:饭店暑期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