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对话”,让课堂洋溢“语文味”

2024-07-17

展开“对话”,让课堂洋溢“语文味”(精选8篇)

篇1:展开“对话”,让课堂洋溢“语文味”

展开“对话”,让课堂洋溢“语文味”

(江阴市青阳二中 张黎 ***)

【内容提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指教师、学生、文本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以文本言语为中介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在阅读教学中展开“对话”,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不但获得“语感”,而且要获得“美感”和“情感”。在阅读教学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语感,体验丰富情感,品位独特美感,使课堂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魅力和韵味。

【关键词】对话 阅读教学 语文味 语感 美感 情感 【正文】

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曾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味”体现了当代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性质,体现了当代语文教育重视熏陶感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重视语文实践、重视培养良好语感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特点。“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指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创造性阅读、理解、感悟时所呈现出来的,与文本内蕴相和谐的课堂审美心理状态及其外显的意蕴和境界;充满“语文味”的课堂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使语文课堂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魅力和韵味;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应以生为本,以语为本,追求一种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追求多层面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心灵对话,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不但获得“语感”,而且要获得“美感”和“情感”。

“课堂不应该是一人独白,应该是双主体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指教师、学生、文本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以文本言语为中介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包括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文、生与文之间的互动。在阅读教学中,展开“对话”,即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语言、情感和美感的认同与赞赏,在长期的濡染中帮助学生培养良好语感,体验丰富情感,品位独特美感,久而久之,学生身上便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

一、通过“对话”,培养良好语感

语感是一种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判断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人们对规范语言的感受和语言运用中的一种带有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①具备了良好的语感,能使人感受言语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更能使其步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诸如文化、审美的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了“语感”二字,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阅读教学要注意“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②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这些作品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

色,在教学中,我们应尊重语言学习规律,引导学生触摸文本的语言,关注、品味语言,和文本“对话”,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用什么样的语言描写刻画的„„努力捕捉课文的精妙处,引领学生细嚼慢品,品出浓浓的语文味。

1、激活生活体验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是这样描述语感的:“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杨金林先生说得好:“作用于听觉和视觉的语言文字本身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隐藏于视听信息背后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这些要靠听读者心灵的眼与耳来把握。这心灵的眼与耳就是人生的积累和人心灵的感悟能力。”学生的生活体验是语文发展、当然也是精神成长的源泉和土壤。教学时,教师必须激发和引导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活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对话”,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象逐渐鲜明具体,进而入情入境。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例如: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通过问题“此时此刻你就在威尼斯,你在小艇旁边,你就面对船夫,你想对他怎么说?”“现在四人小组来,推荐一个人做船夫,其他同学当游客。注意,船夫要吆喝,招揽你的生意,最好能请到顾客上你的船,千方百计吆喝好。能不能用课文的词语把游客请到船上;游客是来自己各国,你听了吆喝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形成个性化的理解。老师为学生创设了生活情境,在学习内容与学生体验间建立联系,使新学内容能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理解,进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威尼斯小艇的船夫的重要。当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情境里,他就会有真实的体验。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生活,实现了文本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另外,在课堂教学中,王老师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威尼斯的动,威尼斯的静,都充满着情趣,无论是动也好静也好,古老的威尼斯都是那么优美。同学们想一想,除了书上用小艇做来的事外,你想想,还有哪些人用小艇做什么事?”这里王老师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教材,在学生体会“威尼斯无论是动也好静也好,古老的威尼斯都是那么优美”之后,再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储备,主动解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文本进行开放、平等的对话、沟通、交流,感受小艇在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并将我们无法真正体验到的水城威尼斯人们的多彩生活呈现出来。

2、加强言语实践

培养语感一定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与文本进行开放、平等“对话”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去动嘴、动手、动脑、动情。在“对话”实践中去理解、体会、领悟、积累。语感的获得不能单靠别人的告诉或纯理性的分析来完成,它必须依赖于学生主体的亲身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感知、领悟、内化、积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多让学生自己实践,并适时给予点拨,把培养学生语感能力落到实处。

“对话”可以理解为“你读我读”。“读”是语感习得过程中的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于永正老师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古人早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不少教育学者也强调,人在反复的诵读中,“陶醉于作品美好的内容与形式之中”,与作者同悲共喜,实现心灵的交融,脑海中终会贮存丰富的书面语言模式。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推敲、揣摩、品味语言,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感受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就像杨再隋教授所说:“要充分而有效地读书。读要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要研究读的目的,读的方法,读的时机,读的检测,以提高读的质量,就像唱歌一样,如果你不去试唱,调子自然也就找不准,文字的意思和蕴涵其中的情感自然无从知晓。”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用心去拥抱语言,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品味人类文化的精典,夯实文化素养的大厦根基。唐江澎在教学《生命的意义》时,并没有在语音语调和朗读技巧上作过多的指导,只是通过诵读为切入点,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展开“对话”,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又通过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来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与保尔在情感上发生共鸣,体会到保尔的感情——从内心深处流泻出来的对生命的认识。“心悟口诵”,在反复的朗读中用心去拥抱文本语言,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

“对话”也可以理解为“你说我说”,“说”也是语感习得过程中的一个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依据一定目的,把握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课堂讨论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也可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创新。例如:《荷花》一课的教学设计:(l)“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眼?(长、钻、探、伸、露、冲)(2)读读这段课文,体会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叫‘冒’出来。(使劲、拼命、用力、急切、笔直、一个劲儿、高高、痛痛快快。争先恐后、生机勃勃、兴高采烈、精神抖擞、喜气洋洋)在“冒”前加上这些词再读这个句子。文章写荷花的“冒”,内涵丰富,又不易为学生所觉察,紧扣这个语感点,集中精力、重锤敲打。经常组织这样的讨论,学生能带着问题去与课文对话,对他们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持之以恒,学生的语感定能有所提高。

“对话”同样可以理解为“你写我写”,“写”也是语感习得过程中的一个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勤于动笔也是训练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③仍以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为例,在学完课文后,王老师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你想说些什么话来夸夸威尼斯的风景,赞美威尼斯?把你对威尼斯的真实感受,感觉,想法写下来。”这一环节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空间。每个学生此时的理解不同,情感也不同,通过写的形式,引导学生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事实证明此刻学生产生的情感易于抒发,也乐于表达。也就是说在王老师与学生共同感受到威尼斯独特之美,学生有感要发,有情要表的时候,引导学生立足于自己的现实感受书写出自己的情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平台。

二、通过对话,体验丰富情感。

语文学习是学生、教师、文本立体对话的过程,课堂是学生情感交流与体验的重要场所。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的力量往往构成了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语文学习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那么,如何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对话”,深入体验文本的情感呢?

1、营造和谐氛围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首先来自对学习氛围的体验。学习氛围来自师生间的知识交流、心灵的接触、情感的沟通。许多研究表明:民主、和谐、开放 的学习氛围是学生情感体验的源泉。教师要切实贯彻新课标,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尊重学生独特体验。

美国著名教育家默逊说过:“教育的成功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可由于种种原因,在某些语文课堂上,虽有师生平等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但仍存在着唯师是从的思想专制,学习《孔乙己》,学生只能理解这是鲁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学《荷塘月色》,学生只能理解是朱自清对大屠杀的无声抗议„„,学生的心灵已被牢牢地套上沉重的精神枷锁,难以有自己独特的体验。陶行知先生讲,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它就会自己去主动吃米。喂鸡尚且如此,课堂教学更应该把学生从被灌输、被征服的客体地位中解放出来,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让学生与教师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理解和对话中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王菘舟老师讲:语文教育要重视精神的熏陶感染。但熏陶感染不是强行灌输,而是要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去自信的学、自主的学、自觉的学。„„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过程,都应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交流。

因此,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应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课堂教学活动应营造和谐氛围,让每一个学生拥有一种自由、愉快、积极的心理状态。只有在亲切平和的气氛中,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和独创见解,才能实现心灵的沟通对话,构建起课堂情感,达成健康情感的熏陶。

2、创设情感情境

课文中有不少文笔优美、情感至深的文章。根据不同的作品,恰到好处地创设情景,采用播放录音、投影图像或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激发感情,让学生产生亲临其境之感。创设情境法就是教师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人为创设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产生与这一情境相联系的情感体验的教学方法。

《秋天的怀念》是对母亲的追忆和怀念,更是一篇思考人为什么活着、应该如何活着的充满哲理的感人作品。整篇文章句句含情,字字带泪,语言精练,结构完美,遣词造句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散发着浓郁的文学魅力!有位教师教学时,通过“披情入文”的方法,进行拓展延伸,把史铁生的其它作品如《合欢树》《有关庙的回忆》《我与地坛》等展示出来,配上忧伤的音乐范读其中一些段句:“我一直有着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儿。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有关庙的回忆》)创设了一种感人的情境,很多孩子(不少听课教师)都被感动得泪流满面。通过创设情境,学生理解了作者的那份“深深的爱母情节”,也让学生更深地体会母爱,也学会如何去爱母亲,以获得一份情感的碰撞。同时,通过与文本对话,引起学生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思考,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不易,生命的珍贵。

每篇课文都是作者用“心”写成的,字里行间自然洋溢作者最真挚的情感,教师尊重学生,珍视学生内心的感受,创设情感情境,努力架设生活和教材之间的桥梁,学生的心灵就会获得自由,思想的翅膀就能展开飞翔,飞进文章特有的境界,飞进作者的心灵,和文本进行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进行思想与思想的碰撞。

三、通过对话,品位独特美感

“什么是美感?美感是在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和怡情的心理状态,是对美的认识、欣赏与评价”。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深刻挖掘、充分利用课文的审美因素,把自己与阅读材料之间对话的愉悦经验传递给学生,使学生饱尝与阅读材料对话的那份审美快感。文本是凝固化了的古昔作者的言语,接受美感的前提就是要让这凝固化了的言语重新“活”过来,从而达成今天读者与古昔作者之间的对话。教师要以自己的“对话”实践给学生垂范,把这种经验以暗示、点拨等方式传递给学生,从而使学生通过主体体验而获得审美快感。这种“对话”离不开对作品语言的品味,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对自然风物的认识。

1、品味作品语言

文学作品占了绝大多数,这些课文俱为名家之作,文质兼美,凝结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它们都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与人文性,能在潜移默化中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学生修养。细细品味语言,能够体会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了解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感受作者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例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中的“饱经风霜”,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个词的呢?如果当时老师只是把“饱经风霜”的含义直接地解释给学生听,靠背词语解释“饱经风霜是形容一个人经历了很多的艰辛和磨难”,显然不行。学生虽然知道了这个成语的意思,但不一定能深刻领悟到它的含义,并进而灵活运用它。老师引导学生:“你在生活中见过饱经风霜的人吗?怎样从外貌上看出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呢?”学生的反应相当活跃。:“我家对门有个修车铺,修车的是个老爷爷。老爷爷两鬓斑白,一张古铜色的脸,颧骨高高突起,额头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一到冬天,他的厚嘴唇上常会裂开几个口子。每次见到我,他总会微笑着和我打招呼。”;“我的伯父工作特别辛苦,所以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许多。由于长期在海上捕鱼,他的脸被海风吹得又黑又粗糙,像没有上釉的陶器。”让孩子在“对话”中品味语言文字,读出了“饱经风霜”这个词的形象、情味和意蕴,“饱经风霜”这个词融化为学生的血肉、深入到学生的骨髓、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又一个鲜活的元素。

2、赏析人物形象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这种“表达”和“诠释”往往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来实现的。赏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先借助于刻画人物形象所运用的手段,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揣摩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从中接受熏陶感染。而刻画人物形象往往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来完成的。它既可以正面描写,也可以侧面描写;既可以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完整事件,也可以写人物生活中某些传神的细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关注人物形象的描写,例如:王菘舟老师在教学《草船借箭》时,以诸葛亮的“笑”字设疑,让学生的“对话”“高潮迭起”。“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课文写诸葛亮的话共有11处,只有一处有提示语,而且是个“笑”字,请你联系课文,想想诸葛亮此时在“笑”谁?为什么而“笑”?“诸葛亮在笑周瑜,笑他妒忌自己的才干,笑他设计圈套来陷害自己,结果却落空。这是一种自信的笑,一种胜利的笑!”“诸葛亮在笑曹操,笑他胆小如鼠、生性多疑、这是一种嘲讽的笑、一种鄙视的笑。”“诸葛亮还在笑鲁肃,笑鲁肃宽厚仁慈、忠心为人,这是一种幽默的笑、宽厚的笑。”通过对“笑”的解读,学生深刻理解了诸葛亮这

个人物形象“我觉得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ˋ造箭ˊ,而诸葛亮想到的是ˋ借ˊ箭。” “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王老师抓住诸葛亮神秘的一“笑”,引导学生感悟隐藏其中的深刻内涵和众多信息,使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感悟更透彻,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更准确。这样一来,诸葛亮大智大勇、傲视群雄的英雄本色显露无遗,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令人拍案叫绝!

3、鉴赏自然风物

精彩传神的写景之文、状物之篇层出不穷,卷帙浩繁。“一切景语皆情语” 教材中描写祖国山河、自然风光的内容,往往情景交融,或把自然景物作为人类生活的象征,或寄寓作者某种特殊的思想情感而显示其审美意义。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自然风物,与作者进行对话,揣摩作者隐含在景物背后的思想情感,审美意义。如进行《山居秋瞑》教学时,提问:“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 “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通过质疑,让学生走进诗歌所描绘的农村生活的画面,亲眼目睹那方宅、草屋、榆柳、几排桃李,几缕炊烟,几声鸡鸣。当学生真正进入作者描绘的情境,与作者心灵相通,就能生发起对纯洁田园生活的热爱,深刻体会诗人那一刻弃官归隐的心境。通过与文本对话,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宁静,深邃与和谐,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宛如仙境的优美图,让学生在美的徜徉中获得审美快感。

①《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276页、418页。②«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访吕叔湘先生»;«语文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985年第十期,转引自李海林《言语教学论》;第309页 ③张庆;《我的小学语文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35页 ④杨辛、甘霖《美学原理》P305,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

篇2:展开“对话”,让课堂洋溢“语文味”

下双镇沙河小学 刘海英

近几年来,在新课改的冲击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转变,教师的教法不断创新,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局面。我也曾一度陷入迷茫中和部分老师一样为了追求课堂的精彩,显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采”,把课堂当作表演的舞台,结果,“闹”过之后学生却无所收获。热闹背后,欠缺语文品味,只注意课件的大量运用,没有注意它的实效性,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思考、探究的实践时间;只注意问题的结论,没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然而当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次又一次听、评课活动之后校领导语重心长的指导让我茅塞顿开:其实,不管课堂怎么改革,语文味永远不能改,而且要越改越浓。然而要让语文课堂洋溢“语文味”的芳香,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却并非易事。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具体地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

那么,如何让课堂洋溢“语文味”的芳香呢?

一、让语文味在“读”中发散

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

读。”朗读是语文教学最古老、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一遍又一遍反复的读,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默读、分角色朗读、教师范读等多种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当然,这里的“读”,正如崔峦老师所说“不是一遍又一遍的傻读、呆读,也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是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如何让语文味在读中发散呢?我在教学《钓鱼的启示》时,是这样指导学生朗读的: 师:请同学们细读2-9自然段,从文中找找什么原因让作者不愿意放鱼呢?

1、体会鲈鱼大美 生:大。

师:有何凭证?你从哪里体会出来的?请你读读有关的句子。出示: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师:你从哪个词看出这条鲈鱼大的? 师:你能读出鱼的大吗?

师:这么大的鱼钓起来容易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师:从作者钓鱼的细节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作者是个钓鱼“高手”。

师:你从哪个词看出作者是个钓鱼“高手”的呢? 师:钓鱼“高手”眼中的鱼能有多大呢?用手势比画一下。师:这条鱼确实大得让人吃惊,能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这条鱼大得让人吃惊吗。(指导朗读:带着惊喜的感受再读,齐读)出示: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师:看来这条大鲈鱼确实很有魅力呀!它就这一点魅力吗? 师:从哪里看出它漂亮的呢?

出示: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师:谁能读出这条大鲈鱼的漂亮?(指导朗读)师:从你的朗读中,我们也感觉这条鱼是那样的美。

师:联系上文我们知道了作者虽然年纪小却已经是个钓鱼高手,此时看到这么大、这么漂亮的一条大鲈鱼,他的心情会怎样呢? 生:兴奋、高兴、得意。

师:是啊,他的兴奋和得意真是无以言表。你能用朗读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吗?试试看!指名读,得意吗?谁再来读?

师:如果是你钓到如此大,如此漂亮的鱼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再来读。师:著名诗人范仲淹有一首诗《江上渔者》,诗云: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入**里。古人都爱鲈鱼,更何况刚满十一岁的小作者垂钓到这么大,这样漂亮的鲈鱼,他当然是希望把这条大鲈鱼——生:留下

师:作者还有把鱼留下的充足理由吗?

2、体会钓鱼辛苦

生:我钓到这条鱼很不易。

师:多细心的孩子呀,你读得很到位。不易也可以理解为挺辛苦,是吗?

师:怎么不容易?

师:你从哪个词看出作者钓鱼辛苦的?你能试着读一读吗?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充分感受到了作者钓鱼的辛苦,看来,为钓到这条鱼,作者是等了很久,而且颇费了一番功夫呀,的确不易。我为了让学生能真正走进文本,体会作者内心的不舍与抉择的艰难,以问题“什么原因让作者不愿意放鱼呢?”作为突破口,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来帮助学生理解拒绝诱惑的艰难。言为心声,在读的时候他们自然就能把内心的情感不由自主地表露出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离不开教师穿针引线地指导,而且要导得巧妙,不露痕迹,“儿童是情感的王子”,一旦你把学生引向情感的高潮,那么随之而来的便是如“火山爆发”式的喷发,此时,绘声绘色的读也就水到渠成了。接下来对文章的理解也变的顺理成章。

二、让语文味在“品”中释放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组织学生去细细地揣摩、体会,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内涵的丰富性、形象的生动性以及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窥一斑而知全豹”,而课文中的关键词即是这儿的“一发”“一斑”,教师只要能发现它们,并巧妙地利用它们,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我在教学《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紧扣周总理生活“多么简朴”,工作“多么劳苦”等,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划出关键词、关键句,进而细细地揣摩、体会。在不断地品悟中感受到了周总理的人格魅力。

三、让语文味在“写”中流淌

在小学语文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的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将写作向实践延伸,学生将兴趣融于写作当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关注现实的精神,从而将真实的感情落于笔端,使学生乐于表达。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往往过多注重学生阅读和说话的训练,认为读得响亮、说得流畅,语文教学目标就达成了,可细细想来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那就是写的训练。那如何把读和写不露痕迹地融合在一起,让语文味从学生的笔尖流淌出来呢?我认为,随堂小练笔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一篇文章学到有味儿时,文章的情感上升为自己的情感时,自然会产生一种感觉——不写不快。这时就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好时机。如我在教完《跨越百年的美丽》后,学生已经真切而又深入地体会到居里夫人为了提炼镭,投入了自己的青春甚至于整个生命,而她一生却视名利为粪土,用无私的奉献诠释了什么样的美丽才能跨越百年。此时此刻,学生心潮澎湃,于是,我趁热打铁,对学生说:“同学们,我想你们肯定有许多话想对居里夫人说,这样,把你们的心里话写在书的空白处。”学生情感的闸门一下子被我打开了,一段段鲜活的文字从他们的笔尖流淌出来,促使了语言实践和情感体

验的结合。

在教完《只有一个地球》后,我设计三个写作训练:

(1)用“璀璨、刀绞、毁坏、保护”四个词写一段呼吁人们爱护地球的话。(2)结合课文内容和现实生活,以童话形式写一篇题为《地球母亲哭了》的作文。或写一篇读后感。(3)写两条保护环境的公益宣传语。要求主题要突出,语言要精练。

在学习课文后进行写的训练,是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小练笔使学生的语言、思维都得到了训练,并且他们也逐步领会了课文的表达方法,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使用这种表达方法。这些课堂小练笔,是学生富有个性化和具有独特魅力的创作经过日积月累的训练,他们会悟出写作的窍门,写作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使课堂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又一次得到完美的统一。

篇3:展开“对话”,让课堂洋溢“语文味”

一、多一些阅读品悟, 少一些串讲串问

心理学研究表明, 读能发展儿童的思维, 培养儿童的语感。阅读是语文的基本功, 教学过程只有以读为本, 为学生创设更多、更直接与文本对话的空间, 才能使学生入情入境, 从而去感受语言文字的底蕴, 体味语言的精妙, 体会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并且还能让学生在读中积累祖国的语言文字, 为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我们用提问和分析来驾驭课堂和学生, 我想, 一篇优美的课文就会被肢解。学生在一大堆的问题牵引下, 忙于寻找答案, 又怎能有暇去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呢?

如《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写景的佳作。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坚持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读中积累的原则。文中有这样一句:“啊, 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我抓住“美”这个词引导学生讨论作者是如何描写北大荒的美的。在我的指引下, 学生充分朗读课文, 边读边扣紧重点词并调动生活经验, 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 从而体会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净、小河清、原野闹之美。在学生充分感受“美”的基础上, 我又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结果, 学生的朗读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我又放手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再读一读、说一说。学生通过这样的读书练习, 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 对作者表达的感情理解得深刻了, 还积累了一些精彩句段, 真是收获颇丰。

二、多一些扎实训练, 少一些“形式主义”

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就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他认为, 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直接和文本对话。语文课就应反璞归真, 追求简洁清爽、平静朴实的境界。所以, 对于课堂上表演、课件演示、小组讨论、唱歌画画等一些花哨的做法, 能省即省。与其课堂上让学生脱离文本浮于文字表面地演一演, 空泛地说一说, 走马观花地看一看, 不如多为学生创造一些听、说、读、写、思的机会, 为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创造条件。例如, 有意识地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读一读、品一品文章中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妙, 通过填词和造句帮学生积淀语言, 提高语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巧妙挖掘课文中留补的空白, 多给学生提供口头表达和书面练笔的机会, 提高学生口语交际和书面语言表达的能力。只有这样, 语文学习才能摆脱浮华, 回归本源。如果课堂上过多地注重那些形式主义, 只会冲淡课堂的语文味, 忽视语文的根。

请看以下教学片段: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晏子使楚》。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讲了晏子到楚国去, 秦王三次侮辱晏子, 但在晏子机智的反驳下, 最终战胜楚王, 赢得尊严的事。

师:很好。那么, 通过读书, 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生:晏子是个很聪明、很有计谋的人。

生:晏子很爱国……

师:好, 课文我们先分析到这, 下面, 我们来演一演这个故事, 排成课本剧, 好不好?

生: (兴高采烈地齐声说) 好!

师:请同学们自由组合, 发挥想象, 先进行排演, 然后在全班汇报, 看哪个组演得好, 我们评出最佳表演奖。

(一时间, 教室里热闹非凡。在学生排演了十几分钟后, 教师请三组学生现场表演, 全班评议, 最终确定了最佳表演奖的获得者。)

师: (总结) 同学们, 我们今天没有分析课文, 而是用演课本剧的方式理解了课文。有的组表演得不错, 像小演员一样。希望今后学习中, 你们要像他们学习。这节课就上到这儿, 下课。

上面这个课例, 乍一看教学方法新颖, 注重了“语文的实践性”。置身于这样的课堂, 你的确会瞬间眼睛一亮。然而, “亮”过之后, 马上会有一种忧虑, 这样进行阅读教学, “语文”二字似乎见不到了, “阅读”二字似乎也变了味。课本剧的排演一定要与理解、感悟课文紧紧联系起来, 才能真正为语文教学服务, 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服务。

三、多一些独特创造, 少一些盲目跟从

语文课能不能固本, 关键还在语文教师。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高了, 教学语言就会更精妙, 语文课堂就能充满情智, 充满挑战, 学生就会爱上语文。因此,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不断地向书本学习, 不断地向实践学习, 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但教师必须有个性, 有敏锐的语文意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思考和总结, 千万不可人云亦云, 东施效颦。不是所有名师的教学都适合你, 不是所有赏心悦目的教学都是成功的。在学习过程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在学得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创新, 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 才能改进自己的教学, 让自己永远站在课改的前列。教师只有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才能为上出浓浓语文味的根基扎实的课奠定基础, 才能令语文课满堂生辉。

我们一起欣赏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的《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片段。

师:读书, 不仅要读进去, 还要跳出来。所谓跳出来, 就是以自己的“火眼金睛”看课文, 产生自己的想法。请你们默读课文, 抓住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 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 然后交流。

师:这是交流的时间, 也是共享的时候。交流没有唯一的答案, 只有缺席的“遗憾”, 请大家各抒己见。

生:诗曰:“儿童不解春何在, 只拣游人多处行。”冰心奶奶说:“游人不解春何在, 只拣儿童多处行。”“儿童”与“游人”的换位, 可以看出冰心奶奶心里有儿童, 笔下才会有儿童。

师:是呀, 你正释放着可爱、光明、美丽和明媚, 不仅是我,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

生:读了课文我知道了“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生之美在童年。”

师:在这句话下面画上波浪线, 签上你的姓名。记住, 这就是你的读书格言。

……

你看, 在教师精彩、机智的教学语言的引导下, 学生能既准确又有深度地解读文本, 并由此迸发了精彩。

篇4:让课堂洋溢浓浓“语文味”

一、抑扬顿挫,“读”出语文味

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几千年来,中国百姓都把孩子上学叫作“上学读书”,它强调的是“读”。对文章的感知靠读,感悟靠读,理解靠读,情感的熏陶也靠读。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反复地读、思考着读、美美地读。让学生通过听(听老师范读)、看(默读)、读(出声朗读,多种形式的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语言,在读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文章。如教学《鲜花和星星》时,在感受鲜花美、鲜花多之后,指导朗读小诗上半部分:我最喜欢夏天满地的鲜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生:(涨红了小脸)读到“满地”一词时,激动地晃起了小脑袋。

师:听出来了,鲜花真多呀!

生:朗读时突出了“这里”、“那里”,表情也相当丰富。

师:读出了自己的感受,真好。

生:老师,你让我试试,我读得和他不一样。(小男孩激动地高举小手)

师:(惊讶转而微笑)那你来试试吧。

生:他径直走到课件展示的画面前,说书般地表演了起来。自创的动作,丰富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感染了教室里所有的人。

师:(激动万分)有创意!(掌声)

书读得有滋有味。心无旁鹜,沉于文中,或诵或吟,口随心动,气随意发。心醉文中,文在口中,文境、心境、读书声浑然一体。越读越有味,“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二、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

语文的魅力在于语言的精确、丰富和细腻,从古至今,文人墨客无不是“吟得一字安,捻断数茎须”,文学史上,许多经典的推敲典故令今人叹服再三。课标中就指出,语文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种能力怎么形成,主要靠课堂,语文教师就要担负这样的语文任务——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学生揣摩和体会文字的精当和准确。其实,文本中所写的那景、那事、那人、那情,我们好多也似曾相识,可表达出来却很苍白。经过作家的演绎却是那样的动人,给人以美感,其区别就在于语言的表现力不同。品味语言也就是品味语言的表现力,品味那遣词、造句、修辞、布局……

三、圈划批注,“写”出语文味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文本展开对话,圈点勾画,进行批注,亲历阅读实践,才能真正有所得,才能使阅读能力得以提升,语文素养得到发展。教学《孔子游春》,老师要求学生静心阅读孔子论水的片段,说:“水的这些品性一定让你联想到了一些成语、名言、诗句、故事、以及我们学过的课文等等,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用笔在书上圈圈点点、批批注注,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让学生静心默读,圈点勾画、批注书写,学生在与文字的亲密接触中,情感被激发,文字内在的意蕴被发现,倾诉的愿望变得强烈。

四、唇枪舌剑,“辩”出的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而阅读教学中的辩论,就是落实这一理念的很好载体。在阅读教学的进程中,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往往有较大差异,让学生辩论求真,或各抒心灵、或多元解读,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学生倾听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临场答辩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其实,辩论就是口语交际的一种形式,它为辩论的双方提供了组织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念、反驳对方的机会,同时也提供倾听对方表达的机会。生生互动是新课标下的一个理念,是教学活动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辩论也是生生互动的一个基本形式。对于阅读中的意见分歧、个性解读,均可以通过辩论来解决。在辩论中,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吸取他人的长处,在相互促进中学得更愉快,由此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均衡达成。

五、一笔一画,“书”出语文味

篇5:展开“对话”,让课堂洋溢“语文味”

一、紧扣教材内容, 铺垫故事主题, 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绪的力量往往构成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能调动学生兴趣的活动, 来激发学生倾听“故事”的兴趣。

1.精选热身歌谣, 契合故事主题。课前说唱英语歌曲, 能使学生快速投身英语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除了教材中配套的Song time和Rhyme time, 老师可以搜索贴合教学主题的原版歌谣, 让学生在说唱之余既明晰了本课的教学内容, 亦感受到了英语语言之美。

例如四下Unit 3 My day的教学重点之一是时间的正确表达, 因此, 在课前的热身环节, 我挑选了歌曲What’s thetime, 该歌谣节奏简单, 朗朗上口, 学生情不自禁地就跟着一起说了, 图文并茂的歌谣让学生充分地理解了时间的英语表达。

2.师生自由交谈, 巧妙引出主题。Free talk是英语课堂中的一项常规活动, 目的是为了建立课堂秩序, 引入正式教学。通过Free talk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为新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让学生更轻松地接受新内容。

例如, 在教学四下Unit 3 My day时, 我是这样与学生进行热身谈话的:

T: Guess, what do I usually do?

S1: I think you usually play table tennis.

T: Yes.

S2: Linda, I think you usually watch TV.

T: Yes.I usually watch TV in the evening.…

我利用自身的资源, 让学生根据一些老师提供的信息作为对话的切入口, 自然的引出谈话内容, 真实有效地消除了师生间的距离, 同时也快速的点明了本课的主题。

二、挖掘教材内涵, 理解故事内容, 提升英语运用能力

译林版新教材中的Story time主要以故事为线索, 将词汇、句型融入故事中, 促使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学习词句, 同时又给学生以完整的语言概念。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故事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体验、理解运用语言, 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三下Unit 4 Where’s the bird的Story time是通过一只飞入教室的小鸟引起了课本中人物的对话。我在参加省“蓝天杯”英语会课比赛时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抛出问题, 制造悬念, 预测故事内容

(PPT小鸟在教室里飞并突然消失)

T: Look, where is the bird?

S1: Maybe it’s on the blackboard.

S2: Maybe it’s in the desk.…

教师抛出问题, 引导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故事进行预测, 促使学生对未知的文本充满了好奇,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期待心理。对学生的预测结果, 老师要及时捕捉信息进行板书, 让学生对“方位介词”有所感知。

环节二:整体理解, 捕捉资源, 验证故事内容

T: Where’s the bird in the story? Let’s watch the cartoon.

Where’s the bird?

S1: It’s under the desk.

S2: It’s behind the door.…

学生在满心期待中走进了故事, 通过观看卡通, 引导学生在整体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能捕捉出关键信息, 从而对故事中涉及的多个地点有初步的感知, 并验证之前的预测。

环节三:感悟词句, 展开教学, 激活学生思维

T: The bird in the classroom flies to the desk, the chair andthe door.But can you see the bird here?

S: No.

T: I’ll tell you.Here the bird is on the chair, under thedesk, behind the door now, in the desk.

对于故事中的新词理解, 很多教师喜欢在进入故事前就教学, 以便在故事学习中扫清障碍, 殊不知, 这样的学习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是“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我们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在故事情境中来感悟、理解新词句并学以致用。

三、突破教材局限, 推测故事发展, 培养英语思维能力

在Story time的教学中, 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对故事文本进行体察, 挖掘故事文本的价值, 有针对性地开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唤醒学生的言语欲求。

例如一位教师教三下Unit7 On the farm在故事结尾时, 引导学生想象:What other animals or fruit can you see on thefarm?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合理的想象:I can see some hens.I can see some mango trees.……这里教师一个简单的小问题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激发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自主性, 更让学生体验到了生活之美。

篇6:展开“对话”,让课堂洋溢“语文味”

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语文味”这三个朴实而厚重的字眼,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同。“语文味”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然而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促进语文味的生成,确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就语文课堂如何生成“语文味”,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一、让教师的语言洋溢着“语文味”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首先应该是具有“语文味”的。语文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听着教师优美的语言是一种美的享受。在这种美的语言熏陶下。学生的语言才会丰富起来,才会优美起来。有时,一篇并不优美的文章也完全可以因为教师饱满丰富的语言而显得“语文味”十足,或新颖别致,或娓娓动听,或幽默诙谐,或庄重浑厚……只要教师的语言始终都和文章本身的情感相匹配,课堂就将始终洋溢着“语文味”的浓郁芳香。

二、让识字教学充盈着“语文味”

学生识字写字,就是为了掌握一种交际工具,工具是让人使用的,使用的人就有自己的情感态度。而语言文字本身是一种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汉字,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气息。所以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就应更好地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以往的识字写字教学中,我经常因为时间不够或嫌太麻烦,仅简单地进行字的偏旁和组成练习和注意点的提醒。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只有少数几个比较优秀的学生参与其中,课堂显得沉闷,学生心不在焉,做起作业来错字较多,听写的效果也不理想,识字教学成了学生抵触、厌烦的事了。偶尔有一次课上,学生在说字形的时候,把在预习时爸爸告诉他的这个字的由来说了出来。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兴趣马上就上来了,接下来的课堂,就完全被学生所掌控了,一个个生字通过学生编字谜、说由来、想样子等形象的说明,仿佛变成了活动的小蝌蚪,一下子就游进了学生的心里、脑海里。虽然这节课后面的环节没有按计划完成,但听写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绝大部分学生都得了满分。而学生丰富的想象、大胆的表述、无与伦比的创造让课堂充满了浓浓的童趣,充满了笑声。在这笑声中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得到了锻炼,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得到了提高。

变化多样的识字形式让原本枯燥无味、难以捉摸的方块字成了一个个有趣的符号,深入到了学生的心中,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领略了汉字的奥秘,在这样的识字教学中,课堂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学生充满了浓浓的乐趣,真是一举多得。

三、让阅读教学洋溢着“语文味”

文本背后蕴涵着的是海洋,是天空,是丰富的精神家园,要理解它,感悟它,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教师始终要把自己定位为构建精神家园的设计者与拾贝人,通过“读”,源源不断地往孩子们的精神家园输送养料,为塑造他们的精彩人生添彩抹绿。

1、琅琅书声话感悟

语文是有灵性的,语文素养不是分析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堂上最动听的音乐,读,是唯一不可替代的通融语言和精神的言语学习方法。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和作者用心沟通,在心灵的碰撞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真切地体验了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精品细读、深情诵读中反复体味,将静态的语言变为动态的语言,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让学生走进文章中去,让文章中的景物或人物走进学生的内心。优美的写景散文,要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诵读明白文章“写什么”,再让学生细细品读,引导学生头脑中现出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在写人的文章中,让学生反复读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的部分,让学生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读懂人物的内心。阅读教学的语文味就在这一次次的读中越来越浓厚,越来越纯正。

2、细细品味显升华

“以人为本”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所以,语文教师更应该以人性化打造新的语文课堂,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和谐发展的乐园。

例如:在《幸福是什么》一课中,智慧的女儿说:“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反复读了这一段话后,我让学生畅所欲言。一个孩子说:“我知道了幸福要靠劳动去获得。”一个孩子说:“只要你做的事对别人有益,你就是幸福的。”一个孩子说:“这三个人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得幸福,我也要用自己的劳动去获得幸福。”还有一个孩子说:“这几个人太棒了,我长大了也要成为像他们一样能为别人服务的人。”听着孩子们的话,我感到非常欣慰,我说:“是的,幸福就在我们身边,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做对别人有益的事,就会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幸福感。让我们少些索取,少些抱怨,多些付出,多些宽容,就会有更深的幸福感的。”学生若有所思地听着,其实,在他们心中本来就有一切美好人性的火种,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唤醒学生这种沉睡的人性,不断地去浇灌这柔弱的人性,使之渐渐地强壮起来。在语言文字的历练中,学生被人类文化深深吸引;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学生的人文情怀被深深唤醒。

3、扎实练笔淀积累

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准确理解了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就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

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感情真挚,文质兼美,是很好的写作范文。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在反复读中感悟,在分析中了解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气息。所以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就应更好地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前面所说的《幸福是什么》,课上完后,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幸福。有的孩子写干家务活,从中感受到了幸福;有的孩子写大扫除,从中找到了幸福;有的写参加了社区公益活动,从中得到了幸福。学生写得虽然不是篇篇美文,但情感很真诚,读完了,心中满满的都是感动,感觉心里暖暖的。学完优美的写景文章后,让学生学着样子写自己游玩过的景点;学完古诗后,让学生把它改写成记叙文,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学完寓言或童话后,可以让学生练练续写。

小练笔可以处处进行,这会让学生更好地把读写相结合,让阅读教学的语文味真真切切。

四、让综合性学习散发着“语文味”

语文综合性学习最主要的目标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它必须为语文学科服务。但语文综合性学习往往要上成科学课、表演课……语文综合性学习变得不再姓“语”。其实,在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时,从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就应紧紧地围绕着“语文”二字作文章。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可以侧重于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及语文综合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学习形式上应该紧扣“语文”,可以让学生搜集交流相关的诗文、成语、谜语、对联、故事、名言等,也可以写一写自己对相关内容的看法。

如上完《月球之谜》后安排一次以“探索月球奥秘”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目标就可以这样确定:

●了解月球,进一步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的兴趣和热情。

●搜集积累有关月亮的诗文、成语、谜语、对联、故事等,了解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及语文综合能力。

在上课时,可以让学生以说、唱、演、诵等形式交流自己有关月亮的知识,既围绕语文展开,又形式多样。在最后可以延伸一下,让学生写一写“月之畅想”,即让学生放飞想象,写一写未来人类将如何利用月球,对未来进行展望。

语文综合性学习只有坚持“语文性”,才能散发语文的迷人芬芳,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以多向思维取代单向思维,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冷静的分析,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读、去品,从而进人文本。这中间,教师的情感投入是至关重要的。语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语文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情怀。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语文教师还需要能够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了解教材的同时了解学生,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程少堂,“语文味儿”理论构想,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13)

[2]程少堂,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语文教学通讯,2001(17)

篇7:展开“对话”,让课堂洋溢“语文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洋溢浓浓的;语文味

中国分类号:G623.3

所谓文味就是指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通过对情感的激发能够让学生们在小学语文课中得到更舒服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使学生的语言与文化素养得到同步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在小学语文课洋溢着浓浓的语文课是非常重要的,语文味是小学语文课中的重点,也是对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语文味是在小学语文课的核心,在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中,能够使得小学语文课程变得更有活力,在小学语文课中通过不同的言语形式来全面提升语文的素养,能够把浓浓的语文味充满着孩子们的心里,能够使得他们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能够进一步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课洋溢浓浓的语文味的现实意义

(一)在语文味的语文课中能够培养出感情豐富的学生

在小学的语文课中,是小学生们学习的基础,在进行对小学语文课中要寻找出上课的情感出发点,在进行小学语文课教学中必须要保持学习和教学的激情,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们进行更好的学习,通过对语文课指定的内容能保证学生们和教师们情感的交流,在进行语文课教学中,要让学生们进入情感的教育中,能够通过特定的情境,能够进一步的唤醒学生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融入到语文课中,能够更好的培养处感情丰富的学生。

(二)在语文味的语文课中能够找出语文课的美感

在进行对语文课教学中,教师们能够运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教学的内容,通过对不同的教材内容的设定,能够使得各个环节中的教学能够充满着活力,能够使得学生们在语文课的学习中寻找出语文课的美感,能够将语文课的内容融入到设定的气氛中,在教师们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们能够更主动的去学习,才能在语文课中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能达到语文课教学的境界。

(三)在语文味的语文课要教出语文课的语感

在针对语文课教出语文味的过程中,要教出语感,所谓的语感就是充分的接触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能够让学生们充分的更好的阅读,然后学生们通过对语文的阅读,能够从语言中获得更多的收获,能够从读的过程中更好的产生情感的共鸣。

(四)在语文味的语文课中对师生产生教学的平台

在新教育制度的改革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对语文课的教学中调动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进行对语文课的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们主动的才能,能够展现学生们自我的平台,通过教师和学生们的师生关系能够更好的互动学习,发挥出学习的主体的作用,从而在语文课的学习中感受到语文味。

二、在小学语文课洋溢浓浓的语文味中的有效措施

(一)在进行对语文课的教学中教师们的语言要充满着语文味

在小学语文课的教学中,首先要保证的就是教师们在教学中语言要具有一定的语文味,在语文的教学中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才能发挥出语文的魅力,能够让学生的语言更丰富起来,只有将老师们的语言和教学的内容结合起来才能使得语文味能够更好的在小学语文课中展现出来。

(二)在进行语文课的教学中通过阅读的教学充满着语文味

1、通过对语文课的阅读能够增强学生们的语文素养,而语文中的素养正是通过来体现出来的,在对语文课进行阅读的同时,不仅能够从阅读中加强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心灵沟通,而且还能够从阅读中增强了语言的节奏美,在小学语文课的教学中老师们要引导学生们进行反复的阅读,能够通过这种阅读的方式更好的拉近学生们与语文课之间的距离,在学习杜甫《绝句》时,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读、想象来体会诗中水景物意象的重建,而学生的想象各有不同,和诗中的山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结果。能够让学生们更好从语文课中吸取更多的知识,从而能够使得小学语文课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2、语文课大部分都配有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插图,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插图,让学生边看图边复述课文,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可以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在讲述的时候,加入了许多想象的内容,使得整个画面都变得丰满了,这种训练,将无声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显然要比逐字逐句、机械呆板的理解要灵动许多,学生在说中感受到了画面的情趣美、动态美,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走进如诗如画的诗境。

3、在小学语文课的教学中,不仅仅是阅读的方式,而且还要根据对语文课文进行一定的了解,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组织学生去细细地揣摩、体会,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内涵的丰富性、形象的生动性以及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在了解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看法能够更好的写出来,更好的将阅读和写作进行结合,能够使得在阅读中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三)在进行语文课中通过识字的教育充满着语文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就是对学生们进行识字的教育,只有通过识字才能对学生们更进一步的教学,语言的文字是一种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其,对汉字的学习本身是一种文化,其中蕴含着一种丰富的文化气息,通过使用变化多样的识字的教学方法更能够深入学生们的内心,能让识字的学习变得更有趣,通过对识字的教学能够更好的领略汉字带来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能够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们通过对情感的激发才能从中体会到语文课的语文味,能够使得语文味味融入到语文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得在语文课中的语文味更加的强烈,能够对语文课的教学有着全面提升的效果,而且还能够在小学语文课中洋溢浓浓的语文味。

参考文献:

[1]翟明月.如何让小学语文课洋溢浓浓的语文味[J].学周刊:C,2012(10)

[2]施翼玲.追求言意共生彰显语文本色--让语文课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11)

篇8:让说明文教学洋溢浓浓的语文味

[关键词]说明文 语言文字运用 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45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常识性说明文,这些说明文特点是知识性强,语言严谨,用词准确,采用了大量的说明方法,一不小心就会被语文教师上成科学课,迷失了语文的自我。那么,如何在说明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呢?

一、在对比中感受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在语言运用上特别强调准确和简明。《我是什么》是一篇拟人化的科学短文,文字特别生动有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动词的运用。

师:云遇到冷风会变成雨、雹子、雪(简笔画),雨、雹子、雪是怎样回到大地上来的呢?请同学们选字填空。

(打、落、飘)

水珠是 下来。雹子是 下来。雪花是 下来。

生1:水珠用“落”,因为水珠不轻也不重,刚好落下。

生2:雹子用“打”,因为雹子很大,很有劲。

生3:小雪花是“飘”下来,因为小雪花很轻很轻,像鹅毛一样随风飘下来。

师:文章用词多准确啊!让我们带上动作好好读一读,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同学们还见过水变成哪些样子呢?人们又管它叫什么?(图片:雾、露珠)

(生练习说话,学习作者准确用词表达)

有时,我变成水汽,(飘)在空中,人们管我叫雾。有时,我变成小水珠,(躺)在荷叶上,人们管我叫露珠。

学生通过对“落、打、飘”的揣摩品味、比较运用,领悟到要根据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情况,用准确的词语来表达意思,并且通过拓展延伸训练,进一步学习了用准确的动词来写“雾”和“露珠”,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在迁移运用中感受表达的实效性

我们必须重视读中学写、迁移表达的方法,提高读写效率。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设说明情境,让学生运用习得的说明方法练习说明事物。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1.指名读句子,说一说感受。(师:读了这个句子,你觉得赵州桥怎么样?生:很雄伟。师:从哪些词语感觉到的呢?生:五十多米、九米多、三十七米多)

2.学习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指导感情朗读。(读出雄伟、壮观的气势)

4.语言练习:我们的多媒体教室十分宽敞。它长

米,宽 米,高 米,可以容纳 多人。

课堂中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学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后,马上让学生模仿此写法,写多媒体教室的长、宽、高,将学到的说明方法迁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表达,使语言文字的运用落实于笔尖。

三、在体悟形式中感受构段的特色性

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构段教学特别重要。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仍以《赵州桥》一课的教学为例。

师: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写桥的美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找一找美观表现在哪里?用“——”画出来,读一读。

生1:作者写桥的美观围绕“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这句话来写的。

生2:美观表现在“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师:这三幅精美的图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

生3:有的……有的……还有的……所有的……

师:作者按什么顺序来写这段的?

生4:作者按总、分、总的顺序。

师:这是我们构段的常用方法。以后还会学到。

师:想一想,栏板上还有哪些精美的龙的图案?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段话。

……

理解文本内容是学习语言表达的前提。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图文结合,引导学生探究作者表达的秘妙,感悟语言表达的形式,并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在迁移运用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说明文时要根据说明文的特点,想方设法地挖掘教材中的语用点,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让说明文教学也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上一篇:学校庆三八节女教职工参观旅游活动方案下一篇:爱情宝典:一见钟情,用眼神获得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