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学校校本研训工作计划

2024-08-23

2020年学校校本研训工作计划(通用6篇)

篇1:2020年学校校本研训工作计划

校本研训就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与培训。它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它将教学研究和培训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学校2020年校本研训工作计划怎么做?

学校2020年校本研训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全省育人工作座谈会精神,以提高育人质量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坚持课程与教学改革,突出教学,突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认真贯彻《xx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工作通知》、《xx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xx市教育局开展的“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的实施意见》、《xx区教育科学“十三五”发展规划》、《xx区中小学“学本课堂”导学指南开发指导意见》和《区教师发展中心2020年上半年科研训工作计划》,紧紧围绕基础教育改革重点任务,将新常规分解落实,助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为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服务。

二、重点和主要内容

研训重点:

1.深化课程改革

认真学习落实《xx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工作通知》,贯彻落实《xx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xx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xx区教育局关于构建“学本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实施意见》、《xx区教育局关于印发xx区“品质教育·学在xx”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指导手册》为载体,协同教务处做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整合优化,分类分层建设拓展性课程;整合化、校本化实施基础性课程,重点指导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工作;主题化、系列化实施拓展性课程。学校开发教师个人资源和借助社会资源开设拓展性课程,培育“四小”实践课程,推进“爱阅读”课程开发,争创“爱阅读”示范学校。

2.深化课堂改革

聚焦“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紧扣“核心素养”这一课程改革关键问题,开展专项学术研讨,以新常规为抓手,落实学本课堂的常规化实施,探索在学科教学中培育核心素养的方式方法,从“学科中心”走向“学生中心”,全面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1)以学科核心能力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化课堂变革。根据区教育局制定《xx区中小学“学本课堂”导学指南开发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原有的“导学案”开发,七年级进一步落实推进导学指南的开发与使用,打造“示范课”,促进学本课堂的建设。强化“各学科学本式导学案”设计的规范和适切性;强化核心知识梳理、核心问题设计和板书设计,通过提高备课质量促进学本课堂研究。

(2)以教学新常规为抓手,落实学本课堂的常规化实施。出台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紧扣教学新常规的新,完善新常规调研机制,以校、组主题研讨活动为平台,提炼新常规的优秀成果,树立落实新常规的典型。把落实教学新常规、教研组建设、校本教研作为课堂变革、提高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好抓实。

(3)以课型探索为切入口,深化新授课、复习课、作业讲评课和试卷分析课的课型研究;在完善“3+4”学本课堂形式基础上,探索“3+4+X”学本课堂新思路,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本课堂形态;在九年级集中开展“提高复习课有效性”的专项调研活动。

(4)以备课为中心,以开发与使用中小学各学科学本课堂导学指南为抓手推进学本课堂常态化。立足校情,依托校本,发挥骨干引领作用,把教研组建设、校本教研作为落实课堂变革、提高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抓出特色,争取取得区教育局 “学本课堂”建设专项考评优秀,获得相应科研经费。

(5)以合作学习为重点,突出“学本”意识,促进学本课堂的深度探索,尊重学生差异、尊重课程性质、尊重教师风格,积极探索“生学师导”课堂教学新方式,大力推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突出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基地和平台作用

进一步明确教研(备课)组职责,明确教研(备课)组,加强对教研(备课)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过程化的管理和指导,发挥名师、三坛、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激发教研组、备课组“蚂蚁精神”,合力提升课堂实效。

发挥两组的平台作用,打造学科骨干团队,开发、整合和编制各学科精品“导学任务单”及相匹配的课堂检测任务,建立各学段各学科学本课堂的典型课例、学案、教学视频等资源库。

4.发挥教科室的桥梁纽带作用和中层督促引导作用

教科室带头引导教师发现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积极研究问题,加强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师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进一步推进中层联系备课组制度,每个中层联系一个备课组,负责帮助教师成长,打造示范课堂、研究“微课题”、活动督查等,帮助备课组有效开展工作,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率。

研训主要内容:

(一)校级层面:

学校校本研训总体按学科素养“三专一特色”开展培训活动,让校本培训在规范中寻求创新与特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技能、专题培训和特色培训。

1.专业精神——四个“一”,制定一次专业发展规划(结合学科方案)、组织一次先进教师经验交流会(学本示范课堂)、策划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举行一次学科技能比赛(命题、评价等)。

2.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贯彻区《校本研训实施意见》精神,开展有效活动。

(1)管理教研组的公开课活动与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

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结合教育共同体等活动,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上校级以上公开课1次、评课1节;

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5次集体备课活动(一个单元或一个模块1次),一次评价研究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15节等(详见“教研组层面”与“备课组层面”)。

(2)组织一次教师命题评比活动(非文化学科自定主题举行一次学科技能比赛),以此作为教师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复习效率。(本学期结合区命题竞赛活动)

(3)开展骨干教师展示活动和师徒结对活动,发挥省市区三层次骨干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和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3.专题培训。

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17年度上半年的选课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培养老师“一专多能”,提供拓展课程培训。

根据学校课堂变革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分年级段开展课程改革培训(本学期与新常规学习和落实先结合)。七年级侧重“上课”,每个组至少开出一节“示范课”;八年级侧重“备课”和“评价”,每个备课组开展组内研讨,形成成果集,完成经验推广专题讲座;九年级侧重“上课”,旨在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各文化学科开展一次命题竞赛活动(结合区里命题竞赛开展),九年级必须加强对中考考点的研究,仿效中考开展命题竞赛。

4.特色培训

(1)第一个特色培训:继续成立课堂变革实施小组,由各学科的“领头羊”组成,实施《中层联系备课组制度,有学校中层进备课组活动,及时对课堂变革中的教学行为进行指导、监督和修正。如巡视课堂,及时把控教师在课堂中状态,如果偏离了方向,第一时间交流矫正;定期召开协调会,交流心得,及时商讨课改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第二个特色培训:举办“示范课”展示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学科各推荐一位优秀教师(七年级老师)开出体现“学案导学”和“小组合作”模式的“学本示范课堂”活动。

(3)第三个特色培训:借助承办市区两级教研活动平台,推动学校课堂变革。

(4)第四个特色培训:开展各类深化课堂变革的工作。

①在不同会议上反复强调体现“学本理念”的“3+4+X”教学模式的操作与策略等,让全体文化科教师深入理解其真正。

②进一步实施中层联系备课组制度,深入备课组活动中区,听取教师意见和困惑。

③不定期开展“学本课堂”阶段反馈会议,了解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尽力提供咨询与培训服务。

④继续开展学生小组合作情况的座谈、问卷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并及时予以反馈改进。

⑤协同教务处开展听随堂课、推门课活动,了解教师对“学本课堂”教学模式的把握情况,以做新的思考与举措。

⑥不定期地开展“学本课堂”工作推进会,及时改进工作思路。

⑦继续课题《“学本课堂”下小组合作的问题策略》的研究工作。

(5)第五个特色培训:开展各类深化课程改革的工作。

协同教务处,认真贯彻落实《xx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xx市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xx区教育局关于印发xx区“品质教育·学在xx”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xx区教育局关于构建“学本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实施意见》,从实际情况出发规划课程,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整体优化,重构学校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落实我校《构建美丽学校▪奠基幸福人生——温二十五中践行“尚微”课程体系》,基于学校特色的内容选择与创新开发,形成若干门特色课程,统帅学校拓展性课程;基于学科核心素质培养的需要与学生市级,开设学科特色课程,完善学校拓展性课程;基于学情与学生选择,选用现有xx市和xx区的精品课程和地方选修课程,形成学校的拓展性课程。

(6)第六个特色培训:重视学生素养同步提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素养活动。

打造学生活动特色一直是我校教学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我校由教研组组织的学科节活动与备课组组织的学生素养竞赛活动为培养我校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我校校园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根据我们的活动方案,本学期开始将学生活动与团委、政教活动进行整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微活动”体系,进一步提高活动效率,发挥为课堂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宗旨。每学年每个教研组至少要申报一次学科节活动,备课组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学生特色活动,以切实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研组层面

1.期初及时制定教研组研训计划,期末及时教研组总结,确定本教研组研训活动主题。

2.举行主题研讨活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各学科根据xx区各学科研训主题,自行定义本组本学期研训主题。(结合新常规的学习内容确定本学科、本年级段主题)

(1)90学分及区级以上且学习时间达2天以上的教师必须开课。

(2)参与师徒结对的新教师。

(以上两类教师若不开课,在期末目标考核中按一节同级别的公开课予以扣分。)

(3)除以上三类教师外,部分教师在一学年内尽量要以随堂课、职称评比课等形式开课,但不享受公开课待遇。

每个教研组至少还要开出2次2节以上带有评课活动的公开课活动,技能类的备课组(体育、艺术信、综合、心理),每组至少开出1次2节以上。没有完成开课指标,优秀两组一票否决。校优秀教研组,每人期末考核组长加1分,组员加0.5分。

3.以教研组为单位,分年级段开展一次教学“新常规”的专题研训活动,认真做好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4.在第5周,举行一次命题竞赛活动(文化学科结合区里命题竞赛活动,非文化学科为学科技能比赛),学校予以适当的经费补助。

5.在第8周,分教研组举行一次 “学本示范课堂”专题活动,文化学科以七年级“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的有效性为主题,体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6.组织一次读书交流活动,每位教师上传1-2篇读书心得。

7.社会思品教研组组作为全市的研训基地、市第一批“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优秀项目,全区的“学本课堂”学科示范基地,要认真按照市基地学校、学科示范基地和“样本班级”的要求开展活动,要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本课堂实践方面走在全区前列,发挥学科基地和“样本”的效应。

8.邀请区教师发展中心郑银凤科长来我校蹲点指导学校教学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的指导意见,为学校发展问诊把脉,切实提高英语成绩。

9.及时组织本组教师参与区24学时集中培训。

10.鼓励本组教师积极参与相关教师业务评比活动。

11.配合体育组开展体育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12.严格考勤,及时资料整理:考勤采用出勤实名签到制,与学科素养提升考核中的“校本研训”分挂钩。无故不参加活动,按学校管理手册扣分。认真及时完成活动后的记录工作与宣传工作,期末统一上交教科室。

(三)备课组层面

1.制订备课组分工及计划:开学初统一订好时间和地点,在组长的组织下开展备课组常规事宜的讨论,如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进度的统一、教材处理的分析、教学疑难的讨论、突出学情分析,明晰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的取舍),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规范教学方案的基本形式,周周清命题分工,高效作业的设计、复习计划的安排、考试质量的分析(重点)、学生学情的调查等,可以涉及到教学方面的所有内容。

2.集体备课:认真贯彻温龙教办研《关于进一步加强xx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备课及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全面把握课程要求,合理制定教学计划;

落实学本课堂理念,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集体备课每个章节或两个单元至少要集体活动一次(4-6次)。集体备课研讨时,对前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

七年级备课组开展一次“导学指南”的专题培训会,研讨如何将新的变化与旧有的经验与做法结合起来,形成本校特色的“导学案”;

期末,组长要收集所有的备课电子稿及相关课件存到教科室和校资源库。

集体备课次数不达标,优秀备课组票否决。

3.“阶段清”工作:根据学科学段等学情,以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为前提,对一篇、几篇或单元的基础知识做简单的测验,适当的考虑层次性,内容尽量采用导学案中的试题,分值自定,尽量体现鼓励性原则,教师及时予以批改讲评。这活动可以结合段里组织的补差工作。

4.试卷质量分析工作,每次月监测、期中监测、期末监测等大型质量检测后的成绩输分,利于质量分析。每次测试后,都要求组员认真分析,每位教师都需对每一大类题目做班级得分率与失分原因的分析,组长要分“总体答题情况”“典型错误”“改进措施”等方面来分析,切实以质量分析提高教学质量。

5.堂堂清,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能力要求,设计有效、精简、有针对性的课堂检测,并初步形成学科资源库。

6.及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上级相关的学生竞赛活动并组织相关辅导。

7.举行学生素养竞赛活动,各备课组也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切实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科素养的活动,部分备课组已经参与了教研组的学科节活动了,可以不独立举行,或举行其他学生活动。

8.组长常与组员沟通,及时发现教学共性困惑,特别是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实施过程中的疑惑,及时把情况向教科室或校长室沟通,并共同商量对策。

9.活动资料整理方式同教研组。

10.考勤方式同教研组。

注:

1.活动后资料及时整理,规定时间内上交教科室(以教科室通知为准)。

2.教研(备课)组资料内容包括:活动的文件、教案和课件/获奖名单/优秀作品/其他、活动记录表、活动照片、活动报道、签到表)

3.所有材料尽量采用电子稿形式,电子稿没有的材料必须以纸质材料送交教科室。

三、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

1.建立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教科室对各项活动进行不定时地监督与评价,各学科教研组组长和备课组组长分工负责,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师的研训活动,确保研训到位。

2.推进中层联系备课组制度:发挥学校中层的中坚作用,进一步规范备课组活动。

3.完善措施制度:为了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进行,在原有的措施制度上不断地更新、完善。

相信在区发展中心的指导下,校长室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教科室的有效组织下和教研组长的精心策划下,我校的校本教研形式越来越多样,效果越来越好!

学校2020年校本研训工作计划2

新课程教学结构改革,急需转变的就是教师的观念,急待提高的就是教师的科研水平。为此,我校以校本研修为抓手,立足课改、结合课题、聚焦课堂,通过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三种组织形式,着重从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专业技术两方面实施“问题引领,任务驱导”校本研修。为努力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有序、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师德和专业发展,增强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一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优秀教师队伍。

二、工作目标

通过校本研训,构建以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三维一体的校本研修体系。具体目标是:

1.教师全员培训全年不少于两次,促使教师教学行为合格率为100%

2.班主任培训全年不少于两次,促使班主任教育行为合格率为100%

3.组织学校层面的教科研菜单式讲座不少于三次,50%以上的备课组能按照“友善用脑”课改模式编写导学案。

4.80%的教研组、备课组能有效实施校本研修工作

5.80%的教师能认真参与课题研究,100%的教师课堂教学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6.60%以上的课堂教学能够有效的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评出10%的精品课7、100%的青年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有进步、有提高。

三、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职责:制定校本研修方案;修定校本研修管理制度;实施校本研修考核;落实校本研修的经费及使用;建立教师校本研修档案。

四、基本思路: 自主、互助、引领三维一体的校本研修体系。

五、活动形式

(一)自主研修做到9个1,鼓励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要求教师每年做到自主研修9个1:做好1次集体备课发言、编好1份优秀教学设计、上好1节公开课型、写好1篇教学反思、做好1次听课点评、搞好1次专题发言、写好1篇心得体会、参与1项课题研究、撰写1篇学术论文。

(二)同伴互助搭建7个平台:

1.教研课改组

为加强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功能,我们的教研活动分成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四个教研组分别开展,教研活动有两种形式:

(1)组内教研——上公开课(每位教师在一年内必须在学科组内上两节公开课,每周开展一次。)

(2)校内教研——上示范研究课(由学科组内推出有专题的研究课,每月开展1次。)

2.集体备课组

学校分年级分学科形成集体备课小组,每个小组间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先由主备课人撰写初案,然后组内成员讨论达成共案,使用人根据实际情况形成个案。教研活动的备课亦是如此。

3.师德宣讲组

每年开展一次十佳师德标兵的评选,并安排至少一次的师德宣讲。全年开展至少2个专题的师德培训。

4.青蓝工程

继续落实以培养青年教师为目标的“青蓝工程”。学校搭平台,师徒结对子,采取“一对一”帮扶形式,从教学技能、班级管理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5.班主任QQ平台

为适应信息发展的要求,方便班主任老师们网络研讨的需要,申请建立校园班主任QQ群,并分别组建若干个讨论组,要求各讨论组每周至少有一个讨论主题,并根据发言情况,每周评选1位讨论明星进行表彰。

6.内外交流

交流研修一直是我校非常重视的活动。一是区内教研,二是友好学校(丹麦奥尔胡斯教会学校及意大利都灵美院)教研,三是省市级学科培训和教学展评。一方面,我们把外校优秀教师请进来,到我们学校的献课、传授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把老师们送出去锻炼、磨砺。

7.经典诵读

为使每一名师生的终身发展积淀一定的文化底蕴,让优秀的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积极营造“诵读经典”氛围,打造书香校园。为此,我们把图书搬出图书室,在办公室设书柜、在教室设书架、利用楼道的角落设开放书吧。并要求每位教师每年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撰写不少于1万字的读书笔记;要求每个学生每年至少读5本课外读物。通过开展“好书推荐”、“讲故事比赛”、“读书征文”等活动丰富“经典诵读”的。

专家引领开辟4条途径

1.考察观摩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当下,涌现出了许多好的教学方法,不走出去,我们便会成为“井底之蛙”,因此我们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派遣教师参加各级观摩学习。

2.专家讲座

为让教师们走近专家,接受专业的引领,每学年我们都邀请专家到学校做讲座。我们将邀请某课改名校优秀教师到学校办讲座,给我们进行面多面的指导。另外,我们学校每学月都要组织教师观看专家专题讲座。

3.骨干示范

目前,我校有省市级骨干教师共12人,每个骨干教师除了要充分发挥他们在本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外,还要发挥他们对周围的辐射引领作用,每位骨干教师每年要培养一位青年教师成长;主持或参与一个区级以上课题的研究;每年至少在校内上一次示范课,获得1次区级以上奖励。

4.学习反馈

教师外出学习、进修返校后,由学校组织在全体教师、教研组或备课组中进行二次传达或二级培训,全年语、数、外学科达6次,其他学科达4次。

六、活动保障

(一)制度保障

为使研修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序规范,我们成立了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适合我校的服务校本研修的措施办法,旨在指导、服务与保障。

1、组织机构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1)建立学校领导指导教研制度。

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及领导成员分包学科或课题、听课评课、参加活动、指导教研,并帮助教师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校长要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确保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所必须的经费投入;整合教科室、教务处、学生处、工会、各教研组、各备课组的力量,使之具备促进和指导校本教研顺利开展的职能,形成教学、教研一体化的格局;建立教研激励与评估机制,为教师、教研人员和研究者获得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使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回应,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

(2)建立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对教研的计划、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效果、评价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并由教务处具体落实、检查,以保证教研效果。

(3)完善教研组管理制度。明确教研组长的地位和职责、制订详细的工作任务要求。加强集体研究,促进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沟通、协调、合作,使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

2、教师教学研究制度。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研究制度是构建校本教研制度的根本。使以校为本的研究真正为教师教学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制度、教学反思制度、集体备课制度、上课制度、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学生辅导制度、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教学质量分析制度、网络资源使用制度等。

(1)理论学习制度。

促进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必需,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为反思提供理论基础。教师每学期都要制订理论学习计划,并写读书笔记。

(2)教学反思制度。

建立反思制度,促使教师反思制度化。在学习教育理论或外出学习后,教师要写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每节课后,要写教后感;考试结束,要写试卷分析等等。从而使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引导教师开展既能提高教师理性认识又能改进实践的反思研究,比如课例研究、写教学案例或教学故事、做教学情况调查等,寻找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法。

(3)备课、上课等教学常规制度。

建立的教学管理新机制,要有助于教师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激发,要赋予教师自主权。对备、讲、批、辅等教学常规增进新理念、新内容,使教师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研究的过程,专业提高的过程。

3、课题管理制度。

要深入地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的、在本校具有代表性的、且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确立课题进行研究。要制订包括课题方案、过程研究、档案管理等内容在内的管理制度,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高度关注解决学校层面问题的课题,关注教师教研活动是否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4、学校内部教研的交流制度。

为了使同伴互助得到落实,要建立相应的制度,积极为不同层次的教师牵线搭桥,为教师的合作和交流提供平台。这方面的制度主要有组内教研制度、集体备课制度、青蓝工程制度等。

(1)组内教研制度。

修订完善组内教研制度,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每个教师都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做到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分享经验,不断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2)集体备课制度。

修订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备课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反思、交流、互动、共享成果,提高工作效率。

(3)青蓝工程制度。

由工会牵头,开展“以老带新”、“结对子”(含班主任结对)等教师之间日常的互相合作和经验分享、交流活动。要求骨干教师必须帮带青蓝教师或班主任结对,规定师徒各自的义务,强调双方互动、合作、共进,建立师徒档案,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并在实践中快速成长。建立考核制度。

针对校本培训完成情况按月、按学期进行考核,完成度高的教研组可参加先进教研组评选,有特色的校本培训项目可推荐区校本培训。

(二)物质保障

1、通过制定校本研修物资保障制度,保证校本研修所需的物资及时补充。

2、通过制定校本研修的经费保障制度,保证活动经费及时到位,合理运用。

七、考核评估

1、成立由教科室及部分骨干教师组成的考评小组负责管理和考核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

2、对认真完成上述教研要求者,给予相应的学时,由活动主持人或组长负责登记,并于每期末上报校长室汇总备案。

3、各教研组教研成果考核分A、B、C三个等级,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经验论文、教学随笔、课例案例、课件设计与使用”等材料给予评定。教师的出勤、参与度等情况作为年度考核参考性依据。

4、每学年对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成果进行汇总并编订成册。

学校2020年校本研训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三个坚持”,即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深化改革;围绕一个目标,完成学校教师的培养目标。通过组织学习培训、校本培训、自主学习等方式,切实解决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融“学习—研究—教学—反思”为一体,以教学反思、学习应用、专家指导为核心要素,不断创新校本研修的模式,努力开拓校本研修的新路子,为我校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奠定基础。结合我校教研工作实际,特制定我校20xx—20xx年的培养培训计划。

二、工作重点:教师队伍优化,学生素质提高 教学质量提升

三、培养目标:

1、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之符合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之具有综合教育的能力和锐意创新的能力。

2、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创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

3、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以抓师德、抓教改、抓科研为主要途径,引导青年教师拔尖,促进青年教师成名。同时逐步构建校本培训模式,形成校本培训体系,建立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4、进一步加强育人力度,力争在2020学年内培养县级骨干教师。

四、主要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完善培训的模式。

1、听专家对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进行辅导讲座,要求教师都要参加相关内容的培训。

2、“请进来”与“带出去”的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回来后必须做好“三个一”工作:

(1)写一篇外出学习的感想;(2)作一场外出学习的专题汇报;(3)上一堂外出学习的研究课。

3、反思式培训。

一要开展随堂听课周活动,鼓励教师了解掌握其他学科中有哪些知识点与自己所教学科有关;二要采取定期集体备课的办法,不同学科的教师在一起共同研究有关问题。三要对教师学习和掌握跨学科知识提出明确的要求,并把它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一项,考核的结果与表彰奖励挂钩,激发广大教师不断加强学习的动力。

(二)构建教师培训机制。

校本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使这项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就必须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经验,不断调整,充实内容,逐步建立校本培训的体系,构建校本培训机制。为此,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每期活动的主持人、活动人明确分工,责任到人。领导小组组长及相关负责人负责校本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2、各项培训统筹安排,统一协调,列出培训对象、内容、时间、形式,及早公布,使培训明确有序,进展顺利。

3、培训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培训前要制定培训计划,上交教导处审核。内容包括培训的目标、措施、时间及具体内容。

4、建立考核与奖惩制度,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行过程监控,结果考核。考核结果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内容。

(三)开展研讨活动,搭建平台。

1、以课堂为主阵地

课堂教学改革始终是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师资的培养就要把老师工作的兴奋点聚集到课堂教学中来,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课堂研究。我们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主要开展以下一些活动:

我们将深入研究课堂,同时,认真组织评课活动,和上课教师交流意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邀请其他学校老师听课、评课,开展富有实效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狠抓教科课题研究。

不折不扣完成教科常规工作。具体要求:

(1)要求教师每学期坚持写十篇教育反思,每学年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案例。

(2)学校继续开展教科研先进个人的评比活动,对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采取奖罚政策。

(3)扎扎实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积极申报新的“十三五”课题的研究,让课题研究在校园中蔚然成风。

3、以评比为契机。

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优质课、基本功等评比活动,为骨干教师的脱颖而出创造机会。

(四)培训与监管: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校长负责抓校本研修,制定校本研修制度,指导学校教导处制定校本研修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修,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研修。

2、学校教导处负责校本研修具体策划,组织教研组组长,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

3、各教研组根据学校教科研要求,认真组织学习《新课标》,结合学科特点,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

4、学校要对教研活动搞得好的教研组给予奖励。对在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

5、教师要积极参加上级的各类教研活动,凡未经学校同意,擅自不参加者以旷课形式处理。

6、校级教研课听课实行考勤制度,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按时参加。教师校本培训过程中的绩效将作为年终考评的依据之一。

(五)培训内容: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运用理论,在经验中升华理论,确立以下四个专题的培训内容。

1.专题一:反思与自我发展能力(20xx年x月—20xx年x月)

培训内容:教师的自我反思与发展规划,优秀教师成长的案例。

2.专题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20xx年x月—20xx年x月)

培训内容:课堂教学组织艺术,课堂教学提问艺术,课堂教学启导艺术,课堂教学应变艺术,课堂教学多媒体运用艺术等。

3.专题三:组织与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20xx年9月—20xx年12月)

培训内容: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教学节奏的掌控,课堂教学氛围的调节等

4.专题四:科学评价学生学习能力(20xx年1月—20xx年7月)

培训内容: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升学考试研究等

五、健全各项制度,提供条件

1、完善各项考核制度,激励教师不断进取。学校进一步制定并完善《教师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及考评办法》、《教师常规工作要求》,加强对教师的考核、评比工作,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经验、创造性教学等列入考评的重要项目,全面检测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激励教师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2、培训经费。学校每学期均筹集和拨发校本培训专向经费。

学校2020年校本研训工作计划4

根据xx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镇中学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学期学校师训工作计划。本年度的校本研修工作将以学校与教师的发展为根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扎实有效地实施校本研修,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学习型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稳步实施新课程改革。

一、工作思路: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老龄化比较严重,大部分教师都有职业倦怠感。因此校本研训必须“强化科研意识、转变课程理念、落实研修实效”,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我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和研修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研修,促使广大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以学习课程标准为抓手,通过有效改革课堂教学,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学生养成教育的新模式,改革学生好教师的评价方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工作要点

本年度的校本研修,我校仍将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内容,以《有效教学》、《有效教师》和《有效研修》的学习为载体以“一切从教师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重点,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这一目标。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现代型教师队伍;形成一批在课程教材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上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同时,学习、发扬名师优秀教育思想和成功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由“经验技术型”向“实践反思型”的现代型教师转变。

1、师德研修,将结合我校实际,以活动为载体,以案例教学、典型报告为基本形式,同时,大力开展读书活动,使广大教师爱教育,就是要做到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立志献身教育,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爱学生,就是要做到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先进的学生观和正确的教育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为学生发展服务;爱自己,就是要做到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增强教师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和成就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社会的表率。

2、新课程研修,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全员课改通识研修和以掌握学科要求为主的学科教师研修。通识研修在组织集中专题研修基础上,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再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检查考核学习情况,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学科研修主要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

3、教育教学能力研修,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对教师通用基本功、学科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做到常抓不懈,并有针对地对部分年轻教师和新教师强化基本功训练活动;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学技能研修;要通过结合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研修方式,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引领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化。

4、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强化课堂应用、教学信息化整合的教师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活动,帮助教师树立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的意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为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环境。组织青年教师学习网络知识,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提高教师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力倡导教师人人建立自己的网络空间,形成有思想、有品味、有影响的博客群落。

5、教育科研能力研修,要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研修。本期继续以“有效研究”为切入点,做到教学即研究,让老师不畏惧科研,使老师懂得教科研就在反思中,教学中,教育叙事中,提升总结中,借鉴学习提炼中……。

四、研修方式与活动

1、自主学习:教师自学,写好校本研修报告册。切实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我校共性“问题”,各教研组在每月要安排一次专题讲座,专题讲座资料及时交教科室存档。

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教研组长要时时关注新的教育动态。本期着重学科教学的“互动生成”方式的理解与尝试教学。

4、教学观摩:利用教研课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扎实做好好评课活动,教研组做好详实记录;同学科、同年级教师之间要开展听“家常课”活动;各教研组在教研活动时间要组织教师观看名师录象。

5、参观考察: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上级研修活动与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促进与优秀学校的合作交流,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五、考核方法:

教师研修的考核参照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案实施。采取周评估、月评估和学期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把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内容按学时计算,完成研修任务与月奖联系,考核结果将作为教师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依据,并与年末考核挂钩。

学校2020年校本研训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一流的学校,一流的学校必须有一支专业化的、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它是学校生存、发展和提高的关键。

随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学校将以“新基础教育”提出的与时代精神相通,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具有理解他人、与人交往的能力,管理、研究的能力的教师素养为要求,通过校本培训,使我们的教师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

二、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要求21世纪的教师必须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洗礼;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否则难以达成教育目标;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们不断学习发展,对教师来说更是如此,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者。

因此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必须通过继续学习和培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发展形成教学专长,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跟上教育创新的步伐。

综观我校教师队伍群体,呈现如下特点:

年龄结构:青年教师多,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达80%。

学历结构: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90%

素质基础:中、老年教师经验丰富,青年教师思维活跃易于领悟。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将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内的教师培训资源,发挥老教师作用,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

三、培训工作的目标与实施原则

1、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

培养一支师德修养好,教育理念新,具有创新意识,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2)具体目标:

1)努力增强敬业精神,切实提高育人水平,塑造师德风范,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施教育的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3)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能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教学;20xx年底做到45岁以下的教师80%会制作多媒体课件,100%青年教师会熟练制作不同的教学课件,全部教师能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4)使15 %成为优秀教师,50 %成为骨干教师,100 %成为达标教师。逐步推出学校的首席教师、明星教师,形成一支市、区、校级骨干队伍。

(3)不同层次目标

1)全体教师

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有良好的师德,能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完成区教师进修学院规定的教师职务培训必修课程。

2)新教师

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水平,基本掌握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学习自觉,工作态度认真,完成区教师进修学院规定的新教师培训课程。

3)青年教师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并能应用课堂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

4)骨干教师

a.校级骨干

对所教学科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有理解和把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原则的能力,独立设计教案和组织教学,教学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

b.区级骨干

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方面为人师表,起榜样作用;教育教学方面一专多能,起示范作用;业务知识、教育理论方面造诣较深,起咨询指导作用;教育科研、教学研究方面能出成果,起带头作用;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竞争意识,自尊自信,尊重他人,讲究效率,乐观向上。

2、实施原则

(1)师德为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师德修养放在首位。

(2)青年优先: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培训的工作重点。

(3)教、研合一:坚持以培训为基础、科研为先导、教研为核心,将教研、科研、培训相结合。

(4)使用与培养相结合:坚持培养与使用并举的原则,让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四、培训内容、方法和途径

1、内容

(1)学习名师风范,敬业爱业,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为主的内容,以电视教育、外请报告、自行教育等形式进行。

(2)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课堂教学、学科德育及社区教育调适教师心理健康等方面内容,以不断地接受新的信息,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3)学习新基础教育的理念文章。

(4)学习实施教科研课题的科学方法,围绕学校主要科研课题组织科研讲座。

(5)完成区里规定培训的课程。

2、方法

(1)专题讲座,交流提高

组织有针对性的报告、讲座,学习现代的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师德修养、科研讲座等,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更新教育观念,同时使教师了解教育前沿知识及发展趋势,拓宽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并要求老师写学习体会,在大会和小组会议中进行座谈、交流。

(2)同行指导,专家引路

在学校内部将优秀教师、老教师与青年教师、新教师结成师徒对子,签订“师徒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各自的要求、所要完成的内容和达成的目标等,如,每学期师徒间相互听课要达8-10节、设计教案、写阶段小结、写论文。学校按合同的要求定期进行考核、表彰和奖励。徒弟在师傅的诊断、指导中,不断谋求新的提高和成长。与此同时,师傅本身在带徒弟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将自己的“传帮带”经验和思路整理成文,成为一种可贵的校本培训资料。

(3)信息交流,资源共享

加强学校的教研组建设,以教研活动、公开课为载体,教师之间相互观摩、相互借鉴、相互切磋、相互指导,交流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实现教师互动,就地取经、经验共享、双向交流、合作探索。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开放与互通有无,可以有效的达到师资、设备、信息等各方面资源的共享。组织学习、观摩外校典型的课堂教学,并进行评析。

通过网络交流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信息网络技术、音像资料等现代化教育手段。

(4)学习先进,榜样领路

将逐步推出学校首席教师、明星教师,他们的课堂向校内、外教师开放,让有才能的教师脱颖而出,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考验、鞭策和提高,从而带动其他教师向他学习。

(5)课题研究,协作科研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提出“人人参与研究,人人有所感悟”,引导教师从自身教学中一个小问题着手进行研究,每学期写一篇教学一得。以课题群作为抓手,分成主题研究。使每位青年教师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同时也培养了团队的精神,协作进行科研。培养教师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教师。注重专项的技能训练,组织青年教师的“三笔字”比赛;作文比赛;课堂教学比赛。

(6)努力实践,重于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身的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的过程,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因此,教师每上完课,都要求写反思,通过实践,说课、评课进行反思。倡导写“反思札记”、“教学后记”、“自省日记”、“个案分析”,并进行学期的展示。

(7)坚持开放,锻炼提升

学校要生存、要发展、要提高,必须在练好内功的基础上,不断发好外功,即坚持向社会开放。学校坚持每学期向社会开放,另外学校将随时迎接来自各地的领导、专家和同行,用任务驱动法给自己压力,在做中学,在做中提高,在做中锤炼教师队伍。

(8)学会学习,自主培训

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适应学科知识的更新,思维向多维空间拓展。学会学习,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要能力,善于吸收积累、总结思考,将多学创造性地运用在教育、教学、科研中,自学是校本培训的生长点。教师必须把社会需要、学校需要和个人需要有机地结合,不断丰富个人的,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途径

(1)利用政治学习时间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保证每月有一次教育业务的理论学习。

(2)以课题为抓手,组织教师参与,成立小组,以课题研究活动为中心带动教师培训。

(3)完成区进修学校要求的各类技能培训。

(4)组织教科研经验介绍,学习交流。

(5)组织教师读书沙龙,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交流机会,营造学习氛围。

(6)逐步推出学校首席教师、明星教师、好教师。

五、管理保障机制

为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校建立有效的保障、激励机制,并与教师的各项考评结合起来;健全机构,明确目标,层层落实。成立校本培训的领导小组,分工负责,保证培训的正常运行。

有效的激励机制包括:

1.成就激励。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创特色。学校组织教学实践课、写论文、教案设计等评比,论文装订成册,好的文章进行推荐,个人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显著成绩办专栏展示,2.荣誉激励。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者给予区、市的荣誉称号,学校设立奖项进行鼓励。

3.情感激励。学校组织各项考察活动,寒暑假进行家访,关心教师的生活,定时与青年教师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在各项活动中联络感情、密切关系。

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根据学校实际和具体情况,本规划还将作合理的调整,我们深信只要我们全校教职工发扬“严谨好学、诚信进取”的校训,持之以恒地实施规划中提出的各项任务,团结奋进、脚踏实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篇2:2020年学校校本研训工作计划

2020年学校校本研训工作计划精选范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全省育人工作座谈会精神,以提高育人质量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坚持课程与教学改革,突出教学,突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认真贯彻《xx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工作通知》、《xx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xx市教育局开展的“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的实施意见》、《xx区教育科学“十三五”发展规划》、《xx区中小学“学本课堂”导学指南开发指导意见》和《区教师发展中心2020年上半年科研训工作计划》,紧紧围绕基础教育改革重点任务,将新常规分解落实,助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为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服务。

二、重点和主要内容

研训重点:

1.深化课程改革

认真学习落实《xx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工作通知》,贯彻落实《xx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xx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xx区教育局关于构建“学本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实施意见》、《xx区教育局关于印发xx区“品质教育·学在xx”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指导手册》为载体,协同教务处做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整合优化,分类分层建设拓展性课程;整合化、校本化实施基础性课程,重点指导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工作;主题化、系列化实施拓展性课程。学校开发教师个人资源和借助社会资源开设拓展性课程,培育“四小”实践课程,推进“爱阅读”课程开发,争创“爱阅读”示范学校。

2.深化课堂改革

聚焦“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紧扣“核心素养”这一课程改革关键问题,开展专项学术研讨,以新常规为抓手,落实学本课堂的常规化实施,探索在学科教学中培育核心素养的方式方法,从“学科中心”走向“学生中心”,全面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1)以学科核心能力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化课堂变革。根据区教育局制定《xx区中小学“学本课堂”导学指南开发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原有的“导学案”开发,七年级进一步落实推进导学指南的开发与使用,打造“示范课”,促进学本课堂的建设。强化“各学科学本式导学案”设计的规范和适切性;强化核心知识梳理、核心问题设计和板书设计,通过提高备课质量促进学本课堂研究。

(2)以教学新常规为抓手,落实学本课堂的常规化实施。出台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紧扣教学新常规的新,完善新常规调研机制,以校、组主题研讨活动为平台,提炼新常规的优秀成果,树立落实新常规的典型。把落实教学新常规、教研组建设、校本教研作为课堂变革、提高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好抓实。

(3)以课型探索为切入口,深化新授课、复习课、作业讲评课和试卷分析课的课型研究;在完善“3+4”学本课堂形式基础上,探索“3+4+X”学本课堂新思路,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本课堂形态;在九年级集中开展“提高复习课有效性”的专项调研活动。

(4)以备课为中心,以开发与使用中小学各学科学本课堂导学指南为抓手推进学本课堂常态化。立足校情,依托校本,发挥骨干引领作用,把教研组建设、校本教研作为落实课堂变革、提高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抓出特色,争取取得区教育局 “学本课堂”建设专项考评优秀,获得相应科研经费。

(5)以合作学习为重点,突出“学本”意识,促进学本课堂的深度探索,尊重学生差异、尊重课程性质、尊重教师风格,积极探索“生学师导”课堂教学新方式,大力推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突出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基地和平台作用

进一步明确教研(备课)组职责,明确教研(备课)组,加强对教研(备课)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过程化的管理和指导,发挥名师、三坛、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激发教研组、备课组“蚂蚁精神”,合力提升课堂实效。

发挥两组的平台作用,打造学科骨干团队,开发、整合和编制各学科精品“导学任务单”及相匹配的课堂检测任务,建立各学段各学科学本课堂的典型课例、学案、教学视频等资源库。

4.发挥教科室的桥梁纽带作用和中层督促引导作用

教科室带头引导教师发现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积极研究问题,加强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师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进一步推进中层联系备课组制度,每个中层联系一个备课组,负责帮助教师成长,打造示范课堂、研究“微课题”、活动督查等,帮助备课组有效开展工作,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率。

研训主要内容:

(一)校级层面:

学校校本研训总体按学科素养“三专一特色”开展培训活动,让校本培训在规范中寻求创新与特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技能、专题培训和特色培训。

1.专业精神——四个“一”,制定一次专业发展规划(结合学科方案)、组织一次先进教师经验交流会(学本示范课堂)、策划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举行一次学科技能比赛(命题、评价等)。

2.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贯彻区《校本研训实施意见》精神,开展有效活动。

(1)管理教研组的公开课活动与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

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结合教育共同体等活动,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上校级以上公开课1次、评课1节;

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5次集体备课活动(一个单元或一个模块1次),一次评价研究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15节等(详见“教研组层面”与“备课组层面”)。

(2)组织一次教师命题评比活动(非文化学科自定主题举行一次学科技能比赛),以此作为教师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复习效率。(本学期结合区命题竞赛活动)

(3)开展骨干教师展示活动和师徒结对活动,发挥省市区三层次骨干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和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3.专题培训。

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17年度上半年的选课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培养老师“一专多能”,提供拓展课程培训。

根据学校课堂变革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分年级段开展课程改革培训(本学期与新常规学习和落实先结合)。七年级侧重“上课”,每个组至少开出一节“示范课”;八年级侧重“备课”和“评价”,每个备课组开展组内研讨,形成成果集,完成经验推广专题讲座;九年级侧重“上课”,旨在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各文化学科开展一次命题竞赛活动(结合区里命题竞赛开展),九年级必须加强对中考考点的研究,仿效中考开展命题竞赛。

4.特色培训

(1)第一个特色培训:继续成立课堂变革实施小组,由各学科的“领头羊”组成,实施《中层联系备课组制度,有学校中层进备课组活动,及时对课堂变革中的教学行为进行指导、监督和修正。如巡视课堂,及时把控教师在课堂中状态,如果偏离了方向,第一时间交流矫正;定期召开协调会,交流心得,及时商讨课改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第二个特色培训:举办“示范课”展示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学科各推荐一位优秀教师(七年级老师)开出体现“学案导学”和“小组合作”模式的“学本示范课堂”活动。

(3)第三个特色培训:借助承办市区两级教研活动平台,推动学校课堂变革。

(4)第四个特色培训:开展各类深化课堂变革的工作。

①在不同会议上反复强调体现“学本理念”的“3+4+X”教学模式的操作与策略等,让全体文化科教师深入理解其真正。

②进一步实施中层联系备课组制度,深入备课组活动中区,听取教师意见和困惑。

③不定期开展“学本课堂”阶段反馈会议,了解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尽力提供咨询与培训服务。

④继续开展学生小组合作情况的座谈、问卷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并及时予以反馈改进。

⑤协同教务处开展听随堂课、推门课活动,了解教师对“学本课堂”教学模式的把握情况,以做新的思考与举措。

⑥不定期地开展“学本课堂”工作推进会,及时改进工作思路。

⑦继续课题《“学本课堂”下小组合作的问题策略》的研究工作。

(5)第五个特色培训:开展各类深化课程改革的工作。

协同教务处,认真贯彻落实《xx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xx市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xx区教育局关于印发xx区“品质教育·学在xx”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xx区教育局关于构建“学本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实施意见》,从实际情况出发规划课程,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整体优化,重构学校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落实我校《构建美丽学校▪奠基幸福人生——温二十五中践行“尚微”课程体系》,基于学校特色的内容选择与创新开发,形成若干门特色课程,统帅学校拓展性课程;基于学科核心素质培养的需要与学生市级,开设学科特色课程,完善学校拓展性课程;基于学情与学生选择,选用现有xx市和xx区的精品课程和地方选修课程,形成学校的拓展性课程。

(6)第六个特色培训:重视学生素养同步提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素养活动。

打造学生活动特色一直是我校教学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我校由教研组组织的学科节活动与备课组组织的学生素养竞赛活动为培养我校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我校校园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根据我们的活动方案,本学期开始将学生活动与团委、政教活动进行整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微活动”体系,进一步提高活动效率,发挥为课堂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宗旨。每学年每个教研组至少要申报一次学科节活动,备课组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学生特色活动,以切实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研组层面

1.期初及时制定教研组研训计划,期末及时教研组总结,确定本教研组研训活动主题。

2.举行主题研讨活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各学科根据xx区各学科研训主题,自行定义本组本学期研训主题。(结合新常规的学习内容确定本学科、本年级段主题)

(1)90学分及区级以上且学习时间达2天以上的教师必须开课。

(2)参与师徒结对的新教师。

(以上两类教师若不开课,在期末目标考核中按一节同级别的公开课予以扣分。)

(3)除以上三类教师外,部分教师在一学年内尽量要以随堂课、职称评比课等形式开课,但不享受公开课待遇。

每个教研组至少还要开出2次2节以上带有评课活动的公开课活动,技能类的备课组(体育、艺术信、综合、心理),每组至少开出1次2节以上。没有完成开课指标,优秀两组一票否决。校优秀教研组,每人期末考核组长加1分,组员加0.5分。

3.以教研组为单位,分年级段开展一次教学“新常规”的专题研训活动,认真做好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4.在第5周,举行一次命题竞赛活动(文化学科结合区里命题竞赛活动,非文化学科为学科技能比赛),学校予以适当的经费补助。

5.在第8周,分教研组举行一次 “学本示范课堂”专题活动,文化学科以七年级“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的有效性为主题,体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6.组织一次读书交流活动,每位教师上传1-2篇读书心得。

7.社会思品教研组组作为全市的研训基地、市第一批“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优秀项目,全区的“学本课堂”学科示范基地,要认真按照市基地学校、学科示范基地和“样本班级”的要求开展活动,要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本课堂实践方面走在全区前列,发挥学科基地和“样本”的效应。

8.邀请区教师发展中心郑银凤科长来我校蹲点指导学校教学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的指导意见,为学校发展问诊把脉,切实提高英语成绩。

9.及时组织本组教师参与区24学时集中培训。

10.鼓励本组教师积极参与相关教师业务评比活动。

11.配合体育组开展体育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12.严格考勤,及时资料整理:考勤采用出勤实名签到制,与学科素养提升考核中的“校本研训”分挂钩。无故不参加活动,按学校管理手册扣分。认真及时完成活动后的记录工作与宣传工作,期末统一上交教科室。

(三)备课组层面

1.制订备课组分工及计划:开学初统一订好时间和地点,在组长的组织下开展备课组常规事宜的讨论,如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进度的统一、教材处理的分析、教学疑难的讨论、突出学情分析,明晰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的取舍),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规范教学方案的基本形式,周周清命题分工,高效作业的设计、复习计划的安排、考试质量的分析(重点)、学生学情的调查等,可以涉及到教学方面的所有内容。

2.集体备课:认真贯彻温龙教办研《关于进一步加强xx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备课及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全面把握课程要求,合理制定教学计划;

落实学本课堂理念,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集体备课每个章节或两个单元至少要集体活动一次(4-6次)。集体备课研讨时,对前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

七年级备课组开展一次“导学指南”的专题培训会,研讨如何将新的变化与旧有的经验与做法结合起来,形成本校特色的“导学案”;

期末,组长要收集所有的备课电子稿及相关课件存到教科室和校资源库。

集体备课次数不达标,优秀备课组票否决。

3.“阶段清”工作:根据学科学段等学情,以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为前提,对一篇、几篇或单元的基础知识做简单的测验,适当的考虑层次性,内容尽量采用导学案中的试题,分值自定,尽量体现鼓励性原则,教师及时予以批改讲评。这活动可以结合段里组织的补差工作。

4.试卷质量分析工作,每次月监测、期中监测、期末监测等大型质量检测后的成绩输分,利于质量分析。每次测试后,都要求组员认真分析,每位教师都需对每一大类题目做班级得分率与失分原因的分析,组长要分“总体答题情况”“典型错误”“改进措施”等方面来分析,切实以质量分析提高教学质量。

5.堂堂清,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能力要求,设计有效、精简、有针对性的课堂检测,并初步形成学科资源库。

6.及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上级相关的学生竞赛活动并组织相关辅导。

7.举行学生素养竞赛活动,各备课组也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切实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科素养的活动,部分备课组已经参与了教研组的学科节活动了,可以不独立举行,或举行其他学生活动。

8.组长常与组员沟通,及时发现教学共性困惑,特别是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实施过程中的疑惑,及时把情况向教科室或校长室沟通,并共同商量对策。

9.活动资料整理方式同教研组。

10.考勤方式同教研组。

注:

1.活动后资料及时整理,规定时间内上交教科室(以教科室通知为准)。

2.教研(备课)组资料内容包括:活动的文件、教案和课件/获奖名单/优秀作品/其他、活动记录表、活动照片、活动报道、签到表)

3.所有材料尽量采用电子稿形式,电子稿没有的材料必须以纸质材料送交教科室。

三、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

1.建立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教科室对各项活动进行不定时地监督与评价,各学科教研组组长和备课组组长分工负责,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师的研训活动,确保研训到位。

2.推进中层联系备课组制度:发挥学校中层的中坚作用,进一步规范备课组活动。

3.完善措施制度:为了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进行,在原有的措施制度上不断地更新、完善。

相信在区发展中心的指导下,校长室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教科室的有效组织下和教研组长的精心策划下,我校的校本教研形式越来越多样,效果越来越好!

2020年学校校本研训工作计划精选范文2

新课程教学结构改革,急需转变的就是教师的观念,急待提高的就是教师的科研水平。为此,我校以校本研修为抓手,立足课改、结合课题、聚焦课堂,通过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三种组织形式,着重从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专业技术两方面实施“问题引领,任务驱导”校本研修。为努力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有序、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师德和专业发展,增强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一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优秀教师队伍。

二、工作目标

通过校本研训,构建以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三维一体的校本研修体系。具体目标是:

1.教师全员培训全年不少于两次,促使教师教学行为合格率为100%

2.班主任培训全年不少于两次,促使班主任教育行为合格率为100%

3.组织学校层面的教科研菜单式讲座不少于三次,50%以上的备课组能按照“友善用脑”课改模式编写导学案。

4.80%的教研组、备课组能有效实施校本研修工作

5.80%的教师能认真参与课题研究,100%的教师课堂教学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6.60%以上的课堂教学能够有效的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评出10%的精品课7、100%的青年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有进步、有提高。

三、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职责:制定校本研修方案;修定校本研修管理制度;实施校本研修考核;落实校本研修的经费及使用;建立教师校本研修档案。

四、基本思路: 自主、互助、引领三维一体的校本研修体系。

五、活动形式

(一)自主研修做到9个1,鼓励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要求教师每年做到自主研修9个1:做好1次集体备课发言、编好1份优秀教学设计、上好1节公开课型、写好1篇教学反思、做好1次听课点评、搞好1次专题发言、写好1篇心得体会、参与1项课题研究、撰写1篇学术论文。

(二)同伴互助搭建7个平台:

1.教研课改组

为加强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功能,我们的教研活动分成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四个教研组分别开展,教研活动有两种形式:

(1)组内教研——上公开课(每位教师在一年内必须在学科组内上两节公开课,每周开展一次。)

(2)校内教研——上示范研究课(由学科组内推出有专题的研究课,每月开展1次。)

2.集体备课组

学校分年级分学科形成集体备课小组,每个小组间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先由主备课人撰写初案,然后组内成员讨论达成共案,使用人根据实际情况形成个案。教研活动的备课亦是如此。

3.师德宣讲组

每年开展一次十佳师德标兵的评选,并安排至少一次的师德宣讲。全年开展至少2个专题的师德培训。

4.青蓝工程

继续落实以培养青年教师为目标的“青蓝工程”。学校搭平台,师徒结对子,采取“一对一”帮扶形式,从教学技能、班级管理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5.班主任QQ平台

为适应信息发展的要求,方便班主任老师们网络研讨的需要,申请建立校园班主任QQ群,并分别组建若干个讨论组,要求各讨论组每周至少有一个讨论主题,并根据发言情况,每周评选1位讨论明星进行表彰。

6.内外交流

交流研修一直是我校非常重视的活动。一是区内教研,二是友好学校(丹麦奥尔胡斯教会学校及意大利都灵美院)教研,三是省市级学科培训和教学展评。一方面,我们把外校优秀教师请进来,到我们学校的献课、传授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把老师们送出去锻炼、磨砺。

7.经典诵读

为使每一名师生的终身发展积淀一定的文化底蕴,让优秀的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积极营造“诵读经典”氛围,打造书香校园。为此,我们把图书搬出图书室,在办公室设书柜、在教室设书架、利用楼道的角落设开放书吧。并要求每位教师每年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撰写不少于1万字的读书笔记;要求每个学生每年至少读5本课外读物。通过开展“好书推荐”、“讲故事比赛”、“读书征文”等活动丰富“经典诵读”的。

专家引领开辟4条途径

1.考察观摩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当下,涌现出了许多好的教学方法,不走出去,我们便会成为“井底之蛙”,因此我们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派遣教师参加各级观摩学习。

2.专家讲座

为让教师们走近专家,接受专业的引领,每学年我们都邀请专家到学校做讲座。我们将邀请某课改名校优秀教师到学校办讲座,给我们进行面多面的指导。另外,我们学校每学月都要组织教师观看专家专题讲座。

3.骨干示范

目前,我校有省市级骨干教师共12人,每个骨干教师除了要充分发挥他们在本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外,还要发挥他们对周围的辐射引领作用,每位骨干教师每年要培养一位青年教师成长;主持或参与一个区级以上课题的研究;每年至少在校内上一次示范课,获得1次区级以上奖励。

4.学习反馈

教师外出学习、进修返校后,由学校组织在全体教师、教研组或备课组中进行二次传达或二级培训,全年语、数、外学科达6次,其他学科达4次。

六、活动保障

(一)制度保障

为使研修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序规范,我们成立了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适合我校的服务校本研修的措施办法,旨在指导、服务与保障。

1、组织机构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1)建立学校领导指导教研制度。

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及领导成员分包学科或课题、听课评课、参加活动、指导教研,并帮助教师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校长要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确保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所必须的经费投入;整合教科室、教务处、学生处、工会、各教研组、各备课组的力量,使之具备促进和指导校本教研顺利开展的职能,形成教学、教研一体化的格局;建立教研激励与评估机制,为教师、教研人员和研究者获得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使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回应,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

(2)建立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对教研的计划、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效果、评价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并由教务处具体落实、检查,以保证教研效果。

(3)完善教研组管理制度。明确教研组长的地位和职责、制订详细的工作任务要求。加强集体研究,促进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沟通、协调、合作,使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

2、教师教学研究制度。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研究制度是构建校本教研制度的根本。使以校为本的研究真正为教师教学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制度、教学反思制度、集体备课制度、上课制度、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学生辅导制度、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教学质量分析制度、网络资源使用制度等。

(1)理论学习制度。

促进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必需,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为反思提供理论基础。教师每学期都要制订理论学习计划,并写读书笔记。

(2)教学反思制度。

建立反思制度,促使教师反思制度化。在学习教育理论或外出学习后,教师要写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每节课后,要写教后感;考试结束,要写试卷分析等等。从而使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引导教师开展既能提高教师理性认识又能改进实践的反思研究,比如课例研究、写教学案例或教学故事、做教学情况调查等,寻找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法。

(3)备课、上课等教学常规制度。

建立的教学管理新机制,要有助于教师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激发,要赋予教师自主权。对备、讲、批、辅等教学常规增进新理念、新内容,使教师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研究的过程,专业提高的过程。

3、课题管理制度。

要深入地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的、在本校具有代表性的、且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确立课题进行研究。要制订包括课题方案、过程研究、档案管理等内容在内的管理制度,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高度关注解决学校层面问题的课题,关注教师教研活动是否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4、学校内部教研的交流制度。

为了使同伴互助得到落实,要建立相应的制度,积极为不同层次的教师牵线搭桥,为教师的合作和交流提供平台。这方面的制度主要有组内教研制度、集体备课制度、青蓝工程制度等。

(1)组内教研制度。

修订完善组内教研制度,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每个教师都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做到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分享经验,不断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2)集体备课制度。

修订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备课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反思、交流、互动、共享成果,提高工作效率。

(3)青蓝工程制度。

由工会牵头,开展“以老带新”、“结对子”(含班主任结对)等教师之间日常的互相合作和经验分享、交流活动。要求骨干教师必须帮带青蓝教师或班主任结对,规定师徒各自的义务,强调双方互动、合作、共进,建立师徒档案,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并在实践中快速成长。建立考核制度。

针对校本培训完成情况按月、按学期进行考核,完成度高的教研组可参加先进教研组评选,有特色的校本培训项目可推荐区校本培训。

(二)物质保障

1、通过制定校本研修物资保障制度,保证校本研修所需的物资及时补充。

2、通过制定校本研修的经费保障制度,保证活动经费及时到位,合理运用。

七、考核评估

1、成立由教科室及部分骨干教师组成的考评小组负责管理和考核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

2、对认真完成上述教研要求者,给予相应的学时,由活动主持人或组长负责登记,并于每期末上报校长室汇总备案。

3、各教研组教研成果考核分A、B、C三个等级,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经验论文、教学随笔、课例案例、课件设计与使用”等材料给予评定。教师的出勤、参与度等情况作为年度考核参考性依据。

4、每学年对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成果进行汇总并编订成册。

2020年学校校本研训工作计划精选范文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三个坚持”,即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深化改革;围绕一个目标,完成学校教师的培养目标。通过组织学习培训、校本培训、自主学习等方式,切实解决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融“学习—研究—教学—反思”为一体,以教学反思、学习应用、专家指导为核心要素,不断创新校本研修的模式,努力开拓校本研修的新路子,为我校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奠定基础。结合我校教研工作实际,特制定我校20xx—20xx年的培养培训计划。

二、工作重点:教师队伍优化,学生素质提高 教学质量提升

三、培养目标:

1、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之符合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之具有综合教育的能力和锐意创新的能力。

2、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创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

3、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以抓师德、抓教改、抓科研为主要途径,引导青年教师拔尖,促进青年教师成名。同时逐步构建校本培训模式,形成校本培训体系,建立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4、进一步加强育人力度,力争在2020学年内培养县级骨干教师。

四、主要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完善培训的模式。

1、听专家对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进行辅导讲座,要求教师都要参加相关内容的培训。

2、“请进来”与“带出去”的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回来后必须做好“三个一”工作:

(1)写一篇外出学习的感想;(2)作一场外出学习的专题汇报;(3)上一堂外出学习的研究课。

3、反思式培训。

一要开展随堂听课周活动,鼓励教师了解掌握其他学科中有哪些知识点与自己所教学科有关;二要采取定期集体备课的办法,不同学科的教师在一起共同研究有关问题。三要对教师学习和掌握跨学科知识提出明确的要求,并把它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一项,考核的结果与表彰奖励挂钩,激发广大教师不断加强学习的动力。

(二)构建教师培训机制。

校本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使这项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就必须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经验,不断调整,充实内容,逐步建立校本培训的体系,构建校本培训机制。为此,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每期活动的主持人、活动人明确分工,责任到人。领导小组组长及相关负责人负责校本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2、各项培训统筹安排,统一协调,列出培训对象、内容、时间、形式,及早公布,使培训明确有序,进展顺利。

3、培训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培训前要制定培训计划,上交教导处审核。内容包括培训的目标、措施、时间及具体内容。

4、建立考核与奖惩制度,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行过程监控,结果考核。考核结果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内容。

(三)开展研讨活动,搭建平台。

1、以课堂为主阵地

课堂教学改革始终是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师资的培养就要把老师工作的兴奋点聚集到课堂教学中来,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课堂研究。我们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主要开展以下一些活动:

我们将深入研究课堂,同时,认真组织评课活动,和上课教师交流意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邀请其他学校老师听课、评课,开展富有实效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狠抓教科课题研究。

不折不扣完成教科常规工作。具体要求:

(1)要求教师每学期坚持写十篇教育反思,每学年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案例。

(2)学校继续开展教科研先进个人的评比活动,对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采取奖罚政策。

(3)扎扎实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积极申报新的“十三五”课题的研究,让课题研究在校园中蔚然成风。

3、以评比为契机。

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优质课、基本功等评比活动,为骨干教师的脱颖而出创造机会。

(四)培训与监管: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校长负责抓校本研修,制定校本研修制度,指导学校教导处制定校本研修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修,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研修。

2、学校教导处负责校本研修具体策划,组织教研组组长,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

3、各教研组根据学校教科研要求,认真组织学习《新课标》,结合学科特点,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

4、学校要对教研活动搞得好的教研组给予奖励。对在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

5、教师要积极参加上级的各类教研活动,凡未经学校同意,擅自不参加者以旷课形式处理。

6、校级教研课听课实行考勤制度,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按时参加。教师校本培训过程中的绩效将作为年终考评的依据之一。

(五)培训内容: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运用理论,在经验中升华理论,确立以下四个专题的培训内容。

1.专题一:反思与自我发展能力(20xx年x月—20xx年x月)

培训内容:教师的自我反思与发展规划,优秀教师成长的案例。

2.专题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20xx年x月—20xx年x月)

培训内容:课堂教学组织艺术,课堂教学提问艺术,课堂教学启导艺术,课堂教学应变艺术,课堂教学多媒体运用艺术等。

3.专题三:组织与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20xx年9月—20xx年12月)

培训内容: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教学节奏的掌控,课堂教学氛围的调节等

4.专题四:科学评价学生学习能力(20xx年1月—20xx年7月)

培训内容: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升学考试研究等

五、健全各项制度,提供条件

1、完善各项考核制度,激励教师不断进取。学校进一步制定并完善《教师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及考评办法》、《教师常规工作要求》,加强对教师的考核、评比工作,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经验、创造性教学等列入考评的重要项目,全面检测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激励教师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2、培训经费。学校每学期均筹集和拨发校本培训专向经费。

2020年学校校本研训工作计划精选范文4

根据xx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镇中学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学期学校师训工作计划。本年度的校本研修工作将以学校与教师的发展为根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扎实有效地实施校本研修,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学习型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稳步实施新课程改革。

一、工作思路: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老龄化比较严重,大部分教师都有职业倦怠感。因此校本研训必须“强化科研意识、转变课程理念、落实研修实效”,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我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和研修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研修,促使广大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以学习课程标准为抓手,通过有效改革课堂教学,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学生养成教育的新模式,改革学生好教师的评价方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工作要点

本年度的校本研修,我校仍将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内容,以《有效教学》、《有效教师》和《有效研修》的学习为载体以“一切从教师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重点,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这一目标。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现代型教师队伍;形成一批在课程教材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上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同时,学习、发扬名师优秀教育思想和成功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由“经验技术型”向“实践反思型”的现代型教师转变。

1、师德研修,将结合我校实际,以活动为载体,以案例教学、典型报告为基本形式,同时,大力开展读书活动,使广大教师爱教育,就是要做到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立志献身教育,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爱学生,就是要做到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先进的学生观和正确的教育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为学生发展服务;爱自己,就是要做到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增强教师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和成就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社会的表率。

2、新课程研修,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全员课改通识研修和以掌握学科要求为主的学科教师研修。通识研修在组织集中专题研修基础上,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再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检查考核学习情况,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学科研修主要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

3、教育教学能力研修,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对教师通用基本功、学科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做到常抓不懈,并有针对地对部分年轻教师和新教师强化基本功训练活动;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学技能研修;要通过结合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研修方式,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引领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化。

4、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强化课堂应用、教学信息化整合的教师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活动,帮助教师树立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的意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为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环境。组织青年教师学习网络知识,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提高教师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力倡导教师人人建立自己的网络空间,形成有思想、有品味、有影响的博客群落。

5、教育科研能力研修,要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研修。本期继续以“有效研究”为切入点,做到教学即研究,让老师不畏惧科研,使老师懂得教科研就在反思中,教学中,教育叙事中,提升总结中,借鉴学习提炼中……。

四、研修方式与活动

1、自主学习:教师自学,写好校本研修报告册。切实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我校共性“问题”,各教研组在每月要安排一次专题讲座,专题讲座资料及时交教科室存档。

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教研组长要时时关注新的教育动态。本期着重学科教学的“互动生成”方式的理解与尝试教学。

4、教学观摩:利用教研课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扎实做好好评课活动,教研组做好详实记录;同学科、同年级教师之间要开展听“家常课”活动;各教研组在教研活动时间要组织教师观看名师录象。

5、参观考察: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上级研修活动与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促进与优秀学校的合作交流,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五、考核方法:

教师研修的考核参照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案实施。采取周评估、月评估和学期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把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内容按学时计算,完成研修任务与月奖联系,考核结果将作为教师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依据,并与年末考核挂钩。

2020年学校校本研训工作计划精选范文(5)

一、指导思想

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一流的学校,一流的学校必须有一支专业化的、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它是学校生存、发展和提高的关键。

随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学校将以“新基础教育”提出的与时代精神相通,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具有理解他人、与人交往的能力,管理、研究的能力的教师素养为要求,通过校本培训,使我们的教师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

二、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要求21世纪的教师必须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洗礼;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否则难以达成教育目标;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们不断学习发展,对教师来说更是如此,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者。

因此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必须通过继续学习和培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发展形成教学专长,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跟上教育创新的步伐。

综观我校教师队伍群体,呈现如下特点:

年龄结构:青年教师多,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达80%。

学历结构: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90%

素质基础:中、老年教师经验丰富,青年教师思维活跃易于领悟。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将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内的教师培训资源,发挥老教师作用,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

三、培训工作的目标与实施原则

1、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

培养一支师德修养好,教育理念新,具有创新意识,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2)具体目标:

1)努力增强敬业精神,切实提高育人水平,塑造师德风范,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施教育的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3)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能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教学;20xx年底做到45岁以下的教师80%会制作多媒体课件,100%青年教师会熟练制作不同的教学课件,全部教师能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4)使15 %成为优秀教师,50 %成为骨干教师,100 %成为达标教师。逐步推出学校的首席教师、明星教师,形成一支市、区、校级骨干队伍。

(3)不同层次目标

1)全体教师

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有良好的师德,能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完成区教师进修学院规定的教师职务培训必修课程。

2)新教师

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水平,基本掌握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学习自觉,工作态度认真,完成区教师进修学院规定的新教师培训课程。

3)青年教师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并能应用课堂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

4)骨干教师

a.校级骨干

对所教学科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有理解和把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原则的能力,独立设计教案和组织教学,教学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

b.区级骨干

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方面为人师表,起榜样作用;教育教学方面一专多能,起示范作用;业务知识、教育理论方面造诣较深,起咨询指导作用;教育科研、教学研究方面能出成果,起带头作用;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竞争意识,自尊自信,尊重他人,讲究效率,乐观向上。

2、实施原则

(1)师德为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师德修养放在首位。

(2)青年优先: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培训的工作重点。

(3)教、研合一:坚持以培训为基础、科研为先导、教研为核心,将教研、科研、培训相结合。

(4)使用与培养相结合:坚持培养与使用并举的原则,让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四、培训内容、方法和途径

1、内容

(1)学习名师风范,敬业爱业,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为主的内容,以电视教育、外请报告、自行教育等形式进行。

(2)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课堂教学、学科德育及社区教育调适教师心理健康等方面内容,以不断地接受新的信息,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3)学习新基础教育的理念文章。

(4)学习实施教科研课题的科学方法,围绕学校主要科研课题组织科研讲座。

(5)完成区里规定培训的课程。

2、方法

(1)专题讲座,交流提高

组织有针对性的报告、讲座,学习现代的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师德修养、科研讲座等,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更新教育观念,同时使教师了解教育前沿知识及发展趋势,拓宽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并要求老师写学习体会,在大会和小组会议中进行座谈、交流。

(2)同行指导,专家引路

在学校内部将优秀教师、老教师与青年教师、新教师结成师徒对子,签订“师徒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各自的要求、所要完成的内容和达成的目标等,如,每学期师徒间相互听课要达8-10节、设计教案、写阶段小结、写论文。学校按合同的要求定期进行考核、表彰和奖励。徒弟在师傅的诊断、指导中,不断谋求新的提高和成长。与此同时,师傅本身在带徒弟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将自己的“传帮带”经验和思路整理成文,成为一种可贵的校本培训资料。

(3)信息交流,资源共享

加强学校的教研组建设,以教研活动、公开课为载体,教师之间相互观摩、相互借鉴、相互切磋、相互指导,交流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实现教师互动,就地取经、经验共享、双向交流、合作探索。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开放与互通有无,可以有效的达到师资、设备、信息等各方面资源的共享。组织学习、观摩外校典型的课堂教学,并进行评析。

通过网络交流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信息网络技术、音像资料等现代化教育手段。

(4)学习先进,榜样领路

将逐步推出学校首席教师、明星教师,他们的课堂向校内、外教师开放,让有才能的教师脱颖而出,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考验、鞭策和提高,从而带动其他教师向他学习。

(5)课题研究,协作科研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提出“人人参与研究,人人有所感悟”,引导教师从自身教学中一个小问题着手进行研究,每学期写一篇教学一得。以课题群作为抓手,分成主题研究。使每位青年教师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同时也培养了团队的精神,协作进行科研。培养教师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教师。注重专项的技能训练,组织青年教师的“三笔字”比赛;作文比赛;课堂教学比赛。

(6)努力实践,重于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身的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的过程,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因此,教师每上完课,都要求写反思,通过实践,说课、评课进行反思。倡导写“反思札记”、“教学后记”、“自省日记”、“个案分析”,并进行学期的展示。

(7)坚持开放,锻炼提升

学校要生存、要发展、要提高,必须在练好内功的基础上,不断发好外功,即坚持向社会开放。学校坚持每学期向社会开放,另外学校将随时迎接来自各地的领导、专家和同行,用任务驱动法给自己压力,在做中学,在做中提高,在做中锤炼教师队伍。

(8)学会学习,自主培训

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适应学科知识的更新,思维向多维空间拓展。学会学习,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要能力,善于吸收积累、总结思考,将多学创造性地运用在教育、教学、科研中,自学是校本培训的生长点。教师必须把社会需要、学校需要和个人需要有机地结合,不断丰富个人的,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途径

(1)利用政治学习时间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保证每月有一次教育业务的理论学习。

(2)以课题为抓手,组织教师参与,成立小组,以课题研究活动为中心带动教师培训。

(3)完成区进修学校要求的各类技能培训。

(4)组织教科研经验介绍,学习交流。

(5)组织教师读书沙龙,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交流机会,营造学习氛围。

(6)逐步推出学校首席教师、明星教师、好教师。

五、管理保障机制

为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校建立有效的保障、激励机制,并与教师的各项考评结合起来;健全机构,明确目标,层层落实。成立校本培训的领导小组,分工负责,保证培训的正常运行。

有效的激励机制包括:

1.成就激励。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创特色。学校组织教学实践课、写论文、教案设计等评比,论文装订成册,好的文章进行推荐,个人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显著成绩办专栏展示,2.荣誉激励。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者给予区、市的荣誉称号,学校设立奖项进行鼓励。

3.情感激励。学校组织各项考察活动,寒暑假进行家访,关心教师的生活,定时与青年教师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在各项活动中联络感情、密切关系。

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根据学校实际和具体情况,本规划还将作合理的调整,我们深信只要我们全校教职工发扬“严谨好学、诚信进取”的校训,持之以恒地实施规划中提出的各项任务,团结奋进、脚踏实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2020年学校校本研训工作计划精选范文5篇相关文章:

1.2020年学校教研年度工作计划范文5篇

2.2020年学校学困生转化的工作计划范文5篇

3.2020年学校教研主任的个人工作计划5篇

4.2020年中职教师的个人工作计划范文5篇

篇3:校本研训:学校发展之本

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 是搞好教育科研的前提和保障。根据市、区教育局“校本研训”工作会议精神, 我校制定了 《校本研训实施方案》, 通过研训、培训、形式多样的活动, 努力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方向更加明确。同时, 为了确保“校本研训”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 书记、副校长、主任为副组长, 骨干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发挥“校本研训”工作引领和保障作用。学校及时向全体教师传达了市、区“校本研训”会议精神, 组织学习“校本研训”实施方案, 制订了完善的校本研训制度, 把校本研训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考核、评先评优挂钩, 以“教、研、训”相结合的模式, 切实抓好校本研训工作, 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 要求每位教师每年读一本教育专著, 同时组织本校骨干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专题讲座, 引领教师解读新课程标准、研究新形势下的教育现象、体会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教学基本功进行系列练兵活动, 要求教师讲好一口话、写好一手字、上好一节课。开展“信息技术”知识培训, 并严格组织考核, 从电子白板的初步运用到课件制作, 从写教学随笔到写教育叙事。在校内举办“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研究”教育论坛活动。学校还重点进行了如何开展教师听课、评课的研讨, 选出一个示范学年进行现场展示, 余下学年组进行观摩、研讨。这样, 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对听、评课的认识, 加强了听、评课的效果。

三、创新具有可操作性的研训模式

沙龙研讨式。“校本沙龙”研讨活动是我校教育教学研讨的重要形式, 各学科教师梳理出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形成“年级组行动, 教研组共同完善、跟进”的校本研修模式, 引导教师树立“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研然后知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知困然后能自强, 知美然后能自乐”的观念, 更重要的是沙龙研究的形式, 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使交流变得更加顺畅。

师徒结对式。将优秀教师、老教师与青年教师、新教师结成师徒对子, 徒弟在师傅的“诊断”、指导中, 不断谋求新的提高与成长, 与此同时, 师傅也在带徒弟的过程中获得了自身的发展。学校鼓励他们将自己的传、帮、带的经验和思路整理成文, 这也是一种可贵的校本研训资源。

书、网结合式。校园网的建成, 使我们的工作生活逐步走向了信息网络化。每位教师在网上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论或在网上同名师交流。学校提倡教师网上备课, 认真进行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 现代信息式培训成为我校校本研训的主流。

四、鼓励教师展示个性化的教学成果

篇4:2020年学校校本研训工作计划

一、营造环境建园子——注重一个“激”字

青年教师的培养如同花卉培植一般,需要温和的“阳光”,适当的“水分”,得体的“修剪”和适宜的“土壤”。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对青年教师有巨大的吸引力,而且对青年教师的成长也起着激励和鞭策作用。

1.创设现代教育环境,营造现代化研训氛围

创设良好环境,营造校园现代教育氛围,对激发青年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拓宽眼界,切实进行校本研训起着重要作用。

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投资四十多万元建立了校园宽带数字化信息网,让师生利用互联网获取最新的教学信息,通畅的现代教育信息渠道,为老师沟通世界,进行信息交流探索提供了便利。学校为每位老师都配备了电脑,让老师随时和名家交流,用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同时,学校还专门对青年老师进行了信息技术培训,学习网络知识,进行Flash动画课件制作的培训学习。我校利用功能完备的校园网络系统,建立“电子信息交流仓库”,开辟了一个专门的空间,为老师们搭建了研究资料的存储平台、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研究经验的共享平台、研究数据的检索平台,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份宝贵的电子档案。老师注意收集学习资料,并上传到电子仓库中,供大家随时自主学习,资源共享先进科学教育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不仅使老师接触到最先进的教育技术,更激发其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老师学习现代教育信息的积极性。

2.工作上压担子,评价上重激励

(1)搭台唱戏,苦练教学硬功

青年教师大多有着旺盛的工作精力和强烈的进取之心,但同时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潜意识里认为今后的路还很长,机会还很多,所以一直处于“待机”状态,为了激活这个处于休眠状态群体的内在爆发力和潜力,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岗位“大练兵”和全员业务考评等活动,对青年教师严格要求。

我校想方设法帮助引导青年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强化教学功底,鼓励青年教师勇挑重担,敢于迎接各种挑战。不少教师身兼多职或要职,有的承担了与专业不相符的学科教学,有的兼任多个学科的教学,有的还担任学校科研课题的研究,这些重担使年轻教师忙碌在学校的各个岗位上。不懈的实践是最好的教科书,青年教师的教学功底日益丰厚起来,他们的工作成为一股纯洁而清新的涌泉,给学校的日常工作带来了强大的活力。

(2)“以成长为本”开展评价

以成长为本,首先意味着教师评价不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评价,而是把唤醒教师内在的发展需求作为实施评价的前提条件。学校设计了《青年教师研训成长手册》,我亲自在首页撰写了校长感言。成长手册由四个方面组成:青年教师发展现状;青年教师自我规划;青年教师成长足迹;青年教师工作成效。力求对教师实施发展性评价,不以奖惩为目的,提倡纵向比较,这一成长手册,引导教师设置恰如其分的发展目标。

二、创新研训搞活动——注重一个“领”字

校本研训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收获。如何让青年教师都积极参与其中,并在参与中经历这种过程,获得发展呢?我校不断改进研训方式,更新研训策略,吸引教师参与,引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1、名师引领式

中年骨干教师和老教师是学校的宝藏,他们很多人身怀“绝技”,有的是班级管理方面的能手,有的是教学工作中的“巧匠”,那些从长期实践中习得的富有特色的经验是青年教师所不及的,所以青年教师要想迅速成长起来,单靠书本知识、网络知识和自己的摸爬滚打是不够的,为了使青年教师少走弯路,尽快成长,我校一方面在上级部门的统一组织下有计划地安排优秀青年教师下乡支教,与支教学校教师结对子,在发挥学校示范辐射作用、帮助薄弱学校更快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得到了最有效的锻炼;另一方面经常性地邀请专家学者和市区教研部门的有关领导及兄弟校名师来我校,与青年教师就课改中存在的疑点、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并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诊断并提出改进措施,在专家的引领下促使他们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同时学校成立了“导师团”,以充分开发学校现有人力资源,青年教师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对中老年教师教学风格的理解,与他们一对一地签定“拜师合同”,共同听、共同学、共同研究、共同改进,导师团成员鼎力帮助,毫无保留地把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经验向结对子的青年教师无条件地开放,青年教师虚心求学、大胆探究,巧妙地融合帮辅老师的教学艺术,形成一个互帮互学的良性循环模式。

2、沙龙比赛式

给青年教师一次机会,他们会还你一个希望;给青年教师一个希望,他们会还你一个奇迹。学校把握住青年教师的成长轨迹,适时适地为他们搭台牵线,给予学习、锻炼和展示的机会,教师能爬多高,学校就为他准备多长的梯,教师能跑多快,学校就为他准备多好的车。学校进入研训活动以来,骨干教师首先深入青年教师之中,对青年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收集、分类整理,然后逐一进行探究教学。学校实行“午间沙龙”活动,每周安排一、二次活动,每次十余人,有骨干教师主持,每次确定主题进行沙龙式研讨。一年来,已举办午间沙龙二十余次,参训教师达四百人次,教师在宽松的气氛中,畅所欲言,主动接受新理念的培训。同时开展课堂比赛、课件制作比赛、普通话朗读比赛、反思及展示活动等等,让青年教师上场参加比赛。青年教师在各种舞台上既展示了自身的优势,也展示了整个学校的风采。

3、质疑反思式

新课程需要反思型的教师,唯有教师勇于质疑自己、挑战自己,才能逐渐获得专业化提高。因此我们提出培训要坚持自主性,引导教师自主阅读、理解、反思、构建、寻求个性化的发展方向与途径。因此学校为全体教师购买了一万多元的新课程教育理论书籍,以读书会为组织开展学习活动,我们鼓励教师写随笔,每两周上交一次。一个学期,教师撰写教育随笔一百余篇,校长亲阅并写阅读心得,和青年教师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反思的积极性和反思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反思习惯。

4、校本讲座式

篇5:2020年学校校本研训工作计划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制度保证

领导都非常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校长王禄义任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把校本培训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经常汇报和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

(二)采取多种培训模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专题学习。包括专家讲座,自主学习等方式。专家讲座邀请专家培训模式,全校教师做好笔记。同时学校还采取了“师徒结对”的形式,扩展了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培训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在课堂教学方面,老教师是师傅,是专家,在网络教研等方面,青年教师是师傅。在教科研培训中,师徒可以共同承担同一科研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受益与提高。自主研修即对本学年校本研修项目制内容(分层教学)进行理论学习。

(2)、专题实践模式。即通过集体备课、各教师展示课、各教研组互相交流等模式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这种培训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3)、专题研讨模式。这种模式通过教师对校本研训经验交流,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三)校本研训内容丰富多彩。

(1)新课程理念培训。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学年度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培训的重点任务来抓,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培训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培训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培训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通过课堂教学达标评选出校内各科优质课、公开课、一学年示范课和观摩课20节次,听评课20节次。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学校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现代教学手段技术的培训。我校积极为教师创设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平台。

(3)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决定了课改的深度和广度,“要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不要小看理论思维。”理论的指导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有效保证,这种理论学习,更加指向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理论学习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每次教研活动都要先进行半小时的理论学习的心得交流,这样既保证了学习时间,也保证了学习质量。课程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学校发展的动力是教师,教师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传统的培训把表层的土刨了一下,下面的土还非常坚硬。”要把新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传统的培训,形式上大多是讲座辅导,内容基本是从理论到理论,但教师最渴望的是如何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之中。本学年度,“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我校教师校本研训的主旋律。可以将培训地点设在课堂,一边教学,一边研讨。由培训者先亲自上课,然后结合实践讲理论,将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课堂直观地表现出来。还可以请教师先讲,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培训者走上讲台,组织教学,进行即席指导,引导教师讨论,让课堂变成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场所。在这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和“学员”,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不再把自己当作被动的受训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讲座学习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不再单纯讲理论,而是分析案例,在案例中让教师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论。

(4)建立对话交流制度。我校努力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具体形式是每位教师坚持每天下班前写当天工作日记,使领导及时了解到学校大大小小的人和事,便于及时沟通与进行信息的交换、经验的共享、深度会谈、专题研讨,共同提高。首先学校开展师徒结队,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要求徒弟积极听师傅的课,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习成功经验;师傅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同时也吸收青年人的先进思想和新鲜做法。师徒既各展其长,又互帮互学,优势互补。

(5)抓好骨干教师培训工作。

本学年度我校组织了一次校内优质课评比活动,多名教师认真准备了公开课,取得了一致好评。另外,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想尽办法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如平时参加外出学习,学校给调课,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安心学习。

(6)新教师培训。进行“师徒结对”活动,对新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的专项训练和辅导;开听、评课评估结果、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抽查学生作业本的批改情况、教学体会心得评比、教案评比和教学质量等成绩,对新教师排出等次。

(7)加强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培训。教研组定期活动(每两周一次)与分散活动。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教研组每月一次教研公开课,进行案例分析,使评课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过程。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校本研训后的反思

(1)教师的理论学习仍要加强督促。

(2)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力度不够。

为了使校本培训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继续以年轻教师为培训重点,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培训内容、创建校本培训的新形式,把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小学2020学年校本研训项目制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1.学年校本研训项目工作总结

2.小学学年第一学期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3.小学2018年校本研训项目工作总结范文

4.校本研训工作总结推荐

5.小学校本研训计划方案

6.2019年小学校本研训计划

7.上半年校本研训总结

8.小学第一学期校本研训优秀工作总结

篇6:学校校本研训工作计划

第二学期校本研训计划

指导思想: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研能力,依靠教研解决在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教中有研,研中有教”的课堂教学特色,推动我校教研课改迈上新台阶,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效益的全面提高,立足“校本”,搭建平台,兴师兴教,铸造品牌。

工作目标:

1.树立新的教学观念。通过校本培训,完善教师业务学习的机制,提高教师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更新教师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提高教学能力,促进学习和研究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师德好、观念新、素质高,能够胜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开发的骨干教师队伍,能够适应党川中心学校跨越性发展需要的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为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具体操作:

一、重视校本教研管理工作

1、成立以校长为主、教务主任牵头、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学校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教研与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管理。校领导要下教研组或备课组参加教研、指导教研。

2、要结合实际操作和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开展课题研究工作。通过课题研究来解决我们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课题研究来努力提高

教师的理论水平,通过课题研究使全体教师能站在理论的最前沿,达到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理论素质的目的二、主要工作:

(一)联系实际,加强学习,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1、做好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指导工作。倡导教师阅读教育书刊、各种教学杂志。通过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开阔学术视野,洞悉前沿动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端正教育教学思想,把教师的重教法研究引导到重学法研究上。

2、进一步加强对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

3、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让教师能听到学术水平较高的辅导报告和看到优质课例。

4、依托校园网,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优化学科教学资源,宣传新的教育理念、好的教学方法,交流课改经验,探索教研问题,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

(二)狠抓课堂教学

课程的生命在于课堂,“每堂课都是教师和学生生命的不重复于过去的发展和成长!”我们要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成为师生放飞思想、感受学科魅力的地方。

1、开展基于课例研究的校本教研模式的研究,即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教学内容(课例),通过整合教师自主研究、小组同伴互助、集体有序突破等多种研究活动的资源优势,对课堂行为或课堂中的行为进行剖析、反思,展开各自的研究,展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教师研究与发展的模式,以此形成我校的研究特色。

开展各种方式的课例研究,如:基于同伴互助的课例研究;基于同课异构的课例研究;基于专家引领的课例研究;基于一人同课多轮的课例研究等。引导教师结合课例冷静地理性分析,准确深刻地把握语文课标内涵,杜绝形式主义倾向,多研究“常态课”“常规”课,让教学走过浮躁、走出困惑、跳出误区,走向理性和成熟。使课堂回归本色,呈现出清新朴实的面貌。

2、完善备课制度。实施教师个体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在教学设计上体现教师个性,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成立优秀教案库。

3、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导向,以贴近学生生活、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为载体,努力打造书香校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使阅读成为师生最自然的生活自然状态,充实文化底蕴,享受学习的快乐,亮丽精神。

补充阅读材料,加大教师和学生的阅读量,拓宽知识面。各班要发动学生建好图书角,开发图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三)促进教师进入研究状态。

在学科教学研究方面我们推行三个层次的研究:首先,倡导教师反思性研究,引导教师择取教学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学一点相关的理论,作一点思考,然后进行一个方面的改革实验,不断总结提高,逐步取得突破。其次,组织骨干教师群体结合课例研究就某一类或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题性研究,并以调研报告或专题报告的形式引起大家关注,引发教师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再者,积极开展各级立项课题的研究。

(四)研训要求。

(1)确保教研组集体研讨的时间。每周至少一次教研活动,时间不少于两课时(包括集体备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本学科课改精神,学习有关教学理论,同时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讨上课技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2)规范教研活动的内容。人人必须要做到四个一:做好一次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上好一堂教学研讨课,写好一篇教研总结,每次听教研课后填写一份评课表。

(3)认真组织开展好教研活动。努力使教研活动体现三化:活动时间经常化,活动内容专题化,学习主题的序列化。集体备课注重三个结合:与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相结合,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与学校课题研究相结合。

(4)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有能力的教师可确立一个课题,自己确定研究方案,每一次教研活动将围绕课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交流和总结,真正把教研和科研结合起来,把教研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起来。

三、具体活动安排

1.教师的随机课堂抽查调研活动。

2.党川中心学校教师的课堂调研活动。

3.启动新一轮集体备课活动。

4.开展课程研究工作。

包括校本课程开发(学科性的口语交际课、综合实践、国家课程)

5.相关讲座活动:

①集体备课活动主题指导

②解读集体备课的“框架设计”

③让教后记成为理念与行动的碰撞点

④教育叙事及课后小结、全息分析

⑤课程理念实践中的困惑与对策

上一篇:c语言课程设计运动会下一篇:时光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