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试题答案

2024-06-21

输血不良反应试题答案(共8篇)

篇1:输血不良反应试题答案

血库输血不良反应试题

姓名:

科别:

一、单项选择题

1、最严重的早期输血并发症是: A 溶血反应 B 发热反应

C 过敏反应 D 循环超负荷E 细菌污染反应

2、一卵巢癌患者,输血几毫升后,疑发生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其处理是:

A 减慢输血速度+肌注异丙嗪

B 中止输血,静推糖皮质激素

C 停止输血口服阿斯匹林

D 停止输血应用肝素

E 停止输血吸氧,改半坐卧位

3、一脾破裂患者,术中输血20ml后,突然出现血压急剧下降,手术切口大量渗血,酱油色尿,应考虑:

A 过敏反应B 发热反应

C 细菌污染反应 D 溶血反应 E 血液凝集反应

4、一患者,输血1-2小时后,突起寒战,高热头痛,血压16/12kpa,应考虑为:

A 溶血反应B 发热反应

C 疟疾感染D 体温中枢受损 E 过敏反应

5、溶血反应的早期特征是: A 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 B 腰背部剧痛,心前压迫感 C 头部胀痛,恶心呕吐 D 粘膜皮肤有出血点和瘀斑 E 寒战高热,呼吸困难

6、输血最常见的并发症: A 循环超负荷 B 发热反应 C 过敏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溶血反应

7、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A 15 分钟~2 小时 B 30 分钟 C 2~3 小时 D 3~4 小时 E 5 小时

8、麻醉中的手术病人发生溶血性反应最早征象: A 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B 腰背酸痛 C 胸闷、呼吸困难 D 寒战、高热

E 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

9、女性病人,35 岁,输血开始后 1 小时出现畏寒、寒战高热,头痛、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潮红,体温40℃。过去有过输血史。临床诊断最可能是: A 过敏反应 B 发热反应 C 溶血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以上都不是

10、男性病人,70 岁,输血后 30min 突发呼吸急促、发绀、咳吐血性泡沫痰,颈静脉怒张,肺内可闻及大量湿性啰音。心率130 次/ min。临床诊断是: A 心功能衰竭 B 溶血反应 C 过敏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以上都不是

二、填空题

1、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是。

2、输血反应中,细菌污染反应常见的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如。

3、溶血反应的治疗措施包括、、、保 护肾功能、处理急性肾功能衰竭,输入异型血量过大或症状严重者可行换血 治疗。

4、输血不良反应中,最常见,它是指与输血相关但不能用其它原因 解释的体温升高1℃或1℃以上,发生率为2%-10%。

三、简答题

试述最常见的输血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以及预防措施。

答案:选择题:ABDBB

BAABA

填空题:1.发热反应、溶血反应2.大肠杆菌3.抗休克、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防治 DIC、4.发热反应

简答题:发热反应是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原因:

1、反复输血或多次妊娠的受血者,体内产生抗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免疫反应

2、致热源污染如蛋白质、死菌或细菌的代谢产物

3、其他输血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如细菌污染或溶血。临床表现:寒战、高热、皮肤潮红、头痛等,有时伴有恶心、呕吐,多在输血后15 分钟-2 小时内,持续0.5-2 小时后消退。治疗措施:减慢输血速度,严重的应停止输血,并可给予退热药物。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无致热原技术和消毒技术;

2、已多次输血者,可在输血前肌注度冷丁或异丙嗪;或选用洗涤红细胞或去白细胞的红细胞。

篇2:输血不良反应试题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

部门: _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药品不良反应: 2.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3.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二、单项选择题

1.世界卫生组织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是()

A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高于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B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药物尚未达到正常剂量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C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药物出现的各种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D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E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2.《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制定的依据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D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 E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什么是新的ADR?()

A 患者用药后出现了医生以前没见过的不良反应; B患者用药后出现了患者以前没见过的不良反应; C患者用药后出现了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D患者用药后出现了《临床用药须知》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4.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是为了()A 防止滥用

B 保证分装准确无误

C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防止历史上的药害事件重演

D 便于对岗位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审查 E 保证药品质量和发药质量5.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实行()A 医师或临床药师报告制度 B 临床药学室收集报告制度 C 逐级定期报告制度 D 通过互联网直接上报制度 E 直接上报、逐级反馈制度

6.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实行的是()A 定期通报

B 定期公布药品再评价结果 C 不定期通报

D 不定期通报,并公布药品再评价结果 E 公布药品再评价结果

7.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的人员应由()A 医学技术人员担任 B 药学技术人员担任 C 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D 护理技术人员担任

E 医学、药学及有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 8.个人发现药品引起可疑不良反应,应向()A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B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报告 C 所在地卫生局报告

D 所在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或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E 所在地药品检定所报告

9.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所采用的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方法分为()

A 肯定、可能、不可能三级 B 可能、可疑、不可能三级 C 肯定、可能、可疑、不可能四级 D 肯定、很可能、可疑、不可能四级 E 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不可能五级 10.药品不良反应报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 病人的一般情况 B 体内药物浓度

C 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及并用药品 D 关联性评价

E 不良反应的处理和结果

三、多选择题

1.以下那些情况属于严重ADR()A 引起死亡

B 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C 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D 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E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2.如果您是某单位的ADR负责人,当发现ADR后,您将会向那些部门报告?(多选)()

A、所属辖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B、所属辖区卫生局

C、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D、其他部门。

3.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不良反应?()A.质量不合格

B.药品杂质

C.使用方法不当

D.药品性质

篇3:输血的不良反应

输血是危重症的重要抢救措施, 特别是对于出血, 尤其是大出血来说, 更是主要的抢救手段。如因缺乏血源, 特别是特殊血型如Rh阴性, 而不能输血最后可导致病人死亡。其他如各种大型、复杂、疑难或器官移植手术, 或慢性消耗性疾病, 如机体衰竭、营养不良、晚期恶性肿瘤或器官功能衰竭, 也常常需要输血, 以改善机体状态, 提高抗病能力, 有的甚至需要大量或反复、多次输血。

随着科技的发展, 现在已可进行成分输血, 即对全血进行加提纯, 分离出红细胞、血浆, 提取出血小板、白细胞、干细胞、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冷沉淀提取Ⅷ因子 (用于治疗血友病) , 此外, 经处理后还可根据临床需要制成浓缩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冷冻红细胞、红细胞悬液, 以及浓缩粒细胞和浓缩血小板后, 按需要进行输血。另外, 根据病情需要, 在输血时可进行加压输血, 加氧输血如光量子疗法和换血疗法或血浆置换疗法。但是不管是输全血或成分输血, 在采血时每100ml血液必须加入抗凝剂——2.5%枸橼酸钠10ml, 防止血液凝固。枸橼酸钠的作用主要是与血液中的Ca2+结合, 形成枸橼酸钙, 使血液凝固过程中缺乏Ca2+的参与, 从而使血液不能凝固。枸橼酸钠含有Na+, 偏碱, 如果大量输入可引起高AG型高钠性代谢性碱中毒, 同时使血钠增高, 引起高钠血症。

1输血的不良反应

输血是危重症抢救, 特别是出血尤其是大出血, 如出血性休克、血管或器官破裂出血、产后出血、食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溃疡病出血、应激性溃疡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如继发纤溶或凝血因子缺乏出血、恶液质、多器官功能衰竭、换血疗法、血浆置换疗法、溶血病等抢救治疗的重要措施, 挽救了许多危重病人。但是输血也不是百益无一害、多多益善, 如掌握不当, 特别是对于需要反复或大量输血的患者, 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严重者可危害健康, 甚至危及生命。输血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表现。

1.1 低钙血症

由于枸橼酸钠形成的枸橼酸根可与钙离子结合形成枸橼酸钙, 使游离钙离子减少, 血钙降低, 出现低钙血症, 严重者可出现心动过缓、心肌收缩无力;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 出现面部及四肢肌肉特别是双手抽搐, 可诱导癫痫发作。

1.2 凝血功能障碍

可引起或加剧出血, 尤其是手术伤口及胃肠道渗出性出血, 严重者泌尿道、呼吸道及颅内也可出血, 肌肉注射或静脉穿刺部位出血不止, 甚至形成血肿。引起出血的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1) Ca2+减少:由于形成枸橼酸钙, 使游离Ca2+减少, 活性钙降低, 不能形成凝血酶复合物, 使纤维蛋白原不能形成纤维蛋白。 (2) 在整个凝血过程中, 一系列凝血因子的激活, 都需要Ca2+的参与, 否则就不可能被激活。 (3) 在进行成分输血时, 特别是输用红细胞或血小板悬液时, 由于分离提取, 把血浆分离出去, 因此大量的凝血因子特别是凝血酶原以及纤维蛋白原都被去除, 不能补充, 而使血液处于低凝状态。 (4) 如果输入大量的库存血, 由于血小板的破坏和凝血因子的失活, 输入后不能补充, 使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稀释, 浓度降低, 造成凝血功能下降。

1.3 免疫功能下降

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 输入红细胞悬液者, 因分离血浆, 去除了白细胞、巨噬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血清因子、淋巴因子。 (2) 抗凝剂枸橼酸钠对白细胞、巨噬细胞、免疫细胞、网状内皮细胞、补体, 各种酶的活性可能有抑制作用。

1.4 胶体渗透压下降

单纯输用红细胞如红细胞悬液或洗涤红细胞, 去除血浆, 使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含量降低, 胶体渗透压下降, 严重者可促进或加剧脑水肿、肺水肿、肾间质水肿的形成, 是导致或加剧神志障碍、呼吸与肾脏功能障碍和组织水肿的重要原因。

1.5 红细胞破坏促进DIC形成

主要是输用库存血或血型不符引起溶血所致, 由于红细胞破坏, 释放出大量的组织凝血活酶, 可诱导或促进DIC形成, 造成器官或组织栓塞, 是发生休克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

1.6 引起高血钾症

由于红细胞破坏, 钾被大量释放出来。

1.7 溶血反应

由于血型不符, 输入异型血, 如A型者输入B型血, Rh阴性者输入Rh阳性血所致。严重者可引起急性肾功能障碍, 甚至发生溶血性休克, 或急性DIC形成, 以及急性高钾血症和急性缺氧血症。

1.8 输入污染血

由于采血或保存过程中被污染, 如无菌操作不严格, 或血袋破损, 造成细菌或真菌污染, 使污染菌大量繁殖, 并产生大量毒素, 被输入体内可引起严重中毒反应和败血症, 甚至发生中毒性休克, 可导致死亡。

1.9 输血反应

即过敏反应, 如输血速度过快, 或血温过低, 或含有过敏原或致热原, 可引起严重输血反应, 表现为发冷、寒颤发热、荨麻疹、过敏性皮炎, 或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 严重者可发生呼吸困难, 微循环障碍, 甚至引起过敏性休克, 病情极为严重, 可导致死亡。此外, 输血反应还可能与对枸橼酸钠过敏有关。

1.10 代谢性碱中毒

由于抗凝剂枸橼酸钠含有Na+, 如大量输入可使血钠迅速升高, 可引起高钠性代谢性碱中毒。碱中毒可使HbO2分离障碍, 氧分离曲线左移, 可引起或加剧缺氧, 使有氧代谢障碍, 细胞功能降低, 是引起或加剧代谢性酸中毒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

1.11 输入某些血源性传染病

如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等, 因严格执行卫生部关于输血前检查的规定, 目前输入血源性传染病已杜绝, 但如果检测不严, 漏查或试剂失效, 检测错误或私采血液, 也可能被输入。

1.12 多器官功能衰竭

由于上述多种原因的作用, 特别是溶血、DIC、出血、微循环障碍、过敏性休克、血液污染、严重低钙或高钾血症, 最后可发生或加剧多器官功能衰竭, 甚至可导致死亡。

1.13 移植性变态反应

反复多次输血, 特别是过敏性体质患者, 可引起血液性抗体反应, 形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或球蛋白抗体, 使受血者发生输血相关性移植性变态反应, 出现变态反应性症状, 如发热、过敏性皮疹、神经性水肿、关节肿胀、游走性关节痛、嗜酸性细胞增多症, 严重者甚至发生溶血反应, 出现贫血或肾功能障碍。

1.14 心力衰竭

危重患者, 都伴有不同程度心肌损害, 如果一次大量或快速输血, 使血容量急速增加, 在原有心肌损害、心功能障碍基础上, 可促进或加剧心脏功能不全, 甚至心力衰竭, 引起心源性低血压或休克, 肺淤血, 甚至心源性肺水肿, 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如受血者有肝、肾功能不全, 大量快速输入时可引起枸橼酸蓄积性中毒作用, 故应注意。以上各种不良反应, 除了过敏性反应可立即或明显表现外, 其他不良反应常被临床医师误认为是原发病病情严重或恶化所致, 不能及时发现。

因此, 输血虽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是危重症抢救的重要措施, 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 但是输血也不是绝对安全的, 如果应用不当, 也可发生副作用, 造成不良反应, 促进病情恶化, 甚至可促进或加剧死亡, 必须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2输血的注意事项

为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在输血时, 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 输血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可不输者尽量不输, 严格禁止把血液当作“滋养品”、“营养品”输用。 (2) 严格进行输血前血型配对和交叉试验, 对献血员和输血者的姓名、年龄、血型、采血和输血日期、保存期、床号必须填写清楚, 必须按输血要求严格查对, 以防输错。 (3) 需要大量输血, 如严重出血、出血不止、血液置换、严重大面积烧伤、危重抢救、机体衰竭, 需动用多名献血员的血液时, 各献血员与患者之间, 献血员与献血员之间, 也必须进行血型配对和交叉试验, 确保符合输血条件。 (4) 输血量应尽量控制, 在不影响抢救的情况下, 尽量避免大量输血。 (5) 需要大量输血时, 应避免输库存血, 最好现采、现配、现输。 (6) 应避免大量输用红细胞悬液或洗涤红细胞, 以输用全血最好。 (7) 冷藏血取回后, 应放置室温下0.5~1.0h, 使血液温度回升至接近正常体温时再输用, 避免输入低温血液, 以防引起输血反应, 如必须立即输血, 应先慢后快, 使血液温度逐渐回升, 但在冬、春季节使用暖气设备地区室温也只有20℃左右, 与体温相差近20℃, 而往南方无暖气设备地区, 甚至更低, 因此, 输血时更不宜过快。 (8) 输血前应对患者进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和梅毒检测, 以备对照, 以免事后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9) 采血、运血、取血和输血时, 不要用力振摇或挤压, 以防发生溶血。 (10) 为防止发生输血反应, 输血前应常规应用非那根25mg肌内注射或地塞米松5mg加入茂菲氏管滴注。 (11) 肝、肾功能不全者, 可发生枸橼酸蓄积性中毒作用, 应加注意。 (12) 输血前应对血液进行严格检查, 如出现血袋破损、凝

块、絮状、混浊、溶血者不能输用。 (13) 采血时对献血员应按规定进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和梅毒检测, 阳性者不能采血。 (14) 严禁输用未经血液传染病检测私采的血液。 (15) 严禁输用过期库存血。 (16) 如发生输血反应, 应立即停输, 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剩余血液应立即封存、放置冰箱冷藏, 以备进行检测。 (17) 如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18) 输血前应对患者或委托人 (如亲属、领导或护送人员) 说明输血的必要性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并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 (19)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血站基本标准》、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的《输血技术要求》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0) 输血时血液中不要加入其他任何药物, 如抢救需要可建立另一输液通路。

篇4:输血不良反应试题答案

【关键词】输血; 不良反应; 悬浮红细胞; 去白细胞红细胞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22-01

临床输血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其对挽救生命的作用是其他药物所不能代替的。近年来虽然血型检测技术不断发展,但是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仍较常见[1]。由于人类的血液组成成分的复杂和多样,2个人之间完全同型的血液几乎不存在,这就会使受血者存在可能发生多种不良反应的潜在风险[2]。成分输血是指利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将血液中的各种有效成分进行分离,把有效成分分别制成纯度或浓度较高的制剂,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有目的的补充患者所需要的血液成分的输血方法[3] 。为了解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输注成分血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调查输注悬浮红细胞3905例,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4022例输血后有输血不良反应时由临床医生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卡,填报送输血科,输血科统计后上报给医务科。

2. 结果

输注悬浮红细胞3905例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8例,不良反应率

为0.2%。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4022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率为0.05%。

3.讨论

输血是临床治疗和抢救急诊病人的重要医疗措施。由于人类的血

液组成成分的复杂和多样,人之间完全同型的血液几乎不存在,这就会使受血者存在可能发生多种不良反应的潜在风险。而人类自身的血液是有限的,以现在的科技手段还不能进行人工合成,只能来源于自身,因此,人的血液是很宝贵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合理的利用有限的血液资源[4]。成分输血是根据血液中的各种组成成分的密度不一样,采用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将血液中的各种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分别制成纯度或浓度较高的制剂,根据临床上患者的病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输注治疗,避免了有效成分以外的不需要的血液成分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5]。本文中输注悬浮红细胞3905例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8例,不良反应率为0.2%。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4022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率为0.05%。输血去白细胞红细胞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输注悬浮红细胞,可见输注去除白细胞后的血液制品会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因此,进行成分输血只是输注患者所需要补充的血液成分,降低了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治疗的针对性强,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成分输血输注的量与输全血相比大大减少,从而减轻了心脏和血管的负荷,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也节约了血液资源。临床上常用的血液制品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和冷沉淀等5大类。

综上所述,输注成分血进行治疗的优点主要是:(1)高效:有效成分的含量和纯度高、针对性治疗效果好。因为每一种血液成分制剂在制备的过程中都是经过分离、提纯、浓缩的容量很小,但是有效成分的浓度和纯度很高,可以很好的提高临床疗效。(2)安全性高:全血的成分复杂,引起各种不良反应的机会多。成分输血可以避免将不必要的血液成份输入患者体内所致的不良反应。由于病毒不是均匀的分布在血液的各种成分中,因而各种血液成分传播病毒的危险性不同,病毒通过白细胞传播的危险性最大,血浆次之,红细胞和血小板相对较小。而使用单一的血液成分就能够降低因输血而导致的血液传播疾病和性传染病的发生,提高输血的安全性[6]。(3)使用方便节约血液资源:血液成分制剂的稳定性好,易于保存和运输,全血白细胞中的粒细胞不容易保存而血小板只能保存在(22±2)℃且震荡条件下与全血的储存条件不相同而且相对全血的需要量少很多,使用方便,例如:白细胞、浓缩血小板、血浆等几种血液成分的制品,可以分别输给几个需要不同血液成分的患者,这样既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又能充分利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节约了血液资源。(4)价格便宜,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我们要重视成分血在临床治疗中的推广和应用。在医院临床的各个科室树立成分输血的意识,最大限度的发挥血液的利用价值,提高临床上输血治疗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杨成民,李家增,季阳.基础输血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48—664.[2]劉备叶,覃灵芝,曾凡萍.临床输血情况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3(20):2752~2753.[3] 江朝富,崔徐江,汪传喜.现代成分输血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吴彩霞,吴岩.浅谈成分输血[J].中国社区医师,2007,9(I):3~4

[5]高峰.输血与输血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76.

篇5:输血不良反应试题答案

部门

岗位

考核时间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新药监测期内的国产药品和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需报告哪些不良反应?(D)A.新的一般的不良反应 B.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 C.已知一般的不良反应 D.所有不良反应

2.药品生产企业应当(C),承担本单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A.设立专门机构或配备专职人员

B.设立或者指定机构并配备专(兼)职人员 C.设立专门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 D.指定机构并配备专(兼)职人员

3.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对获知的死亡病例进行调查,详细了解死亡病例的基本信息、药品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及诊治情况等,并在(C)日内完成调查报告,报药品生产企业所在地的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A.5 B.10 C.15 D.30 4.设立新药监测期的国产药品,应当自取得批准证明文件之日起每满(A)年提交一次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A.1 B.2 C.3 D.5 5.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发现或者获知已知一般的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D)日内报告。

A.5 B.10 C.15 D.30 6.PSUR必须在数据截止日后(C)天内提交。如超出时限,企业必须填写《PSUR延迟提交申请》,质量受权人签字盖章后,以附件形式随PSUR提交。A.15 B.30 C.60 D.120 7.进口药品和国产药品在境外因药品不良反应被暂停销售、使用或者撤市的,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在获知后(A)内书面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A.24小时 B.2日 C.3日 D.7日 8.我国PSUR的“数据截止日”以(B)的日期为起点计。A.收集到不良反应 B.取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C.药品上市 D.药品首次生产

9.药品生产企业获知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当立即开展调查,在(A)日内完成调查报告,报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 A.7 B.10 C.15 D.30 10.未按照要求提交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的,由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的罚款:(C)

A.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 B.一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 C.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 D.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从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工作人员(CD)。A.无需具有医学、药学、流行病学或者统计学等相关专业知识 B.无需具备科学分析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的能力

C.应当具有医学、药学、流行病学或者统计学等相关专业知识 D.应当具备科学分析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的能力

2.药品生产企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对相应药品不予再注册。(AB)

A.未按照要求提交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的。B.未按照要求开展重点监测的;

C.未建立和保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档案的。

D.未按照要求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或者群体不良事件报告、调查、评价和处理的。3.关于死亡病例的处理,企业应当:(ABCD)A.及时、如实的向药物监管部门进行上报 B.配合药物监管部门进行病例调查

C.随访收集病史、合并用药、诊断等病例相关的信息 D.需要提供相应的医学支持

4.企业产品相关的安全性信息可能来源于?(ABCD)

A.重点监测 B.患者热线 C.市场调研项目 D.临床试验

5.PSUR中安全性相关的研究信息根据研究是否已完成或发表,分(ABC)进行介绍。

A.已完成的研究 B.计划或正在进行的研究 C.已发表的研究 D.已取消的研究

6.PSUR中关于药品不良反应汇总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所有药品不良反应需以病例列表和汇总表进行分析。B.首次进口五年内的药品,所有药品不良反应需以病例列表和汇总表进行分析。C.其他药品,新的或严重药品不良反应需以病例列表和汇总表进行分析。D.其他药品,已知的一般药品不良反应,只需以汇总表进行分析。7.以下哪句话是正确的(ABCD)

A.对于新的且严重的不良反应个例,每次PSUR均应提供从药品上市到数据截止日的累积数据。

B.PSUR必须在数据截止日后60天内提交。如超过出时限,企业必须填写《PSUR延迟提交申请》。

C.PSUR累积的病例按照不良反应所累及的器官系统分类排序汇总。

D.PSUR中对药品不良反应分析,必须分析死亡、新的且严重、群体的不良反应。8.PSUR中上交的附件包括:(ABC)

A.药品说明书 B.药品质量标准

C.必要的参考文献 D.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 9.药品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ABCD)

A.未按照规定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或者无专门机构、专职人员负责本单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 B.未建立和保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档案的; C.未按照要求提交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的; D.未按照要求开展重点监测的;

10.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ABC)应当按照规定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

A.药品生产企业(包括进口药品的境外制药厂商)B.药品经营企业 C.医疗机构 D.公民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并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备案。(√).PSUR报告格式:封面、目录、正文和附件四部分。(×)

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专职人员应当每年度统计分析全年收集到的本企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情况,并向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报告。(√)4.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应当在收到下一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提交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评价意见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完成评价工作。(√)5.药品重点监测,是指为进一步了解药品的临床使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征、严重程度、发生率等,开展的药品安全性监测活动。(√)

6.如果PSUR数据截止日与药品再注册时间为同一年,生产企业可考虑再注册的实际情况,把PSUR数据截止日提前,提前时间最多为一年。(√)7.PSUR报告期应当遵循连续完整、不应当有遗漏或者重复的原则。(√)8.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发现或者获知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10日内报告。(×)

9.进口药品(包括进口分包装药品)的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向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提交。(×)

篇6: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1、临床输血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患者输血后若达不到预期效果或病情比输血前加重,又不能用原发病解释时,应及时向输血科反馈或请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指定专家会诊,共同分析原因,重新制定输血治疗方案。

2、处理输血不良反应应首先查明原因,明确诊断。但在一时原因尚未查清时,不能等待诊断,耽误病情,临床医生应视病情变化,暂停输血,保留静脉通路,由临床医生为主进行必要的对症治疗,并应完整地保存未输完的血液和全部输血器材待查。

3、临床科室在进行输血治疗时,一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必须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详细记录受血者的输血史、妊娠史及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便迅速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请输血科技术人员协助会诊,并应将《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及时送回输血科。在紧急情况下先处理患者并电话通知输血科,后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回报单是输血反应的凭据,未送此单者输血科视为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4、怀疑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应执行以下程序: 1)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记录单;

2)核对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新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离心,观察血浆颜色,并进行血常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 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5、怀疑血液污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按以下程序处理:

1)观察血袋剩余血的物理性状:如有无混浊、膜状物、絮状物、气泡、溶血、红细胞变成暗紫色、血凝块等,有上述情况之一均提示有细菌污染的可能; 2)取血袋剩余血直接作涂片或离心后涂片镜检,找污染细菌;

3)取血袋剩余血和患者血液,在40C,220C,370C条件下同时作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

4)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6、发现病人有特殊抗体如需继续输血,协同血液中心寻找适合的配合血源。7、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的经过应详细记录并入病历保存,《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由输血科保存10年。

8、输血科工作人员根据《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把信息维护到计算机的血库管理系统,并在相应登记本作好记录。

篇7: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制度

NCXMYZYYYSXK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制度

1.输血不良反应指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与输血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输血副作用、经血传播疾病、血液输注无效等。为能及早发现输血不良反应,避免延误治疗,保障受血者安全,负责输血的医护人员应对输血过程进行严密观察。

2.经治医师应详细了解受血者的输血史、妊娠史及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便迅速做出初步诊断,必要时请输血科技人员协助诊断。

3.处理输血不良反应应首先查明原因,明确诊断。一旦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通路,并完整的保存未输完的血液和输血器材待查。

4.怀疑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执行以下程序: 4.1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4.2对症处理,注意保暖、解热、镇静。

4.3医护人员要亲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min测体温、血压一次。

4.4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要与细菌性污染性输血反应鉴别。4.4.1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血,经对症处理后30min至2h后症状缓解;若患者仍需输血,应改输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

4.4.2如停止输血并对症处理2h后,病情未缓解并加重者,应考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及时抢救。

215 宁城县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

NCXMYZYYYSXK

5.怀疑过敏性输血反应,应执行以下程序:

5.1对轻度过敏反应应减慢输血速度,口服或肌内注射抗组胺药物,严密观察,若症状缓解可继续输血;反之,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并查找原因。

5.2重度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有支气管痉挛者,皮下注射肾上腺素;严重或持续者,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氨茶碱等;有喉头水肿者,应立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免窒息;有过敏休克者,应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

6.怀疑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执行以下程序: 6.1核对《临床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和《交叉配血申请单》 6.2核对受血者及献血者ABO、RHD血型。用于保存于冰箱中中的受血者于献血者血标本及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标本、血袋中剩余血标本,重测ABO、RHD血型,并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盐水介质和非盐水介质)。

6.3采集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离心,观察血浆颜色,并进行血常规测定。

6.4采集受血者血液,进行血清胆红素含量测试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做进一步坚定。

6.5留取输血不良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属血管内溶血,尿中有血红蛋白)

7.一旦怀疑因血型不合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应由治疗医师积极治疗,治疗原则如下:

216 宁城县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

NCXMYZYYYSXK

7.1迅速补充血容量 7.2应用速效利尿剂 7.3应用多巴胺 7.4碱化尿液

7.5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剂大剂量免疫球蛋白。7.6病情严重者施行换血或血浆置换疗法。7.7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应进行透析治疗。7.8DIC的防治。

8.怀疑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按以下程序处理: 8.1观察血袋剩余血液的物理性状:如有无浑浊、膜状物、絮状物、气泡、溶血、红细胞变暗紫色、血凝块等,有上述情况之一均提示有细菌污染的可能。

8.2取血袋剩余血液直接涂片或离心后涂片镜检,找污染细菌(阴性不能排除细菌污染)

8.3取血袋剩余血液和患者血液,在4°C此、22°C、37°C条件下作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细菌培养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执行《医用洁净工作标准操作规程》。

8.4对受血者进行外周白细胞计数:如中性粒细胞与输血前相比明显增多,对诊断有帮助。

9.一旦怀疑怀疑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治疗原则如下: 9.1及早联合使用大剂量、强效、光谱抗生素。9.2加强支持疗法。

217 宁城县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

NCXMYZYYYSXK

9.3及时采取抗休克、防治DIC与急性肾功能衰竭措施。10.经血液传播疾病 细菌、病毒、寄生虫、螺旋体均可经血液传播,其中病毒对受血者威胁最大,特别是引起输血后肝炎和艾滋病。

10.1当出现或怀疑输血感染病例时,经治疗医师应及时向科主任报告,并及时书面报告医务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和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10.2医务部在接到报告后组织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分析查找原因,做好相关资料的登记,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10.3医务部写出调查报告,认真总结经验,制定相应防范措施。10.4对可能因数学感染疾病产生医疗纠纷或法律诉讼,我院应保存好相关资料,与相关部门协调积极应对。

10.5当引起或可能已经引起输血传播性疾病时,要积极通知中心血站,并建立随访制度。

10.5.1献血员随访由中心血站定期进行,随访献血员目前是否阳性,用到其他患者目前情况,当时试验记录质控记录。

10.5.2受血者随访由经治医师定期进行,随访输血前传染病检测指标,近期活动的情况,近亲属输血传染病指标检测情况,有无其他感染情况发生等。

10.5.3通知和随访受血者,要由经治医师严格按照保密制度进行实施,能见到受血者本人时,要单独面对面告知,无法见到受血者本人时,可通过电话告知-0.218 宁城县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

NCXMYZYYYSXK

11.受血者如发生疑难的严重输血不良反应,经治医师应通知上级医师并及时报告医务部,由医务部出面协调各临床科室对受血者进行联合诊治。

12输血完毕,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医护人员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交输血科保存。输血科统计上报医务部。

篇8:输血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2013年1月~2015年9月有80例患者进行输血治疗。男性56例, 女性24例, 年龄18~79岁, 平均 (39.68±3.56) 岁。输血后发生不良反应4例, 发生率为5.00%。其中过敏反应2例, 发热反应1例, 溶血反应1例。4例患者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均好转, 无死亡病例。

2 常见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

2.1 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是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之一。引起发热反应的因素有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 前者主要由抗白细胞抗体、抗血小板抗体产生, 可以通过滤除白细胞等方式[2]防止该类发热反应的发生, 后者主要是热原反应, 如死亡的细菌和细菌产物产生, 护理操作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防止污染。本组有1例发热反应, 患者在输血后1h出现高热、寒战症状, 体温39℃。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变化, 每15~30min测体温1次, 停止输血, 发热较轻者可以减慢输血速度, 将输血前后血样和输血器具送检, 寻找致病原因, 冷敷患者头部。

高热时应用退热药物, 寒战期注意保暖。输血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规范, 以减少热原物质, 从而减少发热的发生。

2.2 迟发型溶血反应

该类溶血反应多在输血后3~10d发生, 临床以黄疸、不明原因发热为主要表现, 程度较重者出现寒战、心悸、胸痛、呼吸困难、茶色尿等, 严重者可发生肾功能衰竭甚至休克。该类患者输血效果往往不理想, 实验室检测常有网织红细胞增加。本组发生1例溶血反应, 为患者多次输血后血浆中产生了不规则抗体导致。一旦发生溶血反应, 应立即终止输血, 重新做交叉配血试验, 选择相配合的新鲜同型血, 根据病情注射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及其他对症药物,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尿量的变化, 防止发生DIC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溶血性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输血过程中要注意密切观察, 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2.3 过敏反应

主要由于输血或妊娠产生抗体Ig A, 再次输血引起严重反应[3]或因Ig E抗体特异性所致的过敏体质[4]所致。轻者以搔痒、荨麻疹、皮肤红斑为临床表现, 中度过敏反应可出现呼吸困难、低血压、肺部罗音, 严重者会出现过敏性休克。本组2过敏反应2例均在输血后出现皮肤红斑、全身皮肤瘙痒, 减缓输血速度, 口服抗组织胺类药物后好转。对中度和重度过敏反应者应立即停止输血, 根据病情注射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药物, 血压低者给予省血压药物, 出现血管性水肿者要进行吸氧、气管插管等措施。

2.4 细菌污染

细菌污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采血器、血袋、输血器具消毒不严格引起, 血袋在运输过程中保存不当或质量问题引起破损, 也可引起细菌污染;另外, 献血者穿刺部位消毒不严格、血液成分制备时未严格无菌操作、血液从贮存冰箱取出后室温放置太久[5]等也是引起细菌污染的因素。细菌污染的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阳性球菌。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呼吸困难、烦躁等, 严重者可引起休克甚至死亡[6]。输血前, 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库血的质量, 有无变色、溶血等情况, 观察血袋是否有破损情况, 血液从贮存箱取出后要在4h内输完[7]。患者一旦出现上述临床症状, 应立即停止输血, 将血袋内的剩余血做细菌培养。早期足量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根据病情注射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药物, 防止发生休克、肾功能衰竭。

2.5 循环负荷过重

主要是由于快速、大量输注血液制品引起。患者查体发现双肺布满湿罗音、肢体浮肿、颈静脉怒张, 有咳泡沫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等表现[7], 病情进展迅速, 往往在短时间内死亡。应立即停止输血, 高压吸氧, 给予镇静剂、利尿剂、平喘药物、强心剂、扩血管药物等。

2.6 高钾血症

如果血液保存时间过久, 容易引起细胞内K+向血浆中转移, 轻者不需要处理, 输注保存1 周的浓缩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以防止发生高钾血症[8], 严重者及时抢救治疗。

2.7 DIC

该反应可有多种原因引起, 是一种病理过程, 临床较少见, 但是一旦发生, 会影响患者生命安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2.8 其他不良反应

其他不良反应有枸橼酸中毒、输血后紫癜、肺微血管栓塞等。前者表现为面部麻木、手足抽搐等低钙血症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由于大量输血或换血时, 血浆中枸橼酸盐浓度过高引起。临床注射钙剂,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钙浓度的变化。输血后紫癜多发生于人类血小板抗原阴性的病人, 临床罕见[9]。肺微血管栓塞是由于血液中的白细胞、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形成微聚物, 阻塞肺毛细血管引起, 临床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等。应立即给予吸氧、抗休克等对症处理, 患者输血时尽量选择成分血或用微孔滤器除去血液中的微聚物[10]。

3 讨论

输血中一旦发生不良反应, 常常威胁患者生命, 护理人员要加强责任心, 熟悉相关输血知识, 严格操作规程, 输血前仔细了解患者的病情、输血史、过敏史, 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对输血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等。输血前仔细检查血袋是否完整, 有无血液溶血现象, 仔细核对患者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等, 以免发生核对错误。输血前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对有紧张、焦虑等心理的患者做好心理疏导, 为患者讲解知识及注意事项, 减少其不良情绪。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生不良反应, 要保持镇静, 在报告医生的同时及时做好抢救及对症处理的准备。

总之, 护理人员一定要熟悉输血相关知识, 尽量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成分输血, 严格掌握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严格无菌操作等, 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蔡德康.136例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回顾性调查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9 (7) :856-857.

[2]王鸿雁, 王芹.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及护理要点[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2, 33 (3) :156-157.

[3]魏小斌.输血人为误差和输血安全[J].中国输血杂志, 2009, 18 (3) :251-253.

[4]江桂连, 刘红霞, 潘丽娟, 等.悬浮红细胞保存过程中高浓度血小板白细胞聚合物的形成及其预防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20) :183-184.

[5]朱红, 刘裕华, 刘军, 等.63例发热性输血反应患者白细胞抗体的检测与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13) :223-224.

[6]张涛, 王明道, 艾立清.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28例的临床护理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30 (20) :151-153.

[7]李梅芳, 李婉仪.不同成分输血的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J].当代护士, 2014, 16 (2) :119-120.

[8]卿文衡, 唐业华, 吴华.58例输血不良反应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 7 (1) :2386-238.

[9]李芹玲, 刘梅.输血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校医, 2009, 23 (50) :578-579.

上一篇:实用的冬天关心问候语下一篇:军事理论题库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