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教育阵地

2024-07-20

坚守教育阵地(精选8篇)

篇1:坚守教育阵地

坚守文化的阵地

——《思修》主题演讲稿

笑付

基辛格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很有名的话: 当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国家;当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人;当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世界!我想当一个名族的文化被控制时又是何等的悲剧啊!

然而我们的国家,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璀璨文化的国度正一步步遭受着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千百年来,他们的坚船利炮没有让我们屈服,反而让优秀的中华儿女越发团结!他们无情的经济封锁没能逼我们摇尾乞怜,反而让我们在靠自己的双手努力下生活越来越富足并使我们越来越强大!在物质角逐的这块阵渐渐的,他们眼里这个社会形态和自己对立并且越来越难对付的国度无疑是自己霸权主义扩充的最大障碍!于是他们的如意算盘在各个与中国有关的领域敲打着。三十多年前,我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向全世界人民伸出友好的双手,然而,一些见不得我们强大的列强在我们合作之余却让他们的文化像SARS病毒一样迅速蔓延!一场文化阵地上的战争正式打响!

可是文化渗透战争给我们的损失短时间很难看出,在经历祖国从殖民统治到新中国建设热潮风风雨雨后,我们已经很疲惫。有些人对西方灯红酒绿的生活方式情有独钟,大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般畅块!当我们听着美国摇滚、吃着麦当劳、开着福特车、穿着耐克运动服、用着美国电脑、看着美国大片的时候,我们的下一代很可能被这种文化渗透所影响。这种文化的影响将直接对国家安全产生直接的反应。果不其然,在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种影响日益显现,移民热、追星族……还有80、90一代遭质疑不能不说未受之影响!所以,坚守一个国家的文化阵地,不亚于战场的冲锋陷阵。

但是,中华民族修砌了数千年的文化堡垒不是轻易就能被击垮的。在文化角逐的这块阵地上,我们是拥有强大的武器的:今天,我们看到,无论何种皮肤的人,都能骄傲的使上字正腔圆的汉字;孙子兵法的精髓正被各国商业精英采纳;儒家思想也正被各国政治家奉为圭臬,争相效仿。可是这些,我们必须清醒对待。也只可以作为这场战争的一个小小转机。我们的挑战还很巨大,台湾问题、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我们的一个小小挑战,他们都会大书特书,一直上升为一个大的政治问题,在连同与他们志同道合的伙伴来瓜分我们!可这些、终究是她们的梦,他们在等,在等,等着那一天,我们的国人说道:“西方文化真好,我甘心做个美国人!”这样,我们的文化阵地失守,他们胜了,就可以大张旗鼓的肆意瓜分,没有任何舆论压力和反抗。因为,我们已接受他们的文化,我们被同化掉,被融合。地下,他们永远只是在碰一鼻子灰的情况下悻悻而去!

中华民族是不能有这么一天的。因此,当下的青年人,必定要是时刻把握着我是龙的传人这一不变原则,广纳世界友人,在守住自己文化底线的同时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传播我们的文化,我想我们的阵地必将牢牢他在我们的脚下。一切恶势力必将在我们海一般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播中灰飞烟灭,中国也将安宁和谐的屹立于东方!

篇2:坚守教育阵地

坚守道德阵地,共创美好未来 我相信成为一名法官是很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在他们的心目中所梦想的法官形象,比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所亲身感受到的更光荣更神圣。在西方国家,只有三类人可以穿上特定的长袍:疗治肌体的医生、洗涤灵魂的牧师、维护正义的法官。法官是正义的使者,是公平的化身。他社会地位崇高,倍受人们的尊重和敬仰,独立裁判,生杀予夺,不怒自威;他集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思维、清醒的头脑于一身,一生致力于维~律的公正和威严;最重要的是他具有各行各业中最崇高的职业道德,品行高洁,襟怀坦荡,弘扬美德,匡扶正义,以一身浩然正气傲然挺立在人生潮头,象泰山绝顶令人仰止。然而冷静衡量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看一看我们身边无数个普普通通、勤恳工作着的法官们,不能不感受到“崇高”二字的沉重。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多元性、开放性、利益性,也产生了道德观的众多选择。法官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着高贵和庸俗的碰撞,清贫和金钱的较量,寂寞和繁华的斗争:一边是我们勤勉辛苦、加班加点的工作,一边是不法商人投机偷税,大发横财;一边是我们舍身求法、为民解忧的万丈豪情,一边是无法逃避的行政干预、人情困扰、执行难、地方保护各种顽疾;一边是我们每月平均千元以下的微薄的工资,与此相对应的穷尽半生积蓄购置的两居室、三居室,一边是同样通晓法律的知名律师,代理一次大标的诉讼即可获得的数万薪酬,还有他们与此相对应的坐落在绿林芳草间,出入均为高级轿车的所谓高尚住宅区。当民主和法制的建设尚未完全跟上社会变迁的脚步,当我们的社会对奉献和高尚只限于提倡却没有给予有力的保护和慷慨的回报,对卑劣的言行只限于指责却没有给予迎头的痛击和严厉的惩罚,那么卑劣就得到了纵容而显得务实,道德就受到了冷落而越发飘渺。我们的优秀法官们,其法律功底和敏捷的才思比那些知名律师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什么不去做出现实的选择,是什么一种精神力量让法官无怨无悔地承担着这么沉重的社会良知,执著地把守道德的高地?我的回答是:是的,是有一种精神力量支持着我们,让我们必须承担,必须把守,必须安于一生的清贫,这份清贫甚至要延续到我们的后代。我们必须如此,因为我们是人民的法官,道德和良知的守护者,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高尚的道德,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美德,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医生有医德,教师有师德,律师有执业纪律,企业有竞争准则。但是有些行业与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关系不大,即使从业人员素质很差,公众也能容忍,期待他们慢慢改正。法官却不同,我们每天所接触的是一类特殊又敏感的人群,我们永远处在各种利益和冲突的尖锐的纠结点。以我们现在的国情,普通老百姓绝对不会因为楼下放音响时间太长了,睡不好觉就毫不犹豫地起诉他;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愿意撕破脸皮闹到法院来的。很多人来到法院时早已经心灰意冷,怨气十足,抱的是“不蒸馒头争口气,这官司我非赢不可”的激进态度,对诉讼结果的强烈关注使他们对法官的言行十分敏感,只要法官实体或程序上处理得稍有偏差,或者仅仅是言辞上有冷漠和厌烦,当事人就会认为法官不公正。社会公众对法官的职业道德要求之高,远远超过了普通的道德标准。难怪有人说:如果社会上追求完人的话,那么法官就是大家心目中的完人。有人可能说:我不是完人,不是圣贤,我只是一个平常的人,我何必要时刻满足当事人苛刻的期望,那么严格地要求自己,太累了吧。我就自私那么一点点,平时当事人向我“意思”那么一点点,有机会去吃那么一点点,有什么不可呢?我要说,善恶无大小,质的飞跃来自于量的积累,今天接受的一点点“意思”,也许就酿成你明天成为~蛀虫的一念之差,你放纵自己的那一点点,会无形中侵蚀着司法战线的万里长堤,慢慢损害着整个社会的公信力。我们既然选择了法官这个职业,就已经选择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道路;它决不应该被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应该作为一项神圣的事业。也许达到它的道德要求真的是太难了,但是我相信只要精神不滑坡,希望总比困难多!李大钊写过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觉得同样适用于法官。只不过法官写的不是普通的文章,而是关系当事人切身利益的判决、裁定,一个优秀的法官,能够通过他所经手的每一份判决、裁定,巧理千家事,温暖万人心,从细微处显公正,于点滴间见效率;努力去伸张我们整个社会的善良和正义,抚平你失衡的心态,净化你浮躁的灵魂,体现他崇高的个人道德。永远不要小看“道德”二字,它经得起金钱的腐蚀,使法官成为国家大厦坚固的基石;它抗得住权势的压迫,使法官保持着不卑不亢的骨气和正气;它激励我们所有的法官心灵相通、相互勉励,如同那展翅的雄鹰,襟怀万里、志存高远、惩恶扬善、与时俱进,共同守护中国法制的湛湛蓝天,去迎接属于国家、属于民族,也属于我们辛集法院、属于我们在座每一个人的光明美好的未来!

篇3:坚守教育阵地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主阵地,在探索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理所应当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因为大学生是全社会当中生命力最强、思维最活跃的一个巨大群体。他们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健康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把他们造就成为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同奋斗的人才,这是高校宣传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大历史任务。尤其是在高科技迅猛发展,信息爆炸时代来临的新形势之下,如何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和高科技前沿技术手段解决传统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作为一个从事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工作为时不久的新兵,根据自己粗浅的工作实践,深感利用好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并就此笔者提出几点意见。

新媒体应该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需手段

根据2011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数量达4.85亿,世界排名第一。其后几年,这个数字更是以几何倍增速度上升,而其中大学生是关注利用新媒体的主力军和先锋队。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看到,网络生活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互联网在为大学生提供便捷信息来源和智能服务的同时,也在为他们提供了游离与社会现实的虚拟空间。大学生思想活跃多变,他们不但快速接受具有正能量的新事物,也非常容易受到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仅凭课堂教学或者报告会以及不定期活动等传统教育手段已经无法满足造就国家良才的迫切需求。如何让新媒体充分发挥其特有传播功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须手段,是时代摆在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而且艰巨的任务。要完成好这个任务,就必须要了解掌握新媒体在教育工作中的特点和优势。首先要看到和接受的是,新媒体完全打破了长期以来学校以课堂传授为主要教育方式的传统,任何信息内容都可以以交流、探讨、沟通甚至碰撞的方式进行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受教育者随时随地可以把自己的好恶质疑表露倾诉出来,对其他人形成影响。教育模式因此变得自主、平等、交互、开放。这种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也给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问题和高难度。作为教育者来说,我们不但要学会和适应这种状况,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主题明确且手法多元化,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轻松活泼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当中去,让他们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并且学会正确与人分享成果。

利用新媒体本身所具有的灵活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敏性

新媒体较之传统媒体具有不可同日而语的自由选择性和不可控性,或者叫做灵活性。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先于受教育者把握和利用这一特点对教育内容进行及时更新汇总,不断创新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方式方法,准确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倾向和动态,对其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和引导。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新媒体平台走进大学生的心灵,化作促进他们成长进步的力量。思想政治课教师可开通个人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与思想政治课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参与互动交流,设置问题要求学生参与回答,并在课上进行提问。

运用新媒体,增强大学生接受正确思想引导的主动性

网络的开放性使它拥有海量信息和超强的传播速度,这是年轻一代特别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水平的大学生所青睐的。网络如同一个万能的宝库,可以给予你所想要的一切,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极具诱惑力。网络里的信息大大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的思维变得多维而且活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已经由原来的客体地位转变为主体,因此调动他们学习和接受的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激发出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这种教育才不会沦为形式,才会收到预期效果。当前多数高校开通微博、微信,是利用网络传播信息最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大学生通过关注自己学校的新媒体,可以第一时间学习掌握学校传播的正能量信息。

利用好新媒体,建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细致复杂而艰苦的工作,不仅仅是通过几门几节课就能够一蹴而就的。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络深入社会生活每一角落的当今社会,在高校这块人才聚集的高地上,应该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建立起生动活泼符合青年大学生思维认知特点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用符合时代特色的形式和内容吸引学子们主动加入到这个平台上来,在这里汲取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的人生经验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各方面的信息和知识,帮助他们提高判断是非,辨别正误,塑造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主动性和能力,牢牢坚守好高校这块培育社会主义有用人才的阵地。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于高等院校新媒体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支持,高校本身也在这一方面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努力并且也已显现了明显成果。但是,网络发展毕竟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扑面而来,很多东西还在熟悉了解探索适应的阶段,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可以说也是一个比较新而且具有一定难度的课题。据了解,目前很多高校在这个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总结起来无非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比较滞后。大多数院校的网络思政教育还是处于利用新手法,传播老形式老内容的阶段,而面对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忽视理论学习,重业务轻政治等问题没有卓有成效的解决之道。其次,是能够驾驭新媒体的思政教育力量缺乏,急需培养一支既懂思想政教育又精通高科技网络技术的新型师资队伍。目前各高校除了时政课上的思政教育之外,基本实行的是辅导员制,由他们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而很大一部分辅导员因为待遇、名分等问题并不安心和稳定,极少有人会主动利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思政和道德素质教育。可以说从事思政网络教育的专职人员少之又少。第三,是舆论导向管理难度大,可控性差,容易导致畏惧心理。众所周知,网络的虚拟性特征和超强的传播时空,往往使得管理者产生观望和等待心理,这不能不说也是高校利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思正教育推行比较缓慢的原因之一。一些高校甚至不愿建立或者开放新媒体平台,潜在的心理因素往往是惧怕如同时空穿梭版的巨大信息量可能带来的麻烦和问题。

篇4:谁来坚守农村初中历史教育阵地

关键词:历史 专业 农村初中 教学效益

从一位专业历史教师的困惑谈起

最近,一位任教农村初中十余年的专业历史教师有许些困惑。他与一位初教历史的非专业教师同上一个级的两个班,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却出人意料,居然所任班级的历史成绩还比不了另一班!再看看这位专业老师的“历史”:他大学一毕业就任历史学科教学,课堂非常生动有趣,讲解也线索清楚,整堂课下来都很有激情,很具亲和力,历次考试中都以绝对优势超过其它班级。再走近另一位非专业老师的课堂:语言平淡,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顺序“念”下去,间或圈画勾重点,教学形式单一,从来没有用过多媒体,甚至连历史地图册都没用上。为此,笔者又去统计了该校历史教师队伍,结果更是大为惊讶。该校就共有七个教学班,一共五位历史老师,却只有一位专业历史老师,但可惜专业不专职,他还上有英语,历史只是他教学任务的小部分,也就是说该校的历史课都当成了“搭头”,是用来平衡老师工作量的一个工具。笔者还走访了另一所类似的学校,共六个教学班,两个历史专职教师,但又专职不专业。以上反映出农村初中历史学科严重的不公平现象,也存在着巨大的问题与隐忧,我们不得不为目前农村初中历史教育现状而担忧。试问谁在坚守农村初中历史教育阵地?又怎样才能坚守好农村历史教育这块阵地?于此,笔者认为农村初中历史教育亟需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教学效益

近年来,有效教学成为教育学术领域研究的最热门话题。那么我们讲的有效是指教学效率、教学效果还是教学效益?效果是教学活动成果与预期目标的吻合程度或实现程度。教学效率是单位时间内教学效果的量化值。而教学效益是要在有效的单位时间内将各种信息吸收并内化,特别是要追求教育教学的终极社会目标。说形象一点吧,我们用尽量少的时间完成了教学任务,那就是效率比较高;课堂上学生听懂了所讲知识,师生互动好,产生了共鸣,那我们就说效果比较好;学生在有效时间内既学到了书本知识,掌握了理论,提升了能力,还内化了各种思想教育,我们就说有教学效益。这样看来,我们都想要追求效果、效率和效益的统一,但教学效益绝不是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简单叠加。我们再来看看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两位老师:非专业老师按照“三个一”模式,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甚至于搞勾画圈点,安排学生课堂实记和练习,教学效率和效果自然都比较好,但在当今的考试模式下却苦了专业老师,他们更注重全面知识的传授,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对更高专业层次的追求,也难怪偶有失利的尴尬。

历史≠吹牛

历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总认为它是豆芽儿科、副科,上历史课无非是听故事,是饱尝语数外大餐后的甜品,加之现行的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从板块设计到内容陈述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兴趣,老师也抓住了学生的心态,用蛮有兴致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甚至想办法把一些历史故事加以润色,前联后串,尾尾道来,还真能让学生入耳入脑。但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把历史故事联系得过于广泛,讲解时间用得太多,学生似乎只记得了一个故事梗概,不能知晓基础知识,更不懂基本线索,教师也不能全面完成任务。

教学范围≠考试范围

在教学范围上,目前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只教教材中的正文(宋体字)部分,因为在教材的说明部分也明确规定:小字部分为阅读教学内容,可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地教学;二是根据各地市中考标准规定的范围进行教学,这在第六期的农村初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按照这个标准全册书就只有约一半的内容,甚至还直接引领到初一和初二的教学。如果我们只按中考标准上抽筋课,学生肯定学不到全面的知识,而是一些无法连贯的断代史。从应考的角度看,这样做很有效率和效果,但从专业的角度看,这又很失职,是对学生的极不负责,也严重违背了历史学科的本身意义所在。当然,有些地市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每年都对考试范围作调整,也许在任课教师的片片埋怨声后能体会到这样做的良苦用心。

辅助资源≠主体资源

教学辅助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而采取的媒介或手段,例如现在的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等。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较好地补充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但辅助绝不能占据主体,我们最终的教学活动都要回述到教材中来,映射到现实生活中去。目前在使用教学媒体上有三种倾向:一是坚决不用媒体资源,就如开头所讲到的连该用《历史地图册》都没用到,这在农村初中由于受条件限制显得要突出一些;二是滥用媒体资源,如教材和地图册上有的就不必做成课件,我们既不能只用教材资源,也不能全用媒介资源,要注意把握度的问题,要在充分使用好教材和现有资源的前提下使用教学辅助资源。三是媒体形式单一,不能老是将学生叫到多媒体室用课件上课,那样学生也会烦恼的。

全覆盖背诵+铺天式练习≠好成绩

历史在人们心目中似孚就是只要记住了,甚至于热炒热卖都很有可能带来直接效益。于是某些老师在尝到了这一“甜头”后便要求学生背历史书,甚至还象语文课文一样的背诵,外加以铺天盖地的反复练习,这在农村初中比较普遍。但教材不加处理,练习不作甄别,学生的负担该有多重?况且这样做也未必能得高分。例如资阳市的历史中考若干年前就取消了类似于“贴经”式的填空题不就给死记硬背当头一击吗?再如资阳市2007年中考有一题为“总结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就是超孚于教材,考查了学生的能力,也要求教师平时加强对学生进行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篇5:种好“责任田”,坚守“主阵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回顾老君庙初中主持工作近一年来走过的路程,真是百感交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困难与顺境交替,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老君庙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局党组提出的“强化学校管理、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一工作思路,按照工作计划,以管理好学校为责任田,以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阵地,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主产,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校全体教职工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一年;是老君庙初中不断发展壮大,迈上新的征途,现就学校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智慧引领团队,和谐赢得发展

1.转变思想:针对赵局长对老君庙初中教师“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自以为是”的评价,痛定思痛,我们加强学习。学习赵局长一系列讲话精神、学习外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学习新形势下教育对教师的工作要求,彻底扭转这一不利局面。

2.树立形象:以“服务”为根本,逐步树立学校班子新形象。调整部分领导班子的分工,使其人尽其才;落实“承包责任制”,班子主要成员坚持上课、听课;继续年级主任负责制,抓好各年级的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班子成员与一个后进学生建立“一帮一”结对子帮教关系。对年级组、后进学生进行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帮助。

3.深入一线:班子成员都坚持上课、听课、评课,我本人每学期都听课在60节以上,评课在30节以上。作为校长,我的主要精力和工作都放在抓教育教学管理上,经常和老师们探讨课堂教学和教改教研,自己也做到坚持学习理论和参加继续教育,掌握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对教学工作深入了解,崇尚实干,工作效率较高。

4.激发热情:实行全员全岗聘任制。学校聘任年级主任,年级主任聘班主任,再由班主任聘任本班教师,落聘者调整其教学岗位、或下小学支教,增强教师的危机意识,激发全员工作热情。

5.修章立制:预谋强兵,制度先行,坚持用制度管理,而不是用人管理。针对绩效、考绩、职称等多项规章制度,学校进行了切实有效的修订,真正做到了奖优罚劣,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平稳开展。

二、坚守课改阵地,构建高效课堂

1.把脉课堂:受教师思想状况的影响,我校的课改工作始终处于低谷,表现在:一是常态课教师疲于应付;二是缺乏优秀者起示范引领作用。

2.强力推进:成立推进汝南模式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构建汝南模式工作计划,加强课堂模式监管;把课改与评优评先晋级职称等挂勾,让积极践行课改者得到奖励。

3.活动引领:我们带领骨干教师到东官庄一中、和孝初中、常兴一中、常兴二中等学校学习,感受他们先进的课改理念和管理;组织全体一线教师参加由清华园学校主办的暑期高效课堂建设培训讲座,促使教师对课改理念和方法的再学习;和清华园学校、韩庄初中等八所初中结成课改联盟,定期派教师到校交流、学习;邀请县一中王红、双语刘玲等名师到我校传经送宝;扎实开展“五课一赛”活动,评选自己的课改能手,起示范引领作用。

4.关注成长:制定青年教师成长方案,建立老君庙初中青年教师成长库,签定师徒结对协议,提供外出学习机会,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完善青年教师成长档案。

三、形成育人特色,促进全面提升

1.精准定位:学校树立“科学化、人文化、民主化、专业化”的管理思想,科学的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详实的拟定学校工作计划,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德育理念;坚持教学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特色化管理思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声有色,业绩突出。后勤保障工作、安全教育工作等有序开展,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

2.特色平台:在“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指导下,发展多样化的特色教育,以适应学生个性健康均衡全面的发展需要。把感恩励志教育、元旦节文艺演出、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3.阅读教学: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让阅读教学有时间保证;充分利用丰富的图书资源,让阅读教学有内容保证;创办校报《小荷报》,让阅读教学的优秀成果有展示阵地。

篇6:坚守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改革创新探索

作者:黄明瑞 《光明日报》(2016年12月27日 14版)

【职教探索】

近年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全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实际,在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中,通过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思政教学改革和思政资源整合等,切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教材、课堂和学生头脑,在坚守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加强队伍建设,解决思政教育主体问题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要坚守党的意识形态阵地,从根本上说要打造一支“争当四个引路人,争做四有好老师”的思政骨干教师队伍。

加强理论学习。近年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健全常态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机制。充分利用双周理论学习、党委理论中心组、党政联席会等组织广大教职员工把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与当前形势、思想状况、工作实际相结合,使理论学习成为任务、成为需要、成为习惯,不断提升广大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素养。

强化主体意识。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思政课教师是坚守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的一线战斗员,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自觉抓好学习,增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加强教师培养。深入推行教学导师制,实施“一对一”的结对培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青年教师、校内兼职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结对培养,骨干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难点等方面全面指导,促进青年教师能力素质提高。同时,注重业务学习培训和实践教学活动,提高思政课教师业务能力,促进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工作发展。

加强教学改革,解决思政教育抓手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积极推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科研、进学科、进意识形态阵地,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抓手。学校紧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这根本抓手,把改革创新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取得重大成效。

加强理论研究。继续发扬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等的学习、研究、阐释、宣传等各项工作。尤其以学校人文社部为龙头,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教学和科研,努力做到论证充分、以理服人,进一步坚定广大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目前,学校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区级项目8项,市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2项,部门项目8项。

深化教学改革。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育引导学生提升道德素养,增强法治意识,树立奉献精神。注重“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方法,设置专题教学和学习导师等,推进项目化实践教学活动,推动思政课思想理念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举办系列专题报告,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传承基地”“壮族嘹歌传承基地”“密洛陀文化研究基地”等,让广大师生接受民族艺术精粹的熏陶,树立家国情怀,进一步发挥思政课程实效性的显性作用。

优化服务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精神文化需求较高的重要社会群体。学校紧紧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优化教育教学服务理念,充分利用优质资源,推进思政课网络课程进校园、探索以面授与网络“双轨并行”的课程运行机制,推行微信教学管理平台、“人文导师制”工作制,开展“人文南职”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创造和生产日益丰富的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加强资源整合,解决思政教育阵地问题

通过创新开展“人文南职”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团队、人文素质教学团队三支教学团队的作用,探索学校、企业、社会、政府多方联动、协同创新的开放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施开放教育。以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及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部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社会责任感。通过“人文周”活动平台聚焦区域民族文化,形成区域民族文化论坛、民俗风情体验、“美丽中国多彩民族”图片展、“民族魂 中国梦”民族文化电影节等教学实践。通过举办“非遗学坊”,邀请知名专家学者等开展系列专题讲座,推动非遗进校园,开拓广大师生的文化视野和学术理念,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建设质量。

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全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的优势,加强与行业企业多层次宽领域深度合作,整合智力、人才,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资源,持续开发和推动《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多彩广西民族文化》,建设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旅游越南语视听说》系列课程,大力推动人文教育“引进来”和“走出去”,逐步实现基于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共同育人背景下的优质课程的自主开发模式。

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科学构建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着力推动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由“单一教育”向“全面育人”转变,优化学科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分类施教、强化实践,切实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篇7:坚守教育阵地

服务群众暖人心

——记阿不都拉乡中阿东村委会委员杨瑞喜

有人说的好:“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平庸;人生不一定伟大,但一定要崇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能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以奉献之心工作,以友爱之心,这句话说着容易做着难,但是他就做到了。

杨瑞喜,男,汉族,1987年8月生,大专学历。现任阿不都拉乡中阿东村委会委员。近两年,他脚踏实地的工作,凭着对工作的热爱,执着与忠诚,把老百姓放在心中的重要位置上,他心系着村里的每一个家庭全身心的为他们排忧解难。2012年3月阿不都拉乡开展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以来,他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愿所盼,他在活动开展中表现的敬业精神和对村民的关心,赢得了村民对他的交口称赞。

一、精心部署,全面推动各级干部作风转变

在深入农户家中、深入田间地头过程中,杨瑞喜同志在走访期间,认真倾听村民呼声,化解纠纷,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一边向每个农户发放了“干部群众联系卡”,一边对每个农户、每个时间段都记起了“民情日记”。把群众所想、所盼、所急、所需,作为改进工作、改进作风的出发点。同时他还深入了解 惠民政策、民生工程、民生实事落实情况,深入细致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依法按政策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一是按照乡党委“三优三强”管理运行机制的要求,严格执行《村两委班子工作运行规则》,实行目标管理、政务管理、财经管理和班子成员管理四大管理制度。按照任期目标、目标责任和目标考核的要求,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人头,严格执行班子成员工作制度、会议制度、办事公开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政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运行制度、接待费用管理制度、差旅费管理制度、办公费用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财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考勤、请假为主要内容的班子成员管理制度。通过制度严格落实,确保了全村工作的正常运转。二是严格执行政务、村务公开制度。村两委采取了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政务和财务进行公开,对低保、退耕还林、扶贫等政务情况和资金收支情况、村级重大事务逐一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参与村务政务管理。三是抓班子作风转变。实行“两委”班子每天轮流坐班制度,党员干部包片联户制度,村综合目标责任制、单项目标责任制、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转变了作风,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切实为民办实事,做好事

各级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是自治区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这次活动中杨瑞喜同志带领村干部走家入户访贫问苦。特别是村中有位村民身患残疾,生活困难,没有经济来源,他就主动帮这位村民出谋划策,亲自去跑办一些办餐厅的相关事情,并且把办好的营业执照亲自送到家中,直到餐厅正常营业。村民很感动,说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当和政府传递的温暖。通过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了解民情、民意、民愿,深入基层大走访等活动的开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一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村党支部决定从增加村集体收入着手,经营好村集体这个“大家”,用行动来说服老百姓,让老百姓从心眼里对支部班子服气。党支部将村里425亩机动地、村民地边上多占的零星地以及200亩弃耕地全部清理出来,张榜进行公开招标发包,单这一项每年就可收入4万余元;集体经营的250亩林带,每年可间伐木材价值达4.7万余元。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万余元。

二是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一方面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根据本村实际,制定了“围绕市场抓调整,发挥优势促增收,走科技致富,农牧结合”发展的新路子。经过示范引导,今年安装节水灌溉1386亩,目前全村打瓜、甜菜、番茄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285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42.73%。另一方面针对村里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村党支部一班人积极联系乡劳动保障所,今年输送16名富余年轻劳动力参加有关技能培训,向内地和疆内输送剩余劳动力76人,人均工资收入在1500元左右,开辟了一条新的为民增收渠道。全村今年预计人均增收1200元,从而使人均收入在去年8336元的基础上达到9500余元。

三是围绕产业发展,在全村开展了一帮一带活动,即一个致富党员帮扶一个贫困党员和带动一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开展了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设置了农业科技示范岗、红白事务管理岗、村务公开监督岗和群众困难排忧岗等8种岗位,通过设岗定责活动的开展,全村农村无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如党员农机经营专业户孙光先,现有大型拖拉机约翰迪尔1台,并配有液压翻转犁2部;大型挂车一辆;小型拖拉机2台,小型拖车3辆;播种机2台。固定资产达50余万元,年收入达20多万元。象他这样立足农业、依靠农机作业经营,靠精心经营农机发家致富的党员典型代表,为全村老百姓起好了模范带动作用,一股农机热在全村悄然兴起,今年全村新购置各型农机具配套设备达15台架。在全村19名党员家庭中,家庭人均收入1万元的有2家,家庭人均收入2-3万元的有11家,家庭人均收入4-5万元的有6家。

四是积极带领群众投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全村修建防渗渠6.5公里,义务修路2公里,修桥5座,更新机井4眼、配套4眼,如今村民们再也不为浇水问题发愁了,真正做到了旱涝保收。

三、大力开展下基层宣传活动,营造新农村新风尚

通过文化阵地的引领带动。一是村队成立了综治、帮教等领导小组,民兵组织活动正常,村规民约完善健全,治保调解规范,目前已调解各类纠纷10余起,调解率达99%,认真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坐班带班制度,群防群控体系基本形成。二是认真开展以宪法、民法及与村民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结合科技培训,观看电教片,广播宣传,创建活动等方面的开展,及时做好普法。三是积极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树立良好健康的婚育观念,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不大操大办。针对农闲时节,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及移风易俗宣传,多年前的“麻将声”、“酒令声”如今已销声匿迹,良好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正逐步形成。

他为村民做实事,办好事,正如他说的一样“群众信任我,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作为一名村干部,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少说空话,多办实事,为老百姓谋幸福,把他们带向富裕之路。”

中共阿不都拉乡委员会

篇8:坚守教育阵地

为进一步总结交流学校德育经验, 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展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015 年12 月11 日, 芒市教育局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座谈会。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左安卫主持会议。市教育局领导班子、局机关股室负责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校 (园) 长共40 余人参加会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此次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座谈会的召开, 为今后做好全市德育顶层设计, 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策略, 提升德育工作水平, 与时俱进地做新、做活、做细、做实学校德育, 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上一篇:书香校园读书计划下一篇:高中生应该如何规划自己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