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陈琼菊)

2024-07-16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陈琼菊)(共9篇)

篇1: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陈琼菊)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通过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使我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一个永恒话题。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呢?这里谈谈一些看法。

一、创设情景,营造学习氛围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是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每次上新课,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一段故事,配上一段音乐,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六七十个学生,单靠教师控制课堂纪律,教学秩序难以维持。但一说到讲故事,教室立刻安静下来,个个竖着耳朵听讲。故事讲完了,孩子们还沉浸在故事里,动脑筋为故事里面的小动物想办法解决困难,解答问题。小故事营造出了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例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时,编了一段这样的小故事:今天是小松鼠的生日,小牛和小山羊约好,一起到森林里给小松鼠庆祝生日。去森林要坐公共汽车,他们一大早就到车站,买好车票。小牛的座位号是18,小山羊的座位号是27。过了一会儿,小猴司机开着中巴车来了。小猴司机想考一考小牛和小山羊,给他们说,谁的座位号数大谁就先上车。小牛和小山羊都还没有学过比较两位数的大小,你看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么办。他们想回去问问小狗,可时间又来不及了。小朋友,你们能帮帮小牛和小山羊吗?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谁都想帮助小牛和小山羊。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地学会了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二、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现代社会里中,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随着媒体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能够在一种媒体上表示、传递和处理多维化信息的多媒体系统,它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包括文字、图形、声音、静态或动态图像、动画等不同形状的信息在计算机上把图、文、声集成在一起使得各种媒体互补,传递信息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多媒体计算机为小学生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优化的通道。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文声并茂,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还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的情感需求。例如,在学习“10的认识”的课堂上,教师简单地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数字娃娃“0”,接着跳出“1”“2”“3”“4”“5”“6”“7”“8”“9”,同时出现画外音。“9”说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 我与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教师问:“小朋友,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1和0 站在一起,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了。教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新课:“10的认识。”

三、积极评价,及时反馈。

积极的评价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之一。及时的反馈矫正,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判定。这里的评价主要包含有“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讲解评价”两种形式。一般在课堂让学生先发表意见,集思广益,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出新的火花。评价就像一根指挥棒,应努力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倾斜,对学生的学习新方法、新见解、新思路都要加以鼓励,对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的思想更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重视。如,回答问题、提出问题等,都先让学生之间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激情,若同学之间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再讲解。特别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更要认真地评价。陶行之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就只一问”。有问题是积极思维活动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现在的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而多数是有问题不敢问,据我调查,学生不敢问,主要有两个怕:一是怕问题浅,同学会嘲笑;二是怕问题偏离方向,老师责怪。对此,我鼓励学生多提问,谁多提问,谁就是最爱动脑的人,这样一来,学生果然提出的许许多多的、千奇百怪的问题。例,为什么我们写的“9”和书中的“9”不同;又有一位同学提出: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表示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不够准确,因为如果是乘比1大的小数呢?他建议应改为:一个数乘比1小的小数时,表示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再如:有个学生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句话不妥,原因是:角的边是两条射线,既是射线,说明已承认两条边没有长短,可无限延长,又何必再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呢?对这一问题,老师先组织学生讨论评价。结果,学生的评价是:这位学生读书很认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我们在研究角的大小时,即使把角的两边无限延长,角的大小也不会改变。这里,教师对于学生的独立见解,及时的给予了正确的评价,培养了学生的“会学”、“想学”、“乐学”的创新学习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片广阔而美丽的天地,只要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能得到强化和提高,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就会逐步形成,也就能够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篇2: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陈琼菊)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 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 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 教师要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 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思考, 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例如, 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创设了“小滴答”一天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些钟面上的分针都正指着12, 而时针指的数字各有不同, 这时老师再来点明整点时刻, 并再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整点时刻时针和分针正指着几.学生觉得抽象的数学知识清晰了, 而且离自己那么近.

二、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实践出真知”这个浅显易懂的哲理告诉我们, 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实际上, 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都是前人在实践中得到的.所以我们也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用实践来验证知识, 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操作的过程就是知识应用的过程, 也就是形成技能的过程.如果说教学生怎样想是明于心, 那么教给学生怎样做就是动手.而技能又是练出来的,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更要培养多动脑、多动手的习惯.

例如,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时, 让学生自己利用学具在小组内探索长、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动手操作, 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1.用“折一折”的方法;2.用软尺量的方法;3.用铅笔比的方法;4.用毛线量的方法;5.用三角尺量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 获得对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群体探索, 使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遇到问题互相讨论, 使课堂便得轻松活泼、丰富多样.只有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 学生的心智才能得到开发.只有让学生有时间, 有条件去接触, 参加实践, 才能锻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能够发现规律, 总结经验.

三、实行民主教学,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 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 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 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 时而小声讨论, 时而高声辩论.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 老师不时点头赞许, 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 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 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这一课时, 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 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30多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 让学生去分类, 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 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 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 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如我班一位女生, 数学基础差, 学习态度不明确, 很要面子, 别人帮助她学习她还不愿意, 认为很没面子.问她懂了吗, 都是说懂的, 作业往往又是错的, 看得出做作业时很急躁.我从写字开始, 要求她把字写端正, 允许作业少做, 要求做一题对一题, 不会做的重新做, 做对了继续, 让她认识到她也能做对, 慢慢地树立学习的信心, 发现优点及时大力地表扬, 使她尝到成功的喜悦, 并且认识到学习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 不能有任何虚假的行为.渐渐地, 她对数学有些信心了, 字写端正了, 成绩也提高了.

五、适当的表扬奖励是上好数学课堂的添加剂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 尤其是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采用激励性的评价, 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 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 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如在练习时,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老师奖励“小红旗”给学困生, 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老师的奖励, 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 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 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 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 进入乐学的境界, 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

篇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陈琼菊)

关键词:小学 数学 课堂 教学 效果 措施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起始阶段,也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学习能力培养的奠基阶段,是学生成长和进步的起点,也被认为是决定学生人生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所以抓好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学习对于他们的发展和成长尤为重要。

小学数学学科作为小学课程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重要学科,是日后学生学好理科的基础,但是学好数学是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课堂是我们落实教学任务的主阵地,而小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特征,他们天性爱玩、爱动,而且注意力集中不持久,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那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教师如何发挥其组织、引导、点拨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阶段,习惯对于小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曾说过:播下一个行为,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将收获一种命运。所以,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就非常重要了。

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核心是培养他们的听课习惯,因为听课是学生接受学习信息的基础,他们的听课能力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他们学习的成绩,所以从学生上第一节数学课开始,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如何去听课,如何去约束自己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学生不是接受了知识就是学好了,而是需要思考,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学会思考,这样才能进一步开发学生智力;再次,要引导学生上课大胆发言,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消化和吸收知识的同时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够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的内驱力,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大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说,玩是他们的天性,而感兴趣的东西才是他们最喜欢的东西,所以我们常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要务,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满怀期待,才会积极地去探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及特征,认真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素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学习是有趣的,从而达到学生好学乐学的境界。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别有情趣

学生最爱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我们可以就用其中的人物角色创编新的故事情景,并把故事情景贯穿始终,情景的内容同教学内容息息相关。

例如,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们可以创设羊村村长慢羊羊招待客人的情景。上课伊始,老村长一大早就做好了青草蛋糕,准备招待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和沸羊羊几位同学;接着提出问题:每盘应该放几块青草蛋糕?并请大家帮助老村长。动态的画面,配以生动的讲述,给学生创设了生动、热情招待客人的情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

(二)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魅力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取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将抽象的数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如在教学一年级排队问题时我问:小明前面有5个同学,他后面有4个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有的学生说9个,而有的学生说10个,我就请说9个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又请说10个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最后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我又让学生排队亲自体验,并提问得9为什么错,错在哪里?教师本着一颗真诚的心让学生进行交流,并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被教师重视和尊重。在这种安全的心理环境下,学生身心愉悦地学习,并实行优势互补,达到共同促进和提高的目的。而教师却用真挚的爱去欣赏着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点点滴滴,真诚地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即使是原先错误的学生,也能在与同伴的交流和对话中,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原因,从而进行自我否定,掌握正确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真正为所有学生创造了“成功”的机会,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能得到和谐发展。

(三)实践操作与游戏相结合

根据“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行摸摸、做做、量量、画画、折折、拼拼,从中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直接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

如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时,教师先准备好几袋不同形状的物体,设计这样的教学情境:“同学们,今天智慧爷爷带给大家一些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然后让学生摸一摸,说说自己的感受,接着,又让学生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放一放、摆一摆,分一分,充分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官参与。最后,设计了一组游戏活动:用各种形状的物体搭东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有的一个人搭,有的几个人一起搭,结果搭出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物体。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小学教师要了解儿童心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样才可能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中环.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才智,2013(22).

[2]杨俊林.追求正当性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江苏教育,2009(31).

[3]韦有智.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

[4]李爱英,王淑玲.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

篇4: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陈琼菊)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使其切合教学实际

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因素和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 是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程序的重要依据, 是检验、评价教学效果和修正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 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教学活动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并获得最佳效果的重要保证。因此, 教师应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结合教学大纲, 根据教学内容, 从学生实际出发, 设计三维目标, 既要让学生达到知识目标, 又要让其实现能力目标、情感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是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服务的, 而不能脱离教学实际, 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出发设计教学目标, 找准教学的起点, 突出数学的重点, 突破数学的难点, 捕捉教学的生长点, 从而使教学目标切合教学实际。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之变“苦学”为“乐学”

数学教学的成败,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否保持和发展。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他们就会获得强大的学习动力, 积极地、主动地、自觉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出发, 采用各种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之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兴趣, 变“苦学”为“乐学”。

1. 巧设悬念, 以疑激趣。

“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在引入中有动力作用, 在转折处有启迪作用。导入中设疑、教学中设疑, 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高潮迭起。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可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冲突, 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巧设悬念, 以疑激趣, 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2. 组织竞赛, 以竞争激趣。

小小的胜利可以满足学生的虚荣心, 教师应培养学生好胜的心理, 进而使这种好胜心理逐步演变成学习的动力。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引入竞争机制, 组织各种竞赛活动, 将学生应该理解、掌握的内容设计成一个小小问题, 让他们进行小组竞争, 从而调动全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 多鼓励、表扬, 以成功激趣。

学生只有体验到学习的成功, 它才会乐于学习。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及时地、不断地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 从而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 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

当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 如导入激趣、情境激趣等, 只要教师运用的方法不脱离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就一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优化课堂教学

数学知识有些很抽象, 很多学生难以理解;有些知识学习起来又很空洞, 学生难以接受。基于此, 运用传统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就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这时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优化课堂, 从而将空洞乏味的数学课上得有声有色, 最终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相遇问题”这部分内容时, 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化静为动, 将例题内容动态演示出来:屏幕上出现张某和李某分别在两地 (指示灯在两地连闪两下, 强调两地) , 接着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 (强调同时相向而行) , 最后演示两人一分钟或一小时的行程, 一直走到两人碰到一起 (强调相遇) 。这种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 准确科学、简洁明了、真实可信, 使学生正确、科学地理解了“两人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 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了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顺利完成由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认知过程, 大大降低了传统手段靠单一讲解带来的理解上的难度,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 多媒体教学也有其弊端, 教师应学会运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它, 既要看到其优点, 又要看到不足, 根据教学内容, 合理、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四、认真进行教学反思, 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一名成功的教师必定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不但可以获得许多宝贵经验, 用以指导教学, 而反思过程本身又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使教师的教学日臻完善。因此, 教师要重视教学反思。具体来说, 反思分为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反思。课后, 教师要经常反思学生课堂上的表现,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 使师生沟通更加有效, 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互动性, 从而提高课堂效果。二是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一方面, 教师要剖析自身教学行为, 寻找不足, 从而更加理性地认识自我, 扬长避短, 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另一方面, 教师要总结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把教学中的灵光闪现进行总结、提炼, 使之成为稳定的理性行为, 从而创造更加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

总之,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与探索, 不断完善与创新, 从学生实际出发, 寻找更多符合数学特点的方法, 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开创小学数学教学的美好明天。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逐渐成为了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基于此, 广大数学教师就要不断学习、探索, 以创新教学方法, 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 从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使其切合教学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之变“苦学”为“乐学”;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优化课堂教学;认真进行教学反思, 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四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探究一二, 以期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欣.有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方法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14) .

[2]丁小东.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科教文汇, 2008 (9) .

[3]胡自敏.滴水可藏海细节亦智慧——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的点滴思考[J].学苑教育, 2011 (15) .

篇5: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陈琼菊)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效果 兴趣 热情 创新思维

小学生不同于其他的受教育群体,小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难以集中精力,因此想要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必定要探索研究出一套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体系。拥有了一套好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这也会为小学生以后的漫漫学生路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始终拥有一颗对数学充满热情的心,并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一、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思维活跃性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日益进步与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此现在的小学生们比以前的孩子们面临更大的压力,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甚至是社会,对小学生的教育都更加重视。对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成为了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而课堂是孩子们获得知识的最普遍、最快捷的方式,也是孩子们锻炼思维最直接的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十分关键与必要的。针对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应该是让他们亲自动手,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例如,当老师讲授圆周率π时,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分组,每一组给一两个圆、一段绳子,让他们亲自动手量一量,看圆周长与直径到底有什么关系。对于第一个答对的小组可以给些鼓励,比如评选他们为数学课上的“优秀实践小组”或者“最佳创新小组”;对于最后没答出来的小组可以适当的给些“小惩罚”,比如给大家表演个小节目。这样做既能刺激孩子们的探索欲、求知欲,也能丰富孩子们的数学知识,让他们对于一些数学概念有更深刻的了解,也更利于他们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找到理解抽象概念的方法与途径。让小学数学的课堂不仅成为学生们打数学基础的地方,更成为学习数学思想的平台。

二、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而目前大多数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负担太重——考试频繁、资料繁多、死记硬背,磨灭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题海战术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参加数学活动几乎是一种被动的行为,甚至害怕学习数学。那么,究竟如何让课堂教学更有效率,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呢?

首先,自主探究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代替自己去学习知识、去深入思考,而小学生更容易受到“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的影响,只会机械性的思考如何做题,而完全不知如何创新。这也正是“新概念教学”中反复强调的,一定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成为只会做题的机器。一个拥有知识和创新性思维的人才是这个社会真正需要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多问问题,引导学生们去思考,而不是简单的直接告诉学生们结论。例如,在教授梯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先提问学生他们认为如何测量梯形面积,再一步步进行图形分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其次,合作交流也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所谓“独木难成林”,21世纪是竞争与合作并重的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小学生也应该从小培养合作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一组准备和这节课相关的题目或问题,在下一节复习课上可以让小组之间互相提问,答对最多的小组同样获得奖励,答对最少的小组依然要有“小惩罚”。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这两点途径,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创新能力。

三、建立数学模型,将实际与理论结合

首先,要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论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时,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其中也提到“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任何的理论都是基于实际情况建立并最终运用到实际中去的,数学做为最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学科、各个领域中,因此数学教学更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模拟一些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例如,学习速度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们亲自走一走、算一算,让他们体验数学概念是如何在生活中体现的。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背景,书本数学是生活的提取、概括和应用,小学数学教师要将两者有机地整合,不能让学生们认为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无关,只与考试有关的学科。事实上,数学更是一门科学,所有的科学都必须应用于实践。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老师们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兴趣,培养学生们的创意思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才,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出学生的潜力。

结束语

以上仅是笔者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出的几点粗浅建议。除此之外,方法还有很多,只要广大数学教师持之以恒,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就一定能开创数学学科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温善策,聂开宇,钟玉华.小学数学立体教学模式的结构、特点与作用[J].中国教育学刊,1999,(4).

[2]李跃婵.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模式初探[J].现代教育论丛,2001,(2).

[3]张乐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4).

篇6: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一、形成良好师生关系

首先, 教师要放下架子, 与学生多沟通, 跟他们交朋友, 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 从而激起他们对老师的爱, 对数学的爱;其次, 教学要平等, 要面向全体施教, 不能偏爱极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而对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教师就要与学生一起玩, 一起学, 互动互学, 知学生所想, 急学生所急, 帮学生所忙。在课堂里, 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 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 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 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让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这时, 教师才真真正正地成为学生的良朋知己。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 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 才会乐于学习。

二、教学注重趣味性

小学生年龄小, 自制力差, 学习时心理因素影响占主导地位。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 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在课堂教学中, 应力求形式新颖, 寓教于乐, 减少机械化的程序,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 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 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三、巧施教学方法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适当开展学习竞赛, 这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 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 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 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 他们总希望争第一, 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 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比赛形式多种多样, 这里没有什么分组原则, 总之要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得成功, 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 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 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篇7: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陈琼菊)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标

一、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促进高效课堂生成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新课标》也要求我们,老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教师要树立“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观念。教师对教材进行恰到好处地再创造,使教师的教精彩,学生的学更精彩。小学阶段的绝大多数教学内容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找到每节课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点,就找到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虽然教材上很多例题是都采用了生活情境,但是由于城乡生活背景不同,地域差别等客观因素,学生对教材上原有的背景显得陌生,因此,教材提供的情境也就不能起到原有的作用,作为教师应主动去开发教材,使教材能贴近儿童情趣,从而使学生学习有活力的教学。

二、以学生自主为核心,促使学生动脑动手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鉴于此,传统的课堂教学必须改革。我们形成了以学生自主为核心,促使学生动脑动手的主导性学习方式。通过建立一种民主、和谐、新型的教学过程和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索学习并获得不同的发展,就必须营造一种自由的轻松的开放的探索氛围,促进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做到多让学生去做,例如: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自学;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思考;结论让学生概括;规律让学生发现;知识结构让学生构建;在引导学生探索时,教师要注意树立学生的信心,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数学。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质疑问难、发表不同的意见;让学生尝试操作,先做先为,自己决定探索方向,要诱导联想,捕捉灵感,在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始终以学生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提供自我探索、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空间。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整时”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先和家长一起制作钟面,从而认识了钟面由时针、分针和12大格组成。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独立探究,探索新知,从而获取新知。

三、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

著名数家波利亚指出:“尽量通过问题的选择、提法和安排(提法和安排尤为重要)来激发学生,唤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问在数学课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互动交流、沟通对话的主要渠道。有效的提问更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数学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概括出来的科学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教师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创造“最近发展区”。注意适时、适度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由探索中进行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撞出和智慧火化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由于小学生掌握的知识还不够丰富,联想能力比较差,容易孤立、片面地看问题,他们合作的机会少。所以,教师要多营造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多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时,在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的特征及周长的概念的基础上,出示一个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再让学生对如何求长方形的周长发表自己的见解:①6+3+6+3=18厘米,②6+6+3+3=18厘米,③6×2+3×2=18厘米,④( 6+3 )×2=18厘米。最后,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取长补短,进行自我反思。不仅使学生归纳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而且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和互相启发,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在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从不同观点和方法中得到了启发,对问题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强化自我分析、自我完善的探究意识,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采用新的教学评价,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课堂教学中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具有引导功能和激励功能。发挥评价的引导功能,有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数学认知结构;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学生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在他们的心灵中老师的地位是崇高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情绪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课堂上,不论学生的回答让我们教师满意与否,我们都应根据实际需要给学生以评价。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个单元后,我设计了一个用“七巧板”拼图案的测试。我把评价的结果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能拼出最常见的图案,予以肯定。第二层次,能拼出多个图案,予以鼓励。第三层次,能拼出有新意、美感、充分利用几何特征的象形图案,则在班里予以表扬,并展示他们的作品。对于能拼出图案的学生,评价成绩可以是一样的,而评语是有层次的,这样使学生既有成就感,也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总之,要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最优化,就要立足于优化全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使每个教学环节达到最高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的脑子和手都动起来,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和积极参与的意识,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参考文献:

[1]孙静华.兴趣——学习的挚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4).

篇8: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陈琼菊)

1. 提高中职学校、师生对数学课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方面必须注重对学生文化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培养, 从而实现“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中职教育目标.教师方面要改变对文化基础课可有可无的想法, 提升教学热情, 改变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方面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固然重要, 但也不能轻视文化基础课程, 专业课与文化基础课在许多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若是文化基础打得不扎实则不利于今后专业的继续学习.提高中职学校和师生对文化基础课重要性的认识, 将文化基础课落实于实际, 真正发挥其作用, 体现文化基础课程真正的学科价值.特别是数学课, 它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工具, 只有在学习了数学相关的知识后, 才能开展其他专业课的教学.

2. 更新学生的思想观念,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大部分学生因基础差、成绩差而缺乏自信, 即使遇到学习上的难题, 也不敢问老师.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要主动接近他们, 找机会和他们交谈, 帮助他们找回自信, 转变、提高他们的思想观念.课堂上, 教师可选择难易适中的问题来向他们提问, 一旦发现他们有所进步, 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而且还要创设情景, 帮助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3.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职学校中大部分学生基础很薄弱, 理解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也不强, 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不强、积极性不高, 对抽象、枯燥的数学抱有畏惧心理, 学习数学对他们而言简直是太难了.他们只盼望能早点毕业, 快点离开学校, 结束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因此教学方法上, 要深入浅出, 理论联系实际.数学教学中要避免大量烦琐的纯数学推导, 注重概念, 注重结论的应用.同时数学教师要尽可能了解专业, 多结合专业实例讲解数学, 让同学们知道学了有什么用, 用在哪里, 怎么用, 通过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自觉性.对一些基本的要求要精讲多练, 边讲边练, 通过练习, 严格要求同学熟记公式, 学会应用.尽管数学教学还具有逻辑培养、思维训练等多项功能, 然而这些功能应在为专业知识学习提供工具的过程中实现,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不能过分强调系统性和严密性.为了更加适应中职学生的特点, 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还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成果, 数学与现代科学技术有着本质的、天然的联系, 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技术是可以为数学教学增添活力.此外, 在教学中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方法, 以学生为本.

4. 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真正体现数学知识的工具作用 (1) 根据专业的不同确定数学教学内容及侧重点

中职学校的专业较多, 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也不同, 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 根据不同的专业确定教学内容及重点.

如模具专业、数控专业由于对平面、空间、点、线、面的关系等认识要求较高, 在教学中注重向量、立体几何、三角函数、平面解析几何、微积分初步;机电专业、电工电子专业由于对电流、电磁波、电路图等图形处理较多, 在教学中注重向量、三角函数、复数等.计算机专业涉及编程技术中数据类型及算法等知识对数学的要求较高, 在教学中注重集合、数理逻辑、数列、矩阵、方程、计算方法等.财会专业由于涉及统计分析能力培养和会计电算化等, 在教学中注重集合、函数、数列、矩阵、方程、计算方法、统计初步等内容.

(2) 根据专业课的要求, 合理安排教材内容的顺序

数学教材内容的顺序是根据认知的先后顺序安排的, 但是在职业学校中, 由于各个专业课的不同, 对数学知识的要求不一样, 如财会专业, 需要统计、概率等相关的知识;电工电子专业需要正弦函数的图像等相关知识, 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课的教学中, 可以根据专业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 来满足专业课的要求, 真正体现数学的工具作用.

总之, 对于中职数学教学, 我们应注重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素质的培养, 并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 从学生实际出发, 有机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学生, 将数学教学与思想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 寓思想教育于数学教学的始终,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真正体现中职数学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9: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陈琼菊)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

1.课堂教学目标不明显

现阶段,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大因素就是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不明确,造成了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难以突出教学重点。而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主要表现在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不合理。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没有充分理解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只在乎自己是否完成教学目标,忽视了小学生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

2.沿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

在现阶段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大力倡导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总体效果不太令人满意。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教法过于单一和乏味,对数学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意识。同时,小学数学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忽视了新课改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要求。诸多原因导致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降,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了厌学情况。教师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仅难以开展数学课堂,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更是无从谈起。

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措施

在新课改下,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人性化”教学理念的应用,并通过多种可行性教学策略,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而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策略的应用尤为重要。基于传统强化式、灌输式教学方法造成的负面作用,教师应在教学中采用一些创新性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小学数学教学计划,以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1.合理优化数学教学课堂结构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中,要重视对课堂结构的优化。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尽量在不拖堂、不拖班的情况下,合理分配、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其次,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地优化课堂结构,不能只向学生灌输知识,应该多留给学生思考与探索的空间和时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再次,保证学生有合理的课堂作业时间,以提高学习效果和作业效率。

2.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切合教学实际

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因素和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是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程序的重要依据,是检验、评价教学效果和修正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并获得最佳效果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应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三维目标,既要让学生达到知识目标,又要让其实现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是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服务的,不能脱离教学实际,教师应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设计教学目标,找准教学起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数学难点,捕捉教学生长点,从而使教学目标更好地切合教学实际。

3.构建和谐教学氛围,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起到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和小学生之间进行有效问题沟通和交流,共同完成教学过程,都需要师生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能够用情感征服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逐渐培养起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进而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4.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低年级教师可以把动画、童话、故事、游戏、竞赛等内容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课堂。如一年级下册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计算并不感兴趣,但笔者采用游戏、竞赛的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教学真正“活”起来。中高年级教师在教学中,除诱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将科学的思维方法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可以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去摆,实际动手操作,发现规律。

总之,高效课堂教学是新课改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应不断探索、更新观念、科学把握,提高教学驾驭能力,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刘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及微型实验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3.

[2]熊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上一篇:我的幸福一天作文下一篇:unit3想象类作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