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

2024-07-06

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通用9篇)

篇1: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

基础会计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总论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内容和特点,会计的职能和会计的含义,一般了解会计的作用和会计方法。

考核知识点: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内容和特点;会计的职能;会计方法;会计的含义。考核要求:

1.会计的目标

识记:会计目标的含义

理解:(1)会计目标的内容;(2)会计目标的两种理论观点。

2.会计的内容和特点

识记:(1)会计内容的含义;(2)会计的具体内容。

理解:(1)会计内容的抽象;(2)会计的特点。

3.会计的职能

识记:(1)会计职能的含义;(2)会计核算的含义;(3)会计监督的含义。理解:(1)会计核算职能的特征;(2)会计监督的职能的特征。

4.会计方法

识记:(1)会计方法的含义;(2)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含义。

理解: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5.会计的含义

理解:会计的定义。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含义及其内容,了解企业的经营资金和财务报告。

考核知识点:企业的经营资金;企业的财务报告;会计要素;会计等式。

考核要求:

1.企业的经营资金

识记:(1)企业的类型及其经营活动;(2)企业的经营资金。

2.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

识记: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

理解:企业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必要性。

3.会计要素

识记:(1)会计要素的含义;(2)《企业会计准则》中六个要素的含义。

4.会计等式

识记:(1)会计等式的含义;(2)会计等式的表达式。

理解:(1)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资产和权益变动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和结果;(2)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收入和费用的变动及其结果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和结果

第三章帐户与复式记账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帐户的含义及其基本结构、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及其简单应用,了解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关系。

考核知识点:帐户;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

考核要求:

1.帐户

识记:(1)帐户的含义;(2)会计科目的含义。

理解:(1)帐户的基本结构;(2)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关系;(3)会计科目的内容与级次。

2.复式记账

识记:单式记账法与复式记账法的含义。

理解:(1)单式记账法的优缺点;(2)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

3.借贷记账法

识记:(1)借贷记账法的含义;(2)会计分录的含义;(3)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的含义。

理解:(1)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和账户结构;(2)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3)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原理和平衡方法;(4)账户的对应关系。

应用:(1)采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2)发生额和余额两种试算平衡方法。

第四章帐户分类

考核目的:通过本章考核,使学生掌握帐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和帐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考核知识点:帐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帐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

考核要求:

1.帐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识记:帐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的含义。

第五章会计凭证

考核目的:通过本章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会计凭证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和审核,记账凭证的种类和编制;一般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考核知识点:会计凭证的含义和分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考核要求:

1、会计凭证的含义和分类

识记:(1)会计凭证的含义;(2)会计凭证的种类。

理解:会计凭证的作用

2、原始凭证

识记:(1)原始凭证的含义;(2)原始凭证的分类;(3)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理解:(1)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2)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

应用: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

3、记账凭证

识记:(1)记账凭证的含义;(2)记账凭证的分类;(3)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理解:(1)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2)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

应用: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

第六章会计账簿 理解:(1)帐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的必要性;(2)帐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的类别。2.帐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 识记:帐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含义。理解:(1)帐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必要性;(2)帐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类别。

考核目的:通过本章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账簿记录的试算平衡,记账错误的更正,以及账簿的结账与对账。

考核知识点:账簿的含义和分类;账簿的设置与登记;帐簿的登记规则;错帐的更正方法;对帐;结帐。

考核要求:

1、账簿的含义和分类

识记:(1)会计账簿的含义;(2)会计账簿的分类。

理解:会计账簿的作用。

2、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识记:账簿的组成及其内容。

理解:设置账簿的原则。

应用:(1)日记帐的登记方法;(2)分类帐的登记方法。

3、帐簿的登记规则

理解:帐簿的登记规则。

4、错帐的更正方法

应用:错账更正的方法。

5.对帐

识记:对帐的含义。

理解:(1)对帐的必要性;(2)对帐的内容。

应用:对帐的方法

6. 结账

识记:结账的含义。

理解:结帐前必须做好的准备工作。

应用:结账的程序与方法。

第七章财产清查

考核目的:通过本章的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财产的盘存制度,财产清查的意义及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一般了解财产清查的种类和方法。

考核知识点:财产清查的含义和分类;财产的盘存制度;财产清查的组织和清查方法;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考核要求:

1.财产清查的含义和分类

识记:(1)财产清查的含义;(2)财产清查的种类。

理解:(1)财产清查的必要性;(2)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3)存货、固定资产、现金与银行存款、债权债务清查的要求。

2.存货的盘存制度

识记:(1)永续盘存制的含义;(2)实地盘存制的含义。

理解: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各自的优缺点。

3.财产清查方法

应用:(1)存货清查的方法和程序;(2)固定资产清查的方法;(3)现金清查的方法和程序;(4)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和程序,银行存款调节表的编制;(5)债权债务的清查方法。

4.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理解:(1)财产清查结果账务处理的要求;(2)财产清查结果账务处理的步骤。

应用: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第八章会计报表

考核目的:通过本章的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构、内容和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及其编制原理;一般了解会计报表的意义和种类。

考核知识点:财务会计报告与会计报表;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考核要求:

1、财务会计报告与会计报表

识记:(1)财务会计报告的含义与构成;(2)计报表的含义;(3)会计报表的种类。理解: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必要性。

2、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理解: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3、资产负债表

识记:资产负债表的含义。

理解:(1)资产负债表的结构;(2)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原理。

应用: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填制方法。

4、利润表

识记:利润表的含义。

理解:(1)利润表的结构;(2)利润表的编制原理。

应用:利润表主要项目的填制方法。

5、现金流量表

识记:现金流量表的含义

理解:(1)现金流量表的结构;(2)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

第九章会计循环(上)

考核目的:通过本章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会计循环、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的含义和内容,掌握编制会计分录、过账和对账簿记录进行试算平衡的具体方法。考核知识点:会计循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原则;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过帐和试算平衡。

考核要求:

1.会计循环

识记:会计循环的含义。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识记:(1)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含义;(2)会计主体的含义;(3)货币计量的含义;

(4)持续经营的含义;(5)会计分期的含义。

理解: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

3.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原则

识记:会计确认、计量的原则。

理解:会计确认、计量原则的内容及其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

4.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过帐和试算平衡

应用: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过帐和试算平衡。

第十章会计循环(下)

考核目的:通过本章考核,使学生掌握期末账项调整的方法,以及对账、结帐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具体方法

考核知识点:期末帐项调整;对帐的方法;结帐的方法;编制会计报表的方法。考核要求:

1.期末帐项调整

理解:(1)期末帐项调整的必要性;(2)期末帐项调整的内容。

应用:(1)应计帐项的调整;(2)递延帐项的调整;(3)其他帐项的调整。

2.对帐的方法

应用:对帐方法的具体应用。

3.结帐的方法

应用:结帐方法的具体应用

4.编制会计报表的方法

应用:编制会计报表方法的具体应用

第十一章会计核算形式

考核目的:通过本章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一般了解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和种类。

考核知识点:会计核算形式的含义和种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考核要求:

1.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和种类

识记:(1)会计核算形式的含义;(2)会计核算形式的种类。

理解:选用会计核算形式的基本要求。

2.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识记:(1)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含义;(2)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程序。

理解: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3.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识记:(1)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的含义;(2)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的程序。

理解: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应用:科目汇总表的编制及总帐的登记方法。

4.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识记:(1)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含义;(2)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程序。

理解: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应用: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及总帐的登记方法。

第十二章会计工作组织

考核目的:通过本章考核,使学生一般了解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原则和形式,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职责,以及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考核知识点: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原则和形式;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考核要求:

1、会计工作组织

识记:(1)会计工作组织的内容;(2)集中核算和非集中核算的含义。

理解:(1)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2)会计工作组织的原则。

2、会计机构

理解:会计机构的设置要求。

3、会计人员

识记: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与职称。

理解:(1)会计人员的职责、权利;(2)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篇2: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

艾大力:关于基础会计课程期末复习要求的说明(1)

本学期基础会计期末复习考试要求与上学期一样,题型及分数比例等也没有变化(单选20分、多选10分、简答15分、会计分录30分、计算等25分)。其中涉及到的主要问题有:

1.会计职能的含义、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其各自特点。

2.复式记账法的含义及其优缺点。

3.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含义、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4.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联系与区别;平行登记的含义及其要点。

5.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含义、种类及其作用。

6.记账凭证的含义及如何审核。

7.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的含义、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8.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含义、区别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

9.期末账项调整的意义及其类型。

10.财务报表的含义、种类及其基本内容;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要求。

11.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12.我国会计法律规范的层次及各自主要内容。

艾大力:关于基础会计课程期末复习要求的说明(2)

编制会计分录涉及的主要业务类型有:

1.收到投资人投资(现金、银行存款、设备);取得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存入银行账户;从银行存款户中提取现金备用;以银行存款偿付赊购材料款;用银行存款购置新设备另以现金支付装卸费;以存款归还借款。

2.赊购材料已验收入库;购入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购入材料货款及外地运杂费均已通过银行付清,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3.仓库发出材料用于产品生产及其他耗用;将制造费用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结转已完工产品的全部生产成本。

4.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分配本月职工工资;发放工资;职工预借差旅费、报销差旅费并退回余款现金。

5.以现金支付违约罚款;以现金支付业务招待费;以存款支付广告费。

6.销售产品收到部分货款并存入银行,其余货款尚未收到;收到客户偿还货款;结转已销售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

7.计算本月应交销售税金;盘亏某项设备经批准按规定处理;按实现利润计提应交所得税。.摊销书报杂志费;预提银行借款利息。

9.收回销货款存入银行,记账凭证及账簿中误计。

10.以转账支票支付所属技工学校经费。

艾大力:关于基础会计课程期末复习要求的说明(3)

涉及到的计算、编表等业务类型有:

1.根据有关会计科目的累计发生额计算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2.根据资料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3.根据资料分别计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并检验其平衡关系。

4.根据资料分别按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计算本期收入、费用和利润。

5.根据部分总账和明细账余额计算资产负债表中有关项目的金额(货币资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款项、预付账款、固定资产、未分配利润)。

6.根据账户的已知项目计算其未知项目数额填入表中,并进行试算平衡。

7.根据期末账项调整前和调整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有关项目金额变化编制期末账项调整分录(答案可作合理假设)。

8.根据资料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利润表。

篇3: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说,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质检系统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全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坚定信心,求真务实,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质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全力组织开展了“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打了一场攻坚战、翻身仗,经受了考验,恢复了信心,重塑了形象,全年没有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利益,各项工作取得很大成效。

王勇局长的报告中一串串生动的数字客观地反映了质检人一年来的奋斗历程和主要成绩。

1.“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成效显著

2009年为“质量和安全年”。质检总局与工信部、商务部、国资委等10个部门开展了16项专项整治和质量提升工作;联合商务部推出8项惠及广大外贸企业的政策措施;部署了33项重大活动,确定了119项重点工作,开展了食品安全整顿,组织专项执法打假行动,加快重要标准制修订速度,加强计量和认证认可等基础工作,开展国外技术性措施专题研讨,出台服务外贸稳定发展的10条措施;举办了质量高层论坛、国际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论坛、网上系列在线访谈等10多个主题活动。通过广泛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 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措施有力

2009年,全系统制定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农业发展、推进节能减排、促进产业振兴等政策措施980多项。优先安排产业振兴急需的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803项。提高水泥、钢筋等生产准入门槛,对217家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不予许可。采取检验检疫措施,促进原油、铁矿石、原木等资源性产品进口,加严乳制品、肉类、大豆、油菜籽、棉花等重点敏感进口产品的监管。

在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方面,与8个省(市)签署了合作备忘录。24个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和28个直属检验检疫局开展了质量状况分析。全系统共建立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 566个,地理标志产品达到947个。

加大企业质量管理、原产地证优惠政策、检验检测等培训力度,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标准、计量和检验检测体系,加强计量能源审计、能效测试和特种设备等节能服务。

在服务外贸方面,全年新增绿色通道企业706家,实施直通放行的企业增至1万家,通关时间平均缩短1天以上。对新调入法检目录的商品实行宽限期制度,不收取检验费。对出口纺织服装产品检验收费降低30%,全年减免检验检疫收费约15亿元。利用优惠原产地证帮助出口企业减免进口国关税44.7亿美元。全国共建立示范区108个。组织22个国家32位驻华使节考察我出口企业,促进13个国家和地区解除对我30多种出口食品农产品的限制。配合高访9次,签署合作协议50份,参与9个自贸区协定谈判与执行。建立了海峡两岸标准化、认证认可、计量、检验、消费品安全及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框架。

3. 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力度加大

食品质量监管成效显著。查处食品质量违法案件4.3万起,查获货值6.5亿元。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全国质检系统以“四查、四建、四落实”为主要内容,在食品生产和进出口环节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促进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食品生产加工单位107万家(次),发现并督促生产者整改问题14万个。清查10 640家出口食品企业,注销706家,暂停361家企业相关资质,出口食品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检出并依法处理了85个国家和地区33类、9 755批次不合格食品。对70种食品、172个项目、14 000多个样品开展风险监测,对83类、536种指标、4.6万批次的进出口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实施风险监控。注销了5 654家企业的6 045张食品生产许可证书,将127家违规出口食品企业列入违规名单并上网公布。

特种设备事故保持稳定下降,全国万台设备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低于国务院安委会下达的控制考核指标。2009年,全国质检系统对起重机械和压力管道元件进行了专项整治。共排查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23万家,检查设备62.9万台,发现各类安全隐患9.6万个,已督促整改7.8万个。

进出口商品检验严格把关。检出不合格货物1.4亿批。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适时调整法检目录,对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完善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实施进出口企业信用管理,初步建立了进出口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加强重点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全年检出不合格进出境货物1.4亿批,批次不合格率达0.76%。推进电子检验检疫建设,上线运行电子检验检疫应用系统28个,实施电子监管的企业达4.6万家。

同时,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边境贸易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在严厉打击非法进出口行为方面,完善通关单联网核查机制,发挥口岸“一机两屏”的作用,防范假冒伪劣商品出口和逃漏检行为。

4. 口岸疫情疫病防控有效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后,全国质检系统全面启动应急预案,采取8项防控措施,查验入境人员1.1亿次,发现发热或有症状人员2.3万人次,口岸截获的患者占输入性病例的45%左右。总局还加强了进出境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强化检验检疫措施,加强重大动植物疫情的监测与防控工作,共截获有害生物3 291种24.9万次,同比增长15.2%和9.1%。

5. 基层基础工作稳步推进

2009年,质检总局加大了质检法制工作认证认可工作、计量工作力度。大力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努力推进人才强检战略,进一步加快质检信息化步伐。

在标准化工作方面,全年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3 158项;农业、循环经济、高新技术、服务业、良好行为企业、国家重大工程等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不断提高,新承担6个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机构秘书处,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新提交33项具有我国特色优势的国际标准提案。

6. 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2009年,全系统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努力提升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自身建设不断得到加强。

二、展望2010,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开拓创新

王勇局长在报告中提出今年质检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条主线;提高质量管理和监督把关两个能力;抓好监管制度、工作机制和质检文化三个创新;突出品牌、标准、服务、效益四个重点;完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检验检疫监管体系、质检法律法规体系、质检信息化体系和基层基础保障体系等五个体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面强化质量监管,努力提高质检工作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成果,加强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促进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局决定2010年在全系统组织开展质量提升活动。

按照以上要求,全系统要着力抓好以下6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1. 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努力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王勇局长要求全系统认真履行质量综合管理职能,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大力推进质量振兴,努力提升我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具体措施有:制定质量发展规划、推动质量兴省工作、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完善质量状况分析制度。

2. 加大监督把关力度,努力维护质量安全

王勇局长要求全系统充分履行监管职责,全面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维护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避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主要措施有:完善质量安全风险监管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切实加强质量监督、认真履行执法打假职责、严格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加强口岸卫生检疫、加强进出境动植物检验检疫监管、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3. 完善服务措施,促进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便利化

王勇局长强调,要按照王岐山副总理关于加强服务、切实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要求,加大服务力度,完善政策措施,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对外贸易便利化发挥积极作用。

主要措施有:加大帮扶企业力度、大力推动品牌建设、服务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对外贸易便利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加强技术型贸易措施研究和国际合作交流。

4. 加强质检基础工作,提高基础保障能力

王勇局长说,法律法规、标准化、认证认可和计量是提高质量总体水平的基础性工作,科技、信息化、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是质检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夯实各项基础。

主要措施有:推进质检法制建设、加强标准化工作、加强认证认可工作、提升计量工作水平、推进科技兴检战略、完善质检信息化体系、做好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工作。

5. 加强基层能力建设,提升基层履职水平

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的县级局和检验检疫系统的分支局、办事处是履行质检职责的基础。王勇局长强调,全系统必须始终把加强基层能力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开展基层局能力达标活动,努力提升基层局的履职水平。

主要措施有:摸清家底,明确目标;制定标准,开展达标;抓好整改,促进提高。

6.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建设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

王勇局长要求全系统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推动大质检文化建设。

三、国务院领导殷殷期望,吾辈当奋发图强

这次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得到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2009年12月19日和22日,王岐山副总理专门听取标准化工作和质检工作情况汇报。王岐山副总理充分肯定了一年来质检工作取得的成绩,对我们做好今年质检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工作方向,强调要认真分析、研判质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创新监管制度,切实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积极促进贸易便利化,努力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特别强调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底线,避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质量安全问题。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支树平传达了王岐山副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要求大家格外珍惜质检工作回升向好的工作局面;坚决贯彻中央关于质量工作的大政方针,认识加强质量工作的必然趋势和规律,体会质检部门的责任和使命,明确质检工作的方向和重点;认真落实总局新年度工作部署,不仅要在思想上明明白白抓落实,还要在行动上扎扎实实抓落实;与此同时,还要切实加强质检系统党的建设。

支树平副局长号召大家从年初做起,团结一致,奋发努力,把质检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把我国产品质量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篇4: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

一、健全会计法规体系,依法进行会计监督

新《会计法》颁布后,会计的法律环境有所改善,可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还没有非常有针对性地出台解决会计人员两难境地的有关法律和法规,这会使得会计人员违心地做假账,我国法律部门一方面要制定适应我国会计现实的法律,并加以严厉实施,坚决打击指使做假账的行为,而不仅是会计人员;另一方面,应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财经法规的企业和单位要依法追究其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对于玩忽职守的会计人员要调离工作岗位,取消其从业资格。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才有可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空间,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会计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加之会计业务错综复杂,会计手段灵活多样,会计人员素质千差万别,因此,加强会计监督是做好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保证。对一个单位来说,加强监督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自我监督。这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牵制制度,也就是说单位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收付、结算及其登记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经过上下级之间不同人员分工掌管,使其成为相互制约的一种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单位的财务凭证稽核制度,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机构内部应配有业务水平高、素质好的会计人员,赋予其一定的权限,专职或兼职从事会计凭证的稽核工作,以建立会计机构的自我约束机制。二是加强单位领导人的监督。单位领导人是本单位会计工作的领导者,也是保障各项财会制度顺利实施的组织者。他们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如何,采取措施是否得力,直接决定本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因此,单位领导人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组织并督促会计和核算人员不断加强和改善会计基础工作,从而推动本单位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的全面提高。加强会计监督管理,重要的是发挥好会计内在监管职能,发现和纠正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抵制和防止一切违反财经法律、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会计工作人员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对策。要严格依法办事,认真落实《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的各项职责。既要积极“听话”,认真执行单位领导提出的符合规定的合理意见,又要善于“讲话”,对不符合财会制度的指示和要求,要说服和制止,并积极提出合理的建议,为领导当好参谋,把好监督关。

二、重视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关键在人。要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促进会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会计制度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对层出不穷的会计政策、法规应接不暇,会计管理机构的主要精力也放在了会计基本法规建设和常规管理工作上,较少有精力去考虑会计职业道德问题。为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应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会计职业道德问题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其次,会计人员应按照制定的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并在职业生活中对照、检查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再次,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执法检查力度,对违反者给予必要的处分。同时,要大力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促进会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要把政治思想、职业道德、财经法规等各方面的培训与业务培训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会计人员思想水平、道德水平、业务水平全面提高,从而促使会计基础工作得到加强,会计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角,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最直接的对象。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督促会计人员从会计工作最基本的环节抓起,不断改进和加强会计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对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起直接作用。会计人员要认清形势,认真学习并执行《规范》,使自己从事的工作符合《规范》的要求,既要有危机感,又要有责任感,无论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还是从国家企业利益出发,都应努力学习《规范》,认真执行《规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应从四个方面着手:首先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其次要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教育和培训;三是要培养会计人员对单位经营管理决策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会计人员在决策决断方面的作用;四是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制度。各单位领导和财会部门应重视财会人员的在职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分期分批轮训在岗财会人员,规定学习内容,建立考核制度。尤其对财会、税收、金融等方面出台的新政策,更要组织财会人员参加培训。对于财会人员本身来说,一是应认真学习《会计法》,掌握国家有关会计政策法规,做到依法建账、算账和记账,扎扎实实地做好会计基础工作。二是娴熟地掌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人员只有充分掌握会计工作的要领,才能提高会计分析和管理水平,真正发挥会计分析的重要作用,为领导决策和管理提供服务。三是应具有优良的政治品质和职业道德。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树立为国家为单位理好财,为人民为职工服好务的思想,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准,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三、严格执行财经法规,规范会计从业行为

第一,规范使用原始凭证,严格原始凭证取得的合法性、真实性及完整性,并完善报批制度;第二,明确会计基础工作处理程序,实现会计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第三,保证会计岗位之间权责分明,达到相互制约、相互协调,防止和纠正错弊的目的;第四,严格会计人员上岗制度,对上岗人员进行定期综合考评,对考评不合格的应进行轮岗或换岗,以激发会计人员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自觉性。应组织财会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会计法》等有关法规、制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财会人员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不断充实新知识,提高财会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法制意识,提高工作能力。

篇5: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

1、银企账务核对中连续三个月月末时点余额合计折人民币在10,000元(含)以下,且季度发生额合计折人民币在(D)(含)以下的客户,不纳入电子对账签约率、电子对账回签率和综合回收率考核。

A、10000元

B、20000元

C、30000元

D、50000元

出处:中信银行银企对账管理办法

考点:银企对账考核

难易度:易

2、我行对账人员上门送达余额对账单的,必须当月完成对账工作,如客户经理负责送达,则必须由(A)陪同。

A、会计人员

B、另一名客户经理

C、会计经理

D、主管柜员

出处:中信银行银企对账管理办法

考点:纸质对账流程

难易度:中

3、对账机构应安排专人每月初五个工作日内打印、封装纸质余额对账单,纸质余额对账单(客户留存联)上应加盖本行(C)

A、业务公章

B、办讫章

C、银企对账专用章

D、受理专用章

出处:中信银行银企对账管理办法

考点:纸质对账流程

难易度:易

4、余额对账单发出(C)内仍未收到客户回签信息的,电子对账系统将控制客户不能进行当月明细账单的查询、打印。对账人员应通过电话、短信、柜台拦截等多种方式督促客户及时对账。

A、六个月

B、三个月

C、两个月

D、一个月

出处:中信银行银企对账管理办法

考点:纸质对账流程

难易度:易

5、电子对账系统中客户反馈不符或异议信息,我行答复应自客户提出问题始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其中涉及我行相关账务调整的,应自客户提出问题始(A)工作日内完成。

A、七个

B、五个

C、三个

D、两个

出处:中信银行银企对账管理办法

考点:电子对账流程

难易度:难

6、对账机构应指定专人(B)检核电子对账系统中客户回签情况,跟进客户反馈的不符或异议信息。

A、每月

B、每日

C、每季

D、每年

出处:中信银行银企对账管理办法

考点:电子对账流程

难易度:易

7、银企对账的频率分为(D)。

A、按月对账和按半年对账

B、按月对账和按年对账

C、按季对账和按年对账

D、按月对账和按季对账

出处:中信银行银企对账管理办法

考点:银企对账频率

难易度:易

8、各行应该按照(D)的原则设立专职岗位、人员和机构负责组织实施银企对账工作。

A、岗位轮换

B、岗位互动

C、岗位兼容

D、岗位制约

出处:中信银行银企对账管理办法

考点:银企对账岗位设置

难易度:中

二、多选题

1、银企对账方式按照我行向客户提供对账信息的介质不同,分为(AB)。

A、电子对账

B、纸质对账

C、上门对账

D、定期对账

出处:中信银行银企对账管理办法

考点:银企对账方式

难易度:易

2、银企对账频率为按月对账和按季对账,以下对账客户范围说法正确的有(ABC)

A、按月对账的客户范围包括所有签约电子对账系统的客户

B、按月对账的客户范围包括未签约电子对账系统但其当月存款单笔支付折人民币达到100万元(含)以上的客户

C、按月对账的客户范围包括未签约电子对账系统但其月末存款账户余额合计折人民币达到100万元(含)以上的客户

D、按季对账的客户范围包括未达到双百万条件,但签约电子对账协议的客户

出处:中信银行银企对账管理办法

考点:银企对账频率

难易度:中

3、支行纸质余额对账单的整理装订依据包括(BC)。

A、账号

B、客户号

C、对账期间

D、账户性质

出处:中信银行银企对账管理办法

考点:纸质余额对账单整理装订依据

难易度:易

三、判断题

1、分行应按照岗位制约的原则设立专职岗位、人员和机构,负责组织实施银企对账工作,原则上账务处理人员不得兼任对账人员,不得进行账务差错的查核确认工作。(对)

出处:中信银行银企对账管理办法

考点:银企对账组织实施

难易度:易

2、银企对账范围为单位客户在我行各类存款、贷款、保函、银行承兑汇票等账户余额及发生额,睡眠户及纳入清收的不良贷款账户也属于此范围。(错)

出处:中信银行银企对账管理办法

考点:银企对账范围

难易度:中

错误原因:银企对账范围为单位客户在我行各类存款、贷款、保函、银行承兑汇票等账户余额及发生额,睡眠户及纳入清收的不良贷款账户不属于此范围。

3、电子对账系统是指我行独立开发的专门用于银行和客户账务核对的信息系统。(对)

出处:中信银行银企对账管理办法

考点:电子对账系统

难易度:易

4、我行银企对账管理办法要求,原则上账务处理人员不得兼任对账人员,不得进行账务差错的查核确认工作。(对)

出处:中信银行银企对账管理办法

考点:银企对账人员

篇6: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

职责

1、做好预算会计、管理会计核算、成本核算、薪酬核算、材料核算、往来核算、专项资金及固定资产核算、收入利润核算和税务核算等工作。

2、设置和登记总账及各明细账,并编制各类报表。

2、根据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检查会计登记总账和明细账、账户应按币种分别设置。

3、编制和保管会计凭证和报表。

4、确保对外报送会计报告等资料及时、真实、完整。权限

1、审核公司所有会计业务基础资料、编制、装订会计凭证等会计基础工作。岗位要求:

1、具有相应政治素质和政治水平,坚持原则、廉洁奉公、诚信至上、遵纪守法;没有会计舞弊、业务技术较大差错记录。

2、持有《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

3、具有中专及以上财经类专业学历,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工作业绩。

4、了解国家财经法规,财务会计制度以及相关大企业管理知识,了解企业所属行业基本业务。

5、按规定参加并完成财会人员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综合考核合格。

6、身体健康,能胜任会计岗位的工作。

7、符合回避事项要求的。工作内容与要求

1、负责预算、管理会计核算、成本核算、薪酬核算、材料核算、往来核算、专项资金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收入利润核算和税务核算等。

2、设置和登记总账及各明细账,并编制各类报表。

3、根据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检查会计登记总账和明细账、账户应按币种分别设置。

4、会同相关部门定期开展财产清查及时清理往来账。

5、编制和保管会计凭证和报表。

6、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对各核算项目进行核算,保证会计资料及时、准确、完整。

7、完成部长交办的其他任务。检查与考核:

篇7:会计工作要求及职责

2、负责公司的税务、工商、银行等机构的事务对接工作。

3、能独立处理公司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全盘帐务、税务申报等工作。

4、熟练操作财务系统、熟练应用office办公软件。

5、工作细致、责任心强、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篇8:论会计的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是指单位或部门根据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要求设置会计机构, 配备会计人员, 进行会计核算, 实行会计监督, 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营决策、考核经济责任的一系列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很广, 基本含盖了整个会计过程。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置、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工作交接;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薄、编制财务报告;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结合本单位类型和内部管理的需要, 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要干好会计工作, 要求每一个财会人员都必须清楚自己所在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同时了解整个会计基础工作体系, 这样才能有可能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各尽其能。况且会计工作是构成企业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它运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效率。因此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已是当前会计管理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也是我国会计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前提。

2 目前我国会计基础工作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1 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置、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工作交接方面

(1) 会计机构的设置不够合理, 机构不是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 有机构重复的情况。

(2) 会计人员的设置不够合理, 未完全按照“互不相容职务”的原理设置, 出现了职责不分的情况, 还有会计人员不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不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的统一会计制度。单位主管人员不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及财务管理能力。特别是有些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

(3) 有些单位的会计人员未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工作质量差而影响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表现为感情代替会计法规制度、徇私枉法。

(4) 会计交接工作规定不清楚, 未及时做好会计交接工作, 从而对会计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导致库存现金、有价证券与会计帐薄记录不一致;未交清工作就调动或离职, 严重影响各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全面性。

2.2 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薄、编制财务报告方面

(1) 会计核算工作未达到规定的要求, 如会计的核算不以实际发生的业务为依据, 不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对于会计电算化会计软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帐薄、会计报表和其它会计资料不符合财政部关于会计电算化的有关规定。

(2) 填制的会计凭证不符合规定, 如有的原始凭证内容不完整, 取得的原始凭证没有加盖填制单位的公章, 没有经办单位领导人或者其指定的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大小写不符合规范等;还有, 有些单位的会计记帐凭证不符合基本的要求, 如记帐凭证的内容不完整、未连续编号、数字有连笔写的情况、打印出的机制记帐凭证未加盖制单人员、审核人员、记帐人员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印章或签字。

(3) 登记的会计帐薄未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和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帐薄。

(4) 编制的财务报告不符合会计法规的要求。

2.3 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方面。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未对本单位的原始凭证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监督,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未对仿造、变造、故意毁灭会计帐薄或者帐外设置会计帐薄的行为不制止和纠正,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指使、强令编造、篡改财务报告的行为不制止和纠正,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未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进行严格的监督,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未对本单位的违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经济活动进行制止和纠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未对本单位制定的预算、财务计划、经济计划、业务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一些领导监督意识淡薄, 具体表现是监督职责不明, 会计信息失真, 缺乏约束机制。

2.4 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方面

未根据单位类型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未建立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不明确, 建立的帐务处理程序制度不科学, 内部牵制制度不合理, 未建立严格的稽核制度, 建立的原始记录管理制度不健全, 建立的计量验收制度不严格, 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制度和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的建立、执行不严密。

3 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应采取的措施

(1) 要从思想上明确加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制度上明确企业法人代表对企业会计工作应承担的责任, 同时, 广泛开展基础工作重要性和基本要求的宣传教育工作。

(2) 认真贯彻朱鎔基总理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约法三章的指示和国务院《关于整顿会计工作秩序进一步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质量的通知》精神, 组织力量全面开展会计基础工作检查, 总结推广好的经验, 树立先进典型, 同时, 将那些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而造成的经济责任不清、企业财产损失等典型事例作为活教材。

(3) 在全面开展会计基础工作检查, 了解当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环节的前提下, 根据财政部关于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的基本要求, 督促指导企业搞好会计基础工作。

(4)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作用, 定期对企业进行审计, 检查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和企业内部牵制、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及其执行情况, 对有权签字的“一支笔”进行监督, 防止一些领导滥用职权而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无效的现象发生。

(5)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6) 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 营造良好的监督氛围。①不论大小实体, 必须单独设置会计机构, 实施独立核算。②建立以“两则”为统帅的行业财务制度。③会计监督的操作程序。

(7) 开展系统的互审和系统外 (社会) 联审活动。对难点、热点、隐蔽性的问题, 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对帐外帐、副业实体“三产”等“避风港”审查的结果应向职代会通报披露。

(8) 强化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大力表彰铁面无私、廉洁奉公、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的优秀会计人员, 批评、处分徇私枉法、不负责任、给企业和国家造成损失的渎职者。

(9) 完善制约机制, 制定必要的监督措施。具体做法:一是遴选业务素质高、事业心和责任心强的人担任稽核工作, 做到帐目清楚, 核算准确及时, 如实反映实体财务流转活动全过程及其经营成果;二是对核销和津贴等业务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核, 诸如差旅费的报销是否符合标准, 有无扩大开支或人情关系多给补助等;三是对专用设备和低值易耗品交纳抵押金, 占用时是否有登记, 损坏损失扣除抵押金或以旧换新;四是物资采购多渠道, 双人负责, 回扣必须全部交纳入单位大帐。

(10) 会计基础工作要逐步实现规范化。

(11) 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12) 做好经验总结和宣传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及时了解基层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和整改情况, 对好的做法和经验要认真总结, 广泛进行宣传和推广。

4 结语

篇9: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会计机构是单位办理会计事项的基本职能部门,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操作者,这两者都是会计工作的重要承担者,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关键所在。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基础工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会计监督是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如果原始凭证、会计账簿、实物款项、财务报告、财务收支发生问题,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其后果不堪设想。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单位内部会计工作的管理规范,是决定内部各级、各部门之间财务关系,明确各方面职责权限的一套完整的体系,它是现代会计制度的客观要求,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这几项工作不认真抓紧抓好,任其自由发展,必将会导致财会制度不健全、账目混乱、资产不实、账表不一致、会计信息失真,甚至可能发生违法乱纪问题。只有将以上工作的每个环节抓紧抓好,才能保证有一个良好的会计工作秩序。

1.现阶段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单位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不够会计基础工作对会计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这就造成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轻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因而使得这些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长期处于无人监督、无人检查的状态。对于单位的会计,也没有定期进行必要的业务学习和知识补给,这就导致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对自身的岗位责任认识不清,对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了解不足,因此,会计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与制度要求存在诸多的不符。

(2)有意违纪造成会计基础工作混乱有些单位为了达到偷逃税收、转移资产、私设“小金库”等非法目的,有意不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记账、算账、报账,以借机“混水摸鱼”。

(3)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足尽管近年来,开展了大规模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在稳步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和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教育体制也不够灵活,会计教育也同样如此。不少单位和部门对会计人员的资格要求管理并不严,有些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知识只知皮毛,从来没有接受过专门系统的学习,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还有一些会计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可会计基础规范得不到重视,只满足于记账不出错为原则,忽视了最基本的会计规范,造成了会计基础工作的混乱。

(4)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有所放松一些单位因为管理松弛而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账目混乱、财产不实、数据失真;会计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造成记账随意、手续不清、差错严重;甚至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任意伪造、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认真行使会计监督职权,参与违法违纪活动,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等等。这些问题,不仅消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2.建立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建议

(1)单位领导应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会计基础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这项工作规范与否直接影响整个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依据,是进行宏观调控职能的重要保证,是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的具体体现。因此,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2)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财会部门是资金管理的主体,稳定的财会机构、合格的财会人员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保证。因此,会计人员每年都要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使其知识和技能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的有力措施。同时,财会工作不只是记账、算账、报账,它还时时、事事、处处都涉及到执法守法方面的问题,会计人员应通过不断学习并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才能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照章办事,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在单位内部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牵制,使会计工作有秩序进行的一项制度。一个设计和运行良好的内控制度,不仅能够使单位配置资源,提高效率,而且能防范和发现单位内部大多数的内、外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制约机制的主要内容:首先,各单位的一切经济活动必须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和核算,任何经费和资金不得条块分割,脱离单位财务管理和监督,不准设立“小金库”;其次,严格报销审批制度,一切支出都必须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完善手续并经主管领导签字后方可报销。明确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权限,严格财会人员分工制度,出纳和会计要分开,会计和复核人员要分开,会计主管人员要定期对在岗的财会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第三,建立健全财产清查制度。对各项财产每年定期盘存一次,以保证账实相符和财产的安全完整,对清查中出现的盘盈和盘亏等,要查清原因,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批和调整账目,优化资产配置。定期对往来款项和专项拨款进行清理和结算,往来款项应及时清理和回收,专项拨款要及时结算,保证各项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

(4)加强对财务工作的内部监督责任制内部会计监督是伴随着经济业务的发生而进行的。建立内部监督责任制,就是要明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责和目标,做到日常审计与专项审计相结合,离任审计与年终审计相结合,使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按《会计法》的要求,对日常经济业务和全过程进行监督,提高会计监督的时效性,把违规违法行为控制在萌芽状态,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会计事项,应及时纠正,避免有关人员职责不清相互推逶,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和经营风险。

上一篇:主席团干部竞选演讲稿下一篇:培训运用到实际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