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法》教案

2024-07-18

《小数乘法》教案(精选14篇)

篇1:《小数乘法》教案

珠 算 乘 法 ——小数乘法

一、教学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步骤

2、掌握积的定位

能力目标: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细致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珠算小数乘法积的定位

三、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

四、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算盘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以旧引新:2分钟

1、数的位数分为:(正几位)(负几位)和(零位)

2、说出下列数的位数:

(1)、39.738(+2位)(2)、497.4263(+3位)

(3)、0.004053(-2位)(4)、0.093(-1位)(5)、0.718(0位)(6)、0.3052(0位)

3、根据条件给下列数加上小数点并保留两位小数:

(1)、341783 +2位(34.18)(2)、79247 0位(0.79)(3)、8567-1位(0.09)(4)、21452-1位(0.02)

4、整数乘法积的定位公式:

(1)满档(首档有数):积的位数=被乘数的位数(m)+乘数的位数(n)

即:积的位数= m + n(2)空档(首档无数):积的位数=被乘数的位数(m)+乘数的位数(n)-1 即:积的位数= m + n – 1

5、复习整数乘法(先让学生用算盘计算再用课件演示)(1)524 × 201 = 105,324(2)38 × 1,476 = 56,088

(二)练习并思考:7分钟

1、计算下列算式并说出被乘数、乘数和积的位数;

例:(1)524 × 201 = 105,324(+3位)(+3位)(+6位)(2)52.4 × 0.0201 = 1.05324(+2位)(-1位)(+1位)(3)38 × 1,476 = 56,088(+2位)(+4位)(+5位)(4)3.8 × 14.76 =56.088(+1位)(+2位)(+2位)

2、思考:

(1)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的关系

(2)积的位数与被乘数、乘数的位数的关系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做总结,得出小数乘法的运算步骤

3、整数乘法中积的定位公式的应用(用课件演示)

(三)、小数乘法的运算:

<1>将小数乘法变成整数乘法(将被乘数和乘数中的小数点去掉)例:52.4 × 0.0201 =

524 × 201 = 38 × 1,476 =

3.8 × 14.76 = <2>按整数乘法的运算步骤计算(用教学算盘演示)

524× 201 =105,324 38 × 1,476 = 56,088 <3>乘积的定位:用公式定位法按原题定位 ①满档(首档有数):积的位数= m + n ②空档(首档无数):积的位数= m + n1

(六)课外作业:完成课堂上发的练习题。0.5分钟

附: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的运算步骤:

<1>将小数乘法变成整数乘法 例:52.4 × 0.0201 = 524× 201 = 38 × 1,476 = 3.8 × 14.76 = <2>按整数乘法的运算步骤计算

524× 201 =105,324 38 × 1,476 = 56,088 <3>乘积的定位:用公式定位法按原题定位

52.4 × 0.0201 =1.05324 3.8 × 14.76 =56.088 4

篇2:《小数乘法》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2、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3.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不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1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道理

教学难点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2正确地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正确化简末尾的0 3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 投影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数鸭蛋”的游戏,在2×3=6式子中,我在两个因数中添上或去掉0,请你立即报出积是多少,并说明理由。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谈话: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引导: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答 0.8 X 3)

“0.8×3”是求几个0.8想加的和?(答 三个)

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是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教师通过巡视了解学生采用了什么方法。

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0.8 × 3 2.4 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答 都是一位小数)

4.提出要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算式计算.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5.交流:列出的加法算式是求几个2.53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答 2.53+2.53+2.53 三个相加 2.53×3)

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答 2.53)× 3 7.59

2.35是几位小数?“2.35×3”的积是几位小数?

(答 都是两位小数)

6.猜想: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乘3呢?

三、教学“试一试”,归纳计算方法

1.出示4.76×12、2.8×53、103×0.25,要求先猜一猜每道题的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算一算,看计算结果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明白“因数里有几位小数,积里也有几位小数”。

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是几位小数?

3.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四、指导完成“练一练”

1.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

要求学生说一说每题的积是几位小数,再让学生分别计算。

交流:“0.85×5”的积是多少?“0.90”是不是可以化简?化简的结果是多少?化简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如果积是小数而且末尾有0,一般要进行化简。

大家通过0.85×5的竖式中有什么发现吗?

(答)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专项练习

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在教科书上填一填。边思考你有什么好的点小数点的方法,待会儿介绍给大家。

小数和整数相乘应该怎样计算?

指名交流:各题的积是多少?积是几位小数?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引导生把例题里的感知和“试一试”的收获结合起来,通过小组里说说的方式,整理计算思路,明确计算方法,建构计算法则。

小结出可以数一数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直接把积的小数点向左数出几位就行了。

五、课堂作业

1.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练习十一第1题

学生完成后,适当组织交流,初步了解学生作业情况。

2.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学生读题后讨论:响雷和打闪应该是同时发生的,但为什么会先看到打闪,后听到雷声呢?

指出:因为光传播得非常快,所以这道题让我们略去从打闪起到看见闪光的时候。

3.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

学生读题。

提问:这辆汽车的油箱里现在有多少千克汽油?这些汽油够这辆汽车行驶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讨论:计算结果是多少?根据图中的已知信息,中途需要加油吗?

六、全课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

篇3:谈谈小数乘法的教学

一、小数乘法算理的教学

学生计算中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从根本上讲都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计算道理, 因此, 老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1.列竖式不会对位

从表面上看, 这是受了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时小数点要对齐的干扰, 而实际上还是不理解算理的表现。我们要让学生明白, 计算小数乘法是根据转化、迁移的思想把它转化成整数乘法, 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的。整数乘法是因数末尾对齐再计算, 小数乘法计算也应如此, 而不是小数点对齐。我们还应通过具体实例验证这一方法的正确性, 让学生坚定使用信心, 自觉维护。比如:

当然, 对于小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竖式计算就不是因数末尾对齐, 而是根据整数乘法简便计算的方法, 把零前面的数的末位和小数末尾对齐相乘, 其方法和整数简便计算方法一样。比如:

2.把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点错

在前面已经提到, 小数乘法计算是根据转化、迁移的思想, 先把小数因数看成整数, 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 再把积转化成小数。比如:

这样做了以后, 学生可能还不理解, 我们还可以先算72×5=360, 然后把小数点点上去, 还原为0.72×5=3.6。

通过正向反向推导, 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计算的方法, 知道小数点应该点到什么位置。

二、小数乘法算法的教学

小数乘法的教学内容, 教材是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的。先学小数乘整数, 再学小数乘小数。而小数乘整数又是先学带计量单位的, 再学不带单位的, 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由已知、熟知的知识去探求未知的知识。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和学生的积极探究, 得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 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 再点小数点; (2) 点小数点时, 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 点上小数点; (3) 小数末尾有零的, 注意化简。这三点简单说就是先按整数乘法算, 再确定积的小数点。为了便于学生记忆, 我们把它总结成口诀, 就是“一算”“二点”“三化简”。除了要化简的这种情况, 还有积的小数位数不够, 就在它的前面用零补足位数再点这种情况, 也要提醒学生注意。

三、小数乘法练习的教学

针对学生计算过程出错、计算失误的问题, 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1.在教学前要复习相关知识

比如整数乘法、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等知识, 为新课的进行做好铺垫, 因为学生计算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就是因为对旧知识掌握不牢固。

2.突出口算和对比练习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 又是计算能力的一种体现。我们在小数乘法的教学中要突出口算练习, 由于口算题中的数目比较小, 计算结果可以快速反馈, 易于检验学生计算的正确与否, 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计算方法的思路。

在小数乘法的教学中, 还要加强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法、小数加法与小数乘法的对比练习。通过对比, 可以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法算理算法的理解, 避免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 巩固计算法则。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计算时要求学生看清数字, 细心计算, 反复检查。学会用观察的方法估算结果, 根据第二个因数是否大于1, 判断积是否大于第一个因数;看看积的小数位数是否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相吻合 (能化简的除外) 。当然要想知道积的准确结果还得用竖式细心计算。

摘要:小数乘法的教学看似容易, 实则不然, 问题不少。要想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从小数乘法的算理、算法和必要的练习入手。

关键词:小数乘法教学,算理,算法,必要练习

参考文献

篇4:谈谈小数乘法的教学

关键词:小数乘法教学;算理;算法;必要练习

“小数乘法”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学生在三、四年级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内容。原本以为教学时会很轻松,学生很容易掌握这一知识,孰料实际的情形并非如此,出现了不少问题,诸如列竖式不会对位、把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点错、计算过程出错、计算失误等。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不外乎三点原因:一是对算理不理解;二是对计算法则掌握不牢固;三是缺乏必要的练习。下面就这三点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小数乘法算理的教学

学生计算中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从根本上讲都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计算道理,因此,老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这样做了以后,学生可能还不理解,我们还可以先算72×5=360,然后把小数点点上去,还原为0.72×5=3.6。

通过正向反向推导,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计算的方法,知道小数点应该点到什么位置。

二、小数乘法算法的教学

小数乘法的教学内容,教材是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的。先学小数乘整数,再学小数乘小数。而小数乘整数又是先学带计量单位的,再学不带单位的,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由已知、熟知的知识去探求未知的知识。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和学生的积极探究,得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小数末尾有零的,注意化简。这三点简单说就是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确定积的小数点。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我们把它总结成口诀,就是“一算”“二点”“三化简”。除了要化简的这种情况,还有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就在它的前面用零补足位数再点这种情况,也要提醒学生注意。

三、小数乘法练习的教学

针对学生计算过程出错、计算失误的问题,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1.在教学前要复习相关知识

比如整数乘法、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等知识,为新课的进行做好铺垫,因为学生计算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就是因为对旧知识掌握不牢固。

2.突出口算和对比练习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一种体现。我们在小数乘法的教学中要突出口算练习,由于口算题中的数目比较小,计算结果可以快速反馈,易于检验学生计算的正确与否,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计算方法的思路。

在小数乘法的教学中,还要加强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法、小数加法与小数乘法的对比练习。通过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法算理算法的理解,避免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巩固计算法则。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计算时要求学生看清数字,细心计算,反复检查。学会用观察的方法估算结果,根据第二个因数是否大于1,判断积是否大于第一个因数;看看积的小数位数是否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相吻合(能化简的除外)。当然要想知道积的准确结果还得用竖式细心计算。

参考文献:

徐云康.小数乘法计算典型错误及其教学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05).

篇5:小数乘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7页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第6~8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获取信息的过程,会正确利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2、掌握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形成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形成独立思考、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体验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利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合理选择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仪、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活经验

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将答案按顺序记录在口算本上,再集体订正。)

2、解答:一支铅笔0.5元,一支水性笔的价钱是一支铅笔的3倍。一支水性笔多少钱?(指名学生回答: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回顾:前面我们学习了关于小数乘法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引导,整理回顾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以及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等。)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旧知,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为探究新知奠定基础。】

二、情境导入,自主探索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呈现教材主题情境图(PPT课件),让学生独立收集信息。

2、交流整理: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适时强调、突出相关的数学信息。)

(1)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

(2)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

(3)要求的问题是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篇6:小数乘法教案

小数乘法第87页练习十五第6----14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会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潜力。

【教学重点】

会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小数乘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0.7×0.71.1×100.24×0.2

3.5×0.10.2×0.40.6×5

二、计算练习。

1、计算,再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

4.9×0.015.8×1.23.15×1.4

4.9×15.8×13.15×1

4.9×0.995.8×0.83.15×0.6

2、先说出每次乘的积比第一个因数大还是小,再计算。

0.5=8.2=

2.4×2.6=0.97×0.84=

1.02=1.3=

0.98=0.06=

3、你能直接在里填上“<”或“>”吗?

1.4×2.82.8

0.63×0.90.63

0.85×1.30.85

0.8×1.31.3

思考:积与划线的乘数比大小,有什么规律?

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8.5×42.4×13.02

1.28×8.6+0.72×8.612.5×0.96×0.8

思考:用的什么运算律?独立解答.

四、实际应用。

1、一种铺铁路用的钢轨,每根长12.5米,每米重44千克。80根这样的钢轨重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学生独立完成,群众订正。

2、

我们班种了400课

向日葵估计每棵大约可收葵花籽0.25千克

如果每千克葵花籽能够榨油0.18千克,他们收的葵花籽

大约能够榨油多少千克?

作业设计:

练习十五13题

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

0.25×8.5×4

=0.25x4x8.5

=1x8.5

=8.5

篇7:《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

2、教学重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算一算,比一比。

二、新授。

1、妈妈购买萝卜和西红柿的单价和用去的钱如下表。(小黑板)

品种 萝卜 西红柿

单价(元)0.55 1.2总价(元)1.1

3买萝卜多少千克?

列式:1.1÷0.55=

提出:把这道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要乘几?被除数呢?

将除数变成整数时,被除数的小数点怎样移动?怎样补“0”?(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2、试一试

买西红柿多少千克?

3÷1.2=2.5(千克)

3、总结: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时第一步应做什么?怎样移动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最后怎样计算?

小组讨论。

三、练一练

先说出下面各题怎样移动小数点,再计算。

0.16 9.6 6.834 0.25

5四、综合练习。

1、练习十七。

完成第一题。集体订正。

2、计算并用乘法验算。

6.1÷0.051.8÷0.243、实际应用。

篇8:浅谈如何进行小学小数乘法的教学

上周是学生学习小数乘法的第一课时, 虽然进入课堂之前我已经思考了很久, 并且为此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 但总觉得我的目标定位有问题。就在铃响的那一刹那, 一个念头在我脑中一闪而过, 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今天这堂课我到底要学生学什么?是教会学生做小数乘法吗?还是通过小数乘法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显然, 后者比前者更能体现学科的数学价值。抱定这样的目标之后, 我那“精心”的教学设计也受到了彻底的颠覆。

在课的开始, 我为学生提供了一组题:

(1) 125×3=375

(2) 12.5×3=37.5

(3) 1.25×3=3.75

(4) 0.125×3=0.375

请学生比较第 (2) (3) (4) 题与第 (1) 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旨在渗透积的变化规律, 并试图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然后在谈话中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一本数学本的价格是0.52元, 每位同学开学的时候都发到了4本数学本, 请你算算每个人一共要多少钱?提出要求:怎样列式?为什么可以这样列? (0.52+0.52+0.52+0.52 0.52×4或4×0.52)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而后, 我提出挑战:你能算出0.52×4或4×0.52结果是多少吗?请你来动笔算一算。学生开始尝试计算, 先做好的上来板演, 下面的同学如果有与黑板上的不一致, 也可以上来把自己的过程展示出来。学生们一个接着一个上来, 看来情况真的很复杂, 在我巡视的过程中, 我发现主要就是三种做法, 接下来就让学生陈述理由。

生1:我们刚刚学过的小数加减法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我就把4和0对齐, 然后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

师:那积里面怎么会有一个小数点呢?

生1:我把0.52看成了52, 扩大了100倍, 所以积要缩小100倍, 这样才能保证积的大小不变。

生2:我把0.52元扩大100倍后成了52分, 52分×4=208分, 再改写成用元作单位, 就要缩小100倍, 得到2.08元。

话音刚落。一生马上补充:她的单位名称错了, 前两道的单位名称应该是分, 不是元。其他同学根据学生的补充也发现了问题, 对于她的发言, 同学们露出了信任的神情。

生3:大概是听了前面的同学说得振振有辞, 显得很紧张, 发言时含糊不清, 极不肯定。

我想描述一下自己当时的心理状态:生1的口才很好, 平时对数学总有自己的见解, 想要驳倒他还真不容易;生2的问题好解决;生3的想法最符合意思, 可偏偏又讲不清楚, 真是不凑巧啊!我开始着急了, 觉得要收不回来了, 怎么办?我积极地寻找对策, 先点评了生2的做法, 肯定其想法, 然后我就指着生1和生3的做法说, 他们现在两个人的做法都不一样, 你准备支持哪一方的做法呢?请说出你的理由来。学生思考了片刻, 陆陆续续开始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经过一系列的辩论之后, 学生开始明确, 其实大家的想法都是一致的, 都是把小数乘法转化成了整数乘法, 既然按照整数乘法计算, 就要遵守整数乘法的法则, 4自然要和2对齐。课堂上生1带着他的部队开始主动向生3部队靠拢, 我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随后, 我延续情境:刚才我们已经算出每个人需要2.08元钱, 那你能算一算我们班50个人一共需要多少钱吗?同学们通过课上所学, 马上列出了算式, 得出了结论:2.08×50=104元。

以这节课为例, 知识的增长点就在将小数乘法看做整数乘法计算, 然后弄清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意义, 对于小数末尾的0应该去掉化成最简小数即可。在小数乘法的教学过程中, 我牢牢地把握住了这课的重点和难点, 促进了学生们数学能力的提高。

篇9:浅谈如何进行小学小数乘法的教学

上周是学生学习小数乘法的第一课时,虽然进入课堂之前我已经思考了很久,并且为此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但总觉得我的目标定位有问题。就在铃响的那一刹那,一个念头在我脑中一闪而过,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今天这堂课我到底要学生学什么?是教会学生做小数乘法吗?还是通过小数乘法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显然,后者比前者更能体现学科的数学价值。抱定这样的目标之后,我那“精心”的教学设计也受到了彻底的颠覆。

在课的开始,我为学生提供了一组题:

(1)125×3=375

(2)12.5×3=37.5

(3)1.25×3=3.75

(4)0.125×3=0.375

请学生比较第(2)(3)(4)题与第(1)题之间有什么联系,旨在渗透积的变化规律,并试图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然后在谈话中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一本数学本的价格是0.52元,每位同学开学的时候都发到了4本数学本,请你算算每个人一共要多少钱?提出要求:怎样列式?为什么可以这样列?(0.52+0.52+0.52+0.52 0.52×4或4×0.52)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而后,我提出挑战:你能算出0.52×4或4×0.52结果是多少吗?请你来动笔算一算。学生开始尝试计算,先做好的上来板演,下面的同学如果有与黑板上的不一致,也可以上来把自己的过程展示出来。学生们一个接着一个上来,看来情况真的很复杂,在我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主要就是三种做法,接下来就让学生陈述理由。

生1:我们刚刚学过的小数加减法就是相同数位对齐,我就把4和0对齐,然后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

师:那积里面怎么会有一个小数点呢?

生1:我把0.52看成了52,扩大了100倍,所以积要缩小100倍,这样才能保证积的大小不变。

生2:我把0.52元扩大100倍后成了52分,52分×4=208分,再改写成用元作单位,就要缩小100倍,得到2.08元。

话音刚落。一生马上补充:她的单位名称错了,前两道的单位名称应该是分,不是元。其他同学根据学生的补充也发现了问题,对于她的发言,同学们露出了信任的神情。

生3:大概是听了前面的同学说得振振有辞,显得很紧张,发言时含糊不清,极不肯定。

我想描述一下自己当时的心理状态:生1的口才很好,平时对数学总有自己的见解,想要驳倒他还真不容易;生2的问题好解决;生3的想法最符合意思,可偏偏又讲不清楚,真是不凑巧啊!我开始着急了,觉得要收不回来了,怎么办?我积极地寻找对策,先点评了生2的做法,肯定其想法,然后我就指着生1和生3的做法说,他们现在两个人的做法都不一样,你准备支持哪一方的做法呢?请说出你的理由来。学生思考了片刻,陆陆续续开始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经过一系列的辩论之后,学生开始明确,其实大家的想法都是一致的,都是把小数乘法转化成了整数乘法,既然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就要遵守整数乘法的法则,4自然要和2对齐。课堂上生1带着他的部队开始主动向生3部队靠拢,我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随后,我延续情境:刚才我们已经算出每个人需要2.08元钱,那你能算一算我们班50个人一共需要多少钱吗?同学们通过课上所学,马上列出了算式,得出了结论:2.08×50=104元。

以这节课为例,知识的增长点就在将小数乘法看做整数乘法计算,然后弄清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意义,对于小数末尾的0应该去掉化成最简小数即可。在小数乘法的教学过程中,我牢牢地把握住了这课的重点和难点,促进了学生们数学能力的提高。

篇10:《小数乘法》教案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之《小数乘法》之《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较复杂的小数乘法(第6页的例5和“做一做”,练习一第10―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第二个因数比l小时,积比第一个因数小;当第二个因数比1大时,积比第一个因数大。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第二个因数比l小时,积比第一个因数小;当第二个因数比1大时,积比第一个因数大。 教学用具: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0.9×6 7×0.08 1.87×0 0.24×2 1.4×0.3 0.12×6 1.6×5 4×0.25 60×0.5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第9页第10题) 2.4×3= 2.4×5= 2.4×1.5= 1.2×0.4=1.2×0.11= 1.2×0.35=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二、新授: 1、教学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⑴想一想这只非洲狗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 ⑵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①怎样列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⑶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⑷算得对吗?可以怎样验算? ⑸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鸵鸟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样?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题。 2、看第二个因数,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 ①(出示练习一第10题中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先计算。 ②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第二个因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③第二个因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第一个因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1.2×0.4的第二个因数是0.4比1小,求的积还不足一个1.2,所以积比第一个因数小;而2.4×3的第二个因数是3比1大,求的积是2.4的3倍(或3个2.4那么多),所以积比第一个因数大。 ④你能得出结论吗?(当第二个因数比1小时,积比第一个因数小;当第二个因数比1大时,积比第一个因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⑤专项练习:练习一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三、运用 1、做一做: 3.2×2.5= 0.8 2.6×1.08=2.708 先判断,改正不对的。 2、第9页第13题 四、体验: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8页第8题,第9页第11、14题 六、课后反思: 1、要让学生自主阅读,表述题意。应着重让学生说一说例5中“1.3倍”的含义。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验算:(1)交换因数位置,再乘;(2)用计算器;(3)对着原式再做一遍;(4)观察法,一个因数是否大于1决定积是否大于另一个因数。 3、应提醒学生: (1)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如果末尾有0,再把0划掉。 (2)算完后,应检查积的小数点位数是否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如不同,应找出原因,看看哪一个计算步骤上出了毛病,并及时改正。 4、第9页练习一第10题意在探索规律,发现积和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同学用比较简洁的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很重要。第12题应随之辅以练习巩固,这两题可配套使用。

篇11:五年级上小数乘法教案

学习目标:1,小数乘法的意义;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3,积的近似数;4,小数乘法简便计算;5,小数乘法的应用;6,单位换算(附加复习)

考点一:

(一)小数乘法的意义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小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例1:8.4×15表示:15个8.4相加是多少?

例2:8.4×0.5表示:8.4的0.5倍是多少?

1,83.6×17表示

83.6×0.7表示 2,6.8×5表示

8.2×0.3表示 考点二: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小数的末尾对齐。(2)、按整数乘法计算。(3)、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尾数出几位,打上小数点。(4)、小数积末尾的0要去掉。

例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注:小数乘法的验算 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再乘一遍)

4.56×9=

58×0.04=

5.06×0.31=

例2,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因数与积的关系:一个不为0数乘等于1,积等于这个数。一个数乘0,积等于0 在里填上在○里填上>、<或= 924×0.6○924 1×0.44○0.44

例3 根据第一个算式的积写出后面算式的积。

123×16=1968

12.3×1.6=

1.23×1.6=

12.3×0.16=

1.23×0.16=

1,口算

0.7×5=

0.08×1000=

0.1×6.7=

1.6×0.5=

2.5×4=

0.74×0.4=

7.5×3= 3.74×0=

0.8×0.6=

0.05×0.08

80×1.25=

0.13×7=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2.7×0.11=

0.19×1.2=

3.75×2.6=

3,根据第一个算式的积写出后面算式的积。

12×162=1944

12×16.2=

1.2×1.62=

120×0.162=

0.12×0.162=

23×76=1748

2.3×7600=

0.23×7.6=

2.3×0.76=

0.23×0.76=

4,在里填上在○里填上>、<或=

7.3×1.8○7.3

31.4×1.2 ○ 31.4

7.3×1 ○ 7.3

5.12×0 ○ 0 考点三:积的近似数:•

1、按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准确值。

2、然后再按四舍五入法进行保留。

3、保留到哪一位,就要看保留位数后面的一位进行保留。需注意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人民币单位一般是两位小数,当计算结果多于两位小数是,一般情况下要保留两位小数。例1,计算下面各题,按要求保留积的小数位数。

3.14×3.9

0.86×0.4(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4.17×0.12(精确到十分位)

1,用竖式计算

2.9×0.56(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6.23×4.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5.07×2.8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考点四:小数简便计算: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a×b=b×a;(2)、乘法结合律:a×b×c=a×(b×c);(3)、乘法分配律:a×(b+c)=a×b+a×c,a×(b-c)=a×b-a×c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

2.5×1.2×4

7.2×12.5×0.8

2.5×4×0.8×1.25

(1.25-0.125)×8

3.4×12.5+6.6×12.5

5.73×101—5.73

1,简算0.25×9.87×4

0.73×102

76.3×27-76.3×17

0.46×1.9+0.54×1.9

4.87×2.34+48.7×0.266

3.6×1.9+0.36×81

考点五:小数乘法的应用

例1,李老师要买35本故事书,每本8.65元,大约需要 多少钱?(得数保留整数)

例2,一个大水杯26.2元,一个小水杯13.8元,李老师各买12个,一共需要多少元?

例3,学校美术室的宽是5.4米,长是宽的1.2倍。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例4,10千克大豆的价钱与8千克花生的价钱相等,已知1千克花生比1千克大豆贵1.2元,求大豆和花生的单价各是多少?

例5,小汽车每小时行63千米,小汽车的速度是载重汽车的1.4倍。它们从相距270千米的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行驶。

(1)经过几小时相遇?

(2)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3)如果出发时是8时15分,相遇时是几时几分?

1,修一条长6.4千米的公路,前3个月平均每月筑1.2千米,剩下的每月修1.4千米,还要几个月完成?

2,一种毛线每千克48.36元,买3千克应付多少元?买0.6千克呢?

3,安可去水果摊买西瓜,老婆婆的西瓜每千克卖0.45元。安可挑了一个大西瓜,重10.7千克,安可要应该付多少钱呢?

4,一堆煤3.6吨,计划可以烧10天,改进炉灶后,每天比原计划节约0.06吨,这堆煤现在可以烧多少天?

5,星期日,冬冬一家去动物园,儿童票每张5.5元,成人票每张8.5元。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附加:单位转换知识点回顾总结: 常用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1千米= 1000米,1米= 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 10毫米;

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重量单位:1吨 =1000 千克,1千克= 1000 克 ;

时间单位:1小时=60分,1分=60秒

认真填一填:

5.45千克=()千克()克

3.25小时=()小时()分

8.7小时=()分

1.5米=()分米

8.16平方米=()平方分米

0.15千克=()克

0.09米=()毫米

1.5吨=()千克

2.05米=()厘米

510米=()千米

3650克=()千克

504厘米=()米

600千克=()吨

19克=()千克

78分米=()米

5米16厘米=()米

5千克700克=()千克

3千米50米=()千米 10米7分米=()米

7元4角2分=()元

4吨50千克=()吨 3平方米7平方分米=()平方米

4米5分米6厘米=()米

3.001吨=()吨()千克

5.80元=()元()角

1.4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15.05公顷=()公顷()平方米

13厘米=()米

0.27千克=()克

4米17厘米=()米

3千克165克=()千克 0.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课后作业(计算要细心,认真完成哦)

1、填一填。

(1)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27.5,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果是()。

(2)0.9+0.9+0.9+0.9改用乘法算式表示是()。

(3)49×0.2积是()位小数,0.35×0.7积是()位小数,(4)在○里填上“>”“<”或“=”

6.7×0.98○6.7

6.09×1.3○6.09

18×0.35○0.35

4.8×7.5○7.5×4.8 6.3×2.04○2.04

3.9×1○1(5)0.23×0.8=(),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3.25×4.8

3.6×0.25

3、简便计算。

0.25×32×1.25

2.85×5.2+2.85×4.8

3.9×2.5×0.4

2.4×1.25

0.65×202

0.78×101

5.73×101—5.73

3.14×99+3.14

4、解决问题。

(1)、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0.2公顷,5台拖拉机3.4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篇12: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教案

课本第9-10页。

教学目的:

会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应用于小数的计算,并会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5X4

1.25X0.8

32X25X4

0.5X

0.5X1.01

125X18X8

问:连乘的式题你是怎么算的X

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学过那些运算定律X

(主要从运算定律的内容、运算定律的字母表达式、举例说明应用运算定律怎样使计算简便来说明)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aXb=bXa(aXb)Xc=aX(bXc)(a+b)Xc=aXc+bXc

2.用简便方法计算。

25X46X4

47X8X125

48X99

54X61+61X46

3.分组计算下面各题。

0.7X1.2

1.2X0.7

(0.8X0.5)X0.4

0.8X(0.5X0.4)

(2.4+3.6)X0.5

2.4X0.5+3.6X0.5

左边和右边对应算式结果相同吗X哪一种算法比较简便X为什么X

4.: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小数乘法也可以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板书课题: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二、新授。

学生尝试计算。

0.25X4.78X4

=0.25X4X4.78

=1X4.78

=4.78

0.65X

=0.65X(+1)

=0.65X+0.65X1

=130+0.65

=130.65

学生板演后,要讲出简算依据。

:运用定律计算,如果能设法使一个因数转化为整百数或者两个因数相乘的积为整百数就能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X0.125X4X8

3.2X1.25

0.5X0.46+0.5X0.54

2.5X99

2.课本第10页做一做。

四、作业。

练习三第3、4、5题。

篇13:《小数乘法》教案

下面仅以一节计算练习课为例, 谈谈我是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法, 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会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的.

【课例】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 (二) 练习课

特级教师徐斌认为:“计算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 计算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可见, 计算并不是“死的”知识, 它承载的任务也不仅是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 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自主探究算法、理解算理, 相互交流想法、概括法则, 形成技能技巧、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 在形成解决问题策略的同时体验计算的作用、享受学习的乐趣.

片断一:细心看题, 快速口算

师:同学们先自己回忆一下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再用最快的速度完成8道口算题. (学生练习口算)

师:下面, 每道题请一个同学说说自己的口算方法和结果, 其他同学注意听, 如果他的方法和结果和你一样, 我们就通过, 如果不一样, 你就举手.

生1:0.85×4先算85乘4等于340, 再看因数里有两位小数, 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 结果等于3.4.

生2:20×0.5先算20乘5等于100, 再将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等于10.

(生2话音刚落, 立即有几名学生举手, 老师指名一人回答.)

生3:老师, 这道题我是用20除以2等于10来计算的.

(有的学生点头赞同, 少数学生没有完全反应过来, 老师趁热打铁.)

师:这明明是一道小数乘法题, 怎么算成除法了?

生3:0.5表示十分之五, 20×0.5也就是求20的一半, 所以可以用20除以2等于10, 这样更快.

生4补充:这里20正好是2的倍数, 所以用除法计算比乘法快.

师:同样是小数乘法, 同学们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使计算更简便, 很好.看第三题.

师:这是一道小数除法题, 我们还没有学过, 你是怎么算的?

生5:我是想的乘法, 0.25乘4等于1, 所以1÷0.25=4.

师:同学们听明白了吗?同学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没有学习过的问题, 我们用掌声表示向他学习. (学生热烈鼓掌) 看第四题.

生6:0.24×5=1 (这名学生是教师在巡视中发现此题错误的, 说完后立即有学生举手.)

生7:老师, 他错了, 结果应该是1.2.

师:大家同意谁的意见? (指生6) 说说你是怎么得到1的?

生6:我是把它当成0.25×4来计算了.

师:还有哪些同学有同样的错误?你们想通过自己的错误提醒大家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吗?

生6:我想提醒大家在计算时不能把数字看错.

师:他虽然犯错了, 但他能反省错误的原因, 并提醒了大家以后不犯同样的错误, 大家是不是要谢谢他? (同学们鼓掌) 下面两题谁一起来说?

(同学们都表示同意, 指名口答第7题.)

生9:0.8×0.6÷0.8×0.6结果是0.36, 我是按顺序先算0.8乘0.6等于0.48, 再算0.48除以0.8等于0.6, 最后算0.6乘0.6等于0.36.

生10:这一题可以先用0.8÷0.8等于1, 再算0.6×0.6等于0.36.

师:大家觉得谁的方法更简便?

生 (齐) :第二种.

师:我们就用第二种方法来算一算第8题.结果是多少?

生 (齐) :0.64.

师 (指7、8两题) :这两题的结果有没有等于1或者都等于0.36的?

生11:我第7题等于1, 第8题还没做好呢.

师:做对的同学想一想, 他怎样算才会使得结果等于1的?

生12:他是将除号前后的两个0.8×0.6同时乘起来, 再相除的.

师: (指生11) 可以这样算吗?

生11: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11:这样运算顺序就改变了.

师:通过刚才的口算, 同学们觉得要想使计算又快又正确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有的说不能看错数字, 有的说要注意运算顺序, 有的说要用简便方法, 有的……

【评析】自主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发展学生自主思考, 自主创新的能力.在教学中, 要激发学生从自己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 主动探究知识, 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 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我反思中主动获得发展.本片断教学让每一个学生先用自己的方法口算, 再交流.在交流中不仅关注结果, 更加关注计算策略和方法的选择.这样, 既给了每一个学生自主练习的机会, 尊重了每个学生的想法, 又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到计算并不只是“死算”, 从而不断修正和丰富自己的想法, 并学会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在交流中, 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的闪现、碰撞, 他们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同时, 体验着创新的快乐;在交流中, 学生不断地审视别人、反思自己, 不仅认知水平得到提高,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思维被激活了, 对计算的兴趣增强了;在交流中, 教师及时地鼓励和引导又让学生的探究、反思、交流等活动不断深入.教学, 固然要获得正确的结果, 但这不应是唯一目的.在以上教学过程中, 学生不仅会计算了, 而且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成为一群有思想, 有感情, 想学习, 会创造、生动活泼的人.

片断二:根据经验, 准确判断

出示题目:不计算, 你能说说“2.05×0.31=6.353”的计算结果正确吗?

师: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 再和同桌交流一下想法.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先说是否正确, 再说理由.

生1:不正确, 因为两个因数里一共有四位小数, 而积里只有三位小数.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 (齐) :同意.

师:请大家认真地想一想, 是不是因数里一共有四位小数, 积就一定是四位小数?

生1:不一定, 有时候两个因数的末位相乘结果有零, 积就不是四位小数, 但这道题不属于这种情况.

师:你想得很周到, 谢谢你!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2:老师, 我认为2.05×0.31的积不可能是6.353, 因为两个因数的末位相乘应该是5, 而积的末位是3.

(许多学生频频点头, 同样的结论, 不同的思维角度, 引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师:这是一个判断的好办法, 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生3:老师, 我还有一个方法可以知道结果是错的.

师 (故作吃惊地) :哦, 还有什么好办法?

生3:2.05×0.31的积不可能大于2.05, 所以等于6.353是错的.

师点头:有点道理, 谁愿意来解释一下为什么积不可能大于2.05.

生4:因为0.31小于1, 所以2.05×0.31的积一定小于2.05.

师 (感叹) :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孩子, 下次计算时记得用这样的方法检查一下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评析】在教学中, 教师对于学生计算经常出错这个问题, 往往采用简单粗暴地批评和让学生再算一遍的方式解决, 很少让学生自己去找出错误在哪里并反思原因, 所以学生总是一错再错, 这似乎成了一个让老师头疼, 学生麻木的固疾.事实上很多时候学生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 不需要计算就能看出来, 经常的批评不仅使学生失去兴趣, “再算”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本教学片断, 以一道判断说理题为例, 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判断、交流, 既从不同角度去估算结果, 也渗透了计算结果的检验方法.而教师则好似一个“旁观者”, 在学生发言正确时肯定, 在回答不够全面时追问, 在学生考虑周到时感谢, 在学生有新的发现时惊讶, 在学生深入解释时感叹.而学生探究的热情、思维的火花在不经意之中被激发、被点燃, 此时的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有自尊, 有自信的人, 是一个可以发现、可以创造的, 能给老师和同学们惊喜的学习的主人.

篇14:《小数乘法》教案

整数乘法小数乘法练习数学这一学科的知识极具系统性,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在原有基础知识上的加深和拓展,哪一个环节的知识没有学习好、掌握好,基础没打牢,将影响到下一阶段知识的学习,因此,长期任数学教学的老师有这样的感慨:数学知识像铁链子,无论断了其中哪一环,教学中都将困难重重,必须在后面的教学中把上一环补上,整条“铁链子”才能得以延续。

一、课前复习(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让学生用字母表示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讨论并明确小数四则运算的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即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算;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

0.7×1.2○1.2×0.7

(2.4+3.6)×0.5○2.4×0.5+3.6×0.5

通过亲自计算出每组左右两边算式的结果,或者直接观察每组左右两边算式的特点,学生会发现,左右两边是相等的。从而得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二、学习例7(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1.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师巡视

2.交流看法,为什么这样做,比一般做法有什么优点?

这样做,可以使计算简便。数字由繁到简,便于口算,提高了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有助于学生养成善于观察数字特点、运算符号的良好习惯,学会寻找和探索数学规律。

三、练习

(一)基本性练习

1.根据运算定律填空。

4.2×1.69=____×____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7.2×8.4+2.8×8.4=(____+____)×____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律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0.034×0.5×0.6

(二)总结提高性练习

要求:请把练习三中的一些计算题按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归纳成两类,比较两类后发现什么规律?

运用乘法结合律简算的:

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的:

比较两类简算发现:乘法结合律算式中,只有乘号一种运算符号,可以想方设法把算式变换成连乘法;乘法分配律算式中,有乘加或乘减,可以想方设法把算式变换成乘加或乘减。例如:

(三)作业展示、优化算法

54.9×0.38

=54.9×(0.4-0.02)

=54.9×0.4-54.9×0.02

=21.96-1.098

=20.862

把0.38看成(0.4-0.02),0.4和0.02都可以看成一位数,有利于口算,计算简便。

第一组两种拆法:9.8=9+0.8,9=10-0.2;第二组两种拆法25=5×5,25=20+5,都可以把拆成的数看成一位数,有利于口算,计算简便。可见,数学计算方法灵活多样,学生掌握了要领,计算时就可以百花齐放。

(四)纠错练习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这一内容如此设计,学生学习过程中巩固了乘法运算定律,并且把整数的相应知识迁移到小数乘法的运算来;区分了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这两个易混淆的知识,并且在脑子里形成了清晰的概念,为提高计算能力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读《跨世纪经理人怎样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有感下一篇:2022年收银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