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24-06-24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精选6篇)

篇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议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进入新世纪以来,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加快,发达地区重点抓公共服务均等化,欠发达地区更多关注城乡基础设施和收入的统筹,取得了明显成果。国际形势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内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问题逐步显现:原先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差距加大,农村基础建设薄弱。由于农业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和全球农业相互交织,其运行状态和形势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形势不容乐观,任务异常艰巨。

关键字:经济增长方式统筹发展三农问题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

在2010年中,我国农村经济亮点: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农民工工资水平明显上升,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

存在问题:2010年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总体上弱于上年,存在着财政对农业投入弱化、地区之间政策执行情况不平衡、一些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等问题。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了回升向好的态势,但面临着通货膨胀预期增强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等突出问题,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较为复杂,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难度依然较大。农业农村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中,经受住了气候极端异常、灾害多发重发的不利影响,在较高基数上依然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农民工工资水平明显上升,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

在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里,我国经济社会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宏观经济和农村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要求,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转变生产指导和市场调控方式,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农村经济形势与宏观经济环境2010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是在国民经济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的环境下运行的。经济发展既要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要克服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财政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的不利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既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难度。在这种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在较高基数上依然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今年以来的宏观经济形势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了回升向好的态势,经济增速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全年能够实现年初制定的8%的增长目标,有望达到9%以上。但面临着通货膨胀预期增强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等突出问题,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较为复杂,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难度依然较大。

2、今年以来的农村经济形势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推动资源要素配置向农业农村倾斜。中央财政用于“三

农”方面的支出预算达81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农业农村经济在复杂多

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中,经受住了气候极端异常、灾害多发重发的不利影响,保持

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农民工工资水平明显上升,农民收入增

速快于城镇居民,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

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特点及对策建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

社会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

征。适应宏观经济和农村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要求,应完善政策措施,创

新体制机制,转变生产指导和市场调控方式,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的新特点

(1)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生产经营方式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农业结

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入推进,主要农产品生产逐渐向优势产区集中,生产主体和生

产方式出现分化。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仍主要以分散的农户为主体,在补贴和价格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产量稳步提高;瓜果

蔬菜花卉等园艺产品和畜禽等产品生产主体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农户转变,集约

化和设施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周期大大缩短。

(2)强农惠农政策连续出台,政府支持农业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党的十六

大以来,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

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取消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创新农村体制

机制,增加农业农村资金投入,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和公共服务,政策框架基本形成,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累积效应日益显现。

(3)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市场的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2001

年底,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农业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外资进入我国农业领域速度加快,国际

国内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大大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不仅受国内供求因素的影

响,也日益受到世界农产品市场供求因素的影响。在大豆、食用油等产品领域,世界市场供求波动甚至已经成为影响国内价格走向的决定性因素。

(4)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宏观经济波动成为影响农产品市场的重要因素。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格局出现新变化,我国经济的增长格局和动

力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加强农业基础、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已成为加快转变农业

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同时,国民经济运行

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宏观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调整、资本市场

变动等因素对农业和农产品市场的影响更加直接和明显。特别是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使资本市场与农产品市场的联系和渗透进一步增强。

2、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当然,在整体的农村问题上,“三农”问题无疑是我国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农业上,耕地和水资源短缺而劳动力严重过

剩;工业上,供大于求,农村人口多但消费水平低导致需求相对不足;第三产业

上主要是农村基础建设严重滞后,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程度不相适应。所以,我们应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

加。

要想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认识到“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就必须下大力度解决“三农”问题。只有农业稳定发展了,经济才能又

好又快发展;只有农民生活富裕了,社会才能稳定的向前发展。

要建立惠农长效机制,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在当前粮价提升空间有限的情

况下,农资价格又上涨过快,要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就必须进

一步巩固、完善、强化惠农政策。要通过加强监管和完善制度,确保惠农专项资

金得到有效利用。通过扩展农业补贴的范围,增加补贴种类,进一步使农民得到

实惠。并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使惠农政策真正起到减轻农民负担的作用。

要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活和生产条件。长期以来,农业

基础薄弱,各项建设严重滞后,这不仅影响了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响

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局。当前必须要加大对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

入,通过大规模实施农村地区交通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尽快改

善农村的生活和生产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为沿海产业大规模内迁,发

展现代农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做好准备,同时对迅速改善农民生活,加速推进

小康建设意义重大。

要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农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所有产业的基石,没有现代农业的发展,其他产业的发展也会受到制约。

要投入科研力量开展相关农业技术和农用机械的研究,培养农业技术专门人才,加快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加快推进农业的信息化,真正发展成为现代农业。

要保护好利用好土地,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分配。我国是人口大国,有限的耕地决定了人地矛盾将长期存在。要保护好土地,就要加强土地的监管,建立和

完善建设用地审批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要用好耕地,就要通过

高效率农业技术提高单位产量,通过多种形式的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

模经营。努力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要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要继续支持农业产业化,就要培

育一批带动力强,规模大的龙头企业;就要通过政策引导,使农民分享企业发展

成果;就要同时加强和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运用经济杠杆调整农产品价格,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使粮价合理上涨,真正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拓宽农民就

业渠道,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挖掘农业内部

增收潜力。进一步完善就业制度,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大对农村劳动

力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增加农民外出转移务工收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

经营和龙头企业的支持,加快东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支持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聚,发展产业集群,激发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活力,提高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吸纳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山区、牧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农民增收。

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我国改革发展各项事业的核心与重

心都落在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而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和优化升级,内陆地区和农村地区即将

迎来沿海企业内迁的大潮,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好城市资金、人才、技术等向农村转移的引导工作,充分利用好农村的人力和土地资源,以农

村的资源优势来帮助内迁企业发展,以内迁企业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农村

投资建设。这样就能抓住机遇,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同时实现内地城乡的一体化发展。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努力保持农村经济平稳较

快发展的一年。我相信,在2010年的下半年,只要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

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下半年召开的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和医疗制度改革,全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坚持科教兴农,普及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

业产业化经营。我们一定会准确把握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推动农业农村经济

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2010年中国农村政策执行报告》 2010年11月16日

《农村经济绿皮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10年04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张红宇.2010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

篇2: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对我们来说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关键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基础条件。加大农业投入,以科技兴农是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前提。目前相对于劳动力各要素中,土地要素更为稀缺,我们应推进以替代土地为主的生物化学技术的进步。

同时,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观念的转变。农村税费改革的完成推动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应该注意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小农”观念,树立大局意识。以科学发展观贯穿农业发展的全局,谋求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要发挥出比较优势。从全国来看,我国幅员辽阔,地貌,气候,生态具有多样性。有的地方适合发展牧业,有的地方适合发展林业,这就要求我们要因地制宜,要认真研究本地区的比较优势。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经营模式.集中发展优势产业,形成区域特色,只有找准了我们的优势,找准了发展的思路,才能发挥好自己的优势。

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繁荣农村必须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2003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为39.1%,而世界平均水平是80%,可见我们的城镇化率远远落后,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农业的发展。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依托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城镇把大量富余劳动力从生产力剩余的农业部门解放出来。使这部分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从农产品供给者变成农产品需求者,这就可以扩大对农产品的需求。另外留在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人均土地面积就会增大,农产品需求就会增加,相对于其它产品,农产品的价格必然上升,从而使农业人口的收入得到增加。农业人口收入增加后,他们对工业产品的需求也会增大,从而促进工业的发展。随着工业的发展,又会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要强化乡镇政府的行政能力

首先,要强化执政意识。近年来,我们看到群众们对乡镇政权组织的依赖性在降低,对乡镇干部素质的要求在提高,这一低一高的新变化对乡镇组织行政能力提出了挑战。随着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民的自主性更大了,对乡镇的依赖越来越弱化。一些乡镇干部反映:“现在的群众是‘没有事情不理你,出了事情才找你,解决不了就骂你’,对乡镇的依赖度越来越低”。同时,随着农村形势的发展,广大群众对乡镇干部勤政、廉政、依法行政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少群众心中渴望的好干部不仅要懂科技、懂经济、懂信息,更要讲政策、讲法律、讲民主。这种“一低一高”的现实变化,对新形势下乡镇政权组织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次,要提高执政素质。近年来,农民靠土地致富的热情在退减,从事非农产业增加收入的愿望在增加,这一减一加的新变化对乡镇政权组织引导群众发家致富能力提出了挑战。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上农业效益低下,农民依靠土地实现富裕的希望难以实现,致使过去作为农民“命根子”的土地遭到冷漠,农民离土离乡从事非农产业以增加收入的愿望不断增强。凡是搞得好的,不是村支两委的战斗力、凝聚力强,就是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不是富裕大户的思想境界高,带动效应强,就是村级经济新型合作组织的贡献大。而怎么才能让他们更好发挥出作用,就需要我们乡镇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了。

二、生态良性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

第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中国的发展成本远高于世界平均发展成本。中国科学院算了一笔账,干同一件事,在世界平均状况下每花1美元,在中国就要花1.25美元。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循环经济真的能起这样大的作用吗?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现在正处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期,是我们实现工业立市的最关键时期,如何发展工业,是走老路,还是走新路。无论从现在的形势和发展的长远来看,我们都别无选择的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这条路的具体体现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可以说有三大支柱,分别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循环经济为我们处理好这三大支柱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它的本质实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具有三个重要的特点和优势:

第一个优势是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循环经济倡导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模式,它通过资源输入的减量、延长产品和服务的使用寿命、使废物成为再生资源,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末端处理。

第二个优势是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的“共赢”。传统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形成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产生大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社会经济、人体健康重大损害。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物质增长转变为服务增长,从数量型的增长转变成质量型的增长;同时,循环经济还拉长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

第三个优势是循环经济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传统的发展方式将物质生产和消费割裂开来,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恶性循环。

第二,保持生态良性发展政府要做好招商选资工作

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虽是一字之差,但却蕴涵了丰富的含义。首先是一个发展理念的变化。我们看到一些地方干部是“捡到篮里都是菜”,对外来投资不加分析,不问良莠,一概欢迎。有的甚至以引进外资多少“论英雄”,全民总动员,层层压指标,仿佛政府的惟一工作就是招商引资。为了引进外资,没有什么条件不敢给的。可以想象,这种盲目引来的资,会是什么样的资?大多数是一些技术含量小、能源消耗高、大量占用土地、污染环境严重的产业,不仅没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反而大量浪费了当地的资源,付出成本太大,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前不久,江苏镇江市因污染因素婉拒了一个2.76亿美元的大项目,而一江之隔的扬州市,自去年以来,已否决了119个污染项目。

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是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表现在引资上,就是强调引资的质量而不单是数量。引来的外资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要考虑当地的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特别是不能以牺牲人民的健康和其他福利来求得一时的经济增长。那种引来一家企业却毁了一条江的事情是不应该发生的。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招商时,不仅要“引”,更要“选”。

三、发挥好政府的职能作用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保证

一是要实现政事分开。市场经济要求我们把政策制定(掌舵)同服务提供(划浆)分开,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也要求我们把高层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即把决策权和事权分开,也就是我们说的政事分开。无论是政府的各项决策、各项行政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决不允许有任何一级政府的决策、制定的行政法规与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与上一级政府的决策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相冲突的现象存在。否则,将不是社会、企业的原因使社会、企业失去了政府的控制,而是政府本身把社会搞乱了。这是地方主义,各自为政现象产生的根源。强调这一点,对于建立统一的市场和市场经济的新秩序极为重要。

二是要实现政企分开,就要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这一点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开始做了,但为什么没有从根本上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呢?关键还在于没有弄清楚政府不能象企业那样来运作。政府和企业是根本不同的两种机构组织:企业的行为动机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政府的行为动机是使社会既充满生机和活力,又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企业的收人大部分来自顾客,政府的大部分收入则来自纳税人;企业的动力通常来自社会竞争,政府则来自垄断。因此,作为民主的和开放式的政府而言,其基本的使命是“办好事”,决定社会的前途,而不是挣钱。政府必须经常提供能满足社会、企业和个人所需求的行为,并不问其支付能力与否,这样政府也就做不到象企业那样的市场效率。但政府的效率是通过企业、社会的效率而体现的,是一种社会效益。因而政府也就不应该有其自身的利益,更不应该参与到生产经营的经济行业。政府是以裁判者的身份参与到经济活动之中,但却不能与“运动员”分享比赛奖品。

三是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市场、政府和社会组织三者之间是互补、互动的关系,从治理国家来讲,政府是主导;而从管理社会来讲,社会组织才是主力。当前,社会组织应当努力克服依赖性,增强自主意识;政府应当大力扶持社会组织,伸出双手欢迎社会组织的参与。

四是县级政府要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做到定位准确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如何看待县域内的资源状况,如何评价县域内的生产要素,如何将要素激活,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是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主要任务。在县(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域范围内,除自然资源,如土地、矿产等相对确定外,其它要素具有不确定性,如资本、技术、人才等,培育要素、整合要素、激活要素、运作要素应成为政府的任务。如果把激活生产要素单纯看成是微观主体的事情,政府不发挥调控、聚合功能,那么,县域经济发展将会受到很大制约。

篇3:以改革创新引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个预料之中的增长速度

今年上半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 这是一个预料之中的增长速度。这么说的原因在于:第一, 世界经济不仅没有从国际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 而且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还看不到走出本轮周期的迹象。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 一个国家要独善其身是不太现实的。7.8%的增长速度在世界范围内是比较高的速度。第二, 由于居民消费存在诸多后顾之忧, 如住房、社保、医疗、上学、就业、通货膨胀问题等,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第三, 在外需和国内消费需求乏力的情况下, 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 而目前又处在4万亿元经济刺激效应的尾声阶段。第四, “十二五”规划纲要主动地把经济增长速度调整为7.5%, 表明这个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7.8%的增长速度符合预期目标。所以说, 7.8%的经济增长速度在预料之中, 具有合理性。

科学判断当前经济形势需要转换思维方式

如何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如何实现持续健康的经济发展?这需要转换思维方式, 从更深层次上认识问题, 其中尤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经济的“自然增长率”问题。

经济的“自然增长率”,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在发展的一定阶段, 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组织水平和制度环境下, 不受紧缩政策或扩张政策等外来因素的干扰, 本身固有的增长率。这样的增长率是与既定条件相协调的, 是既定条件下的一种均衡。改变自然增长率的关键是技术创新或组织变革。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把经济增长分为起飞前的准备阶段、起飞阶段、起飞后持续增长阶段, 强调实现经济持续增长需要围绕新技术建立新的、充满活力的管理组织, 需要新的工人, 需要新的融资和销售方式。这些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

我国经济已经保持了3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 这是我国经济的起飞阶段。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的起飞创造了条件, 它打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封闭僵化的体制, 让我们得以了解外面的世界, 沿着世界产业发展轨迹前进。后发优势使我们可以跟随世界产业发展的潮流, 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迅速发展起来。此外, 发展之初GDP盘子小, 容易提高增长率。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 可以说我们已经走过了快速发展阶段。我们已经有了一个与发达国家大体相当的产业布局, 但我们的产业技术层次偏低。当产业空间相对饱和的时候, 进一步发展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层次、开拓新的市场来实现, 而不能靠“膨大剂”扩张原来的产业。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再保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反倒是不正常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低得多, 但增长的绝对数和质量并不低。

曾经的高速度使我们陷入“速度情结”, 容易诱发拔苗助长式的政策, 错失调整结构的良机, 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 我们必须准确认识和把握现阶段我国经济的特点及其自然增长率。

第二, 什么是真正的经济增长?

把握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跃上新水平, 要求我们弄清什么是真正的经济增长。真正的经济增长是靠创新、有产业支持的实体经济的增长, 是有质量、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是为社会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经济增长, 而不是靠“膨大剂”催大的经济增长。

很多经济学经典成果把创新与经济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例如, 熊彼特认为创新催生新的产业, 新的产业引领经济发展。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 大约从1783年到1842年是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 这是第一个长波;第二个长波是从1842年到1897年, 是所谓的蒸汽机和钢铁时代;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 是电气、化学和汽车对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时代。诺贝尔经济学家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进行了长期、细致的统计学意义上的考察, 并在《长期运动》一书中作了与熊彼特几乎一致的论述, “在许多工业中, 在某个时期, 基本的技术条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当这种革命性的变化发生时, 一个时代就开始了。”他举例说, 18世纪80年代英国的棉纺织业和生铁生产, 19世纪美国的钢的生产, 19世纪80年代的制钢工业, 19世纪20年代的炼铁 (比利时) , 19世纪60年代的石油和19世纪70年代的铅 (美国) , 在这些案例中可以观察到一个革命性发明和发现被用于工业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 就成为新阶段经济增长的引擎。熊彼特和库兹涅茨依据丰富的经济史实告诉人们, 正是一个重大的创新催生了一个或一群新兴产业, 继而带动了经济一个时期的发展, 这就是真正的经济增长。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 世界性的经济发展来源于信息产业和网络经济。我们应当追求真正的经济增长, 真正的经济增长来源于微观层面的企业, 宏观层面只是为其创造好的环境。

第三, 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下行?

既然当前的经济下行是符合“自然增长率”的, 也就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那么就可以认为, 经济下行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当前的经济下行起码有如下的积极意义:一是可以强制性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是企业对各种约束条件变化的反应, 是对市场压力的反应。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候, “萝卜好卖不洗泥”, 企业没有创新、调结构、转方式的压力。马克思所指出的固定资本的更新是资本主义走出危机的契机, 讲的正是这个意思。二是可以促进兼并重组。借助于市场机制的兼并重组甚至破产, 可以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到最有效率的产业和企业, 淘汰不能有效使用资源的产业和企业。这正是市场经济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奥秘所在。我们应抓住经济下行的时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和改革

宏观经济政策是短期的经济调控措施。从长期看, 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就要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 真正认识到唯有创新和改革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通过创新, 寻找新的引领经济增长的产业兴奋点。世界经济之所以迟迟没有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 原因可能很多, 但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还没有出现新的引领经济增长的产业兴奋点。历史证明, 要在经济起飞后保持持续发展, 就必须不断进行反减速的斗争, 也就是要在旧的主导产业出现减速时引入新的生产函数, 形成新的产业兴奋点, 其实质就是创新。创新不同于发明, 创新的归宿是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创新不是号召出来的, 而是来源于体制的激励。市场经济下的创新具有强制性, 因为创新对于企业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或企业家。研究发现, 创新的最关键因素可能并不是人力资本, 而是市场机制。正是市场经济促进了技术进步, 进而把技术进步变成了经济增长, 而经济增长又支持了教育的普及。市场机制不仅提供了创新活动所需要的激励, 而且刺激了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本投资。

通过改革,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使创新成为经济主体的自觉行为。既然创新来自于市场经济的制度性激励, 既然市场经济使创新成为一种常态, 那么为了创新, 我们就必须继续推进旨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造就企业家并把企业家的精力引导到创新而不是寻租上去。如果企业家们的财富来源于创新, 他们就会成为时代的楷模, 社会就会涌现千千万万的企业家和创新者。如果企业家通过体制和政策方面的漏洞寻租获得财富, 那就不仅不会促进社会进步, 而且会贻害社会。减少审批可以减少寻租, 因为审批是让审批者去判断市场机会, 而市场经济是放手让企业家去判断。稳定的政策有利于创新, 因为稳定的政策可以使企业家形成长远预期, 产生长期行为。此外, 有必要倡导冒险精神, 因为任何创新一开始总是表现为与传统的不一致。

减税的效果好于扩张性政策。市场经济下应对危机的历史证明, 减税的效果好于扩张性政策。在历史上, 长期实行扩张性政策刺激经济的结果多会发生滞胀, 典型案例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在英、美等国的滞胀, 还有上世纪8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滞胀。这次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的一个基本原因也在于此。因为危机的根源就在于产能过剩, 而扩张性政策只是表面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实则是靠“膨大剂”扩张原来的产业, 必然造成进一步的产能过剩。而且扩张性政策的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 容易出现短期行为和政绩工程。实行减税则可以藏富于民、藏富于企业, 让老百姓敢于消费, 让企业有资金创新发展。只有消费拉动的投资, 才会成为高质量的投资。通过企业创新和老百姓消费拉动经济发展, 正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要达到的目标, 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篇4: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江宁于2000年12月撤县设区,是南京“三大新市区”之一。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1.1亿元,人均GDP达6700美元,主要经济指标跻身全省县(市区)前10强。

一、坚持解放思想,以创新理念思路引领科学发展

在发展定位上,确立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科教领先的自主创新基地、区域性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城、环境优美的康居宜业生态城”的发展定位,以新的定位引领江宁在更高层次上更好更快发展。在发展思路上,制定并细化了“两步走”的战略目标,即到2010年全面超额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2012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确定了优化经济结构、壮大产业实力、塑造城市特色、推进城乡统筹四条关键性工作主线,力争用5—10年时间,努力把江宁建设成为“实力雄厚、城乡协调、文化繁荣、人民幸福的南京现代化新市区”。在发展保障上,围绕奋力走在全市全省前列的要求,制定了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作风建设、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六个方面政策意见,进一步确立科学发展的工作导向、利益导向和考核导向,激励全区上下奋力推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二、强化资源整合,以优化空间布局推进科学发展

我们着力加强对江宁整体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编制完成《江宁区城乡统筹规划》,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真正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引导产业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形成了“一区三城多组团”的区域发展空间体系。

一是打造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东山新市区。科学布局城市空间、产业和功能,整体推进老城区、新城区、开发园区“三区”联动发展。老城区实施了一批旧城改造、市政配套项目,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新城区突出功能品质提升,正加快推进集商务、文化、休闲等为一体的中心区建设,打造城市核心。开发区坚持产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并进,在提升产业承载力的同时推进功能创新,集聚了全区72%的外资和68%的工业总量,成为江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区。

二是打造具有板块支撑功能的三大新城。汤山新城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以港中旅等重大龙头项目为带动,重点发展旅游度假、高档酒店、会展演艺、健康体检、主题商业等业态,正着力建设国际一流的温泉城。禄口新城抓住机场二期建设机遇,加快发展航空制造、航空物流、航空维修服务等指向性产业,正着力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空港新城。滨江新城发挥临江优势,以滨江开发区为主体,大力发展装备制造、钢铁物流、新能源等产业,正着力建设生态环保型工业新城。

三是打造具有各自特色的街道组团。全面增强街道对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吸聚力和承载力,着力打造与园区配套互补、错位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去年有4个街道进入全市镇街十强,到今年底,全区2/3的街道可望成为南京二十强镇街。

三、致力调优结构,以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

我们按照“调高、调轻、调优”要求,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集中、要素集聚、产业集群,着力打造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现代产业特色。

一是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电力设备三大主导产业。重点围绕三大产业,着力引进规模型、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加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初步形成通信及平板显示两大特色产业链,产值占全区工业总量36.8%。汽车制造产业以福特、大众等整车企业为龙头,集聚了120多家配套企业,形成了从研发设计到零部件生产、发动机制造、整车总装、测试及销售服务的完整产业链。电力设备产业是国家级电力自动化产业基地,其产品产能、市场占有、技术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同行业领先位置。

二是加速发展新能源、航空两大新兴产业。积极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契机,大力推进光伏、风电产业发展。目前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到全省的10%以上,风电产业已形成了从核心部件制造到总装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特色产业基地。积极抢抓国家发展航空产业、禄口机场扩建等重大机遇,大力引进和培育航空指向性产业,加快推进中航工业轻型动力基地等龙头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全省最强、国内知名的航空动力高技术产业基地。

三是不断壮大软件、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利用科教人才和自身区位优势,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重点发展生产性、智力型服务业,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目前,软件产业已拥有各类软件企业160家,构建了江苏软件园吉山基地、服务外包示范区等载体平台,去年销售收入达123.8亿元。现代物流产业正重点建设空港物流、航运物流、铁路物流、基地物流等四大物流集聚区,已有110多家物流企业落户,去年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旅游产业加大了资源整合、市场运作与品牌建设的力度,搭建了“春牛首、夏田园、冬温泉”三大节庆平台,今年上半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实现翻番。

四、塑造亮点特色,以提升城市品质支撑科学发展

一是强化自主创新,打造创新之城。依托南京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和25所驻区高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重点在技术产品研发、产学研合作、创新载体建设、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主攻突破,全力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

二是注重环境建设,打造生态之城。始终把环保优先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围绕全国生态区建设,重点实施了环境治理、绿色江宁、节能减排、污水处理等近百项生态工程,区域环境质量显著提升。近3年来,江宁GDP 年均增长21.3%,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4.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2.8%,去年底全国生态区建设通过了国家级技术核查,初步实现产业区有较为完善的环保设施,居住区有自然、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形成了“生态江宁”的靓丽名片。

三是激活文明文化,打造人文之城。从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出发,加快文化阵地建设、加强文化活动开展、加大文化产品供给,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市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在南京市2009年第二季度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我区总评分位列全市第一。

五、突出以人为本,以保障和谐安定促进科学发展

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着力推动各项事业和谐共进,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程度和群众幸福指数。

一是以改善民生保和谐。目前,优质教育资源基本实现城乡共享,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去年分别达到22604元和9081元,医疗和养老保障基本实现全民覆盖,累计建成60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农民复建房,民生保障逐步由“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劳有所得向劳有多得、病有所医向病有良医、老有所养向老有颐养、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提升。

二是以平安稳定固和谐。坚持以“法治江宁”和“平安江宁”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大调解机制、大防控体系和基层基础“三大建设”,切实加大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不断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已连续5年被评为省社会治安安全区,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连续6年达98%以上。在构筑和谐进程中,更加注重把牢利益关系和谐这个核心,从解决土地征用、居民拆迁、单位改制、工资支付、劳动者权益保障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入手,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进一步巩固了社会和谐的基层基础。

三是以加强党建促和谐。加大基层党建工作力度,形成了社区党建“四位一体”模式等一批党建品牌,先后被省市授予“党建工作先进区”称号。率先在全市区县中构建防腐保廉体系,大力推行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党风廉政进社区的经验做法在全市得到推广,廉政文化建设受到省级表彰。

篇5: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取得的新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做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一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如何以更好的质量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也是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首先分析当下以及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经济发展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趋于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都已成为我国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就难以持续,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提高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更加突出。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积极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现代化是一个整体,“四化”同步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首先,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其次,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工业化以城镇化为载体,工业化的过程也就是城镇化的过程,二者的互动才能实现良性发展。再次,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镇化发展的显著标志是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不断提高,而这一变化是建立在农业现代化发展基础上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是不能分开的一个整体。最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基本内涵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着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出的重大抉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有效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机制。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积极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关政策措施。四是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立足全球视野和国际眼光,加快国际科技资源流动和重组,在开放合作中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和科技实力。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客观要求,是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发簪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深化农村体制改革,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针对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市场经济的观念和机制在农村中不断深化、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普遍应用等新情况,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组织和制度创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发展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化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如何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2)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3)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考虑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以市场为导向,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调整和优化结构的重要方面和必然选择。

(4)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5)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加快走出去步伐,统筹双边、多边、区域

次区域开放合作,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6)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要赶上发达国家,就要保持必要的发展速度,但更要注重增长的质量,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走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经济发展路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7)积极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以国内需求为主促进经济发展,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加快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中,各方面的需求潜力十分巨大。面对国际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和世界经济的复杂变化,立足国内需求,可以使我国经济发展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增强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根据形势需要实施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8)我国正在实现工业化,又面临信息化的浪潮,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要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9)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把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结合,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10)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健体系和防疫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提高城乡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尽快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

(11)就业是民生之本。积极扩大就业,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渠道,广开就业门路。加快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就业机制。依法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

要关心和解决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生活和再就业问题。国有企业要积极挖掘内部潜力,多渠道分流富余人员。国家要在财政、税收、金融、工商管理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支持下岗职工积极创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提高下岗职工的素质和技能。引导下岗职工转变观念,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要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费和基本养老金。

篇6: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展望

第一,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一系列重大举措和改革方略接二连三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入了一个真正“攻坚”阶段,这个阶段的完成对于完善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在这个新的阶段和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能否实现高速和更有效率的增长,以及这样的增长还能持续多久,必将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第二、初步了解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

经济运行受多种因素制约。所谓深层次矛盾,不是经济运行的一般性制约因素,而是其最基本的制约因素,对经济运行具有根本性影响。这些矛盾可以说比较抽象、也很难理解,但又是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的,这不紧可以让我们对中央的政策部署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也能帮助我们应付社会发展中要面临的各种挑战。

二、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一,经济增长、效率优先

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增长现仍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投入多、消耗大、效率低的问题十分突出。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不但吞噬着我国宝贵的资源,而且使我们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的威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世界市场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态势,这种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的经济增长,显然是难以为继的。经济增长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全面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资金利税率、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率,力争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这是当前推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必然选择。

第二,城乡统筹、富民优先

城乡统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用说就是要破解“三农”难题。“三农”问题千头万绪,坚持富民优先,着力点必须放在优先抓好农民增收上。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尽快富起来,这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中必须紧紧抓住的战略重点。去年农民收入增幅较大,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目前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仍然任重道远。

第三,社会发展,生态优先

首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就是发展循环经济

我们现在正处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期,是我们实现工业立市的最关键时期,如何发展工业,是走老路,还是走新路。无论从现在的形势和发展的长远来看,我们都别无选择的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这条路的具体体现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可以说有三大支柱,分别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循环经济为我们处理好这三大支柱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它的本质实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具有三个重要的特点和优势:

第四,政府职能,服务优先

一是要实现政事分开。市场经济要求我们把政策制定(掌舵)同服务提供(划浆)分开,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也要求我们把高层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即把决策权和事权分开,也就是我们说的政事分开。无论是政府的各项决策、各项行政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决不允许有任何一级政府的决策、制定的行政法规与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与上一级政府的决策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相冲突的现象存在。否则,将不是社会、企业的原因使社会、企业失去了政府的控制,而是政府本身把社会搞乱了。这是地方主义,各自为政现象产生的根源。强调这一点,对于建立统一的市场和市场经济的新秩序极为重要。

二是要实现政企分开。就要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这一点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开始做了,但为什么没有从根本上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呢?关键还在于没有弄清楚政府不能象企业那样来运作。政府和企业是根本不同的两种机构组织:企业的行为动机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政府的行为动机是使社会既充满生机和活力,又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企业的(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收人大部分来自顾客,政府的大部分收入则来自纳税人;企业的动力通常来自社会竞争,政府则来自垄断。因此,作为民主的和开放式的政府而言,其基本的使命是“办好事”,决定社会的前途,而不是挣钱。政府必须经常提供能满足社会、企业和个人所需求的行为,并不问其支付能力与否,这样政府也就做不到象企业那样的市场效率。但政府的效率是通过企业、社会的效率而体现的,是一种社会效益。因而政府也就不应该有其自身的利益,更不应该参与到生产经营的经济行业。政府是以裁判者、服务员的身份参与到经济活动之中,但却不能与“运动员”分享比赛奖品。

上一篇:物理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下一篇:辞职信及辞职原因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