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育法律法规

2024-05-13

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精选8篇)

篇1:有关教育法律法规

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章节题: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

A.纪律处分 B.行政处分 C.经济处罚 D.警告处分

2.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教师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

A.责令其限期改正 B.给予行政处分 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对其处以罚款并责令改正

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这说明学生具有()的权利。A.安全 B.受教育 C.受尊重 D.生存

4.在义务教育阶段,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A.直接开除

B.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C.通知家长

D.对其进行惩罚

5.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开始施行。A.1994年1月1日 B.2006年9月1日 C.1995年9月1日 D.2007年6月1日

6.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A.人民政府

B.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 C.教育部门 D.学校

7.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法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义务教育的特征?()A.强制性 B.免费性 C.普遍性 D.基础性

9.教师()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A.学历水平B.业务水平C.工作成绩 D.考核结果

10.教师在未经学生同意的情况下,私自拆阅或者毁坏学生的日记、信件,这侵犯了学生的()权。A.安全 B.受教育 C.隐私

D.人身自由

二、材料分析题

1.小高与小黄均为某校初一学生。一次小黄和小高在体育课上嬉闹,虽然体育老师多次提醒要注意安全,但是小黄无意间将小高推倒在地,导致小高门牙磕在方凳角上而掉落。体育老师立即通知了班主任老师及双方学生家长,并及时将小高送到了医院。结合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分析上述材料中的责任主体。

2.学生珂珂在课堂上声称找不到上课要用的练习册,教师刘某在其课桌抽屉内找到练习册后,一气之下用练习册抽打其脸部,还拿起凳子砸向珂珂,导致珂珂肋骨骨折。请运用有关教育法律法规评析任课教师刘某的行为,并说明其应该承担的责任。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国家工作人员对教师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本题选B。2.【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因此本题选A。3.【答案】C 【解析】略。4.【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因此本题选B。5.【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由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因此本题选B。6.【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因此本题选A。7.【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因此本题选B。8.【答案】D 【解析】义务教育具有三个特征:强制性;免费性;普遍性。因此本题选D。9.【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师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因此本题选D。10.【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教师在未经学生同意的情况下,私自拆阅或者毁坏学生的日记、信件,这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二、材料分析题

1.【答案】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对此次事故应该承担责任的主体主要是小黄及其父母。具体分析如下:

(1)《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此案件中,小黄和小高不顾老师多次提醒仍在体育课上嬉闹,小黄意外推倒小高致使小高门牙脱落,因此小黄应承担主要责任。《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由于小黄是初一学生,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责任应由其法定监护人承担,即小黄的父母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此案例中,事发前教师多次提醒要注意安全,事发后教师及时采取措施将学生送往医院,并通知了学生家长,所以学校尽到了相应的教育和安全管理责任,不承担法律责任。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学校无责任的,如果有条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本着自愿和可能的原则,对受伤害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所以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小高给予适当的帮助。

2.【答案】(1)上述案例中,任课教师刘某用板凳打断珂珂肋骨的行为明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禁止体罚学生的规定,也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材料中任课教师刘某对珂珂实施体罚,导致其肋骨骨折,情节严重,应当依法给予处分。

篇2:有关教育法律法规

校园暴力中国相关法律有哪些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第7条中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 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 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38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 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第39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 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

校园暴力的行为人责任

1、刑事责任

同学间因故看不顺眼挑衅生事、辱骂、互殴、群殴等行为有可能触犯的法律是:过失至人死亡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故意伤害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过失至人重伤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非法拘禁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侮辱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聚众斗殴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寻衅滋事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等等。

同学间以保护、借钱为名向同学勒索财务或以其他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务有可能触犯的法律是抢劫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盗窃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条)、抢夺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敲诈勒索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绑架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现在还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是未成年人,即使是犯罪也不用负刑事责任,我们知道,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校园暴力的施害人如达到法定年龄,则法院应对犯罪嫌疑人加以刑罚,以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我刑事诉讼法采取国家追诉主义的原则,由检察官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公诉。

2、民事责任

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依法应负损害赔偿责任。由侵权行为引发的损害赔偿称为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旨在保护受害人的身体财产不受不法侵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当九种人格权力遭受不法侵害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这九种人格权是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被害人因侵权行为致死,其家属因此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可以依法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要求支付抚慰金。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行为人因过失或故意不法侵害他人身体,致使被害人残疾或死亡,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的相关规定,至被害人残疾的应当赔偿被害人医疗费、伤残生活补助费 至被害人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

校园暴力的被害人如若死亡,就死亡本身来说并无损害赔偿请求权,因为被害人已经死亡,权利能力因而随之消灭,因此被害人的监护人或近亲属不能以被害人如果尚在人世时可以得到的利益为借口,请求施害人赔偿。

篇3:有关教育法律法规

关键词:民间借贷,法律法规,立法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我国金融市场呈现出“二元性”———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是指政府批准并进行监管的金融活动, 而非正规金融是指在政府批准并进行监管的金融活动之外所存在的游离于现行制度法规边缘的金融行为, 即各种形式的民间借贷。由于我国民间借贷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我们应当通过立法来规范民间借贷, 正确引导民间借贷, 使其发挥其特有的优势,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民间借贷的概述

(一) 民间借贷的定义

民间借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借贷是各种民间金融的总称, 泛指不通过官方正式金融机构的一切民间金融活动。通常包括合会、社会集资、一般居民之间的借贷、民间典当业、农村合作基金会等融资活动。狭义的民间借贷是以私人之间的借贷为主, 同时还包括个人向集体企业和其他资金互助组织的借贷。根据我国法律、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的解释, 合法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法人之间以及自然人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

(二) 民间借贷的特点

1. 借贷主体多为中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及自然人等, 不包括金融机构。

民间借贷是个别企业、个人自主、自发的行为, 随意性较大。

2. 民间借贷的利率由借贷双方自行协商确定。

民间借贷主要是为了解决自然人、企业临时性资金不足, 利率由借贷双方自行协商确定, 其高低比较随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 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

3. 与正规金融相比, 民间借贷的借款金额小, 期限短。

因为民间借贷的出资人是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或个人, 与金融机构相比, 他们的资金积累有限, 能够出借的金额相对较少, 再加之他们对借款人的信任不足, 只想收到短期回报, 无力承担长期放款的风险, 另一方面, 借款人也因为民间借贷利息偏高而不愿长期借贷, 所以导致民间借贷的借款金额小, 期限短。

4. 民间借贷手续简单易操作。

民间借贷手续简单, 一般只要借贷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合同即告成立, 并且资金能够很快到位, 及时解决借款人的燃眉之急。

二、有关民间借贷法律法规现状及评价

(一) 有关民间借贷法律法规之现状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之中, 民间借贷行为实质就是合同行为, 受民法及《合同法》的直接调整。从法律层面来看, 《民法通则》第90条规定相对笼统, 没有明确涉及民间借贷主体的问题。而《合同法》规定了一般借款合同的问题, 其范畴比民间借贷合同的范畴要大, 包括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作为借贷主体的情况。《担保法》亦是主要规定了一般借贷的担保问题。从部门规章层面来看, 《司法部关于办理民间借贷合同公证的意见》明确指出“为合法保护民间借贷活动……办理民间借贷合同公证”。从司法解释层面来看, 最高人民法院于1991年印发了《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这是针对借贷行为所产生的纠纷作出处理的专门性法律文件, 是一个最具直接意义的指导性文件。《意见》第1条、第2条、第4条、第6条分别涉及“公民之间的借贷纠纷”、“借贷有价证券”、“人民法院审查借贷案件的起诉时, 应要求原告提供书面借据。”“民间借贷利率”。除了上述规定外, 《意见》第10条、第12条以及第20条有关执行程序中债务清偿方式的规定等, 都是专门针对民间借贷行为而作出的特别规定。1999年国家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中规定:“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 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认定无效: (1) 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 (2) 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 (3) 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 (4) 其它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另外2008年施行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第89条将借款合同纠纷划分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同业拆借纠纷、企业借贷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等。

(二) 有关民间借贷法律法规之评价

1. 法律规定零散, 无专门法律法规调整。

除了《合同法》《意见》以及其他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中存在某些直接针对民间借贷进行规定的法律规范, 目前尚未出台一部专门的法律或是行政法规对民间借贷作出一个全面系统的规制与调整。这种法律现状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我国对于民间借贷的肯定局限于法律主体之间发生的相对简单、普通的民事借贷关系, 而相对复杂、特殊的商事借贷关系不包含在内。

2. 现有法律法规本身科学性、协调性差。

现有的部分有关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定调整的内容不一致, 易冲突。比如《意见》规定在约定利率不明时按同类贷款计息, 而《合同法》中则规定不计息。根据上法优于下法, 后法优于前法的法律适用原则, 《合同法》应当得以优先适用, 但事实上, 在许多法院的审判实践中, 往往把《意见》作为一种更直接、更密切的上级指导文件优先适用。

除此之外, 不同法律法规之间所调整的民间借贷的主体、客体以及内容不同, 这就造成其调整民间借贷法律之间的不同。而在上述法律中针对民间借贷这一问题, 其不同主要体现在主体方面。从法律法规内容上分析, 我国目前对于自然人之间一般民事关系借贷是允许的, 然而对于企业间的借贷以及非金融机构所参与的借贷分别做了禁止性和限制性的规定。对于借贷这一行为, 根据法律主体所希望产生的法律后果, 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性的民事借贷行为, 另一类是特殊性的商事借贷行为。虽然我国是实行民商合一制度的国家, 但也不能将民事行为与商事行为混为一谈。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 明确借贷主体行使借贷行为是否用以连续性的营利性活动。一般性的民事借贷行为的发出者可能是以盈利为目的但是只是偶尔的, 因此就不属于商事行为。普通的为生活所需的借贷更谈不上是商事行为。然而, 特殊性的商事借贷行为就非常明显地体现了商事行为连续性、营利性的特点。

三、关于民间借贷的立法建议

(一) 立法应选择重点规制的路径

民间借贷立法应选择重点规制, 而不是全面规制, 即在多样化的民间借贷中确定一些重点借贷加以限制即可。根据这样的思路, 规范民间借贷的立法体系应当是一般性规制与专门性规制相结合的多层次立法体系。在多层次的立法体系下, 根据借贷主体、借贷行为及借贷目的等不同因素, 采用由普通法律和专门的民间借贷法律进行分别规制的模式。

(二) 立法应对民间借贷主体进行规制

自然人之间的普通民事行为性质的借贷为法律所支持, 但企业之间和带有经营性质的商事性民间借贷则一直受到法律的排斥。从民间借贷的作用及国外的立法经验来看, 商事性民间借贷能够有效地克服国家信用的诸多弊端, 其合理性与合法性应当获得法律的肯定。

1. 对民间借贷主体的准入制的完善。

对于商业性放贷人准入的规范笔者认为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一是通过确定注册资金的方式对主体范围进行限定。二是通过申请人资格审查方式对主体范围进行限定。我国应当重视对申请人和主要股东、高管人员的背景严格审查, 包括教育经历、从业经历、过去十年的民事诉讼和破产诉讼记录、信贷历史记录、犯罪记录 (包括重罪、轻罪和违规) 等等。

2. 放松对企业之间借贷的管理。

笔者认为立法上应当分类定性, 区别对待。笔者建议我国修改现行法律, 区别对待企业之间的借贷问题, 如具有上下游供应商关系、母子公司关系且因生产需要发生的借贷等, 应当规定为合法有效的借贷。但是, 不可完全放开企业间的借贷, 因为完全放开此类借贷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放弃了银行业资产业务的准入门槛, 金融市场及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势必会受到影响, 因此, 对部分企业之间的借贷通过列举的方式放开的同时, 仍应保留法律对企业之间借贷的一般管制。

(三) 立法应对民间借贷利率进行管制

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 不能盲目地放开民间借贷市场, 而应通过立法直接规制民间借贷利率, 并设置合理的利率上限。笔者认为我国民间借贷立法可借鉴香港《放债人条例》的立法经验, 设置两个利率限制标准, 对不同程度的违法行为要求其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 建立梯级过渡性的双层法律责任制度。这样一方面可以打击和遏制高利贷, 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滥用刑事制裁手段, 实现法律责任的梯级过渡。

(四) 立法应对民间借贷资金来源进行限制

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依赖大客户是很正常的现象, 但很容易导致风险过于集中。因此我们可以有限度地通过信贷配给方式培育商业银行贷款零售商来分担银行的信用风险, 构建多层次贷款渠道。

对民间借贷资金来源进行限制可通过规范商事性民间借贷经营者的融资渠道。首先, 必须严格界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合法借贷。在制定民间借贷法律规范的时候, 要根据主观和客观相统一、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相结合的原则, 确定民间借贷行为的合法性。必要条件下用列举方式枚举合法借贷行为和非法集资行为。同时修订刑法相关条文, 明确非法吸收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等罪名的构成要件。其次, 在商业原则下, 积累一定经验后, 可逐步放开商事民间借贷经营者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再次,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可将部分政策性金融资金借给专门或主要服务“三农” (农业、农村和农民) 的民间借贷者, 包括政策性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募集的资金、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或者其他财政扶持资金等。最后, 前瞻性规定商事性民间借贷人发行股票、债券、商业票据、吸收非金融类企业的大额存款、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渠道。

(五) 立法应加强对民间借贷活动的监管

由于民间借贷具有多层次性、盲目性等特点, 一旦对其疏于监管, 极易被一些企业和个人用来从事非法活动, 从而扰乱金融市场的秩序。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对民间借贷进行强化监管:首先, 要完善监管的宏观体制。其次, 要建立民间借贷登记备案和监测制度。

民间借贷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引发纠纷的多样性, 一旦发生纠纷, 不易解决。因此, 相关部门应明确规定登记备案的民间借贷享有更高的法律保障, 如优先清偿权等。同时应在目前人民银行已经建立的民间借贷定点监测制度的基础上, 根据民间借贷动态, 增加监测样本数量, 扩大监测范围, 提高监测准确性。最后, 应当改进监管方式, 完善监管手段。监管民间借贷的与监管其他大型金融机构不同, 其监管方式自然应得到区分, 监管部门监管不同形式的民间借贷时应采取灵活的监管方式, 实行更加多样化的监管手段。

四、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民间借贷作为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 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 我们应尽快完善民间借贷的法律体系, 引导民间金融资源优化配置, 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同时应做好监管工作, 保护借贷双方的权益, 以期能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抑制其消极一面的发展, 为我国的金融改革、经济发展以及民间借贷理论的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军, 李娜.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研究[J].学理论, 2011 (35) .

篇4:有关代孕问题的法律浅谈

关键词:代孕;法律问题;立法完善

一、代孕的概念

代孕,俗称“借腹生子”。目前在医学界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但其基本概念是明确的,即指将受精卵子植入非妻子的女性的子宫,替代妻子对受精卵进行孕育,或者是将丈夫的精子植入非妻子的女性的行为。广义的代孕一般可以被划分为四种情况:1.丈夫提供精子,妻子提供卵子而委托他人实施代孕;2.丈夫提供精子,由第三人提供卵子,再由其他人实施代孕;3.丈夫提供精子,由代孕母亲提供卵子进行代孕;4.由夫妻外的第三人提供精子和卵子委托他人实施代孕。

二、代孕的相关法律问题

(一)我国的立法现状

关于代孕,仅以卫生部的规章形式标明了我国目前禁止的立场。卫生部2001年出台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第3条规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卫生部2003年制定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相关技术规范、基本准则和伦理道德》也明确禁止代孕的实施。总体说来,关于代孕的有关法律规定,不仅内容上难以覆盖周全,法律效力也较弱,难以起到应有的制约和保障作用。

(二)代孕子女亲自关系的确定问题。

代孕子女,是指经过代孕而出生的下一代。代孕子女的法律地位,则是指代孕子女与其父母的法律关系。如上文的分类,代孕子女的父母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其一是“基因父母”,即提供精子和卵子的男女,也就是代孕下一代的基因提供人。其二是孕育母亲,即为代孕子女提供孕育条件的妇女。其三则是养育父母,顾名思义,是抚养代孕子女长大的人。此三类父母的角色会有相互重叠的可能,因此也会引发道德和法律上的冲突。按照法学界的传统学说,父母和子女关系的确定原则是“谁分娩谁为母”,父亲的确定则是按照母亲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来推定的。这样的判断方法是基于传统时代孩子出生的唯一途径就是从受孕者(此时也是孩子的基因母亲)的子宫中出生的。那么,在代孕的语境下,应该如何合理的判断代孕子女的法律父母呢?目前理论界对代孕子女亲子关系的确定主要有分娩说、血缘说、合同说、子女最佳利益说几种观点。各个国家与地区对代孕的立法态度不同,故立法安排也就各有特色。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种做法:第一,采分娩说,禁止代孕,代孕母亲是法律承认的代孕子女的母亲,被代孕的夫妇可以通过收养等程序与代孕子女建立亲子关系。第二,采用其他三种学说,适当开放代孕,以被代孕父母为孩子的法律父母,一般由法院颁布“亲权命令”建立他们之间的亲子关系。

有关代孕的法律各国各不相同,这与各国的历史文化等有很大的关系。我国在此方面的立法缺乏,亲子关系难以认定。

(三)代孕协议的法律规制问题

代孕的显示关系存在。“代孕”商业化不az可否认。但是我国对于代孕协议是否合法?代孕主体、代孕双方的权利义务、违反代孕协议的法律责任、终止妊娠的法律责任、因必要费用和合理报酬的给付二产生的法律责任等问题都亟待立法的解决。

三、代孕的立法完善

(一)确定“代孕”的法律性质

确定代孕的性质是代孕相关立法的基础。本人认为在当今时代,适当的开放代孕的相关规定是必要的。但是必须进行严格的规定,不能使代孕利益化,违反公序良俗。

(二)对代孕子女的亲子关系进行规定

代孕子女是现实的存在,不管“代孕”如何被法律规定,代孕子女的权利必须得到法律的保障。对于代孕子女的亲子关系的规定势在必行。

(三)保障代孕子女知情权的实现

代孕子女式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意志。相关法律的出台,是对其基本尊重。同时也有利于避免一些有悖于伦理道德的事件发生。

(四)确立非商业化的原则。

代孕的出现之时满足人们能够拥有子女的美好愿望。各国允许代孕的存在也是为了人们的幸福。确定代孕的非商业化原则,才可以使代孕的开放有价值。同时对追求利益的不法行为进行打击惩治。

“代孕”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育观念同时,其带来的价值冲击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对“代孕”进行合理有效的规范。(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建平.《民法学》(下),四川大学出版社

[2]杨芳.潘荣华.台湾地区代孕合法化之争.台法研究论坛.2006(3)

[3]李志强.代孕生育的民法调整.山西师大学报.2011(5)

篇5:有关教育法律法规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从数量上看幼儿一日生活各餐热量的分配比早餐占()A.25﹪—30﹪B.30﹪—40﹪ C.5﹪—10﹪ D.15﹪—20﹪

2.语言领域要求养成幼儿注意()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A.倾听 B.说话 C.勤劳 D.写作

3.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A.个别的心理特征 B.典型的心理特征 C.所有的心理特征 D.笼统的心理特征

4.幼儿午睡一般应达到()小时左右。A.1小时左右 B.2小时左右 C.1.5小时左右 D.2.5小时左右

5.幼儿在炎热的夏天中暑,体温增高可达()以上 A.37度 B.38度 C.39度 D.40度

6.()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A.教育目标 B.教育过程 C.教育结果 D.教育评价

7.我国农历以干支纪年。公元1976年是农历丙辰年,据此推算,公元1977年应该是。A:农历丁巳年 B:农历戊午年 C:农历丙寅年 D:农历辛亥年

8.飞檐结构严谨,工艺精美,令人惊叹,斗拱使屋面凹曲,飞檐使沉重的建筑增添了轻快欲飞的美感。体现了高贵华美的风韵。下面有关岳阳楼结构与设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斗拱、飞檐是中国古代屋顶建筑结构的特色之一 B:岳阳楼结构构件的连接方式有榫接、胶结和铆接 C:以上是从文化与技术的角度来欣赏经典结构的

D:岳阳楼的建筑设计体现了设计的美观和技术规范原则

9.()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A.亲子关系的发展 B.性别角色的发展 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D.社交技能的发展

10.艺术是实施()的主要途径。A.教育 B.德育 C.美育 D.体育

11.《离骚》的作者是。A:宋玉 B:屈原 C:郭沫若 D:蔡文姬

12.中国第一部电影是戏曲片京剧,于1905年(清光绪十一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A:《难夫难妻》 B:《桥》 C:《生死恨》 D:《定军山》

13.我国的()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这是科学的、符合世界幼儿教育发展趋势的决策。

A.《幼儿园教育纲要》 B.《幼儿园工作暂行管理条例》 C.《幼儿园工作规程》 D.《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

14.幼儿园应对幼儿每()量体重一次。A.年 B.半年 C.季度 D.月

15.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在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

A:教师的义务 B:教师的责任 C:教师的良心 D:教师的能力

16.,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

17.被尊称“乐圣”的是。A:肖邦 B:李斯特 C:莫扎特 D:贝多芬

18.航天飞机以很高的速度绕地球飞行,宇航员能够离开航天飞机在太空中行走而不被甩掉的主要原因是。

A:宇航员身上都有一根绳子与航天飞机相连

B:他们身上都背着一个火箭助推器使他们的速度与航天飞机相同 C:太空中没有阻力,他们在太空中仍然保持着与航天飞机相同的速度 D:此种传闻不太可靠,人不可能在太空中行走

19.幼儿乳牙有()颗。A.20 B.24 C.32 D.28

20.与菜花相宜的食物有()A.猪肝 B.黑木耳 C.牛肉 D.鸡肉

21.()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幼儿园的各个领域的目标可以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

A.《幼儿园教育纲要》 B.《幼儿园工作规程》

C.《幼儿园机构管理条例》 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2.布鲁姆认为,()是智力发展的最高点。A.13岁 B.15岁 C.17岁 D.19岁

23.粗犷义气的性格。此歌的曲调取自一首民歌素材。这首民歌与下列哪个地方剧种出自同一个省? A:吕剧 B:豫剧 C:评剧 D:黄梅戏

24.幼儿离园()以上返回时,必须要重新体检。A.15天 B.7天 C.30天 D.10天

25.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在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

A:教师的义务 B:教师的责任 C:教师的良心 D:教师的能力

26.活动室每天早晨幼儿入园前()分钟开窗通风,冬季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A.20分钟 B.15分钟 C.10分钟 D.30分钟

27.”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出自。A:《论语》 B:《孟子》 C:《学会生存》 D:《体育之研究》

28.()的幼儿在提醒下,能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A.3—4岁 B.4—5岁 C.5—6岁 D.6—7岁

29.教育教学工作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A: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0.幼儿园的主题环境通过()来探索墙饰与课程、教学、幼儿以及家长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在环境创设中和家长、幼儿的“对话”。

A.互动墙饰 B.园所环境 C.班级活动 D.班级环创

31.幼儿园的课程和教学应该以()A.老师的个人经验和教材为基础 B.幼儿园现有条件为域限 C.幼儿家长的要求为导向 D.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兴趣为基础

32.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

A.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 B.对幼儿开展智力教育 C.保护幼儿健康成长 D.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33.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A.交往的环境B.人际交往能力 C.学习能力

34.在幼儿园月计划中、周计划中,教师制定的目标是()A.全园教育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行为目标

35.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目标可分为两大类()A.幼儿口头语言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和幼儿倾听表达的学习与发展目标 B.幼儿书面语言准备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和幼儿阅读书写的学习与发展目标 C.幼儿口头语言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和幼儿书面语言准备的学习与发展目标

36.()是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桥梁,促进家园合作,体现幼儿园和家长的伙伴关系。A.咨询活动 B.家长委员会 C.家长学校 D.电话联系

37.幼儿在()能用筷子吃饭

A.3---4岁 B.4---5岁 C.5---6岁 D.6---7岁

38.是贺绿汀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钢琴音乐。A:《旗正飘飘》 B:《可怜的秋香》 C:《牧童短笛》 D:《送别》

39.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A.2001年7月 B.2001年9月 C.2002年7月 D.1999年8月

40.《指南》共有_个学习和发展目标,_条教育建议。()A.30、64 B.30、72 C.32、87 D.32、72

41.在社会领域,幼儿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的年龄阶段是()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42.和幼儿讲话时,成人自身的语言要()A.简洁 B.复杂 C.冗繁 D.叠词

43.保育员应具备心理素质与()A.合作精神 B.爱心 C.专业素质 D.丰富的知识

44.()是我国的一贯的教育方针。A.重点发展 B.全面发展 C.局部发展 D.智力发展

45.幼儿园工作规程是()颁布的。A.1996年3月9日 B.2001年7月 C.2001年9月 D.1996年6月

46.幼儿社会发展是通过()实现的。A.学校教育 B.自身的社会化过程 C.家长的教导 D.社会的帮助

47.元朝时形成了我国新的民族是。A:维吾尔族 B:朝鲜族 C:回族 D:蒙古族

48.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中发展起来的。A.想象 B.读书 C.写字 D.运用

49.幼儿园不同年龄段班级的人数应为()A.小班30 中班35 大班40 B.小班25 中班30 大班35 C.小班20 中班25 大班30

篇6:噪音扰民有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篇7:有关法律法规遵循情况报告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按照国家劳动行政法规为行动指南,特别是自08年1月《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公司更以员工的利益为出发点。

目前公司与新入职的员工在入职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员工的劳动合同签约率达到100%;并在入职1个月内依照当地劳动部门要求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投保人员达到100%。并在每年的7月按照劳动保障部门的通知调整员工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并依工资单的形式告知员工此部分调整差异。

目前因公司生产季节性明显,采用多种工时制度(标准工时、综合工时2种工时方式)与员工建立劳动关系。对于生产现场之作业员及品保采用综合计算工时的方式计发薪资,其他岗位则采用标准工时方式。

标准工时制人员依照国家统一放假规定,安排休息休假;工作日及休息日加班,则依照相关规定安排员工补休。综合工时按每月的标准出勤天数为20.83天,月出勤166.64小时,超出部分依照法令规定给付加班工资,如遇国家法定的节日安排员工出勤者,给予3倍加班的劳动报酬。

依照《河南省最低工资规定》,公司所有员工薪资标准均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综上,2014年规范用工方面,均符合劳动政策法规之要求,无违规记录。

人资科

篇8:有关教育法律法规

一、假冒伪劣种子的生产经营仍时有发生

中国《种子法》对假冒伪劣种子已有明确定义, 但从种子法颁布以后, 仍时有违法行为发生。例如湖北有报导水稻委托生产“汕优63”却生产未经审定的转基因品种“抗虫六三”, 至于营销未经审定品种, 或以其他品种种子冒充审定品种名称进行销售更是屡见不鲜。在品种真实性方面, 套牌种子、旧瓶装新酒现象十分严重, 如在东北市场, 某地的套牌种子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不符合生产标准的劣种子导致生产损失也是有违种子法规定的, 例如某知名种子公司盲目生产、年年种子积压, 2012年因将前两年繁育积压的玉米种子作为种子销售, 因发芽率差导致减产使农民受损已见诸报端, 未报导的更多。主要农作物种子, 都有其最适宜的种植区域, 有些则是由于生态环境差异, 一些地方将不适宜本地区种植的种子盲目引种造成损失, 如水稻不抽穗, 小麦受冻害, 甚至一般对生态环境不太敏感的玉米, 在某些生态环境变化下也有早衰、不抗病、不抗倒伏退化减产的报导, 如湖北有报导湘玉10号玉米在特定年份出现返祖退化现象而严重减产, 兴单6号也出现此类问题。

二、主要农作物品种在审定和繁育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品种审定存在两方面相互矛盾问题, 一是审定标准过宽, 审定品种市场认可低, 如玉米品种近十年审定的达4 000个, 但能有一定推广面积的不及1/3, 面积达1千万亩以上的不及10个。小麦品种审定也有类似情况, 品种审定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 也屡见不鲜, 已经见怪不怪了。另一方面某些地区的审定规则中也呈现有限制过死的偏颇现象, 例如, 对系统选育的品种限制过死, 实际生产证明, 有些系统选育的品种在产量、品质、抗逆上确实超过原有品种。以小麦为例, 例如豫麦49 (温麦6号) 选自温2540, 但不论株高、穗型、产量潜力都远超原品种, 是20世纪末在河南首先突破大面积亩产600kg且推广面积超过1千万亩的品种;又如中优9507是中作8131经过几轮系统选育而成, 不论在越冬性、籽粒颜色与品质、产量等均较原品种有明显变化, 而且在生产上已经较大面积应用;四川绵阳11号选出一系列生产上利用的绵阳16, 绵阳20等在抗病性、粒色、产量均有明显提高, 推广面积也均超过1千万亩。种子法对授予植物新品种权的规定是“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植物品种, 系统选育成的品种有时DNA分析也可能是很相近的, 但只要经过试验生产过程中确实表现出上述的新颖性、特异性等, 就应当承认其为新品种, 这样才不致埋没真正能在生产上应用的好品种。上述因素使得有人认为应学习国外用品种注册代替审定, 但国外注册要经过多年大范围试验, 国内根本达不到, 在法规不健全情况下, 注册法更会引起鱼目混珠, 只宜在品种审定的规则上, 根据发现的问题作一定修改补充。当前品种推广中还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良种补贴, 由于一度这一方式受到地方保护主义和权益有关方的影响, 将改为直补农民自由选用, 本来种子法也规定农民自主选用的权利, 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一些虚夸广告的误导也可能使农民误购不适应当地的品种, 如何在这方面改进尚待探讨。在品种推广中, 还应当将适应地区、配套栽培方法、优缺点加以说明, 目前品种介绍中和相应标签对缺点如抗性上多语焉不详。在推广经营中我们还发现同一品种由被授权经营者或参与育种单位冠以不同名称的问题, 例如某知名玉米品种就曾出现不同冠名, 使农民莫衷一是, 这种做法既违背授权品种名称“唯一性”的原则, 也不符新品种保护条例的规定, 新品种注册名称原则上应以品种审定时名称, 且不能仅以数字组成。

三、转基因植物品种的管理

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新品种是育种近年发展的一种新手段, 目前在国际上应用的作物主要是玉米、大豆、棉花。对其他作物安全性问题目前仍存在争论, 我们认为, 有些基因如Bt基因, 其产物本来在生物防治中就曾利用, 因此像转Bt基因抗虫棉推广尚无大的问题, 虽然其在生态环境上的影响尚待研究。有些内源基因本身在植物上就存在, 例如一些植物抗性有关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和防卫蛋白基因, 玉米中提出有关C4高光效的基因, 小麦优质性状有关的基因HMWGS5+10基因等在国内均有转基因工作的报导, 理论上应无大碍。但有些转基因如抗生素、抗除草剂基因等却需慎重对待, 此前国内报导转基因玉米先锋335在东北等地用作饲料, 导致母猪死胎, 鸡少下蛋, 田鼠死亡、灭绝等现象并未引起足够注意, 实际上包括美国、法国的科研单位早就报导某些含抗除草剂玉米有同样危害甚至致癌, 对雌性动物影响更大。中国在转基因生物的管理也早有相关法规, 但先锋335的推广还一度由农业部列入推荐名单 (后取消) , 在推广中也没有明示, 甚至国际上目前尚不允许生产转基因稻麦品种, 而国内竟有了繁育转基因水稻, 还默许有关单位用儿童试验国外转基因稻米, 虽然该基因据称只影响维生素量, 这些都是有违转基因生物管理有关条例的做法。我们认为当前一方面应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评价工作, 另一方面在当前仍要严格执行有关法规, 不要让中国人当作国际转基因生物安全的试验品, 像上述先锋335的问题, 国家完全可以组织权威单位作严格的对比试验执行评价, 而不是照顾相关利益方而置舆论于不顾。

四、《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 (以下简称UPOV公约) 对中国植物新品种工作的影响

中国已加入该公约, 这样新品种的保护不仅在国内, 而且已发展到国际上的竞争, 中国加入的是1978年文本, 而今后要执行的1991年文本中, 育种者权利的客体已由繁殖材料延伸到收获物以及直接由收获物生产的某些加工产品, 中国从1999年新品种保护条例执行后, 新品种授权量已大大增加, 但与美国、欧盟、日本等相比, 仍有数以倍计的差距, 在受公约保护允许国际间品种交流情况下, 中国需急起直追, 目前中国蔬菜花卉等高产值行业植物新品种方面差距更大, 基本是国际品种的天下。值得注意的是, 在育成新品种的基础生物遗传资源上的保护也将逐渐加入国际竞争的行列。

五、对策建议

1. 进一步补充完善《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标

签管理法》新品种审定规则等法律法规的细节, 比如对侵权行为罚则要有可操作性, 育种者在维权中往往因为成本高、利益得不到保障, 而放弃维权。要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监管执法力度, 以促进新品种选育利用的健康发展。

2. 借鉴学习国外经验, 介入国际竞争。

国外育种工作目标明确, 注意个性化特点, 撇开转基因问题, 例如先锋335所以能迅速推广, 是由于针对性强, 适于机械化密植栽培, 针对东北玉米成熟期低温问题, 选育脱水快早熟型予以解决, 由于脱水快农民能在种植、收获后变现, 深受农民欢迎。注意后续服务, 繁殖种子发芽率高于国家标准, 组织示范区配套推广单粒播种机, 可大量节省种子费用, 这都是国内较缺乏的做法。同样, 德国KWS种业公司培育的德美号系列早熟玉米也进入黑龙江省早熟玉米区, 法国利马格兰公司与山西特种谷物研究所合作选育利马号早熟系列, 已在山西、甘肃等地审定推广。此外, 还有个特点, 他们多与中国有关单位合作, 这样, 既有利于通过国内审定, 又可利用中国种业的市场推广, 如KWS与新疆康地公司合作, 利格兰公司的利合16授权隆平高科开发。中国种业要借鉴他们这种个性化, 差异化的育种和服务, 以及借当地力量推自己品种的做法, 参与国内、外种子工作的竞争, 像中国的优势水稻品种, 已通过试验可用于东南亚一些地区, 就要尽量充分利用UPOV的法规保护打出去。

3. 加快国内遗传资源的研发与保护。

育种的基础是遗传资源, 中国有丰富的植物遗传资源 (居世界第三) , 但研发力度却很差, 例如大豆起源于中国, 野生大豆资源丰富, 美国千方百计获取后, 通过分子标记等手段申请了160多项专利, 且许多已用于育种, 而中国农民在种植中国大豆时就有可能反而侵犯了他们的专利, 甚至被迫交费。国外还有报告, 最有可能商业化的三种转基因水稻, 其多项专利属于外国公司, 中国大豆产业已被外资控制, 失去了对大豆及其油制品的定价权, 不能再失去其他作物的控制权。这里我们一方面要在农业和食品安全标准上介入《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的公平制定, 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国内资源的研发力度, 例如在水稻基因研究方面我们已走在国际前列, 但对功能基因的研究开发并用于新品种的选育却远远不够。

摘要:种子和其他许多商品一样, 已进入国际竞争行列, 国内外为此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以保证种子业的健康发展, 但在实际应用中, 由于某些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监管不力, 仍存在不少问题。要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监管执法力度, 以促进新品种选育利用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植物新品种,繁育推广,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孙世贤.中国农作物品种管理的若干对策建议[J].中国种业, 2010, (4) :3-8.

[2]邵长勇, 唐欣, 梁风巨, 等.基于粮食安全视角下的中国种子产业发展战略[J].中国种业, 2010, (4) :11-14.

[3]李长健, 汪燕.中国农业种子市场准入制度问题研究[J].中国种业, 2011, (8) :5-8.

[4]杨泽瑛, 杨琳.农作物种子生产合同无效的判定与处理[J].中国种业, 2012, (1) :25-26.

[5]秦克才.种子质量纠纷的分类、成因与解决办法[J].中国种业, 2012, (1) :33-34.

[6]左安磊.UPOV公约下中国植物新品种法律保护的发展[J].中国种业, 2012, (3) :9-12.

上一篇:双重体系建设新动向下一篇:2023质检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