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与生态文明

2024-08-03

大学生与生态文明(共9篇)

篇1:大学生与生态文明

大学生与生态文明建设

气候变暖、沙尘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延续构成了严重威胁。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人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一种原因,这也将是人类能够长久在地球上生存的重要保障。在人类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解决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如此文明的原因。但是,正是由于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一种新的问题出现在人们面前,那就是生态环境问题。在生态问题表现得越来越严重的时候,人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去解决。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不断探索之后,目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态对人类的重要性,如今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现代文明建设和发展首要任务。何谓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提出的,也是根据我国的发展现状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主要内容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让社会健康发展,让自然自由生长。人是生态文明的享受者,也应该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每个人的行为习惯是否文明直接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这是我们党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大学生是肩负着国家的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是长久之计,必须从大学生抓起,而且,生态建设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而且对我们未来的生活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大学生必须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要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关键是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道德观。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大力培育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把保护生态文明落实到实处。大学生只有在理论中充分理解生态文明,才能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

从某种意义上看,实践比书本知识更能启迪人的心灵,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生态的情感,树立和增强生态文明的信念。因此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实践育人,引导大学生养成“绿色”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实践活动中提升生态文明素质。同时,要通过高校校园文化影响、辐射社会文化,逐步使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自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行动,影

响和带动更多人加入绿色行动者的行列,使“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等一系列理念深入人心,提升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

大学校园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要积极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一是要做好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的宣传,这是大学生培养生态文明的基础。二是建设学校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在学校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爱树惜草的良好传统,陶冶人文精神的校园景观,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对大学生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掘第二课堂的教育潜力,努力营造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

21世纪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和实践推上了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进而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我们应从我们做起,从大学生自己做起,从学校做起,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校园,以崭新的面貌、清新的头脑、创新的素质,迎接一个崭新的文明时代的到来,即生态文明建设时代!

篇2:大学生与生态文明

你认为大学生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做些什么?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为什么重要?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

目前,气候变暖、沙尘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延续构成了严重威胁。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人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一种原因,这也将是人类能够长久在地球上生存的重要保障。在人类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解决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如此文明的原因。但是,正是由于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一种新的问题出现在人们面前,那就是生态环境问题。在生态问题表现得越来越严重的时候,人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去解决。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 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呢?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 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 1

洋强国。

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又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做些什么呢?

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当代的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在自身日常的生活、学习、娱乐中,对得起生态文明建设生力军这个称号,必须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

一般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节约:节约纸张、废纸再利用、不随手乱扔废电池、节约水电、少

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提倡步行,骑单车,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

盒,双面使用纸张,回收废纸,节约粮食,随手关闭水龙头,使

用节约型水具,一水多用,随手关灯,使用节能型灯具,节约用

电,拒绝过分包装,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尽量使用可再生物

品。

2、保护: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拒食野生动物,少使用发胶,不穿野兽毛皮制作的服装,少用罐装食品、饮品,不乱扔烟头,认

识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观察身边的小动物、鸟类并为之提供方便的生存条件,不参与残害动物的活动,不虐待动物,爱护花草树

木、不践踏草坪、积极植树造林;在室内、院内养花种草,在房前

屋后栽树;垃圾分类回收,回收废电池,金属,废塑料,尽量避免

产生有毒垃圾,使用无氟冰箱,少用室内杀虫剂,不滥烧可能产

生有毒气体的物品,及时举报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

3、宣传: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关注新闻媒体有关环保的报道,利用每一个绿

色纪念日宣传环境意识,阅读和传阅环保书籍、报刊,支持环保募捐,反

对奢侈,简朴生活,支持有环保倾向的股票,参与环保宣传,做环保志愿者。

建设生态文明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延续人类文明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做到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维护和改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建设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篇3: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调查与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调查

从古至今, 人们都在不断地思索与探究人和自然的关系。 三百年前的工业革命带来了以征服自然为特征的工业文明, 然而随着它的深入发展, 一系列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迫使地球再无能力支撑这种文明的继续发展。 那么, 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持续人类的生存, 生态文明便应运而生。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这标志着建设“生态文明”不只是一个口号, 而已经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 生态文明观, 是指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存、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接班人和建设者, 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力量, 其生态文明观直接影响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 对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途命运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研究拟通过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调查, 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提供可靠依据,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良好发展。

一、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笔者在网络上设计了一份名为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调查问卷, 开展网络调查。 问卷由22 个封闭性问题和1 个开放性问题组成, 主要从“生态文明”的基本知识以及学生对在生态文明视域中自我、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方面的认识, 获知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现状和问题。 2015 年4 月1 日至5月1 日, 历时一个月, 采用多种网络平台 (人人网、校内网等) 随机抽样的方式, 抽取中国不同地区 (江西、四川、重庆、湖南、江苏、吉林、辽宁、山东、甘肃、湖北、福建、北京、河南、广东、黑龙江、上海) 多所高校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 共有2412 人填写并提交问卷, 剔除无效问卷, 有效问卷为2400份, 有效率为99.5%。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现状及问题

(一) 大学生对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及其相关概念认识模糊

对于生态文明是在哪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这一问题, 只有43.75%的学生能正确作答, 但也有40.42%的学生选择 “不知道”这一选项;而当问及 “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什么? ”, 只有27.5%的学生选择了“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这一正确答案;面对“‘世界水日’和‘世界环境日’分别是那一天? ”这一问题时, 只有55%的学生正确作答;在回答“我国当前森林覆盖率为多少? ”这一问题时, 也只有21.67%的学生正确作答。

(二) 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强, 践行能力却不高

有85%的学生表示对当前地球的生态资源环境状况十分担忧;有93.33%的学生觉得生态文明建设跟自身关系十分密切。 可是, 在对大学生日常生活行为的调查中, 笔者发现有39.17%的学生经常使用塑料袋, 47.5%的学生经常或有时使用一次性餐具, 61.25%的学生偶尔或从未参加过植树绿化;在回答“若您发现一家工厂在大量排放污水, 可能会影响饮水安全, 您会怎么办? ”这一问题时, 有23.33%的学生不知道怎么办; 当问及是否有向身边的人宣传生态环保知识时, 77.08%的学生选择了“否”。

(三) 大学生对在生态文明视域中家庭、 学校、 社会等方面的认识

表示家庭环境和父母对自身的生态文明观有显著影响的大学生高达93.75%; 有32.08%的学生不满意自己学校的生态环境;在调查学生对自己学校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中笔者发现, 81.25%的学生认为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的现象很普遍, 61.67%的学生认为水电浪费严重, 50.42%的学生认为乱扔垃圾的现象也很常见;在对学校不文明行为原因的调查中, 高达70.42%的学生把原因归结为大学生自身生态文明观不高, 也有70%的学生把原因归结为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据调查发现, 71.25%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学校是否开设了生态环保方面的课程, 51.25%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学校是否有生态环保类社团组织;对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应承担责任的顺序中, 学生们排列的综合情况是政府应该承担最大的责任, 其次是社会, 然后依次是学校、教师、学生和社团;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破坏, 57.5%的学生认为应该提高全社会人们的生态文明观使之自觉维护。

( 四)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大部分学生提出“从自己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提高自身素质”、“宣传、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及其重要性,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政府、学校加强监督和激励机制”等。 他们不仅从宏观上思考, 而且从微观上着手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比如:“坐公交车, 食堂吃饭用自己的饭盒”、“组织几个相关社团举办宣讲会”、“开设有关生态环境的必修课程”等。可以看出, 大学生对生态环境很关注, 也切实地想要为生态文明建设尽自己一份力。 在调查问卷中笔者注意到许多同学提出的建议都非常有建设性。 一位同学提到“①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 推进产业升级和置换, 实现产业绿色化;②制定并扩大环境标准的范围, 促进节能减排;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宣传与教育;④多多组织有关“生态文明”相关的活动。 ”还有一位同学提出“①加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教育, 提高其意识;②学校多开展关于生态问题方面的讲座;③学校应多组织学生参加活动, 为生态文明建设出点力, 比如:捡垃圾, 植树活动。 ”这些建议都很全面很有适用性, 当然不乏有这样的建议“搬到环境特别差的地方去住段时间, 不能仅仅是听来看来, 多些实践。 ”或许这种方式太极端,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其践行能力也越来越强。 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只是一个口号, 而是要真真切切地去践行。

三、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思考

从上述的调查结果, 可以看出, 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政策与相关概念不够清楚, 显然是缺乏系统的教育体系造成的;其次, 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有所提高, 但践行力度还有待加强;再次, 家庭、学校、社会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影响都很大, 要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一) 完善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体系, 促进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全方位认识

首先,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学科、专业性质等情况制定相应的生态文明观教育规划, 将生态文明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板块。 既重视理论基础的讲解, 又要联系政策, 确保学生对生态文明有全面的了解。 其次, 在大学生各自所学的专业课程中渗透生态文明的内容和理念,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第三, 加大对生态文明的研究力度, 充分体现高校“产、学、研”相结合的巨大作用, 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二) 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活动, 增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践行力度

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科特点, 组织设计好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认知, 养成生态文明行为。 如鼓励学生参与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利用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有关生态的重要节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组建保护母亲河、环境勘测、环保宣传等社会实践小组开展实践活动等, 以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要大力支持生态环保类社团的建设, 给予这类社团更多优惠与指导, 确保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 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

就家庭方面而言, 学生家长一方面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身生态文明观的养成, 以此作为孩子的榜样;另一方面又必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有所了解, 及时纠正那些与生态文明不符的行为。 就整个社会方面而言, 政府应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 出台相关法规, 约束与生态文明观不符的行为, 把提高社会成员生态文明观的工作纳入法治的轨道。 各种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 用积极、正面的舆论引导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杰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2.

[2]李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张美弟.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 2009.

[4]吴春丽.当代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D].南华大学, 2013.

[5]吴起研.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D].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2.

[6]魏法汇.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0) .

[7]孔德萍.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08, (1) .

篇4:大学生与生态文明

关键词: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价值观

文明是一切物质和文化的总和,生态文明是在原始文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的文明,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对大学生而言具有现实的意义,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将自然与审美教育纳入大学生的教育体制中

自然审美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析二元对立论,能够将生态作为主要的价值观点,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西方,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是自然审美的主要代表,大学教育在探讨哲学问题的时候,可以从生命的本质开始探讨。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应该加设与生态文明有关的学科,从而提高大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在生态文明课程的选择上,可以与文学内容相关,可以学习西方浪漫主义文学,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品读浪漫主义诗歌,然后结合现实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加强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理解。

在大学课程中也有涉及审美方面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从而能够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大学生教育应该先学习审美方面的知识,然后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以生态美学为视角,分析小说中主人公的行为和思想,从而体会到小说中天人合一的境界,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从而能够体会到小说的主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强化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教育

在进行生态文明相关理念介绍的时候,中国有部分学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首先要从高校开始,然后要发动全社会的人们投身于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提高人民群众的意识,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大自然的良性发展,能够改善人们的价值观。人们的物质消耗内容在大自然的改造中逐步体现出来,人们通常都是进行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人们的活动或多或少都会对大自然产生影响。过度的消耗会导致环境恶化,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大学教育中不断完善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可以使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大学教育中,加强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可以让他们在进行物质消耗的时候还能够致力于环境的改善,让他们进行绿色消费。

现在,我国的經济实现了高速发展,但是,我国的环境却在恶化,因此,我国应该从教育开始,提高人们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在大学教育中开设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课程,让学生都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正面临着机遇和考验,在大学教育中,应该让大学生远离市场上的不利影响,让他们接受素质教育,引导他们进行绿色消费。

参考文献:

周芬芬.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新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2014.

篇5:大学生与生态文明

讨论课小组发言材料

题目:生态文明与国家发展

人类有关思想的争辩从古至今从未停歇,尤其近代以来,西方世界优秀的哲学家层出不穷,马克思、恩格斯所代表的无产阶级和一些哲学家倡导的资本主义产生了激烈的角逐。这也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在全世界扩散开来,而中国便是受到这场无产阶级洗礼的国家之一。下面我们便来谈一下马克思主义给我们大学生带来的文化洗礼。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不可以不说她的出现在人类思想史上产生了空前的影响。整体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在我国建立无产阶级的路上,马克思主义起到了主导思想的作用。她涵盖了社会的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当然,对于我们大学生以后的发展而言,更有着许多不可替代的影响。

一、大学生践行青年马克思主义的意义

首先,可以让大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社会的共同理想需要全体公民的努力,这就要求大学生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民主意识一定要强。马克思主义中的精神可以激励当代大学生建立一个自己的人生目标。每个人都不是在社会之外奏响自我生命的乐章,个人理想只有具备了社会的意义,才是更美好的、有意义的。

还有,可以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

我们青年一代应该保持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信念,以实现自身最终价值为己任。我们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无论从年龄优势、还是从知识优势来讲,都无疑是未来社会的栋梁,而且大学生在当前和今后的经济建设和国家社会发展中都会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这是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谁把握住了青年,谁就把握住了未来。正所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学习,对提升大学生思想境界和整体素质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

第一、积极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如今一些大学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滋生出倾斜的价值取向。面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误区,我们应该学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掌握人生价值观基本内容后,才能明确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才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实现自己的最大人生价值才是正确的人生目标;自己矢志不渝的努力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目标的有效途径;人生价值的大小不是你索取的多少,而是看你对社会的贡献。

第二、促进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形成

当代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比较薄弱,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的学习,我们可以拥有一个大致的法制观念,以便将来走进社会以后,能从容的面对非法侵权、恶意损害我们的权益等一些非法事件,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同时,可以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和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积极学法,严格守法,面对违法行为坚决制止,自觉按照法所体现的广大人民的意志去规范自己的言行。

第三、可以加强大学生对祖国的认可感

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过程中,大学生一定要充分地了解到,我们每个人不仅仅是单独的个体,我们拥有完整的家,我们拥有整个国家,我们不仅仅是家中的一员,我们也是国家的一个成员。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国家拥有高度的认可感和归属感,我们的祖国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马克思主义带领我们从贫困中解脱出来,我们也要对无产阶级怀有感激之情。因此,我们一定要用用自己的双手去回报祖国,回报社会。我们对祖国土地的热爱就是完全对祖国的认可。

三、马克思主义与我们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帮助我们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迈向未来。严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提升我们自己的思想觉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努力为人民服务,无私把自己的一切智慧和力量贡献给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生最大的价值和意义。虽然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这个目标有些难以实现,但是我们相信“有梦想就会有奇迹”。

而且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有助于我们今后的考研,或者参加一些国家级考试。对于马克思主义更好的理解可以使我们更从容的面对这些人生的考验。社会最需要的是德才兼备,思想觉悟高的工作者,而不是思想腐朽,哪怕工作做的多么出色。

当我们面对人生挑战、艰难险阻的时候,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可以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急躁,不冲动,冷静的分析问题,从而很容易使问题迎刃而解,以免因为慌乱而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困扰。

我们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扰。对于同样一件事情,从积极的方面或者从消极的方面看待,结果会截然不同。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只有学会运用哲学中睿智深邃的思想,我们才能做到坐怀不乱,处事不惊。对于马克思的学习,可以提高我们思考的深度,哲学所能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表面的文字,还有深刻的哲理和深邃的思想,以及思考问题的广度。

篇6:现代文明转型与生态文明建构

现代文明转型与生态文明建构

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对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破坏而使其陷入发展的困境.由于人们对工业文明的理性反思和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转变,现代文明正经历着一场结构性的范式转型.作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自觉选择,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必将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构建生态文明,需要从思想观念到道德行为、从发展模式到生活方式、从人与自然关系到人与社会关系进行彻底的变革和转型.

作 者:李卫东 Li Weidong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北京,100091 刊 名:社科纵横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REVIEW 年,卷(期):2009 24(2) 分类号:C913 关键词: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范式转型   生态文明建构  

篇7:生态文明与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概念是新的,其理念却并不完全陌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顺延。

中共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中共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全国党代会报告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等,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从概念变迁中,明显感觉到,发展的理念一以贯之,但具体目标更加明确,战略地位越来越高。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就清晰地表明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单纯的生态保护、环境改善这么简单,而是一种发展理念的革新,会影响着发展思路的转变。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说到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认为:生态文明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

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篇8:大学生与生态文明

关键词:高校教育生态文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理论,作用,措施

前言

教育生态文明强调平衡、统一、融洽、和谐, 即追求教育内部、外部主客体间相互依赖的生态有机性, 互促互利的亲和性、生长性和建构性, 主客体互换的开放性、动态性和创新性, 其目的是要建立一种自然、文明、开放、创新的育人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维系高校教育生态文明的重要生态链和基础, 其功能的发挥直接影响到高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和谐性、文明性。

一、高校教育生态文明基本理论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大体上可以看作是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外部环境 (社会) 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具体包括学生、教师、管理者、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校园环境设施和文化氛围以及各种后勤服务人员和设施等。教育生态文明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 重视和突出学校教育的整体功能和价值, 通过人类与环境的共同作用, 以教育传播先进文化知识, 教书育人为目的, 提高人类生态系统的整体素质和创造性, 从而促进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和谐统一。

高校教育生态文明应把教育活动看作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 把亲和、融洽的精神贯注在每一个因素和环节之中, 重视和突出高校教育的整体功能和价值。高校教育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 以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为重点;教育内容方法应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 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增加学生的兴趣;环境设施和文化氛围应具有艺术性、人文性和亲和性,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和休息环境, 达到环境与人的高度协调, 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教师、管理者、后勤服务人员应做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高等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 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这一要求的提出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推动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作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政治工作是建立和实现教育生态和谐统一的基础和重要生态链。

在高校教育生态系统中, 思想政治教育有以下显著特征:注重教育的人文性;树立教育的生命性、未来性、社会性价值;坚持人性化架构、人文化建设和人格化塑造;培养人格健全、具有文化素养的生命个体;创造生态环境, 充分调动社会、学校、学生的积极性;解决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行为和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人生和人才的重大问题等。这能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的整体育人功能。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对维持高等教育生态文明, 实现高等教育的整体功能和价值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实现高校教育生态文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措施

实现高校教育生态文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各个环节, 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 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要结合工作实际和当代青年学生特点努力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主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一) 以生为本,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和谐性。

当前构建内涵丰富文明生态的高校教育生态系统, 关键在如何正确引导学生, 以及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着眼于“管理学生”, 缺乏管理理念和思路上的创新。大学生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 以及自我教育功能发挥程度如何, 都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所以, 以生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 结合青年学生的个体特点,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相信学生、依靠学生, 要把亲和、融洽的精神贯注在日常育人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1.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创新。

要化被动为主动, 把对学生的控制、约束管理改为发展、引导和教育。在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与合理要求, 而且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 重视学生的合理化建议, 不要一味地被动控制、约束管理学生, 要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鼓励学生把个人成长、发展同学校、社会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树立主人翁意识, 激发学生关心学校、热爱学校, 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蓬勃的奋进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2.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作为高等生态系统主体 (学生) 的引导者、教育者, 要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 爱岗敬业, 乐观向上, 以自己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学生, 为学生做好表率。要积极采取措施, 创造条件, 提供培训进修、学历教育和政治上发展的机会, 使学生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老师努力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修养, 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新途径,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日常工作中, 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从细微入手, 为学生营造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 关心学生的成长, 善于发现和鼓励学生的进步, 让学生感觉到时刻有人在关心爱护。以学生为本的同时, 也以思想政治工作者为本, 从而确保教育生态系统的真正和谐。

(二) 求真进取,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环境。

要实现高等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强调和发挥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同时, 不断拓宽内涵,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与社会和谐发展相适应。[2]

1.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完善, 将生态文明理论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在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把服务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其重要目标, 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中, 深入开展生态文明与和谐发展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和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为建设和谐社会增添新力量。但是, 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主要通过“两课”教学的主渠道, 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主旋律, 以培养具有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主要内容进行的显性教育,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应具有时代的特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将是对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2.注重生态文明理念教育, 促进高校教育生态文明构筑。

生态文明教育能否落到实处, 关键在于思想的转变和认识是否到位。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 要求受教育者在思想上树立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态发展观, 合理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生态文明教育的提出赋予思想政治工作以新的使命, 指导人们科学地认识与自然的关系, 逐步形成善待自然的习惯。

(三) 因生而异,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

构建文明和谐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 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但是, 大学生由于受环境、教育和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其素质结构不可能完全一致。如果忽视个体差异, 忽视个别教育的重要性, 工作简单化、一刀切, 不考虑生态个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就易降低整体教育的效果。因此, 高等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在学生管理中, 应认真细致地开展工作, 深入了解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轨迹, 细心洞察, 把学生个体的心理特殊性和群体的普遍性有机结合起来, 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与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体有机结合起来, 保持有效沟通, 采取多种方法, 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3]

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 经济贫困生、成绩后进生、心理问题生、就业困难生等弱势群体是整个系统和谐的关键,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协调各因子和谐的基础, 应把弱势群体的和谐性摆在首要位置。近年来, 大学生尤其是经济贫困生、心理问题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明显增多, 矛盾日益突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重点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为学生个体的和谐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郑邦山.以人为本:高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J].郑州: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38, (4) :28-30.

[2]张昌勇.教育生态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武汉: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2005, 27, (6) :37-39.

篇9:大学生与生态文明

关键词:生态教育;课程建设;生态文明素养

大学生态教育,无论是对作为大学生群体的公民,还是对我国环境科学与生态环保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一个国家来讲,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就很关注大学教育,看重其“文化资本”的价值,指出大学扮演着“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的功能和角色作用。那么,大学教育的重心和首要任务又是什么呢?曾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的唐纳德·肯尼迪是这样说的:“大学的主要产品是人,然后才是技术……对学生负责是大学的主要使命,也是教师主要的责任。” [1]因此,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是不能缺失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重任的。显然,高校生态教育研究的对象主体必然包含教师和大学生这两大部分,因为他们都是课堂建设这一平台的主人翁。

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反思工业文明社会带来的弊端,不再陶醉于科学的万能并对工具理性主义产生质疑,而提出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也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之后,形成的一种以持续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世界的生态环境教育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蓬勃地展开,我国生态环境教育自上世纪90年代,便迅速地与国际生态环境教育发展相接轨。从国家层面确立了《全国环境教育宣传行动纲要》(1996),指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要面向21世纪逐步完善中国的环境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与此相随,国内教育界学者们对生态教育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与研究,论题大都从教育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集中在理论层面、学科层面和宏观层面给予观念论、方法论、体系论以及历史学、伦理学方面的论述。文章主要聚焦在梳理生态教育与环境教育的概念与区别,初步描述国外生态教育和中国生态教育的发展进程,或从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角度出发,或探讨高校生态教育体系,但少有做生态教育的专题式考察和研究。为此,本文试图围绕课程建设这个高校生态教育的中心任务,在两个层面即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审视和关注课程建设的实况,着重考察人文社科领域课程建设中生态教育的渗透与实践。

一、课程建设在高校生态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何谓生态教育?事实上,教育参与到生态思想运动中, 首先是以环境保护教育的形式出现的。据联合国环境会议文件指出:“环境教育是一门属于教育范畴的跨学科课程,其目的直接指向问题的解决和当地环境现实,它涉及普通、专业和校内外所有形式的教育过程。”[2]

由此说来,生态教育是建立在生态哲学基础之上,为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认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对我们的世界观进行彻底变革的教育。它不仅要求对全社会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更是要求从根本上革新人们的思想观念,树立生态整体观、和谐观,承担起个性与社会发展的责任,积极融入社会和政治的改革之中。可见,环境教育属于生态教育的范畴,因为生态教育的高度,在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地球生命共同体都具有平等地位的生态伦理观。再具体地说 :“环境”的背后蕴藏着人类中心论和二元论的观念,它意味着人类居于万物的中心,所有非人的物质环绕在我们四周,构成我们的环境。而“生态”则意味着世界万物是相互依存的、和谐共生,一种整体化的、系统化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那么生态教育的范畴有哪些?它涵盖了教育的各个层面,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国。就其教育对象而言,包括从学龄前儿童到九年制义务教学阶段再到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和大学生,普通公民、企事业的管理者和职工、科技工作者、军人、工人、农民。就其教育方式而言,有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户外体验。就其教育内容而言,关涉生态理论、生态技术、生态常识、生态文化、生态安全、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伦理、生态传播、生态艺术和工艺。总之,其目的是使全社会形成生态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和生态文明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

我们知道,当前国外学术研究已跨越“学科专业边界”,践行跨学科专业的研究范式。学科互涉、学科交叉已从一种思想意识发展成为一系列复杂的实践活动。由此,大学生态教育以及对其的研究也应循此规律,采取“主动进入”的策略。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生态教育的定位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关键问题。应该看到,它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与科学、政治、道德、社会、审美都有密切关系的。因此,我们首先应具有生态主义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社会学角度讲:“生态环保不仅是自然论课题,更是一个人类学课题,也是一个中国现代化的课题。”[3]从生态教育的过程看,它是一个动态的始终与社会发展相伴随的具有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特征性。

作为课程建设的标志,课堂教学可谓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平台,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素养的提高,高等教育自然要担当起在社会发展中的重任。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将生态知识、生态理念融入到原有教学框架中,则是我们课堂教学创新遵循的原则。

这里,我们所说的课程建设包含哪些要素呢?既然课程建设是高校生态教育的平台和依托,那么课程建设的内涵应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课程运行、教材及资源配置、考核与实践。课程建设的方式则主要体现在传授与互动并重、多媒体运用与展示、学生课程实践创新与成果、网络平台建设。课程建设的效果评估应有:学生创新与行为表现、学生参与的规模和成绩、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

其实,高校生态教育的属性与类别主要体现在两大部分:其一,以生物学、环境科学和地理科学等学科为主导的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学习。其二,针对非专业的学生开设的相关文化素质公选课和与之相关交叉学科融合的选修课。

我们以四川大学为考察对象,从课程设置的结构来看,就专业课而言,我校主要由建筑与环境学院、化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轻纺与食品学院以及水利水电学院开设。建环学院的专业课程涉及环境科学的各个方向,以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为例,就有以下课程的设置:“环境科学理论与进展”、“环境工程理论与进展”、“废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原理”、“固体废物资源化原理”、“生态工程”等;而建筑系则设置有“景观生态学”等;化学学院专业课程设置有“绿色化学与技术”、“环境规划与评价”、“环境经济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科方向设置有“环境生物技术”。与此同时,这些生态环境科学教学的主体单位,还面向全校开设有公选课程供非专业同学选修。如建环学院公选课程设置有:

表1 建筑与环境学院公选课程表

课程名称开设时间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997

热点环境问题与探讨2000

环境与健康2003

环境教育2006

可持续商业(双语)2010

中外低碳经济实践(双语)2010

环境与社会2011

微生物与环境 2013

就非专业学科而言,主要在新闻传播学、艺术学、文学、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渗透式生态教育的课程板块。以文学与新闻学院为例,主要在新闻传播学科、戏剧影视学科和文学学科的相关课程教学中设置有生态新闻传播、生态艺术传播、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为主题的板块内容。

由此可见,专业学科的生态学方向的设计以及教学课程设置,体现出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学科发展的特色性、专业方向的应用性。同时,面向全校的公共课程有效地将专业知识、技能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联系起来,体现出了科普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特色。另一方面,在文科领域非专业学科的生态教育又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它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传授方式上,它依托所在学科的介质优势和生态理念与价值相结合,来直接或间接地感化和启发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伦理道德观,这就有别于生态专业课理性、抽象、枯燥的专业知识的灌输。其二,通过多学科、跨学科教学与研究模式,文科学科这种渗透式的教育,向大学生们极大地丰富和普及了生态文明观、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

二、人文社科领域渗透式的生态教育

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领域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世界先进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已走出了一条新路:早在2005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就建立了世界上首个“设计思维学院”,欧洲第一所同类学院也于2007年在德国波茨坦大学落户。从他们的成功经验来看,强调设计思维为主与分析判断为辅,强调视觉思维与环境的重要性,提倡技术、人文和商业相结合,以跨学科团队合作模式代替传统的封闭式个人单干。正是在此背景下,面对生态教育的模式及课程实践,我们思考着如何在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模式中,去实现渗透式的生态教育,这是我们探索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条新路径。诚如美国教育专家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所说:“教学设计深深地植根于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这对我们课堂建设颇有启发。针对我校文学与新闻学专业的培养对象,媒介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引入,也增强了我们课堂教学设计的规划性。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斯在他的《媒介心理学》一书中,探讨的中心问题就是媒介作为人们的主要认识来源,如何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继而影响人们现实世界的行为。故而我们利用新闻传播学科和文学艺术学科的资源优势,搜集、选取和整理大量的有代表性的世界生态文学艺术类作品,来感动、启发同学们对中外生态思想和现状的认识与思考。为此,我们从以下三个维度去把握:

(1)课堂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创新。在人文社科领域的课程建设的设置上,我们确立了跨学科视野与比较的思维方式,将学生自身的专业学科与生态学、哲学、艺术学、美学、环境伦理学等多个学科打通,加强相关课程的生态意识渗透力,突破教学资源限制的瓶颈,加强生态教学的保障机制,增强课堂学习氛围的感染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知识结构,以及整体而全面的生态环境素养。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与素养的培育,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潜在的推动能量。通过这种生态教育的渗透模式,大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将会自觉建立起生态生产力优先的决策观,形成绿色思维和行为,保持经济、社会、人类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的课堂建设为例,我们从2001年始至今,先后开设了专业必修和选修以及全校公选课程:“中外纪录片赏析”、“电视艺术学”和“媒介视听形象赏析”,追踪相关学术领域的前沿性课题,专门设置有关艺术门类作品生态意识的表现与传播的研究专题,将生态学知识、中外生态理论、环境伦理学、生态文明论等知识构架带入课堂,从生态美学与生态传播的角度对生态纪录片、生态电视剧、绿色音乐、生态主题摄影、生态广告、生态动画等艺术样态进行分析。通过种种渗透式的生态教育单元,生动有效地感染、启发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生态伦理和对生态文明的向往及其价值观的追求,有效地推动了大学生态教育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以及作为校园文化组成部分的课程教育的先进性和贴近性,从而激发和拓展了同学们的求知欲和知识构架,为生态美学、生态社会学、生态艺术哲学、生态传播以及环境科学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队伍的壮大提供人才储备。在研究生层次开设的“国际新闻传播研究”、“电视专题研究”的课程中,也专辟有生态主题的研究专题或板块单元,如生态传播与媒介文化关系专题、环境新闻报道专题、突发公共事件(生态环境)与危机传播、生态影视艺术及动漫艺术国际传播、新媒体运用与生态传播专题等。

(2)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索。我们着力于在教学实践层面实行渗透式生态教育多层次性的创新和拓展;一方面在学科设置上,努力构建渗透式的生态教育课程,以绿色媒体和生态艺术表达为中心。另一方面,培养对象及层次上,针对于研究生,将课堂学术的研讨引向媒介与生态关系的互动性思考,还将此转化成课程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的选题设计与撰写中去。鼓励学生创作出具有个人学术设想、浸透生态理念的应用性研究。针对本科生,在相关课程中采用引导式、板块式、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课堂圆桌会、课外电子杂志的方式发挥教与学双主体的功能性作用。根据“学习理论”中斯金纳的强化学说,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原理的基础上设计程序化教学。教师以课堂讲解理论术语及背景性资源介绍为引导,提出讨论专题和范围。学生围绕某个专题展开讨论,将资料收集与现状分析和文本分析结合起来,并以此为主体内容深化延展。“学习理论”中斯金纳按照强化实施以后学习者的行为反应,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方式。正强化是指学习者受到强化刺激以后,加大了某种学习行为发生的概率。如由于教师肯定、表扬学生做出的正确行为,从而使学生能在以后经常保持这种行为。负强化是指教师对学习者消除某种讨厌刺激以后,学习者的某种正确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应对学生作出的陈述和分析,并对学生作出的讲述、分析中精彩部分予以肯定和强化。

在教学手段上采取开放与多元的模式,设计课程内容板块:一是从媒介载体入手,作媒介在生态传播中的功能性考察。这就分别涉及电视、电影、摄影、音乐、纸质媒介的报纸与杂志以及新媒体。二是从表现的形式(体裁)来考察,如生态纪录片、生态影视作品、生态摄影作品、生态音乐作品和生态新闻传播等。三是从不同的新闻传播对象目标出发来观照,如国内与国际新闻生态传播。四是以传播艺术与社会审美文化为切入点,结合符号学、叙事学、美学的视野来剖析生态传播的形式美及其话语意义,并且还特别重视介绍话语分析的模式,如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局限在文本内部的分析,而费尔拉克夫在《话语与社会的变迁》中提出了三个向度的框架:作为文本的话语分析、作为话语实践的话语分析和作为社会实践的话语分析。这就打开了同学们的分析思路,也表明作为生态批评和研究的生态教育绝不是单一的模式,而是一种立体的复调式模式的生成。五是从中外比较的角度来看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的生态传播模式。

同时,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建立起与省、市环保厅局的合作关系,以此作为学生实践基地,进行以项目为中心的实习和锻炼。开展科研项目的合作,将政府职能部门同学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如2013年就与省、市环保厅局宣传处及宣教中心联合申报了四川省社科重点基金项目《地方政府环境事件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研究》。此外,还参与四川省环保厅教育培训项目四川省环保厅干部培训班,举办了关于“NGO组织与现代传媒互动”和“环境危机事件与危机公关”的专题讲座。

从传播学理论看,以上的渗透式生态教育也体现了传播模式的双重性:它不仅是传播的表征,也为传播提供表征——创造了它所表征的内容,正是这种被创造的现实——具有意义的符号系统点缀着我们的生活世界,呈现着传播的本质。

(3)课程建设成果。在构建渗透式的生态教育课堂建设中,我们还在全国高校同类课程建设中,较早地开展了“新闻传播中的生态与环境新闻”专题研究和诸艺术门类的生态传播研究,并逐步形成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成果。首先,四川大学生态教育不仅将生态的理念融进课堂,还在社会的传播实践活动中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的观念。2007年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与“四川国际电视节”组委会合作,在川大共同举办了“生态纪录片展播与学术研讨会”。笔者作了题为“法国当代生态纪录片艺术空间探寻”的主题演讲,同时还就当年度获奖的国外生态纪录片做了点评,在大学生中产生了热烈反响,使他们在艺术的熏陶中与生态思想及其价值观有了心灵的对话。此外,我们还在“全国首届电视高端论坛”中,就中外生态纪录片的叙事及审美风格作了专题发言。四川大学还将与四川电视艺术家协会,共同举办四川高校大学生“影视艺术与生态传播的展播与学术研讨会”,为生态教育在我们西南地区的普及与提高作出积极努力。

三、高校生态教育的出路与困境

虽然我国高校生态环境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几乎与世界现代生态教育同步发展,但从生态教育的立法、生态教育的体系设计以及如何利用现代传播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建立虚拟课堂和网络课程建设方面,我国都还落后于一些先进国家的大学。俄罗斯几乎所有综合性大学都设有生态学专业,同时,还将“普通生态学‘等课程作为文理科大学生的必修课。他们已从传统的生态教学中走了出来,把生态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传授给学生。

虽然我国开设有环境专业的大学不计其数,但数量相对有限的专业生态教育并不能代替整个高校的生态普及教育,特别是全面系统的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近年来一些高校在生态教育方面迈出了新的步子,如北京大学于2004年举办了首届“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北京论坛”,在2010年第三届“中国生态文化高峰论坛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获得了“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清华大学率先实施了“绿色大学计划”,云南大学开设了“人类生态学”精品课程,四川大学专业学科也推出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教育”等公选课。我校环保志愿者协会还在2001年获得了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第五届“地球奖”。同年,文科专业“纪录片赏析”课程,也新辟了“生态纪录片的审美与传播”专题。10年后的今天,我们又新推出了一门全校公选课“媒介视听形象赏析”,其中专设有一大重点单元——“绿色媒介:生态艺术的交汇与表达”的专题。由此看来,我们正处在实现生态的教育向“教育的生态性”转型时期。为此,我们应加大对生态教育机制的研究和建设,加大校园互联网“课程建设中心”的投入和力度,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创新意识,借鉴近年来在美英等国以及国内兴起的“虚拟教堂”(网络教堂)模式,[3]拓展和提升高校生态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空间。我们认为:以课堂建设为龙头,以有力的课程管理为保障,以建立生态教育完整的师资队伍结构为牵引,以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为目标,开展好这一工程建设,是实现高校生态教育的关键所在。

在课堂教学中,应准确把握生态教育的原则,把握生态学的精要,把“关系”存在和“整体”思维放在首位,把生态观念和生态原则作为重要的教育原则。其次,还应加强生态教育的活动,如由教务处和团委联办“四川大学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月”,举办系列讲座,如“现代传媒与公民生态环保意识的培育”、“生态文明视野下的NGO在中国”、“高校课程建设与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与科研教学研讨”等。由四川大学生态环保协会发起“绿色校园文化周”——绿色校园设计,绿色音乐畅想、生态摄影展、生态创意服饰与时尚展等活动。

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生态教育在综合性大学的教务管理及其教学评估中,仍然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事实上,作为我校教学运行管理的中心机构及各学院教务管理人员,都尚未具备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这正是他们在教学管理理念上缺位的根源所在。据我们考察,在全校课程设计表中,尚未有明确地统计和有效地建构起有关生态教育的总体课程教学信息系统,更不用说做相关课程设置的结构性分析和效果分析的工作了。另外,应该把生态教育课程列入全校必修公选课的范畴,修满学分才予以毕业。同时,生态教育还应该成为师资晋升和考核的有效因子,给予开设生态教育课的老师鼓励和支持。

事实上,内地高校的生态教育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人力资源和教学资源的建设各校之间极不平衡。在此领域的境内外师生互换交流活动尚不多见,也未明确列入学校可持续发展长远规划,在访问学者和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极少有生态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整体上看,学生的环保观念和生态文明实践,尚未在学校主流的公益活动中占有较高的地位,也未在学生的评优评奖中占有一定因子的功能。综上种种障碍和阻力,必然会影响、滞缓生态教育在中国高校的普遍推广和深入发展。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及高校决策机构应高度重视并确实担负责任。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世纪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追求目标,课程建设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是高校在新时代自觉肩负起的重任。在课堂建设中,关注生态环境、关注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是新世纪课程创新与时俱进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美]唐纳德·肯尼迪. 学术责任[M]. 阎凤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78.

[2] UNESCO. Intergovernment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inal Report Tbilisi[EB/OL]. http://unesdoc.unesco.org.

[3] 李国华. 大学生态教育新探[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1).

[4] 秦洲. 虚拟课堂:对传播“仪式观”的另类解读[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上一篇:小马过河的教案设计下一篇:浅谈大学生礼仪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