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未来》有感

2024-05-12

读《未来》有感(精选8篇)

篇1:读《未来》有感

也许有人看到书名会误解《未来简史》应该是一本讲述未来、预测未来的历史;或者一说到历史,应该就是按照中学历史书上“王朝的更迭、经济制度的变革、政治制度的变革、文化科技的发展”等这样的线索去叙述。

事实上,这本书大部分的篇幅说得不是未来,而是历史,是通过了解历史的方式,来预测未来的几种可能性,是“基于过去3的思想和希望而指向未来。”书中讨论的核心也不是社会、国家或文明,而是人。了解智人究竟是怎样的生物,智人与其他动物的关系,以及它究竟特别在哪里;在过去的数千年里,智人究竟创造了一个怎样光怪陆离的世界,怎样一步步走到现在这个路口。因此,整本书的逻辑就是先抛出人类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三大议题的结论,再通过回头梳理历史、了解历史,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来推理判断出未来将会如何。现代人类基本上都认为人比世间万物都要高级,都要特别,是位列其他所有动物之上的。原因是,只有我们才拥有永恒的灵魂、才有意识。

赫拉利帮我们翻开历史。首先,在人类的一开始,也就是远古狩猎采集者认为人类和其他动物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一种动物,可能都是从爬行动物进化而来。上帝出现了之后,作为交易,把人的地位给提高了,仅赋予了人类永久的灵魂,人可以任意对待动物,位列其他动物之上。但是,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做过的千千万万的试验,并没有发现人类有灵魂,或者证明猪没有灵魂。另外,进化论也无法解释灵魂的存在。灵魂如果不是进化而来的实体,是某一天突然出现的,那究竟是在哪一天呢?是这个小孩的父母没有灵魂,而到了小孩这一辈就突然进化出了灵魂了吗?

再说意识。我们都认为人之所以高级,是因为人拥有独一无二的意识:你能感到你的愤怒、你的渴望、你的恐惧,你所有的主观体验。但实验室里抑郁的大鼠就没有意识吗?做好攻击计划的大猩猩就没有意识吗?另外,人类为什么要有意识呢?没有半点意识的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开起汽车来也没有半点问题。

截止到目前,生物学家也解释不了意识。科学家能给出的最好的答案是人根本不需要意识,只要“通过神经信号传递解释就能够预测人脑的决策过程,预测人的行为”就已足够,意识,只是一种“心理污染”罢了。所以,我们所认为的人有灵魂、人有意识,人比其他动物高级的看法都是无法证实的。赫拉利认为,智人之所以统治世界,是因为只有智人能编织出一张共同想象的意义之网,赋世界以意义,这就是虚构的力量。人类的历史都是围绕着各种虚构故事而展开的。某个部落里崇拜的先祖精神,农业革命时农民深信的神祇故事,古埃及的法老神,基督教里的耶稣,现在的苹果公司……这些都是每一代人想象出来的虚构故事,却拥有着强大的力量,把更多的人有效地组织在一起,促进这些人更容易合作。

看完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除了三观被刷新了一遍之外,脑海中闪现最多的就是,人类的发展史既是一部宗教史,也是一部在不断寻找意义,赋生活以意义的意义史。在人类世的时候,宗教赋予我们各种意义。上帝说,生活就是苦难,那生活的意义就是去经历苦难。智人统治世界后,人类通过虚构各种故事,赋予世界以意义。在未来数据教接管世界后,人类的意义就在于记录体验、上传分享自己的体验,将体验转化为自由流动的数据。

联想到日常生活,我们时刻都在为自己的各种行为、各种想法赋予意义。譬如,为什么工作啊?为了赚钱,为了创造价值,为了自我实现。为什么社交啊?为了圈子,为了人脉,为了避免孤独等等。

看,生活原本就是这样的没有意义,而我们要做的是把原本没有意义的生活经营得有意义。

篇2:读《未来》有感

吴仕杰

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分享的书是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这是比尔盖茨在1995年对微软发展历程的系统回顾,他休学开启计算机梦的青涩桥段也充满其中,同时,书中也描绘了那时的他对PC未来的畅想。20年后,他的预言很多成真了,比如他对智能手机和视频会议的畅想,如今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对纯粹技术的介绍和描绘,而是比尔盖茨凌驾于精妙的技术天赋之上的,对生活艺术的深刻理解,他身上的人文关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善于总结反思的个人特质,还有他的叛逆、勇敢创新与独树一帜。我看到的是能和现在的我交流沟通的活生生的少年。

比尔盖茨很善于将枯燥的理论和现象,通过形象有趣的故事和例子来讲述,并具有生活的智慧灵性。比如,他在讲二进制的算法和信息比特叠加时巨大的数据量时,举了一个“大臣要求国王在棋盘的方格中依次放翻倍的麦子”的例子,数据量的巨大一下子就变成了形象可感的麦堆,他并说,“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还不足以丰富到使我们看透为什么一个数字会在很长的时期成倍数增长——所隐含的种种暗示。”我觉得这是一句很有哲学意味的话,作为一个与科技、与实证主义打交道的创业者,他始终对自然和生活的不确定性保持着敬畏。这是很难得的,这使他在生活的激流和行业的竞争中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带领着团队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并不卑不亢。他拥有平常心。

在这本书,我体会到很多比尔盖茨的学习方法和处事态度,比如,他会对一些公司进行长期的观察和总结,学习行业的原则,并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找漏洞,找突破。他善于对过往的各种选择及其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久而久之,他知道哪些是孰轻孰重的问题、哪些是兼容性的问题,什么时候应该主动突击,而什么时候应该随波逐流。他更善于总结规律,比如,他观察到有才华的人喜欢一起工作,这种工作环境容易制造一种兴奋感。潜在的伙伴和用户也会加倍注意到这家公司,这样一来,这种正向的螺旋就周而复始,也就容易产生下一个成功。当微软蒸蒸日上,而其他一些相似的公司面临破产的时候,他把这些公司中的精英召集起来,运用这个原理,推动了下一次创新的革命。

篇3:读《未来》有感

《隋唐演义》是暑假妈妈给我买的一本书, 读了这部小说, 我被书上的英雄身上特有的精神深深感动。瓦岗寨众兄弟为了推翻当时的封建社会, 创造一个民主的世界而招兵买马, 与另十七路反王一同征讨隋朝。瓦岗寨众兄弟这种为人民着想、大公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王伯当虽然跟错了人, 但他一心为自己的主人效劳, 他这种忠于职守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雄阔海托住千斤闸, 让十八路反王安全逃离, 让我从中体会到不能只顾自己的安危, 不管他人的性命。我想如果世上每一个人都学他们的一个优点, 这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在隋唐时期, 中国可谓兴旺发达, 繁荣昌盛, 曾使多少人引以为豪。然而, 到了清代, 统治者沉醉在即成的果实上, 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等到侵略者的铁蹄踏遍了中国的角角落落的时候, 等到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相继签订的时候, “大清帝国”的美梦也就走到了尽头。他们没有吸取历史的教训, 也没有铭记历史的经验。

篇4:未来控制器:便携“读心机”

监测脑电波得到大脑意图

迄今为止,人类和机器之间的交互总是局限为有意识的或直接的形式上。从简单的一面来讲,人们可以通过按动电源开关来打开电灯;而从复杂的一面讲,比如给机器人编程,我们则必须要给机器一个指令,甚至是一长串各种各样的指令,才能让机器为人类做出想要它们做出的动作或事情。

而在人与人之间,交流就显得更加复杂和有趣了——因为在交流过程中,人类接受的信息远比外露的表现要多得多。人们彼此观察脸部表情、肢体语言,人们还通过彼此之间的对话过程来感受双方的感觉和情感,这些都是我们做出判断和决定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于是,人机交互领域的一个伟大的构想因此而生——计算机或机器不再要求人类通过外部输入指令的形式进行工作,它也能够根据人类的面部表情、感情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而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研究人员认为一种优先考虑的做法就是监测脑电波,从而直接理解作为人类控制、体验和情感中心的大脑的意图,转而输出为控制指令。

这个理念的实施并非意味着要应用到一门崭新的技术。事实上,谭乐女士展示的这款产品,其采用的脑电图技术(EEG),从诞生至今差不多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早在2008年,美国国防部就曾资助过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和马里兰大学科学认知研究人员从事相关方面的研究,并宣称该技术用于帮助战场上脑部受伤的士兵或瘫痪的中风患者实现与他人交流的目的。而在2009年,日

本理研丰田脑科学研究中心,也研制出了“意念轮椅”,实验者不需要移动身体的任何部分,也不需要发出声音指令,只要“用脑子想一想”就能控制轮椅。

对大脑皮层信号的全新算法

脑电图技术(EEG)的技术原理源于脑神经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自发的、有节律的脑电释放活动。它通过放大并实时记录脑功能活动时的头皮电位,从而达到测量认知活动引起的脑电变化的目的。而Emotiv研究团队的创新则在于在脑电图技术(EEG)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大脑侦测算法。由于大脑功能活动的大部分是分布在大脑外表皮层的,而大脑的外表皮层由于折叠的结构而充满了褶皱。每一个单独的大脑皮层,其折叠的结构都是有区别的,就像人类的指纹一样,是彼此完全不同的,其复杂的结构给信号分析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就算一个信号可能来自大脑的同一功能部分,人与人之间的脑部信号源的位置都是十分不同的,即使是双胞胎也一样。当这些神经系统发生互动的时候,Emotiv研究团队采取了一套特别的算法来解析来自大脑皮质褶皱由于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电脉冲。

谭乐女士在展示视频上说:“大脑皮层的信号没有持续性。我们的独创在于创造了一种可以展开皮层的计算方法,这样我们可以在更靠近源头的地方来接受信号,从而使该技术可以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得到应用。”

这种创新的计算方法让这个“读心机”避免了不同使用者之间的兼容性问题,而实际运行的效果也被证明相当有效。谭乐女士在TD大会上邀请了一位陌生嘉宾来示范这个仪器。经过一番操作,当参与嘉宾思考到“拉”这个动作时,电脑中的虚拟物品便被拉动,发生了位移。随后在进一步的示范中,参与嘉宾还对虚拟物体做出了“消失”的思考行为,最终,画面上的物体逐渐变得透明,并完成了“消失”的指令。

传统脑电图操作就像顶着马蜂窝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开始不断为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和新理论感到欢欣鼓舞,但事实却是另一番景象,科学理论的实际推广应用和产品化往往不像科学研究领域所表现出来的突飞猛进。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量科学理论和技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往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例如电气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早在20世纪初提出了全球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或许这是一个超越几个世纪的奇想,但却最终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因此,脑电图技术(EEG)想要在现实社会进行大规模实际应用,也并不是那么简单,在解决了人的兼容性问题后,人们马上会提出另外几个问题:应用这门技术代价是否昂贵?操作是否简便?

在人们的印象中,这样的系统或设备往往只用于科研、军事、医疗等专业领域,动辄花费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从上述的美国国防部资助高校进行研究,以及日本实验室的研究报道,就能看出其基本和普通人无缘的苗头。传统的脑电图操作方式往往通过一系列的传感器阵列覆盖在人的整个头部,戴上后感觉顶了一个马蜂窝。同时,技术人员还得使用导电胶或浆糊来把电极放在头皮上,在经过这个长时间的操作过程之后,还会产生信号损耗的问题。此外,整个过程对使用者来说,绝不会是什么“友好”的用户体验。

只有几百美元的人机接口

但Emotiv推出的这款“读心机”其特殊的设计让装置在两分钟内就可以正常启动读取数据,无需像传统EGG设备一样涂抹导电凝胶,更不用长达数小时的测试和准备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人脑-计算机接口装置只需要几百美元,直接把看似一向在云端遥不可及的高端科学技术,从价位上猛然拉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水平线上来,让昂贵的“科研品”变成了日常价位的“消费品”,这也极大地冲击了人们关于科研系统的一些固有观念。

而按照Emotive的观点,有了这些能步入日常生活的“平易近人”的设备,人人都能开发出更多基于该技术的应用。同时,在进入科学领域的道路上,人们也从此多了一个珍贵的入门选择——年轻人也有了因从小接触该设备而心生喜好,从而最终步入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研究领域的可能性。

篇5:读《未来简史》有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未来简史》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未来简史》有感1

前段时间的培训,刚经过了关于互联网的“原住民”、“移民”和“难民”配对感悟,赫拉利《未来简史》再次引发我的震撼和思考。面对未来,我将会怎样,我还能怎样?

作者真是个奇人,打破了我的惯性思维,嫁接了历史与未来。全书近400页,以人类告别疾病和战争之后的未来时代为时间线,提出了人类幸福、永生和神性的目标社会,通过重温智人进化的历史,并与其他动物比较,揭示智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以及人文主义是如何成为这个世界的宗教。书中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比马克思表述的共产主义社会更为具体清晰的未来社会:克服饥荒、瘟疫和战争,所有人享有富足、健康与和平,并获得永生、幸福快乐和化身为神。

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知识一旦改变了行为,本身就立刻失去意义。我们拥有越多的数据,对历史了解越深入,历史的轨迹就改变得越快,我们的知识也过时得越快。”我们的社会变化太快,我们的知识消耗太快,我们正常的积淀和积累已经入不敷出,正如傅局那天提出的,我们已近慢不得,更等不得。

《未来简史》告诉我们,我们这代人有可能赶上生物科学、医药科学发展的红利,我们有机会消除癌症等疾病的影响,而实现超长生命力。可是,合上书本,发现还真的没有准备好了迎接这样的生命力。40岁生日那天,写了篇随感发表在《今日浦江》,给自己80岁的人生做了个定性,发现已经过了半辈子。转眼,步入50年龄层,或许还有半辈子要过,那接下去就不是准备退休的年龄了——这还真有点如何应对的茫然了。

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所面对的职业,面对的生活,何以应付和转型?真的自已由人升格为“神”,或许不只是一种期许,生理的适应缺无法面对心理的适应,成为一个未来时代或社会的“难民”,即使有幸逃难到那个时代,只是成为一个让智能设备摆布的无用阶层,人生的命运无法由自己主宰,这或许也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人生际遇。

面对一个如此美好和悲壮的未来,赫拉利给了我们一条出路:一辈子不断学习,不断打造全新的自己。只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大概都做不到这一点。

至于,怎么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赫拉利在书中并没有表述,其实这也不是简史所该解读的,这正是《未来简史》交给我们所有不想被淘汰的人的作业吧?

我们渴望未来,但我们必须立足现在,完善好自我,离这个社会不要太远,不要让社会抛弃我们。或许我们渴望的那个未来我们不能等到,无法进化成为神,但至少我们可以让自己充实与快乐。50岁,或许真的又只是一个人生的开头!

读《未来简史》有感2

虽然很难以启齿,但我也要诚实的说,断断续续,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草草读了一遍《未来简史》,而且是跳跃的读,应该说并没有以一而贯之的通读,更不用说读懂、读通了。在培训期间所有推荐书目中,我最先看的是这本书,是“史”字吸引了我,应该说我是一个表象主义者、形象思维者,喜欢历史性的传记、历史性题材的故事,不太喜欢学术性太强的书籍、大部头,那些精深的理论、想破头也难以知其所以然的模型、公式和辗转腾挪的论证令我头疼不已,只能止步不前、望洋兴叹。

从中学开始,我就喜欢读译著,是因为喜欢翻译过来文章的这种文风,语句常有倒桩、排比长句常见,比喻、拟人等幽默的气息都吸引我,有一种杂文的感觉。但《未来简史》读下来,我错了。因为《未来简史》不仅是“史”更是“推演未来”的“史”; 它是史学,还是哲学和科学、未来学。这部译著我读起来感觉有点难,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国外的史书,引证的事例大部分是世界的,并不是我熟知的;二是未来的技术、信息和概念,由于孤陋寡闻,也难以共鸣,往往还要查一些资料来学习,比如说信息和生物技术、人文主义特征、宗教和历史事件等等,有些梗过不去,就要反复几遍的读;三是不同于我们熟悉的纪传体、编年体和断代史等体例,这个“史”以人为核心,包括科学、技术、意识,又有预测,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分类、分块阐述和记叙,是基于过去300年的思想和希望指向未来。四是近几年抱着手机看短评、聊八卦,没有静心读大部头、学术性著作的心境、毅力和习惯了。

但不得不说《未来简史》既震撼人心,又趣味盎然,既告知了我们熟知不熟知、经历未经历的过去,也以各种残酷无情或者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或修正、或颠覆我们对现在的思考、思索和思想,更重要的是在将历史呈现给我们的同时,让我们试图感觉、看到、认识未来,以及人类终将走向何方。所以说,博大精深的《未来简史》,截止写这个体会,我还未窥其一斑,未能登堂入室。

基本判断是:人类基本解决了几千年来长期困扰并为之不断改革、创新和斗争的“饥荒、瘟疫和战争”等三大问题。为什么说是基本解决,是因为这三个问题局部小范围内还依然存在,并有时时发生的概率。但是我们有能力控制其蔓延,也就是风险可控的意思。不久的将来,甚至是今天,永不满足的人类面临三大命题:长生不老、幸福快乐和化身为神。这篇体会只能就“长生不老”来提出几个疑惑和思考,看看小伙伴们有没有同感,也算是从数据主义的角度收集点信息吧。

我们渴望延长自己生命的长度,是想延伸我们生存价值的广度和深度,是想要不断的追求和更加完美。物质不灭,那作为同为物质体的人类本身也是有多个部件、零件(专业叫法是器官、组织和神经)组成的,往微观了说也是由原子、分子等组成,也将永生、永存。关键是寻找到一种技术,避免这个物质被腐蚀,避免一切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近年来生物基因技术的重大发展使我们掌握了对抗死亡有力武器,解读生命密码、掌握长生不死之术,我们将不再慨叹去日苦多,也无需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将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我们的兴趣与爱好、专研于我们的工作及事业,将一切做到极致,那是怎样的惬意和快乐。

但“长生不老”给了我们希望,也让我们恐惧;给了我们笃定,也让我们失落。生命的乐趣和意义在于成就感和有事可为,如果生命长到无所事事、生无可恋死亦无所惧的地步,是不是人类下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寻找怎样幸福、快速又不违反道德的终结生命的方法了。

《未来简史》说: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知识一旦改变了行为,本身就立刻失去意义。随着医学、生物学的发展我们也许会实现超长的生命力。这是幸事,但也很残酷无情,以前我们60岁退休,我们要过20年才能安息;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发现自己60岁退休之后,自己还有60年要生存。那我们要怎么办?我们要怎么去面对呢?我们要以什么样的知识储备去面对呢?我们未来的竞争力在哪里?

不推陈哪能出新,没有前浪死在沙滩上,哪能后浪一浪又一浪。我们如何应对繁衍和传承?原来的认知是死亡是自然规律,没有死亡就没有新生。今天我们为避免人满为患、失业率50%甚至更高导致新一轮的“饥荒、瘟疫和战争”,为了永生要掐断新生吗?这个问题我想不出来,作者好像也没有告诉我们确切的答案,欢迎小伙伴们告诉我。

《未来简史》是作者的预言,乐观与悲观各参半。但整体目的是为了引发思考。对此,我等屌丝也不过是害怕不能适应未来,难于驾驭未来,被未来所抛弃而聊发一感,美其名曰读书体会,实为完成邹群主爱护、关心我们所下发的阅读任务…不怕不知道,就怕你不知道你不知道。无论乐观还是悲观,未来终将到来,趁还有时间和机会,多思考一下各种可能性、了解些未来的趋势、多学些新知识、让自己多掌握些技能,成为一个兼具各种能力的多面手,总没坏处。

最后来一句警句名言煲个汤:活到老,学到老。

读《未来简史》有感3

《未来简史》是由以色列社会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创作的科技理论类著作,是作者大型社会学三部曲中的收官之作。人类历史上,我们已经和饥荒、瘟疫和战争斗争了上千年。进入现在社会后,死于饥荒、瘟疫和战争的总人数在不断的降低。400年前,暂时的和平带来了西方文明中重要的文艺复兴时代,而现在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正朝着向二元世界大步前行。

《未来简史》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哲学问题:作为智人的我们所拥有的的意识究竟是不是必要的呢?因为那些不必要的意识,让我们更容易犯错。未来,会不会进化出一个没有意识的人类,从此人类从智人进化为“神人”呢?这章内容让我感触颇深。记得很早的时候听过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个极度理智的蠢驴,在两堆完全相同的干草中思考应该先吃那一堆才是最佳的方案,最后因为极度理智而饿死。现在看来,这个蠢驴应该很快就要横空出世了,因为我们迎来了AI时代。那个极度理智的蠢驴应该最有可能就是赫拉利笔下没有意识的“神人”,不过它应该不至于饿死,最多只是没有电量等待救援吧。

二元世界究竟能不能真实还原我们感官中世界呢?深度学习的基础理论其实模仿了人类的神经树突工作机制,通过增加上下层之间的权重与联系,深度学习后的模型能对事物作出预知判断,结果还极为准确。比如以下的图1,通过模型,机器能识别出不同位置的猫,甚至遮挡了大部分的猫,而且还能识别出图2中经过伪装的猫。但是现在的机器学习远远没有到科幻大片中的程度。比如,图2里吃着香蕉伪装成猴子的猫能被机器识别为猫,但是猴子的相似度丢失了,机器识别结果中找不到任何猴子的.痕迹,但是任何一个孩子都能通过几张很简单的照片就能快速的分辨哪个是猫,哪个是伪装的猴子。

二元世界的漫长道路仅仅是一个开端,谷歌Alpha—Zero的出现标志了未来可能研究在某一个技能上超越人类的机器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人类是一个平均体,从现阶段看,人类轻松就能实现的事情,比如迅速感知周围环境、和谐平衡的活动四肢。20xx年MIT研究员Lex Fridman在《机器学习》课程中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视频,表述了人类能做的最简单的事情机器人是多么的困难和可笑。他指出,人工智能现阶段无法替代人类进行工作,现阶段的智能应用更多是帮助人类做到“人机协作”,Lex Fridman在他和特斯拉合作的智能汽车系统中也体现出:人类可以随时接管汽车,汽车也能时刻协助人类规避风险的设计理念。

赫拉利对未来人类的发展的假想可能比较遥远,但是他对人类“人文主义新宗教”的说法让我们认识到——未来,“人”的意识和情感肯定超越一切,“上帝已死”,我们比任何时候活的都更像原来的我们。

读《未来简史》有感4

读《未来简史》的第二部分有点迷糊,不知道重点在说什么。直到结尾点出人类凭借创造出基于想像的“互为主体的现实”统治世界,才有点摸着头脑了。

作者的这个观点在《人类简史》里就说到过,那时候说的是“人类凭借编故事的能力统治世界。”那样说的时候我好像一下就懂了。作者在第二部分用两章的文字解释了凭什么得出这个结论。

人类跟动物的关系变化,从狩猎采集时代的众生平等,到农耕时代人类为了自身利益豢养家畜。人创造了神和宗教来合理化人高级于动物这一原来并不存在的现实,并借助神与自然沟通,做交易。接着人类从农耕时代进入科技时代,人类可以凭借科技经济政治直接有效的解决原来需要神作为中介的各种自然问题。神也面临下岗危机。

神和宗教就是人类创造,或者也可以说是编造出来的互为主体的现实。大概这样的“事实”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群是很难理解很难接受的观念,所以作者要通过大量的数据,实验,传说,说明动物和人一样拥有情感,意识,甚至有部分的动物比人聪明,比人有更强大的力量。但7万年的演化结果是人类统治着所有动物,而不是人类被更聪明更强壮的动物统治。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只有人类懂得高效灵活的大规模合作,而这种合作正是基于想像的秩序,比如宗教,体制,法律,价值观,信用,货币等等等等。

所有的这些都只不过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互为主体的现实,只要大家都信,这些就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如果大家都不再相信。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子虚乌有。

不知道后面的内容作者会不会通过大部分人类跟小部分人类的区别,来论证大部分的人类其实是跟家畜一样的存在,只有创造“互为主体的现实”的那部分人类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生而为大部分人类中的一员,要怎么活才能不是个悲剧?像那头叫夏洛特的小猪一样算不算活得比较值?或者猪就该本本分分的过它的猪生,狗就该本本分分的过它的狗生,那样起码不会过得很纠结?

读《未来简史》有感5

《未来简史》中,雅克·阿塔利从已知的历史和科学角度出发,讲述了一段有关未来50年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他剖析了各国之间的关系将如何发展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口动荡、居民迁移、工作变迁、以崭新形态出现的市场、恐怖、暴力、气候变化以及宗教影响力的提高都将在其中发挥作用。

他揭示了巨大的技术进步将以何种方式颠覆我们的工作、休闲、教育、卫生、文化和政治制度。他认为,那些现今看来丑恶的品行或许会在将来某一天获得人们的认同。

为什么我们要去了解过去,为什么我们要去猜测未来,我们又怎么能从过去和未来中度过现在,这可能是本书主要想探讨的问题。人类无论如何发展,其归根到底,都是想要过上自己所认为的幸福美满的生活。所以问题来了,什么才是幸福?

作者在本书中没有直接回答,但在他之前另一本书《人类简史》中给出过观点:真正的快乐是“生命整体有意义、有价值”,就这么简单。正是意义,也就是我们头脑中虚构的现实,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这个话题其实贯穿了《未来简史》全书。从狩猎采集时代,到农业时代,再到现在的工业科技时代,意义的内容一直变化迭代,从各种宗教到人文主义,激励着人们不断改造世界。

但是到底需要多少东西才能达到幸福呢?怎么去定义生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呢?有的人说吃饱穿暖就是幸福,有的人说功成名就就是幸福,有的是说身体健康就是幸福,这么听起来,感觉幸福是个人体验而非社会进度,那为什么我们还要不断推进社会的发展呢?作者书中提到,“如果我们的祖先知道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工具,一定会以为我们的生活如在天堂般无忧无虑。但事实绝非如此。虽然人类取得了诸多成就,却一直有一种压力逼着我们继续生产、不断努力。”

这种压力,可以称之为“人类的贪婪与欲望”,其也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而增加的。我们从一开始的身体健康,到进一步的吃饱穿暖,再到进一步的功成名就,正是这些不断膨胀的欲望,让人类社会进步。

篇6:读《相信未来》有感

一天,我在一本书上读了一篇叫《相信未来》的文章。故事讲述的是木村老师给一届毕业生布置了一篇叫《我的理想》的作文。同学们的理想五花八门,其中有两篇作文引起了木村老师的注意。一篇是石野写的`,他的理想是成为一个裁缝;另一篇是冈田写的,他想成为一个理发师。在毕业典礼的晚上,石野和冈田不约而同的来到了老师家,他们谈起了他们的理想。最后,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坚定自己的信念,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了东京有名的裁缝和理发师。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谁不想实现呢?可是,有多少人为当时的豪言壮语负过责呢?有多少人为自己的理想付出过行动呢?当初发誓的那股狠劲又到哪去了呢?当初你还发下了毒誓,但到头来就置之脑后,忘得一干二净。相比之下,文中的冈田和石野却有着我们没有的东西,我们也好到哪里去呢?我有时也会这样,满口大话却没能付出行动,但我以后一定会改掉这个坏毛病。成功不是个容易的事,不是靠满口大话实现的,是要靠努力和汗水实现的。当你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时,你肯定会有不尽的抱怨。但当你累了、倦了的时候,想想自己的豪言壮语和远大前程吧,这回让你收拾行囊、重整待发,向理想迈出更近的一步。

篇7:读《未来》有感

20xx年,12岁的男孩徐若宣在一次旅行中遭遇雪崩被活埋。47年后,他被一名医生――比古先生解冻醒来,发现世界已经变成了他不认识的样子:人们不穿衣服而喷护霜;出行不乘坐汽车而用飞天球;吃饭不吃天然食物而吃分子食物,甚至连鸟儿的歌声,虫儿的鸣声,动物们的蹦跳声都消失了……更恐怖的是,他成了灵魂转移手术的对象!非法医生――日本的上原空女士正准备将其他人的灵魂转移到他身体里,谋取暴利!但聪明的若宣发现了真相,凭着勇气和智慧,逃离魔掌……

小说中那可怕的异体人,诡秘的月亮湾,神奇的通天罩……这些我从来没听过、没见过的事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可是在这未来世界的神秘风采背后,却又暗藏着多么恐怖的情节啊!难道再过几十年,人们真的连带骨头的鸡肉,带刺的鱼肉,连皮的西瓜,甚至常用的纸张,天天穿的衣服都无法企及了吗?这样的世界简直等同于恶魔的天堂!可又是什么,让动物、植物还有人的善心都消失了呢?是人类的贪婪,无休止的掠夺资源,污染环境招致的恶果!

其实,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地球上演。就拿我们浙江人引以为豪的钱塘江来说吧。从前江水清清,白浪滔滔的美丽景象已不复存在。浑浊的江水,使壮丽的钱江大潮如同泛起白沫的速溶咖啡……与之相对应的,是人们每天都把大量的生活垃圾甚至动物尸体投入江中。仅钱塘江的一个河段,在两年中,就打捞出2.4万吨垃圾和7000具动物尸体。为了谋取利益和降低成本,江边的大量制衣厂每天还把大量的染色水排入江中……照这样下去,不仅美景不会再有,连带刺的鱼儿也真的会消失不见的。

而钱塘江的污染还不是最触目惊心的。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惨剧:1987年3月16日,美国的超级油轮“亚莫克卡迪兹”号满载伊朗原油驶往荷兰鹿特丹。可是,船在法国海岸触礁沉没。漏出原油22.4万吨,污染了350公里的海岸,导致牡蛎死亡9000多吨,海龟死亡0多吨!我之所以记住了这件事,是因为我看过一张照片,鸟儿们的翅膀被原油包住,沉重得再也飞不起来,它们张着嘴,望着天空,绝望的眼神里透出原油的黑……

当时很震惊,觉得小鸟太可怜了,现在看了《20xx年》,我开始思考和探寻:人类的作为,未来的世界。人类在世界的发展中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是文明的缔造者还是毁灭地球的罪魁?我们的子孙又该如何生存?一个个问题在我脑中产生,却没有答案。我甚至上了网,希望那里有我要的东西。我看到的是一张张更加触目惊心的照片:无数的死鱼漂浮在水面上,密密麻麻;原本清澈的河水现在变得“色彩缤纷”黄、红、黑、灰……还有星星点点的垃圾作伴;化工厂滚滚的浓烟,升腾、翻滚着,如恶魔般可恶……地球已危机四伏::1984年的印度,污染导致毒烟弥漫,数百人在睡梦中死去;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辐射诞生,导致日后十年中10万居民死亡;中国,从去年开始,pm2.5猛增,除了夏季,已看不到蓝天,肺癌患者连年猛增……

篇8:读《未来》有感

关键词:城市设计,同时运动系统,空间

1 什么是城市设计

作者指出城市设计主要考虑建筑周围或建筑之间的空间, 包括相应的要素如风景或地形形成的三维空间的规划布局和设计。并引用了《城市设计的实践》作者Gerald Crane的观点作为城市设计的定义, “什么是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就是研究城市组织结构中各主要要素相互关系的那一级的设计。城市设计在实践上并不能作为与建筑、风景建筑及城市规划截然分开的一种设计。从成果看, 最好将它作为前二者的一部分来实践;从程序看, 则可作为后者的一部分。”

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使人类活动更有意义的人为环境和自然环境。以改善人的空间环境质量, 从而改善人的生活质量。

城市设计的主旨:好的城市设计, 能在城市的自然形态方面产生一种逻辑和内聚力, 一种对赋予城市及地区以性格的突出特征的尊重, 它与保护和开发都有关系, 从而不顾此失彼。关注城市设计, 将使一个有理解力的设计师联想到每一个村落, 城镇, 城市和大城市区域, 不论其包含的基地、地形的自然特征或人为问题如何, 都具有根生于自身的自然形态、固有的地方感, 历史感, 具有精神和伦理潜力。它促使人们永远不要忘记对自然美的本能渴望, 也促使每一个人在改造自然为其所用时要尊重自然。

2 如何理解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及如何进行城市设计

2.1 对于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作者是从理解“空间”入手的

作者认为建筑设计的基本成分是由体量和空间两项要素组成, 设计的实质就是两者的相互关系。建筑形式是体量与空间的接触点。以体量和空间确立的明晰性与活力决定了任何发展时期建筑作品卓越的程度。

2.2 在空间的基础之上, 作者又引入了时间的概念

生活是一连串感受的连续流;每个动作或每个瞬间总是由前一个感受引导, 并将成为即将来临的感受的序幕。如果承认生活的目标是获得和谐感受的过程, 那么经历时间感受到的一个个空间之间的关系就成为设计的主要问题。

2.3 介入空间的概念

建筑就是空间的表现, 就是要使身临其境者产生一个与先行的和后继的空间有关的明确的空间感受。要使一种空间意识推向创造性的运用, 就要求设计者全神贯注的介入。设计者的课题并不是创作建筑的立面和体量, 而是要创造一种包罗万象的感受, 以促成人们的介入。

城市是人民的艺术, 一种共享的感受, 也是一个艺术家可遇到许多具有潜在鉴赏能力者的地方。设计师的作用是在于构想一个观念, 灌输入社区共同的思想中, 使之培养成长, 这样最终的结果使之有可能接近他原来的观念。

当社区和设计者把规划和建造一个城市的过程转变为一件艺术创作时, 真正的介入就开始了。

2.4 同时运动系统

同时运动系统可以说是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的有关如何进行城市设计的一个最重要的概念。上述的三个概念是理解这一理论的基础。在书中, 作者再次加以强调理解同时运动系统的前提。

2.4.1 体量和空间的关系, 第一步就是要使一个人的思想尽可能适应空间作为一种支配力的观念, 对空间作为一项自在的基本要素作出响应, 并在其中抽象的构思设计。

2.4.2 感受的连续性, 人们在空间中运动, 所产生的感受连续性都是从运动空间的性质和形式中派生出来的, 运动系统在建筑设计中作为支配性组织力量这一概念, 指出了关键所在。换句话说, 设计者能将他自己投入身历其境的思想和感情中, 并为使用者设身处地地感受而理解这个设计, 这样, 这个设计也就实现了原来的意图。

2.4.3 同时的连续性, 必须看到, 在一系列运动系统的条件下存在着空间感受的连续性, 这是以不同速率不同模式的各种运动为基础的, 每一种运动系统既与其他系统相关联, 又对居民生活总的感受起着一份作用。

为了更形象的理解同时运动系统, 作者把它比喻为一棵树, 树的基本结构中有一种形式, 它有生长能力, 它是一系列基本运动系统的直接的自然的表现。树的种子中包含了生长的原动力, 产生一系列具有共同素质的管道导向:统一或相互平行;这与所处的环境有关, 目标为垂直向上。可见, 作者把同时运动系统看作为建立城市有机秩序的原动力与法则。在城市中, 各个系统之间连接点必须加以突出, 它是设计上丰富的所在。

2.5 同时运动系统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当面临制定一个城市大范围开发设计的问题时, 明智的办法是一开始就细致地研究基本的运动格局, 以便在一个相当有节制的规模上开始建立建设性的、有目的的运动系统。然后, 对这个中心的现象进行观察和开展设计。运动系统必须与天然和人工地形有关, 他们必须考虑地形和自然特征, 或其组成部分的结构物的性质。它们能对在社区中有特殊意义的教堂和尖塔、公共建筑和历史性纪念建筑起加强、烘托的作用, 或赋予新的意义。

每个系统的正确设计必须联系运动的速度和周围环境的一般性质。快速系统要求自由流畅的形式和曲线以及间隔宽阔的网络划分;而步行运动系统要求情趣变化和急剧变幻的印象。这可以通过频繁使用焦点和标志性的目标, 或是通过一系列有确定的视觉终端, 成不同角度的短的段落到达。城市设计者面临的是同时以不同的运动速度和不同的感知程度, 创造各种形式, 使坐车游行者和步行者都能同样感到满足。

可见, 同时运动系统在组织众多建筑师的设计成为统一整体方面, 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提供了一个基本设计结构, 使每一个建筑师的单体设计都有了依据。

接下来, 作者通过对人感知环境, 空间的方式的分析, 以及介入的研究, 指出了建筑师在进行城市设计时应该如何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来处理细节。

3 思想付诸与行动

在本章中, 作者通过在费城的实践为读者演示了城市设计如何从理想转变成现实的过程。

3.1 原则:

本质之中统一;非本质中自由;两者之中兼容。本质即指运动系统。

3.2 决策:

决策应该是一个循环反馈的过程, 可以把它看作形成假想并对反馈作出反应以修订假想的连续不断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应该重新考虑建筑师和业主的基本关系, 建筑学方面妄自尊大的传统习惯必将让位于老老实实承认业主也有一份作用的原则。对业主个人利益的传统承诺将让位于一个含义更广泛的业主;据此, 对直接业主的关照将扩展到周围的人们和社区。

3.3 设计结构:

一个设计结构就是许许多多的人共享的感知序列的结合, 由共同的感受发展成一个组合形象, 从而产生一个基本的秩序感, 个人的创作自由和变化都和它联系在一起。在这里, 作者是以贝聿铭的“贝氏塔”来举例说明的。

3.4 形式:

根据设计结构, 考虑基地环境及向基地延伸的外来的设计力, 形式就可以建立起来, 而对形式评价的标准就是对它的建筑群能不能加以移动而不损害整个规划。

3.5 建筑表现:

建筑表现的束缚或自由是由这座建筑在更大的设计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 在限定的条件内, 建筑师的设计水平成为决定城市设计质量的最后因素。

在本书的最后, 作者再次强调了同时运动系统在城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它既是城市设计的出发点, 又是验证一个城市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

4 结束语

上一篇:培训学校地震应急预案下一篇:体育部长竞选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