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记事作文教案

2024-06-21

三年级记事作文教案(共16篇)

篇1:三年级记事作文教案

三年级记事作文习作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训练,让学生进一步学会 “ 写人记事 ” 的记叙文的写法;

2、启发引导学生在 “ 写人记事 ” 中,用心去体会所写人和事中所蕴含 的情感。

3、学会从身边的生活中寻找材料,写真人真事。教学重点 :知道记事作文的六要素。

教学难点 :能够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素材 教具:多媒体课件 7张照片 作文稿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很有教育意义,值得表扬,提倡;有的事情却给人留下深刻的教训。把这些事情的全过程或某一阶段、某一侧面如实地、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章就是记事作文。当然描写任何事件,总离不开人物及其活动,但这里的人物描写并不作为文章描写的主要任务,只需要把与事件有关的人物交代清楚就可以了。

二、出示课题——记事作文指导

三、问 我们学校最近都发生那些事情

生答(学雷锋 营养餐 升国旗 校园广播站开播〃〃〃〃〃)

四、出示学生营养餐实施过程中的活动照片,思考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什么?

五、指名学生说一说你看到的

六、学生进行片段练习,回忆营养餐活动照片描述看到的现象和人物的心理活动

班内展示

七、教师进行习作指导

写记事作文的时候,首先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把事情的六要素交代清楚。六要素是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里边事情的“经过”是重点,要写得具体详细

其次要围绕中心,精心选择材料。

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这个材料写进作文能不能为你所要表现的中心服务?如果能表现中心的就要采用;如果不能表现中心的,则要毫不留情地舍去

八、出示以营养餐实施为体材的习作范文——《意外的早餐》

九、作文寄语 1.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2.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3.选择新角度,让常见材料放出异彩 4.说真话 写真人 记真事 表真情

篇2:三年级记事作文教案

课前成语故事分享:铁杵磨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道理】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知识点:记事类作文讲解 【记事类写作方法概要】 一、六要素概要

把握记事文章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 2

理清叙述的线索:是叙事文章的脉络,起着结构全文的作用 3

叙述的顺序:顺序、倒叙、插叙

抓住文章重点,注意综合表达方法:在议论时,把所要记叙事件本身的深刻意义揭示 出来。在抒情时,根据所记叙的事情抒发出来,有些抒情是包含在字里行间

二、段的训练

主题: 家庭趣事

趣味游戏

给小鸡啄米

三、写作训练

写成长中的经历

谢我与父母之间的爱

写第一次做的事

写春节里的事

第一招:写什么

如果问到同学们都会做什么,大家会不假思索地加答,会游泳、会画画、会照相、会做饭、会做农活„„回忆一下,你的这些本领是怎样学会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酸、甜、苦、辣的滋味可能都尝过,其中有些事,可能是你终生难忘的。把这些经历、体验写下来,不是一件挺有意义、挺有趣味的事情吗?

选一件感触最深的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把学习这项本领的经过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二招:找材料

第三招:怎么写

我学会了包饺子

星期天,妈妈给我做我最爱吃的饺子。我在一边看着妈妈又是擀皮又是包,忙得不可开交,很想帮妈妈做点事。我对妈妈说:“妈妈,我来帮您包吧。”妈妈抬头看了我一眼,说:“你哪会包啊?”我满有信心地说:“不会,我可以学呀!”妈妈说:“那你就来试试吧。”我一听,高兴地说:“妈妈,那您就瞧好吧!”

我先拿起一张饺子皮儿,用左手托住。然后用右手弄了满满一勺子馅儿,放在皮儿中央。再把饺子皮儿的两端往中间一合,使劲一捏。不料,馅儿像小虫一样,从饺子皮侧面钻了出来。我一看,赶紧把馅儿堵住,可皮儿仍旧张着大嘴。弄了半天,皮儿就是合不拢嘴。我像泄了气的皮球,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妈妈看到我灰心丧气的样子,好像摸透了我的心思,走过来对我说:“妞妞,是不是泄气了?”我点了点头。“来,我教你!”说完,妈妈便拿起一张饺子皮儿,给我做示范。看着妈妈娴熟的动作,听着妈妈耐心细致地讲解,我明白多了,又有了信心,便重新振作起来,心想:“我一定要学会包饺子。”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把皮儿托在手心,弄了半勺馅儿,把皮两端往外一揪,再往上一合,用虎口一捏,一个小巧玲珑的饺子包好了。我按照这个方法一连包了好几个,越包越好,越包越熟练。眼看着自己包得越来越快,饺子一个比一个漂亮,我高兴地大喊:“我学会包饺子啦!我学会包饺子啦!”

这时,妈妈说:“水开了,开始煮饺子啦!”我兴奋地帮助妈妈把饺子放进锅里。过了一会儿,饺子熟了,妈妈给我盛了一碗。我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第四招:写得妙

【例文分享】

我战胜了恐惧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恐惧感的人很多,又怕好的怕血的,还有怕晕车的。。。。我最惧怕的就是打针了。

那是在我读三年级的时候发生的事。刘老师对我们宣布:“同学们,明天有某个医院的医护人员要来我们学校打针,希望你们的表现不会让老师失望的。”我听了以后,心里好害怕。我从小就对打针特别敏感,如果我看见别人打针,就感觉真仿佛是刺进我的手臂一样。

我整晚都在为了明天打针的事担心。妈妈为了安慰我,说:“儿子,打针就像被蚂蚁咬一样,不会疼的。”当天,我们上语文课,上到一半,另一班的同学就来我们班,说我们准备一下等一下,就要去体育室打针了。这时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该怎么办才

好。

到了体育室,我们让护士在电脑里输入我们的资料,再打针。眼看就要轮到我打针了,我下的吓得面如土色,手脚冰冷。我一直自己安慰自己不要害怕。

终于轮到我了,我坐了下来,准备等针插进来的那一瞬间大叫一声。可事情出乎了我的意料,护士却非常细心的把针轻轻的刺进我的手臂。也就是那一瞬间,我才发现,原来打针并不是那么痛,只有一点点痛而已。我才松了一口气。护士教我用棉花棒挨紧针眼。过了不一会儿,我感到我整只手臂又酸又麻。终于。我的噩梦结束了。

篇3:三年级记事作文教案

本次课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趣味性练习,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享受篮球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均衡发展。通过校园花式篮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篮球、认识篮球、热爱篮球。通过小组间合作学习,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中成功的乐趣,培养同学间团结协作、勇于进取的精神。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合理评价,寓教于乐,课堂教学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关注个体差异,达成健身益智与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教材分析

校园花式篮球是新兴体育项目之一,它具有益智健身、趣味性强的特点,深受学生们喜爱。本课主教材安排了两手同步运双球,该项技术是校园花式篮球练习的一个基础动作,通过多种形式的针对性训练突破重、难点,即手对球的协调控制及手臂、指腕的柔和用力完成向下按压球与向上迎引球,提高两手运双球的能力,促进大脑的均衡发展;游戏《串糖葫芦》集素质训练、团结协作及趣味益智性于一体,本课选自校本教材《校园花式篮球》双球教学内容的两手同时运球单元教学计划第一课时。

三、学生分析

该水平段学生已经学习了单手运球技术,对单手运球技术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弱侧手对球的控制能力比较弱,左右手运球能力存在差距,因此,需要增强弱侧手运球能力,让两手同步运双球更加熟练与协调。小学生对校园花式篮球充满着好奇,两手同时运球练习让学生们都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热情,达成运动参与的目标。教师通过启发学生思考、讲解示范、分层教学、组织比赛等循序渐进的组织过程,促使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生的自练、观摩、互动、比赛等学习过程,让全体学生掌握两手同时运球技术动作,能够连续运球10次以上,其中30%的同学能够达到熟练运球20次的优秀等级。

四、教学安全措施

教师在课前对场地器材进行安全检查,设计规划活动地点及器材的摆放。教师在课的开始部分检查学生服装,明确提出课堂要求,强调课堂常规,提醒学生练习时注意安全,发生丢球、跑球时要及时捡回。课中发现安全问题时及时解决,随时排查安全隐患。课后做好课堂评价,总结教学活动表现出的优缺点。

五、教学流程

作者简介:翟国胜,高级教师,河北省骨干教师,唐山市名师,唐山市“十佳教师”,多节体育课荣获省市教学比赛一等奖,二十余篇论文在《中国学校体育》等杂志发表,出版专著《校园花式篮球》,完成三项省市课题研究。

点评:

一个大胆的尝试冲破了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运用“纯竞技运动技术进行教学”的思维模式,值得点赞。一个有益的实践凸显了一个学校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开发过程中的辛勤耕耘,值得学习。一个朴实的设计彰显出一个学校一节常态体育课的真实味道,值得品味。

回看教案,学习目标可观测性较强,教学流程较为清晰自然,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明确而到位。在“趣”字当头上,融入几个游戏活动,趣味性高;在“花”字串联中,围绕花式基本动作的学习,针对性强;在“实”字处理上,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球”字活动中,内容与过程的设计均能围绕着“球”来练习,一物多用。

抱着学习的态度,再领会文章的设计意图,也有几点值得商榷的地方,值得探讨。第一,从纵向上看,关于教学内容部分的撰写,是否都是内容,是否与教师活动或者学生活动相混淆,值得细细思考;关于运动负荷部分的撰写,在次数与时间的基础上是否要加上“强度”一小栏,可以慢慢讨论。第二,从横向上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是否要一一对应,值得研读。第三,在学习单个技术动作学习的基础上,可否将球类运动技能的教学融合于一些比赛或者游戏情境中进行。在小学阶段,可以将一些带有攻防意识的游戏设计贯穿于单个技术的练习之中,以期提高球类教学的趣味化程度、促进学生球类技术动作的掌握、增强学生的攻防意识。以上文字,算是一个多年从事篮球教学与训练的老师与作者的一个共同研讨,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点评。毕竟本人的水平也有限,未能达到点评的层次。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点评人: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袁志欢

一、教学指导思想体现体育新课程性质与理念

1.教师“通过开展校园花式篮球的两手同时运球与游戏练习”体现了新课程的“实践性”与“健身性”要求,即“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和“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具体要求。

2.教师“以‘趣’字当头,各环节的设计通过激情导趣,让学生快乐体验,合作学习”的思想符合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

二、教学目标具体,可观察与可评价

“三维目标”明确、简洁、具体,课时层面“目标引领内容”体现清晰。尤其对技能目标的设计非常具有操作性、可观察与可评价性:如,“通过学习,掌握小篮球两手同时运球的动作技术,能够达到连续运球10次的标准”,教学目标的三要素非常清晰,明确学生通过本课学习所要到达的程度是“连续运球10次”,检测性强。

三、教学过程规范有序,遵循体育教学规律

1.开始准备部分规范务实。除一般课堂常规外,既有“队列练习”的要求,又有充分的热身活动,如“蛇形慢跑”、“接力取球”、“趣味球操练习”共设计持续“5分钟”活动时间,为《校园花式篮球—两手运双球》的学习做好身心准备。

2.基本部分的内容搭配合理,关注学生身体全面发展。既有“两手运双球”教材内容,又有“课课练”—“串糖葫芦”游戏,在学习“两手运双球”的过程中既有“自主练习”、“结组练习”、“学生示范”,又有“模仿练习、集体练习”等,体现课堂教学过程中“主体与主导和谐并存”的思想。

四、教学方法、策略得当,发展学生运动能力为主

在本课的《校园花式篮球》的学习过程设计来看,教师没有拘泥于“技术细节”的学习,而是通过口诀的归纳总结,学习“两手运双球”基本“范”,这从本课技能目标“连续运球10次”也可反映教师的设计意图,体现了体育新课程要求的“降低运动技术学习的难度与广度,发展运动能力为主”的思想理念。

五、改进建议

1.关注“准备活动”内容既要有一般性准备活动,更应该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针对本课学习“两手运双球”,是否应该有“运球”的练习,而不仅仅就安排一般的球性练习。

2.“两手运双球”的学习环节,除了原地的练习外,是否应该考虑多种形式与变化的练习,如,次数的变化、方向的变化、位置的变化、频率的变化、距离的变化等。通过类似2~3种的变化练习,不仅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同时发展学生的体能与花式篮球的实践运用性。

篇4:三年级记事作文

你们一定会猜想我的爸爸是一个很凶的人吧,那就错了,俗话说:人不可貌像,我的爸爸可是一个很幽默的人呢。

一次,我和爸爸坐车从平凉回到家,有一个年青人在听歌,人家明明唱的是:“曹操不罗嗦,一心要拿荆州。”而爸爸说:“什么歌,曹操不惹祸,一心要拉颈椎。”我听了后,哈哈大笑,并且纠正了爸爸的错误。

爸爸也很关心我,一次,妈妈去出差,家里只留下我和爸爸两个人,偏偏我又发烧了,爸爸一会拿毛巾,一会给我吃药,忙出忙进的跑,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我的病情慢慢有了好转,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篇5:三年级记事作文

在寒假里,有许多趣事。可是,有一件事,非常有趣,就是每一年去别人家——拜年。

大年三十我们吃饺子,自己挑碗,因为那里面有一个饺子放了五角钱。吃完饺子,春节晚会就开始了,于是,我就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正当我看的津津有味时,妈妈过来了说 走,快 去睡觉吧,明天还早起呢?我只好去睡觉了。

天还没亮,火鞭就响了起来,很烦人,所以,我就起来了,我起来了,我妈也起来了,然后我们就去拜年了。

篇6:三年级记事作文

星期一,天空比昨天黑多了,变得更冷了。同学们都从三件衣服加到四件,有的.还穿了两件毛衣,戴了手套。我从三件衣服加到五件衣服。天气真冷啊!

星期三上午第一节课下课后,手指头和脚板冷得直发抖。第四节课是语文课,我正听着方老师讲课,手和脚越来越冷,突然我耳边传来一阵悄悄声,原来是贺佳奇正低声对我说:“王超,你看外面喽!”我往外一看“哇,是雪花,太漂亮了!”

下课了,我拿了速写本,认真地画着,我画着画着,同学们大声叫道:“王超,快看,雪越下越大了,我们下去玩吧!”美丽的雪花让我画入了迷,我顾不上他们的欢呼。

中午,雪停了。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又下起了雪,雪越下越大,漫天的雪花飘飘洒洒地在空中跳跃着,飞舞着。

天气越来越冷,只见细细的雪花像盐粒,像白糖,像黄豆,从空中密密麻麻地洒落下来,似千军万马在窗台外奔涌。不一会儿,雪更大了,有的像鹅毛,有的仿佛一个个白色的小精灵,那么的轻柔,那么的洁白。

篇7:三年级记事作文教案

贯彻新课程理念,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 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以下简称《课标》) , 遵循运动技术动作形成规律和五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结合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基本技术的教学特点进行了本课的设计。让学生在“感知—模仿—体验—运用与拓展—评价”的学习过程中, 充分挖掘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教材分析

原地双手胸前投篮是《课标》水平三的教学内容, 原地双手胸前投篮是篮球基本技术动作之一, 也是篮球比赛得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对今后学习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奠定基础。原地双手胸前投篮适用于力量较小的学生, 这种方法虽然出手点较低, 但出手前球的稳定性好, 出手力量大, 便于与双手胸前传球动作相结合, 技术动作比较相似, 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原地双手胸前投篮主要掌握正确的持球手型, 投篮时蹬地、伸臂、翻腕、拨指动作协调连贯, 双手用力均匀。

教学重点:蹬地、伸臂、翻腕、拨指。教学难点:全身协调用力。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 他们思维活跃, 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在四年级时, 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 对篮球运动非常感兴趣。在此基础上, 学生自己尝试过双手胸前投篮, 但技术动作不规范, 投篮的命中率较低, 他们渴望学习正确的投篮技术动作来提高投篮命中率, 享受篮球带来的快乐。通过篮球运动, 有效促进身体协调性的发展, 提高灵敏、速度、力量、弹跳等综合素质,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法与学法

通过教师的引导, 让学生理解原地双手胸前传球和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建立蹬地、伸臂、翻腕、拨指、全身协调用力投篮的动作概念。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 培养正确动作的学习。

通过分层教学, 关注学生差异, 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让每名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竞赛, 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模仿、合作学习和展示, 建立正确的原地双手胸前投篮技术概念, 掌握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的技术动作,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特点, 让每名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能力得以展现, 培养互助互评的学习习惯和勇于战胜困难的勇气, 提高对篮球运动的学习兴趣。

点评:

一、整体设计思路方面

从单元设计来看, 本课属于第二次课——原地双手胸前投篮, 众所周知, 一旦教学中涉及到“投篮技术”, 往往会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投进篮筐与否上面, 而容易忽略对技术本身的学习和掌握。另外, “投篮”属于技术的“应用”方面, 技术学习掌握的情况往往会对投篮结果有决定性作用。但作者很巧妙地通过不同远度和高度的运动条件的设置来逐步达到“感知—模仿—体验—运用与拓展—评价”的设计思路。通过不断练习与反馈, 潜移默化地达到预设的目标。

二、教学目标层面

从本文“技能目标”的表述来看, 较为清晰明确, 一方面可操作性较强, 可以很好地完成对目标本身的量化评价。从这一点来说, 制订出清晰明确且能够“量化”的教学 (学习) 目标, 基本上就能够看出一节课大致的轮廓, 尽管在一定程度上, 本课设定的技能目标还存在宽泛的情况, 但个人认为, 能够朝着可操作可评价的目标设计的方向进行表述, 应该是本设计的一个亮点。这或许从另外一个视角对“目标引领内容”的解读与诠释, 对于“教学 (学习) 目标”到底该如何制订和表述, 确实值得大家认真思考和实践。

三、建议

撰写教学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任务, 即便是不能够面面俱到, 最起码也要有针对性地聚焦到某一个 (些) “点”上, 如, 该设计中的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依然还处于泛泛而谈的基础上。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供商榷:

1.在教学设计中要尽可能设计出教学流程。教学流程一目了然, 每个环节前后的逻辑关系能够很清晰地体现出来。

2.教学重难点把握和突破不足。本节课以“投篮”为主要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 已经弱化了对重点和难点的把握, 尤其在组织实施过程中, 对重点和难点还没有形成有效突破, 也就是说, 设计的系列活动, 学生往往会将精力集中到投中与否当中, 而会忽视对技术本身的学习, 造成重难点在操作中弱化的现象。值得一提的是, 如果将基本部分中的几个活动的游戏规则与方法再细化或者改进一下, 效果或许更好。

限于本人的认知水平, 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点评人:宁夏银川市实验小学田龙

点评:

本教学设计的教材选取适合五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 两个教材的搭配有利于上下肢负荷的控制;教学流程完整、流畅、可操作性强, 符合教学实际;各环节练习安排循序渐进, 过渡自然;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练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建议在教材分析时加入促进健康方面的分析;教学目标制订和表述需优化, 重点、难点的选取应更准确、细化;围绕重难点设计练习, 进一步加强练习的针对性。

篇8:三年级记事作文

今天,教室里的同学们兴奋极了,因为我们今天要进行有趣的跳蚤市场活动,我们盼望着,慢吞呑的时间爷爷快点快点地离开我。

终于,跳蚤市场的活动开始了,同学们兴致致勃地拿起自已带癿东西,像小白兔一样飞快地奔向操场,操场上的人可真不少啊!人山人海,有卖书的`,有卖作业本的,有卖吃的东西的,还有卖学习用品……还有许许多。同学们急急忙忙的找座位坐下来,我是卖书的,不知道能卖多少钱,才开始我紧张,我在我的本子上写上了我的名字,然后,我把书摆在摊子上,然后小声说:“卖书了,是经典的书”,可是,一个人也没来卖,我很好奇。这时,坐在我旁边的女同学,安安静静的小兰张口说话了,她对我说你没有大声说,所以没有引来顾客。于是,我又大声喊,卖书了,卖书了,是经典的书,果然,吸引了大批同学,这时,走来一位美丽的姐姐,她问我《开心大冒险》多少块钱,我看这位姐不但漂亮,而且心灵美,我就说3块钱,她给了我3块钱,我还送给她一个棒棒糖,接着又有很多同学来买书,我的生意越来越好,把书都卖完了,接着,我又到一个小弟弟那去买本子,我问小弟弟多少块钱,他说:“4块”。 我说好。

等我把钱交过去就下课了,我急急忙忙回到教室,上课铃响了,但是我们还沉浸在刚刚欢乐的海洋中。

篇9:三年级记事作文

记得那一次正在考试,我完成了试卷就开始检查。由 “沈逸雯!快点睡觉了!”爸爸叫道“哦!”我不耐烦的说。于是我倒在床上,爸爸又说:“明天我叫你,你可要早点起来哦!”“恩!知道了!知道了!一定!你就放心吧!”

到了早上爸爸真的00叫我于我太骄傲了,所以我检查得很马虎,中途又玩了一会儿。差不多下课时我才继续开始检查。我检查到最后一题时,来时来到我的跟前,看了看我的试卷,用红笔在我的试卷上打了一个交叉。我吓了一跳,以为没事了,就继续检查。老师突然说:“你还没看出你错在哪里了吗?”许多同学围了过来,一位同学看了看,说:“你这里算错了呀!”下课铃响了,同学收卷后,我哭了。

我被老师叫去办公室,老师跟我说了一番话。我回到教室,同学们一个劲儿的安慰我,我很感动。第二次考试时,我认真检查,最后考了100分。

篇10:三年级记事作文

记得我6岁时刚学打羽毛球的时候,我一点也不会打。看见爸爸妈妈把羽毛球打的飞过来飞过去像快乐的小鸟,我真羡慕!后来爸爸教我打羽毛球,爸爸先教我发球,发球时,要看准球,再用球拍轻轻一拍,球就发出去了。然后爸爸教我接球更要看准球,再用力一拍对方就败了。

原来,发球和接球都是那么有技巧,我喜欢打羽毛球,打羽毛球还可以锻炼身体,所以我喜欢打羽毛球。

篇11:三年级记事作文教案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心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各种趣味小游戏,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探讨、竞争中逐步达成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

脚内侧射门是水平二足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足球运动的基础性射门动作,具有触球面积大、可控性强、出球平稳准确的特点,是短距离射门的常用脚法。本课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脚内侧射门的动作。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提高射门的准确性,在活动中发展技能,在比赛与练习中体验到足球运动的乐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敏感期,思维活跃,善于表现,学生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特别是足球运动。男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女生稍差,在课堂中应不断地去鼓励女生,让她们在游戏中找到乐趣,从而从内心真正喜欢足球运动。通过尝试体验、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和游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逐渐地掌握技术动作。

四、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流程见下图。

篇12:三年级记事作文

今天是五一长假,我打算有乐趣,彻底放松。

可是我们第一天,我就闹了一个笑话。那天他们早上,我迷迷糊糊地起了床,一看就是钟表:“哎呀,不好了!七点四十分了!上学迟到了!”我二话不说,迅速发展打开中国橱柜的门,拽出校服,看也没看就往腿上套。猛然提高发现穿反了。哎呀,来不及了,我冲到厕所里,马马虎虎地洗脸,来到房间里,看见自己书包问题还没开始收拾,差点哭了没有起来。我飞快地进行收拾着,来到这个厨房人员拿了个面包,冲到医院门口,突然就会想起语文书工作还在学校里面,折回房间,拿起语文书都是匆匆就走……这时需要妈妈可以正好能够起床做早饭,看我现在这么急匆匆的,就好奇地问:“璐儿,怎么通过这么一种早就已经起床呢?”“还早?都来使用不及了!”我一边说一边小跑。妈妈这样一听,再看学生看我背的书包,一手拿着这些面包,一手拿着语文书,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你忘了今天是全国五一长假时间了吗?不用孩子上学学习了吗?!”“哎,我一拍脑门,笑地肚子都疼了……

人,容易生活习惯..

篇13:三年级记事作文

农家动物真有趣

猫居上,狗居下,

一黑一白两只狗。

池塘白鹅来戏水,

还有青蛙扎猛子,

池上蜻蜓来点水,

农家动物真有趣!

农家摆设真有趣

屋前挂上红辣椒

屋梁挂上大玉米

屋外树上挂灯笼

夜晚灯笼红彤彤

葡萄满个棚架挂

架下几把躺椅放

大狗小狗靠椅上

溪水流田间

两旁是幼苗

水波上屋顶

显出几红鱼

腊肉味从厨房出

几盘好菜端包间

香味充满整个屋

大狗小猫往里跑

人们笑着倒猫食

猫闻到后张嘴咬

一堆排骨放犬前

排骨眨眼就没了

前台一个computer

Boy and girl play computer

4399gime

Your play正起劲

作者苦等CCTV is time to go

等CCTV time to go才能吃

功夫不负有心人

篇14:秋游三年级记事作文

一大早,我们就乘着大巴车来到了虎跑泉面前。门一开,我们便拎着书包冲出大巴车,就像一只只小蜜蜂从蜂巢里冲出,看着外面的世界。一进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些高耸入云的河杉,在它的枝头上还挂着一些小雨伞。接着,我们沿着古道来到弘一法师纪念馆,这里有他生前用过的、穿过的东西,最重要的,当然是他写的书哦!紧接着我们看见了一个小水潭,旁边是用青铜做的围栏,它就是虎跑泉。你们可别小瞧这潭水,只有用它的水,才能做出真正的江南第一茶。

随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虎跑泉,出发前往动物园。很快,我们便说说笑笑地走进了动物园。在这里,我们参观了狮子、黑豹、猴子、老虎、熊等动物。最难忘的还要数海狮表演了,那只海狮的名字叫莫莫,只见它快速划出地板,当它游到水中央时,轻轻一跃,做了一个热身,一落水,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游到最佳表演点,随后用力一跃,又快速地翻了两圈,翻完之后,水花四溅,泡沫横飞。它只要表演完了,我们忘记鼓掌的话,就会爬到架子上,用两只前鳍拍手,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也要拍手,我们的拍手更是一阵又一阵,此起彼伏。它多么可爱啊!

篇15:三年级记事作文教案

(一) 知识与技能: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 能够理解并且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也就是透视现象。孩子们能够运用“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规律, 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如剪贴、粘贴、拼贴、绘制) 来表现物体前后关系的作品。

(二) 过程与方法:用欣赏学生生活中的透视照片导入新课, 激发孩子们的绘画兴趣。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透视规律, 也可以通过动画片的欣赏, 让孩子们了解怎么表示透视现象。最好通过各种绘画手段, 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 素质发展目标: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 感受生活, 感受绘画快乐。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理解“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难点: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方法:先让孩子们欣赏生活中关于透视的照片, 然后欣赏动画片, 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然后小组合作, 通过拼贴作品的动手实践活动, 来拓展孩子们的创作思路, 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

生活照片、影像资料或课件、彩色纸、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能显示透视的生活照片, 提问:孩子们观察这些景物有什么样的规律?教师引导, 近处的什么大 (高) ?远处的什么小 (矮) ?然后让孩子们总结。 (同样大小的物体, 距离我们近的看起来比较大, 距离我们远的看起来比较小, 距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在距离我们远的物体的前面。这就是一种透视现象, 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内容———前前后后。)

板书课题———前前后后

2.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 探索新知

1.让孩子们欣赏动画片《热气球升空》。仔细观察如何表现气球的一前一后的关系, 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进一步理解“近大远小”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学生可能回答: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 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学生也可能回答: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教师出示有透视现象的学生作品, 让孩子们欣赏, 教师引导, 从而再次拓宽孩子们的创作思路, 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情感。

(三) 能力反馈, 动手实践

1.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 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

3.作业要求:用拼贴的方法表现一幅有前后关系的风景画。步骤要求:先想好内容, 用彩色纸剪好相关景物, 注意景物的前后遮挡关系。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 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 (绘画, 拼贴, 或两者结合) , 多多鼓励孩子们自己创作。

4.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四) 作业点评

引导孩子们作品自评、互评, 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绘画创作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总结:生活中的透视现象随处可见, 我们今后一定要留意观察。

(五) 课后拓展

篇16:暑假记事三年级作文

暑假的一开始我们就在学校连补了7天左右,在学校的日子很痛苦,因为很热,我很期待回家。学校布置的作业不是一般的多,害的我这个暑假都是在作业中度过,到了补课的地方本以为会好一点吧,可是没想到连补课的地方都有家庭作业,没写完还要打电话告诉家长,我的天啊!可是在补课的地方还有一点好处,是我遇到了我的小学同学,还能和他们一起在下课的时间一起。我们到中午的时候总是会坐在花园里听歌、拍照、看风景。这是我唯一感到好的地方。

这个暑假最为新鲜的那就是台风“梅花姐姐”,我很期待着“姐姐”的到来,因为她来了我就不用读书了,那多好,可是梅花姐姐就这么辜负了我,让我白白高兴了一场,听说梅花姐姐就在我们这小歇了一下就飞走了,梅花姐姐真不给力啊。

听上一届的九年级说会在8月23号读书,我崩溃了,为什么,不是在放假的前一个星期补过了吗,为什么会还要补呢,但是这些事谁也不知道,只能等着命运的安排,我只好在8月23号之前先写完作业才行。

上一篇:景区推介词最后定下一篇:flash简单动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