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4-06-23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及教学反思(共12篇)

篇1: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1

课前,我给每组学生准备一盆沙和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体、圆锥体各一个。课堂上组织学生4人一组,利用手中的学具一起来探索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学生们有的将圆锥中装满沙倒入圆柱中;有的将圆柱中装满沙倒入圆锥中……很快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在交流中,学生经常把“等底等高”漏掉,作业时不注意“等底等高”条件,错误率也很高。

反思:教师为了让学生快速完成操作推导出公式,给学生准备学具,只让学生来体验得出结果的一部分操作。这样做截断了知识的本源,学生忽视了对“等底等高”这一重要条件的认识,因而对发现的规律认识不全面,最终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时也错误百出。其实,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不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圆锥,这样4组来装沙操作。这样的探究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学生在不断地测量、比较、猜测、验证中发现“只有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1/3。

收获:①探究活动时,教师应避免探究问题开放中“材料过少”的现象;②探究的问题应该在材料准备上开放;③让学生在充足、具有比较性的实验操作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全面探究的目的。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2

圆锥的体积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锥的特征,会算圆的面积,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的基础上安排教学的。以往几次,都是按老方法进行,一开始教师就准备了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先比较它们的底面积相等,再分别量出它们的高也相等。进而由老师做实验,把圆锥装满水(或沙)往圆柱里倒,学生观察倒了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接着推导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重点强调求圆锥的体积一定要乘三分之一。一节课上下来非常轻松,非常顺利,时间也充足,作业效果也还不错。可是到了综合运用问题就出来了:忘记乘三分之一的,计算出错的,已知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求高时,直接用体积除以底面积的,出的错误五花八门。

再上这节课时,我加强了以下几个点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教学新课时,我出示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圆锥的体积和什么有关,学生联系到了圆柱的体积,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实验就兴趣盎然;

2、实验时,让学生小组合作亲自动手实验,以实验要求为主线,即动手操作,又动脑思考,努力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并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新活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悦以及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变的有思想、会思考、会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

3、学生做图形应用题时,引导学生审题,先确定是什么图形,再想相应的计算公式,最后根据公式列出算式。这样对于后面的综合运用题,学生有了这种固定思维模式,就不会乱列式,4、列出算式后,不要按部就班的从左算到右,先观察算式的特点,寻求简单的计算方法,把口算和计算有机结合。如:3.14×(4÷2)×8时,先口算(4÷2)=4,再口算4×8=32,最后再计算3.14×32。又如:×3.14×(4÷2)×9时,先口算×9=3,(4÷2)=4,3×4=12,再计算3.14×12。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学生计算难度,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

教后反思:

上课一开始,有针对性地对圆锥体积公式进行复习,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于教师调控教学进度,为本节课的教学起到较好的铺垫作用。学生在已有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与思相结合,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学会有序的思考,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对生活中的常见问题的解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尊重学生的`意见,重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3

圆锥的体积是学生在掌握了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重要内容。本节教学分两个层次进行,一是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二是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在教学时,主要运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以下几点做法:

一、大胆猜测,培养猜测意识。

假设和猜想是科学的天梯,是科学探究的重要一环。任何发明创造都是离不开假设和猜想的。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借助教具和学具,让学生充分观察“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后,再大胆猜想它们的体积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样设计,事实证明不仅仅是能够培养学生的猜测意识,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大家探究的欲望强烈,为本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操作验证,培养科学的实验观。

数学不仅是思维科学,也是实验科学,通过观察猜想,实验操作得到数学结论,这种形式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最基本形式.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得出结论:圆锥的体积是与这个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总结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1/3Sh。

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先分组做实验,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等底等高的圆柱中,从倒的次数中观察到怎样的现象呢?两者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我们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三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然后用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所得的情况与以上不同。最后得到一个原理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

《圆锥的体积》的教学都是先由教师演示等底等高情况下的三分之一,再让学生去验证,最后教师通过对比实验说明不等底等高的差异,而在以上教育中却不然,先采用学生做实验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实践,在实际中懂得其中的道理,用一个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清楚的知道其中的知识点,明白了圆锥与圆柱之间的体积关系,从而是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原理,而且有意地将实验的环节复合,在看似混乱无序的实践中,增加了学生对实验条件的辨别及信息的批判,同时这也是这堂课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体,我则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同时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这个实验,实事求是,认真分析自己操作实验出现了和别人不太一样的结论的原因,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观。学生学的主动,经历了一番观察、发现、合作、探究的过程,既能达到圆满地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又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发挥。

总之,这节课,每个学生都经历了“猜想———实验———发现”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获得的不仅是鲜活的数学知识,获得更多的是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孩子们体验到了探究成功的喜悦,进行了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有利于从小树立科学的实验观。思考:如果长期在这样的探究中去学习知识,学生就会变成有思想、会思考、会研究、会学习的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4

课前我安排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应用圆锥的实例和信息资料。教学时我首先列举生活中大量的圆锥实物,在学生观察思考这些物体形状的共同特点,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形体的基础上引入。再引导学生对照模型和图形,互说圆锥的特征,加深对圆锥的认识。感受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提高学生运用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在本课中,我无论从问题的引入,圆锥概念的定义,高的寻找及测量方法的探索,我都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尝试、研究和讨论,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合作、交流,这样的过程,不仅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和信心,大家积极发言,争先操作,参与率很高。

我积极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或者去探究问题。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指一指,说一说,猜一猜等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在找中学,在测中学,在思中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使数学课堂教学,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篇2: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2课时 圆锥的体积(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自主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

1、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计算圆锥的体积。【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提出问题。

出示一个铅锤,并提问:你有办法知道这个铅锤的体积吗?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2。

(1)回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2)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

(3)实验探究

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让学生注意观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4)讨论探究。

(5)引导归纳。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1题。

篇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及教学反思

前些天, 笔者听了的一节公开课, 授课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节课.一上课, 授课教师就很快使用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就进入了“7.1.1有序数对”之概念教学.我很诧异, 授课教师忽略了这新章节的第一节课的引言部分.那么, 新章节的引言该如何处理呢?

二、教学实践与反思

恰巧的是, 笔者前两天刚讲授过这节课, 在备课的时候, 纠结了许久.要么就是采用类似这位授课教师的处理方式, 很快用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就进入了“7.1.1有序数对”之概念教学;要么在“章头” (平面直角坐标系) 好好磨一磨, 重视这新章节的第一节课———引言的教学.经过自己反复备课, 上课之后, 反思如下.

一方面, 每一章的第一节课 (以下称“章头课”) 至关重要, 因为“章头课”的全局性很重要, 需要教师带领全班学生去感悟这新的一章要学习什么, 为什么要学这些;这一章的核心是什么,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具有帮助学生建构统领全章的作用.教师如何组织和引导?干脆就让大家翻开课本, 阅读课本第63页的这段文字.笔者认为, 这段文字和标题并不是摆设, 不是毫无意义的, 其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价值.笔者的做法是:带领全班学生授课一边阅读, 一边用问题提醒大家:这章叫什么? (平面直角坐标系) 通过问题“为什么要学习这章”“这章有什么重要性”激起全班学生的质疑与思考, 必要时还要领着大家一起朗读, 激起感悟.山东省高密市曙光中学任得宝老师所言:“文字平铺在纸上, 既无色彩又无动感, 可是经过老师的一读一点, 文字便从纸上立了起来, 学生便看到了生活的本来样子:花儿开了, 人物活了, 海中涌动着波涛, 风里鼓荡这清香.”

笔者认为, 这章头“平面直角坐标系”七个字, 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我们教师使用提示性问题启发学生.

例如, 问题1:这七字有没有哪些字熟悉的, 相应的概念是什么? (坐标, 这在学习数轴的时候就有这个概念.)

问题2:请大家回忆一下, “坐标”在哪个章节学习过?如何定义“坐标”? (在学习有理数的时候,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其坐标)

问题3:还学习了数轴的哪三要素? (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问题4:大家想想看, 为何又要在“坐标”后面加上一个“系”字呢?“坐标系”是什么意思呢?“系”, 可以理解成“体系”.要组成一个“坐标系”, 坐标的数量就不止一个了.到底是要几条数轴才构成这里的体系呢?在后面的学习我们就知道了.

问题5:再来看看这七个字中的“直角”二字, 我们在哪里学习了? (直角表示两条直线或线段相交的特殊情况, 90°的角称为直角) , 在这里到底要求什么构成直角?再思考:既然这里要学习直角的情况, 那是不是还有不是直角的情况呢?

问题6:最后看看这七个字中的“平面”二字是什么意思?既然这有学习“平面”, 那是不是还有非平面, 即立体空间的情况呢? (其实是有的, 三维的情况就是空间直角坐标系了, 还有更多维的情况)

我通过设计以上这些问题, 引导学生在这章的学习中渐渐清晰、明了起来, 引导学生发散性地思考, 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结语

引言课对于每一新的章节的学习是很重要的, 切忌直接翻过各章引言进入第一小节的学习.如何上好引言课?笔者总结如下.

1. 引“全”

对于每一章节的“全貌”在引言部分就有刻画.因此在引言课的教学就需要引导学生描绘一下全章的容貌, 感受一下要学习什么内容.

2. 引“法”

数学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关联的, 尤其是在学习方法方面更是有相互联系的.例如, 在人教版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引言教学中, 需要介绍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学习方法, 类比等式和方程的学习, 从定义、不等式的性质、解法和应用几个方面学习.本章最重要的是类比的学习方法, 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等式与方程的学习过程———定义, 等式性质, 解法和应用.为学生学习新的一章指引方向, 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

3. 引“源”

篇4: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及教学反思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家看又一栋楼房正在建设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落成。请大家仔细观察,你能说出图中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

【设计意图: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学生举例生活中的三角形,直观感知三角形的形状。】

二、探究新知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师: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画好后想一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课件出示:探究一: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师:为了表达方便可以分别用A,B,C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称作三角形ABC。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经验动手画三角形,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发现三角形的特征,体现民主、探究的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动手画,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师:大家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适机插入冷笑话,老师想起了一个笑话,大家想听吗?笑话内容,有位生物老师组织了一个讨论,什么样的动物是人?于是同学们讨论后回答,“有两只眼睛的动物是人。”这时有一位同学“噗嗤”笑了起来,老师走到他的身边问他:“你为什么笑?”这位同学回答说:“按他说的,那我家的小狗狗也是人了,因为它也有两只眼睛。”生物老师又问:“那什么样的动物才是人呢?”又有一位同学举手回答:“没有尾巴的动物是人。”又有一位同学站了起来说:“不对,那按他说的,青蛙也是人了。”)

师:同学们,之所以给大家讲这个笑话,就是告诉大家,我们回答问题要全面思考,不能以面概全,很显然同学们刚才给三角形下的概念是不全面的。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呢?

师:引导学生对照板书的关键词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再课件出示三角形的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尝试自学、对比、争辩、判断、概括一系列的活动,由学生自己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培养了学生自学、概括的能力。】

3.三角形的特性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和它的定义。三角形有这么广泛的应用,那三角形有什么特性呢?

(师边说边出示课件:探究二:三角形的特性)

(实验操作:教师出具教具,学生动手操作,教师适机插入与上台操作的学生的幽默对话)

师:想一想这说明三角形具备什么特性?(课件出示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文字)

师: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大,教师边说边出示课件,图中哪儿有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作用?(课件出示例2的主题图)

师:你能再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吗?

(课件出示一些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应用的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两次拉动,亲自体验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特性,在操作和比较中加深了对三角形特性的认识,又通过说出三角形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4.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我们完成了两个探究活动,下面进入活动三,请大家看黑板。

(课件出示:探究三:三角形的底和高,然后出示房屋的画面)

师:我们只要量出这条线段的长度就知道了房顶的高度,那么这条线段叫什么,如何画呢?

(课件出示屋顶三角形的高的作图的画面)

(课件出示高和底的概念的画面)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请你画出下面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师:刚才我们画了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只有一组底和高吗?

有三组底和高。因为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个顶点都可以到对边引一条垂线,所以有三组底和高。

【设计意图:复习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再让学生自学课本验证自己的想法,接着让学生自己画高并标出相应的底,教师有针对性地板演指导,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高和底的认识并掌握了高的规范画法,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任何一条边都可以做三角形的底来画高,最后思考得出三角形有几组底和高。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认识并理解了三角形的高,较好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教师完成板书)

小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相信大家也深深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知识的道理。希望大家能用智慧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四、作业

1.回家观察家里哪儿有三角形?有什么作用?

2.画出第三类三角形的三条高。

篇5: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的体积。

2.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具准备:

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若干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水桶、水。

2、多媒体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已学了圆锥的认识,谁来告诉都是,圆锥和圆柱有什么相同点。

2、圆柱的底面是圆,圆锥的底面也是圆„„

3、利用圆柱可以制成圆锥吗?(课件演示)

4、看来,圆锥和圆柱的关系挺密切的。这一课,我们就来探讨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二、探索新知。

教师: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

圆柱体积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

教师:借鉴这种方法,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板书:等底 等高)

2、为什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不行,因为圆锥体的体积小)

教师:(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指名发言)的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3、学生分组做实验。

A.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b.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

(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整理一下?(指名发言)

4、学生操作:出示另外一组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体积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你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老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把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吗?(不能)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呢?(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老师在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复叙述公式。)

今后我们求圆锥体体积就用这种方法来计算。

三、巩固反馈

1.练习题。

一个圆锥体,半径为6cm,高为18cm。体积是多少?(学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馈。)

2、出示例3:要求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思。

(1)提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提问。学生质疑:为什么要先求圆锥的体积?得数保留整千克数是什么意思?„.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圆锥体的体积,现在我们来解决有关圆锥体体积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1、一个圆锥形沙堆,高是1.5米,底面半径是2米,每立方米沙重1.8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

2、选择题。每道题下面有3个答案,你认为哪个答案正确就用手指数表示。

(1)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a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是()

⑴ 立方米

②3a立方米

9立方米

(2)把一段圆钢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柱体体积是6立方米,圆锥体体积是()立方米

(1)6立方米(2)3立方米

(3)2立方米

五、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课本练习四的第3、4、8。

板书设计:

圆 锥 的 体 积

1V柱=sh V锥 = Sh

31114V锥 =V柱= Sh =×3.14×()2×4

3332 =5.024(立方米)1.5×5.024≈7.53(吨)

答:这堆沙子大约重7.53吨。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教学圆锥的体积是在掌握了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来发现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能运用这个关系计算圆锥的体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对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的知识掌握较牢固,学生感到简单易懂,因此学起来并不感到困难。

新课一开始,我用课件出示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圆锥的体积和什么有关,学生联系到了圆柱的体积,在猜想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学习目标。从展示实物图形到空间图形,采用对比的方法,不断加深学生对形体的认识。然后课件演示实验过程,让孩子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样,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水到渠成了。对圆锥的体积建立了鲜明的印象之后,再应用公式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起到巩固深化知识点的作用。

篇6: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及教学反思

怎样让学生自己探究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并且时时记住那个容易被人遗忘的三分之一呢?我这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提出猜测--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得出公式”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走出课堂,深入实践,到操场上去装沙子,到水池边去装水,看几个圆锥的体积才能把圆柱装满。在我适当的引导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由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一次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学中我感到学生真正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我没有牵着学生走,只是为他们创设了一个猜想圆锥体积方法的情境,让学生在猜测中找到验证的方法,并且通过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最后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

篇7: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及教学反思

圆柱与圆锥 第一节 圆柱的认识

韦巍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了解圆柱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

2.经历自主探究圆柱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比较、归纳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体验用数学思想探索问题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圆柱的侧面与它的展开图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关于正方体你了解多少?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属于长方体的组成,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属于长方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以往一样,今天我们所学的新的立体图形也是从研究它的组成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开始。

二、新授

1.观察、提问,给出圆柱的名称。

⑴观察教材主题图,让学生说说这些物体在形状上有什么共同点。

⑵观察圆柱实物。指出像这样,直直的,上下粗细相同,上下两个面都是圆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圆柱。

2.教学例1,掌握圆柱的特征。

⑴观察实物,明确圆柱的组成:圆柱由三部分组成,上下两个圆面,一个曲面。⑵物、图对照,明确圆柱的各部分名称。①底面: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②侧面:周围的面叫作圆柱的侧面。⑶明确侧面的特征及两个底面之间的关系。

①观察、比较、思考:圆柱的侧面有什么特征?两底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明确结论:侧面是一个曲面,上下两个底面大小一样。⑷认识并理解圆柱的高的含义及特点。

① 圆柱的高: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② 圆柱的高有无数条,且长度相等。

⑸指出摆放方式不同的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让学生独立完成P18做一做第1题,再集体反馈。

3.教学例2,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⑴观察、猜测: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的? ⑵学生操作,回报。

⑶老师小结:因为平行四边形能通过剪切、平移等方式拼补成长方形,所以通常说,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⑷什么情况下,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当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

三、巩固应用:P19 做一做和P20

1.2.3题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问题。

2.经历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利用旧知迁移到新知的学习方法。

3.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教学重点:探究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提问:长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2.知识迁移: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

3.导入:圆柱的表面积的求法与长方体的表面积求法基本相同,都是求所有面的面积之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的相关知识。老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3,计算圆柱的表面积。⑴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意义。

① 出示圆柱模型,观察思考: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②结合学生回答,课件演示理解,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两个底面(圆)的面积加上一个

侧面(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

⑵探究圆柱的表面的求法。

①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成×高

S=Ch ② 圆柱的底面积S=πr 2③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2.教学例4,解决求圆柱的表面积的实际问题。

⑴出示例4,读题,让学生明确求一顶圆柱形帽子至少要用多少面料,就是求圆柱的表面积。而帽子是由一个侧面一个底面组成的。帽子的侧面积=πdh,帽子的底面积=πr2最后求它们的总和。让学生独立计算后再集体反馈。

⑵小结: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但在运用这一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究竟要计算几个面,要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一、巩固运用:

1.P2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反馈。

2.P23 第2题,引导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学生理解求压路的面积就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圆柱的体积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2.会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经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能够初步地学会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一个装了半杯水的烧杯,引导学生猜测,在烧杯中投入一个圆柱形物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水面升高)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圆柱占有一定的空间。)你认为什么是圆柱的体积?(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圆柱的体积。)

二、新授

1.探究影响圆柱的体积大小的因素。

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不等的圆柱。让学生比较哪个圆柱的体积比较大?为什么?讨论后概括出圆柱的体积大小与圆柱的高几圆柱的底面积大小有关。

2..探究比较圆柱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

想比较这两个圆柱的大小,可采用哪些方法?(分别把两个圆柱浸没在水深相同的且同样的容器里,看水面上升的高度;分别把两个圆柱浸没在装满水的且相同的容器中,比较谁溢出的水多,谁的体积就大。

3. 探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使用排水法的确可以求出一些小圆柱的体积,但是如果圆柱的体积超大,如高大建筑物大厅中的圆柱形柱子,求它的体积时,还能用排水法吗?不能。既然圆柱的体积与圆柱的高和底面积有关,那么我们能不能借助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来求圆柱的体积呢?

先让学生回顾圆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是怎样推倒出来的?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学过的知识猜测,怎样求圆柱的体积。最后老师小结并结合课件演示,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个小扇形,再沿高切割,把圆柱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圆柱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并让学生知道,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体。

最后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或V=πr2h,要求学生勾画书上概念,并全班齐读。

4.应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例6,读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要知道所给的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必须先知道什么?(被子的容积)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反馈。

杯子的底面积: 8÷2=4(cm)3.14×42=50.24(cm2)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2)=502.4(ml)502.4 ml>498 ml 答:杯子能装下这袋牛奶。

三、巩固应用:

1.P25 做一做1.2.2.P26 做一做1.2.四、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能够应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讨论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经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应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瓶子的容积是由装水的圆柱的体积和倒置后无水的圆柱的体积两部分组成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让学生回忆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如何求出圆柱的体积?这节课,我们就应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新授

1.出示例7,读题,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这个瓶子的容积呢?学生分组讨论,理解题意,最后老师指名汇报。瓶子不是规则的圆柱,所以无法直接计算出容积。引导学生理解并说出瓶子里的水的体积倒置后没有变,水的体积加上18cm高圆柱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

2.分析与解答:

把有水的部分看作一个高7厘米的圆柱,把无水的部分看作一个高18厘米的圆柱,合起来就是一个高(7+18)厘米的圆柱,再求出瓶子的容积。

8÷2=4(cm)3.14×42×(7+18)=3.14×16×25 =1256(cm3)=1256(ml)答:(略)。3.回顾与反思:

根据体积不变的特性,把不规则的立体图形转化成规则的立体图形长方体、圆柱等来计算,就能计算出不规则立体图形的体积。

三、巩固应用:P27 做一做 让学生读题,独立思考后列式计算,最后指名学生汇报。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的?

圆锥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了解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锥的特征。2.认识圆锥的高,能用工具测量圆锥的高。

3.经历自主探究圆锥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擦作、比较、归纳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动手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体验用数学思想探索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教学难点:了解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我们是怎样研究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研究它们有几个面,各个面之间的关系;研究它们各部分名称,再研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研究它们的组成,再研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新授

1.探究圆锥的外部特征。

⑴出示P3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图中各物体在形状上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两个面,一个面是圆,一个面是曲面;都有一个顶点。

⑵结合圆锥模型,认识圆锥各组成部分: 底面:圆锥的圆面是圆锥的底面。侧面:圆锥的曲面是圆锥的侧面。顶点:圆锥有一个顶点。

⑶结合课件理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请你猜想一下,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然后课件演示侧面展开后是扇形。2.探究圆锥的高

我们在学习圆柱的时候,知道圆柱的高是上、下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圆柱有无数条高。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圆锥有高吗?如果有,有几条?圆锥的高指的是什么?让学生自学P32上半部分内容后回答。圆锥的高在哪?谁有办法让大家看到圆锥的高?结合学生的回答,老师课件演示。(圆锥的高在圆锥的内部,把圆锥沿着顶点级底面圆心切成两半,就可以看到圆锥的高;因为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所以可以借助透明的圆锥模型及小棒等让大家看到圆锥的高;在圆锥的平面图中画出圆锥的高。)

3.怎样测量出圆锥的高呢?

把圆锥放在一个水平面上,把一块平板水平放置在圆锥的顶点上面,最后用直尺竖直地

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所测量出的距离就是圆锥的高。

4.通过操作,经历圆锥形成的过程。

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那么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硬纸绕着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会成什么形状?让学生动手操作旋转,发现旋转出来的立体图形是圆锥。

三、巩固应用:P32做一做和P35第1题,指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自己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由圆柱或圆锥组成的。

四、小结:关于圆锥,你学会了什么?你能向同学介绍你手中的圆锥吗?

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2.能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经历自主探究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体验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归纳等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自觉养成与人合作交流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出示铅锤,提问如何计算这个铅锤的体积?排水法:把铅锤放入装水的量杯中,根据水面上升的高度可以求出铅锤的体积。那怎么求出沙堆的体积?出示例3沙堆图。结合学生回答,老师小结,大家都想到了运用转化的方法求这个沙堆的体积,但如果我们在计算沙堆体积之前,必须把沙子重新堆放成以前所学过的几何形体,这样做太辛苦了,所以我们应该看看有没有其他求圆锥体积的方法。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二、新授

怎样借助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探究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呢?老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把圆柱形容器装满水,再倒入圆锥容器中,看可以装满几个圆锥形容器。引导学生发现: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1/3。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的3倍。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说一说计算圆锥的体积时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圆锥底面积和高,或者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最后根据学生回答,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1/3×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1/3Sh=1/3πr2h。

提问: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吗?让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再实验演示验证。强化:只有在等底等高的前提下,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3。

出示例3,读题,并分析题意,本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求沙堆的体积?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老师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强调在列式计算时,不要漏乘1/3,不能写分步式。

三、巩固应用:P34做一做

篇8: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材简析:“圆锥的体积”教学在学生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立体图形及认识圆锥特征的基础上进行, 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解决“几何与图形”问题的内容。教学过程再次引导学生进行“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 从而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 引入问题

师:前面我们学习圆锥的认识时, 曾经见过这个物体, 是什么呀? (出示铅锤) 你们有办法知道这个铅锤的体积吗?

生:用排水法。

教师演示排水法, 学生观察后阐述怎样用排水法测量铅锤的体积。

师:如果要测量一个类似圆锥形的小麦堆体积, 怎么测量呢?也用排水法, 可行吗?

生:不可行。

师:说明排水法具有局限性, 需要我们去寻找一种普遍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锥的体积。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 引发学生的认知需要, 激发求知欲, 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旧知迁移, 大胆猜想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图形的体积计算?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师:用什么方法推导出它们的体积公式呢?

生:将新图形进行转化, 再根据学过图形的体积公式进行推导。

师:在外观上, 圆柱与圆锥有相似性。请大胆猜想一下, 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会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生:我猜想它们应该有倍数关系吧?!

师:有了猜想, 就要验证, 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生:做实验。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第26页, 看看书上给我们推荐了什么实验方法?

设计意图:从已学知识中提取素材, 用层层递进的问答形式与学生平等对话, 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让学生有思维的碰撞, 引发疑问, 大胆提出圆柱和圆锥体积关系的猜想, 在猜想中交流, 在交流中感悟, 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三、实验验证, 探索规律

1. 明确任务, 动手实验。

学生分小组进行动手实验, 教师注意实验学具的分发, 同一标号的圆柱体与圆锥体等底等高, 其他圆柱体和圆锥体不等底等高, 或不等底也不等高 (其中5个小组发同一号的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 其他小组3种情况的圆柱体和圆锥体都有) 。

师:书中用什么方法验证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生:用倒沙或倒水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沙、圆柱体和圆锥体学具动手实验。

师:边做实验边填写实验记录单。

师:一共要做几次实验?

生:三次。

师:谁来读第二栏的要求, 观察比较圆柱与圆锥的什么?

生:比较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与高。

师:为什么?

生:因为圆柱的体积与底面积和高有关。

师:分析得有道理。

师:第三栏实验结果, 把每次实验得出的它们体积之间的关系记录下来, 开始实验吧!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实验的空间, 指导学生先对实验问题进行分析, 明确实验步骤和方法, 然后再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 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分析过程, 得出结论。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生:我们小组是这样做的, 第一次:选用同号 (1号圆锥体和1号圆柱体) 并排放在一起, 将直尺放在它们顶端, 直尺是平的, 说明等高, 再将两个圆底面对着叠在一起, 刚好完全重合, 说明等底, 用圆锥体装满沙倒进圆柱体, 倒了3次刚好将圆柱体倒满。第二次:选用1号圆锥体和2号圆柱体并排放在一起, 将直尺放在它们顶端, 直尺是倾斜的, 说明不等高, 再将两个圆底面对着叠在一起, 没有重合, 说明不等底, 用圆锥体装满沙倒进圆柱体, 倒了9次才倒满。第三次:选用1号圆锥体和3号圆柱体, 通过比较后, 发现不等底等高, 用圆锥体装满沙倒进圆柱体, 倒了7次才倒满。

学生展示实验记录单。

实验记录单:

师:我们再听一听其他小组的实验情况。

生:等底等高。

师:看来大家的猜想是对的, 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关, 当它们等底等高时, 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是3倍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发现规律, 在小组中充分交流, 经历思维的碰撞, 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探究的规律, 体验发现规律的快乐, 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让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更具诱惑力。

3. 分析结论, 理解公式。

师:大家找出了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怎样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

师:真不错, 将学过的知识加以迁移, 老师也做了实验, 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演示实验过程)

师:这个公式中, s和h各指什么?

生1:s指圆柱体的底面积, h指圆柱体的高。

生2:不同意。s指圆锥体的底面积, h指圆锥体的高。

追问:为什么?

师:公式中sh的积又指什么呢?

生:sh的积就是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设计意图:大胆放手, 让学生自主探索圆锥体积公式推导, 经历“再创造”的过程, 对规律进行很好的内化。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活动, 水到渠成地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关系, 进而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学习体验, 始终让学生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 感受成功的愉悦。

四、多层练习, 巩固深化

1. 巩固应用。

师:我们找到了普遍方法。现在能不能计算铅锤的体积了?谁来说说计算铅锤的体积, 需要测量出哪些数据?

生:底面半径和高。

老师给你们提供三组条件, 一起来看一下, 请从中任选一组条件进行计算, 行吗?

(1) 底面半径4厘米, 高6厘米。

(2) 底面直径8厘米, 高6厘米。

(3) 底面周长25.12厘米, 高6厘米。

指名一学生板演。

2. 学以致用。

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圆锥的小麦堆, 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 高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 这堆小麦约有多少千克?

3. 拓展延伸, 深化练习。

有一根底面积是6厘米, 长是15厘米的圆柱形钢材, 要把它削成最大的圆锥形零件, 削去的钢材有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自己解答。

设计意图:多层练习, 巩固深化新知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从猜想—验证—应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 逐一深化巩固新知识的同时, 增加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使数学生活化,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五、整理圈点, 课堂总结

师:老师拿了一支红笔, 如果要在黑板上圈出重点, 第一应圈什么?

生:圈等底等高, 因为没有等底等高这个前提条件, 公式就没法推出来。

师:好, 圈起来, 第二圈谁?

师:很好, 再圈起来。

师:回顾本节课, 从发现问题→猜想→验证→应用→解决问题, 经过了整个过程的探索, 解决了我们未知的问题。其实在生活中, 当同学们遇到问题时, 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解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整节课, 用一支红笔圈出重点, 加深认识, 掌握知识点。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所学知识的整理、提炼中, 对“猜想—验证—运用”的数学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

教学反思:

篇9: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及教学反思

课后教学反思

人教版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教学反思

综合复习了圆柱和圆锥部分的知识以后,练习题也做了不少,可我发现许多同学仍然在某些题上频繁出错,或隔一段时间再做就会出错,我仔细分析了一下,发现他们还是没有真正理解题意,怎么办呢?经过思索,我终于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在于我的引导方法不对,如:

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5米,直径1.2米,(1)前轮转动一周,前进了多少米?

(2)如果每分钟滚动15周,压过的路面是多少平方米? 对于这样一道题,我总觉得学生理解起来应该不难,因此每次只是抽学生回答一下:

第一小题其实是求什么?(底面圆的周长)第二小题求的是什么?(圆柱的侧面积)。并没有多想学生理解不理解。而每每做这道题时效果都十分不理想。后来,在一次教研交流中听了于老师说的一句话,我茅塞顿开,我的引导还是过于含糊了,因此,在下节课中,在讲评这道题中,我也随手拿起学生的一本数学书,请孩子们也跟我来,一起演示压路机的前轮滚动的情况,边演示边指:前进了多少米是求的哪一部分的长,而压路的面积是求哪一部分的面积,这样形象直观,学生很容易接受,同时我告诉学生,以后遇到你不理解的情况,也要积极想办法,如画图、利和手中的书本等帮助自己化抽象为形象,从而化难为易,而不能不加思考去拼凑算式。

再如,课本59页第12题:欣欣把一块底面半径2厘米,高6厘米的圆柱形橡皮泥,捏成一个与圆柱底面相等的圆锥形,你知道它的高吗?

大部分学生会通过计算,即先求圆柱形的体积,再利用体积相等的关系,用体积乘3,再除以底面积来做,但,当我把底面半径2厘米去掉以后,学生很难分清到底乘3还是除以3,为此,我很是头疼。

怎么办?背公式吗?学生记不住,也限制了思维的发展。后来,我发现一个孩子在本上画图,我受到了启发:是啊,当它们体积相等时,学生可以在本上画图,凭直觉就能发现,当底面积也相等时,圆锥的高肯定是圆柱的3倍,而高相等时,圆锥的底面积应为圆柱的3倍。接着,我又在黑板上画了个相反的情况:试想,当它们体积相等时,如果底面积也相等,而圆锥的高如果说画成圆柱的1/3,会是什么样子呢?我画上以后,学生哈哈大笑,也轻松掌握了这一方法,以后,在这类题上就很少出错了。

通过以上方法,我也深深体会到,数学教学不能光“说”不“做”,要不,学生记住的,也是一些死答案。

--

六下数学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教学反思12册

第一课时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并借助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并更好地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第二课时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本课时学习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让知识来自生活,把知识运用到生活。

第三课时

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上的知识进行延伸,使学生学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并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少数的学生在计算圆柱表面积时,运用圆的面积公式和圆的周长公式还容易混淆。

第四课时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时学习,让学生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从而让学生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课时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时练习,学生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与练习中渗透转化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第六课时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时学习让学生认识了圆锥,以及圆锥的高和侧面,并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课堂中通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第七课时

教学反思:

在本课时中通过分小组倒水实验,使学生自主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题。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通过小组活动,实验操作,巧妙设置探索障碍,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八课时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时的复习,能较好地让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学习态度。

========================

《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内容重点分两大板块---表面积和体积,是简单的立体几何知识,知识显得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解题时计算的难度也较大,学生出错的现象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主要归纳如下:

一、这一单元公式多,学生容易混淆,如圆的周长和面积;表面积和侧面积;圆锥和圆柱的体积(特别计算圆锥的体积时很多的学生总是漏×1/3)。

策略: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各种公式,并利用题组训练突破圆柱和圆锥的关系:

1、等底等高,V柱=3V锥

2、等底等积,3H柱=H锥

3、等高等积,3S柱=S锥

二、计算难度大,全是小数的加减乘除法计算,学生容易出错。

策略:加强小数的计算训练,特别是多进行N×3.14的训练,提高计算准确率。

三、审题不认真。在求体积的题目中,一些题目给出圆柱的半径、高单位不统一,学生往往就没注意到,经常出错。

策略:要求学生解题是一定要注意先统一单位,再计算。遇到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学生习惯性地使用了长度单位的10进制,要特别注意纠正。

四、对题目的理解不到位,关于圆柱面积的计算经常出错。

策略:以题组的形式进行对比训练。

如:

1、给圆柱体模型刷油漆(求表面积)

2、圆柱形罐头贴商标(求侧面积)

3、厨师帽的材料(求表面积,但不计算下底面)

篇10: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及教学反思

圆锥的体积

这节课是六年级圆柱和圆锥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是求圆锥体的体积。就小学现有的知识,把圆锥体积转化为体积相等的其它物体有些困难。因此,教学圆锥体积公式采用的方法与圆柱不同,没有采用“转化”的思想。因而这节课首先出示例5,让学生从图画直观上感受——圆锥体的体积比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小。在此直观的基础上,让学生猜想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当然这里教师并不追究学生猜想的是否准确,可以说1/2,1/3,或其它的分数都可以。,关键在猜想的基础上让他们明白,估计的结果一定要经过验证才能确认或修正。让他们明白“估计——验证”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因而,在估计的基础上,我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这里除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的能力,还让学生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同时还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数学的严密性,感受数学的内在魅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学生学识的关键还在于会不会运用,因而,在学生探索好后,让学生用自己探索到的结论,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数学的用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最后让学生谈谈收获,巩固这节课的重点,加深印象。

篇11: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及教学反思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索与发现,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探索圆锥有关知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在观察与实验、猜测与验证、交流与反思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初步了解并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重点:

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 难点

正确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预习指导】

一、已学知识回顾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课件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学生指图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预习指导】(教材P11-P12页)知识点一: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一)想一想,论一论:(思考一分钟,然后将你的想法与大家分享)圆锥是由

两部分组成的。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呢?请你猜想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提示:本书当中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

我的猜想:

(二)想一想,论一论:(思考一分钟,然后将你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你有什么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呢?

实验准备材料:

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操作结论:

【课中探究】

1、想一想,论一论:(思考一分钟,然后将你的想法与大家分享)推导圆锥体积公式

(1)通过实验可知:

(2)归纳总结:圆锥的体积=

,如果用V表示圆锥的体积,S表 示圆锥的底面积,表示高,那么圆锥的提及的计算公式,V=

(提示:计算圆锥的体积时不要忘记乘1/3)

2、想一想,论一论:(思考一分钟,然后将你的想法与大家分享)

解题思路:

答:

【当堂检测】

1、2、一堆圆锥形沙堆,底面周长是62.8米,高石6米,这堆沙子有多少立方米?

3、一堆圆锥形沙堆,它的占地面积为12平方米,高是1.5米,每立方米沙重 1.7吨。用载重为2吨的汽车把这堆沙运走,几次才能运完?

【拓展延伸】

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的体积与一个圆锥的体积相 等,圆锥高15厘米,它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篇12: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及教学反思

1)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2)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3)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4)通过数据建模认识太阳系中天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重点】通过数据建模认识太阳系中天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数据建模认识太阳系中天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八个自制支架、橡皮泥、保丽龙球、直尺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教学活动】

1 创设情境导入

师指着问题墙口述同学们的疑惑提出问题:要解决同学们疑惑,需要加深对太阳系的认识,用什么方法可以加深对太阳系的认识?

生可能回答:上网查资料、问家长、查阅相关书籍、用天文望远镜观察……

师对生的方法进行点评后追问: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什么?

生可能回答:行星的大小、位置、运行轨迹……

师小结并过渡:行星的大小、位置、运行轨迹这些都需要数据来体现,老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了一张数据表,请大家观察、分析数据表,小组交流对太阳系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用前概念建立太阳系模型。2)尊重学生的思考、从学生问题出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2 建立太阳系模型。

1)解读数据建立太阳系模型。

师给出观察提示:(1)小组合作对比数据表上的每组数据。(2)分析、整理数据,图文并茂记录新发现。

生小组合作3分钟,我参与过程指导:(1)一共有几项数据?每项数据说明了什么?(2)纵向对比每组数据有什么发现?(3)为什么“与太阳的平均距离”“赤道直径”有两项数据?

3分钟后,分层次抽小组汇报:(1)汇报对公转周期规律的认识、我引导认识八大行星运动快慢的认识以及围绕谁运动(生汇报我板书行星围绕太阳旋转的运动轨迹)。(2)可能汇报行星大小与引力的关系。(3)汇报大小顺序、排列顺序(我按排列、大小顺序板书)。

指着黑板上太阳系:与你们认识的太阳系有什么不同?

生可能会回答:黑板上是平面的太阳系,真正的太阳系是立体的?

师追问:如何体现立体的太阳系生可能会说:建造立体模型。

师追问:建造太阳系模型主要需要哪些数据?生可能会说:距离、大小。

师追问:怎样获得两组数据?师引导生按照数据来建模的重要性。

师出示材料和要求、学生分小组根据数据建模。

设计意图:(1)分析对比数据,解读数据,通过数据建模认识太阳系中天体运动的规律。(2)通过数据分析、解读训练学生的思维。

2)按一定比例对数据处理,建立太阳系模型。师给出提示:小组合作,用数据表、橡皮泥、星空版、直尺、底座模拟建造太阳系5分钟我参与过程指导:(1)指导生边看数据表、边建模。(2)各大行星的位置和大小通过什么来确定?(3)八大行星的大小对比?3、太阳的大小?

5分钟后,分层次抽小组汇报:1、小组展示模型、第二组补充2、生生质疑产生新认识

生质疑中汇报新发现

师对生的发现指导提高到新层次

师聚焦新认识:八大行星大小差异很大、分布不是均匀的……

师板书:

设计意图:(1)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2)通过生生模型评议知道太阳的巨大,以及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3)互动环节,师出示自己制作的太阳系模型。师看着太阳系模型问:孩子们与你们制作的有什么不同?

生可能汇报:太阳在发光,其它行星没有发光,除了行星还有小星星

师生总结太阳系的认识:师生共同小结:太阳是唯一能发光的恒星,根太阳比较起来八大行星太渺小了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建造的太阳系模型,让生感知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4)视频播放,拓展延伸。师播放多媒体视频问:看了这段视频孩子们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可能会说:太阳原来一直都在运动,宇宙太大、太宽广了……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建造的太阳系模型,让生感知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3 总结

上一篇:关于全市污水管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下一篇:300字西游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