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人大调查报告

2024-07-28

黄石市人大调查报告(精选6篇)

篇1:黄石市人大调查报告

为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3月,财经委和财经与预算专业代表小组部分成员先后到市工商联、市统计局、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经信委等部门进行了调查,对有关部门贯彻落实《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动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12]82号)情况进行了检查。同时,要求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人民银行等部门对该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并到九江市进行了学习考察。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民营经济在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的情况下,依然呈现出民间投资不断升温、规模总量不断扩大、经营领域不断拓宽、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社会贡献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截止到2012年末,全市登记注册民营企业发展到14526家,从业人员64.1万人。工业民营企业5295家,占全市民营企业总数的36.4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473家,占全市规上工业民营企业总数的94.2%。今年一季度,全市市场主体增长较快,达到106268户,注册资本75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84 %、15.54 %。大量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市场主体的增加,使我市民营经济展现出较强的生机与活力。

1、民间投资逐步升温,民营经济增加值不断提高。2012年,我市第一产业投资30亿元,增长105.6%;第二产业投资429亿元,增长27.6%,其中工业投资425亿元,增长26.5%;第三产业投资291亿元,增长18.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55亿元,增长29.4%。随着我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值和民营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民间投资的主导地位正在形成。近年来,我市先后有新鑫钢铁、山力兴冶薄板、鑫冶矿业、劲牌二期、三期等一大批民营项目落地投产,为我市经济转型跨越积蓄了后劲,注入了活力。

2、规模总量不断扩大,市场主体增长较多。从民营经济数量来看,截止2012年底,我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01790户,民营经济主体共有95552户,占市场主体总数的93.87%。2012年新增民营经济主体26143户,同比增长102.97%,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其中新增私营企业3491户,同比增长89.32%;新增个体工商户22348户,同比增长106.95%;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4户,同比增长28.27%。在各类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是一种投资规模较小、经营管理灵活、运行成本低廉的经济模式,一直以来倍受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在我市民营经济数量中居于主导地位。

3、经营领域不断拓宽,行业覆盖范围较广。我市民营经济不仅数量上迅速增加,而且行业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呈现出多样化态势。从产业分布来看,2012年第一产业4290户,第二产业11007户,第三产业80255户,三大产业占比分别为4.49%、11.52%、83.99%。民营经济已涉及到工业、农业、建筑业、房地产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宾馆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等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在第二、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

4、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研发成果转化较快。近年来,我市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积极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企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成效明显。2012年,全市民营企业专利申请量为1438件,专利授权量383件。全市重新认定的59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有41家,占69.49%。全市3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有26家,占66.67%。全市民营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件,占全市总数的58.3%;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占全市总数的40%。民营企业三丰智能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邦柯、振华、驰顺等7家民营企业分别进入证监会上市后备企业和省市重点培育计划。

5、就业税收不断提升,社会贡献较大。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对我市就业、税收的贡献不断提升。据统计,2012年,全市民营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的75%以上,其中当年新增就业人员53011人,占全市新增就业人员总数80.75%,有力地缓解了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2012年,全市民营经济单位纳税总额55.9亿元,占全市纳税总额的56.77%,同比增长29.88%;而当年全市完成地方税收收入46.27亿元,同比只增长了18.66%。据市国税局统计,2012年全市纳税额前10名企业中,民营企业有1户,前20名有3户,前30名有6户,前50名有15户。纳税2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有225户,全年共纳税23.16亿元,占纳税200万元以上企业税收总量45.13亿元的51.31%。据市地税局统计,2012年全市纳税总户数为42691户、纳税金额42.3亿元,其中民营企业有40921户、纳税金额37.09亿元,与2011年同比户数增长6542户,纳税金额增长6.8亿元。

二、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较快,但与兄弟市州和九江相比,发展不够、发展不快、发展质量不高仍然是我市最为突出问题。据统计,2012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1040.95亿元,在全省排第8位,在武汉城市圈排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7.64亿元,在全省排第5位,在武汉城市圈排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750.85亿元,在全省排第9位,在武汉城市圈排第5位;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64亿元,在全省排第6位,在武汉城市圈排第3位。而2012年九江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420.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621.2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为1326.33亿元,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1.87亿元,分别是黄石的1.36倍、1.16倍、1.77倍、2.16倍。黄石经济发展在省内不仅明显落后于“一主两副”,在武汉城市圈中的位置也不容乐观,与九江市的差距也比较明显。而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又在于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发展不快。根据本次调查了解的情况,当前,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主体不多,总体规模仍然较小。据统计,截止2012年底,我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01790户,处于全省中游水平。2012年,九江实有市场主体191409户,比我市多89619户。全市企业20626户,在全省排第8位,占全省企业总户数的4.05%;注册资本为660.6亿元,居全省第6位,占全省企业注册资本总量的3.11%,低于宜昌、襄阳、荆州、黄冈等地。2011年我市民营经济全年实现增加值463.29亿元,仅相当于宜昌的36.81%、襄阳的43.46%;占全市GDP比重为50.0%,与咸宁的72.2%、随州的67.3%、孝感的62.1%、黄冈的61.5%和鄂州的58.6%相比,明显偏低。同时,我市民营企业规模较小,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1997户,只占私营企业总数的13.88%。

2、要素供应不足,企业成长仍然较慢。尽管近年来我市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一些企业缺资金、缺土地、缺人才、缺市场,从小微企业成长为中小企业再成长为大企业的速度比较慢,一些个体工商户即使做到一定规模也不愿扩规升级,甚至有的私营企业回归为个体工商户。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只有473家,比九江少近200家。规上工业民营企业仅占工业民营企业总数的8.12%,绝大部分工业民营企业都处于规模以下。去年,我市没有一家企业入选中国企业500强和民营企业500强,入选全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的也只有鑫鹏铜材和劲牌公司2家。2012年,新设立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6701户,其中个体工商户22348户,占新发展市场主体总数的83.7%。

3、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含量仍然较低。近年来,我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总体上还处于创业发展初期,主要集中在工业和建筑业,而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较少。民营企业多数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从业者大多为农民和手工业者,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去年,我市只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省工程实验室1家,并且大多集中在大中型企业,90%以上的中小企业没有自主研发力量。

4、内外因素影响,经济效益仍然较差。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各种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企业用工成本不断增加,加之企业在人才、产品、管理等方面的因素,使得企业经济效益整体不佳,民营中小微企业尤为困难。在全市14000多家经济实体中,实际运营和纳税的企业只有75%左右。2012年,我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8.5个百分点,购进价格下降7.3个百分点。2012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只有46.8亿元,同比下降18.9%;实现利税90.4亿元,同比下降1.8%;亏损企业80家,同比增长1.3%;亏损企业亏损额8.1亿元,同比增长30.2%。

对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浓厚的创业氛围,全民创业意识不强。尽管去年我市被评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但少数职能部门主动性不强,群众对相关政策了解度、知晓度、认可度较差;民营企业家队伍现状堪忧,我市民营企业家主要来源于改制企业、自身资本积累企业和外来投资办厂企业,整体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老化,部分民营企业家小富即安,做强做大的愿望不强;部分创业人员思想守旧,行为保守,技能不高,全民创业的氛围不够浓。二是缺乏科学的企业运行,企业核心竞争力不突出。我市多数民营企业为家族式企业,单打独斗型的较多,联合集群的较少,并且生产经营粗放,装备水平低,缺乏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生命力不强。三是缺乏低成本的融资,资金满足率不高。由于民营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门槛高、融资的综合成本高、贷款的风险高等问题,加大了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四是缺乏优良的公共服务,企业发展环境不优。主要是政府承诺的部分优惠政策难以落实,生产要素供应不足,服务体系不健全,企业的隐形负担较重等。

三、几点建议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活跃城乡市场、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劳动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我们建议:

1、加快出台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要集中精力全面梳理国务院及各部委、省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结合我市民营企业的实际和需要,尽快出台切实可行的落实政策,真正把上级各项优惠政策用足、用活、用到位。要依法分级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并向民营小微企业倾斜,支持民营小微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提升产品档次和品质,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推动我市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

2、加快培育竞争力强的市场主体。要加强对市场主体培育工作的领导,按照“抓大壮小扶微”的工作思路,明确各部门职责,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放手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间投资、全民创业,培植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型企业,形成各类市场主体竞相发展、有机互补的良好局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两大支柱、八大重点”产业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努力引进一批强链、补链、建链产业,实现产业规模的扩张。同时,鼓励本地民营企业围绕我市产业链与大企业进行配套协作。

3、加快建立完善的融资服务体系。要搭建民营企业和银行信贷需求交流平台,实现银行和企业资金供需对接。要加强与风险投资机构的联系,引进风险投资基金,促进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的中小科技型民营企业快速发展。要认真落实各项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要协调金融部门进一步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探索适应民营企业的贷款新产品。要积极发展表外业务、中间业务和理财服务,积极运用表外融资形式满足民营企业资金需求。要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信用培植,规范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完善民营企业担保机制,壮大担保公司及担保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对民营企业的担保面。

4、加快打造优良的发展环境。要以“春雷行动”为契机,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并建立有效的涉企收费维权机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要建立健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借鉴九江做法,组建“黄石市中小企业服务超市”,推行项目审批代办制度,在全市选调优秀年轻干部作为项目审批代办员,全程服务项目审批。要搭建“智力平台”,聘请知名院校教授为民营企业家进行培训辅导,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要认真研究民营企业生产要素供给问题,在我市各类工业园区中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微企业创业园,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篇2:黄石市人大调查报告

□ 赵梦君政法1301班学号:2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定居城市,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小区也随之增多,消防安全形式随之严峻起来。而消防工作在小区建设乃至城市建设中,可以说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能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的力度,了解黄石市黄石港区小区居民的消防意识以及相关部门开展消防工作的相关情况。我走进了学校附近的小区,对这几个小区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黄石港区 小区 消防安全 社会调查

一、调查背景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小区也越来越多。然而在小区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小区消防安全的问题也越来越备受重视。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走进了黄石港区的部分小区,开展了我的调查。

二、样本的选取过程

(一)调查方法:问卷法、访谈法

(二)具体过程:为了了解黄石港区小区的消防安全现状,同时也考虑到小区的数量跟调查的现实型可行性,我和我的队员决定抽取部门小区来调查,首先我们选取了学校周围的10个小区,分别以物业费的不同,来区分小区的等级,具体的是分别以每月每平方米收取的物业管理费0、0—0.5、0.5—

1、1—2(元/平方米)来区分低、中低、中、高等小区。选定了调查对象后,我和我的队员将制作好的问卷前前后后一共打印了150份,并且每个小区分配了15份,分别在每个小区对不同楼栋,不同年龄层的居民进行发放。最后共回收了147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是145份。除了问卷法之外,我们还采取了访谈法,采取随机的方式在小区内与部分居民和小区保安进行访谈。通过聊天的形式,让居民在欢快的气氛中回答了我们的问题。

三、调查数据分析(部分数据)

1.请问您所居住的小区,每月每平方米收取的物业管理费是多少?

2.请问你现在所居住的小区楼道里有哪些消防装置?

3.您认为火场逃生的正确方法有

4.请问您平时通过何种渠道了解消防安全方面的知识?

5.请问你所居住的小区内是否存在车位占用消防通道的情况?

6.您认为应如何解决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

四、现象原因分析

(一)各方主体的消防意识淡薄。旧住宅小区消防安全涉及到的主体有业主、物业服务企业、居委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等。经过对上海市部分旧住宅小区的调查,由于物业管理费偏低,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仅仅停留在最基本的保洁、维修和看门等服务。小区的秩序维护员多数由街道委任或由退休返聘的五六十岁,消防经验不足的人员组成,有些连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都没有。居住在这里的业主和住户有相当一部分人缺乏基本的消防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违章装修、私搭乱建、占用消防通道和公共部位等行为比比皆是,反而增加了火灾发生的机率。

(二)消防设施设备和器材的老化、缺损、停用、瘫痪。这些现象在当前的旧住宅小区较为普遍:有些住宅的自动报警系统不能工作后,物业服务企业和业委会相互推诿,都不愿承担维修费用,物业服务企业索性就将消防水泵设施为手动挡;更有甚者,消防设施设备常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器材被盗被挪用、疏散标志缺失、消防通道堵塞,整个小区的消防系统处于瘫痪状态。

(三)小区的商业配套设施、“居非改”现象、违规使用的地下车库和机房等都成为严重的消防隐患。旧住宅小区的商业配套设施多数产权为个人所有,由于个人的逐利目的和无序的租赁,小区的消防设施要么被拆除,要么被弃之不顾。

(四)物业服务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严重缺失。由于物业服务行业在我国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并且消防安全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致使物业服务企业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自1994年国家全面开展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后,原有的多元化权属状况导致旧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费无法与市场接轨,面临着人工成本的日益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使得这些小区的经营管理入不敷出,物业服务企业失去了积极性,再加上政府部门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消防监管力度不够等原因,使得大多数旧住宅小区的消防管理形同虚

[1] 设。

正如上面所说的各方主体消防意识淡薄、消防设施和器材老化等问题、小区的商业配套设施出现安全隐患、物业服务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严重缺失,这些也正是我们所调查的数据中反映出来的原因和本质。

五、建议与对策

针对我们的调查数据,我做出了一些建议以及对策:

(一)增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在上面的原因中也分析到了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目前小区消防安全现状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可以实施“人性化去”的“散兵游勇式”培训方式。结合每户内部建筑构造、装饰布置、人口年龄结构等特点,将整个小区消防安全培训,从过去以宣传教育和外部巡视为主的方式转化为“化整为零”、“因户制宜”、“因人施教”的针对性很强且凸显高度“人性化”的“散兵游勇式”培训方式上来。具体而言,即消防部门与社区职业消防小组一起,每年平均1—2次进入每户人家中,有针对性的对每位成年人讲解自家消防安全知识,强调火灾的危害及防火的重要性,再借助携带去的、安全度较高的灭火及逃生器材,手把手教灭火、避火及逃生技能。按此方式培训,即可实实在在地强化高楼住户消防安全意识,提高防火自救乃至救人的能力,还可持续调动广大住户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甚至可激发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建造高层住宅室内附属消防设施以供各种逃生器具储存和使用的兴趣。“住户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开发商投资消防设施的积极性”,会促成各类已有的或新发明的自救逃生器具扩大销售面,从而降低高层住宅或小区消防管理难度,也会因许多人熟练掌握自救或救人方法且有现成的逃生器具可用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

[2]损失。人的行为是受到意识的影响的,通过这种方式,为居民逐渐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创造条件。

(二)增加或强化小区的消防配套设施。

在这一点上,可以实施配套管理模式,包括“点面配套管理”和“信息配套管理”。“点面配套管理”是指政府消防工作中对高层住宅小区这个“面”与高楼单元住户或用户这个“点”的配套管理,并将管理重心落到“点”上,因为单元住户是整个社区或社区消防事业的细胞,其重要性如同“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如果社会经济发展不落实到一个个企业,则不能形成实体经济;如果社会消防工作不落实人口高度密集的高层住宅小区每一户人家,则消防安全保险度不能提高。“信息配套管理”是指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多层级的火警信息沟通与通讯工具配套管理。这除了消防部门内部各层级人员之间的信息及沟通的配

[3]套管理外,这里还建议有关部门启用“防火逃生专用对讲机”号码信息及使用配套管理。通过不断增加

并完善小区消防配套设施,从而减少小区发生火灾的几率或降低火灾的损害力度,也使得在火灾暴发的第一时间,能够有效制止。

(三)完善社区管理机制。

除了以上说的两点之外,还要注意的就是完善社区管理机制。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善小区消防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消防管理组织,夯实小区消防工作的群众基础,促进小区消防建设的全面落实。街道办事处,小区委员会要明确一名领导分管消防工作,要成立相应的小区消防安全委员会或建立消防联席会议、社区代表消防安全议事会。在新型的小区中,小区消防的共同建设者应包括各方组织,形成各组织与居民共同参与的小区消防工作协调运行机制。

六、结束语

城市小区建设作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正在全市逐步展开,而消防工作如何有效地融入进小区建设中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那么通过我们的实践,对黄石港区小区消防安全现状有了一个初步的调查,在调查之后经过我们的思考讨论,对现状产生的原因以及背后的本质有了一个深入的思考,而在思考之上又对如何解决这一现状提出了我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我相信这一次的调查研究能够为消防工作有机融入城市的基层管理机制,并通过小区建设深入到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家庭提供参考。也相信在不断的努力之下,小区消防安全工作将开展的更好,小区消防安全现状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1]

[2] 仲勇《旧住宅小区消防安全防范对策分析》《应对高层住宅或小区消防管理和培训难点的对策建议》

篇3:黄石市医改资金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民生问题的投入, 新医改第一个三年任务基本完成, 新医改国家不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促进医改制度的推进。医改资金的管理使用直接关系着医改的成败、关系着人民群众是否能从医改中得到实惠, 能否直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黄石市财政局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和“以投入促改革”的改革思路, 在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 不断加大对医改的投入力度, 加强医改资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逐步完善医改资金绩效考核, 全面支持黄石市医改工作顺利开展。

二、三年医改财政投入情况

黄石市区财政明确地方投入的责任, 认真落实医改意见中“两个逐步提高”的要求, 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在财力有限的条件下, 压缩一般预算支出, 全力确保重点改革支出.三年来, 黄石市财政医改投入资金达22.23亿元, 其中, 中央补助资金6.8亿元、省级补助资金5.2亿元、市区财政配套10.23亿元。

三、积极落实医改投入政策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 以投入促改革, 继续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切实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收关工作。一是支持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提高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补助水平, 累计投入7.4亿元用于以上两项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从人均80元大幅提高到200元, 惠及城镇居民42.2万人和农民144.6万人。二是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总结和借鉴大冶市和西塞山区试点的成功经验, 在全市基层医疗机构范围内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让百姓“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 切实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投入10632万元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和弥补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经常性收支差额。三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化。投入14196万元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人均经费标准从15元大幅提高到25元, 投入14339万元于公共卫生专项。

四、加强医改资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医改资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是确保资金有效、安全、规范使用的前提, 我们采取科学编制预算、加快支出进度、跟踪问效、绩效考核的方法, 管理和使用医改资金。

一是未雨绸缪, 科学地安排预算。我们积极关注医改新动态、及时掌握医改新政策、综合考虑各类因素, 科学地安排年初预算, 积极为落实各项医改任务提供充足的财力保障。

二是及时安排, 加快预算拨付进度。自医改工作启动, 我们财政部门坚持不懈地抓执行、强管理。及时分配拨付上级专项资金和年初预算安排的资金, 并督促区县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快医改任务和资金执行进度。黄石市医改资金拨付进度一直位于全省前10名之内, 基本做到了事钱同下, 宁让钱等事、不让事等钱, 较好地支持了黄石市医改工作的开展。

三是跟踪问效, 关注资金使用情况。我们采取政务公开、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 时刻关注医改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我们通过深入各城区财政, 通过查阅凭证了解资金拨付情况、使用情况, 确保资金及时拨付、规范使用。

四是综合考评, 加强资金使用绩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差额补助资金是医改资金中绩效考核的重点。我们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取“核定收支任务、绩效考核、综合算帐”财政管理方式, 实行经常性收支的差额补助。年底, 我们通过居民满意度调查、医务任务的工作积极性调查, 科学评定医改资金的使用效益, 且作为年底结算和预算编制的依据。

五、存在的问题

在医改资金运行过程中, 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城区财政医改资金拨付路径不明确。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是落实医改任务的主场, 各级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在城区财政, 由城区财政统一拨付使用。目前, 各城区财政在拨付医改资金时, 存在着拨付路径不明确、使用混乱的现象, 以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法估算当年财政补助收入, 影响资金周转。

二是基层医疗机构预算管理不够。目前, 各基层医疗机构预算管理存在“两张皮”现象, 预算和执行严重脱节。年初, 各基层医疗机构核定任务均按上年数10%上浮, 待年底, 存在难落实, 难结算的困境。

三是绩效工资的激励性不够。目前, 各城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工资中奖励性工资占比40%, 对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激励程度不充分, 不利于内部考核。

四是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助压力大。目前, 黄石市785家村卫生室先后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 覆盖率达100%, 这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初期, 存在门诊量骤减, 医疗收入减少的情况。为了全面支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行, 当地财政实施补助, 有很大的支出压力。

五是一般诊疗费基金支付不及时。目前, 在执行一般诊疗费基本支付政策时, 医保部门采取“总额预付、打包结算”方式, 不依利于资金量少、收入渠道有限的基层医疗机构周转资金, 开展业务。

六、几点建议

篇4:黄石市人大调查报告

【关键词】中老年人;武术健身;动机;现状

引言

随着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武术运动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不仅具有独特的民族魅力还有着显著的健身功效,适合中老年人进行锻炼。关爱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元素。中国在经济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鼓励中老年人锻炼身体。中老年人的身体得到了正确有效的锻炼,患病的概率会相对降低,可减轻国家在中老年人医疗保障方面的负担。老年体育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健身与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各级政府需要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全面发展老年人体育是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因此,中老年人健身的现状应受到社会的重视。

武术健身是一项十分适合中老年人锻炼的健身运动,长期进行武术健身锻炼可以达到减缓衰老的功效〔1〕。中老年人选择武术健身的原因各有不同,他们带着不同的需求参与到武术健身中。了解他们参与武术健身的动机,并掌握他们参与武术健身的实际情况,可以获知他们生活的需求及在武术健身锻炼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改善中老年人武术健身锻炼的环境,提高武术健身效果。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郾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湖北省黄石市参与武术健身的中老年人。笔者在桂花广场、工人文化宫、湖师三角塘、江滩公园等地方随机对参与武术健身的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人数为200人,实收调查问卷200份。

1?郾2研究方法

1?郾2?郾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网络检索,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查阅、收集并整理出相关的研究资料。

1?郾2?郾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选择出所需要调查的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严格检验。在桂花广场、工人文化宫、湖师三角塘、江滩公园等地方随机对参与武术健身的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实收200份,有效问卷为200份,回收率100%。

1?郾2?郾3数学统计处理法

利用Excel将问卷的有效信息以数字的形式录入电脑中,再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数学统计分析。

2黄石市中老年人参与武术健身的现状及分析

2?郾1参与动机

表1显示,该市参与武术健身的中老年人中因自身喜爱武术而进行武术健身锻炼的占34?郾5%;以强身健体为目的参与武术健身锻炼的占78%;以打发时间为目的参与武术健身锻炼的占53?郾5%;以结交朋友为目的参与武术健身锻炼的占47%。因此更多的中老年人参与武术健身锻炼的目的是强身健体。

中老年人的身体由于衰老的原因,各结构和功能出现了一系列的衰退性变化。由于衰老带来的各种疾病和痛苦,严重影响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强身健体是中老年人最普遍、最强烈的需求〔2〕。

另外,在本次调查中获知,该市参与武术健身锻炼的中老年人有89?郾5%已经退休。许多中老年人在离开工作多年的环境后,面对大量空闲的时间不知该如何安排。由此,打发时间和结交朋友也成了中老年人迫切的需求。

2?郾2健身项目

表2显示,该市参加武术健身的中老年人中,51?郾5%的人采用练习太极拳(扇、剑、球)的方式进行健身,34%的人采用健身气功(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等)的方式进行健身,而采用练习武术套路(拳、器械)和木兰拳(扇、剑、球)的方式来进行健身的人分别为8?郾5%和6%。因此,该市中老年人大多数选择了轻柔缓慢的武术健身项目。

中老年人的身体成分、新陈代谢、器官功能等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衰退性变化,这些变化限制着中老年人的锻炼方式。例如,中老年人骨骼中无机盐成分的减少,导致骨脆性增加,易骨折;且由于血管硬化,血管外周阻力增加,使血液循环输送给各系统器官的血量相应减少,易造成供血量不足。因此,中老年人多数选择了柔和缓慢的武术健身项目〔3〕。

2?郾3组织形式

表3显示,该市参与武术健身的中老年人中有11?郾5%选择单独一人进行武术健身锻炼;32?郾5%的中老年人随意与人结伴进行武术健身锻炼;56%的中老年人有组织地进行武术健身锻炼。调查结果说明,该地区的中老年人多数是有组织或随意与人结伴进行武术健身锻炼的,只有少数的人选择单独一人进行武术健身锻炼。

武术运动内涵丰富,技理相通,练习者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通过技艺切磋和思想交流,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因此,中老年人多数选择与他人一起进行武术健身锻炼,一方面可以交流技艺,另一方面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

2?郾4锻炼时间

表4显示,该市参与武术健身锻炼的中老年人中,只有4%的人在早上七点半之前进行锻炼,9%的人在晚上六点之后进行锻炼,而在早上七点半之后和下午四点到六点之间锻炼的人分别达到43?郾5%和38%,还有5?郾5%的人锻炼时间属于不定时型。该调查结果说明,早上七点半之后和下午四点到六点之间是大多数中老年人出门进行武术锻炼的时间。

早上七点半之后空气较为新鲜,而下午四点到六点之间,是一天之中较为清醒和舒适的时刻,因此,大部分中老年人选择在早上七点半之后和下午四点到六点之间进行锻炼。

nlc202309041847

2?郾5健身效果

表5显示,该市的中老年人参与武术健身锻炼后,82?郾5%的人身体状况比以前好多了,16?郾5%的人感觉身体状况和以前一样,只有1%的人身体状况不如从前。该结果说明,大多数的中老年人参与武术健身锻炼后身体状况变好了,少数人身体状况和以前一样,极少数人身体状况不如从前。

武术健身可以增强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提高身体机能〔4〕。因此参加武术健身锻炼对中老年人的身体是有益的。但是,如果健身的方式不正确或不合适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5〕。例如,膝关节不好的中老年人长期练习太极拳可能引发膝关节骨质增生,导致病痛。

2?郾6社区活动

表6显示,该市只有27%的中老年人参加过与武术健身有关的表演或竞赛,而73%是没参加过任何关于武术健身的表演或竞赛的。此调查结果显示,该市参与武术健身锻炼的中老年人,只有少数参与过关于武术健身的表演或竞赛。

关于武术健身的表演和竞赛,多数是由体育部门或社区组织举行的。该地区只有少数中老年人参与过关于武术健身的表演或竞赛,说明该地区举办的关于中老年人武术健身的活动不足,对活动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尚不完善。

3结论与建议

3?郾1结论

通过调查及分析可知,该市参与武术健身的中老年人大多数以强身健体为目的参与武术健身锻炼,且他们大部分人在参与武术健身锻炼后身体状况明显好转。这表明中老年人参与武术健身锻炼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提倡。

但是该市少数中老年人参与武术健身锻炼的方法并不科学。错误地进行武术健身锻炼不仅达不到强身健体的效果,甚至还会使人的身体状况有不好的变化趋势。因此社会应当重视中老年人参与武术健身的具体情况,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中老年人进行科学的武术健身锻炼,努力改善中老年人武术健身的环境,使中老年人可以快乐健康地安享晚年。

3?郾2建议

3?郾2?郾1中老年人应正确选择武术健身的种类

目前,中老年人参与的武术健身运动中,太极拳(扇、剑、球),木兰拳(扇、剑、球)和健身气功都有轻柔缓慢的特点,适合中老年人进行健身锻炼。但是,如果中老年人想要选择其他类武术套路来进行身体锻炼,就必须慎重地选择。不是任何武术套路都适合中老年人的,中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只适合一些动作简单、节奏较慢的武术套路。否则,不仅不能达到健身效果,还有可能会发生意外而导致伤病。因此,中老年人一定要正确认识自身条件,选择适宜自己的武术健身种类,不能为了一时逞能而去损害自己的健康〔6〕。

3?郾2?郾2中老年人应合理选择武术健身的时间段

科学研究报道,中老年人不适宜在七点二十五分之前起床,且这个时间湿气较重,因此早上七点半之前这个时间段是不适宜中老年人进行武术健身锻炼的。如果想在早晨进行锻炼,可选择早上七点半之后、八点左右的时间段。

下午四五点是一天之中锻炼的最好时间段,因为受脑部生理周期节律的指挥,此时的人体体温处于最高点,肌肉最暖和且最有弹性,人的反应快,力气大,不易受伤,而脉搏跳动与血压则最低。建议在这个时间段里进行武术健身锻炼。夏天的晚上六点之后也可以进行武术健身锻炼,但是要注意晚饭时间和锻炼时间的间隔,饭后不适宜立即运动,应至少间隔半小时的时间才可以开始武术健身锻炼。

3?郾2?郾3中老年人应定期做全身体检

参与本次调查的中老年人中,27?郾5%的中老年人经常去体检,48?郾5%的中老年人偶尔去体检,24%的中老年人从来不去体检。体检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中老年人是疾病的高发人群,通过定期的体检,中老年人可以掌握自己真实的身体状况,及时治疗身体存在的疾病,避免疾病的恶化。

有些中老年人通常是身体不适时才会去检查,但慢性疾病等到感觉疼痛或不适的时候,病情已经变得严重。因此,中老年人应当定期去做全面的体检,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健康的健身方式〔7〕。

3?郾2?郾4社区应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健身知识,增强中老年人武术健身意识

武术运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不仅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而且在强身健体方面有独特的功效,其中健身武术的养生功能尤其适合于中老年人,且许多中老年人对于武术健身锻炼存在一些误解。因此,各体育部门和社区应当加强对武术健身锻炼的宣传力度,增强中老年人武术健身意识〔8〕。建议通过电视或广播等媒体宣传武术健身的好处,并在社区宣传栏张贴关于提倡武术健身的标语或文章。在社区免费派送关于如何科学进行武术健身的小册子,并为中老年人开展关于武术健身知识讲座等。

3?郾2?郾5社区应开展健身活动,丰富中老年人武术健身形式

中老年人参与和武术健身相关的活动,不仅能提高他们对武术健身的兴趣,还能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有关中老年人武术健身的竞赛或表演,其目的主要是使中老年人愉悦身心,健康快乐。各体育部门和社区应当多举办一些适合老年人参加的武术健身活动,使中老年人能从中得到快乐。建议社区之间展开交流活动,且有关部门可专门为中老年人举办关于武术健身的竞赛或表演活动,充分调动中老年人参与到武术健身活动中。

参考文献

〔1〕谢慧慧,章芳芳?郾当代社会武术的功能效能〔J〕?郾搏击武术科学,2011(1):13-14?郾

〔2〕赵歆?郾从满足人们不同的发展需要看武术发展新趋势〔J〕?郾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1):36-38?郾

〔3〕张凌云?郾试分析武术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易被接受的可能性〔J〕?郾内蒙古体育科技,2001(3):76-77?郾

〔4〕孟庆袖?郾练习太极拳对中老年人睡眠的影响〔J〕?郾

搏击.武术科学,2011(3):54-55?郾

〔5〕刘沛妤,郭毅飞,刘军静?郾中老年人学习活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郾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2):194-196?郾

〔6〕石岩,段江江?郾中老年人健身认识观念研究〔J〕?郾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19-22?郾

〔7〕庞元宁?郾试论中国不同年龄人群体育现状〔J〕?郾体育科学,2000(1):23-25?郾

〔8〕樊炳有?郾社区体育论〔M〕?郾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76?郾

(责任编辑:阎 彬)

篇5:黄石市气象局实习报告

见习地点:黄石气象局姓名:昝 帅 强专业:地理科学系班级: 学号:

2010年6月4日

序言

黄石市气象局是国家基准站,是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的组成部分。该站涵盖了所有的气象要素的观测项目,并承担着国家气象局最新研制的仪器测试工作。黄石市气象局负责本市内气象监测、预报管理工作,及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并对重大气象灾害做出评估,为本级人民政府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管理市内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以及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等专业气象预报的发布。负责向市人民政府和同级有关部门提出利用、保护气象资源和推广、应用气候资源区划等成果的建议;组织对气象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

一、实习目的:

通过本次的实习,达到进一步巩固、扩大和加深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气象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熟悉基本气象仪器的操作使用和维护,掌握地面、高空观测的基本方法的目的。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

实习当天,黄石市气象局的相关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了该气象局的有关情况,向我们提出了实习的相关要求,并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给我们介绍了各种设施与技术以及他们的日常工作流程,给我们每个人以深刻的印象。

1、地面观测

地面观测是整个气象预报的基础。需要定时观测数据,观测项目包含云量观测、温度观测(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地表温度、地下温度、草面温度)、湿度观测、蒸发量观测、辐射度观测、日照观测、气压观测、风向风速观测以及雨量观测。现在地面观测已基本上实现了全自动化,由各种传感器将各种数据自动采集,经处理系统后送至显示终端,由计算机自动处理显示,并按时将数据上传至国家局。但为了历史数据的保存完整性,该站保留了人工站,每隔一个小时,我们都要去观测场读取一次数据。回来后将读取的数据录入系统并与自动站数据相比较。

2、高空探测

高空站主要负责本地区高空气象要素探测。主要利用无线电高空探测仪,无线电高空探测仪为一次性产品,悬挂在气象气球上升空(或由定高气球、飞机、火箭上下投),能测定各个高度上的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和气压,每天早晨七点和晚上七点释放一次,汛期凌晨一点钟要加放一次。无线探空仪在使用前要对各项数据进行严格的检测,当探空仪升入空中后,L波段雷达会进行自动跟踪。无线电探空仪由感应元件、转换电路、编码装置、无线电发射机和电源组成。可以连续不断地发送气球上升(或降落)过程中所测各高度上的气象要素值。地面接收设备则进行信号接收、解码和资料处理工作,由计算机终端直观显示出来。

3、雷达站

黄石市的雷达是全国雷达布网中重要的一员。该雷达主要用于探测降水。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雷达室。雷达室在不同的角度都装了摄像头,以便随时观察雷达的运行情况,值班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各个部分的工作原理以及雷达日常维护的方法。最后我们来到雷达数据处理中心,这里有三个端口,分别将数据送至市局、省局和国家局。

4、气象预报

气象台是发布天气预报的重要场所。全市各县区的观测数据汇聚在这里,三个显示终端分别显示着当前时刻的雷达气象回波图、卫星云图和等压线、等温线图。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气象局的内部数据网,查看着昨晚到今天的天气图,观察着未来96小时内,一张一张的卫星云图、雷达图,一圈又一圈的等压线,使我们切身了解到了在书本上了解不到的东西。

三、实习总结及体会

在这次实习中,我了解了气象业务的整个流程,认识了如何观测天气,学会了各种地面高空观测仪器的使用及维护方法,掌握了各种基本气象要素的观测原理,并意识到了气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出现误报的严重后果,作为一个气象人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气象预报员更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预报经验。我在老师们的教导下以及结合自己在课堂上从课本上学到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掌握了如何看云量,辨别云状,同时能就云的分布作出大概的天气预测。

通过在室外仪器的观测学习与实践操作,我对雨量计,日照计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无线电探空仪的检测和使用有了直观的认识;对雷达的使用和维护有了细致的了解,同时也开阔了眼界。

最后,通过这次的实习,我深深意识到我们应该学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不能仅仅把学习局限于课堂与课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九告诉我们,不管理论有多强,我们也应该用实践去进一步领会,让这些理论真正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必杀武器。

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去学习、去实践,我们是学地理科学专业的,那我们就要加强相关业务软件的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真正胜任我们的岗位。

篇6:黄石市人大调查报告

2006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民政厅的正确指导下,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和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按照《黄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黄石市民政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紧紧围绕建设和谐黄石、把握发展方位、认真履行职责、深化改革创新、奋力拼搏进取的工作思路,坚持基础工作抓规范,难点工作求突破,重点工作创特色,特色工作争一流,整体工作上台阶的工作方针,我市民政工作在以往基础上全面进步,部分业务取得重要突破,在调节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同时,也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大半的目标。现将我局执行和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民政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

(一)社会救助体系

2006年以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始终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优先安排、重点推进各项“为民解困”工作,积极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目前,覆盖城乡、衔接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最后一道保障网编织成形,经常性救助对象超过20余万人,有效保障了城乡绝大多数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有力促进了社会公平和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健全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有效实施灾害应急救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列入了黄石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发展规划和措施要求,加强组织协调,精心部署安排,扎实有效地实施了灾害应急救助,切实保障了灾区群众基本生活。

1.健全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制定了《应对自然灾害工作规程》,规范应急救助行为,按照灾害损失情况,将应对自然灾害工作设个响应等级,每一响应等级都有相应的启动程序响应措施。如:今年1月11日以来,我市遭受了近50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降雪量最大、影响程度最深、经济损失最重的雪灾。市政府迅速启动了《黄石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二级应急响应,据统计,全市7个县(市、区)共计53个乡镇(街办)受灾,累计受灾人口129.7万人,伤病930人,因灾死亡1人,紧急转移安置灾民11472人,因灾倒房1905户5051间,损坏房屋3382户10299间,农作物受灾面积64000.9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38860公顷,全市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近4.9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2亿元。全市各级民政部门上下紧急行动,迅速投入到防雪防冻抗灾救灾工作中去。迅速成立了救灾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由市局主要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分任综合协调、灾情信息、救灾捐赠、宣传报导、后勤保障维稳五个工作组的组长,作为救灾应急指挥部办事机构,积极争取并及时下拨救灾资金和物资,共下拨救灾应急资金497万元(省拨437万元,市拨30万元),棉被7600床、棉衣2800件,有效解决了灾民的燃眉之急。

2.加强综合减灾能力。2006年5月,建筑面积达9800平方米的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建成,日常储备救灾物资5000余件(套)能力的,从而标志我市救灾物资储备系统初步建成,并且在今年的“汶川”大地震社会捐赠物资接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12”四川地震灾害发生后,我局立即投入到社会捐赠物资接收工作中去。配合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迅速组织开展向地震灾区捐赠工作的紧急通知》,发出倡议书,号召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全市民政部门(含慈善组织)共接受捐款3482万元,超过了历年的捐赠金额。5月19日和5月22日,我市分别在最短时间内将1万件衣物和2000顶救灾帐篷集中装车,统一运送四川灾区。接收物资中,在时间紧、任务重、工作人员少的情况下,克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当前任务。3.有效实施灾害应急救助。几年来,我市频繁遭受了洪涝、干旱、低温、冰冻、大雪、风雹、滑坡等种类的自然灾害,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损失严重,年均受害人口在100万人次以上。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民政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及时统计和上报灾情,妥善安排受灾群众临时生活。2006年以来,累计支出救灾资金3800余万元.——创新为民解困工作,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最后一道保障网编织成形。1.城市低保工作继续稳步推进

继续完善城市低保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扎实推进了“分类施保”,因重病、重残和其他情况加剧困难程度的低保家庭得到重点照顾;根据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上涨水平,分别于2007年7月和2008年7月两次调整低保补助标准,由156元/月分别调至180元/月和230元/月,涨幅达到52%。截止到今年6月份,全市保障对象27467户,68497人,月发放保障金683.4万元,月人平补差额99.4元。2006年以来,共向上争取城市低保资金17208万元。每年春节对所有城市低保户(除阳新县按60%外)进行“5个5”慰问,按照每户240元的标准(5斤肉、5斤鱼、5斤鸡蛋、5斤油、50斤大米)发放慰问物质。2.农村低保工作不断完善

2007年7月1日,我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我们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农村低保制度建设推进力度,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建立新农村低保制度,实现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均等化。

2008年上半年我们借鉴城市低保管理经验,不断完善农村低保制度。6月底,全市农村低保人数为1.87万户,5.5万人,月发放低保金152.4万元,人月平补差额27.6元;农村分散供养孤儿有676人,月发放救助金6.76万元,年人平1200元。春节前,对全市部分农村低保户进行“3个5”的救助慰问,按照每户120元的标准(5斤肉、5斤鱼、5斤油)发放慰问物质,共对全市17501户农村低保户发放了慰问物质,共发放慰问物质210万元。3.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进一步提升

2007年,我市集中供养标准从1200元提高到15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800元提高到1000元。我市现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6195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3544人,分散供养对象2651人,集中供养率达到57.2%,为历年最高。春节前,对全市42所农村福利院五保对象发放慰问物质3560份,确保五保老人过上一个安静祥和的新年。“福星工程”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我市共新建、改建、扩建农村福利院42所,新增建筑面积6.04万平方米,新增床位2539张,累计投入“福星工程”建设资金2843.5万元。4.城乡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

城乡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扩大救助范围、降低救助门槛,切实改进城乡医疗救助形式,加强与定点医疗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实现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对象基本医疗保险的信息共享。两年多来,共计支付医疗救助资金992万元,共4603人次享受了医疗救助,支持143421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出救助资金213.2万元。

(二)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大力推进福利机构“民办公助”、“公办民营”改革,积极开展城市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加强了对社会福利机构规范管理的建设督办。加大对各类福利院改、扩建,改善老年人居住和生活环境,截至6月底,全市老年公寓床位数达到997张,入住老人900余名。与2006年初相比增加357张,增长率为55.8%。——黄石市孤残儿童康复中心大楼的建设是市政府的十件实事之一,也是市民政局的一件大事,集“养、治、教、康、训”于一体的黄石市孤残儿童康复中心大楼已于今年4月26日封顶,不久,即将投入使用。——认真贯彻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制定实施细则、健全配套政策、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分类救助、提高救助标准,2006年以来,共接待救助人员6000余人次。其中,黄石市优抚医院收治各类街头流浪精神病人269人,为我市城区的社会治安做出了积极贡献。

——“明天计划”稳步开展,仅06-07年就完成手术212例,实际支出费用300余万元。

——福利彩票进一步加大了营销的力度,开拓农村市场,稳定城市市场,挖掘“中福在线”的潜力,两年多来,共销售福利彩票23130万元,其中,2007年销售10285万元,创下历史最好成绩。

(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体系

——积极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加强了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检查考核,每年签订了村务公开源头治腐工作目标责任书,实施了“百村工程”,推进了村务公开示范带建设,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措施抓好抓实。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整合农村现有资源,强化农村服务功能,深化村民自治,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目前,大冶市、阳新县的各个乡镇和各个涉农的城区都建立了农村社区建设示范点,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大冶市还被评定为2007年“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市”。加强了对村干部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围绕“和谐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整体服务水平。积极实施“个十百千万”工程,整合社区资源,打造精品社区,丰富社区居民生活,帮助社区孤寡老人,加快社区现代化建设进程。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出台后,将为创新社区服务方式,指导建立行政主导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志愿服务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壮大社区服务队伍提供基础,为社区居民享受更加优质、快捷和周到的服务提供保障。加强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区137个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有51个,占37.2%,100至300平方米的有68个,占49.6%。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改善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全市共兴建区、街、社区居委会不同层次的社区服务中心194个,老年人服务设施278个,残疾人服务设施238个,优抚对象服务设施235个,便民利民服务网点1562个,社区各类服务设施面积达4.08万平方米,接受社区服务的户数达18.3万余户,社区服务覆盖率达到95%,已形成了以街道、社区居委会为依托,以社区服务中心为骨干,以各类服务设施为基础,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服务门类齐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城市社会化服务网络。加快了社区信息化建设步伐,开通了“12343”社区服务热线和社区服务网站,提升了社区服务功能。

(四)军队和国防建设服务体系

——优抚安置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我们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调整、完善和落实政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相协调的优抚安置工作体系正在形成。一是组织开展了春节、八一等节日慰问驻黄部队活动;二是完成了参战参试人员2525人的身份认定、生活补助费发放工作。三是开展了优抚军休政策落实情况大检查,对全市优抚经费社会化发放、建立优抚对象补助经费自然增长机制、开展“关爱行动”、残疾军人医疗保障等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四是三年累计安排了400余名重点优抚对象到省、市荣军医院、优抚医院参加免费治病疗养。

2007年,我市“双拥”工作取得可喜成绩,阳新县、黄石港区、西塞山区被湖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县(区)”,大冶铁矿被命名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不断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由政策性安置逐步向货币化安置过渡。2006年以来,全市共接收退役士兵2723人,应安置人数为1312人。截止2008年6月,已安置1193人。其中,2006年安置率99.5%、自谋职业率51.6%;2007年安置率达99.2%、自谋职业率45.2%;2008年(截止6月底)安置率达76.6%、自谋职业率40.9%

(五)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体系 我们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门提出的“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完善公共服务政策、改进公共服务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目标要求,着力推进专项社会行政事务工作方式朝着“服务型”方向的转变,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拓展服务领域,规范管理标准,不断提升专项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和服务水平。

——依法做好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目前,市管社团共计211个,市管民办非企业单位91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工作有了新突破,全市已成立的25个专业经济协会,基本上达到了机构健全、章程规范、制度完善、定位和目标明确,在促进农民致富、农业增收等方面发挥了有效的作用。社区民间组织蓬勃发展,管理逐步规范,全市社区民间组织已达1031个,开展各类活动5000余次,社区志愿者人数逐年增加。

——行政区划工作。为推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完成了《对我市行政区划调整的初步思考》调研报告。

——界线管理工作。第一轮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圆满结束,完成了赣鄂省界武宁阳新线、瑞昌阳新线和室内部分边界线的联检任务。

——地名管理工作。地名数据库录入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共收录地名信息约1.98万条,超额完成1.8万条的目标任务。同时黄石区划地名网正式开通,各项功能正在逐步完善。

——规范婚姻登记服务。认真贯彻国务院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等配套政策,实现了由婚姻登记管理到婚姻登记服务的转变,更加体现了人文关爱,切实保障了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提高殡葬管理和殡仪服务水平。殡葬改革稳步推进,殡仪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殡仪服务水平有新的提高。加大遏制乱埋滥葬、套棺土葬等不良现象,进一步巩固殡葬改革成果。为了满足市民办丧事的需要,建筑面积达12501平方米,总投资4600万元的新殡仪馆主体工程已完成,预计今年10月份将正式投入使用。

——严格按照《收养法》和《收养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开展收养登记工作,加大检查监管力度,确保了无违法违规登记现象发生。

二、民政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后期发展思路和建议

回顾“十一五”中期的民政工作,有不少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但仍需要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主要有:

第一,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是做好民政工作的关键。只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紧密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发展战略、找准结合点、切入点,积极地把民政工作上升为市委的决策和要求,主动地把民政工作纳入政府的安排和部署、自觉地把民政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着力解决各界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民政工作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取得应有的地位。

第二,必须坚持走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民政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必须始终坚持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和协作,确保编制发展规划、制定法规政策、落实资金投入、进行监督检查等政府责任到位,才能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事业的持续发展。同时,民政工作又具有很强群众性、社会性、必须扩大社会力量参与,采取政策驱动、项目带动、上下发动、内外互动等“四动并举”的方式通过社区建设、社会组织、社会福利、社会慈善、社工队伍等“五社互联”的途径有效聚合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才能不断壮大民政事业发展力量。

上一篇:初中财务公开制度下一篇:酒店客人投诉处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