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主题思想再认识

2024-07-26

《故乡》主题思想再认识(精选11篇)

篇1:《故乡》主题思想再认识

《故乡》主题思想再认识

[作者] 田建德

[内容]

《故乡》的主题思想长期以来有诸多说法的,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三种:

第一种为“隔膜说”,是茅盾先生最早提出的。先生早在19就谈了对《故乡》主题思想的看法,认为“《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小说月报》第12卷第8期)

第二种为“农民问题说”,严家炎、许钦文、张传宗等诸位先生持此观点。如严家炎先生谈道:“《故乡》提出了我国革命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农民问题。小说通过闰土这个普通农民半生的悲苦遭遇,概括了19世纪末年到五四时期农民所受的深重的苦难,深刻地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严家炎《知春集〈“故乡”与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第三种为“批判辛亥革命说”,此观点曾出现在人教社1987年版的初中语文课本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中。如原课本第三册在《故乡》的注释中说道:“这篇小说……通过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原教参在《故乡》分析中说道:“作者满怀深情地写了闰土的种种不幸,正是要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当时社会的弊端,从而启发人们去深思,去探索,去走希望的路。”这种看法显然是把当时农村经济的衰败、破产,把农民的贫困归咎于辛亥革命。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故乡》现已编入“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四册”,新课本中虽然去掉了“辛亥革命十年间”等等的话,但新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初中语文第四册》中仍隐约着“批判辛亥革命说”的词语。如“用书”在课文分析中写道:“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两个’闰土和‘两个’杨二嫂,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对《故乡》主题的这三种观点中,“批判辛亥革命说”在今天看来显然是受了极左思想的影响,是不能成立的。因为辛亥革命最终因革命力量的弱小和中外反动派的联合镇压而失败了,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和革命军一直处在同反动势力的顽强斗争中,他们无法实施治国方略,也无法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种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先生不可能把中国农民的贫困问题归咎于辛亥革命。再从历史的角度看,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在中国大为传播,其历史功绩是伟大的。如果要意会地把《故乡》的主题看作是批判辛亥革命,这不仅会贬损辛亥革命,也有损于鲁迅先生的伟大形象;这种观点在小说中找不到可靠的根据,所以,“批判辛亥革命说”应予彻底否定。

茅盾先生的“隔膜说”和严家炎诸位先生的“农民问题说”是有道理的,这两种观点在小说中都能找到可靠而充分的根据;但是,如果用其中的一种观点来概括《故乡》的主题,我们又觉得不够全面。所以笔者认为,“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和“深刻反映农村经济衰败,农民极度贫困”,这两方面都可看作是《故乡》的主题所在;这两方面综合起来表达《故乡》的主题就比较全面一些。

“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这一思想在《故乡》中是有充分体现的,揭示得很深刻。小说中那长长的一段回忆,一方面反映了那时故乡景色的美好,农民生活的太平,另一方面是着重表现少年时的“我”和闰土那亲密、纯真、美好的友谊。这少年时美好友谊的描写着墨很重,很突出,读来很感人,这样,就和后边中年时的“我”和闰土久别重逢时的“隔膜”、无话可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隔膜”经作者的议论强调,显得很突出,读者也会感到痛心。中年闰土恭敬地、分明地叫了“我”一声“老爷”,就把“我”记忆中那美好的友谊“叫”得模模糊糊了,就使我产生了无限的惆怅与悲哀:“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和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起来了,又使人非常的悲哀。”“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小说中对“我”和闰土之间的隔膜感慨万端,反复地作议论,抒发悲哀的感情,又殷切地希望后辈们不要再隔膜,不要再过眼前这种痛苦的生活。由这对隔膜的着力描写,反复议论抒情,就可看出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是要突出显现人与人之间不了解、隔膜这一现实的。

造成这人与人之间隔膜的原因,茅盾先生说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这说法在小说中也是有可靠根据的。闰土几次叫“我”老爷,母亲听了后说:“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闰土却说:“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由这母亲和闰土的对话,揭示出他叫“老爷”的原因――是懂得规矩,按规矩称呼行事。这规矩是什么呢?就是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观念,也就是阶级观念。

严家炎等诸位先生的“农民问题说”,认为《故乡》的主题是深刻地揭示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破产、农民极度贫困的现实,揭示农民极度贫困的社会根源,引发人们对农民问题的注意,这个观点在《故乡》中也是有充分体现的。《故乡》中中年的闰土,不仅是受着传统等级观念的严重束缚,精神显得拘谨、麻木而又迟钝,而且精神上是非常的痛苦,整个的人是非常的穷困潦倒:“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里出现的中年闰土,和少年时的闰土相比,不仅仅是自然的生理上的变化,而且是鲜明地刻着穷苦的印记。这样的穷苦在“我”的心里也同样引起了强烈的震颤,也使“我”非常的悲哀。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刻,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鲁迅先生对闰土穷苦的描写也是非常突出的,对他的穷苦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并通过闰土的话及“我”和母亲的叹息,从多方面揭示了农民穷苦的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这农民穷困破产的诸多原因中,多数是社会原因,是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苛捐杂税,军阀混战,社会秩序混乱,地方恶势力横行等等。这些社会原因不除掉,农民是没办法过上好日子的,工人、商人以及知识分子等都过不上好日子。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鲁迅先生也揭示了“多子”这一造成农民贫困的原因。“多子”在旧中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是相当普遍的,“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很大,给中国老百姓带来的苦难也相当大。联系到我们今天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鲁迅先生70余年前在《故乡》中提出的“多子”问题应不是一个小问题。

《故乡》中对闰土穷困境况的描写是很突出的,但又不是孤立的,而是把闰土的贫困置于广大农村乃至整个社会凋敝的大背景下。小说开头第二段对故乡景色的描写,就是一幅色彩很浓的、广阔的农村经济荒凉图。“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放在深冬阴晦而苍黄的天底下,放在鸣鸣作响的冷风中,尤使人生凄凉之感,这怎能不使人想象出村里老百姓穷困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浑身瑟索着,未老先衰,苦得木偶人一般的闰土的出现就是必然的了。闰土是很穷困的,其他的农民怎样呢?小说中也是有透视的。“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由这些人的偷东西,不也透视出他们生活的窘迫穷困吗?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人物描写以及议论抒情,无不在形象含蓄地告诉人们,当时的中国农村和整个社会处在严重的衰败贫困中,闰土的极度贫困不是偶然的,他是当时社会的必然结果。所以我们说,鲁迅先生在《故乡》中不仅是通过闰土这一典型形象来深刻地反映农民的极度贫困,而且是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来反映这一问题。这就给人们指出,必须改变这种现实,必须创造新的生活。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试对《故乡》主题思想作如是表述:小说通过“我”回故乡搬家的见闻感受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等级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衰败,农民极度贫困的严重现实,深刻而多方面的揭示导致农民贫困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彻底否定和对新生活的殷切希望,召唤人民群众自己起来救自己,共同为实现新生活而努力奋斗。

篇2:《故乡》主题思想再认识

《关雎》是国风的第一首诗,亦是《诗经》的首篇,因而历来被学者们所重视。

《关雎》是《诗经・国风・周南》首篇,关于它的解释,历来说法很多。对各家观点加以认真梳理,不难发现,每一种观点都有它的可证之处,然而从做诗歌到完成这一阶段来说,或许它并不复杂,只是后人在解读的过程中,在无意识之间掺杂了很多别的因素,导致了各种观点的存在。但实际上这就是一首反映爱情婚姻观念的诗篇,只是它的对象不是普通的男女,而是贵族阶层,是奴隶主贵族阶级所追求的理想婚姻,从诗歌的表现手法来可论证这是一首爱情诗,此外通过里面描写的对象和物象也可论证这是一篇描写贵族阶层追求爱情的诗篇。

一、从诗歌的表现手法上论证

《关雎》和现代情歌在表现手法上极其相似。现代歌词在结构上讲求反复,语言上要求简练,用词上注重和韵,意境上追求含蓄,都是为了抒情的需要。再来看看《关雎》,全诗五章,每章四句,每句四字,就把一个美好动人的爱情故事淋漓尽致地呈现给读者,可谓惜墨如金。双声叠韵词“关关,窈窕,雎鸠,参差”等的运用,使诗歌节奏明快和谐,富于音乐感,读来琅琅上口,顺畅自如,非常符合诗歌便于抒情传唱的特点。反复吟咏的诗歌句式,使情感跌宕反复。此外,诗中意象“水”,“雎鸠”的创造,更使诗歌富有传情性。

全诗五章可分三层来理解,第一章为第一层,描写青年男子听到鸟呜,看到河州中采荇菜的美丽女子顿生爱慕之情。二,三章为第二层,写青年男子努力追求所爱的姑娘,但“求之不得”,于是陷人了痛苦的冥思苦想之中,“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最后两章为第三层,诗歌并未延续上一章的沉重心情,而是笔锋一转,以欢快的调子来写这位男子幻想以弹琴鼓瑟的方式向姑娘倾吐爱慕之意,以敲锣打鼓的方式迎娶新娘的场面。这样写既能衬托出女子的美丽娴淑,又能表现出男子有情有礼的君子风度,全诗充满顿挫醇和之美,可见《关雎》乃为一首爱情诗,它表达了一位贵族青年爱慕并追求一位美丽贤淑女子的过程。

二、从君子和淑女的称谓论证

《关雎》对于它所歌咏的对象“淑女” ,“君子”。这个淑女,君子是指怎样身份的人呢?“君子”一词常见于《尚书》,是对贵族的通称。如“君子所,居无逸”,“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乐只君子,民之父母”。在《说文解字》“ 君”的词条是“君,尊也。从尹口。”段玉裁注的《说文解字》中进一步解释,“ 君,治也”。有用口来“ 发号” 之意。在王筠的《说文句读》中认为“发号故从口”,都是在指“君”有发号施令的权利,也证明了“君”高人一等的显赫地位。可见,君的本义应是指有较高地位之人。《说文解字》中“窈,深远也”,“ 窕,深肆极也”。段玉裁注的《说文解字》认为毛诗“窈窕,幽闲也”,是“ 以幽释窈,以闲释窕”,“ 远”“ 幽” 都是认为“ 窈”为“ 深”的.含义,即深沉而不显露。孔颖达在注“ 窈窕”时,也认为是“淑女所居之处。”综于此,《关雎》诗中的男女主人公可以大抵认定为贵族阶层的代表,故《关雎》也应是一首反映贵族青年男女爱情的恋歌。

此外,在写”君子”追求”淑女”时,我们能看到的只是男子“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情态。这样的情态既真切地表现出男子对女子的深厚真挚的爱意,又不显得激烈和冲动。没有狂热誓言,没有火山爆发般的热烈,却有溪水潺潺般的温柔,显得平和而有分寸,体现出一种自我克制、视道德修养的人生态度。即《毛诗序》 所谓 “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诗经时代正处于礼乐文化的建立兴盛期,礼在当时处于统治地位。当《关雎》中的君子求淑女而不得后,在“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后,“君子”能够以礼节情,这样的情欲最后诉诸于钟鼓和琴瑟,而没有逾越礼仪之外,而能达到这种要求的也只有有德有道的君子和坚贞的淑女相配。

三、从钟鼓和琴瑟的礼制论证

《关雎》歌咏淑女以配君子,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这琴瑟和钟鼓,用以优待淑女,就牵涉到古时奏弹这乐器的一个礼制问题。琴瑟,钟鼓弹奏不易,欣赏亦难,因为据史料的记载“礼不下庶人”,琴瑟和钟鼓都并非是一般民间所用的乐器。鉴于此,也可以认为《关雎》是一首贵族婚礼歌。并且由于受到当时生产力和阶级的影响,琴瑟和钟鼓通常而言出现在的场合都是士大夫,诸侯,天子的家里,并且这还象征着一种荣耀,并且会十分珍惜,有的还会在器上镌铭,以记其事,子孙都将其视为宝。

篇3: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的再认识

1 经济对科技的影响

1.1 优越的经济条件是科技进步的基础

科技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 需要大量的投入, 尤其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现代科技, 对设备、资金等人力物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提出:科技要发展, “前提条件是要把经济搞上去”。科技投入与经济总量密切相关, 经济总量的大小决定了科技投入, 特别是科技经费投入的总量。经济增长越快, 经济总量越大, 则科技投入也应越高, 从而促进科技进步。只有经济发展了, 才能有更多的经费用于发展科技。相反, 经济增长缓慢, 甚至出现经济倒退, 则有限的资源将主要用于保证人民生活和维持现有水平的生产, 用于科技进步方面的投入会大幅度减少, 从而造成科技进步水平停滞不前甚至后退。

1.2 经济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

科技活动的目标之一就是充分满足经济的需要, 这一需求对于科技发展的推动远远超过一般性的研究机构。改革开发的新时期, 经济需求引导和制约着科技的发展方向, 成为人们从事科技活动的强大动力。1988年, 李鹏同志提出:“经济、社会的需求是科技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只有同经济密切结合, 科技的价值和作用才能充分显现出来。也只有在密切结合中, 科技自身才能迅速发展。”1999年, 江泽民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指出:“科学的发生和发展, 一开始就是由社会生产所决定的”, “科技进步、技术创新, 只有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才能具有强调的生命力。”我国发展的现状将“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舞台。”

2 政治对科技的影响

2.1 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技规划是科技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科技活动逐渐朝着社会化、综合化、整体化方向发展, 制定和实施科技规划, 成为国家管理科技的重要方式。新中国成立初期制订的《1956-1967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尽快建立起自己的科技体系并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的成功, 为随后中国发展‘大科学’和完善‘规划科学’思想提供了经验。”此后中国的科技发展主要在国家科学计划的指令或指导下进行。以政府为主导制定的科技发展规划有:《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简称“十年规划”) 、《1978-1985年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简称“八年规划”) 、《1986-2000年全国科技发展长远规划》 (简称“十五年规划”)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国家科技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国家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 (科技发展规划)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2006年, 温家宝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对以发展规划推动科技事业进步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总结, 他说:“根据国家一定发展阶段的要求制定科技规划, 是指导科技工作、促进科技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

2.2 良好的法制环境是科技繁荣的保证

科技是一项社会事业, 其发展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良好的法制环境是科技进步的可靠保证, 科技各项事业的发展, 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予以规范和引导。改革开放以来, 科技法律法规逐步成为促进科技进步的基本手段, 江泽民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大力发展科技, 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这就需要大力加强科技法制建设,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随着依法治国意识的强化, 法制工作已经成为中国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助推器。199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是一部科技界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 确定了中国科技立法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构筑了中国科技法律制度体系的框架, 是中国科技立法走向体系化的重要标志。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 我们必须把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的政策措施, 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体现国家意志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法律规范, 同时建立有效的执法机制, 为科技进步与创新提供日趋优化的法律环境。

3 文化对科技的影响

3.1 教育输送科技人才

教育是人才资源建设的基础, 科技发展过程中所需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人才, 都可以通过教育的大力发展来有效满足。1977年, 邓小平同志出任国家副总理, 分管文教工作, 立刻主持恢复高考。邓小平同志提出:“我国科学研究的希望, 在于它的队伍有来源。科研是要靠教育输送人才的, 一定要把教育办好”。1978年, 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强调:“科技人才的培养, 基础在教育”。1992年, 江泽民同志指出:科技进步从根本上取决于人才, “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 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为此, 1995年5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随后, 全国科技大会召开, 江泽民同志在会上对战略作了全面的部署, 他说:“科教兴国, 是指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坚持教育为本, 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1997年, 党的十五大明确把“科教兴国”确定为跨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2003年,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 提出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加快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不断完善教育输送科技人才的稳定机制。

3.2 创新文化推动科技进步

一个国家的文化与科技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创新文化推动科技进步, 孕育创新事业;科技发展、创新事业又反过来激励着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有关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氛围, 它包括人们在创新过程中所形成的实现观念、价值体系和心理意识, 主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创新文化包含了追求卓越、鼓励竞争、敢于冒险, 宽容失败等精神内涵, 已经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保证, “发展创新文化, 培育全社会创新精神, 是科技进步和创新最深厚、最持久的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 将培育创新文化看作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环节。2004年, 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文化建设, 形成能够极大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体制机制, 最大限度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 倡导创新精神, 完善创新机制, 充分营造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社会氛围。”2006年, 温家宝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发展创新文化, 培育创新意识, 营造创新环境, 提倡百家争鸣。倡导追求真理、宽容失败的科学精神, 摒弃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2008年,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 进一步强调为科技创新提高良好的文化氛围, 必须“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诚信合作、宽容失败的精神, 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1:105.

[2]江泽民.论科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159.

[3]董光璧.二十世纪中国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18.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199.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50.

[6]王俊秋.试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科技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1) .

篇4:《诗经?关雎》主题思想的再认识

【关键词】《关雎》 称谓 器乐 表现手法

《关雎》是《诗经·国风·周南》首篇,关于它的解释,历来说法很多。对各家观点加以认真梳理,不难发现,每一种观点都有它的可证之处,然而从做诗歌到完成这一阶段来说,或许它并不复杂,只是后人在解读的过程中,在无意识之间掺杂了很多别的因素,导致了各种观点的存在。但实际上这就是一首反映爱情婚姻观念的诗篇,只是它的对象不是普通的男女,而是贵族阶层,是奴隶主贵族阶级所追求的理想婚姻,从诗歌的表现手法来可论证这是一首爱情诗,此外通过里面描写的对象和物象也可论证这是一篇描写贵族阶层追求爱情的诗篇。

一、从诗歌的表现手法上论证

《关雎》和现代情歌在表现手法上极其相似。现代歌词在结构上讲求反复,语言上要求简练,用词上注重和韵,意境上追求含蓄,都是为了抒情的需要。再来看看《关雎》,全诗五章,每章四句,每句四字,就把一个美好动人的爱情故事淋漓尽致地呈现给读者,可谓惜墨如金。双声叠韵词"关关,窈窕,雎鸠,参差"等的运用,使诗歌节奏明快和谐,富于音乐感,读来琅琅上口,顺畅自如,非常符合诗歌便于抒情传唱的特点。反复吟咏的诗歌句式,使情感跌宕反复。此外,诗中意象"水","雎鸠"的创造,更使诗歌富有传情性。

全诗五章可分三层来理解,第一章为第一层,描写青年男子听到鸟呜,看到河州中采荇菜的美丽女子顿生爱慕之情。二,三章为第二层,写青年男子努力追求所爱的姑娘,但"求之不得",于是陷人了痛苦的冥思苦想之中,"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最后两章为第三层,诗歌并未延续上一章的沉重心情,而是笔锋一转,以欢快的调子来写这位男子幻想以弹琴鼓瑟的方式向姑娘倾吐爱慕之意,以敲锣打鼓的方式迎娶新娘的场面。这样写既能衬托出女子的美丽娴淑,又能表现出男子有情有礼的君子风度,全诗充满顿挫醇和之美,可见《关雎》乃为一首爱情诗,它表达了一位贵族青年爱慕并追求一位美丽贤淑女子的过程。

二、从君子和淑女的称谓论证

《关雎》对于它所歌咏的对象“淑女” ,“君子”。这个淑女,君子是指怎样身份的人呢?“君子”一词常见于《尚书》,是对贵族的通称。如“君子所,居无逸”,“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乐只君子,民之父母”。在《说文解字》“ 君”的词条是“君,尊也。从尹口。”段玉裁注的《说文解字》中进一步解释,“ 君,治也”。有用口来“ 发号” 之意。在王筠的《说文句读》中认为“发号故从口”,都是在指“君”有发号施令的权利,也证明了“君”高人一等的显赫地位。可见,君的本义应是指有较高地位之人。《说文解字》中“窈,深远也”,“ 窕,深肆极也”。段玉裁注的《说文解字》认为毛诗“窈窕,幽闲也”,是“ 以幽释窈,以闲释窕”,“ 远”“ 幽” 都是认为“ 窈”为“ 深”的含义,即深沉而不显露。孔颖达在注“ 窈窕”时,也认为是“淑女所居之处。”综于此,《关雎》诗中的男女主人公可以大抵认定为贵族阶层的代表,故《关雎》也应是一首反映贵族青年男女爱情的恋歌。

此外,在写”君子”追求”淑女”时,我们能看到的只是男子“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情态。这样的情态既真切地表现出男子对女子的深厚真挚的爱意,又不显得激烈和冲动。没有狂热誓言,没有火山爆发般的热烈,却有溪水潺潺般的温柔,显得平和而有分寸,体现出一种自我克制、视道德修养的人生态度。即《毛诗序》 所谓 “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诗经时代正处于礼乐文化的建立兴盛期,礼在当时处于统治地位。当《关雎》中的君子求淑女而不得后,在“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后,“君子”能够以礼节情,这样的情欲最后诉诸于钟鼓和琴瑟,而没有逾越礼仪之外,而能达到这种要求的也只有有德有道的君子和坚贞的淑女相配。

三、从钟鼓和琴瑟的礼制论证

《关雎》歌咏淑女以配君子,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这琴瑟和钟鼓,用以优待淑女,就牵涉到古时奏弹这乐器的一个礼制问题。琴瑟,钟鼓弹奏不易,欣赏亦难,因为据史料的记载“礼不下庶人”,琴瑟和钟鼓都并非是一般民间所用的乐器。鉴于此,也可以认为《关雎》是一首贵族婚礼歌。并且由于受到当时生产力和阶级的影响,琴瑟和钟鼓通常而言出现在的场合都是士大夫,诸侯,天子的家里,并且这还象征着一种荣耀,并且会十分珍惜,有的还会在器上镌铭,以记其事,子孙都将其视为宝。

钟鼓,琴瑟与礼制相关。何楷说过“琴瑟,常御之乐也故。《鹿鸣》燕群臣则曰:鼓瑟鼓琴,钟鼓,至大之乐也。故《彤弓》飨诸侯则曰:“钟鼓既设,盖燕礼小而飨礼大,所用之乐亦从以异也。”就是说这乐器用于燕礼、飨礼之时,为庙堂之乐。从这样寓有一定的政治性的生活内涵中,可以理解这“君子 ”及 “淑女 ”身份是不寻常了。这“君子”的政治地位可以说是一位显赫的奴隶主贵族吧,这样看来,那么君子和淑女就不会是当时普通的农村青年男女,而是指贵族男女之间的爱情。

【参考文献】

[1] 刘绪义《<诗经>心得》,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2] 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2007年版。

[3] 元江《风》类诗经新解,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 武振玉《诗经对解》类诗经新解,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5] 吴晓峰《<周南·关雎>释义新解》,《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6] 刘操南《<毛诗,周南,关雎>主题思想的再认识》,《杭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25卷第1期

[7]骆礼刚《<诗经·关雎>篇主旨再认识》,《贵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18卷第4期

篇5:《故乡》主题思想再认识

(第一期)

工能局“县情再认识、思想再解放、发展再提速”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编2012年07月10日

赫章县工业经济贸易和能源局

召开“县情再认识、思想再解放、发展再提速”

大讨论活动动员会

7月9日上午,工能局召开“县情再认识、思想再解放、发展再提速”大讨论活动动员会,党组书记、局长吴维毅主持会议并就大讨论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

党组书记、局长吴维毅强调,全体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赫章县“县情再认识、思想再解放、发展再提速”大讨论活动大会会议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工业强县”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力支持。结合我县工业发展实际,制定可行方案,认真抓好“县情再认识、思想再解放、发展再提速”大讨论活动工作。

一是全体干部职工要深刻领会赫章县“县情再认识、思想再解放、发展再提速”大讨论活动大会的重要意义,加快构建精神高地;

二是明确开展“县情再认识、思想再解放、发展再提速”大讨论活动的主要任务;

篇6: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再认识

吴亚旗 201310810 何为人的本质?何为人的生存价值?尽管哲学史上许多大家都对此类问题有过卓越贡献,但到目前为止,该问题依然是哲学领域中的“老大难”问题。马克思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理论探索,阐发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结论,伴随着哲学变革的曲折历程,他先后提出了“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社会关系本质”。人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尤为凸显。

一、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是自然存在物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尤其是宗教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中,不乏有关于人的本质的各种表述,黑格尔推崇理性,认为人是绝对精神的产物,将人的本质外在化,在超人的绝对理性中去寻求人的本质。激发马克思破开理论死结的人是费尔巴哈。马克思告别青年黑格尔派后,曾做了一阵费尔巴哈派。费尔巴哈正确的看到,虽然理性主义怀疑论有效廓清了基督教神学的迷雾,但它割裂人的意识与人的现实存在,又钻入了经院哲学的死胡同。自我意识在理论上仿佛孤悬在虚无之中,现实的人却与万事万物打成一片。然而,尽管费尔巴哈人本学的真正贡献在于“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撑了理论的基本原则”,但他本人却并未充分重视这一点,其结论只是停留于对人的自然存在和本性的解释上,未能进一步达到对人的社会存在与本性的深入把握。因此,费尔巴哈所谓的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其实并不现实,最终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抽象的人,但是费尔巴哈指出了人的本质就是人本身,这就吧宗教批判变成尘世批判,把对天国的批判变成现实的批判,把对神学的批判变为政治批判。

马克思充分肯定并发展了费尔巴哈关于“人是人的本质”的命题,由于早期马克思还处在费尔巴哈光环的笼罩之下,因此他就不可避免的要用费尔巴哈的论断来表述自己对人的本质的见解。“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的这句话不仅重述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而且还进一步明确表达了对德国宗教批判的人学意义。当时马克思内心的真实写照恰恰对应了费尔巴哈宗教批判所展示的唯物主义内核与内蕴的“人的高度”。

虽然“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表述不甚精准,但在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下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对当时德国宗教批判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而且也成为一切刚刚接触到人的本质问题所不能绕过的门槛。人的本质要素可以有很多,但是人的最高本质不可能存在于这些要素中,因为这些要素并非人类独有。人的最高本质只能是潜藏着丰富内涵的总体性的人本身。

二、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人是实践存在物

费尔巴哈关于“人是人的本质”和马克思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论断,迈出了科学理解人的本质的第一步,虽然它只是确定了人的本质的居所和出处,并未回答人的本质是什么。后来,费尔巴哈在不断地对人的本质的具体研究中,把人的本质首先定位于“类”。费尔巴哈所说的类本质就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共同特性。费尔巴哈把类本质定位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正确的,但是他仅仅把类理解为单个人的相加,他把意识、理性、意志和爱当做类本质,无疑缺乏严格的根据和论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对其类本质做出了新的回应。在通过人的活动即存在方式来把握人的“类特性”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提升了对人的本质思考的境界。

人的存在体现于人的生命活动,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从揭示人的自觉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差异入手,首先肯定了“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如说:“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者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然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民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的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正是人自己生产的物质生活这一点,至少从两个方面,证实了人类特有而不同于动物的生命存在形式:一方面,就活动的内在根据来说,人与动物有着根本不同的尺度。人类活动中内在地具有的两个尺度,实际上客观的决定了人类活动所特有的自由自觉的性质,奠定了它的基础,同时也规定了自由自觉的内涵与范围。另一方面,物质生产劳动显示出人类活动具有高度的意识和自我意识特征。由于人可以在意识中将自己与自己的活动相互区别,使他的生活成为他可认识、可改造的对象,就使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具有了完整的现实形态,成为一个不断变动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并未满足于用人的“类特性”来说明人的本质,更未把由此得出的任何直接结论宣布为人的本质的“定义”。事实上,马克思一向只是否定人们对人的本质所下的各种武断的定义,他自己并未对人的本质下过简单抽象的定义。总之,人是实践存在物。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界定之所以区别前人的界定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认为人不但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实践特性。马克思认为存在决定意识,人们在从事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生产着自己的观念、思想等,但同时他们也受着自己现实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制约。为此,个人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物质生产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的存在过程。由此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人是实践存在物。

三、人的社会关系与人的价值——人是社会存在物

费尔巴哈由于不理解人在生命需求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活动,所以他找不到人的本质的科学源头,因此不能在人的实践和进化中进一步揭示人的深层本质,至此费尔巴哈的资源已经枯竭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用自己的类本质概念与费尔巴哈分道扬镳的同时,开始转向对人自身的本质研究,向具体的人的现实性靠拢。人是社会存在物,在马克思视野中,现实的人是复杂的、多层次的,既是自然存在物、实践存在物,还是社会存在物。在马克思看来,不论是关于“自我意识”的人,还是具有“宗教感情”的人,都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个人在进行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也必然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人和自然界发生关系之外,人们为了能够进行生产,必须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产品交换活动。马克思追溯历史发现,个人越是处于生产活动中,就越是不独立,就越是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全面发展的人,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自己的共同的关系,是服从于他们的共同的控制的,这种个人是历史的产物。由此可知,现实的人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

人的存在与本质的社会现实性,不仅是理解一切价值的主体性和尺度的根据,也是深入理解人的价值的现实形态的关键。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出发,则持有一种价值的“关系说”或“实践说”。在它看来,价值不是外在于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的某种先验的神秘的现象,它产生于人按照自己的尺度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可以将价值理解和规定为主客体相互关系的一种特定的质态——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主客体统一质态。总之,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离开社会关系抽象地谈论人的价值其实是一个假问题。

所谓人的价值,应该是指人的存在和行为在社会关系中对于人的意义,也就是人对于人的意义。“人对人的意义”具有无限多样化的内涵。在现实中,无论作为客体还是主体的人,都是多样化、多层次的。总之,具体的探讨人的价值问题,必须立足于人的本质和根本存在方式,从人对人的关系入手,明确价值的主客体,分辨人对人的多样化的价值。

四、“以人为本”的存在论和价值论的意义

马克思关于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类本质规定,对于今天以人为本大背景下的中国人也颇多启示和激励。关于“以人为本”,从存在论方面说,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必然性的“实然”因为社会生活及其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存在和发展,人的世界就是以人为本的世界。历来人类以非人的神物为本,发展到以人间的强势群体为本,再发展到以全体人民群众为本;从已实现人的某些片面需求为目的,到逐渐走向以社会和自然相互协调、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都一再揭示了“以人为本”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实然和必然的事实。

从价值论方面说,“以人为本”意味着“一切价值都是人的价值”,也就是说,人是一切价值的主体,是一切价值产生的根据、标准和归宿,是价值的实现着和享有者,任何事物的任何价值归根到底都是对于人的价值。人以自身的发展为目的,又以自身的创造为手段。无论是为我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是为他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其实质都是人通过创造包括自身在内的“产品”对不同层次主体人的现实需要的满足。因此,马克思所谓以人为本,不是实体思维下哲学家们的美好愿望或神秘体验,而是关系思维下主体为满足其现实需要,对自身权利和义务的自觉。

马克思的自由的有意识活动的类本质规定告诉我们,人之为人要有一个不枉一遭人生,不负人间一世的高尚活法。把马克思的类本质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当作理应激发的感悟,应当说也是马克思当年的真诚祈望。

五、实现人的本质方面的努力方向

(一)提升自我。人作为一个“类”的人,必须具备的品格就是要勤于实践活动,勇于不断探索,不能怠惰成性,无所事事,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人的实践探索必须是放开手脚,增强自由度和选择读度,为此必须不断学习,把握必然,真正体现人的生命活动区别于动物生命活动的自由特点。人的实践活动时刻要有意识和追求,拒绝盲目,远离本能,确立起远大的生活目标和正确的生活态度。

(二)不断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从历史观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的全面发展,对于人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于对各种具体发展方案的制定上,而是应该重点考虑如何顺利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即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如何促进生产关系的发展、交往关系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不能将这些关系的发展只看作是外在于人的发展的东西,或者只看作人的发展的前提,离开这些关系的发展,事实上无从谈及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来寻求人的全面发展。

(三)从实际出发。要顺利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认真面对现实,从中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以具体落实阶段性目标,并向新的目标靠近。为此,应当正确对待和处理不同阶段上的不同发展要求,这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既不能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提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能实现的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过高要求,也不能因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轻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放弃对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总的方向、目标的现实追求。在当代中国,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四)有赖于普遍交往。为什么人的发展有赖于普遍交往?从马克思的分析来看,主要原因在于,其一,只有普遍交往,才能扩大人的自由度和发展程度。其二,只有普遍交往,才能克服“狭隘地域性”个人的局限。其三,只有普遍交往,才能利用人类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其四,只有普遍交往,才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全面依存关系,从而达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可以说,普遍交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重视人的发展,就必须重视普遍交往。

篇7:《故乡》主题思想再认识

敬爱的党组织:

在第三次预备党员培训课上,政治学研究院黄红发教授为我们讲授了“对《***宣言》‘两个必然’的再认识”。黄教授首先回顾了《宣言》的基本内容,然后对“两个必然”思想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阐述了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对“两个必然”的再认识。通过黄教授的讲解,我深刻地认识到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应该看到,二战后,资本主义进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在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运行、管理机制作了不少的自我调节、改善,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仅能够容纳现实的生产力,继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显示了相当的生命力;而且,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它们在社会经济方面也采取了不少措施,调节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对生产力的制约。特别是它们吸收并利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没有预见到的。但是,当代资本主义的调整和发展,并没有使其固有的基本矛盾消失。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在所有制关系方面发生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变化,未来社会的“新因素”也在不可遏制地成长着,然而,从总体上看,西方发达国家生产资料私有的性质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二是有助于我们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众所周知,十月革命以来诞生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同马克思所预见的未来社会相去甚远,无一例外的都是原来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国家,没有经过充分的资本主义发展而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说,这些落后国家先于发达国家进人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胎胞里“成熟”地出现的,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划分社会形态时所始料不及的。正因为如此,***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属于“不够格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了中国必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并由此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就是说,我们要真正成为够格的社会主义,就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过程。

因此,作为预备党员的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长期共存性。从而,科学地把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相互关系。我们必须大胆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尤其是它们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有益经验,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才能最终超过并战胜资本主义。

汇报人:

篇8:《故乡》主题思想再认识

一、呈现时机要准确定位

单元总结课应该何时呈现呢?我认为, 应该在一个单元的所有内容教学全部完成后。单元总结, 即一个单元的总结, 四篇课文只是单元主题下的课例。除此以外, 还包含许多内容:如词语盘点、综合性学习、回顾·拓展、口语交际·习作、单元课外阅读、单元检测等。语文本身就是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 要综合性地利用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需要组织教学内容, 使教学内容成为可以联系和繁衍的“活”的体系, 使学生在知识的网络中阅读与写作融合, 理解与表达融合, 构建起生生不息的体系。我们的语文教育是下围棋而不是做广播操, 要照顾到单元整体, 要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部分的教学完成了, 可以做一简单小结;所有部分的教学完成了, 才可以做单元总结。所以, 最佳呈现时机还是放在一个单元的最后。

二、呈现方式要灵活多变

相对于整体感知的单元导读课而言, 单元总结课应该是一个完善的感知和整体归总的过程,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归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完成一个单元的全部内容后, 把所有的知识汇集起来, 进行整理、归纳和概括, 由感性上升为理性, 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并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知识, 这样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 使单元整组教学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1.开展竞赛形式。如字词部分, 可以发动学生以小组之间展开比赛的形式进行。

2.设置展示台。现在的学生自我表现欲都非常强, 老师就可以在课堂上给他们一方展示自己的舞台, 让他们把单元所学自行归总, 小组合作展示,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

3.举办交流会。教师可提前根据单元主题设置交流会的课题, 当然课题设计既要新颖, 又要与主题联系紧密。交流会上, 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积分, 奖励促进学生。像五上第三单元总结课, 采用交流会的形式进行, 课堂会灵动起来, 学生的思维会很好地跳跃起来, 教师的合作者身份也会充分地发挥出来。

4.推荐好书进行时。语文课总也离不开篇章。在概念圈的释义下, 作为语文老师, 我们有理由、有时间、有机会把好书推荐给学生。在学习人教版六下第四组教材的同时, 老师就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鲁宾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课下, 孩子徜徉在书海中, 体验着阅读的乐趣, 增长着才干, 更增强着学习语文的本领。

当然, 总结课的呈现方式还有很多, 需要教师不断开发自己的智慧, 挖掘学生的天资, 让语文课堂丰富起来, 快乐起来。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品味丰收的喜悦, 不正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吗?

三、呈现内容要有针对性

单元总结课应该让学生学会怎么总结?确切地说就是总结梳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单元总结课教师确定的总结内容要准确, 应该为知识巩固而总结, 为能力成长而总结。应该通过师生有效的积极互动, 让学生知识与能力在总结中得以提升。一般情况下, 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分别从基础字词、积累运用、口语交际习作、阅读理解、课外拓展等板块对整组的学习进行归总, 当然五个板块是相互融合的。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以像单元重组教学一样, 把五个板块进行重组, 穿插进行。

我们还以五上第三单元教材为例。

1.字词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自身或同伴书写与测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字 (包括字音与字形) , 建立错字集。再让学生当个小医生, 找到错处并改正。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一步考查学生字词的运用能力。

2.课例部分。教师可以结合交流平台, 引领学生对4篇课例再次回顾, 巩固学习到的说明方法。还可以通过科学的设计, 巧妙地将4篇课文串联起来, 那样就更是别有一番风味的课堂了。课例, 还可以是4篇文章以外的, 如学生课外阅读的文章、书籍等, 同样可以拿到课堂上共同交流, 这就是学以致用, 这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的真谛。

3.口语交际·习作部分。这部分内容的总结,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与感触。针对单元学习重点以及自己的作文, 寻找出差距所在。课堂上, 如果有时间, 教师还可以现场命题, 让学生比赛说一说。让即兴微型作文在课堂上闪亮登场, 我想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教学策略。

4.其他部分。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具体实际, 将日积月累、成语故事等栏目, 总结到相应的版块中。

篇9:对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再认识

从结构和内容上看,《长恨歌》是一首篇幅宏大,层次清晰、结构谨严,情节曲折的传世之作,生动地描写了玄宗与贵妃的爱情悲剧。《长恨歌》共有一百二十句的长篇歌行体叙事诗,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到“尽日君王看不足”,有三十句,写的是李、杨相爱的经过,充分地渲染了杨妃的天生丽质和玄宗对她的宠爱。第二部分,从“渔阳鼙鼓动地来”,到“夜雨闻铃肠断声”,有二十句,写的是安史之乱暴发,致使明皇入蜀避祸,杨妃马嵬坡惨死。第三部分,从“天旋日转回龙驭”,到“魂魄不曾来入梦”,有二十四句,写的是安史之乱过后,明皇触景伤情,睹物思人,别梦难成。第四部分,从“临邛道士鸿都客”,到“此恨綿绵无绝期”,有四十六句,写的是临邛道士作法,上天入地寻找杨贵妃的魂魄,从而引出两人的七夕誓言,生死遗恨。全诗篇幅宏大、结构谨严。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围绕两人的爱情悲剧这一主题,精心创作的。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诗人对于两人的爱情悲剧的感叹,是对于爱情受政治伦理摧残的伤情。

《长恨歌》所涉及的历史事件,诗人在创作《长恨歌》中选择了爱情悲剧的主题,但即使是在风气较宽的唐代,尽情讴歌女性美的描写也已经对传统道德规范造成了冲击。也就是说,白居易在这样处理这样的感情问题时,他也不得不进行斟酌。这使读者想到诗人的早年的恋爱经历。在结婚前,白居易曾与一位名叫湘灵的女子自由恋爱,但家庭和社会不能接受这种婚姻,原因即在于门第观念和社会风尚的阻碍,没能结婚。诗人被迫与自己相爱的人分开,乃是迫于世俗礼法和所处环境的无奈。诗人对此惟有痛苦无奈何地接受,再加上家庭对白居易幼年的影响,白居易在道德与感情问题的选择上也常常陷于困境。或许应该这样说,这些来自早年生活的情感体验便构成了他不畏“结靡”之攻击而大胆进行感情主题创作的动力。

由《长恨歌》中的故事来看,其涉及的事件都是历史上的大事件。回顾当时的历史,在政治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同时,社会风气的开化也是历代封建王朝所没有的。在中唐时代,人们回顾这段历史还反映着当时人们追求富贵和美色的风流时尚以及怀念盛世的思想潮流。因此,李、杨故事的魅力不可避免的与它包含的政治内容有关。这个故事又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引线。在封建社会中,其权力结构将皇帝置于政治生活的中心和最高地位,天下兴亡系于皇帝一身,因此,当时人们在总结安史之乱的教训时,李、杨的关系自然就成为议论的中心。然而,在诗人创作《长恨歌》过程中,李、杨故事并没有向失德荒政、女色祸国的政治解释模式发展,而是转向赞叹、歌颂忠贞爱情的爱情悲剧这一主题,这基本上是属于民间传说的。这说明在这种主题转变中,民间叙事模式和其中所反映的社会大众心理,起了关键作用。它遵循了美妇题材和爱情题材类作品的一般趋势,满足了人们感情的一般需要。故事的主人公唐玄宗是唐朝历史兴衰转折期中的关键人物。由于受重道德、轻爱情的传统观念之根深蒂固,读者对于本诗的认识,便常常混淆起来,以伦理的批评取代审美的评价,从而产生了理解上的困惑与分歧。

《长恨歌》在题材的选择上也具有大胆的创新。作者在选择题材时没有选择政治题材,而是选择了来自民间的具有悠久传统的大众心理题材。诗人一生跨中晚唐,他的思想以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经历了积极入世到消极出世两个阶段,实践了他所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生模式。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独善”与“兼济”并行不悖,它们是一个完整人生观的两个侧面。还在遭贬以前,他努力为云龙、为风鹏,并与元稹大力倡导新乐府运动。也正是因为他年轻时候的“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追求,才使得他有足够的气魄处理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并以“不惑”来总结唐明皇后半生的政治得失,写就了《长恨歌》。

由此可见,诗人的真正意图是描写玄宗与贵妃的爱情悲剧。并由此表达对不幸爱情的惋叹和同情之意。“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诗人对不幸的爱情的叹息与伤情。

篇10:道家思想与古代文论关系的再认识

道家思想体系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上得到融合与统一, 成为两千年来支配中国人思想的两大精神支柱之一。道家主张“绝圣弃智”, “致虚极, 守静笃”, “复归于朴”, 崇尚自然, 否定人为的艺术。认为“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道家的集大成者庄子继承老子学说而加以发展, 明确表示:“有成与亏, 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 故昭氏之不鼓琴也。”就是说, 既有成, 便有亏;唯无成, 才无亏。昭文不奏琴, 则自然之声, 无意而鸣动, 自然而自在, 和谐完美;而一奏琴, 声韵既作, 便有消歇, 而且鼓角则丧商, 挥宫则失徵, 反倒五音不全, 破坏了自然天籁的完美谐和。从这种思想出发, 庄子以为语言文字乃是一种粗迹, 最高的真理当求之于语言文字之外。他说:“视而可见者, 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 名与声也。悲夫, 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 果不足以得彼之情, 则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而世岂识之哉?”可见道家所追求的, 正是一种超乎言意之表、越乎声色之上的“自然”、“朴素”之美。

唐代司空图所谓的“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 以及宋代严羽的“羚羊挂角, 无迹可求”云云, 亦不外是“文已尽而意有余”的别样说法而已。在这里, “文已尽而意有余”或曰“言有尽而意无穷”, 与庄子所追求的超乎言意之表、越乎声色之上的“得鱼而忘筌”、“得兔而忘蹄”、“得意而忘言”的观点, 却又是息息相通的。

应当指出, 庄子虽然表面否定文艺, 但论其实质, 对中国古代文艺及其理论的影响并不亚于孔孟。其文论思想所表现出来的中国艺术精神远非其语言符号所能诠释清楚的, 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人的艺术生命和艺术见解。如老庄的“虚静”说和“有无相生”的观点, 虽说有“无知无欲”、“绝圣弃智”的消极出世的一面, 但它更有另一方面的启示意义, 并对后来的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产生巨大影响。庄子云“静则明, 明则虚, 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 “视乎冥冥, 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 无声之中独闻和焉”, 这些话语讲的都是虚静和有无的辩证法。正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 后世文论家对道家思想不断进行着理论上的发挥。如陆机《文赋》:“课虚无而责有, 叩寂寞而求音”;刘勰《文心雕龙》:“陶钧文思, 贵在虚静, 疏瀹五藏, 澡雪精神”;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素处以默, 妙机其微”;苏轼《送参廖师》:“欲令诗语妙, 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 空故纳万境”。如此等等, 不胜枚举。

中国的文艺理论与西方不同的是, 讲究“风骨”、“气韵”, 提倡“妙语”, 标举“神韵”、“性灵”和“意境”, 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理论链条。个中原因固然很多, 但与道家思想体系的影响密不可分。

“风骨”、“气韵”之类的概念, 原是用以品评人物的。六朝时期由于老庄及佛教思想的普遍影响, 社会上对于形、神关系曾有过激烈争论。受道家重意轻言、重神轻形思想的影响, 人们对于放浪形骸之外, 不受封建礼法束缚的行为或精神风貌常常给以激赏, 讲求潇洒不群、超然自得、无为而无不为的所谓“魏晋风度”。“目送归鸿, 手挥五弦;俯仰自得, 游心太玄”, 成为一代风流的楷模。如此之气韵与风貌, 便是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趣味和理想。反映在文论中, 是以“风骨”论文, 如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 要求文章在思想艺术方面具有感动人的力量和挺拔遒劲的文辞, 就像鹰隼盘旋于晴空那样“骨劲而气猛”。同时又以“气韵”评说绘画, 如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要求“气韵生动”, 即绘画要生动地表现出人的内在精神气质和格调风度, 表现出外物的生机意趣、特色及内涵。在诗论中道家的影响应该说更为明显。真正以味论诗的首创者钟嵘认为, 诗歌应当“有滋味”, “使味之者无极, 闻之者动心, 是诗之至也。”“韵味”说的倡导者司空图讲:“诗家之景, 如蓝田日暖, 良玉生烟, 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 岂容易可谈哉?”严羽《沧浪诗话》则认为, 诗的最妙处“莹澈玲珑, 不可凑泊, 如空中之音, 相中之色, 水中之月, 镜中之象, 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他主张“诗道亦在妙悟”。以上所言及者, 都可以在道家思想中找到根据, 可以说其哲学基础就是道家的“无为”、“无言”和离“形”而得“神”等理论。《沧浪诗话》虽用以禅喻诗的方法论述诗歌的艺术特征, 但它在包括老庄艺术精神在内的中国传统美学中本来就有深广的思想基础。所有这些特点, 无疑都打着道家思想的烙印。而袁枚的“性灵”说, 虽从儒家的“诗言志”说推衍而来, 却与“神韵”说极为相近, 同样重在个性、重在自我, 所不同的是“神韵”说抽象而“性灵”说具体。

王国维是中国传统文论界最后一座丰碑, “境界”说是其文论思想的核心。他对严羽、王士祯等人的诗论进行了清理, 并在此基础上作了新的发挥。注意到严羽一味地强调作家主观的“妙语”, 过分追求清闲淡远的情趣和不可捉摸的言外之意, 虽显肤浅, 但在反对以理入诗、重视突出诗的艺术特点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王士祯则更加强调“兴会神到”, 追求作品中含蕴不尽的“韵味”和淡远之美, 进一步把创作引向脱离客观现实的道路。王国维汲取了严羽总结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类的抒情诗歌艺术经验, 但又不像严羽、王士祯那样片面地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而忽视情感的客观基础, 而是从主、客观两方面来揭示“境界”的内容, 正如他在《人间词话》中所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 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 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在《元剧之文章》中亦云:“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 写景则在人耳目, 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至此, 中国古代传统文论的发展愈臻完满。

同时道家思想也关注到了影响人和社会存在的天人关系。道家强调的是个体“和”于自然, 以天合天。道家一贯主张本然之天、天道自然和自然无为, 认为那种自然而然、不受人为作用的天然状态才是天性, 才是最完美无缺的。他们认为人的未被社会环境干扰的自然本性才是符合天或天性的, 同时它们也能代表天或天性。而对自然本性的扰乱、破坏, 则是“人”或人为的, 即“牛马四足, 是谓天;落马首, 穿牛鼻, 是谓人” (《庄子·秋水》) 。郭象还进一步阐释为:“自然而然, 则谓之天然?以天有之所以明其自然也。” (《庄子注·齐物论注》) “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二十五章》) , 认为“人事”理应效法于“天道”;既然“天法自然”, 则“人事”也应“自然”。

问题是, 这样做“天”、“人”就能“合一”吗?庄子曰:“其好之也一, 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 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 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 (《庄子·大宗师》) 庄子的阐述包含“天人相类”和“天人相通”两层意思。但关于“一”, 庄子突出整体性, “道通为一” (《齐物论》) 、“天地一气” (《大宗师》) 、“万物一齐” (《秋水》) ;而老子则强调动态性, 老子说:“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老子·四十二章》) 老、庄的理想追求, 都是通过客体与主体之间那种相类通、相感应、相适合、相谐和的特定关系, 最终实现“天人合一”。

要实现“真”性, 从而与“道”为一, 与“天”为一, 还要通过“心斋”、“坐忘”, 抛弃仁义礼乐, 超越是非利害, 忘却耳目心意。“心斋”是什么?即“若一志,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庄子·人世间》) ;“坐忘”, 即“堕肢体, 黜聪明, 离行去知, 同于大道。” (《庄子·大宗师》) “心斋”“坐忘”的过程即是忘却假我、显现真我的过程, 就是与“道”为一、同于大道的过程;与“道”为一即是与“天”为一、与天地万物合一。庄子是贵己的, 他注重人的个体, 注重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和自由本质, 崇尚的是超历史、超道德、超政治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 突出的是个体自由生命的自在价值。道家特别看重内在的修为, 一个人天生怎么样, 就该怎么样, 不要试图去改变他, 只要是天生的、自然的, 便是美的。总之, 要归于生命的本然状态, 通过个体自身的和谐来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并从宗法的伦常形态出发, 庄子强调要返回到生命大德的本然, 让生命退出历史的宗法状态, 从否定宗法伦常到注重生命自然, 这是一个否定的过程。

综上所述, 道家思想在塑造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审美心理结构和艺术审美理想方面显然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思想, 通过历代知识分子的融合和相互补充、相互为用, 从而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使得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 使之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篇11:《故乡》主题思想再认识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想方法;研究

对于小學数学,其教学内容主要有两大重点。数学的基础知识点及数学基本方法是其中显而易见的一点,在教材中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体现出来,反映出了各知识点之间的纵向联系。第二重点是数学思维的方法和思维的能力,这方面被隐藏着不易被察觉,它体现着各知识点之间的横向关系,在数学的基础知识点和基本方法形成的过程中隐藏着。所以,在大力推进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必须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作为重点策略之一。

一、强化认识,放眼于有效培养

数学的精髓就是数学思想方法,它指导着数学教育,完全更改了数学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内在含义。

1.学习数学思想方法能使数学内容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通过认知心理学我们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从属于元认知范畴之内,它监督控制并调节着认知活动,有着培养能力的决定性作用。我们学习数学,其目的“就意味着解题”,要想解题,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结题思路,这是解题的关键,而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帮助学生构建解题思路,所以,通过一些基础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来提升学习者的元认知水准,是培养学习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2.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帮助记忆

数学学科的“一般原理”,可以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在不同的知识点之间将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迁移,比如“转化”的思想方法的价值: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公式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对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行裁剪拼接,使其变为矩形,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加以引导和总结,学生理解起来就会非常容易。在以后学习三角形和圆面积公式的时候,只要在老师的简单提示下,学习者就可以很好地迁移应用。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样也存在这样的思想方法。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习者就可以了解到转化的本质其实是相同的,从而形成“转化”的意识,在学习中主动地迁移运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记忆,领会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

3.懂得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小学数学过渡到中学数学是有好处的

重视学习结构和原理,就可以减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小学数学中的很多概念在中学数学中有不同的新的含义,比如,小学中我们所说的“用字母表示式子”到了中学就变成“代数式”,使用算术法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而到了中学大多采用代数方法解决等。而中学继承和发展了整个小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及其与之相关的内容,例如,符号化思想、集合思想、函数思想,所以,初步感知认识是在小学阶段,而到了中学阶段是对其更进一步的发展。

4.懂得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对于数学能力的提升有积极作用

通过理解、掌握、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者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学习能力,而对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解释运用充分地体现了这一过程,数学模型的骨架是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对其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视,使学习者学到准确的思维方法,使学习者优秀的思维品质更加易于培养,使数学模型更有时效性的建构,从而总体提升数学能力。

二、精备巧教,放眼于有效渗透

1.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探究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了解

使学习者充分了解和认识知识从发生到发展最后形成的过程,这不单单可以对理解、建构提供帮助,也是感知数学思想方法的必要方法。

2.数学思想方法通过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积累

在解题的过程中,不管是从问题向结论推导,还是从结论寻找条件的分析都是需要方式方法的,只不过这不是单单是一道题的解决方法,而应该是能够解答出这一类型所有题的方法,数学的思想就是它的核心部分。有许多思想方法比如数形结合、类比、猜想等等都经常出现在解题思路的分析之中。

3.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来领悟

使学习者的数学应用意识强化起来,不断激励学习者在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运用数学知识,带领学习者通过抽象和概括、建设数学模型、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更深层次地领悟数学中的定义、公式、法则、性质等,从而在建立模型并在对数学模型的解释与应用的双向过程中,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在其中的纲领性意义。

思维的体操是数学。数学思维能力与品质的养成,将过程作为载体,从头到尾出现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而数学思维的本质表现也是数学思想方法。假如数学教学离开了数学思想方法,那么它就是肤浅的,假如思想方法教学离开了过程,那么它就是无效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通过经历体会、积累运用、领悟内化等一系列的过程,使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数学思想方法。

参考文献:

黄明信.浅谈如何把握数学思想方法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08).

上一篇:雨的形成作文下一篇:2018思政概论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