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读后感作文

2024-07-02

抗战读后感作文(共10篇)

篇1:抗战读后感作文

用了两天的时间,读完了使我心潮澎湃,感人至深的《恩施抗战故事》,放下书本,独坐桌前,眼前又好像回到抗日烽火的年代,呼之欲出的英烈们又涌现在我眼前,萦荡在我的脑海中。

战火熊熊于恩施,爱国青年尽涌现,抗日救国求图存。

当抗日的烽烟在恩施熊熊燃烧时,当地人民群众纷纷奋起抗日,积极投入到抗日救国运动中。他们义愤填膺,加入到抗日救国的行列。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刘慧馨血洒荒郊”。

年少的刘慧馨毅然决然踏上征途,以旺盛的精力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火热的抗日救国运动中,在战斗中成长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月20日由于叛徒的告密,她和她未满周岁的女儿被捕。敌人又找来叛徒诱降,刘慧馨用鄙视的目光瞪了这可耻的叛徒。陈然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为人进出的么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国人都痛恨卖主求荣的叛徒。在狱中无论敌人对他实行多么残酷的手段,威逼利诱,都没能使她动摇信念。最后,只好将她处决。刘慧馨毫无畏惧,唯一让她放不下的只有她未满周岁的孩子。可她并没在敌人面前表现出一个母亲的脆弱,任凭呼啸的寒风吹打着她的短发,高昂着头。短促的枪声划破阴沉的天空,刘慧馨永远躺倒在鄂西大山的怀抱里――刘慧馨慷慨的献出年仅20岁的生命,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首壮烈的抗日赞歌!这是多么的悲壮,有谁不为之而动容呢?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批批爱国志士在刑场上宁死不屈,誓死如归,在恩施这片红色土地的抗日救亡运动的胜利写下了光荣的一页。恩施这片热沉浸英烈们的热血,饱含着先烈们殷切希望。正是一个个抗日英雄勇战沙场,抛头颅、洒热血,才成就了我们恩施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回望过去,珍惜现在,不辜负先烈们的希望。

作为学生的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将来也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所以我们更应该学习他们那顽强不懈、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为崇高的理想奋斗的精神。刻苦学习,细心钻研,努力奋斗,随时准备着为祖国奉献我们的微薄之力。紧要的是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用发展的眼光去思考未来,坚持不懈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宝剑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自己,希望就在前方!

篇2:抗战读后感作文

“亲爱的荷馨,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其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读完戴安澜将军的家书,我泪眼婆娑。这是戴安澜将军的最后一封家书,在敌人的炮火下,他孤军奋战,视死如归。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铮铮男儿的满腔柔情化作了一封简短的家书,这里面包含了一个儿子对年迈母亲的想念,一个丈夫对妻子的思念,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为了国家的存亡,戴将军舍小家,顾大家,不能给母亲尽孝,不能与妻子长相厮守,不能陪伴幼子长大成人,将自己的所有责任、将家庭的重担全部抛给妻子。他是儿子、父亲、丈夫,更是一名中华儿女。他有愧于妻子、家庭,却无愧于国家。为国而战,事极光荣,戴安澜将军为此贡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从他的最后一封家书中,我体会到了一个铁血军人以身殉国的赤子之心。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像戴安澜将军一样为了祖国生死存亡而抛家弃子,奔赴战场的革命先烈们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国人自豪、敬仰和骄傲。

伟大的爱国主义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硝烟已经散去,然而战争带给中华民族的劫难和伤痛却是永远无法抹灭掉的,它在中华儿女的心灵深处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烙印,它时刻提醒着我们不忘战争、不忘国耻,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继续传承和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

篇3:抗战读后感作文

透过这些抗战家书, 我看到了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壮烈, 看到了抗战英烈奋勇杀敌、血染疆场的伟大, 耳边仿佛响起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怒吼, 思绪被带到了那个炮火连天的抗战岁月。84年前, 日寇悍然发动对中国长达14年的侵略战争。一时间, 祖国山河破碎、生灵涂炭。面对祖国母亲惨遭蹂躏, 中华儿女怎么可能无动于衷?为了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尊严, 无数中华儿女纷纷驰骋沙场、抛头洒血, 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 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 中国人民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

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 牺牲随时可能到来, 写给家人的只言片语, 也随时可能成为诀别之言。因此, 这些抗战家书, 是抗战英烈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家书字里行间流露出抗战英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表达了对民族解放、祖国强大的热切期盼, 充满着对家庭和亲人的无限爱恋, 感人至深、令人动容。

感动我的, 首先是一种责任。战争与人, 是生与死的对话。面对残酷的战争和强大的敌人, 抗战英烈舍生忘死、杀身取义, 这是为什么?琼崖华侨回乡服务团团长符克说, “我之自动参加救国工作, 不惜牺牲自己生命, 为的是尽自己的天职, 尽其能力贡献于民族解放之前而已。”新四军连长程雄说, “为了民族, 为了阶级, 为了可爱的家乡, 为了骨肉相连的弟妹, 求得生存和幸福……走上最前线, 消灭敌人, 保卫中华。”正是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一沉甸甸的历史责任, 激励着抗战英烈们将生死置之度外, 誓与敌人血战到底。他们对历史责任无限忠诚, 光荣地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赢得了历史和人民的尊重和永怀。

其次, 是一种情怀。抗战英烈也是人, 他们也有家庭, 也有父母双亲、兄弟姐妹和妻子儿女。但是, 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 在忠孝不能两全之际, 相比尽孝奉亲乃至恋妻顾子, 先国后家、临危赴难成为抗战英烈的共同选择。家书中, 处处可见抗战英烈这一炽热的家国情怀, “国将不保, 家亦焉能存在”“倭寇不除, 国无宁日, 谈何家全”“国不保, 家何能存”, 等等。也正是因此, 抗战英烈对家人的惦念、对亲情的眷恋显得更加深沉而醇厚。赵一曼在给儿子的遗言中写道,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 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我最亲爱的孩子呵!”字字泣血, 句句滴泪, 读起来心中有一种被撕痛的感觉, 久久不能释怀。

第三, 是一种气节。中华民族自古重气节,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历尽难中难, 大节定不亏”, 这些名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爱国明志、厚仁守节。抗战英烈是民族气节的典范,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了中华民族“威武不能屈”的民族尊严。1940年11月, 年仅19岁的金方昌被日军逮捕。凶残的敌人砍掉了他一只胳膊, 挖去了一只眼睛, 金方昌强忍疼痛, 在牢房里用剩下的手蘸着眼睛里冒出的滴滴鲜血, 写下了“严刑利诱奈何我, 颔首流泪非丈夫”的诗句, 把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表达得淋漓尽致。在血与火的考验、生与死的抗争、光明与黑暗的较量中, 中华儿女直面日寇的铁蹄, 迎着战争的硝烟, 前赴后继、顽强抗争, 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浩然正气, 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

篇4:《抗战英雄》读后感

合上书,闭上眼,我还深深地被这本书震撼着。

这本书讲述了一位又一位的抗战英雄。有誓死不屈的抗联八女;有民族英魂杨靖宇;有大爱无疆的白求恩;有狼牙山巅五壮士;有江南女侠林心平,有以笔为枪的邹韬奋,有日本八路宫川英男……他们个个都为抗战而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最令我震撼不已的是两位外国友人。

医生白求恩,一个死亡边缘挥舞着手术刀的伟人。小时候,我就听过白求恩的事迹,他不远万里来到战火纷飞的中国,救死扶伤,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士兵的生命。他愉快地称自己是万能输血者,一次又一次的输血给伤兵。最后却因手术中伤口两次致命的感染,生命永远地定格了……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故事!白求恩虽然牺牲了,但他却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如一束光,照亮了前方。想到这里,我不禁掩面而泣。

除了白求恩,另一个让我震撼的就是宫川英男了。

宫川英男是一位日本籍的共产党员。他曾经也是一名日本兵,也像其他日本兵一样被俘后大喊“我死啦死啦滴”,但经过八路敌工人员的讲道理、交心,最终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党员,并为抗战做出了许多贡献。宫川英男的抗日工作是对日军的教育工作。于是,他开始做传单,给日军发送慰问袋等等。渐渐地,有许多日军开始厌战、反战,甚至加入了反战联盟。然而,这样一个好人,却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前两个月死了。当时,宫川和李洛夫正在转移,不料被日军发现并派重兵包围,为了保护李洛夫,为了不被俘虏,宫川身中数枪后毅然决然举枪自尽。多么好的一个小伙子啊!但是上天却没让他多活两个月,太可惜了,真是太可惜了!想到这儿,我不禁潸然泪下,为这位日本友人感到惋惜。

战争的硝烟给人们带来了撕心裂肺般的痛苦,也是因为战争,无数英烈,为了和平做出了巨大的流血、牺牲。和平年代,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当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指导老师:冯彩娟

篇5:抗战文章读后感作文

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青峰岭有一个村子,村里有一个名叫杨杨的小孩和爷爷相依为命。爷爷告诉杨杨,他的爸爸妈妈都去打小鬼子了,杨杨对爷爷说:“等我长大了,也要像爸爸妈妈一样,当打鬼子的英雄。”样样有一条大狗,名叫阿黄,从小和他玩到大,阿黄既聪明又强壮。

一天,杨杨带阿黄去钓鱼,他们回家的时候,杨杨不留意被一个东西给绊倒了。仔细一看,原先是一个满身是血的八路军战士。过了一会儿,八路军叔叔醒来了,他看见杨杨蹲在身边,就断断续续地对杨杨说道:“小朋友请你帮我把这个I竹、、、、、、筒、、、、、、交给游、、、、、、游击大队,它很重要、、、、、、”说完八路军叔叔就闭上了眼睛。杨杨哭得很悲哀。

第二天,杨杨和阿黄带着竹筒去找游击大队。突然,他看见前方有日本鬼子的巡逻队,他急忙把竹筒交给阿黄,让他去找爷爷,自己却留下来吸引小鬼子的注意力。日军发现了杨杨,便走过来,用枪指着杨杨:“说,八路军在哪里“杨杨假装要告诉鬼子,趁机打了小鬼子一巴掌。鬼子恼羞成怒,对着杨杨一脚踢去,明白杨杨昏死过去。

之后,爷爷在阿黄的指引下找到了杨杨,并将竹筒送给了游击大队,八路军叔叔找到了杨杨,夸杨杨是个勇敢的孩子。

从那以后,村里的人都叫杨杨是”小英雄“。

篇6:抗战故事读后感1000字作文

我花了短短的时间看完了这本字字激昂的《抗战英雄》,却陷入了久久的沉思。实话实说,看完整本书的第一感想是“惨”。怎么个“惨”法?敌人的惨无人道,战士受刑的惨状,一幅幅鲜血淋漓的画面在我脑海内泛出。但我似乎还看到了英雄们一双双睁得大大的,透露出他们宁死不屈的意愿的眼睛,直视紧盯着敌人,紧盯着这些丑恶的嘴脸,藐视着这些只会以刑相逼且卑鄙的人。

是什么让这些英烈宁死不屈?他们是怎么经受住拷打的?他们没有钢铁之躯,但有铮铮傲骨,有对祖国的一份执着热爱,有对民族,对家人的爱。这些爱凝聚于心中,随着血液的流动传向身体各处,没有了这种爱国精神,对战士而言就像没有了性命。就如同充斥着爱国情怀的血液流尽时便会死一般。

书中令我最震惊的一个故事是林心平女烈士的惨死。敌人逼迫她说出党的秘密,林心平不愿出卖自己祖国和亲人,结果被各种刑罚折磨得奄奄一息,读到此处我已无法忍受,当我往下读,得知她被肢解并投入硫酸中化为血水时,更加觉得敌人十分残忍,毫无人性,我们的女战士受苦太多了,同为女性的我却不能想象林心平的意志如此之坚!虽然她的遗体无存,但她的爱国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永存于世。

三十多个故事,都在诠释着什么是爱国,什么是先人后己,什么是无私……这些传奇的故事都能深刻的告诫我们,战乱的时代虽已远去,但勿忘国耻,铭记国耻,缅怀为了今天人民幸福生活而牺牲的英烈们,去学习他们的精神。

国家公祭日上,习近平的讲话里提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想其中继承光大中华民族的不朽精神也是必要的。为了振新现在的中国,基础是要有爱国的思想,不断自强,实现中国梦。

最近一则新闻让人痛心。一名中国国籍的男子居然想将中国的机密偷给国外间谍!其行为是可恨的,细想又让人心痛:中国人!为钱所惑,成了名副其实的卖国贼,他可曾想过这样是在害祖国,害自己的家人!这样的人连国家都出卖,违背了爱国至基本,结果是必将被人所唾弃的。如此下场的教训,不算重,以此人为例,希望再也没有像这样伤祖国心的人了。

读完全书,我认为像我们这般的青少年人,也要从小培养爱国之情和坚毅的精神,我们是肩负着中国未来的,对英烈们要充满着崇敬之情。

篇7:关于看抗战影片的观后感作文

平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12月5日至1949年1月31日,由林彪、罗荣桓和聂荣臻指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及地方武装一部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这部电影充分展现了我军领导人的军事指挥才能。

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个伪“剿匪总司令部”、1个伪警备司令部、3个兵团部、13个军部、50个整师及非正规军4个师,共52万余人的巨大胜利,国共损失比:13.3:1。基本上解放了京津地区。电影中我军战士英勇顽强的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和组织涣散的国民党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我军必胜的关键。

平津战役的胜利,连同辽沈和淮海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的精锐部队丧失殆尽。从此,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局面已经基本确定。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第三个战略性进攻战役,也是战略决战的最后一个大战役。

平津战役这一伟大胜利,是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结果。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业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华北基本上获得解放,并使华北、东北这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我军在付出较小代价的情况下极大减少了国民党军的力量,同时对国民党的士气是沉重打击。

篇8:抗战读后感作文

《抗战家书》一书收录了左权、吉鸿昌、张自忠、戴安澜、蔡炳炎、谢晋元等抗战先锋的近百封家书及其背后的故事。该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 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家书, 带着战火纷飞的气息, 用朴实的语言、纯真的感情, 抒发着爱国爱家的赤子之心, “国将不保, 家亦焉能存在”。一封封凝结着国敌家愁的家书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家国观,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抗战家书》的特点

(一) 本书的一大特点是新。

1. 视角新。

《抗战家书》不仅收集了左权、吉鸿昌、蔡炳炎、戴安澜等英雄人物和革命志士的家书, 而且收集了那个年代普通民众的家书, 一个个生动、鲜活, 且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示了抗战时期的军民生活, 展现了他们侠骨柔肠的爱家之情和视死如归的报国之志。对抗战家书的研究, 为抗战历史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这些散落在民间的家书从多个侧面反映了抗战时期和为国为家的情感。家书的作者亲历了那个时代, 见证了那段历史, 他们在家书中有深沉热烈的情感表达, 这是不同于一般史书的记载和描述的。

2. 材料新。

《抗战家书》征集了大量抗战时期家人、亲友之间的通信、手稿、照片, 并在每个人物家书后面介绍家书故事的背景, 附书信照片和人物相关照片。通过一个个不同身份的人物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和朴实生动的照片, 还原了那段令人难忘的中华民族抗争史。这些家书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保存至今, 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有些家书是名人的遗物, 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如1937年9月, 即将率军出川抗战的傅常将军给家人留下一封简短的“遗书”, “遗书”后被刻在灯柜上, 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这封特殊的家书成为川军舍家为国、奔赴国难的历史证物, 弥足珍贵。

(二)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实。

1. 材料翔实。

全书分为上篇、下篇两部分。上篇收录的是抗战前线将士们的战地家书, 包括战斗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队;下篇收录的是各阶层民众与抗战有关的家书, 并以写作时间为序排列,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14年抗战的历史。全书对相关人物做了详细注解, 附了当时的家书照片和人物合影, 并介绍了家书相关的背景资料, 内容丰富翔实, 可读性高。

2. 情感真实。

从该书选编的家书来看, 早的写于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不久, 晚的写于抗战刚刚结束, 涵盖14年中国抗战的全过程。从该书选编的家书来看, 早的写于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不久, 晚的写于抗战刚刚结束, 涵盖14年中国抗战的全过程。该书收录的家书既有战场上给亲人写的绝笔信, 又有爱国志士慷慨就义前对子女爱人的叮嘱, 对战友兄弟的临终托孤。他们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家人的不舍与眷恋, 在严峻的现实中闪耀着不灭的希望和乐观的精神。在血与火的历史中, 抗日志士们绵长醇厚的骨肉亲情, 前仆后继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系国系家的深厚情怀在一封封家书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3. 语言朴实。

由于作者文字水平各异, 语言习惯不同, 编者在保持家书原貌又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进行了整理, 因此该封家信中的语言朴实又个性鲜明, 读来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该书对家书的背景和人物进行了介绍, 加深了读者对特定情境下家书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领悟, 读来使人身临其境, 真实感人。

二、《抗战家书》中的家国观

(一) 国泰方可民安, 国为家之基。

1. 国之不存, 家何在焉, 革命志士舍生忘死赴国难。

“国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 国将不保, 家亦焉能存在?”这是著名抗日将领蔡炳炎在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中书写的亲情家书, 他由常州赶赴上海阵地前写给夫人赵志学的亲笔信, 搁笔四天之后, 蔡将军即在与日军的拼杀中英勇殉国。大敌当前, 作为丈夫、军人, 蔡将军选择了为国尽忠, 用生命维护了中国军人的尊严[1]P21。革命志士为了家园, 保卫祖国, 舍生忘死。胡孟晋家书中说:“大难当头, 应踊跃赴前线杀敌, 而妇女们阻碍其夫或其子之伟志。希望你将无知识的妇女组织起来, 宣传和教育他们, 使伊等知道‘皮之不存, 毛何附焉’?‘国之不存, 家何在焉’?”[1]P75有国才有家, 这也是革命志士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奔赴国难, 至死不渝的原因。

2. 国家和平、社会稳定, 普通民众才有家庭亲情温暖。

国家和平昌盛, 才有家庭天伦之乐。一位抗战时期颠沛流离的普通民众在家书中说:“悲莫悲兮生别离, ”古人早有此言, 我为什么要舍却你们千里迢迢地在外面奔走呢?但是, 千不得已、万不得已, 终究舍却你们到了温州, 看着信如追他的两个儿子, 我便想起你们来了!到了南昌, 看着明哉祖孙三代都那么快乐呢, 我又想起你们来了……现在我离开了上海, ‘几时亦回上海’这句话已不在我希望之中了, 但是难道和你们终不相会了吗?那么我仓皇奔走, 究竟为了谁呢?究竟为些什么呢?在我的意思, 宁可带了你们喝粥汤, 不愿舍却你们吃鱼肉。”[1]P174这封家书真实记录了一位失去家园的难民辗转流徙、悲凉无助的人生轨迹, 通篇贯穿着醇厚的父爱和亲情。对于当时只有5岁的姚慰瑾, 父亲留给她的记忆实在是太少了, 但是父亲走后, 接连寄回的10余封家书则伴随她的一生。“听说我父亲是1938年8月去世的”。60多年后的今天, 一提起父亲, 姚慰瑾还是伤感不已。她一直都不知道父亲去世确切时间和地点, 更无从寻找他的遗骨。“一下子人就没了, 我母亲也是从别人那里听说父亲的死讯的。当时兵荒马乱, 我们孤儿寡母的, 又到哪里去找呢?”[1]P177战争夺走了年幼孩子的父亲, 给一个人和一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封家书的作者是一个因战火流离失所的教师, 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家的关切和热爱, 以及相聚无望的无奈、凄惶和悲凉的生命状态。参加衡阳保卫战的余子武将军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家书中说:“长沙已失守, 我军到湖南后仍未遇敌。湖南已沦陷七八县, 老百姓扶老携幼逃难者不计其数, 真是可怜!”[1]P150有国才有家, 国泰方可民安。

(二) 舍小家为大家, 家为国之本。

新四军五支队司令部秘书胡孟晋1939年11月28日写给妻子的辞别信中, 时时以“舍小家, 顾大家”的道理与妻子儿女共勉, 又不免在信中抒发对妻子儿女的思念和对家中的关切。家中妻子不仅在情感上支持丈夫, 而且不辜负丈夫要求自己积极参加抗日爱国活动的期望, 投身家乡“妇女抗敌协会”的组织工作, 在丈夫逝世后又抚养几个孩子长大成才。正是一个个这样的家庭支撑着抗战的胜利。

左权将军壮烈殉国前几天写给爱妻刘志兰的最后一封信, 表达出对女儿的思念及渴望全家团聚的心情, 透露出左权将军对刚刚投身革命的亲密伴侣的款款深情和无尽关爱, 对刚出生女儿的无比疼爱和牵挂, 让我们看到这位驰骋疆场的英雄对亲人冷暖关爱的侠骨柔情。正是这种骨肉亲情和对家的热爱使将士们在艰苦卓绝的战争中获得心理的支持力量。“此间一切如常, 唯生活较以前艰难多了, 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今年没有种花, 也很少打球”[1]P136。左权将军通过种花思念自己的爱妻, 在家信末尾发出“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 何日相聚?念、念、念、念!”[1]P136的感慨。可以体会到家庭对抗日英雄的支持力量。

(三) 尽忠报国与育儿孝老, 家国密不可分。

“为国战死, 事极光荣。所念者, 老母外出, 未能侍奉。端公仙逝, 未及送葬。你们母子今后生活, 当更痛苦……我要部署杀敌, 时间太忙, 望你自重, 并爱护诸儿, 侍奉老母”[1]P99。在给妻子写了寥寥数语的绝笔信后, 戴安澜又悄悄给三位亲友写了一封托孤信, 信中流露的是一个普通的丈夫和父亲对家人的眷恋不舍:“余如战死之后, 妻子精神生活, 已极痛苦, 物质生活, 更断来源, 望兄等为我善筹善后。人之相知, 贵相知心, 想诸兄必不负我也。”[1]P100这是戴安澜在缅甸同古保卫战中歼灭日军4000余人, 北撤回国途中遭日军伏击, 受伤殉国后, 人们在他的皮包中发现的两封家书, 其爱国情怀、报国之志, 催人泪下。

爱国绅士于登云在临刑前给其长子留下一封遗书。信中这位慈父舐犊情深, 谆谆教导, 语重情长。“你年纪不小, 本拟父子天年, 未想半途分别, 你之命, 父之运也!所望读书尽心, 务必前途。侍母要孝, 勿劳其生气, 以便领你们兄弟姐妹过日子。如你母有生气时, 你要跄之请罪, 以何时欢喜为止。兄友弟恭, 妹妹之领导, 你的责任太大。将来各地处你要均应前往看看, 以长经验。择友慎行, 要比为父有不好之日, 你不要口出怨言, 以免招祸生此地。善法也。勿得犯口为要。”[1]P157这位爱国志士对家人的遗嘱令其子一夜长大, 遵照父亲的教导努力学习, 孝顺母亲, 谨言慎行, 以身作则带弟妹, 为母分忧。

革命烈士在抗日救亡、为国捐躯的前夕, 最不舍的牵挂是家人, 或者临终托孤, 或者谆谆教导, 他们不屈的抗日爱国精神是家人最宝贵的精神支柱和力量。他们抗日的宗旨是为国为家, 可见国与家是密不可分的。

三、《抗战家书》对青年学生的启示

(一) 青年学生应从家书中汲取抗日英雄的民族精神, 牢记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青年学生要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 但不被仇恨蒙蔽双眼, 真正全面了解日本民族, 学习长处并且努力寻求超越。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自身做起, 不发牢骚不抱怨, 用行动影响和改变周围环境, 树立我是怎样的我的祖国就会是怎样的主人翁意识。青年学生通过阅读抗战时期的家书, 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屈辱的民族史和不屈的抗争史, 从细微之处深入体会“覆巢之下, 安有完卵”, 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 以及革命志士誓死保卫家园, 绝不让列强侵犯和践踏祖国的民族精神。抗日战争已经胜利70周年, 这样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依然激荡在人心, 鼓舞青年学生铭记历史, 奋勇前进, 努力用自己的行动捍卫民族的尊严, 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青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在新时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发奋学习的宏图伟志, 将个人发展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统一起来, 必将汇成最伟大的力量。

(二) 青年学生从家书中体验家庭亲情的珍贵, 领悟家庭的养育之恩, 进而升华为对社会和祖国的热爱。

《抗战家书》中收集的家书很多都是在危难中写就的,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 家书除了体现对祖国的热爱外, 还体现了亲人间暖暖的温情, 有与抗日救亡, 躲避日寇轰炸相关的仔细叮咛, 有对家人的不舍和牵挂, 也有对亲友的临终托孤。青年学生应深入体会父母舐犊之情, 领悟家庭养育之恩, 培养对家的深厚感情。和平时代, 青年学生应深入社会实践, 传承中华文化, 提高自身修养, “入则孝, 出则悌”。在家孝敬父母, 在外像对待兄弟姐妹那样团结和关爱身边的人。将对家的深厚情感迁移到对社会成员的情感, 维护社会的团结、稳定。在此之上, 青年学生可以通过饱览祖国河山, 培养对祖国的热爱。爱国主义是一种对祖国的真挚热爱的情感。青年学生的爱国之情体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力量的报国之志, 体现在爱亲人、爱故乡、爱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朴素情感, 以及由此产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三) 青年学生应将爱国与爱家之情融合起来, 将个人成长、家庭幸福与民族振兴统一起来。

1937年9月, 即将率军出川抗战的傅常将军给家人留下了一封简短的“遗书”。“余奉命出川参加抗日战争, 将奔赴前线。希汝等勿忘国难, 努力学习, 强我中华!”傅常将军出征后, 其妻子让工匠照丈夫笔体原样将这封家书雕刻在灯柜上, 一是教育后人报效国家, 二是为能长久地保存这封家书, 让家书随灯柜陪伴自己, 陪伴儿女, 永远流传下去。由此可见, 家与国是水乳交融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是国家的支持力量。对父母的关爱与孝顺, 对兄弟的友爱和恭敬是人伦道德, 也是社会责任, 更是爱国的实际行动。刻苦学习, 努力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既是个人成长的需要、家庭的期望又是现阶段爱国的实际行动。因为努力学习, 努力增强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本领, 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 这是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 也是关乎个人成长和家庭期望与幸福的事。此外, 青年学生还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逐利的幸福观不仅毁坏自己的幸福, 后代的生存和幸福条件也遭到破坏。青年学生在谋求个人发展和家庭富足的时候, 要站在社会和民族长远发展角度, 将二者统一起来, 只有这样个人才能真正在历史框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 获得个人的充分发展和内心的幸福安宁感。

摘要:抗战时期的家书最能体现这一特殊时期的家国观。左权、吉鸿昌、张自忠等舍生忘死赴国难的抗战先锋的近百封家书集中体现了国之不存, 家何在焉, 国为家之基;舍小家为大家, 家为国之本;尽忠报国、育儿养老家国密不可分的家国观。青年学生应从中汲取抗日英雄的民族精神, 牢记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体验家庭亲情的珍贵, 领悟家庭的养育之恩, 进而升华为对社会和祖国的热爱。

关键词:抗战家书,家国观,青年学生,启示

参考文献

篇9:《抗战音乐史》读后感

关键词:抗战音乐史 音乐家

正值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举国上下沉浸在纪念胜利的号角声和《黄河大合唱》等歌声的日子里,一本既具翔实史料价值,又具可读性和研究性的史学著作《抗战音乐史》问世了。该书的出版发行,是我国音乐界、音乐史学界的一件幸事,也是年近八旬的陈志昂先生在晚年对中国音乐事业的又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義的贡献。它为我们研究和学习抗日战争时期我国革命音乐文化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史学资料,对于我们进一步弘扬革命文艺传统,发展我国现代音乐艺术,具有深刻而现实的意义。

上世纪30年代初期,日本侵略者的隆隆炮声把中华民族推向了灾难的万丈深渊,同时也燃起了中华民族奋起抗日的火焰。战争与时代的结合,音乐艺术与抗战的融汇,更新了音乐艺术创作的内容和形式,抗战音乐艺术呈现出鲜明的时效性、大众性、激昂性等崭新的美学特征。正是因为抗战的内容才使音乐艺术与人民的关系空前紧密,广大音乐工作者开始与以往较为陌生的工、农兵和劳动群众接触,团结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鲜明旗帜下,开赴战区和农村,用铿锵有力的音符和跳动激昂的节奏鼓舞人们奋勇抗日,掀起了切合广大民众审美能力和适应武装群众与抗日宣传的形势需要的以救亡音乐为主旋律的战时音乐艺术创作的高潮。从此,歌声成为激励人们走向战场,勇敢杀敌的号角。

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国内外政治环境的相对稳定,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政策指引下,艺术创作者们开始了音乐史学的研究和创作工作,先后出版了大量具有研读性和教育性的音乐史学著作,如杨荫浏先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汪毓和教授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等史学著作,近年来又相继出现了各类不同的专题音乐史,如凌瑞兰教授的《东北现代音乐史》、乌兰杰教授的《蒙古族音乐史》等,但将抗战时期的抗战音乐作为一个专题来单独进行论述的音乐史学著作,陈志昂先生的《抗战音乐史》还属首例。陈志昂先生悉心研读史料,勇于吸取史学成果,认真清理和分析各家史观,编写出了这部《抗战音乐史》,为我们更深入、具体的了解中国抗战音乐史提供了一份翔实的音乐史料,使新时期的莘莘学子能够全面系统的认识发生在抗战年代的抗战专题音乐发展史,从中吸取知识和力量,得到应有的历史启迪。

《抗战音乐史》全书共分为八章。前有“绪论”后有“后记”,中间附有插图,洋洋洒洒29万字。从抗战前期的爱国歌曲到救亡歌曲和救亡歌咏运动;从抗战初期的音乐到解放区时期的音乐;从国统区的音乐到沦陷区的音乐,全书以不同时段和不同区域作为切入点,以不同视角突出音乐家和音乐作品两条主线,紧握时代特征和当时社会思潮与音乐艺术互动融合的逻辑脉络,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将中国抗战时期15年的抗战音乐创作风雨历程,或浓妆、或淡抹,勾勒出一幅中国抗日战争音乐史的斑斓画卷。细读此书,笔者认为此书具有三大特点。

一是在历史的叙述中,以抗战歌曲的创作为中心,突出音乐家和音乐作品这两条主线。

音乐史是一部音乐的历史,在记录这段历史的过程中,就应以音乐作品为主要描述对象,而音乐家作为音乐作品的主要创作者,音乐史中就理所当然的突出“人”这一因素。《抗战音乐史》正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记载和论述了抗战前后各个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域涌现出的音乐家及其作品。从《抗战音乐史》的目录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作者将抗战音乐的发展和演变分为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章和第二章)是从抗战前期的爱国歌曲到救亡歌咏运动蓬勃展开时期。在这一阶段,作者重点论述了影响最大的聂耳的生平和创作经历,并以聂耳为中心,介绍了聂耳的战友和追随者,如任光、沙梅、麦新、孙慎等音乐工作者的经历与创作成果。可以说这一阶段为“聂耳阶段”。第二阶段(第三章)是抗战爆发后,抗战歌声到处飞扬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作者重点论述了在这一时期成就最突出的冼星海的生平与作品,介绍了诸如赵元任、夏之秋、吴伯超等音乐家的创作经历与抗战歌曲。可以称这一阶段为“星海阶段”。第三阶段(第四、五、六章)为解放区的音乐时期,这一阶段介绍了郑律成、马可、王莘等不同区域的音乐工作者及其音乐作品。第四阶段( 第六、七章)为国统区的音乐和沦陷区的音乐时期,这一阶段作者也简要的介绍了马思聪、李凌、赵沨等音乐人和《荆轲》《秋子》等音乐作品。

不仅如此,作者还在书中为诸如聂耳、冼星海、郑律成等中国乐坛的风云人物立了小传,将黄自、刘雪庵、吕骥等影响了两代人的作曲家的生平、思想、创作、影响作了详细的介绍。以音乐作品为例,《抗战音乐史》著对具有里程碑式的作品如清唱剧《长恨歌》、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新歌剧《白毛女》等着以重墨,详细品评。如冼星海的合唱曲《黄河大合唱》,对于这部在战火中诞生的享誉海内外的一部雄伟的民族音乐史诗,《抗战音乐史》对其产生背景、流传过程、作品影响、群众反映等逐一进行详细叙述,对其九个乐章的题材、体裁、和声运用、节拍变化和表演形式等都作了详细的分析,不仅如此,作者还在其中加入了不少学者的评论和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并配有插图,将一部全面的、完整的《黄河大合唱》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能够更深刻的体会到《黄河大合唱》在艺术上的精雕细镂,更透彻的感受到这部独具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宏伟之作所表现出的中国人民雄伟的气魄和坚强不屈的战斗精神。

二是客观描述与客观评价相结合。

陈先生站在对作品客观负责的思想高度,以当代人实事求是、开放的思维方式,对抗战音乐作品及其作者进行了客观描述,并对不同学者对一部作品的评价提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在述评音乐家时,紧紧抓住音乐作品本体为核心,通过对音乐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入情入理的音乐学分析,给音乐家以客观、科学的历史评价。例如作者在论述沙梅的作品时,对沙梅所作的《打回东北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这首歌是一首构思新颖的二部合唱,中段高音部申诉性的长音与低声部宣叙性的断音形成对比性的复调结构颇有效果,对语言的声调节奏处理也适当,并引用了刘雪庵的话“有威力,有生气”。但作者同时也客观地指出沙梅对于节奏的处理并不是总是样样恰当,像《你问我的家乡吗》和《自由中国》的节奏就大有问题,最后作者总结说:“总之,沙梅自有其历史的成就,但我们不必为贤者讳,掩盖他的不足之处。”(《抗战音乐史》第66页)。又如作者在评价吕骥时,先对吕骥在抗战年代较为突出的音乐作品《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作了评价,认为这首作品不仅延续了音乐家刚健雄壮的气概,同时又融入了宏伟庄严的气象,将颂歌与进行曲恰到好处的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风格。而后又品评了他在抗战时期所创作的具有民族风味的抒情歌曲,如《大丹河》《开荒》《高粱叶子青又青》等。这些歌曲都显示了吕骥向民间音乐学习,向陕西民歌学习的努力与收获。但是,虽然他对民间音乐十分重视,在陕北民间音乐的科学研究方面下过不少功夫,却始终未能自由的运用陕北民间音乐的语言进行创作。掌握和使用运用的能力因人而异,是不能强求一律的。这种情况也不独吕骥为然。(《抗战音乐史》第123页)

nlc202309081224

三是尊重他人学术成果,文中明确注明文字出处,不仅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也彰显了作者学术严谨和求真创新的人格魅力。

陈先生既是音乐家又是评论家,所以从该书的每一个章节的标题到文章笔触都显现出音乐评论家热情洋溢的气质和理性的思考。我们知道凡署“著”的出版物,都應是个人独立研究、具有创见性的成果。我们在写作中引用、转述他人成果时,都应标明所引文字的来源、出处。而现今的许多作者在著书时不加注释,只是在书末开列一个“主要参考书目”,并不在行文中对此加以说明,这就造成将别人研究后写出的文字算在自己的著作名下的事实。但陈先生并不如此,凡是在他书中出现的其他学者说过的话、写过的字,作者都详细地在该句后面标明作者和出处。例如:作者在评述有关陈田鹤音乐作品的一般特点时,引了“陈田鹤在作品中更重视作品的意蕴的深邃和歌唱与伴奏做线条性的复调结合”,紧接着在括号中标明“汪毓和:《20世纪华人音乐创作概观》,见《回首百年》第16页”。又如:作者在论述华中地区的专业化合唱队伍时说虽然由于条件所限,声部不一定十分均匀,主要是女声较少,以致后来成为著名作曲家而当时“刚满10岁的童声小鬼吕其明等也参加了女声部” 演唱《黄河大合唱》。随即作者将引号中的文字用括号明确标明其出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选编·抗日战争时期》第4册,第260页)”。像这样的标注在书中只要有引文的地方都可清晰地看到。这既方便了他人查找核对,又证明了自己引文来源的可靠与准确;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原著者的尊重、不抄袭他人成果,尊重他人的高尚品格,更体现了作者站在客观史料和对他人观点分析的基础上,经过独立辩证思考,遵循起码的学术规范,得出富有新意结论的创新精神。

《抗战音乐史》的特点当然不仅仅是以上几点,它的丰富史料和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客观、独到的音乐学述评,以及充满思辨精神的理论分析、音乐家和音乐作品的丰富性都是《抗战音乐史》值得欣赏的地方。但是古语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抗战音乐史》也并非十全十美,如前所述作者对各时期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了客观独到的音乐学分析,但遗憾的是书中缺少了供读者阅读的谱例,尽管作者对这些作品加以有详有略的评说,但对于没有接触过这些作品,一时又找不到谱例的读者来说,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感,甚是一件憾事。另外,他对许多音乐家在不同的章节有重复的论述,从目录就可以看出,例如冼星海就分别在第二章的第五节、第三章的第一节、第四章的第四节,以大量文字加以论述;吕骥分别在第二章的第五节、第三章的第三节、第四章的第三节论述;任光分别在第二章的第四节、第三章的第二节、第五章的第四节论述。除此以外还有像张曙、刘雪庵、江定仙、赵元任等作家都有重复论述。读来让人有重复累赘之感。

以上几点笔者冒昧提出,仅供陈先生参考。

抗战时期的抗战音乐是植根于民间的肥沃土壤之上,在抗战的时代风雨浇灌下成长起来的,在整个抗战运动中起到了其他文艺运动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历史的角度看,它是整个中国音乐史的一翼,是争取民族解放的“先锋文艺”,是中国革命音乐的历史起点,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不可磨灭的功勋。风雨兼程之后,中国的音乐史学研究必将在更为开放和宽阔的环境中,走向更加多元、更加丰富的繁荣之路。加以时日,我们再回首中国音乐史的发展,《抗战音乐史》当是一笔可贵的史学文献。

篇10:抗战阅兵式观后感900字作文

【作文一】

今天,9月3日,是我们中华民族重大的节日,是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日。北京******广场,其乐融融,五十六个民族在音乐的伴随下,翩翩起舞,那鲜艳的各色服装把典礼打扮得绚丽多彩。六十声礼炮轰然响起,响彻大地。在斗志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的》的伴随下,一支支受阅方队徐徐的映入大家的眼帘,他们的脸上显示出威武庄严的神情,一个个昂首挺胸,精神抖擞,迈着整齐一致的步伐走过主席台前。仔细观看,不禁为之赞叹不已:每一个士兵的体型基本一致,步伐划一,没有一个人打乱整体,犹如一人在行走。三千人的队伍啊!想要做到这么整齐,他们得在台下练习多长时间啊!我不禁肃然起敬。尤其是受阅飞机飞过******上空时,拉出那一条条彩色的烟雾道,犹如彩虹般五彩缤纷,令人惊叹。这是多么一条美丽的.风景线啊!更令人惊奇的是那“空中加油”的壮观场面,前面一架大飞机,后面两架小飞机,呈三角状,大飞机两侧尾翼伸出两条加油管道指向小飞机,实现空中对接,从而实现空中加油。这是以前历次阅兵所没有的,是我国高科技的体现。目前在世界上还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实现空中加油这项神奇的高科技呢!

国庆阅兵向世界展示的是我们国家的强大,军人的强悍,科技的先进,同时也表达了我们爱好和平的愿望。回眸历史,翻开令我们骄傲的一页,古代多少英雄豪杰浴血奋战,那时的中国是强大的,外国人根本不敢侵略我国。但是到了近代,中华民族遭受了多少屈辱啊!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九一八事变,日本的铁蹄践踏我们的大好河山……中国成了待宰的羔羊,这些历史令我们愤恨不已。

1949年,伟大的毛泽东主席在******城楼庄严地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那一刻起,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领导人的带领下,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起来。今天,盛大的阅兵式不就是祖**亲六十年来繁荣昌盛的体现吗!今天,我们是新世纪的少年,是未来的希望;明天,祖国将由我们建设,历史将由我们谱写!

加油吧!时代的接力棒将由我们传递下去!

【作文二】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我早早的就在电视机前等候,心中按捺不住激动,巴望阅兵式快点到来。我从电视画面中,看到金秋九月的北京,秋高气爽,空中不时飘着一缕白云,柔和的阳光散满庄严的******广场,******城楼沐浴在金黄的阳光中,显得十分雄伟,之前,我刚刚从语文课中学过《******广场》这一课,对******广场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当我看到电视中播放的场面,我还是被******广场上的美景深深的吸引。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上午10点,当主持人宣布庆祝仪式正式开始,镶嵌着国徽的礼炮齐放70响,200名国旗护卫队员伴着雄壮的国歌声中,护卫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的目光注视着五星红旗,随着大家也大声地唱着国歌。

接着,国家主席******乘坐红旗检阅车驶出******,经过金水桥,检阅44个地面方队,排列在长安街上的14个徒步方队、30个装备方队,威武庄严。

上一篇:路上的风景作文200字下一篇:小学常见警句、谚语、歇后语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