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2024-08-05

喜剧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精选6篇)

篇1:喜剧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在说这部电影前,先看看它目前的成绩:时光9.3 、豆瓣 9.4、迅雷9.8、imdb8.1.虽然不能以这样简单的打分成绩来作为评价一部电影的手段,但这么高的评价已经可以说明了这部电影确实感动了非常多的人,确实让我们发现了心中那些尚未被这个世界所吞噬的美好。

这部电影时间有点长,2小时40分,名字在一些地方更是被无耻的翻译为《三傻大闹宝莱坞》,我想大部分人看到这个名字一定会以为这是一部又丑又长的印度阿三脑残电影。但看完整部电影,一点都没有冗长的感觉,故事情节十分紧凑而且剧情超级跌宕起伏,看到最后我差点以为男主角发明时光机器返老还童了·······

整部电影会让你经历— 笑—哭—笑—哭—笑的情绪起伏。男主角阿尔米`汗据别人分析是汤姆汉克斯+吴彦祖+青年版憨豆的混合体。演技十分强大 ,45岁高龄完全演活了一个20岁大学生,看了一些他的个人简介,发现他简直是电影中wangdu的真人写照,他21岁爱上邻居家女孩,因为宗教信仰不同,父母极力反对,然后他们两人私奔,现在仍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今天屋外超过37度,看完这部电影后就像刚刚在大海里翻滚一番凉爽无比,整个人热血沸腾,却又充满力量。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天气,能看到这样一部电影真是件幸福、美好的事情。

其实这部电影的剧情并不是多么奇特,多么与众不同。在一些人眼里,甚至很俗。但不得不说,演员的配合十分有爱,演技真诚不做作,仿佛就是生活中10几年的老朋友一样。电影中的那位教授简直是现实中的无数老师,家长,以及一些装模作样的“老前辈”,他们通常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我们,社会上人心险恶,善良和按自己兴趣是没有饭吃的,我们每天都要在不断竞争中活下去,你不竞争,这个机会就被别人拿走了,按自己的兴趣找工作,能养活自己吗?能买房吗?·····

整个社会的浮躁也使我们越来越急躁,这种竞争意识带来的不安全感致使我们越来越没有耐心。正如一篇新闻报道中所说的那样,现在的我们最爱“快进”,狂点“刷新”。评论,要抢“沙发”。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车,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磁悬浮。坐飞机,最好是直航。做事,最好是名利双收。创业,最好是一夜暴富。结婚,最好有现房现车。排队,最好能插队。若不能,就会琢磨:为什么别人排的队总比我的快。

上面这些是竞争意识带来的最直接的弊端。而电影中的主角wangdu完全不安这个社会的规则出牌,什么狗p竞争意识,什么教条框框,什么罗嗦乏味的理论基础,这些他都无视。他鼓励身边的朋友追随自己的兴趣,学真正适合自己的东西。鼓励教授千金不要去为了结婚而结婚,就像现在的社会结婚潮一样,很多女生到了适合的年龄,家长就迫不及待要把女儿嫁出去,只要找个老实点的,有房有车的男的就可以了,管他们直接有没有爱情呢,没有的话,结婚后慢慢培养吧。

电影中的主角们所做的就是生活中很多人想做却又不敢做的事,面对亲朋好友的攀比,我们不得不越来越功利,我们放弃了我们的生活爱好,我们渐渐变的是顺着社会上应有的生存路线而活下去,而不是为了自己过得更美好,为了每天不一样的精彩而生活下去。

当然电影中最精彩也最感人的部分是关于友情的。3个idiots过着的生活是我们向往的,3个idiots彼此坦诚相待,3个idiots可以为兄弟赴汤蹈火。这三个白痴看的好让人羡慕啊。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白痴”朋友呢?社会的残酷让更多的人封闭自己的内心,我们越来越难交到知心的朋友,很多人最好的朋友都是学生时代的吧,对我来说,就是这样。

正是这些已经在现实世界中被吞噬的美好,被这部电影激发出来,才会让这么多的朋友,在看完电影的第一时刻马上激动不已的打上最高分,来表示对这种美好的渴望。

有些事情现在不做,就一辈子也都不会做了。

其实我们都可以有这些美好的。

篇2:喜剧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整个影片核心直指:追求人类心灵的自由!

这是个永恒的话题,但在现实中又有多少人做到?所以每次在人类进化的转折时机都要呈现出一批先驱,用他们的勇敢、胆识来亲身验证真理,引导人们前进步伐的方向!

人类从未停止过追求真理的步伐!

从探究宇宙的形成,物种的进化,各种先进的发明… 那么多对外在事物的研究,让我们的生活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现在人类更发现一切的根源还在内心,所以目前不乏有人探究心理、心灵、生命实相等,看似虚无缥缈的世界…

我喜欢片子中主人翁对自由和喜欢的观点以及追求,我们现实中试问有多少人真得活得很喜悦?很自在呢?多少为不是为了别人的标准而活,身体虽是自己的,而生活由别人设计…

我曾经非常非常的渴望自由的生活,但是我发现在茫茫世间,这个东西是最容易丢失的!

当你发现你的活法和周围的人不一样,你被划分为另类,你被人们用审视的目光上下打量,甚至被大部分人拒绝时,你还能坚持你的初衷,你自由的内心吗?……

生活是个严格的训练场,要想真得活出自己,就要先过这个巨大的考试,你能否承受得了人世间的常规法则对你的审视?在你内心的追求与现实有明显的冲突时,你是否还能站着面对一切?……

当你的生活不尽如人意,当你的生活还不知飘向处,当你也在茫茫一片中寻找自己的方向,别人对你信奉的观点频频摇头时;你还能坚持对自己说:“All is well!”吗?

所以说,当一位先行者是多么不易;当你认识到这一点时,再重新做一下你生命的选择,如果坚持你的初衷就请做好心理准备,在这个途中将来可能还会有迷失,只要当自己看到那远方的明灯时,你愿意再次踏上心的方向;愿意回到你当初内心的方向时,你现在就可以起程!

篇3:喜剧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一、《泰囧》和《三傻》的产业因素分析

印度和中国虽同属东方国家, 但海外市场差距极大。印度电影成功模仿好莱坞行销世界,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影出口国;而中国电影海外票房除在东南亚外, 屡屡碰壁。《泰囧》和《三傻》并不只是一部电影的失败或成功, 它们代表了各自电影产业在世界市场接受考验的结果。

第一, 制作方面。国内电影市场商业机制空前高涨, 多依赖粉丝经济。即使内容、口碑不佳, 也能运作获得高票房, 如《泰囧》能取得高票房, 是因之前电影《人在囧途》所产生的粉丝效应。《泰囧》虽更换制作班底, 但还沿用《人在囧途》中的大部分笑点, 如徐铮和王宝强飞机上相遇、王宝强扮演傻气角色等;并巧妙使用片名《人在囧途之泰囧》以吸引原有粉丝。很多粉丝继续观影, 促成《泰囧》获12 亿票房, 所以后来才有《人在囧途》制片方状告《泰囧》制片方的抄袭官司。在内容上, 我国电影新瓶装旧酒, 又缺乏合理的评判标准, 虽表面上一片繁荣, 但佳片不多, 难以在竞争中发展。在语言上, 《泰囧》制作时只选择汉语、泰语两种语言, 在中国是汉语发音、中文字幕;在泰国是泰语发音;而其他国家则用中文配音、英语字幕。这忽略了英语这一世界通用语的强大作用, 造成观影困难, 影响传播。而《三傻》发行语则采用北印度语、乌尔都语和英语, 并且依发行国不同而相应配音。采用英语推动了宝莱坞海外市场的扩展。在叙事上, 《泰囧》以一种现在进行时的叙事模式来带动观众, 而美国人喜欢有怀旧色彩的电影, 喜欢熟悉的大龄演员和导演参演的影片。在海外, 美国人熟悉的华语演员和导演为成龙、章子怡、张艺谋、李安等。《泰囧》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 从导演到演员基本都不为海外观众熟知, 这是票房失败的一个原因。而《三傻》以好莱坞电影为模板, 在回忆中展示电影。同时, 电影又有北美观众熟知的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尔·汗。依据其《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北美的成功经验, 制作了符合好莱坞审美的《三傻》, 并推动成功。

第二, 发行营销方面。从档期看, 《泰囧》发行时间不当。国内2012 年12 月12 日上映, 北美2013 年2 月8 日上映, 两月时间差已出现盗版, 加之新时代观众看电影首选网络, 不喜欢进影院, 造成《泰囧》北美受众范围小。而《三傻》则基本全球同步上映, 并且选择最适合档期:在中国、港台地区选择贺岁档旺季;在欧洲和北美地区, 选择新年圣诞节上映;在日本选择稍晚黄金日。电影发行只要选对档期, 即使影片不佳, 也能获得较好票房。可见, 《三傻》的制片方已对海外电影市场深入研究, 并选择最合适档期为电影成功占据先机, 在排片量少的北美也最终展示黑马之势。

从宣传策略看, 《泰囧》以外语片身份在北美宣传, 受众范围变小;且只有AMC华人区的29家影院而非所有影院, 使受众更少, 和《英雄》的2031 家影院相比, 简直是天壤之别;加之电影上映前一周才宣传, 使受众变得更少。而《三傻》则在北美借助二十世纪福克斯家庭娱乐公司的营销成功上映。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是好莱坞8 大电影公司之一, 多发行大片, 票房号召力远强于AMC公司。所以, 《泰囧》的失败也就不足为奇。

第三, 经营制作方面。印度电影采取分散经营方式, 在孟买、德里和孟加拉国等多个城市和国家经营影视基地, 有各种制作和发行公司, 在后现代去中心化的时代追求多元发展。中国采取垂直营销模式, 将制作、发行采取一站式服务, 造成资源不均, 影响发展。

第四, 工业技术方面。宝莱坞电影技术比中国先进。《三傻》中的航拍技术、长镜头、蒙太奇手法、剪辑等技术都比中国先进且成熟。而且印度善于吸收外资, 从与好莱坞合作中学习技术知识, 发展电影工业。中国电影市场有文化保护机制, 对外资和技术利用不高, 内部竞争又不能促使质变。中国电影产业比较落后, 工业产业技术和规模落后于宝莱坞和好莱坞。

二、《泰囧》海外遇冷的文化折扣分析

文化折扣是指因文化背景差异, 国际市场中的文化产品不被其他地区受众认同或理解而导致其价值的减低, 包含风格、价值观、信仰、历史、社会制度、自然环境和行为模式等因素。好莱坞电影分为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北美以大型商业片为主, 但电影类型化、同质化现象严重, 西方人厌倦了商业大片的视觉感, 观众希望有电影消费的深度体验, 外语类艺术片成为一种补充, 出现了“转向西方”关注深度体验、回归传统电影的趋势。印度、中国的电影都属于外语类电影, 被视为艺术电影。

因为中西方文化差异极大, 所以对待电影审美也不同。中国人含蓄内敛, 讲究言简意赅, 蜻蜓点水似的说明;而西方人则热情奔放, 喜欢直接坦白, 无法领会中国电影中一句简单台词所蕴含的深刻内容。如《泰囧》中台词“我为了得到一个授权书, 比他妈西天取经都难。”在外国人看来可能只有简单四字“西天取经”, 但对中国人却感慨深刻, 因为那代表难上加难。所以, 这会让外国人产生难以理解的感觉, 这样文化折扣就产生了。《泰囧》和《三傻》同是东方热卖喜剧电影, 在海外所受待遇却天差地别。归根到底还是内容和文化上的差异而产生的文化折扣, 导致了电影所受待遇不同。

第一, 消费文化层面。当下中国正处社会转型期, 逐渐进入后工业社会。娱乐经济兴起, 消费文化盛行, 偏爱简短、快速、娱乐的因素。近年来观影主体变成80、90 后, 这更是注重当下的青年人。消费的热门电影如《泰囧》等都是表现时尚、出国旅行等风潮, 是年轻人现实生活的映照, 满足他们的感受和追求, 在观影中体验轻微的快乐。而电影整体流于肤浅, 制约了深度发展, 满足国内需求却限制了向外发行的潜力。如《泰囧》表现的是在利益和环境、发现真我之间的权衡, 最后发现真我而放弃利益, 主题思想很好, 但结局却泛泛而谈, 没有达到发人深省的地步, 又因思想性不强, 欠缺普适价值, 国际化程度不高, 造成传播受阻。

跟随好莱坞偏向西方的印度改变制作方式以期扩张市场。印度是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 宝莱坞为了电影能行销全国和世界, 注重异中求同, 较少表现宗教文化、地域特色等特征, 较多体现具有普世价值的因素, 如反对专制, 追求自由与爱情, 嘲讽僵硬教育制度等, 这些都是在综合自身和好莱坞之后提炼出来的。这些因素在《三傻》中都有集中体现, 适合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 适合穷小子追求富家女爱情套路的全世界, 适合呆板教育盛行的东亚地区等, 在内容上完败《泰囧》。所以, 当表现浮华现实的《泰囧》和深刻思考教育、亲情、文化等多方因素的《三傻》出现在西方时, 与西方文化相悖的前者, 和文化一致的后者也就产生了不同结果。

第二, 价值观方面。中国文化注重德性、和谐文化, 西方文化注重智性、对抗文化。同样是一个人坚持努力获得很大成就, 在中国会因为他最终发现内心真实而放弃一切, 而在西方则会接受一切并承认这是个人奋斗的结果, 体现个人英雄主义。《泰囧》中徐朗最终放弃对环境有害的新产品, 获得内心的升华, 这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 功名利禄乃身外之物, 人最重要的是发现自我。而《三傻》通过“捣乱者”最终成为成功者的兰乔和呆板的教育体制产生强烈对比, 展示了兰乔在跟随内心后的个人英雄主义, 于国于民都有利。近年来, 印度电影也出现转向西方的趋势, 电影制作也符合西方价值观, 所以会有好票房。

对于西方观众来讲, 只有满足自身价值观和文化共享等条件的文化产品, 才能得到认可, 所以很多国家在进行文化扩散时文化产品需要适应其文化, 这期间必然使产品价值打折, 也影响到消费者兴趣。近些年, 北美市场就对中国电影, 不论制作还是导演、演员, 全部都失去兴趣, 造成中国电影频频失利。印度虽是东方国家, 在发展电影工业的同时, 利用好莱坞资金和技术发展自己, 并转向西方, 适应其文化需求, 才造就了《三傻》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陈林侠.现代性反思与当下中国电影的文化竞争力——以北美市场外语片与中国电影的比较为核心[J].社会科学, 2015 (06) .

[2]陈林侠.北美市场与当下中国电影的文化折扣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04) .

[3]熊焱煦.2 003-2013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状况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4.

[4]张慧瑜.印度宝莱坞电影及其对“中国大片”的启示[J].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1 (03) .

[5]赵凤兰.“宝莱坞”电影的启示[N].中国文化报, 2014-08-28.

[6]陆地, 梁斐.宝莱坞影业集群:全球化浪潮的获益者[J].新闻爱好者, 2014 (03) .

篇4:三傻大闹宝莱坞

主演:阿米尔·汗 / 卡琳娜·卡普 / 德瓦汉 / 沙尔曼·乔什 / 奥米·瓦依达

上映日期:2009-12-25(印度) / 2011-12-08(中国大陆)

豆瓣评分:9.1分

剧情简介

本片根据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处女作小说《五点人》(Five Point Someone)改编而成。法兰、拉杜与兰彻是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三人共居一室,结为好友。在以严格著称的学院里,兰彻是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不死记硬背,甚至还公然顶撞校长“病毒”,质疑他的教学方法。他不仅鼓动法兰与拉杜去勇敢追寻理想,还劝说校长的二女儿碧雅离开满身铜臭的未婚夫。兰彻的特立独行引起了模范学生“消音器”的不满,他约定十年后再与兰彻一决高下,看哪种生活方式更能取得成功。

本片获孟买电影博览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配角、最佳剧本等六项大奖,并获国际印度电影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情、最佳摄影等十六项大奖。

影评

《三傻大闹宝莱坞》:

诙谐笑闹却不乏哲思的人生百科全书

如果奥斯卡增设一个“年产量最大的电影产业基地”奖,那毫无疑问,这个奖当之无愧地应该属于宝莱坞。平均每年保持一千部电影以上,其数量早在40年前就超过了好莱坞。当然,宝莱坞在印度也只占了电影市场的四成份额,难怪据说印度人90%都拿电影当娱乐生活的一部分,电影的票价仅仅相当于一瓶汽水的消费。

这部《三傻大闹宝莱坞》,去年在印度影坛呼风唤雨,俨然确立了霸主的地位。如今看完,才竖起大拇指感叹其实至名归。在泪水与嬉笑中,收获了不少异域国度所带来的哲思。在轻松至极的快感中,受益匪浅,实在是“百年一遇”的难得佳作。

这是一场诙谐爆笑的

“无厘头”好戏

本片主打的是喜剧,单从片名就可见一斑。印度式的特有喜剧元素,从开篇就能让人眼前一亮。周星星的无厘头式喜剧,一般不问是非,一味地去颠覆人们最根深蒂固的思想,让人拍案叫绝。然而,在《三傻大闹宝莱坞》里,仿佛任何的笑料都是有理可寻的。就好比在看一本搞笑版的《百科全书》,将笑点依附在最基本的常识和浅显易懂的知识里。三个大男人撑起一台好戏,其实应该说是四个。如果没有这第四个“白痴”来对比映衬,那“笑果”就会大打折扣了。要说这部影片之所以成功,编剧实在是功不可没。全篇将近三个小时,贯穿始末的笑点安插,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俗气,反而觉得恰如其分。举不胜举的搞笑桥段,不知道有多少能堪称经典,至少在观影的过程里,大腿都要拍麻了。“在人类行为学课上我们曾经学过:朋友失败时,你难过;朋友成功时,你更难过。”如此类似的画外音都诠释得嬉笑连连,再配以卖力而精湛的演技,实乃喜剧电影的最上层之作。

这是一堂人生哲理的教育课

本片采用了倒叙加插叙的手法,使得整部影片更为连贯,一气呵成,极其照顾观影者的感情线流程。对印度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从最根基开始反驳,既揭露了丑恶的事实,又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想法。把教育的意义融合在嬉笑怒骂中,由那三个“白痴”来加以诠释。“你明明爱摄影,却跟机械结婚”,这是兰彻对白痴A的拷问。很简单的道理,只有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才有意义,才能体会到人生的快乐。不然,一味地追求财富与名利,一味地墨守成规,生命将从此暗淡无光。“你这么害怕明天,又怎么能过好今天”,这是兰彻对白痴B的拷问。是啊,生活中有很多人有梦想,却畏首畏尾,惶恐地担忧明天,只能使一去不复返的今天更加浑浑噩噩。人生能有几回搏,绝不能让害怕战胜自己。当白痴A与白痴B都圆了自己人生梦的时候,兰彻哭了,他是一个好朋友,好兄弟。同生共死那是满口胡言的大话,患难与共才是最真真切切的写照。

这是关乎友情、爱情的

普普通通的人生

“直到昨天我还是个遵纪守法的公民,但在最近的24小时,我让飞机迫降,几乎把XXX的骨灰送入下水道,还让一个新娘逃婚,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兰彻”,这是白痴B的内心独白。人的一生,将会有许许多多所谓的朋友,但真正一辈子的朋友却屈指可数。至少在这部影片的圈地里,只有他们三个风雨同舟。从进入大学就认识的小跟班“毫米”,最后跟着兰彻圆了自己的学习梦,这是友情。“病毒”的女儿与兰彻十年思念的日日夜夜,最终也成眷属,这是爱情。这是再普通不过的平凡人生了。影片穿插的音乐,是印度电影的一大特色。看印度电影,有时候感觉就像夹带了好几部MV,每首歌都有始有终。配以贴切的影片意境,夸张的演员动作,稍显稚嫩的特效镜头转换——异域风情的另类享受。

很久没有如此满足地看完一部电影了,舒缓一下心情之后,脑海中萦绕着影片中的两句话,“考试有很多门,但爸爸只有一个”和那拍着胸口满脸自信的“一切顺利”。

——时光网

“一切顺利,一切顺利……”

“盐水具有极强的导电性,初二物理知识,我们都学过,只有他会应用。”

“这支笔是卓越的标志,等你遇见和你一样卓越的学生,请再传给他,32年,我一直在等那个学生出现……”

“你们都陷入比赛中,就算你是第一,这种方式又有什么用?你的知识会增长吗?不会,增长的只有压力。这里是大学,不是高压锅……”

“知道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知道你的兴趣吗?这就是你的兴趣……跟工程学说拜拜,跟摄影业结婚,发挥你的才能,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

“入学那天,你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用铅笔?如果笔尖断了,失重的话它就会漂浮在空中,进入眼睛、鼻子、仪器。你错了,你不可能一直都对,你明白吗?这是一个重要的发明(指太空笔),你知道吗?我的院长说,等你遇见和你一样卓越的学生……去,学习去,考完试就滚……”

“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

网友评论

闲璐:开始笑,后来哭了,后来又笑了又哭了,最后笑了。好片!

私喜:英俊版憨豆,高情商版谢耳朵。一部2小时43分的电影,一部每一秒你都不想错过的电影。它让我在洗澡时载歌载舞,它让我的心情载歌载舞,我多么希望我写出的影评也能载歌载舞。如果吐血推荐可以让更多人看到它,我愿意迎风喷血三丈长!

篇5:三傻大闹宝莱坞电影观后感

本片讲述了三个年轻人兰彻、法尔汉、拉朱由于相同的专业——工程学而相遇于印度国立工程学院,由于各自不一样的家境,三人不得不应对来自家庭和学院的压力,而他们的同学查图尔是一个只明白死记硬背的人,兰彻执意要让两位朋友明白死记硬背是得不了第一的,所以在考试中考到了第一,又在查图尔演讲时捉弄他,结果在庆功时遇到查图尔,不得已与查图尔打赌,从而引起了开头查图尔、拉朱、法尔汉寻找兰彻的旅程。

并且得知他们的朋友并非兰彻,它只但是是因为他的好学而被前首相看重来代替自我不争气的儿子去上学来获得文凭。“兰彻”虽无属于自我的文凭,但他还是透过几年大学学习而获得了超多知识,更巧合的是,他竟然就是冤家对头查图尔所说的那个拥有500多项专利的科学家,且全球的公司都想得到这个人才。最终,他们一行人最后在某个地方找到了“兰彻”,故事终以大圆满的方式告终。

从“兰彻”身上能够隐隐约约地看到宋濂、东阳马生的影子,他们好学、善学,对学习总抱有满腔的激情,以学习为乐。孔老夫子以前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宋濂、东阳马生、“兰彻”都是这样的人。

如今,随着义务教育的深入,不少同学都产生了厌学的心理,换言之,就是说已经对学习没有一点激情了,这点是万万要不得的。我作为学生,对这点是深有感触地,有人以前问我:“你物理学的那么好,有什么诀窍吗?”我莞尔一笑,说:“学不好物理,不是因为你比其他人苯,而是你对于物理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就是没有激情去学好物理。”我记得以前有一个作家说过:“对于学习,最要命的是什么呢?就是缺少对于学习的激情。你比别人笨,你能够用勤奋去弥补,但你如果对学习缺少了激情,那你就不可能学好了。”

<三傻大闹宝莱坞>,喜剧片而已,但它所折射的社会现象,却让我受益匪浅。

篇6:三傻大闹宝莱坞电影观后感

现实就是难题,稍有不慎就会堕入深渊。而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就深刻地、有针对性性地阐述此问题,也引人深思:

首先是乐观:在电影中主人公兰彻曾多次提到这句话“All is well”,也正是这句话,让他们解决了很多的难题,并从困境中脱身。这正像电影中说的那样:这不是盲目乐观,这是为了让你面对难关时有更大的勇气。正因兰彻他们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才有后来人生的成功。

其次是决定友谊与婚姻的贫富。

再者关于教育,这是该部电影最能给年轻人启示的一个方面。主人公用自己的方式讽刺了学校机械化的教育并尝试改变这种体制,为此他被赶出了课堂,甚至差点退学。但是他还是次次考全校第一,最后就连一直不喜欢他的校长,都承认了兰彻是他见过的最优秀的学生。电影中的消音器就是兰彻的对立面,是机械化教育下的产物,虽然消音器步入社会后很成功,但是失去了创造力,永远没有自由。而兰彻,成为了一名科学家,同时还以自己的方式教导着他的学生们。在某种意义上,他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这部电影初看捧腹大笑,再看感人至深,三看才会明白其深刻道理。它直指现实的弊端,毫不留情的以喜剧的手法讽刺了当今的教育制度、阶级差距和人性等。当影片结束的时候,你会回想自己的校园生活,寻找存在的共鸣点。你可能会为自己当时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事业而后悔,也可能会为自己走对了路线而自豪;你可能会对当初为了梦想而拼搏的自己骄傲,也可能会为当时没有努力的自己懊恼。总之它能让你思考自己曾走过的路,这大概就是作品魅力所在。

上一篇:国内ERP系统现状调查报告下一篇:手机三国的宣传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