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范文作文

2024-07-11

记叙文范文作文(精选8篇)

篇1:记叙文范文作文

文秘助手()之高考满分作文记叙文:

人生

在绿树遮映的弘一法师骨塔下,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高耸的碑石上,“悲欣交集”四个红色耀眼的大字在萧瑟的松声中屹然不动,年复一年,它又在告诉人们些什么呢?这样密而不宣的内心轨迹,我是没有能力揭示它的任何光片羽,也许你也不能——但我想起来了,那年大师正在书斋中打坐,有一位女子携友而来——那是大师出道前认识的,也许有十几年不见面了,当满山门的弟子都期待一次亲情上演时,大师却执意下令把她赶走,这一举动曾经引来世人唏嘘不已,只有大师自己清楚,只有那“悲欣交集”能告诉我们一些只言片语。

人生的境界是自己的意识组成,浮华的世界仿佛越来越模糊这一点,太多的外人期望,众目已待,太多的众望所归充实进我们的生命,造成了自己理想世界的空白,这样的空白太宽太大,如栖鸟飞过汪洋,使人言语起来陷入了犹豫,在夜阑时分清醒地想象,什么是你孩提时的憧憬和梦想,如今它们在你生命的哪个角落?

同样存在着人的空间里,我们不免发现古人的自我认识相当清醒。太多的文人骚客,仿佛除了写作与习画,其他的事顾及很少。李贺说:“我生二十不得志,一心愁谢如枯兰。”才二十岁的人,心旌已经褴褛,像他这样的年龄,正是旁人急于升官进仕,正是他人期望宦达的年代,而他却不顾暇这些,当后人抽丝剥茧地打开他固守的精神世界的产物发现,凄美与惊艳——这样令人惊讶的精神果实,惟独没有蒙翳。跟随他人的期望可以声名显赫,可以去争取物质世界的充裕,这事实上已成为一种倾向,像古人那样自娱自乐在这个精神世界日渐泯灭的社会中早已销声匿迹。但只是在无功利的同时,内心澄澈如水,如入无碍之境,司马迁在他人眼里完全是个废人,苏格拉底日日拖着肥大的身躯踽踽而行,贝多芬在他人看来是个聋子,但他们都超乎他人的期望成为伟人。我们不禁要反省他们对于人生的自我认识,凡是精神伟大的人都拥有一颗自我认识的心,强烈的精神意识能帮助他们摒除外界走向的干扰,在他们心中自己选择的走向是通向精神殿堂的捷径,不论世殊事异,他们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奋斗拼搏,从未放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在他人期望的悖论中走向辉煌。

有人用一生的光阴,寻求他人期望的成功人生,商业家劳心劳神,政治家殚精竭虑,只有有心人才会追源溯流,从自己认定的精神家园中打捞成功的鱼群,最终他会像渔家拉动海带一样,将自己成功的人生越拉越绵长,最终拉动整个大海。

篇2:记叙文范文作文

真情导语

青春放歌,或长或短,或高或低,或深沉或激昂,或舒缓或急迫。悲愤,欢愉,缠绵悱恻,铿锵豪迈,每一种情调原本都发自心声。忧郁并不是一座酒店,因为你的光顾要你埋单;幸福也不是路边一朵艳丽的野花,任凭你的心情而供你采摘。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也不会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希望的彼岸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知识是轮渡,智慧是罗盘。磨道上的驴子,被人蒙着眼睛,始终走不出怪圈;竹笼里的飞鸟,满足于别人的施舍,终生逃不脱樊篱。虽然每个人都有在十字路口徘徊而无法抉择的时候,但我们不相信眼泪,我们也不相信悔恨。我们只相信摸爬滚打着在悔恨中站起来的觉醒。书写校园,挥洒青春,让我们循着花香,踏着叶的脉络,摇一叶扁舟,于时光的河流里,打捞那一段美好的梦吧。

例文精批

我的故事

掉落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

天黑了,我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星光耀眼。

我总在最深的绝望里,发现最美丽的惊喜。

—— 题记

从四楼往下望去,那棵柳在狂风中变得躁动不安,似要连根拔起,离开那屹立了几年抑或几十年的土地。往日的宁静早已被驱散,我静静地站立着,心却犹如那扭动的柳一般不安分——委屈,愧疚,伤心,都在酝酿一场暴风雨。

其实,也没什么,仅是几节数学课而已。都听不懂,不是我一个人,慢慢适应就好。我自我安慰着,希望能够平息心里那场声势浩大、越逼越近的暴雨。

开学两个多星期了,我的数学课依然停留在“天书”阶段等待破译。我认真,努力了啊!为什么还是听不懂?有些沮丧,更多的是委屈。甚至会想:干脆放弃好了,留给那些数学怪才好了!可终究也只停留在了想一想上,我依然会摊开辅导书,笔记,指着其中一个题目,问:“渺,这道题什么意思啊?”

一面努力着,一面更坚定了我学不会数学的想法。

渺,是一个很棒的女孩,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总是……很温暖,对,很温暖的。渺知道我在数学上一直很吃力,她总是耐心地给我讲题,引导我思考,不准我泄气,帮我把油加得满满的。真的,很感谢她。

于是,似乎暗夜里出现点点星光般地,我的数学终于有了起色,“天书”似乎终于被破译了一点,虽然不懂的地方还是很多;冰山一角终于被融化,还是很让人高兴。

于是,我便相信了那一句“漫漫长夜后,便是黎明”的老掉牙却不知道激励了多少人的俗语。

站在四楼,我又看到了那棵柳。今天,没风,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

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暗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人生如路,须从荒凉中走出繁华的风景来。以上,便是我想与你分享的,关于我的故事。

以深井落难的情境作为题记的文本内容,设置新颖,令人读之眼前一亮。

四楼,文科班特定的学习空间;柳树,包头33中特定的校园自然景致;暴风雨,北方秋天特定的气候。作者准确撷取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悲景”,全在反衬心中“委屈,愧疚,伤心”的悲情。开篇独具匠心。

真切自然。生动再现了一个处处要强的文科班女生因学不会数学,心中不甘不弃,却又无奈无助的矛盾心理。文中“依然停留”的“天书”数学课本,在不甘、不弃的信念支撑下“依然摊开”;“停”与“摊”两个动词用词精准,再现了文科女生勤勉不息的求知状态。

当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是渺的帮助让“我”“柳暗花明又一村”,尽管只是破译了一点点的“天书”。要强的文科女生对“天书”数学的不弃之心跃然纸上。

真情感言

全文以“柳”喻人,以“暴风雨”喻悲情,以“静静伫立”的楼宇,垂柳,静静无风、无雨、无尘的灿烂天地比喻战胜学习困难后的美好求知人生,足见作者谋篇布局的娴熟与老道。“柳”的象征意义,升华了全文中“渺”与“我”两个文科女生在破译数学难题过程中,相互鼓励、战胜学习困难、如诗似画的灿烂人生这一主题。文章能够借助真切鲜活的景致和学习场景,真切鲜活且不乏细腻传神地再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于看似宁静无痕中铺展情感的波澜。另外,将“漫漫长夜后,便是黎明”“一星陨落,暗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

芜不了整个春天”这些语句嵌入本文,扩大、丰富了全文的美学空间,升华了主题。

佳作展评

如果生命可以重来

花儿谢了,明年还会再开;草儿枯了,明年还会再绿……只有生命,永远只有一次。

下面,让我讲述三个人的故事。

甲,是我的同学,一个活泼的女孩。在我还没有走近她的生活中时,她留给我的印象很坏。她的学习很差,但不是因为笨。由于父母的离异,她似乎有些野。而这种野恰恰是我不能容忍的。

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其实她并不坏,只是我没有接近她了解她罢了。于是,我们便成了朋友。

在临近中考时,她对我说:“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好好把握人生。可是现在,一切都结束了。”

乙,也是我的同学,一个淘气的男孩。虽然是四年的同学,我却只和他相处过半年。在那半年里,我才发现其实他也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在临近中考的时候,我问他:“怎么样,想好去哪上了吗?”他冷冷地笑了一下,回答:“我这个差生,还有选择学校的权利吗?”

“为什么没有?”

“那是下辈子的事儿了。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我一定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不再像现在这样混日子了。”

丙,同样是我的同学,更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在填报志愿表时,她填了市里一所知名度很高的重点中学,那一直都是她的梦想。可她后来被老师劝说,改变了第一志愿。还记得她当时回来时很难过,眼泪一直在眼眶中打转。

她对我说:“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我一定要坚持自己的选择。”三个人的经历虽然不同,却演绎了一部同样的戏。

“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我一定要……”这是一句曾被很多人说过的话。

可是朋友,你有没有想过,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才是一个刚刚的开始,以后的日子还很漫长。为什么要因为开头没走好,而放弃整个路程呢?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有希望!

一个原本鲜活的生命,为什么要说“如果生命可以重来”?这本来就是一种矛盾,一种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见的矛盾。我亲爱的朋友,请迈出你的脚,跨过去,明天一定会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生命不会重来,但生活却可以有新的开始。

真情感言

这是一篇表现青春期迷茫与思考的随笔。文章的选材角度各有侧重:三位同学,一个是表象掩盖了实质,一个是优劣并存,一个成绩

优秀。不同的经历,相同的迷茫,叙事简洁而不简略,选材典型而不堆砌,为下文表现作者的思考作好了铺垫。

篇3:体验式作文教学之高中记叙文写作

一、记叙文写作现状

据了解, 初中三年的作文教学是以记叙文教学为主, 照理说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应已初步成形, 写作素材的积累也无需再从头开始引导。因此, 高中语文老师在这一能力点的训练上自然就有所放松。两次作文训练后, 我发现学生的素材还是停留在初中甚至是小学时所接触的人、事、物上。也许我在本文中要提到的体 验式作文在小学和初中实行得还挺好, 学生啃啃老本还行, 但是雷同的素材, 写多了学生自己也没有感觉, 抒写的时候不会产生新的独特的感悟, 而阅卷老师也定会产生审美疲劳。

或许是我们高中作文教学的重大失误, 没能延续小学和初中的良好的写作教学训练, 才会出现学生叹气锁眉的痛苦状态或是不动脑筋地去写些较为幼稚的文章, 如“回忆小学时或幼儿园时与好朋友之间的小矛盾”;再如“假期中自己偷着打游戏被老妈发现的情形”;再如“儿时与伙伴一起钓鱼虾”等等, 假设学生在描述此类事情时语言精彩, 情节跌荡, 倒也是挺有生活趣味的, 只是事与愿违, 情况实属不理想。看到这样的情形, 教师不得不认真反思, 到底该给学生怎样的训练, 才会让这种写作状态有所改观?

二、根本问题所在

我手写我心, 面对一个作文题, 有太多的生活细节要去抒写, 有太多的感悟要与大家一起分享, 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有生命力。一位教师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也常跟学生说这样的话, 每天精彩的生活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而学生回应我的却是, 他们每天的生活都是一样的, 就是家、教室、食堂的三点一线, 他们每天眼中的风景当然都是一样的, 无精彩可言。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有生活体验, 但无思索。

散文大家余秋雨说过这样一句话:“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辨”完美的结合, 是散文写作的最高境界。而我们学生面对的常常就是有体验但不感性, 过于理性而不思索。他们不会在简单平实的人与事, 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中挖掘出细微的感情。而有的学生的情感细腻, 对生活有很强烈的感知, 即有“感性体验”, 但可惜他们没有个性化思索并形成文字的习惯, 因此很多绝好的素材就从他们的指间溜走了。

三、体验式作文教学对策初探

屠格涅夫说:“弹旧调不管弹得多么热情, 总有一点学生练习本的味道。即使愚笨也好, 但必须是你自己的!要有自己的气息, 自己固有的气息, 这一点最重要!”这无非想说明自己的东西才是独特的, 才具有他人不可匹敌的思想性。就算我们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 在处理一个间接的“体验”时, 如果能够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形成文字, 相信也会诞生闪烁着思想光芒的个性化文章。

(一) 重视每一次活动

体验式作文, 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受益, 在活动中学会表达。让其学会体验生活, 感悟人生、认识社会, 是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笔者所在的学校组织很多活动, 比如3月爱心节让学生们做一件对父母特别是母亲有意义的事情并写随笔。有很多学生写了自己洗衣服, 做一顿丰盛的晚餐, 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妈妈买她最爱吃的糖果等。这些活动都是学生作文的绝佳素材, 每次活动后, 总会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习作诞生。

(二) 深究每一篇阅读

对于体验, 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作家路遥有独到的理解: “所谓写最熟悉的生活、最熟悉的人物, 也就是写自己最熟悉的体验。这种体验, 是一种非常长远的积累。它不是仅仅对生活外在形式的体验, 而是情绪、感情的体验, 一种最细微的心理上的体验, 而这些东西是你作品中最重要的, 也是最感动人的地方。”写作是一种生活, 是显现生命价值的一种需要。有情不抒不快, 有感不发不畅, 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正是人性最本真的“原生态”, 写作就应把这种“本真”的东西展示出来。

笔者把一些好的文章介绍给学生阅读, 如《清明》《窗外人生》《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等, 好的文章, 不仅用来阅读还可以进行作文教学, 学生可以很快理清文章思路, 从而试着去模仿。

(三) 捕捉生活小镜头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基本思路, 就是以激发情感和抒发生活体验为基础, 通过创设一定的写作情境, 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融入感受生活、体验自主创作, 让作文回归生活, 成为学生生命体验的激情表达。在教学必修三专题三时, 让学生们搜集一组家庭的新老照片, 以“昨天和今天”为题, 写一写照片上的故事, 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全班分组交流。

每次课前分享学生作文时, 都有学生表达遗憾之情, 问我, 老师能不能让我重新再做一遍来分享?老师我没交, 下次做了交行不行?笔者为同学们的作文不断地鼓掌, 因为我看到的是一种绽放的独特的姿态, 也许语言不是特别精美, 但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个体, 所以平淡的文字就变得有味起来。

(四) 摘评随笔

若只是自己写, 没有与人交流, 估计写的欲望就不会很高, 但如果能与教师或同学一起分享阅读, 分享思考, 他就不再孤单。摘闪着思想光芒的语句, 摘美如月光下流水的文字, 或评论, 或感悟, 或联想, 或仿写。有的学生不太会写, 多摘录自己喜欢的文句, 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是能提高一些分析问题的能力。每周都有字数要求, 让学生养成写的习惯之后, 就可以没有字数的限制。

篇4:初中记叙文作文教学初探

关键词:记叙文;创设意境;情感;评讲;互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较原语文教学大纲相比,它以鲜明的理念、明晰的目標、全新的框架和科学的教学理念,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中比不缺少的组成部分。面对社会发展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必须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及方法等方面进行一定的改革。那么,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教师的教法至关重要。唯有教学得法,才能提高效益,少走弯路。叶圣陶曾讲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教师恰当的教学方法是与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的提高紧密联系相关的。下面,就有关记叙文的教法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对“写作有一定的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只要对一事物有兴趣,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去追求,就不会产生厌烦和排斥。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记叙文的作文兴趣呢?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让他们感到有东西可写。要明确告诉学生“写记叙文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的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指导学生把“想”和“说”、“说”和“写”结合起来。然后,想法设法提高学生的写作信心,对学生的作文要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灌输。尤其在评语中教师应以热情和爱护的态度去激励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二、创设意境

记叙文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去感染学生情趣、创设意境,渲染气氛。所谓意境,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语言或教学视频创设一种情景把学生带到饱含情感的意境之中,让他们的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撼而产生共鸣,从而和我们所要传播的知识相呼应。创设一个好的意境,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你所创造的那个特定的环境中去,使学生受到感染,引起沉思和联想,开拓学生思路的作用。例如我在课堂上经常准备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小文章,读给学生听,这些文章或者文采优美;或者哲理深刻;或者让人觉得有趣味;或着力渲染文化氛围;或用一段音乐、一段导语去渲染气氛,陶冶学生情趣,从而进入作文教学。

三、引发情感

《初中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记叙文的教学中,我认为可采用以下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情感:

第一、先设题让学生围绕题目酝酿情感后再动笔。如: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要求学生根据学校的环境风貌写一篇记叙文《美在此处》。学生一见到题目觉得很模糊,于是启发引导他们,设身处景。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及校园内的风貌景物,然后讨论:(1)哪些景物在你的心目中印象最深?(2)你在这些景物中,难道没有感情吗?(3)当你有一天离开学校时,哪些景物会是你留意,并在你的心目中引发联想,使你由景及事?老师的设题引发犹如一枚石头投入心湖,学生感情的涟漪就此激荡开来,笔下的语言也便像淙淙泉水那样流淌出来。

第二、先引导学生谈自己的生活感受,引发情感。如在写《我的妈妈》这篇作文之前,让学生说母亲的二三事。其中一名平时很不喜欢上语文课的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谈到他母亲在他上网夜不归宿的时候,怎样在家门口等他,甚至于在家门口睡着了;当他第二天回家时,妈妈因受凉病倒了。他讲得声泪俱下,学生们都被深深感染了。接着,好多学生都激动地讲起了母爱的感人事迹,一股柔情爱意抚慰着学生,也开启着学生语言的闸门,随之一篇篇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便形成了。

四、注重评讲

要想把一篇记叙文写好,教师的评讲也尤为重要。上课时,我们要有的放矢地评讲学生写作的成功与不足之处,特别是学生的思路上,语言上,结构上,选材内容上等方面的问题。现以《难忘的一件事》学生的作文为例说明:一同学说:“我说的是上学期的一件事。坐在我前面的是两个女同学,我发现他们有时背靠我的桌子的边缘。有一次,我偷偷地把钢笔水涂在上面,结果那两个女同学的衣服浸湿了一滩墨迹。”我问道:“对最后那句话,你再说一遍,看有无语病?”他还没有回答出来,另一位女同学就迫不及待地喊了出来:“不对,应该说那两个女同学的衣服被印上了一滩墨迹,少了个‘被’字,‘浸湿’用得不恰当,应改为‘印上’。”我说:“很好,这名同学改对了,今后大家写作,要注意斟词酌句,看这些词用得准不准,好不好,句子顺不顺,要善于发现错误,及时改正。”针对她说的这件事,我想到了学生作文中那些选材上千篇一律的问题,就对同学们讲:“由上一同学所说的这件事,我想到了平时大家作文中常出现的雷同作文:一是老大娘摔倒我去扶起,二是帮老大爷推车,三是我病了老师去给我补课,还是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四是老师带病上课、备课、批改作业等,五是我们之间有了矛盾,事后他真诚帮助我,矛盾解决了等等。”我一说这些内容,同学们都笑了。我又对学生讲:“作文时切忌东搬西抄,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从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衣食住行多方面考虑,不要千篇一律。”又如《我爱我家》作文中,我念一学生的作文:“我的爸爸是个懒猪,我妈妈很勤劳,我很爱笑。”学生一听便哈哈大笑起来,我问:“你们笑什么呢?”一学生马上站起来回答:“这只是写他家人如何如何,根本没有写出他为何爱家。中心意思不明确。”我说:“好。文章的中心思想,千万不能弄错,否则就文不对题了。”

上述例子,通过当堂评讲,解决了学生遣词造句和掌握记叙文的要素问题。启发学生写自身经历的事情,提醒学生注意选材时不要千篇一律。指出如何使自己写的文章中心明确,文题统一。这样,很多学生作文常易出现的问题在未写前就解决了,既拓开了学生思路、锻炼了学生能力,又减轻了老师评改作文时的负担。

五、尝试互改

叶圣陶先生说“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认为在记叙文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互相修改,重点改错字,标点和自己能看出的语病、结构及其他问题。学生在修改过程中,往往是尽自己最大能力发挥自己最高水平去修改,这样,既促进了别人,又督促了自己,两三名同学互改的问题加在一块,数量是可观的。就错别字而言,一次作文两人合起来,就可以消灭一部分,那么两篇、三篇……写得多,改得多,错别字也就销声匿迹了,其它问题也如此。

篇5:永恒的记叙作文600字作文范文

我握着你的手,对着你笑你最喜欢看我笑了,在我的笑容里,有你最需要的关怀和信任,有你最渴望的真诚和坦诚,有你最向往的真实和永恒,和你最心仪的那片我们深爱着的蔚蓝。

你再次抬起头来,亮亮的眸子注视着我,突然跑到我身边,贴着我的耳朵说:“你相信吗?朋友是一辈子的事。”你还说:“蓝色是天空的颜色,它和天空一样永恒。”你最后说:“所以,我们的友情是蓝色的,真实、永恒。”我一直静静地看着你,透过泪光,我清楚地看到那片宽广的蔚蓝——那种天空的颜色,永恒的颜色,真实的颜色,我们友情颜色。

当你无助的眼神,漂浮不定之后牢牢锁定我时;当你冰凉的双手,在彷徨不定后紧紧握住我时,当你委屈的泪水在惊慌之后贴着我的肩膀夺眶而出时,我被深深得震撼了,我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需要我的陪伴,需要我的关怀,需要我的付出,这种付出是无私的从不需要回报什么——兰色一样的纯净;这种付出是自然的,不需要任何修饰——这是蓝的天性,是友情最真实的一面,也是兰色最真实的一面。

篇6:记叙文素材3范文

3.那年夏天,我和父亲去乡下的外婆家度假。碰巧那天表哥也在,外婆家只剩下了一间空屋子。所以我和爸爸只能挤在一张床上睡觉。爸爸知道我喜欢一个人睡觉,不喜欢和别人挤着。晚上,父亲抱着一床被子来找我,说他睡客厅,我一脸惊讶:客厅里空调坏了,这么闷热的天气,父亲不怕热吗?说完,父亲便坚定地离开了我的房间。

一整晚,我辗转反侧,一种无名的力量驱使我走向客厅。刚推开门,一顾热浪袭来。我就着月光稀看见了从父亲头下慢慢滑下的晶莹的汗珠。

篇7:记叙文写作指导(三)[范文]

(三)人们常说,“文无定法”,此话并不错。然而,面对初学写作的初中生,教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有步骤 地进行写作训练,这对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使其少走弯路,是完全必要的。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 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观察的内容是:年龄、性别、身高、体型、脸型、肤色、发型、衣着打扮(颜色、款式、质地)、表情,特别是眼神,以及老师上课的语言和动作等。观察的时间是四个星期。对观察的要求是:

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第二,观察要细致。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

第三,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目的是求异。在观察时,要抓住老师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即生气时、高兴时、严肃时„„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二、写熟悉的人和事

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父母、老师和同学。因此,学生对他们的外貌、性格、爱好、思想品质等 了如指掌,描写时自然容易抓住人物的特点。但是要想让学生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还必须在写法上给他们以 具体的指导。我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写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描写人物大体是从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入手。但是在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这四个方面并非要全 写,有时外貌和心理可以不写,当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决定。然而人物说的话、做的事必须要写,而且还要 写得具体、真切。否则,就难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或精神风貌。

第二,写人物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写人物说话,要写出在不同场合说话时的表情、姿态和神色。写人物做事,要一步步地写出人物的动作,或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等。不管是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写,都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习惯等,否 则就会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化特征。

第三,让人物自我表演。

学生写作前,强调指出写人物说话、做事,最好让人物自己说、自己做。作者要像故事片中的导演,在 幕后指挥,让人物自我表演。而不要像纪录片中的解说员,自己一味地介绍。这样,笔下的人物才富有立体感,才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良好效果。

例如沈 静同学的作文《一位让我敬爱的人》,描写的人物是我校的张校长,作文选取了两个事例,表现张校长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同学的好品质。其中的一个事例是这样写的:“星期六上午我们也得上课。早晨,我早早来到教室,刚脱下外衣,就冷得打颤。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冷吗?教室里暖气热吗?’那么亲切。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张校长。

她走到暖气前,摸了摸,摇摇头,显出几分焦急和不安„„快上课了,张校长 又来了,对我们说:‘同学们,这几天冷,大家要多喝热水,有条件的要每天喝两袋板兰根,预防感冒,记住 了吗?要当作业来完成。’然后用手扶了一下眼镜,到别的班去了。”这篇作文,注意让人物自我表演,所以,给人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三、片断写作训练

所谓“片断”就是一篇文章中的一段。一篇完整的文章都由不同的片断组成。所以,写好片断对写好整篇 文章是很有帮助的。

第一,要围绕一个中心写。因为是片断,内容要集中,不能漫无边际地写。

第二,要真实。必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写自己的观察所得,不能脱离生活,编造离奇的故事。

第三,要具体。写出自己所看到的或听到的情景,不能空洞无物。

第四,要写出自己的点滴感受。也就是要赋予片断一定的思想意义。

例如李峥同学写的《街头见闻》,全文是这样的:

下午,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看上去只有六、七岁,红润的脸庞上,有一双 明亮的小圆眼睛,翘着小鼻子,穿着一件花毛衣。她手里拿着一封信,蹦蹦跳跳地跑到邮筒前,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她踮着脚尖,刚要投入,忽地又把手缩了回来,用小手轻轻地抚摸着信封。而后,她又踮起脚,当她 再一次投放的时候,她又犹豫了。接着,她又把信很快地抽了回来,在信封上面轻轻地吻了一下,才投进信筒。之后,才蹦蹦跳跳地跑远了,一个小花点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我猜测着,她的信是寄给谁的呢?但我深信,无论是寄给她远在外地的父母,寄给抚养她长大的奶奶,还 是寄给她的伙伴,她的真挚的感情,都会使那个人感动的。她不是把我这个与她素不相识的姐姐都给感动了吗 ?

这篇片断把小女孩投信时,那欲投又舍不得投的矛盾心理,描绘得惟妙惟肖;小女孩纯真的感情,着实令 人感动。这个小片断虽不足四百字,却像一幅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颇有感染力。这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 体会生活,并按老师要求认真写作的结果。

四、教学生自批作文

修改文章是写作的重要环节。

第一,是朗读。明白只有读,才能发现错别字和不合语法的病句。语感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写作文后,让他们放声读两遍。有时,让他们录音,然后放录音,听听是否有词句的错误。听到有问题的地方,用笔划出来。

第二,词句修改的具体方法。

1、删。删去多余的字、词、句,使语言简洁明快。如:“我从没到过世界公园,这一次还是头一次到世界公园。”头一次到世界公园,当然以前没到过。因此,“从没到过世界公园,这一次”,都应该删掉。

2、增。增加一两个或几个字,使语句明确、生动、流畅。如:“他拉开门,拿出一听可乐。”拉开什么门呢?不明确。“门”前面应该增加“冰箱”两个字。再如:“老师生气了,看着我。”在“看着我”前应加上 “瞪着眼”三个字,就能生动地表现出“老师生气”的样子。

3、调。调整语序,使表达合乎逻辑。如:“我生日那天,姑姑送给我很漂亮的一件毛衣”。”“很漂亮” 这个短语,是修饰毛衣的,而不是修饰“一件”的,应调到“毛衣”的前面,才合情理。

4、换。换个词或句子,使表达更严密。如:“对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我们争吵得很激烈。”对 严肃问题发表看法,用“争吵”来表达是不妥当的,应换成“争论”或“争辩”。

5、改。作文中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错误,应认真对待,予以改正。

例文一: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虽年仅四十四岁,但两鬓已爬满白发,眼角也堆起了皱纹。

我于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十一日出生在北京的一家医院里,当时只有五斤一两重,而现在我已经是一米七六的个头,一百二十八斤重的大小伙子了,我这样健康是与母亲的付出分不开的。

生我那年是冬天,天气很冷,飘着雪花。刚出生的我瘦得皮包骨头,母亲也因为难产差点离开人世。生我时,医生问母亲:“要孩子还是保自己?”母亲的回答是干脆的:“请留下我的孩子。”

当我会爬的时候,母亲早已为我忙前忙后,清晨不到四点就起床到奶站打奶。冬天,用刺骨的冷水为我洗尿布;夏天,她怕电扇风力太强,把我吹病,用纸扇为我扇风,使我能进入甜蜜的梦乡。为了不让蚊子叮我,母亲一手为我扇扇子,一手为我赶蚊子,可母亲的腿却被叮了不少包。

有一次,我不知吃了什么东西,过敏了,身上起了一片一片的疙瘩,看上去十分吓人。母亲为了照顾我,整整两天一夜没合眼。当母亲带我去医院时,已是半夜一点了。我打点滴不一会儿,突然昏迷不醒,母亲急得抱着我放声大哭,等我醒来看互母亲脸色苍白,仍在流泪,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到家,一进门就闻到一股炸酱味。“又吃炸酱面!”我不情愿地说。才吃一口发现酱放多了,一下子推开碗,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开了。母亲问我:“怎么了?”“不好吃,我不吃了。”我生气地说。“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我一看母亲又唠叨便跑回自己的房间,用力地关上门,发出一声巨响。我趴在写字台上,无意中看了一下放在玻璃板底下的日历。呀!今天是母亲的生日,我却对她发了脾气,我可真浑,真该死。我马上站起来,跑到外屋。一看母亲已不在桌旁吃饭了。我冲了出去,站在门口向外张望。我在拥挤的人群中发现了母亲,她手里拿着一个面包和两根香肠。

妈,我对不起您!妈,我爱您!

点评:此文无惊天动地之事,无感人肺腑之语,但母亲对儿子的爱,却尽现笔端,关键在于作者真切感人述亲历之事,倾衷心之情,写得朴实无华,儿子对母亲的回报虽着墨不多,但给人留下了充分考虑的余地。

例文二:这件事真让我惭愧

每当我想起这件事,脸马上红到脖子根。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大地都冻得硬硬的了。该上操了,我真不想去,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缩着脖子豚磨起来。忽然,我想起前几天老师同意肚子疼的王军不上操,便装起病来。我右手后住肚子,左手放在桌子上,脑袋垂得低低的,嘴里不停哼哼。这时正好班主任老师在收课本,见我这副模样,便关切地问:“牛捷怎么啦?不舒服吗?”还用手摸我的额头。我装作痛苦的样子点点头。老师亲切地说:“你别上操了,在教室里好好休息一下。”我的心落了地,好容易躲过去了。我隔着窗子看见同学们迎着大风做操,心想,可真够冷的。可是不知为什么心里有点不自在。

下了操,同学们围着我问这问那,有的问:“你肚子还疼吗?”有的说:“你揉揉就不疼了。”还有的说:“要不,送你上医院吧!”我连连说:“不要紧的,不要紧的。”课间,同学们都出

去玩了,我怕露馅,忍住了发痒的脚,没敢出去。上第四节语文课时,老师讲得非常生动,是个爱发言的人,竟忘了“生病”忍不住举起手来。当我答对了老师的问题时,老师不仅表扬了我的答案正确,还说:“你们看牛捷同学,有病了,还这么积极回答问题,你们要向牛捷同学学习。”听了老师的话,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放学了,该我们组做值日。老师对我说:“今天,你就别做值日了。”“老师,我„„”还没等我说完,老师忙说:“别过意不去,你不是有病吗?回家休息去吧!”老师的关心使我像打翻了五味瓶。真不是滋味。我背起书包,拖着沉重的步子走出了教室。

这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我想起这件事,就惭愧得脸都红到了脖子根。我想:“下次,可不再干这种事了。”

点评本想装病躲操,没想到换来的却是不安与愧疚,最后连放学也拖着深重的步子。一个撒了谎,又为此自省自责的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觉得十分可爱。文章的层次很清,先是“心里有点不自在”,继而“心里真不是滋味”,最后“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小作者在这个过程中是很痛苦的,这就自然归于“下次,可不再干这种事了。”读者心里也为之豁然。

例文三:啊,那双眼睛

嘈杂的菜市场,一组令人不堪入目的镜头深深刺痛了我:一位30岁上下,虎背熊腰的鱼商,利索地从带着浓烈腥臭味的水池中捞起一条鱼。那可怜的小生命,如梦初醒般惊慌失措地在那大汉的手中吃力地挣扎着,挣扎着„„带着几分同情,我竟莫名地察觉到,那双眼睛,那又如孩童般天真无邪的眼睛,正愣愣地望着我。

我仿佛又走进了那个古老而又绮丽的童话中,见到安徒生笔下的海的女儿。在那泛起白色浪花的大海上,昨天的小美人鱼不正用那善良、无邪的大眼睛为希望得到幸福的人们默默祈祷吗?

望着那可怜的鱼儿,我的心底涌起一股想拯救鱼儿的冲动。虽然我不能为这些小生命带来多少幸福,但我至少能从那恶鱼商的手中为它们中的一部分争取到自由生存的机会。我带着愤怒,朝那恶鱼商走去。他一见顾客,立即将那条危在旦夕的鱼漫不经心地往池中一撂——鱼儿天真地以为在半空中逗片刻之后,上帝就会给它们插上天使的翅膀,飞出那可怕的魔掌。可是,当它们的身体砸到冰凉的池底时,那双绝望得几乎不愿再睁开眼睛分明在对我说,幻想又一次欺骗了它们,最后的希望宛如刚才池面上溅起的飞沫,眨眼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鱼儿,啊,已经被这模模糊糊的世界活生生地折磨成了只能用尾巴打水来排遣苦闷与无聊的机械的木偶。它们眼中迸出的怒火,一次次地在控拆:人类啊,为何要用我们的生命来满足他们的贪欲呢?我已不忍再阅读它们眼中的忧伤,于是拣了几条鱼。这时,可恶的鱼商竟不屑一顾地说:“把刀架在鱼头上的时候,这些家伙可能还在做梦呢!”接着,脸上的横肉拧作一团。鱼似乎也听懂了这咒语,气愤之至,将水打得“啪啪”直响。我将这些鱼托在手中,奔向后花园水池。真正属于它们的世界在那儿呢!

在生物课上,我终于懂得,虽然鱼体有保护色,能逃避上下敌害,但它们的视力却极差。想起它们那一双双惊恐、绝望的眼睛,我画了一幅简单却生动的画——

一群群戴着眼镜的鱼,在水中无拘无束地游来游去„„

点评透过眼睛这扇窗口,小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朋友——鱼的心情有故事,更将一颗纯净、善良的心融化在了对生命诚挚的热爱之中。

全文构思精巧,寓意隽永,读来令人回味。

例文四:后悔上车没抢座

其实这件事发生在两年前,我早就有把它写出来的想法。但我一直没有写,因为我在等

待春暖花开的时节重新再来,可它却来得那么慢„„

记得那是小学毕业的假期里,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的心情格外地好。因为一年的紧张学习终于告一段落,剩下的就是痛痛快快地玩了,跟表妹说好一起去滚轴,心里正美滋滋地想着,不知不觉地到了车站。在车站等车的人很多,但因是始发站,估计都有座,可人们还是背好挎包,拉好自己的孩子,做出一副随时参加“挤车战斗”的姿态,我低头看看自己新穿的白旅游鞋,实在不想做他们的“垫脚石”。于是我后退几步,打算等“挤车战斗”结束,最后一个上车。目睹了“战斗”经过,我上了车,怎么这么巧,只有我一个人没座。车开动了,我扶着扶手,欣赏着窗外的景色。到了儿童医院那站,上来一位妇女,拉着小女孩。从外表看来显然是母女,那位妈妈可能带孩子看病十分劳累,面带倦容,站着背靠在座椅扶手上,很快就睡着了。从她黑黑的脸庞,朴素的衣着,粗糙的双手„„可以看出她不是城里人而是从农村来的。那个小女孩身着短衣、短裤,梳着两个小辫子,系着粉色的蝴蝶结,脖子上戴着一个项圈,小脸红扑扑的,看上去只有三、四岁的样子。她一步一步扶着和她一边儿高的座位扶手,在车厢里缓慢移动着,身子随着汽车的颠簸晃动着。她慢慢地走到了一排双人座旁边,座上坐着一对恋人,女的手里拿着一束火红的玫瑰,他们正有说有笑地谈论着什么。见小女孩走过来,他们停止了谈话,男的压低了帽沿,闭上眼睛,女的用手拨弄着玫瑰花瓣。售票员看见了小女孩,冷漠地从鼻子里发出“哼”的一声,头扭向了窗外。车继续前进着,小女孩也用小手交替着扶着座位扶手。突然一个轻微的刹车,小女孩摔倒了,她没有哭,扶着一个单人座的座椅边站了起来。那个座位上坐着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女孩,身穿一条白色的连衣裙,连忙提起小女孩碰过的裙边狠狠地掸了又掸,瞪了小女孩一眼,戴上耳塞听起了随身听,那个小女孩却向那位姐姐憨憨地笑了笑,从她的眼睛中可以看出天真、无邪的神态。我实在受不了,感觉周围的人是那么的冷漠、陌生,我提前下了车,不禁地感觉到脸已是滚烫滚烫的。

回忆起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教我们写作文,主题是乐于助人,全班同学写得最多的就是上车让座,扶老人上车等事情。但现在我们却茫然了,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快速发展而传统教育怎么反而后退了呢?虽然这件事情,并不代表现在的人都冷漠无情,可这个自私自利,不为别人着想的坏风气,已悄然萌生,我觉得这是应该引起人们注意的时候了。我心里不是滋味,像打翻了五味瓶一般。甚至有时我在想:如果当时我有座位,把它让给了那个小女孩,也就不会发现人们冷漠的一面了。唉,后悔上车没抢座!

点评标题使人不禁想读下去,继而向我们展示了公共汽车上的一幕:自顾自怜的情侣、粗暴的“连衣裙”、无动于衷的售票员、冷漠的乘客们冷淡地对待外地母女俩,作者鞭挞了这些人所表现出来的不文明行为。在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作者万般无奈地为没有抢到座位让母女俩而后悔。读后,使我们气愤之余,有理由相信,有作者这类人在,作者所期待春暖花开的季节会很快的来临的。

本文叙事真实、生动、语言自然朴素。

课后练习(任选一题)

一、未来的我。

要求: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二、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已经经历了很多次考试。既经历了许多文化知识这样有形的“考试”,也曾经历了不只一次地经过了无形的“人生考试”。我们对考试的理解要尽量宽泛一点。请以“一次难忘的考试”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三、我家的新鲜事。

要求: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四、那次,我真的要求:

篇8:记叙文范文作文

我送给学困生三句话:

☆把题目演绎成故事

☆用故事表现出主题☆

将主题蕴含于细节

首先,写记叙文从狭义上说就是写故事。因此,命题作文便可以看作是把题目进行扩展、加工,进而演绎出的故事。其次,我们不是为了写故事而写故事。写作是要通过故事表达某种思想情感或哲理,这就是文章的主题。最后,不要在文章末尾“喊口号”,而是要将主题蕴含于故事细节之中,让读者通过品读细节去感悟。

我还教给学困生一首歌:

记叙文写作歌

紧扣文题不放松,篇章结构自分明。

六大要素不可少,一条线索贯其中。

记叙描写分详略,抒情议论巧点睛。

人事景物情理意,千古文章七字通。

偏题、跑题常常是学困生作文中的硬伤,对他们而言,紧扣文题是写好命题作文的门槛。简便易行的做法是:开头第一段用上题目中的关键词,主体故事一定要围绕关键词展开,故事细节应体现关键词的意味,结尾处的点睛之笔应升华关键词的意味。

文章分段不合理甚至不分段、结构混乱、书写潦草也是学困生写作时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引导他们合理地安排篇章结构、工整地书写,让文面看起来像个样子,这是容易做到并且能够做到的。至于文章的内容与表达,可以慢慢来。

不少学困生的记叙文常常写得云里雾里、不着边际,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写清记叙文六要素。因此,我建议他们宁可实实在在地写清六要素,也不要随随便便玩花样。

线索好比贯穿文章的筋骨,没有线索的记叙文容易“散架”,多数学困生对这一点是没有理性认识的。为此,我以教材中的部分经典篇目为抓手,引导他们先从明线学起,再逐步引入暗线。例如,我告诉他们,《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以“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暗线展开叙述的。

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抒情和议论。学困生在这方面的不足之处主要包括:平铺直叙,拙于描写;主次不分,详略不当;抒情虚假,议论肤浅。因此,我建议他们在笔墨安排上不妨以六分记叙、三分描写、一分抒情和议论为比例,记叙重在“顺”,描写重在“细”,抒情重在“真”,议论重在“深”。

千古文章如烟海,学困生往往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何“一言以蔽之”呢?我教给学生七字要诀:人事景物情理意。天下文章或写人或写事或写景或写物,以此传情达意明理。当然,这七个字所指向的内容不是独立的而是交融的,理解了这七个字,便明白了文章写什么、表现什么。

建构起了这样的宏观理念,种种写作困难或许都会迎刃而解。

二、走出审题困境

1. 理解关键词。

例题:每个人都有一把钥匙

“钥匙”的本义是开锁的工具,如果只写本义,显然没有读透题意。因此,我们更应揣摩其喻义、象征义、引申义等。于是,“钥匙”既可以是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方法,也可以是解开心扉、拨云见日的心态,还可以是在克服困难、实现理想等过程中最适合自己的途径和方式等。

2. 发现隐性要求。

例题:也是一堂语文课

题面中的隐性要求,常常是由副词等修饰限制性成分携带的。揣摩可知,文题中的“也”字限定了所要写的一堂“语文课”并不是真正的语文课,但从某个角度看,它又与语文课的特质具有相似性。例如,在街头调查不规范用字、中秋赏月对诗、收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选材,均是正确的审题。相反,写日常的语文课,或写参观博物馆中的银缕玉衣等与语文并无密切联系的内容,都应视为偏题。

3. 明确写作重心。

例题:今天真好

从时间上看,写作重心应该是“今天”,不排除可以写昨天、前天等过去的时间作为反衬;从情感态度上看,写作重心是“好”,不排除可以写点不好的内容作为反衬;从程度比较上看,写作重心应该是“真”,如果仅仅是一般的好则突出不了重心。

4. 挖掘文题内涵。

例题:带一本书去旅行

不少学困生写这道题都会流于表面,仅仅就题写事,带了一本书去旅行而已。其实,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一个综合性学习主题就是“背起行囊走四方”,旨在引导学生把“读书”和“行路”结合起来,更好地为人生打底子。学困生如能挖掘出这个内涵并以此立意,文章定会更有深度。可见,挖掘文题内涵是文章立意价值凸显的关键所在。

5. 结合材料、提示语。

例题:生活中的趣味,有些是从苦中得来的。比如,苦涩的“柳叶儿”为作者宋学孟的童年抹上了一丝亮色,艰苦的历险将汤姆·索亚带进了神秘新世界,风雪苦读让宋濂体验到求知的兴味……

请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感悟,以“苦趣”为题,写一篇文章。

如何理解“苦趣”,对于学困生而言显然很有难度。不过,命题者已经在题目中写了一段提示语,其所列举的三个例子可以概括为:宋学孟的童年之苦、生命之趣;汤姆·索亚的探险之苦、神秘之趣;宋濂的读书之苦、求知之趣。这样一来,“苦趣”的意义就被明确为“苦中之趣”。可见,提示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实际上是在为审题立意做好铺垫、指明方向。

三、走出立意困境

1. 立意的基本原则。

第一,立意要明确,不雾里看花。有的学困生心中有明确的主题,但文章中没有表达出来;还有的学困生在写作之前就没有考虑过立意的问题,完全是稀里糊涂地写。对于第一种情况,教师应重点帮助他们解决词不达意的问题。对于第二种情况,教师应教会他们“三思而后写”。

第二,立意要阳光,不消极颓废。发泄对学习、对老师、对学校的不满情绪,渲染“早恋”情结,夸大个人“不幸”的命运……凡此种种,均反映了学困生的消极心理。作文也是做人,阳光的立意既能让文章传递正能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困生走出心理阴霾。

第三,立意要忠实,不虚张声势。立意阳光,传递正能量,不等于搞“假大空”,忠实于命题意图的立意才是有根基的、有价值的。

第四,立意要新颖,不流于俗套。学困生作文的立意往往流于俗套,同一个主题从小学写到初中,毫无新颖之处。这暴露出他们写作思维上的简单。对此,我鼓励学困生要敢想敢写,力避重复。

最后,立意要高远,不肤浅低俗。学困生作文的立意亦难免流于肤浅,缺少思考的深度,这与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程度有关。对此,我指导他们从情感体验、哲理感悟、道德认知等角度去思考揣摩,逐渐成熟。

2. 立意的基本方向。

首先,情感体验方向。如成长中的酸甜苦辣,对往事、人物、风物的怀念、赞美等。

其次,道德认知方向。如宽容、感恩、诚信、勇敢、善良、悲悯等。

再次,哲理感悟方向。如从生活细节中提炼出的规律性认识、生活真谛、生命意义等。

当然,以上几个方面既有侧重也有交叉,应根据作文题目灵活处理。

四、走出构思困境

构思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材。

首先,立足选材的起点,依托题目进行扩展联想。例如“带一本书去旅行”这道题,谁带书?带什么书?去哪儿旅行?起因如何?过程如何?结果又如何?……这些问题,都要在这一阶段思考清楚。

其次,瞄准选材的终点,围绕立意择优选取。例如“也是一堂语文课”这道题,同样是写参观博物馆,观赏银缕玉衣这个选材更像是一堂历史课,而欣赏历代书法才更符合题目命制意图。

再次,把握选材的标准。要多写自己的事、身边的事、细小的事,这样的事才易上手;要尽力写新颖的事、典型的事、有价值的事,这样的事才易出彩。

2. 用材。

写文章亦如做菜,学困生就像不高明的厨师,有时即使选到了上好的材料,也未必能做出好味道来,其原因主要在于不会使用材料。

首先,要突出材料的核心价值,为题所用,为意所用,这样,文章的主题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彰显。不少学困生对所选材料缺少深入思考,不能很好地挖掘出材料的核心价值。例如,“只是因为_______(那个人/那本书/那条路)”这道题,选材的核心价值应在于那个人、那本书、那条路为什么是唯一的原因,否则,再好的选材也被糟蹋了。

其次,要改变认识材料的角度,翻新价值取向。例如,爸爸教“我”学骑自行车这个很“俗套”的选材,通常都是表现父爱、不怕挫折、坚持就是胜利等立意。然而有学生却能在叙写故事之中巧转笔锋,写爸爸教“我”如何控制直行的方向,“眼睛要一直向前看,向远处看”,并由此引申出要把握人生的正确方向,“不能目光短浅只盯着眼前,否则容易跑偏”,最终完成了主题的升华。这一点尽管对学困生而言难度较大,但也应当是努力的方向。

3. 列纲。

列纲就是列写作提纲,主要是把审题、立意、选材、用材等内容以提纲形式列在草稿纸上。对于学困生而言,这点尤为重要。如果说写文章像盖房子,那么,列纲就像绘图纸,只有按图施工,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写作过程的无序、卡壳与偏离等问题。列纲过程中,要把记叙要素、记叙人称、记叙顺序、记叙线索等事项加以明确,按照文章段落结构画出脉络图,然后,便可以按图“施工”了。

上一篇:大事记格式下一篇:迎奥运,赞魅力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