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与压强测试题

2024-07-04

压力与压强测试题(共6篇)

篇1:压力与压强测试题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关于压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物体间接触外表

B.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量

C.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于物体间接触外表,有时不垂直于物体间接触外表

2.分别用铜和铝制成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圆柱体,把它们竖放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是〔

A.压力和压强都相等

B.铜柱的压力大,压强小

C.铜柱的压力小,压强大

D.铜柱的压力和压强都大

3.从图钉的构造来看,钉帽的面积做得很大是为了使用时对手指〔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增大压力

D.减小压力

4.假设压力为F,横截面积变为S时,压强为P,那么〔

A.当压力变为2F.横截面积变为2S时,压强变为2P

5.甲乙两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物体的重力之比为1:2,甲.乙两个物体与桌面接触面积之比为2:3,那么两个物体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

A.4:3

B.3:4

C.3:1            D.1:3

6.以下事例中,属于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是〔

A.铁路的钢轨不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枕木上

B.书包带宽的比窄的背在身上舒服

C.把菜刀口磨得很薄,刀就容易切进菜里去

D.在烂泥地上垫上一块大木板,便于人行走

7.在水平桌面上,有三个竖直放置的同种物质制成的实心圆柱体,它们的高度相等,但质量不同,那么它们对桌面的压强〔

A.质量大的一定大

B.底面积大的一定大

C.底面积小的一定大

D.三个一样大

8.关于压强的概念,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压强只和压力有关

B.压强只和受力面积有关

C.压强跟压力、受力面积都有关

D.压强跟压力、受力面积都无关

9.关于压力和压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压力总与重力方向一致              B.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C.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D.压强是物体外表上受到的压力

二、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物体外表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有关.

2.物体_________________上受的压力叫压强.用符号______________表示.压强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__.

3.边长为,密度为的某正方体,放在水平面上,它对平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___

4.一块砖长为25cm、宽10cm、厚5cm,这块砖平、侧、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物体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其重力之比为2:5,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是3:4,那么甲、乙两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_.

6.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重为25N,沿斜面匀速下滑,斜面对它的支持力为12N,那么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为_________N,压强为_______________Pa.

7.如图物体重50N,F大小为200N,试分析几个图中物体A对支持面的压力: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8.600N的压力作用在200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___帕,它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9.如下图,两个正方体铁块,边长之比为3∶1,假设如图甲所示放置,那么B受到A的压力与水平地面受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假设如图乙所示放置,那么A受B的压力与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

10.如以下图所示的演示实验说明: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个重量为68千克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70cm2,这个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Pa,人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Pa.

12、将一重100N、边长为20cm的均匀正方体,放置在水平的小桌面正中,如小桌面的边长为10cm,那么正方体对桌面压强是_________;如小桌面边长为30cm,那么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

13.如以下图所示,A为边长10cm的正方体,重5N,B为粗糙水平面,F为竖直作用在A上的力,大小为6N,那么图甲中B受到的压强是_________Pa,图乙中B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_N.(南京)

三、作图题

1.指出图中物体对平面、竖直面与斜面的压力方向.

2.请标出以下图中物体G对A、B面的压力.四、计算题

1.如以下图所示,用50N的水平推力将20N重的物体A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A与墙的接触面积为0.01m2,那么物体对墙的压强为多大?

2.冬天河面结冰,冰层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2×104Pa,一个质量为40kg的小孩一只脚的面积为160cm2,他能不能步行通过冰面?

3.一长为0.2m、宽为1dm、厚为5cm的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铁的密度为7.8×103kg/m3.

求:〔1〕铁块对地面的压力.

〔2〕铁块对地面的最大压强.

答案

一、1.A

2.D

3.C

4.D

5.B

6.C

7.D

8.C

9.C

二、1.垂直压在,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

2.单位面积,,Pa

3.4.1:1;1,2:5:10

5.2:5,8:15

6.12N,1200

7.50N,250N,50N,150N,200N

8.3,每平方米面积所承受的压力是3

N.

9.3:4,3:4,1:4,3:4

10.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11.19.6×10339.2×103

12.1100∶1

13.2∶1,1∶2

三、1.如以下图所示,压力的方向分别为竖直向下,水平向左,垂直与斜面向下.

2.四、1.5×103Pa

2.45×104Pa,不能

3.76.44N、15288Pa

篇2:压力与压强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关于压力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压力都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 B. 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C. 竖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D. 压力的大小有时等于物体的重力

2.一位同学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发现脚下的冰面就要破裂,他就地慢慢趴伏在冰面上,

然后向岸边的人呼救,他趴在冰面上是为了 [ ]

A.减小压力 B.增大压力 C.减小压强 D.增大压强

3.下面措施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

A. 拧螺钉时,在螺母下面垫加一个较大的平面垫圈

B. 双脚陷进泥里,当拔出一只脚时,另一只脚会陷得更深

C. 纸盒包装饮料常配有一根一端很尖的塑料吸管

D. 房屋的地基比墙宽

4. 如图所示的各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

5.如图所示一块砖将它分别平放、侧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P3,则 [ ]

A.P1=P2=P3 B.平放P1 最大

C.侧放P2最大 D.竖放P3最大

6.一个中学生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值接近于: [ ]

A. B. C. D.

7.重2N、边长1dm的正方体木块,被3N的水平力压在竖直墙上,如图, 木块对墙的压力、压强分别是(g取10N/kg) [ ]

A. 1N,100Pa B. 2N,300 Pa

C. 3N,300 Pa D. 5N,500 Pa

8.一个均匀的木块,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沿虚线切去一半,将其放在它的上边,此时地面受到的压强是原来的: [ ]

A. 1倍 B. 2倍

C. 1/2倍 D. 1/4倍.

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 ]

A. p甲

C. p甲>p乙 D. 无法判断

10.如图,两个形状、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1和2,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力F或压强p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 F1=F2 B. F1>F2

C. p1=p2 D. p1>p2

11.甲、乙两个密度之比3:2,高度之比2:1的金属圆柱体,如图所示放在

水平地 面上,比较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则 [ ]

A. p甲=p乙 B. p甲

p乙 D. 无法判断

12.两块质量相同密度不同的正方体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金属块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A. 密度大的对桌面压力大 B. 密度大的对桌面压 [ ]

C. 密度小的对桌面压力大 D. 密度小的对桌面压强大

13.用水平力F拉着木板A在水平桌面上向右运动。木板A从图示的位置运动到三分之一的长度伸出桌面外的过程中,木板A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压力不变 B.压力变小

C.压强减小 D.压强变大

13.如图所示的方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如果沿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将方砖的右半部分切去,则剩下的一半方砖对地面的压强为 [ ]

A.P B.2P C. D.

14.如图所示,木块甲重3N、乙重5N,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桌面压强相等,甲、乙底面积之比为 [ ]

A.3:8 B.3:5 C.5:3 D.8:3

15.如上题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甲的低面积是乙低面积的1/4,甲的密度是乙密度的8倍。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时,甲对乙的压强为P1,将甲乙的位置互换,乙对甲的压强为P2,则 [ ]

A.P1>P2 B. P1

16.将质量相等的长方形铅块和铝块,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铅块对地面的压强大 B.铝块对地面的压强大

C.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一样大 D. 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一样大

17.在水平放置的书架上,如图所示,并列放10本完全相同的书(每本书与书架的接触面积相同),书架受到书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取走右边的4本书后,其余6本书不动,书架受到书的压力和压强又为 [ ]

A.压力为3/5F,压强为3/5P B.压力为F,压强为3/5P

C.压力为3/5F,压强为P D.压力为F,压强为P

18.如图所示,A、B两个正方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B对地面的压强为p1,若取走A,B对地面的压强为p2,已知p1:p2 = 3:2,若A、B的边长之比为LA:LB = 2: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B的体积之比VA:VB=8:27

B.A、B的密度之比ρA:ρB=9:4

C.A、B的质量之比mA:mB=1:2

D.A、B的物重之比GA:GB=2:3

19.已知长方体A、B的密度之比为2∶1,底面积之比为l∶3,高度之比为2∶3。将B放在水平地面上,A叠放在B上面,如图甲所示,B对地面的压强为pB。若把B叠放在A上面,如图乙所示,

B对A的压强为pB。则pB∶pB 为 [ ]

A.4∶9 B.3∶1 C.13∶3 D.13∶27

20.正立方体甲和乙的边长之比是2∶3,将它们分别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均为p。将甲如图所示放置在乙上面,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则p∶p 等于

A.9∶13 B.13∶9 C.9∶4 D.13∶4

21.一只底面积S的箱子,当放在面积为2S的桌面上时,箱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当放在面积为S/2的水平凳面上时,箱子对凳面的压强是: [ ]

A.P/2 B. P C. 2P D. 4P

21.甲、乙、丙三个实心的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同,它们的密度分别为甲、乙、丙,且甲>乙>丙。若在三个正方体上分别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甲、F乙、F丙,使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力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 ]

A.可能是F甲>F乙>F丙 B.可能是F甲=F乙=F丙

C.一定是F甲

2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把它们分别放在体积略小的正方体丁的上方中央,则三个正方体对正方体丁的压强大关系为 [ ]

A.P甲

C.P甲>P乙>P丙 D. P甲=P乙>P丙

23.把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如图所示,把甲放在乙上,则乙对桌面的压强为 [ ]

A.P1+ P2 B.P12+ P2 2

C.(P13+ P2 3)/ P2 2 D.(P13+ P2 3)/ P12

二、填空题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⑴ 3.45×102cm2= m 2 ⑵1.96×105Pa= N/m2

⑶ 4×10-6m2= cm2 ⑷ 5.6MPa= Pa

2. 30N的力作用在0.5cm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是 Pa。如果受力面积不变,要产生

8×105 Pa的压强,压力应为 N。

3. 0.5m2的面积上受到104帕的压强,则受到的压力为 N。如果保持压力不变,要产生105 Pa的压强,受力面积应为 m2。

4. 水平桌面的面积为1m2,上面放着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物体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dm2。则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为 N,对桌面的压强为 Pa。(g=10N/kg)

5. 两物体所受压力之比是2:3,受力面积之比为2:5,两物体所受压强之比是 。

6.中国救援队在某国地震灾害的救援行动中使用了一种气袋。受力面积为1m2的气袋可顶起质量为68t的楼板,此时楼板对气袋的压强为____________Pa。(g=10N/kg)

7.甲、乙两个正立方体都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如果它们的密度之为3∶2,那么,它们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8.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如右图所示。李刚在盲道上行走,感觉到脚有些不舒服。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是因为:走在盲道上,脚与地面的 减小了,从而增大了 。

9.一块砖平放和竖放在地面上时,其受力面积之比为4:1,则平放和竖放时,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10. 用4N的压力作用在1cm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_Pa;若保持压力不变,要产生2×104Pa的压强,那么受力面积应变为________m2。

11.设长方体砖块的三条棱长之比为1∶2∶4,如果将两块砖A、B按右图

方式置于水平地面上,则砖块A对砖块B的压强与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

比PA∶PB=________;砖块A对压块B的压力与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

FA∶FB=__________。

12. 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25,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甲、乙的密度之比为 。

13.长方体铁块对地面的压强为P,对地面的压力为F。若铁块的长、宽、高都增加1倍,则它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__。

14. 正方体甲和乙的边长之比为1:2,将它们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时。

甲对乙的压强为p1,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2;如果已知p1: p2 =8:5,

那么,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 甲:乙 =________。

物质名称 密度(kg/m3)

铅 11.3×103

铜 8.9×103

铁 7.8×103

铝 2.7×103

15.有A、B两个正立方体,它们受到的重力之比GA∶GB=2∶3,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且pA∶pB=1∶3。

把A叠放在B上后,B对地面的压强变为pB。

则pA∶pB=____________。

16.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实心金属块,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的中央,对桌面的压强是2700Pa,通过查表,请你判断它可能是金属 .(g取10N/kg)

三、作图、实验探究题

1.在下面的各图中,画出物体对支承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2. 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纱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纪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 表二 表三

实验序号 压力(N) 受力面积(cm2) 实验序号 压力(N) 受力面积(cm2) 实验序号 压力(N) 受力面积(cm2)

1 6.0 10 4 3.0 10 7 3.0 20

2 9.0 15 5 4.5 15 8 4.5 30

3 12 20 6 6.0 20 9 6.0 4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分析比较 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的现象,归纳得出结论: 。

(4)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各组沙面的凹陷程度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的现象,归纳得出结论: 。

3. 小明同学利用砝码、小桌、装有沙子的容器等实验器材,做“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 实验,

如下图所示.

(1) 保持小桌与沙子的接触面积不变,改变小桌对沙子的压力,小明发现压力越大,小桌陷入沙子越深,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有关.

(2) 保持小桌对沙子的压力不变,改变小桌与沙子的接触面积,小明发现接触面积越大.小桌陷入沙子越浅,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有关.

4.王强同学想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两个因素”。他找到一块长方形木块、一个质量

为100g的砝码和一大块泡沫塑料。利用它们可以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两个因素。

请你帮他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1) ;

(2) ;

(3) ;

得到的探究结论是: 。

五、简答与计算题

1.滑雪是人们在冬季喜爱的运动,为什么人们在滑雪时要脚穿又长又宽的滑雪板?

2.圆柱体A的底面积是50cm2,圆柱体B的底面积是30cm2,圆柱体B的质量是6kg。把它们如图所示放置时,圆柱体A对圆柱体B的压强为1×104Pa。求:

⑴圆柱体A对B的压力;

⑵圆柱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某动物保护组织在我国西南边陲云南寻找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野牛时,采集到了野牛在水平沙地上站立时留下的脚印石蜡模型。经测量该石蜡模型的平均厚度为2cm,质量为450g;对该沙地进行抗压实验,发现使沙地达到相同深度的压强为2×105Pa。已知石蜡的密度ρ蜡=0.9×103kg/m3,取g=10N/kg,试求:

⑴ 这头野牛在水平沙地上站立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⑵ 这头野牛在水平沙地上站立时对沙地的压力。

⑶ 这头野牛的质量。

5.某地要建一座高15m,宽2m,高1m的纪念碑,碑下基石的高度为0.5m。为使此建筑对地面的压强不超过8×104Pa基石的面积应多大?(石料的密度为2.5×103kg/m3,答案保留整数)

篇3:压力与压强测试题

一、明确概念

压力, 即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它的方向总指向受力物并与受力物垂直 (F=P S) 。压强, 即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比 (P=F/S) , 它是描述压力产生效果的物理量。在实际教学中, 笔者有两个发现:一是一些学生认为压力就是压强;二是另一些学生认为压力的大小就是物体的重力。为了防止学生混淆概念, 我们可通过例题明确压力与压强的关系。

例1一块重为80N、边长为0.1m的正方形铁块, 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 问铁块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解析根据P=F/S, 我们要求出桌面所受的压强就必须先求出桌面所受的压力及受力面积。通过分析, 我们知道铁块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铁块的重力 (水平、垂直、平衡) 80N, 受力面积为铁块的底面积S=0.1m×0.1m=0.01m2, 所以桌面所受压强P=F/S=80N/0.01m2=8000pa。

通过解析例题, 可让学生明确:压力与压强不同, 压力与重力也不同, 它们是各自独立的物理单位。

二、具体运用

“压力与压强”这一内容涉及范围较广, 而且问题中可能涉及固体、液体、气体和流体, 因此, 笔者着重介绍“压力与压强”的相关知识在固体、液体、气体和流体中的运用。

1.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 即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所产生的压强。标准大气压P=1.01×105p a, 一般取作105p a。因为随着海拔的增高, 空气越来越稀薄, 所以大气压强随海拔的增高而减小。

例2某种规格的高压锅出气口的直径为3.2m m, 计算出它的面积约为8m m2。要使锅内的气压达到2个标准大气压, 问该高压锅应配备的限压阀的质量为多少克 (设外界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取105pa, g取10N/kg) ?

解析设出气口的面积为S, 限压阀的质量为m, 外界大气压为p, 锅内气压为p1。限压阀的作用是为了保证锅内有2个标准大气压,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 锅内的压强必须和外界压强及限压阀对出气口的压强相等, 由于出气口的面积即为受力面积,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锅内外的压力相等, 即:p1S=pS+mg,

通过解析例题, 可让学生明晰:涉及“大气压强”这一知识的题目, 关键在于做好受力分析, 明确物体的受力情况后, 利用压强的计算公式很容易解题。

2. 固体压强

固体压强, 即物体由于外因或内因而形变时, 在它内部任一截面的两方即出现相互的作用力。通过分析可知, 学生在解答有关“固体压强”的相关题目时, 出错率较高, 其主要原因是:概念不清、未明确受力面积以及不能灵活运用公式等。

例3如图1所示, 实心均匀的正方体甲和乙放置于水平地面上, 受到的重力均为64牛, 乙的边长为0.2米, 甲的边长为0.3米。求: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正方体甲、乙的密度。若在正方体甲、乙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厚度h后, 甲、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是多少?它们对应的h的取值范围是怎样的?

解析因为乙受到的重力为64牛, 且静止垂直于水平地面, 所以可得出地面所受到的压力即为乙的重力;乙为正方形, 地面的受力面积即为乙的底面积, 确定了压力和受力面积, 根据P=F/S, 求出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可见, 第一问的关键在于确定压力和受力面积。第二问主要考密度知识, 我们不在此赘言。第三问解题的关键在于求出临界点, 即求出当甲、乙压强相同时, 厚度h的值, 然后, 分情况讨论。

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公式P=g h的灵活运用。虽然P=g h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但它同样适用密度均匀的长方体、圆柱体和正方体, 因此, 学生在解题时应灵活运用公式。

3. 液体压强

液体压强, 即液体对容器底、内部以及内壁所产生的压强 (P=g h) 。它的特点是:同一液体, 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液体, 同一深度, 压强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与“大气压强”和“固体压强”的相关知识相比, “液体压强”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 但只要学生牢记基本公式, 并灵活运用, 还是能做对相关题目。

例4玻璃杯中装有重为5牛的水, 杯子的底面积为20厘米2, 杯内水面高度为20厘米。若玻璃杯受到的重力为1牛, 求: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力;装有水的玻璃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解析本题考查的“液体压强”知识较为简单, 只要通过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就能快速求出答案:P1=g h1=1 960p a, F1=P1S=3.92N;P2=F2/S=G/S=3 000pa。

展示这道例题旨在让学生牢记基本公式, 毕竟较难的题目也是立足于基本公式 (P=g h) 之上, 所以, 学生一定要记牢基本公式, 为灵活解题打下基础。

4. 流体压强

由于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 故称为流体。流体流动时产生的压强称为流体压强。流体压强的大小与流体的流速有关, 流体压强在流速大的地方较小, 在流速小的地方较大。有关“流体压强”这一知识的题目较为简单, 主要是利用流速与流体的压强关系解题。

例5如图2所示, 小明做了一个物理实验:从B管右端向管内吹气, A管水面上升, 这说明了什么原理?

解析由于管中上端开口处空气流速大, 下端水面上空的空气流速小, 因此, 管内的水会在容器内空气的较大压强的作用下向上运动, 所以, 其原理是:对流体而言, 流速越大的位置, 压强越小。

篇4:固体压力、压强与液体压力、压强

1 利用不同的压强公式进行计算、分析

(一)公式P=F/ S是压强的定义式,同时适用于计算固体、液体、气体的压强。

(二)固体、压力压强的问题:

用公式 P=F/ S 计算,求解的关键是确定受力面积的大小和弄清压力大小。

(1)计算压力、压强:一般先求(比较)压力F,再用P=F/S求(比较)压强大小。

(2)计算中应注意下列几点:

①公式中F是压力,而不是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即F=G物。

②公式中S是受力面积,而不是其他面积。

③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单位是pa,用公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特别是面积单位必须用m2。

例1 小明观察家中的平底茶杯放在水平桌面时的情形,如图1所示。思考:将茶杯空着正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和P1,将它倒扣在同一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压强分别F2和P2,他猜想F1与F2和P1和P2间的关系如下,请你帮他判断,正确的是( )

A.F1>F2、P1=P2

B.F1=F2、P1>P2

C.F1<F2、P1=P2

D.F1=F2、P1<P2

思路解析 杯正放与倒扣在水平桌面上,对于这两种情况下,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不变,都等于杯子的重力(因为是在水平桌面上,所以F=G),但是正放与倒扣的杯子跟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不同,正放的杯子受力面积是杯底的表面积,而倒扣杯子的受力面积只是杯口边缘面积,远远大于倒扣杯子面积,这道题在于分析这两种放法的受力面积的变化,再用P=F/S判断出压强大小。答案选D。

(三)液体压力、压强的问题:

公式p=ρgh只适应于计算静止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和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液体压力、压强的问题, 液体压强p只与液体的密度ρ,液体的深度h有关,与液体的重力、体积、形状等因素无关,所以在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时 ,要抓住液体的密度ρ和液体的深度h这两个量来分析,一般通常先利用公式p=ρgh找出压强,再确定受力面积S,利用F=PS求出压力大小。所以在解答时首先应分清楚是固体还是液体压强,确定先求压力F还是先求压强P。

(1)容器内(理解为液体压强):在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强和压力问题时,先用P=ρg h求出压强大小,再用F=PS求压力。

(2)容器外(理解为固体压强):在求解容器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F和压强P时,先用F=G1+G2+…求压力(即压力的大小等于容器和所装物体的总重力),再用P=F/S=G/S求压强大小。

(3)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也可用公式p= ρgh计算。

(4)利用公式计算液体压强计算中应注意下列几点:

①p= ρgh中ρ表示液体的密度,h表示液体的深度,g是常数;

②ρ 的单位一定要用kg/ m3 ,h的单位要用m,计算出的单位才是Pa;

③h表示深度,而不是高度。深度表示该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即深度是从上往下量的,高度是指液体中某点到底部的竖直距离,即高度是从下往上量的;

例2 如图2,3个容器所盛液体的重力相等。A和B中盛水,C中盛酒精,B和C中液面相平,那么,三个容器中液体对瓶底的压强PA、PB、PC相比较(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都相等

思路解析 液体压强p只与液体的密度ρ,液体的深度h有关。与液体的重力、体积、形状等因素无关。答案B。

例3 如图3,放在水平桌面的某容器内装有500mL的水,容器质量忽略不计,水面高h1为8cm,容器高h2为10cm,容器底面积为50cm2。

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g取10N/kg)

思路解析 要计算出水对容器的压力(理解为容器内的压力压强问题), 必先求出容器受到水的压强p,由p=ρ gh可知,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水=ρ 水gh1=1.0×103kg/m3×10N/kg×0.08m=8×102P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水=p水S=8×102Pa×50×10-4m2=4N。

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理解为容器外的压力压强问题):因为放在水平桌面,所以F=G

答案:8×102Pa、4N、103Pa

题中的h2=10cm对本题的计算没有作用,是本题中的“干扰因素”,在解答计算题中要及时排除,要进行计算,不可盲目套用公式;分清容器内还是容器外压力压强问题,确定液体压强还是固体压强。

例4 (柱体对水平面压强)三个同种材料做成的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对桌面压强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 .丙 D .三个一样大

解:因为放在水平桌面上,所以F=G。由P=F/S得: P=FS =mgS=ρvgS =ρgh,且同种材料,则密度ρ相同,而丙的h最大,即压强也最大,选C。

思路解析 柱体压强p只与柱体的密度 ,柱体的高度h有关。

2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液体重力的关系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与液体压强p、受力面积S有关。在求解液体对容器的压强压力问题时 ,先求压强p(用p=ρ g h求出压强大小),再求压力(用F=pS)。容器内的液体的重力(G=mg)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F是两个不同的力,大小通常不同:在重相同、底面积相等、外形不一样的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装入同样高h的同一种液体,如图5所示,当如图乙的容器中时,则二者大小相同(F=G);图甲中,由于容器侧壁承担了一部分液体重力,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F小于容器内液体重力(F<G);图丙中,由于容器侧壁对液体有向下的压力,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F大于容器内液体重力(F>G)。

所以可得出一个规律:

上下粗细一样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本身的重力(F=G);

下端粗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比液体本身的重力大(F>G);

下端细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比液体本身的重力小(F<G)。

例5 如图6,置于桌面上甲、乙的两容器,甲底面积大于乙底面积,所盛水等重、同深,两容器的重力相等,则(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比较F甲__F乙;容器对桌面压强相比较P甲__P乙;(2)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比较P甲__P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相比较F甲__F乙。(填<;=;>)

思路解析 题中(1)是固体压力压强问题,(2)是液体压力压强问题中。

答案:=;<;=;>

在压强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中,掌握一些规律,弄清以上问题对分析固体、液体压力压强有很大的帮助。

篇5:《压力与压强》教学设计

一、课型课时

第1课时: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形成压强的概念。课型为探究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会作压力示意图。

(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

(1)能设计并进行研究压力产生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建立压强的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体验压力的作用效果,调查、收集在生活中的实例,养成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生产的意识,加深对压强知识的理解。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1)压力的概念。

(2)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帕斯卡。

(3)能运用压强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解释简单现象。2.难点

(1)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2)压强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四、教材分析

教材的编写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首先从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感受入手,激发学生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求知欲。通过方便、直观的实验探究,使学生认识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帮助学生建立起压强的概念。在理解了压强的概念和公式的物理意义之后,引导学生应用获得的知识分析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五、教学思路

针对本节教学的基本要求,压强的概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理解压强概念关键在于认识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系。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先感受压力的效果,对压力有个感性的认识,再通过做力的示意图来概括出压力的概念。为了突破本节的难点――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再让学生在原图上作出重力的示意图,以此来得出压力的产生及压力大小与重力的关系。

学生知道压力的概念后,用一幅幽默插图引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还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由此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实验探究如图8-4所示,此现象学生易于理解并可由实验观察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有关。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就应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由此引入压强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再由简单的实例及压强概念得到压强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介绍压强的单位帕斯卡,并列举一些小数据使学生对1Pa的压强形成具体的概念。在理解了压强公式的物理含义,知道压强跟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后,留给学生课下思考交流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途径,这对学生灵活运用压强知识很有好处,也很有趣味性。教具准备:海绵状泡沫塑料、砖头、三角板。

六、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小实验:如课本P136图8-1所示,让学生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三角尺,两个手指的感受有何不同?

生:食指感觉有点疼,且肌肉凹得深;拇指不觉得疼,肌肉凹得浅。师:实验做得很好,讲得也很好。

(2).请同学们再看图8-2滑雪,说说为什么雪地行走,脚容易陷入积雪中,有了宽宽的滑雪板,运动员不仅不会陷入雪里,而且还能在雪地上滑行?

生:在雪地上行走,对雪地压力比较大,所以脚容易陷入积雪,用宽宽的滑雪板滑雪,对雪地的压力比较小,所以运动员不会陷入雪里。

生:在雪地行走,脚与雪地接触面积比较小,所以会陷下去,而用宽宽的滑雪板滑雪时与雪地的接触面积比较大,所以不会陷下去。

师:很好,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将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上述现象均由压力的作用产生,这一节我们先来认识压力,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及什么叫压强等。2.新课教学(1).压力的概念

放映幻灯片:茶杯放在桌面上;木块放在斜面上;往墙上按图钉。请同学们画出三种情况下压力的示意图。

学生画压力示意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请几位同学将压力示意图拿上来投影,交流。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三种压力的示意图。(放映幻灯片)

通过画出以上三种压力的示意图,同学们能交流概括出什么是压力吗? 生: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画出以上三种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压力和重力一样吗?

学生画重力的示意图,教师巡视。生:(甲)图中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它的重力产生,压力与重力方向相同。(乙)图中木块对支持它的斜面的压力也是由重力产生的,但压力与重力方向不同。(丙)图中图钉对墙的压力与重力无关,压力方向也与重力方向不同。所以,有些压力是由重力作用产生,但大小不一定都等于重力,方向也不一定相同,有些压力与重力无关。我们可以得出压力的产生及压力大小与重力的关系。(放映幻灯片)(2).压力的作用效果

师:我们来观看一幅有趣的插图。压力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不一样,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生:⑴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⑵压力作用的效果跟物体间接触面积有关。

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都有关。

⑷可以通过比较压力作用下物体凹陷的深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师:你们准备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呢?

生:可以象课本P137图8-4,图(a)(b)(c)那样,将砖放在海绵状泡沫塑料上,第一次一块砖平放,第二次两块砖平放,第三次一块砖竖放,比较(a)(b)观察海绵状泡沫塑料的凹陷深度,来比较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比较(a)(c)观察海绵泡沫塑料凹陷深浅来比较当压力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师:实验设计很好,我们把这种方法叫什么? 生:变量控制法。

师:很好,同学们如果没有不同意见,可以分组进行实验,并讨论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教师巡视。师:请各组交流实验结论。

生:我们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生:我们的实验结论与他们组相同,通过实验验证了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师:祝贺同学们通过实验得出正确结论。现在我们知道压力作用效果的决定因素: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3).压强的概念

师: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都有关,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最简单的是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请同学们比较如图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放映幻灯片)生:左图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00N,右图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80N。师:物理学中引入压强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

由压强的定义可以得到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通常用P来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则压强公式为P=F/S。

师:压强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由公式确定压强的单位是牛每平方米。人们给压强规定了一个专门的单位叫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研究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1Pa=1N/㎡。

师:1Pa的压强很小,相当于把3粒芝麻压成粉,均匀地分布在1c㎡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下面有一些小数据可以让同学们对1Pa形成具体的概念。(放映幻灯片)

师: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完成下面的例题(投影例题)。并思考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3.归纳小结及学习过程评估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什么?

生:(1)我知道了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不是重力。

生:(2)我知道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用压强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计算公式:P=F/S,压强的单位是Pa.师:同学们表现很棒,归纳得很好。4.课后作业 第1、2、3题。5.板书设计

第八章 压强

第一节 压强(第一课时)

一、压力

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二、压强

篇6:压力和压强教案示例之一

详细介绍:

(2课时)

第一课时

(作者:成都市二十四中学陈抑强)

(一)教学目的1.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掌握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

(二)教具

演示用:压力小桌,10×10×5厘米3的塑料泡沫,质量为200克的砝码2个,细砂、玻璃杯。

学生用:压力小桌,10×10×5厘米3的塑料泡沫,质量为200克的砝码2个(以上器材两人一组,由实验室准备)。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请同学们阅读本节课文开头的“?”和图10—1,猜一猜两人对雪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下去了,另一个人没有陷下去?

2.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

对以上问题,可能同学们现在还不能得出正确结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确,要经过事实来检验。同学们学习了本课的知识,就会得到满意的回答(板书课题:第十章压强液体的压强第一节压力和压强)。

二、进行新课

1.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同时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三人各画一图(有意识地请能正确画出的同学,以便借此讲解压力的概念)。同学们作图时,教师可走到学生中去,来回巡视,了解学生作图中的错误。

2.学生停笔后,先讲评下面学生作图情况,然后评讲黑板上画的图,进行纠正,并用红色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请同学们思考后举手回答,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

启发学生回答出:压力作用在受力面上,压力的方向跟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面。

3.教师重复一遍学生的回答(板书: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4.学生分组做课本图10—3压力小桌的实验,并讲述压强的概念。

(1)介绍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要观察的现象。

首先照图10—3甲做,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然后照乙图做,比较与甲图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相同),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最后请同学们回答图下面的图注中提出的问题,并得出结论。(板书:“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照图10—3甲那样,放上一个砝码和放上两个砝码,想一想塑料泡沫受到的压力相等吗?

塑料泡沫的受力面积相等吗?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实验后由学生得出结论。(板书:“压力作用的效果还跟压力的大小有关。”)(3)讲述压强的概念

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为了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物理学中引入压强的概念(板书:压强)。

讲述:要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应取相同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板书这一定义)。

(4)压强的计算

例:一台机器重1000牛顿,与地的接触面积是2米2,这台机器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请同学们说一说该怎样计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告诉学生,物理上用p表示压强,用F表示压力,用S表示受力面积。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用字母表示的压强公式:

(5)讲述压强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面积的单位是“米2”,压强的单位是“牛/米2”(板书:压强的单位是“牛/米2”,又叫帕斯卡)。该单位读作“牛顿每平方米”,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帕斯卡是法国科学家,为了纪念他在物理学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以他的名字作为压强单位的名称。

1帕=1牛/米2,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写出“5帕”,指导学生说出它的意思是: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5牛顿。列举课文中一张报纸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和成年人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请同学们利用刚学的压强公式、单位,计算下面所述例题。

5.例题: 〔例题〕:根据课本图10—4和图10—5所给条件,比较芭蕾舞演员足尖和大象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大?

教师一边念题,一边请同学们看图,并思考,念完题后,请学生说出已知条件,教师写在黑板上,利用公式进行解答。

解题过程中和解题完后进行评讲,强调单位必须使用规定的单位:力用牛顿,受力面积用米2,所得到的压强单位才是帕斯卡。

三、归纳本课的内容和课堂巩固练习

1.利用黑板上的板书,简明扼要地把本课所学知识叙述一遍。

2.请学生对课本的图10—1问题作出回答;再请一位学生说一说书包带子宽的比窄的好的理由。

3.讨论章后习题第5题。讨论后教师补充、完善。

4.教师把玻璃杯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的两种方式放在细砂上,请同学们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并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四、布置作业

1.对第一节教材后的练习第1.2.3.4题进行思考。把你的思考简要地写在题目的旁边,下节物理课时准备课内回答。

2.把节后练习的第5.6题做在作业本上。

提示:在做练习第6题之前,思考一下:

1米2=______厘米2,1厘米2=______米2,那么150厘米2=______米2。计算时,要用科学记数法。

(四)说明

1.课本中图10—3的实验,如果没有恰当的塑料泡沫,可用砂子代替,效果一样。这一实验,安排为学生分组实验,其课堂效果好于演示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得出结论比看老师的演示实验印象更深刻。

2.关于压力和重力,在本课只就课本中所述的“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产生,也不一定都与重力的方向相同”进行讲述。不宜在本课内进行拓宽或加深。如果有学生说“压力就是重力”,教师必须加以纠正,不要造成概念上的错误。至于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可放在章末复习时进行,以免充淡本课“压强”这一重点知识。

3.关于压强的单位“帕斯卡”,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它的意义,在运用时才知道为什么要把受力面积“厘米2”或“毫米2”换算成“米2”的道理;同时面积单位的换算,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课前给予辅导,特别是采用科学记数法和涉及负指数的问题时,可能就更加困难,教师备课时应考虑到这一问题。

4.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强和大象对地面的压强大小的比较这一例题,安排给学生自己在课内做,可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学生做后教师进行讲评,在书写格式、解题思路、公式运用和单位换算上,给予指导,这样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效果更佳。

5.把空玻璃杯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分别放在细砂上的演示实验,可以布置给学生课后回家自己做一做,并说明理由,以达到复习本课所学知识的目的。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第2课时

(一)教学目的1.巩固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2.知道减小和增大压强的办法,并能对一些简单现象进行解释。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懂得物理知识不仅有趣,更是有用的。

(二)教具

演示用:钝刀口和锋利刀口的剪刀各1把,断了尖和没有断尖的锥子各1个,硬纸片或布条,肥皂块,1~2厘米宽的塑料带和细棉线各一根。

(以上器材两人一组)

学生用:肥皂一小块,1—2厘米宽的塑料带和细棉线各一根。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一课时所学知识

1.什么叫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2.什么叫压强?写出计算压强的公式和压强的单位。

3.回答第1课时布置的思考练习题。

4.说出你测物理课本1张纸对桌面的压强的办法。

以上问题,均由学生回答,由另外的学生补充、纠正。然后由教师进行评讲。

二、进行新课

1.根据学生对玻璃杯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两种情况放在细砂陷入细砂深度不同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玻璃杯对细砂的压力不变,玻璃杯对细砂的受力面积发生了变化,使玻璃杯对细砂的压强发生了变化。(板书:减小和增大压强的办法)

2.讲述

(1)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将会被压坏。

(2)举例:房屋建设中,楼层修得越高,楼体对地面的压力就越大,如果墙基的受力面积不足够大,楼房对地的压强就很大,可能会使地面下陷,楼房倒塌,造成损失,所以修建高楼大厦,必须加宽地基,以减小楼房对地面的压强。

(3)读图:学生阅读课本图10—6,读后说一说履带拖拉机和雪上飞机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减小压强的?教师对学生回答补充、完善后板书“在压力不变时,利用增大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减小压强。”

3.实验:

(1)学生随堂实验:

同学们桌上放有一小块肥皂、有一条较宽的塑料带和一条细棉线,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做一做,看怎样才能较容易地把肥皂块切断?做完后举手发言,说一说你的做法和你这样做的理由。

(2)教师演示实验:

分别用钝刀口和锋利刀口的剪刀剪硬纸片或布条。

用断了尖和没有断尖的锥子向硬纸片穿孔。

做时请同学们观察,什么剪刀容易剪断布条?什么锥子对硬纸片穿孔较容易?

由以上学生随堂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启发学生得出结论,教师板书:“压力不变时,利用减小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增大压强。”

(3)读图:学生阅读课本图10—7,读后说一说图中所述的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增大压强的。

三、巩固练习(课堂讨论)

1.第1课时完后,布置同学们做课文后的练习第2.3.4题。请同学们利用小组讨论的机会,说一说你是怎样答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回答:为什么啄木鸟尖嘴变钝了,就不能成为“森林医生”了?为什么说骆驼是“沙漠之舟”?

2.继续讨论章后的习题第5题,比较梯子和木板,哪个对冰的压强小?

四、归纳本课内容

1.教师复述本课的学习过程

老师复习提问→讲述→同学们随堂实验和老师的演示实验→同学们的分组讨论。2.学生自己归纳本课内容:说一说减小和增大压强的办法,并各举1~2例。3.教师小结:压力不变时,利用增大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减小压强;压力不变时,利用减小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增大压强。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实际中,要根据不同情况和需要采取恰当的办法来减小或增大压强。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并联系实际举出1~2个例子。

2.把章后习题第1、2、3题做在作业本上。要求注意书写格式规范、公式、单位正确。

3.思考第一节课文后的“想想议议”,可以互相讨论,看谁说的办法多。

(四)说明

1.本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行,当由学生回答的,尽量让学生回答,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以练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

2.本课安排的演示实验,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实感,也可以请学生上台演示,演示后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并说明理由。然后教师再进行小结。

3.本课重点、难点都不多,课内时间也较充分,布置的书面作业,也可以放在课内完成一部分。

上一篇:春联上下联怎么区分下一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