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论文

2024-07-25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论文(通用6篇)

篇1: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论文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心得

中国,古老而文明的象征,五千年的文明繁衍至今形成了一种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魂!中国的生命中蕴含着两百年前的辉煌,一百年前的耻辱与一百年后的奋争 百年前的炮火轰开了这片古老大地的国门,持有先进武器的列强在我们的土地上纵横驰骋,使我们的民族濒临灭亡。我们依靠民族的意志与精神战胜了苦难,重新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昔日的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今日的十五国联军退守三八线,历史的瞬间让我们为百年战火的耻辱划上了句号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再惧怕武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重新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梦幻。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发展,掠夺与侵占的内涵变得深远。经济手段的蚕食是一种无形的掠夺与侵占,它虽没有战争那样残酷,但仍会导致一个民族从物质到精神上的逐渐消亡。一个失去民族工业、失去民族文化的国家,在当今的世界里,同样意味着遭受殖民统治似的损失。麦当劳、奔驰汽车、松下电器等等,在带给我们世界先进的产品、先进的管理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民族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经济列强在疯狂掠夺之余嘲笑我们的无知、无能,大量倾销劣质产品,大力宣传所谓的西方文明,在物质与精神上逐渐使我们丧失反击的能力。这是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耻辱,一种比武力侵占容易让国人忍让、接受的耻辱。中国人何时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中科人清醒的意识到:竞争的成败在于效益的高低,效益的高低源于现代化管理、领导者的思维及全民素质的提高。中科人自喻为拓荒者,选择了一块提高民族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土壤,并在这块土地上默默耕耘。多年的辛劳换取的是为社会贡献出的一种现代化管理工具,她的应用可以使国家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她的推广需要众多有识之士加入我们共同的事业与我们携手认同,用我们共同的智慧创造我们民族的未来?

科学发展观唤醒创新基因的特征,创新是一种观念,观念没有理性。创新是博弈中的常数。文化创新是大自然中的无性繁殖,文化创新又类似嫁接,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独特形式进行文明的创造,当最终看到创新的结果时,那已经不是原来的文明了。人与他物的合成都属于未来,人的生存道路就是与他人一起创造未来。

《博弈圣经》中说:“博弈的结构,不仅需要自己,还需要另外一个人和一个观众,这是博弈存在的三条件。”任何文化思想的传播都是除自身条件之外,还有两个条件才能构成,因此创新的文化基因也一定是一个三元结构,这样才能构成遗传与生态的文化遗传基因。任何被优先唤醒的科学与博弈的基因模式,都是一种观念思潮,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

科学发展观就是被唤醒的大自然的基因模式,它不是一个人的文化,里面不存在个人理念,它是大自然自身发展的一条道路。我们的观念一定符合科学与发展,沿着大自然铺设好的这条无形的道路前进,这本身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

我们的未来该怎么做,从人们首次仰望科学发展观开始,就把这个命题错误地当成了理论进行猜测、评估。社会上一些聪明人开始对科学发展观的背景、起源、本质、内涵、核心等等进行了字面上的解释,结果是众说纷纭。人们凭个人的主观想象,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更遥远的猜想,好像人人都在谈宇宙的大爆炸、星系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基因的排序、生命的合成等等。一个世纪性命题,是刚刚开始的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一个文化进程也不可能突然被高端人物的智力所理解,也不可能被几句话所解释。

《博弈圣经》里《博弈文化盛宴》一文中说:“领导人的行为一半是道德,一半是博弈。博弈是决策优先,道德是对抗默认。超智慧的领导人知道多少忍让,又何时竞争。他们总是寻找战略主题,制定规则,让他人竞赛。”只有竞赛,人心才会振奋,并被命题统一;只有竞赛,才能显示出文化命题引起壮观的生物秩序。

其实,很多人仍处于一个低级竞争的认识阶段,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竞争行为还是很简单的,大多数人见到利益的时候,本能地表现出原始竞争的自私,用战略的长远眼光看待这种赤裸裸的竞争行为,好像直接扑向食物。或许人们还不能真正简单地认识这些词的意思,如科学、文化、文明、知识、规律、真理、战略、战术、哲学、经济学、感情、爱、爱情、熵、正理、交流、观念、进步、道德、博弈等等。人们还缺乏太多知识,根本不知道科学发展观在传递执行中,需要一个正理均赢论的主线作为度量人力行为的尺子,直接将它引入具体事件中,就会对它产生疑惑。

假如科学发展观是文明的起源,是又一次东方文明的轮回,我们就不应该思考科学发展观的诞生和死亡,而应该考虑它的繁殖和成长。如果东方社会是个大摇篮,科学发展观和它的民众做着的都是幼年的事情。

成长中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引导人们用国正论的创新思维分清实体与性质的知识论。在科学发展观可靠、包容的系统中,以人为本,不分领域,不讲智力,不管个人的爱好和兴趣,真正广泛地让每一个人的观点和其他角色建立关联并在改革开放的自由环境中进行文明的创造,以占优之和让更多的个体形成不同的繁盛,和科学发展观时代一起成长,让繁荣的过程在自己身上发生,与时代共荣。

一个时代辉煌的历史,首先是有一个文化命题,《博弈圣经》中说道:“任何一个创新,首先是标题的创新。”任何事情都是先有一个命题,人们因命题集合起来,与命题互动。未来繁荣的社会到处应该看到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集体活动和竞赛。成长的第一特征,就是通过竞赛激起的情绪在飞秒瞬间优先唤醒更多人和主题一起呼应,像重大庆典的阅兵式,整齐的方块队伍,用皮鞋踏动大地的声音,最能激起一个民族的兴奋之情,从而自我显得无比强大。因此,我们发现人的精神会融入背景,成为自然实体的一部分。一段时间之后,一部分被优先唤醒的人已经呈现出中心,成了积极分子。在各行业走在前列的人已经成了专家和明星,这都是竞赛的事实。由此得出,离主题越近,越容易成长。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成长和繁荣的过程就是把握科学、正理、均赢、连续与创新的博弈过程,也是人类寻找正理的持续发展的过程。或许,不久之后,更多科学家、思想家、发明家、政治家彼此携手去研究这个文化命题,把各行业零星的理论归纳成发展原理、发展观念、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他们会完整地告诉我们关于科学发展观自身的来龙去脉。

我们讲述人类与自然的故事,就是讲述科学发展观创新的故事,也永远讲述着自己成长的故事。

篇2: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论文

现代技术三大体系的主要内容。P8 物质变化技术体系:各种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加工

能量转换技术体系:如喷气推进技术、核能技术、光电技术和多种能量转换技术 信息控制技术体系:电子电路集成化、信息处理数字化和信息传输网络化 古代科学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P22 古代实用科学形态:观察、测量、经验、描述 古代理论知识形态:逻辑方法、数学方法 古代自然哲学:思辨、猜测

阐空间资源以及人类进入空间需克服的障碍。P217+223 空间资源:高远位置、微重力、高真空、无污染、太阳能和其他丰富的物质资源,包括轨道资源、环境资源和天体矿物资源。障碍:

1)要有高度可靠且推理足够大的运载工具

2)掌握关于空间飞行环境的足够信息,从而对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环境条件做出准确的判断

3)能确保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安全飞行的生命保障系统

4)确保地面人员与航天员之间可靠而不间断的通信联系

5)掌握航天器再入大气层和安全返回的技术等。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推论。P67 基本原理:

1)相对性原理,即物理规律在任何惯性参照系中都一样,不存一种特殊的惯性系

2)光速不变原理,即对任何惯性系,真空中的光速皆相同 推论:

1)一个物体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它的长度测量值最大;

2)一只时钟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它走的最快,如果相对于观察者运动,它就走得慢,运动速率越大,慢得越多;

3)在任何惯性系中,物体的运动速度都不能超越光速。光速是物质运动的极限速度;

4)如果物体运动速度与光速小很多,相对论力学就还原为牛顿力学。古代阿拉伯国家对世界科学技术的贡献。P21

1)沟通东西方科学文化

2)保存古希腊学术典籍,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起到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作用。简介科技史上某一重大事件及其意义。P27 事件:文化复兴运动

意义:这场运动不仅是一场复兴古典文化的运动,更是一场新时代的启蒙运动,把人们的眼光从神转移到自然界和人类自身,恢复了人类的理性,使人们重新获得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鼓舞着人类靠自己和知识的力量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导致了欧洲历史转折、思想解放、学术发达、巨人辈出,开创了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光辉时代。现代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P159+162 内容: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其核心是基因工程 应用:农业——改良农作物品种、培育动物良种

工业——1)在化工工业的应用;

2)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3)发展新能源

4)与微电子、自动化等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

医药——1)使过去无法生产或无法经济生产的药物得以大量生产

2)研制出一些灵敏度高,性能专一,实用性强的诊断技术新设备

3)开辟了医治疾病,特别是遗传性疑难病症的新途径 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P30 第一定律:行星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也称“轨道定律”

第二定律:在相等的时间内行星和太阳的联线在椭圆鬼道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又称“面积定律”

第三定律:任何两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同轨道长半轴的立方成正比,又称“周期定律” 基因工程的步骤。P159

1)从复杂的生物有机体基因组中,经过酶切消化或PCR扩增等步骤,分离出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

2)在体外,将带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连接到能够自我复制的并具有选择记号的载体分子上,形成重组DNA分子

3)将重组DNA分子转移到适当的受体细胞,并与之一起增殖

4)从大量的细胞繁殖群体中,筛选出获得了重组DNA分子的受体细胞克隆

5)从这些筛选出来的受体细胞克隆,提取出已经得到扩增的目的基因,供进一步分析研究使用

6)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上,导入寄主细胞,使之在新的遗传背景下实现功能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物质

科技进步与产业变革的关系。P253

1)科技推动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科技推动社会形态的变革

3)科技推动社会变革的机制 恒星的演化规律。P85

1)引力收缩阶段——恒星的幼年期,以引力收缩为主要能源;

2)主序星阶段——恒星的成年期,也是恒星的“黄金时代”,主要能源是“氢核聚变”;

3)红巨星阶段——恒星的中老年期,主要能源是氦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

4)高密星阶段——恒星的临终前,各恒星的原有质量或爆发后残存的质量大小不同,将有白矮星、中子星、黑洞三种不同的结局。大陆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P110 相对刚性的板块块体飘浮在上地幔的塑性软流层上,因地幔对流、海底扩张的驱动,各自作大规模水平运动。板块在大洋中脊处分离和增生,在海沟处俯冲和消减,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有分离、会合和平移3中,起到相互拉张、挤压和摩擦作用。板块内部相对稳定,其周围边界是岩石圈较为活动的地带,地震、火山和断裂等活动比较活跃。板块之间常以大洋中脊、大陆裂谷、岛弧、海沟及转换断层等地壳构造活动带为其边界。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P163

1)使过去无法生产或无法经济生产的药物得以大量生产

2)研制出一些灵敏度高,性能专一,实用性强的诊断技术新设备

3)开辟了医治疾病,特别是遗传性疑难病症的新途径 新材料技术包括哪些内容。P165 1)新型金属材料:非晶态金属、合金材料、超导金属材料、减振隐声金属 2)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玻璃材料、半导体材料 3)新型高分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4)新型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碳基复合材料 5)光电子材料

6)生物医学材料:生物活性陶瓷、生物化学水泥、生物复合材料、人工器官、控制释放技术、仿生模拟 7)纳米材料

遗传密码破译的意义。P119

1)它等于宣布了各种蛋白质可以在试管中合成,所有的生物蛋白质都可以由无机物合成 2)从生物大分子水平上再度说明了物质的统一性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于英国的原因。P51

1)英国资产阶级上台一百多年来,进行了农业资本主义改革

2)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封建庄园变成了资本主义牧场,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城市工业的“自由”劳动力

3)采取一系列保护私人财产,鼓励工商业发展,奖励技术发明,优待欧洲大陆的能工巧匠等政策

4)英国资产阶级通过不断扩建殖民地,扩大海外贸易,掠夺各地资源,贩卖黑奴等,积累了巨额资金

新能源技术的主要内容。P174

1)太阳能利用新技术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太阳能光化学转换技术

2)核能利用新技术

安全性的核电站、快中子增殖反应堆、低温核供热堆和高温气冷堆、受控热核聚变反应

3)地热能利用新技术

4)氢能利用新技术

5)风能利用新技术

6)海洋能的开发和利用

7)生物质能利用新技术

8)节能新技术 地球演化的天文时期和地质时期。P106 天文时期:1)第一阶段——冷;

2)第二阶段——热;

3)第三阶段——冷

地质时期:地层的形成、地壳的运动、海陆的变迁、气候的冷暖交替,以及生命的孕育、出现和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进化 转基因植物的应用领域。P163

1)获得抗病毒、抗冻、抗旱、抗虫害等植物的优良品种,并以广泛种植,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培育出抗逆脱毒(即抗旱、抗寒、抗病、抗虫、抗盐碱以及抗除草剂等)作物优良品种

3)在速生树木和绿地矮草方面,培育出抗病虫的优良品种

4)生产药物

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P25

1)“十字军东征”和东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2)工场手工业和远航探险

3)大学的兴起

4)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简述科技进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促进作用。P266

1)科技进步将给人类发展提供巨量的能源

2)科技进步为人类发展提供新型先进材料和优质资源

3)科技进步将为人类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 论述

分析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1)当时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半封建时期,政治上有很多制约科技发展的因素,曾经也有官僚主张学习了近代科技,口号是求强求富,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已经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最终都将是失败的;

2)当清王朝统治被推翻后,中国又进入了军阀混战阶段,各自争夺地盘互相斗争为主,忽略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3)当各地易帜,国民党表面统一中国后,科技正当蓬勃发展之际,但是抗日战争的爆发,国民政府内部的腐败等等,又严重阻碍停滞科技的发展;

4)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科技封锁和破坏,其根本意图是不愿意看到一个崛起的中国和强大的中国。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P248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进入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它同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高新技术对产业结构和劳动结构的更新调整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2)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以经济提供的物质作为基础的。科研队伍的建设、实验技术的装备、科学信息资料的建设、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是以经济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大量的投入,是做不出大的科研成果的。成功的科研要在自由的科学气氛中进行,而这就取决于高质量的实验技术装备和高效率的图书情报系统。没有这些物质条件,再新的学术思想也不能付诸实现。

3)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不能割离的。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日常生产中,对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对劳动资料的科技密集水平,对处理劳动关系时采用的经营管理的科学水平都提出了新要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迫使科学技术更快的发展。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提高了生产了,带动了产业调整,改善了生产关系,促使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两者互相协调,最终达到一个良性循环。

3.科技史上的认为最具有价值的重大发现或发明,并阐述其意义。(选一个)蒸汽机:推动了整个工业革命的发展

1)使人类有了动物类以外的机械动力,它是直接通过热能转变为动能,使很多机械摆脱了人力、畜力的朿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带动了冶金、煤矿和纺织业的发展。蒸汽机的出现及纺织业的机械化,提高了工业的用铁量。由于英国拥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冶铁技术和煤矿业的改进,同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

3)它对近代科学和生产的巨大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导致了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极大的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汽车:载着时代向前奔驶

1)改变了人类的整个交通状况,拥有汽车工业成了每一个强大工业国家的标志。2)使人类的机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使20世纪人类的视野更加开阔,更追求自由。3)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提高了效率 4)刺激了内燃机等技术的发展

篇3:现代通信技术与发展概论

所谓通信, 最简单的理解, 就是人与人沟通的方法。无论是电话, 还是网络, 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 实际还是人与人的沟通。现代通信技术, 就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如何采用最新的技术来不断优化通信的各种方式, 让人与人的沟通变得更为便捷、有效。时代高速发展, 现代通信技术已经飞跃到一个新的层次, 光纤通信已经逐渐成为主流。由于光纤通信具有损耗低、传榆频带宽、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不易串音等优点, 备受业内人士青睐, 发展非常迅速。

2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为了适应网络发展和传输流量提高的需求, 传输系统供应商都在技术开发上不懈努力。富士通公司在150km、1.3μm零色散光纤上进行了55×20Gbit/s传输的研究, 实现了1.1Tbit/s的传输。NEC公司进行了132×20Gbit/s、120km传输的研究, 实现了2.64Thit/s的传输。NTT公司实现了3Thit/s的传输。目前, 以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 在光纤传输方面实现了10.96Thit/s (274×Gbit/s) 的实验系统, 对超长距离的传输已达到4000km无电中继的技术水平。在光网络方面, 光网技术合作计划 (ONTC) 、多波长光网络 (MON-ET) 、泛欧光子传送重叠网 (PHOTON) 、泛欧光网络 (OPEN) 、光通信网管理 (MOON) 、光城域通信网 (MTON) 、波长捷变光传送和接入网 (WOTAN) 等一系列研究项目的相继启动、实施与完成, 为下一代宽带信息网络, 尤其为承载未来IP业务的下一代光通信网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 复用技术

光传输系统中, 要提高光纤带宽的利用率, 必须依靠多信道系统。常用的复用方式有:时分复用 (TDM) 、波分复用 (WDM) 、频分复用 (FDM) 、空分复用 (SDM) 和码分复用 (CDM) 。目前的光通信领域中, WDM技术比较成熟, 它能几十倍上百倍地提高传输容量。

2.2 宽带放大器技术

掺饵光纤放大器 (EDFA) 是WDM技术实用化的关键, 它具有对偏振不敏感、无串扰、噪声接近量子噪声极限等优点。但是普通的EDFA放大带宽较窄, 约有35nm (1530~1565nm) , 这就限制了能容纳的波长信道数。进一步提高传输容量、增大光放大器带宽的方法有: (1) 掺饵氟化物光纤放大器 (EDFFA) , 它可实现75nm的放大带宽; (2) 碲化物光纤放大器, 它可实现76nm的放大带宽; (3) 控制掺饵光纤放大器与普通的ED-FA组合起来, 可放大带宽约80nm; (4) 拉曼光纤放大器 (RFA) , 它可在任何波长处提供增益, 将拉曼放大器与EDFA结合起来, 可放大带宽大于100nm。

2.3 色散补偿技术

对高速信道来说, 在1550nm波段约18ps (mmokm) 的色散将导致脉冲展宽而引起误码, 限制高速信号长距离传输。对采用常规光纤的10Gbit/s系统来说, 色散限制仅仅为50km。因此, 长距离传输中必须采用色散补偿技术。

2.4 孤子WDM传输技术

超大容量传输系统中, 色散是限制传输距离和容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在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 使用孤子传输技术的好处是可以利用光纤本身的非线性来平衡光纤的色散, 因而可以显著增加无中继传输距离。孤子还有抗干扰能力强、能抑制极化模色散等优点。色散管理和孤子技术的结合, 凸出了以往孤子只在长距离传输上具有的优势, 继而向高速、宽带、长距离方向发展。

2.5 光纤接入技术

随着通信业务量的增加, 业务种类更加丰富。人们不仅需要语音业务, 而且高速数据、高保真音乐、互动视频等多媒体业务也已得到用户青睐。这些业务不仅要有宽带的主干传输网络, 用户接人部分更是关键。传统的接入方式已经满足不了需求, 只有带宽能力强的光纤接人才能将瓶颈打开, 核心网和城域网的容量潜力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光纤接入中极有优势的PON技术早就出现了, 它可与多种技术相结合, 例如ATM、SDH、以太网等, 分别产生APON、GPON和E-PON。由于ATM技术受到IP技术的挑战等问题, APON发展基本上停滞不前, 甚至走下坡路。但有报道指出由于ATM交换在美国广泛应用, APON将用于实现FITH方案。GPON对电路交换性的业务支持最有优势, 又可充分利用现有的SDH, 但是技术比较复杂, 成本偏高。EPON继承了以太网的优势, 成本相对较低, 但对TDM类业务的支持难度相对较大。所谓EPON就是把全部数据装在以太网帧内传送的网络技术。现今95%的局域网都使用以太网, 所以选择以太网技术应用于对IP数据最佳的接入网是很合乎逻辑的, 并且原有的以太网只限于局域网, 而且MAC技术是点对点的连接, 在和光传输技术相结合后的EPON不再只限于局域网, 还可扩展到城域网, 甚至广域网, EPON众多的MAC技术是点对多点的连接。另外光纤到户也采用EPON技术。

3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对光纤通信而言, 超高速度、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一直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光纤到户和全光网络也是人们追求的梦想。

3.1 光纤到户

现在移动通信发展速度惊人, 因其带宽有限, 终端体积不可能太大, 显示屏幕受限等因素, 人们依然追求能相对占优的固定终端, 希望实现光纤到户。光纤到户的魅力在于它有极大的带宽, 它是解决从互联网主干网到用户桌面的“最后一公里”瓶颈现象的最佳方案。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 光纤到户的成本大大降低, 不久可降到与DSL和HFC网相当, 这使FITH的实用化成为可能。据报道, 1997年日本NTT公司就开始发展FTTH, 2000年后由于成本降低而使用户数量大增。美国在2002年前后的12个月中, FTTH的安装数量增加了200%以上。在我国, 光纤到户也是势在必行, 光纤到户的实验网已在武汉、成都等市开展, 预计2012年前后, 我国从沿海到内地将兴起光纤到户建设高潮。可以说光纤到户是光纤通信的一个亮点, 伴随着相应技术的成熟与实用化, 成本降低到能承受的水平时, FTTH的大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3.2 全光网络

传统的光网络实现了节点间的全光化, 但在网络结点处仍用电器件, 限制了目前通信网干线总容量的提高, 因此真正的全光网络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全光网络以光节点代替电节点, 节点之间也是全光化, 信息始终以光的形式进行传输与交换, 交换机对用户信息的处理不再按比特进行, 而是根据其波长来决定路由。全光网络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开放性、兼容性、可靠性、可扩展性, 并能提供巨大的带宽、超大容量、极高的处理速度、较低的误码率, 网络结构简单, 组网非常灵活, 可以随时增加新节点而不必安装信号的交换和处理设备。当然全光网络的发展并不可能独立于众多通信技术, 它必须要与因特网、ATM网、移动通信网等相融合。目前全光网络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 但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从发展趋势上看, 形成一个真正的、以WDM技术与光交换技术为主的光网络层, 建立纯粹的全光网络, 消除电光瓶颈已成未来光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 更是未来信息网络的核心, 也是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级别, 更是理想级别。

结语

光通信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撑平台, 在未来信息社会中将起到重要作用。在国内各研发机构、科研院所、大学的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已研制开发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通信高技术产品, 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与应用成果。这些研究工作和突出成果为O-TIME (光时代) 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望在“十一五”期间取得更多的成果, 为我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严峰.生活在网络中[M].第1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72.

[2]黄绍平.第三代移动通信:好事多磨[J].网络世界, 1999:45.

[3]胡文江等.Internet上的移动性[J].计算机世界, 2000:17.

[4]白硕.Internet信息服务新概念[J].计算机世界, 1999:3.

篇4: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论文

关键词: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科学素养;STS教育理念

大学专业教育关注的是各学科的、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这一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专业优势,但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科学知识体系的联系,造成学科封闭和文理隔离,束缚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且,课程设置及内容往往落后于科学发展的速度,许多前沿知识难以走进课堂,学生缺乏对“高、新、尖”科技知识及发展历程的基本了解,缺乏对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影响的认识。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我们尝试建立由多学科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开设以介绍科学技术前沿专题知识为主线、穿插科学发展观及科技应用探索背景的课程——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形成文理交叉、理工渗透、专业基础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作为对专业教育的重要补充。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探索性研究。

一、明确课程目标定位,创新教学理念

1围绕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确立课程教学目标

作为综合性很强的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其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全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

科学素养的缺失、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足,不仅仅在部分文科大学生身上有所反映,在某些理工科学生中也同样存在这方面的问题。科学教育的对象,不仅是文科学生,而应面向全体学生,只是各有侧重。更何况科学与人文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人文的科学是跛脚的,没有科学的人文是盲目的;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开始就有着深厚的人文基础。创新能力与开拓精神更多地来源于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的碰撞与交流。

这就启迪我们要围绕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确立课程教学目标,明确培养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维度:(1)是所获知的科学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科学知识界定问题,获得新知识,解释科学现象,对科学事件做出有科学依据的推论。(2)是明确科学是人类获取知识和进行探究的一种形式,理解科学活动的典型特征。(3)是了解科学和技术如何形成我们的物质世界、智力和文化氛围。(4)是做一个反思型公民,积极主动地从事与科学有关的事件,并有自己独特的科学意识。

对于文、理、工科学生而言,通过对于科学技术前沿的了解,认识和理解科学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自身的发展所起的影响作用,重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态度、观察与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以及科学的批判精神,也包括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科技能力,学会使用和管理科学与技术以适应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应进一步注重将专业知识与应用技术结合的能力,努力培养应用与创新技术的能力。

2强化“STS”教育理念,深刻认识科技与社会的关系

STS教育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在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全面开发现代科学技术对心灵的教育功能。从当前世界面临的与科技有关的重要问题入手,去探询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问的互动关系,去探询作为一个科学家和决策者对这种互动的影响;使当代大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以及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着清醒与深刻的认识,树立科学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的价值观,并提高参与社会民主决策的科学素养。

二、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创新教学内容

1反映科技前沿,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根据21世纪科技发展的趋势——跨门类科学与技术整合化,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科学技术高度社会化,社会高度科学技术化,建立以科学技术前沿专题为主线,融科学于技术的理论体系。课程教学内容分为自然科学篇、高新技术篇、科技发展战略篇三部分,自然科学部分主要讲授学科结构、重大成就和前沿报告;高新技术部分主要讲授人口健康与现代生物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光电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与建筑技术等;科技发展战略主要讲授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与强国之路。在整体构架和安排上,充分体现该课程的跨学科性、多元性和前瞻性等特点,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前沿动态、热点聚焦,穿插科学发展观及科技应用探索背景,同时又注意不同学科之问的差异性,形成文理交叉、理工渗透、专业基础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点与个人兴趣有选择地开展主题研究,强调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方法、探索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理论联系实践,促进基础知识与应用技术的衔接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往往认为教学主要是知识的积累过程,因而将掌握知识本身作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本质上就是增加这些事实材料和解题的技巧,不强调知识在真实情景中的运用。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往往认为学生从学校里获得的抽象知识能够直接迁移到实际应用的新情境中去。显然,这不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的。为此,在教学中注重通过自然科学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过程,研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目的是激发学生追求科学的热情。注重分析科学技术发展的要素,如市场的需求、科学知识的准备、技术的研发和资金的投入等,告诉学生应去研讨什么和如何进行。重视知识在真实环境中的应用,重点阐述高新技术的科学基础、技术要素等;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探究科学知识如何与应用结合产生新技术,新技术如何与市场结合形成企业;这是我们采取的又一改革策略。这样不但可以使知识的应用性需求成为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将学生置于真实的世界之中,建立问题与生活之间的纽带,强化概念、内容与社会、经济以及技术条件间的联系;面向实际,加强实践环节,还可以使学生在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形成知识的应用和创新的体验,强化了科学技术对于广阔世界的现实意义。

3把握科技为“人”的本真属性,实现科技与人文的沟通与重构

在功利主义当道的科技时代中,人文教育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它直接触及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在科学技术教育中强化STS教育,就是尝试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教育进行沟通与重构,注重介绍在科研问题中的各种观点,并通过科技发展过程说明任何科学成果都是社会的产物,并非少数人关在象牙塔中所能得到的。教育学生懂得社会、集体和实践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在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进行感悟与反思,关注人类为什么去从事科学技术,以什么样的态度去从事科学技术,以什么样的方法去从事科学技术,怎样对待科学技术的结果,如何运用

科学技术等;这一切,涉及作为科学技术主体的人的利益趋向和价值判断,体现了人类对科学技术的人文态度。

在21世纪多元价值并存、多元文化碰撞的时代中,将科学技术教育的精神与人文精神渗透于专业教育之中,为学生建立价值定位,把握科技为“人”的本真属性,使当代大学生成长为新时代有科学理性与远见的知识分子。

4拓展学科领地,突出全球化视野下的本土特色

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化社会中,全球化趋势日益壮大。世界各地区间的“相互关联性”与日俱增。全球化趋势对高等教育最大的冲击就是世界各国的大学都直接或间接地卷入全球性的竞争之中,各大学培养的人才将不仅是为满足各国国内的市场需求,更必须能适应全球性就业市场的趋势与要求。相应于这一变革,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就必须拓宽学科领地,在全球化视野下,融入中国本土特色,充分反映世界科技动态的同时,展示中国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民族工业发展现状,激发当代大学生振兴民族工业的信心和斗志。

三、探究与应用结合,创新教学方法

1以专题探究式教学为主,培养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首先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教”意味着更多地控制和支配,而“学”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因而,建立由多学科精英组成的教学团队,有效组织多学科交融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及教学评估等环节中,都努力从“引导”的角度去唤起学生“学”的兴趣与动力。以科技前沿专题为主线,开设若干个专题供学生自由选择。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营造主动学习的环境与氛围,创设有利于学生达到理性思维彼岸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教学及相应的实践活动。通过学习专题的确定、调研问题的界定、学习方法的选择、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等环节,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培育科学精神。只有通过探究活动,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和本质,并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和科学技术探究的经历内化为科学素养。

2完善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为学生搭建自学平台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建成了以文本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音视频资料库等丰富l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为学生自学提供信息资源与交流平台。

3以实践活动为拓展,实现科技教育与社会互动

为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并得到来自实际的体验和感受,我们以科技文化活动为主要载体,在课程教学中安排了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既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科技教育与社会的互动,收到良好效果。

4完善考试与评价方法,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以作业成绩+课堂讨论成绩+调研报告成绩+笔试成绩汇总,作为对学生学习状况的综合评价。另外,对于在科技服务、科普教育活动中表现特别突出者,对于在科技制作、创新大赛中获奖者,分别予以相应的奖励加分。这种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发展状况的考核方法,虽增加了考核与评价的难度,却为学生提供了有选择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篇5:《现代通信技术概论》课程作业

1、噪声:所谓噪声可以笼统的称为随机的,不稳定的能量

2、均匀量化:所谓量化,就是把经过抽样得到的瞬时值将其幅度离散,即用一组规定的电平,把瞬时抽样值用最接近的电平值来表示。

均匀量化:ADC输入动态范围被均匀地划分为2^n份。

均匀量化的好处就是编解码的很容易,但要达到相同的信噪比占用的带宽要大。现代通讯系统中都用非均匀量化,把输入信号的取值域等间隔分割的量化称为均匀量化。

3、调制:把消息“作用”(例如,让信号的幅度随着消息信号的强弱而变化)到载波信号的某个参数上,使得该参数随着消息的变化而变化,于是,载波信号就会“携带”上需要传送的消息。这就是调制的概念。

4、光纤通信:所谓光纤通信技术,即以光纤为主要传播媒介,通过光学纤维传输信息的通信技术。

篇6: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论文

起源于西方

班级:学姓名:

体育在其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受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并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体育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以下三个时期:原始的体育萌芽时期;自觉从事体育时期;形成与完善体育制度时期。经过这三个时期,逐步形成了现代的体育体系;其中竞技体育的发展更是推动现代体育发展的主要动力。

要讨论现代体育的起源,我们不得不提起体育的原始萌芽,而说起体育的萌芽,我们有不得不从中古世纪的古希腊开始谈起。

最初,在古希腊,灿烂的文化、发达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带来了体育繁荣。各城邦之间的军事交战,更加促进了他们对体育的重视。最典型的是斯巴达,他们不仅重视尚武教育,同时很注意优生。新婴儿必须交送国家检查,体格强壮者才归还父母养育,患病或畸形的儿童便被丢入山谷之中,任其死去。古希腊人还在祭祀活动中诞生了辉煌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并延续达千年之久,为人类体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由城邦组成的古希腊,战乱连绵,特别是城邦争霸和奴隶主镇压奴隶起义的内战使得人们没有喘息的机会。但古希腊作为泛神论的民族,尽管存在着激烈的内部纷争,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崇拜诸神。古希腊民族的共识是,世间都是由英雄——诸神创造的,并且认为神是人格化的英雄,为保持人与神之间的最短距离,常于收获的季节举行祭神活动,与神共享天伦之乐。在祭神活动中,人们多以表现健康的裸体竞技和表现美的健身舞蹈与神同欢,以此创造出表达人间“悲欢离合”的艺术作品而倾诉于诸神。

远古时期,古希腊的健身就与人体美学结下了姻缘,由于希腊三面环海的自然地理环境,且岛屿分布广阔,气候宜人,为了抵御各种战争,提高身体能力,常以裸体锻炼,人们以“全身发展平衡”为基本,以“肌肉沟回”为精美,以发达的左右对称为荣耀,不断塑造强健的人体造型,在古代希腊运动会上,简直就是人体美学的展示会。它以力量、速度、柔韧、灵敏、节律构成了体育运动特有的人体力学,丰富了人类的美学价值,给人们留下了奥林匹克的文化遗产。如波里克勒特的《持矛者像》、米隆的《掷铁饼者像》,以及公元前2至1世纪的《摔跤铜像》,都鲜明地表达了古希腊体育的艺术与追求,为后人的健身健美活动塑造了精美的模型。

古希腊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更多地注重“人性化”,无论从传说中还是现实竞技中,不断地为人们树立个人的英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尊崇的偶像,如永远记录在奥林匹克传说中的“宙斯裸体投掷像”、“蒙面舞蹈者青铜小雕像”、“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决斗像”以及众多的获胜“英雄像”等,为世界体育史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在这里,集中描绘了为取胜而付出艰辛努力的个人形象,为后人树立了生活的榜样。作为推崇泛神论的古希腊,人们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由像神一样的英雄人物创造的。在古代奥运会中,获胜个人被城邦授予至高无上的荣誉和特别待遇。

当时的东方以中国古代中原地区为代表,当时的中国处于春秋战国前后,诸侯混战,其思想精髓在于一个"礼"字,尽管当时的人们也十分的崇尚武术,但是于体育全然不同,而是一种军事思想,更确切的说事兵法。相比于西方的对个人英雄的崇拜,对自由体育,全民体育,以及体育之目的,显然,古希腊体育于现代体育的竞技性符合的更好,古希腊体育以橄榄枝作为奖励也非常符合现代体育的精神。

开篇我说过体育在其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受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并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古希腊体育起源于城邦混战,并且在城邦混战中得到发展。

所以古代体育起源于古希腊而非东方,是其政治目的,也即城邦征战,对英雄的崇拜所决定的,古希腊体育为古希腊的政治宗教所服务。而相比这一时期东西文学代表著作也可得出同样的结论,《春秋》和《荷马史诗》可以作为我们有利的证据以追述古今。体育是一脉相承的,从古希腊城邦征战中发展而来的古希腊体育演变成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公元前776年,古希腊举办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标志着奥运会正式诞生。对于奥运会的起源历来众说风云,于是奥运会一度被披上了神秘的面纱。事实上,古代奥运会的起源与古希腊的社会状况紧密相连。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古希腊结束氏族社会,进入奴隶制城邦时代。整个希腊被200多个大大小小的城邦占据,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常常为了争夺领地兵戎相见。在这种情况下,哪个城邦的士兵能征善战哪个城邦的胜算就多几分,各城邦都在不遗余力地训练士兵。

在各城邦主看来,体育是训练士兵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除军事训练之外,各城邦都加大了对士兵的体育训练强度。在斯巴达城邦,男孩从7岁开始就由国家抚养,同时开始从事相应的体育、军事训练,非常辛苦。各城邦为战争而开展的体育训练无形中促进了古希腊体育运动的发展。城邦首领为了检测士兵的训练成效,时常组织一些体育竞赛,这就为奥运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名称来自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叫奥林匹亚的地方。这个地方处在阿尔菲斯河和克拉德斯河交汇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是古希腊人祭祀宇宙之神宙斯的圣地,一直归伊利斯城邦管辖。拥有这样的圣地自然招来不少艳羡的目光,斯巴达城邦就是其中之一。

于是,为了争夺奥林匹亚城,斯巴达城邦和伊利斯城邦爆发了战争。斯巴达人久攻不下,却不想无功而返;伊利斯人虽无法取胜,却依然顽强抵抗,寸土不让,这场战争进行得艰苦卓绝,旷日持久。终于引起了两国民众的不满,一时间,和平成了人们极力寻求的唯一愿望。

公元前884年,和平终于降临,经过协商,伊利斯王和斯巴达王签订了一项定期在奥林匹亚举行体育竞赛的协议,即《奥林匹克神圣休战条约》。条约规定,在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伊利斯城邦将成为和平的圣域,禁止任何人携带武器进入,也禁止战争行为,所有通向奥林匹亚的道路任参赛人员自由往来,任何人不得阻拦,否则将被认为背叛了神,必须受到惩罚。至此,奥林匹克体育竞技会代替了战争。

“奥林匹克神圣休战”使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全希腊人和平、友谊的盛会,体现了古希腊人渴望和平的愿望。但是在神圣休战条约规定下举行的奥运会还只是古代奥运会的雏形,再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古代奥运会才真正诞生。

公元前776年,伯罗奔尼撒的统治者伊菲图斯宣布奥运会的举行间隔周期为4年,时间

定在夏至后的第二个或第三个月圆之日,奥林匹亚被定为古奥运会的诞生地和永久性举办地点。第一届奥运会在同一年如期举行了,比赛项目只有一项,即在奥林匹亚神庙附近长度为192.27米的场地上进行的短跑比赛,当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城邦参加了这次比赛,最后一位叫科罗博斯的商人赢得比赛,获得的奖品是一顶用橄榄叶做成的叶冠。尽管这一届奥运会令人不甚满意,但它却被正式载入史册,成为古代第一届奥运会。

古代奥运会的组织工作由伊利斯城邦的首领和宗教领袖完成。通常在奥运会举办一年前,他们会从当地有名望的贵族中推选出裁判官,人数由最初的1~2人,到第一百届时确定为10人。奥运会开始前10个月,裁判官要到奥林匹亚宙斯神坛前宣誓:保证公正、严明地履行职责。

古代奥运会组织者不仅对裁判人选十分挑剔,就是对竞技者资格也有明确规定:竞技者必须是具有纯正希腊血统、道德高尚的自由人;奴隶、战俘、异族人和女人不准参加比赛,甚至连观看比赛都不被允许,违令者将被判处死刑。

此外,组织者还强制竞技者参加10个月以上的训练,并且在赛前1个月到伊利斯集训。

这种带有宗教色彩的活动,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由此逐渐形成了地方性竞技赛会,公元前6世纪中叶起,祭神性的竞技已经具有全民众的性质,已经有正式的组织者并以装满橄榄油的陶瓮为奖品。由此,古希腊逐步迈向“运动会”的体育系列,开始整合和构成古希腊体育文化。

古代奥运会的会期最初只有一天,前十三届奥运只有短跑一项比赛,距离为一个“斯泰德”——古希腊的长度单位,约为192.27米,后来逐渐增加了长跑、五项竞技、角力、拳击、赛马等比赛项目。随着奥运会规模的扩大,会期也由原来的一天从第三十七届开始延长为3天,后又从第七十七届开始延长为5天。

古代奥运会所有比赛项目只取第一名,获胜者被视为英雄,享有极高的荣誉和地位,因此竞争十分激烈。比赛结束后,获胜者将在宙斯神坛前接受隆重的颁奖仪式。首先裁判会宣布获胜者的姓名、其父亲的姓名、属于哪个城邦以及获奖项目,并授予获胜者一顶橄榄枝花冠。随后在观众的簇拥下游行和参加各种庆祝活动。橄榄枝作为奥运会精神的象征,寓意深刻,影响深远。

从公元前776年古代第一届奥运会被载入史册,到公元前393年被废止,古代奥运会共举办了二百九十三届,历时1168年。公元前5世纪末,持续时间长达27年的罗伯奔尼撒战争爆发,导致希腊的奴隶制开始走向衰败。虽然古代奥运会衰亡了,但是却留给人类社会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它不仅创造了一种竞技运动的组织模式,还极大丰富了体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世界体育史有深远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古代奥运会形成了一种价值体系,那就是至今仍被世界人民津津乐道的“奥林匹克精神”,正如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所说,奥运会“是一种将身体、精神与意志和谐统一在一起的人生哲学。”

后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运动盛会,每4年举行一次。届时,世界各国运动健儿齐聚主办国,各展其能,一比高下。奥运会不仅仅是搏击场上的拼杀、竞赛,正

如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所说,它“是一种将身体、精神与意志和谐统一在一起的人生哲学。”这是后话,我们再来看一看现代体育的最杰出代表――奥林匹克运动会。当然,现代体育的思想不仅仅局限于竞技,也不局限于奥林匹克运动会,事实上奥林匹克的精神早就超越了奥林匹克运动会本身。

15世纪开始,教育家开始提倡幸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17世纪,英国人约翰·洛克的“绅士教育”提出德、智、体,法国人让-雅克·卢梭建议透过游戏学习。公元1776年,英国考古学家在勘察中发现了古代奥运会遗址。1875年至1881年,德国库蒂乌斯人在奥林匹亚遗址发掘了出土文物,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1858年,希腊发布了《奥林匹克令》,并于1859年10月1日在雅典举办了第一届泛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

1889年7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田径代表大会上,后来被人尊称为“奥林匹克之父”的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首次公开了他恢复奥运会的设想。1891年1月,顾拜旦以法国田径协会联合会秘书长的身份,向全世界几乎每个体育组织和俱乐部发出邀请——参加于1894年6月16日在法国巴黎索邦神学院召开的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此次大会为第一届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会议召开一个星期后,即6月23日,大会就通过了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决议,而6月23日也就成了“国际奥林匹克日”。当时,顾拜旦成为首任秘书长。大会决定在1896年召开首届现代奥运会,希腊的历史名城雅典获得主办权。1896年4月6日至4月15日,希腊雅典举办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

当希腊雅典举办奥运会的时候,距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下令禁止举行的古代奥运会已经过去了1500多年。1896年4月6日下午3点,在经过重修的雅典帕那辛尼安体育场,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宣布: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乔治一世在开幕词中说:“但愿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复兴能增进希腊人民与各国人民的友谊;但愿体育运动和它所崇尚的道德观念有助于造就新一代的希腊人,无愧于他们的先辈。”

此届奥运会设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自行车、古典式摔跤、体操、击剑和网球9个大项43个小项,共有13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参赛。

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来到了繁华之都——法国巴黎。这届奥运会比赛时间持续5个多月,可谓旷日持久,而女子运动员首次登上赛场,则无疑开创了历史的先河,人类对体育的理解又更上岑楼。

截止2008年最近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北京召开,此时体育运动已经是全人类的共识。而无疑,这个迄今为止全人类所共同认可的和平盛会起源于古希腊奥运会,起源于西方,尽管它被全世界所传承。

而现代体育之所以起源于西方,古希腊体育以及奥林匹克的起源只是一点,还有一点我所没有谈到的是,众多的体育项目也起源于西方。

诸如家喻户晓的马拉松。马拉松,原为希腊的一个地名。公元前490年,希腊军队在马拉松平原击退波斯军队的入侵。传令兵菲迪皮德斯从马拉松镇跑到雅典城,在报告胜利的消息后,因体力衰竭倒地而亡。1896年首届奥运会上设立了马拉松长跑项目,其长度为马拉松镇至雅典城的距离。女子马拉松开展较晚,1984年首次被列入第23届奥运会。

其他,竞走,起源于英国。19世纪初,英国出现步行比赛活动。1866年英国业余体育俱乐部举行首次竞走冠军赛,距离为7英里。短距离跑(简称短跑),起源于欧洲,最早的正式比赛是在1850年的牛津大学运动会上,当时设有100码、330码、440码跑项目。19世纪末赛跑距离由码制改为米制。中距离跑(简称中跑),最初的项目是880码跑和1英里跑,从19世纪中叶开始,被800米跑和1500米跑项目所替代。长距离跑(简称长跑),最初项目为3英里跑、6英里跑,从19世纪中叶开始,被5000米跑和10000米跑替代。跨栏跑,起源于英国。由牧羊人跨越羊圈栅栏的游戏演变而来。最早的栏架是埋在地面上的木支架或栅栏;1900年出现可移动的倒T字形栏架。1935年有人将T形栏架改成L形栏架,L形栏架支脚面向运动员,稍受推力即可向前翻倒,减轻了运动员过栏时的恐惧心理。障碍跑,于19世纪在英国兴起。最初在野外进行,跨越的障碍是树枝、河沟。各障碍间的距离长短不一。19世纪中叶开始在跑道上进行,但其距离不统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短的440码,长的可达3英里。

现代体育起源于西方是诸多因素所决定的,诸如马拉松之类的运动项目起源,诸如奥林匹克这样的盛会的起源也只是其中部分原因。

比如近代的东方,像中国封建的禁锢,以及建国初期国家积贫等诸多因素,而其他小国家也各有家事。

上一篇:水生植物养护计划下一篇:桂花雨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