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2024-08-04

社区司法行政工作总结(通用9篇)

篇1:社区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办事处司法所的直接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社区、争创人民满意为目标,坚持思路创新、方法创新,充分发挥法制宣传、人民调解、安置帮教和法律服务等各项职能作用,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树形象、促工作、保稳定,与时俱进,较好地完成了司法行政工作目标任务,为创建和谐社区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社区司法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目标运行情况

(一)以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龙头,全面推进依法治街进程,我们紧紧抓住普法、依法治理这个“龙头”,锁定普法对象,充分利用各种法制教育资源,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普法,形成全民普法的大好局面。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为进一步加强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年初,及时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召开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全年的普法工作,明确了今年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工作要求。

2、理清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普法工作。根据上级要求,配备各种普法教材,组织居民及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普法学习,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并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学习了《宪法修正案》、《行政许可法》、《婚姻登记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使居民的法律意识得到了加强,认识了知法守法的重要性,也加强了社区工作人员学法用法、依法执政的法制观念。

范文网

3、开展主题活动,深化普法效果。充分利用黑板报和宣传画等多种方法,大力开展宪法以及对居民群众生产、生活有直接指导意义和密切关系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提高群众依法维权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6.26”禁毒宣传日等活动之际,在主要街道以各种形式进行普法宣传,通过宣传,在居民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开展法律服务下社区活动。社区一直和均鑫律师事务所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事务所的律师帮助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使居民对社区更加信任和支持。

(二)深入开展以“防激化”为重点的人民调解工作,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三)以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为目标,努力探索安置帮教工作新路子。

1、做好帮教对象的排查工作。今年年初,我们对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及吸毒人员情况进行了全面核对排查,通过建立花名册、核查安置帮教情况,建立完善了刑释解教人员以及吸毒人员的档案,全面掌握了安置帮教工作现状,为落实安置帮教工作措施奠定了基础。

2、开展多种形式的安置帮教工作。我们实行“三定”制度,即定帮教对象、定帮教小组、定帮教措施。帮教小组对这些刑释解教人员和吸毒人员定期回访和帮教,使他们感受到了社区这一组织的温暖,并没有因为自己曾犯过错误而被抛弃。对帮教对象进行思想教育和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大多数人在思想上有了大的转变,能逐渐的重新融入社会,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排查社会不稳定因素。

通过社区工作人员一年的努力,我辖区内没有出现残疾人闹事,“flg”习练者进京、进京闹事的现象。春节、五一节、国庆节、奥运会及煤博会期间提前做好社会不稳定因素排查,制定社会稳定工作预案,安排好值班工作,确保辖区在“三节两会”期间无重大事件发生,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二、存在问题

2012年,我社区认真履行了各项工作职能,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法律服务在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安置帮教工作手段单一,尤其是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和就业安置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三是一些工作措施还没有真正到位,一些工作与形势发展还很不适应,如法援的机构、经费等问题都急待解决。

篇2:社区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2、理清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普法工作。根据上级要求,配备各种普法教材,组织居民及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普法学习,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并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学习了《宪法修正案》、《行政许可法》、《婚姻登记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使居民的法律意识得到了加强,认识了知法守法的重要性,也加强了社区工作人员学法用法、依法执政的法制观念。

3、开展主题活动,深化普法效果。充分利用黑板报和宣传画等多种方法,大力开展宪法以及对居民群众生产、生活有直接指导意义和密切关系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提高群众依法维权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6.26”禁毒宣传日等活动之际,在主要街道以各种形式进行普法宣传,通过宣传,在居民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开展法律服务下社区活动。社区一直和均鑫律师事务所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事务所的律师帮助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使居民对社区更加信任和支持。(二)深入开展以“防激化”为重点的人民调解工作,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做好申诉、信访等合法解决纠纷方法的宣传工作,使群众能够了解、掌握和选择正确的诉求表达方式,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上访、进京上访、越级上访事件发生,推进依法治理工作。提高居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为建设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作出贡献。社区成立了由包括社区民警在内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居民信息员11人。社区在今年共接受居民纠纷20多起,其中邻里纠纷6起,家庭纠纷1起,其他纠纷13起。成功调解21起,调解排查率100%,调成率100%。如:今年五月下旬的一天,家住我社区xxxx居民xxx,因家庭琐事,酒后对其妻施暴,邻居及时来社区反映并拨打110报警。我们得知情况,及时赶到现场,制止了事态的发展,对xxx进行了批评教育,说服他夫妻之间应互敬互爱互谅,特别是作为丈夫绝不能动武伤人,并给他讲解了“妇女儿童保护法”。经过派出所民警和我们的耐心工作,xxx最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保证今后决不会再有类似情况发生,看到他们夫妻和好,我们从心底感到欣慰。又如:前些天,居住在我社区x号楼院的一位居民反映,曾维修x号楼顶的民工因讨要工钱无果将要锁x号楼院的大门„„

得知情况后,我社区干部以xxx为代表立即赶到现场了解到:在今夏雨季来临之前,x号楼顶层居民从大家的利益出发,请来民工对楼顶进行了修缮。维修后虽楼顶的使用直接关系顶层居民的利益,但从大局着想,楼顶的使用也关系整栋楼所有住户的利益,顶层住户希大家集资筹款支付修缮材料费及民工的劳务费,部分居民不理解不愿出资而导致一直对民工的劳务费拖欠无法支付的情况便发生本文开始的一幕„„经社区干部走访入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与该楼居民、民工的沟通协商,最终大家统一了意见达成协议:先由居住在顶层的住户筹款支付民工的劳务费、材料费共计14000多元,待与该楼的产权单位协商核算完毕后出资一部份,剩余部分由低层住户适当的再予顶层住户一定的费用补偿。经社区干部的出面调解,避免了一场矛盾事态的激化和发展,得到居民的好评,大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三)以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为目标,努力探索安置帮教工作新路子。

1、做好帮教对象的排查工作。今年年初,我们对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及吸毒人员情况进行了全面核对排查,通过建立花名册、核查安置帮教情况,建立完善了刑释解教人员以及吸毒人员的档案,全面掌握了安置帮教工作现状,为落实安置帮教工作措施奠定了基础。

篇3:社区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司法工作室是司法行政向基层发展延伸的重要载体, 在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14年初部署该项工作以来, 南开区司法局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大力推行基层司法行政法律服务, 通过建立社区司法工作室, 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全力搭建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平台, 构建覆盖全区的司法行政服务网络, 直接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社区司法工作室设有人民调解庭、司法工作办公室。工作内容包括:调处各类矛盾纠纷、社区矫正人员监管、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法律宣传等。同时将全社区划分为着干网格, 实行网格化管理, 每个网格都确定信息员、调解员、法制宣传员、社区律师, 实现了司法行政工作在社区的延伸。通过将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社会稳控等工作职能延伸到基层, 形成零距离司法为民服务体系, 为社区群众及时解决各种实际困难。

篇4:完善社区行政服务体系

关键词:社区管理;社会服务;管理模式

前言

社区服务在我国还是比较新的领域,本文的主要问题就是要找到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社区服务体系,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不能盲目的照搬国外一些社区的做法,必须首先了解我们的实际状况,并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别。社区管理的改善是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问题的缓冲区,解决好那些老百姓生活相关的直接利益问题,就可以减少很多纠纷。

石家庄市社区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不够完备

由图1可以看出,最多的社区是需要首先改进基础设施,即使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小区,也存在很多要完善的方面。基础设施包括安全防卫、健身、停车位等。配套服务的需要也很多,主要有医疗、养老、家政服务等。小区文化在这里的比重虽然最低,但是我认为这恰恰反映出社区文化建设的缺失,任何小区都需要文化,这是形成归属感的必要条件。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一些老社区的设施尤其欠缺,健身设施老旧失修,车位的划分上也过于随意,造成拥堵和冲突。安保也不够专业,缺少应急方案。相对来说,新建立的社区情况较好,但也是良莠不齐。

图1 社区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2、凝聚力不足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社区的定期活动主要是老年人居多,退休人员有时间从事休闲活动,其他年龄的社区成员就很少有活动,相互之间缺少了解。一些老旧小区由于老年人居多,所以整个社区的氛围很和谐,邻里关系也比较融洽,新建设的社区就不容乐观了。凝聚力不足是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区的,居民缺乏归属感必然使得社区松散无序。

图2 社区举办集体活动的情况

3、社区功能不够完善

在各项服务中,尤以养老和医疗最为重要,解决好这些基本需求才会让人们安心的生活(见图3)。

老年人居多的社区尤其需要家政服务,目前的服务提供者主要是中介组织,这些公司的条件有待统一完善,价格也不够优惠,普遍的现象是社区缺少一个平台,这也是问题最集中的部分。

除了家政服务,养老医疗的需求是最普遍的,大部分社区附近都有卫生站,不过相当一部分居民并不愿意在这里就诊。教育资源在社区功能中的地位很特殊,有些社区位置偏僻,本区的教育资源有限,需要社区搭建一个平台,将优秀的资源引入。

图3 最希望社区承担的功能

石家庄市社区管理模式探索

本文将社区管理概括为3—8—2模式,3是指三类管理主体,包括政府、第三方和社区管理委员会;8是指八种服务项目;2是指服务项目的两个层次,包括基本服务和选择服务。

要想完善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就需要各方的参与,只有实现主体多元化,才能提供完善的服务。不过,也可能会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所以,有必要先理清各主体的职责权限关系,针对不同类别的社区,管理主体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也要加以说明。如图4所示,这里将管理主体分为三类:街道办和居委会同属政府一类,他们是一种上下级关系,街道办对各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居委会在社区管理中属于承上启下的角色,一方面是上情下达,另一方面是反映社区的情况和需求,政府这个主体在管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他来提供基本的产品和服务,并且利用自身的资源和权力,为社区挑选合适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这样可以形成比较统一的标准,规范和监督第三方,保障业主的利益;社区管理委员会是由居委会产生的,他的构成是业主代表和志愿者,人员的确定可以是推荐或自愿报名,但是要通过居委会的资格审查,具体标准可以有所不同。社区管理委员会受居委会的监督和指导,同时,他们也可以向居委会提出建议,最主要的是反映业主需求以及组织志愿者参加到社區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中;第三方是指包括物业公司在内的市场组织,他们为社区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以满足不同的需求,与他们对话的应当是街道办,这样便于统一标准和控制成本,二者之间是合作的关系,主要形式是签订合同,他们与居委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协调关系,主要是执行过程中的反馈以及改进,但不是居委会与第三方订立合同,要通过街道办才可以。

总结

根据河北省的相关规定,社区在达到一定规模的条件下,应当设立居民管理委员会。对于强行政型的社区来说,要建立和完善社区管理委员会,让社员更多的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中来,让第三方企业通过公平竞争,为社区提供多样的、廉价的服务;对于弱行政型社区来说,一定要尽快明确管理主体,不能只依赖物业公司;对于中间型的社区,要增强社员的主体地位,政府牵头引进更多企业参与到社区服务中。

参考文献:

[1]白友涛,施碧钰. 对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0(23):75-76.

[2]朱毅.城市社区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005.

[3]朱斌.NGO介入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研究.南京:南京大学,2013.

篇5:从社区工作行政化看社区工作

社区的定义简单说就是:集中在固定地域内的家庭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网络。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基础的群众基础机构,他为我们居住在一个固定区域范围内的居民,起着一种媒介桥梁作用。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社区具有很多功能。主要包括:空间功能、联接功能、社会化功能、控制功能、传播功能和援助功能等。具体工作范围包括党建、司法调解、综合治理、社保、计生、征兵、双拥、科普、安全、环保、妇联、文体等各项工作。

从社区工作的定义、功能和范围来看,主要还应该以服务为主,但目前我国社区居委会这一自治组织行政化的色彩非常浓厚,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组织设置功能行政化。社区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居民需求也各不相同,社区组织在结构、运行方式等方面应各有特色,但现实中我国社区组织却千人一面,没有差别。社区组织和社区机构的设置体现了政府基层管理的需要,居民缺乏归属感、认同感。从理论上讲,居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搞好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但在实际工作中,社区工作中政府各职能部门或派出机构指派的行政任务占居委会工作的80%以上,居委会主要承担行政工作。居民把居委会看成是政府组织而非居民自治组织,把居委会看作是政府行政力量的延伸。

2、自治章程、工作制度及人事决定行政化。尽管目前各社区普遍制定了居民自治章程、居民公约和居委会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但它们是由上级民政部门或街道制定,分发给各社区遵照执行的,没有经过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的讨论、通过。这种做法反映了基层政府对社区居委会自治范围和自治程度的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居委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由居民会议选举产生,居民会议有权撤换和补选其成员。许多社区居委会换届确实要经过社区选举,但候选人资格由政府确定,这实际上是由政府主导社区选举,社区选举基本流于形式,这必然会从根本上影响社区居委会自治组织的群众性和自治性。

3、经费收支行政化。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经费来源有两部分:政府财政拨款和社区自筹,其中主要经费来源是政府的财政补助。社区驻区单位共建意识不强,社会捐助收入很少且不稳定,社区居委会工作经费的缺口较大,其经费缺口普遍由街道提供。街道对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经费实行统一管理,由街道财政所设立社区帐户,统一做帐。社区经费由市区下拨到街道,由街道统一收支的方式,造成“端谁的饭碗归谁管”,社区居委会不得不依附于街道办事处。

4、运行方式、考核机制行政化。社区居委会采用行政化的运行方式,社区居委会的服务功能不强,居委会与居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渠道太少,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程度和支持程度不高。目前对社区居委会的监督考核名义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居民民主评议社区居委会,一种是由街道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社区进行考核评比。但在两 种监督考核形式中,由于街道和政府职能部门的考核结果与社区的工作经费、人员任免等挂钩,因此街道及政府职能部门的考核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左右着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取向,居民群众的考核效力则显得软弱无力。

造成社区居委会行政化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干预过多是导致社区居委会行政化的重要原因。首先是认知因素。政府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于解决转型时期的种种社会问题,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在政府看来,良好的社区治理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这可能促使政府倾向于直接干预并控制社区。对于相当部分的政府官员来说,社区不是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社区管理当然应该接受街道的领导。再次是利益因素。部分政府官员内心不愿失去社区这一条“腿”,这也是社区行政化的重要原因。随着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越来越多的工作都是通过社区居委会开展和落实的,社区居委会变成了政府的派出机构。而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在给社区居委会下放责任的同时,却将利益和权力留在自己的手中。

2、社区自治组织自身的原因

首先是社区居委会主观倾向行政化。社区居委会的自治需求及愿望是其自主性能否成长的根本因素。由于社区资源都来自政府,为了从政府获取资源,一些社区依附于政府及其代理机构。当政府职能部门或街道办事处做出与居民利益相冲突的事情与行为时,有些社区居委会不但不敢制止,甚至还参与其中“分一杯羹”。其次,由于政府 主导了居委会的工作,社区居委会在人、财、物、职责、运作、考核等方面全方位依赖与街道或其派出机关,其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不是相对独立的关系,而是全面依附的关系,社区居委会日益与社区居民脱离,成为代表政府管理社会的力量,逐渐失去自治性。

3、居民参与方面的原因

社区居委会自治应以居民的广泛参与为基础,依靠民众的广泛参与来协助政府解决社区的问题,是推动社区自治和社区建设的明智选择。目前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淡薄,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单位意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认识和社区参与意识的形成。单位体制下,城市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几乎全部纳入单位行政体制中。个人一旦进入单位,单位对个人负有生老病死的无限义务,个人则完全依附单位。而个人对单位的全面依附则促使个人形成强烈的单位认同意识和单位参与意识,社区归属意识和社区参与意识很少。

那么怎样才能让社区组织“去行政化”呢?

民主是社区建设的灵魂,自治是社区建设的方向。完善社区自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切入点,也是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增长点。加快社区组织“去行政化”进程、加强社区自治能力建设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增强民主意识;有利于促使公共权力的重心下移,使社区公共权力直接置于社区成员的监督下。

1、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首先要围绕强化社区居民自治这个核心,进一步明确政府、社区 居委会在社区建设中的角色和职能。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处于组织规划者、裁判者与执法者的行政管理者角色,对社区建设起组织、指导、帮助、支持、调控的主导性作用。社区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社区自治工作的组织者。社区居委会的主要职能是办理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协助政府或其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相关的工作。

建立和完善党领导下的政府依法行政和社区依法自治相结合的社区建设管理体制。政府转换职能,将社会事务真正交给社区办理,完善社区自治制度,建构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结构。以社区为平台,实现政府管理功能与社区自治功能互补,行政资源与社会资源整合、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互动。既加强政府责任和政府行为,又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强化社区自治功能。

2、优化社区自治环境,培育社区自治功能。

优化社区自治环境,首先要求政府自觉转变职能,把贴近群众、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作为强化管理的着眼点,将工作重心下移到社区,为社区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服务,以社区居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在领导方式上要改变自上而下的纵向垂直式命令式管理,不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压任务、派工作,而是要将社区自治组织作为政府管理的新的依托,依照法律积极支持和科学指导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引导居民实现自治。

3、健全社区自治体系,提升社区自治功能。

健全社区自治体系,一是要建立健全社区组织体系。加强社区 党组织的建设,加强对社区内企事业离退休党员和其他类型党员属地化管理后的组织力度,大力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管理中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二是建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社区管理体系。理顺政府部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关系,明确社区居民自治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真正实现政府部门对社区居委会给予业务指导而不进行行政干预、提供帮助支持而不插手社区事务。三是不断丰富和完善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社区服务体系。坚持从社区居民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入手,拓展社区服务的新领域,增加社区服务的新内容,探索社区服务的新载体,努力满足社区居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4、构建共同利益平台,扩大社区参与程度

动员社区力量、开发社区资源、密切联系群众、及时解决问题,成为居民表达利益、实现利益、维护利益的途径,使社区共同利益得到加强,这将大大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功能。重视社区居委会的组织建设,加强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社区协商议事会的建设,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提升社区的自治功能。

5、加强社区工作者培训,提高社区的自治能力。

社区工作者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一支职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对推动社区建设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随着社区建设的快速推进,社区工作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越来越紧迫,社区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需要大力提升,创新能力和社区工 作方法也需要加强。

篇6:社区行政工作年终总结

20**年,坝陵桥社区在办事处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在辖区单位及居民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下,本着共建和谐,共创文明的原则,以社区党总支为领导核心,通过社区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一年来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坝陵桥社区地处沮河以北,辖区面积8.83平方公里,常住居民5766户、17600人。社区设党总支1个,下设6个党支部,自管党员 199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6人,专职残协委员1名,社区网格管理员17人。社区共有17个网格,驻区单位111个,其中机关事业单位32个,企业单位79个,有志愿者队伍11支。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社区党政建设,发挥党总支领导作用

在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使社区居委会紧密团结在社区党组织周围,带动社区同志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一是立足本职,一心为民,坚持每周一学习制度和社区例会制度。社区党总支结合当前形势,用先进的理论思想激励每一位社区同志,奋发向上,努力工作;用严格的制度约束每一位党员,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团结协作,增强凝聚力。二是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发展党员方面,社区党总支始终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今年本社区有3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培训学习,新发展党员1名,对已发展了的党员做到了保质保量。三是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以创建和谐社区为主题,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十八大报告精神,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查找班子和个人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好地指导各项工作开展。

(二)开拓创新,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1、关注弱视群体,落实民生工作

(1)社区低保工作始终本着“应保尽保”的原则,实行对低保对象公开评议制度,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并严格按照动态管理制度对低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今年共调查新增困难居民31户,严格按政策和程序,共申报新增低保对象14户;成立工作专班,对社区185户享受城市低保的家庭入户核查,建立核查台账。通过核查,对特殊困难对象调标4户,对条件好转的对象停发12户,本社区现有低保对象190户。工作中始终坚持对符合享受低保政策的困难家庭一户不漏的进行申报,对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一户不留的进行退保。

(2)努力做好对困难对象的临时救助和低保对象的大病救助工作,全年共为4名大病家庭申请到了大病救助资金,为6名困难对象办理了临时救助,使他们享受到了党的温暖。

(3)在今年的住房保障工作中,我社区准确把握国家政策,深入宣传、严格把关,认真摸底审核,做到公平合理,应享尽享。全年共为4户困难无房户申报了廉租住房补贴,为5户困难无房户申报了廉租住房。社区现享受到此项惠民政策的共63户,为低收入无房家庭减轻了住房压力。

(4)社区残联工作始终以关爱社会弱势群体为工作出发点,营造“关心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今年为2岁脑瘫儿童谈一鸣申请了免费康复训练;为重度残疾人岳志松免费发放轮椅1辆;在社区筛查出6名白内类障患者,并于6月在宜昌阳明眼科医院实施免费手术,每人减免3400元手术费;为社区5名残疾人或残疾人子女发放金色阳光和三峡之春助学金800-1000元;为社区4名自主创业残疾人每人发放创业扶持金500-1000元;为社区3名残疾人申请燃油补贴,每人每年260元,为12名特困残疾人提供生活补贴,对2名重度残疾人实施阳光家园托养,每人每月50元;为社区2名精神病患者争取免费服药指标,社区精神病免费服药患者达到13人;为95名残疾人发放扶残优惠卡,对购买家电实施了补贴。

2、敬老爱老,共创和谐,做好老龄工作。以网格为单位,志愿者为载体,积极向老龄人宣传国家的有关政策和精神,让老龄人员了解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并广泛开展爱老敬老活动,建立空巢老人台账,全年为65名高龄老人办理了高龄津贴,为89名老人办理了老年证,进一步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并定期组织志愿者到老龄人员家中走访,帮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扎实的为老年人服务。

4、执行基本国策,做好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一是思想重视,责任明确,进一步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总负责的制度,并将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将任务层层分解,从而做到责任到人,落实到位。二是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转变婚育观念,营造计划生育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并为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节育保健服务。全年共出生婴儿67人,政策内66人,政策外1人,计划生育率达9⒏5%,符合政策生育率标准,新婚86人,免费婚检46人,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42人,产后随访率及药具随访率均达100%,避孕知情选择规范,做到了药具质量,无过期变质现象。三是办理外出流动人口登记手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本社区全年流出人口194人,已婚育龄妇女79人。四是对外来流动人口及时登记,并对其实行常住户管理,发放宣传资料、避孕工具。社区全年流入人口163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58人。五是免费为常住、流动育龄妇女提供生殖健康检查服务,参加人数达1500余人,免费为居民提供避孕药具计500余盒。

5、创新社会管理,做到网格管理精细化

一是深入网格按照国家标准清理登记街道、小区、门栋、单元、户号等门牌,安装楼栋门牌1160余块,并已通过公安部门审核验收;开展安全防盗知识宣传,安装天哨、天眼、护车卫士共计514台次;配合公安机关对5766户家庭开展缉枪治爆禁赌宣传活动;今年以来网格管理员共入户采集信息12450余条,上报信息162条,调处矛盾纠纷92件,发放宣传资料10583份,完成双代服务8375件,为居民办实事42件。二是社区自行设计了“居民基础信息档案卡”,通过采集、核对、登记居住信息,完善了居民的信息,同时了解了居民的家庭成员情况以及服务需求,并对网格内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实行一周一走访,残疾人、低保家庭、矫正人员等特殊群体实行一月一走访,做到服务有重点,工作有方向。三是为居民排忧解难办实事,一年来网格员为居民疏通、清淤居民化粪池管道5起,共计300余米。网格员的工作得到了居民的信任,在社区居民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社区十四网格员彭光法起早贪黑帮助居民疏通下水道得到居民好评,并收到居民代表送来锦旗一面。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适应了居民的需求,对社区的和谐和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6、开展多功能服务,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

今年以来,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按照上级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①完成辖区内新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49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人数189人;② 大力宣传“志能”激发技能培训,现已推荐参加培训25人;③社区共为18名居民办理了小额担保贷款手续,贷款金额达90万元,解决了60余人的就业问题;④完成16-59周岁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续保任务263人,新增参保居民47人,收取养老保险金139400元,60岁以上老人享受生活补贴待遇的143人;⑤累计退休人员2236人,并为每位老人发放了联系卡,做好退休人员的登记录入工作。

7、加强监管,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按照办事处的统一安排,对辖区范围内食品经营户(含流动摊贩)进行整治工作宣传、备案登记,进一步掌握详细基本情况,共登记59家(流动摊贩20家),并签定了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保障居民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8、心系居民,为民办实事

(1)花园街八巷由于一直以来未铺设下水管道,每逢下雨天气,便会造成小巷积水,严重时甚至漫延至居民家中,社区积极筹措资金5万余元,对八巷下水道进行了高标准的铺设,解决了八巷居民下雨出行难的问题;

(2)辖区锦屏花园小区现有各种机动车70余辆,却无停车位,机动车乱停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出行,经常引发纠纷,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社区主动与小区业主委员会的同志一并入户走访,了解情况,征求意见,辨法析理,说服小区居民同意修建停车泊位80个,并设法解决了修建资金3万余元,小区机动车停放混乱现象得到了彻底改善。

篇7:社区司法工作方案

一、进一步深化“六五”普法工作

1、继续贯彻落实“六五”普法五年规划,根据党的“--大”精神,结合本社区实际,制定度依法治理和普法工作计划及目标分解。

2、根据区划和人员变化的实际,调整我社区领导小组成员和基层组织。

3、推进我社区每个干部学法用法,根据市、区上级机关的要求,街道司法所坚持每月一个学法日制度。我社区工作人员及辖区的单位有关人员每年进行2次以上的法制专题讲座。

4、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根据市司法局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我社区的实施意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举办一期青少年夏令营活动。

5、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法制教育,办事处司法所会同我社区有关单位举办1-2期外来流动人口法制专题讲座。

6、认真抓好驻区单位的普法教育工作,要求各单位设有普法宣传橱窗、专栏,积极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度有讲座、年终有考核。

二、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1、进一步加强民间纠纷的调处和重大纠纷的排查、疏导工作,实现纠纷调解率达98%以上、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的奋斗目标。

2、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我社区百人以上的企事业单位中逐步建立人民调解组织,一季度对区划调整后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摸底,并确定体育局为试点单位;二季度将此项工作在社区单位进行推广。

3、不定期地做好我社区单位重大疑难纠纷、各类不安定因素的排查摸底工作,对我社区单位各类不安定因素做到提前掌握情况信息、及时介入开展工作、有力调处和疏导矛盾纠纷,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4、认真落实我社区人民调解重大民间纠纷情况快报制度和社情、民情报告制度,较大纠纷发生后24小时内必须上报,统计、分析我社区单位社会稳定和矛盾纠纷情况,切实掌握我社区单位的纠纷特点和规律。

5、继续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工作,落实安置帮教工作的各项措施,确保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率达100%。

6、严格执行刑释解教人员重刑犯罪报告制度,查清每一起重刑违法犯罪的主客观因素,及时上报二工办事处,并将报告内容存档。

三、积极推进法律宣传工作

1、认真落实法律进社区的“四个一”活动,我社区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橱窗或专栏,每季度给社区居民上一堂法制教育课,我社区拥有一套法律书,建立一支法律服务和普法宣传队伍。

2、在我社区挂牌设立法律援助分站,每周开展一次法律咨询活动,并对辖区单位分管主任和专职调解员进行专题培训1-2次。

四、规范依法行政工作程序,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

1、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确定各单位负责人。

2、建章立制,规范程序。本着“权责一致,办事合法”的原则,我们把制定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和规范各种管理措施作为搞好依法管理的重点工作来抓。

3、结合行风评议,加强执法队伍自身建设。我社区把这项工作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提出“天天有评议,人人是对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篇8:社区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实施意见》。新区司法局起草的《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办法》已走在全市前列, 要尽快以区委、区政府名义下发, 把市委、市政府要求尽快落地, 并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落实到位。

二是要高起点起步、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推进滨海新区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新区司法局要以走在全国前列为目标, 在机构设置、体制机制、经费保障、队建制建设等方面创新引领、大胆尝试。

篇9: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行政化研究

关键词:社区居委会;行政化;类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市场以及社会正在逐步分离,因此社会的自主空间也不断扩大,其后果是,传统的纵向单一型社会结构正逐渐向横向结构转变,单位制也正日益缩减。单位体制消解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组织功能的不断分化,导致各种社会事务的大量涌现,继而重新分解并逐渐回归社会。于是越来越多的单位将其承担的社会职能进一步分化,据此,社区便成为承接社会职能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实体与国家之间行政依附关系的隔离,社会成员与单位之间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其中,社区建设正是顺应社会结构转型这一现实而产生的。

社区建设则是指在党以及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整合社区资源,提高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从而加速社区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环境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并不断提高社区各成员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过程。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的基层群众性组织,是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也是作为社区建设的主要载体和主体组织之一,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正逐步提高。

我国的城市社区自治主要是通过居委会这一组织来具体实施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因此法律赋予城市社区居委会在财产、人事以及社区公共事务较大的自主权,尤其是在决策和处理等方面。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委会组织法》规定,城市居委会必须接受政府及其相关派出机构的指导,并协助政府及其相关派出机构开展工作,完成其委托承办的政府事务,这也是居委会的法定职责。居委会在对社区居民负责的同时,也要为社区居民服务。这就意味着社区委员会要对上级政府及其派出机构负责,积极办理好政府及其相关派出机构所交办的事项。这些本由国家统一规范和治理的事务,按规定应属于政府事务,但由于种种现实原因,需要由社区居委会这些基层社区组织来协助共同完成,包括治安保卫、计划生育以及相关的青少年教育等。鉴于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重要性,该组织的行政化的表现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设置功能的行政化

不同社区的情况各异,因此社区居民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不同社区组织在结构以及运行方式等方面因为满足不同需要,应该各有特色,然而在现实中,我国社区组织却表现出千人一面,并没有太大差别。社区组织和社区机构的设置应该体现政府基层管理的需要,特别是要满足居民缺乏归属感、认同感的需要。另一方面,从理论上讲,社区居委会是基层群众的自治性组织,它的主要任务不仅是要搞好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及自我监督等,而在协助政府及其相关派出机构的同时,落实与居民相关工作的同时必须以不影响居民自治为前提。必须指出的是,政府各职能部门或相关派出机构所指派的行政任务大约占居委会工作的80%,因此决定了社区居委会主要承担行政工作。

2.自治章程、制度及人事决定的行政化

目前,各社区普遍制定了居民自治章程、居民公约以及相关的居委会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但这些规章制度大多是由上级民政部门或者相关街道制定,然后分发给各社区执行的。因此这些规章制度并没有经过居民会议的讨论和通过。上述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层政府对社区居委会在自治范围以及自治程度上的控制。居民委员会由居民会议选举产生,居民会议有权撤换和补选其成员。而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社区居委会的换届确实要经过社区的选举完成,但候选人的资格则仍然是由政府来确定,因此这一切仍然是由政府主导社区完成,社区选举还基本上流于形式。在上述选举方式以及人事制度下,社区居委员会的成员实际上是街道聘用的干部,而街道办事处则可以随意撤换和补选社区居委会成员,这些方式必然从根本上影响社区居委会的群众性以及自治性。

3.经费收支的行政化

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经费根据来源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政府财政拨款、社区物业收入以及社区自筹,其中政府的财政补助是主要的经费来源。而社区物业的收入不高,驻区单位共建意识相对缺乏,社会捐助的收入也相对很少且不稳定,以上情况导致社区居委会工作经费的缺口相对较大,而其经费缺口则普遍由街道提供。街道对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经费实行统一模式管理,由街道财政设立社区帐户,完成统一管理。

4.运行方式、考核机制的行政化

社区居委会采用行政化的运行方式和手段,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样可能会形成社区居委会的服务功能较弱,居委会与居民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渠道不畅通,导致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程度以及支持程度较低。目前对社区居委会的监督考核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类是由居民民主评议的社区居委会,另一类则是由街道以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社区进行相关的考核评比。但在两种监督考核形式下,街道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考核结果大多与社区工作经费以及人员任免挂钩,由此形成街道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考核占据绝对重要的主导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取向,相比之下,居民群众的监督考核则显得软弱无力。

此外,当前不同类型社区行政化的差异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社区居委会行政化现象普遍,但不同类型社区,其居委会行政化的表现及程度也存在着差别,经总结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单位型社区

此类社区隶属于某一单位,社区居委会作为单位的后勤部门之一,社区居委会主任或书记则是单位的干部。此类社区服务设施齐全,居住区与生产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总体上生活环境好,但社区意识则相对淡薄。因为生活角色与生产角色的重叠,社区活动大多被组织活动替代,而社区服务则被单位福利服务所替代,社区内各种行政事务的决策以及实施则往往由单位相应的部门来承担。此类型社区,社区成员的地缘情感薄弱,相互间的服务较少。而正是单位互动与社区互动的结合,导致单位的行政级别也体现在社区生活中。以上结合使这类社区在计划经济时代行政权力渗透较重,行政色彩浓厚,因此制度惯性使这类社区推进自治的阻力较大。

2.板块型社区

此类型社区按居民居住的自然地域划分形成。板块型社区包括居民宿舍,驻区单位以及多功能的小型商业中心,社区空间则为单位制分割,形成区中区,此类型社区的居民意识相对薄弱。然而,此类型社区中的居民共用生活设施如幼儿园、学校、医院等,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区的氛围逐渐浓厚,在这种情况下,居民逐渐具有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然而由于单位分割,社区自治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因此行政权力对社区的渗透大多介于小区型社区以及单位社区之间。

3.小区型社区

上一篇:青少年志愿者活动方案下一篇:建筑工程劳动竞赛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