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口误评析

2024-07-15

精神分析口误评析(精选5篇)

篇1:精神分析口误评析

精神分析“口误”评析

01应用心理学(1)班 李家齐 32号

摘要:

弗洛伊德认为,人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一个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这种观点就是著名的潜意识论。这个潜在的心理活动,人们虽然意识不到,但是它却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外部行为。潜意识中被压抑着的,主要是违反成年人道德的心理活动,这些都是儿童时期心理发展过程中弃而不用的欲望。这些欲望不时地要求在意识里表现出来,但是只有改头换面地以神经症的症状、梦境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失误(如遗忘、笔误、口误)等,才能表现出来。就个人而言,我是赞成弗洛伊德这项观点的。

正文:

口误,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习以为常的现象,但在这种很习惯了的现象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东西在支配着呢?

心理的基本部分和基本力量都来自于我们自身察觉不到的无意识领域。“心理过程主要是无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①无意识不仅是一个心理过程,而且是一个具有自己的愿望冲动、表现方式、运作机制的精神领域,它像一双看不见的手操纵和支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在任何意识起作用的地方,都暗自受到无意识的影响。“自我不是自己家里的主人”这一发现,使精神分析不仅把心理学研究范围扩展到无意识领域,而且改变了传统心理学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基本理解,所以弗洛伊德才认为,“精神分析的目的及成就,仅在于发现心灵内的无意识”,并称“对于无意识心理过程的承认,乃是对人类和科学别开生面的新观点的一个决定性的步骤。”②

这里先举个例子。“9·11”事件大家都还记忆犹新,这里一条新闻就是关于“9·11”的。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2002年9月的报道,“基地”组织高级头目哈里德谢克·穆罕默德在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大肆吹嘘其策划“9·11”事件的经过,但可能由于“走嘴”,他无意间泄露了该组织最重要的秘密:本·拉登已经死了。事情是这样的,由“基地”安排,半岛台驻伦敦首席记者尤里·富达在巴基斯坦南部城市卡拉奇被蒙面后来到两名“基地”头目藏身的公寓,并分别对38岁的穆罕默德和30岁的本纳什布进行了采访。在两天的采访中,穆罕默德一再使用过去时提及本·拉登,富达因此作出拉丹已死的结论。这次“基地”组织煞费苦心安排了半岛台的采访,但记者只见到拉登的助手而不是他本人使人怀疑拉登已不在人世。富达说:“这次采访活动显示“基地”组织高层出现混乱,我现在相信拉登很可能已经死了。”

在这里,“基地”头目的话就是口误。我认为,哈里德谢克·穆罕默德使用过去时描述拉登的行为,这种口误包含有丰富的内涵,既不自觉地暗示了本·拉登已经死亡,又表现出了他对于这件事情有种微妙的感觉--如果本·拉登真的已经死亡,意味着他或许可以成为“基地”的新领导人;但又因为本·拉登生前和自己是一起的,也可以说是战友吧,所以无论如何不能表现的大喜过望、欣喜若狂,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穆罕默德的口误如期而至。

一个人口误往往会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因为口误本身就是一种无意识的体现。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嘴巴也是心理的反映,即使有时候你不想把心里隐藏着的东西说给别人听,但口误往往会暴露你心中的所思所想。”

人的行为往往受到无意识的影响。“重要的行动和决择总是归因于动机的,只有在不重要的事件上,我们才会说我们能这样或那样行动而任意决择。哪儿没有意识的动机,那儿必有一种无意识的动机。失言或任何‘偶然事件’,一定是由某种隐蔽的欲望所激动的。这种隐蔽的欲望对一定的目标,虽然不一定完全达到它的目标,但可以干涉当时意识的目的,产生意外的结果。”③

再例举一件事情,是弗洛伊德自己的一次经历。一位有志于精神分析的青年慕名去找弗洛伊德,见面时弗洛伊德问其姓名,他竟说出:“我叫西格蒙特·弗洛伊德”,然后才慌忙改口道出其真正的姓名。于是弗洛伊德断然指出,这位自命不凡的青年也想成为一个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还指出:“一个人失物,也许是由于此物已破损,也许是他想要借此换一个好的;也许是他对于此物不很喜欢;也许是他对赠送此物的人有了不快之感;也许是他不愿再回忆取得此物时的情景。”④口误、笔误、遗忘物件等许多过失均有同样的缘由,都是人的潜意识在起作用。“我衷心地相信,即令是最单纯的言语谬误,也可以在其含意之外寻出半潜抑了的理念的干扰”。⑤在此,弗洛伊德道出了其理论激进性的一个主要观点──潜意识对人的行为具有支配作用。同时,也展示了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决定论思想。虽然弗洛伊德肯定了万事万物包括人的心理活动在内,都遵循着不依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却走上了极端,完全否定了偶然性的存在。弗洛伊德表示:我们讨论过失,不单为了要了解过失本身,而且要由此去了解精神分析的要义。这是弗洛伊德讨论过失心理学的主要目的。“如果已经弄清各种过失也和梦一样有共同的特点──即冲动的抑制、替代的形成以及意识与潜意识的斗争,那么精神分析就不再是精神病理学领域中的一分支,而应是深入了解正常人心理状态所同样必不可少的、崭新的和深邃的心理科学的根基”。⑥

总之,弗洛伊德口误阐发了他关于潜意识及其表现的核心思想。那么,再回到文章开头,口误这个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习以为常的现象的背后,支配着它的是什么?答案就是--无意识--弗洛伊德思想的核心部分。基于无意识动机,使弗洛伊德成为一个精神决定论者,在弗洛伊德那里,精神的“因”就是愿望、动机和意图。弗洛伊德的精神决定论思想,即一个人会被无意识的动机所驱策,而口误仅仅是其中的一种而已。

参考文献:

①《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页。

②《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

③《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④《精神分析引论》,第54页。

⑤《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香港中文版,第73页。⑥《弗洛伊德传》,第170页。

篇2:精神分析口误评析

英语学习者口误的心理认知分析及对策

口误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是目前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一方面口误影响了交流的结构和效果.另一方面口误和学习者的认知和心理因素又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文章从心理认知的角度来研究分析英语口误,并提出相应对策,以达到减少学生口误的`目的.

作 者:罗丽莉 LUO Li-li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宁波,315100 刊 名: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年,卷(期): 21(1)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口误   心理认知   情感   纠正  

篇3:精神分析口误评析

一、把人文精神的熏陶贯穿在教学中

语文教学有突出的思想导向, 那就是关爱生命、珍惜真情、弘扬个性、积极进取等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念。如《生命, 生命》《紫藤萝瀑布》《背影》等。要通过阅读课文, 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如在《走一步, 再走一步》中, 让我们明白在困难面前, 应该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经过艰苦的努力, 就一定会成功;《散步》一文中, 通过对一家人散步的描写, 表达了祖孙三代人之间那浓厚的亲情, 启发学生去思考:“我们应该在家庭和社会中如何去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与此同时, 教学中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的训练, 使其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这些训练主要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对语文材料的读、写、听、说的实践活动, 这是由浅入深的训练过程。只有把语言这个工具掌握了, 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也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精华。对相关文学常识的了解, 为阅读名著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文学背景, 有利于学生鉴赏和品味文学名著, 掌握作品中内容和形式的审美价值, 从而打好人文精神的基础。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人文价值

教育心理学认为, 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 还有利于学生在交流思想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所以,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渗透人文精神, 培养其人文价值, 并充分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 这是当前新课程标准下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新思路。阅读材料中无不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 这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其人文价值的绝佳内容。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文本中的各种道德素材, 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阅读材料时产生道德情感的共鸣, 充分体会课文中的人文思想和道德标准, 无论是孟子《鱼我所欲》一文中对“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理解, 还是对《谈生命》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感悟, 都要在阅读过程中体现出来。

三、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触动心灵世界

新课改倡导语文教学要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交流探究的空间, 在语文综合学习活动中, 开展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有利于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活动,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能力。勇于探究是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善于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有目标地调整教学目标, 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它能直接通达学生的家庭背景, 这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等提供了极好的契机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还给我们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提出了深层次的思索。例如, 结合胡适的《我的母亲》这篇课文, 开展“老照片的故事”以及“我家的一件珍品”等活动, 去触及学生家庭生活的文化背景, 这都触动、激活了学生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体验。教学中, 我们应该用体察之智和善待之心, 去关爱弱势群体, 使之共享学习资源。

四、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道德和人格成长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在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内涵, 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 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好素材。如从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中, 让学生感受到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炽热的爱国之情。一代又一代的作家以高尚的人格熏陶着学生的潜意识, 成为中学生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说, 课堂不仅是获得知识的平台, 更是塑造人格的圣殿。课文中许许多多的文学形象以其优秀的品质, 给学生以真、善、美的启迪与熏陶。邹忌勇谏齐王, 三言其美;孟子的得道失道, 生死忧乐;海伦·凯勒坚强乐观, 积极进取, 等等, 在教学中, 若能让这些伟大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学生面前, 学生就会肃然起敬, 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宁鸿彬.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2]李建平.聚焦新课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篇4:央视春晚“集体口误”的精神分析

虽然事后导演就技术层面做了解释,但主持人张泽群在博客上承认自己说错话也是事实。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群精英主持人产生了混乱呢?

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出现口误,华夏心理资深心理咨询师荀焱认为口误是由恐惧引起的。春晚主持人出现口误,是因为太紧张,包括张泽群自己也承认是紧张引起。正是因为太害怕出错,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

而“集体口误”的出现则是由于情绪的传播和感染。“恐惧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人的动物本能就是对危险特别敏感,当张泽群第一个出现口误时,其他主持人都警觉了,于是紧张情绪立刻加剧,焦虑情绪产生,并在各个主持人中迅速传播,其他主持人接二连三地出现口误。”荀焱说。

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的角度也专门研究过口误,他将口误称为“错语”。弗洛伊德认为错语带有某种心理的潜意识。这种潜意识以前是被压制的、不自知的,但是在出现口误的时候就会说出来。虽然这种理论很多人还有不同意见,但是在春晚中张泽群的身上可以得到一些合理解释。

篇5:口误的原因分析

面对纷繁复杂的口误现象,为什么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呢?为什么有些口误听者一听就能觉察出来,而有些口误,却认为是正确的,甚至有时还将正确的误认为是口误呢?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纵观各类口误现象,听者产生不同反应,其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不仅涉及到人们所具备的相关知识(包括语言知识、逻辑知识)、文化因素、生理因素、社会背景,而且还涉及到更深层的心理因素。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造成听者对待口误多样性的原因。

一、认知差异

即听话者由于文化知识结构缺陷或者认知水平比较低而造成的误解。特别是说者很专业的知识,如果听者在这方面是空白的,那么即使说者说错了,听者也会认为是正确的。另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认知上会有很大差异,这也会影响到对话语的理解。

(一)听话者的理解程度

这要看听者所具备的语言、文化、生活常识等方面的知识程度,如果缺乏相关方面的知识,就会严重影响听者的理解力,导致要么将错误的话误认为是正确的;要么将正确的误认为是错误的。

例如:初中时候老师讲古巴比伦文明的时候,讲到苏美尔人,历史老师一激动讲成“还有两河流域的舒而美人”,学生没有一个指出老师的错误,还在继续听讲。

或者说者所说的话太长了,听者无法完全抓住全部的意思,此时,就有可能无法察觉说者话里的错误。

(二)不了解说话者的主观意图

不了解说者的主观意图,听者可能会对说者的话语产生两个完全相反的反应。

一方面,不了解说话者的意图,如说话者为了达到幽默、诙谐的效果,故意失误,接着自己马上予以补正,从而造成一种诙谐、幽默的情趣。而听者如果未能了解说话者的这种意图,就有可能将说者本来想表达的意思,误认为是口误

另一方面,不清楚说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所以有时候即使说者说错了,听者也会误以为是正确的,认为说者要说的就是那个意思。

事件:甲拨打10086查余额,因为刚充了100块钱,有一个活动,充100送30。

甲:说了充30送30的,怎么还没送啊?

她想说的是:“充100送30”

听者不了解说者的实际情况,以为真的是只充了30块,未察觉其口误。

口误:我忘了不就好了么

想说:我忘了,要记得不就好了么!

听者不了解说者的实际情况误以为是对的,以为真的是忘了就好了。

二、心理上的原因

(一)受自身习惯表述(习惯记忆)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听者和说者一样,说者所犯的口误,正是听者日常生活中的习惯说法,他早已习以为常,因而,此时也不易察觉说者的话有问题。如:

一朋友唱西游记主题曲:你挑着马,我牵着担……

想唱:……你牵着马,我挑着担……

我当时还以为是唱对了,因为我就经常这么唱。

(二) 注意力不集中而未察觉其口误

听话者在和说者进行交谈时,因为心里正想着其他的事情或正在为其他的事情担忧,以至于没有认真去听说话者所说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说者发生了口误,听者也有可能不会察觉。如:

甲和乙正在谈论丽丽和她老公汪云的事,乙正在为自己的论文发愁,所以有一搭没一搭地和甲交谈着,也没留心听她的话。

甲:汪云他老公对丽丽挺体贴的。

乙:是啊,是挺体贴的,真是让人羡慕啊!。

甲:(笑)哈哈,说错了,是丽丽她老公。

乙:(笑)

人们一般只关注自己需要的信息,对于其他信息比较忽视,没有去留心,自然很难发现其错误。这是人们的一般心理,人们一般对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比较留意,其他对于她(他)来说无关紧要的信息量,不会过多地去注意。所以即使此时有口误发生,听者也有可能发现不了,因为她(他)根本都没注意。

如:一次去麦当劳买甜桶,终于轮到了,我迫不及待地说:“给我两个滚筒!”没想到那服务员对我大声地说;“两个滚筒,四块钱!”

另外,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听到说者说了一半的话时,如果是我们很熟悉的内容,如成语啊、典故啊等等,我们会在说者还没说完就在心里将其补充完整了,此时我们更多的是关注我们内心对那些内容的搜索和回忆,而不会过多的去关注说者后面的话,所以此时,即使说者说错了,听者也会察觉不了。例如:

我一朋友在描述男女比例问题时说了句“僧多肉少”。

虽然说者说的是“僧多肉少”,但当我听到“僧多”这两个字,就自然想到了“僧多粥少”这个词,心里已经将“粥少”两个字补充了出来,所以也没留心朋友的话,自然也没有察觉到其口误。

(三) 受自身思维定势的影响

如:我和同学在小摊上买苹果,同学买什么东西都喜欢讲价,小贩告诉她,苹果一块八一斤。

同学:一块六一斤吧?

老板:好咧!

同学:呃——那五块钱卖我三斤吧。

老板:不行,哪能这么便宜,我们本来就没赚什么钱。

老板没有去算,1.6×3=4.8<5.0,没有察觉到我同学的口误。因为一般人的心里,总觉得讲价会把价钱讲低,老板认为讲价一般会把他买的东西的价钱降低,所以不假思索就提出反对,也没留心说者有没有说错。这是长期以来老板形成的这种思维定势所造成的。

(四)情感因素

根据心理学,人们在高兴,或是伤心等情绪不稳的情况下,比较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说话者所说的内容,太过于关注自己,所以这种情况下,也很可能造成误听,或是将错误的误为正确的,或是根本就察觉不出其错误

三、文化因素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处于不同地域的人们也往往存在文化背景的差异。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际时,如果听话人对说话人的文化背景缺乏充分了解,有时就有可能产生误解。例如:《哈尔滨日报》的“红绿灯”栏目里曾刊登过这样一篇短文:台湾地区一个旅游团来到内地某国营大商店观光。旅游团里一位老者来到金银首饰柜台前,见金银首饰做工精巧,欲购之留念,遂问道:“小姐,这一件多少钱?”答曰:“88元。”老者遂拿出一张百元钞票购买,那年轻女营业员冷冷说道:“找不开。”老者为此不快,便道:“小姐,你只要笑笑,余款就不必找了。”女营业员闻此怒道:“我们这儿不卖笑。”说罢转身离去。只把老者尴尬冷落一旁。该报叙述此事之后的简单评论是“从这件事中看出,营业员的微笑服务确实重要。”从语言的角度来分析,我们感到,台湾老者把服务态度和小费联系起来,认为要求服务态度好和给小费都是正常的;女营业员则没有把服务态度和小费联系起来,认为余款不要就可以要求服务员笑是侮辱别人。台湾老者和女营业员对对方的文化背景都缺乏足够的了解,都对彼此的话产生了误解,造成最后不愉快的结局。

四、缺乏基本语言知识

(一)对词汇用法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

人总会遇到未知晓的领域和知识,听者对有些口误不能分辨出来,很大部分是因为听者缺乏相应的基本语言知识造成的,从而使听者未察觉其口误。相反的,对于那些听者掌握了的语言知识,说者若犯了错误,听者一听就能分辨出来。

如:“一位莘莘学子”

很多人听到这句话,误以为是正确的,因为不了解“莘莘学子”是一个集体名词,不能跟“一位”搭配,这是由于缺乏词汇用法知识造成的。

(二)基本语法知识的掌握

1、不规范的省略

如:“美国共和党”说成“美国共党”

很多听者会认为是正确的,“美国共党”是根据“中共党”类推,误以为是正确的省略,这是由于已有的知识的错误类推造成的,没有察觉其口误。

2、用词不当,其中最多的是搭配不当

如:有时他的脾气也是很差的人。

我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说这样的句子,而人们一般注重的是话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不会过于关注其词语的搭配,因而有时也察觉不出其错误。

(三)缺乏基本逻辑知识造成的误解

1、缺乏概念运用方面的知识

如:一位女明星为一个运动产品做广告,说了这么一句话:“为了保持青春活力,我每天都跑步和运动。”这句话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跑步”是“运动”的一种,即“跑步”和“运动”本来是种属关系,广告词中直接用“和”把它们并列起来,形成了典型的“误将种属为并列”的错误。而像这样一种口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察觉不出来,正如这个例子。既然是广告词,说明在播出前就有很多人听过了,而却未发现其错误,依然在荧屏上播出,说明缺乏相应的逻辑知识。

2、缺乏判断方面的知识

如:一位小学教师对班上的学生说:“好人好事多数是应该受到表扬的。”这话存在量项不当的问题,是“误全称判断为特称判断。”严谨的说法应该是“好人好事都是应该表扬的。” 而班上的学生直点头,没有提出反驳的,那是因为他们还不具备相应的逻辑判断方面的知识。

五、其他方面的原因

1、生理因素

听者由于身体原因,导致产生误解。例如一些听力有问题的人,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说的“耳背”的人,在听话时,因为听力的缺陷,总会造成误解。

例如:

我有个同学,有一次犯了个错误,老师去他家家访,那同学父亲有点耳背。

老师:“人嘛,总会犯错误的,就像吃芝麻哪有不掉烧饼的……”

父亲:是啊是啊,您一定要替我好好管教啊!

同学的父亲因为耳背,也没听出老师的口误。

2、 社会上的原因

即听话的人没有充分考虑到外界各种客观条件,因而没能结合特定的语境要求而造成的误听。

另外,外界客观环境有时也会影响到听者对话语的理解,譬如说者和听者距离很远或是双方交谈时,周围环境很吵杂,使听者听不清说者所说的话,此时就很容易听错话。

3、年龄因素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进行交谈,有时会产生理解上的误差。我们平时说的谈话时出现的“代沟”,就有可能是因为年龄的差距,进行交谈时,对彼此的话,容易产生误解。

例如:话剧《龙须沟》中一位老大娘不熟悉“积极”这个词,别人跟她说时,她说:“什么鸡急、鸭急的!”

参考文献:

[1]陈一.现代汉语语误[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陈健民.汉语口语[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3]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

[4]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沈家煊.口误类例[J].中国语文,1992(4).

[6]邵敬敏.汉语口语失误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3(4).

[7]张宁.汉语口误的类别[J].九十年代的语法思考,1994.

[8]孟国.汉语中的口误问题[J].汉语学习,1999(1).

[9]张宁.语言研究与口误[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0(4).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精神分析口误评析】相关文章:

精神分析学09-16

精神分析运动08-20

精神分析疗法08-24

精神分析论09-06

新精神分析09-11

课改精神分析论文04-17

关系精神分析范文05-26

精神分析感悟范文05-28

精神分析电影影评07-06

精神分析电影影评04-22

上一篇:把信心留给自己作文下一篇:关于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