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施工技术

2024-07-27

路桥施工技术(共6篇)

篇1:路桥施工技术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道路桥梁的建设也走上了现代化的步伐。路桥工程的质量,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所以,仔细分析路桥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技术,并致力于提高技术,让路桥工程的质量更上一层楼,是路桥工程如今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路桥工程;施工技术

交通事业的质量,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重视交通事业的发展,让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建设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路桥工程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建造了很多举世闻名的路桥工程,显示着我国的路桥施工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路桥工程,指的是道路和桥梁建设和养护过程的方方面面,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等。路桥工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让路桥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本文主要针对路桥工程施工中的几种常见的路桥施工技术,浅谈几点认识,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1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混凝土是当今建筑中广泛使用的材料,因其和易性大、耐久性、环保价值高等等诸多优点,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路桥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也大量采用了混凝土,不仅节约了成本,还能更好地保证了质量,一举两得。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我国的混凝土施工工艺逐步完善,可以满足多种施工要求。对于不同地形的路桥工程,必须选择恰当的混凝土材料,而且,相应的施工工艺也应该有所区别。正确选择了混凝土,并施以正确的技术,可以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让路桥工程的质量进一步提高,还可延长道路和桥梁的使用寿命,达到经济和生态的双重效益。

1.1正确选择适合的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的选择过程中要注意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的选择。水泥的选择要根据施工的要求,避免选择一些过细、过高强度的水泥,确保水泥的可塑性。掺合料的选择方面,要结合地形的特点,选择对应的掺合料加入,让掺合料的加入可以改变混凝土的性能,有效提高耐久性。此外,选择外加剂的时候要考虑外加剂的水溶性,确保配置的外加剂具有合适的水溶性。混凝土材料选择得恰当,在调配混凝土的时候才能更有操作性,而且混凝土的质量也能得到有效保证。

1.2不同地形采用不同的浇灌技术

不同的地形必须选择不同的混凝土浇灌技术,这样不仅施工难度大大减少,而且可以有效提高保证混凝土浇灌的质量,确保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仅以两个典型浇灌技术为代表,浅谈路桥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灌技术。当然,浇灌技术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创新,改良旧方法,尝试新方法,让混凝土的浇灌可以更快更好完成。

(1)水下混凝土的浇灌技术。

在水下进行混凝土的浇灌,要考虑水压、浮力等因素,施工技术与平地的技术自然有所差距。首先在材料的选择上,内壁要尽可能选择顺滑的材料,且导管的内径要选择在20-30cm,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碰撞过程中管道的损坏。其次在浇灌中,中间管的长度要比漏斗短,这样才能让混凝土克服水压的阻碍顺利进入漏斗中。而且,导管的数量和位置要根据浇灌范围和导管的作用半径来确定。由于在水下进行浇灌,设备都得承受一定程度的水压,所以在施工之前,所有的设备都必须进行检测,避免出现事故威胁生命财产安全。

(2)桩基的混凝土浇灌技术。

桩基是路桥工程的基础工程,它的质量决定了路桥工程的质量,所以,桩基建设的方方面面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桩基的混凝土浇灌技术,更需要技术人员在全面了解地形后采取合适的技术来保证质量。首先,技术人员要全面了解路面的渗水情况,对渗水地区进行预处理,并根据渗水的等级来决定桩基的厚度。其次,桩基的混凝土材料必须进行充分的搅拌,以此保证混凝土的一致性,从而保证桩基的质量可以得到一个有效的保障。对于不同地形的桩基,要采取不同的浇灌技术,例如水下桩基就必须采取钻孔桩的方式,才确保混凝土可以真正到达树下预设的桩基位置,完成浇灌任务的同时保证桩基的工程质量。

2预应力施工技术

预应力技术,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事先施加应变力,改变建筑的内部结构,从而使得建筑的稳定性更好。路桥工程一般需要长久使用,所以稳定性必须得到有效保证,在路桥工程中实施预应力施工技术是必须的。路桥工程中的预应力施工技术,也必须根据地形特点适当改变,从而更好适应路桥工程的要求。我国的预应力施工技术多种多样,很好得保障了大型路桥工程的耐久性,带领我国的路桥工程走上世界先进水平。

2.1在受弯构件中的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技术在路桥工程的主要应用是指在受弯构件上的应用。受弯构件容易弯曲,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采用了预应力技术,就能有效延长受弯构件的寿命,进而保证了路桥工程的质量。目前路桥工程中在受弯构件中主要采用的预应力技术是粘贴碳素纤维材料,达到对受弯构件的固定,使得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受弯构件的稳定性的保持,不仅依赖于预应力技术,还受预应力技术前面步骤的影响。做好前方步骤,这样才能保证受弯构件受到破坏时,碳素纤维材料能发挥其最大的运用,受弯构件的稳定性才能得到很好保证。多个桥梁属于受弯材料的特殊一种,其的稳定性可以通过碳纤维材料进行有效维护,从而保证了多个桥梁的稳定性。

2.2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

体外预应力加固是指将建筑的受力分担给一些辅助建筑,让主体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目前体外预应力技术主要运用于大型桥梁的建设中,采用大量集中钢索分散主体桥梁的受力,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桥梁的设计美感,还对桥梁的稳定性进行了很好的维护。预应索的设置位置可以有所不同,要结合桥梁的受力情况具体决定。这种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是桥梁建筑的重要技术支撑,必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入新的内容,让其的发展可以更快更好。

3过渡段施工技术

过渡段的质量,对路桥工程的整体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完善过渡段的施工技术,让其有足够实力支撑各连接部分,是当今路桥工程过渡段施工技术发展的主要内容。我国在很早就致力于完善过渡段的施工技术,多年的不断探索后,对于不同地形的过渡段,我国都有相应的较为成熟的施工技术来保证施工质量。仅以两个典型地形为代表,浅谈我国目前的过渡段施工技术。

3.1设置桥头搭板

桥头是连接桥梁和道路的连接部分,如果建设得不好,易出现跳车现象。现今路桥工程在这方面的技术就是设置桥头搭板。在桥头部位设置了搭板,可以保证桥头连接的稳定性,也能减少坡度,给行车带来更好的舒适体验。搭板的材料要根据桥头所在位置和道路、桥梁的建筑材料两方面综合敲定,尽量做到无缝连接。长期的实践表明,桥台搭板长度为保持其坡度的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六之间时,搭板的负荷效果可以达到最佳。

3.2台后填筑技术

桥台的台后建筑也是重要的过渡段部分,为了稳定性的要求,必须要对台后建筑进行必要的加固。目前的技术一般是采用土木合金材料建筑台后部分,有效加强各部分的咬合程度。对于一些软土地基,本身稳定性就不高,台后建筑的稳定性要想得到进一步保证,不仅需要加强台后建筑技术,还得加强自身的稳定性处理,换言之,就是在建筑之前进行预固定,让台后建筑的性能进一步加强。

4小结

目前的路桥施工技术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完善,能够满足很多施工要求,并成为我国建造大型可靠路桥工程的重要保障。但是,路桥施工技术仍有许多值得完善补充的地方,需要技术人员长久的努力。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对现今的技术进行改良,解决问题的同时又能提高路桥工程的施工技术。技术人员同时要总结路桥工程的施工技术,让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便于大家的学习,进而可以培养更多优秀的路桥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

参考文献

[1]陈建明.路桥工程施工中几种常见的路桥施工技术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4(05).

[2]曲忠义.路桥工程施工中几种常见的路桥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2).

篇2:路桥施工技术

题目: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论文

姓名:王博院(系):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班级:09级土木工程3班 学号:090311033

4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论文:浅谈路桥过

渡段的施工技术

摘要:随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对路桥设施的建设数量和规模的要求也在不断扩大,对路桥设施的施工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路桥项目的质量的要求也不断增高,在路桥设施的使用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作者针对路桥设施的过渡段施工和维护中经常出现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和相应的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路桥 过渡段 施工技术 要点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的不断提高,对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对建筑工程质量和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路桥工程项目作为社会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路桥设施的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了国家和人民的生民财产安全。路桥设施的过渡段作为较为容易出现问题的功能部件,一直受到相关施工技术人员的重视,作者根据自己实际工作经验,对过渡段的路基路面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对相关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路桥过渡段的定义和一般规定

路桥过渡段作为刚性桥台与柔性路堤的结合部位,在结构上是塑性变形和刚度的突变体。

桥台和横向结构物基坑的回填工作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过渡段范围的原地面处理应符合地基处理的有关规定。过渡段A组填料与其他填料层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2、路桥工程过渡段中的常见的质量问题

路桥的过渡段主要包括桥涵等构造物与两端路堤联接的路段,总的来说,主要是由于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造成了过渡段的路基以及桥涵常因出现台阶,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台阶为中间突出的情况。一旦达到相应的程度,就会造成行车时出现明显的颠簸跳动,影响车辆的行驶速度。如果想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应从设计与施工两方面进行改善。因此,必须从过渡段的地基条件、软基处理方法、填料选择、压实标准、质量检测上采取措施,以减少两者之间的塑性变形差,实现平稳过渡。由于两种结构物刚度不同,会引起轨道竖向刚度的突变。因此,必须在路基和桥梁之间设置一定长度的过渡段,使轨道的刚度逐渐变化,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路桥间的沉降差。

3、过渡段的相关施工技术要点

3.1搭板的利用

一般来说,可以在以下情况下采用搭板:

首先,按桥台连接处标高设置搭板,搭板与路面连接端高于设计标高,形成预留的反向坡,采用这种方法,应预先考虑纵断面平顺的情况下,确定沉降差和预留坡度。一般来讲,搭板的锚固有横纵两种方法:横向的锚固符合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搭板自由端发生竖向位移的受力状态,并有利于桥台受力。

其次,就是完全根据理论,在搭板长度范围内,将搭板角度进行调整,使之符合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路面弯沉变化,这样,即可符合力学性能,又能节省施工材料,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施工难度和测量计算等问题的巨大影响,基本上不予采用。

最后,就是不进行搭板设置,这也就要求对台后填筑作设计的周密性和施工的严格性,也对结构填料有着更高的要求,必要的时候应采用相关结构措施。

3.2路桥过渡段的排水

3.2.1路桥过渡段排水要求

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过渡段台背回填料表面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渗入。过渡段台背与回填料之间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排水层。过渡段A组填料与其他填料与相邻路堤填料之间的反滤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过渡段坡脚两侧、路堤底部的纵横向排水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过渡段路堤两侧防护砌体的施工应在地基和路堤变形稳定后进行。宜与相邻路堤的防护砌体施工相互协调。

3.2.2路桥过渡段的后背排水

在路桥过渡段的施工中,应对排水进行有效的施工保证,避免桥台路基连接处有水下渗的情况发生,导致路面结构层稳定性的降低,影响路基和地基的稳定性,加剧错台和跳车的强光发生。在排水方式的选择上,主要应考虑实际的台背填料类型,施工地点的天气情况及水文情况,确保台后填料水分能够及时疏干。

具体的施工措施:在路基填筑之前,应在原地基土拱上设置泄水管;在基底施工前上,应预先进行必要的处理,然后填筑横坡,构成粘土土拱,之后完成双向坡地沟的构造。同时,应在地沟内有序的铺设带有排水孔的硬塑料管,在塑料管四周,应选填透水性好、粒径较大的砂石材料;在台背的整个范围内进行隔水材料的铺设,避免结构死角。最后,应确保结构泄水管出口伸出路基或桥头锥坡,再分层填筑台后透水性材料,直到路基顶面。采用渗透系数较大的透水性材料填筑地沟,对盲沟出口作必要处理,用土工布进行包裹或在台后填方中设排水垫层。

3.3路桥过渡段路基中的台后填筑

首先,应选用小型压实机具对台背回填处进行压实,作为影响台背路基沉降与跳车的重要因素,台背回填的压实质量至关重要,由于台背的位置较为特殊,在碾压中是一个较为薄弱的部位,因此,在台背回填中,压路机难以碾压,而且一旦机械处理不当,就会对台墙造成很大影响。

其次,在分层压实时,应采取较薄的厚度;在材料选择上,应选用易于压实的材料。根据实际施工效果,在同一压实标准下,采用粘性土进行压实比采用砂砾料或灰碎石的压实效果好。但如果要采用粘性土进行填充压实,使用小型压实机具是相当困难的。在路桥过渡段的桥头搭板位置,如果出现路基压实度不达标而造成路基下沉,就造成搭板下的地基的沉降甚

至脱空,也就会造成搭板的悬空受力,对整个路桥设施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台背的填筑必须紧密的配合搭板的设置,对路基的压实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

最后,在压实过程中,在接近路基顶面时,应改用振动式压路机或其它小型压实机具,并应滚局压路机械的振压作用深度,决定填筑的厚度视,应采用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分层检测的方法进行施工。同时,为保证压实作用尽量靠近构造物,可将路基纵向填筑成带有一定角度的斜坡,以便压路机碾轮尽量接近,在角度的调整上,应保证与构造物成钝角,并且不宜过大,以保证碾压机械能够稳定安全的作业。

3.4路桥过渡段的软基处理

路桥过渡段的路基处理中,如何处理桥背软弱地基对控制桥头跳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有换土法、超载预压法、减少附加应力法等,可以根据不同的土层结构,不同的路桥使用状况甚至气候状况进行有区分的应用,道道改善地基性能,提高承载力,缩小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避免错台的目的。一般来讲,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有关的桥台施工时,通常采用桩基础。如果修筑高路堤时,地基的软土层较厚,根据回填材料质量不同,软土会发生侧向挤动并对基桩造成很大的侧向压力,从而导致桥台产生水平位置的偏移或转动。这样,不仅会对桥梁支座以及伸缩缝造成一定的破坏,甚至可能出现损坏桥面和桥台的情况。由此,为避免基桩出现非正常位移,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增强地基土或用基桩;减轻回填材料质量,以此帮助基桩抵抗填料侧向流动,同时,可在在桥头采用桩板法、连接箱式桥台等施工方法,有效减少路基的沉降。

3.5桥头换填施工技术控制

在以往的桥头回填施工中,因换填石灰土多处于素土包围之中,施工场地狭窄只能用小型机具进行处理,而且由于与素土接头处施工不便,往往出现问题,所以在公路施工中,应当把台背处的路基全部挖开,统一填筑石灰土,不再保留周围的素土。这样重型压路机就可以开进台背处进行碾压。虽然素土变更为石灰土提高了一部分造价,但这样既保证了台背回填质量,又减少了人工与小型机具费用,同时有利于缩短工期,平衡全线路基施工,总体看来,利大于弊。在台背回填施工中我们统一规定台背高于2m的,从原地面填起;不足2m的,从原地面下挖至距台背顶2m处开始施工,保证台背换填石灰土的高度。同时严格规定台背回填的施工程序,首先按每层20cm计算出台背回填的用土量,用灰量,现场撒灰、搅拌,至少要倒翻3次(有条件的进行场拌)石灰土拌和必须均匀,颜色一致,现场铺平,压路机跟踪碾压至密实。对于压路机未能压到的靠近结构物翼墙及侧墙的边角处,用气锤、电夯等小型机具压实。

结语

相关的路桥施工的技术人员,应将实际工程施工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详细分析路桥过渡段使用中经常出现问题的成因,通过对路桥过渡段的相关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科学的研究总结,提出行之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对重点的技术难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路桥基础设施过渡段的有效施工做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

[1].茅梅花 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4)

篇3:路桥施工技术

关键词:路桥工程,路桥施工技术,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人民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提升, 因此, 国家也相当重视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由此可见, 路桥施工是对于当今社会经济有着直接影响的工程, 它不仅是一种具有长期工期的艰苦工作, 在路桥施工过程中对于各个环节的要求也是相当严格的。在本文中, 笔者主要针对当前我国路桥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施工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并针对这些常见路桥施工技术问题提出几点措施, 希望可以为路桥施工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1 在路桥施工中常见的路桥施工技术

在路桥施工过程中, 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是整个工程的关键, 高质量的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 直接可以减少和避免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 同时有效的保障工程的使用寿命, 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因此, 科学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 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降低了一部分的维修成本, 为公司的打造良好的声誉。在路桥施工工程行业, 严格要求路桥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重点[1]。然而,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路桥工程施工常见的施工技术问题存在着很多, 例如, 路桥工程在使用后期会出现断裂、渗漏、路面不平、路面不均匀下沉、钢筋锈蚀等问题, 这都是由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不足而造成的;另外还存在预应力方面的问题, 例如, 在安装钢筋时, 由于部分工作人员没有细心按照正常安装步骤或者选用不正确的施工工具、锚固与梁板衔接处处理不当、监督工作不到位等原因而造成的零部件不匹配、桥梁或者路面工程出现明显的质量问题等不良影响, 直接导致了后期施工机械在使用过程中, 相关设备不能正常运行, 这都影响着工程的进展实施, 是有必要高度重视的问题[2]。

1.1 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路桥工程实施过程中, 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施工材料, 然而, 近年来, 部分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却不尽人意, 使得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焦点问题, 因此, 混凝土技术在路桥施工过程中是必须重视的。在路桥施工过程中, 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有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桩基施工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等[3]。

然而, 在这些先进的混凝土技术的实际操作中问题却有很多, 首要的就是混凝土质量问题, 主要包括施工前期的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问题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注意混凝土与其他材料的配合比例。因为工程使用的混凝土质量不达标, 往往会造成渗漏、出现裂缝甚至断裂, 这不仅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外观结构, 同时也可能缩短工程的使用寿命;其次是工作人员的施工问题, 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严格的标准执行, 或者仅仅凭借长期的工作经验而忽略科学标准等问题造成的混凝土密度不够, 出现裂缝等问题, 可能直接缩短工程寿命或者使得工程成为传说中的“豆腐渣工程”, 不仅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1.2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存在的问题

体外预应力加固施工技术可以说是后张无粘结预应力体系的一个分支, 预应力加固施工是稳定路桥工程、对工程负责的具体表现,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 我国的路桥施工在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方面依然存在一些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表现为:工作人员在预应力钢筋安装时, 选择了不当的施工工具或者不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施工, 工作人员在安装零部件时, 不能逐一检查, 将螺母和螺杆拧紧、锚固与梁板衔接处处理不当都会造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等问题, 问题主要存在于工作人员的施工技术以及相关质量监测部门的监督工作中。

以上的问题都会导致后期路桥施工过程中将会存在的相当大的工程质量问题, 例如, 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裂缝以及相对的预应力下降等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 甚至会毁掉整个工程以及企业的信誉[4]。

2 路桥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

2.1 混凝土技术质量的控制措施

要想有效控制混凝土技术质量, 就必须从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工作细节上严格把关。首先做到混凝土材料从开始进入施工现场到投入工程施工中严格的监督管理, 对材料都要认真核对相关证书和质量验收报告。其次, 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操作, 科学配合材料的比例, 确保材料的密实度。在桩基混凝土施工时, 要注意控制混凝土护高高于地面半米左右, 桩基护壁要注意做好防水工作;混凝土浇筑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浇筑过程中要遵循科学的原则, 避免漫灌和漏灌;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确保养护时间在七个工作日以上, 同时定期浇水, 保证混凝土湿润度, 避免裂缝和渗透等现象的出现。

2.2 体外预应力加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体外预应力加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最主要的是施工要遵循标准原则, 加强工作人员的工作细致度, 注意技术和经验的结合, 加强监督部门的监督工作,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作业。其次要注意预应力筋的张拉, 要严格按照施工程序来确保张拉过程中不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3 结束语

其实, 在路桥施工过程中不仅仅存在混凝土技术问题和体外预应力加固的相关问题, 还包括路桥工程过程过渡段施工技术, 但这一问题主要还是在材料的选择和工作人员的执行标准以及监督部门的监督问题上多下功夫, 因此, 笔者就没有多言。以上是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分析的路桥工程施工中几种常见的路桥施工技术以及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希望对相关单位的施工技术有积极地作用。

参考文献

[1]冯金珠.对路桥施工技术控制措施的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12) .

[2]刘佳.探析路桥工程施工中几种常见的路桥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11)

[3]康文斌.公路、桥梁工程质量问题及其预控[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4) .

篇4:小议路桥桩基施工技术

【关键词】桩基施工;钻进成孔;注意事项

每一座桥是一个标志,桥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果质量关得不到严把而引发的事故也令人触目惊心,所以我们应尽量做到用最少的钱做最优秀的工程,为国家的基础建设尽自己的一份绵力。桩基施工是桥梁施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水下进行的,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1.做好钻孔前的准备工作

(1)平整场地。施工开始前需进行换填软土、夯打密实、平整场地、清除杂物。钻机底座不能直接置于不坚实的填土上,以免发生不均匀沉陷。

(2)钢护筒的制作及埋设。护筒长度根据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结合桥的地质、水文等具体情况设置,按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就位和埋置好。为了保证桩位的准确性,在护筒埋设时和终孔前要进行护筒平面位置和标高的复核,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通过辅助标志经常复核,发现偏位情况立即设法纠正。施工过程中在护筒顶面设置2 个以上临时水准点,并在附近应有方便复核的水准点。护筒埋设工作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开始,护筒平面位置与竖直度准确与否,护筒周围和护筒脚是否紧密、不透水,对成孔、成桩的质量都有重大影响。埋设时,护筒中心轴线应与桩位中心线重合,其平面允许误差不得大于5cm,并应严格保持护筒的倾斜度不大于1%。根据地质资料,当地地下水位较浅,一般在地面以下1m 左右,宜采用筑岛法进行施工,先采用透水性好、易于压实的砂土或碎石土等填筑工作台地,然后挖坑埋设护筒。填筑的土台高度比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高0.5~1.0m,土台的边坡以1:1.5~1:2.0 为宜。护筒高度高出地面0.3m 或水面1.0~2.0m。顶面平面尺寸应满足钻孔机具布置的需要并便于操作。护筒的埋设深度一般埋设深度为2~4m,根据标段地质资料中桩位的水文地质情况,护筒的埋设深度初步定为4m,特殊情况应加深以保证钻孔和灌注混凝土的顺利进行。

(3)护壁泥浆及循环系统。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无论对于成孔质量还是最终对桩的承载能力的发挥,泥浆质量都是相当重要的因素。目前桩基施工队伍绝大多数缺乏对泥浆质量和泥浆管理的重视,泥浆质量差,其后果是:1)形成不了护壁泥膜或形成的泥皮粘附力差,易于脱落,导致孔壁稳定性差,在砂性土地层易于塌壁,在流塑状粘土层则易于缩孔。2)泥浆稠度大、比重大,含砂率高,形成的泥皮质量差、厚度大,大大降低桩的侧摩阻力。3)稠浆在钢筋笼钢筋上沉积粘附,导数钢筋与砼握裹力降低。泥浆比重过大,使得砼水下灌注阻力增大,降低砼的流动半径,使砼骨料大部分堆积在桩芯部位,而钢筋笼外几乎无骨料,不仅桩身质量不好而且桩的侧摩阻力也难以发挥。有的工程计算承载力为14000kN以上,而静载试验不到5000kN就破坏,其中就有泥浆的影响。在空气中坍落度为21cm、扩散直径为38m的砼,在水中坍落度下降为16.5cm、扩散直径为30.5cm,而在比重为1.2的泥浆中,坍落度则为14cm,扩散直径只有27cm。因此,对泥浆质量的管理决不是个小问题。

2.钻进成孔

利用钻锥不断地提锥、落锥,反复冲击孔底土层,把土层中泥砂、石块挤向孔壁或打成碎渣,钻渣悬浮于泥浆中,利用掏渣筒取出,重复以上过程冲击钻进成孔。在钻孔过程中应防止坍孔、孔形扭歪或孔斜, 甚至把钻头埋住或掉进孔内等事故,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钻孔过程中,始终保持孔内外的水位差和泥浆浓度,以起到护壁、固壁作用,防止坍孔。

(2)在钻孔过程中,应根据地质勘探情况控制钻进速度、调整泥浆稠度,防止坍孔、钻孔偏斜、卡钻等情况发生。

(3)钻孔宜一气呵成,不宜中途停钻,以避免坍孔,若坍孔严重应回填重钻。

(4)钻孔过程中应加强对桩位、成孔情况的检查工作,终孔时应对桩位、孔径、形状、深度、倾斜度及孔底情况,按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合格后立即清孔、安放钢筋笼、灌注砼。

3.清孔及吊装钢筋笼

清孔的目的是去除孔底沉淀的钻渣和泥浆,以保证灌注的砼质量及承载力。清孔的方法选用换浆清孔。钻孔完成后不再进尺,继续循环换浆清渣,直至达到清理泥浆的目的( 泥浆比重不大于1.1)。另外,抽浆清孔和掏渣清孔时,宜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合的方法。清孔时要注意的要点有:必须保持孔内水头高度;灌注砼前孔底沉淀厚度不大于设计规定;不得用加深孔底的方法代替清孔。钢筋笼的制作应按设计要求预先焊成钢筋骨架,用大吨位吊车吊入钻孔内就位,校正钢筋笼的位置并固定,防止灌注砼的时候钢筋笼上浮。若钢筋笼超过吊车的最高长度,钢筋笼宜分段安装,焊接就位。

4.吊装钢筋笼和砼浇注

(1)检孔器制作。检孔器采用外径为钻孔桩钢筋笼直径加10cm (不得大于钻头直径),长度为4~6倍外径的钢筋检孔器,验孔合格后准备钢筋笼下放。

(2)钢筋笼制作。钢筋笼的制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3)钢筋笼就位。钢筋笼现场分段制作,孔口分段吊装焊接下放就位。就位后将骨架固定在护筒上,以防骨架上浮。钢筋笼入孔采用双点起吊,应确保不变形。接头应错开。单面搭焊,焊缝应满足施工规范要求,焊接过程中应注意钢筋笼垂直情况。

(4)水下砼浇筑。目前最常见的水下砼灌注法的缺点是:1)在向大斗投料过程中,砼的绝大多数势能在撞击大斗壁的碰撞中损耗掉,砼料落人导管中不连续,形不成较大的冲击能量,使砼没有足够的力量向四周挤压、扩散,桩的摩阻力严重降低。此外,还容易使桩身不均匀。2)砼料绝大多数要经过反弹再落入导管,容易造成砼离析和堵管。3)吊臂上下移动速度慢,产生不了大的加速度,因此砼料的下落没有足够的超压,造成砼料在导管附近堆积成钟形断面。由于不能将隔浆层水平顶升,在钟形断面塌落时容易裹入泥浆,造成夹泥芯。4)由于导管上下移动次数过于频繁,使得泥浆不断沿导管壁渗入砼中,影响桩身砼质量。鉴于以上缺点,使用大体积砼冲击灌注法,如桩的初斗砼灌注一样,每一斗灌注都是将2至3方砼在大斗中积蓄够量,出料口直接插入导管,然后打开活门一次连续冲击下去。桩基砼采用拌和站拌制,采用砼输送泵(或混凝土运输车) 直接输送到桩口。

5.注意事项及处理措施

(1)坍孔。由于泥浆比重过低或孔内水位过低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塌孔。塌孔一般出现在土层或砂层上。塌孔后马上用粘土填起,停7d后重新开钻。如塌孔位置不太深,可用加长钢护筒的方法解决。加长钢护筒和填粘土都不能解决时,可改填碎石片石。

(2)斜孔。钻进过程中,钻孔往往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偏斜。若偏斜较大,继续施工会发生困难,使桩的受力状态发生变化,甚至钻孔不能使用。钻孔偏斜主要是由地质条件、技术措施和操作方法等三方面的原因引起,如发现钻孔偏斜,多采用扫孔方法,将钻头提到发生偏斜位置,吊住钻头缓缓回转扫孔,并上下反复进行,使钻头逐渐正位。如果偏斜严重,则应回填重钻。

(3)卡管。由于机械故障或砼离析等原因均可造成卡管。如果卡管不太严重,可用吊车提住导管上下冲击,并注意保证导管埋深在两米以上。如果卡管严重,则必须按断桩处理。

(4)掉钻。施工中卡钻时强提,若操作不当、钻杆接头不良或滑丝等均可引起掉钻,针对其原因可采用保护绳方能适度强提,严防钻头空打,且要经常检查钻具及联结装置。掉钻落物时,宜迅速用打捞叉、钩、绳套等工具打捞,若物体已被泥砂埋住,则应用冲吸的方法, 先清除泥砂,使打捞工具接触落体后再打捞。

(5)扩、缩径注意采取防止坍孔和钻锥摆动过大的措施,注意及时焊补钻锥,并在软塑地层采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对已缩径的宜在该处用钻锥上下反复扫孔以扩大桩径。

6.结语

篇5:路桥施工技术论文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路桥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姓名:郭自龙院(系):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班级:09级土木工程4班学号:0903110452指导教师:孟国东

成绩:

时间:月 年月日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浅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带来的是隧道事业的繁荣。西南等多山地区的隧道工程数量大大增加。随着山岭软土隧道的施工方法,主要有台阶法和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墙法等。笔者从介绍某公路施工过程中的隧道施工技术入手,阐述了公路隧道技术以及隧道的防排水技术。

关键词:隧道施工;施工技术;公路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论是在交通运输、水利还是在地下交通或空间利用方面,人们对隧道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数量、质量及难度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隧道开挖分析大洞隧道左线出口洞口VI类围岩施工中,隧道拱顶下沉大,地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及开裂现象,拱脚局部有开裂的现象。通过对左线施工情况及右线地质资料的分析,洞口段隧道位于堆积土中,隧道斜穿沟心,且土层松软、松散、含水,地基承载力低。同时隧道埋深浅,极难形成自拱度,靠围岩自身无法控制围岩变形,必须采取支撑措施,而基础承载力是主动支撑有效的前提和保证,超前探明地质情况,并进行基础处理就非常必要。

2风、水、电作业,通风、防尘和施工排水

2.1.施工供风:管道敷设要求平顺、接头密封、防止漏风,凡有裂纹、创伤、凹陷等现象的钢管不能使用。在洞外地段,风管长度超过500 m、温度变化较大时,宜安装伸缩器,靠近空压机150 m以内,风管的法兰盘接头宜用耐热材料制成垫片,加石棉衬垫等。

2.2.凡无臭味、不含有害矿物质的洁净天然水,都可以作为施工用水,饮用水的水质则要求更为新鲜清洁。无论生活用水还是施工用水,均应做好水质化验工作。施工用水与工程规模、机械化程度、施工进度、人员数量和

气候条件等有关,因而用水量的变化幅度较大,很难精确估计,一般根据以往经验估计。随着隧道施工工地卫生要求的提高,生活设施(如洗衣机等)配置增多,耗水量也就相应增多。因而生活用水量也有一定的变化,但幅度不大,一般可按下列参考指标估算:

 生产工人平均0.1---0.15m3/d

 非生产工人平均0.08一0.12 m3/d

2.3.施工供电:随着隧道施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隧道施工的耗电量也越来越大,且负荷集中。同时为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对隧道施工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施工供电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施工现场,电力供应首先要确定总用电量,以便选择合适的发电机、变压器、各类开关设备和线路导线,做到安全、可靠地供电,减少投资,节约开支。确定现场供电负荷的大小时,不能简单地将所有用电设备的容量相加。因为在实际生产中,并非所有设备同时工作,另外,处于工作状态的用电设备也并非均处在额定工作状态。隧道施工供电方式有自设发电站供电和地方电网供电2种。一般应尽量采用地方电网供电,只有在地方供电不能满足施工用电需要或距离地方电网太远时,才自设发电站。此外,自发电还可作为备用,当地方电网供电不稳定时采用,在有些重要施工场所还应设置双回路供电网,以保证供电的稳定性。

2.4.施工通风、防尘:洞内如需爆破掘进,必须坚持湿式凿岩,爆破后洒水以降低粉尘浓度。施工通风采取压入式,用3台轴流风机分别向中导洞、左、右洞送风,送风口距开挖面的距离不大于15m.2.5.施工排水:主要是排除可能涌入隧道的地下水和施工废水。隧道从出口至进口为1.54%的上坡。出口施工为顺坡施工,施工排水采取自然坡利用塑料管将水引出洞外。进口施工为反坡施工,施工排水采取在开挖地段挖集水坑,用抽水机抽出洞外。

3隧道施工

3.1 施工方法根据前期施工存在的问题,现采用台阶法和双侧壁导坑法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半断面开挖时,出碴采用无轨运输,挖掘机、正铲侧卸式装载机配合8吨自卸汽车运输出碴;小导坑开挖时,采用人工开挖,小

拖拉机配合人工出碴,及时进行支护;仰拱加固紧跟并且及时施作衬砌混凝土。

3.2 钢管桩施工钢管桩采用标准89×4无缝钢管,前端加工成圆锥状,长度20cm;钢管桩管体下半部分须加工溢流孔,以利于注浆施工,孔口lm范围内不加工溢流孔,溢流孔直径8mm、间距25cm。按每次lm进度指标进行清除施工障碍物工作,并施工临时排水管等措施进行场地排水,杜绝施工场地受水浸泡现象发生;测量放线,标出钻孔位置;钻机钻孔(可直接夯进)、下管,注超细水泥(MC)单液浆,注浆压力为1.5~2.0MPa,注浆完成后,对桩间土进行轻型触探试验,锤击数大于35击,承载力不小于250kPa,达不到时,进行加密等处理。每处理完成5m,进行仰拱混凝土施工,其间用过车梁保证已施工段稳定。根据工地条件,导坑条形基础施工,钢筋在导坑内绑扎关模后,采用泵送C25混凝土进行施工,先施工水平条形基础后,安装拱脚,再施工竖直条形基础。

4初砌柔性防水和背面排水工程的设置

4.1 防水层铺设前对初期支护的检查和处理防水层铺挂前,应先对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进行断面量测,对欠挖部位加以凿除,对喷射混凝土表面凹凸显著部位应分层喷射找平。外露的锚杆头及钢筋网应齐根切除,并用水泥砂浆抹平,使混凝土表面平顺。在铺挂前,还应检查衬砌背后的排水设施,如盲沟、引水管和排水暗沟是否相互连接嵌入及接头是否连接密封牢固,盲沟、引水管和排水暗沟是否加设反滤层。严寒地区保温排水设施是否有防潮措施。修筑的深埋渗水沟,回填材料除应满足保温、透水性好的要求外,水沟四周是否有防泥砂渗入且回填密实的材料。

4.2 防水层铺设好后检查和处理防水层铺挂结束,应对其焊接质量和防水层铺设质量进行检查。用手托起防水板,看其是否能与喷射混凝土密贴;看防水板表面是否有被划破、扯破、扎破等破损现象;看焊接或粘结宽度是否符合要求,且有无漏焊、假焊、烤焦等现象;进行压水(气)试验,看其有无漏水(气)现象等,检查防水板铺挂质量。如果发现存在问题,除应详细记录外,并立即进行修补或返工处理。

4.3 止水带安装与控制防水混凝土施工缝是衬砌防水混凝土间隙灌注

施工造成的,对于施工缝的防排水处理,在复合式衬砌中,一般采用塑料止水带或橡胶止水带。在浇筑二次衬砌混凝土前,可用钢丝刷将上层混凝土刷毛,或在衬砌混凝土浇筑完后4-12h内,用高压水将混凝土表面冲洗干净,并检查止水带接头是否完好,止水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是否刺破,止水带是否发生偏移。如发现有割伤、破裂、接头松动及偏移现象,应及时修补和处理,以保证止水带防水功能。检查是否有固定止水带和防止偏移的辅助设施、止水带接头宽度是否符合要求、止水带是否割伤破裂、止水带是否有卡环固定并伸入两端混凝土内等项目,做好详细检查记录,如存在问题时,应立即进行修补或返工处理。

5结语

现场监控量测与信息化施工管理,现场监控量测是监控施工中围岩稳定性,检验设计与施工是否正确合理的重要手段,搞好监控量测并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到设计施工中去,可以掌握围岩和支护在施工过程中的力学动态及稳定程度,保证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篇6:路桥施工技术实习报告

经过一个星期的实习,我们对路基施工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这次的实习,巩固了理论教学成果,深化我们对路桥施工技术课程的了解,提高了动手等实践能力,以适应未来工程现场的实际需要。

一、实习的目的1、路基路面施工实习;

2、桥梁施工实习。

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的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很好的手段,在理论教学之后及时进行强化,进一步加强理解、融会贯通,为以后的综合实习奠定扎实理论与实践基础。使学生对公路工程各个方面知识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具备从事道路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初步能力。并且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实习的内容

1:路基的处理

对于路堤的处理,用碾压夯实法。其机理是:土是三相体,土粒为骨架,颗粒之间的孔隙为水分和气体所占据。压实的目的在于使土粒重新组合,彼此挤紧,孔隙缩小,土的单位重量提高,形成密实整体,最终导致强度增加,稳定性提高。土方施工的工序是:粗平——放样——打灰线——精平——测压实度。路基基地的处理:对于一般路基,用推土机清除地表杂草,然后进行碾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后进行路基填筑;路基填筑施工顺序:测量放样-基底处理-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分层检测-达到设计标高后整修路床-边坡整修。

2:路面的处理

混凝土板的施工工艺为安装模板、安设传力杆、混凝土拌和与运输、混凝土摊铺和振捣、表面修整、接缝处理、混凝土养护和填缝。

1)安装模板

模板宜采用钢模板,弯道等非标准部位以及小型工程也可采用木模板。

2)安设传力杆

当侧模安装完毕后,即在需要安装传力杆位置上安装传为杆。

当混凝土板连续浇筑时,可采用钢筋支架法安设传力杆。当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时,可采用顶头木模固定法安设传为杆。即在端模板外侧增加一块定位模板,板上按照传为杆的间距及杆径、钻孔眼,将传力杆穿过端模板孔眼,并直至外侧定位模板孔眼。

3)摊铺和振捣

施工时,可采用真空吸水法施工。其特点是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比常用的增大5%~10%,可易于摊铺、振捣,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混凝土抹面工序,改善混凝土的抗干缩性、抗渗性和抗冻性。

4)接缝施工

纵缝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规定施工,一般纵缝为纵向施工缝。拉杆在立模后浇筑混凝土之前安设,纵向施工缝的拉杆则穿过模板的拉杆孔安设,纵缝槽宜在混凝土硬化后用锯缝机锯切;也可以在浇筑过程中埋人接缝板,待混凝土初凝后拔出即形成缝槽。

5)表面修整和防滑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混凝土浇筑后,当混凝土终凝前必须用人工或机械将其表面抹平。当采用人工抹光时,其劳动强度大,还会把水分、水泥和细砂带到混凝土表面,以致表面比下部混凝土或砂浆有较高的干缩性和较低的强度。

6)养护和填缝

混凝土板做面完毕应及时进行养护,使混凝土中拌合料有良好的水化、水解强度发育条件以及防止收缩裂缝的产生

3:边坡的防护

路基边坡的坡岸防护有干、浆砌片石和混凝土板形式。施工时应符合要求 :

1)开挖基坑时,应核对地质情况。基础底面必须放置在设计高程上,基础完成后应及时用稳定性材料回填。

2)坡面密实、平整、稳定后,方可铺砌(包括垫层)。铺砌时应自下而上进行,砌块应交错嵌紧,严禁浮塞。砂浆在砌体内必须饱满、密实,不得有悬浆。

3)使用的砂浆或混凝土必须有配合比和强度试验,石质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坡岸砌体两端及顶部边坡或岩坡衔接应牢固、平顺、密贴。

5)分段施工时,每隔10~15M宜设一道伸缩缝;基底土质变化处应设沉降缝,并做好伸缩、沉降缝及泄水孔。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地;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是由浆砌片石,分段施工砌筑而成。砌石顺序均为先砌角石,再砌面石,最后砌腹石。砌筑片石时,角石应选择比较方正,大小适宜的石块。否则应稍加清凿。角石砌好后即可将线移挂到角石上,再砌面石。常见的挡土墙有重力式、悬臂式、扶壁式、空箱式和板桩式、加筋挡土墙等),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挡土墙背后土体的稳定及安全,不同地区挡土墙背后土体的含水量也各不相同,为了疏干墙后土体水分,防止地面水下渗,防止墙后积水形成静水压力,减少不同地区回填土的冻胀压力,消除粘性土体侵水后的膨胀压力,挡土墙应设置排水措施。挡土墙施工中通常是墙体中设置泄水孔,用来释放土壤中的地下水,以此减少挡土墙受的压力。挡土墙泄水孔要斜向外倾斜,有行列式和梅花式,主要作用是自然泄出挡土墙后土里面渗透出来的水,保障土方的稳定性,避免土方不被谁长时间浸泡倒塌,保证挡土墙的安全,避免滑坡发生。

4:路基的排水

路基排水分排除地面水和排除地下水两大类。

1)排除地面水设施有采用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拦水带、蒸发地等。

跌水与急流槽必须采用浆砌圬工结构。跌水的台阶高度可根据地形、地质等条件决定,多级台阶的各级高度可以不同,其高度与长度之比应与原地面坡度相适应。急流槽的纵坡应按图纸所示进行施工,一般不宜超过1:1.5,同时应与天然地面坡度相配合。当急流槽较长时,槽底可用几个纵坡,一般是上段较陡,向下逐渐放缓。急流槽较长时,应分段砌筑,每段不宜超过10M;接头用防水材料填塞,密实无空隙。

2)排除地下水设施有排水沟、暗沟(管)、渗沟、渗井、检查井等。

为降低地下水位或拦截地下水,可在地面以下设置渗沟。渗沟有填石渗沟、管式渗沟和洞式渗沟三种形式,三种渗沟均应设置排水层(或管、洞)、反滤层和封闭层。

渗井:当路基附近的地面水或浅层地下水无法排除,影响路基稳定时,可设置渗井,将地面水或地下水经渗井通过下透水层中的钻孔流人下层透水层中排除。来 检查井:为检查维修渗沟,每隔30—S0m或在平面转折和坡度由陡变缓处宜设置检查井.三:实习的基本要求

1、应服从指导老师的统筹安排,遵守实习现场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实习过程中应注意举止文明,谈吐文雅,注意树立和维护学校的形象和个人形象,服从安排,注意安全。

3、注意勤学苦练,勤思考,多观察,虚心向实习企业的人员学习请教,积极参与具体工作,认真记好实习记录。

四:实习总结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路桥施工技术】相关文章:

路桥施工日志04-22

路桥施工绪论05-05

路桥施工安全05-11

路桥施工单位05-03

冬季路桥施工05-04

路桥施工预应力技术06-13

公路工程路桥施工技术05-28

路桥施工测量范文05-29

路桥施工测量培训07-09

路桥施工实习日记05-30

上一篇:《党风廉政教育大讲堂》读后感下一篇:红旗林场森林抚育责任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