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作总结

2024-07-26

2008年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作总结(共9篇)

篇1:2008年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作总结

省级政府采购中心2008工作总结

省级政府采购中心2008工作总结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是中心成立三周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级政府采购管理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中心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按照年初制定的“八个更加注重”的工作目标,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强化队伍建设,全面完成了政府集中采购任务;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积极构建适应科学发展的政府集中采购体制机制。政府集中采购的功能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有力地促进了公共财政支出体系的建设,拓展了财政政策效应,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成为中心又一个快速发展的年头。

一、2008年主要工作

(一)以服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为目标,积极组织实施政府集中采购业务

2008年中心紧密围绕全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结合政府采购工作实际,进一步发挥政府采购制度功能,圆满完成了各项采购任务。全年集中采购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

1、采购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中心共受理采购项目496个,与上年相比增加了164个,增长了49.4%。其中:计划委托457个,委托金额11.95亿元;自行委托39个,委托金额0.32亿元。采购规模达到了12.27亿元,较去年增加了4.81亿元,增长了64.48 %。此外,还完成了公务用车定点维修、党政机关定点接待饭店采购任务。

全年共组织各种采购活动583次,比上年增加了288次,增长了97.63%。其中:公开招标309次,竞争性谈判170次,询价采购84次,单一来源采购20次。比例分别为54%、29%、14%、3%。

全年共组织签订项目合同651份,合同金额9.27亿元,共计节约财政资金1.05亿元,综合节支率10.17%。其中:一般项目478份,合同金额6.99亿元,与财政预算相比,共计节约资金0.99亿元,节支率为12.44%;协议供货项目173份,合同金额2.28亿元,与财政预算相比,共计节约资金0.06亿元,节支率为2.55%。此外,定点维修完成合同金额0.2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0.06亿元,增长了35.3%。全年人均完成采购任务0.26亿元。

在采项目102个,采购预算金额2.65亿元。

2、采购范围进一步扩大。除车辆、计算机、系统集成等通用货物外,新增了服装、农田建设工程、演出道具、交通安检设备、防爆设备、体育器材等采购项目。货物类采购项目预算金额11.16亿元,占到了采购预算总额的93.45%;工程类采购项目预算金额0.57亿元,占到了采购预算总额的4.74%;服务类采购预算金额0.22亿元,占到了采购预算总额的1.81%。

3、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关联度进一步增强。从涉及的部门来看,包括财政、税务、工商、教育、卫生、交通、司法、体育、文化等共20多个部门。如教育部门全年采购任务达到了1.33亿元、卫生部门全年采购任务达到了1.82亿元。从采购项目的金额来看,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7个,采购预算金额6.15亿元,占当年采购预算总额的51.07%。从采购项目涉及内容来看,民生采购项目日益增多,政府集中采购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例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组织实施了图书下乡采购项目、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采购项目;在推进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中,组织实施了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采购项目;在推进全民健身运动中,组织实施了体育器材采购项目;在推进全省治理超载超限活动中,组织实施了“治超”设备采购项目;在推进我省食品安全卫生监管体系建设中,组织实施了食品检验检疫设备采购项目。

4、应急采购能力逐步提升。2008年在举国欢庆、敞开国门,迎来百年奥运的同时,各类突发事件频增。政府集中采购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组织实施紧急采购任务,既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对中心应变能力的考验。在应对突发事件中,中心充分发挥政府集中采购作用,特事特办,迅速启动应急采购程序,简化采购环节,运用政府采购的公信力,突破常规,采取先供货、后签合同的办法,先后完成多次突发事件应急采购任务。一是顺利完成了“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医疗设备紧急采购,二是顺利完成了奥运圣火在我省境内传递时的安保设备采购,三是顺利完成了“三鹿奶粉”事件患儿筛查设备采购等应急采购项目。例如,在采购抗震救灾设备中,中心于5月21日上午接受任务后就立即组织精干力量,积极投入救灾物资采购工作中。加班加点,经过短短两个小时的努力,灾区急需的血气分析仪、骨科索引架、电动索引床、防褥疮床垫等医疗设备即以成本价成交,当日下午1时这批物资就启运送往四川灾区。由于中心迅速启动紧急采购程序,以往需要十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采购,在几个小时内就圆满地完成了,中心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经受住了考验并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二)以改革创新为手段,进一步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1、深化内部机构改革。随着中心业务职能的拓展,中心内部机构设置存在的一些弊端日渐突显,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中心的发展。为了全面推动各项工作,中心于2008年初进行了内部机构改革。一是完善了以处为功能主体的内部运行框架。将2处9科整合调整为4处13个小组,进一步强化了处室的职能,完善了处室建制。二是建立了三段式管理模式。将中心原来四段式的管理模式,整合调整为三段式,亦即按照采购业务操作标前、标中、标后来划分各自的职能,进一步简化了内部运行程序,进一步明确了各环节职能。三是实施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实现了由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向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变。

2、推进管理方式改革。针对中心业务流程分段式管理中存在的责任主体不够清晰、执行不力等问题,中心经过反复研究,进行了管理方式的改革。一是实行项目执行人制度。对每一个项目的不同环节实行项目执行人负责制,实现了段段有责任,项项有管理,避免了工作中的互相扯皮、推诿,强化了责任管理。二是进一步简化环节、细化规程。结合机构调整修订完善了《政府采购业务流程与限时办结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每个项目的操作环节,进一步明确了每个操作环节的规程,进一步明确了每个环节的办理时限。三是建立政务督察制度。为了保证每项工作的贯彻落实,中心出台了《政务督察管理暂行办法》,加强了对各项工作完成情况的督促检查。重点对中心主任办公会安排部署的重点工作和采购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督察,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推进标准化建设。一是推进采购文件的标准化。按照政府采购类别,编制了货物、工程、服务三类招标文件范本。二是推进采购程序的标准化。初步建立了各种采购方式的标准化组织程序,并对每个环节、每个执行过程实行标准化作业,杜绝各种自由裁量行为。十月份,中心将标准化文件和程序范本下发各市进行了研究讨论,十一月份,又召集各市政府采购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就标准化范本进行意见反馈。部分市采购中心已将有关范本引入采购实践中,政府集中采购工作标准化建设得到稳步推进。

通过深化内部机构改革、推进管理方式改革、开展标准化建设,采购工作完成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一是废标率大大降低。废标率由2007年的35%左右,下降到了13%,降低了20多个百分点。二是质疑率相对下降。全年共受理质疑36起,较2007年减少1起,质疑项目占全年组织采购项目次数的比例由2007年的16%下降到8%,下降了8个百分点。

(三)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促进中心全面协调发展

1、继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为了增强教育培训工作的计划性,年初制定了《教育培训工作方案》,明确了培训工作主要内容、方式以及进度安排。在加强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性的同时,更加注重了业务理论和实务操作培训,更加注重了培训的实际效果。年内共组织各类培训10余次,参加人员包括市县采购中心在内共计500多人次。通过教育培训,进一步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结构,干部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2、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年初,中心组织召开了中心党风廉政干部大会,明确了目标、分解了任务、建立了责任考核体系;年内,组织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观看了《失衡的秤》等廉政教育宣传片。中心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每个工作细节,制定下发了中心《2008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和《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分解意见》,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融入中心各项工作中去,通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推进中心各项事业全面健康稳步发展。同时,积极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制定了中心《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办法的实施意见》,力求从机制、体制上形成有效的制约。

3、构建文明和谐环境。积极组织开展了文明和谐单位创建工作。举办了“三八”妇女节座谈会和“八一”建军节复转军人座谈会,组织全体职工赴武乡八路军纪念馆举行了“重温入党誓词”活动,组织了缴纳“特殊党费”抗震救灾活动,“向四川地震灾区人民献爱心”捐款活动,“情暖三晋,爱心助残”专项募捐活动等。中心连续第二年被省直文明办授予“文明和谐单位”称号。文明和谐单位创建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凝聚力,有力地推动了中心业务工作的开展,展现了中心良好的精神面貌,得到了省领导和采购人、供应商、监管部门的肯定。

4、加大信息宣传工作力度。年初制定了中心《2008信息宣传工作方案》,明确了信息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责任主体,以自办刊物《山西政府采购》、中心门户网站、工作动态等为依托,积极宣传政府采购法律政策、工作实绩,交流政府集中采购工作经验,扩大政府集中采购影响。建立了与全国各省(市、区)、省内各市、政府采购各有关媒体、省内各大媒介之间的宣传和信息交流联系,在政府采购信息报、山西日报、政协报等媒体上发表调研文章和领导专访等16篇,向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报送新闻稿件9篇,被省委《山西信息》采纳1篇。重点突出了对业务工作的宣传,共计发表稿件30余篇。在《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信息报》、《山西日报》等媒体,以《晋商文化下前行的采购步伐》、《山西集中采购“共享工程”设备》、《山西第二期公务车协议供货全省联动招标5月进行》、《关注民生、发挥集采优势》等进行了宣传报道。

(四)以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构建公开透明的信息服务平台

1、建立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机制。根据国务院出台的《政务信息公开条例》和省政府的具体要求,紧密结合中心实际,制定了中心《政务信息公开实施办法》、《政务信息公开目录》、《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中心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组织机构以及方法步骤等,明确规定了信息公开范围、公开方式、责任主体等,初步建立起了中心政务公开工作机制。

2、建设开通了中心门户网站。借鉴省级机关和国内政府采购网站好的做法,研究确定了网站版面设计和栏目设置方案,集中人力、物力,搜集、整理、填充网站内容,实现了网站的基本容载功能。开设了标题新闻栏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栏和主任信箱等专题栏目,与国内、省内40多个网站实施了链接,并责成专人负责管理主任信箱,适时发布信息公告,实施网站维护,基本形成了中心网站运行管理机制,搭建起了政务公开、信息渠道畅通、公众监督便捷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3、研究开发了业务操作软件。中心内部业务操作软件由政务软件和业务软件组成,是推进中心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中心按照新的业务流程制定周密的研发计划和实施方案,经过为期半年的开发、研究,基本完成了研发任务,进入了试运行阶段。为中心进一步提升业务执行力,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五)以开展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依法采购 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是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和国家预防腐败局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按照四部委和省财政厅专项检查领导组的要求,中心立足长远发展的需要,坚持不走过场、不走形式、不怕揭示问题,积极开展了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从4月29日至5月31日,中心进行了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自查自纠。集中查阅了2006至2007年的全部业务档案400余卷,复核、录入了相关数据。通过自查,共查出涉及143个项目大大小小181个问题,主要集中在内部管理的一些环节上以及个别工作人员法制意识淡薄、缺乏责任心等方面。针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中心主任办公会多次进行了专题研究,对于可以及时纠正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纠正,如未签字、未盖章、档案中缺失资料等;对需要研究加以改正的问题,认真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研究制定了整改措施,进行了认真的整改。所有问题基本上都得到了解决。如对于当年未执行的采购项目较多的问题。分批召集采购人进行座谈和沟通交流,调整技术参数,确定采购需求,尽快组织了相关的采购活动。截止去年9月底,上年结转的8057.09万元任务已全部执行完毕。对于部分采购项目未按规定与采购人签订委托代理协议的问题。责成原经办人员分别依法与省财政厅、省环保局、省卫生厅等6个采购单位协商,截止去年8月20日,未签订委托代理协议的1817.03万元采购项目已全部补充签订了委托代理协议。

在专项检查中,中心还针对部分工作人员作风不扎实、责任心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专门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敬业守法、严格执法”干部职工思想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重温了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著作。每位同志结合岗位工作撰写心得体会,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中心的快速发展。一是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得以加强。特别是在档案管理中,实行了“清单制”管理,从项目受理登记之日起就建立项目档案,明确规定了各环节必需归档的材料,并采取一项一档、按次整理的原则,规范和统一了档案归档制度,出台了中心《档案管理制度》,基本实现了政府集中采购业务档案管理的制度化,在全国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工作中走在了前面。二是工作人员责任心明显加强。责任意识得到全面树立,杜绝了工作中一些重要细节管理粗放,如相关文件不签字、不盖章的现象。三是执法意识明显增强。由被动守法转变为主动执法,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要求,执行政府采购程序,强化了签订委托协议、编制采购文件、签订采购合同等多个采购环节的操作规程和办理时限,实行了采购人提交技术参数、签订采购合同等事项的催办制度,采购行为规范化程度明显提升。

(六)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指导,积极探求中心发展的新思路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全面完成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战略任务,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按照省委、省财政厅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中心党组从10月7日起积极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共组织集体学习12次,深入学习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以及胡锦涛等中央领导、省委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心共撰写心得体会50余篇,学习笔记约计二十余万字。共组织市、县政府采购中心主任、省直采购人代表、中心干部职工召开了6次座谈会,并向省直有关部门、评标专家、供应商等发放了征求意见函,收集意见和建议78条。

通过学习,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理论体系和重大意义的认识。促使全体干部职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重要保证,是促进政府采购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不仅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政府集中采购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调研,对影响和制约政府集中采购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政府集中采购管理体制方面:政府集中采购管理体制隶属不

一、职责不清的问题日益突出。在政府集中采购职能发挥方面:发挥微观职能与发挥政策功能等宏观职能统筹兼顾不够,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服务意识还不够强,服务手段还有待提高,存在为“采购而采购”的片面认识。在政府集中采购运行机制方面:效率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中心发展的瓶颈;同时,规范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部分干部职工的基础理论修养还相对欠缺;对政策理解的把握度还不好;部分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专业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通过剖析,查找分析了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在主观方面的原因。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刻、不够全面;推动改革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通过分析检查,进一步理清了中心发展的思路,研究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对于这些措施,我们将在今年的工作中,一一加以落实。

二、2009年的工作安排

2009年中心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和法治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以信息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着力解决效率问题,实现规范和效率的有机统一,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政府集中采购运行机制;进一步改革创新,以转变服务理念和丰富服务手段为重点,着力解决作风和能力问题,实现目标和手段的有机统一,努力提高为促进政府集中采购实现科学发展的实践水平。

(一)稳步推进政府集中采购业务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年采购任务

完成好采购工作是中心的核心任务,我们必须坚持抓好这个第一要务,积极受理采购委托,严格把好需求关,及时核实技术参数、合理分包、编制采购文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组织采购活动,及时组织签订政府采购合同,进行履约管理。精心组织好每一个采购项目,力争快办快结、应采尽采,做到组织采购项目不拖延、不遗漏、不反复,确保项目完成质量,促进好、推动好、发展好省级政府集中采购事业,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采购任务。

(二)全面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提升政府集中采购功能作用

紧密结合政府采购发展的规律性和市场发展变化的情况,全面加强对政策理论的研究,强化科学运用政策、解决突出问题的能力。要重点加强对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发挥的研究,研究制定中心落实节能环保、自主创新产品采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保护民族工业等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实施的具体措施。一是要制定实施节能产品强制采购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二是要制定节能环保、自主创新产品优先采购的具体实施办法;三是要制定政府集中采购实施首购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四是要完善扶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贷款的具体操作办法。

(三)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业务执行力

1、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继续加大标准化建设力度。一是将招标文件“三统一”落到实处。即统一文件内容、统一文字表述、统一文件格式,进一步提升政府采购的标准化水平。二是尽快完善采购程序标准化规程,进一步减少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行为。同时与标准化建设相配套,进一步完善业务流程操作。首先,进一步提高每一个环节的完成质量,制定各环节行为规范和工作目标,加强精细化管理;其次,进一步理顺各环节的衔接,突出对流转节点的管理,实行上下环节对口负责的运行机制,增强业务执行的整体合力。

2、创新提高采购工作效率手段。一方面,强化限时办结规定,将限时办结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一是进一步完善业务限时办结制度。按采购方式分类,合理制定各环节的办理时限,力争把采购周期压缩到最短时限。二是加强业务执行情况的考评,进一步完善督察制度。重点加强对项目完成质量、完成时间的绩效考核。三是强化问责机制。对违反限时办结制规定的,要进一步强化责任追究,视情况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政府集中采购“预警”机制。重点对影响政府集中采购效率提升的“废标”情形实行“预警”。一是中心“预警”。对潜在投标人可能不足法定数量的项目,以及在“发标”期间发现明显倾向性、将严重影响政府采购公开、公平、公正等情况,及时“预警”,采取应对措施。二是财政“预警”。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进一步细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科学审定采购方式,减少因与市场脱节而引发的废标问题。三是采购人“预警”。积极与采购人实行事前沟通。在需求确定阶段,向采购人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必要时组织专家论证,减少因门槛设置、分包不合理而引发的废标问题。通过实施“预警”机制,有力提升政府集中采购工作效率。

3、强化监督管理力度。一是强化内部监督。进一步强化内部监督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内部各环节的监督,对项目登记、委托受理、核定需求、编制招标文件、制定评分细则、组织开评标、签订采购合同、组织验收、项目答疑、质疑受理和收退保证金等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审核、管理和违规处理办法,约束每个岗位和每个人操守职业道德,自觉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充分体现政府采购制度公平竞争的核心作用,实现“阳光操作”。二是加强对采购人的监督制约。进一步加强采购需求的审核力度,严格杜绝指定品牌,有效控制技术参数的倾向性,对提供技术参数不及时、不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等问题,及时提出处理建议,反馈监管部门,减少因此而产生的采购周期长、效率低、废标率高的现象。三是建立评审专家考核制度。加强对评标专家评审行为和效果的考核,建立参与政府集中采购评审专家情况档案,实行廉政承诺制。四是建立供应商诚信考核制度。加大对供应商履约行为的监督,构建供应商诚信体系,倡导供应商诚信经营、及时履约,进一步建立健康、有序的政府采购市场秩序。

(四)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全方位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1、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宣传工作。一是提高中心门户网站管理水平,丰富网站内容,创建省直机关一流的门户网站;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政策的宣传。编制政府集中采购业务操作手册、办事指南、举办政府采购知识竞赛等,进一步宣传政府采购,让更多的人了解政府采购,让更多的人参与政府采购,营造良好的政府集中采购社会氛围。

2、建立政府集中采购供应商库。对具备参加政府集中采购活动基本条件的供应商,采取事前资格审查的办法,收集供应商基本信息,建立政府集中采购供应商库,纳入“诚信山西”信息体系建设。一方面减少供应商投标前的准备工作,实行商务条件库中提取的办法,降低供应商的投标成本;另一方面为专家评标提供可靠的评定依据,减少评标时间,提高评标效率。不断提高政府集中采购工作的社会公信力。

3、建立政府采购商品信息库。按照采购目录中所列物品进行分类,将主要商品的技术性能、价格、产地、售后服务、市场分布、环保、节能、自主创新等认证情况收集起来建立政府采购商品信息库。一方面为中心在组织实施采购活动中核定技术参数以及组织评标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为财政部门和采购单位编制预算和采购计划时提供信息服务。

4、加快软件开发和执行进度。在业务软件试运行的基础上,尽快实现由“双轨制”向“单轨制”的转变,并结合工作实际完善业务操作系统,开发政务软件其它功能,开展网上评标、网上采购软件系统的开发。

(五)继续加强反腐倡廉,进一步提高廉洁从政水平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政府集中采购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全部程序的所有环节。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廉政教育,完善廉政建设制度,建立健全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对商业贿赂行为、腐败行为的滋生防患于未然,加大廉政建设责任考核力度。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经得起各种诱惑和考验。

(六)继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积极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二是要继续开展文明和谐单位创建活动,不断引深创建主题,促进中心和谐建设;三是继续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培训,增强培训工作的计划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四是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体现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用人导向。

2009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之年,中心全体干部职工要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进取,紧密围绕全省“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严格按照中心制定的工作目标,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为服务全省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篇2:2008年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作总结

2008年,在上级财政部门和区政府采购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们将继续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创新思路,扎实工作,努力把政府采购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2008年主要工作目标:

1、政府采购规模达到6,000万元,其中:采购中心采购4,000万元,联合采购2,000万元。

2、加大力度,不断提高政府采购监管水平。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政部门(采购办)、采购人之间的工作机制,达到职责清晰、运转协调、高效有序;继续推进政府采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加大对操作环节的监督管理,使得集中采购活动更加规范,采购程序和采购方式更加优化;加强对部门分散采购的监督管理;加强对政府采购合同履行环节的监督检查,依法维护供应商的合法权益。

3、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管理,强化预算约束。根据区人大、区政府的要求,2008年我区将加大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力度,政府采购预算作为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增强政府采购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的约束力。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和变更采购项目的,应先调整政府采购预算,经审核批准后,采购单位才能提出采购申请,区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将依据政府采购预算进行审核把关。

4、政府采购资金全面实行财政直接支付。

为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财政资金直接支付比例,2008年区级政府采购资金将全面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区政府采购服务中心要按照财政资金直接支付的相关要求,做好采购资金的结算、支付工作,区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要加强监督检查。

5、坚持“扩面延伸”,不断推进工程类项目和镇、街办的政府采购工作。

篇3:2008年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作总结

2011年年初, 为全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加强和完善基层政权组织建设, 改善基层干部生活条件, 提高业余文体生活水平, 使基层干部更好地安心工作, 更好地服务基层, 市财政投入资金, 对崆峒区部分乡镇职工食堂和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的设备设施进行了集中采购配置,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认真调研, 科学确定采购项目

开展深入全面的摸底调研, 是科学确定采购项目的基础工作。2011年, 市政府采购中心把配备设备设施, 改善乡镇基层干部职工生活工作条件作为精品质量年活动的一个精品项目来抓, 工作目标确定后, 市财政及时抽组有关人员, 由分管政府采购工作的局长带队, 深入崆峒区部分乡镇进行摸底调研, 掌握了乡镇基层干部食堂和职工文体活动情况。针对目前各乡镇干部食堂和文体活动设施器材短缺情况, 市财政确定为崆峒区部分乡镇采购配备压面机、和面机、电烤箱、蒸饭机、冷藏柜、消毒柜、操作台、主食库台架、灶具、餐桌椅、电热水器、电视机、篮球架、乒乓球案、羽毛球网架、单杠、双杠等各项设备设施。改善基层干部的食堂设施, 丰富基层干部的文化体育活动, 做到乡镇干部进门有热饭就餐, 饭后有体育锻炼, 能够达到使乡镇干部安心基层工作, 服务基层发展的效果。这一项目得到了市 (区) 有关部门、乡镇的大力支持配合, 为实施精品质量采购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结合实际, 合理确定采购原则

确定合理的、符合实际的采购原则, 是实施精品质量采购的首要工作。为给崆峒区乡镇职工食堂和文体活动采购配置实用的设施, 我们采取了以下原则:一是统一标准原则。根据各乡镇场所情况, 制定统一的建设配置标准, 每个乡镇有职工食堂3—4间以上, 有必要的文化活动场所后方可采购配备必要的配套设施。二是分级落实原则。所在乡镇负责修建、改造职工食堂、篮球场、兵乓球场、羽毛球场等基础设施, 市财政局负责统一采购配置职工食堂和文体活动各项设施。三是由点到面原则。根据目前各乡镇现状, 我们采取由点到面逐步实施的原则, 优先选择条件较差的乡镇实施, 着力改善困难乡镇职工食堂和文体活动设施条件, 根据财力情况, 以后再逐步推开。

三、规范操作, 严格实施采购程序

规范的采购程序, 是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政府采购的关键环节。精品采购项目和采购原则确定后, 我们积极组织人员调查了解市场, 研究采购方式, 严格组织采购。一是多方查询了解设备产品。对厨房设备主要从型号、性能、技术、外形、容量、环保、价格、售后等方面进行了市场调查和比较;对体育设施主要从双鱼、康威、奥亚星、红双喜等国内品牌中进行了市场比较, 做到了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二是合理制定发布招标公告。根据调查了解的设备产品情况, 结合乡镇实际情况, 我们从质量、规格、价格、售后等各个方面, 对每个设备产品提出了标准要求, 在网络和媒体上发布了招标公告, 做到了信息公开。三是科学选择确定采购方式。针对采购设备品种较多, 规格技术要求较高, 要求设备尽快投入使用的现状, 我们选择了在平凉有市场、有售后服务的12家供应商进行招投标, 并报经采购办审批, 决定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进行采购。四是公开、公正地进行规范采购。采购方式确定后, 我们严格按照采购程序, 成立了由主管领导为组长, 纪检、审计、财政、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专门评标委员会, 经过三次报价和竞争性谈判, 最后确定规格符合要求、产品质量过硬、售后服务较好、产品报价较低的企业为供货商。通过公示后, 签定了供货合同, 及时按要求给项目乡镇进行了供货、安装、调试, 保证了采购设备设施尽快投入使用。

四、加强管理, 着力提高采购效益

篇4:2008年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作总结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宝荣在讲话中指出,今年是我国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增强对政府采购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集中采购工作要重点加强规范化建设,将规范采购活动与维护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政府采购在建设服务政府、法制政府、廉洁政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要充分认识规范采购的重要意义,规范有益于采购事业的健康发展、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节约财政资金;二是要正确处理规范和规模、规范和服务、规范和效率、规范和效果的关系;三是要扎扎实实抓规范,坚持依法实施采购,实现规范采购目标。提高采购活动透明度,实现阳光采购。各方面共同遵守法律规则合作采购,大力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以科技促采购,加大监督工作力度,以监督保采购。

《政府采购法》实施五年来,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集中采购工作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组织实施,政府采购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增强,采购方式方法不断创新,采购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采购规模稳步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依法采购意识日益增强。各部门对政府集中采购的认识不断提高,依法采购的观念逐步确立,执行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自觉性、主动性明显增强,能够按照相关规定实施政府集中采购。

集中采购规模稳步增长。政府集中采购实施范围扩大到中央国家机关各级预算单位,年采购额从2003年的7.1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17.5亿元,累计采购金额291.4亿元,节约财政资金62.5亿元,资金平均节约率为17%左右,体现了政府集中采购的制度优势。

采购工作机制逐步完善。2002年,国务院决定设置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随着政府集中采购工作的推进,逐步形成了规章制度完备、采购流程科学、组织方式合理、运行协调有序的公开、透明政府采购工作机制。监管部门、采购人与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既相互协同又相互制衡,较好地发挥了从源头上抑制不正当交易行为的屏障作用。

政策导向功能有效发挥。积极贯彻国家关于扶持自主创新、推行节能环保、维护信息安全等战略部署,在汽车、空调、建筑材料、信息类产品等项目采购中,通过优化采购文件与评分细则,对国内相关企业和产品给予积极支持,较好地发挥了政府集中采购的政策导向功能。

组织实施方式不断创新。积极推行协议供货和定点采购制度并不断扩大实施范围,初步建立了价格、质量和服务控制机制。大力推进政府集中采购信息化建设,建成并不断优化“中央政府采购网”电子化采购平台,集中采购目录内80%的项目实现了网上采购。

会议指出,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集中采购工作要坚持国家利益为上、制度规范为准、优质服务为本的理念,不断强化依法采购意识,坚持开拓创新,积极发挥政策功能,进一步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稳步扩大集中采购规模,不断开创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集中采购工作新局面。

篇5:2008年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作总结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政府集中采购中心紧紧围绕“三公”原则,按照“三依”要求,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规范政府采购程序,实现了增量见效,具体如下:

一、建章立制,夯实工作基础

为了使政府采购程序规范化、制度化,采购中心着手对《中方县政府采购中心内部业务操作规程》、《政府采购五种采购方式操作规程》和《政府采购投标、开标工作程序》,进行了科学的修整完善,完善了《项目派单执行制度》、《项目验收办结程序》,严格执行中心人员“八不准规定”:一不准泄露应当保守的工作秘密和商业秘密;二不准发表影响采购结果公正性的言论和意见;三不准误导采购人采购某种品牌或型号的商品;四不准在采购活动中收取报酬;五不准参加有能影响公正性的宴请和娱乐活动;六不准收受采购人或供应商的好处费或回扣;七不准在采购人处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八不准向采购人或供应商提出与工作无关的要求。为贯彻落实省、市文件精神,县委、县政府及县财政局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有关要求,切实抓好我中心治理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我中心研究制定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政府采购工作特点,求真 1

务实的提出防范商业贿赂的自律机制,夯实了工作基础。

二、规范程序,提高服务质量

在采购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县财政局批准的采购方式,再有局分管领导把关,审批后交采购中心执行。所有项目都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会商制、信息反馈制、限时结办制、责任追究制。大型集中采购项目招标公告要在政府采购等指定媒体上公开发布,在招标公告期限内进行资格预审后发售标书,并及时组织招标答疑会、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在县纪检委、县财政局采管办、采购单位的监督下规范操作。中标结果要在指定媒体上进行公示,在确认投标书所提供各项资料均属实并有履行合同能力的前提下组织供需双方签定政府采购合同,真正做到采购程序公开和纪检监督、财政监督、采购单位监督,社会舆论监督,使政府满意,采购单位满意,群众满意。

政府采购中心成立以来,严格按照“内强素质、外强形象、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的要求,规范和完善采购程序,营造“公平、公正、公开、和诣”的政府采购环境。此外,政府采购中心还采取灵活多样的采购方式:如上网询价,限时现场竞价,限时传真报价等方式最大限度提升服务水准,实现政府采购的经济目标、廉政目标和政策目标。

三、开拓创新,延展政府采购触角

根据我县的采购环境和现状,采购中心坚持调查研究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积极开拓创新,大力拓展政府采购范围,扩大采购规模。在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过程中,中心在认真总结完善货物类集中采购的经验和做法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工程、服务类采购活动,努力促进各项政府采购业务全面发展,充分发挥集中采购优势,掌好实现政府采购应有的经济、廉政、政策目标的肮向。截止到2010年11月底,采购项目包括日常办公用品、现代办公设备、办公家具、体育器材、电梯、交通工具、农业检测仪器、办公网络系统、办公空调、建设工程等,涉及到货物、服务、工程三大类共 个项目,执行政府采购总金额 万元,节约采购资金 万元,节支率 %,其中询价采购 万元,竞争性谈判 万元,公开招标 万元,单一来源万元,经网上公示采购项目 个,共万元,显性的经济效益令采购单位拍手称好。

在今后的采购工作中,采购中心将积极协调、汇报,要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思路,自觉适用科学理论研究政府采购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政府采购业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摒弃那些不适应职能改变需要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方法,多研究问题,在业务上努力创造条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加强调研,内部学习交流等形式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使采购中心的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中方县政府采购中心

篇6:2008年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作总结

一、强化服务,高效完成政府采购任务。

中心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建设大局,全方位拓展政府采购范围,着力培育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和市场环境,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全力做好区乡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服务,圆满地完成了各项采购任务,服务质量和公信力不断增强。

中心受采购单位委托,共办理采购业务10宗,完成采购预算497.55万元,实际采购金额490.35万元。中心从简化程序、节约支出、突出效能、提高效率出发,突出重点,挖掘潜能,共节约资金7.2万元,节约率为1.44%,有效地降低了财政支出,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资金使用效益,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合法利益、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以及构建公开、公平、公正、和谐的政府采购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完善操作规程,确保政府采购公开、公平、公正。

1、是做细做好采购前的准备工作。对经过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核批的采购申报表及时登记,提出采购方式建议,并根据批准的采购方式,及时制作采购文件并组织采购。

2、是做好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公开工作。所有采购项目都在##政府采购网上公开公告。

3、是严肃采购程序。采购中邀请纪委、财政局、采购单位代表等参与全过程监督,采购过程公正、透明。采购中心只作为一个组织活动的平台,不参加评标定标活动。

4、是做好采购结果公示及资料存档工作。采购后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中标单位进行公示,接受供应商质疑并调查回复;对记录采购活动的所有文字性资料都进行了及时地整理和存档。

三、拓展采购方式,提高采购效率。

在认真总结完善询价采购的经验和做法基础上,采取“电话询价”采购方式,是对规格、标准统一,货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商品,如车辆、家电等,采用电话传真报价的方式进行采购;“限时现场报价”是综合运用询价和竞争性谈判两种采购方式,针对供应商“控货”的行为,采用现场公布采购商品品牌、型号,供应商在规定时限内进行报价的方式进行采购),节省了采购时间,最大限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四、配合区级各部门做好政府采购相关工作。

1、是积极配合区采管办做好采购评审、专家管理、采购方式申报审批等行为的规范化管理,并提出建议意见。

2、是及时提供各类材料。定时向采管办报送政府采购业务统计表及相关信息。今年9月份配合采管办完成了首次全国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

五、下步整改意见

篇7:2008年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作总结

一、着力“进”字抓清理,促进审批项目整体进驻

今年3月,我中心按照省、市要求,本着合法、效能、责任和监督的原则,配合审改办、法制办、物价局对涉及审批部门的审批项目进行了再次清理,共取消、调整76项,精简率达17.2%。县政府对清理保留的366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公告,基本摸清了项目底数。各部门涉及的审批项目已全部录入系统。目前对保留的项目正在进行新一轮清理,力争我县的审批项目最少。

二、着力“出”字抓审批,推进流程不断优化提速

在项目清理过程中,县政务服务中心会同工作组其他成员按照“合法、合理、高效、便民”的原则,配合部门对项目整合归并,成立行政审批股,充实了审批人员,从每一个项目的每一个审批环节上增效挖潜,使项目流程更加合理、高效,并督促部门向窗口及首席代表授权。通过项目清理和流程再造,自5月26日启动新系统至今,各类政务服务事项的审批时间承诺提速29.5%,办理提速98%,日办结率提高到93.57%,月办结率提高到99.69%。

三、着力“通”字抓规范,确保政务服务规范有序

㈠以健全的管理制度保证审批规范有序。在全省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启动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进一步建立健全了项目管理、人员管理、大厅管理、网络管理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等规章制度,从审批服务的程序到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从办件运行到收费管理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在政务服务过程中,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70%的审批项目实现了“一站式”规范化服务。

㈡以全方位的监督体系促进审批规范有序。一是实行中心领导带班制和机关管理人员值班制,对在值班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不断完善中心管理。二是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投资80余万元建立并启动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对办件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全年未收到任何举报信,未发生一例投诉。三是以严格的考核推动审批规范有序。对窗口工作人员实行考核,月度考核与中心发放的工作补贴挂钩,年度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四是在考核的基础上,每星期评选出3个“文明卫生流动红旗窗口”,每月评选出3个“优秀窗口”、10个“优秀个人”。年终对先进个人、优秀窗口、“业务、微笑、阳光、语言、服务”等10位明星进行了表彰。在他们的带动下,中心形成了人人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

四、着力“畅”字抓创新,推动中心快速发展增效

一是力促部门授权。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外出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两集中、两到位”,督促43个县级部门,尤其是重点部门的行政审批股实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使行政审批的重心和实质性职权逐渐向窗口转移,全面推行“窗口首席代表制”,充分授权窗口和首席代表,有效解决了窗口“只挂号不看病”问题,促进了窗口由接待型向服务型转变。

二是推行并联审批。凡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审批项目,我中心则组织相关部门召开联审会议,实现并联审批,联合踏勘。对重点项目、基建、招商引资项目和工业园区项目则开设“绿色通道”,为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是增强办事能力。督促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将办公业务专网接入政务大厅,搭建了网上审批和快捷办件平台。截至目前,中心已有3个进驻部门开通办公业务专网,窗口的办事能力明显增强,行政效能明显提高。

五、着力“高”字抓队伍,提高人员整体综合素质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一方面以学习、培训、技能比武等方式为切入点,通过组织全体人员学习《行政许可法》、《四川省政务服务管理办法》、《公务员法》、《党章》等政策法律,学习计算机、公文写作以及其他与行政许可和服务相关的业务知识,提高了全体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办事

能力,增强了自我规范、依法行政的意识。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先锋带头作用,积极组织党员、工作人员学习、开展爱心活动,主动交纳特殊党费,在“7.1”等特殊时间组织中心党员看望慰问了新宁镇的三位贫困老党员,并送去了慰问品、慰问金,表达了对老党员的敬意。2008年共向灾区献爱心达7000余元,节假日慰问累计5000余元。

是构建和谐中心文化。60余名窗口工作人员来自全县43个单位,其组织人事关系仍在派出单位,为了将全体工作人员团结到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目标上来,中心积极抓好文化建设,着力培育以团结协作为核心内容的和谐中心文化。中心设立了应急药箱,准备了常用药物;记录了每位窗口人员的生日,并在其生日由中心领导赠送鲜花、发表祝词。中心以简报、网站为载体,加强信息沟通,实行良性互动,营造了团结和谐、朝气蓬勃、廉洁高效、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

六、着力“严”字抓公开,力促阳光政务服务便民

政务中心是“政务公开”的有效载体,中心按照“政务公开、阳光操作、接受监督”的要求,严格推行“窗口式”办公,进一步细化了告知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如从摆放《办事告知单》、设立咨询台和政府规范性文件查询处,到触摸屏、电话和现场咨询,使办事群众对办事内容和办理流程一目了然,明白办事、公正办事、便捷办事,有效杜绝了“吃、拿、卡、要”现象和乱收费行为,树立了廉洁型政府的新形象。

政务中心是“政务公开”的有效载体,中心按照“政务公开、阳光操作、接受监督”的要求,严格推行“窗口式”办公,进一步细化了告知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如从摆放《办事告知单》、设立咨询台和政府规范性文件查询处,到触摸屏、电话和现场咨询,使办事群众对办事内容和办理流程一目了然,明白办事、公正办事、便捷办事,有效杜绝了“吃、拿、卡、要”现象和乱收费行为,树立了廉洁型政府的新形象。

我县政务服务中心虽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与全县经济发展相比,与投资者、广大群众的期望值相比,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一是部分单位对窗口工作人员授权不充分,办事程序繁琐,导致了各单位窗口之间的业务工作开展不平衡,个别窗口10个月办件还停留在个位;二是目前一些单位的审批项目已纳入政务大厅办理,但还存在“两头接件“的情况,违反了县委、县政府关于“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三是个别单位对政务服务工作关心不够,支持不力,甚至怂恿办事群众到中心闹事,在中心各窗口和广大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四是个别单位还有很多业务以及办公业务专网迟迟未进入政务大厅,窗口人员无法正常、快速办件。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我县政务服务中心的快速发展。但我们坚信,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有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2009年的政务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明天的环境一定会更美。

2008年11月23日

篇8:2008年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作总结

2007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组织了面向市区两级政府采购中心共计100余人参加的政府采购业务培训班。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于安教授、国际关系学院刘慧院长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政府采购管理体制改革课题组林初宝副组长参加了本次培训班,并分别作了题为“关于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问题”、“政府采购国际制度及最新发展动态”和“关于目前政府采购的现状和今后发展趋势”的专题讲座。

三位专家围绕我国面临向WTO开放政府采购市场的机遇和挑战,重点对目前国际国内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制定、制度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对政府采购内涵的重新界定等关系政府采购事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讲解;同时就如何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等热点问题,特别是对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各级组织架构的重新定位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发展的趋势同参会人员现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培训期间大家参观了一些知名品牌家具厂的生产车间,对有关政府采购办公家具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有了初步了解。

此次培训选择了当前政府采购的热点和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定位比较准确,培训特点鲜明,参加培训的人员了解到许多政府采购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学到很多政府采购行业的新知识,对进一步做好政府集中采购工作很有帮助。

特别是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大家对做好政府采购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对在今后的政府集中采购工作中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发挥集中采购工作的政策功能作用,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本刊记者 郑立捷)

北京市区县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工作座谈会召开

为加强各区县政府采购中心之间的相互沟通、了解和交流,达到相互学习、提高工作水平的目的,由西城区政府采购中心承办的北京市各区县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工作座谈会于11月8日至9日在京台饭店举行。

参加会议的有市政府采购中心的许大卫主任和18个区县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本次会议还特别邀请到国务院发展中心特邀研究员、政府采购管理体制改革课题组副组长林初宝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针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及今后需要关注的事项进行了讨论,就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标标准及评审制度、如何强化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如何提高政府集中采购工作效率进行深入讨论;同时对各区县政府采购中心工作经验进行交流,树立政府采购中心服务型阳光采购形象。

北京市国资委副巡视员兼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许大卫结合自己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体会对《在新时期如何做好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政府采购采购中心要不断确立自己的地位和自己独特的业务;采购中心应当往管理职能方向发展;如公务用车的机遇,“一站式服务大厅”的建立和协议供货。各中心政府采购工作进行统一思想,统筹兼顾,和谐采购。林初宝同志针对我国政府采购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各区县政府采购中心主任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并展望我国政府采购今后的发展方向。

篇9:2008年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作总结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政府研究室)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展望

刚刚过去的2008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室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各项政策措施和三运省长提出的“三结合、三为主;两个防止,两大贡献”要求,以紧扣服务为主线,突出工作研究、深化发展研究、拓宽委托研究、加强人才建设,推动科学发展,政策咨询事业全面进步。

一、紧扣服务上水平,深化研究出成绩-关于2008年的工作总结

1.紧扣服务开创文稿工作新阶段。在2002-2007“机构转换”、“人才引进”、“成果积累”、“品牌建设”、“实践提升”五个主题年活动的坚实基础上,结合省领导的要求,2008年确定主题为“紧扣服务年”。主旨是贯彻三运省长指示精神,把服务省政府领导作为工作重心,要求研究把脉实际问题,分析切中要害,措施有力适用,为安徽的加速崛起做大贡献。围绕这一主旨,紧扣服务,开创了文稿工作新阶段。全年全室为省领导直接提供服务的材料达70多项。一是独立或参与起草省政府领导的重要讲话和文稿。三位同志承担了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和正式稿中自主创新、社会管理和建设、政府建设三部分内容的起草和定稿。为王三运省长提供的文稿有:在2008年第一次政府常务会、在2008年初赴合肥调研、在农村工作会议、在全省农业产业化会议、在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在非公经济工作会议、在全省推进自主创新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动员大会、在省委八届八次安排会议、在全省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会议暨省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在11月27日中心组理论学习会等活动上的讲话10篇。在十七届二中全会、在2008年全国“两会”、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在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同志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4篇。接受中部新闻采访团联合采访、接受中央电视台访谈提纲2篇。在徽商论坛、在中日经济知识交流会上的致辞2篇。主持完成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形势报告会上的报告1篇。为赵树丛副省长准备的文稿有在2008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全国部分省市农业经济座谈会上的发言等。为文海英副省长提供的文稿有在WTO调研组讨论会上的发言稿、在全省外向经济调研总结会上的发言稿、在全省商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等。主持完成黄海嵩副省长使用的文稿有在全省交通工作会议、就业和社会工作会议、工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保障煤电保障春运安全、加强安全生产、保企业保增长等紧急电视电话会上的讲话、安徽船舶制造业产业对接会暨参与泛长三角产业合作与分工、煤炭工业改革创新与发展等研讨会上的讲话等10多篇。提供倪发科副省长的文稿有在全国生态论坛上的讲话、在中央党校学习班上的发言提纲、在中部创新经济论坛上的演讲稿等。为其他省领导提供服务的还有谢广祥副省长参加苏浙沪皖致公党联合论坛上的发言提纲、田唯谦副主席准备省政协常务会上关于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前景的讲话等。二是承担省委省政府领导直接交办的调研和以省委省政府领导名义发表的材料。完成王金山书记要求开展的安徽政治生态系列研究。按照王金山书记和王三运省长批示开展垄断资本全球化对我省影响的调研,撰写了《趋利避害 积极应对-关于垄断资本全球化对我省影响的调研报告》。为王三运省长提高的材料还有加快我省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建议调研报告,参加省部级领导专题研讨班关于区域合作、创新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等五份参阅材料,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推进自主创新是加速安徽崛起的战略支点》。参加全国第四届总部经济高峰会议总结报告,以及关于中科大产学研合作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参与完成王明方副书记《关于巢湖市参与省会经济圈建设的调研报告》的撰写。根据赵树丛副省长要求,重点参与省委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实施意见》及《部门分解意见》、2009年安徽省委一号文件的起草工作。以及文海英副省长在浦东干部管理学院省部级干部学习班上的学习论文,黄海嵩副省长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上的课题调研和系列讲座上的文字材料,倪发科副省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谢广祥副省长要求完成的《安徽省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调研报告》被批示为“调研报告有深度、有广度,有参考价值”。《关于建设以合肥为中心的区域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初步研究》供谢省长在全国政协上提案参考。完成花建慧省长助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在省科协举办的《中部崛起专家论坛》上的主旨报告。

2.成果丰硕提升三大研究新水平。围绕紧扣服务,结合国际金融危机,国内宏观调控变化和我省发展态势等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加大调研力度,成果更为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影响逐步提高。广泛调研力撑工作研究。全年全室共开展调研工作65项,调研足迹遍及欧美亚等多个境外国家地区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省份,以及省内全部地市和相关县区。调研方式既有独立调研也有和办公厅、发改委和商务厅等联合调研;调研领域涵盖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我省经济态势等宏观经济问题;我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设想、承接产业转移和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中部城市群建设和省会经济圈等区域合作分工问题;自主创新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等创新和改革问题;我省重点产业集群特征和国企经营状况等中微观经济问题;外贸形势比较、自由贸易区政策和扩大对外开放等外向经济问题;物价上涨、资源型产品价格波动和扩大消费等市场和内需问题;房地产市场政策、农村金融改革、宏观货币政策变化、美国次债危机影响等金融和投资问题;职业教育大省建设、文化产业规划、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社会建设问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地方政府管理创新和应急管理等政府建设问题。农村土地改革、农业产业化、农资和农产品价格、城乡一体化等农村发展问题。每项调研都能够深入实际,深度破解,深刻分析,深化政策建议,提交143份调研报告。其中,《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大有作为》、《省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与财政供给》分别在《安徽日报》理论版整版发表。《强化服务职能,助推安徽崛起-进一步推进安徽省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在《咨政》发表,其他调研成果分别在《研究与咨询》(领导专报版)上共发表8期,供四大班子领导参考;在《研究与咨询》(普发版)上共发表11期,送国家部委、省市和兄弟省份政策研究部门参阅。为省委省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咨询。全年,共为省政府和相关部门20多项文件提供修改意见,内容涉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多项意见和建议被采纳。如受宣传部委托起草的《安徽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和参与信息产业厅起草的《数字安徽建设五年规划纲要(2008-2012年)》。对卫生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省发改委、经委、农委、教育厅等部门文件征求意见都提出建设性建议。室领导同志和相关人员应邀参加省政府和省直部门组织的专题论证会近20次,提出的论证意见和建议有的直接转换成决策。室领导和研究人员还应邀为省委党校、省人事厅、中国农业银行安徽分行、中国电力总公司安徽省分公司、民进安徽省委等部门做了约10次专场报告和14个项目评审;接受安徽电视台采访在安徽新闻联播中播出4次。发展研究继续良好势头。全年完成发展研究课题146项。《英德两国发展创新型区域的经验与启示》等报送国务院研究室。参与完成的《安徽省农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政策研究》获得全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优秀论文奖。《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实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机制体制》等三篇论文在我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中发表。《构建省会经济圈的系统协调机制研究》、《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提升省域文化实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等论文收入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申报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研究》和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安徽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研究》。《安徽省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现状与对策研究》被民政部结题评为良好。《我省建设文化强省若干问题解析》被收录在《文艺百家》中等。委托研究补充作用明显。积极为省直单位和地方政府提供智力支持,全年完成委托研究33项。世界银行技援项目第四期《安徽东向发展研究》进展顺利,完成全部15个子课题的发包,完成了7个课题的最终报告和4个中期报告,完成全部的境外考察和培训任务,撰写考察报告《俄罗斯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安徽的启示》,相关成果转化成政策、文件和领导讲话稿。世行和财政部专家对项目中期检查的评价是“令人非常满意”。特别是省劳动保障厅承担的世行技援第五期赠款项目《安徽省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维护体系建设研究》委托研究部分也交由我室承担。品牌徽商报告、合淮同城化高峰论坛、安庆产业发展战略、庐阳区现代化发展研究、安徽省物流蓝皮书、国家公务员住房政策研究、安徽技术转移运行机制问题研究、安徽省交通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与交通事故灾害应急机制研究、安徽参与泛长三角旅游经济合作的路径分析与政策研究、国际金融组织机构和我国财政部门项目管理模式比较等课题成果,受到委托单位高度评价。学术交流与合作成果丰富。先后接待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福建、广西、云南、黑龙江、青海、陕西、山西等省研究室或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活动近20次。调研内容涉及对外开放、金融危机影响、旅游经济、人才建设、社会建设、社会保障等多个研究方向。成功举办中日经济论坛,接待中外部长级以上领导7人和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会议有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和省直机关代表、省内企业家代表100多人参加,对安徽了解国际和向国际友人推介安徽发挥积极作用。中心领导和研究人员也“走出去”,先后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产业集群研讨会、上海举行的东部产业转移推介会、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听取国内专家意见的咨询会等活动。创新办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今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省创新办设在我室,承担综合协调工作。省创新办成立以来,先后赴深圳、上海、杭州、西安等城市和省内进行调研,完成多篇调研报告,并起草和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发布了《关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试行)》和《若干政策措施(试行)》以及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发布的《自主创新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并正在着手起草《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实施意见(试行)》稿。

3.品牌建设推动决策咨询新突破。多领域、多渠道拓展咨询产业发展空间,会展品牌、咨询品牌和决策杂志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圆满完成了省政府交办并参与主办的“2008徽商大会〃徽商论坛”、“中国中部自主创新与风险投资论坛”等大型活动。决策杂志社和下属单位还积极面向市场,成功举办如广德发展高层论坛等其他论坛活动,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下属单位的多项工作取得突破。决策杂志积极转变经营模式,拓展经营领域,内容更加丰富新颖,发行量稳步上升,杂志品牌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咨询中心顺利推进创新大厦的各项建设工作,目前主楼已经封顶。网络中心为全室提供网络服务及硬件维护、宣传等工作,还成功举办餐饮高峰论坛、策划决策大厦建设招商等多项活动;培训中心继续举办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专题培训班和香港金融专题研讨班等多项培训活动,收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4.提升能力注入人才工程新涵义。通过前几年的创新举措,培育了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研究力量,初步形成了“来去自由,人尽其才”的用人格局。2008年,人才工作重点转为提升实践能力,打造中坚力量。多渠道开展培训。按照省委组织部和省直工委的调学任务,分期安排1名副主任赴美国学习三个月,3名处长赴德国、美国和香港学习三个月。5名研究人员赴港参加世行境外培训三个月,2名研究人员赴香港参加金融培训班2周,5名研究人员在主任的带领下赴英国和德国考察学习2周。3名干部到省委党校接受干部培训。多途径提升能力。尽心尽力做好人才工作,通过多种努力,想尽一切办法,妥善安排招录博士公务员的任用、培养、培训工作,经过压担子、加任务和多岗位锻炼,工作能力明显提高。采取干部交流、挂职锻炼等方式,努力提高干部实践能力,去年安排的到省直部门和市里挂职和选派到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工作的10位同志通过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难题的能力普遍提高,他们兢兢业业、扎实苦干,得到挂职单位的充分认可,已经有 名干部被挂职单位留用,其它干部也在我室的重要岗位上发挥作用。多方面做好服务。组建多个业余运动队,保障经费开支,至少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健康情趣。继续为引进博士免费提供不低于90平方米的租住房,成功为招录博士获得“望湖城”小区住房办完各种手续。

5.科学发展开创组织管理新局面。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突出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形成上水平、促发展、构和谐的组织管理新局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序开展。室领导亲自挂帅,学习中央和省委重要文件,开展思想大讨论,吴克明主任和戴培昆副主任精心准备,进行2场辅导讲课,杨农副主任在美培训仍担任活动小组副组长,指导工作并身践力行。吴蕴玲同志具体安排活动的各项工作。各支部认真组织学习并广泛宣传,出版上报学习简报20多期。行政运转效率继续提高。坚持限期办理制度,加强督办落实。签批传送各类传阅文件1960件,草拟制作通知、请示等文件98件,呈报处(组)及下属机构及请示事项80余件,上传下达顺畅。加强财务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完成国有资产清查、政府采购、年度部门预算和人员变动报编和调资等工作。实现全年各项财政补助收入约2100万元。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加强档案管理,确保业务材料和相关文件及时归档。完善车辆管理制度,为大型活动和日常接待的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解决全室职工工作就餐问题。创造条件为老干部做好服务,认真开展安全保卫和计划生育工作,其中王会金同志还被评为省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工作者。

过去的一年,各项工作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组织结构和工作分工相对稳定。全年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和研究人员、领导分工、处组业务和研究聚焦相对稳定。队伍和分工的相对稳定保障了工作的有序高效,业务聚焦的相对稳定提高了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深度。二是队伍素质和团队精神明显提高。主要是中层干部带队伍的能力明显提高,各处组独自开展研究的能力明显提高,各处组协作出精品的意识增强,工作重心开始下移。三是厚积薄发和成果积累的效应显现。近年来全室围绕三大研究,打基础,练队伍,塑品牌,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进程加快。成果的数量年年攀升,影响力不断扩大,信誉度逐步提高。四是制度创新和管理水平再上台阶。在现有组织条件下,创新机构设臵,创新用人机制,创新业务发展模式,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提高沟通拓展能力,建立与人才结构、研究需求相适应的组织体制和管理模式。

2008年的成绩令人振奋,但问题也还不少。一是履职尽责的能力还没有完全得到认可。尽管全室文稿服务的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但由于今年国际形势急转直下,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转向快,我省加速崛起各项事业新现象、新问题不断涌现。省领导和相关厅局对我室的要求和期望也极大提高,而我们的队伍还在成长中,机制还在转变中,对变化难以适应,离要求和期望还比较远,文稿服务能力还亟待提高。二是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力还不够广泛。尽管全室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部级奖励,在省内社科界有一定影响,不少咨询建议也被市县采纳,但和我们现有人才规模和素质还不相称,主要是省内外知名专家还不够多,研究成果分量还不够重,拳头产品还不够突出等。三是内部体制机制建设还有待加强。尽管我们的制度创新和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由于全室人员变动相对较大,高素质人才相对集中,不良的工作作风和习惯还不少,体制机制还不太健全,制定的制度难以长期坚持等。

成绩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要不断巩固和扩大;问题不容忽视要防微杜渐,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力推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调查研究入实际,政策建议见真效-关于2009年的工作要求

预计今年将是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发展要在危机中寻找转机,变外部压力为发展动力,决策咨询工作责任重大,也大有可为。

要围绕“调查研究”主题年活动,做好“四个紧扣”,开展各项工作。就是要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服务、深化研究,突出导向、加强管理,提升效率、强化质量,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在重点和热点研究课题上求突破、求发展,为省委、省政府提供更多更精的决策支持。

1.围绕“调查研究年”,紧扣当前经济形势变化。虽然我省经济一直保持了逆势增长的速度和态势,但世界金融危机并未见底,未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这些都对我们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为省政府决策咨询机构,我们要充分考虑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严峻形势,紧扣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求、紧扣扩大投资和内需的要求、紧扣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需求,知难而进,超前谋划,深入研究,积极作为,提出可行贴近的对策和措施。

2.围绕“调查研究年”,紧扣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徽发展的战略部署,认清安徽发展“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阶段性特征没有改变”的实际,坚定信心,把握大局,紧扣中心,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想领导之所想、谋领导之所谋,提升政策分析和建议能力,为推进安徽加速崛起出思路、出实招、出成效。

3.围绕“调查研究年”,紧扣科学发展观活动实践。要巩固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的成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研究工作,落实统筹兼顾的根本要求。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省内,更要关注省外,不仅要纵向关注,还要横向关注。要始终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在深入把握事物内在规律上多做滴水石穿的研究工作,为安徽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探索有益的经验和规律,推动科学发展实践活动深化落实。

4.围绕“调查研究年”,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随着金融危机从金融领域到实体经济领域的扩散,大量企业倒闭、工人下岗,社会压力和民生问题凸显,影响社会稳定和安全的隐患增多,研究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难题。如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迫切要求我们要紧扣社会发展的难点、热点,迫切要求我们紧扣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迫切要求我们要紧扣构建和谐安徽、实现持续发展。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预警能力,开创研究工作新局面。

三、全面推动促发展,打造精品树形象-关于2009年的工作部署

围绕工作要求,以推动工作的全面进步促进单位的整体发展,以重点精品工程的打造树立单位的全新形象。2009年重点做好以下各项工作。1.探索创新,认真抓好创新办统筹协调的“服务保障”作用。创新办组建以来,全室人员积极配合,特别是创新办工作人员在统筹协调、后勤服务上发挥重要作用。今年,各处室组要继续配合创新办开展工作,树立协作精神和服务理念,为上级当好参谋,为下级作好服务协调。创新办人员要进一步发挥作用,落实好创新办2009年的各项工作部署,促进试验区在今年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树立安徽“在自主创新上有更大作为”的良好形象。

2.紧贴现实,抓好重点和热点课题研究。要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重要目标、围绕中央经济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围绕世界金融危机动荡加剧的现状、围绕“调查研究年”贯穿主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关于金融工作。重点搞好融危机及应对措施问题跟踪研究,密切关注金融危机的进展情况及对安徽的影响,及时提出相关的具体应对措施;对安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加快安徽农村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安徽三农;对我省房地产问题的深度研究,理清全省房地产的阶段性特点,准确把握今后运行趋势,提出稳定发展全省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建议。关于“三农”问题。重点搞好省扩大农村消费与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问题的研究,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开展农民返乡就业问题研究,进一步减缓省劳动就业压力,稳定社会秩序;深化对安徽农村民生问题和农村基础建设研究,构建和谐农村;关于开放型经济。重点研究参与泛长江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提升安徽外向型经济水平。关于文化建设。重点研究徽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我省农民文化生活问题研究。关于合芜蚌创新发展。重点研究工作机制、创新型产业培育问题、若干重点改革问题等。

3.统筹谋划,完成安徽东向发展世行课题。安徽东向发展世行课题的前一阶段工作得到世行、财政部专家高度认可,也在委托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后期工作任务紧、活动多,要严控项目时间节点,确保在上班年完成所有任务,力争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并为省劳动保障厅的委托世行项目做好示范。

4.精心准备,认真筹备徽商论坛。徽商论坛是我省每年举行一次的经贸盛会,如何突出特点,办出特色,需要我们在借鉴的基础上提前准备、提早谋划,找准切入点,力争把徽商论坛打造成安徽发展过程的阶段性名片。

5.完善机制,加强内部管理。要进一步完善运转机制,继续开展效能建设,提高研究工作效率。严格“处自为战”的管理体制,确保要求到位,责任到人,提高处(组)、个人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要抓好后勤保障管理。在内部调度、车辆管理、经费保障以及个人生活方便提供坚实的保障。直属单位要以市场为导向,开拓创新,积极开展各类政策咨询服务,争取创造更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6.做好全省政策咨询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加强对各级政策决策咨询机构的业务指导,定期组织业务技能培训,适时开展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座谈会,帮助全省政策咨询队伍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上一篇:2011年6月入党思想汇报下一篇:关于生活工作事业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