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作文600字

2024-06-27

云南的作文600字(精选15篇)

篇1:云南的作文600字

你去过云南大理的洱海吗?那里风景如画,犹如人间仙境一般。我们乘飞机到了云南,又乘汽车去大理,最后乘船抵达洱海。我们来到海滩,欣赏湖上迷人的景色。

湖很蓝也很大,无边无际,几乎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湖。抬头望,天像蓝宝石一样,蓝得那么深邃。在蓝天的衬托下,洁白的云朵更加美丽动人,有的好似一匹匹骏马在天空奔驰,有的像是嬉戏的孩子、可爱的小兔……

远处,连绵起伏的苍山像是一条巨龙,飘浮的白云缠绕在半山腰。山上一棵棵苍翠挺拔的树木,又像是一个个守护的卫兵。近处,一条条渔船从眼前驶过,湖面上留下一道道水波,它们越行越远,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碧波浩渺的湖水清澈透明,岸边浸在湖水中的石头清晰可见,穿梭在石缝的小鱼,悠闲地游动,让人不忍去打扰它们。我忍不住伸手掬起湖水,顿觉一阵清凉,似乎直钻心底,好舒服啊!

这儿有山有水,有蓝天有白云,有小舟有游鱼,真是一个旅游胜地,让人流连忘返。

篇2:云南的作文600字

七彩云南,彩云之南。这个暑假,我去了如画般的云南,这里的山,青翠欲滴;这里的水,清澈见底;这里的花,五彩缤纷;这里的人,勤劳质朴。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虎跳峡的美景和拉市海骑马了。

虎跳峡共分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个段。我们去的是上虎跳,这里是由金沙江、怒江和澜沧江三江交汇而成。虎跳峡作为金沙江上水流域最气势磅礴的`一段,果然名不虚传。一到景区,我便听到震耳欲聋的“轰隆”声。一眼望去,一只威风凛凛的大老虎正转过头来,张开大嘴,好像想要一口把我吃掉似的。站在江边,我不由地裹紧了衣服,可眼镜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打湿,我只好摘掉眼镜欣赏眼前的壮阔的景象,卷着泥、沙的江水好像比赛似的争先恐后得“跳”了起来。江水可真猛啊,它咆哮着奔向前方,势不可挡。

“云南十八怪,小湖也叫海”。以前的云南人以为湖就是海,所以很多湖泊都以海命名,日久月深,也就流传至今,拉市海便是如此,这里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一到拉市海,顿时我觉得轻松了不少。遍地花花草草,正是跑马以及体验茶马古道的好时机,人们悠闲地骑在马背上,可开心了。我赶紧去选了一匹白色的小马想坐上去,我一边幻想着古代人“飞身上马”的情景,一边挣扎着上马背。不一会儿,赶马的老奶奶就拉着马儿,带着我们出发。我们一边看风景,一边听着“叮当叮当”的声音,那是马脖子上的铃铛。突然,铃铛“叮当”响了一声,马把头一扭,把嘴凑到路边的矮树丛里去吃嫩草,我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我赶紧抓紧了缰绳。一个小时的骑马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跟小马说了再见,也不知道它能不能听懂……

篇3:云南的作文600字

一调研设计

1. 调研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 目的。了解培训者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及对特岗教师普遍欠缺的专业能力的判断与评价;了解培训对象的从教困难、培训需求和愿望;探索提高特岗教师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策略。

第二, 内容。调查培训需求、目标、内容、模式、管理、质量等方面的现状。

第三, 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

2. 样本描述

通过典型抽样的方法, 抽取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的特岗教师为样本, 共发放问卷1000份, 回收有效问卷826份 (大部分问卷由课题组在上述四县增补的主研人员邮回) , 回收率82.60%, 与四省102位特岗教师、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特岗教师工作的相关领导、教师培训机构的专家、学生进行了访谈。

二调研结果分析

1. 特岗教师特殊性分析

第一, 来源特殊。特岗教师的招聘对象主要“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 可招少量应届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 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年龄在30岁以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毕业生。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和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可见, 特岗教师从来源上有师范生也有非师范生;有的具有从教经验, 有的不具从教经验;有的在家乡学校任教, 有的远离家乡等。

第二, 岗位特殊。特岗教师的服务岗位是中西部地区偏远农村和贫困山区义务教育基础薄弱的学校。如甘肃省规定2012年招聘的“特岗教师”必须“到我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原‘两基’攻坚县、地震重灾县、有特殊困难的边境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少数民族自治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 引导和鼓励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说明服务岗位异常艰苦, 需要坚定的职业信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第三, 身份特殊。特岗教师有三年合同期, 三年内不入教师的事业编制, 合同期满经考核合格本人又自愿留在本地学校继续任教的, 才能被录用为正式教师。故特岗教师、家人、普通教师、家长或周围群众对其身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认为特岗教师不过是合同工或临时工;选择特岗的都是迫不得已难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等, 不然谁愿意到偏远、贫穷、落后、消息闭塞、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教书呢?这些误解使特岗教师支援偏远农村地区的从教热情和职业荣誉感大大降低。

第四, 待遇特殊。特岗教师的工资性补助经费由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下拨, 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 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 并按人均年×万元的标准, 与地方财政据实结算。特岗教师在聘任期间, 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其他津贴补贴由各地根据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年收入水平和中央补助水平综合确定。凡特设岗位教师工资性年收入水平高于×万元的, 高出部分由地方政府承担。

由于上述四方面的特殊性, 决定了特岗教师具有普通新教师共性的同时, 在专业信念、从教素质、从教心理等方面与普通新教师还存在差异, 有效特岗教师的培训工作必须针对这些差异, 在“特”字上下工夫。

2. 特岗教师培训需求分析

第一, 内容需求。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得知, 特岗教师最欠缺的是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其次是所教学科的知识;再次是缺乏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这三种知识的缺乏在特岗教师中具有普遍性。对照问卷表中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 我们发现:欠缺教学基本功者大多为非师范类毕业生, 欠缺学科知识者基本上是暂时处于教非所学的岗位上。

第二, 模式需求。对特岗教师培训模式上的需求, 我们设计了“你喜欢的培训模式有哪些”这一问题, 依据问卷数据统计发现, “特岗教师”对问卷中列举的培训模式在选择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 他们首先倾向于校本培训和送培上门的培训模式, 其次是混合模式, 再次是集中培训。

第三, 管理需求。调查对象认为在培训管理方面需要加强培训需求调研、把握参训者的学习特征、完善培训后的跟踪服务。访谈对象普遍认为, 把培训目标定位于新入职教师岗位适应性训练上, 符合特岗教师的新教师特征, 但他们还有一些普通新教师不具备的特性需进一步研究, 才能设计更有针对性的培训, 以便有效地促进特岗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四, 时间需求。目前特岗教师岗前集中培训的实际时间是:53.58%的受训教师反映是三天集中培训时间;15.38%的受训者反映是一天时间;17.95%的受训者反映是一周时间;另有13.09%的受训者反映是两周时间。对于“你认为培训多少天时间较为合理?”这一问题, 有64.10%的“特岗教师”认为10天左右较为合理;28.21%的老师认为三天时间较为合理;7.69%的老师认为一周时间较为合理。

3. 培训者观点分析

第一, 年轻热情足, 职业信念亟需巩固。在当前就业难的大背景下, 虽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特岗”, 但其动机各不相同:有的确喜爱并热衷从事农村教育工作者, 但也不乏为解决就业问题或被优惠政策吸引而来者。而农村教育需要那种真正能理解乡村、理解乡村少年境遇、扎根乡村社会、又有远见、心智活泼的教师……这样的教师才真正是乡村教育值得信赖的“薪火”。故对乡村教师的素质要求绝不仅仅是知识的多少和学历的高低, 还必须包含对农村社会的亲近与广博的关爱。如果没有对农村教育事业的热爱, 没有扎根农村的精神状态, 势必影响其教育行为和在边远落后农村工作的持久性。

第二, 综合素质强, 实践素质有待提升。特岗教师综合素质较强, 但从教的实践素质还需提升。他们不乏教育理论, 但对当前教育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认识和理解不足, 他们能把握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但对农村少年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缺少认识, 难于因材施教, 对教学重点、学生的难点和疑点难于把握, 且往往难于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教育因素;他们的信息素养不低, 但不能把它很好地整合于自己的学科教学之中。

第三, 学历水平高, 专而不博、矛盾突出。特岗教师学历以全日制本科以上为主, 专科学历者仅占极少数,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中属于高学历, 任教科目涵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科, 其中以语、数、外三科为主, 其次是音、体、美等。边远农村教师岗位的实情使得特岗教师教非所学的现象非常严重, 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实行的是分科培养模式, 毕业生知识过于专业, 知识“专而不博”的现象在特岗教师中就凸显出来。

第四, 培训类别新, 因“特”施培亟待探索。教师培训要根据类别不同因材施培, 特岗教师是新教师、小学或初中某一学科教师、班主任等, 但他们更是“特岗”教师, 故要因“特”而培。不研究特岗教师的特殊性, 对其培训便成无的放矢、流于形式、缺乏实效的行为。

4. 培训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 目标定位缺乏准确性。目前对特岗教师培训的目标基本定位于新教师岗前适应性培训上。显然, 这种定位只看到特岗教师是新教师的特点, 对他们的特殊性认识不足, 从而使培训目标的准确度大打折扣。

第二, 内容选择缺乏针对性。由于培训目标定位不准确, 导致内容的确定缺乏针对性。特岗教师培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探索如何使其“留得住、用得好、成长快”的长效机制。

第三, 模式设计缺乏灵活性。目前, 特岗教师培训在运行上采用的是新教师培训模式, 即“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内容和时间——培训机构确定课程菜单——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实施培训”的模式;在组织上采用的是集中的模式。这样虽然对参训学员有较强的制约性, 且容易实施, 但没有充分考虑其特殊性。

第四, 计划安排缺乏持续性。特岗教师培训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制度, 培训的随意性较大。据调查, 各地对特岗教师的岗前培训在招聘文件中都有明文规定, 如甘肃省教育厅规定“各地要安排拟聘特岗教师参加不少于一周的岗前培训”;四川省教育厅规定了岗前培训的内容、形式等。这说明教育行政部门对岗前培训非常重视, 但对其上岗后的后续培训缺少计划和安排。

三对策与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 对特岗教师的有效培训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 在“特”字上下工夫。

1. 完善培训目标

完善的特岗教师培训目标要具有全面性、具体性和层次性, 且着重解决如何使其在边远农村学校“留得住、用得好、成长快”的问题。对其培训要分岗前与后续两个阶段。后续培训要分学科、教段和专题三个培训层次;学科培训分专业对口和教非所学两种类型;教段培训分小学和初中两种类型;专题培训分班主任、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校本研修三种类型。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与不同类型的培训目标定位不同, 且要体现递进深入的逻辑, 并侧重于教育教学情感的激发、教育教学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上。

2. 夯实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的夯实要建立在培训目标完善的基础上。不同类别的培训在内容上侧重点不同:岗前培训强调适应性, 重点应放在教师通识上, 具体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班主任工作、当地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当地风俗人情等。

后续培训强调使其在某一具体岗位从适应到合格再到优秀。后续培训有多种具体类型, 不同类型有不同的目的和内容, 但无论哪种类型, 都应把班主任工作、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爱岗敬业教育等作为通识内容。另外,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 小学特岗教师培训在设计目标和内容时应全科考虑。

3. 创新培训模式

课题组认为特岗教师培训的运行模式是:教育行政部门或教师培训机构对培训进行需求调研——分析特岗教师的特殊性——确定课程菜单——遴选师资——实施培训——质量监控——总结评价。

组织模式是:岗前培训采用“集中+小组或个别指导”模式, 以县为单位把当年拟聘特岗教师安排在一起培训, 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按拟聘学科分组或个别指导, 如果拟聘人数较少则和其他新教师一起进行或派往邻县培训;后续培训采用符合实际情况的混合模式, 通常是集中、远程、校本、送培到校、光盘等不同组合。由于后续培训要分学科、学段和专题, 所以受培训对象数量的制约, 要依据情况选用县级、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培训。

4. 健全培训制度

第一, 制定特岗教师培训三年发展规划。要使特岗教师的职业道德、从教素质等方面在三年时间内可持续发展, 国家、特岗计划实施省、市和县都要认真研究, 尽快制定出台符合本级本地实情的内容全面科学的特岗教师培训三年发展规划, 为特岗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有计划、有步骤的外部支持, 避免培训的随意性和流于形式。

第二, 完善培训质量全程管理和学员考核评价制度。在特岗教师培训质量全程管理与学员考核评价制度方面, 要重视培训的“前移”和“后拓”。集中培训要严格管理, 认真执行各项培训纪律;集中培训后要做好考核评优、资料整理、经验总结和注意对学员的跟踪服务工作。要把对学员培训的考核、评价、激励与中小学教师学分登记制度结合起来, 促进特岗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第三, 设立专项资金并严格执行培训经费管理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当年师训经费预算中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岗教师培训, 制订项目资金管理细则, 做好各级各类特岗教师培训经费预算, 合理使用专项经费, 专款专用, 不挤占挪用特岗教师培训经费, 确保各级各类培训顺利实施。

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 通过特岗教师自身努力, 特岗教师的明天会更好, 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会得到根本性改变, 明天也一定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新闻办公室、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对话教育热点2010[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

[2]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6]2号

篇4:写云南景色的作文600字

其中最能使我心驰神往的就是玉龙雪山了。皑皑白雪装点着玉龙雪山,整座山都在银装素裹之中,闪闪发光。在山脚下仰视玉龙雪山,被白雪包围的玉龙雪山像是巨型雪人,而后我们又乘坐缆车俯看玉龙雪山,株株青松点缀其间,仿佛是“万银丛中点点绿”,那景色比在山脚下看更美丽,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玉龙雪山的美是独一无二的,她在我心中就是一座圣山,令我终生难忘!

云南的人文景观更加绝妙,有风格各异的各个少数民族村寨和歌舞表演,有纳西族、傣族、基诺族……我认为最有意思的是基诺族村寨,基诺族是我国五十六朵民族花中的最后一朵,总数不到两万人,与世隔绝,过着真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桃源生活。基诺族解放前除了马帮,没和任何人打过交道,所以不被人发现。基诺族虽然贫穷,但他们有极丰富的茶文化和独特的风俗,并且十分好客,对我们非常热情,一进村寨就来欢迎我们,我们一路下去吃了好多水果和烤肉,虽然都是些比较常见的水果,但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基诺族的水果别有风味,格外香甜。一路欢歌笑语中我们已经走出了山寨,但我还沉浸在基诺人的.热情中――有一种花的名字叫基诺!

篇5:云南游记作文600字

等了好一会,也不见公交车来。我很好奇,问爸爸:“妈妈说这里跟福州的纬度差不了多少,为什么这里这么凉快?”爸爸笑了笑,答道:“云南地处高原,当然这么凉快啦。”

那么玉龙雪山有多高,才导致它常年积雪呢?原来,玉龙雪山有五千多米高,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它是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

这时候,三个“背包客”从对面走过。我们这边的一位阿姨招招手,问:“你们是去哪儿呀?玉龙雪山吗?”见那边的人点了点头,阿姨又问:“你们是怎么个去法啊?”那边的人答道:“这儿离那儿还有十公里远,我们要走着去的,刚刚已经走了五公里的。”

走着去!大家的情绪一下子被这三个“背包客”激发了。“我们走着去!”说走就走,我们踏上了这十公里的路程。

刚开始,我激情澎湃,边走边看着路边的风景。右边是一片树林,树林里的蝉鸣声不绝于耳。树林边,有一座小山丘,山丘上并不是郁郁葱葱的,反之,那儿是一片红土。

左边,是一片小小的“草原”。远处——就是玉龙雪山。雪山顶上,那一片云已经散开,白雪露了出来。太美了!

继续往前走,走了一公里,两公里,三公里……跟随着那三个“背包客”的脚步,我们走进了一条小路。这时候,我们看见了一片云的阴影,我们往前走着,好像要奔进那一片阴影中。

在距离雪山两公里的情人湖马场,我们得知,玉龙雪山的索道票已经卖光,我们上不了雪山了。有点遗憾,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路上看到的美景,是多么美丽啊!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篇6:云南丽江作文600字

抵达丽江机场已是晚上8点,可兴致盎然的我们仍然决定夜游四方街。这里灯火通明,每家店里都围着一堆游客,商家与游客都轻声细语,笑意融融。我像老鼠掉进了米缸里,挂件也想要,木画也不舍,怎么办?“别着急,慢慢挑。”爸爸笑着对我说。最终,艳丽的披肩、声音清脆的鱼骨铃铛、貂绒小刺猬,还有东巴文字图书……都一一被我收入囊中,直挑到我的双腿发软。

第二天,我们来到茶马古道。抬头仰望,玉龙雪山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神秘,雪水从山上缓缓流下来。不知名的小野花成片开放,闻一闻,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不时有小鸟喳喳地叫着,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正当我陶醉在这美景中时,导游笑眯眯地牵来了两匹马。我骑的马叫Baby,10岁,很帅气!一双尖尖的耳朵高高竖起,似乎能听见遥远的声音。棕色的马毛油光发亮,四条腿短而粗壮,个头只比我高一点儿。导游告诉我,这是云南特有的矮种马。

刚骑上小马时,我战战兢兢,担心小马会腿脚发软,把我摔下来。导游见了笑着说:“别怕,一会儿你就会习惯,很有趣。”(小学生作文 )小马驮着我开始了“之”字形爬山。一开始,我双手紧紧抓住马鞍。突然,小马脚底一滑,“哦,我的天!”我大叫一声,赶紧闭上眼睛。听我一叫,小马似乎也吓了一跳,甩了甩头。渐渐地,我不再害怕了,还不时摸摸马毛,欣赏山下美丽的丽江古城。

一小时后,我们来到大瀑布下。瀑布像银色的链条,飞流而下,溅起一道道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篇7:云南的作文600字

1 资料与方法

1.1 褥疮诊断分期标准[1]

共分Ⅰ期 (淤血红润期) , Ⅱ期 (炎性浸润期) , Ⅲ期 (浅度溃疡期) , Ⅳ期 (坏死溃疡期) 。

1.2 临床资料

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 平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褥疮患者99例, 其中93例患者有1处褥疮, 4例患者有2处褥疮, 2例患者有3处褥疮, 共107例褥疮。按部位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每位有多处褥疮的患者也随机分为两组对比) , 其中实验组55例, 对照组54例。褥疮最大面积11cm×10cm, 最小面积3cm×4cm, 入院时病程最短14d, 最长98d。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分布上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按外科无菌换药方法, 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的渗出物及脓液, 剪除坏死组织及不健康的肉芽组织, 局部均匀涂碘伏。试验组将云南红药胶囊内药粉用棉签均匀涂于创面, 对照组将云南白药粉用棉签均匀涂于创面, 涂药粉不宜过厚 (厚度约一薄膜层较好) , 否则会影响药物的渗透及假膜的形成。然后盖上无菌纱布, 并用胶布固定, 每天换药1~2次, 用红外灯每日照射1~2次, 直至创面愈合。

1.4 护理

(1) 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前提下, 加强基础护理, 防止其他护理并发症。增加全身营养, 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必要时静脉输入新鲜血液, 白蛋白、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品, 以增加患者机体抗病能力。 (2) 做好其他预防褥疮的措施。如勤翻身, 经常改变体位, 以避免创面与床面继续受压, 对发生褥疮部位, 可使用垫气圈、棉圈、棉垫、海绵垫等方法, 或使用气垫床减轻局部受压, 以防止创面部位软组织再损伤而加重局部创面缺血缺氧, 影响愈合。为患者翻身或改变卧位时, 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对大小便失禁、出汗的患者, 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干燥, 避免局部刺激。 (3) 做好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使患者感到安全舒适, 减少不安和紧张情绪, 以利康复。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以得到家属的协助, 使患者早日恢复。

1.5 观察

在治疗后每天记录每个褥疮的创面大小、深浅度、创面分泌物、结痂及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以及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有无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 局部有无皮疹, 疼痛情况。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溃疡结痂并脱落, 局部组织完全恢复。好转:溃疡面积缩小, 变浅, 渗出减少。无效:局部无变化或加重。

2.2 疗效对比

试验组55例, 平均治愈12.34d, 治愈率98.18%, 其中治疗时间最长28d, 最短仅5d, 治愈54例, 好转1例, 无效0例;对照组54例, 平均治愈18.65d, 治愈率85.19%, 其中治疗时间最长45d, 最短9d, 治愈46例, 好转4例, 无效4例2。两种方法治疗Ⅲ、Ⅳ期褥疮在平均治愈时间, 治愈率均有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2.3 不良反应

两组病例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异常及毒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红外线灯的温热刺激可使局部血管扩张, 促进机体代谢及局部渗出物的吸收, 起到加强局部血液循环, 提高组织温度, 达到消炎、干燥创面、减少渗出、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痂皮形成等治疗作用[2]。

云南白药粉具有化瘀止血, 活血止痛, 解毒消肿的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褥疮。云南红药胶囊含三七、重楼、制黄草乌、紫金龙、玉葡萄根、滑叶跌打, 大麻药, 金铁锁、西南黄芩、石菖蒲成份, 具有止血镇痛、活血散瘀等功效, 研究表明云南红药还具有抗炎和免疫调理作用, 其中草药成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 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 降低创伤患者脏器功能障碍以及脓血症发生率[3]。

本试验表明, 云南红药胶囊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Ⅲ、Ⅳ期褥疮具有治愈率高, 治愈时间短等优点, 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且在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故应用于临床安全、有效, 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32.

[2]焦吉英.基础护理[M].济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157.

篇8:云南印象600字作文

这个暑假,我有幸得到了去云南游玩的机会。听说在美丽的云南有许多著名的景点,有省会昆明、丽江、大理、香格里拉等,这次我们全家将主要在香格里拉的普达措、白水台、虎跳峡还有大理的苍山洱海、喜洲古镇开启美妙的印象之行。

来到香格里拉,我们首先游玩了有“国家森林公园”之称的普达措,她是一个由属都湖、高山草甸和碧塔海三部分组成。一走进普达措森林公园,我一下就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蔚蓝色的天空中飘浮着棉花似的白云,倒映在碧绿的湖面上,还有远处的青山绿水,美丽极了!我们徒步走在绵延万里的栈道上,拍了许多照片,记录大自然的点点滴滴,还看见了在宁波不常见的松鼠、满山遍野的酥油花和可爱的牦牛等动植物,真让我大饱眼福啊!

到了虎跳峡,远处的金沙江像一位温柔的姑娘一样慢慢地流淌着,但到了近处,它突然又像千军万马向我奔腾而来,把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一分为二。它那浊黄的江水拍打着岩石,测起层层水花,瞬间化为水雾,通过太阳光的照射,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我被震撼住了!

篇9:关于云南之旅作文600字

今天早上起床我就感到有点不舒服,头有点晕,早饭也吃不下,这就是所谓的“高原反应”吧。在去景区的路上,导游叫我们买氧气,妈妈看我不舒服,便“发慈悲”给我买了一瓶氧。那氧气罐真好像一瓶杀虫剂,我废了好大的劲儿才搞清楚它是怎么用的。我吸了几口,也许是因为心理作用,我觉得好了一点点。

到了普达措国家公园,下起了雨。哎,真没趣,每到景区就下雨,雨还下得不小呢。我们坐上了绿色环保大巴,先游了两个景点,然后就是走4.2公里的栈道。天冷加上我穿的少,再加上还飘着蒙蒙细雨,我冷极了,只得缩着脖子走。好在两边的风景还不错,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小花,妈妈拍了很多照片。在走的路上,我还不忘吸几口氧,妈妈说这瓶氧是我的玩具。走完栈道以后,我们坐上环保大巴离开了这个国家公园。

下午,我们就离开了香格里拉,坐了很长时间的车,回到了丽江。

回到丽江,已是晚饭时间了。把行李放到宾馆后,导游却没有带我们去吃饭的地方,而是把我们带到两个大水车前,大水车旁边还有毛泽东的题词呢。导游给我们介绍了这些景物,最后说:“这儿就是丽江古城,今天晚饭自己解决,吃好以后逛丽江古城!”啊,原来晚饭自己解决啊!还好,在来的时候,我就已经看上了旁边的kfc,肚子已经咕咕叫了呢!^_^

我不耐烦地陪妈妈走了一圈,没想到妈妈觉得这里的东西不好吃,便答应了我的要求——吃kfc去喽!

我们匆匆吃完kfc,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我们开始逛丽江古城,发现我们团的其他人才刚坐下哦。

其实丽江古城跟我们杭州的河坊街差不多,只是我觉得这里的风情更浓。街上灯火通明,人山人海,而且几乎每个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围着一块大披肩,还有放河灯的呢。我们买了很多小挂件和一件衣服,满载而归!

篇10:云南历年中考作文600字

我独自一人走在小道上,任凭阳光为大地铎了一层金,天蓝蓝的,飘渺的云彩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我承认,那种灵动飘逸深深感染了我。想起这些年的往事,我眼圈微红,自嘲地笑。我想哭,却不落泪。

我安静坐在教室里,听着老师讲课,周围很静,最多只能听见呼吸声了。许是为了打破这昏昏欲睡而沉闷的课堂气氛,英语老师说了一句笑话,全班人哄堂大笑,同桌悄悄说:“这老师笑起来好贱啊。”然后狂笑。我却没笑,只是若有所思地看着英语老师,老师老了,的确,但我还是依稀可以在英语老师眼角有皱纹的脸上看出英语老师那些依稀可见的岁月年华,老师的身材早已扭曲变形,那些压在老师你身上的担子太多,以至于老师熬不过岁月的煎熬。

那天晚上,英语老师把儿子带到学校里,一边管晚自习的纪律,一边教导儿子的功课。许是小孩子不认真学习,英语老师骂了几句自己的儿子,同学都暗自诽谤:小孩子真可怜。我却从英语老师闪着母爱光辉的眼眸处看出了孩子的幸福。一位于工作的母亲,却时时都不忘自己的孩子,身为孩子,是有多幸福?英语老师有着皱纹的眼睛突然变得那么美,母亲最伟大,的确,我早已尝到了。老师老了,又仿佛没老。

我想起在营口的日子,那时候,我还小,不懂许多事。但我还是依稀想起我在幼儿园外和同学大声挥手告别;东北人经常睡的大炕;我因贪吃在街上跑摔倒;婶婶接我和堂弟放学回家,还给我们俩买了根冰棍;在自家荒废的二楼探险;在浅灰色的石板路上倒着走;和妈妈去吃烤鸡,买烤鸡的叔叔还送了我一串葡萄。我都要忘了那些日子,我甚至连时间地点都忘了,连自家房子都忘了。但,那些事,还是深深刻在我心里,挥之不去。童年时光短暂,却唯妙,那些美好的日子太快了,一下子就从我手掌心溜走,当我想起要回过头看看的时候,早已消失至无踪迹了。

篇11:云南音乐的现状思考

一、云南音乐评论之现状评述

“现状评述”在“论文关键词分析表”中占有相当比例的比重, 比重高达38.1%, 通过检索可以发现与之相关的文章, 并且从这些文章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 虽然与云南音乐创作现状评述存在密切联系的文章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例, 然而也能从中看出几个问题:首先, 绝大多数的论文都是由个别人员所撰写的, 研究人员比较少;其次, 绝大多数的论文都是由非专业的音乐评论员所叙述的, 专业音乐评论人员比较少;最后, 绝大多数的论文为对现状所做出的一系列描述, 对于发生这种现象之后的思考以及提升相对较少, 这对于理论建构是非常不利的。

(一) 关于歌曲创作评论

在整个音乐评论之中, 以歌曲创作评论的文章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例。例如云南原创歌曲《一窝雀》将现代音乐与浓郁的云南彝族风格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该歌曲一经推出, 即在全国音乐界引起了不同的反响。来自于云南的音乐家刘兰教授对《一窝雀》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更是撰写了《一窝雀飞向全国》一文, 在文中, 指出作者在对作品进行诠释的过程之中敢于采用美声歌唱、西方歌剧的演唱形式, 认为这一大胆尝试无疑是成功的。随即, 张虹以《成功后的思考》一文, 对原创歌曲《一窝雀——议歌曲《一窝雀》的成功与不足》的成功与胜利同样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与此同时对其不足之处展开了一系列地探讨。

李娟等对《香格里拉》《寻找太阳升起的地方》《来香巴拉看太阳》《舞》等原创歌曲展开了一系列地评论, 使得之前很多作品孤芳自赏的状态得以改变,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云南音乐评论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音乐评论可以说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这就对我们的爱好者们或者从业者们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要求其实现方方面面的转变, 从这个意义上说, 走出迷宫是非常容易的, 从而使得我们进一步去对文学或文艺理论的灵性进行重新寻求。

最近这些年, 申波对建国以来的云南歌曲创作进行了梳理, 并且对此创作了一篇文章, 名为《地域生态中云南民族情感表达的符号化图式——建国以来云南歌曲创作评述》, 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歌曲创作的审美轨迹展开了系统性地考察, 认为对于云南音乐的创作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从而使得音乐创作评论逐渐走上多元化的发展轨道。

(二) 关于作曲家评论

土生土长的云南籍作曲家, 他们的足迹踏遍了云南省的每一个角落, 对于这些创作者而言, 并非像其他游客那样走马观花式地进行旅游, 而是深入自然环境之中对于各种素材展开一系列地挖掘, 与来自民间的艺人处对民族音乐产生的文化生态背景展开细致地了解, 努力对音乐中的主题进行准确的把握及处理, 再加上自己扎实的作曲功底, 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作品由此而生。在这期间音乐界学者发表了《马烁的音乐创作特征一瞥》《记白族作曲家杨明》《白族音乐家李晴海研究》《谱写春天的作曲家陈勇》等文章。对于作曲家们的创作经历及创作风格进行了一系列地论述, 这对于云南音乐创作的发展无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云南音乐成功原因剖析

云南作为一个有着丰富音乐创作素材的地区, 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作品, 比如《小河淌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金色狂舞》《云南风情》等。对于云南音乐之所以能够不断创造辉煌, 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首先, 有效地利用多样化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将会对弘扬民族文化起到作用。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部被人们称之为红土高原, 二十六个民族在这片红土地上自强不息地生活着。云南由于拥有众多的民族所以拥有多种民族风情, 各个民族的文化也不尽相同, 甚至于每个节日都各有各的特色, 像泼水节、刀杆节、插花节、火把节等等, 不仅深邃而且幽远。

正是因为云南拥有丰富多彩的节庆、仪式再加上不同地域的影响, 所以常常伴随着的是不同表现形式的舞蹈。在云南这片红土地上的人们可以说对于歌曲以及舞蹈倾入了丰富的感情, 因此那里面的歌声美妙舞蹈神秘。在云南这片红土地上承载了太多的与天地人等等的生命历史信息, 这些生命历史信息是数代人智慧的结晶。我国任何其他地区的传统音乐都难以比拟的丰富多彩的云南民间音乐, 为云南音乐创作人创造了不竭的源泉。

其次, 云南本土作曲家扎实的作曲功底以及敬业态度。上个世纪以来, 赵宽仁教授作为开创云南作曲教育先河扎根云南授业、解惑, 几十载以来薪火相传, 一批具有扎实音乐功底的学生相继出现。其学生更是不负厚望, 几十年以来一直勤勤恳恳地学习, 现如今已然成为了音乐界的作曲家。譬如说陈勇教授, 创作的《寻找太阳升起的地方》《火把节的火把》《月光恋》等;刘晓耕教授, 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 其中包括《撒尼幻想曲》《一窝雀》等, 都是作为非常优秀的作品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云南作为一个有着优良音乐创作传统的地域, 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是与云南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及作曲家个人的努力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的。

三、结语与展望

2007年9月12日, 国家旅游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以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众所周知, 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旅游文化资源, 而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针对社会的这一需求, 云南民族民族音乐能够以一种全新的状态参与其中, 自然能够为云南音乐创造更多机会。云南音乐完全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巡演, 其意义主要如下:一是为云南音乐创造出一种浓厚的氛围;二是结合实际性的演出对其优缺点展开一系列地评述, 并为促进云南音乐学术而提供更高的理论平台。关于如何创造一种浓厚的氛围, 根据外界对云南音乐文化的关注程度做出一系列的培养, 另外一方面使得这些民族进一步感受到与自身存在的切身利益, 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以及民族凝聚力。攘外必先安内作为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亡之时政府的基本国策, 也许其更适合云南民族文化, 更贴近云南的地域特征, 此时此刻, 人文环境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在云南整个民族之中, 只有将其思想与意识得到统一之后, 使得自身的发展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云南的音乐创作已经展现了自身的独特魅力, 老一辈人民音乐家为我国云南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来自于云南的各个民族结合自己的“音乐”概念形成的恰恰是形态各异的音乐传承体系, 这恰恰也是音乐文化能够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延续的重要依据之一。云南音乐在二十一世纪的曙光中有了与其它民族音乐不一样的瑰丽以及独特的迷人之处, 我们的云南音乐创作是否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假设一直不与欣赏者进行交流以及展开反馈的话, 也就很难使音响化作欣赏的对象物。因此, 音乐评论对于音乐创作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全面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一个文艺作品, 从而进行较为深刻的评论, 对评论人员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我们应该如何对云南音乐做出更深一步地评价?这有待我们进行更深一步地思考。

参考文献

[1]陈骁雄.施光南歌曲的民族特色对云南歌曲创作的启示——纪念施光南先生逝世二十五周年[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 (11) .

[2]欧阳文君.从《景颇人的歌》看“云南民族风格”的传承与发展[J].音乐时空, 2015 (11) .

[3]申波.地域生态中云南民族情感表达的符号化图式——建国以来云南歌曲创作评述[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2 (6) .

[4]欧阳继梅.文献视域下的云南音乐创作现状评述[J].民族音乐, 2013 (3) .

[5]任秀蕾.民族与地域的融合——析陈勇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2 (5) .

[6]汪瑶.云南传统民歌的保护发展与云南当代民族风格歌曲创作[J].民族音乐, 2012 (4) .

[7]申波著.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M].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1

篇12:云南丽江古城作文600字

来到了杭州萧山机场,终于到了登机时间,我和爸爸、姑姑等人登上后,飞机启动了。飞机先滑行,到了跑道后才加速行驶,然后升上天空,像孙悟空腾云驾雾一般。我往下一看,下面的东西简直就是一个个模型玩具。再往飞,就只能看见许许多多白云,有的像纯洁美丽的棉花,有的像连绵起伏的山峰,有的像可爱精灵的老鼠,还有的像……。那蓝蓝的天空,就像一汪幽静的湖水,美丽极了!经过做了好几趟飞机和汽车,我们终于来到了丽江。

我们首先要去的地方是丽江古镇,丽江古镇有名大研镇,我们几人先找到一家客店选好,接着我们就开始逛丽江古镇了。城的夜晚是最热闹的。只见在一座座的茶坊酒楼与充满风味的小吃店前,有慕名而来的.外国游人留恋忘返;有休闲游玩的远方游客在饮酒品茶;也有为寻找灵感而来的作家徜徉穿行。古代诗人们最爱吟颂小桥流水,柔柳依依。在古城,无论走到哪儿,抬眼就能看到这种美景。我们边走边看,我们一下子陶醉其中。忽然,一个声音从我耳边响过,原来是卖烧烤的人的叫喊声,我一闻,真香呀!我立刻叫爸爸买了几串来,我通通吃了个精光,好吃呀!在这旁边还有一个休息的地方,我们找一个空位,静静的坐着。看着水从桥的脚下流到我的影子里,随着一起来的还有河灯,还有鱼儿,还有……

篇13:云南的作文600字

坐了两个小时的车后,我们终于到达了广州白云机场。我们进入机场等候我们的飞机。不久,到我们上飞机了。我和爸爸进入了飞机,全体手机进入关机模式后,飞机起飞了。我打开飞机那小巧的窗,看见窗外的白云,一会儿变成小鸟,一会儿变成老鹰,一会儿又变成了奔跑的马。有趣极了。两个半小时后,我们来到了目的地——云南。

到了云南后,我们到一家旅馆休息。然后我们来到了云南最著名的玉龙雪山。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那里的雪山,山顶飘落下朵朵雪花,但山脚却春暖花开。爸爸拿出相机,咔一声,拍下了这些美丽的景色。接着,我们来到云南的一家寺院。与其说是寺院,还不如说是城堡。它里面竟可以坐下1000人。我和爸爸坐下后,每个座位放下了两杯茶。我先尝了第一杯。哇!喝下去苦得我都不知道怎么去形容。接着我尝了第二杯。喝下去,暖在嘴里,甜在心里。原来关于这两杯茶还有一个故事的。就是说云南的人们先是为了家人,自己很辛苦,后来经过努力后才过上了美好的生活。这也让我明白了先苦后甜的道理。

最后,我们回到旅馆休息。第二天,我们坐飞机离开了云南。我爱云南!因为它给我留下了这片美好的回忆。

篇14:云南旅游观后感600字

我们是做飞机去的,在天上,我和妹妹看到了许多美丽的白云,它们一下变成蜗牛,一下变成人的样子,一下又成了马,非常好玩,我和妹妹都看得非常开心。到了大理,我们乘坐旅游大巴去景点游玩,虽然那里的景色很好,可是我和妹妹更关心的是妈妈说的住进酒店后可以去泡温泉游泳。傍晚,我们住下来后,我和妹妹赶紧叫妈妈给我们换好泳衣到游泳池去了。在游泳池里,我们玩得非常开心,并且我发现这个有游泳池一边深一边浅,我觉得很奇怪!除了美丽的景点,我发现大理到处都是银子和翡翠,很漂亮!

在丽江古城,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房子旁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房子有多少,小河就有多长,非常美丽。游完了大理丽江,我们又坐飞机到西双版纳,在飞机上我和妹妹剪刀石头布,谁赢了就可以坐窗边看白云,我输了,妈妈说回来的时候我可以坐窗边。在西双版纳呆了三天,我们去了植物园,那里有非常美丽的热带植物;去了傣王御花园,当饲养员一吹哨子,无数孔雀从河那边飞过来,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孔雀,太美啦!我和妹妹跟美丽的孔雀一块拍照,还捧着它。看完了孔雀,我们去看大象表演,聪明的大象表演得太精彩啦,它会踢球,会骑车,会双脚走路,还会给人按摩,当它用它的大脚在人身上按摩的时候,吓得我心都要跳出来了。表演完,我们又和大象拍了照,我和妹妹轮流坐在大象背上,它听话的让我们爬上去,乖乖的陪我们拍照。

篇15:当下的云南墙体档案

墙体档案是国家机构、个人和组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直接产生的以墙为载体, 反映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和民俗等社会历史情况, 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或图画文字的历史记录。

墙体档案在档案这个大家族中是个新词, 是笔者命名的, 命名为墙体档案的缘起是笔者在大理市挖色镇挖色村田野调查时发现的档案——五队工分榜。该榜以墙为载体, 用墨汁作为字迹材料, 在墙面上书写了1959—1960年左右挖色村五队的工分信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在已有的档案分类中, 很难把五队工分榜划入哪一类档案。如果把五队工分榜归入少数民族图像历史档案中的岩画档案, 五队工分榜并不是图像, 而是具体的信息, 具体到这个生产队有多少户人家, 每一户人家家主姓名, 成员姓名都有;加之岩画档案的载体和五队工分榜的载体是相异的, 五队工分榜的载体“墙”是挖色村李家巷一户人家的外墙, 这与岩画的“岩”也相差甚远。把五队工分榜归入石经墙档案这一类档案中, 也会有点偏差, 虽然都有墙字, 但是石经墙上面的字是刻上去的, 具体来说, 石经墙可归入石刻档案, 但五队工分榜上面所承载的信息不是刻上去的, 而是用墨汁作为字迹材料用笔书写在墙面上的, 所以把五队工分榜归入石经墙或石刻档案也是不科学的。还有一个档案类型是壁画, 比如巍山、石屏壁画, 这些壁画也是以墙为载体, 但是若把五队工分榜归入壁画也说不通, 五队工分榜是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了五队28户人家72个劳动力的工分状况, 这与画是两个概念, 因此, 类似五队工分榜的档案也不能归入壁画类。由此五队工分榜和类似它的档案在档案家族中很难找到它们的位置, 所以笔者把类似五队工分榜的这些档案或者档案事象命名为墙体档案。

云南的墙体档案划定了墙体档案时空的范围, 指在云南境内所有的墙体档案。既然地域划定在云南, 则云南的墙体档案就与云南多民族文化相生相伴, 云南的墙体档案带着云南文化的印迹。在云南, 发现的墙体档案有大理挖色镇挖色村白族的工分榜和肥料榜、宾川的工分榜、禄劝号召当兵的墙、昆明城区内一些公路旁房屋外墙上反映各民族生产生活的图画和文字等。当下的云南墙体档案及档案事象的现状由于资料和调查的局限不能完全反映出来, 但可以以现在调查到的墙体档案作为切入点了解当下的云南墙体档案能发挥什么样的功能, 它的大致存续状况, 它所能体现的档案文化。

二、云南墙体档案的功能

云南墙体档案是云南各民族人民文化信息的固化形式之一, 承载着民族的社会记忆, 云南墙体档案还发挥了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宣传功能。云南墙体档案中的一部分就是直接呈现在人民眼前, 宣传民族文化。这些墙体档案在云南省昆明市很多公路周边的墙壁上都可以看到, 市民乘坐公交车时即可浏览到这些墙体档案。宣传民族文化的墙体档案上面大多画上了云南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场景, 有一些配上了文字说明, 市民看到后会很直观地获得关于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特性, 这对于宣传云南各少数民族文化是其他形式的档案不可及的, 这是由云南墙体档案的特性决定的, 墙体档案不是收藏在档案馆中的, 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 在无意间或多或少都传达了一定的信息, 这与电视打广告和张贴在墙上的海报有异曲同工之妙。

2.政务公开功能。最能体现政务公开功能的云南墙体档案是云南省大理市挖色镇挖色村的工分榜和肥料榜, 在白族居民建筑外墙上的工分榜上有劳动力姓名、性别、成分和上半年实做工分等, 直接记录了该生产队每月每个人获得多少工分, 农忙农闲时获得多少工分, 这些在榜上一览无余, 生产队的政务向生产队员完全公开, 现在挖色村还可直接观察到这些工分榜和肥料榜。现今各级政府都有宣传栏, 在宣传栏上进行政务公开;有一些宣传栏是工分榜的异化, 这些宣传栏一些是直接嵌在政府大楼的墙壁上, 嵌在墙壁上的宣传栏上面公布的政务信息同样也是墙体档案的一种。

3.号召功能。云南墙体档案的号召功能体现在云南各个地方进行征兵入伍时遗留在墙上号召参军的口号。这些留在墙上的口号有“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保家卫国、人人有责”等, 在口号后面有一些署上某某村委员会、党总支, 有的还署上了日期。这些口号不仅在当时征兵的时候能号召广大云南青年踊跃参军, 现在还有向群众宣扬爱国主义、保家卫国的思想, 今后这个口号是见证当时在城市和村庄中征兵情况的见证。诸如写在墙体上的号召口号还有关于计划生育、拒绝毒品和森林防火的, 这些都是在云南现代化进程中经历的历史过程和历史事件的缩影。墙体档案最大的优点是大家都能直观地看到, 在墙上清晰明了地进行号召是事半功倍的。

4教育功能。云南墙体档案的教育功能体现在有一些墙体档案上记录的是日常生活中应遵守之条律、道德伦理之故事和一些少数民族先祖教诲子孙之训言等, 以此传授知识宣教后代。这种墙体档案多见于学校, 在学校的围墙上大多会粉刷上党的教育方针,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还会在墙上粉刷上该民族的传说, 还有学校优秀教师优秀学生的情况等都有可能会粉刷或写在墙上, 这些都能激励学生, 发挥着学校的教育功能。除了在学校, 一些广场上、小区围墙和街道边上的墙上都有着关于教育的记录。

三、当下云南墙体档案的存续

在云南的墙体档案分布在各民族聚居区, 被各民族文化所熏染, 带着所在地民族文化的气息。云南历史上留下了很多的各民族民居, 但在西部大开发中, 一些群众把自己本民族民居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 在改建房屋的过程中, 遗留在各民族民居墙体上的信息被毁掉或大肆破坏。云南建筑上所承载的墙体档案与云南自然山水相互映衬, 在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建筑中, 在白族庭院上的墙体档案, 在简洁朴素的彝族土掌房上的墙体档案, 在深山老林中木楞房上的档案如何面对现代钢筋混凝土的冲击, 又有何种创新, 发挥着什么样的功能呢?

1.当下云南墙体档案的存续条件。当下云南墙体档案存续条件最主要的一点是有产生墙体档案的需求, 这种需求能满足多民族聚居的云南省社会的基本的、实用的和整合化的需求, 而需求与满足需求也是墙体档案现象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 墙体档案是在多民族聚居社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 它源于多民族聚居的云南省的生存环境。存续条件还包括档案意识, 这种档案意识指的是民间的档案意识, 区别于国家主流档案文化的档案意识, 墙体档案在民间存在, 只有民间档案意识的崛起, 墙体档案的存续才能提上日程, 在挖色村以前是有很多工分榜和肥料榜的, 每个生产队都有, 但是现在在挖色村能看到得榜是很少的, 这种榜政府和档案部门要对其进行保护是力不能及的, 只有当地的村民档案意识提升, 才能意识到这些工分榜和肥料榜是挖色记忆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才会自觉自发地对这些工分榜和肥料榜进行抢救保护。云南墙体档案的存续条件“档案需求”和“档案意识”需要去提升与培养。

2.当下云南墙体档案的存续环境。当下云南墙体档案存续环境包括云南的档案文化、生态生境和社会环境。云南档案的文化生境的现状对云南墙体档案相对来说是不利的。在云南, 一是少数民族档案数量丰富;二是少数民族档案种类繁多。在这些数量丰富种类繁多的档案中, 云南墙体档案的地位可是轻之又轻, 云南墙体档案谈民族性比不上东巴文和贝叶经, 谈载体特殊性比不上陶片档案和贝叶档案, 在云南档案文化生境中, 云南墙体档案处于弱势地位。云南墙体档案的生态生境也不尽如人意, 墙体档案是以墙为载体存在在生态环境中, 一是墙会直面自然的风吹雨打, 二是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建筑大多采用竹子作为建材, 竹子形成的墙上要成为墙体档案过程是艰难的。在云南档案所处的社会环境下,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很多传统的民居已经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的楼房, 传统民居墙上的档案很大部分在消亡, 新的楼房的建立虽然能产生新的墙体档案, 但这与传统民居上的墙体档案相比, 所蕴藏的民族文化气息就相对较少了, 所以当下的墙体档案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其是有挑战性的。由此可观云南墙体档案的存续环境是艰难的。

3.当下云南墙体档案的存续困境。当下云南墙体档案的存续环境是劣势大于优势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云南墙体档案面临以下困境。第一是云南墙体档案的保存与销毁是不以其价值来衡量的。如在挖色村遗留下来的五队工分榜是因为这户人家没有足够的金钱建起更大更漂亮的房子, 有经济能力的人家早就把房子翻新重盖, 工分榜的存毁对他们来说是无关紧要的。第二是云南墙体档案的保护难度是巨大的, 云南墙体档案是以墙为载体, 要对成千上万面墙进行保护是不现实的, 墙也不可能进档案馆, 因此墙只能在自然环境中自生自灭, 这样墙体档案相比其他类型的档案载体更易损伤, 字迹材料耐久性相对不耐久, 长期如此墙体档案的存续周期比其他类型的档案要短得多。第三是云南墙体档案的深层价值挖掘任务是艰辛的, 云南墙体档案不是系统的档案, 它大多是单份的档案, 而且置身于在当地的文化底蕴下, 只有亲身到墙体档案所在地进行调研, 才能进一步挖掘墙体档案反映的内容。

上一篇:9个你要知道的农村小本创业项目下一篇:孩子,你必须要学会承受这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