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与预警

2024-07-14

预防与预警(精选8篇)

篇1:预防与预警

预防与预警

一、危险源监测与监控

1.矿总调度室统一负责全矿各类事故信息的接收、报告,初步处理、统计分析,制定相关制度。

2.矿总调度室、安监处建立矿基本情况、各类危险源数据库,并报送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按规定和程序在省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备案。同时组织对风险高的危险源实施重点监测、监控,及时分析和评估重点监测与监控的信息。

3.生产技术、通风、地测、机电、运输等处室根据本矿地质条件、可能发生灾害的类型、危害程度,分别建立顶板、瓦斯、火、水、机电、运输等基本情况和危险源数据库,并报送矿总调度室、安监处。同时组织对相关风险高的危险源实施重点监测与监控,及时分析和评估重点监测与监控信息。

4.各区、队、班(组)分别掌握本区、本队、本班(组)生产(工作)区域内危险源情况,并组织日常监测与监控,及时报告监测与监控情况,对风险高、隐患大的信息立即报矿总调度室和安监处。

5.跟班矿领导、区(队)长、班(组)长、安监员、瓦检员应掌握矿各生产(工作)危险源情况,并实施日常和动态监测与监控,及时报告监测与监控情况,对风险高、隐患大的信息立即报矿总调度室和安监处。

6.各相关处室、单位和人员分别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手段对各类危险源进行监测与监控。

运用安全监控系统、束管监测系统、传感器、气体分析化验设备等组织对瓦斯、火、煤尘等危险源情况进行监测与监控;

运用矿压观测仪器对顶板情况组织进行监测与监控; 运用物探、钻探、化探等组织对矿井水情进行监测与监控;

④运用人工方式和手段(包括人工观测、仪器观测和检查等)组织对各类危险源进行监测与监控。

7.根据风险评估情况,各相关处室、单位按照《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组织采取相关预防性处置措施,并跟踪治理、整改情况。安监处负责设立矿井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警示标志,并将重大危险源及重大隐患现状、可能造成的危害、有关安全措施等向本矿职工、专业救援人员及相关单位通告。

二、预警行动

1.预警条件。具备以下两条件之一,就可发布和传递预警信息。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突发事故灾难可能发生; 重大危险源失控或重大安全隐患出现事故征兆。2.预警方式、方法 矿总调度室设立预警报告接警专用电话,电话是:XXXXXXX,实行24小时值班。同时,建立与矿领导、其他相关单位负责人、其他相关单位值班室的通信连络。其他相关单位实行X--X时的值班。所有值班不得空班、漏班。

矿领导、其他相关单位负责人的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如有事离开煤矿现场时,要指定临时负责人,临时负责人保持24小时开机。

现场预警报告采取井上、下调度电话、无线通信系统、广播系统和监测监控系统发出的声光告警信号等方式。

④预警预防措施以相关矿领导签发的调度通知形式下达。紧急情况时可先执行电话或口头通知,电话或口头通知必须得到相关负责人的授权,事后补签书面调度通知。

3.预警程序

1)经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突发事故灾难可能发生时,其程序是:矿领导立即下达预警指令,宣布进入预警期→矿总调度室立即按照预警电话通知顺序,通知相关负责人和有关单位,通知受威胁地点的人员撤离→矿应急机构根据现场情况进入应急准备阶段,制定和执行相应的预防性处置措施。

2)重大危险源失控或重大安全隐患出现事故征兆时,其程序是: 现场工作人员以最快的速度使用调度电话立即向调度室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出现事故征兆类别、时间、地点、简要经过、预警区域作为内容、人员分布等。情况紧急时,在向调度室报告的同时,采取井下无线通信系统、广播系统、人工方式(包括通知、发出相关信号)等方式向井下其他作业区域进行告警。

矿总调度接到预警报告后,立即按照预警电话通知顺序,通知相关负责人和有关单位,通知受威胁地点的人员撤离。特别紧急的预警信息要直接向矿主要领导和上级管理部门报告。

预警信息包括:事故征兆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及简要经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发生原因初步判断;预警起始时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等。

向上级报告包括:可能发生的事故性质、地点、可能的影响范围、预警区域涉及的巷道、通风系统、风流情况、瓦斯浓度及已采取的措施等。

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矿领导下达预警指令,宣布进入预警期。

④矿应急机构根据现场情况进入应急准备阶段,制定和落实相应的预防性处置措施。

⑤告警区域作业单位的当班负责人要立即落实矿应急机构(或调度室)下达的处置措施,并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继续报告预警信息。

监测监控系统发出声光信号民,或采取了系统自动断电措施,告警区域作业单位的当班负责人要立即报告调度室,并核实情况,要征求并听取调度室下达的预防与处置意见。

⑥一旦达到事故标准,启动相应应急响应,并按照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及时予以处置。

4.预警措施。宣布进入预警期后,根据即将发生的事故灾难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矿应急机构采取下列措施:

启动《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置计划》,根据现场情况,制定相关预防性处置措施。

责令有关单位和人员按照分工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加强对事故灾难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监控、预报和预警工作。

组织有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对事故灾难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事故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事故的级别。

④及时发布有关的事故灾难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以及应对措施。⑤通知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矿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

⑥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投入正常使用。

⑦组织有关单位、现场工作人员,必要时请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协同执行相关的处置措施。

⑧出现明显事故征兆的人员在报告、求援的同时,要做好自救、互救和避灾的一切准备。

⑨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等在遇到险情时有权在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指令,控制人员进入或关闭、限制使用有险情的区域。

5.预警解除

经矿应急机构组织评估显示不可能发生突发事故或者经采取相关措施危险已解除,经矿领导批准,由矿总调度室发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并措施。同时,继续组织监测监控。

篇2:预防与预警

摘要:学校维持和发展的最基本要素是资金,因此学校应加强资金管理意识,加强学校财务风险的预警与防范。本文就学校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减少财务风险与损失。

关键词:学校;财务风险;措施

21世纪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经济一体化和教育社会化,为适应这一潮流,我国的高中学校正在深化改革,实现“四化”,即办学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经济行为市场化、学校后勤社会化。本校作为重庆市级重点高完中学校,正参照高中学校管理模式,完善财务制度,减少财务风险。

学校财务风险指学校运营过程中因资金运动而带来的风险,集中表现在预算收支不平衡、资本结构不合理等方面。同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中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本校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扩建,我校基建资金的主要来源有:国家拨款、非税收入等。合理、高效地使用这些资金,避免损失和浪费是目前我校发展的主要问题。

学校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特殊的经济主体,随着其发展与建设,也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学校财务风险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现金收付实现制、教育事业经费和教育基建投资分离核算制度缺陷,诱因是学校事业收入的季节性与支出刚性的矛盾,应严格执行预算审批制度,加强成本核算意识,完善项目核算辅助帐,监控账外债务的变动情况,建立财务风险责任制,引进社会力量改革校办企业。

一、本校财务风险的来源

1、成本意识淡薄可能引起支付风险

虽然近年来,本校加强了部门成本核算力度,但各部门对于班级设置、课程设置及安排和教师聘用,从不进行成本核算,致使部分年级教学或培训不但不能赚取收益,还会造成支付教师各项费用的困难。

2、大额采购活动、维修工程形成的欠款可能引起的支付风险

大额采购是指学校成批量采购教学仪器设备、家具、用具等,这类采购一般合同约定或到验收合格后付款,并且供货方亦习惯于按付款进度开具销货发票,因而所签购货款一般都没有进入学校的负债账簿中,财务部门难以监控,一旦大批欠款到期,往往会造成支付困难。

3、后勤的粗放式管理可能引起的支付风险

到目前为止,我校后勤工作中仍存在部分因粗放管理造成管理漏洞,如:大宗采购较随意,统一采购报批手续不齐、不经政府采购统一配送、不经正常手续订立采买合同等,这种随意性的管理方式,严重影响着学校正常预算开支,容易造成支付困难。

4、基建工程欠款可能引起的支付风险

近年来,我校明显加大了基建投资规模,办学条件“瓶颈”迅速转变资金“瓶劲”,基建的投资规模及工程款的支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项目的完成进度。

二、本校采取应对财务风险的措施

1、尽快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对学校确定长期发展思路意义重大,它是对学校各项经济活动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和财务管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贯穿于学校经济活动全过程,通过对管理对象分别制定相应的财务风险控制指标,以财务报表、预算指标及其他相关财务资料为依据,采用数学模型、比例分析等一般方法,达到整体控制风险的目的。

2、加强预算管理

学校预算是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财务收支计划。一方面要求提高预

算与事业发展计划的关联性,确保预算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求提高预算的前瞻性,从而发挥预算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此外还要通过行政手段保证预算的严肃性,通过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计划性。

3、健全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保障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手段。健全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将有助于营造安全、高效的资金运行环境,有效实施资金安全防范,确保资金效益的发挥。

(1)营造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学校管理层应充分重视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积极支持和参与财务内部控制,将资金的安全作为控制的主要目标,确保财务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2)构建安全高效的会计系统,从会计业务流程中涉及资金业务的重点环节着手,通过建立会计责任制和操作规程,加强资金内部控制。

(3)着力构建规范的控制程序。控制程序是为合理地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实施管理指令、化解财务风险而采取的财经政策和程序。应坚持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基本原则,明确涉及资金支付和流动相关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制定财务收支审批管理办法和重大费用支出审批与授权制度;建立严格的资金收付授权批准制度;建立财务重大事项(包括大额资金收支)报告制度等等。

(4)严格规范基本建设投资控制。基本建设投资是学校基本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学校基本建设的决策者、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管理人员认真贯彻以规划、设计为重点的建设全过程控制认真学习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主动控制,长期坚持。目前,学校在改革的浪潮中,也接受着市场经济的洗礼,而学校维持和发展的最基本要素是资金,为此学校应加强资金管理意识,加强学校财务风险的预警与防范,最大地发挥学校资金的使用效益,使学校资金步入良性循环,减少风险与损失。

参考文献:《高等学校资金监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工作全书》

篇3:预防与预警

一、分析建筑安全事故智能预警系统构建与预防机制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缺少安全事故智能预警系统的投资

目前, 我国忽视对建筑安全事故智能预警方面的重视, 尤其缺少对建筑安全事故智能预警的人力、物力、金钱等方面的投资, 以至于缺少引进先进的安全事故智能预警方面技术、仪器等, 严重阻碍了我国安全事故智能预警系统的完美构成。其中, 在安全事故智能预警系统的整体监控方面及建筑场地的安全氛围等都存在着很大的漏洞。

2. 忽视建立建筑事故安全预警模式

随着现在科学技术以及仪器不断发展, 传统思维建立的安全事故智能预测体系与预警机制已经满足不了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如果缺少完善的建筑事故安全预警模式, 建立建筑事故安全预警的各个环节就不会环环紧扣, 尤其, 会忽视每个环节中发生的特殊情况。

3. 缺乏先进建筑安全事故预警的预测

我国在建筑安全事故智能预警系统构建中, 缺少提前对安全事故的预测, 所以现在发生建筑安全事故的频率越来越大。尤其, 我国建筑企业不会引进先进的建筑安全事故的预警技术, 同时也缺乏这方面的高科技技术人才, 以及不会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建筑安全事故预警的技术。

4. 建筑安全事故防范机制存在漏洞

目前, 我国建筑业忽视对建筑安全防范机制的建立, 没有完善建筑安全事故防范体系。尤其, 在建筑安全事故发生之前没有提前考虑建筑施工安全所存在的问题。而且, 在建筑施工单位或企业不重视建筑施工现场发生的意外事故, 不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科学仪器来积极处理建筑现场发生的事故。

二、建筑安全事故智能预警系统构建与预防机制研究的具体解决方案

1. 加大对安全事故智能预警系统的投资

建筑企业完整构建安全事故智能预警系统的基础就是有足够的人力、物力、金钱、技术以及先进仪器的投入。首先, 建筑企业要拥有严格的人员管理体系, 重视管理人员对建筑安全事故智能预警机器的保养和维修, 提高工作人员对安全事故智能预警仪器的准确使用以及技术培训等。然后, 建筑企业或投资者要做建筑安全事故智能预警体系和预防机制的坚实后盾, 尤其, 建筑企业要重视建筑场地内、外环境的安全氛围, 加大力度注重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防范。例如, 每到星期天时要抽出一个时间段, 定时定期的安排工作员工技术培训及培养建筑事故的安全意识。

再者, 建筑企业或者投资者要加大先进技术或者仪器的投入, 尤其在监控摄像方面, 根据现在监控仪器发展的趋势, 引进先进的监控仪器, 一定要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 保证在建筑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知道, 并且积极制定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案来处理建筑事故。

同时加大建筑业高科技人才的输入, 以安全事故智能预警体系为基础, 以系统科学原理为指导方向, 提前解决事故发生的隐患并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最后, 建筑企业或者投资商要加大对安全事故智能预警体系建立的全方位投资, 根据建筑事故发生的内、外因素, 正确解决问题。

2. 重视建立建筑事故安全预警模式

随着现在建筑业发展趋势不断扩大, 我们要运用科技技术、先进仪器, 完善建立建筑事故安全预警的模式。

第一, 建筑企业要集聚高科技人才, 以先进的科学设计思维为基础。同时, 全面收集关于安全事故智能预警系统的资料, 建立先进的信息管理库, 转变传统思维模式, 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例如:从监控数据开始, 输入建筑事故安全预警的相关资料, 建立数据库, 再运用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方法把数据库里面的信息分别输入数据融合模板和输出到数据融合模板, 并且可以把数据融合模板输出, 同时预警分析以及到预控对策。并且在历史检测数据中数据挖掘以及返回到数据融合模板等。所以, 我们要综合现代信息化建筑事故安全预警体系, 重新建立建筑事故安全预警模式。

第二, 建筑企业或者管理人员在进行建筑事故安全预警模式时, 克服各方面所存在的因素, 重视预警模式管理的方法流程。首先, 建筑安全事故预警模式的建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建筑安全预警的及时监测、准确地识别预警的信息、正确诊断、合理评价。尤其, 我们在建立建筑事故安全预警模式的基础上要加强建立一个完善的灵敏预警信息系统, 不光对建筑安全事故积极反应、处理, 还有对安全事故的历史监测、建筑安全事故的数据分析、数据库融合模板等都要加以科学化的处理, 增加其准确性和及时性。

3. 提高建筑安全事故预警的预测

在建筑安全事故智能预警系统构建与预防机制的同时, 建筑企业要提前做好建筑安全事故预警的评估和预测。尤其, 重视监测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中安全状态的分部情况, 同时根据现在建筑业的实际发展情况, 分析之前建筑业发生安全事故的先例, 结合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制定完善的建筑安全事故预警预测的指标体系。

最重要的一点, 必须符合科学性、系统性、及时性、完整性、可行性等标准全面地构建安全事故预警预测。同时, 建筑企业或者投资商要安排高科技人员提前建立安全预警管理系统信号设计, 以及根据建筑事故发生的大、小不同, 状态的不同, 提前制定不同等级的建筑安全事故预警提示。例如:“双红色”代表“危险状态”, “单红色”代表“逆境状态”, “淡黄色”代表“准逆境状态”等。所以, 提前制定一个完整的提示图是提高建筑安全事故预警的基础。另一方面, 全方位地思考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提高建筑工人对安全事故的认知。所以, 建筑企业或者部门在重视安全事故预警时, 准确地进行数据对比, 全面分析危险因素, 同时也要注意数据的动态变化, 加强关注建筑安全事故预警的预测。

4. 增强建立建筑安全事故防范机制

首先, 建筑企业要完善建立人员管理制度。从培养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开始, 全面构建预防机制的建立。因此, 建筑企业要建立完整、实用的预防机制管理制度, 安全部门要全方位的监管和监督, 从而减少我国在建筑业所发生的事故。再者, 建筑企业要结合现在建筑工人的实际情况, 合理改善建筑施工场地的环境、仪器、以及工人工作的范围等。尤其, 优化建筑施工场地的环境, 让建筑工人在工作的时候减轻心理压力和紧张, 全心全力的投入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 建筑企业一定要给建筑工人安排足量的休息时间。另为, 根据季节的不同, 作息时间也要合理的改动。然后, 对建筑仪器要定期的维护和修理, 尤其要科学使用仪器。另一方面, 建筑企业一定要增加高科技人才的输入, 同时对建筑施工单位一定要有手续或者证明才能施工。禁止无证, 无手续的施工单位或者建筑企业来进行施工。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 提高建筑施工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 同时也要以“安全第一”为准则。通过《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分析和探讨, 从中可以知道, 在增强建立建筑安全事故防范机制时, 要结合现在建筑业的实际情况, 认真落实安全防范追究人, 并且设立安全防范管理部门, 从中严格抓起和落实建筑安全事故的施工队伍。在建立建筑安全防范机制时, 不光要结合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还要根据国外一些安全防范机制的优点加以学习和借鉴。

三、结语

篇4:预防与预警

关键词:公共危机 预防预警 对策

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1000美元~3000美元之间时,该国的各种公共安全的事件处于高发期,目前我国正处在这个时期[1]。然而,中国目前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保障公共安全的有效体系,在对公共安全的理论和技术方面的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与国际水平仍有部分距离,特别是在面对公共危机的预防预警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对公共危机很好地预警,更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化“危”为“机”。具体问题如下:

(1)尽管各级主管部门制订了应急预案,但大部分应急预案不具有操作性。“非典”之前,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还处在前公共管理时期, “非典”之后的短短两年里,完成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构建工作,但应急预案编制起步较晚,目前很多地方的应急预案只是一种理念的设计,一旦发生情况,具体操作中还有很多难以预测的事情发生。更可怕的是,一些部门制订的应急预案仅仅是作为一种应付检查的“文件”而存在的,是纸上谈兵,不具备可操作性。充分暴露了很多应急预案是“启而不动”、“应不了急”、反而成为“应付预案”等严重弊病,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也是当前应急预案最普遍的弊病,一旦发生突发事情,所谓的应急预案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2)没有组建常设管理机构,无法履行公共协调职能。美国于1979年组建了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直接受美国总统领导,综合协调和指挥重大突发事件的最高领导机构。然而,在我国没有建立类似于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那样的常设性的公共危机管理综合协调部门,更没有从国家的安全的高度上,向经济发展那样,制订制定长期的反公共危机战略和应急计划,同样,在地方各级层面上也没有统一的公共危机管理综合协调部门。这些职能的履行主要依赖于各级政府的现行行政机构,一旦有突发状况,都是由我国政府或省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设立临时的应急机构,这些机构往往缺少常设性的、专业的、统一的公共危机管理部门及专业人员。这就造成对公共危机的预防预警先天发育不足,不能把公共危机的前期控制过程纳入规划与管理中,不易发现公共危机潜伏期的种种表征,更不能做到对公共危机的预警和防范。

(3)平时缺乏对危机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在各级教育系统中,没有开设关于危机教育的内容,仅仅偶尔举行一小部分预案的演习,这些演习缺乏真实性和突发性。由于教育内容的缺失,人民的公共危机意识淡漠,不利于人民了解公共危机的危害性。例如,美国的9 ·11事件发生时,世贸中心楼里面有超过2万名工作人员,当时只有几个楼梯可供撤离人员使用,但在遭受空袭到倒塌的短短一两个小时里,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安全而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只有2000余人遇难[2]。这与美国高度重视平时的训练和教育分不开,民众通过平时的教育和演习对紧急疏散过程比较熟悉,心理素质和处理能力都比较高。然而,这样的情况若出现在中国,其混乱程度和伤亡人数可想而知。

公共危机一旦发生,其破坏性比较大,如避免危机的发生或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必要,这就要求对公共危机做好预防和预警,既然我国在公共危机的预防预警中存在如上问题,笔者认为若想更好的预防预警公共危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集专家的智慧,制订科学、合理和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目前,我国一旦危机发生后,采取组织专家商定应对方案,这就有可能延误解决危机。不如平时组织各各行业的专家,制订科学、合理和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

第二,组建常设的公共危机管理机构,并明确其职能和任务。为解决依靠不够专业的临时应急机构去处理各种公共危机的弊端,在中央政府层面上,应尽快建立起具有会商决策和综合协调性质的常设性公共危机管理机构,并明确该机构的职能和任务,制定长期的反公共危机战略和应急计划,并协调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各级政府之间的工作,加强协同运转能力。在地方各级政府层面上,统筹计划,设立相应的对口公共危机管理部门,并根据本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具体的职能部门及组织形式。

第三,开展公共危机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强化危机意识。通过开展公共危机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并这些宣传和教育贯穿各教育阶段和教育层次中,从而让每个公民了解各种公共危机发生的过程、特征和危害, 强化公众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增强公共危机管理的必备知识,从而能够积極、主动配合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公共危机处理工作。

注释:

[1]刘鹏.我国省域中心城市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论文.2007(10):122-123.

[2]皇甫平丽,何德功,梁有昶,赵金川,荣守俊,李敬臣.国际抗震救灾借鉴[J].瞭望,2008(05):19-20.

参考文献:

[1]刘鹏.我国省域中心城市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论文.2007(10):122-123.

[2]皇甫平丽,何德功,梁有昶,赵金川,荣守俊,李敬臣.国际抗震救灾借鉴[J].瞭望,2008(05):19-20.

[3]胡振虎.应对公共危机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中国经济时报,2009(09):31-32.

篇5:灾害性天气预警预防制度

山西中强福山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一月

煤矿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

为贯彻落实,晋煤办明电[2016]32号文《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汛期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和临煤防发[2016]132号《临汾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开展煤矿防汛和防治水专项检查的通知》加强我公司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间联系,全面提高防灾和灾害处置能力,结合我公司实际,建立矿井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

一、预警的定义

预警,是指在灾害或灾难以及其他需要提防的危险发生之前,根据以往的总结的规律或观测得到的可能性前兆,向相关部门发出紧急信号,报告危险情况,以避免危害在不知情或准备不足的的情况下发生,从而最大程度的减低危害所造成的损失的行为。

二、重大气象灾害预警级别

按照灾害性天气气候强度标准和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程度,重大气象灾害被确定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四级预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Ⅰ级预警: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或者多省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极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5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5级。Ⅱ级预警: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特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4级、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达4级。Ⅲ级预警:

在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3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3级。Ⅱ级预警: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特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4级、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达4级。Ⅲ级预警:

在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3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3级。Ⅳ级预警:

在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较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2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2级。

四、预警信号分类

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暴、冰雹、雪灾、道路积冰等十一类。

调度室要设专人进行气象值班,收集天气信息,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要立即向全矿发出预警信号:

1、矿区内3小时降雨量预计达到50mm以上,或者已达到50mm 左右且降雨仍在继续;

2、发生大于200mm的暴风雪时;

3、灾害性天气造成供电线路接地、短路或供电线路倒架断线等;

4、风力超过6级的大风可能严重影响矿井的供电线路时;

5、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可能造成其它较大的危害时;

6、与大阳矿互通信息,在一方发生灾害可能危及另一方时。

五、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体系

1、省国土资源厅和省气象局,汛期继续联合开展自然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通过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卫视、气象信息网及时提供有效的预报预警信息。各有关媒体应确保预报预警信息向社会及时公布。

2、各市和县级、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指派专人注意收听、收(查)看发布的自然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当本地有三级以上预报预警信息时,应及时做好通知和应急防范工作。

3、县煤炭工业局在县政府的领导下,与气象、水利、地震、防汛抗旱等部门建立预警协调联动机制,随时通报台风、暴雨、暴雪、寒潮、震情、河流水库水文位等橙色、红色预警信息或警报、紧急警报、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建立了“自然灾害预警信息”联系专用电话,加强信息沟通。

4、县煤炭局根据市有关部门的橙色预警信息和警报、红色预警信息和紧急警报以及国家、县安全监管部门的预警通知。及时向县域各企业发出预警通知或紧急预警通知。

5、公司接到预警信息,必须对预警做出响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并在24小时内由矿调度室书面向县煤炭局报告矿井受自然灾害影响程度、采取的安全措施等情况。县煤炭局在橙色预警和警报时每天跟踪反馈一次;红色预警和紧急警报时12小时跟踪反馈一次;紧急情况随时跟踪。反馈情况县煤炭局汇总后及时报县人民政府。根据应急响应需要,必要时煤炭局将派出人员赴现场,检查、协调、指导防范级抢险救援工作。

6、预警结束后,应对预警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总结评估报告应在3个工作日内上报县煤炭局。矿山企业要按照煤炭、安监等部门的要求,及时反馈矿区降雨和停产撤人情况,县煤炭局及时调度和抽查预警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凡是工作不到位或者该停产撤人而没有停产撤人的,要当作事故对待,认真追查各个信息传递环节的责任,并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7、各级各部门要不断积累预警工作经验,完善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切实提高防范和处置各类事故灾难的工作能力,严防因灾害性天气引发各类事故灾难。

六、矿井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应对措施

1、严格执行汛期灾害性天气停工停产撤人制度。气象部门要认真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工作,对灾害性天气必须在第一时间,通过媒体、网络、手机短信等一切手段和渠道及时向社会和公众发布,同时将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向当地政府及各个部门报送。

2、接到预警信息和上级指令后,必须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应对工作。由调度室迅速发出警报,按预案中的避灾路线撤出井下所有施工地点全部人员。

3、预警信号的传达:接上级指令,由调度室电话通知矿属各单位,遇到特殊情况由保卫科负责治安保卫工作。

4、所有值班人员、副科级以上领导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调度值班制度,得到预警信号必须立即到调度室待命。险情发生时,由调度室负责向上级有关领导汇报,及时调进外援。

5、要积极做好灾害性天气应对的物资准备工作。提前将编制袋、铁丝、铁锹、应急照明灯、水泥、沙子、排水管及快速接头、备用水泵、劳动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建立专用仓库储备到位。

6、距掘进工作面不超过100米处必须安设与地面调度室相连通的电话,确保井上下通讯畅通,确保施工地点与调度室通讯联系畅通。

7、各有关单位必须组织全体职工学习相关自然灾害预警知识及相应救援预案情况,使全体职工做到心中有数,责任明确,要求每位职工都掌握相关救灾程序,都熟悉避灾撤人路线,确保险情发生时能及时汇报、撤离,把灾情减少到最低程度。

8、所有施工地点都必须悬挂避灾路线图,沿途揭示避灾标志牌,使所有进下人员都熟悉避灾撤人路线,人员撤离时,严格按标志路线撤退。

9、汛期之前,完成了井底水仓清挖工作,完成水泵联合试运转工作,完善个水平水泵的检查与维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雨季必须空出一个水仓,作为缓冲水仓备用,汛期杜绝按部就班执行谷峰排水。泵房、配电室工作人员在险情发生时要沉着冷静,在不接到撤离命令前,要坚守岗位,并随时保持联系。

10、严格执行“雨季三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灾害性天气应急处置方案,保证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停产撤人应急演习,确保灾害性天气撤人迅速,万无一失。

11、抓住红线,守住底线,严格执行极端天气停产撤人制度。严格按照“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四级响应机制。

篇6:煤矿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

纳雍县焦硐煤矿 二0一七年四月

纳雍县焦硐煤矿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

根据《纳雍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省煤炭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的要求,加强我矿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间联系,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及时掌握汛情水情,全面提高灾难防范和处置能力,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做好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自然灾害预警工作的重要性,及时开展“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工作。

全国近几年连续发生多起因灾害性天气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形势严峻,任务紧迫。加强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灾害性天气预警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我矿应高度重视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防、预警工作,充分认识建立“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认真研究,密切合作,及时开展此项工作,做到信息共享、反应迅速、协调有序、科学处置,避免灾害性天气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保障我矿安全生产。

二、我矿“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应对措施:

1、建立严格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防预警机制,严格执行汛期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规定。要认真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工作,对灾害性天气必须在第一时间,通过媒体、网络、手机短信等一切手段和渠道及时向公众发布,同时将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向当地政府及各个部门报送。

2、我矿接到预警信息和上级指令后,必须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应对工作。由调度室迅速发出警报,按预案中的避灾路线撤出井下所有施工地点全部人员。

3、预警信号:接上级指令,由调度室电话通知,遇到特殊情况由保卫部负责治安保卫工作。

4、所有值班人员、部门副职以上领导听到预警信号必须立即到调度室待命。(我矿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调度值班制度、矿领导带班制度和安全情况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汛期安全生产动态,保证安全生产信息上下畅通。)

5、险情发生时,由调度室负责向上级有关领导汇报,及时调进外援。

6、井下作业地点都有与地面调度室相连通的电话(电话距工作地点距离不得超过50米)确保井上下通讯畅通,确保作业地点与调度室通讯联系畅通。

7、各有关部门必须组织学习相关自然灾害预警知识及相应救援预案情况,使全体职工做到心中有数,责任明确,要求每位职工都掌握相关救灾程序,都熟悉避灾撤人路线,确保险情发生时能及时汇报、撤离,把灾情减少到最低程度。

8、所有作业地点都悬挂了避灾路线图,并健全了井下明显避灾标志,使所有井下人员都熟悉避灾撤人路线,人员撤离时,严格按标志路线安全撤离。

9、汛期之前,我矿必须完成井底水仓清挖工作,完成水泵联合试运转工作,完善各工作面水泵的检查与维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并将副水仓作为缓冲水仓备用。泵房、配电室工作人员在险情发生时要沉着冷静,在未接到撤离命令前,要坚守岗位,并随时保持联系。

10、我矿严格执行大到暴雨天气停产撤人制度、“雨季三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保证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停产撤人应急演习,确保灾害性天气撤人迅速,万无一失。

11、相邻矿井之间要加强联系,相互之间搞好区域联防,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确保相邻矿井的安全度汛。

12、引入保险机制,发挥保险机制防损减灾、经济补偿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弥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体系: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和贵州省气象局,汛期继续联合开展自然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通过贵州卫视和“贵州省气象信息网”及时提供有效的预报预警信息。各有关媒体应确保预报预警信息向社会及时公布。

各市和县级、乡级人民政府,以及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指派专人注意收听、收(查)看发布的自然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当本地有三级以上预报预警信息时,应及时做好通知和应急防范工作。纳雍县工科局在县政府的领导下,与气象、水利、地震、防汛抗旱等部门建立预警协调联动机制,随时通报台风、暴雨、暴雪、寒潮、震情、河流水库水文位等橙色、红色预警信息或警报、紧急警报、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建立了“自然灾害预警信息”联系专用电话,加强信息沟通。

根据市有关部门的橙色预警信息和警报、红色预警信息和紧急警报以及国家、纳雍县安全监管部门的预警通知。及时向我公司发出预警通知或紧急预警通知。

我矿接到预警信息和上级指令后,必须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并在24小时内由矿调度室书面向县煤炭局报告我矿受自然灾害影响程度、采取的安全措施等情况。纳雍县 煤炭局在橙色预警和警报时每天跟踪反馈一次;红色预警和紧急警报时12小时跟踪反馈一次;紧急情况随时跟踪。反馈情况给纳雍县煤炭局汇总后及时报纳雍县人民政府。根据应急响应需要,必要时煤炭局将派出人员赴现场,检查、协调、指导防范级抢险救援工作。

预警结束后,应对预警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总结评估报告应在3个工作日内上报纳雍县煤炭局。我公司做好情况反馈,纳雍县煤炭局及时调度和抽查预警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凡是工作不到位或者该停产撤人而没有停产撤人的,要当作事故对待,认真追查各个信息传递环节的责任,并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篇7:预防与预警

等餐饮单位夏季预防食物中毒的预警通知

全市团膳公司、学校、企事业集体食堂及餐饮单位:

近期,我市逐渐进入高温季节,是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高发时期。为进一步加强夏季集体用餐单位食品卫生管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团膳公司、学校、企事业集体食堂等经营单位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落实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采购、加工、分装、供应等关键环节的管理。

二、团膳公司和学校、企事业集体食堂必须持食品卫生(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并要对其健康状况实施动态监控。

三、严把进货渠道关,做好进货查验记录工作。禁止使用散装及来源不明食用油脂、不合格一次性筷子及餐具,严禁购买来路不明的肉制品及豆制品。

四、团膳公司、学校、企事业集体食堂禁止食用扁豆、四季豆、豆角、发芽土豆、青川鱼等高危食品。

五、完善食堂防尘防蝇设施,加强食堂室内外环境的清理,消除苍蝇孳生场所,食堂纱门纱窗、风幕机等防尘防蝇设施应安装到位,必要时增加苍蝇拍、粘蝇纸、灭蝇灯等。

六、防止生熟交叉污染。用于生熟食品的用具、容器、冰箱等要有明显区分标志。

七、食品贮存要控制好温度与时间。烹调好的熟食品须存放在熟食备餐间中,备餐间要求安装空调降温设施和紫外线空气消毒灯。烹调好的熟食品至员工食用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八、餐具、用具和容器要严格消毒。团膳公司和集体食堂一律要求采取煮沸、蒸汽、红外线或洗碗机等热力消毒方法,并做好保洁工作。

九、具有中央厨房经营外送快餐的团膳公司严禁超负荷加工快餐开展外送服务活动。烹调好的食品应贮存在熟食暂时存放间,要求安装空调降温设施和紫外线空气消毒灯。运输膳食应当采用封闭式专用车辆,车辆内配备货架、保温箱等设备。在每次配送前应进行清洗消毒。

十、做好食品留样工作,集体用餐单位供应的各类食品均要分别留样100克,置于消毒的密闭容器中,在冰箱内冷藏保留48小时。

以上通知,希各餐饮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昆山市卫生监督所

篇8:预防与预警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预防,风险预警,风险控制

一、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效用理论

效用理论是基于经济学上的效用观念和心理学上的主观概率而形成的定性分析理论。效用理论认为:面对一项风险决策任务时, 每项备选方案都被赋予决策者的主观价值, 即主观效用。它意味着当决策者权衡各备选方案收益、损失、利弊、得失之后, 将采用其中主观效用值最高的备选方案。决策者是以线性组合的方式对主观概率和主观效用值进行整合并选择主观期望效用值最大的行动方案的。在风险管理决策中, 一般用效用来衡量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 并以效用函数表示通常将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划分为三种, 即爱好风险、厌恶风险和不关心风险, 相应地将风险投资者划分为风险爱好者、风险厌恶者和风险中立者。这三种投资者具有不同的效用函数[1]。

(二) 投资组合理论

投资组合理论是指若干种证券组成的投资组合, 其收益是这些证券收益的加权平均数, 但是其风险不是这些证券风险的加权平均风险, 投资组合能降低非系统性风险。该理论认为, 组合金融资产的投资风险与收益之间存在一定的特殊关系, 投资风险分散具有规律性。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之上, 研究投资组合理论的意义在于:在投资决策中, 寻求一种最佳的投资组合, 即在同等风险条件下收益最高的投资组合或在同等收益条件下风险最小的投资组合。

(三)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就是在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市场理论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主要研究证券市场中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与风险资产之间的关系, 以及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二、财务风险的含义

(一) 财务风险定义

企业财务风险是风险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它强调的风险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竞争者, 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存在两种认识:

1. 狭义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的概念最先出现在财务管理领域, 其出发点是基于企业财务管理决策活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这种意义的财务风险又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在《财务管理》教科书中“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一节所涉及的财务风险的概念, 特指企业资本结构不同而影响企业支付本息能力的风险。另一种解释则是对债务融资风险的扩展, 认为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等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 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偏离, 因而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2]。

2. 广义的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 是企业所面临的全部风险的货币化的表现形态, 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 在当今高度货币化经济社会中, 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所面对和承受的各种风险, 其发生、发展和危害都集中地反映为企业的现实或潜在的经济利益损失, 各种非经济损失也可以按一定方式折算为经济损失。从这个角度来看, 企业的风险大小及损失程度都能够直接和清楚地表现于企业财务收支的变化之中, 表现为企业财务收益的减少。这种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界定方式有利于企业经营者从市场经济的高度, 以企业的价值或资金运动为主线来辨识、衡量、评价和处置所面临的全部风险 (并不仅仅局限于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 [3]。

(二) 财务风险的分类

企业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 都有可能转变为财务风险, 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与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是紧密相关的, 只要企业进行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 它就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应该说, 只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就会有资本的流通过程, 这就会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资本的流通过程, 既是财务风险的转移过程, 是财务风险的积聚过程, 最终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 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包含了四类, 即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存货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这是企业需要去全力面对的风险[4]。

(三) 财务风险的特征

1. 客观性。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即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无法回避它, 也无法消除它, 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 进而避免风险。财务风险的这一特性, 有助于人们主动去揭示引起财务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 从而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

2. 全面性。

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在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3. 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 也有可能不发生。

4. 双重性。

收益与损失共存性, 即风险与收益成正比, 风险越大收益越高, 反之风险越低收益也就越低。财务风险的这一特性有助于人们全面把握财务风险, 既要看到财务风险的危害性, 提高风险的控制能力, 避免风险损失;同时也要加强对财务风险规律的探索和研究, 准确把握时机, 进行科学决策, 谋取风险报酬。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企业理财环境发生急剧变化, 我国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同时财务风险对我国企业造成的危害性程度也日益加深。一方面, 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 绝大多数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 环境的急剧变化导致现代企业的财务活动在各个环节都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 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危害往往是巨大的, 不仅对企业造成巨大的直接损失, 而且对企业造成难以估量的间接损失。目前, 国际国内由于财务问题而发生重大危机乃至破产的企业日益增多。因此, 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财务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第一, 产品出现积压, 销售额出现非正常下降;第二, 现金流量不足, 企业不能及时偿还到期债务;第三, 现金大幅下降, 而应收账款中的坏账大幅度上升;第四, 原材料成本上升, 销售利润连续下滑;第五, 产生大额的或有负债;第六, 过度的贷款, 让企业支付利息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 并使企业从银行贷款的能力降低。

四、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目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 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 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 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般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 而企业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 这些因素存在企业之外, 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 资金结构不合理

企业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以及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关系。由于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失误等原因, 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负债在资金结构中比例过高, 企业的流动资产太少, 资金链断裂。

(三) 内部监控不健全

内部财务监控制度作为企业财务活动中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 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财务监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实施情况的好坏, 关系到企业财务管理的成败。内部财务监控制度不健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

(四) 信用风险意识薄弱

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机制下, 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 不但要在成本、价格上下功夫, 而且必须大量地运用商业信用促销。但是, 某些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为了扩大销售, 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情况做深入调查的情况下, 盲目地采用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来实现账面的高利润, 导致了大量的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5]。

(五)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只要有财务活动, 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然而在现实工作中, 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 财务决策不科学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主要原因[6]。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 投资决策能力较低, 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 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收益, 投资无法按期收回, 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七)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明

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 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 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资金流失严重, 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这主要存在于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关系中, 很多集团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关系十分混乱, 资金使用没有有效的监督与控制[7]。

五、完善企业财务风险预防、预警与控制的措施

在了解了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之后, 为了让企业能够及时的预防风险、控制风险, 提出了下面一些措施。

(一) 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加强风险监控

企业需要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 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财务预警系统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在财务风险监管中的积极作用, 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 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 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 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 并向经营者示警[8]。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全面分析各种不同风险的产生原因, 企业抵御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 加强现金流量管理, 保障资金安全

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稳健经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稳定充足的现金流。高度重视企业现金流管理, 牢固树立以资金管理为主导的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强化现金流管理意识。通过资金计划管理, 统筹管理现金流量, 有效进行资金综合平衡和适时调度, 挖掘资金潜力, 降低资金风险[9]。强化资金预算管理, 提高资金调度、融通和运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为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融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使资金管理更加全面、有效[10]。努力缩短资金循环周期, 防范资金风险, 保障资金运转安全。

(三) 加快应收账款回收, 减少坏账损失

应收账款的足额及时回收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保证。金融危机时期, 整个市场销路不畅, 货款回收难度系数加大, 国际金融环境变化莫测, 很多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货款的回收就显得尤为重要[11]。企业应适时改变货款结算方式, 减少信用期, 建议企业采取适度从紧的信用政策。而出口企业更应注意保持信息畅通, 随时关注金融危机最新动态和海外客户资信变化, 除选择安全稳健的结算方式外, 还须重视出口信用保险, 提高出口信用保险投入, 以防范收汇风险。对于已经形成而且收回难度较大的应收账款可采用应收账款抵押或通过国际保理来实现融资, 以减少坏账损失。

(四) 注重财务风险管理, 提升决策能力

准确把握财务风险、进行科学合理预测是企业控制未来财务风险的重要方法, 也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12]。企业应立足于市场, 健全风险防范和规避机制, 建立一套包括经济、财务、市场、政策等要素的完整财务信息系统, 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 对企业未来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做出科学预判, 当好企业战略决策的参谋助手。在决策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 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 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 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提升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

(五) 完善财务信息控制制度

完善财务信息控制制度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 健全有效的财务信息控制可以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和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因此, 企业应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以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为主要内容的报表分析和信息披露制度, 财务部门应及时将预警分析的结果和信息传递给企业决策层, 使决策者能够迅速发布指令, 采取措施, 防止局部风分险转化为系统风险。同时, 要增强审计的力度, 力求使企业财务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六) 协调好企业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只是企业组织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的目的就是使企业组织正常、有序地运行, 并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 预警系统应该同企业组织的其他子系统保持和谐的关系, 从而使得整个企业组织的高效运行[13]。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构建预警系统时, 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风险预警系统, 并不断地充实、完善其科学内容, 动态构建, 才能真正做到和谐发展。

(七) 提高财务从业人员素质

一些中小企业一般缺乏高素质的专业财务人员, 有的企业甚至没有专职的财务人员, 但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对企业财务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型的财务人员不仅要求掌握专业知识, 而且要求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现代管理方法;不仅要有高尚的敬业精神, 而且要具备进行信息处理、分析的能力。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是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最主要力量[14]。因此企业应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培养财会人员的风险观念, 使财务风险控制成为财会人员的自觉行为。

(八) 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稽核制度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向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包括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组织建设权责分明、交易处理程序适当、信息记录真实、披露及时、审计客观独立等内容[15]。必须要有以致力于消除隐患、堵塞漏洞、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宗旨和标志, 全方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多元的监控措施。只有这样,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才能发挥最大功效。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仍存在很多问题, 如人为调节利润, 对企业财产进行任意重估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企业应该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在制定这些制度的同时还要确保其能得以切实执行, 否则就会使预警系统形同虚设。

六、总结

上一篇:关于严以修身专题研讨发言下一篇:关于海底世界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