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工作

2024-06-23

警务工作(精选8篇)

篇1:警务工作

学校警务室工作制度-警务室工

作总结

警务室工作制度

XX中心小学警务室工作制度

为贯彻落实公安部“八条措施”,提高校园有警时间和有警密度,有效遏制涉校案件的发生,维护校园安全,我校开展建立校园警务室的试点工作

一、搭建校园警务室的工作平台

采取“三个一”的形式,即成立一套人马,成员由社区民警、消防民警、交巡警、刑警和校保卫科人员组成,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群策群力维护校园安全;设立一个牌子,即在校园内专门腾出一个办公场所作为校园警务室;建立一套台帐,专门设计了一套校园安全保

卫工作的台帐,记载开展校园工作的工作记录。校园警务室的建立,为公安机关与学校共同开展维护校园安全工作搭建起一个有力的工作平台。

二、健全校园警务室的工作制度

为了确保校园安全保卫工作落在实处,我校坚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通过每月召开一次例会、一次检查、一次通报、一次分析和一次整改,进一步规范校园的日常防范工作,全面提升校园治安综合防范能力。通过健全工作制度,各有关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共同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做到“四不放过”,即责任不落实不放过、隐患不查清不放过,措施不到位不放过、隐患不整改不放过。

三、落实校园警务室的工作措施

安排治安民警、社区民警、交警、消防警和刑警根据各自职责,定期研究校园的工作情况,及时掌握学校内外存在各类隐患和突发问题。对校内外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定人定时划区域,由各社区民警组织联防队员在学生上下

学、晚自习时间段进行徒步与车辆交替式巡逻,防止以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各类抢劫、抢夺、敲诈勒索等案件发生;针对学校附近电子游戏室、网吧、歌舞厅、录像厅等不良娱乐场所,由消防警对其进行查处、取缔,并加强对校园周边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及出租屋、旅馆的管理,为在校师生营造了良好的校外环境。警务室工作职责

警务室工作职责

http:///wenda/thread?tid=2d33266ec3db3dd8 社区和驻村民警是公安派出所从事治安防范、管理和群众工作的主要力量,主要承担五项职责任务,即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

开展群众工作:深入群众之中,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疾苦,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做好服务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的有关工作;及时受理报警求助,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群众申办

事项;积极参与排查调处民间矛盾纠纷,努力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向居民代表定期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掌握社情民意:及时收集、上报涉及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各类信息;定期排查、分析社情动态和突出治安问题;将收集、掌握的各类情况信息录入计算机,进行积累、分析、比对,切实做到基础工作信息化。

管理实有人口:全面准确地登记辖区实有人口,了解、掌握基本情况;熟悉可能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重点掌握列管的重点人口和监管对象的现实表现,开展对重点人口、监管对对象和有轻微违法人员的监督管理和帮教工作,落实工作措施;重点掌握出租房和暂住人口的动态情况。

组织安全防范:充分依靠基层组织,大力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指导治保会、保安队、义务巡逻队等群防群治力量的治安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形成严

密的群防群治网

络;广泛利用辖区资源,动员群众使用技防、物防设施,提高治安防范水平。

维护治安秩序:严格辖区公共场所、娱乐场所、特种行业、商贸市场、出租房屋和危险物品的治安管理,开展经常性的治安检查;督促、指导辖区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预防、减少各类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协助办理辖区各类治安行政案件,为侦破型事案件提供线索。4.学校警务室工作制度

学校警务室工作制度

为保障学校国有财产及广大师生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校内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的正常秩序,加强我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制定本制度。

1、认真落实学校有关安全保卫工作的精神和决议,在分管校长和政教处领导和指导下,全面、细致、扎实地做好我校的安全保卫工作

2、坚持24小时值勤制度,不得空岗。要认真做好值班记录。记录要存档在遇到火警、盗警事件时,要机警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疏导、警戒和必要的应急工作。

3、工作报告制度。经常向学校通报治安情况,分析学校周边治安形势,督促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4、安全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时刻注意观察经校门出入人员和车辆情况,遇到疑点应按规定进行例行检查事宜,要认真、细致盘查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政教处及分管校长报告。

5、建立校门出入证制度。各种车辆、人员携带大宗物品,如家电类、家具类、设备类、建材类等,对携带以上物品进校后还要带出的,由门卫办理带入物品登记,待出校时凭登记手续放行。对从校内携带上述物品出校的,凭有关部门开具的出门证放行。

6、出入证由政教处统一印制,由经批准的部门负责使用管理。安全管理

员对收回的出入证按月装订,上交政教处存档备查。

篇2:警务工作

一、当前治安形势下,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法,一方面能因应治安形势的新变化,树立起新的社区警务运作理念,建立起新的社区运作模式,由过去传统的依靠街道居委会、治保会为主的“粗放型”的行政运作模式,向新形的多元化的社区运作模式转变;另一方面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能够充分发挥社区民警主观能动性,调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辖区治安的维护,减少警情,减少犯罪活动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寓服务于管理之中,充分体现人民警察的价值观,同时也是提高管理措施减轻工作压力确保工作任务完成的必然要求。

(一)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是创新社区管理措施的一个重要内容。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有助于构建符合辖区实际的治安防控网络,是提高社区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内容。社区警务是公安基础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掌握社情民意最直接的渠道。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服务跟着需要走”的原则,创新社区警务管理措施,就是要规范社区民警职责任务、工作目标、程序、标准、要求和效果,从而建立起一套高效廉洁的管理机制。

(二)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是减轻社区民警工作压力的必然要求。在动态治安环境下,创新社区警务工作的方法,有助于民警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是压减社区民警工作的压力有效途径。现阶段社区民警几乎承担了各项公安工作,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可想而知。因此,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就是用科学管理制度形式,切实为社区民警解决心理负担过重、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压力过大。把社区民警真正从日常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能,以更好地规划社区治安防控的重点问题和做好群众工作,让社区民警沉得下去,走进群众之中,全面增强驾驭治安整体局面的能力。

(三)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是完成社区警务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是当前社区警务工作改革的必由之路,又是在当前警力不足、任务繁重情况下,实现社区民警工作效能最大化的重要保障。目前,社区民警普遍存在过分依赖现成的工作制度和传统的工作方式,无法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地开展工作。即使深入社区也“匆匆来、匆匆去”,简单布置一下防控工作,又忙于处理别的事情,直接影响了社区民警开展基础工作的主动性。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就是为了争取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力量的支持,提供各类便利条件,积极发挥社区民警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确保社区警务工作多元化、实效性。

二、近年来我区社区警务工作的主要创新举措及当前存在问题

经过几年来探索与实践,越秀区的社区警务创新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实行党员干部进社区指导工作。目前全区有269个社区,已建成警务室272个,配备社区民警316名。社区民警全部脱离派出所的行政值班组,根据社区的治安动态,实行弹性工作制。同时,选派270名中层党员领导干部进社区,切实加强对社区警务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及时为社区警务工作开展解决实际困难。

二是实行了岗位双向选择,落实责任捆绑制度。为调动社区民警的积极性,提高社区民警的工作水平,分局对派出所的勤务运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华乐所的试点实施“四班三运转”警务模式和岗位双向选择,让民警自主选择岗位,让岗位选择民警,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名民警能够选择自己喜欢并能胜任的岗位。同时,在矿泉所、登峰所试点实施派出所领导与社区民警实行治安责任捆绑。将民警分到警务片后,以片为单位进行治安责任捆绑,所领导成员也分到片区中与片区民警共同承担治安责任,按照《越秀区各警种破、压案奖励办法》进行考核和奖罚。已从被动型警务向主动型警务转移,提高了社区民警为群众的服务效能。

三是社区警务实施分片管理,科学划分责任区。按照公安部每位民警管理1000户、3000人至4000人的要求,我局各派出所按地域划分若干片区,每个片区的成员由社区民警、治安员和刑侦民警组成,每个片区设组长、副组长一人,片区实行捆绑制度,片区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各片区自行考核汇总派出所进行综合考评,将考核结果进行张榜公布。

四是全面落实了“四种治安防范”模式。各派出所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全面实现了群防群治基本物业管理模式、引入物业公司的综合物业管理模式、健全防盗门的防范模式和推广IC卡、门禁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相结合的技术防范四种模式。有效地实现了天网、地网的互动,人防、技防和物防的有效整合。2009年全区刑事发案比2008年下降17%,三类可防性案件与2008年同比下降18%。

五是构建了社区警务网,提供便民措施。根据社会发展和实际的需要,派出所主动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式,设立社区警务网,根据居民的需要设置法律法规宣传社区警务新闻,便民服务;外事咨询警示专栏,社区民警信箱等栏目,积极开展便民利民和治安防控工作。社区警务网开通以来,广大社区民警结合“大走访活动”,结合日常工作,为群众大办好事实事1481件,收到表扬信51封,锦旗23面。

六是警务前移,建立公共场所治安警务室,延伸社区警务进校园、进企业、进商贸。根据《越秀区公安分局加强公共场所治安警务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将社区民警治安防范触角延伸至各个角落。通过建立商贸、车站、医院和高校等

治安警务室,现建设32间,有效压减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确保了各类警情两位数下降,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二)目前社区警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推进社区警务工作中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社区警务工作中与现实的治安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先进社区的治安工作在现有工作措施下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在继续突破上遇到瓶颈问题,对社区警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有较大障碍。

一是部分社区民警政绩观不端正,工作平淡不讲求创新。面对严峻的治安形势,在社区民警中仍存在着对夯实基础工作的曲解,不能端正社区工作政绩观,错误认为基础工作难度大、时间长、出成绩难,不像刑侦部门破案后立功受奖,报纸有名,电视有影,电台有声,因此对工作抱着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工作责任心不强的情况。还有不少民警对开展社区基础工作,做群众工作不感兴趣,不扎实,不深入,不用心,不愿意把精力集中在夯实社区基础工作上。

二是非警务工作量过多,忙于应付繁杂的事务。近几年来,社区民警一方面要忙于应付各种各样的名目繁多的检查,另一方面由于街道司法组织工作不完善,不到位,一旦发生居民纠纷,社区民警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调解处理。不少社区民警反映由于非警务工作增多,很难保证每周不少于20小时在社区做基础工作。

三是社区警务相对独立的运作机制流于形式。派出所集打击、防范、服务、管理于一体,任务非常繁重,警力不足,不得不动用社区民警参加维护稳定和各种大型群众活动安全保卫工作,此外手工填写的台帐比较多,个别台帐内容还需再次输入电脑,造成重复输入,加重了社区民警的工作压力,特别治安复杂的的社区民警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压力更加大,身心更加疲惫。

四是社区民警缺少系统的专业培训。社区民警有别于其他警种的自身要求,随着社会化的多元化管理,对社区民警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仅凭“经验”办事和“吃老本”已不能适应社区治安形势发展的需要,但目前社区民警除新警上岗前作筒单的岗前培训外,正式上岗后很少接受专门培训。当前,各警种培训活动日益增多,但作为社区民警还缺少系统的、针对性强的、专业化的培训,给新形势下的社区警务工作开展带来被动局面。

三、借鉴先进经验,积极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

社区警务工作方法的创新其出发点是依托社区,立足社区,组织社区民警开展辖区治安防控工作,深入社区充分了解社情民意,社区工作存在问题和不足,因情施策,因势利导,在实际工作中创新工作方法,力求在社区警务工作中取得新突破。下面,通过归纳和总结我区优秀社区民警的一些有效的工作方法,从社区防控、社区管理和群众工作上为社区民警创新工作法提供借鉴。

(一)“五字”工作法。一些社区民警习惯以简单的几个字总结自己的工作方法,便于运用和记忆。“五字”工作法就是其中一种,只要把靠、爱、深、细、实五个字牢记于心,社区警务工作就会出成效。“靠”就是依靠当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争取居委领导的大力支持。加强以居委会的沟通,互相协调,主动联系,通报治安情况,了解社区动态,达成共识,使许多难以落实的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爱”就是关爱百姓,热情服务以爱心解民忧,送温暖,充分体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深”就是社区民警要深入到居民群众家中、学校、企业单位,长期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熟知辖区治安状况,并从群众中获取治安预警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化解矛盾。“细”是要求治安防范工作应从细微处着手,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认真发现不稳定因素,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群众普遍关注的“小事”,要细心及时处理。“实”就是工作往实里干,要以实干的精神,溶于群众,接触群众做好治安防范工作,发动群众齐抓共管,压减三类可防性案件,压减原始警情和确认警情,结合工作,关心群众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自觉地挑战压力,尽职尽责,持之以恒的实干,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实事求是地巧干。

(二)“三台一站”工作法。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开设社区综合信息平台能有效向辖区群众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告知辖区治安状况,提高自防能力,实现以信息为导向的打击与预防机制,以管理促服务的机制,让信息化为现实斗争服务。华乐所华侨新村社区民警贺毅发挥社区警务室信息化功能,探索出“三台一站”工作法:一是短信群发平台。利用警务室建立“短信群发平台”,针对辖区治安状况进行研判,第一时间向群众发送安全防范短信,提醒住户做好安全防范。仅2009年发送短信5310多条,减少了社区各类治安案件的发生。二是开通社区警务室电子博客、网上警务室平台。利用网上警务室电子以及个人电子邮箱等平台实行三公开:公开社区民警个人资料、公开治安信息、公开服务项目。共受收到群众意见和建议413条,达到了“社区管理共参与,治安防范皆有责”的效果。三是建立“两级报警”平台,在社区中推广居民能接受的低价家庭联网报警器,目前社区大部分住户和机团单位加入“两级报警系统”,凡加入的住户或机团单位未曾发生过入屋盗窃案,探索一条社区安全防范的新路子。四是发挥警务室是群众服务站的作用。在建立“社区三台”治安防范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行警务室24小时勤务运作模式,实现了“灯要亮,门要开,事要办,群众要满意”的目标,让警务室成为百姓心中设在家门口的派出所。

(三)“四勤“工作法。社区民警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力量,民警工作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区警务工作成效,因此,“四勤”工作法是社区民警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一是勤宣传。积极深入社区采取上门、宣传栏、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行治安防范宣传,动员社区社会力量协助搞好社区的治安防范,动员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工作,主动检举揭发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树立社会正气,营造共同打击违法犯罪的社会氛围。二是勤上门,要主动深入居民家中,了解居民生活状况,引导和教育居民住户做好自防意识,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提高群众对治安工作的满意度。三是勤登记。在社区工作中,要做好记录,将社情民情,逐条登记下来,熟记于心,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使社区工作深受群众认同。四是勤观察。要善于观察社区的人和事,及时发现可疑治安隐患和消防隐

患,让事故处理在萌芽状态。

(四)“六员统管”工作法。社会治安秩序稳定,群众安居乐业,不能单靠社区民警单条腿走路,必须有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熟悉社区情况的社会辅警力量。社区民警要把辖内的保安员、联防队员、义务巡防队员、大楼大院的物管员、出租屋协管员、群众治安积极分子组织协调起来,由社区民警统一管理、统一指挥,实行“六员统管”,形成社区治安防控的坚强支柱。要定期向他们通报治安状况,传授公共安全防范知识,预防犯罪的技能,盘查、询问的技巧,做好值班记录。还要关心他们身体健康,家庭情况,对家庭生活有困难,要上门走访,想方设法帮助其解决困难,对身体有病队员要给予照顾,合理安排工作,把大家融合在一起,思想统一,目标一致,步调一致,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三强”“四心”“四民”工作法。社区警务工作要注重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是扩展社区警务工作范畴,提高社区警务工作效能的有效途径。六榕所社区警务女子中队立足社区治安实际和群众工作,摸索出“三强”“四心”“四民”的工作法,不单整体推进了社区防控工作的开展,还有效的拉近了警民关系,成为社区警务建设的新亮点。“三强”就是要求每个社区民警强管理、强防范、强整治。“四心”即恒心、关心、耐心、细心。“四民”是爱民、为民、便民、亲民。只要做到了“三强”“四心”“四民”,不仅使社区警务工作得心应手,还大大加强了警民魚水情的关系。

篇3:警务车辆的日常管理工作研究

1 建立警务车辆管理的长效机制

警务车辆是公安干警执法的重要代步工具, 良好的车况和性能对于公安干警执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让公安干警在执法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和战机。为了加强对警务车辆的日常管理工作, 我们必须要建立警务车辆管理的长效机制,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 建立和坚持警务车辆的例保制度

目前, 警务车辆的管理大都实行定人保管制度。在此基础之上, 笔者认为还应该建立与其相适应的警务车辆例保制度。例保制度的建立要求警务车辆的保管人员定期将警务车辆的例保情况上报。上级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对警务车辆的例保情况进行审核, 一旦发现警务车辆由于例保不到位或因为没有例保而造成警务车辆损坏的, 必须要给予驾驶员以相应的惩戒。对于那些在警务车辆全年驾驶中因为违章驾驶而发生交通事故的驾驶员也应该给予相应的惩罚。不过对于那些全年安全驾驶的警务车辆驾驶人员也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做到奖惩结合, 有效调动警务车辆驾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1.2 建立完善的警务车辆定期保养和报废制度

警务车辆的定期保养是非常重要的, 车辆行驶到一定的路程之后必须要对其进行保养, 从而有效防止警务车辆的机械超强度工作, 造成车辆的损毁, 进而影响交通执法工作。但是, 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 部分警务车辆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定期保养。基于此种情况, 我们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定期保养制度, 一旦发现警车没有得到定期保养, 对相关人员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惩戒。除此之外, 对于那些业已达到报废年限的车辆也坚决不允许再使用, 从而有效消除警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 建立警务车辆驾驶员管理的长效机制

警务车辆的质量再好也需要有专人进行长期维护, 一辆好的警车必须要相应的配置一名优秀的驾驶员才可以让其延长使用寿命, 才能有效配合交警执行执法任务。笔者认为, 警务车辆的驾驶员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必须要具备两种基本意识:首先, 要确保警务车辆的行驶安全;其次, 要把自己的任务完成好。基于此种情况, 我们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警务车辆驾驶员管理的长效机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式着手:

2.1 把好选人关

警务车辆的驾驶员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工作, 他 (她) 关系着公安干警执法工作能否顺利完成。因此, 警务车辆的驾驶员选择的首要条件就是驾驶技术过硬。除此之外, 还应该能够管好车、养好车, 熟悉基本的汽车维修常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具有一定年限的行车安全记录。上述条件都是选择警务车辆驾驶员的必备条件, 必须严格执行。

2.2 组织安全学习

警务车辆能否安全行驶与执法是否可以顺利有效的执行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 相关部门必须要定期组织警务车辆的驾驶员学习《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并对其学习成果进行有效考核。进而强化公安干警警务车辆驾驶员的安全行车意识, 避免部分驾驶员在执法过程中违法行车事件的发生。除此之外, 我们还要加强对警务车辆驾驶员的职业责任感和荣辱观教育, 消除存留在他们脑中的特权思想, 保障他们的行车安全。

2.3 建立值班备勤制度

公安干警执法在一天二十四小时内随时可能进行, 为了确保警务车辆可以及时、快速、高效的配合执法人员进行执法, 我们必须要建立值班备勤制度, 二十四小时安排有驾驶员值班, 从而避免需要紧急用车却找不到驾驶员的尴尬局面。除此之外, 我们必须要求非值班人员也要做到二十四小时待命, 随时准备出发。这也是作为一名警务车辆驾驶员必须要承担的基本职责。

2.4 加强对擅用警车的处罚力度

擅自私用交警警务车辆的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已经不乏少数。部分驾驶员为了自身的利益可能会擅自用车, 或借给其他非警务人员。这种现象的存在可能会严重影响到交警执法。因此, 我们必须要加强对擅用警车人员的处罚力度。一经发现绝不姑息。除此之外, 相关部门还应该建立警车出车每日登记台册, 对于警车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管, 从而有效防止警务车辆的擅用、滥用。

3 结语

警务车辆的日常管理工作是一件非常复杂且长期的工作, 它需要有专门的制度配以执行才能有效完成。同时也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具有认真负责的执行态度才能最终完成。希望本文的写作可以给相关管理人员以经验上的启示, 不断探索有效的警务车辆管理办法, 提高警务车辆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煜华, 刘奎.对应急状态下公安后勤保障工作的思考[J].辽宁警专学报, 2009 (02) .

篇4:英国新警务工作模式探究

一、社区警务

“社区”这一概念最初由德国学者Ferdinand Tonnies在其著作《社区与社会》中首次提出,他将社区定义为具有相同价值取向、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而社区警务(community policing)的概念则相对争议较大,概括起来其基本内涵是:首先,社区警务并非社区概念与警务概念的简单相加,而是体现了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警察以社区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警务工作积极参与并融入社区生活;社区的民众则通过巡逻、邻里守望等行为,参与治安工作。警察与居民双向互动,将警务工作与社区民众有机结合。其次,社区警务的目的在于通过警察和社区的合作共同解决社区的治安问题。警察的工作任务在于维护社会秩序,社区居民的诉求在于保证所在社区的安全,二者目的的结合点在于阻止社区内犯罪,保障社区内秩序。再次,警察的基本工作内容不再局限于预防和侦破犯罪,而是承担着全面维护社会秩序的义务。

社区警务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由于英国警察界推广警察队伍现代化的理念,警察以巡逻车取代步行巡逻,并开始使用高科技通信技术和侦查技术,以侦破案件为首要任务,警察与社区的关系逐渐疏远。同时,英国警界丑闻频出,民众对于警界的信赖度和支持度降到低谷,甚至发生了反对警察的暴力骚乱事件。为了恢复民众对于警察机构的支持,缓和警民关系,英国警界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社区警务制度。因而,社区警务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与社区民众的合作获得执法活动的合法性来源,主张警民合作。

经过一段时间实践证明,社区警务制度在英国并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根据英国警方对于警察、公众和政治任务的调查,警察的主要工作内容应当包括预防犯罪、犯罪侦破、保护公共安全及为公众提供扶持和帮助等四个方面。但在实践中,警察仍然将工作的重心置于犯罪侦破,这与普通民众的生活相距甚远。警民关系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在此背景下,2001年英国基于社区警务的经验,开始了大规模的邻里警务试点工作。具体内容包括:第一,根据警察对社区情况的熟悉与否派遣人员,选择对社区情况熟悉的警员开展预防犯罪的工作;第二,选择部分治安状况差、犯罪高发的社区为试点,增强街面巡逻,甚至以步行巡逻取代巡逻车,维护社区秩序;第三,就社区常见问题与民众沟通,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赢得社区居民的好感。

二、问题导向型警务

随着社区警务制度的推广,大量警察投入社区并以解决社区居民的困难为主要工作。面对社区日常工作的烦琐性和重复性,如果仍然使用直接针对案件本身逐个解决的办案方法,会造成警察疲于应对、无法满足社区居民要求的局面。因此,新的办案方法问题导向型警务应运而生。

问题导向型警务最早由美国学者Herman Goldstein于1979年提出。他主张警察办案应当遵循6个步骤:第一,警察应当主动接触和应对案件,而不限于被动地等待案件的告诉;第二,警察需要全面系统地调查问题,明确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以及问题所具有的特征;第三,警察应当科学合理地分析问题;第四,警察应当将分析后的问题按重要性分类;第五,警察面对不同的问题,应当主动寻找最适合的解决方法;第六,建立并完善对于警察的评估和问责制度。以上六点,概括起来就是警察在办案过程中应当主动地发现问题、合理地分析问题并最终有效地解决问题。

问题导向型警务的目的在于要求警察运用分析的方法,找到社区警务问题的普遍性,进而制定根本性和全面性的解决方法。这种方法之所以可行,根据英国警察学家惕厉和雷库克的研究,是因为社区警务中常见犯罪往往存在一些共性,包括受害人、犯罪地点、犯罪分子、失窃物品种类、受害人特征和犯罪行为的时间点以及季节都存在着共性,因此一旦实现对某一类型犯罪的全面分析,就有可能找到对这一类犯罪的解决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更好更彻底地解决问题,问题导向型警务并不是一味要求使用强制手段解决问题。相反,其鼓励警察试验包括非强制手段在内的多种方法,最终找到既高效又体现人文关怀的最佳方案。

在英国,为了帮助警察分析推理,以应对千变万化的现实问题,警察推广了一些可以普遍适用的方法,其中的代表就是四步工作法,四个步骤分别是细查、分析、应对和评估。

三、 情报导向型警务

通常认为,情报导向型警务是指全面收集违法犯罪行为的相关信息,并进行细致深刻的分析,以此实现侦破犯罪的目的。决策者基于此从全面战略和具体战术的角度制定警务活动的方案。20世纪80年代末,情报导向型警务理论(intelligence-led policing)最先由英国学者提出。到了90年代,由于警察数量不断增加,庞大的费用给英国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据调查,当时英国内政部预算的2/3都用于警务工作。然而,开支和人员的增加并没有产生良好的效果。因此,英国政府改变思路,提出引入情报手段预防和打击犯罪,进而提高警察的侦查和治安能力。

随后,内政部建立了国家犯罪情报局。2000年11月,国家犯罪情报局在英国高级警官协会的支持下,建立了标准化的情报模式,并经各地区首席警官同意,成为全国性的统一标准——国家情报模式(National Intelligence Model)。2005年,英国国家警务中心出台了英国情报模式指导手册,象征着国家情报模式的正式确立。

国家情报模式分为三个层次:基层情报工作以本区域为开展工作的对象,中层情报工作以跨地区犯罪为工作对象,往往涉及多个警务部门的合作和资源共享,最高层情报工作则以全国性或跨国案件为工作目标。战术目标与合作组和战略目标与合作组两大机构是国家情报模式的主导机构,前者负责日常工作,即情报收集、情报分析、行动方案的制定、工作任务的分配和总结评价,后者负责制定全国情报工作的战略等宏观工作。

情报导向型警务的核心在于通过各种手段获得犯罪分子的相关情报,以实现预防和打击犯罪的目的。在具体的实践中,获取情报的方式多种多样,并常与高科技手段相结合,既有秘密的跟踪、监视、监听,也有公开的巡逻和盘查,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但无论是何种方法所获得的情报,经过收集和分析,最终会产生四种成果:第一,战略评估,即对于发展形势的全面估计,对犯罪行为的现状和发展进行科学的判断,以此确定工作的重心和警务资源的分配。第二,战术评估,即根据目前具体的犯罪行为和特点进行评测,制定短时期内工作的方案。第三,目标档案,即针对犯罪行为人进行的描述和分析。第四,问题档案,即对犯罪问题的描述和分析,涵盖犯罪多发场所、犯罪高发人群和犯罪主要对象等。

情报导向型警务由国家专门制定相关政策进行实施,且符合传统的以侦破犯罪为主要任务的警察观念,因此,一经推出便被迅速推广开来。在实践中,也由于尊重警务活动的专业性而规避了社区警务和问题导向型警务的弱点,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英国现代警务制度研究”(2012BZZ003)的阶段性成果】

篇5:警务工作

骆名远/文

2006年,公安部下发《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部署在全国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笔者通过对一些地方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学习与考察,结合本人对社区和农村警务的理解,就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与警务室的关系谈一点粗浅看法。

社区(农村)警务是警察带领、指导、支持社区居民,立足社区实际,研究社区问题,开发社区资源,改造社区环境,组织社区协作,强化自卫互助,从而全面、系统、长效地维护社区公共安全、促进社区发展的警务思想、警务模式和警务方法体系的总称;是警察与社会公众有机结合,共同发展和解决社区治安问题的一项具体的行为。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警务方式,更是一种警务理念与思想。它要求社区(驻村)民警立足于社区,开展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以社区资源为基础,以社区居民为主体,以社区需要为导向,以社区自治为特征,以社区服务为内容,以社区发展为目的。其原则是“以防为主”,即:社区民警的着力点在预防犯罪;核心是改善与密切警民关系。主要任务,公安部在《决定》中已具体明确,即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

警务室是公安派出所设在社区和农村村镇的一个民警接待群众的办公场所,又是民警的落脚点。在离派出所比较远地方,警务室既是民警工作的地方,也是民警生活的地方。公安部《决定》中要求在城市原则上以社区为单位划分警务区、配置社区民警,在农村以一个或多个行政村划分一个警务区、配置驻村民警。

社区和农村警务与警务室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社区(农村)警务属于软件建设范畴,内容具体明确,是实实在在的硬性任务。警务室是方便民警开展社区(农村)警务的一个工作平台,属于硬件建设范畴,是警务工作外在表现形式之一,不是硬性的任务,其标准也没硬性要求。

篇6:警务室工作规范

一、警务室民警在社区工作时间每周不少于20小时。每周接待群众时间不少于3个半天,其中双休日的接待时间不少于1个半天。并充分考虑方便群众的工作、生活。除调解纠纷、案件查处等必须在警务室处理的事务外,警务室民警要为群众办理户口等其它业务。

二、警务室要定期或不定期向辖区居民通报治安情况和辖区警务工作情况,增强辖区居民防范的意识和针对性。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由辖区单位、居(村)委会、治保会和群众参加的汇报会,向群众汇报工作,听取意见和建议。

三、警务室民警每个工作日须检查“警民联系箱”,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建议和求助等事项。

四、警务室民警在警务室工作时,应按规定着装,举止端庄,文明礼貌。

五、警务室应保持整洁卫生,工作台账等内部资料必须妥善保管,防止丢失。

警务室工作纪律

一、及时接处警,认真做好记录,笔录、调查处置,不得推诿刁难,久拖不决。

二、严禁在办案、办证中接受当事人请吃喝,送钱物。

三、严禁打人骂人,刑讯逼供;严禁滥用枪支、械具。

四、严禁乱罚款、乱收费、违法实施处罚。

五、严禁执行公安部“五条禁令”。

警务室工作职责

社区和驻村民警是公安派出所从事治安防范、管理和群众工作的主要力量,主要承担五项职责任务,及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惠。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

一、开展群众工作;深入群众之中,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疾苦,尽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做好服务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的有关工作;及时受理报警求助,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群众申办事项;积极参加与排查调处民间矛盾纠纷,努力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向居(村)民代表定期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

二、掌握社情民意;及时收集、上报涉及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各类信息;定期排查、分析社情动态和突出治安问题;将收集、掌握的各类情况信息录入计算机,进行积累、分析、比对,切实做到基础工作信息化。

三、管理实有人口;全面准确地登记辖区实有人口了解、掌握基本情况;熟悉可能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重点掌握列管的重点人和监督对象的现实表现,开展对重点人口、监督对象和有轻微违法人员的监督管理和帮教工作,落实工作措施;重点掌握出租房和暂住人口的动态情况。

四、组织安全防范;充分依靠基层组织,大力开展安全

防范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指导治保会、保安队、义务巡逻队等群防群治力量的治安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形成严密的群防群治网络;广泛利用辖区资源,动员群众使用技防、物防设施,提高治安防范水平。

篇7:社区警务工作检查工作总结

关于##社区警务工作检查情况的报告

务川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于二0一0年九月十九日,对##镇三个社区警务室检查了,并走访了部分社区群众,还进行了测评。检查结束后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县公安局、###镇政府和##派出所的社区警务工作的汇报。检查组成员就检查情况进行了发言,最后,检查组组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进行了总结。

社区警务工作是推动警力不沉,夯实基础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警务是社区居民在警察带领、指导、支持下采取各种合法手段、方式,充分研究社区问题,开发社区资源,改造社区环境,强化自卫互助,以全面系统、长效维持社区公共安全的思想理念,以及开展各种活动的方式、方法的统称。其实质就是要求警察立足于社区,积极开展各项宣传工作,动员和组织社区群众,实行警民合作,不断增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各项治安管理,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

一、取得的成绩

县公安局紧紧结合我县社区工作的实际,与##镇党政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从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入手,深入推进社区警务工作,全面提升了##派出所基础工作水平。社区警务室的工作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治安巡逻、先期处警、信息采集、人口管理、纠纷调处、安全防范、行政管理等工作职能得到切实的履行,城区治安防控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城区群众对治安工作的满意度和见警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创造了连续40个月“两抢”零发案率的优异成绩。

二、存在的问题

1、资料规范程度有一定差距,如:治安治理制度资料欠缺,履行一行承诺。

2、警务室硬件配件设备不够,信息化建设程度低。

3、警务室办公场所不够,硬件不够。

4、社区民警与群众的见面率不高,召开居民代表次数不够。

三、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对社区警务工作重要性深化认识,提升理念

各级领导干部和干警要充分认识到社区警务工作的重要性,在软、硬件上多支持、多理解、多配合社区警务工作,加

快三个社区警务工作建设的步伐,通过社区警务建设,推动和促进基层政权建设,确保一方平安。

(二)加强领导,强化协作

县公安局、##镇要进一步的加强对社区警务工作的领导。在工作中,社区干警要充分依靠社区党组织,主动沟通联系,建立社区义务联防巡逻机制,警务区域宣传机制和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要依靠群众,定期召开安全防范例会,发动群众建立门户楼群守望联防机制,预防各类案件的发生。要通过各种渠道主动收集、掌握各类信息,及时发现并解决突出的治安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切实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

(三)强化学习,提高素质

社区干警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只有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才能适应。

一是要认识学习掌握党的方针政策,熟悉法律法规,在服务群众中,才能及时准确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才能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并能依法及时调处各类纠纷和查处案件。

二是要熟悉并掌握在*状况。要坚持“日进五家,月熟百户”,并逐街逐户绘制辖区平面图,掌握社区的地理环境、人口状况、行业分布、发案地段等情况,并熟记于心。

(四)扎实工作,贴近群众

一是工作要扎实,不弄虚作假,通过走访调查,做好宣传发动、人口管理、纠纷排查等工作。

二是要朴下身子,沉在责任区,入百家门,知干家事,了解基本情况,掌握治安信息,积累资料,及时分析整理,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尽心尽力为社区群众办实事。

三是要交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多听群众呼声,多听群众意见,主动和困难户交朋友,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做群众的贴心人,通过扎实工作,贴近群众,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五)健全机制,注重实效

要坚持科学用警、科技强警,以落实责任制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和认真落实与文相配套的考核、监督机制,确保警力下沉,警务工作前移,保证社区警务工作有效运转。要把宣传、解决相应的奖惩、激励、政治、经济待遇,营造良好环境。发动、组织群众参与治安防范工作作为民警的一项基本功纳入工作考核,充分挖掘、利用社区资源,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治安防控网络。

公安局、##镇、社区以及各重点单位要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协作,促进社区警务活动与现有的物业管理、小区管理、重点区域的管理的部门在资源共享、防范共抓、责任共担等方面的有机结合。

(六)有为位位,保障投入

篇8:浅论社区警务工作的基本方法

一、积极开展安全防范教育

(一) 定期召开社区安全防范会议

通过社区安全防范会议, 警方定期向社区居民通报社会治安情况以及犯罪活动的新形势与新特点, 与社区居民共同讨论社区安全防范的措施与整体解决方案, 及时提醒社区居民注意各种安全问题。开展法制教育宣传和治安防范知识、技能宣传等普及性的活动。同时, 让社区居民了解在安全防范方面投入的必要性。通过开展这些大众化的普及活动, 吸引社区内的居民参加, 寓教于乐, 与他们建立关系, 为组织他们进一步参与社区警务活动创造条件。

(二) 免费发放安全防范宣传手册

主要包括:警方与社区合作免费制作与发放《预防犯罪实用手册》、《居民安全防范宣传手册》、《如何防传销》、《如何防盗抢》、《如何防诈骗》、《注重儿童安全教育》、《正确使用和保管居民身份证》、《正确使用和保管各类银行卡》、《学会有效报警、求助和依法保护自己》等安全防范资料, 通过这些图文并茂、言简意赅的资料, 使社区居民能够迅速了解和掌握各种安全防范常识。

二、努力普及自卫互助

(一) 建立群防群治组织

群防群治是群众性、互助性自防自治活动的简称。具体说来, 是指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和专门机关指导下, 群众自己组织起来, 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活动, 维护所在地区, 或单位治安的一种活动, 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原则。

我国群防群治组织主要有社区治保会、巡防队、单位内保组织、保安服务公司等, 这些组织在预防与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中, 特别是在化解社区群众矛盾纠纷、宣传综治和法律知识、帮教“两劳”回归人员、挽救失足青少年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

(二) 组织邻里间聚会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过去人们住的是平房、大杂院, 大家彼此非常熟悉, 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 互相帮助, 邻居们相处的比亲戚还亲。随着社会的发展, 城市居民的住房普遍得到了改善, 纷纷都搬进了楼房, 谁也不管谁, 谁也不认识谁, 由于缺少人际交往的条件与环境, 邻里之间的关系很淡漠, 不利于相互之间开展邻里守望与自卫互助, 也不利于警方的防范工作。因此, 鼓励社区居民一起聚会, 例如, 举办全区性的综合晚会、观影晚会、文艺演出等活动。社区警务工作者可以在这些活动中亮相, 介绍机构的工作, 让所有居民有机会初步结识社区警务工作人员, 让全区居民知道社区警务机构及工作人员已在该区工作, 并接受有关社区犯罪活动情况的教育, 从而使社区居民更为踊跃、更加负责地承担起保卫社区治安的责任。

三、广泛收集社区安全信息

广泛收集社区安全信息, 是顺利实现社区警务工作目标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收集社区安全信息不应仅仅局限于社区治安信息, 还包括与社区发展建设相关的所有信息。

(一) 通过治安管理手段进行收集

治安管理是指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 依靠群众, 运用行政手段,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通过有效的日常治安管理, 公安机关可以了解与掌握犯罪高发人群的思想与行为动态, 熟知辖区内公共场所与特种行业的经营情况, 对各种危险物品进行有效管理, 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信息和不安定因素, 从而减少无序与混乱现象的发生。

(二) 配合社区建设进行收集

由于治安问题涉及社区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 任何一项政策措施的出台, 都会关系到广大社区群众的切身利益, 都会对社会治安状况产生影响。所以, 了解与掌握社区建设与发展状况, 对公安机关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对策, 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有效进行巡逻和支援

巡逻是最基本的警察勤务方式, 也是最为重要的社区警务工作措施。警方的快速反应和有效支援, 会对犯罪行为产生很大的震慑作用, 也会极大降低居民对犯罪的恐惧感。

(一) 制定科学的社区巡逻计划

巡逻是一切警方活动的基础, 也是最能体现警察威力和发挥警察能动作用的方法。一般可将巡逻分为常规巡逻与随机巡逻。可以步巡逻与车巡逻相结合, 制服巡逻与便衣巡逻相结合。但不论是常规巡逻还是随机巡逻, 在制定巡逻时间和路线等巡逻计划时, 都必须首先考虑科学性的原则, 既要考虑到巡逻的效率, 又要考虑到巡逻成本的节约。

(二) 建立快速支援机制

基于城市报警系统, 建立快速反应与支援系统, 是及时制止犯罪、防止混乱、减轻恐惧的重要保障。没有警察的及时支援, 公众难于有效自卫, 更不敢见义勇为地互助。建立快速反应与支援系统, 会极大增强不法分子犯罪的恐惧感。

作为一种新的警务运行模式, 社区警务的实施, 有其特有的方法和手段。同时, 一些相关法律规定的治安管理措施的运用, 也是社区警务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

摘要:社区警务是西方第四次警务革命的产物, 作为一种以预防犯罪为主的新型警务模式与警务战略,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产生以来, 风靡全球警界, 对各国警务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区警务体现的是警方必须与社区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 共同担负起预防和控制犯罪的责任。

关键词:社区警务,工作,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兴华.社区警务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9:136.

上一篇:小学三级语文课程下一篇:中学生的鲁滨逊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