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表文章吗?

2024-07-30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表文章吗?(精选8篇)

篇1: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表文章吗?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表文章吗?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表文章吗?王 芳记得以前写过一篇博文《做研究与写文章》,大意是讲做研究与写文章并不完全一样。但是写一篇文章的过程总是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研究活动,比如逻辑推理或者实证分析。即使是一些不做实证调查或检验的纯粹的观点之争、知识介绍、综述评论,甚至述情散文,都包含着对某一原理、规律、现象、知识领域或感悟的理解、分析、梳理与组织,帮助作者及读者对问题的认识趋于清晰。区别在于逻辑严密性与实证过程规范性的程度高低,好的文章通常具有更有价值的问题、更系统的理论基础、经得起推敲或重复的研究过程以及创新性的发现。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可能的答案有:

1、理论验证或创新;

2、方法创新;

3、探索并描述问题(尤其对于那些无法直接观察或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现象,如复杂的社会现象);

4、阐释思想或观点(在不同的时空背景或情境之下对于观点的重新理解和阐发,比如红学、宗教与经典作品研究);

5、解释现象(找出因果关系);

6、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社会问题(软科学研究,比如政策研究、咨询研究等);

7、求知与学习;

8、答疑解惑;

9、自我兴趣驱使;

10、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等等。可以说,科学研究体现了人类对所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未知现象和问题的探索,是一种人类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本能需求。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于全人类或大多数人有益的科学研究活动交给了一部分在智力、兴趣或其它方面更适合的人来承担,他们就是科学家(包括社会科学家)。当然,那些出于个人兴趣和爱好的研究也从未间断过,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会不断地体悟到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或独特的人生经验。因此说,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大伙都知道的道理:发现问题、解释问题、解决问题。那么,科学研究与发表文章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上述分类揭示了科学研究的两大目的:一是社会性目的;二是组织或个人目的。前者的研究成果需要公开发表,后者则只需小范围发表或不发表。发表的目的可以总结如下:一是将那些对社会部分或全人类有益的知识共享,使更多的人受益;二是将那些比较高深的、尚未完全确定的知识在科学家共同体中进行小范围的扩散,让更多的科学家来验证和讨论(可见思想争论和科学批评有多重要),使之成熟、完善,然后通俗化地进行传播(科普);三是,不能排除科学家对自己成果甚或天才智力的炫耀。四是,为了完成考核要求、晋升职务、获得名誉地位等等功利的需求。前三种目的都无碍于科学研究的正常进行,但最后一种却常常会改变科学研究的本来面目,脱离科学研究求真的目标,产生种种腐败问题。“发表还是死亡?”一般来讲,科学研究都有一种本能的发表冲动。这源于人类在科学研究中独自发现异于同类的知识时产生的深刻的孤独感,科学家这种深刻的孤独感使得他们有一种相互交流和得到认同的诉求。即使是个人体验式的研究成果,也同样有发表的欲望。这就可以解释如今这个博客盛行的时代,有那么多的人有发表文章的愿望,分享独一无二的人生体验或心得,说到底是求得回应和认同,本质上是试图站在他人的角度来肯定自身发现的价值。此处我们排除了商业博客、娱乐炒作等行为,那些通过操控大众心理获利的行为,说到底,也是对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应用。但是,发表的形式却并非只有发表文章一种,发表演说、会议宣读、课堂宣讲、甚至行为艺术,实质上都是发表的形式,最经典的莫过于苏格拉底和孔子,都是“述而不作”的代表。爱因斯坦成名以后,也是四处宣讲。人们愿意付费去参加学术会议或听一场现场的学术报告,是因为不仅消费了其信息内容,还消费了现场气氛、面对面交流获得的隐性知识、快乐情绪以及其它除科学信息内容之外的东西。这是题外话。再来说说科学研究的方法。既然科学研究的目的丰富多彩,与之相对应的科学研究方法自然也五花八门,尤其在社会科学领域,甚至有些学者专门以研究或创造方法为主业。方法的选择并非越高深难懂越好,而是以适宜为要。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不同类型的研究问题也有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关键是面对研究问题,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比如当我们希望了解一个学科研究主题的发展变化时,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都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而文献计量却可以成为首选。当然也有学者对世界重要的情报学者(70多位)进行德尔菲法的调查,试图回答“情报学到底是什么”这么一个命题,但调查结果呈现出来的差异程度真是令人大跌眼睛,难以把握其精要,而许多学者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却取得了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最近收到一位未署名的硕士生的意见,质疑用文献计量这种简单易操作的方法进行研究的学术价值。认真思考之后,我的看法是如果研究问题需要,那么简单的方法也是必要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方法是否谁都可以操作,关键在于研究问题的性质和意义。就比如说,我们从直观上感觉电子政务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但是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呢?文献计量方法无疑成为首选方法。诚然,目前情报学界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三年或五年或十年学科研究的热点进行分析已经蔚然成风,重复性研究不断涌现,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批评的现象。在运用这一方法之前,首先要考虑一下我们的研究问题是什么?是否有创新意义?如果只是为了练习这种研究方法,那么结果也可以不发表,只作为一种研究训练好了。最后来说说研究的层次和发表的层次。科学研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有重大突破性创新,也有循序渐进的渐进式创新和再运用式的创新(Gene Meieran);既有自主创新也有跟踪模仿;既有引进、消化、吸收,也有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不同的创新成果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和影响是不同的,当这种影响在短期内无法体现出来的时候,或无法直观地量化观测时,人们就依靠简单的标准比如期刊的影响因子加以识别,所以就有了SCI的IF分区。为什么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文章那么难,而其它刊物也同时百花齐放?因为价值小并不等于毫无价值。当一个课题组被寄于更高的期望时,它的确应担负起进行高端研究的重任,这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激励和荣誉。由此可见,追求在高层次的刊物上发表文章是科学家的勇气和责任。可以预见,尽管受到种种批评,SCI影响因子还将持续地繁荣下去。当然,创新是有风险的,科学研究常常会面临失败或收效甚微,因此科学家需要有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需要去承受挫折、失败、误解和批评。相关专题:论文与评价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芳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036-588362.html 做科研的目的今天与一名博士后讨论起做科研的目的这一话题,到网上一搜,居然有很多文章,本人比较认同的一篇博文“做科学研究的四种目的”(见分享,后面有拷贝)把做科研的人大致分为四类:为生存,为生活,为科学,for fun。所以特作分享,为了阅读的完整性,我全部复制到下面做完整的参考。在这篇博文的后面,网友还推荐了爱因斯坦的一篇讲话,提到做科研的目的,我也原文拷贝在后面。爱因斯坦把做科研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天使驱逐的人”,另一类是“天使宠爱的人”,在“天使驱逐的人”中,他又分类出为了智力上的快感,而将科学作为娱乐的人,我想这与博文中的第四类人基本是一致的。另外一类人,“为的是纯粹功利的目的”,这类人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他们完全可以不做科学,只是偶然的机缘巧合,他们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在爱因斯坦的演讲中,显然更推崇那些“天使宠爱的人”,这是一些“相当怪癖、沉默寡言和孤独的人”,他们之间很不一样,因此他引用了叔本华的话“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看到这些,我自己对科学目的的认识也从零星的个人感觉到了一个更加系统一些的认识。参考文献的拷贝:做科学研究的四种目的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3790-437224.html已有 699 次阅读 2011-4-25 19:13 |个人分类:杂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科学家 科学我窃以为,做科研的人可以大致分为四类:为生存,为生活,为科学,for fun。【为生存】国内的很大一部分的研究生处于这个层次。自从毕业跟SCI论文挂钩以后,祖国的研究生口头必挂、心中最在意的事情就是SCI发表论文无疑了。倘若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达到毕业的论文要求,就只好延期接着拼搏,或者被科学界(也许是被导师)“枪毙”掉。这样做的科学,是生存意义上的科学,就跟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是生存必需品。不做,则死;做了,才有“生”的机会。【为生活】这主要是刻画了一部分的研究员、教授层次的研究人员,特别是在二线的。他们已经有了固定的职位,或者说将有固定的职位;不做科研不致于“饿死”,但不做的话必然将渐渐淡出科学界,被人遗忘。而随时发些SCI论文,不论是否真正有学术价值,都是他们在科学界“保持颜面”的一个重要途径,也许还能带来“升”的机遇。他们本身并不关心科学,也并没有第一类人那样“为了生存而科学”的悲壮感与无奈感。科学,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个点缀。【为科学】科学中有很多的问题,需要热情与大量时间的投入,需要很多细致入微的工作、大量的劳动力。如果对科学本身没有热情,是进不到这个层次的。他们是发自内心地信仰科学,愿意做科学界的“螺丝钉”。他们兢兢业业,为推动科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是值得尊敬的科学家,心里更多地想的是促进科学的发展,而不是个人的利益。【for fun】这也是一类真心热情科学的人。他们不愿在乎一些科学的繁重劳动,所选课题基本就是for fun,就像饶老师所常说的“拿纳税人的钱玩科学”。他们同第三类人不一样,他们不一定能够做出什么成就,但他们一定能够做出属于自己的快乐。他们快乐地做着科学,总有着一些crazy的idea。他们是让人喜爱的一类人。我只是顺便想到,随口扯扯科学家的分类,读者不必对号入座。其实,当然并不可能有如此清晰的界限。做科学的人可能都有些这四类的部分因素吧,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

科研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第一,科研的目的是什么?

先从一个宏观的层次上讲。哲学上讲,人类社会的两大任务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这让人联想到了“认识”(认识自然)和“实践”(改造自然)的关系。认识源于实践,同时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回到现实生活中,这个哲学命题就演化为“科学”和“技术”的关系。科学用于认识自然,而技术则用于改造自然。掌握了自然规律是应用这种规律的前提;而对于规律的应用,可以检验和完善已有理论,同时衍生出新的问题,促进新的理论的诞生;如此循环下去。

从现实层面讲,科研的初级产品是科学理论,是对于自然现象或者某种规律的认识;而科研的次级产品是实用技术,是是对于自然认识的一种现实应用。科学理论的发展可以使人类更加的“人化”,而进一步剔除野蛮、无知;应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则可以显著地改善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

由此可见,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两者都很重要。科研的目的应该是,先探索自然奥秘,再利用这些认识造法人类。

第二,如何合理地规划科研?

既然科研的目的是探索规律,利用规律;那么究竟该如何发展,是否应该有侧重点,孰轻孰重?这个世界是多元的,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同。有的人认为,科研的目的是对于自然的认知,倾向于科学理论更重要;另外一部分人认为,科研要服务于社会,主张应用技术更重要。做一个简单的剖析吧。

先说第一类,科学理论派。科学理论的发展是应用技术发展的前提,因而要大力鼓励创新,要开拓新领域,探索新知识。但有人提出了置疑,“每年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搞出一堆论文、专利,但究竟有几项真正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或者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了?”,“中国每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比美国还多,但中国的科研水平与国际同行相比还差许多,这些论文里有几篇真正有价值?”,等等。

再说第二类,应用技术派。应用技术可以提升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因此,要推动应用技术的发展。同样有人提出质疑,“数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从来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难道就不用发展了吗?”,“没有创新理论的发展,何来应用技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等等。

很多人会说,两者协调发展,不就把问题解决了嘛。问题是,我们的科学技术发展了几十年也没能很好的协调和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同时制度的漏洞使得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行为滋生,浪费了资源,也污染了大环境。同时还有一点很重要,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更快地将我们国家建设成一个创新型的科学强国,我想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我想解决问题要基于以下两点:1,立足中国国情;2,适合中国。可以寻找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

个人觉得可以借鉴一下经济发展的思路。经济发展上搞过“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何不来个“从‘计划科学’到‘市场科学’”?其实这个想法也很简单:建国初期我们之所以搞“计划经济”,只要还是因为国力薄弱,资源少,根基浅,搞计划经济可以集中资源办大事;1978以后之所以过渡为“市场经济”,是因为我们已经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基础,同时国家也积累了比较多的社会财富,于是过度顺理成章,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此作为类比,做一个分析。提几个问题先,1.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处于何种程度?(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2.是否有一个完善的基础科学体系?(类比于完整的工业体系)

3.在什么条件下进行过渡?(转舵的标志是什么,防止束缚手脚)

这样看来,我们就有一个比较清楚的目标了:1).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定位);2).我们的基础科学体系还不完善;3).过渡条件可以到以后再研究。

所以窃以为,当前主要任务是“先建立一个完善的基础科学体系(包括软件条件硬件条件,基础技术和人才储备)”,这个很重要。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我国在建国初就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随后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在今天看来,真是太明智和伟大了。相反,看看印度,至今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却整天鼓吹把中国踩在脚下;如果印度当局执迷不悟的话,我看再过两百年也别想超过中国,相反只会让差距拉大。创新是需要条件的,任何一个条件不能满足,也别想实现伟大的创新。科学是相互贯穿和交叉的,只有相关的多个学科都发展了,才能创造足够的条件催生一个新领域的诞生。举个例子,天文学的诞生与发展,就得益于数学(计算工具)、物力(观测工具)、化学(观测方法)等学科的发展,其中任何一块的滞后,都会限制天文学向前推进。而天才的诞生则是基于勤奋,他们在兴趣的引导下涉猎到或者搜索到相关的知识要素,加以整合,于是得到一个惊人的发现,于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或者发明诞生了。其实就这么简单,只是水到渠成而已。而一个完整的基础科学体系就是要为创新思想的诞生提供各要素的支持。

其后则是按照我们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设定规划若干个“重点项目”(科学计划),然后组织人力和物力进行攻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应用技术,并产生了价值),同时也将推进科学理论的发展(为了解决相关科学难题,势必有所开拓)。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我想必定可以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实力得到快速提高(看看在航空航天项目,没花多少钱却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同时带动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并使中国在相关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具有话语权);待有一定的积累了,我们再转舵,那时中国将迎来科技创新的繁荣局面。而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在自然科学上理论成果(暂时看不到应用价值的,就像万有引力定律一样的)也可以为我所用,因为这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获取信息,而不必担心自己落后。这样来,我们既解决了理论与应用的矛盾,同时有节约了资源加快了发展速度,岂非两全齐美?

篇2: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表文章吗?

我们每天都在制定着目标,人生长期目标,也就是终极目标,还在中期目标,短期目标。这些目标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让我们知道该干些什么,使人生得以充实。

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有目标呢?生活随遇而安不是更好、更自然吗?

生活的最终点,或叫最高的境界确实是一切顺应自然,乐于其中。

但达到这个最终点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一个载体。我们可以把工作理解为载体。通过工作使我们得以展现自身最大的才华,同时服务于大众。

怎么才能让自身的才华得以最大的发挥呢?我们又何以得知大众最需要的服务是什么呢?

凭着对生活美好的想象,我们构画出一副最美的蓝图,在那副蓝图中就是我们的理想国。可以说是人类的终极目标。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的革新,这副蓝图还会被不断地润色,不断地美化。于是这理想国永远是一种希望,想象中可以达到却永远值得追求的希望。

为了向终极目标靠近,我们制定了中期和短期目标,让想象得以实施,落实到日常行为中。

享受生活是人类的最高追求,一切创造皆为使大众能更好地享受生活。当然创造本身对创造者来说就是最大的享受。

为了创造并享受到人类最大的文明,我们制定了相应的目标。目标显然是一种工具,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篇3: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表文章吗?

一、重申对教学的认识

1. 词海等资料对教学的解释。

早在商朝, 甲骨文中就出现了“教”字, 也有了“学”字, 通过甲骨文中的字形分析看, 教是从学派生出来的。词海中“教学”的名词解释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 都认同“教的目的是促进学”。

2. 传统意义上对教学的理解。

古人说, 教师是化雨的春风, 今人说, 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 其实都强调了教师的作用。在教学中, 教师需要精心准备每一节课, 而学生不需要准备, 只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教师反复讲到学生听懂了就说明教学目标达到了。教师讲得很累, 学生听得很苦。一节课下来学生似懂非懂, 课后还要完成大量的作业, 根本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让很多的学生在这种“苦行僧”的学习征途中慢慢地失去了学习兴趣, 即使内心想读好书, 却难以保持学习动力。

3. 生本理念下对教学的认识。

郭思乐教授认为, 教学要高度尊重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 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而教师则要退后, 教师的作用和价值, 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案例1]几年前, 一位朋友问郭思乐教授:“什么是教学?”郭教授回答说:“如果你告诉学生, 3乘以5等于15, 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 3乘以5等于什么?这就有一点是教学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 那就更是教学了。这时候, 打瞌睡的孩子睁开了眼睛, 玩橡皮泥的学生也不玩了:‘什么什么?等于14?’”“然后他们就用各种方法, 来论证等于15而不是14。比如4个3是12, 再多加一个3, 是15;数一数, 5个3是15, 等等。”

儿童是大自然最美好的杰作。郭教授说:“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孩子, 哪怕是成绩才得了十多分, 哪怕是还拖着鼻涕, 哪怕是字写得歪歪扭扭, 他们都将居于今后所有事情的核心。”确切的说儿童是不可限量的, 我们的教学, 最后都是通过儿童自己去完成, 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 所以我们要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是儿童自己。

有老师问:生本教学的模式是怎样的?其实, “生本”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固有的教学模式, 其核心是充分信任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学生的起点为起点, 以学生的状态为确定教学内容和方式的依据。教学是无模式的, 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过程,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学生有无参与实践;教学思维方式要更符合学生的特点;学生资源有无相互利用。

二、对初中科学教学方式的几点新尝试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信任学生, 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 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 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

1. 相信学生能力, 有问题找学生。

我们都知道, 教育不是为了教者的发挥, 教育是要使学习者有成就。学生的学习, 自从出生就有之, 是原发的, 不管有没有教学存在, 它都存在。据此, 教育无“懒人”, 学生的知识不是老师教会的, 而是教师依托学习者的本能, 促进学生学会的。最高明的教师哪怕用最大的力气都不能把动物教成人的智慧。我们要相信学生, 相信学生的能力。

[案例2]探究植物蒸腾实验时, 教材中的实验使用了水银。水银不但有毒, 并且颜色不明显。一位女学生建议把与树枝相连的玻璃管的清水用红墨水来代替, 改进后, 实验现象确实明显了许多。

课代表说:“老师, 本实验只要把水减少的量显示出来就可以, 我们把水银换成红墨水, 与树枝相连的玻璃管内依然用清水可以吗?”

班长说:“不行, 不行, 红墨水和水混在一起, 就不能显示原来的水被蒸发了多少。”

应碧仙说:“这样也好办, 为了看清上面的水柱, 可以用一段空气柱把红墨水和清水隔开。”

最后, 用橡皮管一端和植物茎相连, 另一端开口, 开口一段的液面处做上记号。这样改进后, 实验现象非常明显, 效果非常好。

在本节课中, 学生的表现让老师吃惊。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如果给学生提供自主创新的平台, 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2. 先学后教, 少教多学。

(1) 先学后教。先学后教是引导学生先学, 在学的基础上进行教。课前, 教师往往要布置前置性作业, 所谓前置性作业是指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 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

[案例3]在上“常见植物”前建议学生种植大豆, 观察它的萌发过程;关注春天各种花, 观察它们的结构;尝试植物 (月月红、柳) 的扦插等活动。在上“光的折射”前布置学生买凸透镜, 并让他们玩凸透镜, 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改变及成像规律等活动。这样的处理, 学生完成前置活动后, 学习积极性高涨, 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前置性学习不等于课前预习, 是在传统预习的基础上拓展了内容, 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通过先做后学, 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 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的学习, 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能体现。

前置性作业内容要涉及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设计要提倡“低碳”, 就是作业内容不要过多或者是过于具体, 应考虑学生的长远积极性, 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也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2) 少教多学。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 这样表述其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 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 但是学生可以多学。”

有人把教学比喻成一只杯子, 笔者觉得很有道理。教代表杯边 (壁) , 学代表杯子内的水, 尽管杯子的边能装住水, 但另一方面杯子的边也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古代最初的杯子用黏土做, 边做得很厚, 笨重而容积小, 随着时间推移, 不断改进, 杯子边越来越薄, 而杯子装水的功能越来越大。反过来, 教得多, 就学得少。现在大部分老师上课就是喜欢说, 让学生听, 一节课大量时间花在‘教’上, 也就是说杯边占了很大部分。

[案例4]在教改成功的学校, 如杜郎口学校、广州的生本实验学校, 他们的课堂主要时间是学生学, 教师教的时间不到5分钟。广州胡首双老师在高三的数学教学中, 一节课基本都是学生做、交流, 他班的学生在高考时取得惊人成绩, 平均分比兄弟班高30多分。

我校的尤老师对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有怀疑, 在自己任教的两个班级做对比实验, 在八 (9) 采用前置性任务, 课堂教师讲课的时间只有几分钟, 而在八 (10) 班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一个学期下来, 9班学生的期末成绩、表达能力, 合作意识、学习积极性均比10班好得多。

一节课的时间也是有限的, 学生在校读书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课堂40分钟内, 如果教的时间多了, 则学的时间必定少了。所以, 课堂要控制教的时间, 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学。

又如, 数学家高斯庆幸自己童年时遇到好老师。他的老师发现小高斯在数学方面能力非凡, 甚至超出了自己, 就不再给他上课了, 他用自己的钱买学习用品送给高斯, 并且让他自己学。这位老师比我们强得多, 他知道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 不会像有些老师一样, 一包到底, 把人闷坏了。教学中, 教师的角色要从拉牛上树的纤夫变成组织他们学习的牧者。我们的学生没有像高斯那样到了一定的时候可完全“不教”, 但他们却都是可以少教的, 而且在有条件的时候, 可以把教转化为不教。

3. 小组合作, 共享成果。

在注重合作的今天, 单个只能落后, 合作才能共赢, 由个人完成全部的任务, 效果比较低下。所以, 必须是个人独立完成和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相结合。小组合作之前必须提供给个人独立思考的时间, 或先分工再合作。每个组员拿出自己准备的东西, 由记录员或组长再整合、综合成文 (报告、调查等) 或作品。

[案例5]在上习题课前, 给学生布置一张任务单, 要求学生从资料中找出你认为好的基础例题、典型例题和易错题等。在课堂上先在小组内交流, 小组内成员通过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使每个成员都有收获。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 组里成员选出最有价值的题目在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每个同学都能享受到各组最佳的题目。这样, 每个同学可能花20分钟的作业时间, 可能得到的收获相当于他人独立完成2个小时作业的内容。

(任务单) 姓名 学号:

经过半年的实践, 我们认为小组合作中每个小组4~6人比较好, 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 这样有利于组内的交流和组间的竞争。在班级里成立学科指导组, 人员控制7~9人, 学科指导组成员必须是学科功底好并能乐意帮助他人的学生, 把他们分散在各小组里, 每天在早读课时收集他们的作业, 课间进行简要点评, 上课时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叙述: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把自己会的讲给同学听。让学生互相讲题目给是提高学习的最好方法。

4. 整合教材, 优化资源。

我们的教材是面向全省甚至更广泛的学生群体的, 并非为个别的学生量身定做的。所以, 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前后知识联系情况,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对具体实验进行增减或修改。

整合教材不是以内容减少为目的, 主要是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有必要可以增加一些内容。如上化合价的时候, 根据教材的安排, 学生很难理解化合价;如果在教材中增加原子结构示意图等内容, 学生不但能理解并且还能应用化合价。这样进行教材整合, 表面上增加3节课时, 实际上开通了学生的思维, 可以减缓学生的机械记忆的痛苦和对所学内容的厌烦态度。

5. 整体性教学, 减少机械记忆。

从整体入手获得意义, 是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知识的获取可以一点一滴地积累, 也可以整体地学习和吸收。知识只有成为整体状态的时候, 特别是对学生的个体有整体意义的时候, 它才呈现出生命。

[案例6]一位有13年教龄的科学老师分析本班期末成绩时, 他不敢相信这是他们班的分数。他说, 以前期末复习, 时间比较紧张, 只能从整章或整本书上复习。这个学期时间长, 进行一节一节复习, 一个一个知识点落实, 结果考起来怎么比以往还要差。

上述案例复习失败的原因在于知识点孤立复习, 结果必然带来内容的无限膨胀, 钻在试题中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他们以为考试是按知识点出题的, 抓好了细分出来的一个个节点, 知识的教学就大功告成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是在发展的、进步的, 不能从一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能力和价值, 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比如评价小猪, 主要看它生长的潜力, 农民买小猪的时候不是论斤称的, 而是用目测的, 这种方法叫“毛估估”。郭教授认为农民之采用“毛估估”体现了一种智慧, 对教育也是有启发的。毛估估的智慧, 首先在于始终坚持整体地、动态地、实在地看待生命体。在学习者的学习阶段 (注意不是备考阶段) , 对他的学习的评价不必过细。过细就会使人陷入只重细节不重整体的行为误区。考试应当有助于整体意义的建立, 而不是一次一次地破坏他。一个任何时候都会尽量化简的人, 他的人生当然会增添精彩。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篇4: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表文章吗?

摘 要:语文教学要有基本适当的文本体式意识,不仅要“明体”,更要“辨体”。报告文学是以“文学”的手段进行“报告”。读写报告文学,我们要看其“写实”“非虚构”的文体规范,要看报告者在坚守“写实”“非虚构”的文体规范前提下以文学的手段跨越文体局限把事实的真相表述给我们,要看报告文学所追求的震撼冲击效果,最终要达到理解“报告者的意识”。

关键词:《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报告文学;教学内容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是新课标语文教科书选文中的新成员,同时被编排在人教版和沪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材中该文标题注释写到这篇文章“节选自《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辅助教材使用者准确判断出这篇文章的文体是“报告文学”,为其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指出了相对比较明晰的路径。不过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并不止步于此,因为阅读和写作都是文体思维,“从读写的角度看,关键不在于实用文章的体裁如何归类,而在于读写中如何把握体裁的特质,即‘辨体”[1],于是我们的问题与障碍接踵而至。

一、报告文学是科普类文章吗

八年级学生在以往的语文学习和阅读活动中对报告文学相对接触较少,在语文教材中是第一次遇到,比较陌生。另据调查,许多语文教师在把握这一文体时显得底气不足,甚至不能梳理清楚报告文学与科普文章的区别,竟然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归入科普类文章这个“大筐”,只是意识到不能把报告文学等同于一般科普文章(说明文)的教学,还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其“文学性”而已。[2]究其原因,源头在于我们的语文教材竟然也是莫名其妙地认为这么一篇文体特征明显的报告文学是“科学文艺作品”这个庞大家庭中的一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学段的“目标与内容部分”提出“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报告文学正是对应于“写实作品”而与“虚构作品”相对举,和“新闻”作品也有交叉重合之处,只是关于“写实作品”“新闻”的具体目标内容,课标在“目标内容”中却是语焉不详。

在教材方面,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编排在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该单元围绕“关注自然,保护自然”这一主题内容选编了五篇文体样式截然不同的作品,分别是随笔《敬畏自然》、报告文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科普类文章《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和小说《喂——出来》。这些课文“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教材单元提示中提出的学习要求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显然,教材编撰者试图引导我们关注文本不同的表现形式,引导教材使用者着眼于从文体样式切入选择与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发现每一篇、某个类文本在表达同类主题时独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在教材内容教学化即形成可操作的教学设计方面还不尽如人意,没有呈现出相应具体的教学内容,甚至背离了初衷。比如:我们需要知道某篇课文所代表的“不同的形式”是什么,如何辨别这些“不同的形式”,从而依据不同的形式采取不同的阅读取向,运用相应的阅读方式和方法。具体到《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文章,我们仅仅知道这是一篇报告文学是远远不够的。这仅仅是学习的起点,我们还需要学会按照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进行相应的阅读活动,即把“报告文学”当报告文学来读。

我们再来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后研讨与练习设计”的四个活动:

一、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当今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并归纳一下变化的原因。

二、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是引用数据,找出几个这样的句子,体会一下它们各自的作用。

三、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四、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濒临干涸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

第一个活动设计是要求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训练概括、归纳能力;第二个活动抓住课文表达方式的特点,提示引导学生揣摩文中重要语句的表达效果;第三个活动要求具体诉说罗布泊百年沧桑,要求学生在没有实地调查采访的基础上,凭借想象“虚构”或者编造自己脑海中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样子;第四个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四个练习活动在凸显课文文体意识方面显然不够具体,即活动设计过于抽象简单化,缺乏针对性,甚至出现了目标与内容的背离。尽管我们说高明的教学设计往往是“教师口中无术语,心中有知识”,但“潜藏式”的活动设计归根结蒂还须是课程指引下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报告文学的叙述性特征不适合采取“概括”“归纳”等适用于科普类文章的理解性阅读的阅读方式方法,报告文学的“写实”和科普类文章的“真实”所指也并不相同,感受报告文学“报告”中特有的“关注”“呼告”“唤起”“忧患”等意识以及冲击力、震撼性不是简单地找出“直抒胸臆”和“引用数据”的句子并体会之,报告文学的“跨文体”特征也不能抽象化地等同于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议论、抒情、描写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而引导学生在没有实地调查采访的基础上,凭借想象“虚构”或者编造自己脑海中的罗布泊的样子,这已经和报告文学的“写实”即“非虚构”品格背道而驰了。

二、报告文学首先是“报告”

报告文学是有着独立文体品格的文本样式。报告文学中的“报告”是其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体现其文体特征的关键,报告文学中的“文学”是其区别于其他实用文体并最终脱离新闻母体独立门户的标志。从其发展历史来看,报告文学文体特征的关键在于“报告”,也就是说,报告文学首先是“报告”,其次才是“文学”,而不是其相反。什么是报告?报告是通过调查可以证实的,所以叫报告,所以报告文学要坚守“写实”即“非虚构”的文体规范,因此有人质疑文本中“罗布泊,向‘西还是向‘东”[3]就是解读、学习这篇文章时一个有语文教学价值意义的问题,是可以教也应该教的内容,而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考察讨论《陈太丘与友期》中“日中不至,太丘舍去”之“日中”到底是否科学,以此判断友人是否迟到,却是不适宜于文本体式特征的学习内容。

但报告文学的“写实”并不等同于科普文章的“真实”:前者的“写实”是为了显示“真实”的力量,其美学追求主要是冲击与震撼;后者的“真实”是为了体现科学的精神、科学的魅力,其美学追求主要是探索与发现。在遵循同一个“真实”的文体规范之下,二者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不相同,这也正是不能把报告文学归入科普类文章的主要原因。另外,报告文学的“写实”也和一般文学性散文的“写实”有所不同,后者的“写实”更倾向于作者主体在“写实”中所灌注的情绪情感,倾向于个性与分享,因此我们也不能以一般散文的姿态来教读报告文学。

我们知道,由于要恪守“写实”的规范要求,所以“报告”的核心主要不应该在于“谁在报告”“向谁报告”,而是在于“报告了什么”以及“怎样报告”,具体到报告文学也是如此。“报告文学的主要线索就是主题本身”,所以,报告文学的教学可以不去关注这篇文章是谁写的,作者写作的详细背景资料也可以忽略不计,其教学重点是要理解文本中的事实信息,即“报告了什么”,而理解文中事实信息即“报告了什么”并不简单地等于知道或获取文中的事实信息,知道一个事实信息与理解这个事实信息是有一定联系但又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写了罗布泊从有到无、从美丽的仙湖变成恐怖的沙漠以及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和过程,批判指责了人们对大自然的随意破坏,事实上文章的标题也已经既形象又非常明确地透露给了我们这些信息,同时报告文学的实用文“报告”属性也决定了该文没有晦涩难懂、微言大义之处。八年级的学生从课文中读懂并获取这些事实信息是根本不需要教的,或者说即使学生不学习这篇课文,也是可能或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电视广播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等途径获取这些信息的,所以从适合文本体式特征这一角度来考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个活动设计(见上文),是学生已经会的、已经懂的,可我们还要去教,这样的状况需要认真反思。

三、报告文学是在以“文学”的手段进行“报告”

报告文学需要教的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要探讨报告文学教什么,需要从报告文学这一具体的体式特征出发,要从其“报告了什么”来看,而最终还是要归结于“怎样报告”。概括地说,报告文学是在以“文学”的手段进行“报告”,所以有人称之为“用文学形式写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报告”或“艺术的文告”。“报告”,是指其内容“写实”“非虚构”;“文学”,是指其表现手法的艺术性,而且“更多地体现为读者的一种阅读感受”[4]。也就是说,读写报告文学,我们要看其“写实”“非虚构”的文体规范,要看报告者在坚守“写实”“非虚构”的文体规范前提下以文学的手段跨越文体局限把事实的真相表述给我们,要看报告文学所追求的震撼冲击效果,最终要达到理解“报告者的意识”。

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母体,“写实”即“非虚构”是其一直以来恪守的文体规范,以真实撼动人性、以事实警醒社会是报告文学的写作诉求,客观真实地报告是报告者主体的自觉选择,由此形成了报告文学独特的文体品格,也是其文体独特“力度”之所在。这具体体现为引用历史文献、注重田野调查、记录人物对话以口述或转述为主、描述人物心理或肖像行为大多通过现场直击,不作任意主观想象虚构,避免使用众多形容词等写作手法。

报告文学与小说以及散文等文体比较相似,有时候甚至难以区分,事实也的确如此,这是因为除了“需要排除虚构、想象、夸张、变形、荒诞等艺术个性元素”[5]之外,其他一切属于表现形式的文学手法都可以在报告文学中充分调动。但它们又是完全不同的文体:在小说里,人生是反映在人物的意识上;在报告文学里,人生却反映在报告者的意识上。夏衍在谈到自己创作《包身工》时说:“调查结束之后,我反而觉得小说还不足以反映包身工的境遇。将他们的生活情况如实地报道出来,就足以说明问题。所以,我将当时我能够调查到的材料,力求真实,不带虚构和夸张地写成了《包身工》,那就是一篇报告文学。”夏衍的这段话颇耐人寻味,它凸显了报告文学与小说文体的差异,也让我们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认识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作为一种“写实”叙事性文体,报告文学的“跨文体”特征比较明显,突出体现在其叙述视角和叙述结构的精巧设计以及叙述语言极其丰富与个性化。无所不知的第三人称旁观者外视角、受限制的第一人称见证人内视角、第二人称视角在报告文学作者的笔下可以自由变换使用,诗化语言、小说化语言、新闻加政论式语言、电影分镜头式语言等叙事性话语,独具特色的旁白、抒发、揭示、解析、衔接等非叙事性话语,使得报告文学的表达异彩纷呈,极具个性化。比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的叙述穿插使用小说化语言、诗化语言、新闻加政论式语言等叙事性话语,表述生动,富于变化,文中多处旁白、抒发、揭示、解析等非叙事性话语也是不可忽视的。

另外,报告文学比较重视文章标题,命题力争产生一种吸引力和震撼力。“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选择“消逝”而非文中使用的“消亡”“消失”,标题的痛惜、警示的感情色彩使得“报告者的意识”跃然纸上。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作者是怎样把事实的真相一步步地推送到我们面前。

文章前半部分的8~14自然段,叙述者以“更多不是一个主观的思考者和行动者,而是一个冷静客观的观察者和记录者”[4]的身份打开了一个无限开阔的视野,像一个无所不知的“报告者”或者说一个演讲者伴随着幻灯片或纪录片进行展示一样,平和的叙述背后为我们呈现出极具画面感的诸多片断。在一开始的1~3自然段,作者开门见山地说出了事件的主角——罗布泊,从罗布泊的现在——“神秘”“荒凉”开始讲起,“有个”“闯入”“为人所知”“失踪”“遇难”“没有”“不见”,叙述姿态朴素明晰,笔调引人入胜,颇具悬念性,符合听众的心理习惯,读者读起来也觉得轻松。然后自第4自然段的“可是……”,作者笔锋一转,带领我们回到罗布泊的过去(4~8自然段),通过巧妙地间接描述史书文献而不是直接引用,使得我们与历史上的张骞、斯文·赫定一起,置身于美如仙湖的罗布泊,文本在“写实”中开始呈现出生动的气象。接下来的9~14自然段,作者解说罗布泊消亡的原因和过程,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据,“水从哪里来?……”的设问句式,引人注意,启发人们思考,四个“盲目”的排比句式更是强化了报告的震撼冲击效果。

文章的后半部分更加凸显报告文学的文体品格,报告者不再是也不能是事件开始以来的“冷静客观的观察者和记录者”,不再满足于自己“讲解员”的身份限制,他已经自觉地意识到这样的表述缺少腾挪跌宕,听众也已经感到封闭呆板,甚至有读者还会质疑报告者所讲述事件的真实性,于是我们看到了文本形式的一个较大变换。“金秋十月,我站到了位于新疆巴音郭勒自治州的塔里木河的大桥上……”,作者转换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表明他要主观参与事件,要身临其境地感受体验,要迫不及待地站出来进行直接描述和发表议论了。“我”“我们”作为见证人同时又是叙述者,“更多是一个主观的思考者和行动者”,进入到事件和场景之中,讲述亲历或转述见闻,作者目之所及即行文所到之处,情不自禁直抒胸臆,忧患意识溢于言表。至此,读者的情感意识与叙述者即“报告者的意识”达到高度一致,读者主体与文本客体之间得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对话。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43.

[2]王荣生.实用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7,104-129.

[3]高洪江.向“西”还是向“东”——《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质疑[J].中学语文教学,2004(7):35.

[4]郭志云.论《包身工》的报告文学特征[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2(3):32-35.

[5]王晖.报告文学:作为非虚构文体的文学魅力[J].甘肃社会科学,2005(1):10-14.

篇5: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表文章吗?

据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该项目负责人王君介绍, 在模拟海水实验条件下, 该吸附剂对铀酰离子的吸附容量高达3毫克/克。其研究成果使从海水中提取铀, 向经济化时代迈出重要一步, 引发国际关注。

该团队历时4年研究已发表SCI文章20余篇, 在海水提铀基础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研发的铀吸附剂不但可吸附海洋低浓度铀, 对核循环中核废液里的高浓度铀的回收同样有作用。

篇6:文章发表之后

可没过两天,这个秘密还是被别人知道了。那天下午自习课,同学们正在翻看着刚发的《新少年》,突然听到一个人大声说:“哎,大哲,你写的文章发表了!”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沸腾了。

我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原来是我班“大喇叭”在那儿广播呢!只听他说:“大家快看,第32页第一篇文章《家庭花式篮球比赛》,快看哪!”一直坐在教室后面的班主任陈老师闻声吃惊地向“大喇叭”走过去,接过他递来的杂志,一边看一边向讲台走去。陈老师兴奋地说:“能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不简单哪!让我们为大哲同学鼓掌!”话音刚落,教室里便掌声雷动。

下课后,同学们把我团团围住。赞美声如醉人的春风般扑面而来,让我有些飘飘然了。过了几天,在学校的广播里,校领导表杨了我,全校同学都知道我的文章在《新少年》发表了。一时间,赞美声,祝贺声纷至沓来,同时,异样的声音也不断涌来。有人说我指尖转球的基本功根本不熟练,还写得像个篮球明星似的。我心想这才是文章的精彩之处吧?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嘛!

文章发表之后,我简直成了学校的公众人物。在操场上,同学们围着我讨论问题;在花坛边,同学们让我读他们写的美文。文章发表之后,我得到了同学的赞美,老师的认可,拥有了更多的朋友,学习劲头更足了。

抚顺市北台小学 六年五班 张哲

(责任编辑 李爽)

篇7: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表文章吗?

互联网的兴起使企业必须对企业的管理进行相应变革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互联网使企业融入知识经济的管理工具和思维方法———网络营销。其产生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信息时代人们消费观念的变革和市场竞争加剧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利用网络技术, 面向网上虚拟市场环境, 简化了市场交易过程, 它可使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价值交换更加便捷有效的新型营销方式, 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它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企业现有的生存方式。确定网络营销是否为其唯一的变革方式是其能否生存的关键。那么它是企业营销渠道变革的唯一出路吗?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 网络营销与直复营销的异同

网络营销与直复营销虽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并不能说网络营销就是直复营销。如果说网络营销是直复营销的高级状态, 无异于说网络营销是直复营销的一种。网络营销与直复营销的差别是多方面的, 如表1.1。

如果说他们的相似点, 也只是因为互联网的兴起, 直复营销才开始进行网络方面的销售尝试, 但是并没有完全具备网络营销的条件, 因此, 网络营销不是直复营销的高级状态, 只能视其发展的程度和发展轨迹给网络营销和直复营销的关系下一个确切的定义。

2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异同

互联网的兴起使企业必须对企业的管理进行相应变革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互联网使企业融入知识经济的管理工具和思维方法。网络营销的产生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信息时代人们消费观念的变革和市场竞争加剧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营销作为新的营销方式和营销手段, 并没有脱离营销活动的基本目的, 都是为了销售、宣传商品及服务、加强和消费者的沟通与交流等。虽然网上营销不是简单的营销网络化, 但是其仍然没有脱离传统营销理论, 4P和4C原则仍在很大程度上适合网上营销理论。也没有改变营销活动的主要内容, 只是在营销的实施和操作过程中与传统方式有所区别。在营销的手段、方式、工具、渠道等方面都有本质的区别.同时, 网络营销对传统营销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包括:对传统营销方式、标准化产品、营销渠道、定价、广告策略、对企业组织重整及跨国经营等均带来了冲击。

这些冲击对传统企业的营销战略、营销方式、营销策略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 网络营销是传统企业的唯一出路吗?从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关系及差异中可以得到答案。

当今社会, 是知识更新的信息时代。网络营销具有跨时空、交互性、高效性、经济性及整合性适应市场竞争的完全透明性。传统企业只有充分利用网络营销所具有的这些特性, 及时获取、分析、运用来自网络的信息, 从而拟定具有竞争优势的营销策略, 或运用网络组成合作联盟, 并以联盟所形成的资源规模来创造竞争优势, 才能免遭时代淘汰。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 每一个营销决策都要从消费者出发而不是如传统理论那样主要从企业自身出发。将传统的营销决策 (4ps) 理论逐渐转化为消费者利益 (4cs) , 营销过程的起点改为消费者需求, 营销决策 (4ps) 是在满足消费者利益 (4cs) 要求的前提下, 实现消费者满足和企业目标。正是由于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在传播上要求统一以整合媒体, 从而发挥各自的优势, 最终使营销策略由消极、被动地适应消费者向积极、主动地与消费者沟通、交流转化。只有进行这样的整合, 企业才能形成节约成本, 缩短销售周期, 提高销售量等多种竞争优势, 全方位地树立企业形象。此时, 企业可考虑如下方法进行整合:

2.1 在传统沟通媒体上提供有关公司网站的信息;

2.2 在顾客支持的媒体上公司网站的信息;

2.3 在网站上提供传统媒体宣传材料。

网络上的营销是一对一的分销渠道, 以跨时空销售著称, 顾客可以7*24小时利用互联网络订货和购买产品。法国钢铁制造商犹齐诺一洛林公司由于采用了电子邮件和世界范围的订货系统, 从而把加工周期从15天缩短到24小时, 以效率取胜于对手。该公司通过内部网与汽车制造商建立联系, 能在对方提出需求后及时把钢材送到对方的生产线上。又如美国Dell公司, 从1995年处于亏损状态, 逐渐成为全球500强企业和美国第一大电脑供应商的原因是他们按照客户需求, 制造客户心目中的理想产品并以直接的销售方式及售后服务与客户建立更密切、更直接、更长期的互动关系。他们生产的每台电脑, 从接到定单, 到产品装车, 只需36个小时。正是“按订单生产”模式使Dell建立了良好、有效的“零库存”机制。在电脑部件价格急剧下降时期, 该机制不但降低库存成本还避免了因高价进货带来的损失。并由于免除了中间商环节, 有效控制了成本。而节约的成本又通过一定形式, 返还给用户, 从而使公司成为用户和供应商的最有吸引力的伙伴。其结果使Dell增长速度4倍于市场增速。这点我们可从Dell公司和传统公司在销售模式上的比较中看出:

在买方市场下,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依靠传统的营销手段, 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也越来越难。网上营销的出现彻底地改变了原有市场营销理论和实务存在的基础, 营销和管理模式也了发生根本的变化。网上营销是企业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另一个渠道, 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增强竞争优势, 增加盈利的机会。

3 网络营销、直复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关系

传统营销是企业为主体, 通过一定的媒体或工具对顾客进行压迫式的接受, 缺乏与顾客的沟通和联系, 同时公司的促销成本很高。网络营销是一对一和交互式的, 互联网络更能加强与顾客的沟通和联系, 更能了解顾客和需求, 更易引起顾客的认同。美国雅虎公司开发的搜索引擎工具获得成功, 在短短两年之内公司的股票市场价值达几十亿美元, 增长几百倍之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国际化、规模化, 国内市场必将更加开放, 更容易受到国际市场开放的冲击, 而网络营销的跨时空性无疑是一“重型炮弹”。因此传统企业必须积极应对信息化、网络化市场的挑战。网络时代, 品牌、知识和创新管理体系、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联为一体的销售体系以及企业间的合作及联盟等因素成为决定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完全改变了传统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从而引发企业过去成功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保持的局面。企业上网宣传是网络营销的最基本方式, 建立网站则是企业上网宣传的重要条件。企业虽可通过在ISP或网址搜索工具条中留下链接网址以帮助上网者进入, 或以新颖的媒体形式引人注意, 但要真正的获得长期宣传效果, 仍必须回到现实世界, 以直复营销、传统营销为基础, 在现实世界形成特色, 创立让消费者接受的声誉, 这样才能发挥网络的威力, 实现借助网络宣传, 扩大影响的目标——品牌。

4 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中得出:网络营销归根结底, 不是传统企业的唯一出路, 它只有和直复营销进行整合才会使企业重新精神焕发地行走于历史发展的前沿。

摘要:本文从网络营销与直复营销,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异同着手, 对企业营销渠道变革的唯一性进行了研究。论述了网络营销只有和直复营销进行整合才能使传统企业重新走在历史发展的前沿上。

关键词:网络营销,直复营销,传统,变革,唯一

参考文献

[1]潘维琴.网络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版, 33.

[2]褚福灵, 成栋.网络营销与策划[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1~11.

[3]周晖.当代财经[J].2001年第一期.72~74.

[4]褚福灵, 成栋.网络营销与策划[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15~17.

[5]李凤云.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M].北京:线装书局.2002年版.

[6]王冰.以顾客为资本的网络营销策略[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8月第21卷第4期.94.

[7]刘业政, 何建民.电子商务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8: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表文章吗?

文章说,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一种国际化的潮流和趋势。现在西方国家都要求培养国际化人才,特别是学习工程和管理的人员在学习期间,至少有一次出国学习的经历,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些人了解国外的文化。在这样一个时代,青年人通过自费留学的渠道走出国门,有一段在外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十分有利于他们加深对国外的了解和认识,其对青年人成长和成才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也是对我们国家教育资源一种很好的补充。

文章强调,自费留学带来的国际间的学生交流,有利于我国的教育、经济、文化、贸易等的对外交流。留学生的进出,不仅仅是一个出国留学的问题,它使得中外之间在教育、经济、文化、贸易等领域的深入交流,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实现载体。“一个自费留学生出国学习,可能要花去几十万,但许多人回国时,带回的何止是几十万,回来后创造的效益又何止是几十万!如果说投资要讲回报,自费留学的投资回报是很高的,是值得的。”

为进一步落实“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工作方针,教育部作为政府归口管理留学工作的职能部门日前印发了《关于简化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自费出国留学审批手续的通知》,取消了行政审批,也不再收培养费,使自费出国留学的环境越来越宽松了,变得更加容易了。同时也是对自费留学工作加强指导和服务的一种体现。

文章特别提醒准备自费出国留学的学生和家长,慎重选择留学中介,选择有合法资质的留学中介机构协助办理。选择留学中介,“一看它有没有投诉;二看它的服务怎么样,有没有正确的留学信息(Information),有没有较好的留学指导(Orientation)。”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设专线电话接受查询

根据教育部要求,为做好留学人员和社会各界对国外学校情况和相关学历、学位认证的查询工作,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日前设立专线电话。

专线电话号码:010-82300056;010-82301008

也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查询:

传真: 010-82301166;电子邮件:interco@stnet.cscse.edu.cn;或访问中国留学网(www.cscse.edu.cn )

新西兰最大的语言学校倒闭

教育部涉外监管网最近发布今年的第5号留学预警,内容如下:

据新西兰《自治领邮报》9月6日报道,新西兰最大的语言学校 Modern Age Institute of Learning 倒闭。

据悉,中国驻新西兰使馆对Modern Age Institute of Learning倒闭造成中国留学生被迫离校一事表示关注,并要求新西兰方面尽快采取措施,妥善安置学生的学习和住宿,保护中国留学生的正当权益。新西兰政府对此事也很重视,将积极稳妥地安排在该校学习的国际学生。新西兰教育部长马拉德表示,除少部分学生外,在该校学习的学生将被安排到其他语言学校继续学习。如果因学校倒闭造成部分学生寄宿产生问题,新政府将干预此事,并解决住宿费用问题。

上一篇:医生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下一篇: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