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办法

2024-07-24

xx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办法(精选6篇)

篇1:xx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办法

《广东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办法》

日期:2007-5-26 11:12:00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鼓励公民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促进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及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是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在经济上给予必要奖励的利益导向政策。

第三条 计划生育奖励对象为本省农业户口中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的下列人员:

(一)只生育(含收养、抱养,下同)一个子女的农村居民;

(二)纯生二女的农村居民;

(三)婚后没有生育的农村居民。

奖励对象,包括丧偶、离婚以及再婚家庭中没有与继子女形成抚养关系的独生子女、无子女方配偶等。

第四条 计划生育奖励对象,按每人每月8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金,直至本人死亡为止。计划生育奖励金不计入奖励对象的家庭收入中,不影响其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户”待遇。

在地方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各地可在上述标准基础上适当提高奖励金标准,具体由当地人民政府规定。

第五条 计划生育奖励金由各级人民政府按比例承担。省财政对省扶贫开发重点县承担70%;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和江门等7个市,由当地政府承担;对其他县(市、区),省财政承担50%。

各地自定提高计划生育奖励金标准的,提高资金部分由各地自行解决。

第六条 计划生育奖励金按月发放,具体申请、发放办法由省人口计生委、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七条 在计划生育奖励金发放期间内,奖励对象有以下情况之一,应取消或终止其奖励待遇:

(一)领取计划生育奖励金后又再生育、抱养、收养子女,造成不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条件的;

(二)户口迁到外地或到境外定居的;

(三)奖励对象死亡的;

(四)被判处徒刑服刑期间的。

第八条 奖励对象户口在省内迁移的,按迁入地奖励待遇执行。外省户籍迁入我省的,从户口迁入之日起,按本省户籍人口的规定执行。

自本办法实施之日起,因村民委员会成建制转为居民委员会,原奖励对象可在转制后四年内继续享受本办法规定的奖励。

第九条 各级财政部门要将计划生育奖励金列入财政预算,建立财政专户管理计划生育奖励专项资金,健全专项资金的预算审批、决算报告制度,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管理的法律、法规及财经纪律;并在每年二月底之前将本级应承担的计划生育奖励金划拨至指定代发单位。

第十条 计划生育奖励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克扣、截留。贪污、骗取、虚报、挪用、克扣、截留财政拨给的计划生育奖励金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一条 各级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计划生育奖励金的监督、管理。各级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要专门设立计划生育奖励金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有效防止奖励对象弄虚作假。奖励对象的资格认定要严格把关,通过公安部门提供户籍证明、张榜公示等办法,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第十二条 执行计划生育奖励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对计划生育奖励资金筹集、落实不到位、不及时,发放奖励金中存在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等情况,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理,情节严重并阻碍工作开展的,对该单位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一票否决。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9年1月12日公布施行的《广东省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和纯生二女结扎夫妇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同时废止;原已办理养老保险的,可继续享受原投保待遇。各地为独生子女户、纯生二女结扎户以及无子女户实行的各项奖励政策或不涉及省级资金投入的计划生育社会养老保险的,可继续施行,与本办法的具体衔接问题,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解决。

篇2:xx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办法

重庆市人口计生委

关于印发《重庆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

奖励扶助对象确认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口计生委:

现将《重庆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确认办法》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二00四年七月十三日

主题词: 人口计划生育 奖励扶助

对象确认

通知 抄 送: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04年7月13日印发

(共印 200份)

重庆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 奖励扶助对象确认办法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21号)和《人口计生委关于印发〈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确认条件的政策性解释〉的通知》(国人口发[2004]39号)以及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奖励扶助对象确认条件

(一)基本条件

凡申请我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的,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2、1973年以来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生育,生育的子女在二个以内(含二个);

3、现存一个子女或者符合地方性法规规定,经批准可以再生育子女的部分山区、边远高寒大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现存两个女孩或者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4、年满60周岁。

(二)对奖励扶助对象基本条件的具体解释

1、关于“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2--(1)“本人及配偶”指现夫妻,包括1986年3月15日前,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认定为事实婚姻的夫妻。“农村居民户口”特指在实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地区,与“城镇居民户口”相对应的户口类型。“农村居民户口” 以现户口属于农业户口、户口登记地址在村委会;有承包责任田,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来源;不属于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范围等进行具体界定。

(2)城镇化建设中成建制农转非等,暂未征用土地,未领取征地补偿金等,仍以承包责任田和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来源,未纳入城市社会保障范围的,按“农村居民户口”界定。

(3)丧偶现无配偶的,以本人户口状况界定。(4)本条规定不包括以下情况: ①口袋户、户口待定待落、没有户口的;

②一方为有退休工资的轮换工或民办教师等,另一方为农业户口的。

2、关于“1973年以来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生育,生育的子女在二个以内(含二个)”

(1)依据我国1973年开始实行“晚、稀、少”的计划生育政策和我市最早执行有明确限定生育数量的政策性文件,即《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关于计划生育工作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川革发[1979]14号),我市奖励扶助确认对象生育(含收养)子女的数量不超过二个。

(2)夫妻生育子女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以该夫妻生育行为发生时生育子女的数量是否符合所执行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或省级政策性文件的规定界定。

(3)自1980年9月1日起执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计

--3--划生育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川府发[1980]177号文件)以后,曾未婚生育、不到间隔或未经批准再生育的,需报经其户籍所在地区县(自治县、市)人口计生委批准后再纳入奖励扶助对象。

(4)生育双胞胎、多胞胎的,以子女的个数计算子女数量。(5)本条规定不包括双方均未生育的夫妻。

3、关于“现存一个子女或者符合地方性法规规定,经批准可以再生育子女的部分山区、边远高寒大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现存两个女孩或者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1)本市辖区内“现存两个女孩”的奖励扶助对象仅限于符合地方性法规规定,经批准可以再生育子女的部分山区、边远高寒大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2)夫妻现存的子女包括生育的子女(含送养、判随前夫或前妻的子女)和收养的子女。

(3)收养的子女包括含1992年4月1日《收养法》实施前已形成事实收养关系的子女。

(4)再婚夫妻再婚前后的现存子女数合并计算。(5)子女有生育行为以后死亡的,该子女计入现存子女数。

4、关于“年满60周岁”

“年满60周岁”是指按身份证或户口登记的出生年月,在2004年1月1日以后年满60周岁的夫妻(包括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人员),其年龄界定以个人为单位。

本年度奖励扶助对象为截至2004年7月18日止符合奖励扶助对象确认条件的本市农业人口。

二、奖励扶助标准

(一)符合奖励扶助条件的对象,按年人均不低于600元

--4--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

(二)符合奖励扶助条件的对象,其中只生育一个独生女或独生子女死亡现无子女的(不包括曾经生育两个子女,因子女死亡,现存一个独生女或无子女的),在年人均不低于600元标准的基础上,另按年人均不低于240元的标准增发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

三、奖励扶助对象确认程序

为了准确地确认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根据国家和市有关规定,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和分级负责的原则,对奖励扶助对象确认程序作如下规定。

(一)本人申请

申请人认为符合重庆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条件的,应当在达到60周岁前一年的5月31日前(2004年已满60周岁并符合条件的奖励扶助对象在2004年 7 月23 日前),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向常住一方户籍所在地申请),填写国家统一制定的《奖励扶助对象申请表》一式三份,连同本人身份证、结婚证(离婚证)、户籍薄复印件等证明材料,必要时附申请人婚姻和生育状况的说明,一并交户籍所在的村(居)民委员会。

(二)村(居)民委员会审议并张榜公示

1、村(居)民委员会依据重庆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对象有关政策规定,对申请人的条件进行审议,对符合条件的奖励扶助对象,提交村(居)民代表会议讨论。

2、村(居)民委员会将经过村(居)民代表会议讨论无疑义,拟上报的奖励扶助对象的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时

--5--间、户口性质、家庭住址、婚姻状况、配偶姓名、曾经生育子女数量、有无违法生育、现存子女姓名,连同奖励扶助对象条件、奖励扶助标准在村(居)村务公开栏和村民小组院坝内同时张榜公布十日以上。

3、对张榜公布无异议的申请人,村(居)民委员会在《申请表》上签注意见,村(居)民委员会主任签名并加盖村(居)民委员会印章,连同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户籍簿复印件、婚姻及实行计划生育情况的证明于当年6月30日前(2004年为7月26日前),报送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并张榜公示

1、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村(居)民委员会上报的申请人资料进行审核,将审核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名单连同奖励扶助条件同时在政务公开栏张榜公示十日以上,同时设立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

2、对张榜公布无异议的申请人名单、资料连同审核意见,于当年7月31日前上报区县(自治县、市)人口计生委。

(四)区县(自治县、市)人口计生委审查、确认并公布

1、区县(自治县、市)人口计生委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的拟奖励扶助对象进行审查确认。

2、将审查确认的奖励扶助名单批复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反馈至村(居)民委员会,在各村(居)务公开栏和村民小组院坝内同时张榜公布十日以上,同时将奖励扶助名单和举报信箱、举报电话通过报纸、电视等大众传媒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3、将最终确认的奖励扶助名单于8月31日前(2004年为8月15日前)提交县级财政部门和资金委托发放机构。

--6--

4、建立奖励扶助对象个人信息档案。

(五)重庆市、国家人口计生委备案

1、区县(自治县、市)人口计生委应当于2004年9 月1 日前,将当年确认的奖励扶助对象名单及汇总数报重庆市人口计生委备案,以后每年9月1日前将本辖区下一年度内新增减的奖励扶助对象名单及汇总数上报重庆市人口计生委备案。

2、重庆市人口计生委应当对区县(自治县、市)人口计生委的审查确认质量进行监督,组织相关部门、社会团体以及其它社会中介机构,对区县(自治县、市)人口计生委提供的奖励扶助对象名单进行抽查,抽查情况在全市通报;对不符合条件的奖励扶助对象取消资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当事人进行处理。

3、重庆市人口计生委对全市农村奖励扶助对象进行核准,并将奖励扶助对象人数和名单上报国家人口计生委备案。

篇3:xx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办法

关键词: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生育观念,影响

一、研究背景及方法

随着人口形势的变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于2004年初开始在全国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以下简称农村计生奖扶制度) , 这是指在现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基础上, 针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 夫妇年满60周岁以后, 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奖励扶助的一项基本的计划生育奖励制度。对农村计生奖扶制度, 是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转变的质的飞跃, 是建立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大突破。它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 促进农村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有利于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消除贫困, 有利于“三农”问题、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步解决, 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促进农村稳定, 有利于实现“五个统筹”, 促进农村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意义重大而深远, 它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人口与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 是进一步抓紧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大举措,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由于这一制度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效应, 得到了社会各方面和广大育龄群众的积极响应和热情支持。经过2004年卓有成效的试点工作, 2005年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开。

然而,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 长时期以行政手段推动为主、利益导向为辅, 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强迫命令的性质, 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工作模式。农村计生奖扶制度的建立, 不可避免地对原有的工作模式提出新的改革要求, 因而需要一个整合、转变的过程。同时, 不同形式的人口控制手段也会对人口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农村计生奖扶制度已经从试点到推广进行了三年, 对人口发展, 对人们的生育观念, 对计划生育工作等方面都产生了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研究中西部地区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的基本情况、基层干部群众的反映以及存在的问题, 来探讨农村计生奖扶制度的实行对农民生育观念所产生的影响。

在本次研究中, 现场调查与访谈、问卷调查与案例分析三种研究方式:首先, 我们先后走访了河南省焦作市的沁阳市、博爱县, 甘肃省武威市的凉州区、天祝县, 山西省朔州市的朔城区、应县, 晋中市的榆次区、太谷县和运城市的绛县、新绛县等三省十县, 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访问调查。先后召开了基层干部、农村普通群众、奖扶对象以及计划外生育对象等不同人群的座谈会17次, 走访群众60余人, 查阅了被调研县市区的农村计生奖扶工作档案资料, 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其次, 本次相关的问卷调查采用整群非随机抽样方法, 在三省十县发放调查问卷1060份, 收回有效问卷1032份。问卷调查对象为县乡村干部 (249人) 、包括计划外生育群众在内的普通群众 (545人) 、奖扶对象 (238人) 。第三, 为能对该问题进行微观层次的研究, 我们还进一步进行了典型案例的分析, 从而得到较为详尽的感性材料。此外, 为配合研究, 我们查阅了近百份关于农村计生奖扶制度的论著、文件、报道、工作汇报、经验总结等资料, 从而对建立农村计生奖扶制度的背景、依据、目标、要求等有了较深的了解。

二、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和条件, 此次调研以县为基本调研单位, 重点了解县、乡、村三级的农村计生奖扶制度实施情况。以下是本课题所涉及的地区与人员的相关基本情况, 从中我们可以整体把握研究的普遍性与典型性 (表见后) 。

从以上情况来看,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我国中西部的一些地区, 在这些地区的农村还普遍存在着现代化程度较低, 旧有观念影响较深的特点。因此, 它们也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对象, 乃至是相关政策较为典型的实验场。

三、农村计生奖扶制度对农民生育观念的影响

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 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人们的生育观念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广大农民也不例外。但是, 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所限, 农民思想上的“养儿防老”观念还有很大市场。在这种情况下, 国家在农村实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 实际上就是部分解决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问题。单就这种极具针对性的举措而言, 无疑对人们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冲击力。但是, 现阶段对人们生育观念影响的因素很多, 农村计生奖扶制度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很难有一个定量的结论。不过, 根据我们调查的情况, 对其影响程度还是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首先, 调查中了解到, 多数干部认为实行农村计生奖扶制度对人们的生育观念有很大影响, 依据是群众看到一个孩子和双女户家庭每人每个月能领到50元钱, 大部分人是很羡慕的, 问卷统计也证实了这一点。238名奖扶对象中, 就有218名 (91.6%) 认为自己被确定为奖扶对象后, 邻居的反映是羡慕。干部群众列举了不少原来没计划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或者双女户没计划绝育的, 国家奖扶政策一宣传就很快办了证, 或做了绝育手术的例子。据河南省介绍的情况, 焦作市试点工作运行半年, 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就新增了15865户, 领证率上升了近4个百分点, 仅宣传月活动中就有1675户新领了证, 有48户符合二胎生育条件的夫妇主动放弃了生育指标。河南省博爱县, 试点工作开展两年多来, 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妇就由原来的5894对, 增加到现在的12506对, 增加了6612对, 领证率提高了7.2个百分点。还有865对符合二胎生育条件的夫妇主动放弃生育第二胎。调查中博爱县清化镇副镇长马秀红告诉我们:实施奖励扶助正向的促进作用很大, 独生子女办证的户明显增加, 2003年全镇独生子女领证户为430户, 到2006年4月就有1100户。

各地都非常重视发挥实施奖扶政策的正面引导作用, 尽可能地利用这种形式大做文章, 发放仪式大都搞得非常隆重, 为的就是造成影响, 让群众广泛了解。下面是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04年第一次发放奖励扶助仪式时的情况:

9月8日上午9时许, 榆次区郭家堡乡乡政府院内彩旗飞扬, 锣鼓震天, 人头攒动, 两条红白相间的大型横幅显得格外耀眼, 打响了此次活动的旋律。上面写着“破除养老防老传统观念, 奖励扶助伴您安度晚年”。榆次区郭家堡乡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发放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来自受奖励扶助的代表郭家堡乡各村的胡二妮、杨登科、葛传香等37位老人穿着节日的盛装, 身披写有“实行计划生育光荣”的彩带, 兴高采烈地走上了领奖台。省、市、区领导亲手将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财政部颁发的光荣证送到了他们手里。他们拿着这份沉甸甸的“礼物”到农村信用社取到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标志着榆次区乃至全市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金发放已进入实质阶段。

这种大张旗鼓的场面, 对人们思想的冲击力还是很大的, 宣传效用十分明显。同时, 在这一基础上, 我们选取了一个较为典型的个案, 从中可以更具体的反映这一情况。

河南省沁阳市王曲乡肖庄村肖国喜, 男, 64岁, 老伴62岁。属双女户, 大女儿38岁, 二女儿27岁, 均已成家。大女儿招亲在家, 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平时在外打工, 几个月不回来, 他还得给女儿看孩子。他在一个乡镇企业打工 (翻沙) , 一个月干半个月, 工资300多元/月。女儿不给他钱, 他还要给女儿贴补。2004年确定享受奖扶政策对象, 发奖时披红戴花, 周围邻居中有几个看了后都不再要孩了, 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其次, 从调查中也反映出, 一些干部认为奖扶政策对人们的影响作用有限, 不能过高估计。综合起来有这几方面的理由:一是目前各地制定的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很多, 奖励扶助只是其中的一个内容, 因此其影响也只能是综合作用中的一部分;二是国家现在涉农优惠政策也很多, 如取消农业税、发放种粮补助、教育上的“两免一补”等等, 对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有“淹没”作用;三是在2010年之前, 奖扶对象在农村人口中的比例很小, 不到1‰, 而且是60岁才开始享受, 现在正处于生育旺盛期的年轻人感到很遥远, 到时还有没有这个政策也难说。因此, 对他们的影响力也就减弱了;四是现阶段人们生育观念的明显转变, 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是主要的因素, 农村计生奖扶制度只是其中的很小部分, 对人们生育观念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四、基本结论

独生子女父母领证情况的变化和退二胎情况的变化是现阶段人们生育观念变化的两个重要指标。在实施农村计生奖扶制度前后, 确实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我们不可否认, 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优惠措施, 实实在在是对人们的生育观念产生了直接和比较显著的影响, 而农村群众生育行为的选择对减少出生人口产生直接的作用。但同时, 我们也必须注意到, 这一政策的实施主要是从经济补贴的方面入手的, 正像一些基层干部认识到的那样, 随着农民经济状况的改善和收入的提高, 单纯的经济手段很难发挥长久的效用。因此, 如何通过经济手段来达到观念上, 乃至生活方式上的变革, 仍然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树新.人口与生育政策变动对代际关系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 2004 (04)

[2].风笑天, 张青松.二十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变迁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2 (05)

[3].于霞.生育行为和农民生育观念探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02)

[4].庞淑兰, 荣蓉, 关维俊, 薛玲.唐山市某乡农民生育观念的现状调查[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4 (02)

篇4:xx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办法

今年上半年,国家着手对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试点地区之一的青海省,用奖励“少生”代替惩罚“多生”,进而获得“少生”、“快富”两个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推动贫困地区走出“越生越穷、越穷越生”困境的有效措施,该项制度将极大地调动农牧民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利于推动农牧区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缓解当地计划生育家庭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的特殊困难,促进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方法进一步转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一、奖励扶助对象的条件和确认办法

奖励扶助对象的条件是: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1973年至2001年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和政策生育;现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儿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年满60周岁。

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由本人申请,村民委员会审议并张榜公布,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初审、公示、上报,经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公布、确认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二、奖励扶助的基本标准

对符合条件的奖励扶助对象,按人年均不低于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

已超过60周岁的,以奖励扶助制度在当地开始执行时的实际年龄为起点发放。

奖励扶助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确定合理比例共同负担,纳入专项资金预算。

三、奖励扶助金的发放

奖励扶助资金将建立奖励扶助对象个人账户,实行专账核算、直接拨付的办法,直接委托有资质的相关机构进行社会化发放。

以年为单位计算,每年发放一次。由省财政部门根据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报送的奖励扶助对象人数,每年9月底将资金拨付到委托机构安排发放,发放机构12月底以前将资金发放给奖励扶助对象。

四、奖励扶助金监督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县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对奖励扶助对象进行严格审查,不得弄虚作假、徇私舞弊。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奖励扶助金或以扣代罚及其他搭车收费行为。

严禁用财政专项资金进行任何形式的营利性投资、融资活动,不得将奖励扶助金抵扣个人贷款、抵交农业税等款项。

五、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统一政策,严格控制。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直接补助,到户到人。健全机制,逐步完善。

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财政部门负责奖励扶助资金的管理和发放。监察、审计等部门负责奖励扶助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篇5:xx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办法

青政[2004]77号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青海省农村牧区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暂行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海省人民政府

二OO四年十月二十一日

青海省农村牧区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农村牧区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国家关于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的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农村牧区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应当坚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直接补助、到户到人的原则,实行行政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确保奖励扶助资金的公平发放。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农村牧区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纳入当地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

第四条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全省农村牧区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

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财政部门负责奖励扶助资金的管理和发放;监察、审计等部门负责奖励扶助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公安、民政、扶贫、卫生、农牧等部门结合本部门业务,配合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做好本办法的实施工作。

第五条 奖励扶助工作推行村务公开和群众举报制度。

奖励扶助工作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州(地、市)人民政府每年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第六条 享受奖励扶助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本人及配偶均为农牧业户口;(二)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1973年至今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

(三)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后无子女;(四)年满60周岁。

第七条 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应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确认,并按下列程序办理确认手续:

(一)本人提出申请。申请人应当在达到60周岁前一年的5月31日前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填写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的《奖励扶助对象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一份,连同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及户籍簿复印件一并交村(牧)民委员会。

(二)村(牧)民委员会审议并张榜公示。村(牧)委员会依据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政策的规定,对申请人的条件进行审议,提出拟上报的奖励扶助名单,提交村(牧)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时将讨论通过的申请人名单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示十日。如无异议,村(牧)民委员会在《申报表》上签注意见,连同申请人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和户籍簿复印件于当年6月30日前上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三)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初审并张榜公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村(牧)民委员会申报的申请人资料进行初审,将初审通过的申请人名单在政务栏张榜公示十日,同时设立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并于当年7月31日前上报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四)县(市、区)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核、确认并公布。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 部门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的拟奖励扶助对象进行审查确认。经初步复核确认后,将奖励扶助名册印发至村(牧)民委员会,在各村张榜公布。同时将奖励扶助名册和举报信箱、举报电话通过报纸、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并于8月31日前将最终确认的名册提交县级财政部门和资金发放机构,建立奖励扶助个人信息档案。

奖励扶助对象个案信息包括户口性质、子女数量、迁移变动和死亡等情况。个案信息变更时,村(牧)民委员会应及时上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因故未纳入本奖励扶助对象确认程序的,原则上应纳入下一的奖励扶助对象确认程序。

(五)1933年1月1日至1943年12月31日出生的,按以上程序办理确认手续。

第八条 奖励扶助工作实行备案审查制度。

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于每年9月10日前将本辖区下一内新增的奖励扶助对象名单汇总后,上报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抄报州(地、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查。

州(地、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对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审查质量进行监督,并组织相关部门、社会团体以及其它社会中介机构,对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提供的奖励扶助对象进行抽查。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县级提交的奖励扶助对象进行核准,并将奖励扶助对象人数和名册上报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第九条 被确认为奖励扶助对象的,每年享受600元的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已超过60岁的,按本办法开始执行时的实际年龄起计发。

奖励扶助金以个人为对象发放。

第十条 农村牧区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中央财政负担80%,地方财政负担20%;地方财政负担部分暂由省级财政负担。第十一条 奖励扶助金发放和管理。

(一)奖励扶助金发放程序。

1、奖励扶助资金按照统一要求建立奖励扶助对象个人账户,实行直接拨付的办法,由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发放。

2、奖励扶助金以年为单位计算,每年发放一次。省财政部门根据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报送的奖励扶助对象人数,于每年9月底将资金拨付到委托机构安排发放,发放机构于每年12月底以前将资金发放给奖励扶助对象。(二)奖励扶助金管理。

1、省级财政负责奖励扶助金的预算决算,并建立奖励扶助资金财政专户,对中央补助金和省级配套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封闭运行,及时足额拨付到委托发放机构,并监督委托发放机构将奖励扶助金及时划转到个人账户。省级财政部门通过财政年报向财政部反映专项资金到位、发放和结存情况。

2、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掌握委托发放机构及当地发放机构建立奖励扶助对象个人账户和资金管理情况。

3、委托发放机构负责制定资金发放办法和操作规程,并按照委托服务协议的要求以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提供的奖励扶助对象名单建立个人账户。将省财政部门拨付的奖励扶助金及时足额划转到个人账户,将建立个人账户和资金拨付情况反馈给省财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公安、民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不得违法为申请人更改个案信息或出具有关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 省财政部门应当与委托发放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委托发放机构应当将奖励扶助资金个人账户变动及资金发放、领取情况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当地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县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及时将奖励扶助对象信息变动情况逐级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三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县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每年对奖励扶助对象进行严格审查,不得弄虚作假、徇私舞弊。

第十四条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奖励扶助金或以扣代罚及其他搭车收费行为。

严禁用财政专项资金进行任何形式的盈利性投资、融资活动,不得将奖励扶助金抵扣个人贷款、抵缴农业税等款项。

第十五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财政部门不按国家规定比例拨付奖励扶助资金或不及时拨付至委托发放机构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进行督查督办,并责令其改正;

(二)委托发放机构不按服务协议履行资金发放责任,截留、拖欠、抵扣奖励扶助资金的,取消其代理发放资格;

(三)虚报、冒领、克扣、贪污、挪用、挤占奖励扶助资金的,追回其所领资金,并由其主管部门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四)违法为他人更改个案信息或出具有关证明材料的,由其主管部门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违反上述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对奖励扶助工作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第十七条 本办法实施中的具体问题由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篇6:xx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办法

关于调整《大连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确认办法》的通知

各区市人口计生局,长海县卫生和人口计生局,开发区教育卫生局:

根据•辽宁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确认条件的政策性解释‣(辽人口发[2006]3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对•大连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确认办法‣(大人口发[2004]44号)进行调整。请按照调整后的政策规定严格把握,认真做好奖励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工作。

本通知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原•大连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确认办法‣(大人口发[2004]44号)同时废止。

二○○六年八月二十五日(发至乡镇、街道)

大连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

对象资格确认办法

根据国家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有关规定和省人口计生委•关于下发修改后的†辽宁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确认条件的政策性解释‡的通知‣(辽人口发[2006]35号),结合我市实际,调整本办法。

一、奖励扶助对象条件

(一)基本条件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2、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曾经生育(或收养,下同)子女,1973年以来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生育;

3、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4、年满60周岁。

符合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条件、但同时又符合大连市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条件的,按就高的原则,不重复享受。

(二)对奖励扶助对象基本条件的具体解释

1、关于“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1)“本人及配偶”包括原配夫妻、再婚夫妻、丧偶或离婚后现无配偶的。丧偶现无配偶的,以本人的户口性质界定;离婚现无配偶的,以本人和原配偶的户口性质界定,若离婚后对方再婚或死亡,以本人户口性质界定;离婚后再婚的,以现夫妻户口性质界定。

(2)“农业户口”以公安部门注册登记的户口性质为准。在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地区,“农村居民户口”是指与“城镇居民户口”相对应的户口类型。待定待落、没有户口的,暂不予资格确认。

2、关于“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曾经生育子女,1973年以来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生育”

(1)夫妻生育子女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以该夫妻生育行为发生时的计划生育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为依据。1974年6月底以前生育子女不超过两个的,视为符合政策规定生育;生育子女在3个以上(含3个)的,视为不符合政策规定生育。

(2)1974年6月底以后未达到生育间隔以及再生育年龄规定生育的、1988年5月28日以后早育的、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生育且后来结婚登记的,均推迟4年即奖扶对象年满64周岁始享受,奖励扶助金从2008年起发放,届时已超过64周岁的,按照实际年龄为起点发放。

3、关于“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1)夫妻现存的子女包括生育的子女(含送养、离婚判随前夫或前妻的子女)、合法收养(含1992年4月1日•收养法‣实施前收养已形成事实收养关系的)子女。

(2)再婚夫妻双方均无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生育,再婚前和再婚后生育(收养)子女的现存数合并计算。

(3)生育子女送养,该子女现存活的,应计入现存子女数。(4)生育双胞胎、多胞胎的,以子女的个数计算子女数量。(5)子女在生育了下一代后死亡的计入现存子女数。(6)奖励扶助对象不包括违法生育(收养)后其子女死亡或送养的。

4、关于“年满60周岁”

以本人身份证的出生时间为准,户口簿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致时,以出生时间较晚的为准;奖励扶助金年满60周岁开始享受,夫妻一方达到一方享受;届时已超过60周岁的,按照实际年龄为起点发放。

二、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程序

(一)本人申请。本人应在到达60周岁当年的1月31日前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大连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确认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见附件1),连同本人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子女身份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及相关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一并交村委会。因个人原因未纳入本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确认程序的,从纳入起计发奖励扶助金。

(二)村民委员会审议。村委会对申请人的出生时间、户口性质、生育状况、有无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生育等情况进行认真核实、审议,对符合条件的奖励扶助对象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将拟上报的奖励扶助对象的情况在村及村组张榜公示10日(样式参见附件2),无异议的由村计生主任和村委会主任在•申报表‣签署意见,加盖村委会印章,连同申请人申请材料于2月28日前上报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初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村委会上报的奖励扶助对象进行审核,将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情况再次在其所在村及村组张榜公示10日。无异议的,在•申报表‣签署意见,连同申请人申请材料于3月31日前上报所在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四)县级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审查认定。4月30日前,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的奖励扶助对象进行审核确认,将符合条件的奖励扶助对象情况在县级人口计生网和奖励扶助对象所在村及村组张榜公布10日,无异议的,发给•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证‣,建立奖励扶助对象信息档案。5月20日前,经确认具有奖扶资格的对象,由县级将其录入“奖励扶助管理信息系统”。

5月21日至5月31日市人口计生委对全市信息录入质量进行网上审核。县级人口计生委于6月10日前将最终确认的申请人名单汇总报县级财政部门和市人口计生委。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年审制度。

在每年的资格确认过程中,村(居)民委员会应将下一个的目标人群进行摸底,并逐级上报,以备下一的资金预算。

(五)市人口计生委复核、备案。市人口计生委对全市奖励扶助对象进行复核、备案,会同有关部门对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奖励扶助对象确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奖励扶助对象的退出

(一)退出条件

(1)现存子女数增加的(包括收养、过继、婚姻变动等导致子女数增加);

(2)农转非的(含成建制农转居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的);

(3)户口迁出的;(4)死亡的;

(5)审批错误的(因弄虚作假等原因取得奖励扶助金的,取消其奖励扶助对象资格,已领取的奖励扶助金全额退回);

(6)其他情况。

(二)退出程序

2月28日前,村委会对上一年奖励扶助对象信息变动情况填报•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退出情况报告单‣(附件3),签字、盖章后上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生办。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生办审核无误后,3月31日前上报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于4月30日前汇总上报,并于5月20日前将因故退出奖励扶助的对象录入“奖励扶助管理信息系统”。

为使奖励扶助工作顺利开展,特拟定•大连市人口计生委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工作流程‣(附件4)。

附件:1.大连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确认申报表

2.××区(市、县)××乡(镇、街道)××村关于拟上报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的公示

上一篇:幼儿园年轻教师演讲稿下一篇:关于参加培训电梯司机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