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2024-07-15

关于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通用8篇)

篇1:关于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继续发挥好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老专家的作用,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老有所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我们开展了调查研究。

一、老干部发挥作用情况调查

人大机关是地方最高权力机关,市人大退下来的39名老同志近80%曾经担任过领导职务,或是某领域著名专家和业务能手。他们的社会关系多,威望高,对国家政策法令了解熟悉,是难得的人才。他们退下来后受组织委派,担任某些社团组织的领导,其他人由于素质好,值得信赖,多被社团组织选用。其次,革命时期的老同志多,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有10人,离休的15人,他们的历史功绩和巨大贡献,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通过他们的口述、回忆、演讲、著书,进一步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要的是人大老干部全部是共产党员,在他们身上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断进取的革命精神。他们利用自己的政治优势、智力优势和经验优势,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党和政府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倾心关心下一代,培养造就接班人。以离退休干部为主体的关心下一代协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南京市关心下一代协会成立22年来,从筹建到现在,市人大有许多老领导如徐智、孙一山、沙轶因、曹琬、姚志炳等同志参与并领导了该项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共组织380个讲师团2014名老同志,演讲了1755场次,有44万多人次的青少年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近年来,以“五老”为主体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召开20多场次,并将他们的事迹拍摄成六集电视专题片《为了明天》,及编写成《晚霞满天》一书,在各家新闻媒体报导40多次,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构建和谐南京的社会氛围越来越好。他们在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用心、用力、用情在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着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

化,培养更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贡献。为富裕和谐出谋划策,为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在南京的绝大部分社团里,都能看见老同志的身影,他们利用在某一领域里的专长继续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并结出丰硕成果,在构建和谐南京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在人大理论研究会里继续为完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献计献策。他们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研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作用开展研究,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群众基础等方面形成共识,促进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更好地构建和谐南京依法行使职权。二是关注

南京古都的保护与建设。一些老同志在古都协会与其他老专家一道,为保护南京古都风貌,积极向政府进言献策。其中《南京古都风貌主要特征及历史影响》课题研究成果受到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好评。时任市委书记李源潮批示:“内容很有参考价值,请福全、学柏并规划局、文化文物局阅。”市长罗志军批示:“请市建委及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作为工作中重要参考依据”。从此,南京“融古都特色与现代文明为一体的江滨城市”的建设正逐步形成,在构建和谐南京,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做出了贡献。三是继续为推进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做出努力。在法学会担任副会长的退休干部奚坤同志,心系群众,关注弱势群体,亲临第一线,积极开展走访调研,为我市制定《南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组织专家立法论证,通过大量的工作实践,使该《条例》顺利出台,为我市弱势群体生存安全构建保护网,在构

建和谐南京,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稳定上发挥了作用。四是用自己的言行实现第二人生价值。离休干部罗炳权同志离开领导岗位,依然为教育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耕耘不止,并在国际、国内刊物发表或获奖。他撰写的《第二人生价值》,收集了他从事老年教育研究和出席国际第三年龄教育大会的发言稿和论文,丰富了老年教育工作理论,为推动我国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此外,有的老同志在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担任会长,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奔波忙碌;有的老同志在海内外同胞京昆爱好联谊会担任副会长,以京昆之桥,连五湖四海,以业余艺社,扬国粹精神;有的老同志在体育基金协会担任领导,或在网球、乒乓球、门球协会从事管理工作,他们带领大家推动我市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不懈努力;有的老同志在书画协会工作,为宣传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挥毫泼墨;有的老同志在诗词协会工作,为改革开

放后国家昌盛谱写赞歌;有的老同志在雕塑家协会工作,为美化人们心灵塑造城市精神在不断追求……。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继续为振兴我市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富民强市,为构建和谐南京,早日实现“两个率先”做出贡献。

关心弱势群体,用爱心维系社会和谐。关心群众疾苦,关注弱势群体,向他人,向社会献爱心也是老同志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多年来,除了参加市级机关开展的“献爱心、送温暖”捐款活动和“慈善一日捐,温暖千万家”大型募捐求助活动外,还定点扶贫,为帮助六合区四合乡东王邵庄贫困户秦友喜恢复生产,捐款作为启动资金,选择了体力轻,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方法——饲养菜牛,既解决了生活又解决了小孩失学问题。为了竹镇泉水街道辍学儿童仇世涛、乌山村两孤儿有书读,共捐赠资金近万元,送上衣被几十件套。受到帮助的孩子都已顺利完成小学毕业,进入技工学校学习。有几位离休老干部自发在十多

年的时间里资助多名失学儿童渡过难关。老干部支部当得知乌山村筹建电灌站资金出现短缺,急需解决千亩农田用水问题,支部书记亲自帮他们到有关部门协调,最终,在水稻插秧之前建成电灌站。最近,他们又在为乌山村道路“灰色化”建设积极筹措资金。老干部们扶贫济困的风尚受到了组织上的表彰,受到了社会的赞誉和尊敬。著书立说,用崇高精神教育人,用良好形象塑造人。

老同志有过激情的岁月和光荣的历史,他们通过著书立说把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把执政经验和执政资源传承下去。《重温激情岁月——革命者口述历史》和《丹心映山河》记载了市人大徐智、沙轶因、曹琬等老同志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建设不懈奋斗的真实写照,他们的回忆是无价的思想财富和精神资源,永远激励着后人把老同志所开创的事业推向前进。离休干部罗炳权长期从事教育理论工作,离休后写

下三十多万字的《罗炳权文集》和《第二人生价值》,共收集了68篇从事教育工作的文章和讲话稿,是新时期下的教育探索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为我国教育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离休干部胡畅撰写的《荒台文撷》和《荒台诗词》,孙济民编写的《翟庆华艺文纪念集》等回忆录,记载了他们所走过的革命历程,记载了他们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其中《荒台文撷》已被中央党史研究室永久收藏。他们丰富的经历、执著追求的精神成为后人宝贵的财富。他们在用“心灵感动心灵,文明引导文明”,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砖添瓦。

市人大老干部以饱满的热情,无私的奉献活跃在社会的各个方面,用他们赤诚的爱国情怀,崇高的敬业精神,把聪明才智,执政经验和执政资源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问题与思考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发挥老同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上,有很大潜力亟待开发。目前不足之处在于: 缺乏提供“老有所为”的平台。除了一些领导退下来受组织委派,担任某些社团组织的领导外,绝大多数都是靠自己的社会关系,寻求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安排是自发性的。

缺乏相应的工作管理制度。老干部处虽是老同志的管理服务机构,他们第二次就业不属于处室工作职责范畴,他们退下来继续发挥作用的情况并不向处室通报,也许涉及个人收入隐私,处室也不过多地了解情况,形成管理上的空白点,管理是松散性的。

缺乏相应的权益保障。无私奉献和低报酬的较多,按劳取酬合理从优的较少。有些部门把老同志当成廉价劳动力使用,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待遇是安慰性的。

三、建议与对策

如何进一步重视发挥老同志的作

用,尊重他们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尊重他们希望继续为党、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的真诚愿望,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进一步加强宣传,重视老年人在和谐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要广泛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功能,大力宣传老同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宣传他们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宣传他们在对年轻人传承方面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给老年人一个展示的舞台。老年人渴望被社会认同,需要有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在基层老龄工作组织机构里建立和完善老年人才资源的开发管理,建立老年人才信息数据库和人才交流信息网络,对老年人才资源实行统一协调管理。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加强领导,创新服务方式,做好引导、支持、沟通、联络工作,凝聚老年人才的力量,更大限度1 2 下一页

篇2:关于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如何发挥职能作用的一些思考

和谐社会是先驱先哲们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党中央在党的第十六届四中全会向我们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检察机关贯彻落实这精神,就是要自觉融入大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履行检察职能,有效地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努力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努力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准确定位,积极探寻检察工作与和谐社会发展的结合点

检察机关应该围绕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争先意识,认真把握检察工作与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努力把握促进和谐的着力点,工作开展高起点,努力寻找和谐的最佳效果。

(一)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关系。在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检察院要进一步强化党的观念,主动接受党委统一领导,重大部署、重要决策和重大事项及时向党委请示汇报,自觉服从党委工作安排,认真完成党委交办的涉及稳定和发展大局的事项,坚决把党委交办事项作为份内事、重要事、急办事来抓,做到办实、办细、办好。

(二)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检察机关为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最直接、最有效的体现是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通过严厉查办各类危害社会治安和政治稳定的刑事犯罪活动、坚决查办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切实加强诉讼监督工作,积极发挥检察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职能作用。

(三)正确处理依法打击与保护的关系。牢固确立打击与保护并重的执法观念,把保护经济活动正常进行、保护涉案企业正常经营作为执法办案的一项工作重点,尽量在法律许可范围内保持好、维护好相关企业的正常发展。

(四)正确处理服务与促进的关系。从实际出发,在坚持法律统一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如何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围绕大局,准确把握检察工作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切入点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维护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神圣使命,对于促进国家机关依法执政,保持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司法公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服务和谐社会大局中,检察机关应结合实际,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积极投身创建“平安哈尔滨”,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治安环境。安全感是和谐社会的前提。检察机关要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充分认识贯彻“严打”方针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强化侦查监督科、公诉科在“严打”斗争中主阵地和主力军作用,为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安定创造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同时还要认真落实检察环节的综合治理措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斗争,积极参与对治安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的集中整治。结合办案,深入分析刑事犯罪案发特点和规律,针对办案中发现的在全区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以情况反映形式及时向区委和上级院报送信息,对案发单位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以检察建议的形式及时向有关单位提出加强防范的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二)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清廉的政务环境。廉洁政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职务犯罪本质上是一种权力腐败。不仅侵犯了履行职务的廉洁性和正当性,侵犯了公民人身财产权利,更严重的是它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破坏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动摇了党的执政地位。因此,积极查办在本地有影响、有震动的大案要案、查办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行业、热点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通过实实在在的反腐成果昭示了我们反腐败的决心和信心。在打击职务犯罪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深化个案预防,加强预防信息库建设,努力夯实预防基础工作。加快推进预防工作社会化进程,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形成社会各

界齐抓共管、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局面,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社会大预防中的积极作用。结合办案将预防犯罪的措施,寓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典型的案例,揭示当前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的规律、特点和原因,开拓“体制、法制、机制”三位一体的反腐倡廉新路子,努力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三)强化诉讼监督,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公正的司法环境。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崇尚法治的社会。法律能够得到统一正确实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司法机关必须严格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最终实现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公平和正义。检察机关应高度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加强侦查监督、刑事审判监督、刑罚执行监督和民事(经济)审判、行政诉讼监督工作,坚决纠正诉讼活动中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等问题,妥善办理立案监督案件,切实防止和纠正打击不力现象,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四)畅通信访服务渠道、加强监督维权,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公正的社会环境。利益的平衡是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马克思说过“人们所奋斗的一切,无不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检察机关服务和谐社会,必须把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到工作中去,畅通“信访服务渠道”,加强文明接待室窗口建设,端正和解决好对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真正做到为民做主,申张正义,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并尽力化解各类矛盾。

(五)积极营造“亲商、安商、便商、富商”的良好投资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发展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之道。“穷生斗,富生安”,为社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是检察机关服务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把为本地区发展服务列入检察工作服务和谐社会的工作重点,主动为招商引资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咨询有关政策法律问题,热情接待,积极提供法律服务。其次在执法办案中注意工作方法、依法文明办案,坚持做到不随意传唤企业法人代表,不随意查封、扣押企业财产,不随意冻结企业流动资金和银行帐户。对确需采取传唤、查封、扣押、冻结等侦查措施的,必须严格依法办事、文明执法,并加快办案速度,尽量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三、转变执法理念,着力提高执法能力,努力克服检察机关在推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

(一)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

一是检察理念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与法治进步的潮流不相适应。少数干警执法观念、大局意识、人权保护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还不够强。有些执法思想存在偏差,有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够端正,工作作风不够扎实。

二是严峻的治安形势与办案力量的严重短缺形成明显反差,干警办案任务十分繁重。在惩治犯罪中,检察机关是一支主力军,对社会治安的维护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办案人员的不足,办案力量的短缺,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能力,制约了检察工作的发展,长此下去,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是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能力和水平与党和人民的要求、期盼,与公正执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要求不相适应。从总体上看,我们检察机关的执法能力水平同所担负的重任和使命是相适应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检察机关的管理制度、执法机制和执法方式还不完善,一些干警科学执法、民主执法、依法执法能力不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水平不高,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复杂矛盾的本领不大,协调配合、创新工作能力不强,素质与能力“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要求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要求检察机关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严肃查办职务犯罪大要案,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化诉讼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热切期盼不相和谐。

(二)解决的对策

一是统一执法思想,切实转变执法理念。当前检察机关在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中,就是要明确统一执法思想的新要求,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检察工作,明确转变执法理念的新要求,牢固树立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大局、充分发挥职能的理念,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树立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公正司法理念、树立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理

念。坚决摈弃、不断清除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不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执法理念,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顺应人民群众的要求,真正在思想上解决“为谁执法,怎样执法”的重大问题,维护全社会的公平正义,努力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篇3:关于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法治”与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及其关系

只有对“法治”与和谐社会有足够的认识, 并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 才能推动实现有机结合, 切实发挥好“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一) “法治”的基本内涵

法的产生不是为斗争, 而是为和谐。“法”字最早的含义及产生就是要求解决纠纷、化解矛盾、裁判是非曲直、追求公平正义。中国古代的思想家管子对“法”有过这样的论述:“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 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 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所以说法的产生就是用来解决争端, 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其核心内容是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 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根据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新要求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举措, 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的和谐社会, 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的社会;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的社会;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社会;是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的社会;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 社会管理完善, 社会秩序良好,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是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社会。这六个基本特征, 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 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建设这样一个和谐社会, 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 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三) “法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 “民主法治”居于首位。“民主”是指人民有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 “法治”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治理国家,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民主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与根本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之源, 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使社会成员获得依法行使民主的权利, 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 使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只有以法律手段来治国理政, 使国家权利的行使和社会各项活动处于法律框架中, 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才能有基本的秩序保障, 整个社会才能进入一个和谐的状态。总之,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治”的支持和保障, 需要以“法治”为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法治”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可以为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和塑造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创造一种基本的制度环境, 并通过完善的法律对社会关系进行全面有效调整, 推动与保障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 法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大力促进社会稳定,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当前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人们的思想变得更加独立、多变, 差异性明显增强, 社会上的各种矛盾冲突及违法犯罪活动也有所增加。要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 减少违法犯罪活动发生, 就必须强化“法治”保障。以2012年宝坻区开展的“金秋会战”行动为例, 依法严厉打击了一批违法犯罪和社会治安案件, 保持了高压严打态势, 有效扼制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同时, 不断加强和改进对犯罪多发人群的教育管理, 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法治宝坻”创建活动, 有力维护了治安的平稳, 促进了和谐宝坻建设。

(二) “法治”是维护经济发展秩序的重要保障

当前, 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解决这些矛盾问题, 关键要靠发展, 而发展需要稳定、诚信的社会秩序, 这些必须要靠“法治”来保障。比如, 宝坻区正在推进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和农村居住社区这“三区”建设, 需要征地拆迁。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积极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注重发挥“法治”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一方面, 约束各级干部和公务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另一方面, 引导广大群众依法表达诉求, 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 “法治”是维护广大公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

当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改革攻坚的重要时期, 各方面利益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保障广大公民的切身利益, 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 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法治”, 在全社会建立起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体系, 让全体公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比如, 我国《劳动法》所规定的按劳分配、同工同酬;天津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并逐年上调;宝坻区实施民心工程年增长达30%以上的投入, 都是很好的体现和例证。

如何强化和谐社会的法治保障

在新的形势下, 构建和谐社会对各方面工作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要从不同层面入手, 抓规范、抓提高、抓制度建设, 进一步强化法治的保障作用。

(一) 加强立法保障, 完善立法机制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于有一整套社会成员认同并遵从的法律规则、程序和制度。立法价值的大小、质量的高低、运行状况的好坏, 都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立法工作中, 充分发扬民主是实现科学规范立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 应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努力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通过多渠道反映民意、反映诉求。比如, 对同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立法事项, 应建立和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 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 这样既保证立法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又加深人民群众对法律法规的理解, 从而进一步增强贯彻实施的自觉性。

(二) 加强执法保障, 推进依法执政

行政机关能否依法管理社会, 依法调节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秩序, 直接关系到社会运作是否顺畅、社会分配是否合理、社会交往是否融洽, 进而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 在法治建设中, 必须坚持依法执政、依法决策, 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 全面提高执政理念、施政目标、制度规则、组织运作、技术措施等方面的法治化水平, 努力使施政行为和一切社会活动严格规范在“法治”框架内。比如, 宝坻区结合工作实际, 制定实施了《区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暂行办法》, 在重大项目引进、重大事项决策时, 坚持法律先行、法律把关。重点工程建设、重点工作推进时, 坚持依法论证、法律监督, 从源头上避免和减少了问题的发生, 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 加强司法保障, 实现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不断提高软硬件建设, 提高司法服务大局的能力, 更有效规范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纠纷,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比如, 宝坻区通过不断强化镇街司法所硬件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等措施, 充分发挥广大基层司法干警法律宣传、法律保障、法律服务三大职能, 在服务广大群众、维护社会公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宝坻区人民法院与司法局联合设立了“诉前联合调解中心”, 尽可能使社会矛盾与纠纷能够以一种更为和谐的方式得到解决。宝坻区检察院积极探索“一室三长”工作模式, 将法律服务、法律保障关口前移, 在镇街设立司法检察室, 派驻司法检察员担任“法制村长”、“法制校长”和“法制厂长”, 为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及时解决了大量的法律问题, 受到了社会普遍关注和一致认可。

(四) 加强守法保障, 弘扬法治精神

篇4:关于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关键词:和谐社会;干部职工;作用

中图分类号:C931.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2—0084—0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不懈地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和谐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牢牢抓住科学发展主题,通过认真履行好法定职责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促进人民根本利益得以实现,夯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1.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出科学的决策,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对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事项适时作出科学决策,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主张转变为国家意志,变为广大人民的自觉行动,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指导。要坚持在党委的领导下,督促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以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2.要对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加强监督,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工作实践中,要正确反映和兼顾社会各阶层的群众利益,关注群众普遍反映的热点问题,依照法律精神和公正原则,对低收入阶层、困难和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二、把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放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大系统之中,突出特色、发挥优势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职工合法权益的表达者和维护者。因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按照党委统一部署来进行。一是要在确定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时与党委保持一致。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全面完成实现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坚强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二是要坚持从群众组织的特点出发,坚持群众化、民主化。用先进的思想、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各种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教育、引导、帮助职工,使其在德、智、体等多方面和谐发展,以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及时捕捉职工群众思想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党政领导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和职工思想动态,采取积极措施,为构建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实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三、以提高干部素质作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打牢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要肩负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责任。各级党组织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要从国际国内形势和我们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上来。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要大力宣传全会精神,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形成共识,增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信心,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抓紧建立科学高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对社会建设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解决好本地区本部门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步一个脚印,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首先要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本领,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大力实施人才战略,选拔德才兼备,能够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工会、干部队伍中来,逐步摆脱队伍老龄化、思想僵硬化等实际问题,逐步实现干部队伍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要求。二是切实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摆脱面临的一些思想松懈,作风涣散,业务生疏,独立性差等问题。三是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通过严格考核,努力造就一支思想过硬、工作务实、作风扎实、廉洁勤政、锐意进取、团结奋进的干部队伍,提高其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本领。

四、以提高职工政治素质作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点,形成共谋经济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列宁说过:“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人的头脑中不可能自发地产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需要经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实践的锻炼。因此工会要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发展和稳定营造良好的氛围。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职工群众,解决职工的思想与政治立场问题。引导职工学会通过正常渠道、运用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实际问题。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让职工都懂得,只有不断增进生产者与经营者、劳动者与建设者的理解合作,才能形成共谋经济发展、共建和谐社会、共享改革成果、共创美好生活的良好局面。

五、以帮助解决职工实际困难作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既是一个经济社会的“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改革发展呈现出难得的大好局面;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转型加快,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益关系和利益诉求日益复杂,经济社会生活中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更加突出。部分职工群众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党组织要从帮扶困难职工入手,坚持实施送温暖工程,把解决职工实际困难作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多办实事、好事,保证困难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六、以调动广大职工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落实。构建和谐社会,激发社会活力,必须把蕴藏在广大职工中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充分发挥其主力军作用。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要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把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做活,使新时期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充满时代气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要牢固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不变的主题,更加广泛地把广大职工团结起来,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七、参与改革促进和谐,就是要充分认识并逐步建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

归根到底要靠深化改革,自觉站在改革的前列,坚定不移地拥护省委、省政府推进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参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与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生机和活力,为建立健全促进社会和谐的保障制度多作贡献。要造就适应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谐社会建设要顺利推进,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素质和本领。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善于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坚强领导集体。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尤其要以这次地方党委集中换届为契机,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注重选拔培养熟悉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优秀干部。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把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效列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要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要制定和完善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

八、提高职工素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宏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积极参与全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和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用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充实自己,努力掌握各种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技术素质,不断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努力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影响带动全社会,形成共同追求和谐、推动和谐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孟富国.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诋蕴及内涵[J].沧桑,2005,(04):69-70.

[2]朱瑞基.正确认识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方法论[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18-22.

[3]高秀英.以创新精神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5,(03):15-17.

[4]胡锦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须做十项工作[J].群众,2005,(09):3.

[5]徐斌.用思想政治工作促進企业和谐[J].企业文明,2005,(08):61.

[6]沈正赋.构建“和谐社会”时期新闻媒体作用新探[J].声屏世界,2005,(09):9-10.

[7]柴大鹏,杜磊.和谐社会的特征解读[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04):52-55.

[8]韩伟,程金城.从文学看和谐社会之构建[J].唐都学刊,2005,(04):15-17.

篇5:关于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党的领导,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加强党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组织部门是抓党建工作的重要部门,组工干部是推进党的建设的实践主体,组工干部的政治思想、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建设的质量,从而影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组工干部要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干部队伍和各级党组织建设,切实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要大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根本保证

党员是党的细胞,分布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基础。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一是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员思想政治建设。组工干部要紧紧抓住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这个根本任务,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广大党员切实增强党的意识和构建和谐社会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练就做好工作、服务群众的过硬本领。二是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组工干部要始终把发展党员的质量放在首位,既要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也要积极稳妥地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的工作,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三是要围绕增强党员队伍活力,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组工干部要通过集中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管理相结合,不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载体建设,不断拓展党员教育管理渠道。同时,要关心帮助生活困难党员和农村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引导广大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建功立业。

二、要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组工干部要根据工作岗位职责和要求,切实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一是要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加大经济、法律和社会管理等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各级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组工干部要在提高各级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问题和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上下功夫。二是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组工干部在选人用人上要做到公道正派,自己首先要做到严以律己,清清白白、光明磊落、一身正气。运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努力在干部队伍中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和谐局面。三是要建立科学的干部实绩评价体系。选人、识人是组织部门重要职责,组工干部要客观、准确地评价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引导各级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帮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抓发展是政绩,抓稳定也是政绩”的观念,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要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全面推进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一是要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责任感。要促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坚持不懈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解决好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迫切问题,解决好党的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在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中增强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二是要以建设和谐领导班子为目标,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组工干部在工作中要注意大力培养选拔有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意识的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切实增强班子整体功能,不断提高领导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三是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促进领导班子转变作风,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要促使各级领导班子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记“两个务必”,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民办实事上,放在抓落实、求实效上,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要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组织基础

篇6:关于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处的社会。” 人民法院承担着打击刑事犯罪、化解矛盾纠纷、保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职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独特的、其他部门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民法院要承担这一历史重任,就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保障法院工作的正确方向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对国家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和确立的,是人民和历史的必然选择,并已明确地载入我国宪法。在我国,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进步,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之本,是我们最根本的政治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人民法院作为党领导下的司法审判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国家机器。在所有任务中,保护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是其首要任务,是带根本性的任务。因此,人民法院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地将各项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在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重大部署、重要问题、重点工作及时向党委汇报,把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与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实现维护法律权威与维护党的权威的统一,将审判、执行工作融入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同时,人民法院也应根据宪法确立的人民法院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职权,坚持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公正高效地开展各项审判工作,真正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二、立足审判职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

人民法院担负着打击制裁犯罪、调节经济社会关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责。做好这些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为此,法院必须牢记自身担负的重要职责,充分、有效地发挥审判机关的职能作用,积极投身到创建和谐社会的工作中去。

一是打击犯罪,维护稳定的治安环境。稳定的治安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惟有稳定,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依法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是人民法院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承担的首要职责。我们要继续坚持严打方针,依法惩处严重暴力犯罪、有组织犯罪和盗窃、抢劫、抢夺等危害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增强群众安全感。加大对毒品犯罪、赌博犯罪以及利用邪教组织破坏国家法律实施的犯罪,净化社会环境。依法严惩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以及利用国有企业改制之机侵吞国有资产的犯罪,保障经济健康发展。依法严惩贪污贿赂、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依法打击建筑、医疗等行业的商业贿赂犯罪,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加强刑事司法领域的人权保护,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司法追究。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寓教于审,审教结合,作好未成年人犯罪的审判和帮教工作,降低缓刑犯、刑释人员的重新犯罪率。

二是化解矛盾,构建文明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有了矛盾可以通过有效的机制妥善化解的社会。人民法院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各类矛盾纠纷的集中场所,大量的民事纠纷要通过诉讼来解决,依法调处民事纠纷、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法院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要依法公正及时审理各类民事案件,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制裁违法行为。要强化诉讼调解,贯彻落实“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十六字原则。要把调解贯穿于案件诉讼的全过程,坚持庭前、庭审和庭后调解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法院、人民法庭解决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作用,力争把纠纷解决在基层,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审理好破产案件,处理好破产还债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避免因破产案件引发职工、债权人上访等问题,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依法审理好行政案件,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行政机关依法正确行使权力,推动依法行政。完善申诉和再审工作制度,做好涉诉信访工作,对应当纠正的案件错误要及时纠正,对依法应该解决的问题要积极依法解决,对长期上访缠诉人员要耐心细致做好工作,努力化解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三是强化司法执行职能,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执行是法院判决的最终体现,也是当前法院工作的一个难

点,更是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关键。执行难是全社会的问题,要以执行的程序公正和效率为核心,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国家执行威慑机制建设,在客观上促使被执行人自动履行法律义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行宣传工作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以配合、协助、支持人民法院执行为荣,以抗拒、阻碍、干预人民法院执行为耻的舆论氛围和良好风尚,为解决执行难创造良

好的舆论氛围。为了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讲究执行方式,探索执行方法,提高执行艺术,把工作做深做细,尽量使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减少矛盾冲突,促其和解。同时要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的协调,严厉打击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暴力抗拒执行等违法犯罪行为。要自觉依靠、积极争取党委的领导,依靠党委排除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维护司法权威,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四是以人为本,营造公正的法治环境。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人民法院要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妥善处理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纠纷案件,全面、充分、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创造司法便民利民的环境,为当事人寻求司法救济打开绿色通道,让他们方便、快捷地得到司法救济;创造司法护民的环境,积极实施司法救助,让确有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营造公正的司法环境,认真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让有理有据的人打得赢官司,真正在全社会树立起法治的力量和权威。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法院的公信力

法院队伍素质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司法能力上,肖扬院长指出“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建设,重点是提高基层法院法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审判质量和水平。”加强法院队伍的司法能力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整顿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通过各种主题教育,教育法官要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强化服务大局意识。在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的前提下追求案件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二 是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在法官中开展办案竞赛、裁判文书竞赛、庭审观摩、计算机操作等竞赛活动。评选出优秀法官、办案能手、优秀裁判文书等,着力培养法官敏锐的心智和洞察力、良好的法律文化和社会学修养、清正廉明的职业道德和正直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建立以岗位业绩考核为主的工作管理机制,建立以议事规则为根本的决策管理制度,建立以车辆、财务管理为基础的机关管理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内部督查力度,努力实现内部管理和谐。三是提高党员队伍政治素质,发挥党员法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是法官队伍主要骨干力量,事实证明哪个部门的党组织发挥了作用,该部门的工作就做得出色。因此基层党组织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法院的审判工作开展活动,经常抓好党员的党性教育,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同时,还要狠抓法院和法官的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信念坚定、严谨求实、公正高效、文明廉洁、执法如山的法院文化,营造爱岗敬业、崇尚公正的氛围,以多途径为干警排难解忧,以多种激励手段激发工作热情。四是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筑牢干警反腐倡廉的基础,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引导和督促全体干警牢固树立“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司法理念,秉公执法,切实维护司法公正。对于发现违法审判行为,坚决追究责任,绝不姑息迁就,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司法环境,确保“公正、为民、清廉、高效”要求落到实处,从而进一步提升法院的公信度。

篇7:关于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本文对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历史进程中,民政部门应起的作用与作为作了一些调研和思考,旨在为推进新时期民政工作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社会自治化、生态环境优化的持续性过程,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考虑,综合平衡。其中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弱势群体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弱势群体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分布广泛的群体。它主要包括:

1.无依无靠的鳏、寡、孤、独者、残疾人和其他因丧失、缺乏劳动能力而无生活来源者;

2.遭受自然灾害难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个人和家庭;3.无固定职业或失业造成的生活低于基本标准的个人和家庭;4.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生活水平低于基本标准的个人和家庭。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报告《走向更加公正的社会》的计算,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已达1.4亿—1.8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就XX而言,全市465万人口,仅年人均收入低于625元的农村绝对特困户就有23.59万人,年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的农村相对贫困户有47.1万人,城市低保对象5.7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83万人,残疾人21万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59万人。由于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起步较晚,且财力投入有限,使得体系建设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XX到目前为止已建立、相对比较规范的只有城市低保救助,农村医疗救助、城市医疗救助和农村低保尚处于试点阶段,住房、教育、司法救助等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弱势群体在生存、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已经成为XX乃至中国当今一个日益凸显的重要问题。从长远来看,发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根本出路,但是在伴随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这些问题都将长期存在,如果弱势群体的困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不仅会危及社会的稳定,而且制约经济健康发展,从而伤及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因此,救助弱势群体的受益者并不仅仅是弱势群体,同时受益的还包括强势群体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所以,救助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全体社会成员应当关注和重视的一项共同责任和战略任务。

二、民政是救助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保障

朱德同志曾说,民政部门是人民群众的组织部。民政工作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无论是社区建设、救灾救济、城市低保、社会福利、优抚安置、老龄工作,还是婚姻登记、殡葬改革、儿童收养等,都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其中不少工作还直接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孤残儿童、下岗失业人员、灾民等困难群众和社会弱势群体服务。就一个部门的工作看,还没有哪一个部门的工作有民政工作这样广泛的社会覆盖面,也没有哪一个部门的工作像民政部门这样面对的是这么多的困难群众。因此,从工作性质上讲,民政部门是困难群众和社会弱势群体在思想上的知情人、感情上的贴心人、呼声上的代言人、权益上的维护人、排忧解难的办事人、党的温暖的传递人,是救助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保障。政府有两只手,一只手是发展经济抓效率;另一只手是做好二次甚至三次分配,兼顾好社会公平,使所有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享受经济发展成果。这后一只手的责任必然更多地落在民政部门身上。民政部门一定要自觉认识到救助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既是党和政府的重托,更是困难群众的期盼,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肩负的历史重任。

三、救助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呼唤“强势民政”

古往今来,关心民瘼,体恤民力,注重民生,与民休养生息,一直是开明统治者的一条重要执政经验。民政历史悠久,过去是统治阶级的“惠民之政”、“治民之要”。新中国成立后,民政“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成为“为民之政”,是一大国政、德政、善政,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管理之基、施政之要。可以说,民政工作是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集中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承担着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但是,由于过去社会矛盾不突出、社会相对较公平、民政部门自身不强等多方面的原因,民政部门在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中的作用并不突出。“民政”在社会职能中处于“弱势地位”,发挥着有限的职能和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中国既处于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现期,怎样救助弱势群体、共建和谐社会越来越成为摆在各级党和政府面前的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而急迫的问题。

民政部门作为党和政府扶贫济弱、缓解社会矛盾、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职能部门,肩负着推进民主法制、维护社会公平的历史使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更是起着主力军的作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弱势群体涌现,稳定问题频发,民政部门如果自身不强,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的能力有限,弱势群体就得不到很好的救助,工作就会陷于被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任务已经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民政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弱势群体需要“强势民政”,只有“强势民政”才能为救助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民政人必须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把打造“强势民政”、救助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新理念、新追求、新目标。

四、打造“强势民政”的目标和任务

所谓“强势民政”,就是相对传统民政必须做到“五个有”。即:有做强的信念与理念,有清晰而正确的思路,有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干部队伍,有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有卓著的工作成效,使得民政工作在党委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有重要地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有良好形象。“强势民政”既是一个工作的理念,同时又是发展的方向,奋进的旗帜。民政只有形成强势,才能全面落实党和政府爱民、亲民的各项举措,才能逐步满足社会对民政工作不同层次的需求,才能建立起与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民政事业发展新格局。打造“强势民政”不是为民政部门争夺权利、谋取好处,而是为了更好地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他所承载的内容是要“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建设的成果”,建立福泽全民的“大民政”。

打造“强势民政”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民政部门树立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等、不靠,迎难而上,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各项民政工作的发展,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绩去不断提高民政在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中的位置,去树立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去建立在部门协调中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在工作上,对内要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增强民政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并通过“强势民政”的建设和体现人本关怀,增强民政系统自身的凝聚力;对外要通过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救助弱势群体,增强民政的影响力和亲和力,同时通过有效的宣传,唤起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意识,建立起全社会救助弱势群体的统一战线。为此需要增强四种意识,突出五个重点,强化六项措施。

(一)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四种意识。

1.增强人性意识。民政工作是代表党和政府做人的工作的,根本宗旨就是为民服务、为民解困,依法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虽然民政工作的内容繁多,但基本的主线是要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解决民生,就是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困难;落实民权,就是落实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维护民利,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民政部提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是民政工作的第一要事,就是要求民政工作要始终突出为民、利民的人本思想,坚持为民、利民的价值取向,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将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最好标准。要打造“强势民政”,有爱心和激情必须成为民政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发自内心地热爱人民群众,把困难群众当亲人,设身处地地为困难群众着想,千方百计、满腔热情地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贫有所济、灾有所救、残有所助、孤有所依的公民社会。

2.增强市场意识。传统民政工作建立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到现在仍深深地留下了计划经济的烙印,给人的印象民政主要是用钱。客观上,要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帮助弱势群体,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是民政工作的一个特点。但是,要打造“强势民政”,除了要继续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的资金支持外,现代民政人还必须学会用市场经济理念来找钱,特别是在一些涉及需要用市场机制配置和获取资源的工作上,民政人要按市场规律主动适应市场,融入市场,利用好市场,逐渐从市场上募集更多的资金。当前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工作:(1)积极推行福利彩票产业化、市场化运营,努力拓展福彩市场,为社会救助积累更多的资金。近几年,福彩销售随着经济发展,市场份额有所增长,但还需要在市场培育、产品营销、网络和队伍发展上开拓创新,积极扩展空间,挖掘潜力,同时顺应市场变化和需求,推出即开型电脑彩票,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使XX福彩销售超过1个亿。(2)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广大企业、百姓大众特别是富裕阶层回馈社会、帮助弱者的理想渠道,激发社会各界乐善好施、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提高公众的社会责任感与公德意识,通过自觉自愿的捐献,在一定程度上均衡财富的流向和弱化收入的两极分化,缓解社会贫富矛盾。(3)把地名管理纳入经营城市的范畴,要根据城市规划发展,提早设计并策划可供拍卖冠名的新街道、新桥梁、新社区等,积极组织拍卖。同时充分利用地名招牌开展广告业务,使城市无形资产产生实在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强政府救助弱势群体的财力。(4)促进社区服务业形成产业化、专业化,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构建和谐社区打下坚实的基础。(5)把民间组织管理提升为事业来开发、产业来扶持,培育“社团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增强法制意识。提高民政干部依法行政水平,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加快民政行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是顺利完成民政工作任务的重要手段。作为基层民政部门,一方面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及时向上级民政部门提出修改、完善相关民政法律法规的意见,使之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实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需要强化民政执法,发挥好民政执法部门的作用,做到有法必依。长期以来,“发发钱、拜拜年”的“弱势民政”形象,使社会各界不把民政作为执法部门,而实际上《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殡葬管理条例》、《婚姻登记条例》等法律法规都赋予了民政部门明确的执法主体资格,民政部门不主动执法,事实上就构成了行政不作为。民政工作是服务性工作,同时也是社会管理工作,必须加强民政行政执法,明确民政行政机关的执法主体地位,做到服务和管理并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时加强民政执法队伍建设和制定完善的行政执法规范,学会运用法律来指导工作、规范管理、解决问题,坚决纠正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维护民政部门的良好社会形象,推动各项民政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

4.增强社会意识。推进民政事业社会化,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发动、组织和利用社会力量发展民政事业。民政事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承担起主要责任,确保民政事业经费投入。但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政府逐步加大投入、完善民政事业发展政策的同时,必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民政事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加快民政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民政部门一是要消除过去存在的给多少钱、办多少事、不给钱不办事的“等、靠、要”思想;二是要改变独家包揽的观念,树立部门相互配合的“大协作”思想,主动与各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充分发挥其他部门在救助弱势群体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构建和谐社会的“统一战线”;三是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出资、出力参与和发展民政事业。如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创办福利公益机构,采取国办民营、私办公助、合资联办、股份制经营等多样化方式,吸纳社会资金发展民政事业,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共同把民政事业推向前进。

(二)以点带面,突出五个工作重点。

1.全面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今年6月,四川省委、省政府颁布了《关于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10

年在全省建立起覆盖城乡、科学规范、运转协调、保障有效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这就决定了现在和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建立和完善城乡救助体系将成为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民政部门要抓住机遇,逐步建立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应急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综合性、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确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健全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完善灾害防范机制,搞好预警预报、物资储备、社会动员工作,增强防灾抗灾能力。二是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持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实行分类施保,对低保家庭中因大病、重残、年老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给予重点救助。三是抓紧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现已建立的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制度的基础上将因病、因残、因灾导致家庭丧失主要劳动力和难以维持日常基本生活的农村家庭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实行低标准起步,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扩大低保范围和提高低保标准。四是落实好农村五保供养政策,把符合条件的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供养实际标准不低于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加快敬老院建设,争取5年内实现乡乡镇镇有敬老院。五是推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今年内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并启动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到2007年,在全市建立起基本规范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六是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切实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

2.努力建设和谐社区。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要以建设和谐社区为主题,以重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为突破口,推进城市社区建设。一是大力加强社区阵地建设,进一步完备社区基础设施,通过新建、改建、租用、有偿使用、无偿提供等形式力争使每个社区都有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和200平方米的服务用房,有一处以上老年人服务设施和便民利民的文化娱乐设施。二是要坚持城乡统筹,进一步完善社区体制改革,随着城市的发展,做好“村改居”工作。三是实行直接选举,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强化社区履行职能的民意基础。四是发挥社区党组织和社区群众自治组织、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协商议事会的作用,培育各类社区中介和民间组织,让社区居民顺畅地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意愿。五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凡属于政府及有关部门自身工作职责,不应摊派到社区;政府管不了、管不好,但社区做起来有优势的行政性工作,应推行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执行。六是要着眼方便社区居民生活,做好社区服务,加大政府投入,重点发展面向广大居民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等。七是同步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3.认真做好民政事业的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民政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民政事业整体纳入社会发展规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应对社会结构变迁的前瞻性、战略性决策,是维护社会公正的内在与紧迫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在过去重视经济建设、忽视社会发展的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民政事业囿于计划经济模式思维,在指导思想、政府计划、开展业务范围等方面,其职能角色只是充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建设的服务型的“配角”,带有临时性、突击性、应急性和边缘化的特征。当前,抚恤、救济标准偏低,保障面窄,优抚、社会救济保障对象相对贫困的现象仍然突出,民政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帐较多,都与民政未整体纳入社会发展规划有着深刻的关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民政事业发展的体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呈现出工作对象扩大、工作内容增加、工作任务加重、工作领域拓宽的发展趋势,国家宏观决策层及广大群众对民政事业也越来越关注。要从根本上解决民政事业发展滞后问题,就必须把民政事业的发展整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当前正是全国各地编制“十一五”规划的时候,XX民政要抓住有利时机,高度重视“十一五”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组织专门力量,科学、严谨地编制民政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导今后五年民政事业健康有序地顺利发展。

4、确保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到位。军政军民关系直接影响着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大局。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劲动因。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为抓手,以贯彻落实新《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为契机,加大双拥宣传力度,巩固双拥工作成果,促进各项优抚安置政策的全面落实,切实维护广大优抚安置对象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一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全面实行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社会化发放,确保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同步提高。二是全面推行退役士兵安置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安置办法,逐步实现安置方式从安排就业到自谋职业的过渡,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确保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三是以落实“两个待遇”为中心,以实现“六老”要求为目标,积极推进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改革,切实提高军休服务管理质量。

5.着力抓好民间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以培育发展、监督管理、发挥作用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完善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为主,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共同配合的综合管理体制。坚持依法审批、突出重点和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原则,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同业企业自发组建、具有较强行业代表性、自律性的新型行业协会、商会,加快形成与我市产业结构、市场体系、区域经济相适应,涵盖各个产业领域,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的行业协会体系,注重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帮助农村建立一批农村专业技术组织,不断发展“支部加协会”的管理模式,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努力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社”分开,进一步明确政府和民间组织在经济社会领域中的功能定位,努力创造条件,不断优化民间组织发展环境,实现政府部门与民间组织分工明确又相互协作的局面。着力发展、做大做强为社会提供非营利性公益服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和慈善组织,加快发展社区民间组织,逐步形成社会力量提供公益服务、参与社会救助的组织体系。加大对非法和违法违纪民间组织的查处力度,坚决取缔、打击危害社会稳定和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的非法组党结社活动。

在突出上述几项重点工作的同时,还要统筹兼顾,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地名管理、殡葬改革、婚姻登记、老龄工作等其他各项民政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提升民政工作能力,强化六项措施。

1.继续争取并强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党委和政府领导对民政工作的重视,是推进现代民政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民政工作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支持,各级民政部门要紧紧围绕当地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站在全局的高度精心谋划民政工作的发展,摆正位置,找准位置,不断扩大民政工作的社会影响。民政部门要为党委和政府当好参谋,适时提出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建设性的建议,积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思路和措施,争取更多、更大的支持,不断推进民政事业向前发展。用显著的工作成绩赢得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与信任是各级民政部门打造“强势民政”的首要之务。

2.统一思想,真抓实干,不断创新。打造“强势民政”,必须首先在民政干部职工中统一认识,把干部职工思想统一到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上来,只有广大干部职工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强势民政”,为什么要打造“强势民政”,怎样打造“强势民政”,民政人才能够齐心协力,共同为之奋斗。为此,要在民政系统掀起打造“强势民政”的宣传活动,特别是通过学习党中央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使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打造“强势民政”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联系,从而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自觉性。其次,要在全系统形成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把深刻认识化为行动,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各项工作,同时针对变化的形势和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开拓新的工作局面。

3.加强民政队伍建设。民政工作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民政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对做好民政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民政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民政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要下大力气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民政机关的干部队伍建设。按照“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要求,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广泛树立“爱心、敬业、创新、和谐”的XX民政精神,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竞争型、廉洁型、节约型、服务型的民政机关,建立起一支积极进取、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兼备的民政干部队伍,促进民政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使民政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素质适应民政事业发展的需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长远看,要逐步提高和改善队伍素质,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当前要重点把想干事的同志根据其特长放在合适的岗位上,通过人尽其能来开拓新的工作局面。二是要切实加强基层民政组织建设。民政工作的重点在基层,民政工作的根基在基层,民政工作的优势在基层,民政工作的实效也体现在基层。加强基层民政组织建设是打造“强势民政”的着力点和关键环节。当前XX的基层民政工作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但最主要的还是“人”的问题。随着国家免征农业税后,作为乡镇政府主要任务的“催粮要款”工作随之消亡,乡镇行政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乡镇面临着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一批乡镇干部面临着下岗或转岗,而民政工作随着社会的转型,乡镇政府亟需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民政工作的职能和任务变得越来越重要。民政部门要抓住乡镇区划调整和强化民政职能的机遇,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协调好相关部门关系,采取有效措施,使基层的民政工作、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4.整合民政工作。由于民政工作业务点多线长、面广量多且各项业务相对独立性较强的特点决定了民政业务之间常常是各自为阵,不能形成一个整体的合力,再加上由于认识、工作力量配置等方面的原因,民政业务发展不平衡、整体效益不高的状况不可避免地存在。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惑着民政部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政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发生变化,迫切需要整合多元的民政业务,创新运行机制,形成最大合力,充分发挥民政工作的综合效能和整体优势,推动民政事业的协调、持续发展。一是根据民政工作的主要特点,可以将多元分散的民政业务整合为社会救助、社会组织、优抚安置、公共事务等四个体系,促使各项民政业务工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随着社区建设的迅猛发展,需要把民政业务有机融入社区建设当中,以社区为平台、社区组织为依托、信息技术为手段,整合城市民政工作,提高城市民政工作的整体效益,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整个民政事业的快速发展。三是整合利用民政资源,力求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办较多、较快、较好的事情。如在兴建社会福利服务项目时将福利院、光荣院、社区服务中心、退役士兵培训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和场所统筹安排,资源共享,使之逐步形成规模效应,服务上档次,管理上水平。四是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社会心理等管理方法和手段,并结合民政工作实际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现代科学方法,从而有效地利用有限的人财物资源去实现各项民政工作的特定目标,全面提高民政工作的效果和效率。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5.切实加强民政宣传工作。加强民政宣传工作对于扩大民政工作的影响,争取各级领导、各部门、全社会对民政工作的重视、支持和理解,营造积极向上的民政工作发展环境,激发民政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民政队伍建设,推动民政事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各级民政部门的领导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民政事业的率先发展的高度,认识和开展新形势下的民政宣传工作。一是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同报刊、电视台、电台等媒体的联系,注意发挥互联网、局域网等现代传媒在民政宣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畅通民政宣传工作的主渠道。二是紧紧抓住政府重视,百姓关心的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优待抚恤等焦点、热点问题,适时组织好宣传报道工作。三是对新颁布的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的重大政策、法规,及时在各新闻媒体的显要位置进行宣传,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对于群众反应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及时通过各新闻媒体予以解难释疑。四是对需要集中全社会之力推进的民政事业,要通过媒体广泛呼吁,调动社会积极性,动员社会群众参与社会公共服务事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五是抓好民政部门“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勤政为民,做百姓贴心人”典型事例的宣传,使社会各界认识民政、关注民政、理解民政,进而参与、支持、发展民政事业。

篇8:关于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媒体的正面报道应该是让人们能够从中看到更多的社会光明面、乐观的前景, 更好的鼓舞士气的报道。李瑞环同志关于正面报道有一段论述, 他指出正面报道就是要着力去宣传报道鼓舞和启迪人们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东西, 鼓舞和启迪人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东西, 鼓舞和启迪人们加强社会主义和法制建设的东西, 鼓舞和启迪人们热爱伟大祖国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东西, 鼓舞和启迪人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东西, 鼓舞和启迪人们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而斗争的东西。汶川地震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与以前严密控制灾难信息的反应不同, 地震的信息没有受到限制, 官方新闻机构不断发布最新报道, 提供最新的死亡人数。援救行动、失踪儿童和倒塌医院等情况的细节也没有被掩盖。网络、报纸、广播和电视都可以自由地报道地震情况。我们在网上也看到了成都学生在地震来临之时以手机拍摄的真实视频, 电视台和官方网站也照样播放, 大量褒贬不一的博客帖子也在网上自由传播。汶川地震发生后, 西方媒体对华正面报道增多, 对华态度急剧改变。就连一些平时对中国抱有偏见的西方媒体, 也给中国打了高分。中国媒体在汶川地震中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改变了西方媒体以往的态度, 也使中国获得了世界舆论的主导权, 国人信心大增, 空前一致的团结使得中国的形象更加高大。可见, 正面报道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

首先,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宣传中, 要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全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 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积极发挥职能作用, 思想得到解放、成果得到肯定, 并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 这是社会的主流, 也是我们宣传报道的重点。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 要自始至终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充分调动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舆论导向正确, 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 是党和人民之祸”。只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才能使新闻报道达到“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的功效。

社会不是一潭死水, 恰恰相反, 要使全社会的创造力充分涌流勃发, 要把各个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 就要营造“心齐、气顺、劲足”的精神氛围通过鼓劲, 加强团结、促进稳定, 这是我们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主要根据。

其次, 正面报道要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宣传典型人物。要坚持“以人为本”, 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 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要结合当地实际, 切实做好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工作, 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要做张扬先进、宣传英雄的“发言人”。当今时代是英雄辈出、群星闪耀的时代, 层出不穷的英雄不断地汇入优秀共产党人的灿烂星河。大力宣传这些英雄人物和先进典型, 对于弘扬社会正气、推动社会发展进步、鼓舞人们的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 正面报道要充满人文关怀。坚持人本思想, 弘扬人文精神, 更多地关注人的生存、人的教育、人的成长、人的权利、人的幸福, 努力营造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的团结和睦的舆论氛围。和谐社会, 应当是各种社会关系和谐的总和, 必须以人为本, 体现人文关怀。媒体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需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社会层面群众的利益, 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 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要表现人, 不仅要表现群体的人, 重要的是要表现个体的人, 进入人的心灵世界、情感世界、感觉世界。报道要由群众的人向个体的人转型, 强调报道鲜活的个人, 要深入挖掘人的个性特征, 个人的独特经历, 尽量避免雷同。新闻宣传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 应该体现人文关怀。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不仅要求媒体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更要求媒体必须准确把握时代特点。正面报道承担着创造良好舆论环境的神圣职责, 必须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毫不懈怠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使宣传工作产生温馨、亲和、鼓舞人心、凝聚人心的力量,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增强人们的信心, 鼓舞人们的士气, 这样才能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 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 有利于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张金海.《媒介的责任与和谐社会构建》, 《光明日报》2007年11月24日。

[2]罗以澄、詹绪武.《新闻传媒和谐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 《光明日报》2005年11月15日。

[3]《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4期。

[4]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5-06-27.

上一篇:精神分析口误评析下一篇:玫瑰笔筒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