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幸福的足迹

2024-08-04

追寻幸福的足迹(精选8篇)

篇1:追寻幸福的足迹

追寻幸福的足迹

幸福,那是有一千个人便可能有一千种定义的词。而每个时代也有那个时代的幸福尺度,能活在当下,必须承认这是个好的时代。最起码没有像《1942》年代中的生离死别或颠沛流离,但不要以为它离我们渐行渐远便可以无动于衷。回顾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战乱、饥荒、天灾一直伴随着历史的发展,真正的和平、安定、繁荣时代并不多见,相比之下,动荡与失衡更是常态和主线,而稳定与平衡则显得尤为可贵。

但对于人们来说,动荡时代的幸福往往更为简单朴素,能够温饱团聚便是奢望了;而当下奢靡成风,幸福早已湮没在人们无尽的欲求里,但拥有的再多也无法填满愈发膨胀的欲望,洪流之中还有多少清醒在飘摇。

从少不更事到略经世事,心中的幸福也逐渐清晰了;或许幸福是什么对我来说不太重要了,没有不幸就是大幸了。除此之外,还有两点:一是选择正确的;二是理解所选择的。

幸福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或关乎人,或关乎物,或关乎事,所以我们无法追求个人纯粹的幸福,但却可以成为别人幸福的一部分,这就是我所要强调的。在实现你至亲至爱的人想要的幸福时,你也成就自己的幸福。在我看来万物皆有定数,惟一能做的就是做你该做的。选择正确的道路是幸福的前提,正如前不久习主席所说的:道路决定命运。国家层面的战略抉择影响决定了未来的国运,同样,个人的人生选择也决定了其今后的人生走向。正确的选择就是要求,正确地认识自身所处的位置,以及这个位置所应承担的职责义务,然后在抉择的范围做出符合角色的决定,这就是正确的选择,或者说是该有的选择。当然我也不是推崇宿命论,第二点可以平衡上一点,即理解你的选择。当你已经认清你所处的形势时,必不意味着你一定要选择你所应该选择的,同样你可选择其它,前提是你理解你所做选择的意义,并且愿意为之承担将来发生一切的后果,那么选择本身也就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已经清楚自身的方向了。

幸福在我看来就是这样的逻辑: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理解你的选择。寻着这样的足迹,我相信幸福就在正前方。

篇2:追寻幸福的足迹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追寻奋斗的足迹》。读完《奋斗的足迹》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九十年风雨兼程,九十年风云巨变,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了光明,从贫穷走向了富强。

九十年前,一艘南湖上的红船从黎明中驶来,中国革命放射出第一缕绚丽的曙光,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航向。党以七月的名义呼唤八月的南昌风暴,呼唤秋天的井冈星火。忘不了两万五千里的艰难跋涉,忘不了八年抗战的烽火连绵,忘不了天安门前的庄严宣告,忘不了帝国主义包围中社会主义的昂首。改革开放,引来八方惠风;建设小康,迎向四海春光。香港澳门回归,吐气扬眉观世界;奥运世博举办,繁荣富强昭天下。大地震震荡不倒我们,因为我们团结一心,有三个代表思想为信念;大危机击败不了我们,因为我们脚踏实地,有科学发展观念作明灯。九十年的风风雨雨,九十年的坎坷曲折,中国共产党像一面不倒的旗帜,又像一座高耸的灯塔,屹立在崎岖泥泞的前进道路上,用血和泪,情与智,创造了光辉的历史,描绘了灿烂的前程!

篇3:追寻幸福的足迹

由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郭玉民博士率队,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学考察委员会部分委员及《旅游纵览》杂志社记者组成的科考队,3月22日抵达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同行的还有日本鹤类专家原口优子女士。从沽源开始,以鹤类及其他重要濒危鸟类的生境调查为重点,目标是“沽源—多伦—法库”。

大群灰鹤飞临闪电河流域 德治/ 摄

闪电河湿地——鸟类的温馨家园

沽源县的闪电河是滦河的上游,从河北省的丰宁发源,经沽源流入内蒙古的正蓝旗、多伦再进入河北境内。闪电河流域河湖密布,是鹤类北迁的重要迁徙途径。郭玉民博士多次来过沽源,熟悉这里的鸟类资源状况及迁徙活动规律,这位国内外著名的鸟类专家对鹤更是情有独钟。去年10月,郭玉民带领学生与闪电河湿地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一起,进行为期7天的湿地鸟类监测、调查工作,新发现了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白头鹤、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矛隼,使闪电河湿地鸟类从原来记录的176种增加到178种,本次的考察是否会有新的收获,大家都心怀期盼。

郭玉民博士专注寻找大鸨的踪迹 徐树春/ 摄

一群寻鹤人留下相聚的瞬间 徐树春/ 摄

3月23日清晨,汽车沿着弯曲的乡间公路到达湿地保护区的监测站,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已经先期到达这里开展工作,见到老师来了,他们非常高兴,汇报说昨天在湿地发现了20多只灰鹤,还有大鸨和矛隼。

提到矛隼,便想到了它的别称“海东青”,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图腾之鸟,没想到在今天的草原上还能领略它的神俊英姿。郭玉民介绍说,矛隼数量极少,属于受威胁物种,国内只有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与河北交界地带偶尔能见到一些。

在这里顺便先认识一下郭玉民博士。这位有着“仙风鹤骨”之韵的前沿学者,虽然只有51岁的年龄,却蓄着花白的胡须,谈吐诙谐幽默,还时常拿自己的长相开开玩笑,夸大自己的年龄,让年过花甲之人都信以为真,甘愿称他为老哥。不知郭老师在大学讲堂上是怎样的讨人喜欢,至少科考过程中给大家带来了轻松愉快的心情。

科考活动在郭玉民先生的安排下有序进行,大家遵守一个共同的约定,就是所有的相关活动都不能干扰鸟类的生活空间。先在鹤类休憩的湿地范围内熟悉环境,确定观测地点,又到几处小湖和水库考察,拍到了小天鹅、鸿雁、豆雁、红隼、凤头麦鸡、蒙古百灵等多种野生鸟类。

第二天日出前再次赶到监测站旁的湖边。6点10分,太阳从东方的山脊背后透出,大地一片金光。上万只雁鸭飞过,在逆光下与远山构成一幅恢宏优美的画面。湖面上还有成群的小天鹅休憩,优雅而恬静。

闲适的小天鹅在湖边畅叙 赓熙伟/ 摄

草原上的一组由郭玉民驾车,在一片干涸的湖底缓慢行进,仔细搜寻目标。初春的地面上草色枯黄,鸟类的身影时常会掩藏其中很难发现。然而再隐蔽的鸟,只要目力所及,就难逃郭玉民的眼睛。“发现大鸨!”凭着观鸟经验和观察周围环境,果然发现有4只大鸨在百米之外的莜麦地上悠闲地觅食,丝毫没有在意远处人们的关注。

清晨,百鸟翔集的场面令人陶醉 赓熙伟/ 摄

雁阵惊寒,挡不住春天来临的讯息 德治/ 摄

大鸨也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近些年由于栖息地屡遭破坏,草原过度开垦和放牧,再加上农药及人为偷猎,致使种群减少。鸨名来自这样一个传说:古时有一种鸟,它们成群生活在一起,每群的数量总是70只,形成一个小家族,于是人们就把它的集群个数联系在一起,在鸟字左边加上一个“七十”字样,就构成了“鸨”,不过现在人们很难看到70只以上成群的大鸨,在中国的总数大约仅有1000只上下了。

途中观鸟,不放过一处精彩 徐树春/ 摄

郭玉民给另一组人员打电话,通报发现大鸨的消息。等到后车赶到的时候,4只大鸨也许觉察到是陌生来客,便抬起头来,几步助跑,翩然离去,给人留下了优美的倩影。

不过让大家小有遗憾的是,本来到沽源是为白头鹤而来,却因天气原因,白头鹤还没有如期报到。郭玉民说:“它不飞来,我该飞走了。”他以湿地做课堂,向继续留在此地的学生们叮嘱观测白头鹤的注意事项。

郭玉民一直把白头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和学术课题,为了做好白头鹤的繁殖生境和种群数量调查,他在东北林区一待就是几年,藏在又湿又冷的帐篷中与白头鹤近距离对视,观察和记录白头鹤的习性和繁殖过程,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郭玉民在全国各地寻找白头鹤,就像寻找自己的孩子,为了这份事业,他愿与鹤共白头。

多伦淖尔——众多河湖串起的生态珠链

与沽源接壤的多伦是本次鸟类科考的重要一站。多伦县名源于蒙古语“多伦诺尔”,意为“七个湖”,其实远远不止7个。多伦地表水量丰富,湖泊众多,形成了一片片湿地,因此成了鸟类的重要迁徙地和繁殖地。

在多伦县城,科考队的车辆左转进入县级公路,在途经闪电河河床地带的桥边停下来。郭玉民安排大家架好望远镜和摄像机,说远处应该有内容。透过望远镜的镜片,果然发现有成群的灰鹤在远处舞动,大家非常惊讶和佩服专家的眼力。

其实,郭玉民在此之前已经备足了功课,每天通过跟踪器反馈回传的卫星数据,有详细的记录,他已经知道去年亲手环志的灰鹤已经从北京的野鸭湖到了多伦,就在远处这一鹤群中。在河滩地带,灰鹤的数量估计超过200只,还在不断地飞落。因为正是迁徙季节,鹤群经常起飞盘旋,是在练飞。郭玉民说,我先把数量记录下来再拍摄,必须在车里慢慢接近它们。

这时,日本鹤类专家原口优子女士在望远镜里惊奇地发现,群里有两只白枕鹤,引得大家都来观看。白枕鹤虽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但全球种群数量只有5500~6500只,属于濒危物种,比白头鹤、灰鹤更加珍贵和稀有,白枕鹤在这里落脚,应该是在寻找繁殖地了。

在大家忙于观测、计数和拍摄的同时,郭玉民和当地老乡聊了起来。老乡说,这一带过去鸟很多,天鹅满天飞,黄羊狍子有的是,鹤、雁、鸭都有,地鵏(大鸨)也常见到呢。地鵏在沙丘边下蛋,赶巧看见,一窝3、4个,淡绿色,带些黑点,个挺大,3、4两一个。这几年鸟变少了,原因可能和天旱、农药有关,还有的地方搞旅游,开饭店,外地人来要吃野味,就有人下药,用呋喃丹毒死鸟,捡来卖高价,有几个人让人举报就被抓起来了。

郭玉民从车里拿出宣传资料给老乡看,嘱咐他们转告乡亲们,一定要保护野生鸟类,捕捉和伤害野鸟都是犯法的事,不能干。郭玉民把朴实的老乡当朋友,互相留了电话,握手道别。

晚上到达宾馆,郭玉民打开电脑,查看环志鸟类活动线路图。1只标号01的灰鹤在闪电河一带出现,时间、经度、纬度、高度、速度、还有航向、温度、电压、精度等,都有精确数据显示。白天发现灰鹤的地方,正是跟踪器所在的地方,也就是说,佩戴微型跟踪器的灰鹤01号从哪里飞来,在哪里栖息,都能够掌握精确位置信息,如果必要,每天都可循着鹤的足迹,与鹤同行,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人与鹤的距离不再遥远。

法库——白鹤迁徙的“水岛”

从多伦到法库,科考队一路奔走忙碌,沿途考察了达里诺尔湖的生态环境,拍摄了西拉木伦河的落日余辉,3月26日到达辽宁法库县,实地了解法库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白鹤的迁徙情况,并应邀参加那里举办的第六届法库国际白鹤节和学术研讨会。

早就听说法库是“中国白鹤之乡”,到了法库县城之后,首先看到的是白鹤楼、白鹤大道、白鹤大桥、白鹤广场、白鹤大剧院,浓厚的白鹤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住宿的宾馆也陈列着有白鹤形象的书画摄影作品和旅游纪念品。

獾子洞湿地观测,众多的鸟儿让人目不暇接 徐树春/ 摄

西拉木伦河也是鸟儿的乐园 德治/ 摄

3月27日早4点30分,科考队成员由县城出发,去往法库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观察白鹤,行驶50公里后到达湖边。同行的还有世界鹤类基金会副总裁吉姆·哈里斯夫妇,沈阳理工大学生态学家周海翔、东北林大的吴庆明博士等专家。

獾子洞湿地是法库境内最大的一处湿地,面积2047公顷,食物丰富、环境良好,为鸟类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这里生存的鸟类达180多种,高峰期数量近6万只,我国境内生存的9种鹤类中,栖息这里的就有6种。每逢春秋时节,白鹤、白枕鹤、白头鹤、丹顶鹤、灰鹤、沙丘鹤等齐聚獾子洞湿地。在6种鹤类中,每年造访法库的白鹤数量最多,高峰期日均超过2000只,占全球白鹤种群数量的70%以上,从鄱阳湖到西伯利亚南、北迁徙这里是第一站,停留时间长达90天。白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的物种,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与大熊猫、东北虎等同等保护级别。

白鹤蹁跹飞舞,是法库的一大景观,这种现象千年不衰,从而诞生了法库悠久的白鹤文化,自辽代就尊鹤、礼鹤、爱鹤,而今“白鹤”已被评选为法库“县鸟”。2012年5月,法库县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白鹤之乡”称号。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赋予獾子洞湿地极其重要的保护价值和较高的科学研究意义,使其具备了开展湿地保护和科普宣教的独特资源条件。

周海翔老师是一位生态学家,也是一位保护野生动物的斗士,多年来仗义直言,热心公益事业。他对獾子洞白鹤栖息地非常熟悉,在前面开车引路,辗转进入到鸟群醒来后去觅食地的通道附近。此时,东方天际一片红霞,成群的鹤、雁和鹳,像接受检阅的空中战鹰,在初升的阳光下次第掠过头顶,尤以白鹤的舞姿和队列最为优美。

回到法库县城时,“第六届沈阳法库国际白鹤节”系列活动已经开始陆续进行。来自国际鹤类基金会以及中、美、俄、日、韩、蒙古等国家的官员、专家、学者共同签署和发布了《保护白鹤法库国际宣言》,并向国际社会提出建议“每年3月27日”为“世界白鹤日”。白鹤塔下,白鹤拳、白鹤舞的团体表演从另一层面反映了保护白鹤的公众力量。

下午的以“保护白鹤——人类共同责任”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和以“关爱白鹤、保护湿地、共享家园”为主题的国际讲座设在法库三中,主要面对中小学生开展。各国专家、学者与学生见面,传播保护鸟类的理念。

郭玉民博士的自我介绍颇有深意:“我是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的老师,虽然在北京工作,但我是从长江流域随着鹤一起,鹤飞来,我开车过来,我还将继续开车,沿着鹤的飞行路线直到我们的边境。”

正如郭玉民所计划的,有鹤的牵挂,他将继续前行,北上吉林和黑龙江,寻找鹤的足迹。分别时,想起元代王冕描写琴鹤的诗句,赠与郭玉民、周海翔等为了中国的生态保护事业而奔走呼号,像鹤一样高洁清雅的学者和志士们,该是恰当的表达——

宰宰华表鹤,古质清且闲。

旷哉万里怀,皓月同蹁跹。

饥琢芝田春,渴饮瑶池泉。

一鸣九皋远,梦浇琼华寒。

下视寰中人,谁识横江仙?

岂无王子乔?相期青云端。

灰鹤 娄宝利/ 摄

白枕鹤 郭玉民/ 摄

大鸨 岳长利/ 摄

篇4:追寻早春的足迹

东方

1. 2月21日的早上6点59分,天已亮了。(北京)

2. 春从海上来。到吴淞口去看白鸥(bái ōu)飞翔。(上海)

3. 春回暖(nuǎn)早,湖光山色都是绿(lǜ)。(杭州)

南方

1. 春从北(běi)往南(nán)而来。3月26日,市外北郊的草坪(cǎo píng)绿了。(乌鲁木齐)

2. 3月里,青海湖湿(shī)地鸟岛上,成(chéng)群结(jié)队地降落(jiàng luò)下从印度洋各岛飞来的鸟。(西宁)

北 方

1. 看街道两旁的冰凌(bīng líng)融化加快了,听(tīng)松花江上的冰板断裂声喀嚓(kā chā)响。(哈尔滨)

2. 风尘大作,沙尘暴(shā chén bào)向南进军。可是,被河北的防风林带给截(jié)住了不少。

提 示:

篇5:追寻雷锋的足迹

追寻雷锋的足迹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句话回荡在我的耳边,萦绕在我的脑海,沉淀在我们心田。雷锋,这个熟悉而响亮的名字,这个生活中鲜活的形象;雷锋,这个历史无法抹去的记忆。当他那清澈的眼神再一次出现我面前,当他那动人的事迹再一次被世人颂扬。我感动得哭了,他那无私的精神,他善良的品德,他牺牲自我的精神,他那螺丝钉精神。那个红色年代虽然过去,但他那永恒的事迹仍然刻在人们心中。雷锋生活上十分简朴,他穿的袜子总是补了又补,他的搪瓷盆和漱口杯已经多出掉瓷也不舍得买新的。但是,与对自己“小气”不同。雷锋对别人却十分大方。一次,区里召开生产动员大会,雷锋正好看到,当即取出存折上攒的二百元钱,捐献出来。雷锋可以捐出全部积蓄,自己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如今在校园里,也浮现了许多“雷锋”:他们伸出勤劳的双手;捡起了地上的瓜皮果屑:他们伸出节俭的双手,关掉了教室里的“长明灯”;他们伸出关爱的双手,帮助每一位贫困的学生。就在那一天,我在放学路上看见一位小朋友在路中间玩耍,眼看前面有一辆车就要冲来:我踌躇不前,雷锋期盼的眼神却浮现在我眼前,我迅速冲上去,推开了那个小朋友。做一个“雷锋”并不难。只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相信,一天,半天,一小时,一分钟,甚至就在那么一秒钟,只要持之以恒的去做一件件助人为乐的事,终将会成为一个“雷锋”。让我们一起,踏着雷锋的足迹,去温暖他人吧!

初一:1135445240

篇6:追寻生命的足迹

“平坦的路上,脚步固然轻巧,行程固然悠闲,宁静的溪水旁却留不下记忆的脚印和成长的足迹。泥泞的路上,脚步虽然拖沓,身子虽然疲惫,融融的月光下却镌刻了厚重的足迹,即使被岁月抚平了,依然可以留下深刻的凹痕。”

人生似海,波涛汹涌铸造了它的壮丽;人生似山,高耸入云成就了它的绝美。如果海失去了波涛汹涌,也就失去了它的壮丽;如果山失去了高耸入云,也就失去了它的绝美;而人生如果失去了挫折与磨练,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最清晰的脚印是走在最泥泞的路上的。是啊,平坦的路上,脚步固然轻巧,行程固然悠闲,宁静的溪水旁却留不下记忆的脚印和成长的足迹。泥泞的路上,脚步虽然拖沓,身子虽然疲惫,融融的月光下却镌刻了厚重的足迹,即使被岁月抚平了,依然可以留下深刻的凹痕。人生不就是这样一条路嘛:没有挫折与磨练,又怎样留下精彩与光辉的时刻?没有苦难与逆境,又怎样凸显生命的足迹呢?

我们走在人生大道上,都曾拥有过一个纯洁而美好的愿望,那就是——留下些什么,为后人所用,而这个“什么”就是指生命的足迹。纵观历史的长河,有哪一个被我们记住的人是不走在泥泞的路上的呢?

霍金——他却患有严重的肌肉萎缩症,近乎全身瘫痪。连医生也曾失望的告诉他,这种病最多只能活两年。他是凭着怎样顽强的意志力,坚强地活了下来,并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的呢?

海伦·凯勒——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听力、视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使她仿佛置身于黑牢里无法摆脱。她在那个无声的黑暗世界里,是怎样为自己创造出光明、文字和语言呢?

贝多芬——二十六岁开始失去听力,当他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耳朵越来越聋时,他几乎绝望了。要知道,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比听不见他喜欢听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声音更不幸的事情吗!他是怎样用那颗丰富的心灵创造出一首首流芳百世的乐曲的呢?

从泥泞中走过,经历坎坷后才会出现开满鲜花的康庄大道。泥泞中走过,留下的是永不褪色的足迹!

潮起潮落月缺月又圆

花开花谢春去春又归

只留一片足迹在人间

篇7:追寻雷锋的足迹作文

曾记否,那个正直勇敢的雷锋,一次又一次在风浪中锻炼自己的气概?曾记否,那个勤俭节约的雷锋,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小气”?曾记否,那个敬业奉献的雷锋,永远坚守岗位的“螺丝钉”精神?雷锋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灵魂,它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雷锋用自己的言和行号召着人们共筑道德长城。

在21世纪的今日,虽然雷锋的躯体早已雁落无痕,但雷锋的高尚品质却永远闪耀光芒。在我们身边,出现了无数的“活雷锋”——他们以雷锋为自己的信念榜样,不留名地为人们服务,为社会增砖加瓦,他们是新时代的雷锋同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最美妈妈”吴菊萍做到了。她用她的双手托住了一个可爱的女孩,她用母爱挽救了一个鲜活的生命。7月2日下午,杭州滨江白金海岸小区,2岁的妞妞因为贪玩爬到窗台上被窗沿挂住,随时可能掉下来。那么高的楼层,如果掉下来,后果不堪设想,妞妞坚持了一分钟后还是掉下来了。说时迟,那时快,刚好路过的吴菊萍踢掉高跟鞋,张开双臂,冲过去接住了妞妞。妞妞得救了,可是吴菊萍的左臂却多处粉碎性骨折。我想:吴菊萍肯定不会后悔的,因为如果她当时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如果她当时有一丝一毫的退缩,那么,这个才来人世间不久的小生命将会永远孤独地重返天堂了。母爱的力量让她伸出双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她托住了生命,这就是当代最棒的活雷锋!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在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了!

她普通,但她卓然!

无数的“吴菊萍”,他们接受着最传统的中华美德;彰显着最感动的永恒与瞬间。他们走在道德的前沿,用自己的举动引领着道德的航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雷锋!

我是一个中学生,也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要努力学习雷锋的品质,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生活,勤俭节约,诚实守信。我相信,只要雷锋在我心中,我就一定能够净化自己的灵魂,成为一个品德高尚

的人。雷锋精神,我愿意为你激情燃烧。

有人说,现在,道德长城已经倒了。倒了吗?不,没有!道德的长城永远也不会倒下,因为总有一批人会伸出道德的双手去填补长城上的空缺。我坚信,只要《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永远传唱,道德的长城就会恒久弥新!

篇8:教师幸福的迷失与追寻

一、我们理解的幸福

到底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获得幸福?这样的问题看起来似乎人人都懂, 但谁也难以搞得清楚。康德曾经十分丧气地说:“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 以至虽然人人都是想得到它, 但是, 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1]幸福概念的模糊性不仅表现在个体对自己奉持的幸福概念的“只可意会”, 更表现在个体之间理解幸福的角度各有不同。亚里士多德说, 幸福是“最高的善”。这里的善是融智慧、道德于一体的人性之完成。康德指出, 幸福“乃是尘世上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一生中所遇到的事情都称心如意的那种状态”[2]。檀传宝认为“幸福是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时的一种主体生存状态”, 并把目的性的实现视为幸福的本质性规定[3]。而心理学也对幸福进行了研究, 认为“幸福不仅仅意味着因物质条件的满足而获得的快乐, 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完美体验。幸福感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价值感, 它从深层次上体现了人们对人生的目的与价值的追问”[4]。可见幸福是个体积极的情感体验和主观感受。幸福因其个人感受性而只能属于个人, 只有个体具有生命机体不可替代的感受性, 只有个体才能感受或体验幸福。因此, 大家比较认可的幸福的内涵是:幸福是人在创造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实践中, 由感受到理想目标与理想现实而得到的精神满足, 而人会在追求这个目标与理想的过程中得到自我愉悦和欣慰感受, 是一种从理想到现实最美的道德情感体验。

幸福是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的持续快乐体验。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幸福也可以分为三个递进的层次:物质幸福、社会幸福、精神幸福。只有满足了较低级的幸福需求, 才能追求与感受更高层次的幸福。但目前对于教师幸福我们主要侧重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和精神层面。肖杰采用自编职业幸福感问卷对上海市100名小学教师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 有少部分 (39%) 的被调查教师在工作中的情感是积极的, 能体验到幸福感, 一部分被调查教师 (15%) 是喜忧参半的, 有近一半被调查教师 (46%) 没有体验到幸福。[5]当然, 教师幸福缺失的原因很多, 但最根本的是我们没有理解什么是教师的真正幸福, 没有理解幸福对教师到底意味着什么。

二、教师幸福的现实检视

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已经开展十几年了, 通过倡导学生减负, 以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 教师的负担确实比以前轻了, 教师应该是幸福的。然而事实是, 众多的教师不仅没有感到幸福, 反倒感到一丝的无奈与痛苦。教师迷失在了幸福的追寻中。教师的现实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压力过大, 强调竞争的工作环境使教师苦不堪言

教师的工作压力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制定的各种评价和考核, 而考核与待遇的挂钩使得教师丝毫不敢松懈, 心里总是“绷着根弦”。另一方面是工作太忙, 课程太多, 隔三差五地还要参加各种业务和政治会议以及学习, 或与几十名学生家长沟通等, 长年累月下来感觉身心异常地疲惫。辽宁师范大学的教育研究人员对大连教师的调查研究发现, 压力很大的约占25%, 压力较大的约占46%。2005年6月, 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所的有关人员对北京市中小学1126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发现大部分教师因工作量较大而导致压力过大。[6]虽然我们一直在推行素质教育, 但考试与评比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衡量教师的唯一标准没有变, 教师之间的竞争没有变, 所以, 每一名教师都不敢掉以轻心。如此身心俱疲, 何谈幸福?

2. 强调教育奉献, 缺乏等值回报, 近乎神化的社会角色是教师不能承受之重

无论是作为一种职业符号还是文化标志, 教师都被人们赋予了额外的荣耀与绚烂, “蜡烛”、“春蚕”、“园丁”等称号根深蒂固, “安贫乐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等字眼星罗棋布。社会和家长对教师的期待太高、要求太多, 教师个人、教育本身根本无法达成他们期冀的状态, 道德的光环和责任的镣铐促使教师几近脱离了人的视阈, 在疲于奔命的追逐与首尾两端的应付中, 教师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虚无影像。教师被幻化成了神, 承载起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不仅如此, 教师往往扮演的都是悲情诉苦的道德楷模, 却鲜有美丽人生的幸福体验, 其人性界面上的本真生活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压抑和排挤。社会大众一味要求教师奉献、付出, 却漠视教师的生活情感需求, 这样强烈、单一的索取必然导致教师角色的断裂与失衡, 其劳动付出与实际地位、物质报酬的冲突必然在所难免。或许“教师”这个语词或者这个职业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献身、一种专注, 诉说着一种品位、一种个性, 践行着一种辽远、一种深邃, 但是, 如若教师都感受不到职业的欢乐和充实, 体会不到角色的澄明与敞亮, 那还谈论什么教师职业的幸福, 还奢谈什么教师事业的崇高?

3. 承受强调技术理性、缺乏人文关怀的制度环境的煎熬

当前, 一些中、小学校在教师管理上依旧延续着以制度控制为核心的管理措施。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教师管理制度的刚性化。学校为规范和约束教师行为, 建立了一整套教师管理制度。这种教师管理制度是刚性化的, 其最大弊端是忽视了人的因素, 没有考虑到教师的精神诉求, 易造成教师在制度环境下的压抑感, 也可能带来紧张的人际关系 (尤其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人际关系) 。据笔者掌握的情况, 某校在考勤制度上专门强调教师请病假一样扣钱, 怪不得许多老师说, 现在连生病的权利都没有了。第二, 教师评价制度的单一化。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 中、小学校的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学校把学生成绩、高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业绩的主要指标, 并与教师的评优、选模、职称晋升挂钩。这些目中无人而只有制度的做法不仅不利于教师压力的缓解, 还易引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更主要的是导致教师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当然也就没有幸福可言。

4. 个性的泯灭, 自我的丧失使教师在压抑中生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成功, 技术理性成为一切活动的主导范式。近代以来, 在技术理性的支配下, 传统的教学呈现出高度的技术化取向和工业化生产的特征。在班级教学的“批量化生产”中, 它强调教学流程的高度规范化、统一化、精确化和程序化设计, 按照技术的要求, 把教学设计成为一个个紧密相扣的环节, 而且每个环节要详细化和细节化。在集中的国家教育管理模式下, 从课程计划的制定到教材的编写, 连教参、教学指导书都规定到位, 以致一个教师从“教什么”到“怎么教”、“怎么评价”, 都缺乏主动权。教师和学生都是传播和学习特定社会文化的工具, 无论教师和学生, 其个性都被边缘化。如此的教学环境中, 教师和学生都只能是大机器中的一个部件和链条, 导致了人的平均化、机械化、大众化, 个别人已经消失在类型之中, 个人不成其为个人, 在“大众化”中丧失了“自我”。弗洛姆也指出, 技术理性使“人成了自己创造力的囚徒, 陷入了毁灭自己的最严重的危险之中”。[7]

三、教师幸福的应然特性

1. 基础性

对教师而言, 首先是一般意义上的人, 其次是社会人和职业人, 再次才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的幸福也满足一般人的幸福和职业人的幸福, 而不是局限于教育活动中的幸福。教师的幸福要建立在一般社会人和职业人的幸福的基础上, 而不能使教师的幸福脱离“现实的基础”而神圣化。因此, 我们对教师幸福的追寻首先是对人的幸福的追寻。人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生命, 这就意味着人永远离不开自然, 人永远要依赖于自然, 因此人不能不食人间烟火, 人生有着七情六欲。“饮食男女”等欲望无所谓性善与性恶, 它只是人存在的一种自然前提, 只不过这些欲望是低级的。幸福的体验虽然不等于欲望的满足, 但是幸福的体验却又深深植根于欲望之中, 所以幸福虽然是一种比较发达的高级心理活动与生命体验, 但它是有着一定的生理活动前提和自然物质基础的, 崇高的存在是从欲望中升腾而出的。如果一个人的欲望始终得不到任何满足, 整天为了基本的生存而颠沛流离, 那这个人恐怕不会有幸福的感受。但同时人又是社会的存在, 需要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认同。所以, 对教师而言, 只有从最普遍的意义上追寻, 才能找到幸福的源头, 也才能完成生命的超越与最高幸福的获得。

2. 层次性

幸福是有层次的, 教师幸福的层次性更加显著。但我们过多地强调了高层次的幸福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幸福, 使这种教师幸福成了空中楼阁。有人把教师的幸福只限定在精神幸福之中, 以为其只是教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时所产生的积极、稳定、快乐的心理体验。这是不全面的。教师的幸福也是全面的物质幸福、社会幸福和精神幸福的有机统一。现实中很多教师在谈到影响幸福状态的因素时, 多涉及到经济待遇、工作压力、工作环境等。也有研究者指出, 决定人的幸福的因素有:个性因素 (如自尊、自控、乐观、外向和精神健康) 、社会人口因素 (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教育) 、经济因素 (个人及总体收入、失业和通货膨胀) 、情形因素 (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生活条件) 、体制性因素 (如社会的民主制度、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利) 。[8]所以, 教师幸福的追寻必须从最基本的需求着手, 当前最主要的是提高教师的收入, 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为此, 各级政府应继续提高教师的工资收入, 尤其要注重改善农村地区教师、城市普通学校与薄弱学校教师的收入状况, 以增强教师的物质幸福感。从社会层面而言, 提升教师的社会回报意味着要给予教师更多的支持和关心, 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尊重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理解教师职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应成为每一个社会公众的自觉意识。

3. 全面性

幸福的全面性指必须追求全面的幸福, 不能以偏概全。因此, 我们必须改变以往认为教师的幸福只限定在教育活动之中, 并且只限定在对社会、对学生的奉献和给予上的认识, 要关注教师全面的幸福, 包括物质性的、社会性的和精神性的。精神的幸福不仅包括教师被社会承认的工具价值, 还包括教师自身的内在价值、尊严和欢乐的满足。教师作为文化人, 其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物质利益不是他们的最大追求,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物质财富, 其实他们需要一个中等财富。中等的程度不一定都是绝对数量, 而是一个相对值, 是以他对社会的贡献与其他行业的比较而产生的。如果与其他行业比较, 付出多而收入少, 就会感到不公正, 降低幸福感。物质幸福满足人的物质生活的需要, 社会幸福满足人在社会生活中交往的需要, 精神幸福满足一个人精神发展的需要, 人的幸福必须是三者的统一。心理学家W·詹姆士认为, “至于精神自我, 更属高尚得不可以道理计、宝贵得不可以金钱数。一个人宁可抛却朋友、鄙弃名誉、丧失财产, 甚至牺牲生命, 也不该丢了它”[9]。这种贬低人的物质幸福和社会幸福, 不适当地抬高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幸福, 对人进行“神圣化”, 是对正常人幸福的歪曲和“异化”。

4. 特殊性

教师从事的主要是精神性劳动, 教师幸福主要表现为一种精神性的“雅福”。这种精神性的“雅福”激励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促使教师品德行为的提升和人性的丰满, 激发教师释放生命的潜能、展现生命的魅力和实现教师生命的价值。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需要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非常重要的多重角色。“扮演”成了教师职业生活的惯常方式。由于教师所面对的是学生———活生生的人, 因此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构成了影响教师幸福的重要因素。学生知识的丰富、智力的成长, 还有情感的浸润、意志的砥砺、人格的完善、体魄的健全和心灵的圆满使教师体验到精神上的无限幸福。教育活动总是带着厚重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教师职业使命的真谛乃是精神成人, 即引导未成年个体精神世界的生长生成, 启迪他们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美好情怀, 给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由此, 教师由于价值的实现而体味到深深的幸福。

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 “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 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 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10]。教师职业是充满魅力的职业, 教师应当理直气壮地追求自己的人生幸福。

参考文献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下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2]康德著.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0.

[3]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4]邢占军.心理体验与幸福指数[J].人民论坛, 2005 (1) .

[5]肖杰.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思考——以大庆小学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 2004.

[6]王婷.新课改下谈教师的幸福感[J].中国教师, 2006 (7) .

[7]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8]布伦诺·S.弗雷, 阿洛伊斯·斯塔特勒.幸福与经济学[M].静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9]W·詹姆士.心理学简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33.

上一篇:工程部总结报告范文下一篇:高三第二学期生物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