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庄村委会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2024-08-01

新庄村委会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精选8篇)

篇1:新庄村委会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新庄村委会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根据东村乡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管理考核责任书要求,确保我村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维护安全生产形势稳定,防范遇到各项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打造平安新庄结合我村实际对2010年

安全生产工作安排及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理念,扎实开展安全生宣传教育,提高安全生产能力,稳定

安全生产形势。

二、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成立以村主任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三、工作计划

根据本村委会实际计划一个月对所属矿山和村组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对存在有安全隐患单位进隐患及时门报告。

四、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加大宣传力识确保安全生产进行。

五、对全村干部召开会议需时故。并进行标语、宣传宣传。

篇2:新庄村委会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各村、各有关企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成果,根据上级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总体部署要求,特制定我镇矿山、尾矿库、交通、学校、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等安全生产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安全投入,全面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活动,规范管理、规范生产。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提升矿山、尾矿库、交通、学校、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等安全保障能力,有效防范和减少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稳定好转。

二、组织领导

此次深化专项整治安全生产隐患行动由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积极行动,明确责任,详细分工。为做好安全生产隐患专项自查治理工作,确保工作能够深入开展,公司成立隐患专项整治领导组。组 长:张文强;

副组长:袁建军、邓文星;

成员:安监站驻矿安监员,中学、小学、卫生院、派出所负责人。

隐患专项整治领导组工作职责:

1、制定隐患专项工作方案、计划。

2、组织开展隐患专项整治工作。

3、对不能及时整改的事故隐患,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4、加大安全投入,保证隐患治理资金到位。

5、指导、监督各单位事故隐患专项整治工作。

6、负责重大事故隐患方案的制定,并对整改治理情况进行监督和验收。

三、时间安排

此次安全生产隐患专项整治行动,自查阶段从 2011年5月20日开始,至2011年9月30日结束。分两步实施:第一步,集中排查(5月20日-5月30日);第二步,集中治理(5月30日-9月30日)。

四、检查范围

此次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范围主要包括:矿山、尾矿库、交通、学校、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等重点安全领域。

五、检查重点

(一)矿山自查的主要内容

1、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重点是检查是否层层分解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情况:重点是检查落实领导带班下井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职业危害预防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应急管理等制度及执行情况,劳动防护用品佩戴及使用情况。

3、地表现场情况:重点检查排碴场制度是否落实、倒碴是否按规范要求实施、重点设备、设施及办公区、值班室、洞口、职工生活居住环境落实防汛、防火灾等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5、矿山井下通风、瓦斯排查重点是:井下通风系统、局部通风、通风设备设施、独头掘进的风速、风量、风质、瓦斯监控设施设备、瓦斯检查“三对口”情况。

6、提升运输排查重点是:防坠设施、安全保护装臵、一坡三档、钢丝绳检测以及日常维护保养、检查。

7、机电设备排查重点:煤矿井下设备防爆情况、防护装臵、防护措施、接地保护、检修保养记录、安全标志、线路管理、消防、防排水设施等。

8、采掘排查重点是:采掘布臵情况、有无安全通道、照明线路、安全防护设施、采场高度、行人天井、防坠设施、作业面隐患排除及现场准入签证单执行情况等。

9、爆破排查重点:储存、领取、使用、清退等各项手续;现场爆破作业、临时存放、警戒工作;库内消防、人员值班、通讯监控设施,煤矿“一炮三检”、三人联锁放炮等。

10、采空区排查重点:安全防护设施、井下巷道密闭、安全警示标志等。

(二)尾矿库自查的主要内容

1、尾矿库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情况及尾矿库隐患排查整改落实情况。

2、尾矿库监控设施监测情况及记录。

3、现场安全管理情况:坝体、坡比、检测设施、防洪设施、尾矿库排放、电话、照明设施、防洪物资储存情况、值班情况、闭库尾矿库监管情况等。

4、尾矿库、选场车间安全标准化建设进展情况。

(三)交通安全检查主要内容

1、检查中小学、幼儿园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监督区教育行政部门与使用校车的中小学、幼儿园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并将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对中小学、幼儿园综合考评内容。

2、检查校车车辆、驾驶人交通安全状况,对中小学、幼儿园落实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凡未履行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的学校依法处理,对存在12分、发生闯红灯等安全隐患驾驶人取消校车驾驶资格。

3、超载、疲劳驾驶;

4、随便占道,影响车辆行驶。

(四)学校安全检查主要内容

1、落实学校安全“一岗双责”和学校安全主体责任活动情况;各类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情况。

2、组织开展学校及周边安全工作大检查情况。

3、学校安全教育管理:新学期 5分钟安全教育安排,防溺水、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开学初学校安全教育、新生安全教育、重大节日前安全教育、疏散演练、学校安全宣传教育氛围等情况。

4、重大节日前学校安全检查情况,国庆长假期间学生安全管理工作,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监管措施,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值班安排等。

(五)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主要内容

1、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是否申请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

2、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单位是否进行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报告是否报所在地市、安监局备案。

3、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是否对本单位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对重大危险源是否制定监控措施。

4、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是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5、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是否经过检验、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内;其他安全设施、设备是否有效、完好。

6、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取得安全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从业人员是否经过安全培训和教育。

7、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是否编制符合国标要求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是否向用户提供;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销售的危险化学品是否有“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是否向用户提供。

8、作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是否齐全、完好、有效。是否编制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器材,装备、器材是否完好、有效;是否根据企业性质、大小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或配备应急救援人员;是否根据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培训和演练。

9、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是否通过消防检查。

10、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发运单位是否对承运车辆资质、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资质、车辆核定装载质量、实际装载质量、发运时间以及查验车辆与行驶证照片是否一致、“告示牌”是否规范、“毒”“爆”文字是否规范的情况进行登记。是否存在无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车辆运输现象和超载现象。

11、剧毒化学品从业单位对剧毒化学品的管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

(六)消防安全主要内容

1、各项防火安全制度订立和执行情况;

2、要害部位和重点工种人员是否有岗位消防责任制;

3、过去有无火灾及原因,现在改进情况;

4、各种物质保管和贮存方法,有无爆炸、自燃起火的危险;

5、电器设备使用情况、安装是否符合安全规程;

6、平面布局、建筑结构、水源、道路、安全疏散情况,是否有疏散人员和 物质的计划,检查安全通道是否畅通无阻;

7、用火装臵或设备的安装使用以及管理情况;

8、消防器材装备的设臵、管理和维修情况、消防器材存放位臵、使用方法,大家是否熟悉。

(七)公众聚集场所检查主要内容

1、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否建立,责任人是否明确;

2、防火巡查制度是否建立,巡查的部位、内容、时间是否明确;

3、消防疏散通道是否被占用封堵;

4、疏散门的宽度和疏散出口的数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消防规范要求;

5、疏散指示标志是否缺少、损坏或标志错误;

6、疏散照明、防火门、防火卷帘是否缺少、损坏;

7、单位是否制定了人员自救逃生预案;

8、职工掌握消防常识和应履行的组织引导群众疏散义务教育是否落实;

9、单位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

(八)建筑安全检查主要内容

1、安全管理

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施工组织设计、特种作业持证上岗、日常检查。

2、外脚手架

3、“三宝”及“四口”防护

包括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防护,楼梯口、电梯口防护,预留洞口、坑井防护,通道口防护,阳台、楼梯、屋面等临边防护。

4、施工用电安全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要进一步提高对深化专项整治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治理行动,并制定安全隐患自查治理方案。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扎实做好本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单位在2011年9月30日前,以书面形式将安全隐患自查治理汇总情况报镇安监站。

(二)突出重点,全面排查。

各单位既要全面部署、全面检查,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重点场所、岗位以及重大危险源的排查。各单位在全面排查自查的基础上,突出对隐患易发的重点场所、要害部位、关键环节排查治理,必须深入一线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三)强化督查,严肃追究。

对排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建立隐患整改登记台账,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落实整改期限、责任、措施到位,并加强督查;重大隐患,要实行公司监督整改,跟踪治理,未整改之前要安排专人盯守。在安全隐患治理工作中,对井下作业面瓦斯等有害气体浓度超标、风速不达、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的,可能引发事故发生的一律局部停产整改,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对整改工作不力的责任人进行事前隐患责任追究;对排查整治不到位的单位责任人给予停职处理;对井下带班领导排查隐患不到位、监督落实整改不到位的一律给予停职处理。

(四)搞好总结 及时上报。

各单位要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下井8小时带班制度,及时掌握本单位安全生产动态,及时做好安全生产信息沟通和协调,确保通讯畅通。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制度,杜绝迟报、漏报、瞒报事故的行为。

新庄镇人民政府

篇3:新庄村委会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关键词:村委会,选举,主体,行为,责任

民主选举是农村基层民主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法律层面看, 所能依据的法律法规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及各地的选举办法。从实践层面看, 规范选举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由于各地情况不一, 许多换届选举中出现的问题, 现有法律法规仍无法给予统一、详尽、科学的解释。因此, 有必要在理论上进一步地深入讨论。浙江省瑞安市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从2010年12月30日全面启动, 到2011年3月31日全部完成, 全市910个村有795个实行“自荐直选”。笔者通过瑞安市换届选举后村委会主任的问卷调查以及基层实地访谈, 试从主体、行为和责任三者上对进一步完善村委会选举工作进行阐述。

一、村委会选举中的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村民自治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制度创新到逐步完善的过程。村委会选举形式唤醒了广大村民的民主意识, 但是在选举过程中, 如何使民主选举有序化、制度化、科学化, 还需做大量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提高。设计选举制度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 现行的村委会选举制度的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缺陷。2010年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村委会选举和罢免程序、民主议事制度、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作出了一定的调整, 然而就选举制度而言, 在公众普遍关注的候举人资格、委托投票、贿选界定、法律责任等问题上依旧未能给出令人信服的方案。这也给各地政府很大的细化操作空间。

(一) 关于候选人资格

浙江省《关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把握候选人 (自荐人) 资格条件问题有关事项的通知》 (浙村换发[2011]1号) 明确五种情况人员不能确定为村级组织班子成员的候选人 (自荐人) : (1) 被判处刑罚或者刑满释放 (或缓刑期满) 未满5年的; (2) 解除劳教未满3年的; (3) 违反计划生育未处理或受处理后未满5年的; (4) 涉黑涉恶受处理未满3年的; (5) 丧失行为能力的。村选举办法中还应明确, 出现不符合候选人 (自荐人) 资格条件人员当选的, 当选无效。

瑞安市《关于认真做好2011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则进一步提出村干部候选人 (自荐人) 要符合“五要五不能五不宜”的要求。其中“五不宜”即因涉嫌违法犯罪, 司法程序未终结的;因实施犯罪行为, 被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未满3年的;参加或支持邪教组织的;长期无理上访、干扰社会稳定, 阻碍上级党委政府重要工作部署、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拖欠村集体资金无正当理由至今未归还的, 不宜确定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和其他村级组织班子成员候选人 (自荐人) 。部分乡镇还将市里关于村民委员会成员和其他村级组织班子成员候选人 (自荐人) 资格“五不宜”限定再次深化, 如增加限定:“受到行政拘留处罚未满一年的”, “因身体健康原因不能履行工作职责, 无法有效履行相应职责的”。对于候选人的资格, 笔者认为, 省里的“五不能”限定已经足够, 各县 (市) 、乡镇没有必要再进行增加限定, 毕竟村委会选举有其法律的严肃性, 层层加码, 反而显得不合理、不合法。

(二) 关于委托投票

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5条:“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 选举期间外出不能参加投票的, 可以书面委托本村有选举权的近亲属代为投票。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公布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的名单。”《浙江省村民委会员选举规程 (试行) 》第37条:“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 选举期间外出不能参加投票的, 可以书面委托候选人 (自荐人) 以外的本村有选举权的近亲属代为投票。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其他具有赡养关系的亲属。委托投票的, 应当在选举日的三日前, 向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出并办理书面委托手续。每一选民接受委托投票不得超过三人。”

委托投票是每届村委会选举中产生纠纷最多的问题之一, 委托投票的进一步明确对规范投票行为改进作用在实际村委会选举中效果不明显。笔者对瑞安市665个村的调查中发现, 有147个村取消委托投票, 限定“一人仅领一票”的方式领取选票。有406个村沿用农村习俗, 采用“自然委托”的方式领取选票, 即“一家人”可以代领代投, 农村传统所谓“一家人”指有血缘或婚姻关系实际生活在一起的人群, 如配偶、父母、子女、未分家的兄弟姐妹等等。而严格按照《浙江省村民委会员选举规程 (试行) 》第37条规定的委托投票仅有112个村。“自然委托”容易发生委托投票可能超过三人, 但如果竞选人之间没有异议, 默认这种行为的合理性, 其选举结果也得到各方承认的。另外还有201个村由于外出经商、打工的村民较多, 竞选人之间达成协议, 经过各方认可的程序, 也接受电话委托的方式。

(三) 关于贿选的界定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没有专门规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 (中办发[2009]20号) 指出:“在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过程中, 候选人及其亲友直接或指使他人用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收买本村选民、选举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候选人, 影响或左右选民意愿的, 都是贿选。”民政部《关于切实加强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的意见》 (民发[2010]109号) 也指出:“各省 (区、市) 要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风俗人情等, 具体明确拉票、贿选行为的界定范围, 公之于众, 并明确拉票、贿选行为的界定部门和界定程序。”

对贿选的界定缺少法律标准, 在各级行政部门中, 最终的认定和查处落在当地的乡镇党委和政府身上。拉票和贿选由于界定困难, 大部分村委会主任赞成禁止一切拉票行为。笔者调查的665个村中, 有435名村委会主任认为应该禁止一切拉票行为, 占65.4%, 仅有86名村委会主任认为允许合理的拉票行为, 占12.9%, 另外144名村委会主任无所谓, 占21.7%。目前农村村委会选举中请吃请喝、请人拉关系打招呼的行为十分普遍, 送钱送物也不乏少见, 甚至部分村民也支持请吃请喝、送钱送物, 造成村委会主任竞选成本逐年上升, 在一些经济发达村, 参与竞选村委会主任不花费几十万元是不可能的事。

(四) 关于法律责任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7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票、虚报选举票数等不正当手段当选村民委员会成员的, 当选无效。”《浙江省村民委会员选举规程 (试行) 》第75条将其细分为整体选举无效和具体当选人当选无效两种。《浙江省村民委会员选举规程 (试行) 》第81条、82条还规定村民、选举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村民实施选举违法行为, 情节轻微的, 由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有关部门予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 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 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选举工作指导机构成员或选举工作人员实施了违法行为, 应当责令改正。直接责任人为行政机关国家工作人员的, 由其所在单位或行政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在选举过程中出现违法行为时, 经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调查核实, 取消其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资格, 按规定重新产生新的成员, 替补其空缺的名额。构成犯罪的, 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上的规定相对于发展中国农村基层自治, 保护村民民主权利的严肃性来说, 显然过于简单, 处罚过轻。

二、完善村委会选举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 规范选举主体

村委会选举中的主体包括选民、竞选人和选举工作人员三者。选举工作人员包括村民选举委员会及选举工作指导机构等, 选举工作人员应秉承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 搭建选举平台, 主持选举工作。竞选人和选民在选举平台上分别进行拉票和投票活动。关于选举主体至少有两方面值得探讨:

1. 选民资格。

目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选民的确定是以“户籍”为标准, 户籍不在本村, 但适合条件的人员要登记为选民, 要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同意。随着城市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人员的迁徙在加剧, 如一些征地拆迁异地安置户, 其生产、生活已完全脱离了原村, 融入到新村, 让其到原村参加选举, 实质利益关系甚微, 而参加新居住地选举实际基本被排除在外。村民委员会的基本职责是管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调解民间纠纷,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农村是各类矛盾发生的最基层根源之一, 只有农村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 才有可能在农村源头形成一个完善的群众权益自我协调机制。但目前将村民 (居民) 的选举权利捆绑在户籍制度之上“封闭式”选举, 至少产生三个不利后果:一是捆绑在户籍制度上的其他利益, 如土地承包、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 冲击着选举的公正性。二是由于户籍制度的强大壁垒, 本村村民以外的人员无法进入村委会选举, 随着村民迁徙的加剧, 本村村民迁徙外出的不关心村委会选举, 外来迁徙流入的被排除在外, 登记的“户籍选民”远远大于“投票选民”, 这时摆在选举工作人员头号问题是如何使投票选民过半。三是部分村“少数人当政”, 如在一些城郊村, 实际居住人口数万人, 能参与村委会选举的选民一两千人, 这样选出来的村干部, 在引导和管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显然缺乏广泛民意基础。农村民主直选是我国民主改革的试点, 因此笔者认为打破捆绑在户籍制度之上的“封闭式”选举, 按实际居住地来登记选民资格, 可以更好地体现民主直选、加强乡村基层自治的意图。

2. 竞选人的资格。

本次村居会换届选举, 鼓励全面推行“自荐直选”方式。即竞选人向选举委员会自荐报名参选, 经资格审查合格后, 通过竞职演说或提交书面竞职承诺参选, 选民以无记名投票的方法, 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浙江省明确了五种情况人员不能确定为村级组织班子成员的候选人 (自荐人) , 乡镇对候选人 (自荐人) 任职条件进行初审, 县级人大、纪检监察、组织、民政、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计生等部门进行联审。对候选人资格的限定和审查, 体现《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第4条:“选民应当推选遵纪守法、办事公道、廉洁奉公、身体健康、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热心为村民服务、胜任村民委员会日常工作的选民为村民委员会成员”的精神, 从实施效果来看, 达到了事先明确资格限定, 把好竞选人质量关, 有力地净化了选风选纪, 提升村委会成员素质的良好效果。本次换届选举的自荐直选、资格审查制度, 既拓宽民主渠道, 又改变原先法律法规的模糊性, 增强了实际可操作性, 建议可写入《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 以增强法律效力。

另外, “自荐直选”体现的是一种公开公平的原则, 既然任何村民事先只要符合资格审查都可以成为候选人参加竞选, 那么正式选票中就不应该再出“另选他人”一栏, 防止有些不符合资格审查的村民通过“另选他人”方式当选。

(二) 规范竞选行为

竞选行为的焦点表现在两点上:一是竞选人拉票行为的限制范围;二是如何规范选民的委托投票行为。

1. 合理界定拉票与贿选的区别。

民主选举自然允许合理的“拉票”行为, 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村民自治中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不足, 新的竞选手段不断出现, 大量的竞选行为游离与合法与非法的边缘。农村是一个宗族血缘、人情关系复杂的地方, 合理的竞选方式和非法的贿选方式有时是交叉在一起, 清楚地界定什么是合理竞选, 什么是贿选,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现实上都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实践工作要将二者严格区分开来, 却存在不少难点。笔者认为可参照以下三点标准:

(1) 形式标准。看该竞选行为是否在形式上存在利益与权利的交换。利益应包括物质利益和非物质利益, 权利是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交换包括特定交换和非特定交换。如果将利益仅限制于物质利益, 那么类似于候选人许诺当选后任命某人可以担任村内职务的等行为就无法归入到贿选行为。特定交换是指行为指向的对象是特定的, 非特定交换是指行为指向的对象是不特定的。如资助村里困难学生上学、个人出资修路造桥、做慈善公共事业等非特定交换行为, 一般不认定是贿选。若属于特定交换行为, 如直接送钱送物、花钱买票等行为, 一般应当认定是贿选行为。

(2) 额度标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为了有效遏制贿选行为的发生, 对选举所花费的经费数额都做了一定量的限制。一般来说, 选举中投入的经费越多, 对选举结果的影响也越大。为保证公平竞争, 法律应尽可能地避免金钱给选举带来的不平等结果。给予竞选经费最高限额, 既可以保证合理竞选的正常开展, 又可以遏制贿选行为的发生。贿选一般直接涉及钱财, 一旦经费有限, 候选人必将斟酌使用, 如果发现候选人的竞选经费超过最高限额, 相关部门就可对是否涉及贿选行为进行立案查处。

(3) 时间标准。美国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 都明确规定在投票日前一段时间竞选活动的期限, 防止这些竞选行为对选民投票意愿产生实质性影响。在我国农村社会, 请吃请喝、人情往来很是频繁, 如何防止候选人打着“人情往来”的幌子, 通过宴请送礼方式为自己拉票, 关键要打击其效果。如果禁止在投票日之前24小时或48小时内一切竞选活动, 必然大大缩小贿赂行为的效果。

2. 取消委托投票。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浙江省村民委会员选举规程 (试行) 》参照《选举法》对委托投票作了规定, 但是委托投票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在实现选举过程中日益显现出来。袁明圣在《委托投票制度的法理分析》中指出委托投票制度的四方面缺陷:第一, 投票权利具有不可转授性;第二, 委托投票无法保障委托人投票权的实现;第三, 委托投票与选举制度的平等原则相冲突;第四, 委托投票可能成为部分人操纵选举的便宜手段。“对委托投票进行任何的修修补补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委托投票本身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如果不是听任这些问题继续存在, 废除这一行之有效的制度也就成为唯一可能的选择。” (1)

在笔者的实际调查中也发现, 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浙江省村民委会员选举规程 (试行) 》中执行委托投票的村很少, 自然委托、电话委托在许多村普遍存在, 乡镇、相关部门也予以默认。然而每次换届选举后民政部门总会收到委托投票的信访案件。另外在一些村也发现一种情况, 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独生子女, 如果父母也随之外出, 祖父母又已不在世, 近亲属中竟无人可办理委托投票。目前取消委托投票的最大障碍是会产生部分村投票选民会低于登记选民的半数, 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则无法选举村委会。笔者认为可以取消委托投票, 但要对取消委托投票后的产生的新问题加以解决。

(1) 变“登记选民”为“选民登记”, 以扩大真实投票选民的基数。现行做法是在选举前是按户籍“登记选民”, 如果本村外出经商务工人口众多, 许多人无法回来投票, 出现难以达到法定50%以上标准。因此要改革选举权利捆绑在户籍制度的联系, 将选民资格与户籍脱离, 按实际居住地进行选民登记, 对于长期居住在本村的公民从法律上明确应当登记为选民。这部分人由于工作、生活已完全融入居住地的人, 对本村的公共事务势必比那些长期外出的村民更加关心, 只要赋予他们选举资格, 鼓励选区内的选民自己来登记, 变被动登记为主动登记, 他们投票的意愿会更加强烈。

(2) 规范竞选人正当拉票竞选, 以提高选民投票的积极性。选民投票积极性的高低离不开几个因素:一是民主意识的觉悟, 二是直接利益的关切度, 三是竞选人的诚意。如何让选民感受到竞选人的诚意, 关键是竞选人拉票行为。

(三) 规范法律责任

没有相应法律责任对选举主体的行为进行规制, 村委会选举就无法真正意义上得到规范。目前我国法律制度中对选举行为的法律责任规定甚是粗糙, 大量的非法竞选行为得不到有力的遏制, 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非法竞选行为的滋生。一是法律缺位。立法部门尚未出台《村民委员会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涉及村委会选举的规定过于简单, 各地制定的选举办法、选举规程立法高度不够, 难免语焉不详, 无法突破, 这对于9亿农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大事形成极大反差。二是追究法律责任的主体过多。村民可以向五个机关举报违法行为, 即乡 (镇) 人大、乡 (镇) 政府、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民政局, 五个机关职责不明, 处理效力不清, 容易产生互相推诿。三是处罚过轻。选举主体违法行为承担的法律责任绝大部分以当选无效、批评教育、行政纪律处分、治安处罚等行政责任为主, 《刑法》规定的破坏选举罪仅适用于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 而不适用于村委会的选举。村委会选举中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票、虚报选举票数等不正当手段并不算犯罪, 致使部分人肆无忌惮地践踏选举规则。因此有必要完善选举的法律责任, 增强对违规竞选行为的约束力和震慑力。

首先, 制定《村民委员会选举法》, 明确规定一个具体的机关来处理选举中的违法行为, 一般而言, 由县级的人大常委会对基层民主选举履行法定的监督职能比较恰当和合适, 可以排除乡镇中不确定因素的干扰, 同时在人大代表选举中积累的选举工作经验提供了专业知识支持, 确保作出的决定具有科学性, 其权力机关的宪政定位也使得作出的决定具有权威性。其次, 加大对选举违法行为的制裁, 《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在破坏村委会选举行为的工作中不能缺位。建议在刑法“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章中增设“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罪”, 即在村民选举过程中, 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侮辱、诽谤、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故意损坏选举设施、扰乱选举秩序等手段破坏选举或妨碍村民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情节严重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剥夺政治权利;情节较轻的, 可以单处剥夺政治权利。将贿选行为纳入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打击范围, 对打击破坏村委会选举的行为可以做到有法可依, 同时也为将村委会选举纳入诉讼渠道铺平道路。最后, 对贿选行为进行明确的法律界定, 通过立法解释或司法解释的形式取代没有法律效力的民政部的通知, 对贿选的行为构成进行详尽的规定, 既要合理规制贿选行为, 保障村委会的选举秩序, 又不能过分扩大贿选的范围, 影响村民参加民主竞选的积极性和竞选机制的创新。

三、结束语

民主选举已经成为解决现代社会乃至乡土社会公共权力合法来源的重要路径。村级民主选举的艰难之处在于缺少经济、文化、制度等基础的支撑,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我国村民自治正从制度创新走向制度完善的过程, 不能否认村级民主选举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大意义。村委会民主选举关键在于保障村民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行使自己的选举权, 要达到这个目的, 就要看我们搭建的选举平台是否公正、公平、公开, 这也涉及到要从参选主体、竞选行为、法律责任三方面进行规范。相信我们坚持探索, 不断完善村级选举制度, 必将找到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模式。

参考文献

[1].董礼胜.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及其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

[2].冯莉.中国选举:理念与制度[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9.

[3].田华, 王向英, 李晓辉, 王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9, 11 (2) :54-58.

[4].尹焕三.村委会直选中贿选问题的成因、危害与治理[J].理论探索, 2004 (1) :76-78.

[5].李辉.村民选举与选民资格的软约束——以2009年上海市L村换届选举为个案[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0 (4) :99-102.

[6].袁明圣.委托投票制度的法理分析[J].人大研究, 2003 (6) :11-13.

[7].丁万星, 孙彬, 祁佳斌.论村委会选举的法律对策[J].中国市场, 2008 (22) :54-55

[8].李鹏, 王秦俊, 李德芝, 李靖.促进村级民主选举科学发展的思考——基于山西榆次第八届村委会选举的调查[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9 (5) :527-530

篇4:新庄村委会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1. 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1.1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全面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生产经营者负第一责任,相关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体系,推动市(州)、县(市、区)农业部门设立行政监管科(室),加快建立乡镇或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使监管网络延伸到基层。

1.2加强制度建设 制定并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分工意见》,完善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生产基地监管等有关制度,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1.3强化执法监管 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市(州)、县(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构的力量,依法及时查处各种违法行为。

1.4探索创新监管模式 学习借鉴本省先进市(州)县(市、区)及外省经验,不断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总结经验,研究方式方法,示范推广成功模式。

2.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2.1落实属地监管责任 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落实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个体农户农产品生产主体责任和属地农业部门监管责任。

2.2加强农药监管 加强农资批发市场和农药经营单位监管,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定期监测农药质量,及时查处销售、使用高毒农药及准用农药中添加违禁农药的违法行为,杜绝违禁和伪劣农药流向农村市场。

2.3督促落实生产记录档案管理制度 依法落实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管理制度,以“三品”产地为重点,以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督促指导生产经营者建立健全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和产品销售记录档案。

2.4加强部门合作 与食品、卫生、工商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完善信息通报、案件移交、应急处置等制度机制,实行联防联控,形成监管合力。

3.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

3.1开展农业标准化制修订 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结合我省农业发展实际,围绕主导产业,完善充实农业标准化体系,加大标准实施和推广力度。

3.2开展农业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 组织实施农业部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项目,配合各级世行项目办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活动,探索推进标准化的模式。

3.3加快发展“三品一标” 加大“三品一标”认证 扶持力度,加强认证后监管,确保认证产品质量。全年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00个。对获证产地和产品进行全面抽查,县级全面检查,市级抽查不低于30%,省级重点抽查不低于10%。检查不合格的,予以取缔。

4.强化农产品监测

4.1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全力推动省级农产品质检中心建设;加大已经批准的30个县区的质检项目建设指导力度,加快资质认定,形成检测能力;积极争取新建质检中心尽快列入“十二五”建设项目。

4.2加大监测检验力度 重点开展主要鲜活农产品质量抽检工作,制定监测计划,规范监测程序,提高检测水平,保证检测质量,通报检测结果、继续排名致函。全年开展省级例行监测3次,水果3次,食用菌1次,做好专项监测及应急监测。全年定量检测农产品样本5000个以上。

4.3实行检打联动 针对重点产品和重点地区开展监督抽查,依据监督抽查结果,及时查处问题产品,严厉打击违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5.切实抓好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

5.1开展风险评估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专家队伍,开展高风险抽检,及时发现风险隐患,采取得力措施,防范事故发生。

5.2建立健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报告制度,规范信息发布,依法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6.抓好世行项目

6.1建立世行项目组织机构 各市(州)和项目实施县要成立世行项目组织领导机构,全面加强对世行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推进世行项目扎实有效开展。

6.2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省、市(州)和项目实施县要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超前谋划好项目,今年重点落实好省、市两级质检中心建设、监管设备争取、培训项目实施、标准化示范区建立等工作。

7.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7.1抓好培训工作 开展全方位培训。举办监管人员、检测人员、内检员、标准化技术推广等培训班,全面提高依法监管、标准化生产的能力和素质。

7.2强化宣传 重点依托吉林农网、12316新农村热线、12582信息平台、吉林农业杂志、吉林农业报及省内新闻媒体,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形成社会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加强新闻媒体联系与沟通,密切关注舆论导向,及时发现和化解苗头性问题。

篇5:新庄村委会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2011年工作总结与2012年工作思路

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庄子乡民政办按照县民政局年初的统一工作部署,坚持民政为民的宗旨,积极主动服务大局,为百姓解难,帮政府分忧,为新庄子乡的和谐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生活。

(一)完善城乡低保制度。①城镇低保工作以加强动态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低保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审核审批等工作环节和程序。强化家庭收入科学核算,倡导诚信救助,切实做到低保对象有进有退,补差标准有升有降。同时,对因天灾人祸而新产生的困难家庭,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目前我乡共有城镇低保37户,56人,其中包括转非五保11人。月发放低保金13154元。②农村低保工作按照县局的安排布署,为确保新增对象定位准确,没有偏差,我们严把“三道关”一是实行“阳光操作”,把好群众的监督关,加大公示力度,增强透明度,严格做到乡政府,村委会二级审核,三榜公示。二是做到“三个不上报”,把好审核上报关,即申报内容不清楚的不上报,手续不齐全的不上报,群众有异议的不上报。

三是实行分类管理,把好进出关,对有特殊情况的家庭,根据其困难程度适当提高救助类别额度,今年8月,新纳入农村低保5户16人,截止目前我乡共有农村低保户188户,358人。季发放农村低保金12.8816万元。

(二)提高五保供养水平。我乡现有五保户89人,其中兴城五保中心集中供养27人,分散供养62人,分散供养每人每季390至1140元,季发放五保金26430元。

(三)逐步完善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充分体现救急和救难。对因病、因残、因灾等各种特殊原因造成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给予非定期,非定时的临时救助,着力缓解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全年临时救助38户,救助金额2.2万元。大病救助20户,救助金额3.6万元。新生大学生教育救助11人,23000元。

(四)救灾扎实有效。今年5—8月,我乡先后遭受多次特大暴雨和龙卷风的袭击,大量的农作物受灾,部分农房倒塌或损坏,给人民群众生活造成很大损失。面对灾情,民政办在党委政府的指挥下,一方面认真核实灾情,及时上报,一方面组织广大群众生产自救,生活互助。恢复重建危房改造共9户23间,发放水泥45吨,改造资金5.05万元。

二、加强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全面维护社会优抚群体的合法权益。

(一)全面落实优待抚恤政策,确保各类优抚对象的抚

恤补助优待经费及时全额到位,切实保障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居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全乡共有优抚对象32人,其中复员退伍军人10人,烈属6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15人,参战1人,季发放抚恤金4.6万元。

(二)以人为本,认真做好退伍军人的评恤申报工作。今年年初,我们根据对象提拱的有关线索分别帮助找资料,查档案,申报1人带病回乡的抚恤金并获批准。

(三)做好优抚对象临时救助及危房改造工作。共发放优抚对象临时救助款5000元,大病救助10000元。

三、加强社会事务管理,认真抓好殡葬改革

我乡地处县边沿,历来殡葬改革难度较大,通过领导重视,三级联合,重点整治,奖惩结帐等措施,我乡火化率100%,近几年均在全县先进之列。

四、住建局危房改造工作

今年,县分配我乡农村危房改造对象61户(上半年9户,下半年52户),五保户4户,其他贫困户57户。其中新建6户,修缮加固 6户,原址翻建49户,现已全部完工。

五、残联工作

一是残疾人危房改造1户,援助资金10000元。二是积极为残疾人争取创业项目,发展散养柴鸡1户,养鸡300只。

2011年工作基本思路

1、努力抓好救灾救济工作,特别是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防御工作。

2、继续做好突发性临时救济和特殊对象的救助工作。

3、进一步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严格按照审批办理程序,实行动态管理,加强调查,做到应保、尽保。

4、积极做好城镇“三无”、农村“五保”对象的供养工作。

5、继续加大对贫困户落实结对扶贫,继续做好对农村困难家庭的危房改造工作。

6、扎实推进双拥工作,认真落实优抚政策。“春节”、“八一”期间对重点优抚对象进行慰问活动。

篇6:新庄村委会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南庄学区:

我校在继“2016年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陇原行活动”最后阶段工作,结合县局、学区安全会议精神,我校高度重视开学安全工作,做了大量工作,现将开学安全工作具体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具体工作

1、接县安委会《关于开展全县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摸底专项行动的通知》(2016【60】号)文件要求,8月20日全面摸清我校单位底数和生产基本情况,对学校进行了一次详细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并进一步加强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过应用甘肃省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上报了有关信息,上报重大隐患5条,一般隐患5条。2、8月31日召开全体师生大会,深入传达了全县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并开展了系列活动。3、8月25日,召开教师会,对暑期值班、危房拆除、校产、师生人生安全详细进行了总结通报,无不安全事故发生。同时,组织全体教师进一步对8月20日排查的隐患现场重新详细排查。4、8月26日重新聘用了炊事员,并实行了营养餐原料采购定点采购,与供货商签定了采购协议,对小伙房的设备设施进行了检查维护更新,并进行了大清洁,确保师生生活正常开展。

5、学校与教师签定了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班主任与家长签定了责任书,与学生签定了安全承诺书。

6、学校通过教师会讨论,修订完善了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及营养餐工作制度、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成立了安全工作组织机构,成立了5个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岗位职责,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7、结合“开学第一课”开展了“安全教育、德育教育、理想信念”三大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开展了逃生演练活动,进一步营造安全教育的宣传氛围,唤起广大师生对安全工作的高度关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学校各项安全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提升安全综合素养。

8、召开专题会议两次,研究解决具体问题,部署了安全教育、日常管理、营养餐管理等工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9、建立了安全台账,开展日查工作,确保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二、存在的重大问题:

1、对教学点安全工作监管不到位,教学点安全工作力度不够大。虽然落实了门卫管理,各校购置了必备的保安器械,但在技防上由于经费因素,没有安装监控设施及防盗报警设备。

2、个别教学点管理松懈、执行不力,工作不主动,不积极作为,个别师生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低,对安排的工作重视不够,落实活动不认真,存在应付现象。

3、个别偏远山村学生上下学家长不坚持接送。

4、校外小卖部向学生出售麻辣等零食屡禁不止。

5、部分土围墙一部分垮塌,各室顶棚拉丝年久老化,石膏板时有塌陷现象,存在严重隐患。

6、校门外公路处无减速带,无垃圾填埋场,倾倒垃圾存在隐患,多次上报,但不能解决。

7、教学楼楼顶漏水严重,造成二楼三个教室漏水严重,造成电路短路,无隔水设施,大雨冲涮墙体,造成墙体脱落。,如遇雨天,外面大雨教室小雨,多次书面上报,至今得不到解决。

8、厕所墙皮脱落严重,个别墙体砖松动存在塌方危险,厕所屋瓦严重下滑,存在严重隐患。

9、办公室墙体裂缝。屋瓦年久失修,随时掉落。

10、大门外出入学校有老百姓一栋土木结构危房多次上报党委政府至今得不到解决。门口住户家两米砖围墙倾斜已经紧靠学校大门墩,多次沟通无果威胁师生安全。

11、张肴教学点由于校园外老百姓房建,造成外高内地,容易造成校园内涝,存在严重隐患。

已上隐患请求组织予以解决!

三、今后主要工作

1、巩固成果,继续落实措施,全面打造校园安全治理体系

学校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全力以赴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继续要扎实排查安全隐患,加大整改力度。要查现场隐患、责任漏洞、制度缺失、设备运行等方面问题,做到排查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不留后患。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要逐项建立整治台账,落实责任、时间、措施、资金,逐条整改,整改一处,销号一处,对一时不能整改的隐患要采取防护措施,对学校不能整改的及时反复上报上级有关组织和部门。

(2)要夯实学校安全基础能力。争取资金,全力推进学校安全基础建设,提升校园安全硬件水平。各基建学校,在保证施工质量时,加强安全管理,严防事故发生。

(3)要落实校园安全管理责任。要落实学校的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要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夯实安全基础,强化宣传教育,细化学校安全管理等,为师生创造安全、文明的良好氛围。同时,要以管理促安全,以安全保管理,推动学校安全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2、强化责任追求,严肃问责,确保学校安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要强化督查检查。在强化日常检查的同时,要把定期与不定期、定点与交叉检查等方式结合起来,大力开展督查,实行安全隐患通报制度,以查促改,以查促工作落实,全面消除安全隐患,把学校打造成家长放心、师生舒心的场所。

(2)要从严从快问责。严格推行安全隐患治理责任制,按照“谁排查、谁负责”的原则,对不能按时整改到位的,要追究排查人的责任,发生事故的要进行责任倒查,层层追究。要落实学校《教师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对安全管理不善、隐患整治不力、漏洞百出的人员,坚决落实校园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对因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而造成重大事故的,上报上级组织处置,情节严重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总之,校园安全无小事,如果安全隐患不及时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管理不规范或存在漏洞,就会出事、出大事,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校园安全工作重于泰山。我们将继续以认真的工作态度,高度重视、明确责任,进一步做好校园安全工作。我们务必抱着对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化思想认识,靠实工作责任,落实监管措施,严排细查,扎扎实实抓好学校安全各项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最后,再次恳请上级组织及政府能深入我校了解具体困难,协调解决重大隐患!

篇7:新庄村委会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刚刚过去的2012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对于我们村来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两委班子抓住各种机遇,团结带领全村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老百姓解决了“吃水难、行路难、浇地难”等实际问题,全村各项事业有了很大的起色。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生产生活

2、我村与武清区种子公司已有多年的合作关系,7月份我们又积极与区农业局和种子公司协商,使村内xx多亩地块成为小麦繁种基地,为村民增加农业收入打下良好的基础。3、8月份我们筹集资金6万元,在村西口与崔大路之间修建了一条长1300米、宽5米的柏油马路,命名为“慈航路”,解决了我村出行难的问题。

4、修完柏油马路后,我们两委班子抓住与天津公交集团结对子,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好机遇,为我村513户进行了自来水改造,工程总投资达45万元,但是我们没有向老百姓收一分钱,彻底解决了我村吃水难的问题,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5、十一过后,我们赶在大秋之前对承包地进行了调整,解决了一些户的缺地、少地问题。调地过程中,全体村干部都下到地里工作,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圆满完成了调地这项敏感而又复杂的工作。

6、年底我们又与电力部门联系,积极争取我村电网低压整改与新农村建设项目挂钩,目前工程进展顺利。低压整改总投资300多万元,我们村集体只投资10多万,将来通过上级验收后将享受相关补贴,老百姓花钱少、得实惠。低压整改解决了我村电压不足的现象,老百姓高兴地说,我们村的电线粗了、整齐了,电线杆高了,电足了灯亮了。

(二)环境整治

1、上半年,我们积极响应区委开展“优美环境我建设,扮靓武清迎奥运”轰动的号召,打响环境治理攻坚战。两委发动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以及妇女代表,利用早晨时间义务清扫街道。妇联组织开展“家里门外净起来”轰动,组织了妇女代表义务清扫队,村委会门前一条街成为“妇女样板街”。这次环境治理行动清扫垃圾180多方,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配备了专门的保洁员和保洁车,做好村内主街道的日常清扫和保洁工作,使得村内卫生环境状况有了很大改观。

2、下半年,我们又投资8万多元,垒了100多米的遮盖墙和300米的花墙子,对主干道两侧1xx平方米的房屋和院墙进行了粉刷,使我村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我们还投资18万元,在村子的东西两头各修建了一个健身广场,购置了健身器材,村民健身有去处。

(三)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

1、我们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发动党员群众积极捐款捐物共计3万多元,党员干部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表彰。

3、年底,我村妇联组织55周岁以下的妇女免费查体,并且建立了妇女健康档案,起到了“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作用,我村妇女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4、多年来,我们两委对治安工作高度重视,常抓不懈。6月初,为了迎奥运,我们请来了派出所民警对广大村民进行法制教育,增强了广大村民的法制意识、防范意识。8月份奥运会期间,我们按照上级的要求,我们加强了值班制度和汇报制度,确保奥运期间“无上访、无刑事案件、无事故发生”,村内治安稳定、社会和谐、邻里和睦,受到上级的肯定和表彰。

(四)精神文明建设 2、2012年,我们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村委会投资8万多元帮助学校平操场、垒院墙,在教师节的时候给教师们送钱送物,还奖励了今年考入本科大学的6名学子,尊师重教蔚然成风。3、2012年,我们加强计生协会建设,坚持每月9号举行“妇女谈心会”,妇女代表人人争当“四大员”,即宣传员、信息员、服务员、战斗员,形成婚育新风进万家,村民自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多年来,我们村没有出现计划外生育及大月份流引产手术,广大妇女人人争做计生标兵,很多妇女踊跃参加妇女秧歌队,为村民服务,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同时也宣传了计划生育及村里的好人好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范文网

二、2011年工作思路 2、2011年我们准备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在不改变耕地使用性质的前提下,引进生态园、采摘农业等项目,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3、2011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重金奖励优秀的学子。

4、我们计划在2011年5月份召开孝力村第10届农民运动会,同时利用健身广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提高群众的身体素质。5、2011年我们准备把农家书屋办得更好,营造出人人学科学、学知识的良好氛围,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倡导文明新风。6、2011年,我们计划利用电脑、电视、宽带等先进技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回顾过去的一年,党员同志和村民代表对村里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两委班子成员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新年将至,在这里我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生活美满、日子越过越红火。谢谢大家!

篇8:新庄村委会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1.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完善

自2010年9月省农委正式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以来,全省各地按照 “要积极加快监管机构建设,还没有建立专门监管机构的市(州)、县(市、区),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积极协调,抓紧推进”的整体要求,经过各级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各市(州)明确了行政监管机构,已有近10个县(市、区)设立行政监管科室,全省农业系统省、市、县三级共有专(兼)职行政监管人员近百人,同时通过授权委托等方式,各级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和农产品质检站也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督管理等工作。按照农业部要求,积极推进乡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监管机构试点建设,2011年年底,在双阳区等9个县(市、区)完成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任务。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得到有效强化,初步构建了地方政府负总责、农业部门负监管责任、农产品生产者为第一责任人,行政监管处(科)为组织机构、事业单位为监管工作具体承办机构,检打联动、联防联控的监管体系。

2.推进制度和工作机制协调规范

一是落实责任。2011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上,省农委与各市(州)农业部门签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全面落实属地化监管的各项职责;二是明确分工。2011年制定了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分工意见》,进一步明确委内各处室工作职责;三是完善制度。2011年修订了《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在全省筹建了1000名农产品质量安全义务监督员,基本实现每一个乡镇和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都有1名义务监督员;四是建立联动机制。在同14个省(区、市)建立了省际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联动制度的基础上,2011年落实东北四省检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农业合作协议,牵头会同省水利厅、省畜牧业局就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质量认证等工作与东北四省区相关监管部门建立紧密的协商通报工作制度;五是筹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完成了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筹建工作;六是在省食安委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做好与省内其他食品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全力做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国务院食品安全督查、推荐省级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应急事件处置等各项工作。

3.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

2011年全省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省农委于2011年5月印发了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重点开展蔬菜农残超标问题专项治理和强化“三品”质量监管专项行动。一是在6月份,按照农业部的部署,组织省农业总站和省土肥站对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溶肥料进行了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产品是否取得农药、肥料登记、标签与登记核准内容是否相符等,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将检查结果上报农业部相关部门;二是在深圳大运会期间,省农委要求全省各地对本地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进行排查,准确掌握本地在深圳大運会期间供深农产品信息,确保大运会期我省供深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从9下旬至10月初,在全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督导检查工作,紧紧围绕省食安委部署的深化食品安全大检查、隐患大排查、问题大整改集中专项行动和扎实推进食用农产品专项整治,全面做好“2011年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专项治理”和“2011年强化‘三品’质量监管工作”两项活动,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的落实,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四是自10月下旬起,结合“十一五”期间国家农业标准化项目验收,组织监管和技术人员深入长春、吉林、四平、松原、通化、延边等6个地区10个县(市、区)进行专项整治督导。截至目前,全省各地在专项整治中,开展宣传培训活动904场次,发放宣传、技术指导材料129万份,张贴各类宣传公告近6万张,开展蔬菜速测抽样1.9万次。

4.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充实提高

一是完成了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申报立项工作。下发了《关于征集2011年吉林省地方标准农业计划项目的通知》,组织省内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推广部门开展标准制修订项目申报工作,筛选出127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向省质监局申报立项、审批。目前已批准立项53项;二是完成了部分地方标准审定工作。全年已完成54项地方标准的审定工作,超出年初计划的1.7倍;三是开展了吉林省农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工作。指导省内相关事业、科研院校等单位筹建了11个吉林省农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得到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复;四是重点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县)示范推广工作。组织、指导德惠市、敦化市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工作。开展了2005年以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县)项目验收工作,年底前完成11个项目区(县)验收工作,已将相关材料报送国家农业部。组织公主岭等市对2012年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项目进行申报。

5.推进农产品安全监测和风险抽检科学实施

一是开展例行监测。2011年已开展例行蔬菜、水果监测3次,蔬菜抽检合格率为96.5%,水果为100%,开展食用菌例行监测1次,合格率为98.9%;二是指导开展秋菜上市准入示范,长春市对全市城区秋菜生产基地采取送检与抽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测,速测数量近4000个,对秋菜基地送检及抽检合格的秋菜农户发放《无公害秋菜市场准入证》,确保秋菜上市质量安全;三是做好国家抽检组织工作,协助辽宁省农产品质检中心完成对我省长春、通化、延边三市(州)四次抽检工作。对每次国家和省抽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相关市(州)和县(市、区),并致函市(州)分管农业的领导,同时通报当地工商等部门,组织相关农药执法、技术推广等单位对症下药,督促整改。从2011年全省例行监测和抽检整体情况,以及农业部对我省抽检情况看,我省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可以保证安全消费。

6.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有序进行

全省按照建设以部级中心为龙头、省级中心为骨干、市州级中心为配套、县级站为基础、市场(基地)检测点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基本框架的总体要求,在省发改委和省农委计划处的指导下,一是2011年继续推进县级质检体系建设,组织国家投资第三批18个县级质检站开展设备统一采购招标工作。组织对前两批12个县开展了项目建设收尾调查,对仪器设备查缺补漏,督促尽快完成项目全部建设内容。2011年新增的7个县级质检站建设,正在协调省发改委落实地方债券配套资金,组织项目单位进行初步设计;二是向国家申报了2个国家级专业质检中心(参茸和玉米)、3个市(州)级质检中心、3个县级质检站基本建设项目;三是向农业部申报了2个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1个区域性、1个专业性),已通过国家初评,参茸专业风险评估实施室已实施首次风险因子排查工作;四是会同省水利厅渔业局、省牧业局质量标准处共同组织参加全国基层质检人员大比武活动,我省农业系统获最佳组织奖,二名参赛选手分获单项二等奖。

7.推进世行贷款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启动运行

2010年10月9日,世行贷款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正式签约,2011年是项目启动实施的第一年,在省世行办的统一部署下,一是对省和市(州)10个质检中心基础建设进行技术指导,已完成省级中心扩充修改、初设报批等工作,初设正在接受省发改委审查;二是配合省世行办,开展培训教材编写和培训机构确认工作;三是配合世行办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世行项目中农产品质量安全科研项目的评审,已于10月上网公示;四是指导项目实施市(州)、县开展有关培训项目实施,据初步调查,已有白城、永吉、柳河等项目市(县)利用世行项目资金开展了农民培训工作。

8.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工作全面开展

一是根据农业部的部署,将“12316热线”作为全省农资打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投诉电话,已于8月向社会公布;二是在国家发布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公告后,利用“12582”信息平台进行公益和科普宣传,发送农产品质量安全公益信息4条,每条信息发送至270万农户,并利用零公里信息报,刊发《致全省农民的一封公开信》,张贴公告5万多张;三是为全省各市(州)、县(市、区)订阅了70份《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杂志;四是在《吉林农业》杂志开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宣传专栏。交流各地整治工作经验和做法,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知识;五是认真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6月15日,省市新闻媒体记者一行,走进朝阳区乐山镇中兴村千顷蔬菜基地、长春市农博园、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实地采访。农业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对种植上的一些问题和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中直及省直12家新闻媒体对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题报导。“宣传周”期间,全省累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宣传活动174场次,现场群众达26900人次;张贴公告28806份,现场发放宣传材料84490份,通过媒体宣传75场次,培训132场次,培训10397人次。

(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 供稿)

上一篇:公益岗申论热点:文化复兴需要精进力量下一篇:分公司授权委托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