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2024-05-26

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共9篇)

篇1: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主题】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我是谁

【辅导对象】

职高一年级学生

【辅导时间】

一课时(40分钟)

【设计理念】当进入高中,很多学生不再只是对自身以外的周围世界感兴趣,开始把眼光转向自己,常常想要弄清楚“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我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究竟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问题,这正是青春期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所谓“自我意识”,简单的讲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以及自己与周围的人的关系(如人际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等)等各方面的认识。对中学生来讲,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形成非常重要,只有在这一年龄能比较正确的回答“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才可能在将来有一个成熟稳定的心态。

【辅导目标】认识自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人穷其一生也未必能真正认清自我,可以说,对自我的发现和人士将伴随我们的一生。但是认识自我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来正确地认识自己。

【辅导准备】

教师PPT,猜谜,故事,纸张

活动重难点:重点: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及全面、发展地认识自我难点:如何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行动【辅导步骤】

一、游戏热身并导入():《大树与松鼠》及游戏规则:、事先分组,三人一组。二人扮大树,面对对方,伸出双手搭成一个圆圈;一人扮松鼠,、教师喊“松鼠”,大树不动,扮演“松鼠”的人就必须离开原来的大树,重新选择其他的大树;、教师喊“大树”,松鼠不动,扮演“大树”的人就必须离开原先的同伴重新组合成一对大树,并圈住松鼠,、教师喊“地震”,扮演大树和松鼠的人全部打散并重新组合,扮演大树的人也可扮演松鼠,松鼠也可扮演大树,本游戏的目的:观察同学们的反应速度,活跃团体气氛,消除彼此之间的紧张感。()导入:()以问——个同学“你是谁?”的方式,引导学生一起把眼光从外界转向自身,引入课题“我是谁?”

二、小故事大道理、《斯芬克斯之迷》(附件一)通过这个小故事给同学们一个启示:认识你自己!但是我们应该怎样的认识自己呢?、《孔雀和朱娜》(附件二)

讨论:孔雀和橄榄树是怎样认识自己的?结果怎样?

教师小结:孔雀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最终在悲观绝望中死去,而橄榄树在自得中失去了美丽的生命。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它们。可见正确认识自己对我们每个同学来说非常重要,下面呢我们来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

三、认识我自己、自己眼中的我)请同学填写“我是一个————的人”)自画像:“我是————的人”请——个同学起来分享自己所写的,问问现在满意和不太满意的是哪些方面,谈谈同学们的感想。

教师小结:在游戏后,大家发现了什么啊?我们应该怎样的去认识自己啊?(全面的)我们同学们每个人都要要多方面的去认识自己,不论优点还是缺点。、别人眼中的我找你的好朋友和他说说悄悄话,让同学指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教师小结: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自己,不但要自己肯定自己,也需要别人肯定自己。我们评价

自己一定要全面。

四、结束总结:

别人的眼睛是镜子,有时比你自己更了解你。(齐读)

让学生有机会去发现自己以前所没有注意或发现的自己的另一面,有可能是优点也可能是缺点。引导学生能够更全面地去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我们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希望同学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也要不断认识自我,调整自我,这样做你们的前途一定会光明灿烂。附件一:

“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以隐谜害人的怪物,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怪兽就是他。他给俄狄浦斯出的问题是:什么东西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俄狄浦斯回答:“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他是个孩子,用两条腿和两只手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变成了壮年,只用两条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他年老体衰,必须借助拐杖走路,所以被称为三只脚”。俄狄浦斯答对了。斯芬克斯羞愧坠崖而死。“斯芬克斯之迷”常被用来比喻复杂、神秘、难以理解的问题。”

附件二:

“孔雀向天后诉苦,说夜莺以她的歌取悦每个人的耳朵,而她的声音非常难听,别人都笑话她。朱娜安慰她,说她有美丽的羽毛是别的鸟儿所不能比的,但孔雀还是很伤心,最后在悲观绝望中死去。”《橄榄树和无花果》————“橄榄树嘲笑无花果树说:“你的叶子到冬天时就落光了,光秃秃的树枝真难看,哪像我终年翠绿,美丽无比。”不久,一场大雪降临了,橄榄树身上都是翠绿的叶子,雪堆积在上面,最后由于重量太大把树枝压断了,橄榄树的美丽也遭到了破坏。而无花果树由于叶子已经落尽了,雪穿过树枝落在地上,结果无花果树安然无恙。”

篇2: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这是一篇关于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准确评价自己,正确评价自己的文章。我是一个爱笑的人。我是谁?我是一个喜欢帮助别人的人。我是谁?我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②教师用投影仪显示“形容词检核表”,并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纸。③要求学生在纸上写下

根据中小学生自我认识的几个主要方面,设计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各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并学会以不骄不躁、不卑不亢的恰当心态去面对自我、悦纳自我。“我是谁”

一、说明

正确认识自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许多学生因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或自我评价过高,或自我评价过低,而影响其情绪和人际关系。因此,需要通过心理教育活动来帮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地认识白己,即要让学生掌握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一般来说,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这样方面:一是通过自我反省和检查来认识自己;二是通过别人的态度和评价来了解自己;三是通过各种心理测验来了解自己;四是借助活动成果来认识自己。一个人要想比较准确地认识自我,最好能结合多方面的途径来全面了解。“我是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主要利用自我填充“我是„„”的自我检查方法来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同时,通过其他同学的观察与评价,帮助学生完善和增进自我认识。

二、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掌握认识自己的主要方法。

(2)态度与情感目标:培养敢于自我分析的勇气,并能以真诚的态度接纳同学的看法与评价。

(3)能力或问题解决目标:学会利用自我测查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正确地认识自我。

三、方式(1)讲述与讨论。(2)填句型。(3)反馈策略。

四、准备

(1)教师事先构思有关“了解自己的重要性”的实例或故事。

(2)准备好“形容词检核表”挂图。

形容词检核表

我是„„

有恒心的.顺从的.冲动的.有谋略的.爱争辩的.冷漠的害羞的.有主见的.理性的缺乏想像的.文静的.富想像力的有条理的.被动的.善解人意的直觉的.追根究底的.活跃的有责任心的.乐观的.依赖的好交际的.友善的.善于言词的新奇的、助人的、慌乱的固执的.独立的.刚毅的具体的.富创意的.合作的爱冒险的.实际的.保守的情绪化的.防御的.有自信心的爱动脑筋的.天真的.聪明的慷慨的.浮躁的.坦率的有说服力的.温柔的.有同情心的周到的.含蓄的.不重实际的精确的.拘谨的.沉着的爱反思的.喜欢表现的.有效率的节约的.有野心的.悲观的真诚的.细心的.理想主义的(3)准备好小张白纸每人一份。

五、时间与场地

1学时。课室或团体辅导室。

六、步骤

(1)讲述有关了解自己的重要性的实例或故事,以引起学生参与讨论的动机。

〔例一〕小马过河的故事

马妈妈让小马去磨房搬粮食,它走啊走啊,被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看着奔流的河水,小马不知自己是否该膛过河去。小松鼠告诉它说,河水很深,昨天才一淹死了一个小伙伴。老牛却说,河水很浅,水面才一到它的膝关节。小马看看小松鼠,又看看老牛,然后走到老牛跟前,将自己的身高与老牛比了比,它笑了。它勇敢地膛过了河。

(2)结合故事,引导学生讨论了解自己的重要性。讨论问题如下:

①小马开始为什么不敢过河?

②小马为什么后来又敢过河了?

③如果小马不了解自己的身高和能力,结果会怎样?

④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例子能说明了解自己的重要性?

(5)向学生介绍一种了解自己的方法,即填充句子“我是谁”的方法,并通过例子示范来说明。[例二〕

我是谁?我是一个爱笑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喜欢帮助别人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脾气急躁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

(4)教师将“形容词检核表”挂在黑板上,并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白纸,请学生们参照形容词检核表上的描述自我的有关词语,在纸上写下5-10句描述自己的句子“我是„„”。不必具名。

(5)教师将纸张收齐折叠好,放在团体中央的纸箱里。请一个同学抽取一张纸,并念出纸中句子,让大家猜这张纸是谁写的。然后,教师请猜中的同学说出他猜的理由,并请被猜中的同学谈谈被猜中时的感受。如此循环。

(6)师生共同一讨论有关自我了解与他人的了解之间的关系是否相一致的问题,并对不一致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和澄清,以增进自我认识的客观性。

(7)教师小结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和了解自己的方法,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注意去正确了解自己:

七、补充活动(1)角色扮演游戏。让每位同学轮流模仿班上一位同学的言行、举止、穿着、兴趣爱好等,以帮助学生懂得观察他人,增强被观察者的自我了解。

(2)作业布置。让每个同学写下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各5条,并请同宿舍的(或同活动小组)同学写出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通过对照,检查自我认识与他人的认识是否相一致,进而调整其白我认识。

(3)白我测评。通过自己填写反映自我心理的有关问卷,来帮助认识自己,这是一种比较客观的方法。在本章的其他课程内容中,有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性格、情绪、兴趣等方面的小测验,可供学生参考。

八、建议

篇3:帮助学生正确选择学习方法

[案例描述]

这次约小J谈话是在他连续两次质量检测不合格后,他显得有一些紧张。我先是安抚了他的情绪,然后和他一起找找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习困难。原来小J在小学时凭着小聪明,上课只注意听十分钟,然后靠考前突击就能获得还不错的成绩。可是到了初中,由于知识量和难度的增加,作业量又加大,导致小J非常不适应,学习成绩每况愈下。通过沟通,我发现其实小J也很想改变现状,只是不知道该从何入手。于是我先肯定了他入学后的表现,并鼓励他不要放弃。接着,我帮助他认识到小学学习与初中学习的不同之处,使其在心理上作好思想准备。最后,我和他约法三章:第一,上课必须集中注意力;第二,有不懂的一定要及时问;第三,作业一定要认真完成。随后,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让他感受到我的关心,他也逐渐明确了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逐渐适应了初中学习,成绩也在稳步提高,正当我以为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又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事……

我发现小J在课堂上又开始走神,有时甚至还会打盹,作业质量有所下降,经常显得十分疲惫,人也变得有些沉默,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吗?通过沟通我了解到,原来小J一直处于超负荷状态,他希望通过增加练习量,反复操练来取得好成绩,这样一来睡觉时间被压缩,人越来越疲惫,有时课上也会打盹,而成绩又没有起色,他变得急躁,失去信心。我告诉小J,我不反对练习,练习可以帮助巩固基础知识点,让记忆更持久,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些弊端,练习过多会让人觉得很无聊,容易养成思维定式,重复练习往往效率很低。我建议小J减少每天的练习量,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反思和整理上,如在学习过程中,我要他多问自己诸如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可以用几种方法做,哪一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错等问题。通过不断自我质疑和反思,改进自己的学习,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此外,我还要求他结合阅读领航的学习方式坚持写反思笔记,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思考梳理,记录自己在学习中的得失、改进方法、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等内容,思考:我要做什么?是怎样做的?做得怎么样?换一种方法是否更好?我的感受是什么?如何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样可促进学生反思性学习习惯的形成。然后再对出现的知识点上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以减少重复练习。渐渐地,小J的学习状态好了起来,成绩也慢慢有了起色,尤为重要的是他的良好学习行为慢慢成为他的学习习惯,带动了其余各学科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小J的自信心。

[分析与反思]

其实小J的情况在很多学生身上都发生过,我发现学生学习情况不佳,很多是由学习行为不当造成的。在对小J的案例处理过程中,我首先让其认识到小学学习与初中学习的不同之处,使其在心理上作好初中学习的思想准备。然后,我帮助小J确定对其自身发展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逐步使其养成能适应初中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最后,强调拥有自律的习惯对其学习的重要作用。

篇4:如何正确地评价自己

玛丽娅·罗塔斯刚满6岁时,就挣了100万美元。上学期间,她的年薪为20万美元,加上她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迪斯尼等大公司的股息,玛丽娅的年收入可达200万美元。她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年轻的百万富翁和最年轻的商人,被载入《迪斯尼世界大全》。是什么使她成为最年轻的富翁呢?这就是她的高超的评价能力。

玛丽娅出生在萨尔瓦多一个贫穷的印第安人之家,后来随父母移居到美国,父亲靠当卡车司机养家糊口。一天,因为家人无人照顾她,父亲带她到著名的玩具商店纳德·斯帕克特家擦洗玻璃。在门口他们正好碰见手拿玩具的斯帕克特先生,斯帕克特先生突然问玛丽娅最喜欢什么样的玩具。玛丽娅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什么也不喜欢。于是玛丽娅一一评价起各种玩具来,这个玩具颜色不好,那个玩具太差劲儿,那一个呆头呆脑……

玩具商非常高兴,把玛丽娅带回屋中,将技术人员近期设计的玩具模型一一摆给她看,征求她的意见。她的意见准确,切中要害。玩具商欣然地同她签了一份长期合同,破例聘请她为玩具公司顾问。此后,经小玛丽娅鉴定的玩具给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作为公司年仅15岁的副总裁玛丽娅的主要职责是评价新玩具的优劣,为其取名和制作广告。

你的评价能力如何?

看了这个故事,你一定在想,原来一种优秀的评价能力是这么有价值。现在邀请你的同学一起来参加一个活动。请准备一支笔和一张白纸。

先请每个同学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的优点,再写下小组内其他同学的优点,小组内交流。

自我总结:我的优点是________

小组同学认为我的优点还有________

全面评价一个人,应该既看到他的优点,也看到他的不足。那么,你有什么缺点呢?请说出自己最突出的缺点或不足。

我的不足:________

谁都不会十全十美,你认为自己的优点多还是缺点多?你是怎么看待自己的不足之一这个过程中,你与别人的观点相同吗?你对自己的评价和对别人的评价是否客观、准确?准确地评价自己有助于提高自己,准确地评价他人有利于与别人相处。

林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他的相貌很丑陋,常常被他的政敌所讥笑。有一天,他的一个政敌遇到他,开口骂道:“你长得太丑陋了,简直让人不堪入目。”林肯微笑着对他说:“先生,你应该感到荣幸,因为你将因为骂一位伟大的人物而被人们所认识。”

想一想:林肯如果只把眼光停留在自己丑陋的外貌上,不去发现自己的其他长处,他能成为美国著名的总统吗?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在课堂上做手工,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做一只凳子。全班学生纷纷把做出来的凳子交给老师并得到老师的夸奖。唯有爱因斯坦迟迟才交他的手工活,老师看过之后高高举起,用嘲笑的口气对全班同学说:“谁见过世界上比这更丑的凳子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爱因斯坦站起来大声说:“有”。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只更丑的小凳子高高举起,“这就是我第一次做的凳子。”

想一想:如果爱因斯坦因为老师和同学的嘲笑而自卑永远抬不起头,他能成为一代大科学家吗?

如何正确自我评价

一只黄雀遇到了一只鸽子。连忙向鸽子抱怨道:臭死了,臭死了1,不知怎么搞的,我飞到哪里,空气中总是有一股臭味,一定是空气被污染了。我搬了几次家都没有用。你有没有闻到空气中的怪味?鸽子说没有啊,黄雀说一定有的,你再仔细闻闻。鸽子便走近了黄雀东闻闻,西嗅嗅,突然恍然道:原来这股臭味是从你身上散发出来的!

黄雀的问题在于:它把自身可以克服的缺点归因(归因就是我们对自己或别人所做的事的结果的可以观察的原因进行推断。)于无法解决的外部因素——大气污染,所以只好不停地搬家。我们如果把能够自身努力加以改变的缺憾归因于我们无法改变的因素,不就失去很多成功的机会吗?

情景一:当你的英语没有考好,你会怎么归因?

A.我缺少外语细胞(能力天资)

B.我复习不充分(努力程度)

C.考试太难了(任务难度)

D.今天运气不好(运气好坏)

情景二:当你的英语考出了好成绩,你又会怎么归因呢?

A.我学英语的能力强。(能力天资)

B.我复习认真充分。(努力程度)

C.考试不难。(任务难度)

D.我运气好。(运气好坏)

归因有积极归因和消极归因两种。积极归因:把成败归于努力程度或方式方法,归于可以控制改变的原因。消极归因:将成败归于自己的能力水平,归于无法控制、改变的原因。

小练习:请同学们来判断一下以下哪些是正确归因,哪些是消极归因?

1.我的基础太差了,现在再怎么努力也已赶不上了。

2.我太笨了,不是学数学的料。

3.我这次没有好好复习。

4.考试时我太马虎、粗心。

5.我这次没有发挥好。

6.我对这位老师的数学方法暂时还未适应。

1、2是不当归因,怀疑自己的能力,往往会使人灰心丧气,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3、4、5、6是正确归因,失败了并不可怕,关键是实事求是地剖析自己,并把失分的原因归结于可以变更的因素,很快摆脱失败的阴影,重新振作,转入战胜挫折的努力之中。

归因的不同会对我们的成长、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积极归因会成为我们积极进取的动力。消极归因会成为消极逃避的借口。如果一个学生的消极归因成为应付学习的一种习惯反应,那么他一定会对自己越来越感到绝望,面临挑战时必然失去尝试的勇气。

做一次归因训练:

避免消极归因的原则: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以寻求能力增长为目标,而不是急于获得别人对自己能力的肯定。比如当老师给我们提了一个有点难度的问题,如果你真的想把问题搞清楚,你就并不急于想得到一个“对”、“好极了”之类的表扬。反过来,你就会很在意老师对你的态度,十分紧张害怕,甚至怨恨自己的无能。以表现为目的,很容易造成无望的状况。

其次,要用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的目标来要求自己。

正确评价自我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抛弃由过去挫折带来的失落感。防止以偏概全、自我否定的过低评价。

2.客观冷静地看待自己的特长。既要肯定自己的长处,也要防止盲目乐观。

篇5:如何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

孩子对自己的判断最初往往是从父母那得到的。他们会把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与自己的要求加以对比,形成内部的同一感,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作为权威,总是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旦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漠视、没有反馈、评价太低,或冷嘲热讽等,都会导致孩子自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导致退缩性人格。所以,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要把握好控制和放任、温暖和冷漠的“度”。

第一,父母要引导和教育孩子对自己进行积极、正确、客观的评价,让孩子知道,任何人都具有自己的长处,也都会有短处或不足。

第二,要教育孩子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望。告诉弦子,有时社会评价一个人不一定是正确的。比如,牛顿和爱因斯坦小时候都曾被人们称为“笨”孩子,可是他们后来都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

第三,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往往认识不足,有时可能会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而导致失败,从而客易产生自卑情绪。父母要引导孩子量力而行,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也应符合其身心发展的特点。

第四,锻炼孩子坚强的意志同样很重要。要让孩子具备别人能做到,自己也能做到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把失败和挫折变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

篇6: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对人对事作出公允的评价,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正确地评价自己,难度更大。有些人常常自视过高,认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都超过同事,有提升的机会非我莫属;在事实面前碰了钉子,就埋怨组织不公道,群众有偏见。这种对自己评价过高的思想方法,对个人的成长进步是非常不利的。

自我估价过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基准点太低。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用共产党员的标准、党组织对干部的要求来对照自己,确立人生的高标准。但有些同志不是这样,他们把标准降得很低,干了一点工作就觉得贡献不小了,有一点进步就觉得水平很高了。二是私心作怪,不能正视缺点和问题。人自身存在一些缺点、毛病乃至犯错误,都是正常的,问题是怎样看待。有的人对自己要求不严,不把问题当问题;有的人明知有问题却原谅自己,强调客观,找借口为自己开脱。有这样的片面性,自我评价与组织和群众的评价产生差距,也就不奇怪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当自我评价与组织和群众的评价不一致时,作为个人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首先,要相信组织,相信群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对干部的评价是全面的、客观公正的,对每名干部的“画像”,绝大多数比较真实、比较准确、比较实在。所以,面对评价上出现的差距,不要埋怨这也不公正,那也不合理,更不能说这是跟我过不去,而要相信组织和群众,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即使个别时候有群众说了一些不太准确的话,也要心胸开阔一些,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相信只要自己工作做出了成绩,总会得到组织和群众的认可。其次,要善于从组织和群众的评价中反思自己,吸取教训。组织和群众的评价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真实的自己。这时要认真找差距,进行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究其根源,分析原因,深刻吸取教训。这样,就可以在今后工作中少走弯路、不犯大的错误。第三,要用组织和群众的评价鞭策自己,激励自己。组织和群众对干部进行鉴定、测评,目的是帮助干部正确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更好地干好工作。这是对干部的爱护,作为个人应该有正确的态度。持无动于衷、满不在乎的态度,不行;满肚子委屈,认为反正不行了,于是破罐子破摔,更不应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要有压力,更要变压力为动力,时时处处用组织和群众的评价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发扬成绩,克服不足,用实际行动赢得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认可。这既是对党的事业和单位建设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俞劲松)

篇7:学会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

父母在看待和评价自己的孩子这个问题上都会产生偏颇,有的父母很喜欢自己的孩子,说起自己的孩子就会眉飞色舞,把孩子的缺点能说成优点;有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总看得不太顺眼,提起自己的孩子就免不了一顿数落。

华夏爱婴育儿专家指出,孩子年幼阶段,自我评价的能力比较低,而这种评价又主要以成人的评价为主要依据,因此成人对孩子的评价对孩子心理、行为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都是具有导向作用的。所以,家长应该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孩子。

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一切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强,因此不要由于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现的不尽人意而把孩子定性为不可救药。比如,孩子生性大胆,出门在外时总是爱惹是生非,常常欺负小朋友,父母在听到一次次告状后不宜对孩子说:“我看你是天不怕地不怕了,不打你,你就不学好了啊!”这样评价孩子,是给孩子下了一个结论,只会使孩子朝着你指定的“永远都不会改好”的方向发展。

父母在评价自己的孩子时,既要肯定孩子的有点,也应该指出孩子的不足,使还izzai努力发扬自己的优点的同时克服自己的缺点。比如,孩子自己很会玩自己的玩具,但是在玩完之后总是不喜欢自己整理自己的玩具,这时父母就可以对他的会玩进行一番肯定,称赞他是个聪明的、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而另一方面也要指出他不爱收拾玩具是不对的,并且要求孩子和自己一起来收拾玩具。在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就能学会自己收拾自己玩过的玩具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孩子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越是表现不如意的孩子越是希望得到成人的鼓励与赞美。父母应该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对此表现出热忱,做出好评,激励孩子上进,引导孩子以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做父母的一定要“善用鼓励”,对孩子进行正面暗示,使孩子朝着父母希望的目标去表现和发展。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家长不要总是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越不适宜进行横向比较,如果把自己孩子的长处与别人孩子的短处去比较,容易比出孩子的骄气;如果拿自己孩子的短处与别人孩子的长处比较,则会容易比出孩子的自卑,而且孩子也很不喜欢听到这些有损他们自尊心的话:“某某某就比你聪明能干。”“你什么都比别人差!”“你看看某某某多好,哪像你这么笨啊!”

篇8: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首先,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个体平等地看待, 给学生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自信是学生自立、学会对自己负责的心理基础。通过研究很多的实例发现, 美国学生与中国学生的很多不同。美国学生:遇事积极乐观、好奇欲强、敢尝试、能吃苦、肯动脑。中国的学生表现:遇事等待观望、缺乏兴趣、不敢尝试、不能吃苦、不肯动脑筋, 什么原因呢?不同的学校教育的方式:第一, 美国人对学生鼓励多于保护, 鼓励学生做各种尝试, 在做中学、做中练, 培养了能力、兴趣, 最重要的是树立了自信心。而我们往往是过分的保护, 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 使孩子怀疑或失去对自我价值和能力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家长怕孩子受伤、受欺, 很多事情或活动家长认为危险、脏等不让孩子玩。第二, 美国人对学生引导多于灌输。第三, 美国人对学生要求全面, 我们常常以学习代一切。美国学校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是:尊重和理解是培养自信心的土壤, 鼓励和引导是培养自信心的最佳养料。

其次, 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以讨论为方式的学习方法

讨论是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而且讨论能使人聪明。首先, 讨论可以取他人之长, 补自己之短。一个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 人们对同一件事物, 往往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通过讨论交流, 可集中众人的智慧, 使自己的认识更全面, 更深入, 更符合实际。正如肖伯纳所说:“假如两个人各有一个苹果, 他们俩彼此交换, 每人仍只是一个苹果。但是, 如果他俩各有一种思想, 进行交换, 结果他俩就各有两种思想。”肖伯纳说得再浅显不过了。交换思想, 不但不会使人失去什么, 反而会使人的知识倍增, 使思想更开放, 更灵活, 更富有。其次, 讨论以对话形式表达思想, 必须调动视、听、说各种官能协调活动, 并伴随情绪情感和人格感染等多种心理活动。而大脑的生理结构表明, 大脑网状结构控制情绪情感, 它给智力思维等高级神经活动提供动力, 是大脑活动的动力系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对思维品质 (深刻性、敏捷性、广阔性、独创性) 产生的影响, 远比我们已经认识到的要多。讨论, 特别是平等的、激烈的讨论, 更能激发情绪。简单地说, 智力活动不能没有情感活动的参与。学校和家庭教育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气氛经常开展讨论。第三, 讨论使神经活动及时得到反馈, 有助于大脑的信息活动在动态中调整、综合, 从而使知识的准确性、有用性、牢固性、灵活性大大提高, 使知识成为有用的活的知识。著名美藉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就十分推崇讨论、争辩的学习方法。他说, 中国学生爱面子, 怕出错, 怕显得无知, 有意地躲避一些辩论, 而美国学生往往在七嘴八舌的争论中把知识学了进去。他们的知识体系中漏洞很多,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才。因为老师鼓励学生提问, 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 他们善于吸收和发展学科中的合理内核, 他们热衷于辩论, 使自己混乱的知识体系在辩论中踢除糟粕和谬误, 从而获得迅速进步。而中国学生往往是全盘接受。他们的导师也不喜欢自己的学生论辩和考证, 不把辩论放到与学习同等位置上去。杨振宁受过中美两种教育传统的影响, 他的话是值得借鉴的。讨论的好处很多, 只要目的正确、气氛恰当, 就一定能产生良好效果。

第三,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前, 先做好素质教育的工作

德智体美劳存在着明显的时代性, 这是世界发展的必然。就德育工作来说, 中国古代女人注重贞操, 男人强调义气, 而今天, 婚姻自由, 男女平等, 注重现实利益;就智育工作来说, 外延也发生了变化, 中国古代强调四书五经的学习, 以一篇文章定终生。而现在, 注重了视野的拓展, 加强了科学知识的教育, 强调了智力的开发和操作能力的考核;就体育来说, 古代以走路替代了一切锻炼形式, 而今天, 专门设置了体育课和课间操。之所以会发生这种变化, 关键是适应社会的客观发展要求, 用哲学语言表述, 叫存在决定意识, 客观决定主观。这些客观存在就表现在:科技水平的提升, 交通的发达, 通讯的便捷, 职业的繁多, 生活的改善, 节奏的紧凑, 环保的关注、新材料的开发与利用等等。而这些变化, 就带来了教育目标定位的变化。这种变化, 在智育这一块, 突出地表现就在满足“创新”的需求上。所以明确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是普及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所以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以上是说明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接下来我要谈一下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的同时, 辅导员工作与其有哪些必然联系。人格, 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 也称人性。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 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从伦理学的角度理解, 指个人的道德品质, 体现在教师身上, 应该二者合一。教师,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传授知识和塑造学生心灵的综合体。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有什么样的人格, 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 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乌申斯基说:“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无穷的, 像鲁迅的老师藤野先生, 以高尚的人格给予鲁迅极大的鼓舞。鲁迅在回国后仍深深怀念这位老师, “每当夜间疲倦时, 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 而且增加勇气了。”可见, 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巨大影响。教师的人格是教师素质的核心。现代社会对教师人格的评价标准是非常高的, 教师的人格如果存在缺陷, 不仅本身会成为道德上的伪君子, 而且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对道德产生怀疑, 使教师的教育不但无效甚至产生负效应。所以辅导员工作也像上述的那样正确的为人处世风格能影响和引导学生。那么正确的学习态度必然也影响着他们。辅导员的工作虽然不像教书的教师一样面传身受, 但是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讲, 辅导员是唯一一个每天接触的老师。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辅导员的工作多么特殊, 对学生的影响多么大。

学生自然是以学习为主, 正确的学习观深深地影响着他们今后的发展。尤其是在高校, 条件相对宽松, 学生通常以自主学习为主, 那么学习观的培养就更为重要了。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积极的与学生探讨有关学习的方法, 帮他们建立正确的有效的学习策略, 使其在学习上, 思想上, 行为上都能和现代高校大学生的身份连接起来, 让他们成为祖国优秀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霍尔巴赫.教育理论[Z].1753.

[2]张淑娴.讨论的作用[Z].

篇9: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关键词:学习目标取向 掌握取向 表现取向

一、两个心理咨询案例引出的问题

案例1、“我不想考试”——某成绩好学生的苦恼

来访者主述:还有一周就要进行(初三的)摸底考试了,我不想参加考试,因为我既担心自己考不好又担心自己考得好。我和好朋友成绩都不错,在初三前总是我排第二她第三,可现在一般都是她第二,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如果这次考试我考得不好(得第三),我会非常生自己的气,而且觉得同学们会议论我怎么又没她考得好,她肯定会用得意的眼光看我,真受不了她那样!如果我考得好(得第二),我也会很难过,因为我觉得她肯定会生我的气,比她考得好。在考试时,我也会受她影响,忍不住看看她的考试进度什么的。我把她当作最好的朋友……(哭)。我现在很不想考试,特想一个人在家安安静静的复习。

案例2、“考砸了,不想学了”——某成绩差学生的苦恼

来访者主述:这次英语和语文没有考好,班主任批评了我,并给我爸打电话报告情况。爸爸很生气,要我明天“给他拿出一个东西来”,否则就停止我的课外活动以及特长训练。我根本就不知道爸爸要我拿出什么东西,我也不敢问他。本以为这次能上升几个名次,没想到反而还没有班上的小A(成绩差)考得好。我真的不想学了,什么都不想学了!(哭)

案例1中,由于来访者在学习目标取向上树立的是以取得好的成绩/排名、获得大家认可为目标,因此对于考试的看法就是“考试就是为了获得好的成绩和排名”,而且会特别关注考试之后的分数,同时和朋友间产生不良竞争,内心受到伤害,对于考后即将进行排名犹豫不决,找借口不参加考试。即,来访者以成绩为学习目标取向,在内心与朋友形成不良竞争,考试压力过大。而案例2中,由于来访者和父亲在学习目标取向上树立的是以取得好的成绩/排名为目标,因此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焦虑万分,并伴有不理智行为(“威胁”孩子)。这两个案例表面上毫不相干,但其实质都涉及到一个重要概念:学习目标取向。

二、学习目标取向的作用

学习目标取向是指个体对学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的知觉。可被分为掌握取向(关注理解和掌握)和表现取向(关注自己的表现和别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学生在学习中一般会以某一种目标取向为主,也有个别学生两种目标取向都弱。

教育实践中,很多学生由于在学习之初过分关注成绩(即以表现取向为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片面追求表现和有用性,忽视了对知识的实际掌握,因此自感“努力学习”但成绩不见起色,便逐渐失去学习信心,开始厌学。也有些成绩好的学生由于在学习过程中过分关注排名得失,感到学习就是为了表现自我,进而容易造成考试焦虑以及由成绩波动带来的严重挫折感。

这些现象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中学生对学习目标取向的普遍偏离。只有以掌握取向为主的学习目标取向才能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才能保证学生的可持续进步,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调整和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取向(以掌握取向为主)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掌握取向的方法技巧

研究表明,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以及对学生学习目标取向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目标取向。但是教师如果不鼓励“以取得好成绩”为学习目标,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吗?如果不给学生施加成绩的压力,学生能考取好成绩吗?回答是肯定的!教师可以尝试实践以下的一些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掌握取向”的学习目标取向,学生会慢慢变得爱学习,教师也能以更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各方压力了。

1、注意师生关系和平时沟通

教师的一言一行透露出的教师自身对学习目标取向的观点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目标取向的树立。师生的有效沟通能促使师生关系越融洽,没有好的师生关系是无法达到教育目标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对平等的追求,因而学生会主动调整自我意识,不必产生“时刻证明自己”的高压力,不会认为学习是做给别人看的。教师可以经常问问学生:“考试感觉怎么样?难度如何?”,“语文记得考了什么题目,你觉得是考察你什么能力?”,“通过这次考试觉得自己这段时间知识掌握得怎么样?”,“不要太担心分数,老师更关心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此时更易出现的反应是关注获取学习中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学习材料,寻求获得对知识的准确理解;遇到困难寻求帮助;相信努力中将带来收获;喜欢有挑战性、但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任务。这样的沟通能促进学生掌握目标的建立。但如果教师关注学生在限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强调学生间的排名竞争等,学生则易关注公众形象,注重表现能力,不利于掌握目标的建立。

总之,教师与学生沟通学习问题时,要注意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为主,不要侧重于分数和排名;对学生的情绪反应表现出关心,了解学生对考试的看法,并加以权威性的引导。

2、巧妙引导归因方式

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什么?如果成功归因于运气好、猜中了考试重点,或者失败归因于自己没有能力,容易引导学生错误的学习目标取向。因此,教师帮助学生在成功和失败时进行原因分析,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即将进步归因于自己平时的努力和付出,将失败归因于知识系统的掌握不够全面。

在本文开端的第二个心理咨询案例的解决中就使用了此方法。案例2的大致咨询过程:

1)引导来访者理解父亲的心情——父亲很替自己的考试成绩着急;

2)引导来访者分析英语、语文失分的地方——英语的听力和语法失分多,语文的阅读和默写失分多;

3)分析英语听力考察的能力——来访者认为听力之所以没考好是因为考试时远离广播听不清楚(一方面反应了来访者对英语听力的不熟练,另方面反应了平时没有练习过在普通环境中练习听力)——引导来访者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平时多加强听力练习,安排时间在客厅等不太安静的地方进行听力练习);

4)分析英语语法考察的能力——来访者错误的语法题多为两个选项中选择不准确,来访者认为自己是粗心(实质反应细节的知识没有掌握,平时只注重了大概知识的掌握,只注重做题的数量,没有仔细分析错误原因和仔细辨析知识点)——来访者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注重对做错题的分析,注重准确掌握知识细节);

5)分析语文阅读考察的能力——来访者自述对阅读答题思考较肤浅,没能深入(反应了来访者平时的阅读量和质量不高)——建议来访者在阅读课外文章后与周围的同学交流观点,看一些评论性文章,也可以与父亲一起探讨文章观点,也可以将本次考试的语文阅读题与父亲一起讨论;

6)分析语文默写考察的能力——来访者自述由于此次考试通知较晚,没有很多时间背诵古诗词,以前虽然背过但是都忘记了(反应来访者没有掌握记忆的规律,没有进行平时的及时复习)——来访者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按照记忆曲线来拟定背诵时间表);

7)分析父亲为什么以课外活动和特长训练时间来“威胁”来访者——父亲觉得来访者没有能够很好的权衡课外活动等与学习的时间,从而耽误了学习成绩——来访者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将以上方案列出时间表给父亲,安排好学习和活动时间,多与父亲交流。

咨询结果:来访者对自己的学习安排充满期待,很有信心的向咨询师道别。

咨询后的思考:来访者从咨询中认识到自己平时的学习都是按自己假设的考试重点进行,没有全盘规划以及系统性复习知识,没有注重学习的框架性和细节性,因此在复习了所谓的重点后认为自己能取得好的排名,结果大失所望,这也反应出表现取向的危害。而之后通过对错题的分析,来访者意识到进步的方式方法,对学习充满期待。

如果教师或家长能先将成绩放一旁、耐心与学生探讨错误/失败的原因,也就代表宽容了学生的这一次失败,能平缓学生的情绪,进而帮助学生冷静分析失败,让他通过挫折获得更大的收获和学习的动力,这就是在调整学生的学习目标取向。宽容而不纵容,何乐而不为?

3、有技巧的奖励

在关注学生表现和给予奖励时,教师要强调学生在任务中的质量,使学生朝向“掌握、取得持续进步”的方向,而不是要学生们比赛做得怎么样。学生采取表现取向的根源是为了体现自我价值,因此降低学生的表现取向就要求教师对学生采取有效表扬或其它奖励方式,这也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而教师不恰当的表扬易引发学生间不良竞争,破坏师生关系。

1)应考虑学生投入学习的努力水平,对所有取得进步的学生都进行表扬,不应将认同基于学生的绝对成绩水平。

2)什么时候奖励?奖励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继续提高努力强度,因此应该放在获得成就以前给予奖励的承诺。让学生形成这样的观念:如果他投入一定的努力,就有机会获得奖励。学生可以是保持较高的水平获得奖励,也可以是改善令人不满意的表现而获得奖励。

3)奖励什么?在奖励时,要提供信息反馈(即有效的表扬)、鼓励学生欣赏自己的知识提高或能力发展,而不是给一个奖励(例如说一句“你真棒”)就可以了。要让学生认为老师之所以奖励他是因为他取得了重要的有价值的成果(如学会了某些知识),而不是因为他达到了目标本身(如考试进步多少名次)。

4)表扬是常用的奖励之一,如何进行有效表扬呢?

a.表扬要有具体的表扬内容,而不是空洞的或注重形式的表扬。

“作文写得真好,这么整洁”,这种表扬空洞而且没有特别之处,注重于形式;“作文写得真好,尤其是文中还提到了一些你独特的观点和想法,比如……,你觉得呢?……我感觉你逐渐有了自己的判断”。这种具体的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表扬的诚恳以及认识到自己具体在什么方面做得好。因此具体的表扬能真正起到强化期待行为的作用。

b.表扬应该是赞赏性的,不是控制性的。

表扬重要的是作用是作为信息反馈来加强沟通,鼓励学生继续出现教师期待的行为;表扬不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估。有效的表扬是表达对学生努力和成就的赞赏,让学生从教师的赞赏中学会注重自己的努力,而不是让学生注重自己在取悦教师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或注重为了取悦教师自己应该怎么做。赞赏性的表扬能让学生慢慢学会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教师的支持。

c.表扬应是真诚的。

表扬要简单直接,语气自然不夸张;表扬要用直接的、描述性的句子,而不是过分热情的表达;避免模糊表述,不要让学生将表扬当作是顺从教师得来的,所以要表扬时指出具体成就,认可学生有价值的努力或毅力。例如表扬时应说“好!你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了!我喜欢你这种不轻易放弃的拼劲”(而不是说“很不错”);又例如:“我喜欢你朗读这个古诗,特别是你朗读时的表情和语调变化,很有感情”。还有,引导学生注意自己学习到的新技能或取得的进步,例如:“我注意到你的作文中用到了各种不同的比喻手法,这样读起来我感觉很有趣。”表扬时要注意将言语表扬和非言语赞赏结合,即面部表情、体态与言语的一致性。做一个聪明的表扬者,变换表扬的词语和句子,让人不会觉得乏味。

4、提高学习信心

1)使缺乏学习信心的学生认识到学习需要努力,学习需要花时间,会有困惑和错误,但是坚持和细致的努力最终会使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学习中的困难通常不是因为学生缺乏能力或不努力,而是他们缺乏对这类任务的经验。如果他们有耐心、坚持,加上教师的帮助,就能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

2)在观察学生的表现和给予信息反馈时,要注重“掌握”,强调学生参与任务中取得持续进步的程度,而不是将学生和其他同学比较;

3)引导学生将失败看成是需要进一步学习的标志和机会,而不是在这个领域缺乏能力的证据;

4)在考前向学生们解释强调,考试的作用是为了进一步提供信息反馈,是看看学生掌握知识怎么样的机会,也是应用学习知识的机会。

5、避免学生间不良竞争

班级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应该有共同的规范和期望。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而不是竞争,这有助于学生关注自我提高而不是与同学作比较,具体来说:

1)在平时分组活动时,不要按照能力或成绩来分组,不宜采取竞争方式;

2)经常组织学生们成对或组成小团体进行学习,参与知识的社会性构建;

3)不仅仅鼓励关系好或有共同兴趣的学生们进行团体作业,更要鼓励不同兴趣、不同成绩表现的学生组成团体进行学习或完成任务。

五、结束语

上一篇:述职报告(夏)下一篇:中考物理必看备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