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风险系统

2024-07-01

信贷风险系统(共6篇)

篇1:信贷风险系统

信贷与风险管理模拟教学系统实习报告

第一章 系统总体功能简介

信贷与风险管理模拟教学系统是模拟银行信贷部门提供的信贷业务的管理、分析工具,业务范围广泛,包含了信贷业务所涉及的所有方面的内容;管理全面、深入,尤其将风险管理贯穿整个系统,尽最大可能降低信贷风险,保障资金安全。帮助学生了解信贷风险管理,该模拟系统应运而生。

第二章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基本原理

商业银行信贷是伴随着商业银行的产生而产生,是商业银行区别于其他行业最重要的特征,是间接融资最主要的方式,也是把居民手续转化为投资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的信贷极大地促进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信贷三要素: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的立行之本,所以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应运而生,而且成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统一授信

业务是指银行作为一个整体,按照一定标准和程序,对单一客户统一确定授信额度,并加以集中统一控制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品种包括贷款、商业汇票贴现、商业汇票承兑、保函等表内外授信业务.信用额度

又称“信用限额”,是指银行授予其基本客户一定金额的信用限度,就是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企业可以循环使用这么多金额。解决企业的短期资金周转困难,提高企业资金流通速度,提高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审贷分离

基本要求是商业银行在贷款管理上应将对贷款对象信用状况的调查和对贷款对象借款申请的批准权归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作出这样的规定是贷款必须周转、有偿这一特点所要求的。因为贷款要定期周转并带来约定的利息,使用该笔贷款的借款人用贷款完成工作项目或者所支持的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须具有相应的经济效益,而要做到这一点,银行在发放贷款之前,应该对该借款人的资信状况以及贷款支持的生产经营活动等信息有完整、及时的了解,并且建立相应的机制,保证贷款收放决策建立在占有大量的、及时的、完整的信息基础之上,避免决策的盲目性、主观性和无序性,从而在贷款之初就保证贷款的质量。审贷分离就是这一机制的有力保证。分级审批

基本要求是商业银行应按其分支机构资产或负债规模和结构的不同,以及考虑各自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确定与其状况相适应的贷款审批权限。这一制度的目的也在于保证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避免人情贷款、以贷谋私等危及贷款安全的行为。商业银行的董事长或总经理以授权这一法律形式确定其分支机构行长的贷款审批权限,各分支机构的行长在授权限额内有权自行决定贷款的发放与否,而超出授权限额的贷款申请须报其上级有权审批部门决定。贷款 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广义的贷款指贷款、贴现、透支等出贷资金的总称。银行通过贷款的方式将所集中的货币和货币资金投放出去,可以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对补充资金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银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贷款利息收入,增加银行自身的积累。其基本流程包括:宣传营销、客户申请、业务受理、业务调查、业务审查、审批人审批、贷款发放。

第三章 信贷与风险管理模拟系统功能流程分析 3.1客户信息管理模块 1公司信息 步骤:

锁定客户

登记客户信息表--查询 新增企业部门信息 新增收款信息—查询

2登记查询 步骤:

登记信息列表查询

查询客户基本信息--修改客户基本信息

客户信息综合查询—查询各类报表(修改)集团客户登记—查询

3财务信息 步骤:

资产负债表—锁定客户—查询企业资产负债表列表(新建)

损益表—查询企业损益表列表(新建)

现金流量表—查询企业现金流量表列表(新建)

财务报表结构分析—偿贷能力查询

财务指标趋势分析

指标比例分析—财务效益查询

现金流量推测查询

3.2信贷风险管理

1信用评级 步骤:

第一步 由支行信贷员发起信用评估申请 查询并锁定客户

新增客户信用等级(财务因素指标除“经济实力”一项外,其他各项均由系统根据该客户的财务报表按系统已设定的财务指标评估指标自动评出指标得分,非财务因素需要信贷员人工选择判断)

新增企业客户基本情况相关分析 做好评级后,提交

第二步 支行信贷科长、分管行长、行长审批 第三步 总行信贷部审批 第四步 支行信贷员确认结果

2授信业务 步骤:

第一步 支行信贷员发起担保申请 锁定客户,启动授信申请 进入当前业务列表进行操作 上传附件

察看各项相关信息 确认提交

第二步 支行信贷科长、分管行长、行长审批 第三步 总行信贷部审批

第四步 支行信贷员确认结果

小结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70%左右来自于信贷业务,所以信贷管理系统是商业银行非常重要的业务系统之一。我们专业的学生会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信贷部门工作,但由于银行业得特殊性,保密性安全性,实习机会越来越少,而该系统满足了我们的需求。

例如软件中

1、比率分析:是依据借款人某一时点上的财务报表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来的比率;

2、趋势分析:是将若干期或连续几期财务报表的相同项目进行比较,借以观察有关项目的变化情况,来判定借款单位的经营管理业绩和财务状况的优劣

3、比较分析:将比较分析计算出的各个比率在同一行业各个企业之间进行比较的分析方法(可采用行业平均值);对客户的财务分析一目了然。

商业银行信贷环节是银行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面临的风险也更为复杂,对银行工作人员要求更高,操作复杂繁琐,不容忽视。通过对信贷与风险管理模拟教学系统实习,了解了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基本原理,以及具体的操作步骤与方法。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及风险有了一个直观整体的认识,对以后的学习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篇2:信贷风险系统

正文第一篇:信贷风险自查报告

xx银行贷款风险自查报告

按照省联行、银监局对案件防控与冶理要求,为了彻底排查整治贷款信用领域案件问题,最大限度防止外部骗贷类案件发生,进一步改善银行业信贷领域状况,依据《xx》号文件的提示,我行成立自查小组对本辖区内贷款进行风险排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成立信贷风险领导小组,负责信用行信贷风险自查组织、推进和落实等工作。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二、信贷风险排查情况

(一)排查前期准备工作:

截止排查xx年 x月xx 日,我行各项贷款xx笔,余额xxxx万元,五级分类全为正常类贷款,其中助学贷款共xx笔,金额共计xx万元;抵押农户贷款xx笔,金额共计xxx万元;抵押农村工商业贷款x笔,金额共计xxx万元。

(二)排查内容:

领导小组以我行xx年 x月xx日各项贷款余额为基数,应核对xx笔,金额xx万元;已核对xx笔,金额xx万元;核对率达100%。通过认真排查,排查结果如下:

(1)我行无编造虚假理由骗取贷款案件,贷款用途全部真实,我行贷款全部采用受托支付方式,最大程度上避免虚假理由骗贷案件的发生。

(2)我行无使用虚假合同骗取贷款案件,发放贷款时我行信贷人员认真审查经济合同内容,并没有发现伪造、变造或者无效的经济合同;(3)我行无使用虚假证明文件骗取贷款案件,贷款发放时我行全部做到进行与公安系统联网核查本人身份证件,其他证明文件也都经过认真审核,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4)我行无利用担保骗取贷款案件,我行发放贷款时,全部严格按照程序审核抵质押物及担保人担保条件,没有使用虚假的产权凭证或存单、票据办理抵质押骗取贷款或者通过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等情况的发生。

(5)我行无通过空壳公司申请贷款案件。

三、排查认定:

此次排查共调阅了xxxx年x月份到xxxx年x月份信贷档案共xxx份,确认我行并没有骗贷类案件的发生。

第二篇:小企业信贷业务合规与信用风险自查情况报告

小企业信贷业务合规与信用风险自查情况报告

合规经营是办理信贷业务的基本要求,信用风险管理是确保我行信贷资产安全的有力保证。为此,我们所有的信贷经营活动都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信贷政策和监管制度要求。近日,?分行根据总行《关于开展小企业业务合规风险及信用风险检查的通知》的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辖内全面开展了小企业信贷业务专项自查。现就我行自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市分行领导高度重视此次自查工作,专门成立了由?副行长任组长、?风险主管参与指导,小企业中心、风险部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认真梳理?年以来的各项信贷业务风险点、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严格按照总行“通知”要求和相关业务制度规定逐户、逐个风险点进行认真排查。本次共检查了?年1月至今?笔信贷业务,金额共?万元,检查覆盖率达100%。针对检查出现的问题,我行采取了“不放过”的原则,明确责任,逐一落实核查、整改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要求“风险隐患不查清不放过、原因分析不透彻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消除风险隐患,进一步提高了信贷经营管理水平。

二、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

问题描述: 整改措施:

三、下一步措施。

通过本次自查,信贷人员的合规意识得到了增强;屡查屡犯的顽症得到了整治;信贷基础管理的薄弱环节得到了消除;风险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了促进小企业信贷业务健康快速发展,下一步我行将采取以下措施:

1、强化业务培训。信贷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风险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提高客户经理的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才能适应小企业信贷业务经营的管理要求。为此我行将强化培训,重点培训信贷业务知识、宏观政策、信贷政策和财务分析技术,进一步提高信贷人员的风险意识,强化风险监测、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理的能力。同时加强对信贷人员业务交流,使每一位客户经理都能“明政策、知产品、用制度”,实现小企业工厂标准化作业、规范化经营、动态化监控、精细化管理。

2、强化责任意识。认真贯彻总行颁布的《员工职业操作守则》,积极促进信贷人员依法办事、合规操作,使合规理念贯穿于业务经营活动始终,渗透到业务操作各个环节。只有不断加强信贷人员的责任意识,才能不断提高我行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3、培育合规文化。合规经营是银行稳健运行的基本要求,也是防范金融案件的前提条件,是每一个员工必须履行的职责,同时也是保障自己切身利益的有力武器。培育合规文化,增强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制度执行意识、尽职履责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让合规的观念和意识渗透到每个岗位、每个业务操作环节中,营造时时合规、事事合规的良好氛围。

4、加强贷后管理。针对小企业规模小、资金流动性变化快的特点,在贷后管理中要更加注重防范和控制风险。严格贷款“三查”制度,严格抵押担保手续,严格小企业准入和退出制度。强化动态监控与管理。如发现风险信息,立即预警,并及时采取防范、化解措施,确保信贷资金安全。

第三篇:房地产信贷风险的调查报告

房地产信贷风险的调查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简称为“359文件”)。该文件从房地产开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住房消费贷款、商业用房购房贷款、房地产信贷征信及房地产贷款监测和风险防范工作等方面对国内房地产信贷管理做了新规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359号文件”,央行与银监会在充分听取有关部门和部分商业银行意见的基础上,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补充通知》。对于452号文件,其重点是对银行信贷“第二套住房”作了详细清楚的规定。如一是以借款人家庭为单位认定房贷次数;二是已利用银行贷款购买首套自住房的家庭,在借款人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再次向商业银行申请住房贷款的,可比照首套自住房贷款政策执行,否则其余已利用银行贷款购买住房的家庭,再次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时,均应按第二套房贷政策执行;三是已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的家庭,向商业银行申请住房贷款时,也以第二套房贷政执行;四是强调,凡发现填报虚假信息、提供虚假证明的,所有商业银行都不得受理其信贷申请。而这两个文件的基本精神就是目前房地产市场所认为的“房贷新政”。对于目前的房贷新政,市场最为关心的是“第二套住房”,关心的是不同的人对第二套住

房的不同理解,从而以不同的方式来消解这一次的“房贷新政”,就如2015年央行发布的121号文件一样(即2015年央行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正因为,121号文件的消解,从而导致2015-2015年各家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信贷的快速扩张。而这种银行信贷的快速扩张,不仅导致了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炒作盛行、房价快速上涨,而且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今年美国次按危机爆发之后,中央政府越来越认识到早几年宽松的银行信贷政策的风险性。这就是央行和银监会359号文件出台的背景。

对于359号文件的理解,市场开始没有把重心放在房贷新政的核心上,而对“第二套住房”含义,不同的人或机构做出对自己有利解释,从而引起了对“第二套住房”解释严重分歧。由于对第二套住房解释的分歧,早些时候也有人认为,这次房贷新政也会由于对第二套住房的不同解释而消解掉。但是,当时我就撰文指出,这次房贷新政的核心是改变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模式,让房地产市场成为一个自住房的市场,因为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全体人民的住房水平,也是降低国内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所在;而改变房地产市场发展模式的根本就是限制房地产市场投资及鼓励房地产自住消费,遏制房地产的投资等。因此,相关的职能部门对第二套住房的重新界定或出台界定细则势在必行。这就有了如452号文件的出台。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次“房贷新政”,一方面重申了121号文件的全部内容,即全面加强了对房

地产银行信贷每一个环节的严格管理。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本金的比重、开发楼盘预售准入、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的市场准入、房地产信贷资金的管理等。另一方面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的信贷问题有新的规定(即房贷新政加入许多新内容),如禁止转按揭、加按揭,第二套住房银行信贷的市场准入界定等。也就是说,这次房贷新政,并非仅是对贷款购买的第二套住房界定,而是一个职能部门对国内房地产市场全面的信贷管理政策。

对于这个房贷新政,其核心或实质就是通过新的信贷政策来调整国内房地产市场发展模式,让国内房地产市场成为一个自住为主导的市场而不是一个房地产投资为主导的市场。因为,早几年特别今年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为什么能够在短期内快速飚升?国内房地产市场泡沫为什么会不断地吹大?最为重要的就是国内房地产发展模式偏差,就在于国内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投资者为主导市场。在这样的房地产发展模式下,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在政府房地产政策的隐性担保下,借助于银行信贷的低成本及金融杠杆的便利性,大量涌入房地产市场并在短期内推高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因此,改变以前的房地产发展模式,即如果能够让国内以投资炒作为主导的房地产市场转变为个人自住需求为主导的市场,那么国内房地产不仅能够改善国内全体人民的住房福利水平,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也是国内房地产市场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第四篇:信贷业务自查报告

*****支行自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2015年银监局对我市行信贷业务的专项治理工作。我行信贷人员积极开展学习讨论,充分了解了本次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了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必要性,进一步认识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危害性,并根据自身情况展开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查情况与总体评价

1、通过自查我行全体信贷人员都能够合规操作、顾全大局,不为眼前利益所动,站在我行与客户的角度去想问题、做工作。

2、不计较个人得失,办理信贷业务时恪守原则,不怕吃苦,勇于奉献。

3、能够加强自身爱岗敬业意识的培养,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自觉接受广大客户监督,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一名合格的信贷人员。

2、恪守规章制度

能够按照国家金融法令,有关法规制度和我行信贷管理条例,具体办理信贷的相关业务,严格遵守信贷员“八不准”和“十严禁”。在办理信贷业务的过程中,严格按规章制度进行贷款调查、审查审批,无违规放贷行为。对于调查中存在的风险隐患,也认真分析加以讨论,尽可能规避风险。对于贷后检查中发现存在问题的,及时加以关注,防控不良。

二、自查发现存在的问题

1、学习信贷业务不够深入,因我行为新开办信贷业务网点,信贷员均为新培训上岗员工,实践经验不足,在信贷业务的发展和产品的认知方面不够深入,对客户的风险把控能力不足。

2、工作还不够积极主动,有时候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3、工作缺乏创新,按部就班;许多工作只是照着别人学,不去钻研,不去研究,不去归纳,办事凭主观。

三、案例分析

1、我行自查为****,自发放贷款以来,客户还款意愿良好且还款正常,贷款确实用于经营,不存在借新还旧、以贷还贷、重组等延迟风险暴露的情况,信贷员严格按规章制度发放贷款,无违规操作行为。

2、经自查,客户经营情况稳定,资产状况良好,抵押物变现能力强,有按期偿还我行个商贷款的能力,授信额度保持不变,不存在贷款分类偏差的现象。

3、信贷员整理档案过程中由于马虎粗心,同一抵押物下的合同号书写错误,部分资料未按银监局的规范要求整理。自查出的问题已按要求及时整改,做到档案的规范、整洁。在以后的工作中以此为鉴,认真做好信贷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

四、下一步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在以后的信贷工作中,我要兢兢业业,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思想上不能有任何的懈怠,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通过这次对个人存在问题的剖析,我的思想受到了洗礼,得到了净化,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做好每一件事,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信贷员。

今后的努力方向。一是始终坚持抓信贷业务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二是进一步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警惕各种腐败思想的侵蚀。三是坚持按章办事,努力执行好各项规章制度,把制度落实到实处。在发展贷款业务的同时,防控好贷款的不良和逾期。

新建南路支行

2015年3月28日

第五篇:阳光信贷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

乌苏市农村信用联社:

为贯彻落实银监会关于加强银行业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有关精神,我社组织员工认真的学习了“阳光信贷”。同时认真开展自查工作,明确了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必要性。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社组织员工认真学习“阳光信贷工程”的实施细则,在学习”阳光信贷“不仅简化了贷款手续,提升了贷款的透明度还优化了贷款内外部环境。通过开放办贷,还加大了对外宣传力度,客户对自己在贷款过程中的责、权、利进一步了解,还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也实现了农信社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实现信贷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在实施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在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下开展业务,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客户和行业利益。遵循公平竞争原则,完善治理和内部控制机制,强化内控文化建设,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加强自我约束,实现自我管理,反对不正当竞争行为,提高我社公平对待消费者意识,规范我社服务工作,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认真开展我社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我社服务质量和水平,树立我社良好的社会形象,共同营造良好的行业氛围。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组织员工对照检查,反思自身,恪守规章制度,严谨作风。在规范化服务标准的具体学习措施上下功夫。为确保达标,我社制订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完成了相应的学习。我社在有关利率、汇率、开展中间业务、有关帐户和现金管理等各项工作都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以资本金管理为核心的约束机制。针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制定积极可行的防范措施,及时、准确、充分地披露报告等信息,真实反映利润及不良资产状况。我社在员工业务办理中,严把服务工作质量关,要求员工规范行为举止,按照服务工作质量要求和规范化操作规程办理各项业务,做到快捷准确,把差错率降到最低。并要求员工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着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反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遵守商业道德。

三、我社在自查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一是学习不够深入,员工在学习中缺乏全面性。二是部分员工在文优服务方面对待顾客不够积极主动。

四、针对问题,制定对策。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培育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具有时代特征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全面形成体现我自治区农村信用社个性化的企业文化。加强员工业务学习,规范业务核算,锻造一支高水平的员工队伍。严格检查制度,增强贷款诚信保障,杜绝违规不良贷款。创新组织结构,整治信用社环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内控制度,全面构建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具有信合特

色的企业文化品牌。并对消费者进行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工作上,普及银行业务知识,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本网更多文章:

信贷会计自查报告

银行信贷自查报告

银行信贷自查报告

原创:信贷自查报告

篇3:信贷风险系统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 其信贷风险属性是与生俱来的。信贷风险是指银行在信贷活动中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它不仅指由于借款者违约不能如期偿还贷款本息而使银行承担实际的违约风险, 而且指由于借款者还款能力下降或信用等级降低而使银行面临的潜在违约风险。信贷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 它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准确度量, 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 以最低成本实现信贷资产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我国商业银行应尽快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以提高自身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

一、传统信贷风险的测度方法及局限性

传统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分为三类:专家方法、评级方法、信用评分方法。专家方法是一种最古老的风险分析方法, 专家的知识、主观判断以及某些要考虑的关键要素权重均为主要的决定因素。评级方法是指对每笔贷款进行评级, 以此来评估贷款损失准备的充分性。信用评分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爱德华.阿尔特曼 (Altman) 在1968年对美国破产和非破产生产企业进行观察, 采用了22个财务比率经过数理统计筛选建立的著名的5变量Z-score模型和在此基础上改进的“Zeta”判别分析模型。将Z值的大小同衡量标准相比, 可以区分破产公司和非破产公司。此方法的应用依靠大量的历史数据资料, 并考虑了借款者经营的主要方面, 对违约概率进行了预测。

二、国外信贷风险度量新方法以及在我国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难点

(一) 目前广泛应用的国外信贷风险度量新方法主要有:

1、KMV公司在1993年开发的Credit Monitor Model (违约预测模型) 。该模型的理论基础是默顿 (Merton) 将期权定价理论运用于有风险的贷款和债券的估值中的工作, 债券的估价可以看作是基于公司资产价值的看涨期权, 当公司的市场价值下降至一定水平以下, 公司就会对其债务违约。K M V模型通过计算一个公司的预期违约率 (expected default frequency, EDF) 来判断他的违约情况。

2、J.P.摩根公司和一些合作机构于1997年推出的CreditMetrics方法 (信用度量术) 。在银行业最早使用并对外公开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是J.P.摩根于1997年开发的Credit Metric模型。该模型是通过度量信用资产组合价值大小进而确定信用风险大小的模型, 给出了一个测量信用资产价值的大小的具体方法, 并由此判定一个机构承担风险的能力。该模型以信用评级为基础, 计算某项贷款或某组合贷款违约的概率, 然后计算上述贷款同时转变为坏账的概率。该模型通过计算风险价值 (VAR) 数值, 力图反映出银行某个或整个信贷组合一旦面临信用级别变化或违约风险时所应准备的资本金数值。VaR方法作为一种测量投资组合风险的新方法得到迅速发展, 到目前为止, VaR方法已成为金融领域和部分工业投资领域中的一种重要风险管理工具, 许多金融机构已采用VaR来度量与管理投资组合风险, 同时, 巴塞尔委员会1995年4月提出了市场风险模型扩展的建议, 建议银行建立基于VaR的风险管理模型。

3、麦肯锡公司在1998年开发的Credit ProtfolioView (信贷组合审查系统) 。该方法是分析贷款组合风险和收益的多因素模型, 它运用计量经济学和蒙特.卡罗模拟来实现, 最大的特点是考虑了当期的宏观经济环境, 比如GDP增长率、失业率、汇率、长期利率、政府支出和储蓄等宏观经济因素。模型认为信用质量的变化是宏观经济因素变化的结果。

4、CSFP (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 开发的CreditRisk+ (信用风险附加) 模型, 应用了保险业中的精算方法来得出债券或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该模型是一种违约模型, 只考虑债券或贷款是否违约, 并假定这种违约遵从泊松过程, 与公司的资本结构无关。

此外还有死亡率分析、风险敞口等值法等, 最新发展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是2000年4月, 穆迪 (Moody's) 提出的Ri.sk Ralc, 该模型结合了基于默顿 (Merton) 债券估价的结构方法和分析历史数据的统计方法。以上关于信用风险的研究汲取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比如计量经济学方法、保险精算方法、最优化理论、仿真技术等等, 运用了现代计算机大容量处理信息和网络化技术。

(二)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与难点

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对银行风险损失的控制、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银行风险管理及现阶段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三个阶段。

1、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信贷风险管理。

1978年前,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信贷风险是由国家统一承担的。银行风险观念淡薄, 对信贷风险管理除了反对贪污、挪用等财经纪律外, 主要是依靠贷款指令性计划分配, 坚持“计划性、物资保证性、归还性”三性原则来加强贷款管理, 控制信贷风险。

2、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信贷风险管理。

1984年中央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信贷业务得到迅速发展, 信贷风险也开始逐渐暴露并加剧。为此, 我国先后确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呆账准备金制度、备付金制度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 初步建立起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与机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信贷风险管理。

我国各商业银行对于如何度量信贷风险并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对银行业发展提出的要求。而直接引进和采用西方国家信贷风险度量模型的可操作性不大, 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信用等级及其变化的资料数据库还未建立, 商业银行只有建立起行业信用数据库, 才能为高级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支持和保障。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

通过建立一个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 旨在预防、回避、分散、转移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从而减少损失, 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

(一)从商业银行信贷操作流程的角度, 构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系统

该系统有三个构成要素, 分别为信贷风险识别系统、信贷风险量化系统以及信贷风险控制系统, 它覆盖了整个信贷操作过程, 包括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信贷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环节, 是指对经济主体面临的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认识、鉴别、分析, 在这个阶段, 要做到正确判断风险类型, 准确寻找风险根源。信贷风险度量是在识别风险产生原因的基础上, 科学地量化风险。风险度量是风险识别的延续,信贷风险控制是在识别和度量信贷风险之后, 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风险暴露、将风险损失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二)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关键在于科学测度信贷风险

风险度量是信贷风险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能否对信贷风险进行准确的度量关系到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成败。

由于违约风险是我国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信贷风险, 因此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将侧重于对违约风险进行度量, 通过建立银行内部信贷风险度量模型, 对预期违约概率、赔付率和贷款损失等变量进行估算, 进而计算银行个体贷款和贷款组合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预期损失决定着银行的准备金和保证金水平, 而非预期损失决定着银行风险资本的水平, 从而达到对银行信贷风险进行量化组合度量的目的。

现阶段商业银行可以在传统的贷款风险度的计算基础上构建一个信贷风险度的函数式, 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 衡量信贷风险的大小。信贷风险度为:f (X1, X2, X3, X4, X5……) 其中, X为影响信贷风险大小的各个因素, 包括贷款对象的信用等级、贷款方式、贷款期限、贷款金额、贷款投资项目的风险—收益比等。信贷风险度量采用了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相结合的方法, 对影响企业信用的因素进行加权综合, 得到企业信用的综合评价值。信贷风险度指标可以用于银行对个体贷款的分析与决策, 根据信贷风险的度量结果制定明确的信贷风险管理政策, 如授信的对象、额度和期限等, 从而保证每笔贷款的合理性, 这是控制和防范信贷风险的主要环节之一。同时, 还应考虑银行贷款组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通过对个体分析与组合分析风险收益的比较, 尽可能减少各贷款之间的相关性, 从而分散和降低贷款组合的总风险, 实现对贷款组合信贷风险的动态管理。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控制信贷风险, 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 并为银行的资本配置提供参考, 帮助银行决定满足巴塞尔协议风险资本充足率要求的经济资本数量, 增强银行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钟俊, 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与管理[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 2005.

[2]、张淼.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篇4:信贷风险预警系统实现方式研究

关键词:信贷风险;管理水平;预警系统

一、信贷风险预警系统概述

当前对我国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主要有两个基本的途径:一是从银行自身经营的角度来实现,二是将信贷风险转变成为借贷企业的财务风险预测开展研究[1]。其中,针对从银行自身经营的角度来实现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居多,并且起步也较早。针对将信贷风险转变成为借贷企业的财务风险预测开展研究起步较晚,集中于近几年,因此相关的文献也较少。通过查阅有关信贷风险预警系统所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大都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了整个的预警系统之上。虽然信贷风险是的主要风险[2],由于影响银行风险水平的因素众多,同时风险类型也是复杂多样,诸如信贷风险、市场风行、利率风险等等。为此,在构建风险预警系统时,应该综合考虑外部复杂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风险预警系统的完整性。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就如何实现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进行了大胆的尝试[3]。

二、信贷风险预警系统指标选取的原则及财务指标的运用

1.指标选取的原则

构建信贷风险预警系统首先需要遵循指标选取的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可测性原则、可量化原则以及一致性原则等等[4][5]。其中,全面性原则要求指标之间具备有一定的关联性与互补性,同时信贷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要遵循全面揭示企业的信贷风险的要求;可测性原则要求指标设计的同时必须考虑其可操作性。可测性是基于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机制的目的是为了财务人员更好的提供管理与控制的依据而提出的[6];可量化原则主要是针对财务表报而言的。按照特定的财务公式及财务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增加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可行性;一致性原则要求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指标设计应该与中国人民银行非现场监管指标保持一致性,便于日常监管的需要。

2.财务指标的运用

财务指标在信贷风险预警系统构建中的运用主要参考当前央行制定的关于风险要素指标和权重有关方面的规定进行,主要包括盈利能力指标、成本控制指标、流动性预警指标、安全性预警指标等等[7]。具体而言,盈利性指标包括资产收益率、利息回收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等,以衡量营业成本占据主营业收入比重的营业成本率为主要代表。流动性预警指标应该注重资产流动性比率、存贷款比率以及中长期贷款比率等等,是保障资产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安全性预警指标主要用来衡量不良贷款的变动趋势、保证贷款和抵押贷款对整体资产安全阀的影响程度,包括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损失贷款率、资本安全率、次级贷款率、可疑贷款率等等[8]。

三、强化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改进策略

加强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管理水平可以从银行内部改善和政策制度改善两个方面着手。从银行内部改善方面来说,需要从源头上做好风险甄别防控工作,严格执行银行贷款事前调查、贷时审查以及贷后检查的全套流程,从而确保各个环节管理程序明确、内容规范、要求具体[9]。另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从而在更高层次、最短时间内采取最合适、最有效的风险化解措施,最大程度上维护信贷资金的安全。最后,需要扩大中间业务收入,从而降低贷款承担的风险水平,降低银行经营状况与系统性风险的关联性[10]。一般情况下,银行传统的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存款与贷款的利率之差,相应承担的风险也主要来源于贷款质量的恶化。因此,通过降低银行利率之差收入在总的业务收入中的比重,可以有效的减轻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换句话说,非利率之差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比重增加会促进银行贷款承担风险水平的下降,同时还可以降低银行经营状况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联性,防止連锁反应的发生。为此,银行可以在自身情况允许的前提之下,致力于创新性的银行产品开发,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要来实现更加便利及安全的融资环境,降低银行信贷风险水平。

从政策制度的改善视角来看,也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于地方政府来讲,需要快速转变在银行业中的角色定位。集中体现在政府需要减少效率低下的行政干预,切实保障银行自身经营能够有效的按照信贷风险相关条例去执行。同时还需要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改善当地投资条件,从而增强地方银行的发展势头,遏制信贷风险的发生[11]。二是要依托相关政策来规避风险。对于信贷风险而言,可以依托银行业的相关指引,通过划分信贷风险等级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和后期监控,主动化解风险。总而言之,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政府、银行、企业的合作经营目标,在控制信贷风险的同时,也可以依靠信贷的融资功能保障地方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如何有效防范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和构建预警系统,一直是世界范围内所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同时,作为一个世界范围内所关注的热门话题,如何加强信贷风险成为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从当前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研究概况出发,然后对信贷风险预警系统指标的选择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包括指标选取的原则、财务指标在信贷风险预警系统构建中的运用两个方面,最后对如何强化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改进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为今后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提供一个一定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基础。(作者单位:1.武汉纺织大学;2.湖北省武汉纺织大学;3.山西大同电力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隋剑雄,林琪.试论我国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J].金融论坛,2004,08:44-49.

[2]孙志娟.基于灰色自校正理论的我国信贷风险预警机制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02:142-146.

[3]戴红军,吴国强,刘黎明.信贷管理中行业风险预警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8:74-77.

[4]杨瑾淑.国有信贷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J].财会月刊,2007,32:34-36.

[5]郑四华,胡颖.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J].企业经济,2007,12:137-139.

[6]孙志娟.我国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J].经济问题,2012,06:96-99.

[7]周延,王延涛,刘浩.从次贷危机看中国信贷风险管理[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2,03:306-310.

[8]朱杰,陈权宝.我国风险预警系统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0,01:51-53.

[9]毛愫璜.美国次贷危机与我国信贷风险管理刍议[J].商场现代化,2009,08:317-318.

[10]石丹.信贷风险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5,02:303-304.

篇5:信贷风险预警体系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行信贷风险防范能力,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建立“各司其责、快速反应”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风险预警是指运用多种信息渠道和分析方法,对授信客户的预警信号进行识别,分析、衡量其风险状况,并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以化解风险的主动性、动态管理过程。

第三条

风险预警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预警原则。风险预警工作涉及支行、分行、总行多个层面多个岗位,银行全员都有预警职责。

二、及时报告原则。相关人员须及时发现各种预警信号,并尽快报告。

三、快速反应原则。对于生效预警信号必须采取应对行动,在紧急情况下,相关人员可以本着有利于保全信贷资产原则,按照规定程序快速反应。

第四条

风险预警工作是授信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办法是《授信风险管理操作手册-对公分册》第十章“授信后管理”中关于风险预警管理的细化。如以前的规章制度与本办法存在不一致之处,则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条

本办法所列行动方案如果触发资产保全、授信审批、政策修改等流程,应按照相应规定和权限办理。

第二章 岗位和部门职责

第六条

客户经理是发现管辖客户预警信号的主要责任人,其职责为:

(一)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发现风险预警信号;

(二)对预警信号提出初步评估意见和行动方案;

(三)将发现的预警信号及时录入CECM系统,并每日通过CECM系统检查其他人员录入的提醒性预警信号,核实后使之生效,并拟订应对预案报请批准;

(四)具体执行风险预警行动方案,并及时报告处理效果和最新情况。第七条

基层经营单位负责人也是发现辖内客户预警信号的主要责任人,其职责为:

(一)督促客户经理完成日常授信后管理和风险预警工作;

(二)对客户经理授信后管理和风险预警工作进行指导;

(三)直接参与重点关注客户的授信后管理和风险预警工作;

(四)对客户经理提出的风险预警评估和应对预案进行审核,批准实施“紧急行动方案”,并组织和跟进预警行动方案的落实。

第八条

分行对公授信管理中心风险经理职责:

(一)指导客户经理进行风险揭示,协助发现预警信号;

(二)协助经营单位核实预警信号,分析评估预警信号等级;

(三)协助经营单位制定预警行动方案;

(四)直接参与重点关注客户的风险预警工作;

(五)跟进、汇报预警行动方案的落实情况。第九条

分行公司业务管理部负责人职责:

(一)督促、指导辖内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开展风险预警的发现、评估工作;

(二)对上报的预警行动方案进行审核,提出具体意见;

(三)组织、协调辖内经营单位执行预警行动方案;

(四)向分行风险预警委员会和总行公司业务部汇报预警信号发现及处理情况。第十条 分行风险管理部职责:

(一)负责发现本行所在区域内系统性预警信号;

(二)协助发现重大个案预警信号;

(三)对预警信号的行动方案的可行性审核,提出具体意见;

(四)监督、检查分行各层面风险预警工作开展情况;

(五)行使分行预警委员会办公室职能;

(六)向总行风险管理部汇报预警信号发现和处理情况,以及分行风险预警工作开展情况。

第十一条 总行公司业务部职责:

(一)协助发现全行法人客户的预警信号和系统性预警信号;

(二)负责对本条线预警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三)负责组织指导分行重大预警客户和跨分行集团客户的预警工作;

(四)做好对系统性预警反应行动的组织协调工作;

(五)向总行风险预警委员会汇报预警信号发现及处理情况,并抄报总行风险管理部。

第十二条

总行风险管理部职责:

(一)负责发现在行业、客户、地区和产品等维度的系统性预警信号;

(二)协助发现全行法人客户的重大预警信号,定期下发《风险警示名单》;

(三)负责发布总行预警委员会识别评估的预警信号;

(四)监督分行预警信号的发现和应对方案的执行情况;

(五)行使总行预警委员会办公室职能;

(六)负责全行预警体系的维护和管理。

第十三条

总行审批部、风险总监和分析员应在日常审查审批工作中关注预警信号,评估预警信号对客户还款能力的影响,科学合理地批准授信方案。审查分析岗有权直接在CECM系统中录入生效预警信号,或者使他人录入的提醒预警信号生效,在使预警信号生效前可以要求分行风险经理出具核实意见。

第十四条

总行发展研究部主要负责关注和研究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发现宏观经济运行方面的系统性预警信号。

第十五条 稽核部门主要负责通过稽核检查发现个案预警信号或其他系统性预警信号,负责对预警信号发现、处理流程的规范性进行稽核检查。

第十六条 总行其他条线管理人员通过日常专业条线管理、研究分析、外部媒体等途径识别预警信号,并录入CECM系统,经客户经理或审查分析员确认后生效。

第十七条

集团客户的主管客户经理负责分析成员公司的预警信号对整个集团授信风险的影响,并制订行动方案。各成员公司的客户经理负责分管客户的预警工作,一旦发生预警,除按照规定流程处理外,还应直接将有关情况报主管客户经理和主管分行公司业务管理部,同时报送总行公司业务部、总行风险管理部,以保证信息快速传递,并协同主管客户经理落实预警行动方案。分行辖内的集团客户预警和行动方案要经分行预警委员会批准,跨分行的集团客户预警和行动方案要经总行预警委员会批准。

第三章 预警信号的分类 第十八条

预警信号按涉及客户的数量划分,分为系统性预警信号和个案预警信号;按对客户还款能力的影响程度划分,分为一级预警信号、二级预警信号和三级预警信号。

第十九条

系统性预警信号是指从行业、地区、产品等维度可能会对我行某组合层面客户的还款能力构成影响的预警信号。个案预警信号是指只会对我行单个客户或单个集团客户的还款能力构成影响的预警信号。

第二十条

一级预警信号是指:情况非常紧急,该客户对银行的风险已经基本确定而且非常高,银行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先控制风险,再研究其他对策。

二级预警信号是指:情况比较紧急,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尽快进行评估分析,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三级预警信号是指:情况不紧急,但必须进一步调查分析,了解预警信号的成因和客户风险状况。

第二十一条

系统性预警信号的严重程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主要表现为在国家政策、经济环境、行业趋势等方面发生可能导致客户还款能力下降的变化(详见附件1)。

第二十二条

个案预警信号主要表现为在公司治理、银企关系及履约能力、公司运营、财务指标等方面发生可能导致客户还款能力下降的变化(详见附件1)。为了方便基层经营单位快速判断预警等级,本办法进行了初步评估,但仅作参考,具体严重程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评估。

第四章

预警应对措施

第二十三条

在行动方案中针对系统性预警信号一般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不限于此):

1、建议修订信贷政策指引,明确控制或禁止进入区域/行业/品种/评级;

2、建议渐进式退出已涉入的宏观经济面已恶化的区域/行业/品种/评级;

3、建议贷款整体转让;

4、建议组合限额的调减;

5、建议提高准入门槛,规定限制性标准;

6、建议限制或禁止使用某类信贷产品等。

第二十四条

在行动方案中针对个案预警信号一般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不限于此):

1、要求采取额度控制措施,如冻结未用额度;

2、要求调整客户的信用评级;

3、建议提前收回贷款;

4、建议处臵抵质押品;

5、要求冻结借款人在本行开立的存款账户,只入不出,扣款归还本息;

6、建议根据合同向保证人追索,要求其代偿借款人应付的本息;

7、建议资产保全人员介入对贷款进行救治等。

8、建议加强担保,如更换保证人,提供更多的抵、质押品等;

9、要求提前进行信贷重检;

10、建议变更授信条件;

11、建议提前对贷款风险分类进行重新评估,降低五级分类;

12、建议或要求暂停新增授信;

13、要求对于该客户予以特别关注,加强监控力度,更加频繁地检查和汇报。第二十五条

“紧急行动方案”是指:对于一级预警信号先控制住风险进一步扩大的措施,如:停止领用未用授信额度,冻结存款账户,扣划账户资金提前收回贷款等。其中:停止领用未用授信额度需要通知分行放款中心(切分的贸易融资额度应通知分行国际业务部);冻结存款账户,扣划账户资金提前收回贷款需要相应合同条款支持。

第二十六条

针对严重程度不同的预警信号,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取不同的行动方案(本办法所列对应措施仅供参考,实际操作时可以根据情况灵活组合、创新):

一级预警信号一般先采取“紧急行动方案”,并随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措施:如建议处臵抵质押品,建议资产保全提前介入,建议采取诉讼等;

二级预警一般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措施:如建议更换保证人,建议提供更多的担保品,建议变更授信条件,建议降低五级分类等;

三级预警信号一般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措施:如要求特别关注预警企业,要求增加检查频次、要求调低信用等级等; 系统性预警信号一般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措施:如建议修订信贷政策指引、建议严格审批条件、建议渐进式退出、建议降低组合限额等。

第五章

预警信号的处理流程

第二十七条

预警信号的发现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渠道:

1、授信后管理----按照规定的频率和要求对客户进行跟踪检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识别客户层面的各类预警信号。

2、日常监控----通过审查审批、日常信贷管理、现场和非现场监控过程,识别各类预警信号。

3、研究分析----通过对外部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发现关于行业、地区等系统性预警信号。

4、外部渠道----通过关注网络、电视、报纸、专题研究报告、其他新闻媒体等,识别各类预警信号。

5、系统识别-----CECM系统可以对预先设定的定量预警指标进行自动识别。第二十八条

客户经理通过授信后管理、外部渠道等及时发现识别授信客户预警信号,同时每日登录CECM系统查看他人录入的提醒性预警信号。

第二十九条

对于发现的或提醒的预警信号(包括总行《风险警示通报》的客户),客户经理应立即核实,并评估判断预警信号等级,提出初步行动方案或措施,填写《预警信号处理审批单》(见附件4),报所在经营单位负责人,经营单位负责人应对预警信号进行核实,对行动方案进行评估。

第三十条 基层经营单位审核后的预警信号应于1个工作日内上报分行对公授信管理中心风险经理。风险经理会同客户经理核实和分析预警信号,协助客户经理研究制订行动预案,并报告分行公司业务管理部负责人。

第三十一条

分行公司业务管理部负责人对送审的《预警信号处理审批单》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后,送分行风险管理部审核。

第三十二条 分行风险管理部评估预警信号严重程度和行动方案的可行性后,签署意见,报分行风险预警委员会审批。第三十三条

分行应每月组织召开风险预警委员会,听取各部门汇报预警信号处臵及效果,研究完善行动方案,遇重大紧急预警可召开临时会议。预警信号不解除,应每月向分行风险预警委员会汇报最新情况。如果有必要,也可以责成主办客户经理上会汇报。

第三十四条

预警行动方案批准后的次日客户经理应将预警信号和行动方案录入CECM系统,并负责执行批准的预警行动方案;分行公司业务管理部负责组织、协调、帮助辖内经营单位执行预警行动方案;分行风险管理部应在行动方案获得批准的次日将《预警信号处理审批单》抄报风险总监,并负责监督行动方案的执行情况。

第三十五条

对于一级预警信号情况通常特别紧急,为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可按照“紧急行动方案”处臵:基层经营单位负责人和风险预警委员主任有权批准“紧急行动方案”,事后报风险预警委员会核准。基层经营单位负责人批准的“紧急行动方案”应第二天报风险预警委员主任核准,风险预警委员主任批准“紧急行动方案”应报下次风险预警委员会或召开临时风险预警委员会核准。风险预警委员会如果对 “紧急行动方案”有异议,有权修改,否则视为同意。在此情况下,《预警信号处理审批单》只需基层经营单位负责人和风险预警委员主任签字即生效。

第三十六条

视预警信号严重程度,审批机构如果需要对预警行动方案有修改意见的,要及时将意见书面反馈给分行风险管理部。

第三十七条

总行可以根据外部信息和内部监控发布个案预警信号,流程参照第三十三条和第三十五条执行。分行应对总行发布的预警信号进行评估、核实、制定行动方案,并报告最新情况。

(具体流程详见附件2:个案预警处理流程图)

第三十八条

对于系统性预警信号,总、分行风险管理部会同提出部门进行核实和分析后,判断预警信号严重程度,提出初步行动方案或措施,报告总、分行预警委员会批准发布。第三十九条

对于特别紧急的系统性预警信号,在经总、分行或预警委员会主任批准后,可先发布并采取行动方案,再报总、分行风险预警委员会备案,风险预警委员会有权修改已经批准的行动方案,否则视为同意。

(具体流程详见附件3:系统性预警处理流程图)

第四十条

如果预警信号已经导致授信出现实质性风险,经营单位要提请保全部门提前介入,提供保全意见,或直接进入保全程序。

第六章

风险预警委员会

第四十一条

总、分行成立风险预警委员会,总、分行行长或主管风险管理的副行长任主任,成员由风管部、公司部、保全部、私人部、国际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风管部。风险预警委员会主要职责是:

(一)听取个案或系统性预警信号发现及处理情况的汇报;

(二)批准预警行动方案;

(三)批准跨区域集团客户预警行动方案(总行预警委员会);

(四)有权指定某单位或个人开展专项预警调查或执行预警行动方案;

(五)有权批准或修改本办法;

(六)负责建立并维护全行风险预警体系。

第四十二条

分行预警委员会还应讨论以下议题(预警会议纪要内容应简明扼要,应摘要反映预警信号的分析、处臵情况,并及时反映低质量存量客户清收化解情况):

(一)研究和跟踪低质量存量客户风险排查和清收化解情况;

(二)本期新增定性、定量预警信号风险状况分析;

(三)下两个月即将到期不能正常还款授信的风险状况及处臵方案;

(四)上期预警信号的处臵情况汇报;

(五)上次预警会决议落实情况汇报;

(六)总分行预警信号生效或解除决定;

(七)操作风险及合规风险的预警情况。

第四十三条 风险预警委员会办公室设在风险管理部,其具体职能:

(一)负责风险预警委员会会议的组织、材料收集、记录,编写会议纪要;

(二)监督相关单位执行预警应对方案的情况;

(三)向风险预警委员会汇报辖内预警工作开展情况;

(四)风险预警委员会安排的其他工作。

第四十四条 分行风险预警委员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原则上在月初20日内,会议要形成纪要备查,月末报送总行风险管理部,抄送总行公司业务部。同时将有关风险预警信号及处理情况通报全分行。总行风险预警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原则上在月初15日内。遇重大或紧急情况,可随时召开总、分行风险预警委员会。在预警委员会闭会期间预警委员会主任履行其职责,事后报预警委员会核准。

第七章

预警信号的解除

第四十五条

当以下情况发生时,可以提出解除对客户的预警的申请:

1、经过核实,相关人员报告的预警信息不准确;

2、原预警信号情况好转,已对我行授信不构成风险;

第四十六条

个案预警信号的解除由客户经理提出,填写《预警信号消除审批表》(见附件5),经支行行长、分行公司业务管理部负责人、分行风险管理部负责人同意,报分行风险预警委员会批准后,准予消除,《预警信号消除审批表》应存档。

第四十七条

系统性预警信号的解除由各级风险管理部提出,报同级风险预警委员会批准后,准予消除。

第四十八条

总行发布的预警信号如需解除,应履行第四十六条或第四十七条规定程序后,由总行风险预警委员会或总行风险预警委员会主任批准解除。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对于能及时发现并报告预警信号的贷款责任人,如贷款手续齐全合规、无主观故意,在责任追究时,可根据授信工作尽职规定予以免责;对于未能及时发现并报告预警信号甚至故意隐瞒不报的贷款责任人,将依据有关规定严格问责。第四十六条

对于提醒性预警信号没有及时核实调查而引发风险扩大造成授信损失的责任人,将依据有关规定严格追究责任。

第四十七条

如果基层经营单位负责人以各种形式压制客户经理隐瞒不报,将依据有关规定严格追究经营单位负责人责任。

篇6:信贷资产风险分类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

第六章

6.1

概述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是建设银行为加强信贷经营管理,按照国际先进标准及时准确揭示信贷资产的风险状况,增强防范和化解信贷资产风险的能力,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为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提供依据而设置的一项基础工作。

6.1.1定义

6.1.1.1信贷资产风险分类

是指由建设银行的信贷经营、管理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程序和要求对信贷资产质量进行全面、及时和准确的评价,并将信贷资产按风险程度划分为不同档次的过程。

根据信贷资产按时、足额回收的可能性,信贷资产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个不同类别,后三类合称为不良信贷资产。

6.1.1.2五类信贷资产的核心定义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正常。债务人能够履行合同,没用足够理由怀疑债务人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债务。

2.关注。尽管债务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3.次级。债务人的还款能力明显出现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债务,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4.可疑。债务人无法足额偿还债务,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5.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债权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6.1.2分类范围

建设银行发放、提供信用以及承担信用风险而形成的信贷资产均纳入风险分类的范围。具体包括:

1.表内本外币贷款:建设银行用信贷资金发放并纳入综合统计报表统计的各类本外币贷款(含境外筹资转贷款、进出口贸易融资项下的贷款、保理预付款、账户透支、国家投资债券贷款、政策性住房“大委托”贷款、贴现、远期信用证项下汇票贴现、延期信用证项下应收款买入、福费廷、信用卡透支、买入企业返售证券、买入票据等,下同)。

2.表外信贷业务:主要包括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保证、信贷证明、保理担保付款、贷款承诺(限于已经签定了借款合同或合作协议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的账户透支业务中未支用的额度,借款合同中分期用款尚未支用的贷款)。

6.1.3分类原则

1.真实性原则。信贷经营人员应广泛搜集有关客户信息,充分估计客户现实和潜在的风险状况,全面、真实地反映信贷资产的风险程度。2.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信贷经营、管理人员(以下简称“分类人员”)应对债务人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同时结合授信方式、影响还款能力的非财务因素、银行内部管理等,分析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和偿还意愿,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信贷资产风险进行整体评价,合理划分风险类别。

3.重要性原则。分类人员应根据影响债务人偿还债务可能性的诸多因素,区别其重要程度,对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因素进行重点分析、评价。

4.及时性原则。分类人员应把风险分类纳入日常风险管理工作,及时、动态地掌握影响信贷资产回收的有利、不利因素,及时录入、更新客户信息,加强贷前、贷中、贷后管理工作,及时防范和化解信贷资产风险。

6.2 分类程序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分类准备及初分、信贷讨论、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分类认定、分类认定结果审批、提出改进意见等五个主要环节。

6.2.1分类准备及初分

信贷资产的分类准备及初分,由信贷经营部门负责完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整理、收集信贷档案资料。由信贷经营人员收集债务人的基础信贷档案资料,包括债务人的基本情况、债务人和担保人的财务信息、重要文件、往来函件、债务人偿还记录和银行催收通知、贷后跟踪管理报告等,为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做好准备。

2.初分及信息录入。信贷经营人员通过整理信贷档案,结合调查、了解的其他最新信息,损失类单户余额100万元(含)以上、非损失类单户1000万元(含)以上应撰写债务人的背景材料(见附件3-6-1),填写分类工作底稿和分类认定审批表(附件3-6-2),提出初分意见,经部门负责人复核后,提送本级或上级风险管理部门认定,并将相关信息录入信贷管理信息系统(CMIS)。信贷经营部门对录入的客户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负责。6.2.2信贷讨论

风险管理部门定期组织信贷经营部门进行信贷讨论,对经营部门提送的分类材料、分类认定工作底稿、债务人背景材料等(以下合称“分类资料”)进行讨论,对分类意见不一致的应进行充分交流、沟通,信贷经营部门应按照信贷讨论的意见对不符合分类要求的分类资料和信息及时补充完善。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6.2.3分类认定

风险管理部门根据分类资料和信贷讨论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提出分类认定意见。

6.2.4分类认定结果审批

在审批权限内的分类认定结果由本行资产质量认定审批工作组或授权本行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填写审批意见,超过本级行审批权限的,报上一级行审批。

6.2.5提出改进意见

审批工作组或风险管理部门在认定、审批过程中要对信贷经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

6.3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方法

按照分类对象,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可分为对公司类客户和个人类客户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

6.3.1公司类客户信贷资产风险分类 6.3.1.1风险分类的一般方法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是在执行核心定义的前提下,参照主要参考特征,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结合贷款的逾期时间,并以债务人正常的营业收入作为主要偿还来源,以担保作为第二偿还来源,判断债务人及时足额偿还债务的可能性。主要参照以下六大因素:

1.债务人的偿还能力,包括债务人的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影响还款能力的非财务因素等。

2.债务人的偿还记录,包括债务人在建设银行和其他银行的偿还记录。

3.债务人的偿还意愿。

4.债务担保的有效性。

5.债务偿还的法律责任。

6.银行的风险管理。

6.3.1.2主要参考特征

贷款类别 正

常 息。关

注 1.借款人财务状况不佳,表现为:关键性财务指标(如流

主 要 参 考 特 征

债务人有能力履行还款承诺,能够全额归还债务本金和利动比率、速动比率等)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经营性现金流量虽为正值,但呈递减趋势;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借款人的借款总额在短期内激增并与其业务发展不成比例,且借款人不能提供合理的解释,以致有理由怀疑借款人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2.借款人经营管理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如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如问题继续存在可能影响贷款的偿还。

3.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较差,不愿与建设银行合作。4.抵(质)押贷款的抵(质)押品价值下降。

5.银行对贷款管理不善,如未能及时了解借款人经营及财务状况。6.借款人提供的财务资料存在一定问题(如: 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存在对借款人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的公开信息;监管机构因一些负面消息或从常规调查中发现问题,进而对借款人进行非常规调查),可能影响建设银行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评价。

7.借款人从事固有风险很大的行业(如:从事证券投资行业的市场风险高,可能会对企业的现金流造成很大的影响;高科技行业借款人的新技术可能尚处于研发阶段,最终能否形成产品尚不能确定等),其最终还款能力容易因市场波动或产品的成败出现负面大幅度变动。8.借款人管理层发生重大变化(如高层管理人员大范围变动或主要领导人离职),且新任管理层的还款意愿较差,可能削弱借款人的经营能力和财务状况。

9.难以获得充分的资料对中长期项目的进展情况及其现金流量状况作出定期更新评估,因此很难确定项目是否能够产生明确的现金流在到期时作为还款来源。

10.项目长期被延迟或项目原有计划的重大更改对项目产生了负面影响以致削弱了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1.借款人经营所处的法律环境或经营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以致削弱了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12.借款人股利分配行为与盈利状况不匹配,可能影响借款人最终的还款能力。次

级 1.借款人出现持续财务困难,影响到其业务的持续经营,表现为:出现支付困难,并且难以获得新的资金;不能偿还其他债权人的债务。

2.借款人内部管理混乱,影响债务的及时足额清偿。3.借款人采取不正当手段套取贷款。可

疑 1.贷款会发生较大损失,但存在借款人重组、兼并、合并、抵(质)押物处理和未决诉讼(仲裁)等因素,损失金额尚不能确定。2.借款人陷入经营和财务危机,借款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固定资产项目处于停建或缓建状态;借款人资不抵债,无力还款。3.建设银行已采取法律手段,但预计即使执行法律程序仍将发生较大损失。

4.借款人因无力还款,虽经过重组、兼并、合并仍不能按还款计划偿还本金和利息。

5.经多次谈判借款人明显没有还款的意愿。

6.全额抵(质)押的贷款已取得法院判决,但借款人未履行法院判决或者银行难以执行法院判决。损

失 1.借款人的经营停滞,贷款绝大部分或全部将发生损失: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人完全停止经营活动;抵(质)押品价值难以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确定,变现困难;固定资产项目停工时间很长且无望复工。2.借款人破产或对借款人的诉讼(仲裁)程序已经完结,即使处置抵(质)押物或向担保人追偿也只能收回很少的部分,或因为各种原因决定不提起诉讼(仲裁)。

6.3.1.3重要参考因素

1.贷款逾期时间。在执行核心定义的前提下,贷款逾期时间应作为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重要考虑因素。

(1)国债、金融债券、建行存单、100%保证金作为质押,当贷款本金和/或利息逾期未超过3个月(含),仍可分为正常类。

(2)抵(质)押或只有部分抵(质)押或由第三方提供担保的贷款本金和/或利息逾期一般未超过3个月(含),全额抵押的贷款本金和/或利息逾期一般未超过6个月(含),全额质押的贷款本金和/或利息逾期一般未超过12个月(含),可以分为关注类。

(3)抵(质)押或只有部分抵(质)押或由第三方提供担保的贷款本金和/或利息逾期一般超过3个月但未超过6个月(含),全额抵押的贷款本金和/或利息逾期一般超过6个月,全额质押的贷款本金和/或利息逾期一般超过12个月,应分为次级类。

(4)抵(质)押或部分抵(质)押或由第三方提供担保的的贷款本金和/或利息逾期一般超过6个月,应被列入可疑类,除非符合以下所有条件:

①业务经营基本正常;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②银行关于重组贷款谈判仍在进行中,且谈判期间未超过12个月(包括自贷款逾期日开始的6个月);

③欠息或只剩少部分欠息,或建设银行已与担保人达成或正在进行具体的还款协议,而且担保人具有毫无疑问的偿还能力。

2.抵(质)押品。是否考虑动用担保是区分好资产(正常、关注类)与不良资产的重要分界线。因此,必须对抵(质)押品、保证人进行评估,并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1)抵(质)押品的有效性。用于担保的抵(质)押品是否符合总行规定的范围;抵(质)押手续是否完备、有效,是否办理了抵(质)押登记并取得相关登记证书。

(2)抵(质)押品价值的估计。在有市场的情况下,初分和认定人员要按市场价格定值;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应参照同类抵(质)押品的市场价格按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定值。

(3)抵(质)押品价值评估的有效性。如抵(质)押品价值已经建设银行认可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并已经信贷人员审核确定符合要求,自该评估报告出具日起一年内有效;如抵(质)押品价值一年内未经外部评估,需由信贷人员按照现行规定的标准和方法估计抵(质)押品价值。

6.3.1.5特殊方法

1.重组贷款。重组贷款是指银行由于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或无力还款而对借款合同还款条款作出调整的贷款。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需要重组的贷款在实施重组前至少应划分为次级类,在重组实施后6个月内(含6个月)为观察期,观察期内不可调高分类类别;如果借款人按修订条款正常还本付息6个月,应按照核心定义,根据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进行分类,符合条件的可调升至正常或关注类;但观察期满6个月后一旦出现延迟付息,仍应将该笔贷款降为原级别,并再观察12个月;如果借款人在观察期内未能正常还本付息,则应降为可疑类。

2.不良贷款(包括次级、可疑和损失)最终被其他关联或非关联的企业接收,如果债务人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显示其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和偿债能力,可以调升至正常或关注类;否则,至少应被列入次级类。3.循环贷款、展期贷款、贷款期限不匹配的借新还旧贷款,按核心定义进行分类。

4.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信贷资产。对借款人利用企业兼并、重组、分立等形式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授信余额,如借款人没有逾期未归还的贷款本息,至少划分为关注类;如借款人仍有逾期未归还的贷款本息,则应划分为不良贷款并依法追偿,按实际偿还能力和意愿进行具体分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违反国家有关企业破产的法律、法规实施破产,或不符合国务院关于规范破产有关文件规定,以破产形式逃废银行债务的;(2)债务人通过兼并、租赁、转让、承包、分立等名目逃废银行债务,债权银行尚未依法起诉追索的;

(3)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决定关闭或撤销,有行政干预逃废银行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债务嫌疑的。

5.违规信贷资产。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建设银行信贷业务管理规定发放贷款、办理表外业务而形成的信贷资产,分类结果按照正常、关注、次级、可疑的顺序下调一级,已经划分为损失类的不再调整。同时,对违规办理信贷业务的责任人要认定和追究责任。

违规信贷资产主要包括:对关系人发放的信用贷款,以优于同类借款人的条件向关系人发放的担保贷款,违规办理展期、借新还旧的贷款,违反国家外汇管理规定和利率规定的贷款,借款人不具备《贷款通则》和建设银行规定的借款人资格及条件的贷款;超过本行授权(或转授权等)权限办理的授信业务;没有真实贸易、劳务背景的承兑汇票及贴现,滚动签开的银行承兑汇票。

6.3.1.6同一债务人有多笔信贷资产的分类要求

同一债务人有多笔授信业务的,如果担保条件完全相同,在不影响总的分类结果的前提下可以合并判断;如果担保条件不相同,则应逐笔分析担保情况,按照审慎性的原则进行分类,对于其中可以量化担保价值的部分,可根据量化价值及追偿可能性情况等分别认定信贷资产的风险类别。

6.3.1.7减值损失的估算

1.正常、关注类信贷资产。对最近一期分类结果为正常类和关注类的公司类信贷资产按照组合测算方法估算减值损失。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平均减值损失比率计算方法:

①正常类信贷资产平均减值损失比率 = [ 三年前分类为正常类,但最近一期分类为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的信贷资产认定的减值损失 + 三年前分类为正常类,但三年期间内已核销的信贷资产 ] / 三年前分类为正常类信贷资产的总余额

②关注类信贷资产平均减值损失比率 = [三年前分类为关注类,但最近一期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的信贷资产认定的减值损失 + 三年前分类为关注类,但三年期间内已核销的信贷资产 ] / 三年前分类为关注类信贷资产的总余额

根据各经办行目前风险管理水平、资产质量真实性状况等因素,按上述方法估算的平均减值损失比率可按照总行确定的损失比率调整系数、调整方法和调整频率执行。(2)平均减值损失计算方法为:

①期末正常类信贷资产的平均减值损失 = 期末正常类信贷资产余额×正常类信贷资产的平均减值损失率×正常类损失比率调整系数

②期末关注类信贷资产的平均减值损失 = 期末关注类信贷资产余额×关注类信贷资产的平均减值损失率×关注类损失比率调整系数

2.次级、可疑、损失类信贷资产。最近一期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的公司类信贷资产,按照单笔测算方法计算减值损失。

(1)确认单笔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信贷资产的帐面价值。

单笔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信贷资产的帐面价值 = 该笔信贷资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产本金的期末帐面余额

(2)逐笔估算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信贷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从债务人、保证人可偿还本息额,可从其它途径(如借款人上级单位、关联企业、第三方愿意且有能力替债务人承担债务,偿还贷款本息等)收回的贷款本息,抵(质)押物及可查封资产可变现价值等因素分析。(3)计算单笔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信贷资产的减值损失。单笔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信贷资产的减值损失= 该笔信贷资产的帐面价值 — 逐笔估算的可收回金额。

在分类时,应在定性判断的基础上,根据对信贷资产帐面价值和实际价值差异的估计,对每笔信贷资产的减值损失比率进行分析判断,形成《减值损失估算报告》(附件3-6-3)。

减值损失比率是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重要依据。

6.3.2个人类信贷资产的风险分类 6.3.2.1分类方法

对个人类信贷资产和信用卡透支进行分类时,在执行核心定义的前提下,结合贷款方式和贷款到、逾期情况,采用个人贷款分类矩阵方法,按户逐笔或合并进行分类。

到逾期情况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贷款

方式 贷款未到期或部分、全部贷款逾期30天以下/信用卡准贷记卡透支60天以下/信用卡贷记卡未按约定归还透支本息30天(含)的 部分或全部贷款逾期31—90天/ 信用卡准贷记卡透支61天-120天/信用卡贷记卡未按约定归还透支本息31天-60天(含)的

部分或全部贷款逾期91—180天/信用卡准贷记卡透支121天-180天/信用卡贷记卡未按约定归还透支本息61天-180天(含)的 部分或全部贷款逾期181天-365天/信用卡准贷记卡透支181天-365天/信用卡贷记卡未按约定归还透支本息181天-365天(含)的 部分或全部贷款逾期366天以上/信用卡准贷记透支366天以上/信用卡贷记卡未按约定归还透支本息366天以上的

质押 正常 正常 关注 次级 可疑 抵押 正常 关注 关注 次级 可疑 保证 正常 关注 次级 次级 可疑 信用 正常 关注 次级 可疑 损失

6.3.2.2减值损失的估算方法

1.对于个人类信贷资产和信用卡透支中最近一期分类为正常、关注或次级类,或虽分类为可疑类或损失类但属于信用方式或保证方式的,统一按照组合测算方法计算减值损失。

2.对于采用抵押或质押担保方式的个人类信贷资产和信用卡透支,最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近一期分类为可疑或损失类的,按照逐笔测算方法计算减值损失。

(1)确认单笔可疑类或损失类个人信贷资产和信用卡透支的帐面价值。

单笔可疑类或损失类个人信贷资产和信用卡透支帐面价值 = 该笔信贷资产本金的期末帐面余额。

(2)计算单笔可疑类和损失类个人信贷资产和信用卡透支可收回金额。具体计算方法参考公司客户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信贷资产可收回金额的测算方法。

3.计算单笔可疑类和损失类个人信贷资产和信用卡透支的减值损失。单笔可疑类和损失类个人信贷资产和信用卡透支的减值损失= 该笔信贷资产的帐面价值 — 估算的可收回金额。

6.4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审批

6.4.1认定审批原则

对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认定审批应遵循“本级认定、常规管理、超限核准、归口负责”的原则。

1.本级认定。指本级经营的信贷资产,由本级信贷经营部门负责按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流程操作,提出风险分类初步意见,由本级风险管理部门组织认定。

2.常规管理。指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作为信贷经营管理的一项日常工作,信贷人员应及时搜集掌握客户最新的信息,根据影响债务偿还各因素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的变化,及时调整分类信息并进行实时初分,将初分结果录入信贷管理信息系统(CMIS),待有权认定审批行批复后,再调整分类结果。分类结果定期汇总上报上级行。

3.超限核准。指分类业务余额超过本级认定审批权限的必须报上级行认定和核准。

对已经上级行审批同意的正常类和损失类信贷资产,如果没有余额变化或有利(不利)于还款等重大情况变化的,可以沿用上季分类结果半年报批一次,如有余额变化或重大情况发生的,按季重新分类或报批。

4.归口负责。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分类质量检查、上报等工作由风险管理部门归口负责,信贷经营部门和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

6.4.2分类认定审批权限 6.4.2.1非损失类认定审批权限

1.经办信贷业务的县级支行(包括二级分行直接经营机构,下同)可以经上一级分行授权,认定审批单户余额在100万元以下(含100万元)的信贷资产分类,并报上一级分行备案。

2.获得一级分行信贷业务审批转授权的二级分行(包括一级分行直接经营机构,下同),可按一级分行转授的单户授信余额的上限,认定审批单户授信余额在100万元以上、转授的单户授信余额以下的信贷资产分类,但最大认定审批额度不得超过单户5000万元(一户多笔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的要将多笔合并计算)。

3.一级分行未给予信贷转授权额度,但确有信贷经营业务的二级分行,可按单户余额最大不超过3000万元的原则认定审批,具体数额由一级分行确定并报总行风险管理部备案。

6.4.2.2损失类认定审批权限

单户损失类本金余额在100万元(含)以下的信贷资产由二级分行认定审批;单户损失类本金余额在100万元以上5000万元(含)以下的信贷资产由一级分行认定审批,单户损失类本金余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信贷资产由总行认定审批。

6.4.3审批方式

6.4.3.1资产质量认定审批工作组会议审批

审批工作组由主管风险管理工作的行领导任组长,计划财务、风险管理、法律事务部门的人员任成员,相关信贷经营部门人员列席。审批工作组一般采取会议形式进行审批并形成会议纪要(详细记录审批过程、审批的客户名单、审批结论等),会议纪要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记录并整理,经小组成员签名后,由审批工作组组长审核签发。经风险管理部门认定为次级、可疑、损失的不良信贷资产,原则上应由审批工作组会议审批。对认定为正常、关注的信贷资产,审批工作组也可酌情抽测审批。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6.4.3.2授权本级行风险管理部门认定审批

各级行审批工作组可根据本行的信贷业务工作量和审批力量,经本行主要负责人批准,授权本级行风险管理部门对分类为正常、关注类的信贷资产进行认定审批。风险管理部门对认定审批的资产质量真实性负责。

6.4.4超越权限的申报和批复

1.申报。对超过本级认定审批权限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项目,必须提供以下材料上报有权审批行审批。①行发文(电子文件);

②工作底稿(电子); ③背景材料(电子);

④减值损失估算报告(如需)(电子)。

2.批复。有权审批行以行发文或风险管理部门发文(电子文件)进行批复。以资产质量认定审批工作组会议审批的用行发文批复,授权风险管理部门审批的用部门发文批复。

6.5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监管

6.5.1 检查制度

上级行可通过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或调阅分类报表、材料等多种方式对下级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质量、贯彻执行分类制度情况进行检查。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6.5.2 检查面

一级分行对二级分行的现场检查面每年应达到所属分支机构的80%、分类余额的50%以上。

6.5.3 检查报告

检查人员独立地对抽查的客户进行分类,对被检查行风险分类的操作程序、结果和风险管理水平作出评价,并撰写评价报告,提出整改意见,向检查行的主管领导报告。

6.5.4 整改措施

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操作、管理不善、高估或低估风险、谎报、瞒报、漏报、改报分类数据等问题,责成下级行限时改正。经上级行确认需要调整分类结果的,在报经检查单位所在行主管领导同意后,以通知书形式责成被检查单位调整原来的分类结果。

如发现下级行在审批权限内不认真履行职责、分类明显失误的,可随时调整、取消下级行的分类认定、审批结果或审批权限、资格。对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结果及相关资料,除按有关规定报送银监会(局)或上级其他监管部门外,未经总行批准一律不得对外披露。

6.6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档案管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形成的档案资料,如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工作底稿、背景材料、分类认定审批表和汇总表等,纸制文件必须分次专夹装订成册,电子文件用磁盘拷贝或刻录成光盘,专柜上锁专人保管。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附件3-6-1 债务人背景材料

一、编报内容

(一)债务人背景材料 1.债务人名称; 2.职工人数和资产规模;

3.债务人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对主要关联企业关系应简要说明); 4.简要发展沿革和经营业绩介绍;

5.债务人目前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必须说明上一会计的经营业绩);

6.债务人与建设银行业务合作情况(建设银行是否已经给予债务人额度授信,额度支用情况及贷款等授信业务还本付息情况,已经掌握的债务人在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信状况等)。

(二)授信业务背景材料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授信的申请理由及申请时的还款来源;

2.是否属于重组贷款,如系重组贷款应说明重组原因及基本过程(如贷款是借新还旧贷款,应说明自贷款首次发放以来的基本经过、历次借新还旧原因、类型、合同起止期限、金额、担保变化情况、贷款分类类别等);

3.授信业务的审批层次,审批结论的主要内容(应专门说明是否为有条件同意,条件内容、审批条件落实情况); 4.授信协议签订和债务人支用情况;

5.授信业务的担保情况(包括担保有效性情况、保证人担保能力的进一步分析,抵质押物价值变动情况);

6.贷后管理的简要情况,要说明近三期对该笔授信业务五级分类的结果。

7.已进行过责任认定的,要列明经营和审批责任人。一个债务人有多笔贷款的,应在借款人背景材料中逐笔说明。

(三)风险防范措施和建议

针对授信业务的现状和债务人的经营、财务状况,提出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上一期分类时提出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编报要求

非损失类单户授信余额1000万元(含)以上,损失类100万(含)以上的,第一次分类必须严格按照上述要求撰写,内可以重点撰写本期比上期的变化情况,没有变化的可沿用上期材料。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附件3-6-2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底稿和认定审批表

包括:附表1[A]:《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审批表》;表1[B]:《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合并认定审批表》;附表1-1:《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表(工作底稿)》;附表2-1[A]:《票据贴现类业务分类认定审批表》和附表2-1[B]:《票据贴现类业务分类合并认定审批表》(附表2-2:《个人住房贷款分类认定审批表》;附表2-3:《个人消费贷款分类认定审批表》;附表2-4:《个人权利凭证质押贷款分类认定审批表》;附表2-5:《单位信用卡准贷记卡透支分类认定审批表》;附表2-6:《个人信用卡准贷记卡透支分类认定审批表》;附表2-7:《个人助学贷款风险分类认定审批表》;附表2-8:《贷记卡透支分类认定审批表》;附表3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汇总表》;附表4-1:《贷款分类汇总表(按行业)》;附表4-2:《表外信贷业务分类汇总表(按行业)》;附表4-3:《其他信贷业务分类汇总表(按行业)》;附表5-1:《贷款分类汇总表(按债务人经济类型)》;附表5-2:《表外信贷业务分类汇总表(按债务人经济类型)》;附表5-3:《其他信贷业务分类汇总表(按债务人经济类型)》;附表6-1:《贷款分类汇总表(按种类)》;附表6-2:《表外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信贷业务分类汇总表(按种类)》;附表6-3:《其他信贷业务分类汇总表(按种类)》;附表7-1:《损失贷款汇总表》;附表7-2:《表外及其他信贷业务损失类汇总表》;附表8-1:《损失类资产逐笔登记表》;附表8-2:《表外及其他信贷业务损失类逐笔登记表》等表格样式详见总行下发的“建总发〔2003〕239号”文件附件。)附表1-A

编号: 中国建设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审批表

填报行: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信贷风险系统】相关文章:

信贷风险预警系统05-05

信贷风险银行信贷论文04-19

信贷风险银行信贷论文提纲11-15

农村信贷风险05-24

信贷风险模型05-20

防控信贷风险08-05

防范信贷风险05-12

信贷风险防控05-13

信贷操作风险06-01

信贷风险管控06-11

上一篇:小说《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下一篇: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感:平凡人的不平凡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