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服务的重要性

2024-05-17

关于服务的重要性(通用8篇)

篇1:关于服务的重要性

关于成立创业服务协会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报告

创业有助于增强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力。尤其对于大学生而言,创业更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成就年轻人的梦想。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机会、资源和组织是四个必不可少的要素。作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不仅要协调好后三者之间的关系,更要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包括专业、财务、合作协调、分析等。可见,心血来潮的冲动并不能保证创业的成功。在激情之余,创业者更多的是要面对即将来临的困难。他们需要充分意识到潜在的风险,并以从容、积极的态度应对。而这种直面困难的态度和解决困难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所以在校期间,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们不仅要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更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综合能力,如社会实践、机遇把握、领导组织等。根据水桶原理,它们汇聚而成的综合实力是创业者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此,创立该组织可以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一个有所依托的组织,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也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了解创业就业的新机会,为他们创新服务思路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同时,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业创业者之间提供了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为创业青年提供技术培训和政策支持。

1、整合社会资源,开创创业就业新局面。有利于吸收优秀的创业带头人和各企业优秀的人力资源,开展集创业、人才培训、就业和服务于一体的活动,真正帮助社会贫困群体提高生活的创造力和自我服务能力。这样可以改变过去仅限于“给予”的短期服务方式,而是在教会他们做什么和如何做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自我生存能力和开创能力。

2、开通各种服务平台,实现致富带头人之间、创业者之间在信息、资源和人才方面的全方位共享。成立协会后,将定期开展各种专家讲座、经验交流活动,通过网络、通讯和现场交流等方式,实现信息、经验、人才等方面的资源共享,提高创业者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4、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的目的。该协会要把大学生招募为协会会员,在培训创业青年的同时,免费接受大学生去听课,参加经验交流会等,提高他们创业和就业的技能。把大学生纳入人才库进行管理,优选一些愿意留在当地的大学生志愿者,推荐到企业和个事业单位就业。在当地公务员和选调生招考中,在人才库中优选人才。

5、为在读大学生提供免费的就业技能和创业理念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启发他们的创业思想。当地一些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在心理素质和经济能力方面较差,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通过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及假期下乡服务活动,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

6、为有创业意向的青年提供各种帮助,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一方面,知道有创业意向的青年进行创业的风险分析和创业计划的指导,帮助有成熟创业思想的青年在技术、国家政策和创业贷款方面的帮助,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总之,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创建一个创业服务协会,很有必要,也相当可行。我们将本协会创建成一个集创业、培训、就业和服务于一体的,为企业提供人才保障,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帮助,为弱势群体提高致富能力的一个长效运行的正规组织。

篇2:关于服务的重要性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王中林等16名人表联名提出“关于加快建立多元化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议案,经大会审议确定为重要建议交市政府办理。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安排,7月份,我委在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对该建议办理情况及我市养老服务现状进行调研。听取了市政府民政部门和部分镇建议办理情况介绍,召开了相关部门座谈会,实地察看了部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幸福之家、敬老院,并征求相关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要建议办理的基本情况

市政府高度重视该建议的办理工作,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明确市民政局为建议主办单位,并提出办理工作要求。市民政局成立建议办理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指定局老龄办专人负责办理,局办公室负责协调和落实,确保建议办理质量。对建议涉及的相关事项进行研究分析,认真落实和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对所涉及其他单位职能范围内的事项,及时加强沟通联系,共同研究分析,提出可行性的办理途径和方法。主动上门与代表沟通,介绍办理动态,进一步征求意见,并书面答复至每一位代表,代表们表示满意。

二、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现状及工作成效

截至目前,我市户籍人口27.58万人,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5.2万人,占总人口的19%,远超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的老龄化社会标准。预计到2015年,全市老年人将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剧,养老压力将不断加大,我市养老服务事业面临新的挑战。近几年来,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为原则,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初步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示范、民办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2010年,我市被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

1、领导高度重视,养老服务政策不断完善

市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把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扬中的重要举措,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投入,促进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2007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老年人优待和服务工作的通知》、《扬中市老年居民养老补贴暂行办法》等文件。2010年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将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列为十大民生工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开始启动。为促进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市政府不仅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同时在镇江地区还率先实施运营补贴,目前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已见势头。此外我市还建立健全老年居民养老补贴、尊老金、老年人医疗保障救助、老年人优待、为困难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等制度,使老年居民享受多项养老实惠,人民群众较为满意。

2、强化示范引导,机构养老建设力度逐步加大

机构养老在全市养老服务体系中起着基础性和示范性作用,发挥着政府的兜底保障功能。目前我市共有公办养老服务机构7家,包括1所老年公寓(市福利院)和6个镇区敬老院,床位总数1074张,占老年人总数的2.07%。近年来,部分镇区加大财力投入对敬老院进行改扩建,三茅镇投资近300万元扩建四期工程、建设特护中心,开发区投入400余万元在原址改建敬老院,改善了入住老人的生活条件。2010年三茅镇敬老院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模范敬老院,市福利院被评为省级养老示范单位,新坝镇敬老院、八桥镇敬老院被省民政厅评为省级文明敬老院。

3、突出发展重心,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初见成效

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各类社会化、专业化养老服务,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主要方式。从2010年开始,我市以社区(村)为单位,按照省评估指标体系“AA”以上标准,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市政府对达到省评估指标体系“AA”标准以上的一次性补贴2万元。至2010年底,全市已建成达标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8家,其中新坝镇立新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达到“4A”标准,获省级示范单位荣誉;城区以英雄社区为服务平台建立“虚拟(智能)养老服务中心”,覆盖12个社区(村);全市共有207户特殊老年人家庭享受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资金50万元。

4、探索多种途径,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开始启动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养老服务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吸引社会资本的关注。为推动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市政府积极引导,研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通过给予床位建设补贴、运营补贴,以及在税收和规费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吸引和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三茅镇由个人兴办的兴阳村老年幸福之家投资160余万元,环境优美,设施配套齐全,具有一定的规模,已于今年5月份投入使用;八桥镇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300余万元正在建设的天舜养老服务中心,将于今年10月投入使用;一些农村家庭也在尝试利用闲置住房进行养老服务,多元化的养老投入机制正逐步形成。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市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但与人口老龄化的服务需求相比还有不足之处,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不相匹配。具体表现在:

1、少数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滞后

一方面,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对社会老龄化带来的种种挑战认识不足,未能充分认识到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重要性,对这项工作重视程度、投入的精力和财力不够;部分村和社区干部片面认为建敬老院、服务好五保老人就是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对发展多模式的养老服务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认识存在误区。另一方面,受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传统思想的影响和子女担心受到不尽孝道的非议,相当多的老人即便无法居家养老,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不愿进老年公寓或敬老院养老,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

2、机构养老建设未引起足够重视

一是市福利院改扩建工程尚未落实。目前我市福利院(老年公寓)仅有96张床位(国家、省要求150张床位),配套设施、服务功能与上级要求都存在差距,也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急需选址重建。2007年市人大常委会曾将“关于市福利院改扩建”议案列为当年重要建议交市政府办理,但因选址和用地指标未落实到位,致使该工程被搁置。二是全市养老服务设施在城乡建设规划中体现不够,目前城区和各镇区一些养老设施布局不够均衡,服务半径不够合理,新的小区建设中缺乏居家养老设施和功能。三是各镇敬老院发展不平衡,部分镇敬老院建设和运行资金投入不够,设施落后;有的镇敬老院居住环境较差,没有独门独院,与其他单位混用,不利于安全和管理。

3、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宣传推进力度不够

由于缺乏深入的宣传引导,居家养老这一好的模式还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政府的投入机制、现有的服务能力、硬件设施等尚不完善。目前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主要是优抚、低保、五保等重点困难老人,更多的高龄及空巢老人还不能享受该项服务。部分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因为资金和设施、人员问题,还不能提供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

4、专业养老护理人员缺乏,养老服务管理、职业培训不够

由于目前养老服务收益低,其服务人员薪酬待遇水平也相应较低,有的镇敬老院的服务人员工资每月仅600元,加之工作辛苦,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目前我市的养老护理(服务)员主要为40-50年龄段的临时工和大龄农民工,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除市福利院在编人员普遍接受专业培训外,镇区敬老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只有1-2人参加初级知识培训,缺乏专业的护理员。现有部分护理(服务)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服务质量较低。此外,一些农村家庭式养老场所由于缺乏准入和审批机制,属无证运营,消防、饮食卫生、专业服务水平达不到要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三、关于完善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1、提高认识,不断集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合力

各级领导干部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发展养老服务的事业心、责任感,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摆上重要民生工程给予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健全和优化尊老爱老政策。广泛开展敬老爱老的道德教育,增强全社会和家庭敬老爱老意识,营造社会关心支持、个人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事业的良好氛围。深入做好居家养老的宣传推广,争取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逐步改变传统的养老观念,鼓励更多的家庭和老年人主动接受各项养老服务。

2、加大投入,充分发挥机构养老服务的示范作用

要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在养老服务上的公共职能,切实发挥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在社会养老服务方面的示范作用。不断完善与社会老龄化趋势相适应的养老财政投入机制,逐步增加对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财政投入,改善硬件设施条件。在医疗体制、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科学安排,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城镇“三无”老人、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加强管理,强化考核,提高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社会效益。要加快市社会福利院建设,列出时间表,尽快完成选址工作,科学确定建设方案,尽早开工建设。通过改扩建等措施,不断提升镇区敬老院“硬件”水平和服务功能,实现向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

3、积极作为,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一要制定规划、合理布局。将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结合新市镇、新社区建设,合理布局市、镇、村(社区)三级服务网络,科学配置各类养老设施。新建住宅小区要统筹考虑社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二要逐步建立完善居家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建立养老服务信息库,整合各类养老服务资源,运用信息网络手段,将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力量、社会各类中介服务优化组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提高养老服务设施使用率。三要研究制定我市居家养老服务规范、操作规程、收费标准等管理细则,保障居家养老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4、多元参与,鼓励扶持社会资金兴办养老机构

建立民办养老机构的建设标准和行业准入机制,强化监督管理。除按现有规定享受一次性建设补贴、床位补贴、营运补贴外,应进一步落实社会养老机构在用地、用电、税收、电视收视费等方面的具体优惠政策和措施,吸纳民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现有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和场所的检查,完善设施,规范管理,杜绝隐患。要加强对各级社会养老服务优惠扶持政策落实情况的检验考核,出台并落实长效监督管理机制,促使其发挥应有作用。

5、加强培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篇3:从阅览室服务谈服务育人的重要性

1 阅览室是为读者服务的公共主阵地

阅览室是供读者阅读思考的重要场所, 是为读者服务的主要阵地。良好的阅读环境能给人润物无声的环境熏陶, 使人的心灵洁净崇美, 从而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因此, 在开展阅览室服务时, 必须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1文化氛围

室内充满文化气氛, 会给人一种美感。一种启迪、一种感悟。目前, 迪庆民专的办学条件, 办学环境在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 特别是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校在办学经费较紧的情况下, 统筹考虑, 合理安排, 每年根据学校在校生和专业设置情况, 按广大学生阅读率来订购不同的学术、文化科技、生活常识、职业技能、法律知识等期刊和大量报刊, 为广大的读者提供了获取知识、技能的捷径。从而营造出启迪思想, 奋发向上的氛围, 令读者在学习之余放飞思想, 解读历史, 感悟人生, 接受美的熏陶。因此, 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目标是为读者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1.2 和谐氛围

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文环境的灵魂是人。阅览室的管理要牢固树立“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对走进阅览室的每个人都要一视同仁, 热情接待, 耐心解答, 尊重读者, 善待读者, 努力营造和谐氛围。要建立管理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和谐相待的良好氛围。

1.3 安静氛围

阅览室作为读者学习的公共场所, 需要安静的环境。然而, 这些年来, 这方面的工作一直未被足够重视。而部分读者 (三差生) 则以一种好奇的心态, 好玩的心情进入阅览室, 东走西望, 高声喧哗, 破坏了安静学习的氛围, 扰乱了公共场所的秩序。为此, 阅览室工作就要以礼为先, 引导这些读者, 尊重他人, 遵守公德为突破口来规范个人的学生, 生活习惯, 保持室内的安静氛围。

2 在实践中大胆创新阅览室的服务方式

阅览室工作的核心是服务, 是学校服务育人的重要窗口, 是读者阅读查找资料的直接场所, 也是开展读者参考咨询服务的重要场所。为此, 阅览工作要根据阅览室发展的形势和读者不断变化的要求, 改革创新服务方式, 更新服务观念, 深化服务内涵, 拓展服务范围, 提升服务水平。

2.1 分门别类的阅览服务

阅览服务是公益事业,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 招生班级的增加, 招生区域从本州逐年向省内其它州市扩展, 读者来自省内外, 多种民族、多种宗教信仰共存。为满足不同的专业和读者的需求, 近年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增订了各种报刊、杂志。要提高这些报刊、杂志的阅读量, 服务工作就要分类摆放, 方便读者。

2.2 实行开架借阅服务

实行开架借阅服务, 是公共阅览室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开架借阅是把外借与阅览的功能合为一体, 让读者自由进入阅览室, 在安静和谐的氛围中, 可随意浏览、挑选、阅读或借走书刊。开架借阅使读者如同鱼儿一样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畅游, 温馨舒适的服务, 宁静的文化氛围, 使读者感受到作为读者的尊严, 又使读者在课外之余体会一份轻松。通过这样的服务方式, 招引更多的读者, 期刊的借阅率明显上升, 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

2.3 增强责任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

要使阅览室发挥应有的公益功能, 工作人员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在网络时代, 知识更新快, 全国各省市发行的杂志、期刊种类多。要满足广大师生的借阅, 学校不可能订阅所有杂志、期刊。这样就要求工作人员常与读者沟通, 了解广大读者的爱好, 所需资料外, 还要在网络上随时了解最新动态并告知读者, 使服务工作真正体现“读者为本, 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上。

摘要:阅览室工作是学校服务育人的重要场所, 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因地制宜, 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中职教育服务育人的有效途径, 为学校的教书育人, 服从育人作出贡献。

篇4:关于服务的重要性

【关键词】社区卫生 药学服务 药师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1

药学服务是药学人员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包括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技术服务,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依从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实现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理想目标。随着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入,为实现基层医疗机构网络的建立,一级医院及部分二级医院逐步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轨,大量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筹划、建设、完善。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快速发展,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已逐渐被广大居民接受,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广药学服务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药物的临床使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1],有其必要性。

1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药学服务是患者的需求

随着医疗保险政策逐渐向社区倾斜。以北京为例,从2010年二季度开始,北京社区报销比例将由原来的70%提高到90%,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居民到社区就医。但是在就医人群中,绝大部分都不懂药理知识,治疗疾病用什么药怎样使用都是由医生决定,病人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判断医生用药是否安全有效。[2]开展药学服务有助于满足病人了解自身治疗状况的需求。

社区就诊人群中,老年人所占比例较大,2001年4月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65岁及以上人口为8811万,占总人口的6.%%,标志我国已进入“老年型’,国家。[3]药物治疗是老年人疾病防治的主要手段。大部分老年人由于文化程度、自身习惯等诸多因素,对药学服务的概念以及合理用药、用药安全等药学服务内容不甚了解;老年人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及易并发疾病,在药物的选择、配伍、使用等方面更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关于老年人合理用药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社区开展药学服务可以减少老年人用药后不良后果,提高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药学服务是社区临床医生的需求

社区临床医生被称为“全科医生”。英国皇家全科医学院对全科医生的定义是:在家庭、诊所或医院里向个人和家庭提供人性化、初级、连续性医疗服务的医生。在我国,全科医生要承担承担的责任是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不断建立,全科医生的数量需求也越来越大。2010年4月1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其中提出从2010开始3年内培养6万名全科医生,到2020年,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基本满足“小病在基层”的人力支撑要求。由此可见国家政策对于全科医生培养的倾斜,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目前全科医生的缺口很大。社区医疗服务人数少、工作量大使得社区医生无暇针对患者用药安全、注意事项等提供全面的药学服务。目前我国的社区医疗工作者中有大部分部分是之前服务在各科室的专科医生转做全科,只有小部分是由医学院校系统培训出的全科医生,在工作实践中,由于所学知识、专长及时间的局限,不能完全掌握各种的用药知识。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深入开展药学服务不仅可以满足患者合理用药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弥补社区医疗工作者自身无法为患者提供全面药学知识服务的不足,切实落实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于民的职责。

3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药学服务是社区药剂人员的职责

药师,是负责提供药物知识及药事服务的专业人员。药师是药物的专家,同时是解答市民大众有关药物问题的最适当人选。药剂师负责监察医生所处方的数种药物中有否出现药物相互作用;并根据病人的病历、医生的诊断,为病人建议最适合他们的药物剂型、剂量;指导患者服用药物时要注意的事项和服用方法。

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大部分药师的工作范围在药房窗口,主要工作职责是管理库存、调配处方。无论医院管理人员或是药师本人都认为照方配药,把好药品质量关,就是一个窗口药剂人员的全部工作职责。长期以来在这种模式的束缚下,药师自身的职责已经被弱化。临床药师是药学服务的主体,临床药学发展的要求和方向希望药师的工作“以病人为中心”。社区药师应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4],参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发挥专业专长,为患者切实提供规范、合理、个性化的药学技术服务,与临床医生共同提高社区医疗服务质量。社区药师有必要走出药房、走进临床、深人社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临床、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药学服务。

在很多美国人眼里,药剂师就是他们的健康咨询师,而目前我国公众对药师缺乏认识,主要原因是社区药师技术力量薄弱,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药学服务需求

4 开展药学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之下,社区卫生服务有了飞速发展,社区医疗机构转制、建立、人员配备日趋完善,患者就诊率也有大幅度提高,但就实现“小病去社区,大病去医院”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为早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建设,除了需要相关政策扶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社区医疗机构本身也要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服务水平,更多实现其职能,吸引就医人群。利用自身的药学专业人员的专长或寻求社会资源的支持开展药学服务,不断满足患者用药所需,可以说是一种提高竞争力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打破传统医疗模式,使得药学专业人员一展所长;也可以促使社区整合社会中有益资源为己所用,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世芳,辛大卫,张帆.新形势下社区药学服务模式的定位与发展[J].齐鲁药事,2007,26(10):604-607.

[2] 陶一众,许鸿生.关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药学服务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杂志,2004,3(3):39-41.

[3] 罗敏,左月燃,金宁宁,等.影响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5,5(l):29-32.

篇5:关于服务的重要性

强化人才服务机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重要性

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才观念的变革,要求我们的人事人才服务工作体系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管理的方式由简单性的单位化管理已经逐步向多元性的社会化管理方向转变,人才的所有权已逐步由“单位所有”向“社会所有”转

变。人才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就是要把“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省人才服务机构从2002年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后,健全了人事人才公共服务职能,为建立全社会充满活力并具有竞争力的用人制度提供强有力的政府保障和配套的社会化人才服务,形成社会化人才管理体系,构建了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新的运行机制。

一、人才服务机构的发展

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成立二十多年来,在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方面不断探索、实践,为“培养、吸引、用好人才”起到了推动和保障作用,始终是为政府的社会目标服务的。

(一)人才服务机构承担的使命。首先,在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以自身的服务功能推动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与政府的行政力量一道,培育着人才市场机制,促进了人才市场主体的形成,创造了宽松的市场环境,也为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其次,充分发挥了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主导力量。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主导力量,发挥了政府保障的主渠道作用,成为政府政令的忠实贯彻者,起到了在该领域政府想做而未能做到、由人才服务机构去探索、实践的作用;成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领域的开拓者,并以自己的规范服务引导了社会化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的使命始终是同政府的社会目标连结在一起的,是作为推动社会化人才服务、人才市场发展的工具起着重要作用。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看,人才服务机构不应当也不可能成为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纯粹市场化的社会组织和完全的经济利益主体。

(二)**人才服务机构体制运行状况。2002年12月,**省人事厅重组**省人才服务中心,完成了**人才市场与省人才服务中心剥离,**省人才服务中心由原来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改为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将政府人事部门委托或职能延伸的“人事代理”业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进行规范管理;将“人才配置”的业务实行面向市场的企业化运营体制。彻底改变了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格局,把两块业务在内部分开,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和分配机制,保障正常行使政府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提高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推进市场配置机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全省州(市)所有人才服务机构属于政府公务员制度管理体制或参公管理,少数人才服务机构正在研究两块牌子分开运作。

二、人才服务机构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

(一)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已形成。全省人才服务机构已基本形成省、州(市)、县(市、区)三级网络,共有120家。其中:省级1家(**省人才服务中心),州(市)级16家,县(区)级102家,行业系统(**省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1家。

全省人才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共有335人。其中:省级(**省人才服务中心)28人;州(市)级71人;县(区)级231人;行业(**省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5人。

(二)工作现状及业务范围。人才服务业务建设和工作的开展涉及多行业、多部门。从1984年起,在地方政府和人事部门的支持、扶持下,不断拓宽了职责范围,增强了业务功能。**全省人才服务机构的业务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目前主要承担着三块业务:

一是综合管理社会化人才服务工作

——综合管理性职能有:拟定社会化人才服务相关政策、法规;建立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社会化人才服务管理制度;监督检查执行人才流动政策法规情况;流动人员中突出贡献人员及优秀人才选拔推荐;省人事厅与省委组织部联合发文,制定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和未聘人员人事代理政策;与省民政厅联合制定自谋职业退役士兵推行人事代理机制;建立业务管理体系,确保政令畅通,直接、统筹管理和指导各州、市人才服务机构。

——日常性工作职能有: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人事关系咨询、策划、管理;建立社会化人才的人事关系;管理人事档案;建立人才数据库和业绩档案库;社会化人才工龄认定;计算和调整档案工资;人才引进、培训、配置和调整;大中专毕业生安置计划和就业安置工作;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的认定和晋升的申报;办理社会保险“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审批人事代理单位人员的退休;管理计划生育;管理流动人才公共户口;出具各类人事关系证明。

——开拓性业务有:整体性人事策划;选拔“省突”、“省贴”优秀人才;推荐评审各种政府奖励;科技基金申报;事业

单位新进人员实行人事代理及未聘人员人事托管;城镇自谋职业退役士兵人事代理;成立社保专门工作站;人才派遣“一条龙”服务模式等。

二是依法管理全省人才市场体系建设

管理和指导全省人才市场基本建设、业务建设、法制建设和队伍建设;拟定人才招聘、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管理的政策法规;监督检查人才市场依法运行;建立健全政府人事部门指导

和监管下的人才中介机构和国(境)外人才机构或组织进入我省人才市场的准入制度;各类人才招聘广告审批;全省人才市场及中介机构的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化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三是管理流动人员党建工作

目前,全省有5个州市人才服务中心成立党组织,管理流动党员3619名。经省委批准,2000年成立了“**省人才服务中心流动人员党委”,归属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直接领导和管理,开展党务工作,党委管理47个支部,1500多名党员;经省委组织部授权省人才服务中心党委,承办人事代理单位和个人因公或因私出国政审及相关手续;同时,党委正在筹备组建流动人员工会联合会。州市人才服务中心流动人员党组织在当地上级党委领导下开展党建工作。

三、人才服务机构实施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一条指出:设定行政许可,应当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发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第十二条“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中的第三项指出: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体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

从人才服务工作性质、承担的职能、职责及开展的业务来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所列事项。人才服务机构发挥的作用,为社会提供有保障的公众服务,并且是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和行业,已经成为社会人才管理的必需、人事部门不可或缺的职能管理部门。其从事的业务是政府职能的延伸,是政府管理系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才服务机构纳入政府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事部门理顺内部关系的需要,也是推进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的必需,符合发展方向。

(一)人才服务机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多年来,政府、社会甚至人事部门内部对人才服务机构的定位和认识是不到位的。认为人才服务机构是中介机构,形同“集贸交易市场”,做的是市场交易。其原因主要是从人才服务机构成立之初,因为与人才市场两块牌子一并运行,从事的业务偏重于市场经营,少于注重社会公共职能。时至今日,经济社会的变革、发展,社会公共服务需求日益突出,人才服务机构顺应历史发展,转变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不断探索实践、开拓创新、制定政策,去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化人才服务需求,去开拓适合社会需求的业务工作。其人事人才公共服务职能已远远超出了人事部门原先的设想和定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政府最终与市场的关系定位在两个基本职能上,一是强化市场管理,包括立法和执法;二是弥补市场缺陷,在市场手段失效的领域里发挥作用,包括宏观调控以及提供公共服务。具体而言,市场的缺陷不能解决总量的矛盾;不能解决无商业利益的社会公共服务(公共信息、公益服务)及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不能解决由于自发性而产生的盲目性、滞后性以及资源浪费问题。政府关注的目标应当是上述这些领域。对于人才的管理,离开这些社会目标,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将是一个严重的缺陷。

2、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的目标取向。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的作用及其组织形式的特点和功能要求:人才服务机构肩负社会化人才的管理与服务职能,“管办分离”,促进公共服务业务与市场化服务业务分开运行。对政府关注的职能则要接受政府的指导,成为不参与市场竞争的公益性服务主体;政府开办的人才市场则由行政行为转变为“实行面向市场的企业化运营体制”,并逐步改造为真正的“中介”,成为完全参与市场竞争领域的竞争主体,从利益和社会职能上与政府完全脱离关系。

(二)人才服务机构在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地位

1、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是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的组成部分。人才资源开发已成为整个社会性的责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更加需要强化和强调人才工作的协调发展,明确人才服务是整个人事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人才服务突破原有的工作模式,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赋予人才服务机构政府职能,建立统筹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全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化人才工作合力,使人才服务工作真正成为解决社会人才需求矛盾的工作部门,促进人才开发进入战略化、社会化的新阶段。

2、人才服务机构是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对外窗口。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是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社会化人事人才服务和管理工作。研究建立政府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才服务机构是具体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非公经济比重的增加的社会化人才服务窗口部门,在改革大局中,此项工作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及服务效果显得十分重要。

3、人才服务机构已成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主导力量。

——指导全省人才服务健康发展。作为政府管理机构,人才服务机构应着重研究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短、中、长期工作规划,针对社会热点和人才服务需求及时作出决策。例如,高校毕业生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人才服务机构应该加强此项工作,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问题;对社会各类人才实行规范管理,主动适应非公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制的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推行和强化人事代理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人才的合法权益。

——创建发展了人才市场体系。人才服务机构成立二十多年来,在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以自身的服务功能推动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与政府行政力量一道,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了市场行为,培育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市场机制,促进了人才市场主体的形成,创造了宽松的市场环境,为非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强化人才市场的管理与指导。对人才市场进行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促使人才市场健康发展。管理机构有责任严格遵守“市场管理条例”和相关行政许可法规,规范全省人才市场依法运作。强化市场管理后,管理原则是:国家级人才市场做好内引外联工作、省级人才市场起好龙头作用;地市级人才市场实行分类管理。

(三)规范人事人才社会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非公经济成份增长迅速,用人机制发生变化,由此产生大量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问题。人才服务机构有责任去大力发展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改进对社会化人才管理能力,把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管理和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能,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不断完善公共服务的内容,丰富公共服务的手段。在人才公益服务领域,要清理人事部门内部的事务性业务,强化公共服务的行政管理职责,建立公益性服务机制,凡能够或应当实现社会化服务的,都要纳入社会化统筹管理整体性的服务体系,运用长效机制实现政府的管理与服务的根本宗旨。

1、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提出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是人才服务机构所肩负的使命、职责所决定的,是社会对拓展人事人才工作的需要决定的。

——顺应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政府应该从发展的高度和思维去认识,为人才做好法律、法规、政策保障工作、提供必要的服务,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必要作为;承认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的发展历史,肯定其社会地位和存在的必要性,以及所负有的特殊社会责任。在当前形势下,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优势(政策资源、政府资源、社会资源、信息资源)以及职能优势,加速发展、健全职能、职责,优化和逐步完善工作机制与服务体系。根据我省及全国反映出来的问题,国家人事部应该从人才服务的发展趋势和有利于深入开展人才服务的角度去认识,研究建立有效的机制和规范的运行模式。

——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宗旨决定。我们在实践中提出,人才服务的根本宗旨是社会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为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建立新型的人事管理权与人员使用权分离的用人机制,促使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减少困扰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人事管理中的复杂事务;为人才结构合理配置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从根本上解除各类人才在不同所有制单位、不同类型经济组织之间充满活力流动而带来的后顾之忧;更好地盘活人才资源,促进社会人事人才管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完善人事管理机制,建立社会化人才流动行为的法律、法规,保护用人单位和人才的合法权益,协调好人才服务机构、用人单位、人才三者之间的相互利益和相互依存的互为关系,为社会事业和经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人事人才支撑。

2、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遵照:“一方面是要把属于政府人事部门委托或职能延伸的‘人事代理’业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进行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是‘人才配置’的业务实行面向市场的企业化运营体制”的管理原则,人才服务机构属于“人才公共服务体系”,这里提出“规范管理”,我们理解,应纳入到政府管理系列,归入政府人事管理职能部门,按公务员制度进行管理,确保正常行使政府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

3、理顺管理机制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经济管理体制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完善,将逐步消除制约人才流动和人才社会化管理的体制性障碍,进一步打破人才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和所有制等限制,疏通各类人才的流动渠道,建立完善的社会化人才管理机制,从而有效解决人才供需矛盾,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因此,需要现有的人才服务机构和工作机制适应改革的变化,对人才服务机构的整体服务功能和体系进行全面的梳理,建立健全社会需要的、符合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其服务功能。

篇6:服务态度的重要性

我们进过不一样的店铺,不一样的店主会有着不一样的服务态度。其实,想要店铺的生意红火,和店主的服务态度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如果您是一名店主,想要您的生意能够做的更为火爆,那么,需要坚持着进取的服务态度。

有时候,店家总是自以为很了解客户,看到没有购买意愿的人就冷眼旁,当客人走的时候,还会有种“我想的没错,他就是不想买东西”的得意。其实这种想法是会有所损失的,因为购物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的购物心理是能够培养和突然发起的。换句话说就是:只要走进小店的人就都有购物的意愿,即使不是主动的也是潜在的。

小东有一次去大厦里办事,午时还约了一个朋友,办完事情后看看时间还早,去了也是白等着,正好看见有间卖畅销书的小店,就随便进去逛逛、消磨时间。拿着书看的时候,他觉得店主一向看着自我,脸上渐渐觉得发烧,觉得实在不适宜,就要出去时偏偏外面下雨了,这下可真是留也不是,走也不是了。

就在这个尴尬的时候,店主拿了一杯咖啡走过来,说:“里面有座位,喝杯咖啡休息会吧。”小东朝店主的脸上看去,竟然没有看到一丝一毫的埋怨和不屑。那天午时,小东一向坐到雨停,出去的时候实在觉得过意不去,挑了2、3本书才走的。

小东之所以花钱买了书,关键是由于店主的进取服务。如果他真的什么,店主依旧会对他如春风,这就是进取服务的主旨。对于商家而言,引导、刺激消费无疑是目的,可是在不明确对方是否会消费的前提下,也要对其坚持不变的服务宗旨:保证客户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不让服务质量打折扣。

回到这个例子中来看:当天小东就算是没有买东西,这家小店和店主热情的咖啡也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就已经够了,从长远发展来看,对于潜在客户而言,一个深刻的印象或许比买了商品还更重要些,因为他可能会回头、甚至会将这样优秀的服务构成口碑传扬出去。

从消费心理来看,让一个人掏钱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无论是商品服务,或者是别的什么,只要能够打动他就好。其实你能够这样看待这个:对于一个客人而言,买与不买东西,你进取服务都不会影响自我和小店,并且总会有这样的客户存在,他们只是抱着看看的心态走进店里。

所谓逛街也就是这样的意思了,这些人你能够说他们没有购买的可能,也能够说他们有无限的购买可能,应对这种不确定性,你所能做到的也仅有:“买或者不买,我的服务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也许仅有这样才会将这种“无限的可能”激发出来。

篇7:微笑服务的重要性

服务于一线的员工是整个公司的形象和服务质量展示最重要的代言人。在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体现良好、规范、人性化的“微笑服务”能彰显公司的管理服务水平。微笑是不用翻译的世界语言,它传递着亲切、友好、愉悦。其实“微笑”一下并不费劲,但它却能产生无穷魅力。苏格兰的一句谚语:“微笑比电便宜,比灯灿烂”。微笑服务的重要性在于:

一、微笑服务能带来良好的第一印象.在服务工作中,第一印象表现为对服务人员的仪表、言谈、举止等方面的观察而形成的感觉。第一印象虽然短暂,但这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因为大多数客户可能不会有对你深入了解的机会,只有“一面之缘”。那么怎么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对你对公司对项目有一个良好的印象,微笑服务必不可少。

二、微笑服务能给服务工作带来便利,提高工作效率 在服务工作中,由于微笑的表情,员工很自然的使用温和的语调和礼貌的语言,这不仅能引发客人内心的好感,有时还可稳定人们焦虑急躁的情绪。而用户情绪稳定、态度配合,有利于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在服务交往中,微笑也容易给服务人员自身带来热情、主动、自信等良好的情绪氛围,可使工作者身心健康,可提高工作效力。

三、微笑服务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服务人员既是个人又代表公司、单位的形象,这两种角色彼此依赖又互为联系,如果每个员工能做到微笑服务,客人不仅会对服务人员产生良好的印象,而且会将这一具体的感受升华到对公司的认可。反之,如果服务人员表情冷漠,不够主动、热情,客人会认为该服务员态度不好,同样会影响到公司的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享受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争取以微笑服务等特色服务赢得更多人的青睐。所以微笑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我是员工我微笑

篇8:关于服务的重要性

服务理念在国外企业比较受到重视目前,国内的一些企业也越来越开始对服务表示重视了,深知优质的服务可以成为最好的广告,可以赢得更多的认可,继而带来更多的效益。以目前各大电商为例,他们的商品并无太大差异,而核心竞争力除了价格恐怕就唯有服务了,顾客更青睐于质量有保障,购物无风险的商家。

图书也是商品,也要通过流通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图书连接着作者和读者,因此,作为策划编辑应该分别针对作者和读者的不同特点提供不同的服务,以服务赢得作者和读者的充分信任,建立长期的信任合作。

2 服务的方法及实例

如何为作者和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呢?这里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注意服务的方式方法,服务是为了使我们的工作得到进一步的认可,要让收到服务的人感觉贴心与感动,如果是感觉画蛇添足、或者虎头蛇尾不但会起不到好的效果,甚至还会走入另一个极端。因此,策划编辑要想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还是要动一番脑筋的,以下我主要介绍需要引起策划编辑重视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周到、持久、诚恳,希望能给策划编辑一些启示。

2.1 周到带来认可

作者是我们出版工作最亲密的合作伙伴,为我们提供出版的前提,因此,为作者做好服务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工作。对于作者的服务从选题策划阶段就已经开始。但是图书进入市场后,对于作者的服务工作往往容易被忽视,以下我就针对这一阶段谈谈对于作者服务工作的重点。

首先,当图书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检验之后,策划编辑应该将读者们的评价,以及社会的反响反馈给作者,当然,这些反馈应以正面反馈为主。所谓的正面反馈,并不是说只是“报喜不报忧”,而是指中肯、有指导、有借鉴意义的反馈。作者写作图书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出版的目的是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因此,越是有人关注图书,作者就会越欣慰,所以,作者往往会关注于有关图书的评价,策划编辑如果能收集到有关的信息,可以及时反馈给作者,帮助作者达成心愿。其次,通过与作者的合作,策划编辑对于作者的研究方向以及兴趣爱好都会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策划编辑可以在出版相关图书的时候,为作者也提供一本,以方便作者阅读,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作者的需求,在有条件的时候我们如果可以给予满足,那么作者也会深刻的感受到贴心的温暖。

不单作者是我们周到服务的对象,对于读者我们同样也应该提供周到的服务。服务做得周到了对于图书的销售、品牌的形成、口碑的建立甚至选题的确立都会起到好的作用。以下我对提供读者服务的方式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首先,最好能够针对不同的读者提供不同的服务,也就是个性化的服务。策划编辑要想掌握每一位读者的需求可能会有些困难,可以先从一些大的团体做起,了解他们之前购买过哪些图书,对哪些图书感兴趣,当出版了某类图书时,有针对性的为他们提供图书目录以及图书介绍,为图书做好宣传。其次,应该努力想办法为读者提供更为便捷的图书购买方式,对于团体购买行为,应努力为读者争取尽可能大的优惠,使读者能享受到更多的周到服务,让读者对于出版社有一种良好的认知,对于出版社形象的宣传以及后续图书的销售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读者有的时候其实也是作者,优质的服务会得到他们更多的认可,这样也会有利于策划编辑日后工作的开展。

2.2 持久赢来信任

作者是我们终生的合作伙伴,读者是我们最好的宣传团队。要想赢得他们的信任,持久的服务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里我主要介绍两个表格:作者数据库表格、读者数据库表格。

作者数据库表格应包括作者的研究领域、年龄、学历,以及兴趣、爱好等,做成表格,然后将每一次与作者的联系时间记录在表格中。

策划编辑可以依照表格将每一次与作者的交流记录下来,并在作者生日以及重大节日送上问候,可以是给作者直接电话或者是给作者发一些电子贺卡,让作者切身的感受到策划编辑对于他们的持久的关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给予贴心的关怀,人与人的交流源于心与心的沟通,和作者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是策划编辑应该努力完成的工作。

读者数据库表可以不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比较大的读者团体,对于这些团体的基本信息有一个记录,包括读者群的名称、读者人数、阅读方向、曾经的购买记录以及每次与读者的联系时间……

建立起这个表格之后,就要有针对性的根据读者的需求方向送上个性化的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要按照表格持续的完成此项工作,时时检查自己是不是有读者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是否有合适的图书没有向读者推荐。另外,在一些节日也应邮寄贺卡或发电子贺卡对读者进行祝福,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我们服务的热情。

2.3 诚恳获得成功

策划编辑要想将服务做得让作者、读者满意,做到待人以诚,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工作理念,出版图书不能停留在为了获利、为了扬名,如果目光短浅,那么工作势必会局限,也就不能做到“诚恳”,作为出版者应该站得更高远一点,把目标放得长远一些。策划编辑的工作本身就是为了传播科技、弘扬文化,为了能使更多的人的知识文化水平有所提高,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出版工作应以高尚的出版目标为工作理念开展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策划编辑如果希望作者、读者感受到我们的诚恳,那么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不可以急于求成,无论是跟作者约稿、还是跟读者推介图书,都要留给他们足够的思考时间,允许他们对自己有一个逐步的认知、了解、信任的过程。策划编辑必须清楚的明白:欲速则不达。如果策划编辑急于求成不光会使得事情的发展背道而驰,还会给作者、读者留下“急功近利”的错误认识,使得我们原本美好的初衷化为乌有。

策划编辑诚恳的服务还来源于感同身受,策划编辑要多进行换位思考,试着站在作者、读者的位置上来思考问题,这样才能理解他们、才会设身处地的为他们做打算将服务做得更加到位,更加能赢得他们的认可。例如,作者跟策划编辑有时会签订印数稿酬,那么策划编辑就应该多为作者着想,作者一方面希望获取更多的报酬,毕竟写一本书并不容易,付出了很多的辛劳,另一方面稿酬的增多也源于图书好的销售说明图书收到了读者的欢迎,这也能让作者感到欣慰。所以,策划编辑不应等作者催促就尽快的结算稿酬,让作者尽快知道这个好消息,共同分享胜利的喜悦,因为这是策划编辑和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样一来,我们帮作者实现了书稿应有的价值,作者也会对我们的工作给予认可。

总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建立在诚恳的基础之上,彼此之间更需要多一分的关怀和问候,策划编辑应该努力的做好服务工作,维系与作者、读者的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

参考文献

[1]方卿,姚永春.图书营销学教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2]格罗斯.编辑人的世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

上一篇:平衡计分卡考核办法下一篇:优秀范文我的老师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