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户救助申请书

2024-08-02

农村贫困户救助申请书(精选9篇)

篇1:农村贫困户救助申请书

8.单亲家庭贫困生补助申请书范文

9.贫困生补助申请书100字

10.幼儿园申请贫困补助的申请书

篇2:农村贫困户救助申请书

尊敬的辅导员:

你好

我是来自XX市程XX的一个小村里,家里一向都以耕种作为家里的主要收入,有十亩多的地,全靠父亲耕种和偶尔的在镇里做工来维持生计。家里有六口人,由父母抚养我和妹妹两个人的成长,现在家里还有70多岁的爷爷和奶奶,身体欠佳。爷爷去年(2012年)暑假时因出车祸致使现在留有后遗症需啊哟靠药物维持,奶奶体弱多病,没有任何劳动力!由于家庭经济较困难,我从高中起,就开始利用暑假在外面打零工,来赚取下年的生活费,以此来减少家里的经济负担。现在在大学也经常利用双休日做兼职,来贴补我在大学的生活费用,但是大学学费的昂贵,再加上现在妹妹也上了高中,家里的经济负担突然加重!光靠种农作物已不足够支撑家里的开支和我与妹妹的学费,再加上爷爷现在身体状况欠佳,行动不是很方便,使家里的经济状况更是雪上添霜!

今年,由于天气原因,大部分农作物被干旱,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使本来就困难的家庭更是捉襟见肘,父亲为了我和妹妹的学费不得不外出务工(浙江绍兴),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母亲一人身上另外母亲还必须给妹妹洗衣做饭,很是辛苦,在暑假的这些日子我深深体会到了母亲的艰辛与不易,让我感受到了这么些年父母为了我和妹妹两人所付出的一切,我很想帮助父母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现在有了政府和学校对贫困学生的这些扶持的政策,我希望通过这一途径暂时缓解一下家庭负担,作为一个大学生,生活的磨难让我明白为人儿女的责任,我知道这些钱只是暂时的,我所要做的是通过这个机遇,更快的充实自己和武装自己的头脑,更快的适应变化愈来愈快的社会,所以希望国家能够给与我帮助,帮助我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努力学好医学知识,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希望能在今后帮助家里解决经济负担,同时也能为我们社会和国家做一点我微薄的贡献。

我恳求校领导能在生活上给予我一定的帮助,目前的困难作为仍在身处象牙塔的我确实难以解决。如果校领导批准了我的申请,我一定在为数不多的日子里,顽强拼搏,争分夺秒,以出类拔萃的成绩来回报母校给予我的关爱。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篇3:黑龙江农村贫困人口社会救助研究

国务院扶贫办公室在2014年10月14日介绍, 从今年开始, 国家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10月17日也是国际消除贫困日。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和华中师范大学在2014年10月17日首届“10.17”论坛上联合发布了《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 (2014) 》。报告认为, 随着中国扶贫开发进入“啃硬骨头”阶段, 减贫难度更大, 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反贫困的成效是十分显著的, 已带领6亿多人成功脱贫, 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制定的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目标的国家, 为人类减贫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但是我国的反贫困事业尤其是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报告指出, 按照新的扶贫标准, 截止到2013年底, 我国贫困人口仍有8249万, 其中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有西藏、甘肃、贵州、新疆、云南和青海6个少数民族比例较高的省 (区) 。

目前, 全国共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 83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片区贫困县, 12.9万个贫困村, 如果参照国际标准, 我国贫困人口还有2亿。贫困规模大, 贫困面广, 贫困程度深, 仍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此外, 当下的贫困表现出结构复杂, 致贫原因多样, 并呈现出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单维贫困到多维贫困、静态贫困到动态贫困、短期贫困到慢性贫困的新特点。从贫困人口的分布看, 我国剩余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于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残缺、增收产业薄弱、文化习俗落后的区域, 且更加分散, 导致扶贫难度随之增加。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是突出短板, 解决贫困问题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在6年多的时间里使这样庞大规模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是党和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 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 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这不仅要求政府扶贫的投入更加庞大, 也要求社会扶贫加大投入力度, 进一步增强社会扶贫在扶贫开发中的成效。而黑龙江作为一个农业大省, 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问题就更加突出, 在全国“啃硬骨头”的大背景下, 黑龙江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愈加凸显出来。

二、黑龙江省农村贫困人口的规模

黑龙江省不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 但是贫困发生率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并且囿于黑龙江省自然、社会、经济等诸多条件的限制, 使黑龙江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面临着巨大困境。

根据2013年度的《黑龙江统计年鉴》, 黑龙江省2012年末总人口达到3834.0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2181.5万人, 占总人口的比重是56.9%, 乡村人口1652.5万人, 占总人口的比重是43.1%。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是271.9万人, 农村五保供养人数14.6万人。则最狭窄的贫困人口总数是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与农村五保供养人数之和, 即286.5万人。则贫困率是贫困人口与总人口的比率是7.17%。全国总人口2012年末135404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71182万人, 占总人口的比重是52.87%, 农村人口64222万人, 占总人口的比重是47.43%。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012年2143.5万人,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344.5万人, 农村五保供养人数是545.6万人。最狭窄的贫困人口总数是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和农村五保供养人数之和, 即8033.6万人, 则贫困发生率是5.933%。

通过对黑龙江省贫困发生率与全国贫困发生率的粗略测算, 黑龙江省的贫困发生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村贫困发生率要高于城镇贫困发生率。在上述预测中更多地是综合城乡考虑, 实际的农村贫困发生率一定高于上面的值。如果我们用最保守的贫困发生率7.17%为基础计算贫困人口的规模, 黑龙江农村人口1652.5万人, 则黑龙江农村贫困人口至少是118.5万人, 这是最保守的数字。这样的规模数字, 还有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贫困发生率, 都表明了黑龙江农村反贫困的艰巨任务, 而对农村贫困人口进行社会救助则是必然的重中之中。

三、目前黑龙江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

一是生活社会救助。主要是为了保障贫困农民的最低生活需求, 由农村五保供养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组成。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是指对符合《农村五保供养条例》规定的村民, 在吃、穿、住、医、葬 (未成年人是“教”) 等方面给予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它的供养对象是符合“三无”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它的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二是生产社会救助。它的救助对象是有一定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农民。救助内容主要包括政策扶持、资金扶持、科技和信息扶持等。三是医疗社会救助。它的救助对象是贫困人口中的患病者在实施了医疗保险后仍不能支付医疗费用的那部分人。主要是为了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 为农村贫困人口中的患病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这些救助制度的实施, 对农村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 如救助范围狭窄、救助内容过于侧重绝对贫困、救助形式单一等等。

四、黑龙江农村贫困人口社会救助的对策分析

(一) 重视对农村贫困人口的教育救助

从世界范围看, 社会救助的理念不断在更新和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的社会救助仅关注人们物质生活内容的局限, 为贫困人口提供能够自力更生的能力和途径是更为根本的救助内容。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最重要的方式必须纳入到农村社会救助的基本框架中, 并且给予高度的重视。对农村贫困人口的教育救助要分层次进行, 针对不同的贫困人群设计不同的教育救助内容。其中, 针对学龄儿童的教育救助是基础, 为了不让孩子们陷入贫困代际传递的陷阱, 必须重视其精神层面的救助, 增加他们的知识, 尽可能地赋予他们自救的力量。只有通过系统的教育救助, 孩子们才可能不被保守落后思维禁锢, 使他们摆脱物质贫困所催生的精神贫困, 在人格、能力方面不至下坠。另外, 也可针对其他年龄段贫困人群给予相应的技能和知识培训, 以提高他们谋生的能力。

(二) 增强农村社会救助对象及救助标准的透明度

在实践中, 有许多农村的贫困人口根本就不了解有哪些救助政策是惠及于他们的。普遍对于救助政策的具体内容, 获得救助的程序, 获得的资格怎样确定, 救助标准又如何等问题模糊不清。这些现实导致农村社会救助的政策效果受到巨大影响, 甚至出现了一些干部冒领贫困人口救助金的现象, 造成了本就有限资源的浪费, 所以我们一定要对申请社会救助遵循严格的程序, 有关部门和机构根据贫困线标准对低收入者进行详实的生活状况调查, 避免资源被一些谋利的群体私吞私占, 保障社会救助资金的最有效使用。另外, 要鼓励社会各界对农村贫困人口进行捐赠和帮助, 以扩充救助资金来源渠道与规模。

(三) 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医疗社会救助的投入力度

在我国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远远落后于城市, 黑龙江省亦不例外。这种客观现实导致的结果是, 一方面, 农村居民治疗疾病的费用要比城市居民昂贵得多, 在全国普遍“看病贵、看病难”的大环境下, 农村人口尤其是农村贫困人口所能得到的医疗保障更是少得可怜, 在农村“小病不治、大病等死”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另一方面, 农村低收入人口相对较多, 他们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部分, 往往可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此, 增强财政投入力度, 平衡医疗供需, 提高医疗救助水平, 加强农村基础医疗设施建设等是黑龙江农村贫困人口社会救助的重要内容, 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迟宝旭, 刘家富.黑龙江省农村贫困的现状与成因[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4)

[2]路静.社会保障视角下的反贫困探析[J].法制与社会, 2010 (4)

[3]王曙光.中国的贫困与反贫困[J].农村经济, 2011 (3)

[4]陈梁.新时期黑龙江农村反贫困问题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 2006 (6)

[5]林洪涛, 孙浩进.黑龙江省农村贫困地区农民的脆弱性风险及对策[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

[6]黑龙江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篇4:农村反贫困战略中的社会救助策略

摘 要: 农村摆脱贫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救助的价值追求与反贫困的目标高度契合,成为农村反贫困战略必须坚持的正确选择。剖析现有策略的不足,通过分析《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规定提出:完善社会救助法律链接;均衡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联动社会救助与就业机制;严格审核救助资格,实行分类施保和动态管理;拓宽救助资金来源渠道,健全资金监管制度。使社会救助策略在推动农村反贫困中发挥最大功能。

关键词:农村反贫困;贫困人口;农村社会救助;救助对象

中图分类号:F3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5)02-0107-06

地域条件的限制和自然灾害的侵袭,造成了中国农村地区存在着大量贫困人口,暂时摆脱了贫困的农民,也存在着因疾病、灾害等因素重新贫困化的问题。因此利用社会救助策略缓解贫困农民的生存问题,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选择。社会救助策略在推进中展现出了与维护农民和农村权益高度契合的理念,国家应该一如既往地贯彻执行,同时面对新形势下的反贫困适时做出路径调整。

一、农村反贫困选择社会救助策略的必要性

贫困一直是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顽症。中国的贫困多集中在农村,而农村贫困又直接影响到农民安全。农民安全是农民作为社会主体存在的条件,又是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只有农村逐渐摆脱贫困,农民的生存权利得到保障,农民的利益和农村社会的利益才能实现。

(一)社会救助是维护贫困农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必然要求

社会救助,是作为政府的责任而长期存在,体现了一种积极的救援性能。概括起来是指国家对遭遇灾难、失去劳动能力或者收入低于最低生活标准的公民给予特质救助,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项社会保障机制[1]。社会救助蕴含着浓烈的人道主义,目标是救危助贫、帮扶脆弱群体。

生存权是人权的应有内涵,是社会个体基于本能,自然孕育出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权利,也是社会救助立法的理论基础。社会救助的价值理念具有普遍性、平等性与公正性;普遍性是把社会救助作为最低层次的保障形式。公民只要遭遇困苦,为了维持基本生存,就拥有从社会获得法定援助的权利,相应的,国家就负有维持其基本生存的义务;平等性和公正性是指中国公民都具有平等地享受社会救助的资格,这是一种国民权利的体现,也是社会救助策略实践的立足点。社会救助的理念特征与农村反贫困维护贫困农民生存权的目标是一致的。

发展权其本质也具有扶持弱者的含义。农民发展权属于农村集体人权,是个体发展权在主客体融合中实现的一种集体方式[2]。农村反贫困的理念正是从农民生存权向农民发展权的转变,社会救助的初级阶段和表层含义是给予贫困人口、受灾群众的一种救济,而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救助在提供生存权保障的同时,无形中也使贫困农民的发展权得到了培育。

此外,由于多元化的致贫原因以及贫困状况与制度设计、效力评估之间的复杂关系使得农村反贫困不可能一蹴而就,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的群体、地区、救助领域以及临时性的紧急事件上不断寻求平衡与完善。社会救助的历程终究会被归结在农村反贫困的历史之中,社会救助成为保障贫困农民可持续生存权、建构贫困农民发展权和提高农民整体权益的必然要求。

(二)社会救助是推进农村反贫困的现实需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从未停止过农村反贫困的进程,阶段大体分为四个,1949-1977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探索扶贫过程;1978-1985年,制度变革带动下的缓贫阶段;1986-2006年,以专项规划促进扶贫开发阶段;2007年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进行城镇化建设[3]。在农村反贫困过程中,伴随有社会救助政策的重要作用,见表1。

农村贫困是民生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尤其我国农村属于多维度贫困状态,即除了常规的致贫原因,还有从业能力或就业机会的缺失。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反贫困坚持以经济政策为主导,社会救助策略只是作为一种辅助的选择性角色。但随着整体经济状况的扭转和农村反贫困效果的逐步提高,经济政策不再是解决农村贫困的一贯主导选择,甚至亦有其解决不了的难题。经济政策与社会救助策略的不同步与不平衡,已经限制了反贫困的进程,而注重生存、发展能力和就业机会的社会救助策略,是在新时期反贫困需求下做出的正确选择。

二、农村反贫困战略中社会救助策略的问题剖析

由于分割的城乡二元治理结构,社会救助在城乡的外延资源不尽相同。农村社会救助需要在发展整体性救助的基础上,清晰地认识到农村的特殊性。因此,对农村社会救助问题的分析是农村反贫困的基础性工作。

(一)实施不足的表现

社会救助不仅能够化解农民的生存危机,而且发挥着一定的减贫作用。但是,由于这些策略在运行中仍有一定的薄弱环节,使其反贫困的功能梗塞。具体表现为:

1.“五保户”供养水平未达标。截止2013年底,五保供养制度基本覆盖了农村地区,但多数地区并未达到五保供养标准。供养条例规定五保户的实际供养水平不得低于一般群众的生活水平,即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消费水平[4]。据《2013年中国民政统计年鉴》统计:2012年,全国农村五保供应平均标准为4 060.9元/人,而实际支出平均水平为3 496.6元/人,并且全国仅有山西、福建、陕西等10个省区的平均实际支出超过了各地方规定的供应标准。在条例颁布以后,无论是国家规定的标准还是地方制定的硬性指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没有落实到位。

2.“特困户”救助的执行问题多。“特困户”的称谓在政策中一直没有科学的定位从而影响到救助的现实开展:一是对于救助对象“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的限制条件未尽明确,在执行中存在盲区;二是特困救助制度透明度较弱,尤其在个别偏僻的农村,特困救助更是处于似有似无的半封闭状态,使遭遇困难的家庭或人员不知晓救助途径;三是近年来,国家对于“特困户”的救助经费数量和标准都在逐步提高,但实施救助后“特困户”的生活水平较普通居民仍然较低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变。

3.最低生活保障的获保标准和资格精确度不高。首先,通过2009-2013年全国农村平均供应标准占该年度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比例和实际人均救助水平占该年度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比例(见表2),显示出农村低保获保标准和受保程度均偏低。其次,村级管理中低保资格的界定和更新不够规范。由于界定收入多寡在执行中标尺难以把握,所以,村委会在审核受助资格时未严格参照公开的、民主的规范要求,出现了一户低保金几户分领、暗箱操作、错助和漏助等问题[5]。此外,已经暂时脱贫或者缓贫的群众始终拥有救助资格,而处于贫困线边缘,随时可能因各种因素而陷入贫困的对象,因为救助名额有限而受到的关注较少[6]。

4.农村医疗救助的资金供应不足和救助监管滞后。农村医疗救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都已广泛开展,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一,救助资金水平偏低,人均筹资较少。目前在全国70%的地区,救助封顶线低于1万元,人均入院救助费仅在1千元左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期望的一种普惠性的医疗保障,但由于个人缴费率和人均筹资标准低,对于重大疾病患者也只是杯水车薪(见表3),医疗需求量扩大的同时也对资金供应提出要求;第二,救助的监管体制未及时跟进,导致医疗救助效率降低。而且民政部门缺少其他部门的配合,医疗救助与其他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机制也亟待建设与规范。

(二)制约因素分析

社会救助作为农村反贫困的重要举措,各项制度设计都起到良好的效果,但存在的不足表现还是反映出其运行受到制约。那么,如何促进救助策略为民造福,需要化解关注链接规范、资金保障和监管落实三个关键制约因素。

1.救助规范急需下位链接跟进。《社会救助暂行办法》颁布之前,我国没有统一的社会救助法律,没有对社会救助的权责分工给予明确的界定,导致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缺乏精确标准。一项法律制度的建立往往都是先以立法机关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先导,再以管理部门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为条件,最后才由相关组织付诸于实践;即地方需要以国家法律和政策为指导,根据各自实际制定相关下位指导性文件,形成法律制度的链接,继而完善制度体系。《社会救助暂行办法》颁布之后,地方抓紧制定实施细则应成为救助策略推进的当务之急。

2.社会救助基金筹措机制单一。社会救助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和社会筹集,外加少部分国际援助。近年来,政府的救助拨款数额一直呈上升趋势,但与现实需求比较仍供不应求,资金匮乏已是社会救助的突出问题。从财政拨款作为救助资金来源的主导来看,财政预算中社保基金比例增长迅速,可是政府的财政预算资金需要支出的社会保障领域广泛,单纯救助资金所能分到的比例还会受到其他领域的限制[7]。社会筹集资金来源于社会捐赠和福利彩票的收益,其持续性和稳定性稍差。此外,在地方上还存在救助资金被挤压、挪用的现象。社会救助资金筹措机制的单一已经束缚了社会救助的步伐。

3.社会救助的监管制度缺位。首先,在救助主体的监管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救助工作完全依赖于形式上对责任主体的限制和个人的道德约束。使得现实中存在不少的“人情保”“关系保”现象,甚至救助资金在发放过程中还出现私自挪用、侵占、贪污等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了救助效果和政府公信力[8]。其次,在救助资金的管理方面,各级财政和其他部门以及其所属单位职工的捐款均由各部门自行管理和确定救助对象自行发放,企业和其他救助捐款由民政部门管理并负责发放。这种多主体的救助资金自行管理和使用,缺乏统一调度和监管,容易滋生徇私舞弊。

三、农村反贫困战略中社会救助策略的完善路径

社会救助策略在推行中展示出了反贫困的特性和较强的扶贫功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颁布,将以往成功的救助工作经验上升到法律制度的范畴,也为今后救助职责的正确履行、救助工作的规范操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为了更加有效地推进实施,需针对策略运行中的不足之处,给予修补和加强,提升策略的可执行性和实效性。

(一)遵循《暂行办法》的规定,完善社会救助法律链接

立法的意义不仅在于对社会救助的权威性规范,更在于实现政府、社会及个人之间合理的权益分配和责任承担。《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的保障功能,对弥补错助、漏助、救助不到位、救助对象动态更新不及时等情况起到规范作用。地方应该在国家立法和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完善社会救助的下位法律链接:第一,逐步提高立法层次。使社会救助的规范不仅仅限于“通知”“办法”“意见”等,适时推出各项社会救助条例,立法层次的提高可以增强规范的权威性和社会对救助工作的重视程度;第二,在城乡一体化的改革背景下,在法律上保证城乡统一的制度设计,以便在统筹考虑、整体设计、循序渐进的原则下,促进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地方立法要挖掘救助规范的纵向深度,对社会救助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分别规范,提高法律法规的针对性[9]。

(二)均衡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联动社会救助与就业机制

一直以来,我国的反贫困战略主导是经济政策,诚然农村反贫困取得成功离不开经济政策的支持,但是以增长利润为目标的经济政策与反贫困的目标还是有一定的差异,而社会政策的理念则应更为重要(见表4)。

在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依然是最重要的目标,但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或增加一系列社会问题,因而需要发挥社会政策调节器和缓解阀的作用。以经济政策为基础,实施社会政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这应是社会救助工作需要完善的路径。

社会救助推动反贫困最有效的办法,是促进和指引贫困人口完成最大程度的就业。长期以来,救助的重心都放在解除生存危机,对激活救助对象的劳动能力,促其重返劳动力市场方面缺少有效的政策,生存保障与就业促进缺乏联动[10]。因此,需要根据贫困人口的劳动力状况,制定就业援助方案,给予被救助者劳动自救的必要手段、能力或机会来帮助其完成自救。此前实施的个别就业援助计划,着力点主要放在城镇,认定的援助对象也未指向农村贫困人口,相关的政策也极少向农村延伸。随着农民土地经济功能的弱化,仅凭承包地经营已经难以满足农民的多元化开支。因此,在农村扶贫开发政策中推行就业援助,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援助制度是救助工作的重要路径选择。

(三)严格审核救助资格,实行分类施保和动态管理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要准确把握救助对象的真实状况,那么可在调查中把贫困人口划分为长期性、暂时性和边缘性贫困,增强救助工作的针对性。社会救助结合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区别对待,避免救助标准“一刀切”、救助模式“一元化”,遵循分类施保的原则:第一,对长期性贫困家庭要重点关注,优先纳入救助范围。这类家庭主要是无劳动力或者主要劳动力长期患病,导致家庭的基本生活无法维持,对他们的救助应当是优先和长期的。第二,对暂时性贫困家庭提供临时性救助,侧重生活救助兼顾生产性救助。这类家庭多是抵抗风险能力脆弱,遇到突发性事件导致的暂时性贫困。对于这类家庭,有利的因素是劳动力尚存,首先对其再生产能力进行评估,然后确定救助的内容、救助方式以及救助期限等,在生活救助以外适当提供生产性相关优惠措施。第三,对边缘性贫困家庭要侧重与各类专项救助结合。这类居民共同特征是家有老人长年卧病或子女处于受教育阶段等,家庭拥有劳动力,但就业渠道少。对于这类家庭,应该在贫困性救助的基础上,实施医疗救助与教育救助和就业援助相结合。

此外,在救助资格的确定上,要坚持动态管理的原则,即对纳入救助范围的农户,要根据收入变化适时调整保障水平,对已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农户和生活境遇急转且符合了救助标准的要及时更新,动态掌握救助资格,这样来保证救助制度是去救助“真正贫困”的对象。

(四)拓宽救助资金来源渠道,健全资金监管制度

长期以来,救助资金所依靠的财政补贴并不能满足救助工作的需求,增加补贴又意味着加重政府负担。如果成立社会救助基金,委托专业性的资金管理公司运作基金,实现保值增值,并可持续利用增值部分为社会救助提供资金,建立一种有效的造血机制,则可以成为长期依靠的金融手段。此外,国家应倡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如捐赠、设立帮扶项目、创办服务机构和提供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针对于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以及费用减免等支持政策。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社会服务,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现代合同方式等,把便捷的、适当的社会救助服务转移给社会力量承担,这些都是用以缓解救助资金紧缺的有效机制。

救助资金的监管是《社会救助暂行办法》颁布后的一项关键工作,建议由民政部统管,加强财政、审计部门监督和社会监督,以保证救助资金的正当使用。具体而言:第一,建立廉洁高效的救助管理体系,财政和审计部门形成监督合力。负责救助的主管部门,积极调研关注贫困人口的生活需求和救助物资的供给情况;财政和审计部门要严格把关救助资金的拨入与支出,做到专款专用、专户专用;民政部门还要和纪检、监察部门高度配合,跟进救助过程中违法违纪行为的追究机制。第二,确保社会救助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及时向社会公布救助政策法规和救助项目、资金安排、救助程序等情况,提高救助工作的透明度。救助人员要认真听取群众的反馈意见,根据合理的建议对工作进行适度的调整。做到不仅接受群众的监督,更要集合群众的智慧来共同做好救助工作。

四、结 语

通过社会救助策略推进农村反贫困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实现三个渐进的目标:其一“保基本”,以制度的落实保障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需求;其二“兜底线”,着眼于社会救助体系尤其是专项救助的建设,减少贫困因素,减缓贫困程度;其三“促公平”,健全劳动从业机制和就业援助制度,帮扶贫困人口自我积累与发展能力增强。“保基本”与“兜底线”最终都是为了解决困难群众就业创业、自立发展的后顾之忧。三个目标逐步实现,社会救助推动农村反贫困的目标才能彻底达到。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240.

[2] 李红娟.论中国农村土地权利冲突及对策——以农村土地发展权为视角[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5-16.

[3] 张磊.中国扶贫开发政策演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3-8.

[4] 王丽华,孟湘宏. 反贫困视觉下的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安排[J].甘肃社会科学,2012(2):46-48.

[5] 刘养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问题与对策——基于甘肃省的调查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5-36.

[6] 何银花.浅谈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11):18-19.

[7] 禇福灵.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科学架构的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0(1):59-62.

[8] 陈成文, 罗竖元. 社会工作与社会救助:一项评估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5):87-89.

[9] 欧阳仁根,赵新龙.中国农村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9-46.

[10] 李乐为,王丽华.就业援助和激励:贫困救助制度演进和优化的基本取向[J].甘肃社会科学,2011(3):138-141.

Abstract:Rural anti-poverty is an important target of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d a well-off society. Social assistance strategy reveals the value that highly agrees with the goal of anti-poverty. Based on analyzing the shortages of the existing strategy, this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law connections with social assistance, broaden the funding sources, and strengthen capital regulation system, so as to make social assistance policy the maximum role in promoting anti-poverty policy.

篇5:贫困救助申请书

尊敬的学校领导:

您们好!

我叫,是 学生,我是一名喜爱读书、热爱集体并性别温和的男孩,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家中有3口人—父亲,母亲和我。父亲是下岗职工,母亲无业,没有固定收入。因全家以父亲的微薄的收入为生,没有稳定经济来源,且由于父亲常年患有风湿骨病,母亲要照顾父亲,不能正常打工,家里开支几乎由父亲一人承担,家中一直过着清苦贫困的生活。但父亲为了让我有文化,有出息,十来年一直默默地带病干活,忍受病痛的煎熬,舍不得花钱看病,全家也省吃俭用,不敢乱花一分钱,从而给我创造上学的条件和机会…… 从幼小的心灵开始,我感受到父亲和母亲的伟大—虽然他们很贫穷。最终通过我不断地努力考取了勃利高中!

但是,相比每年的学费成了不小的开销。再加上父亲常年用药,远远超出了我们全家的收入,家里没能力承受我的学费负担,父母瞒着我也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债至今未还上。

现如今,党和国家的政策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让我这样的学生看到了求学的希望。我非常感谢党和国家对贫困学生的关心。固向学校证实我的家庭情况,定为贫困户类型,真诚希望校领导给我一次机会,以便我能在学校得到补助,一解我求学之路的燃眉之急。我会努力好好学习,争取上进!完成学业后回报社会。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篇6:贫困救助申请书

我叫廖宗港,现年58岁,是六w镇横岭村委会里德村村民。我家有4口人,老婆、我和两个儿子。 我于20xx年11月患了严重脑出血、高血压等方面的疾病,先后在浦北县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区第三人民医院)等就医,现已经花去医疗费32885.40元。目前尚未康复,仍在治疗之中。老婆潘静玉,身小力薄,身体也不是很好,在家务农,没收入。我的儿子廖善利还在广西医科大学读书,读书的钱也是靠助学贷款。大儿子现在也没有工作,只能帮别人做零工糊口。就这样,我家现在仅靠2亩薄地和大儿子做零工出卖劳动力得到的收入维持生活,特别是我还要继续治疗,需要大量的`钱。眼下我已经向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借债二万多元。下一步该咋办?钱从哪儿来?我真是不敢想象。近段以来,我是以泪洗面,饭吃不下,觉睡不着。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想到了党,想到了政府,想到了民政局。在此,我大着胆子向民政局提出申请:请求组织上的资助,以帮我继续看病。我不胜受恩感激,我全家向组织上致谢。

此致

敬礼

篇7:个人贫困救助申请书

申请人:XXX,X,汉族,现年XX岁,家庭其他成员X人。家住XXXXXXXXX。

本人 因患有乳腺肿瘤,先后各在XXXX立医院、XX等多家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最终确诊为乳腺恶性肿瘤。

近一年的诊断治疗费用以及亲属为服侍病人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共用去十二万多元;目前还面临着后期的化疗治疗以及更加昂贵的医药费用。在医院大部分的治疗费用都是从亲戚和朋友中借款筹备治疗的。

因本人家庭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大的不到四岁,小的才10个月;家中父母年纪已大,丈夫还要照顾我以及孩子,经济收入无其他来源,家庭非常困难,现本人已经欠下了重重债务。因无法承担这样的大病医疗费用不得不向医院申请出院回家进行保守治疗。因此,本人特向XXXX人民政府民政办申请大病医疗救助。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篇8:农村贫困户救助申请书

一、主要做法与经验

1. 完善的法制。

对于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许多国家都是立法先行,使救助活动有法可依。事实上,各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在法律的保驾护航下也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英国是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典型国家,其医疗救助的相关法律制度诞生比较早,也比较完善。在英国,早在1601年伊丽莎白时代就颁布了济贫法,俗称旧济贫法;随着时代的变迁,1834年又颁布了新济贫法。新、旧济贫法虽然不够完善,但是它们一直推动着英国医疗救助活动的实施。1944年,英国制定《国家卫生服务法》,并于1948年在全国实施[1]。从此以后,英国开始实施真正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其中当然包括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制度。在菲律宾,法律明确规定国家必须对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1987年的宪章规定,国家必须为贫困人口提供免费的医疗救助,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1995年颁布的国家健康保险法案规定国家健康保险项目的原则之一就是为贫困人口提供医疗保健,当然只是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2]。在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明确规定医疗救助项目是专门为贫困家庭提供医疗救助的计划。

2. 严格的资格审查。

对于享受医疗救助的资格,必须经过相关的资格审查程序。一般都是申请人主动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然后国家专门机构对申请者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在美国,医疗救助者必须接受专门机构的经济调查。如果家庭收入和资产数量确实在规定的限额以下,才有可能获得医疗救助的机会。虽然医疗救助的对象是贫困群体,但是在美国并非所有的贫困群体都能够获得医疗救助,因为美国任何一个州的医疗救助制度都不可能覆盖所有的贫困群体[1]。根据李小华、董军《美国医疗救助及启示》一文的介绍,美国的医疗救助其受益资格分强制性和选择性两大类。强制性救助的对象包括有资格享受未成年儿童家庭救助(AFDC)项目者、孩子不到6岁、家庭收入处于联邦贫困线(FPL)133%及以下的家庭、社会保障法案规定的接受领养儿童资助者、家庭收入处于或低于联邦贫困线(FPL)的所有未满19岁的儿童等八类绝对贫困人群。

3. 提供医疗服务。

政府向救助对象提供医疗救助服务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国家公立的医疗机构免费对救助对象提供医疗服务,二是由政府购买私人医疗服务提供给医疗救助对象。美国的医疗救助项目主要由联邦政府的卫生保健财务局管理,而州级的医疗救助管理机构一般为卫生或人力服务部门[1]。在英国,医疗救助的待遇分全部免费和部分免费两种,根据救助对象的收入状况和应付费用的不同而不同。英国国家医保所承担的疾病中有87种病是完全免费治疗的。特殊的救助对象:如上学儿童、50岁以上老人、失业者、低收入者和孕妇还可以免除NHS中本来需要个人自付的费用,如处方费、牙医费、视力检查费、接受NHS治疗的路费,NHS假发费等[3~4]。

4. 资金筹集。

在美国,医疗救助的所有费用一直以来都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按一定比例分担。联邦政府拨给州政府的配套经费比例一般在50%~83%,根据各州的人均收入不同而不同。如果州的人均收入比较高,那么联邦政府配套的经费比例就会比较低,反之,如果州的人均收入比较低,那么联邦政府配套的经费比例就会比较高。此外,联邦政府还负担各州50%的管理费[1]。在美国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分担医疗费用,而在日本则不同,国民健康保险中针对低收入人群的50%医疗费用、全部管理费和部分地方补贴都由国库承担。在英国,政府财政资金是NHS的资金构成的主体,占82%,另外12%来自国民保险税,6%来自其他收入[4]。

二、经验借鉴与启示

1. 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制,使救助行为规范化和法制化。

由于中国的医疗救助制度起步较晚,目前尚没有专门的法律,有关农村医疗救助的法律规范主要散见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之中[5]。国际经验表明,必须有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医疗救助行为。我们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医疗救助法》,以便更好地用法律来规范医疗救助工作,用法律来约束利益相关者,明确规定国家、救助对象和医疗机构的权利和义务。《医疗救助法》不要等到酝酿得非常完善、没有任何疏漏的情况下再出台,毕竟医疗救助实践是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法律存在某方面与实践不完全合拍的情况也是在所难免的,只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即可。就像英国,从1601年的旧济贫法到1834年的新济贫法,再到1944年的《国家卫生服务法》,就是一个法律随着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完善的过程。总之,实践要求中国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制,使救助行为规范化和法制化,以便更好地维护救助对象的合法权益。

2.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拓展救助资金的筹资渠道。

充足的救助资金是有效开展医疗救助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单一的政府筹资渠道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医疗救助发展的需要,必须及时的拓展筹资渠道。第一,落实政府责任。政府要转变职能,加大医疗救助资金的投入力度,确立政府在医疗救助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和责任主体。同时,各级政府都应把医疗救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及时足额的下拨救助资金。第二,促进慈善捐助活动社会化和常规化,充分挖掘非政府组织的医疗救助资源。第三,加强对医疗救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保证医疗救助资金的安全和专款专用,严防被挪用,同时要提高救助资

3. 科学、准确地筛选和确定救助对象。

医疗救助资金相对于需要救助的群体而言总是非常有限的,为了把有限的救助资金最有效的用到最需要救助的对象身上,就要求对救助对象的筛选上必须准确无误。首先,借助信息技术加强信息的收集。通过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资料共享,来稽查救助申请对象的信息,以保证获取信息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其次,制定科学、具体、可操作的资格审查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还要实行动态跟踪监测,根据最新的情况及时调整救助对象,做到救助对象有进有出,实行动态管理。最后,筛选救助对象要实行阳光操作,避免暗箱操作。对救助对象的资格审查必须做到公开、公正和公平,整个审查过程都必须向群众公示。要加强监督和惩罚的力度,一旦发现救助对象存在虚报或者瞒报实情、伪造证明材料的情况马上取消其享受救助资格,并规定其终身不能再申请医疗救助。如果发现有工作人员参与造假,对工作人员要予以严厉的行政处分。为了方便监督,可以设立举报电话或者举报网站。

4. 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农村贫困人口由于经济状况非常差,导致其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购买必需的医疗服务,即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差。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差直接决定着其疾病得不到及时的、很好的治疗,久而久之使其健康素质下降,进而使其劳动能力下降,劳动产出减少,从而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是医疗救助效果的直接体现,因此要想方设法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服务的可及性。首先,要适当提高医疗救助待遇水平。提高医疗救助待遇水平使救助对象消费医疗服务的能力提高,直接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其次,提供医疗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的网点数量要更多,覆盖的范围要更加合理。现实中很大比例的医疗救助对象居住在非常偏僻的村落,交通不便,距离定点医疗机构很远,这样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就必然会产生很大的间接成本,这也是影响到医疗服务可及性的重要客观原因。最后,加大对贫困人口的扶贫力度,提高扶贫效果,提升其自救能力,以便有更强的经济能力来购买医疗服务。

摘要:完善的法制、严格的资格审查、提供可及的医疗服务和筹集充足的资金是国际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的一些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对我们的启发是:充足的救助资金是基础,准确地筛选救助对象是关键,完善的法制是保障,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是核心,落实政府责任是前提。

关键词: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国际经验

参考文献

[1]乌日图.医疗保障制度国际比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70-78.

[2]马进,等.菲律宾卫生系统对中国弱势人群医疗救助的启示[J].中国卫生经济,2006,(1):76.

[3]李小华,董军.国外医疗救助政策比较[J].卫生经济研究,2006,(10):17.

[4]石祥,周绿林.国外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卫生经济,2007,(11):78-79.

篇9:农村贫困户救助申请书

关键词:贫困地区 农村社会救助 社会保障

Rescues the system existence by the poor area rural community the question and the consummation

Niu Qin

Abstract:Presently,the poor area rural community rescues in the system implementation also to have some prominent problems.Therefore,this article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new rural community rescues the system the new idea and the consummation principal aspect:Should take the government as the leadership,the social cooperation is the supplement,realizes lowly horizontal,the broad cover principle,and take the impoverished rescue,disease rescue,the social cooperation as the primary coverage.

Keywords:The poor areaRural community rescuesThe social security

【中图分类号】[F3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4-0102-02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难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点。目前我国还存在不少贫困地区。如何突破贫困地区农村社会救助困境,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亟待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1.贫困地区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实施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贫困地区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实施的现状。

1.1.1 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建立“五保”供养制度,这是农村社会救助的一项重要制度。1994年,国务院颁发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对农村村民中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五保”供养制度。为解决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的“五保”老人的照料问题,许多贫困地区相继兴办敬老院,将这些人员集中供养,并逐步发展成为“五保”供养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村仍还有约2000万老龄人口,按照这一实际需求状况,“五保”供养远没有满足贫困地区农村实际需要。

1.1.2 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农村特困户主要是指因病和因残丧失劳动力、鳏寡孤独以及灾害等造成的家庭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户。在现有国情国力的限制下,完全依靠地方政府的财力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显然还不可能。为此,2003年,国家民政部通过对农村困难群体的调查研究,制定了对生活极度困难、自救能力很差的农村特困户的救济办法。主要做法是对不救不活的农村特困户发放《农村特困户救助证》,实行定期定量救济。

1.1.3 临时救济措施。临时救济的主要对象是不符合“五保”供养条件和农村特困户救济标准、生活水平略高于特困户的一般贫困户。这类贫困户有一定劳动能力、生活来源,其生活水平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的边缘地带,一旦受到饥荒、疾病、意外伤害等影响,就很容易陷入贫困境地。对于这部分贫困户,一些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采取了临时救济的方式。临时救济一般都采取不定期的多种多样的扶贫帮困措施,如年节来临时给予生活补助或不定期地给予生活物品救助等。

1.1.4 灾害救助制度。灾害救助对象是突然遭受灾害侵袭的农户。早在1950年初期,国务院就提出了“生产自救,节约度荒,群众互助,以工代赈,并辅之以必要的救济”的救灾方针;1983年,救灾工作思路又充实为“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并强调群众自救与国家救济相结合;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为探索救灾管理机制,国家民政部还提出了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理念。明确救灾工作的四级响应规程。救灾资金则由中央安排特大自然灾害补助费,加上地方予以配套投入的资金,每年约在20~40亿元左右,其中,70%以上用在贫困地区。

1.1.5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1994年以来,为了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生活问题,国家民政部门进行了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试点探索。目前,有6个省(市)建立了城乡一体的低保制度,被纳入对象的人数为407万人。但在各贫困地区极不平衡,有的贫困县才几十个人,有名无实;有的贫困县标准很低,每年仅有几十元,并不能保障按时发放。

1.1.6 扶贫政策。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扶贫攻坚计划(简称“八七扶贫计划”)。起初只侧重生产性扶贫,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扶贫政策才调整为全方位的扶贫,即注重提高贫困人口生产自救能力与给予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的救济。以“造血”为目标的扶贫政策显然产生了巨大效应,贫困人口从2.5亿人下降到现在的2300多万人就是证明。但是,扶贫不能替代救济政策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农村“五保户”和因病因残丧失劳动力、鳏寡孤独、因灾害等造成家庭生活常年困难的特困人口,还是只能采取救济政策。

1.2 贫困地区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救助范围有限,救助标准偏低。首先,我国社会救助的范围十分有限。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贫困地区农村每年因各种因素导致贫困而需要得到社会救助的对象近2亿人,而实际能得到社会救助的人员不足应救助对象的1/3。究其原因,一是在实际工作中,不合理的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的限制条件,使许多有实际困难的农户成为基层政府不管的对象。二是救助制度的透明度低,不少遭遇特大困难的人员或家庭,不知道从何种途径寻求救助,而面向农村的社会救助更是一直处于似有似无的状态。其次,我国的救助标准太低。近年来,虽然社会救助经费有所增加,救助标准也有所提高,但救助标准太低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其原因主要是筹资渠道狭窄,经费不足。资金来源仅限于政府拨款,数额十分有限。

1.2.2 资金来源无保证,数额不稳定。绝大部分农村集体财政能力弱,集体积累少,用以社会救助的资金十分有限。社会救助往往是钱多多补,钱少少补,无钱不补,致使许多贫困户、“五保户”得不到及时救助,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加之土地保障的功能不断弱化,单纯地依靠土地,农民很难在短期内脱贫致富,因而急需将他们纳入到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中。

1.2.3 社会救助法制化建设严重滞后。我国农村社会救助长期处于一种无法律可依、无程序可循的无序状态,导致农村社会救助实践中明显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救助对象和救助标准的随意性。二是在具体程序上,缺乏一套规范的操作程序。三是在社会救助管理中,政出多门,表现

出多龙治水的管理格局,而又没有管理好。

2.确立新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新理念及完善的主要方面

2.1 政府是农村社会救助的主体。

必须明确政府是农村社会救助的主体,即政府是贫困地区农村社会救助义不容辞的责任人。这是由国家的职责所决定的。国家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其社会职能要求国家必须以缓和社会矛盾、谋求社会安定、保障社会成员生存权利、增进社会福利为己任。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角色由“守夜人”向“福利国家”转变,国家除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之外,还要实现一个福利目标,即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最终使公民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从现实实践看,这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中存在着庞大的需要救助的群体,而民间及农村合作组织又不具备筹集满足此项需求的财源能力。从理论和实践看,政府应当是社会救助的主要责任人。

2.2 实行“低水平”、“广覆盖”原则。

首先,农村贫困地区社会救助水准应实行“低水平”原则。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力所决定,也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新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所要求。传统农村社会救助的“超低水平”已严重脱离当地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客观实际,起不到保障农村村民基本生活、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作用。而新型农村社会救助的“低水平”不仅符合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客观实际,而且与时俱进,不断适时地调整救助水准,真正起到了保障农村村民基本生活、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作用。其次,还应实行社会救助的“广覆盖”原则。这是由社会救助的基本原理公平性的要求和我国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构筑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广覆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证全体农村困难群众的最低生活水平,稳定社会秩序。从社会的公平性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也是要覆盖农村全体劳动者。

2.3 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开发民间救助。

传统的政府单一救助模式,随着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日显其弊端,也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对我国现实存在的庞大的需要救助的群体,社会救助需求巨大,而政府财力有限,不可能包揽所有的救助资金,基于此,在我国社会救助的主体结构中,政府固然是第一责任主体,但仅靠政府这一单一主体织就社会救助的安全网是绝对不够的。特别是我国具有扶危助困的优良传统,乐善好施,民间力量在社会救助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有义务将这种优良传统承续下去,在强调政府在社会救助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充分调动民间救助的积极性,动员民间财力投入社会救助。

2.4 完善“五保户”生活供养制度。

农村“五保户”是农村养老问题的难点,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五保户”的生活保障和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难点。因此,必须改革和完善贫困地区农村“五保”生活供养制度。改革的办法是:将各乡镇的“五保”老人进行普遍的调查登记,建立“五保”服务登记卡,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凡愿意去敬老院的,实行集中供养,不愿去的可由政府分散供养。国家每年拨出一定数额的专用经费,地方政府、乡镇政府、村集体再从统筹经费中拨出一定数额的经费,由乡政府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彻底解决“五保”老人的养老问题。

2.5 完善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扶贫制度。

我国已实施的扶贫制度,通过20多年来艰苦不懈的努力,全国的贫困人口由原来的2.5亿逐渐下降到现在的2300多万。但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已经脱贫的农民又有重新返贫的现象出现。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必须建立贫困地区扶贫制度。一方面,对贫困地区实行大扶贫,即国家从政策、资金、物资上给予倾斜,重点扶持,使其整体上早日脱贫;另一方面,对贫困地区的贫困户实行小扶贫,即政府从物资、技术、信息、劳务输出等方面给予帮助、引导,在贷款上给予优惠,使他们早日致富。同时,社会各界每年定期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捐献衣物、被褥和一定数额的现金,为扶贫事业献爱心。这在今后一二十年之内,都将是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2.6 建立和完善互助性社会救助机制。

一是要建立社会帮扶制度。社会帮扶制度是指由政府统一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扶持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救助形式。帮扶的内容则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确定,即需要什么,就帮什么。当然,帮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一方面,应在城市与农村、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建立稳定的对口支援、协作关系,省级党委、政府要定期检查监督;另一方面,应以农村社区为依托,开展济贫帮困的互助活动,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解决贫困问题。二是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捐赠机制。这是募集社会救助资金的重要渠道。应逐步建立与完善集中性和经常性捐赠相结合的社会捐赠制度。开展集中性捐赠,一般是在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时进行,平常之年,可以开展经常性捐赠,应建立自上而下的社会捐赠网络,在基层社区合理分布捐赠站点,以保证捐赠经常化的正常开展。

2.7 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到目前为止,全国基本建立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其救助对象仅限于农村“五保”供养的农民、农村低保的家庭、重点优抚对象和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重点解决农民因传染病、地方病等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因此,贫困地区在实施大病统筹的同时,应加大对困难、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设立医疗救助专项基金,对上述人员及个别发生大额医疗费用,严重影响其基本生活的参保对象实施除大病统筹外的医疗救助。从目前的情况看,建立贫困地区医疗救助制度是解决贫困地区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社会救助内容。

参考文献

[1] 杨团、张时飞.当前中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社会科学,2004.3

[2] 苏东海.论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J].人口学刊,2005.1

上一篇:幼儿园的设计理念下一篇:数学分析考研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