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论文

2024-07-31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论文(精选10篇)

篇1: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论文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论文

教师的职业素质是影响培养学生质量高低的关键,是学校软实力的体现。明确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内涵,分析当前的不足,然后找出相應的提升途径和方法,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我院教师职业素质的不足

1.责任感不够强

我院的教师结构趋于青年化,70后80后占了大部分。青年老师相较于中年老师除了业务水平的欠缺以外,还有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责任感有所欠缺。现在的高职学生除了学习和就业问题以外,其实还面临了其他很多问题,例如爱情、亲情、友情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学生是没有办法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的。但是现在有些青年老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也不管教学质量,虽然这是个别现象,但是对于学生的未来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

2.理论水平欠缺

我院多数青年教师都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这种工作模式。虽然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有进行相应的专业知识学习,但是学习知识和教授知识毕竟是不同的过程。在学习阶段,我们更多的是被动地去吸收知识,很少自动去思想和自我学习;但是在教授知识阶段,我们更多地是要自我学习,然后思考怎么样才能把这个知识点讲清楚并让学生轻松地接受。现在有部分老师只管把教学任务完成,根本不去考虑学生是否接受了,会应用与否。青年教师在工作后需要转换角色,并且很成功,短期内是不可能的,这必须要经历很长一个过程才行。

3.实践能力欠缺

高职学院的教学和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截然不同的。在本科阶段,我们更多的是去培养管理型的人才,但是高职院校更多关注的是技能型人才——即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强,当然理论知识也要过关。然而这方面的能力我们的青年教师是非常欠缺的。我们的老师在学习阶段所接受的都是理论知识的教学,基本是没有机会在校园里面锻炼实践能力的。特别是我们财务管理专业,这个专业在教学中需要老师非常清楚企业的.财务岗位的设置,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只有亲身去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我们才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我们才知道如何去和学生讲清楚,说明白,在教学中我们才能得心应手。

二、高职教师职业素质的提升

1.设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学院可以专门针对青年教师设立一些类似“优秀青年教师”之类的奖项,然后给予老师一些物质上的奖励。俗话说:要想马儿跑的快,得让马儿吃的饱。只有老师的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才能更加努力的去工作。学院如果设立了相应的激励和考核机制,青年教师就会更加努力去专研专业知识,培养自身的责任感,从而提升职业素质。

2.开设相应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上文提到,现在的多数青年教师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还是过关的,但是在教书育人上还有待提高,毕竟接收知识和传授知识是两个不同的过程。首先青年教师在实践能力上是非常欠缺的,因为大多数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工作模式,并没有去企业工作的经历,在教授实训课程上面是比较困难的。学院可以针对实践能力欠缺这部分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来提升老师的素质。再者青年老师在德育工作方面也有待提高,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专题讲座来提升老师的个人素质。针对老师自身素质不够的问题,学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

第一,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可以安排青年教师的学习机会。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可以安排中年教师传授一些理论知识以及教学经验、方法。会计这个专业在近些年来的改革比较多,变动也较大。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中年教师可以多谈一些理论知识的变动,同时也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多给予青年教师一些帮助。毕竟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听明白。除了日常的青老教师的交流学习,我们还可以组织青年老师来一场讲课比赛。通过这样的方式,最终会让我们的老师迅速成长起来。

第二,在寒暑假的时候,学校可以统一安排老师出去静修。培训内容主要涉及理论知识和育人方面的德育知识。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理论知识的教学虽然有个适应的过程,但是只需花点时间和精力基本都是能够胜任教学工作,毕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老师还是有一些积累和沉淀的。不过在德育工作上青年教师没有任何经验与理论基础,我们在这些方面是很欠缺的。作为老师,传授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我们也不能松懈。特别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就好像是一个小的社会,他们会遇到除了学习以外的很多烦恼,如果我们不能为学生排忧解难,他们是不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学习的。想要学生在大学期间真正掌握专业知识,作为老师我们必须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只有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把每个问题追根结底,那么学生才能真正适应这个社会,以后进去社会工作,遇到问题也可以轻松应对。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的传授理论知识,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适应这个社会生存法则,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篇2: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论文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文提出了提升高职专业教师培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初步设想.

作 者:王口  作者单位: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刊 名: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英文刊名:MANAGEMENT & TECHNOLOGY OF SME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71 关键词:专业教师   培养学生   职业心理   初探  

篇3:高职院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与提升

一高职院校教师的素质要求

1. 文化素质要求

一个教师的文化素质, 也是指教师在从事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活动中所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及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三个层次。高职院校的教师, 担负着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领域知识的教学或科研工作, 要对所任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做到扎实、系统、深入。只有在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理论和技能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下, 拥有宽厚的基础理论、较深的专业知识的教师, 才善于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才能开拓、发展学术思想, 使自己的文化素质产生质的飞跃。同时还要拥有与自己所任专业有密切联系的相关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使其文化修养更扎实、更系统、更完善, 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 心理素质要求

一个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心理品质, 高职学校教师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而必须具备, 并涉及情感、意志及个性等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 并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情感具有动机作用, 良好的情感品质, 如世界观、道德德信念、观点及知识能感染学生个体的整个内心世界;意志对人的行为具有调节作用, 积极性及自我调节能力都是保证教师高效教学的前提, 也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个性品质所表现的良好兴趣和性格, 有助于一个人知识结构、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形成。

我一直希望自己是具有快乐意识和快乐能力的人——能自我快乐, 也能为他人创造快乐, 以健康快乐、积极热情的心态去面对工作, 面对学生, 从而感染学生。微笑着走过每一天, 带着希望和梦想, 引领学生去采撷人生旅途上的奇花异果, 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精彩!

3. 道德素质要求

高职院校的教师面对的是正在成长的青年学生, 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教师教书育人, 既要开启学生的心智, 又要培植他们的心灵, 所以教师要具备崇高的师德。教师热爱学生, 全面关心学生, 尊重学生, 了解学生, 信任学生, 要有着不惜“燃烧”自己的奉献精神。高职院校的教师还应当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力求使自己成为学生在文化素养与人格素养方面的楷模。道德素质要求还要求教师具备终身学而不厌及具备团结协作的精神。

4. 能力素质要求

教师不仅要有教学能力, 还要有科研能力及组织能力等。而教学能力由教学预见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学表达能力、教学机智能力组成, 这是一个教师进行教学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 对学生进行领导、管理、监督和调节, 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经验上升到更高的次层, 持续丰富深化教学内容, 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不足的体现

1. 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作为一名高职教育的老师, 面对的多数为青春年少的学生, 除了学习, 他们还面临人际交往、梦想、情感、心理、就业等很多方面的困惑。当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和引导时, 将不利于学生安心学习, 也不利于学生很好地发展。而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只管教书, 却不重视育人, 只注重书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怎么才能因材施教呢?一个教师只有立足自己的平凡岗位, 树立良好的人生观, 价值观, 以身作则,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勤恳敬业, 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 认真备课上课, 认真批改作业, 认真辅导学生。才是真正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

2. 缺乏清晰的职业意识和过硬的教学能力

高职教育教学规律既区别于普通高校教育, 也区别于职业培训,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要体现职业性, 还要体现教育性。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既要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又要加强传授的教学行为, 一旦过于偏重于哪个方面, 都是职业教育意识欠缺的表现。教学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会熟练新技术设备的使用, 还要会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等过硬的教学能力。

3. 缺乏精湛的实践操作技能

高职院校的部分教师由中职学校转岗而成, 或是招聘的年轻教师, 大多数都缺少企业的实践经验, 或是操作技能不强, 再加上学校对实践课程的投入与构建建立在初步发展阶段, 老师对实践课程的操作技能达不到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要求, 造成专业教师整体的实践操作技能差强人意。

三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提升

1. 业精为师, 教师应提升自己的职业特长和职业专长

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特长是个人能力的综合体现, 拥有独特的职业特长会增强一个人的自信心, 消融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职业倦怠和不良情绪。教师们只有在自身专业上发展, 找到目标, 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并以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为出发点, 从职业当中去获取幸福感。平时要多听评课, 多走出去学习, 多一些专家引领, 认识自己, 欣赏自己, 发展自己的爱好, 突显自己的长处, 满足专业成长的需要, 逐步演化为一种职业特长。

为人之师, 要具备答疑解惑的本领, 要有能把复杂局面明了化, 简单的认识系统化的高超艺术, 要有能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 落俗的表白哲理化的厚实功夫。要千方百计地训练口才、嚼烂教材、摇熟笔杆、博览百科, 来提升自己的职业专长。

2. 德高为范, 教师应提升自己的职业格位

教师是以教育他人为职责的, 要起到引导他人思想的作用。不仅要提升自己道德的外在表现, 重要的是提升自己道德的内在诉求, 主要提升教师的甘于奉献, 教育观、责任感等。一个教师想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 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

教师的职业格位, 不仅是一个理论方面的问题, 而且也是实践层面的问题。要使教师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 必须依靠教师自身的不懈努力, 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 才能形成良好的师德风尚。因此, 个人认为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一是树立正确的师德理论人格, 道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它将引导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师生观, 并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及教育效能感。促使教师坚持不懈地坚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上, 并激励教师不断进取, 取得更加丰硕的教育成果。只有树立正确的师德理论人格, 才能辨善恶、明是非, 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 才能成为一个有较高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二是在实践中进行道德修养, 培养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 必须做到知行统一。因为只有在社会实践和教育教学中, 教师才能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以及教师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中, 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对与错, 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品质。“闭门造车”, 脱离实践的修养注定是失败的。三是关心学生, 以生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 教育崇尚的是奉献精神及责任感。

3. 艺娴为尊, 教师应提升自己的艺术品质

与掌握一定的教育科学知识紧密相联, 教师还应在占有一定的知识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 形成与自己的个性特征相适应的教学技能, 成为驾驭教学的能手。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表演艺术, 教师的选择、训练、职业指导等都参照其他表演艺术的特点。如果一个教师缺乏教学艺术的应有修养, 不能随机应变地运用多种教育技艺, 便不可能成为一个好老师, 因而教师只有在术、德、艺三个方面不断修行, 不断提升, 方能有所成就, 方能成为名实相符的教师。

篇4: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论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精神培养 途径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70-02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中,教师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责任。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具备信仰心、责任心以及奉献与创新进取的精神。如此,才能够在未来的发展,抓住机遇和迎接挑战,解决高职教育面临着的观念、机制以及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考验。

一、高职教师职业精神缺失现状

(一)教师爱岗敬业精神不到位

在高职教育中,高职学生除了学习之外的问题之外,还面临着职业理想、人际交往以及情感等诸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良好的解决,不仅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同样会对学生学习成绩造成不利影响。但是在高职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往往只是重视教书,不看重育人,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这些问题一再回避,对实际教学不重视,只看重理论概念,未能全面考虑行业、企业的发展,更无法按照新课改要求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虽然这样的现象只存在于少数教师,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未能尊重职业职责。

(二)缺乏清晰的职业教育意识

在高职院校中,教师的学科本位教育思想较深,绝大多数教师年纪较大,虽然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中担任着中坚力量的使命,但是多年来从教形成了他们学科本位教育的思想认识,在教学中无法按照高职教育教学规律有序地开展和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这些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忽视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

高职教育不同于噗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职业培训,在教学中不仅要体现职业性特点,还要体现教育性。在高职教育中,不管是学科本位教学思想,还是重实践轻专业理论的行为,这些都是缺乏清晰的职业教育意识。

(三)缺乏精湛细致的实践操作技能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师资队伍的构成现状,绝大多数教师由成人高校或者中职学生教师专干而来。近年来,招聘的年轻教师或者相关单位,因为成人教育中缺乏实践课程,因而这就导致成人高校教师缺乏动手能力,无法实现实践操作课程的动力。加之年轻新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教学活动,而且实践操作技能不足,由此导致了高职院校教师时间操作能里不尽人意。

(四)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薄弱

高职院校教学中,教师不仅具备高超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且还能够将问题进行清晰的讲解,实现有效地培养学生,在动手、东南以及口等方面成为专业的教育家与教练员。不过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部分教师经验不足,缺乏操作新设备的技术。年轻的教师虽然很容易就学习和掌握技术,但是缺乏经验。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相关部门采取单一的“复习、引入、讲解和总结”的教学模式。还有一些教师不能够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对学习和训练有困难的学生教学。所以对于学习或者训练技能有苦难的学生来说,更具学生的职能特点,采取相关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开展学生热爱自身专业的形式。

二、培养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精神的途径与策略

在培养和提高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精神的过程中,主要取决于学校与教师自身两个方面,对此我们也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和培养教师职业精神的对策,以此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改善教学质量。

(一)教师方面:坚持教书育人,在不断变化的岗位中追求创新。

有组织的进行教学规划,还要与教学创新和管理创新,创新中发挥爱岗乐教的精神、为人师表和无私奉献三个方面。他们不仅要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而且还要成为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实践岗位创新精神的榜样。在工作中,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积极探索高职教育教学规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项目作为载体进行教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提高课程品质。高职教师在不断的岗位创新中,发扬爱岗敬业精神,实现教书育人和修身育人的教学目标。

(二)学校方面: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升教师师德。

提升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关系到了高职院校办校特色与提高教学质量,对此,高职院校也要同等重视这一项工作。关于提高教师职业精神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

首先,构筑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拓展理论水平能力打造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从教师的专业知识着手,学校应当多渠道的为教师创建学习机会,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深造,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同时,学校积极与学科专业建设水平高的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校骨干教师提供交流和学习机会。再就是,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支持和帮助优秀教师去教育发达国家进修学习。

其次,拓展行动导向,在教学实践中强化教师的职业教育意识。行动导向原则不仅适用于教学,而且能推动加强高职教师职业教育意识。高职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历史中时间不长,单纯的依靠宣传与学习不足以促进教师在思想上对高职教育形成明确的认识。对此,院校相关部门应该为教师提出相关教学研究课题,帮助教师对自身从事工作有一个清晰认识。例如,开展相关教学研究,学校通过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例如专题化培训、听课、研讨会等形式,开展相关课程的建设工作,提高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堂教学设计组织等方面的能力,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

最后,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锻炼制度,让教师在企业锻炼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学校强化生产一线的培训,将教师到企业中实践作为年终考核的一个方面。学校有计划的将教师送到相关企业、生产一线工作实践,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行业培训活动,并且获取专业资格证书或者技能证书等,这也是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对此,学校要大力投入建设教学实习基地,为教师实践学习提供保障,提供有价值的教学素材;有组织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去企业单位锻炼,熟练的掌握行业前沿的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管理动态,提高教师的实践技术运用能力;充分利用教学间隙,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技术研讨会,通过参观访问、市场调查等,与行业优秀专家人才交流和学习,准确及时的掌握行业最新技术和动态发展,了解市场的变化与需求。

三、结论

提升教师职业精神,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这是新时期高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培养和提高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精神的过程中,离不开学校与教师的共同努力。本篇论文也主要从教师自身与学校两个方面提出培养教师职业精神的途径,以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精神,努力建设一支具备优良职业素养的教师队伍,以促进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发展,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最终为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春荣.《五年制师范大专生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策略研究》.《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年第4期

[2]马捷.高职教育特点及发展趋势[J].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网(发展研究),2006年第11期

[3]孙泽,文胡璇.也论大学教师的师德素质与知识和能力结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4]陈绰,刘利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养研究》.《科教导刊》.2014年第25期

[5]夏绍能.新教师入职培训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J].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5期

作者简介:

篇5: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

培训人:李旭红

培训对象: 李旭红 张永华 刘海林 胡海燕 邓 军 纪 静 金海燕 梁 军

李慧琴 李素萍 杜 娟 闫运兴 戴 红 王 玥刘秋荣 朱海涛 王占春 曹小刚

培训时间:2014年12月1日---12月31日 培训地点:基础部会议室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

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一类特殊院校,过分强调教学的功利性、实用性,而不注重师德修养的提升,课堂上更是只管教 “做事”,不管教 “做人”,如果教出的学生“技高德低”的话,是很难真正满足就业岗位对人才综合性素质要求的。从长远看,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升工作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在规范和要求,是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高职院校教师除应具有高等教育教师一般的职业素质外,还要具备能够胜任高职教育的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爱岗敬业精神、职业教育意识、实践操作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

1.爱岗敬业思想品质

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是以热爱高职教育事业,崇尚高职教师职业,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为主线,体现在多方面广大教师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满腔的热情、无私的奉献,勇于克服困难,不断开拓进取,才能将高职教育真正办成社会需要、人民满意的教育。

2.职业教育能力

高职院校的教师只有具备清晰的职业教育意识,对高职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功能、特色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更加自觉地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等方面按照高职教师的要求提升自己,在课程的开发、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学生的评价等诸多方面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的方法培养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实践操作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

高职毕业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学生受到操作技术的基本训练,学生掌握动作要领要求教师首先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精湛的实践操作技能,才能完成培养学生具备操作技能的教学任务。对教学信息加工和课堂情景设计有科学的创新能力,对教学组织和对学生评价有敏锐的应变能力。

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的亏缺 1.爱岗敬业做得不够到位

目前高职生中有很诸如职业理想、人际交往、情感困惑等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但有些教师往往回避这些问题,只管教书,不重育人。

2.职业教育意识不够清晰

高职教育既要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也要区别于职业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既要体现职业性,也要体现教育性。无论是学科本位的教学行为,还是只重实践、忽视专业理论传授的教学行为,都是高职教育意识不够清晰的表现。

3.实践操作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不够过硬

高职院校现有教师志份复杂,成人高校或中职学校教师或新招聘的年轻教师或由相关单位调入高职院校。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整体的实践操作技能不尽人意。高职院校教师应是既有高超操作技能,又能清晰讲解出来,更能有效培养学生,具有手、脑、口并用能力的教育家和教练员。

三、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

1.坚持教书育人,在岗位创新中发扬爱岗敬业精神,满腔热情地学习专业知识,刻苦练就技能,培养职业素养。高职教师不但教书,更要育人。爱岗乐教、为人师表、无私奉献是高职教师教书育人的人格力量。高职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的榜样和实践“岗位创新”精神的榜样,在不断地进行岗位创新中发扬爱岗敬业精神。

2.在教学实践中强化职业教育意识,建立顶岗制度,在企业锻炼中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节,在一种螺旋式发展的过程中,强化高职教育意识,要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锻炼制度,将教师到企业锻炼作为年终考核的一个方面。教师通过顶岗锻炼,以丰富、详实的生产实践案例充实课堂,及时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使专业课教学体现其真正的价值。

3.加强多种评价相结合,在不断改进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评价具有导向、鉴定、调控等诸多功能,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既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引导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的有效方法,对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没有评价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

四、高职院校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贵在专业化、多元化、常态化

高职院校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贵在专业化,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非师范类院校毕业,技术类专业出身。很多教师没有受到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尤其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当中对师德修养方面的相关理论更是所知甚少。这就导致了很多教师不懂得如何去更加专业地去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认为只要按照社会公德的标准去提升个人修养就能达到提升师德的要求。那么教师作为一类特殊行业的从业人员,他的道德要求其实是更专业、更深刻的,教师法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师德修养都做出了明确的说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

职院校一定要聘请专业人员指导教职工学习师德修养相关理论,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指出“明路”,让我们的师德提升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事可做,做出成绩,甚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职院校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贵在多元化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并无定法,贵在得法!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多元化的途径来开 展相关工作。成立专门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机构并拨付专项资金,通过定期举行师德专 题讲座、研讨、学习、实践等活动,组织好、开展好师德修养提升工作。

总之,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既是新时期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需要共同努力,将正面引导与制度考核结合起来,从敬业精神到职业意识,从操作技能到教育能力等方面不断改进,努力建设一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优良职业素养、足以承担起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重任的教师队伍。

部门领导签字:

篇6: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论文

摘 要: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进行研究,首先,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以及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动力进行概述;其次,从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缺乏职业能力提升的意识、缺乏实践经历以及培训缺乏针对性等三个角度,提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教师;职业能力

教师的职业能力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具有的能力,这不仅包括教师所拥有的学识,还包括其自身的教育行为。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有较强操作能力的学生,这就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教师能力的要求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该专业更加重视教师在实践方面的能力。所以,为了保证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必须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

一、相关理论概述

1.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定义

学术界目前还没有对旅游管理专业能力有明确的定义,本文在对职业能力以及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大纲对教师要求的研究基础上,认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指的是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教师在职责要求范围内的所有能力以及素质的综合。职业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能够完成所有教学工作的保障,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2.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动力

第一,外部动力。其是指能够提升教师职业能力的外在动力。主要是学校根据教师的表现而制订的一些奖惩制度,主要包括职称、工资、福利待遇等,这些对教师的未来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在职业能力方面的提升。

第二,内部动力。外部动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师提升职业能力的信念,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内在动力。教师提升职业能力的动力主要在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在执教过程会形成对工作的热爱以及对学生的责任感,认为只有出色完成自身的教育任务才是自身价值的实现。正是因为这种信念,才促使教师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职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1.缺少职业能力提升的意识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所以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教学内容也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创新和改革。这也对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才能够帮助学生达到旅游业发展的需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提升职业能力的意识。

首先,有些教师一味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认为将所有的教学内容教授给学生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对工作缺乏热情。

其次,高职院校中很多教师不只是从事教学工作,还有科研或者其他工作,不能将所有的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以及教师个人职业能力的提升。

最后,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中,很多实践型的教师来自于旅游行业,这些教师虽然在实践方面有很强的能力,但是在旅游管理的理论方面却存在很大的欠缺。这部分教师认为旅游专业就是实践,理论无所谓,所以也不对自身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不牢,使其不能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因此,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2.缺乏实践经历

实践水平是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实践中,大多数旅游专业的教师并没有太多的实践经历,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缺乏职业经历。高职院校中的旅游专业教师大多是一毕业就到学校任职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虽然理论知识掌握得非常扎实,但缺少实践经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照本宣科,导致学生不能将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很多知识都需要重新学习,大大延长了对工作的适应期。

其次,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低。目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教师队伍中,很多教师并不是旅游专业毕业,而是从其他相关专业转来。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够,无法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教育和指导,尤其是实践方面的指导,职业能力不够,自然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

3.培训缺乏针对性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也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够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竞争力。但从实践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培训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培训内容缺少针对性。虽然大多数教师在入职之前参加了相关的技能培训,但是培训的重点主要放在专业教师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上,缺乏有?对性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培训,即使有,培训时间也很短。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针对新入职教师的培训都是一周到两周的时间,而且这种培训都是一次性的,这就使得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很少能够得到有用的内容,培训的意义没有得到体现。

其次,培训的形式单一。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给教师提供的培训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采用的是不同专业教师共同培训的方式,并没有根据专业的不同进行针对性培训。而且多是找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培训模式,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与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需求不符。

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职业能力提升理念

首先,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提升意识。教师的理念不应只停留在某一阶段,要从长远的角度来对自身的职业能力进行规划,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理念。

其次,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市场的发展。旅游市场时刻都在发生变化,新方法及新观念会不断出现。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保证自身的职业能力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再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还应该具有职业发展的意识。教师应该时刻对自身的状态进行反省,要在实践中学会寻找问题,并不断寻找对策来增强教学信心、不断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深化教学知识以及创新教学方法等。教师应该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然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升自身的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2.多参与社会实践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还是要通过实践的方式,主要可以通过四种形式进行提升:

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委派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定期到酒店、旅行社等企业中进行实践培训,这样有利于教师了解最新的市场发展动态,熟悉最新的服务与管理模式。

其次,高职院校应该鼓励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利用假期进行实践。比如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到旅行社带团,在带团工作中可以跟经历丰富的导游进行交流,从而将所见所闻当作教学的鲜活素材。

再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旅游,只有这样多实践才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开阔视野。教师也可以在游玩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素材,提升自身对旅游专业的认识,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变得更加专业,使课堂教学能够更加生动和形象。

最后,高职院校要鼓励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参加导游、酒店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和证书考试,在学校内部也需要开展相关的实践培训。学校要加强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建造实践培训基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关的实践训练,从而不断增强教师以及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针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制订相关的岗位培训制度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仅仅依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的,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学校在培训教师过程中,要制订岗位培训制度,再由相关职能部门制订具体的培训方案,对每个教师进行针对性地培训。

首先,做好职前培训。教师在进入教师岗位之前,只是在理论积累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在实践方面的经验却很少,往往不能将理论知识很好融合到实践中,所以职前培训就显得非常重要。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职前培训一定要有针对性,将旅游专业的教学技巧、表达技巧、课堂教学方法以及与学生互动的技巧等进行系统培训,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从而帮助新进教师快速适应教师这份职业。

其次,在职培训。对于已经入职的教师来说,其已经完成了从学生到人民教师角色的转化。但是,这些教师在面临严峻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强学习。高职院校要对这些教师进行在职培训,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尤其是一些从外专业转行过来的教师,他们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身在理论知识方面的空缺,但是缺少专门的专业知识培训,其必然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面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该多为这些教师提供深造的机会,帮助他们不断加深对旅游管理的认识,掌握旅游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

?⒖嘉南祝?

篇7: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论文

加强职业素质培养,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国家对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科学定位.在现阶段,如何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毕业生充分就业?关键在于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接轨,以此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作 者:李红英 吕向阳 王兵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刊 名:中国大学生就业 英文刊名:CHINA UNIVERSITY STUDENTS CAREER GUIDE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学生   职业素质   竞争力  

篇8: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论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素养,教学改革,有效途径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 号) 强调: “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1]。高职院校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社会需求关键在于高职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因此提升高职师资队伍的综合职业素养尤为重要。

1 高职教师职业素养的内涵

所谓教师职业素养是教师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教师从事教育职业的基本条件。或者说,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出来的决定教育教学效果的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或潜在影响的品质的总和。[2]高校学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除应具有高校教师一般的职业素质外,还要具备胜任高职教育的职业素质。主要体现在爱岗敬业精神、职业教育意识、实践操作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及创新意识等方面。

1. 1 爱岗敬业精神

爱岗敬业精神主要体现在热爱高职教育事业,尊重职业、精通职业、献身职业,勤奋钻研,科学施教等。要实现 “到2020 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3]。的目标,高职教师应当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

1. 2 职业教育意识

职业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国务院发布的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职业教育振兴发展。《决定》对职业教育的培养层次进行了进一步界定,重新划分了我国的教育体系,高职院校的教师只有具备清晰的职业教育意识,对高职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功能、特色有清醒的认识,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4],认清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现状,对当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总结,在实践教学中以科学方法培养经济建设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 3 教育教学能力

高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具有实践操作技能,同时还应将职业道德贯穿其中。这就要求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在真实( 或仿真)的工作环境中进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设计能力,及对教学的组织和对学生总体评价的应变能力等。

1. 4 实践操作技能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要使学生学到操作技术,掌握操作要领,形成熟练的操作技能,要求高职教师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娴熟的操作技能。

1. 5 创新意识

习近平2013 年9 月9 日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5]。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同理,没有创新意识的教师也是没有希望的教师。

2 高职教师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2. 1 职业情感淡漠、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目前,部分高职教师只管按部就班上课,很少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人际交往等方面缺乏沟通和疏导,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势必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自身不了解考虑行业、企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自身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只能照本宣科,不能够遵循高职教育教学特点进行实践教学,其根源是这些教师缺乏对高职教师职业职责的尊重,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2. 2 缺乏职业教育意识

不少教师对高职教育的定位认识不清,对高职教育的的相关文件精神、政策学习不全,领会不深。许多教师是由原来的学科教育转来,有着较深的学科本位教育思想,虽然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缺乏高职教育的理念,缺乏实践教学的能力; 有些教师来自于企业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忽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这都不利于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高职教育培养满足经济建设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2. 3 教育教学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经济建设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部分老师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忽略了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在传授知识和技能时,一些教师,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采用千篇一律的 “复习、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教学模式; 还有的教师对因材施教的不重视,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些都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足的表现。

2. 4 实践操作能力欠缺

高职院校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娴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将当前行业、企业的先进技术及时的传授给学生。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大多都是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普遍缺乏企业工作、生产实践的经历,实践操作技能也不是很强,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就需要有高水平的老师,但现在真正具备 “双师”素质的教师比较缺乏,虽然在统计具有 “双师”素质老师数量的时候,数字可观,但有许多教师只是考取了某种职业资格证就算在其中,仍然缺乏真正的实践操作能力[6]。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整体的实践操作技能还是比较欠缺的。

2. 5 创新意识不强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也是教育工作的本质。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创新意识的确立,能否培养创新人才,关系到国家兴旺发达、社会发展和进步。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有创新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当前,在高职院校教师当中普遍存在安于现状,缺乏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3 提高高职教师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3. 1 加强教师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每个教师都要热爱本职工作,热爱职业教育事业,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做到教书育人,敬业爱生,有宽广坦荡的胸怀,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崇高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做人的楷模,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高职教师不但教书,更要育人。

3. 2 在教学实践中强化职业教育意识

高职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强化高职教育意识,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的提高,积极探索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对实际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设立教学研究课题进行深度研究。学院主管部门也应给予教师多方位支持,包括提供教育理论技术支持,帮助教师对所研究问题加以解决和指导[7]。行动导向原则不仅适用于高职的教学活动,而且能够强化高职教师职业教育意识,教师通过行动导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调节,自觉以正确的高职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活动。[8]

3. 3加强教学督导与教学评价,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教学督导是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为了实现高职的教育的培养目标,在教学组织和实施上要引导教师采用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推动 “在学中做、做中学”、 “以学生为主体” 的教学改革; 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学评价应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从而使评价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有帮助和促进作用。应将教学督导与评价两者有机结合,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3. 4 建立企业顶岗制度,在实践中提高操作技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即使原来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教师,如果不到企业顶岗实践,也会很快落伍于行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实践制度,通过企业顶岗实践,了解相关行业、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掌握相关设备的操作技能,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了解自己所教授专业目前的状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高职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能力,而且还要具备掌握本行业最先进设备的操作技能,并随时将其应用到教学活动中。

3. 5 在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教师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技术成果等诸多方面。在教学理念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差异化教育; 在教学方法方面,学习行业专家的先进技术并了解学术发展方向; 在教学内容方面,参加相关学术培训与研讨,开拓思维,将新知识融于到教学中; 在技术成果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参与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与改进,并将其应用于教学活动中。

4 结语

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出特色的关键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这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OL].http://www.scio.gov.cn/ztk/xwfb/2014/gxbjhzyjyggyfzqkxwfbh/xgbd31088/Document/1373573/1373573_1.htm.

[2]易方.试论教师职业素养的构成[J].长沙大学学报,2001(2):92-9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OL].http://www.scio.gov.cn/ztk/xwfb/2014/gxbjhzyjyggyfzqkxwfbh/xgbd31088/Document/1373573/1373573_1.htm.

[4]王宇苓.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提升[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66-68.

[5]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人民网[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910/c1024-22862732.html

[6]王书栋.提高和稳定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几点建议[J].广东化工,2015,43(13):200-202.

[7]周先红.影响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因素及提升对策[J].科教导刊.2014(8):63-64.

篇9: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论文

摘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文提出了提升高职专业教师培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初步设想。

关键词:专业教师 培养学生 职业心理 初探

0 引言

由于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职业预备教育,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校后,对社会的职业概况缺乏基本的了解、对自身的职业兴趣缺乏判定,结果致使许多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甚至出现厌学;另外,对于长期在温室里倍受呵护的孩子,突然让他摆脱依赖心理、自立自强,由于其适应能力差,心理落差大,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足够的职业心理承受准备和能力,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现行的高职教育体系中,提出的是学生的心理教育,没有细分到职业心理教育。负责这部分工作的主要是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及基础教学工作人员,忽略了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专业课教师在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应发挥的作用。常导致学生职业心理素质不够高,满足不了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探讨了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现状及所需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分析了目前高职专业教师在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高职专业教师培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初步设想。

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活动特点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4岁之间,他们的心理活动有其特点,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发育的阶段,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存在着不稳定性,这个时期心理障碍常表现为偏执、自负、多疑、焦虑、冷漠、狭隘与狂妄等。自尊心、自信心比较强,一方面追求理想,不断向上进取;另一方面对精神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比较弱,容易产生极不稳定的日间杂波。高等技术教育所倡导职业心理素质对即将从事的职业建立明确的信仰目标,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对将来的职业生涯有可能面临的困惑或挫折有坚韧的心理承受能力,强调自我将来能多专多能,能快速融入社会,能在社会生活中充当尖刀,能快速适应社会变化所带来的对我们技术能力的考验。而这些,对于长期在温室里倍受呵护的孩子,对于还仰仗家长扶持的孩子,一下子让他丢弃拐杖,让他从依赖的心理突然转变成自立自强的心理,是需要一个阵痛的过程,而在阵痛期,是最容易产生心理裂变的。所以,更应该引起重视。

2 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职业教育是与普通义务教育相连的另一领域延伸。由于我国的普通义务教育基本上是选拔教育、淘汰教育,主要是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关注的是学生未来的学术发展,这就决定了课程的设置以学科为中心,教学内容强调学科本位,与实践和职业生活完全脱离,在义务教育阶段很少开设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学生对社会的产业结构、技术发展和职业的变迁没有基本的了解,非常不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未来发展。本人曾在所教授的06级200多名高职学生中作过问卷调查,了解到由于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接受过职业预备教育,对社会的职业概况缺乏基本的了解、对自身的职业兴趣缺乏基本的判定,绝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根据家长的愿望或学校和老师的建议来选择所学专业,结果致使许多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后,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甚至出现厌学,产生心理障碍,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具体问题如下:①适应能力差,难以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心理落差大;学业的不适应,对如何合理平衡职业技能学习和综合素质学习的不适应。②职业心理素质不健全,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即将步入的社会工作岗位陌生,心存畏惧。③对即将面临的工作情景挫折困惑,没有足够的职业心理承受准备和能力。

3 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

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与人所从事的职业匹配的心理素质的总和,其结构包括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具有稳定性、基础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特征,对职业活动有制约、调节和鉴别功能。职业心理素质培训主要包括职业定向时期的职业心理素质培训和生涯教育中的职业心理素质培训。是对即将进入和希望从事某种职业的人进行相应的职业素质培训。

3.1 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作为高职学生,他们毕业后将投身于社会,直接面对这些社会问题,承受着沉重的心理负荷。帮助学生提高职业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成为我们高职教育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现行的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综合的表述,没有细分到职业心理教育。负责这部分工作的主要是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及基础教学工作人员,忽略了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专业课教师在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应发挥的作用。

3.2 解决办法——高职专业教师参与培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 针对上述问题,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加大培养学生职业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职业人格以及自我调节与自我发展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在结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中,应结合高职特点,细分出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并且,应加强专业课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能力培训,发挥其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优势,参与培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以适应现实和发展。①专业教师进行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优势。②专业教师进行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专业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联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在一言一行之中,将会对学生职业心理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③专业教师进行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可行性。专业课教师可结合本专业课程教学安排,在教学各环节,有目的有准备的实施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不同的职业心理素质联系教学,予以指导和解惑。不会占用学生其他时间,也不需要专门的场所和教学设备,也不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方便可行。④专业教师进行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学校必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设置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具体内容。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任务要求,这也是教师职业所要求的教书育人的具体体现。同时,也应强化教师对职业心理素质的研究学习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激发教师的进取精神,职业院校可以考虑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引导他们参加职业心理素质的工作。

4 结语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既需继续发挥原有的教育队伍的作用,也需要加强专业课教师参与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进一步健全院校职业心理素质教育队伍和体系,完善了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范围,加强了教育力度,既有利于高职学生职业教育,改善学生职业素质,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又提升了院校的社会产品竞争力。真正符合我国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的目的和含义。当然,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和专业课教师如何参与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培养,还面临种种问题和困难,也还需在实践中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陈树梅.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职教论坛.2002.

[2]张隽波.职校教师应有的五种素质[J].职教论坛.2002.

[3]徐涵,高鸿.中外职业教育体系比较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

[4]朱新生.试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教育发展研究.2002.

[5]张建.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的认识.职教通讯.2001.

[6](英)ShirleyJenner著.秦岩译.大学生求职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7](美)Elwood N.Chapman著.韩经纶,曾辉译.职业生涯发现方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8]骆宏,马剑虹.大学生抑郁症状、问题解决能力与压力感知的关系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

[9]张大均,余林.职业心理素质及其培训.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

[10]董跃进.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前瞻性思考.现代教育科学.2004.

篇10: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论文

目前,随着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我国高职院校将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实践技能的培养上。通过培养满足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打造独特的市场优势。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要素。

一、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作用与影响力分析

(一)在专业建设方面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离不开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技能和教学科研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一流的双师素质教师能够敏锐地洞察市场的需求状况,及时了解岗位信息,准确把握专业培养方向,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双师素质教师使高职教育更加贴近于市场实际需求,使课程设置更加具有针对性、实用性。

(二)在技能培养方面

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打造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很多院校要求学生必须同时获取毕业证书和从业资格证书才能准许毕业。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具有夯实的理论教学能力,而且必须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并且能和企业合作从事教学科研、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而双师素质教师正符合这样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理论、技能双重优势,承担理论教育的名师和实践行家的双重角色,切实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三)在教师发展方面

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是指教师在专业理论水平、实践操作技能和教学科研能力方面从浅入深的发展历程。高职教育能否快速发展决定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就是说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达到双师素质的综合水平,学院才能有条件实现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才能发展。双师素质教师成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二、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现状及成因分析

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为了扩大人才培养规模,不断从各种途径引进教师以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大多数的教师是基于这种情况,直接从学校招聘而来,被称之为“门到门”教师。这些从学校毕业直接就到高职院校任教的教师,进校前参加专业实践锻炼的经历很少甚至没有,进校后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项目少等原因而导致实践锻炼的机会又很少。从而造成教师缺少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实践经验匮乏。一少部分引进的双师素质教师,由于工作的转型也难以维持与企业的联系,所以引进的双师素质教师素质出现退化,甚至出现有名无实的现象。

为了引进满足高职院校培养特色的双师素质教师,学院要不断拓宽教师的引进渠道。盲目引进行业的高级工程师来转岗任教,虽然实践经验非常丰富,技能水平非常高,但是他们没有教学经验,缺少对高职教学的了解。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技能只能通过进一步的高职教育培训才能完全传授给学生。而有些高职院校不重岗位培训,录用即上岗的.做法亦导致双师素质教师质量有所下降。 “

三、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策略

(一)强化教育素质培养

1、经常开展校内外的专业经验交流活动。通过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加强校企之间、校校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及教学科研能力都得到促进和补充,大大提升双师素质教师的素质。专业经验交流活动通常有校内交流和校外交流两种方式。校内专业交流活动主要是以同行交流为主要形式。专业教师彼此之间由于在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方面优劣不一,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可以互相扬长避短,共同提高高职院校整体师资队伍素质;校外交流主要有校校交流和校企交流两种形式。校校交流活动是指高职院校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它主要是采取参观学习、专业研讨等方式使同类院校的相互切磋,共同探讨专业建设等方面问题,从而共同提升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和企业的交流主要是以每学期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会员通常是由教师和相关的业务人员组成。通过定期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使教师能够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以及人才培养方向等相关信息,使教师实用性理论教学水平和技能性实践教学水平有所提高。

2、定期进行高职教育理论培训。高职院校为了满足人才培养规模的扩大,不断从社会引进教师。引进的教师一部分是学校毕业生和直接来自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这些人员的执教水平和高职教育相关理论都十分欠缺。通过邀请教育专家定期对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培训,可以使教师更为准确地了解高职教师的职业特点、理解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及工作技能,为加强双师素质队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重视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

1、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进行锻炼。有计划地选送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项实践训练。通过教师轮流到企业的具体岗位上实践锻炼,使教师掌握新知识,了解新技术,熟悉新流程,理解新管理方法,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使教师在外训中懂得自己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掌握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把握实践锻炼岗位的知识结构,教师将锻炼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理论知识及前沿技术在教学中及时反馈给学生,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定期进行实践技能培训。高职院校应该对不同类型的教师有针对性地培养,使参差不齐的师资队伍得到全面发展。通过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国家或行业组织的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操作培训,经过理论考试、实践考核并通过最终鉴定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针对理论水平基本满足高职院校的“够用”标准,而实践经验又丰富的教师,可以通过个别的指导,使他们快速掌握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并且让其参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从事实践教学工作。

3、对“门对门”教师进行岗前培训。高职院校的一部分教师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工作。这部分教师虽然理论水平基本能满足高职教育的需要,但是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实践教学能力。对这部分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是较好的途径,教师的岗前培训是指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前,首先进行实践经验和实践教学能力的训练,并相应地到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基地或企业进行定期实践锻炼。

4、鼓励教师考取专业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办学质量,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沟通,应全面推行“双证书制”。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必须能将课堂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从业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之外,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是十分必要的。使专业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工作,又能培养技能水平,胜任相关职业资格的培训与辅导工作,从而达到高职院校双师素质的素质标准。

5、推行“产学”相结合的办学机制。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要任务。“产学”相结合的办学机制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学校、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育资源的优势,以课堂讲授专业理论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技能的生产、科研有机结合的一种办学机制。通过产学的结合,使高职院校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践和科研活动。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提供有效途径。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及科研单位建立高职院校的“产学”基地,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基地实践。使教师能不断的了解前沿技术,掌握新的理论知识,掌控企业和社会对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状况,从而不断丰富和改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地教学。

(三)推行有效的激励机制

上一篇:2018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试题下一篇:学位论文评阅意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