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生创业

2024-06-22

浙江大学生创业(精选10篇)

篇1:浙江大学生创业

浙江义乌是一个土壤肥沃的“创业天堂”,他们在这里可以很“任性”。这个大市场,让难以计数怀揣梦想的国内外创业者梦想成真。其中,就读于义乌工商学院的张玉和张洋两姐弟,就在这里通过跨境电商这一渠道开了店,跻身成为朋友眼中的“白富美”和“高富帅”。

去年,正在读大三的弟弟张洋,还用创业的第一桶金在老家为母亲买了一套114平方米的房子。“妈妈嘴上没说什么,但她心里很感动。”

在义乌工商学院 姐弟俩一起做电商

张玉和张洋两姐弟来自安徽省六安市,父亲很早就离开了他们,母亲靠着经营一间小五金店的微薄收入养家糊口,艰难地供两个孩子上学。

2010年9月,姐姐张玉高考后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义乌工商学院很多学生边读书边开网店赚取学费,懂事的她为了减轻家庭负担,选择去义乌求学。

从未出过远门的张玉只身来到义乌,为了赚到生活费和创业基金,她先后发过传单、做过家教、贴过小广告。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工俭学,张玉在大一下学期开始接触速卖通(阿里巴巴全球在线交易平台),主要销售一些电子产品和创意产品,比如当时很火的遥控飞鱼。

“义乌本地有许多供货商,我们在中间就充当‘搬运工’,把货物卖到国外去。”由于肯钻研能吃苦,这个农村小女孩很快崭露头角,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大学期间,她不仅从未向家里要钱,要经常贴补家用。

2013年6月,张玉以高分通过浙江传媒学院的专升本考试。而就在前一年的9月,弟弟张洋也来到了义乌工商学院,成为她的校友。

“虽然我高考达到三本分数线,但我还是希望和姐姐一样能在学校里创业,减少母亲的压力。”当年,张洋顺利成为了一名创业学院新生,并开启了他的创业梦想。

为有一个自己的家 张洋自掏腰包买房

大一上学期,张洋边学边玩地在做淘宝,卖的是一些雪地靴、拖鞋、口罩等应季产品。

直到大二,在姐姐的帮助和指导下,他开始慢慢从一名菜鸟转变为一名速卖通“大佬”。“姐姐之前在速卖通的经验对我帮助很大,店铺产品、整体运营、英语服务等方面她都会帮我认真讲解。”张洋回忆说,之后他开始专攻童装市场。“因为童装制作成本相对较低,而现在的父母都特别讲究孩子穿着,市场潜力很大。”

如今,张洋卖的童装已经注册了商标,衣服也都由自己设计和贴牌,再交由合作的工厂生产。部分畅销的爆款已有上万销售量,月销售额则平均在3、4万美金。

随着跨境电商的生意逐渐步入正轨,张洋用创业时期积攒的第一桶金在老家按揭买了套114平方米的房子。“老房子年久失修,这些年我们一直都住舅舅家,希望能有间自己的新房,让妈妈有个安全舒适的落脚地。”

虽然每月仍有三千元的房贷压力,但张洋从不抱怨,“一些同龄人在大学毕业后,家里人能给买房买车。虽然我家里没那个条件,但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切都会有的。”张洋对未来很有信心,他说,现在他和姐姐都一起在义乌实习,自己开拓电子商务平台。

“接下来我们要开始涉足女装,再开一家速卖通眼镜店,定位于走高端市场,也要注册自己的商标。”张洋相信,姐姐的外语优势加上自己跨境电商的4人团队,一定会让创业之路走得更远更广阔。

篇2:浙江大学生创业

日前,一份由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联合发布的“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引起社会关注。 记者在这份榜单中发现,在100位“大学生富豪”中,来自浙江的大学生创业者占据12席,超过拥有10席的上海市,位居全国第一。杭州渡口网络公司的金津更是荣登“大学生首富”。此外,浙江盘石信息技术公司的田宁排在第8位,同样来自浙江理工大学的王学集和吴立杰则并列25位。在许多大学生创业还局限在开网店、摆地摊的时候,这些同龄人已经领跑在前。为何浙江省能够成为“大学生创业富豪”的富矿,大学生创业的“浙江因子”引起人们的不小兴趣。

起跑前,商海大潮中“泡”大

12位浙江大学生创业成功者,大多来自杭州、温州、义乌、海盐等沿海商业发达城市。许多人从小生活在有家人经商的家庭环境中。浙江盘石信息技术公司董事长田宁透露,“我父亲一直经商,虽然并不算成功,但我从小就从他身上学到了经商所必需的坚韧精神。”义乌工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贾少华介绍说,浙江由于地处沿海,商贾云集,学生家长中做生意的比例较高,观念也相对开放,学生很容易从小在商业氛围中耳濡目染。

从毕业院校来看,浙江理工大学和义乌工商学院的毕业生占据“半壁江山”。这两所院校都是浙江省内有名的大学生创业“名校”,校内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园”,学校对创业课程的开设也十分重视。榜单排名第88位的义乌工商学院毕业生杨甫刚明确地说,校园中浓厚创业氛围是自己走上创业之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创业成功的12名大学生中,从事IT信息行业的就有8人,占到三分之二。贾少华认为,这一方面说明与传统行业相比,投入成本和风险相对较低的IT行业,更适合对互联网技术较为熟悉的大学生“胃口”。另一方面,也显示在电子商务高度发达、拥有“阿里巴巴”等知名IT企业的浙江省,越来越多网上创业成功案例的出现确实有其必然性。

起步时,“崇商精神”激励成长

出生在湖州,在杭州读大学的田宁表示,浙江人的“崇商精神”对他创业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精神好像发令枪一样,时常在他耳边“哒哒”作响。“在大学里我就积极参加各种创业活动,从中学习到的经验,让我在毕业时有了一股子自信―――我不想为别人打工,我要做自己的老板!”

“浙江的人文环境里天生有一种崇商精神!”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所副所长杨建华表示,相比追求财富,浙江人更喜欢创造财富,“浙江山多水多,自古缺少耕地和资源,这也使得当时的浙江人不能光等着靠天吃饭,必须走出去经商才能活下去。这种传统也流传到了现在。目前浙江省常住的5000万人口中,私营企业主就达到100万,从事个体工商户的更是高达400万人,可以说总人口的`十分之一都在经商。有了这样庞大的基础数字,出现这么多‘大学生富豪’也就不足为奇了!”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曙明也认为,浙江省的大学生创业成功人数领先全国并非偶然,“首先,浙江人具有勤奋务实的创业精神、勇于开拓的开放精神、敢于自我纠正的包容精神、捕捉市场优势的思变精神和恪守承诺的诚信精神基础;其次,浙江省一大批创业型企业的成功,给浙江的大学生起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此外,高校对在校学生的创业培育的重视等因素,也为他们今后的创业成功之路打下一定基础。”杨甫刚表示,一般大学生创业者最难攻克的“面子关”,在浙江省几乎不成问题,“我们从小就喜欢听父辈的奋斗故事,觉得自己经商是一件十分光荣和有意义的事。在大学里勤工俭学时也就很容易进入角色了。”

奔跑中,“创业富民”战略助力

“刚开始创业时,连办公场所都找不到。政府部门了解情况后,给我们新生的公司提供了免费的办公场地。要知道,当时全国大学生创业的风气还根本没有形成,想要开公司的大学生寥寥无几。”回忆起创业最初的艰辛,田宁颇有感触。

前不久,浙江省举行首届大学生创业教育论坛,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宓小峰处长在会上言明,在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知识的大学生具备了创业的最佳条件,因此更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为其创造成熟的创业环境。当下,浙江省各级政府对大学生创业者的扶植力度更是全国领先。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对于大学生创业,都有明确的扶助政策,如杭州市政府对于符合条件的创业大学生,将给予2万-20万元人民币的资助。各地的高新产业区、开发区也加强“孵化园”的功能,在其中开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据悉,仅浙大创业园就已孕育出了70多家大学生企业。

篇3:浙江长兴助返乡大学生创业

浙江长兴日前举行大学生创业就业资金募集及运作启动仪式, 18名创业大学生成为首批创业贷款发放对象。活动现场, 20多家企业、创业户和行业协会与创业大学生签订了结对帮带协议, 并推出了适合大学生创业的项目33个, 70多名大学生达成创业意向。

今年, 长兴正通过筹建“大学生创业就业资金”,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小额信贷担保以及创业实训。同时, 合作的银行也愿意按担保资金总额的3倍提供贷款。长兴县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局局长王春新告诉记者, 目前可提供的贷款额度已经超过1500万元, 可惠及至少200名创业大学生。 (解放日报)

篇4:浙江高校大学生创业环境条件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高校环境条件 数据来源 调查分析

浙江高校在中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历程中起步较早,成果显著。在2000年底温州高校就开始酝酿大学生创业实践,2004年春由温州四所高校共同组建温州大学生科技创业孵化园,开展大学生自主创业实践活动,2007年开始杭州、宁波等高校纷纷仿效,举办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创业园区等实体,作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基地,开展创业实践、创业教育、创业研究等活动平台,为各地高校大学生创业搭建创业环境起到榜样与示范的作用。十年过去了,浙江高校大学生创业环境条件情况又是如何?能否保持领跑者的地位呢?为此,浙江高校组建了大学生创业指数研究课题组,根据GEM理论框架结合高校实际设计了一套较为系统、完整、科学、规范评价大学生创业指标体系方案,通过对浙江高校大学生创业环境条件深入调查,收集了大量详实的基础资料,现将数据加以分析、研究,旨在为大学生创业高校环境方面提供参考。

一、大学生创业高校环境条件指标的来源渠道与项目说明

(一)高校大学生创业环境条件项目指标来源渠道

根据大学生创业高校环境条件项目指标设计,对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创业设计了普通学生卷40道、自主创业学生卷90道、教师卷32道及学校卷88道共四套系列问卷,其中大学生创业高校环境条件相关的指标项目分别有7个、18个、6个及20个题目。项目数据采集来自于浙江省行政区域的具备法人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为主,结合个别访谈、组织讨论、查阅资料等形式获取原始数据。从浙江省80所高校中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本科院校16所、高职高专院校15所组成了调查单位样本,随机抽样高校教师192人、普通学生2870人、自主创业学生176人,为调研对象进行数据资料的采集。

(二)高校大学生创业环境条件指标项目说明

1、校园创业文化—高校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活动受校园创业文化导向、创业文化价值及创业文化氛围等的影响情况。下设创业导向(问题1)、创业价值(问题2)、创业氛围(问题3)。

2、学校创业政策与保障机制—高校在政策制定与规划等方面对大学生创业初或者新企业扶持状况。下设创业政策(问题1)、创业机构(问题2)、创业专职人员(问题3)、创业经费(问题4)、创业教育研究(问题5)。

3、创业教育与培训—高校大学生创业相关的各个层次教育与培训体系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程度。下设创业普及教育(问题1)、创业提高教育(问题2)、创业精英教育(问题3)、创业指导师教育(问题4)。

4、投入有形基础设施—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够得到学校场地及基础设施支持情况。下设校内创业园区设备(问题1)、校外创业园区设备(问题2)、校内创业园区面积(问题3)、校外创业园区面积(问题4)。

5、创业基金(资金)支持—高校大学生创业所获得学校提供及通过学校得到各项基金或资金支持程度。下设创业者自筹资金(问题1)、创业者获得学校无偿资金(问题2)、创业者获得社会无偿资金(问题3)、创业者获得有偿资金(问题4)。

6、相关科研成果转化—高校大学生创业利用学校师生科研成果及通过学校得到各项科研成果转化情况。下设学校知识产权转化为创业项目数(问题1)、学校非产权智力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数(问题2)、学校科研手段转化为创业项目数(问题3)、学校引用社会科研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数(问题4)。

7、创业产业关联度—高校大学生创业依存学生创办企业、校办企业及社会企业状况。下设创业专业相关度(问题1)、创业与社会企业合作度(问题2)、创业带动就业程度(问题3)。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在参考了GEM项目的相关内容基础上,增加与改进部分指标项目及内容,在指标评分中按重要性原则设置不同的权数,使指标体系更适合于大学生创业观察比较。

(一)关于校园创业文化

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关于创业导向(问题1)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全省高校创业导向程度很低,将创业作为比较理想的职业选择学生基本不认可;关于创业价值(问题2)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全省高校创业价值程度较低,创业的成功者应享有社会地位和威望有一半以上学生不认可;关于创业氛围(问题3)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学校创业宣传次数与规格比例处于极高水平,充分显示全省高校创业氛围非常浓厚;校园创业文化综合数据显示,说明浙江省高校里校园创业文化处于中等水平。

(二)关于学校创业政策与保障机制

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关于创业政策(问题1)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全省高校创业政策程度很低,学校创业政策实施不到位;关于创业机构(问题2)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全省高校创业机构程度较高,学校创业技术指导机构设置与效能执行程度较好;关于创业专职人员(问题3)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全省高校创业专职人员程度较低,学校创业专职管理人数还不能满足大学生创业的需求;关于创业经费(问题4)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全省高校创业经费比例较低,学校创业指导经费投入较少;关于创业教育研究(问题5)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全省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程度处于极低水平,学校创业教育专项研究项目层次或项数极少;学校创业政策与保障机制综合数据显示,说明浙江省高校里学校创业政策与保障机制情况不容乐观,整体水平偏低。

(三)关于创业教育与培训

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关于创业普及教育(问题1)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全省高校创业普及教育大学生比例处于较低水平;关于创业提高教育(问题2)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全省高校创业机构程度极低,学校创业提高教育(培训)大学生比例处于极少;关于创业精英教育(问题3)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全省高校创业精英教育(培训)大学生比例处于极低水平;关于创业指导师教育(问题4)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全省高校创业指导师自身教育(培训)人数比例处于较高水平,学校创业经费投入较多;创业教育与培训综合数据显示,说明浙江省高校创业教育与培训情况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有待提高。

(四)关于投入有形基础设施

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关于校内创业园区设备(问题1)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全省高校校内创业园区设备程度较低,学校投入校园创业工作室硬件配备资金比例处于较低水平,应加大投入力度;关于校外创业园区设备(问题2)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全省高校校外创业园区设备程度很高,学校投入校外创业工作室设备资金比例处于很高水平,情况良好;关于校内创业园区面积(问题3)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全省高校校内创业园区面积较多,校内创业园区面积比例处于较高的水平;关于校外创业园区面积(问题4)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全省高校校外创业园区面积程度很高,学校设在校外创业场地面积能满足大学生创业需求;投入有形基础设施综合调查数据显示,说明浙江省高校里投入有形基础设施情况较好,整体处于较高水平。

(五)关于创业基础(资金)支持

调查结果如图5所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关于创业者自筹资金(问题1)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全省高校创业者自身资金投入金额(元)比例处于很低的水平,大学生创业自筹资金严重不足;关于创业者获得学校无偿资金(问题2)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全省高校创业者获得学校无偿支持资金比例水平高;关于创业者获得社会无偿资金(问题3)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创业者通过学校获得社会无偿支持资金比例处于极低水平,全省高校创业者获得社会无偿资金极少;关于创业者获得有偿资金(问题4)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全省高校创业者通过学校获得有偿资金(元)支持与在校生人数比例处于较低水平,大学生创业者获得有偿资金较少;创业基金(资金)支持综合数据显示,说明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创业基金(资金)支持水平处于中等偏下。

(六)关于相关科研成果转化

调查结果如图6所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关于学校知识产权转化为创业项目数(问题1)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全省高校自行研发的专利权、商标权转移给大学生创业的项目数比例较小,学校知识产权转化为创业项目数程度较低;关于学校非产权智力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数(问题2)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全省高校学校非知识产权智力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数程度较低;关于学校科研手段转化为创业项目数(问题3)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全省高校将科技研发手段、途径、方法或设备转化为大学生创业的项目数比例处于很低的水平;关于学校引用社会科研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数(问题4)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全省高校通过学校引用社会科研成果转化为大学生创业的项目数偏少;相关科研成果转化综合数据显示,说明浙江省高校相关科研成果转化情况较差,整体处于很低水平,令人担忧。

(七)关于创业产业关联度

调查结果如图7所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关于创业专业相关度(问题1)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全省高校大学生利用所学相同或相近专业创业项目数比例处于较低水平;关于创业与社会企业合作度(问题2)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全省高校大学生同社会企业合作项目数及参与社会产业链活动紧密创业项目数比例处于较低水平;关于创业带动就业度(问题3)调查数据显示,说明全省高校大学生所创项目带动相同或相近专业学生就业数处于很高的水平;创业产业关联度综合数据显示,说明浙江省高校创业产业关联度情况处于中等水平。

三、对高校大学生创业环境条件的建议

(一)提高校园创业文化建设

通过榜样示范教育,以创业成功者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威望,提升高校创业价值认可度。进一步提升学校创业宣传规格,增强高校创业氛围,塑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环境。加大高校创业导向力度,积极引导学生把创业作为比较理想的职业选择,积极投身于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中去实现人生价值。

(二)完善学校创业政策与保障机制

迅速制定与完善高校创业政策,落实学校创业政策实施,从政策上保障大学生创业的顺利开展。健全高校创业技术指导机构设置与工作职责,逐步提高学校创业机构与执行效率。加快增加高校创业专职管理人数,提升创业专职人员与在校学生比例。加大对高校创业指导经费的投入,尽量满足学校大学生创业指导经费的需求。迅速改善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现状,加强开展高校创业教育专项研究,提升研究项目数量与层次等。

(三)加大对创业教育与培训投入力度

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普及率,提高创业教育(培训)的投入。迅速提升高校创业专职人员数量及素质,投入更多的创业提高班教育经费,做好高校大学生创业精英培训与创业精英人才的培育。

(四)增加有形基础设施投入

配备硬件设施,增加校园创业工作室投入资金比例。添置校外创业园区设备,提高校外创业园区资金比例。进一步扩充校内创业园区面积,拓展高校校外创业基地建设,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活动平台。

(五)帮助解决创业资金难题

在保持与提升高校无偿支持学生自主创业资金或基金的基础上,动员自主创业者尽量自筹更多资金投入创业实践,通过学校争取政府和社会帮助,获得社会无偿或有偿的资金支持,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困难问题。

(六)提升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

应尽快将高校科技研发手段和设备转化为大学生创业的项目的可用资源;进一步将自行研发的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及其它智力成果转移给大学生创业的项目,提高学校知识产权率水平,引导大学生科技创业。

(七)优化创业产业关联度

引导大学生利用所学相同或相近专业开展创业项目选择,深化高校与社会企业合作度,积极参与社会企业产业活动,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通过大学生创业带动相同或相近专业毕业学生与社会青年就业。

总之,本研究是以抽样方式确定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等渠道获取了高校大学生创业环境条件指标的一系列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对浙江大学生的高校创业环境条件指标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得到了一系列的研究结论。为改善浙江高校大学生创业环境提供了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刘士琴.浅谈大学生创业环境[J]. 科技信息,2012(01)

[2]陈谷纲,朱慧,马声. 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体系的建立——基于专家问卷数据分析的指标重构[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20)

[3]陈在余,陶应虎. 统计学原理与实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63—264.

[4]高建,程源,李习保.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2007))——创业转型与就业效应[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35—258

〔本文系课题“对中国大学生2014年创业的观察研究——基于指数工具”(浙社科规[2014]11号,项目编号:14NDJC132YB)研究成果〕

篇5:浙江大学生创业

一是放宽准入条件。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大学生“村官”,自注册登记日起2年内,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等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大学生“村官”初创企业,适当降低资金、人员等准入条件,并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

二是设立创业补助。创办家庭农场、养殖场或建立农业产业化基地,依法纳税、稳定经营6个月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助10000元,创办其他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助3000元。在电子商务行业创业,稳定经营1年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5000元。评定表彰为金华、义乌市级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先锋,分别给予每家10000元、5000元,个人3000元、元奖励。

三是鼓励参加培训。每人最高可获1500元创业培训补贴。四是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按每名大学生“村官”不超过5万元标准,最高不超过20万元额度给予小额担保贷款。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或合伙创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由市财政据实全额贴息。

篇6:浙江大学生创业

淳安工商分局为推动大学生村官创业,主动对接政府部门,把支持大学生创业作为培养实体主体经济发展的.特色抓手,帮助出谋划策,出台实质性措施,助力大学生村官“轻松”创业。

开设创业“风险池”基金。联合银行、团委制定出台《淳安县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风险池”基金实施方案》,救助大学生创业资金短缺问题,创业单个授信额度在10万元,授信期限一年,已发放基金79万余元。

成立大学生创业导师团。从农业、林业等部门挑选10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创业创业导师团导师,近距离组团式为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政策法律法规支撑,解决大学生首次创业中的技能问题。

敲定自主创业项目。结合传统产业,重点围绕淳安优势资源,引导大学生挖掘茶叶、毛竹、中药材、水果农林资源,开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农业休闲观光、农事采摘体验以及发展农家客栈、青年旅社、骑行旅游等特色项目,已有32个创业项目得到落实。

篇7:浙江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哪些政策优惠?”“毕业多少年创业能享受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自浙江日报推出“说说大学生创业”栏目以来,一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发来邮件询问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各级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免除相关费用和实行贷款贴息上,毕业两年内创业的大学生可以享受这些优惠政策。

记者从浙江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了解到,为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07年浙江省出台文件规定,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从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收费。对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高校毕业生,如果自筹经费不够,可以向当地经办银行申请2万至5万元、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的小额担保贷款,到期还款的,由当地财政给予50%的贴息。

浙江省各市也根据当地情况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杭州市去年专门出台了《杭州市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资金实施办法(试行)》,对毕业后两年内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推出商业贷款贴息和项目无偿资助两种资助形式,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可以选择申请其中的一种资助形式。商业贷款给予50%贴息,最高额度为1万元。项目无偿资助针对有具体创业项目并具有可行性的大学生,分为2万元、5万元、8万元、10万元4个等级。今年上半年,杭州市又将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政策延伸到在杭高校的在校大学生。

篇8: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

所谓创业环境, 是指创业者在进行创业活动和实现其创业理想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能够利用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国外关于创业环境构成的研究成果中, 最具影响的有两个:一个是由Gnyawa和 Fogel提出的5维度模型, 他们认为创业环境应该是创业过程中多种因素的组合, 包含5个维度, 即政府政策和工作程序、社会经济条件、创业和管理技能、对创业的资金支持以及对创业的非资金支持。另外一个是GEM (全球创业观察) 提出的模型, 它将创业环境分为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和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实体基础设施的可得性、化及社会规范等9个方面。[1]

本文经多方研究与考证认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相对与普通创业者而言, 他们对创业环境与创业条件更为敏感。本文认为对于大学生, 最重要的创业条件为创业政策、资金、场地与教育, 故大学生创业环境构成要素可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1.创业政策环境。创业政策指国家和各级政府为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包括教育部、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发改委、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工商总局、团中央等都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2.创业资金环境。创业资金环境是指创业大学生所在地区为支持大学生创业而提供的相应的资金。包括政府社会成立的专项创业基金;为支持创业实行的各类优惠贷款及企业等为创业大学生提供的奖金支持等。

3.创业场地环境。创业场地环境是指相关部门为创业大学生提供的场地。包括相应硬件设备及必要措施。创业场地一直是阻拦大学生创业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大学生多因缺乏资金而与创业的黄金地段如城市中心等地方无缘, 而郊区虽地段便宜, 但交通不便利, 设施落后, 缺少人气, 这样尴尬的局面常常令大学生进退两难。

4.创业教育环境。创业教育环境是各高校为大学生营造的教育环境, 包括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 举行的创业讲座和创业学科竞赛等。比如, 我国职业教育学校中的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 他们即使在计划经济年代也绝大部分选择自主创业, 是因为他们接受的教育模式是边学边做, 理论课课时只占其教学计划20%, 而实践课课时却占到了80%, 学生走出校门已是一个有着创意的职业人[2]。

二、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分析

1.创业政策环境。

为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浙江了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2007年浙江省出台文件规定, 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 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 从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收费。对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高校毕业生, 如果自筹经费不够, 可以向当地经办银行申请2万至5万元、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的小额担保贷款, 到期还款的, 由当地财政给予50%的贴息。

浙江省各市也根据当地情况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杭州市去年专门出台了《杭州市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资金实施办法 (试行) 》, 对毕业后两年内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推出商业贷款贴息和项目无偿资助两种资助形式, 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可以选择申请其中的一种资助形式。商业贷款给予50%贴息, 最高额度为1万元。项目无偿资助针对有具体创业项目并具有可行性的大学生, 分为2万元、5万元、8万元、10万元4个等级[3]。

2.创业资金环境。

浙江省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各省的前列, 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资金条件。浙江省创立“浙江大学生创业基金”, 主要面向毕业两年内有创业意向的困难家庭大学生, 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金资助和实战培训。根据专门机构对创业项目的评估, 基金将分别给予一次性资助、无息贷款或贴息贷款等方式的支持, 并提供全程的跟踪指导。

宁波、绍兴等为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 也推出了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创新资助和规费减免等政策。小额贷款额度一般为2万元左右, 对高校毕业生合伙经营或组织起来创业的, 可根据人数适当扩大贷款规模, 但原则上最高不超过10万元, 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 到期确需延长的, 可展期1次, 展期不超过1年。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从事服务业的, 由财政按规定给予贴息。对于从事相关规定行业的, 政府还实行免税政策。

3.创业场地环境。

浙江省各地目前都拥有自己的科技创业中心, 为大学生创业营造创业环境和提供各种创业服务, 包括提供办公场地、住宿场所、物业管理外、财税服务、法律咨询等。不仅地方政府为大学生创业培植土壤, 大学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孵化服务。如:浙商大学生创业园已经聚集了60多家科技型、技术型、创意型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在浙商大学生创业园中创业, 除了享受所有杭州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外, 还可以享受更为便捷和优惠的租金、银行贷款、税收等。温州农业创业园将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和温州市农科院的教、学、研实现一体化, 把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大学生创业实验园的建立, 让大学生在接受创业基础教育的同时, 能有一个模拟创业的环境, 使大学生能以较低成本体会创业过程, 掌握创业知识、技能, 为进入社会成功创业做好准备。

4.创业教育环境。

浙江高校的创业教育引起全国注意, 要从义乌工商学院算起。这所学校约1200位学生在淘宝网上开店, 其中60%的学生生活费能够自理, 1/3的学生月收入接近普通白领, 收入最高者月入四五万元。不仅是专业学院, 一些全国知名的综合性大学也引进了创业教育模式。着力提高参训学生的创业能力, 推动就业和自主创业[4]。如, 浙江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开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聘请60多位企业高管和技术骨干为学生上课, 指导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

省内部分高校还以沙龙形式, 开办“大学生创业漫谈”, 举办创业调研、模拟公司实训、公司创办大赛等活动, 邀请创业成功的校友回校举办讲座或座谈会, 聘其为学生就业指导老师。浙江工业大学还建立就业创业指导站, 让参与同学在模拟岗位上任职, 参与组建公司、确定公司架构、分析经营环境、尝试经营业务的全过程, 体验真实的商业环境和商业行为。

三、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环境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2009由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联合发布的“2009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榜单的100位“大学生富豪”中, 来自浙江的大学生创业者占据12席, 超过拥有10席的上海市, 位居全国第一。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浙江因子领跑全国大学生创业。虽然成绩令人瞩目, 但浙江大学生创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创业积极性不足, 创业气氛不够浓厚。据媒体公布的一份对浙江各高校的近600名全日制本科生的调研报告显示, 尽管约77.6%的大学生表示会考虑创业, 但最终下定决心走上创业之路的不足2%, 可见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未调动起来。社会舆论对大学生创业也未完全理解, 一些长辈保守落后的观念依然制约着大学生创业。社会创业气氛不够浓厚。

2.创业策未得到有序运行, 切实落实尚需时日。浙江省出台了一些鼓励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从而解决了部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缓解了一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整体上来看, 这些政策的出台, 有利于创业环境的改善, 支持系统的建立, 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创业环境条件较差的现状, 有些创业政策不配套, 有些创业政策执行难, 有的地方部门对国家创业政策的落实不到位, 给大学生创业带来不利影响。

3.创业资金不足, 创业经验缺乏。虽然浙江省政府制定了许多高校大学生创业资助政策, 但资金难以落实到实处, 获取资金手续繁杂, 仍然是阻止大学生创业的一大门槛。资金不足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主要瓶颈。调查显示, 有73.47%的大学生所能承受的自主创业资金不足10万元;61.63%的大学生认为“缺乏启动资金”是创业的最大障碍。许多大学生现状都是有热情, 无资金。调查还显示, 很多大学生表示他们参加的创业社会实践过少, 无法亲身体验创业过程。

4.创业教育缺乏, 创业素质技能不足。毕业生在创业有关知识、实际经验、心理素质、创新能力和资金基础这五方面都比较欠缺。学生缺乏系统创业教育, 也是他们创业失败的原因之一。目前创业教育仍然停留在纸上谈兵, 大部分的学校不能给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 也是目前创业教育中比较普遍的问题。

四、进一步改善浙江大学生创业环境建议

1.宣传创业文化, 优化大学生创业氛围。

做好大学生创业精神宣传工作, 提倡勇于拼搏, 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 提高大学生创业积极性。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所具有的“示范、导向与凝聚, 扬弃与创造, 约束与熏陶, 平衡与协调”等方面的功能, 在学校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做好与长辈的沟通工作, 在全社会树立鼓励创业, 尊重人性的创业理念。

2.督促政策落实, 建立健全的落实与监督机制。

各部门应将操作细化, 制定政策法规时, 要针对大学生的自身特点, 切实保证各项政策具有可操作性。建立健全的监督机构, 对各项政策的落实实行实时监督, 保证能让大学生得到真正的优惠。

3.建立创业资金支持系统。

政府在发挥创业基金与小额贷款的作用的同时, 还可借鉴英国的发展债券式的创业启动金。英国的青年创业计划针对青年特点, 提供发展债券式的创业启动金。这种资助方式不同于银行贷款或小额信贷, 因为青年在申请资助时不需要任何财产抵押和担保, 而且手续简便。但它也不是无偿的创业赠与, 青年要支付利息 (利息通常低于银行利息) , 并要按规定分期还款, 当然, 如果青年人确实经营困难或者经营失败, 也可以减免或者延期还款可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创立创业基地, 让大学生在模拟社会的环境中亲身体验创业过程。

4.强化创业教育, 提高创业素质与技能。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最高学府, 应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自身的教育发展目标, 努力培养大学生去改造现有的落后的产业, 进而创造新型产业。各高校应整合自身的教育资源, 制定适合自身的

创业教育机制。开设系统的教育课程, 将创业搬进课堂, 举办各类的创新创业学科竞赛, 让大学生在上课与竞赛中, 不断提升自身的创业素质, 改善创业技能。

五、结论

浙江省拥有众多优势, 是大学生创业的沃土, 得天独厚的条件让许多大学生看到了希望。但浙江大学生创业环境仍存在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建设、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和建立大学生创业支持系统, 是大学生进行创业的前提条件之一。这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

参考文献

[1]Gnyawa liDeviR.&FogelDan ielS.Envi ronments forentrepren eurship developments:key di mensions andresearch i mplications.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Practice, 1994 (4) :43-62.

[2]林莉.关于大学生创业环境之分析[J].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2010, (2) .

[3]http://www.zjol.com.cn/05edu/system/2008/12/10/015063777.shtml.

篇9:浙江大学生创业

摘要:随着来华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外国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对浙江省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外国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几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创新创业;问题;对策

一、引言

2014年,中国召开“全国留学工作会议”,这是建国来首次召开的出国留学和外国留学两个议题并重的全国性会议。来华留学生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来华留学生人数持续增多, 2015共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名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2016年浙江省共计招收来华留学生30419人。

为中国吸引越来越多高素质留学生来中国留学,在华创业,为中国社会做出贡献。2015年7月5日,上海政府发布《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在上海地区高校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且到上海自贸试验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就业的外国留学生可在上海就业、创业。2017年1月1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外交部、教育部联合发布通知,允许部分无工作经历的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在华就业。

因此,创业教育在留学生教育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创业教育可以让留学生在本国发展奠定一定理论与实践基础,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政府就业政策的逐步宽松,创业教育能够帮助留学生在中国创业道路中扫除一定困难。但是,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在培养外国留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属于探索阶段。如何通过地方本科高校的特点、地域经济、文化特色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外国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地方本科院校外国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2015)36号文件精神,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学中去。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也存在两极分化的局面。绝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止步不前,对于外国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更是方向不明。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在外国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面临的现状及困境具体表现如下:

1.地方本科院校对于外国留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重视不够。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缺乏专门的师资队伍与指导机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主要力量为辅导员和从事相关工作的行政人员。这些员工本身对于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没有很好的培训,也没有实际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工作經验,对于知识和技能都储备不够,观念陈旧,无法对留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2.留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意识不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是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外国留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还是比较薄弱。首先,对于中国的相关政策及条件缺乏了解。其次,对于自己职业生涯没有很好的定位与规划,不知道毕业的前途。即使有个别想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也往往因缺乏相应的资源扶持及经验指导而放弃。最后,学校组织的创新创业活动宣传力度不够,对于留学生而言有很多陌生感,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如何下手。

3.高校及社会支持力度有限。目前,浙江省地方本科院校都积极依托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发展优势,在积极探索建立自己的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和模式。但是由于软硬件设施不是很完善,能够为学生提供的实际支持非常有限,配套扶持基金根本没有,严重影响学生创新创业。

三、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外国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现途径

1.统一思想,改变思维,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提高认识水平,建立外国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常规的教育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外国留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专人负责。以外国留学生第二课堂为抓手,各级各类比赛为平台,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热情。在制度上,要建立教师企业见习制度、企业家进课堂,产学研结合的教学制度,开展外国留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计划章程等相关配套制度等建设和实施,保障并引领外国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有效开展。

2.完善课程设置,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就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围绕培养留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来设置教学活动,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根据各专业的特点拓展和延伸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从而培养出既能就业又能创业的复合型、实用型和创业型人才。加强课程内容和实践教学的游记结合。加大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比重,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同时,要打造一支专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师团队。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培训和外出培训,定期邀请杰出企业家进入到课堂,到校指导交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创业类课程的实践教育。另外,要加强外国留学生创新创业信息化手段的培养和提高。大数据时代,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传播,需要学生有获得更多信息和资源,处理信息的能力。扎实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外国留学生将来的创新创业打下扎实基础。

3.加大支持,校企协同,做好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教师学生深入企业,下企业锻炼,与企业家进行交流沟通,了解企业实际需求,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鼓励与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特色高校开展合作,引入国外先进理念并融入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要鼓励留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与实践相关的中国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让留学生能近距离了解中国社会,发现市场需求,同时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为将来在华创新创业确定发展方向,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同时企业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参与到创新创业项目中来,给予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团队最全面的指导以及经验传授。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参考文献

[1]贺建民、郭永强:《构建地方院校创业教育新体系》,中国高等教育,2010(3)。

[2]吴勇:《地方本科院校外国留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以浙江省为例》,企业导报, 2016(18)。

[3]罗文雯、朱金龙:《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究》,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11)。

篇10:浙江大学生创业

如果你认为网上订餐只是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餐饮业巨头的服务,那你就落伍了。其实在台州,就有一个面向市民的网络点餐服务网站,月销售额近10万元。更鲜为人知的是,这家“网络餐厅”板还是一名年轻的大学生村官,她叫翁文萍。

中午11点,位于椒江市区的一家快餐店,店内没有一个来往的客人,却是每天最忙的.时候。只见一旁打印端口不停吐出顾客的订单,配菜人员正根据订单快速配菜并打包,然后交由配送人员送出到顾客手中。整个订餐配菜配送的过程还不到十分钟,每天有300多份快餐由这里送出。这就是翁文萍打造网络快餐e食代。

说道大学生村官为什么开起了快餐店,翁文萍说她这并非一时兴起。,翁文萍来到临海市涌泉镇当了一名村官。从下半年起,镇里对村官进行创业型、社会服务型和管理型3类分类培养时。由于此前有创业经历,翁文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创业型,并把目光投准了网络点餐这个新兴行业。

翁文萍说:“女孩子都喜欢在网上用淘宝去网上买东西,很少到外面去逛。我就想,如果网上可以订餐多好呀。后来通过网上调查,我们发现网上订餐还是一个空白点,我感觉这是一个不错的商机。”

看准后,翁文萍立即着手进行为期半年的市场调查。写字楼里的青年群体商铺店主和网吧人员都乐意选择网上点餐,调查结果无疑给翁文萍打了一剂强心针。翁文萍说:“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我现在规模还小,但是我的想法是引领网络餐饮,成为引导者。”

不过没想到也正是这个理想,恰恰打动一位在酒店工作的特级厨师加盟。今年5月,翁文萍正式将网络点餐的想法付诸行动。在构建起订餐网站后,通过网络,顾客能根据菜品的图片,自由选择搭配套餐,还不必担心高峰期电话占线的问题。

同时,她还将电话终端点餐系统与网站后台绑定在一起。这样一来,网上点餐和电话订餐就能共享同一个网络平台,并通过网站前台的订餐系统软件体现出来。如今,只要是老客户再次来电预定,系统便会自动跳出该客户的信息,如地址、电话等,订单就会自动生成,大大节省了客户的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如今,网络点餐以其特有的准确、直观、方便、快捷的特点吸引着众多网购达人。

翁文萍十分重视菜肴的品质,坚持小锅炒菜,实行每天更新一种菜式,每周更新一份菜单。借助网络和电话信息平台优势,翁文萍在营销上也有一套,实行订餐送积分,错峰赠饮料等促销手段。翁文萍在选择食品材料、筷子、纸巾等时也都非常注重卫生。由于价格实惠,“网络餐厅”的客户群大增,运行仅两个多月,网络餐厅月销售额便已近10万元。

上一篇:《吕氏春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下一篇:自查报告-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