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文化使命

2024-08-01

文化自信与文化使命(通用9篇)

篇1:文化自信与文化使命

文化繁荣与青年使命

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高度,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科学系统地总结了建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深刻分析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与任务,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列出了向文化强国进军的初步时间表,吹响了进一步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集结号。

经过33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发展中国家崛起的经济奇迹,但中国文化建设的严重滞后和发展式微的实际,却与我国的经济地位非常不相称,如何坚持两条腿走路,切实做到在大力发展物质硬实力的同时,高举“文化强国”的旗帜,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青年都应该认真思考的。

青年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群体,是今日的学习者,明日的建设者,未来的领导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依靠力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意识到肩上担负的使命,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首先,要勇于担当。我国经济近些年来一直保持了快速增长,经济实力已位居世界第二位,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水平却显得相对滞后,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如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已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近期媒体报道了北京电影学院一名学生与校园清洁工发生冲突,导致该清洁工死亡。一些领域出现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的信念幻灭、价值观扭曲,的确也正在侵蚀着我们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如此种种,不能不让我们警醒和反思。

作为新时代青年,在这种时候如果不担当,不作为,不进取,势必会失去建设先进文化,引领良好风尚的大好时机。如何担当呢?我认为需要每一个新时代青年都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是说,始终坚信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丰富的革命文化,是我们在波涛汹涌的世界文化激荡中立于不败的根基,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积极充分地弘扬。高度的文化自觉就是说,对我们文化发展的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既要有广阔的胸怀接纳外来文化,也要对传统的民族的文化充满信心,在觉醒中推进,在反思中创建。当前文化领域出现的这些问题既是全体人民必须要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但更应该是我们宣传文化干部首先要担当的责任。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自觉地担当起时代赋予宣传文化干部的历史使命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其次,要善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文化创新,要反映好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青年们在推动文化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必须要深入了解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新需求,创造出真正能够陶冶情操、砥砺品格的文化产品,组织好真正能够教乐相长、促进文明的文化活动。在这方面,广电系统已作出很好的示范。对全国所有上星频道的娱乐节目进行时段、频率控制和调整,在满足群众娱乐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传播高尚先进的文化。这一举措正是适应了前段时间文化娱乐的引导有失偏颇,以及人民群众对媚俗文化的反感的实际。

新青年要做到文化创新,必须要处理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发展不是推倒旧仓库建立新大厦,而是像登山一样在前进中视野不断开阔,对文化来说亦是如此。创新不仅仅是简单的扬弃,而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发扬光大。多彩贵州文化品牌日前连捧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文化贡献奖、中国最佳品牌建设优秀案例奖两个奖杯,这是在充分挖掘贵州原生态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贵州民族文化宝藏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和打造,使苗族文化走出大山、璀璨世界的巨大成功。

最后,要甘于吃苦。实现任何一个宏伟的目标都必须要有艰苦的付出。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更需要每一个新时代青年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挫折,守得住清贫。

新时代青年要耐得住寂寞。当需要表达意见时,要理直气壮地走在最前面,说服引导;当开展活动时,要风风火火地站在最前面,敢作敢为。然而,这两个“最前面”也决定了宣传文化干部必须学习在最前面,必须要静得下心来“做功课”,排除干扰打基础,要刻苦学习业务技能,了解大局大势,更新知识储备,唯有如此才能在引领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有底子、有底气。

新时代青年要经得住挫折。任何事业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特别是涉及人的思想道德和社会风尚领域。我们在改革开放30年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被忽略和遗失的东西,需要被重塑和修正,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有产生巨大变化。必须看到,即便文化产品可以一夜之间创造出来,全体国民文明程度的提升也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

新时代青年要守得住清贫。做党的宣传文化工作没有“利”可获,唯有使命感责任感高于一切,唯有沉甸甸的责任和群众由衷的支持和欢迎是最大的回报。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召唤着我们,我们必须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昂扬进取的斗志,为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篇2:文化自信与文化使命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提高文化自觉,关键是要全面认识文化发展对于国家、民族及青海的重大意义。

文化自信是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

文化自信来源历史深处。泱泱大汉、煌煌盛唐,当这些盛世湮灭于历史的长河时,留给人们的是深深扎根在民族灵魂深处的文化。所以,当人们谈到兵马俑,谈到丝绸之路,甚至谈到不被人熟知的缶,都满怀对自己历史文化的自信。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反映了人类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只有掌握了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历史大势。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文化是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是综合实力的有力支撑。

综合国力的竞争,深层次是文化的竞争。只有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面对我国文化领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党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对现实挑战的深刻洞察。

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导。只有引领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潮流,才能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物质基础日益坚实的关键时刻,作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部署,这是对未来趋势的科学判断。

做到文化自觉,就是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作为社会经济重要支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自觉地提高文化对历史进步,社会前行,人民幸福的时代担当和重要职责。做到文化自信,就是要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自信。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防止的一些倾向。

这就是说,我们对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要抱正确的态度。如果对外来文化一律兼容并包、全盘西化,或抵制拒绝引入,对传统文化逆向解构、颠覆、拆缷、那就叫文化的不自觉、不自信。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我们要放眼世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既要充分认识和坚守自己的文化,又要善于学习借鉴他人的文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对传统文化首要的是学习和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怎样去爱国、怎样去爱家乡、怎样去爱他人。其次是对传统文化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毛泽东同志说:“文学艺术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另外,要给文化创新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要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即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联合在一起的,是充分理解了自己的文化后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信仰,如同一个人的自信心深入骨髓。

篇3:大学的文化意义与文化使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文化影响力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美国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使其在国际竞中主导着话语权,凭借文化影响力不断输出本国的价值观,为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意识形态造势。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尚未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做出的决策经常被欧美国家贴上意识形态的标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自身大国地位不相匹配。因此,提升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积极捍卫与抢占话语权,从而全面塑造国家气质与国民性格,对于综合国力以及国家凝聚力的提升意义重大。

大学的文化使命及意义

一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毋庸置疑大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大学是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的组织,是推动整个国家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大学文化更是一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引领整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方向。大学文化建设是塑造一国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环节,因为文化之本质就在于以文化人,而以文化人又以教育为载体,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改善、发展、塑造人是大学的终极使命,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文化“化人”亦应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载体。大学文化之于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但作用往往终其一生。

大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以一种非强制性教育的方式将情感陶冶、思想感化、价值认同、生活方式等内化为一种无形的精神气质,而这种精神气质正是国民性格最珍贵的元素。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缺乏此种元素,那么要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中保持对本国文化的自信、自立与自强实在是困难重重。大学是坚守社会道德良心,民族文化希望,国家科学脊梁的最前沿阵地,亦是塑造、培育民族文化的中流砥柱。正如哈佛大学第27任校长劳伦斯.H.萨默斯所言:“全球化注定大学内的知识传统和社会资本的储聚将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而且所起的作用将超越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大学之于一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既是大学的使命,也是大学文化建构的中心目标。

大学文化的内涵与建构

最广义文化的概念是指人类在社会交往中所习得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大学文化作为文化之一种,也应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具体细分,大学文化包括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大学文化的主体。一般而言,大学文化的主轴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内在的动力,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得以确立的物质结晶,而环境文化则是精神以及制度文化得以存在的载体。大学文化的驱动机制应该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能推动后两种文化的发展,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往往自动围绕精神文化来建构,但是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者抑制精神文化的发展。

所谓大学的环境文化是指依托于大学的物理空间、物质设施、校园环境所折射出来的文化气息。比如北大的未名湖、清华的清华园,一提到这些独特的校园风景给人的第一反应是其浓郁的文化气息,事实上未名湖、清华园只是物质载体,但是这种灵动的校园风景恰好印证了一个成语“钟灵毓秀”,在这样的育人环境中学习肯定会增添几分灵气。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其名著《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这样告诉人们:“我们在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除了正规的课程以外,学生置身于其中的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要素或反教育要素,一个肮脏的环境培育不出环保意识和美学意识。”大学对学生真正的价值就在于其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这就决定了大学可以通过改善校园环境来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和学生的文化素养。

制度本质上属于规范,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自由意志经过一定的程序上升为共同遵循之规范的结果,是校园范围内必须强制执行的和严格遵从的文化规范,如培养目标、教学制度、人才评价、考核标准等。美国学者P.K.博克认为:“制度文化有一种似非而是之处,它通过约束人的行为而使人获得解放。”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大学制度文化虽然具有强制性,但是一经认同就会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为大学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强保障。人的行为是习得的,大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因此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一直是世界各著名学府持之以恒的追求目标。比如美国弗吉利亚大学自从其创校开始就建立了荣誉制度,该项制度以学生宣誓为主要形式,即新生进校都必须在杰弗逊像前庄严宣誓,保证不说谎,欺骗和偷窃。弗吉利亚大学无论各种考试都没有监考老师,学校给予学生捍卫自己荣誉的最大信任与尊重。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毕业的大学生都将诚信、个人自尊视为安身立命之根本。正如二十世纪詹姆斯.黑二世在其创作的《荣誉之人》一诗中所言:“毕业于弗吉利亚大学就意味着我已经戴上代表荣誉的勋章。”无独有偶,英国爱丁堡大学亦设有类似的宣誓制度,新生入学都要签署不得违反学校荣誉制度的誓约。此种以宣誓文化为核心的荣誉制度就是大学制度文化的典型,不要轻视宣誓或者誓约对学生内在道德以及诚信形成的强大助推力。宣誓文化所传递的大学价值理念、教育思想逐渐会被学生内心接受,升华并凝固成一种坚定的信念,代代相传最终形成发生作用的大学制度文化。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主要包括价值观、理想信念、思维模式以及道德情感等要素。精神文化的建构,主要通过大学的使命、校训、校风及名师文化等文化要素形成和成熟而起作用。大学的使命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大学使命最低体现为一种社会责任,更进一步应是文化使命,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关键在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必须有文化底蕴,大学的真谛就在于培养德才兼备之人,德才兼备亦需要文化作为支撑。世界著名学府耶鲁大学的基本使命是:保护、传授、推进和丰富知识与文化。正是因为承载着文化这一使命,耶鲁大学得以长期屹立于世界最顶尖大学之列。大学校训往往言简意赅,十分精练的表达出大学的理想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校训亦是从精神层面上对学生的道德、行为的训诫与要求。大学校训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通过长期的校园文化实践最终内化成为师生共同恪守的信念与价值目标,时刻约束和指导自己的行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直是我国大学的精神向往和价值追求。比如清华大学的校训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校训是“博文明理,厚德济世”,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东南大学的校训是“止于至善”等等。教师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领航者,与之对应的教师文化尤其是名师文化也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大学最宝贵的财富,在文化的传承中起着枢纽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大学教师是相对稳定,流动性较小的文化传递主体,大学教师严谨治学、崇尚真理的精神与态度以及他们的人格魅力都直接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大学生。国学大师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长期间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反映了一种气度、一种胸怀,这需要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必胜的信念,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北京大学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众多的学术、文化大师,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名师教育理念所传递的文化意蕴。

创新是大学文化建构的根本出路

尊新必威,守旧必亡,作为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环节,大学文化是创新的文化,也是与时俱进的文化。文化创新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本途径,而大学文化创新无疑是一国文化创新的引领者,大学亦应承担起这一伟大而光荣的使命。大学文化的创新应当是大学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系统创新,特别强调三方面的协调统一,其中精神文化是向导与灵魂,制度文化是保障,而环境文化则是物质载体,三者不可偏废其一。社会进步需要文化底蕴,综合国力的提升也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作为支撑,而大学本身就是社会进步与国力提升的助推器,因此大学文化创新就是这一助推器永不熄灭的引擎,深厚、绵延而持续。

篇4:传承创新使命 培养文化自信

在为期一周的艺术展演活动中,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7000多名高校师生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尽情挥洒,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艺术风采和精神风貌。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夏宝龙,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卫红出席闭幕式并致词。

李卫红首先代表教育部向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以及各有关部门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感谢。她指出,本届展演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充分发挥了文化育人作用,对于营造向真、

向善、向美、向上的大学校园文化环境,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成效。经过多年努力,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已经成为展示当代大学生高尚情操、出色才艺和综合素养的重要平台,成为检验我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重要机制。

夏宝龙在闭幕词中指出,艺术教育不仅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显著标志,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精神文明发展的水平。本届展演活动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贯彻文化育人宗旨,向当代大学生发出了担当文化传承创新使命,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动员令。他指出,浙江将以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学校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快推进教育强省、文化强省建设。为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代表47所发起高校校长宣读了《让中华文明薪火永继——高校校长杭州宣言》,表示高校将自觉担当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努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切实增强高等教育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生机与活力,不断提升高等学校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加快提高高等教育文化建设的基础能力。

据了解,本届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节目610个,通过录像评选出172个节目参加现场展演;组委会还评出学生绘画、书法篆刻、摄影、工艺设计、雕塑陶艺和DV等获奖作品618件,收到各地报送的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1103篇。组委会分别组织了声乐、器乐、舞蹈、戏剧等专题座谈会,邀请评委专家对相关节目进行点评。

闭幕式上,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下一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将于2015年在天津市举行,天津市副市长张俊芳从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手中接过了会旗。

篇5:文化自信与文化使命

I. 文化使命,社会关怀。

路5:1-11,林前15章。

1. 耶稣基督不仅仅是所谓「灵命」之主。祂是鱼的主!

2. 耶稣基督是鱼的主,因此是打鱼行业之主!

3. 耶稣基督是第二亚当,末后的亚当。

解释﹕

上帝创造人类时,吩咐人要

(一)生养众多,遍满全地(婚姻,家庭);

(二)管理海里的鱼,空中飞鸟,地上走兽(文化使命,科学,工作等);

(三)上帝以身作则,六天工作之后安息(涵义﹕安息,敬拜)。

因此,文化使命是「创造典章」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亚当应当顺服上帝,以顺服祂,荣耀祂的心来执行文化使命。

可是亚当夏娃犯罪了,堕落了。

上帝从创世记3﹕15开始,应许、实行祂的救赎计划。

耶稣基督是第二亚当,末后亚当。

意义﹕

II. 基督徒的世界人生观。信徒在工作上可作的六件事。

1. 传福音。

2. 找伙伴(基督徒)。

3. 工作表现优越。

4. 研究﹕自己本行的社会角色与历史,或社会(工商业,科学)的历史。

5. 重建本行的社会角色(社会良心)。

6. 使用所学的,和联络网络,贡献天国,教会,宣教事工。

III. 从边缘到主流的边缘﹕得权势的诱惑。美国福音派教会走过来的路。

1. 清教徒时期﹕纯正信仰的信徒、牧师们在波士顿地区掌权。

2. 1660-1730﹕清教徒的敬虔逐渐失去影响力。

3. 1730,1740年代﹕大觉醒运动席卷十三殖民地。主要领袖﹕爱德华兹,怀特菲德。教会合一心

态,直接影响革命成功(1776)。

4. 美国﹕一个基督徒与自然神论者合作起家的国家。

5. 十九世纪﹕基督教道德影响美国社会。

6.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1870-1930)﹕都市化,工业化。新移民从东欧,南欧,美国南部涌

进大城市。自由派神学,《圣经》批判,进化论等开始影响神学院。

7. 二十世纪﹕美国大宗派受自由派神学影响,甚至垄断。1940年代﹕不少福音派人士退出大宗

派,设立新(保守)宗派,独立教会,或福音机构。这些基要派人士大部分对文化,社会参与不大关心。

8. 1960,1970年代﹕福音派再次觉醒,要参与文化,社会。1976卡德总统当选(福音派人士)。

福音派开始有权了。开始腐败。

结论﹕对中国的启迪?

阅读﹕

049A.林慈信,「作光作盐在美国」(书评)。049B.林慈信,「美国是不是一个基督教国家?」 049C.林慈信,「进窄门,走窄路」。049D。温习﹕林慈信,「奉献之后」。

049E.林慈信,「2007警钟为谁鸣?」。

温习﹕

篇6:文化自信与文化使命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转型与文化使命

现代化的深层内涵是人的现代化,也可以说是人的文化的现代化.文化转型意味着人的基本生存方式的深刻变化,它直接制约着我们能否在实质上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文化转型应坚持尊重历史、传统重建、文化整合的基本原则;面对现代化和全球化,我们的文化使命是努力做新世纪中国现代人.

作 者:郭颖 GUO Ying 作者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广东,广州,510507刊 名: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年,卷(期):18(3)分类号:G02关键词:现代化 文化转型 文化使命

篇7: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

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了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会)召开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理论研讨会,现将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刊发,以求推动文化自信的深入学习和研究。

在文化自信中汲取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

关于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关系,首先要确认的事实是,由于民族复兴这一历史诉求在近代的出现,中国的文化自信经历了内部的蜕变,原有的结构被打破,原先非主流的因素得以突出,形成带有时代特征的文化自信。

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绵延几千年,形成了深厚文化传统,体现了中国人世代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延续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可以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形成了我国的“独特优势”。但是,总书记同时提醒人们,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经历了剧烈变革的阵痛”。这就是说,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化自信并非简单地立足于固有传统,而是在变革的基础上的自信。

直到18世纪,中华文化的确因其古老、完备而为世界羡慕,一度还出现了“中学西渐”的局面。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随之涌入,中华古老文化的过时性暴露出来。伴随着刻骨铭心的惨痛历史,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反思和怀疑传统文化的当下价值,如严复所言,“中国自甲午一创于东邻,庚子再困于八国,海内憬然,始知旧学之必不足恃。”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总书记在重新肯定儒家传统思想之积极意义时,也指出,“近代中国由盛到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因循守旧,畏惧变革、抱残守缺,跟不上世界发展潮流。”

“封建统治者”因循守旧,畏惧变革,并不代表全部中国文化精神,中国人也并非完全不能认识到文化创新之重要。《周易》中早就有“与时偕行”的思想,儒家思想中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说,法家代表人物商鞅也提出过圣人“不法其故”、“不循其礼”,“三代不同礼”的思想,这才有了后来的“旧邦新命”的命题,即发生蜕变以后的中国文化自信。

经历170多年的历史探寻,今天的中国已经能够证明近代以来文化变革运动的选择是符合历史之必然要求的,不能无视这个基本的文化史进程来谈文化自信。

20世纪至今,与民族复兴同步,中国传统文化事实上处在变革之中,也就有了现代化的,即邓小平所说的“跟上时代”的伟大成果。应该说,今天提出“文化自信”,其意不在于纠缠文化史本身,而在于正确引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最后完成。

一个重要的文化事实是,在承认并主张文化变革的过程中,一开始就存在着违背辩证法的形而上学、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即只讲变而不讲不变,主张完全放弃中国文化,全面接受西方文化,用西方的观念及制度来改造中国。

这类主张已经被20世纪的历史否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成功,在文化模式上就是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改造,又对“全盘西化”予以拒绝:一方面,革命拒绝了西方资产阶级把中国变成殖民主义附庸的愿望;另一方面,革命还成功拒绝了教条主义“西化”愿望,坚持用中国的思维方式来解决中国的问题,美籍学者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 中就从这个角度确认:“二战期间,中共提出了一个公式:改造西方文化以适应中国的形式,即以‘民族的形式’在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引进社会主义的文化,以适应中国的模式,保留其精髓。”

历史的一页已经翻过,但历史上发生过的问题还会发生,改革开放以来西化思维定势的泛滥就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后,总书记为什么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就在于对“全盘西化”思维模式的警惕。总书记2014年考察时,针对把中国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西方东西的现象,指出“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这里虽然说的只是课本中的古诗词问题,但总书记用了“‘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这一重要判断,表明他敏锐地感觉到,在当下所谓“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现实地存在着一种文化危险———“唯洋是从”即唯西方文化是瞻,以“去中国化”为荣的危险。

去掉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标识,后果就是《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西方资产阶级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西化之推行,民族文化之被摧毁,是民族的悲剧,因为那是被西方资产阶级强加于上的,结果是使自己这个民族更加适合于接受西方的奴役和剥削。总书记曾尖锐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

为了从思想上彻底破除西化思维的统治,总书记从方法论上指出,“看到别的国家有而我们没有就简单认为有欠缺,要搬过来;或者,看到我们有而别的国家没有就简单认为是多余的,要去除掉。这两种观点都是简单化的、片面的,因而都是不正确的。”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坚持与运用,其意义即如毛泽东当年对五四运动的辩证分析:反对把传统文化中的一切都无条件地去掉,必须和应该保留传统文化中的好的、有生命力的东西,甚至如国家治理体系与机制的中国元素,唯保持变与不变的平衡,国家与民族才能健康前行。

在中国历史发展——特别是近代以来的每一重要关头,依靠不断自省而演化的文化自信与自觉精神,中国人才把握住了中国道路的正确方向,使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日益接近。

学号 2016174104

篇8:解析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一、感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内涵

有学者认为, 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人经历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碰撞、文化冲突、文化迷茫、文化反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曲折道路。通过学习, 我觉得这种认识有道理, 这个道理就蕴含在中国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我认为, 中国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包括:自发的文化发展阶段;自觉的文化发展阶段;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发展阶段;现在我们所经历的便属于第三阶段。

1.自发文化与自觉文化

所谓自发文化的发展阶段, 是专指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只会说话、不会写字的阶段, 这个阶段覆盖了原始社会的绝大部分历程。那时人们的思维水平, 还处于形象化的幼稚状态:如结绳记事、在岩石上刻画各种符号, 等等。所谓自觉文化的发展阶段, 是专指从仓颉造字开始、主要依靠文字积累和传播文化的历史阶段, 这个阶段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开始之前。用文字取代口头传说、岩壁画符和结绳记事, 表明中国先民学会了抽象思维, 进入了自觉创造、自觉利用、自觉宣传、自觉发展文化的时期,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意味着自觉文化达到了高峰。据实而论, 中华文明领先于世界各地文明的基本标志, 就是在这个阶段树立并巩固起来的。由自觉的抽象文化取代自发的形象文化, 是中华文明自我进展中质的飞跃。然而与后来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需求对比, 分量仍显不够, 因为那时的中国文化在对外关系中尚未发生重大挫折和失落。

2.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作为第三阶段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阶段, 是以鸦片战争为起点的, 从今往后, 它至少还要延伸到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总目标的基本实现。就字面的含义来理解, 文化自觉是指在文化方面的自我觉醒;文化自信是指在文化方面的自我信念。客观的进程告诉我们, 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是在同西方列强之间文化比较与反思中产生和发展的:首先, 是感觉自己的科学技术不行, 于是就有了洋务运动;其次, 是感觉自己的政治制度不行, 于是就有了戊戌变法;再次, 是感觉自己的图强道路不行, 于是就有了辛亥革命;最后, 又感觉自己的思想文化不行, 于是就有了新文化运动。一系列自我否定都是自我觉醒的必然步骤, 但由于文化否定中矫枉过正了, 所以又导致了文化自信的流失, 乃至经过种种波折之后才重新找回这种自信。根据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的启示:所谓文化自觉, 应当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之优长与缺陷的全面性清醒认识;所谓文化自信, 则应当是在扬长避短基础上再创文化辉煌的长远性坚定行为;文化自觉是先导, 它呼唤着洋为中用的责任感;文化自信是内力, 它激励着古为今用的事业心。

二、感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楷模

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属于中华全民族的共同责任, 全民族都必须朝着自觉自信的方向努力。然而在实践操作上, 有两部分人的责任更大:一部分是知识分子——因为各类知识分子都处在各种文化工作的第一线;另一部分是领导干部——因为各级领导干部都肩负着包括文化工作在内的全局工作的组织引领职能。就是说, 这两部分人都应成为自觉自信的楷模。

1.知识分子需尽心竭力

知识分子以文化载体的身份出现, 坚守在文化阵地的前沿, 发挥着文化继承、文化传播、文化创新的效应。就承担文化载体的角度看,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均需从知识分子开始;就坚守文化前沿的角度看,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均需靠知识分子推进;就坚持文化进步的角度看, 知识分子既是本身自觉自信的闸门, 又是民众自觉自信的酵母。面对当前文化强国建设的滚滚热潮, 知识分子理应积极认同, 主动献身。关于认同方面, 务必找准自觉自信的切入点。如果说历史上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分别从自我否定、自我肯定开始的话, 那么现实中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则都应当从对传统文化优势的充分肯定开始。关于献身方面, 务必焕发文化自强的能动性。具体地讲:一是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起来、弘扬开来, 保证五千年的民族瑰宝代代相传, 永远繁衍在后续炎黄子孙的心田里;二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推广下去, 促使五千年的世界奇葩处处争艳, 持续聚焦在全球精神百花园地中;三是要围绕外来有益文化同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下功夫, 千方百计推动文化创新。

2.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

文化方面的自觉与自信, 既取决于国家规划的程度, 又取决于政府执行的力度, 而国家的规划和政府的执行, 最终都要经过各级领导干部之手。由此不难看出:在全民族提高文化自觉与增强文化自信的全过程中, 领导干部的表率形象最关键;领导干部要争当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表率, 就务必要加强三个方面的修养。一是要加强汲取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修养:这方面的根本举措是从掌握基本常识入手, 通过刻苦攻关弄懂弄通传统文化某一点或某一侧面, 并循此磨炼品格、陶冶情操、提升档次。二是要加强改善和增进家庭文化的修养:这方面的根本举措是从充实文化氛围入手, 通过言传身教尽可能疏导家庭成员深扎中华伦理公德意念的根子, 并循此严家教、正家风、消民怨、顺民心。三是要加强组织和引领社会文化的修养:这方面的根本举措是从培育文化兴趣入手, 通过抵制摆脱繁琐应酬的努力, 及时构建、主动投入健康有益的文化圈, 并循此鞭策自身转化成为相关文化领域的行家里手, 成为人们效仿的榜样。

简言之, 中华民族要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不但必须发挥知识分子的中坚和骨干作用, 而且必须发挥领导干部的统领和先行作用;有了知识分子的自觉自信, 全民族的自觉自信就有了趋动性能量和牵动性能量, 有了领导干部的自觉自信, 全民族的自觉自信就有了凝聚性能量和感召性能量。

参考文献

[1]陈中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人民网, 2011-10-31.

[2]冯骥才.“文化自觉”如何避免变成一个空洞口号.文汇报, 2011-08-26.

篇9: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31-02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对文化的消费和需求越来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中华文化传统的继承以及党的指导思想与大国崛起的时代发展要求从各个方面反映了文化的作用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各国以本国文化为基础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文化交锋也更趋激烈。因此,深入认识文化本质,深刻理解文化发展规律,大力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必须重视的工作。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崛起,本质上是其文化的崛起。文化从哪里来?根本就来自于本民族传统的继承,还可以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文化要往哪里去?向未来去,到人类文明更高的发展阶段去。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两个词来表述,就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就不能认清自己的文化坐标,不能理清自身文化的发展方向。在今天的中国,文化自觉的核心就是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问题,而文化自信就是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宏伟目标。费孝通先生在1997年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就是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好的注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以积极的心态去发掘文化,以强烈的责任感去追求文化,以历史的使命感去探索文化。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一个国家的国本,就是对本国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信;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必然是在本国优秀文化为内核基础上吸收全世界优秀文化,形成海纳百川为我所用的文化气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文化自觉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从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开展文化建设,即文化自觉。自觉这个词含有自发、主动、积极作为的意思。文化自觉,就是能够自觉地去认识文化,用文化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同时指挥自身的行动,就是用文化的视野来观察和分析问题,是要求人们从“人”本身出发,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自身与他人,而不是仅仅从物的角度来解读这个社会。

2008年发生在上海闸北区的杨佳袭警案就是一起值得我们从文化的角度来反思的典型案例。本案发生后,针对杨佳袭警的行为,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网络中关于此事的讨论和争辩也十分激烈,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一部分网友把杨佳称为义士,另一部分人则说他是杀人狂。从这正反两方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它鲜明地反映了因为文化价值的差异而造成的判断有多么的不同。说杨佳是义士的人,其文化价值标准可以说是《水浒传》中的“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说杨佳是杀人狂的人,则是从现代公民社会和法治社会出发做出的文化价值判断。针对这样一起案件,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充分说明在当代中国社会中,价值判断标准出现了紊乱。“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评价,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当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物质基础差异很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人群在文化上的差距同样如此,甚至差异更大。

文化上如此大的差异,更加充分地说明了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传统文化的逐渐复兴,原先人们公认的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取向被不断冲击。作为执政党理念的共产主义文化、西方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乃至是各种亚文化都有不同的受众,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固然可以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但是,如果不能形成一种主流的社会文化,不仅会让许多年轻人产生文化虚无的误解,更有可能造成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严重社会冲突,这也是现在很多人看不惯所谓“80后”、“90后”的根本原因。即文化价值标准上出现了巨大的差异。

因此,面对当前的文化转型,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实现价值观的重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即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样一个价值观重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自觉的过程。如果不能自觉地发展、宣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用它去占领人民思想文化这块阵地,那必然会被传统的、宗教的、西方的,甚至是颓废的和反动的各种价值观所占据。因此,文化自觉的行动主体就是广大的党员领导干部,8200万党员就是执行这个战略的主力军,这也是由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首先需要广大党员的文化自觉,自觉把这一体系进行发掘、宣扬和实践。以此带动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可这样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形成新的主流文化和价值判断,最终成为一种大多数人的自觉,这才是共产党人应该也是必须完成的一项事业。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文化自觉开了一个好头,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文化自信。其实中国的文化不自信如果从历史上来看,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中国大国地位的逐渐丧失,特别是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对于中国文化的质疑就开始产生了。如果说洋务运动中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试图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统治地位,那么到了“救亡”与“启蒙”之争的“五四运动”,随着“打倒孔家店”的提出,可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质疑和否定达到了顶峰。作为后人,我们不能苛求前人面对亡国灭种危险时剑走偏锋的极端态度,不过这些现在读来依然犀利的口号,可以说是面对当时中华民族的生存困境时文化上的自然反应。

面对西方这位粗暴的“老师”,中国这个“学生”不断地求索,最终请来了马克思这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中国共产党人以“造反有理”的新文化,从基层出发,经过近30年的浴血奋战,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和自信,他们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封锁,建立了基本完善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之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发展在事实上已经走出了一条“中国道路”,也有一些学者称之为“中国模式”。在这种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过程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自信。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的奋斗史,同时也是一部文化自信不断确立和不断发展的历史。如果没有这样高度的文化自信,共产党人就不可能在落后的旧中国种下马克思主义这朵美丽的文化之花。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这朵美丽的文化自信之花结出的果实。

20世纪末的苏东剧变,导致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陷入了低潮。西方的资产阶级学者们在世纪末高呼自己的胜利,他们判定这个世界的文明终结了,资本主义是这个世界最合理的制度,资本主义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其中的典型代表者莫过于“文明终结论”和“文明冲突论”。虽然两者内容有所不同,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即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达到了最高峰,那就是现在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随着苏联的解体,马克思主义被证明失败了,历史终结了,人类文明从制度上已经达到最高峰,只需要在一些细节上进行修修补补了。而其他如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等,和西方文明的冲突将成为未来世界矛盾的主要冲突点。但众所周知的是,整个西方控制了世界上绝大多数资源、科技、资本和话语权,所以,它深层的含义就是这个世界到最后只可能剩下现代西方文明这一种社会发展模式。

然而,“中国模式”的出现,是对这些理论无声而有力的回击。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认清马克思主义才是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体现出的就是一种高度的文化自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就是这一文化自信的现实体现,表达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文化自信以及为人类未来文化发展之路不断探索的天下胸怀。

当然,今天的中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文化的转型也不可能脱离这一社会存在。因此,中国社会中依然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文化不自觉和文化不自信的问题。文化上的不自信根源于文化上的不自觉,如果没有文化上自觉地去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内核,自觉地去学习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自觉地去学习我们的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前辈的优秀理论,那我们就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就不会明白自己该往什么方向前进。那些每天只会高喊西方“普世价值”的人,骨子里缺乏的就是这样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习近平同志最近几年在中央党校多次讲到领导干部要学点历史,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就是对全体党员领导干部的深切勉励和教诲。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向文化进军的冲锋号,这是时代的潮流,也是时代的选择。中华民族要实现的伟大复兴,不仅仅应该是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更需要的是文化上的伟大复兴。只有自觉地完成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自觉地完成对西方现代文化的批判与吸收,自觉地学习、继承、完善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化、大众化与时代化。只有自觉地去了解他们,熟悉他们,才能在学习他们的同时在实践中不断超越他们,才能把真正地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韩毓海,等,著.人间正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上一篇:答辩陈述材料下一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主要形式简析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