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服务经费保障制度

2024-07-16

职业卫生服务经费保障制度(共14篇)

篇1:职业卫生服务经费保障制度

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维护、更新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检测、实验仪器设备,提高职业病危害评价服务能力,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以及职业病危害评价培训等均有可靠的资金来源,制定本制度。

1、2、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投入资金要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职业病危害评价经费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0号)第十五条所列直接相关的费用列支。

3、投入费用的使用范围:

(1)实验室检测设备维护及更新费用、实验室试剂费用支出;

(2)现场采样设备维护、更新费用支出;

(3)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费的支出;

(4)职业病危害评价直接相关的支出;

4、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费用的提取及使用由总经理负责,如因职业病危害评价费用投入不足或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投入资金的使用不当造成一切损失,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5、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投入要有计划,确定项目,落实责任及责任人,循序渐进。

6、年终总结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投入资金的提取使用情况,并制定下年度的职业病防治投入计划。

篇2:职业卫生服务经费保障制度

为了维护企业、职工及社会公共利益,加强职业危害防治费用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危害防治经费是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用于完善和改进我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资金,并按规定进行财务管理。

二、职业危害防治经费的使用范围

1、完善、改进和维护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支出。

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

3、职工职业危害防护用品支出。

4、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查与测评支出。

5、职业危害教育、培训支出。

6、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职工的健康监护支出。

7、其他与职业危害防治相关的支出。

三、职业卫生防治经费为专款专用,按每吨煤2元提取职业卫生防治经费使用;结余下使用,当年计提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列支。

四、职业危害防治经费的使用程序为:由各责任单位根据防治工作的需要提出申请,报经矿职业危害防治领导小组长批准后方可实施。

篇3:构建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

( 一)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偏少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偏少影响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首先,生均公用经费偏少,只能保障理论教学阶段的使用,而对于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实践教育阶段所需的经费要远远多于一般的理论教学,但财政对于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过少,实习、实训教学不能有充足的经费保障,相关科目的开展受到了制约。其次,生均经费偏少,人才培养所需成本是动态不稳定的,生均经费偏少不能保障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1]。最后,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比例过低,经费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

( 二) 职业培训经费管理不完善

由于在职培训是工作人员不断更新知识、适应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各部门对在职培训的认识得到广泛提高,每年国家各个部门甚至是企业都有针对其工作的专项培训项目和专项培训资金,但这些部门都是各自为战,没有一个统一管理,这无疑造成了培训项目的交叉、培训经费的浪费,不能将培训经费统筹利用,达到使用效益的最优化。而职业院校在职业培训方面有着优越性,因为职业院校的专业类别多、课程内容设置科学合理、师资力量丰富,本应是在职培训的主要阵地,但目前这一优越性并没有得到体现,大多数的政府部门和企业并没有将培训设计到职业院校中,因此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将职业院校作为在职培训的主要基地,将培训经费统筹整合协调使用,将培训效益最大化。

( 三) 国家职业教育项目的建设和投入呈现出阶段性和局部性

由于我国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一战略思想,国家为弥补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短板问题,开展了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建设,调动了这些项目建设所在地建设职业教育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动了地方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该地方的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这些项目建设的成果并不能带来全国性的普遍意义,这些项目一般都是针对一个时期或一个区域的项目,它只能是惠及部分地区、部分学校和部分学生,而且部分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是难以量化计算的,也不能显现出该项目对职业教育发展是否有积极促进作用。

( 四) 职业教育经费来源单一,尚未建成多途径的经费筹集制度

目前,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绝大部分是财政的投入及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的收费,几乎没有其他资金筹集途径,多途径筹措经费的制度还没有形成,导致职业教育经费来源单一,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了经费短缺的制约。因此,职业院校通过增加学杂费的收入来弥补经费的不足,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公益性这一职业教育属性没有得到公众的认可。

( 五)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学生不能公平享受教育资源

在我国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主要来源于地方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但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西部、南北方、各个省市区的财政水平都是不尽相同的,对于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更是存在巨大的差异,由于财政投入的区域差异过大,不利于教育公平和社会发展[2]。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地方,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地区间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并不均衡,这种差异引发了教育不平等和社会不公正等负面影响,同时也阻碍了职业教育的持续性发展。

二、构建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主要措施

( 一) 将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责任细划

构建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将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责任细划,将各级政府经费投入的比例合理划分,落实到各级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保障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公共财政水平可以满足地区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投入则需要加大中央和省级的财政支持,合理分配并细划中央、省、市、区和县这几级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以保障对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保证地区职业教育能够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建立保障教师工资待遇、教师离退休后的福利待遇以及改善教育设施、教育环境等的经费予以公共财政保障,与职业教育经费一并逐级化解到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

( 二)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管理机制

职业教育对于学生培养投入的成本要远远高于普通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理论和操作两个领域的课程设置必然增加了职业学校的教学成本,而对职业教育预算内经费投入偏少必将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所以应当建立起由省级财政统一管理与调配的职业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建立职业教育经费专户制度,避免职业教育经费被挪作他用,以保证各级政府下拨的职业教育经费能足量投入到职业教育院校[3]。由于职业教育经费的数量总体偏少,因此,要加大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经费的财政支持力度,不但要加强省级财政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而且要将经费投入的责任划分到市级财政,合理分配两级政府的经费投入比例,保证市级公共财政支出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城市教育附加费也应配套相应的管理体制与职业教育经费保障制度相配合,确保城市教育附加费能够足额到位用于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保证职业教育经费的足额投入以及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 三) 建立完善职业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机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为我国目前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级政府的财政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制定职业教育公用经费的核定标准,需要首先对不同经济区域的职业院校进行调查,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财政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并将其纳入到公共财政支出,建立并完善职业教育公用经费的保障机制。但职业教育公用经费的投入还应当体现出地域、学校、专业的特殊性,进行动态的平衡管理,核定差别化的生均公用标准,以适应职业教育的不同发展需求。

( 四) 推行全程职业教育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为提高职业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必须对职业教育经费管理使用进行全程的监管。对职业教育经费的管理需做以下两方面的改革: 一是要改革现有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使用结构,现有财政性教育经费使用中人员支出占了较大比例,这种使用结构是不合理,要通过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数量和改善职业教育经费的使用结构来合理规划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使用结构; 二是改革专项教育经费投入的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通过对职业教育经费管理与使用的全程监管,推行教育经费的目标管理和项目管理,加强对专项投入的效益考评机制,将专项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最大化。

( 五) 改变经费拨款模式,缩小职业教育经费差距

教育经费的拨款模式会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如隶属于政府的政府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采取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在同样的管理制度下,政府对公立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基数加发展”的拨款模式,而对高等职业学校实行“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拨款模式。拨款模式对这两个等级的教育产生了不同的指引与影响。虽然对教育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但却存在同样的弊端,对职业学校的经费投入数量不能与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学水平相挂钩,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不能体现出公平与效率,造成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教育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为提高教育拨款的公平与效率,缩小地区间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差距,就要改变职业教育拨款模式,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进行科学测量,引入绩效考核原则。通过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考虑,制定出符合不同区域政府财力水平的生均拨款标准,将该拨款标准纳入到地方财政,确保拨款的方式公平、数量合理。对拨款的使用效率进行绩效考核,制定相关的计算标准,测算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拨款标准,提高拨款的利用效率,减少因拨款模式的不同而造成的教育不平等现象。

摘要: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却因为教育经费的短缺而受到了严重的制约,通过对我国职业教育经费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要细化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管理机制、公用经费保障机制、以全程经费管理提高经费利用率以及改革经费拨款模式等五个方面的措施,以期能够有效保障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能够获得稳定的经费投入。

关键词: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措施

参考文献

[1]郭国侠,等.职业教育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165-166.

[2]胡秀锦,沈百福.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学费分析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07(19):231-232.

篇4:保障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合理投入

1.中等职业教育的总投入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大幅度下降。全国现有14000多所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虽然挂了职业学校的牌子,但一些学校实验、实训条件非常差,难以适应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所提出的对劳动者技能的新需求。

2.与普通高中和高等教育的投入相比,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明显不合理。近些年,政府的教育投入偏重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成本”与“低投入”的矛盾非常突出。大部分省(区、市)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中,中职尚不到普通高中的三分之二。

3.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参照国际标准,职业教育的生均成本应该是普通教育的2~3倍。现阶段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远远低于其人才培養成本。

可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薄弱环节,因此,各级政府需要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合理确定其在整个教育经费投入中的比例,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此,建议:

一方面,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在中央不断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力度的同时,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切实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对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切实执行国务院有关文件中“教育附加费20%~30%应用于职业教育”的规定,解决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多方面筹集社会资金,以更加优惠的措施,吸引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和企业投资举办职业教育,逐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企业、社会和个人参与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篇5:职业卫生服务经费保障制度

经费保障和干警职业、工资保障落实情况

我院现有政法专项编制54名,事业编制6名。现有在职检察干警52名,其中领导班子成员7名。下设反贪局、反渎局、预防局、公诉科、侦监科、控申科、民行科、监所科、技术科、办公室、人民监督员办公室、政治处、干部人事科、宣传教育科、计财科、监察科、法警大队。

山城区人民检察院恢复重建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基础差,起步晚,起点较低,建筑规模与建筑水平不能适应检察业务工作需要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特别是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所必需的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严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察业务工作的开展。为尽快改变这种困难状况,加快检察机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经院党组的多方努力,对我院仅有的1500平方米的办案办公以及专业技术用房进行了扩建和改建,目前已达到3600平方米。在建设规划的同时,坚持立足当前,兼顾发展,统筹规划,科学建设,逐步完善的原则,使基础建设既功能齐全,又经济适用。目前我院人均用房面积约40余平方米,已达到高检察院关于基层检察院两房建设的标准,基本保障了各项检察业务工作的需要。

工资和职业保障方面:检察官的职权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职权的再分配,基于检察官职务而产生,是检察官处理职责范围内的事务的支配力。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检察机关高度重视检察干警的职业和工资保障工作,积极支持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依法履行检察职责,支持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积极为检察官行使职权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逐步落实了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医疗、教育、培训待遇,使检察干警的工资和职业保障基本得到落实。但需要说明的是检察官津贴、办案补贴、法警警衔津贴、特殊岗位津贴和精神文明奖都是由我院自筹发放。其中办案补贴还是执行的原标准(48.4元/人月),新标准(240元/人月)提高后还没有审批执行。2009年人员经费支出178万元,2010年人员经费支出171万元。

政法经费保障方面:近几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政法机关的发展和建设。自2009年以来,政法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到位,大大缓解了检察机关在业务办案经费方面的严重不足,改善了侦查诉讼等办案办公设备的落后面貌。2009年,拨付我院办案补助专款93万元,装备经费134万元。2010年,拨付我院办案补助专款107万元,装备经费106万元。解决了基层院办案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改善了办案办公装备,提高工作效率。

在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方面,对办案补助专款,实行区财政监督,分户记帐,严格管理,全部用于反贪、反渎、公诉、侦查监2

督等业务部门的专门案件、办案燃油、车辆维修、业务培训等支出,使每一分办案经费真正用在办案一线。对拨付我院的装备经费,2009年的134万元用于检察业务的保密和密码设备51万、网络机房交换机服务设备35万元、业务科室的侦查诉讼等办公设备48万元。2010年的106万元用于增置和更换业务车辆68万元、侦查诉讼设备26万元、多媒体等设备6万元、办公设备6万元。对以上设备全部实行政府采购,杜绝了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

今后,我们将更加完善政法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制度,为检察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山城区人民检察院

2011年8月4日

篇6:学校经费保障制度

为有效管理学校教育经费和正确使用经费,避免盲目浪费教育经费,做到合理合法。经学校教代会全体成员一致讨论通过,特制定以下经费管理制度。

一、学校的预算内外经费均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后勤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财务人员要求做到努力增收节支,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总务处负责加强对财务人员得管理和业务学习指导。

二、由教导主任王转红分管财务工作,经费收支实行审批制度。

需要使用经费的必须逐层请示汇报到主管领导。一百元以下的由分管校长负责审批,一百到五千元以下的由校长审批,5000元以上由学校教代会讨论审批。

三、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财力情况,本着“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编制财务收支计划,计划报经学校教代会批准后,财务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计划圆满完成。

四、各项支出的原始凭证,经会计主管审核,内容真实合法,符合财务制度规定,并有经办人、验收人和有关负责人签字,最后校长经签字后方可办理支出,否则财会人员不准予报销。

五、严格遵守物价部门核准的范围和标准进行亮证公开收费,根据上级规定,各项收入使用财政统一规定收费票据,收费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

禁止任何部门和个人以任何名义向学生乱收费;严禁非财务部门和个人私自收取、存放资金,私设“小钱柜”。

六、出纳、会计要独立分管经费和帐目,分工明确,尽职尽责。

提款数额较大(10000元以上)的经费需要有2人以上财务人员协助,保证资金安全,切实管好用好各项经费。

七、凡是学校预算内、外资金的全部存入学校的公家户头,凡属于教育经费的一律不得挪做他用,各项专用基金严格按规定提取,分别核算管理,专款专用。

八、严格控制借款,因公借款,需以书面形式汇报所需的开支数额及相关说明,并经校长批准后方可借支,并按规定时间及时结算。

九、严格执行本条规定;

禁止动用教育经费变相或乱发奖金、实物、补贴等等。

篇7:党建经费保障制度

1、按照转移支付的数额,保证每村每年10000元的村级活动经费,不得截留、挪用,足额支付。

2、确保村干部工资报酬每半年发放一次,村干部工资每年有适当增长。

3、支持村党支部开展工作,重点工作单项给予支持。

4、乡党委每年维修两个村维修党员活动室,每村不少于1000元。

5、乡党委每年支付村党支部党建专项经费不少于1000元。

6、给予村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培训经费不少于5000元。

各村党支部:

经乡党委研究决定于2012年6月20日上午9:30在乡政府召开“城台乡2012年支部书记专项述职会议”,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各支部书记按乡党委关于村党支部书记抓党建专项述职工作要求写好述职报告,于6月18日交乡党委审核;

2、会议参加人员: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3、山城、坝口、城子、河东、拉甘驿、泉湾等6村支部书记会议述职、其他村支部书记书面述职。

篇8:安全投入经费保障制度

为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维护企业、职工及社会公共利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安全生产费用是指本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对其企业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取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财务管理。

2、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1)完善、改进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

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

3)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

4)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

5)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3、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企业将安全生产费用优先用于满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支出。

4、企业对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实行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结余下使用,当年计提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5、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程序为;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提出,报企业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实施。

6、对在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中形成的资产,本企业将纳入相关资产进行管理。

7、为职工提取的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所需费用,不再安全费用中列支。

篇9:基层党建经费保障制度

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切实增强党建经费的保障性及使用的规范性、有效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建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工作,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原则

1、服务基层、立足支部。党建经费要用于各基层党组织的活动,特别是保障基层党支部能正常开展活动。

2、统筹安排、适当倾斜。党建经费应根据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并适当向农村、社区、“两新”组织和其他财力相对困难的基层党组织倾斜。

3、以财政拨款为主、党费留用为辅。基层党建经费应纳入财政预算,并与财政同步增长,财政拨款和党费一起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保障。

4、专款专用、规范使用。党建经费必须用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确保专款专用、规范使用,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挪用、占用。

三、使用范围

本规定所指党建经费是党建活动经费,必须用于党的活动,其具体使用范围包括:

1、培训和教育管理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党员、党务干部等;

2、订阅或购买用于开展党员教育宣传的报刊、资料、音像制品和设备;

3、表彰和奖励先进的基层党组织、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 者;

4、联系群众,走访慰问和补助生活困难的党员;

5、补助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党员和修缮因灾受损的基层党员教育设施;

6、召开党内会议,开展党的组织生活、主题活动和专项活动;

7、党建理论的研究、党建工作调研和学习考察;

8、确保基层党组织正常开展工作和活动;

9、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和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等;

10、其他与党建相关的活动。

四、核算标准

各基层党组织党建经费原则上按照党员年人均50元标准核算。村、居民区、“两新”党组织党建经费核算标准具体如下:

(一)村、居民区党组织

党组织建制的党员人数在100人(含)以下的按不少于10000元/年标准;党员人数在100人(含)以上的按不少于15000元/年标准外,每增加一名在册党员,相应增加50元/年的经费。

(二)“两新”组织党组织

按照每个党支部不低于2000元/年,“两新”组织党员缴纳的党费全额返还,用于开展党建工作;每个党支部负责人的工作补贴200元/月。

五、工作要求

1、党建经费由各单位的组织部门统一管理,具体管理工作由组织部门承担党员教育管理职能的内设机构承办,具体财务工作由组织部门内设的财务机构或者同级党委的财务机构代办。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实行会计、出纳分设,并建立专用账簿。党建经费应当单独设立 2 银行账户。

2、党建经费使用要从实际出发,合理细化年初预算,并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实行专款专用,量入为出,确保合理有效使用。党建经费的使用和下拨,必须集体讨论决定,并按照《会计法》和行政单位财务制度的要求,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和经费审批程序。

3、各单位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党建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于每年1月底之前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区委组织部报告党建经费使用和管理情况,并接受区委组织部定期或不定期安排的检查,或委托第三方进行的审计。基层党组织每年要向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报告党建经费管理使用情况,作为党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接受党员监督。

4、党建经费使用情况将纳入基层党建工作“三级联创”考核范围。

6、本规定与以前文件规定有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7、本规定由火花街道办负责解释,自2015年1月起试行。

中共南充市嘉陵区火花街道工作委员会

篇10:安全保卫工作经费保障制度

为了贯彻各级关于安全保卫工作“有钱办事,有人办事”以及“不发生因经费不能保障而发生重大事故”的指示精神,确保我校各项安全保卫工作均能顺利实施,真正实现上级提出的学校“发案少,秩序好,内部安全稳定,群众满意” 的目标,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学习和宣传,不断提高全校师生对安全保卫工作在谋求发展的全局工作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1、坚持及时地组织学习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文件,全面领会和贯彻其精神。

2、切实做到安全工作“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事事落实“一岗双责”。

3、“生命不存,何谈教育;稳定不存,何谈发展”,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全员重视安全保卫工作。

二、学校每学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安全工作专项经费,用于安全工作隐患整治,安全知识宣传,事故应急救援,先进个人的奖励等。

三、依据安全保卫工作形势的发展需要,逐年增加安全保卫工作运作经费的预算额度。

篇11:职业卫生服务经费保障制度

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运行经费保障暂行办法

为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行,根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桂发〔2009〕29号)和《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卫生部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意见》(财社〔2009〕66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暂行办法》(桂政发〔2010〕13号)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本办法所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除特别说明以外,为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

一、保障原则

(一)坚持医疗卫生公益性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绩效考评体系,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提供的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和控制医药费用进行量化考评,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

(二)坚持优化资源配置与统筹规划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实施区域卫生科学规划,发挥政府卫生投入的宏观调控作用,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三)坚持转变运行机制与增加投入相结合的原则。在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扭转“以药补医”运行机制。

(四)坚持统筹算账与财政专项补助相结合的原则。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实行统筹算账,合理核定经常性收入和经常性支出,对其经常性收支缺口给予补助。

二、保障范围

对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严格界定功能、核定岗位、核定任务、核定收支范围和标准的前提下,对其经常性收支差额进行补助。

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考核前提下,对其所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补助。

三、保障机制

(一)建立任务考核的绩效考核机制

1.建立外部绩效考核机制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基本药物制度、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群众满意度等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与公共卫生专项补助和财政补助相挂钩。

2.建立内部考核机制

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考核的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完善内部考核制度,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根据专业技术、管理、工勤等岗位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考核,考核结果要与单位内部绩效工资分配挂钩,以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二)建立核定收支差额的补助机制

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办法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经费。卫生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和公

共卫生服务任务;财政部门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预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的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核定的经常性支出时,差额部分由同级财政在预算中予以足额安排。

1.收入部分

(1)收入构成①经常性收入:包括医疗服务收入、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收入和药品收入。

②财政专项补助收入:包括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补助、基本建设经费和设备购置经费、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经费,以及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等财政补助收入。

③其他收入:包括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补助、社会捐赠、存款利息等收入。

(2)收入核定

①经常性收入:医疗服务收入按照上年或前三年的医疗服务平均收入,综合分析物价、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以及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基本医疗服务收入的影响进行核定;药品收入根据上年或前三年的平均药品采购价格并综合考虑物价、用药量等因素;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收入根据服务人口、单位综合服务成本等情况核定。

②财政专项补助收入核定: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统筹安排;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经费根据有关人才培训规划和人员招聘规划由政府合理安排;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补助等专项按财政部门核定的补助数额计算;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

休人员经费,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由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足额安排,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按相关规定执行。

③其他收入:根据上收入水平并综合考虑影响收入的特殊因素进行核定。

2.支出部分

(1)支出构成①经常性支出:包括人员经费、业务经费等正常运转支出。

②财政专项支出:包括财政专项安排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以及符合规定条件的离退休人员支出等。

③其他支出:包括除上述项目以外的赞助、捐赠、医疗赔偿等支出。

(2)支出核定

①经常性支出:人员经费按定员定额的方式核定,工资水平按照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的原则核定。业务经费根据核定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数量、质量、成本定额(剔除人力成本)及药品支出等统筹核算、综合核定。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按总收入的2%在经常性支出中提取医疗风险基金,专项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事故赔偿,基金结余可结转以后使用。

②财政专项支出:根据基本建设、设备配置规划、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专项工作任务的数量、进度、质量、效益等因素确定。

③其他支出:根据上支出水平并综合考虑影响支出的特殊因素合理核定。

3.收支差额补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的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核定的经常性支出时,差额部分由同级财政足额列入预算。预算实际执行的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核定的经常性支出的,除重大政策性特殊原因外,财政部门按原核定差额予以补助。补助资金可采取分期预拨、年终结算的办法。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所需资金主要由事业发展基金和政府补助资金统筹解决,原则上不得负债建设,对已经发生的债务,主要通过事业发展基金逐年解决;各级财政可根据当地财力情况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需求对其偿债支出给予适当补助。

(三)建立多渠道的经费保障机制。

为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顺利进行,各级财政在原有补助资金不减少的前提下,还应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需要不断加大投入,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和发展。自治区财政对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制度和经济困难地区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给予适当补助。县(区)应在建立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以奖代补”资金、逐步适度调整医疗服务技术收费或药事服务费水平等渠道形成的经费保障机制的同时,积极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从医保基金中获取适当补偿,具体办法以自治区卫生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财政部门制定下发文件为准。

(四)建立全方位的监督管理机制。

1.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检查监督力度,充分利用媒体等监督作用,严格控制医药费用,确保医改及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顺利实施。

2.各级财政部门要及时核定其收支和补助额度,及时拨付补助资金,积极探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支监管力度。

3.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与卫生部门要及时督促医保经办机构,按规定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划拨医保基金所负担的各项医疗保险支出。

4.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的管理,督促其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按规定完成核定的收支计划。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组织实施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工作。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建立绩效考核激励制度。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依法组织收入,加强支出管理,确保全面完成收支任务。

篇12:现代远程教育经费保障制度

为保障全县各学校远程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特制定《远程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拿出专项资金,实行远程教育专款专用,给予经费保障。

一、经费投入:

1、凡经批准的远程教育经费由各学校校长统一管理。实行专款专用,由远程教育负责人统筹使用。

2、远程教育经费开支范围:

(1)用于学校远程教育经费(维修相关远教设备、购置紧缺设备等等);

(2)复印、誊录、翻印、打印等费用;文具费等;

(3)校内各项远程教育活动经费;教师外出学习经费 ;

(4)是学校购置教育图书、光盘以及各种远程教育材料费用。

(5)教师的教材费、专家讲课费等费用学校都是全力支持100%的给予解决。

二、经费管理

1、各学校以学为单位划拨专款用于远程教育的考核与奖励。分学期考核,分学期划拨,在划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按实际所需款额划拨。

2、各学校拨款金额按参加远程教育教师数全年考核奖励金额百分之八十的比例划拨。

3、各学校用于远程教育的专款由教育局核算中心代管,经费专款专用。

三、远程教育与教研的激励制度。

把教师的远程教育与研究成果等方面设置专项指标,纳入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估,把考评结果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条件。拟建每年一度的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骨干系列教师评选制度、优秀实验教师评选制度;设立了教科研专项经费、骨干教师进修专项基金、教师教科研成果奖励基金、教师教育教学奖金等,各学校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远程教育学习、交流研讨、到外地考察学习活动及教科研成果奖励等。这些制度的创建,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给远程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和硕县教育局

篇13:论法院经费保障制度发展与协调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论谈法院经费保障制度

论法院经费保障制度

作者

吴旭萍

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在实现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法院肩负着行使审判权的神圣使命。

独立审判,又是行使审判权的一项重要组成部份,而要实现独立审判,离不开充足的经费保障。孙子兵法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从古到今,充分的物质保障始终是进行一切活动的根本,物质保障也是法院实现审判职能的前提条件。

我国法院系统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依靠各级政府财政的拨款及法院自身收入的诉讼费作为补助经费。目前我国财政对于法院收入的诉讼费,实行“收支两条线”,即法院收缴的诉讼费全额上缴给财政专户,财政统筹后再以预算外资金的形式,根据其经济实力与法院的开支预算报告决定拨款数额的多少。

因此,不同地区的法院得到的财政拨款是各不相同的,也因此形成了有的法院经费相对有余,有的法院经费缺口很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的法院,诉讼费收入多,经费相对较充足,基础设施建设,硬、软件建设相对也较先进。

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法院,诉讼费收入少,财政困难,得到的经费也相对不足,人员经费尚无法保证,更何况办案经费和建设资金?而经费缺乏,已成为困扰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一个难题。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社会经济正在起着翻天覆地的变革,各类案件剧增,法院的审判业务日趋繁重,现有的经费保障制度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笔者认为,在当前强调司法改革的进程中,经费保障机制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应改变这种法院经费单纯依靠地方财政拨款的做法,应当实行全国法院系统的经费由国家计划单列,财政统一拨款,并立法保障司法经费,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实行国家单列财政拨款,有其历史渊源和借鉴。

1985年8月召开的第七届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通过了《关于司法机关独立的基本原则》(下称“基本原则”),“基本原则”第七条规定“向司法机关提供充足的资源,以合之得以适当地履行职责,是每一会员国的义务”,在基本原则的有效执行程序解释中,“向司法机关履行职能提供充足的资源”包括根据承办案件数量任免足够人数的法官,为法院配备必要的支助人员和设备,以及向法官提供适当的人身安全、报酬和津贴。在国外,大多数国家都将法院经费独立出来,单独列入国家预算。

日本早在1947年的《裁判所法》中规定“裁判所的经费是独立的,应计入国家预算内”;美国于1939年设立了联邦法院行政管理局,专门担任联邦司法系统的行政管理职责,由它制定并向国会提出联邦法院预算,审核并分配各联邦法院的经费,借鉴外国的有益经验,针对我国的司法经费财政管理体制中的弊端,我们应该改革这种体制,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体制。

二、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实行国家单列财政拨款,有利于保证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地方政府干涉支配。

我国宪法规定: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不受任何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在现行体制下,司法机关的人、财、物,都掌握在同级政府手中,司法机关往往只有与当地党政机关合作才能正常开展工作,司法权处处受制于行政权,导致司法不公,当遇到跨在区的纠纷时,只能维护本地区利益,形成地方保护主义。

由此可见,如果不对这种体制进行改革,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只能是一纸空谈!只有在经费保障制度上能保证法院工作的需要,不存在物质利益的干扰,法院才能够独立行使审判权,公正地实现其司法职能。

三、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实行国家单列财政拨款,有利于保障法院有充足的办案经费,保证审判职能的实现,防止司法腐败的产生,维护司法公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类案件不断增长,但地方政府安排给法院的经费增长率却不能与案件增长率成正比。

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有些法院为了解决经费困难,干警的住房、福利、办公用房紧张等问题,千方百计搞“创收”,或是向当事人、律师、企业单位拉赞助,或是私设收费项目,或是提高收费标准等等。司法腐败,成为妨碍司法公正的最直接敌人,成为最危险的社会公害。在九届二次全国人大会议上,代表们反应最强烈的问题之一也是司法腐败。

因此,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特别是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后,再实行人、财、物保障依赖于地方政府的体制,已很难适应社会的客观需求,只有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实行国家单列财政拨款,才能保证司法机关拥有充足的办案经费,保证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司法公正。

四、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实行国家单列财政拨款,有利于保障法官们享有应有的物质待遇和福利待遇,提高法官们的社会地位,纠正少数干警的不正之风。

在西方国家,法官的社会地位比一般公务员高,待遇与福利也比普通公务员优厚,一些国家甚至将法官的工资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

而在我国,法官的工资结构与普通公务员相同,虽然《法官法》规定了“法官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根据审判工作特点由国家另行规定,法官实行定期增资制度,法官享受国家规定的审判津贴、地区津贴、其它津贴以及保险和福利待遇”。

可见我国对于提高法官的待遇福利是重视的,法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掌握着对别人财产的裁判权,甚至是对个别人的生杀大权,但同时法官也是一个人,他(她)们在人群中,一样需要生活,一样有种种需求,如果法官能享受较高的待遇,所谓的“人情案”、“金钱案”、“权力案”等司法腐败现象都将大幅度减少直至消失,法官也必将会更珍惜自己所在的位置。只是,要执行这一条法律,如果没有充足的经费保障,还是无法落实。因此,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实行国家单列财政拨款,保障法官享有优厚的待遇,对于抵制司法腐败,将是一项积极有效的措施。

五、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实行国家单列财政拨款,有利于保证拨给的经费能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当前,许多法院都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办公现代化建设等更新换代的问题,而进行一切活动,都需要庞大的经费,前文中已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单纯依赖于地方政府拨款的种种不妥,如果能够实行国家单列拨款,由最高法院统一计划。

那样,在资金的利用率方面必定能得到大大提高,从财务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节省许多不必要的环节,使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实行国家单列财政拨款,具体应当如何实行?纵观我国至今为止,对于法院经费最主要来源之一的诉讼费的收支管理,其管理办法几经变更,大体上有三种模式。

一种是完全自收自支,法院收缴的诉讼费一概不上缴给其他部门,留作办案经费,在这种制度下,地方财政对于法院需负担的经费较少,但因此失去了宏观调控,有的法院因此而擅自用诉讼费滥发奖金,提高福利标准,造成了不平衡现象,犯了错误;

一种是按比例上缴,即基层法院留下一定比例的诉讼费作为办案经费,余下的再按一定的比例分别上缴地方财政和上级法院,在这种制度下,法院能够及时地得到办案经费,但是有的法院为了多留经费,隐瞒诉讼费的真实收入,或是多设收费项目,或是提高收费标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还有一种是目前实行的“收支两条线”,即法院收取的诉讼费全额上缴财政,由财政统筹后,再以“业务补助经费”拨给法院。

财政在统筹时,将法院上缴的诉讼费按比例分成,大部分回拨给基层法院,再将一定比例的诉讼费作为统筹基金,分配给较不发达的基层法院,这样,在办案经费分配上,满足了发达地区法院的需求,又兼顾了不发达地区的法院。

实行“收支两条线”,使监督部门能够发挥监督的作用,根除了法院在收费上存在的种种问题。

但是,实行“收支两条线”,最大的缺点就是把经费的主动权完全地交到财政部门手中,财政拨款是否及时,是否充足,会直接影响着法院的审判工作,使地方政府有条件对法院的审判工作进行干预、干扰,影响了法院司

法独立。

因此,实行“收支两条线”,虽然在目前经济变革日新月异的时期对于把有限的资金统筹安排,改善法院的基础建设和硬、软件建设起到一定作用,但在不久后的将来,会成为司法改革进程的一种阻碍。

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对“收支两条线”进一步进行完善,在“收支”的“支”上,建立起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并立法给予保障,即将经费预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最高法院编制全国法院系统(包括普通法院和专门法院)全年的开支预算,而这个收支预算,则建立在各个法院年初预算的基础上,由各个法院每年所需的建设资金、人员经费组成。

这部分的开支预算,在年初由最高法院交国务院主管部门审核,单列入国家预算,报经全国人大批准,国务院主管部门保证按预算拨款。

另一部分由办案经费构成,由于办案经费是随案件的多少而增减变动,属于不可预计因素,因此这部分经费由各级法院根据实际情况逐月按需向同级财政提出,同级财政用法院上缴的诉讼费形成专项经费。

专款专用,限时拨给法院使用。专款的年终结余用于统筹,保证下一的经费。

这样,既有利于充分调动各个法院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经费得以充足的保障,又能体现其灵活性,使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独立的司法预算保障制度,才能真正实现法院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真正实现“法治”。

参考书目:

《依法治国与司法改革》 中国法制出版社 信春鹰、李林

《司法公正的价值内涵与制度保障》 严军兴

《论司法公正的实现》 刘作翔、雷贵章

《人大法律评论》 2000年卷第一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民事诉讼收费考》 方流芳

篇14:节水经费保障制度--dy2

节水工作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鼓励。工作中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创造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学校逐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物质装备,优化和改善现有教学设施。学校节水工作领导小组要经常研究工作规律,总结工作成果,不断探索工作中的新情况、解决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各项工作的开展均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做后盾,各责任单位要把学年或学期节水工作所需要经费列入经费预算,经校务会审定后纳入正常开支,切实保证节水目标的实现。

红桥中心小学

上一篇:90后的我们作文400字下一篇:坚持依法行政,构建和谐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