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县2011年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细则(2011)

2024-08-22

东乡县2011年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细则(2011)(精选5篇)

篇1:东乡县2011年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细则(2011)

附件

福建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

工作实施方案(2015年版)

为进一步规范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全面落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实现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根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2015年版)》,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范围

在全省范围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中央财政经费支持全省所有县(市、区)及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展免费的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检测、咨询及感染孕产妇与所生儿童综合干预服务。

二、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为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疾病的母婴传播,降低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对妇女儿童的影响,进一步改善妇女儿童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二)具体目标。至2020年底,实现以下目标: 1.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达95%以上,孕期检测率达90%以上,提高孕早期检测比例。

2.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抗艾滋病毒用药率达90%以上,所生婴儿抗艾滋病毒用药率达90%以上。

3.梅毒感染孕产妇梅毒治疗率达90%以上,所生儿童预防性治疗率达90%以上。

4.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达 95%以上。

5.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至5%以下。

6.先天梅毒报告发病率下降至15/10万活产以下。

三、工作内容

结合孕产期保健与儿童保健服务,为所有孕产妇及所生儿童 提供全面、整合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整合服务流程见附件1。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一)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应当与各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发挥部门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和知识宣传。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结合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青少年保健、性病防治、社区卫生服务等常规医疗保健服务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大众健康教育和咨询指 导,提高育龄妇女及其家庭,特别是孕产妇对预防母婴传播的认 知,促进健康行为。

(二)孕产妇检测与咨询服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相关检测技术规范,为所有孕产妇(包括流动人口)主动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尽早明确其感染状况。在孕早期或初次 产前检查时,告知预防母婴传播及相关检测的信息,提供适宜、规范的检测,依据检测结果提供检测后咨询。对临产时才寻求助产 服务的孕产妇,也要及时进行检测与咨询。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服务技术要点见附件2。

(三)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保健服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感染孕产妇实行首诊负责,将其纳入高危管理,遵循保密原则,提供高质量的保健服务。除常规孕产期保健外,还要提供安全性行为指导、感染症状和体征监测、营养支持、心理支持、性伴告知与检测等服务。

给予感染孕产妇安全助产服务,提倡自然分娩,不应将感染作为剖宫产指征。实施普遍性防护措施,减少分娩过程中疾病的传 播。帮助产妇及其家人制订适宜的生育计划,落实避孕措施、促进安全套使用,减少非意愿妊娠和疾病传播。为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常规保健与随访服务,强化生长 发育监测、喂养指导、疾病综合管理、感染症状和体征监测等服务。

(四)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服务。

1.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服务。一旦发现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无论其CD4 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和病毒载量情况,应当及 时为其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不具备抗病毒治疗能力的各级医疗 卫生机构都应当为其提供转介服务,并做好转介过程的信息交流。在用药前和用药过程中,特别在用药初期以及孕晚期,要进行 CD4 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和其他相关检测,以评估感染状况及监测用药。在用药前和用药期间要持续给予用药依从性的咨询指导。

儿童出生后,及时提供免费抗病毒用药;给予科学的婴儿喂养指导,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进行感染状况监测,提供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和抗体检测服务;必要时进行转介。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药物管理由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省妇幼保健院负责每年的药物采购计划的申报,接收保管国家妇幼中心采购分发的药物,并根据需求分发各设区市妇幼保健机构;各设区市妇幼保健机构负责本辖区药物的管理,负责向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提供药物并指导用药按原省卫生厅印发的《关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药物

+

+管理的有关规定》(闽卫妇幼函〔2009〕859号)执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技术要点见附件3。

2.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干预服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孕早期发现的梅毒感染孕产妇(包括既往感染者)在孕早期及孕晚期进行规范的青霉素治疗;对孕中、晚期以及临产发现的梅毒感染孕产妇,也要及时给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进行随访和疗效评价,对复发或再感染者应追加治疗。

所生儿童出生时即进行梅毒感染相关检测(如非梅毒螺旋体 抗原血清学定量检测等),及时发现先天梅毒患儿。根据需要,为所生儿童实施预防性青霉素治疗。对出生时明确诊断的先天梅毒 儿童及时给予规范治疗,并上报先天梅毒感染信息;对出生时不能明确诊断先天梅毒的儿童,应定期检测和随访,以及时诊断或排除先天梅毒;对随访过程中诊断的先天梅毒儿童及时给予规范治疗 并上报先天梅毒感染信息。在没有条件或无法进行先天梅毒诊

断、治疗的情况下应及时进行转诊。

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技术要点见附件4。3.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服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为

乙肝感染孕产妇提供必要的实验室检测和辅助检查,密切监测肝 脏功能情况,给予专科指导。必要时给予转介服务。对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按要求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 白,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技术要点见附件5。

(五)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综合关怀与支持。医疗卫生机

构、社区及其他相关组织应当根据自身服务的特点和能力,通过多种形式或渠道,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的相关咨询指导、心理支持、综合关怀及转介等医疗保健综合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服务能力建设。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建设,通过建立激励机制,稳定基层队伍。健全转诊机制,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规范的诊疗服务。建立长效培 训机制,有计划地开展省、设区市、县、乡村的逐级培训,确保所有承担预防母婴传播服务的相关人员定期得到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复训。加强实验室建设,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合格的检验人员;完善实验室相关检测服务制度及流程,严格实验室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保障工作顺畅运转。加强产科建设,确保在医疗操作中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执行有关消毒制度,最大限度地避免医源性感染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

(二)信息管理。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本地区相关信息互通共享与信息安全机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信息管理工作,要在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产时保健、儿童保健等相关登记中记录有关信息。定期收集、整理、填报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及系列个案登记卡,及时进行数据信息 的网络报告。同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相关要求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疫情通过国家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妇幼保健机构,应当按照要求进行

相关数据信息的审核、管理、质量控制及分析利用,确保数据信息上报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报表、上报流程及要求见附件6。

(三)监督指导与评估。建立健全各级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监督指导与评估体系。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级监督指导与评估方案,制订本级监督指导与评估方案,定期组织开展自查、监督指导和评估。逐级向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交督导评估报告和工作报告(上报流程和时限参照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年度报表执行),不断提高辖区内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质量。本方案工作要求将列入医疗服务机构“公共卫生责任书”予以考核。

(四)资金和物资管理。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物资和资金的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对试剂、药品、设备等相关物资及时进行招标采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整合资源,合理统筹安排各级财政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率。要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保障资金用于检测筛查、综合干预、追踪随访、信息管理、能力建设等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工作。

我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试剂、药品、物资等招标工作委托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实施,采购资金根据实际情况下达至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各设区市,按需采购;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按相关法律法规及省卫生计生委要求做好招标工作,定期向省卫生计生委汇报告工作进展;各设区市卫生计生委做好相关试剂、药品及物资采购、保管、发放及登记等工作,并按需要发放至相关医疗保健机构。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相关医疗保健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试剂、药品、物质的管理,追踪使用情况和效果,杜绝浪费;由中央或省级财政资金补助并免费配送的试剂、药品及物资不得向服务对象收取费用。

五、职责分工

(一)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省卫生计生委妇幼处负责全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管理;医政处负责协调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相关诊疗工作;疾控处负责艾滋病、梅毒疫情监测及相关检测的组织协调工作;宣传处负责协调基层卫生处负责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等工作;基层卫生处负责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阳性孕产妇及儿童的健康管理及,阳性孕产妇及儿童的健康管理及随访、转诊等工作服务;财务处负责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经费的统筹安排和管理,确保必要的经费支持。

各设区市、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承担本辖区预防艾滋病、梅

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管理工作,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以妇幼牵头,医政、疾控、基层卫生处、财务等密切配合的协作机制,抓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医疗卫生机构。省妇幼保健院承担全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技术支持,开展科学研究,推广适宜技术。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承担本辖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技术指导与服务,负责本辖区相关信息的管理,包括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分析和反馈等工作;承担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各项管理工作。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本辖区艾滋病、梅毒检测的技术指导,承担孕产妇及其儿童的艾滋病确认试验、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诊断工作;承担本辖区艾滋病、梅毒疫情监测、艾滋病感染者随访管理和艾滋病实验室质量管理等工作;配合开展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诊治、随访及转介服务。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主动为所有孕产妇提供检测与咨询服务,实行首诊负责制,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规范的干预服务。参与并接受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相关技

术指导和培训,负责收集、上报相关信息资料。

附件:1.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整合服务流程

2.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服务技术要点

3.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技术要点 4.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技术要点 5.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技术要点 6.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报表、上报流程及要求

篇2:东乡县2011年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细则(2011)

关于印发《平邑县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

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有关医疗单位:

为全面做好我县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减少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对妇女儿童的危害,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制定《平邑县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0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平邑县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实 施 方 案

为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实现《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11-2015)》、《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和《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的目标,全面、整合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按照省、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统一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

(一)总目标

提高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二)具体目标

至2015年实现以下目标:

1、建立健全适合我县实际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模式。

2、育龄妇女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

3、提供相应服务的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4、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分别达到80%以上,婚前保健人群的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逐年提高。

5、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抗病毒药物应用比例分别达到90%以上。

6、梅毒感染孕产妇接受规范诊疗的比例达到85%以上。

7、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人工喂养率达到90%以上。

8、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满18月龄艾滋病检测率达到80%以上,其中6月龄内婴儿HIV感染早期诊断的比例达到60%以上。

9、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接受规范诊疗服务的比例达到90%以上,12月龄随访率达到80%以上。

10、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比例达到90%以上。

11、儿童经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的报告感染率控制在5%以下。

12、先天梅毒的报告发病率控制在30/10万活产数以下。

二、策略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各助产机构应充分认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将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科学规划,实行目标管理,有效整合资源,建立以医院为主体、各相关科室参与的协作机制,各司其职,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二)开展社会动员,促进广泛参与。县卫生局要积极协调妇儿工委、广电、教育、人口计生、民政、妇联、共青团等相关部门和组织,广泛开展社会动员。利用媒体宣传、学校教育、社区宣教、家庭参与等多种形式,开展

群众性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特别关注疫情相对严重或偏远贫困地区人群、流动人口及青少年。为感染者及其家庭提供关怀和支持,减少歧视,营造良好的综合防治氛围。

(三)整合服务资源,提高干预效果。整合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为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产妇提供全面、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服务。严格执行技术服务标准,建立适宜的检测、咨询、干预、随访等服务流程,健全防治物品及时供应和合理应用制度、提高干预效果。

(四)扩大覆盖范围,促进常规开展。在全县逐步扩大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覆盖面,在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性病防治、计划生育等服务领域,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使更多育龄妇女、孕产妇及其家庭受益。各级医疗机构应建立与常规妇幼保健工作相结合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的作用,促进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常规化和持续开展。

三、措施

医疗保健机构在开展常规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同时,应为孕产妇提供全面、综合、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干预服务。

(一)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1、卫生部门要与各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发挥部门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制作并张贴宣传栏、宣传画,举办有针对性的讲座以及组织多种形式活动,利用广播、电视专栏、学校课程、专题宣传、咨询等活动,为育龄妇女、农民工、青少年及其家庭发放宣传册、小折页等宣传资料,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知识的宣传,提高大众的相关知识水平。

2、医疗保健机构的医务人员要在妇科、产科、计划生育门诊、保健门诊、孕妇学校、婚前保健门诊、妇女保健科、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多种服务场所开展健康教育,结合常规医疗保健服务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为有需求的服务对象提供咨询和指导,增强服务人群的认识,提高服务对象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及母婴传播服务的利用。

3、医疗保健机构的医务人员应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的育龄妇女及其家人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的信息、医疗保健及转介服务;帮助感染妇女及配偶/性伴选择安全的性行为方式,指导其正确避孕和使用安全套,以减少非意愿妊娠以及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传播,同时帮助其制定适宜的家庭生育计划。建议梅毒感染妇女在梅毒治愈后计划怀孕。

(二)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检测与咨询服务。各医疗保健机构的医务人员要结合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主动为所有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与咨询服务。在孕产妇初次接受孕产期保健时,同时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相关检测,尽量在孕早期进行相关检测,尽快明确感染状况,以及早为孕产妇提供干预

措施;要确保临产时才寻求助产服务的孕产妇及时获得相关检测与咨询,并进行干预。

1、检测前信息提供

结合孕产期保健服务,为所有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前咨询,告知母婴传播的危害及接受相关检测的必要性等核心信息。

2、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

为所有孕产妇尽早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为孕产妇提供规范的艾滋病抗体筛查,及时对艾滋病筛查结果阳性者进行艾滋病确认试验,尤其要确保临产孕产妇尽早获得艾滋病抗体筛查,以及时为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

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有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两类。采用其中一类试验对首次就诊的孕产妇进行梅毒筛查,对筛查结果阳性者,需用另一类试验进行复检,确定其是否为梅毒感染。

为孕产妇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有条件的机构要为检测结果阳性者提供乙肝病毒病原体血清学检测(乙肝两对半)。

3、检测后咨询

医务人员应为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后咨询服务。为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孕产妇提供改变危险行为、避免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等重要信息;为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孕产妇提供保密的咨询,告知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信 6

息,进行配偶/性伴的告知和检测指导,与感染孕产妇商讨并由其知情选择妊娠结局,提供必要的转介服务等。

(三)为感染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医务人员应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提供孕产期保健和随访服务,包括采取安全性行为指导、营养指导、相关感染症状和体征的监测、安全助产等服务。为自愿选择终止妊娠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提供安全的终止妊娠服务。针对孕产妇综合状况及疾病感染程度,提供喂养方式指导、心理支持、家庭防护等方面的指导。为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亲所生新生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提供婴儿喂养指导,开展常规儿童保健,加强生长发育监测,预防营养不良。

(四)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1、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提供免费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应用可分为预防性抗病毒用药和治疗性抗病毒用药。

提供艾滋病病毒药物前,应对孕产妇进行艾滋病症状观察、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检测,并对孕产妇的感染状况进行评估,确定临床分期,结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检测结果,选择适宜的抗病毒用药方案(用药方案见附件4)。对于处于艾滋病临床I期或II期,免疫功能相对较好,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采用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对于处于艾滋病临床+

3++ 7

Ⅲ期或Ⅳ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采用治疗性抗病毒用药方案。

在应用抗病毒药物前及用药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持续的咨询指导及相关监测,提高用药依从性;定期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CD4T淋巴细胞计数、必要时进行病毒载量等检测,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并提供必要的处理或转介服务。

2、提供适宜的安全助产服务

为艾滋病感染的孕妇及其家人提供充分的咨询,告知住院分娩对保护母婴安全和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的重要作用,帮助其及早确定分娩医院、尽早到医院待产。医务人员应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提供安全的助产服务,尽量避免可能增加艾滋病母婴传播危险的会阴侧切、人工破膜、使用胎头吸引器或产钳助产、宫内胎儿头皮监测等损伤性操作,减少在分娩过程中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几率。

3、提供科学的婴儿喂养咨询、指导

对艾滋病感染的母亲所生儿童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医务人员应与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其家人就人工喂养的接受性、知识和技能、负担的费用、是否能持续获得足量、营养和安全的代乳品、及时获得医务人员综合指导和支持等条件进行评估。对于具备人工喂养条件者尽量提供人工喂养,并给予指导和支持;对于因不具备人工喂养条件而选择母乳喂养的感染产妇及其家人,要做好充分的咨询与指导,告知其坚持母乳喂养,喂养时间最好不超过6个月,并积极创造条件,尽早改为人工喂养。

+

+3

4、保健院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随访与艾滋病检测

在艾滋病感染母亲所生儿童满1、3、6、9、12和18月龄时分别对其进行随访,提供常规保健、生长发育监测以及感染状况监测、预防营养不良的指导、免疫接种等转介服务,并详细记录、上报儿童随访的相关信息。

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于出生后6周及3个月(或其后尽早)采血进行早期诊断检测(儿童早期诊断检测流程图见附件5)。两次不同时间检测结果呈阳性反应,报告“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结果阳性”,确定儿童感染艾滋病,及时转介婴儿至儿童抗病毒治疗服务机构。两次不同时间(其中至少一次于婴儿满3个月后采血)检测结果呈阴性反应,报告“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结果阴性”,婴儿按照未感染儿童处理,继续提供常规儿童保健随访服务。

负责艾滋病感染产妇所生儿童随访服务的县妇幼保健院按照儿童早期诊断时间和技术要求采集血样,登记相关信息后,及时将血样转送到省级妇幼保健机构。艾滋病感染母亲所生儿童未进行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或早期诊断检测结果阴性者,应于12月龄、18月龄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以明确艾滋病感染状态(儿童抗体检测流程见附件6)。

5、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

对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应用复方新诺明,以预防机会性感染;艾滋病感染母亲所生的儿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也应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 +

明:(1)艾滋病早期诊断结果为阳性;(2)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25%;(3)反复出现艾滋病机会性感染临床症状;(4)母亲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时间<4周。复方新诺明用药方法详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手册》。

(五)为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1、为梅毒感染孕妇提供规范治疗

为梅毒感染孕妇提供规范(全程、足量)的治疗,以治疗孕妇的梅毒感染和减少梅毒母婴传播。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为我县梅毒感染孕产妇规范治疗、助产及所生儿童预防性治疗定点医院,定点医院根据孕妇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对孕妇梅毒进行诊断,并给予相应的规范治疗(治疗方案见附件7)。对于孕早期发现的梅毒感染孕妇,应在孕早期与孕晚期各提供1个疗程的抗梅毒治疗;对于孕中、晚期发现的感染孕妇,应立刻给予2个疗程的抗梅毒治疗,2个治疗疗程之间需间隔4周以上(最少间隔2周),第2个疗程应在孕晚期进行。对临产时发现的梅毒感染产妇也应立即给予治疗。在孕妇治疗梅毒期间应进行随访,若发现其再次感染或复发,应立即再开始一个疗程的梅毒治疗。所有梅毒感染孕妇的性伴侣应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及梅毒治疗。

2、提供安全助产服务

为感染孕产妇提供适宜的安全助产服务,尽量避免可能增加梅毒螺旋体经血液、体液母婴传播的危险,减少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感染梅毒的机会。

3、为梅毒感染母亲及所生儿童提供预防性治疗

+

医务人员对孕期未接受规范性治疗,包括孕期未接受全程、足量的青霉素治疗、非青霉素方案治疗或在分娩前1个月内才进行抗梅毒治疗的孕产妇所生儿童进行预防性治疗;对出生时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和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均阳性,但后者滴度不高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和没有临床表现的儿童进行预防性治疗。(治疗方案见附件7)

4、保健院为梅毒感染母亲所生儿童提供随访和先天梅毒的诊断及治疗转介等服务

医务人员应对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进行定期随访,提供梅毒相关检测直至明确其梅毒感染状态(见附件8),并记录相关信息。对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阳性且滴度高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或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到梅毒螺旋体或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阳性的儿童诊断为先天梅毒;对于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阳性且滴度低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但有先天梅毒临床症状的儿童,或者随访过程中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由阴转阳或滴度上升且有临床症状的儿童,或者随访18个月时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仍持续阳性的儿童亦诊断为先天梅毒。对诊断先天梅毒的儿童给予规范的治疗或转介服务,并上报先天梅毒感染的信息。

(六)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医务人员应详细了解其肝炎病史及治疗情况,密切监测肝脏功能,给予科学的营养支持和指导。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单位)。按照国 11

家免疫规划要求,完成24小时内及1月龄和6月龄儿童的三次乙肝疫苗接种。

(七)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提供关怀和支持。各医疗保健机构机构和组织应根据本机构服务的特点和能力,通过多种形式或渠道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的相关咨询、避孕咨询指导、心理支持、综合关怀及转介服务等医疗保健综合服务(保健院为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人工喂养所需部分奶粉),营造减少歧视的社会氛围,降低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对妇女、儿童及家庭的影响。

四、职责与分工

(一)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与分工。县卫生局承担制定本县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实施方案并进行组织、协调与管理工作,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以县妇幼保健院牵头、医政、疾控、规财等部门密切配合的协作机制,抓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医疗保健机构的职责与分工。

1、妇幼保健院

县妇幼保健院承担全县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开展工作督导与检查,进行人员培训,协助县卫生局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传播的工作服务流程;负责所有HIV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儿童、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随访保健管理以及本辖区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分析和反馈等工作。要按照《生物制品管理规定》

和《预防用生物制品生产供应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确保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储存、发放和注射使用等环节的安全和有效。

2、县疾控中心

县疾控中心承担本辖区艾滋病检测的技术指导,孕产妇及其儿童的艾滋病确认试验、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等检测工作以及梅毒检测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

3、医疗保健机构

各医疗保健机构应结合常规孕产期保健、产科和儿童保健工作,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医疗和技术服务。为所有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检测与咨询;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儿童提供抗病毒药物应用、安全助产、喂养指导、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和干预措施;为梅毒感染孕产妇提供规范治疗,为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预防性治疗及梅毒感染状况监测;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儿童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参与并接受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相关技术指导和培训,负责收集、上报相关信息资料。

根据我县孕产妇保健管理流程,各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为孕妇早孕建册(12周前)时进行艾滋病、梅毒及乙肝的咨询、检测,并记录在手册上。各医疗保健机构在每次接诊孕产妇时,认真查看《孕产妇保健手册》,对未进行艾滋病、梅毒及乙肝项目检测的,及时进行检测并做

+

好登记;对确诊梅毒感染的孕妇实行首诊负责制,并给予规范干预治疗和随访,各定点助产机构对入院待产的孕期未进行检测的全部孕妇应实行免费检测。县医院、中医院新生儿科负责接诊HIV、梅毒感染母亲所生儿童的干预治疗。县妇幼保健院技术小组成员负责确诊HIV感染孕妇的孕期随访管理、所生儿童早期诊断的血标本采集、转运、定期随访与检测以及全县梅毒感染孕妇所生儿童的定期随访、检测及管理。

五、技术保障

为全面、整合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保障各项干预措施规范落实,我县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及人员的服务能力,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检测技术,加强普遍性防护,减少医源性感染及职业暴露。

(一)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县卫生局应规范承担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各医疗卫生机构的资质和人员准入,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产科及实验室的建设。有计划的开展县、乡、村的逐级培训。所有承担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的相关人员定期接受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

(二)规范实验室检测技术服务。卫生局应充分整合并利用卫生资源,建立健全符合本县特点的综合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的检测服务制度及流程。各医疗卫生保健机构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性传播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技术指南》、《全国梅毒检测技术规范(试行稿)》等有关文

件要求开展相关检测服务;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合格的检验人员;加强实验室管理,完善相关工作制度,严格实验室质量控制,保障工作顺畅运行。

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生物制品管理规定》和《预防用生物制品生产供应管理办法》,严格规范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存储和使用,保障生物制品的安全和有效。县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应同时开展两类梅毒血清学实验;乡镇卫生院应至少开展梅毒筛查实验。

(三)预防医源性感染及职业暴露。承担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应遵照普遍性防护原则,落实各项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有关消毒隔离制度,最大限度地避免医源性感染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

按照有关要求,建立健全职业暴露防护及应急处理机制。各医疗机构应及时与县疾控中心建立联系,进行暴露情况的登记,及时采集暴露案例的信息,进行暴露评估,确定是否需要使用相应的预防性药物及进行流行病学监测。

六、信息管理

县妇保院指导全县相关单位尽快建立健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信息资料收集、管理及逐级上报制度。各医疗单位应指定保密意识及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负责信息管理工作。做好信息的收集、报告、审核、管理及质量控制,确保信息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对信息数据的分析、利用及管理能力。

(一)信息数据的收集与上报。各医疗保健机构应建立记录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咨询信息的婚前保健、孕

产期保健、产时保健等相关登记;定期收集、整理和汇总相关检测、咨询信息。对检测发现的艾滋病及梅毒感染孕产妇进行随访及个案信息调查;按照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报表上报流程及要求(见附件9)及时填写和逐级上报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及系列个案登记卡。各助产机构每月8日前将纸质版报表上报县保健院社保科,县保健院社保科负责全县信息汇总并通过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信息网络报告。有阳性病例需要随时上报,尽早确定干预方案。

对所发现的孕产妇及婚检妇女中艾滋病、梅毒感染者或乙肝患者,还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相关要求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

(二)质量控制。在数据信息收集过程中,各医疗保健机构应认真核对各类原始登记与记录,确保相关报表信息符合逻辑、完整、准确;及时对报告的数据信息进行逐级审核与汇总,确保数据信息管理、利用与分析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县卫生局定期对辖区内数据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与准确性进行核查,定期组织开展信息漏报、重报等情况的专题调查,对相关报表的错误信息进行修订,减少错报、重报及漏报,提高数据信息质量。

六、监督指导与评估

县卫生局负责建立全县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监督指导评估体系。定期组织和开展自查和监督指 16

导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督导评估报告和工作报告,不断提高辖区内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质量。

七、资金和物资管理

县卫生局、县财政局应加强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相关资金和物资的管理。对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不得挪用或改变专项资金的性质和用途,不得用于与本工作无关的其他支出。经费支持的试剂、药品、设备等相关物资,应按照相关规定严格管理。各项补助经费的发放要进行详细记录,便于检查。县卫生局、县财政局应加强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工作,并接受上级部门组织的资金检查。

八、组织领导

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领导及协调工作。

2、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负责技术指导、培训与督导考核工作。

附件:

1、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流程

2、孕产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

3、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

4、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抗病毒用药方案

5、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及服务流程

6、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

7、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及所生儿童治疗方案

8、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随访与先天梅毒感染状态监测

9、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报表上报流程及要求

10、平邑县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小组

附件10:

平邑县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领导小组

组 长:张庆伟 县卫生局副局长 副组长:杜青平县卫生局医政科科长

成 员:刘 玲 县妇幼保健院工会主席

相龙伟 县疾控中心副主任

卜凡玲 县妇幼保健院社保科科长

刘庆龙 县卫生局医政科副科长

平邑县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技术指导专家组

组 长:张庆伟 县卫生局副局长

副组长:杜青平县卫生局医政科科长

成 员:管正秀 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刘 玲 县妇幼保健院工会主席

相龙伟 县疾控中心副主任

卜凡玲 县妇幼保健院社保科科长

刘庆龙 县卫生局公卫科副科长

王廷娥 县人民医院产科主任

史瑞芬 县中医医院产科主任

篇3:东乡县2011年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细则(2011)

仁怀市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印发《仁怀市2011年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经费运转方案》的

各乡镇(办事处)卫生院,市直医疗机构,计保中心,茅台酒厂职工医院:

根据遵义市卫生局印发的《遵义市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实施方案》(遵市卫发„2012‟12号)中经费分配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仁怀市2011年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经费运转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扎实开展工作。

一、项目目标任务

1.承担预防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传播服务的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2.以乡镇为单位孕产妇艾滋病、乙肝检测率分别达85%以上、梅毒检测率达75%以上。

3、全市孕产妇艾滋病母婴传播咨询率90%。

二、项目实施范围及执行时间

1.项目实施范围:全市21个乡镇、街道。2.项目执行时间: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

三、项目实施单位:全市19个乡镇卫生院、市人 民医院、市中医院、茅台酒厂职工医院、东方丽人医院、计保中心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实施单位,市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市项目管理,市计保中心负责项目的培训、业务指导和资料的收集报告。

四、项目服务内容

(一)免费提供咨询服务

为初次产检孕妇、住院分娩产妇免费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信息咨询服务,建议并动员孕产妇接受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提供检测后咨询服务,及时完整做好“咨询登记册”相关记录。

(二)为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乙肝免费检测服务

1、提供艾滋病检测服务。为初次产检孕妇、住院分娩产妇免费提供艾滋病抗体检测服务,根据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提供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机会性感染预防性用药及用药指导。

2、为初次产检孕妇、住院分娩产妇免费提供梅毒血清学检测服务,预防梅毒母婴传播。

3、为初次产检孕妇、住院分娩产妇免费提供乙肝病毒血清五项检查(二对半)服务。

对乙肝感染母亲所生新生儿,在生后24小时内免费注射1针乙肝免疫球蛋白。

(三)做好咨询、检测相关表、卡登记

各医疗保健单位在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相关信息咨询服务和检测服务的同时,要按照我局下发的遵义市妇幼保健所统一格式的《咨询登记本》(门诊、住院)和《检测登记本》(门诊、住院)及时登记、规范填写,并按照项目要求每月将工作开展情况统计上报市计保中心妇幼保健科,各医疗保健单位项目服务相关登记册、记录表要求与门诊、住院分娩登记、项目月报表相一致。

五、项目工作经费安排

2011年中央资金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补助费用42.8万元,由各医疗保健单位为孕产妇免费提供项目服务,服务项目经费补助标准如下:

(一)需方补助经费用途及支付途径

1、HIV筛查试剂费用(含耗材)全部由省级配发。

2、HIV感染孕产妇其他相关检测费用 包括(1)CD4、病毒载量检测由省级配发。

(2)HIV感染孕产妇抗病毒之间应用相关检测(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由县疾控中心完成后提供相关依据在市妇幼保健所报帐。

3、HIV感染孕产妇抗病毒药物由省级配发药物。

4、HIV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机会性感染预防性用药主要购买复方新诺明,在市妇幼保健所报帐。

5、HIV感染孕产妇及婴儿补助费用在市妇幼保健所报账。

包括:(1)孕产妇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2)孕产妇终止妊娠补助

(3)婴儿配方奶粉

6、孕产妇梅毒检测费(含耗材)由各医疗保健机构自行采买,我局年终从项目经费进行补助。

7、孕产妇乙肝检测费(含耗材)和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干预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注射器由各医疗保健机构自行采买,我局年终从项目经费进行补助。

(二)需方补助经费报销标准

1、HIV感染孕产妇相关检测费用: ①CD4检测 60元∕次×4次∕人 ②病毒载量检测350元×4次∕人

③HIV感染孕产妇抗病毒药物应用相关检测50元∕人×4次

2、孕产妇梅毒检测试剂(含耗材)初筛5元∕人,复筛12元∕人

3、孕产妇乙肝检测:35元∕人

4、预防干预药物费用:

①HIV感染孕产妇抗病毒药物3000元∕人 ②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抗病毒药1000元.③HIV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机会性感染预防性用药200元∕对母子.④妊娠梅毒规范治疗费及先天梅毒防治:

50元∕妊娠梅毒孕产妇、10元∕所生婴儿预防、140元∕先天梅毒儿治疗

⑤新生儿免疫球蛋白200元∕人

⑥用于注射新生儿免疫球蛋白注射器0.40元∕支

5、HIV感染孕产妇及婴儿补助费用

①孕产妇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及住院分娩补助1000元∕例(其余按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提供补助)②孕产妇终止妊娠补助300元∕人 ③婴儿配方奶粉3000元∕人

(三)工作补助经费(供方经费)

1、咨询检测补助费:咨询登记补助3元∕人、HIV检测补助5元∕人。

2、HIV感染孕产妇及婴儿随访补助费800元∕对在市妇幼保健所报账。

3、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采血、血样储存及运送补助60元∕次×5次。

4、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随访及管理补助800元∕对

5、隔离防护设备及用品。由各单位自行购买,项目给予补助。主要购买防护眼镜和一次性防护衣。

六、项目资金管理

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建立科学合理的支付流程。项目资金使用必须建立专帐,项目支出及报账单据及报账材料符合规定。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

严禁任何单位对免费检查项目进行收费。

二○一二年六月十三日

主题词:妇幼卫生

经费

通知

抄送:遵义市卫生局,市政府办,罗欣副市长 仁怀市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篇4:东乡县2011年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细则(2011)

孕产妇监测登记表

填报单位:

填报时间:

南通市通州区妇幼保健所印制

填表说明:

1、“初诊”指第一次接受孕期保健(无论本院或其它医院);

2、“咨询”以出具咨询检测同意书、检测结果报告单位及提供检测前后相关信息村料为依据;

3、“HIV抗体检测”以检测结果报告单为依据;

4、“梅毒检测情况”以检测结果报告单为依据;

5、“乙肝表面抗原或两对半检测情况”以检测结果报告单为依据;

6、“备注”:

-⑴、孕产妇初次进行检测;

篇5:东乡县2011年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细则(2011)

施方案通知的通知 苏卫办社妇〔2011〕4号

各市卫生局:

现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卫办妇社发〔2011〕19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是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11-2015)》、《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的重大举措,能有效加强孕产妇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综合防治,减少婴儿感染,保障母婴健康。为此,国家把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列入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为医改重点工作任务,摆上突出的位置,予以重点加强。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在资金安排、宣传教育、人员培训、规范服务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内容繁杂,涉及环节多,推进难度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统筹协调社妇、疾控、医政、规财等职能部门,进一步明确职责与分工,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密切配合,形成共同推进项目工作的合力。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能力建设,切实承担起项目工作的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日常业务管理,并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项目工作实施情况的督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做好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梅毒检测技术指导、孕产妇及其儿童的艾滋病确认试验和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等工作。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结合日常业务工作,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医疗保健服务。

三、进一步加强信息管理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社会高度关注,相关信息的严格管理和准确发布非常重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妇幼保健机构要高度重视信息管理工作,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指定专人负责项目信息的统计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业务培训,规范信息数据的收集、审核和上报,确保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各地要以县(市、区)为单位(含国家和省级试点地区),通过网络直报及时报送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个案登记卡,相关的纸质项目工作月报表经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盖章后于每月10日前统一报送我厅,国家试点地区还应在每月10日前通过网络直报项目工作月报表。

附件:

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2、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国家和省级试点地区名单

二○一一年三月十日

上一篇:乡镇计生工作下一篇:练字的启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