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日常祝福语

2024-06-22

节日的日常祝福语(精选8篇)

篇1:节日的日常祝福语

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劳动及节日娱乐活动

幼儿园日常节日活动、娱乐活动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幼儿园娱乐活动

亲子活动

幼儿园节日活动

二、选择题

1、幼儿园节日活动包括()。

A、全园庆祝会B、联欢、游艺活动C、班级庆祝活动D、慰问活动

2、小太阳幼儿园举办主题为《新年好》的晚会,属于哪一教育活动?()

A、节日活动B、劳动C、日常生活活动D、娱乐活动

3、幼儿园组织节日活动时,应以()为主体。

A、教师B、少数有表演才能的幼儿C、全体幼儿D、幼儿家长

4、下列哪项不属于幼儿园节日活动?()。A、全园庆祝会B、联欢C、慰问活动D、郊游

5、幼儿园全园庆祝会的适宜时间大约是()。A.15-20分钟B.1小时C.2小时D.30分钟

6、幼儿园一般在()时采用慰问的形式开展活动。A.教师节B.国庆节C.建军节D.妇女节E.劳动节

7、下列不属于幼儿园中经常举行节日活动有()。

A.国庆节儿童节B.妇女节劳动节C.建党节建军节

D.教师节青年节E.端午节中秋节

8、班级庆祝活动有哪些优点?()

A.主题明确B.体现节日特色C.活动范围小 D.形式灵活E.便于组织

9、下列属于联欢、游戏活动时采用的形式的是()。A.猜谜语B.体育性游戏 C.赛龙舟D.迷你年货市场

10、大班幼儿在组织班级的娱乐活动时应注意发挥幼儿的()。A.可接受性B.积极性C.主动性D.创造性E.艺术性

11、下列那一项集体性娱乐活动是结合节日活动、娱乐活动、幼儿劳动和运动会举行的()。

A.亲子活动B.郊游C.生日聚会D.毕业欢送活动E.迎新活动

三、填空题

1、小班的娱乐活动内容简单,时间短,以欣赏成人和中、大班的()为主。

2、幼儿园娱乐活动按组织者可分为()、()。

3、幼儿园中的()使幼儿深切的感受到成人的爱抚和期望,体验到童年的幸福,带给幼儿快乐,是幼儿喜爱的活动。

4、幼儿园()、满足了幼儿依恋父母的情感和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生活情况的愿望,是进一步密切幼儿园与家长的关系,实行家园同步教育幼儿的好形式。

5、郊游活动的内容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避免幼儿疲劳,并要把()放在首位,加强对幼儿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6、幼儿园集体性娱乐活动包括:()、()、()、()、()。

7、节日活动具有鲜明的()和()。

8、幼儿园节日活动常见的组织形式有()、()、()和()。

9、班级庆祝活动要求要注意突出(),体现()特色。

10、()一般在班级内进行,可以为一个幼儿举行,或为同一月份中出生的幼儿集体进行。

四、判断题

1、幼儿园应多安排娱乐活动,一般每周安排一下午。()

2、全园庆祝会时,要求全园幼儿统一离场。()

3、在迎新活动时,为缓解幼儿焦虑,可采用哪些必要的措施?

3、节日活动家长必须参加。

4、参加幼儿园节日活动节目表演的必须是幼儿。

5、幼儿娱乐活动以表演节目为主。

五、简答题

1、组织幼儿节目时有哪些要求?

2、组织幼儿园娱乐活动时有哪些要求?

()()()

篇2:节日的日常祝福语

关键词:节日短信,文化特征,节日生活,意义消解

随着通信科技的发展,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传媒手段之一, 而手机短信则以其内容丰富、形式多变、收发迅捷等多重优点迅速融入大众生活。它拓展了交流的空间, 改变了原有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 从而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是节日期间的祝福短信, 已经成了节日期间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目前, 关于手机短信文化的研究, 大多集中于对其所凸显出的新的交流形式特征及其功能效果的分析。笔者着重从文化角度分析手机短信的特征, 及这种新型的传媒手段对现代人节日生活方式的影响, 并提出手机短信这种传媒手段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一、节日祝福短信的文化特征

由于短信在创作、技术、情感传达、接受等方面不同于传统的文化交流方式, 它一直呈现出特殊的文化特征:大批量工业生产性复制, 强烈的消费主义倾向, 思想的空洞性致使文化意义的消解。

1. 大批量复制的工业化生产

手机在技术上为大众文化的生产提供了可能, 为文本的大批量复制提供了技术支撑。手机短信息在发送时有复制、转发、发送至多人、回复、储存、存为草稿、常用短语、插入符号等功能。这些功能可以使手机用户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复制、编排甚至不经过任何修改直接转发给信息接收者。这些重复率高得惊人的祝福短信表明短信正日益走向“工业化”大生产。

2. 节日短信呈现出一种消费主义的倾向

现代社会情感消费有着不断增加的特点, 节日祝福短信的消费主义特征是通过情感消费来实现的, 短信为维持或增强已有的各种情感而存在, 一方在节日给对方发送祝福短信, 如果对方不予回复, 双方的感情就会处于一个非对等的状态, 这就阻碍了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情感交流。并不断激发起人们对情感的需求和渴望。中国人注重礼尚往来, 通常情况下信息接收者必然会回复或转发类似的祝福信息。这种循环无形中刺激了祝福短信的大量消费, 促进了短信的商业化繁荣。

人们的节日祝福和真挚的感情沦为通讯公司、手机生产商、短信写手和销售商的盈利的工具, 而消费者在情感的刺激下自觉不自觉地成了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支持者, 正中商业权力话语的下怀。

3. 短信思想空洞性导致的意义消解

思想内容的空洞化既是后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也是现代传媒文化的重要特点, 在节日短信中将这种意义的空洞性表现得极为鲜明。例如“走得太倦, 如果有一天, 只要一转身, 就在身边!愿我祝福化为繁星点点, 闪在生命的每一天”这样的祝福短信在语言上极尽华丽堆砌之能, 用词累赘花哨, 但意义简单空洞, 很多短信甚至言不达意。这种意义上的空洞性语言在亲人朋友之间传播, 使人感受不到真实的情感, 不仅使人觉得缺乏诚意甚至望而生厌。

这种短信内容的空洞性导致祝福情感意义的消解。无意义的短信以祝福的形式传递在亲朋之间, 使得不少人在收到短信以后不再看内容, 而是直奔主题, 一看是谁发的, 然后立即用已经收到的短信直接转发或者删除就可以了。这种行为的发生使得节日祝福短信这种形式变得无意义。

二、祝福短信对节日生活方式的影响

生活方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指不同社会和时代的人们, 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狭义上说是指日常生活领域, 或者简单地说限指“衣、食、住、行、乐”等领域。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理解节日生活方式, 即在节日期间人们的消费方式和交往方式等。

因为中国的节日主要是以庆祝丰收, 祭祀祖先, 纪念重要事件为主, 主要以仪式、聚会、休闲的形式为主, 因此, 我们结合祝福短信的文化特征和节日生活方式的特征, 主要讨论祝福短信对人们节日交往方式的影响。

1. 节日祝福短信的复制性使节日祝福流于形式, 交往方式形式化

祝福短信这种祝福方式, 对于很多中国传统节日风俗无疑是一种冲击。短信祝福固然方便, 但是人们缺少了面对着面的沟通, 缺少了言谈之中的亲切感, 让祝福流于形式。很多人在过节的时候直接用接收到的煽情短信群发给所有联系人, 一分钟之内可以解决对所有人的情感传递, 这种简单的形式取代了很多节日庄严的仪式和深刻的意义。美好的节日往往因为忙于发送短信或接受短信而在一片忙乱中被糊糊涂涂地打发掉了, 美好的祝福被一条条无意义无感情的短信形式取代。

2. 消费主义盛行使节日情感变得无意义, 感情交流受阻

根据法国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和前苏联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我们意识到后现代消费文化就是消解一切意义, 以娱乐化的方式展现。我们可以看到收集祝福短信已然发展为以调侃和娱乐为主要形式, 以表达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为目的的短信已经被无所不在的消费文化所挤压和侵占, 节日祝福中的情感开始“缺场”。繁复的语言已经将手机短信祝福所表达的情感遮蔽, 或者说这样的短信的意义已然不存在, 已经被消解于形式, 什么也没有表达, 什么也没有祝福。人们在大量的短信消费中满足的是消费的乐趣 (一种虚拟的参与感) 而忽视了情感表达的快感, 很容易使人变得浮躁和浅薄, 节日的情感已经不是人们追求的目的, 而是为了发短信而发短信, 为了过节而过节。

3. 短信祝福意义的消解使节日的人文传统日渐衰微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通过手机短信节日祝福在虚拟的空间实现, 如这样一则新年祝福短信:“一朵花采了许久, 枯萎了也舍不得丢;一句话等了好久, 今天我总算可以对你说:新年快乐。”这些文字塑造的画面, 既不是真实生活中的写照, 也不与所祝节日有任何关联, 而是一个无聊的文字堆砌, 无法传达祝福的情感, 实际上阻止人们亲自参与到节日的活动中, 只能让欢乐的节日在电子传媒所形成的虚拟时空中消散。通过短信来代替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代替实际意义上的节日, 追根究底是对朋友关系的敷衍, 对节日的淡漠。

节日的人文传统很多时候是通过神圣的仪式和场景来表达, 节日既是娱神又是娱人, 是休憩, 同时也是精神的升华, 而无意义的短信的传递代替传统的节日形式, 使得节日意义的消解不仅是个人情感交流的缺失, 同时也会带来节日的人文传统的衰退。

三、手机节日短信祝福该何去何从

具有后现代色彩的手机节日祝福短信在给我们带来方便快捷的节日祝福的同时, 也对我们的交往形式和交流的情感产生了意料之外的尴尬和无奈。透视短信祝福的绚丽的形式我们也可以看到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这需要我们对技术的进步有清醒的认识, 手机短信祝福为我们提供便捷的交往方式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真挚的情感才是这种先进的媒介渠道得以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宇天, 张丽娜, 程士华.群发祝福人情味淡, 有时反惹人生气[J].新华每日电讯, 2007年1月, 第001版

[2]张世浩, 肖珉.莫让“祝福”变“垃圾”——手机短信要注重传播效果[J].行业新论

[3]陈福民.短信文化面面观[J].学习时报, 2005年11月28日, 第006版

[4]李林悦.后现代语境下的话语狂欢——浅析当代手机短信文化现象[J].巢湖学院学报, 2005年第7卷第6期

篇3:节日的日常和梦境

加油,Texas的春天,

加油春天头发上豁豁牙的紫色花苞;

加油,公路边的旧书店,

加油旧书店门口绿眼睛黑胡子的猫;

加油,两个矮小的外婆,

加油外婆的爆米花围裙和外套;

加油,没有升级的老爷手机,

加油手机里一直愤怒得不肯休息的小鸟;

加油,飞快穿过马路的灰老鼠,

加油在地道口东张西望的灰鼠宝宝;

加油,越来越远的大蝎子风筝,

加油蝎子风筝上快要断的线线绕绕;

加油,地板上躺着的鞋子和袜子,

加油袜子洞洞里面动来动去的脚一

很多时候,是不是不用甩着尾巴,

不用吵和大声尖叫,

一步一步,一直走下去就可以很好?

加油,加油,加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哦究竟什么是“苟且”?

这个……我……还真的不知道。

我只知道,后院里外公的冬瓜,

像个大胖娃娃,人来的时候假装睡觉:

我只知道,喜马拉雅的好爸爸好声音,

在夜晚的时候,突然发出搞笑的语音语调,

像变形金刚的那种喉咙里,

一瞬间长满了外星球的青草……

请问老妈,老妈你说的诗和远方是什么?

究竟是什么啊,是为什么为了那片海,

可以不顾一切,可以纵身—跳?

听啊听啊,那是谁的歌声和歌谣——

“加油耶稣,加油耶稣,

你在天上要过得好好的,

不要担心和害怕,

即便一个小孩的祷告也很重要,

因为他的心中有一份美好……”

沐阳讲述

Easter Day是西方著名的复活节。Easter Eggs就是复活节蛋蛋,指的当然是五颜六色的花蛋蛋。

可不是什么黑蛋蛋。

“黑蛋蛋”是牛老师说的,她是我的物理和数学老师,她告诉我说,沐阳啊,你真的不能再涂黑蛋蛋啦,考试的时候会吃亏的啊……

哈,你知道吗?她说的黑蛋蛋就是墨团团呗。

我的本子上有好多墨团团。每次我提笔就做题目,做错了就想完了完了,立刻涂成黑蛋蛋。结果东一块西一块,的确不怎么好看。我妈每次都说,她看到这些黑蛋蛋就气不打一处来,她还说这是她最反对的我的坏习惯之一。至于那个……之二嘛,就是,我吃饭太慢。

唉,谁想专门涂黑蛋蛋?可我还是涂了,忍不住,为什么?我写错了,你说怎么办?我真不是故意的。也不是什么叛逆期好吧……

但是,她们要是在我耳边说三遍以上,我就特别烦。

就是彻底烦了!谁叫她们嗡啊嗡啊嗡!

我就涂了,涂了,涂了!黑蛋蛋你好,你好,你好!……怎么啦?

看到我的样子,我老妈反而笑了起来:“看你个斗公鸡,整天脖子青筋暴起!”

我踢一下椅子。气呼呼的。

“看看今天到处都是Easter Eggs,谁哭着喊着什么黑蛋蛋你好?啧啧啧,傻不傻啊!”我妈撇着嘴接着说,然后,拍拍我的背。

我的情绪稍微缓和了一点。

我当然知道今天是特别开心的,因为我们刚刚放过一个星期的春假,而上过没两天的学,我们又要放复活节假。快活得都不知道怎么玩才好!

所有人都知道的,复活节来的时候是春天——春天对我老妈这种人来说,简直就是每年的“柳林风声”节气,只要是她一说起那个开头的田鼠,就好像说起她的亲侄子那么眉飞色舞,说起它如何上蹿下跳地打扫卫生和迎接春天,简直就可以没完没了!

……唉可惜,我不喜欢童话。

不过,我并不为此而苦恼。这就好比,对于复活节的来龙去脉,我和老妈都是兴致勃勃的,虽然我们的兴趣点并不一样。我老妈对复活节的兔子和蛋的来历感兴趣,她总是自言自语:一只天鹅蛋,孵出兔子的成为了基督教节日,而孵出了丑小鸭的呢,成为了童话的节日。

而对我来说,我的节日则是让我感兴趣的这样一段文字:

根据公元325年尼西亚宗教会议规定,每年过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天为复活节。日期是不固定的,于是人提供了简便的算法:

年份只限于1900年到2099年。

NO.1设要求的那一年是Y年,从Y减去1900,其差记为N;

NO.2用19作除数去除N,余数记为A;

NO.3用4作除数去除N,不管余数,把商记为Q;

NO.4用19去除7A+1,把商记为B,不管余数;

NO.5用29去除11A+4-B,余数记为M;

NO.6用7去除N+Q+31-M,余数记为W:

NO.7计算25-M-W。

得出答数即可定出复活节的日期。若为正数,月份为4月;如为负数,月份为3月;若为0,则为3月31日。

看看吧,这样的算式对我来说才是最大的乐趣。

也正是因为我和老妈的兴趣相左,让我们爆发了一场辩论,辩论的过程略去,结果是,我们都应该尊重兴趣,井水不犯河水。

然后,这直接促成了复活节之前,我们大家一起开会决定,在Easter Day总得做点什么吧——看看,这不我们每个人都列出了一条:

1.外婆说她特别想吃锅巴饭。她几乎都把锅巴的样子画出来了。

2.外公准备给她做。外公还要看看地里的丝瓜宝宝、韭菜宝宝等等。

3.老妈继续读《草原上的小木屋》。她是重读。说是为给Emily回信。

4.小姨是打俄罗斯方块,和西尼下班后一起逛街。

5.Alex计划和加州的Jammsy玩连线游戏。

6.我想去看《蝙蝠侠大战超人》……虽然他们都说恶评如潮,可是我还是想去看看。

7.……

大家都觉得快乐的日子就应该这样。

但是,但是,但是……此处省略500字。

那些省略的字,都是因为我在电影院的时间,两个半小时的时间——我的肠子都悔青了,实在是,为什么我要去看《蝙蝠侠大战超人》啊。

网上一则新闻说:

“《蝙蝠侠大战超人》这部华纳和DC联手推出的英雄电影,自3月25日在内地上映以来,遭遇极大争议,票房也是一路猛跌,截至昨天,该片仅收获4.71亿元票房,不仅远远低于人们的预期,更直接导致影市大盘崩溃。随着4月1日多部国产影片上映,‘蝙超’排片被大大压缩,很难再有太多票房。这不得不让人疑惑,为何蝙蝠侠和超人两大超级英雄凑到一起,口碑和票房却如此不尽如人意?细究起来,‘高估了超人,低估了观众’恐怕是该片在内地失利的症结所在。”

在美国本土何尝不是如此?Breleny居然还去看深夜首映场!可结果怎么样?

我现在就宣布,我对DC失望透了……具体失望到什么程度呢?

唉,下次再透露吧。

篇4:节日的日常祝福语

在中秋、国庆佳节来临之际,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心系“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丽莉老师, 专门委托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同志代表他本人亲切看望慰问张丽莉, 并捎去他亲自写的节日贺卡和精心挑选的中国文学史等相关专业书籍和音像制品, 衷心希望她早日康复, 回到学生和同事中去, 继续从事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袁贵仁在贺卡中说:“张丽莉老师, 在中秋、国庆佳节来临之际, 祝你和家人节日快乐, 阖家团圆, 幸福美满!给你捎去几套和你专业相关的书籍和音像制品, 希望对你的康复和学业有所帮助。相信你一定会克服困难, 做好康复治疗, 衷心希望早日回到你的学生和同事中间, 继续从事你所热爱的教育事业!”袁贵仁对张丽莉老师的亲切慰问, 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对张丽莉老师的关心和爱护, 并通过她表达了对全国教师的节日祝福和殷切希望。 (来源:人民网)

篇5:节日的日常祝福语

关键词 传统节日活动 幼儿园 教育内容 整合探析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n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and Nursery Daily Education Activities

ZOU Lihua

(Suzhou Wuzhong Kindergarten Attached to Guoxia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 Suzhou, Jiangsu 215124)

Abstract With our new curriculum, in school teaching also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requirements. But in kindergarten education,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 activities undertaken by the school is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children to learn. Thus, in the daily educa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to organize and design children's activities, both active region with centralized campus activities help children to understand the topic, or by the celeb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 to make children feel and experience personally activities to meet the basic learning needs of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

Key words traditional festivals; kindergarten; education content; integration analysis

1 传统节日活动与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的容量相整合

1.1 正确理解二者的整合

我国的传统节日不仅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而且还源远流长,在幼儿园教育中,更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让幼儿重点从传统节日的概念内涵上来理解传统节日的意义,同时还要找出传统节日活动与幼儿园日常教育的合适切入点,针对传统节日具有的核心意义,进行适当的价值遴选教育。这样,在日常教育中就把握好传统节日文化中体现出来的深层含义和精华内容,以便在幼儿教育中可以有主次地进行。

1.2 二者的具体整合

首先,在制定学期计划时,需要考虑到传统的节日活动的适宜性,并且还要把传统节日的要点与课程的目标联系起来,根据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要求,在课程中合理插入适宜的传统节日活动内容,以便可以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以节日活动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其次,在安排传统节日活动时还要形成一个主题教学周,因为大多数的传统节日只有一天,但是在进行节日活动时却需要远远不止一天的时间来进行准备与渲染。所以在进行传统节日活动中还要注意节日的主体性、时效性,并且还要强调节日的连贯性,让幼儿可以在节日的准备、实施以及回味过程中积极地参与,在节日主题周里来充分体验传统节日的活动带来的乐趣。第三,在开展节日活动时要充分利用社区环境和家长等教育资源,在节日之前可以向家长来宣传节日的举办要点以及节日的习俗,另外还可以把教师为活动设计的案例以及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一些参考资料等在家园联系栏里进行具体的公布,这样家长就可以及时了解活动内容,在家中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和孩子探讨节日内容,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来做有关节日的作品,增加孩子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学习的兴趣。这样,在教师准备的节日活动的时候,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把活动与孩子的日常教育整合在了一起,也让幼儿感受到传统节日的丰富性。

2 传统节日活动与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的传承与创新相整合

要想把我国的传统节日活动与幼儿的日常教育活动更好地整合在一起,就需要在传承节日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来设计出具有一定创意的活动,让孩子去充分感受、体验活动。例如在传统的重阳节中,首先是要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知道重阳节的登高习俗,再进行创新的简单登高活动,这样不仅让幼儿在亲自体验中感受到节日活动的氛围,这样幼儿可以直接来体验登高向上的感觉,既参与了活动,又在活动中传承了重阳节的文化教育。因此,这就提醒教师在设计节日活动中可以在传承的基础上设计,并结合节日涵义来进行创新,充分调动起幼儿的兴趣,把实践和活动结合起来,然后幼儿在接受日常教育的同时,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传统节日,并逐渐喜欢上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3 传统节日活动与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的领域相整合

陈鹤琴先生说:“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的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我们应该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关注与各领域的有机整合。传统节日活动与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领域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既与儿歌、故事、谈话等语言活动相结合,激发幼儿参与的传统节日的兴趣,也与美术、音乐等艺术活动相结合体验传统节日的美好,还能与社会活动相结合弘扬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例如在开展元宵这个主题节日活动时,设计各领域的活动让幼儿认识元宵节,如社会活动《甜甜的元宵》、语言活动《花灯谣》以、艺术活动《卖汤圆》及健康活动《安安全全过元宵》。而科学领域相对其他领域本身具有严密的体系,很难将其融入到传统节日活动中去,但是也由于传统节日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的。因而教师在设计节日活动与幼儿日常教育相整合的过程中,不可忽略在游戏中也可开展科学领域的活动,从而将传统节日渗透进去,例如在开展春节主题节日活动中,就可以在幼儿游戏中具体地设计活动。可以设计以年货街为主题的自主性游戏,鼓励小班的幼儿进行年货分类,中班的幼儿则可进行年货数量的比较关系,而大班的幼儿就可以开展用货币进行买卖年货了。通过各个领域的活动让幼儿从多角度了解传统节日,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的多样性,让孩子们感受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

4 传统节日活动与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的功能相整合

首先是文化功能。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适应更是文化内容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一个基本过程。我国由于民族众多、文化各异、而形成了各类传统节日不同特色的地方性、历史性与民族性的文化,因而将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幼儿的教育里,会形成一定的文化适应。例如在清明节中,教师在设计节日活动时要注意突出红色文化的宣扬,祭奠亲人、缅怀烈士,培养幼儿爱家爱国意识。在重阳节活动中则可以引导幼儿展开感恩长辈的活动,培养幼儿尊敬爱戴长辈的美德。因此要根据不同传统节日的不同特点,教师要有侧重点地把传统节日活动的文化内涵渗透到幼儿教育中。

其次是教育功能。为了迎接节日活动,幼儿园会安排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幼儿在参加节日活动的同时不知不觉就受到了知识、情感和能力等各方面的教育。例如传统的中秋节日,为了让幼儿可以参与到节日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幼儿园的特色以及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来鼓励孩子设计节日装饰用的灯笼或者是月亮图案的水彩画等,同时还可以组织讲故事比赛,教师也要适时地给幼儿解释中秋团圆的意义。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里来感受节日活动的教育意义。

5 总结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教育中,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知识面限制,就要求教师利用传统节日,来设计和组织幼儿的活动内容,并根据传统节日活动的功能性,与校园教育合理融合,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里既了解了节日活动的内容,又学到相关的知识,促进幼儿身心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整合性研究”过程概述[J].教育教学研究,2011.8(19):52-55.

[2] 高丽丽.传统节日活动与日常教育活动整合中的问题、策略及反思教育教学研[J].教育教学研究,2010.10(31):95-96.

篇6:节日的日常祝福语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是20世纪西方哲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西方关于日常生活世界的理论主要有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生活形式”、胡塞尔现象学的“生活世界”和海德格尔存在主义中所提到的的“日常共在的世界”等, 本文主要探讨列菲伏尔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对于中国学术界来说, 列斐伏尔并不是一个陌生的人物。他堪称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常青树。20世纪50年代, 列斐伏尔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代表之一, 受到了我国学界的高度关注。杨成寅、姚岳山等人翻译列斐伏尔的《美学概念》, 建构起一个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的人本主义美学原理的框架, 贯彻了反对资本主义异化、追求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理想的基本思路, 在美学上对马克思主义有所发展、补充和丰富。20世纪80年代, 张本翻译了列斐伏尔的《狄德罗的思想和著作》, 李青宜翻译了列斐伏尔的《论国家——从黑格尔到斯大林和毛泽东》。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仰海峰和张双利分别就列斐伏尔的消费社会理论、现代性进行探索并发表论文, 对我们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发展与解决当代理论和现实问题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周穗明的《“新马克思主义”先驱者》、陈学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等著作都用一些篇幅介绍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把其作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众多流派中的一支加以研究, 希望唤起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中国化, 质疑、反思中国的日常生活。而刘怀平的著作《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中也概论了国内外列斐伏尔思想研究概况, 总体评价列斐伏尔在现代思想史上的地位, 主要对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概念的前后转变、列斐伏尔的都市化乌托邦构想及“总体人”的辩证法思想进行了介绍和阐发, 揭示出了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思想与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之间的渊源关系, 并着重对列斐伏尔的“被神秘化的意识”概念与黑格尔、马克思的异化论之间的异同进行了具体的比较。

什么是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就是人类的感性生活和本能欲望的所在地, 是反映和体现人的最深刻的最直接的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居所。列斐伏尔指出, 日常生活是一切社会活动得以进行的根基与纽带, 可以认为人类现代文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社会关系总和, 也正是得以通过日常生活这一桥梁以更合理的方式体现出来。现实社会中, 随着社会的进步, 日益专业化技术化的社会学分工逐渐导致人文意识的减弱, 甚至出现社会伦理道德的真空, 而日常生活正是以一种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方式来弥补这种社会意识的匮乏。这是因为, 日常生活是人类发展中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得以诞生、发展的基本条件, 各种社会生活的思想本质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之事得以体现、表达出来的, 而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 其社会关系本质也是经过日常生活的不断塑造, 从而真正体现出来的。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系统地阐述了关于日常生活的相关问题和本质, 其日常生活批判思想具有开创性意义。列斐伏尔早期日常生活的概念主要体现在他1947年出版的著作《日常生活批判》一书第一卷中。列斐伏尔认为,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通常被视为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思想史上一种烦琐无奇的、微不足道的、无关紧要的组成部分, 尤其是哲学工作者经常从一种抽象的角度乃至极其纯粹的思想高度来审度生活的本质, 这一思索方向同日常生活中的现实存在的混乱一团的社会现象截然不同, 而这些哲学理论中, 对日常生活中的凡人琐事, 更是不屑一顾。这种纯粹思想与实际日常生活感性世界的分离, 事实上就是一种日常生活的异化现象。也正因为如此, 列斐伏尔不断强调, 文明社会中的现代人类的思想与生存中最深刻的异化表现, 就是哲学脱离开日常生活却又以哲学理性对日常生活的现实存在进行强制。在这样的社会思想形势下, 列斐伏尔正是以其独道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启迪了尔后的赫勒、科西克、哈贝马斯、德塞图等人的日常生活批判研究”。如今, 我国正在进行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处于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阶段, 通过对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来指导我国现代化和谐社会的建设, 不但在理论上有重要意义, 在现实实践方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发展形成过程, 不难得出列斐伏尔正是通过对马克思早期的异化劳动理论的继承和重新解释来引申出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列斐伏尔在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中提出, 他认为“异化理论”虽可称作是批判现实世界的有力武器, 但是其现实化和具体化的体现却要通过日常生活批判来实现。基于此, 列斐伏尔正是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辩证法学说为基础思想,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自己独特的解释和改造, 进而把马克思主义中只适用于经济领域范畴的“异化理论”扩大化, 使之延伸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 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有理有据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而另一方面, 列斐伏尔提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理论渊源, 除了马克思异化理论, “对教条主义的批判”也是列斐伏尔得以提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石。列斐伏尔提出:“正如日常生活所表现的那样, 经济和意识形态只有在发生革命危机的时刻才能提高到政治意识的水平。”

列斐伏尔在其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中提出, 不能把日常生活看作社会体系中相对独立的一个子系统, 这是因为, 在列斐伏尔看来, 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的事件实质上却呈现出了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 是常规的片面认作仅仅是个人的偶然小事的发生;另一方面, 却是是丰富的社会事件, 体现出了社会学意识形态的发生过程。由此, 列斐伏尔认为只有通过对日常生活进行批判才能更有力地揭示处简单丰富却又极易被人为忽视的社会内容。结合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分析, 可以把日常生活当作一种专业化的社会实践形式, 它体现出的是一个未分化的人类实践总体性, 这种日常生活现象常常可化作一种鲜明的精神影响来对具体的人的言谈举止进行“耳濡目染”, 进而起到恰似“言传身教”的奇妙作用。总而言之, 日常生活是既是作为个体生活的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前提, 也是整体的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条件, 日常生活既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4]日常生活中蕴涵着它不可避免的否定因素, 同时也蕴涵着日常生活革命的可能性, 它是一切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一切文化现象的共同基础, 是作为各种社会活动与社会制度结构的最深层次的连接存在, 也是导致社会总体性革命产生的关键因素所在。列斐伏尔也指出, 通过进行日常生活革命而达到总体的人, 日常生活就是总体化的体现, 就是使人能真正的成为人类社会中有价值存在感的人的基础条件, 同时列斐伏尔也提出, 现实社会中的总体的人绝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的人的状况, 而是一种理想的人文意识状态, 其终究是一个无限开放的过程, 是不断变化着的主体和客体, 是自由社会中的自由的承担者和表现者, 是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统一, 是人类社会这一自由集体中自由存在的个人, 绝不会一劳永逸的生成。

分析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可见列斐伏尔后期对日常生活的理解更加微观也相对悲观, 他认为, 在前现代社会中, 生产性的劳动与日常生活都是直接相连, 并且与自然世界的节奏和周期交相呼应, 并且纯粹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的目的, 并不也不存在所谓的日常生活与节日、自我与共同体的截然分开, 生活本身就是一体的。但是, 列斐伏尔认为现代日常生活却已经全面的异化, 在新资本主义社会, 现代日常生活已经被全面组织到和纳入到生产与消费的总体环节中去, 对差异的普遍压抑构成了现代日常生活的基础, 日常生活已完全异化, 资本主义的政治统治和意识形态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去, 日常生活已经被技术和官僚阶层相结合的统治方式牢牢控制住了。当然, 列斐伏尔并未因此而对日常生活中现存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改观失去信心, 因为日常生活概念在列斐伏尔那里不仅仅是消极的, 它还具有积极的意义, 正如他之前所提出的日常生活中蕴涵着它不可避免的否定因素, 同时也蕴涵着日常生活革命的可能性, 它是一切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一切文化现象的共同基础, 是作为各种社会活动与社会制度结构的最深层次的连接存在, 也是导致社会总体性革命产生的关键因素所在。由于日常生活是联系所有其他活动的纽带, 日常生活也就有可能成为对这些活动的直接批判, 被异化的日常生活既包括着被压迫的因素也包括着解放的因素。在列斐伏尔看来, 马克思主义中所提出的的劳动的解放和生产关系的转化只是最低限度的革命, 而最高意义的革命则是完全彻底地改变生活, 包括家庭关系和劳动。同时列斐伏尔也提出最低限度的革命是通向最高限度的革命的道路, 是不可避免的革命进程, 让日常生活变成艺术, 在各种各样的每日重复的日常生活小事中摆脱资本主义异化, 从而为最高意义的革命埋下现实基础。纵观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发展形成, 可见列斐伏尔早期的日常理论批判思想集中在研究日常生活中那种本来来就生而存在着的, 但充满着价值与神秘, 即具有风格的“每天生活”;而他的中后期思想则侧重批判了作为现代社会异化现象的“日常生活”及作为现代性的机械重复节奏的“日常性”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也相应的修正改造变着, 而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的一种体现。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正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方法合理运用到了日常生活之中, 并不断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进行改造和发展, 进而提出了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没有的新的主题, 开辟出了一个以日常生活为研究对象的新的思想领域。总之, 列斐伏尔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代表之一, 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系统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被改变和修正, 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Henri Lefebvre: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trans, John Moore, Verso, 1991, p.97。

[2]刘怀义:《为日常生活批判辩护——论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的基本意义》, 《江苏社会科学》, 2008年第4期, 第24-27页。

[3]Henri Lefebvre: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trans, John Moore, Verso, 1991, 66~67。

篇7:节日祝福语集锦

恭贺新禧,祝身体健康、事业发达。

Best wishes for the holidays and happiness throughout the New Year.

恭贺新禧,万事如意。

Best wishes for the year to come!Good luck in the year ahead!May you come into a good fortune!Live long and proper!

给你新年最好的祝福!新的一年,祝你顺顺利利!好运连连!福寿双全!

Good health,good luck and much happiness throughout the year.

恭祝健康、幸运,新年快乐。

Good luck,good health,good cheer.I wish you a happy Spring Festival.May the season’s joy fill you all the year round.

祝顺利、健康、快乐。祝你拥有一个欢乐的春节。愿你一年到头幸福美满。

I give you endless brand-new good wishes.Please accept them as a new remembrance of our lasting friendship.

给你我无尽的新的祝福,让它们成为我们永恒友谊的新的纪念。

I hope you have a most happy and prosperous New Year.

谨祝新年快乐幸福,大吉大利。

May everything beautiful and best be condensed into this card.I sincerely wish you happiness,cheerfulness and success!

愿一切最美好的祝福都能用这张贺卡表达,真诚地祝你幸福、快乐、成功!

May the coming New Year bring you joy,love and peace.

愿新年为你带来快乐、友爱和宁静。

May the joy and happiness around you today and always.

愿快乐幸福永伴你左右。

Please accept my season’s greetings.

请接受我节日的祝贺。

Please accept my sincere wishes for the New Year.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enjoy good health.

请接受我诚挚的新年祝福,顺祝身体健康。

Please accept our wishes for you and yours for a happy New Year.

请接受我们对你及你全家的美好祝福,祝你们新年快乐。

Season’s greetings and sincere wishes for a bright and happy New Year!

献上节日的问候与祝福,愿你拥有一个充满生机和欢乐的新年!

To wish you joy at this holy season.Wishing every happiness will always be with you.

恭祝新年吉祥,幸福和欢乐与你同在。

Wishing you happiness during the holidays and throughout the New Year.

祝节日快乐,新年幸福。

With best wishes for a happy New Year!

祝新年快乐,并致以良好的祝福!

With the compliments of the season.

祝贺佳节。

With very best wishes for your happiness in the New Year.

致以最良好的祝福,愿你新年快乐幸福。

Oh,my Love is like a red,red rose.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Oh,my Love is like the melody.That’s sweetly played in tune.

我的爱就像鲜艳的红玫瑰,六月盛开着它的花瓣。我的爱就像那美妙的音乐,和谐地奏响爱的乐章。

I will always be with you.Never let you go away from my arms.When you need me,I’ll be with you.

我将永远和你在一起,不让你从我的怀中离去。当你需要我时,我就陪伴在你左右。

Love is not finding someone to live with.It’s finding someone you can’t live without.

爱不是去找一个可以生活在一起的人,而是去找一个没有他你不能生活的人。

Your kind and loving way,the thoughtful things you do and say,every gentle smile,make my life worthwhile.

篇8:古代节日的祭礼

一、祭天地

在传统礼俗中,祭祀天地是史前社会先民最古老的自然崇拜。在初民眼中那是万能有力的主宰。人类的起源、天地的开辟、季节的变化,无不与天结缘。人们根据已知的事物,凭借着感性的、质朴的思维方式,把这些自然物的一些表现,加以拟人化、形象化,出现了天神的观念,因此,天、地、日、月、星辰等是人类最先崇拜的对象。2005年,西安半坡博物馆在遗址保护大厅发掘出土了一个椭圆形石柱,高约80厘米,柱身有加工痕迹,考古学者推断,此地应为半坡人举行祭天礼地的场所。也许这就是人类较早的精神产品之一。

至迟从西周起,崇拜天地之俗就纳入礼制范畴,是最高统治者亲自主持的国家公祭。祭祀有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祀地,一定的成员,一定的服饰,一定的祭品,又有一定的仪式。西周祭天有一个专有名词称“郊”,祭地称“社”。《礼记·中庸》:“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郊祀礼就是国君在京城郊外设坛,行郊祀礼。秦人在旧都雍(今陕西凤翔县)郊外筑坛行礼。他们以十月为岁首,国君亲临郊外祭天神,规定“三年一郊”。汉初祭法一如秦制,元旦祭天成为通例。汉武帝即位后行郊祀礼更为频繁。俄而在长安南郊祭泰一,俄而在甘泉宫(今陕西淳化县境)立泰一祠。甘泉宫距长安三百多里,好在汉武帝好动不好静,喜欢游历,为了敬天通神,跑三百多里,也乐在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汉武帝定郊祀礼,令一代词宗司马相如等多人为诗赋,大音乐家李延年配乐作《郊祀歌》十九首,赞美天神,歌咏神灵、祥瑞。《郊祀歌》执笔者多为才华横溢的文豪,文字多陈歌舞乐声之盛。制作郊祀歌以供祭天地。

祭天神除岁首外,冬至祭亦十分隆重。《周礼·春官》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魅。”又说:“凡乐……冬日至,于地上圜丘奏之。”历代帝王依照天圆地方的原则,每年冬至到圜丘行祭天礼,夏至方泽行祭天礼。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十一月一日冬至,天未明,武帝行拜天神泰一之礼。

冬至日白昼虽短,但从这天起太阳回归,阳气上升,“阳气始,君道长”,值得庆贺,人们视冬至为大节,有“亚岁”之美誉,把冬至和元旦视为同等重要,冬至的首要礼仪是祭天。那时,人们认为天是意志的人格神,是人间最高的主宰,帝王是天神之子,是上天的人间代表,奉天承运,依照天神的意志管理天下事。因此以北极星为时空坐标的汉代,认为冬至不仅是推算历年的天文点,而且是通过祭天沟通天神的最佳时间。所以《史记·封禅书》说汉人“冬至日,祀天于南郊”。

古代除冬至祭天外,元旦或久旱求雨时祈谷,也祀天于圜丘。《礼记·月令》记载,天子以“元旦祈谷于上帝”,后来定为上辛日祭天。上辛日为农历正月上旬辛日。汉制,以上辛日祭天,《史记·乐书》曰:“汉家常以正月上旬辛日祠太一甘泉。”甘泉宫有黄帝祭天的圜丘,汉帝于此祭天。唐代圜丘建于长安城南明德门外(今西安南郊天坛东路)。明嘉靖九年(1530)仿南京形制,在北京前门外永定门内建圜丘,用蓝色琉璃砖砌成。嘉靖十三年(1534)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天坛内建有祈年殿、祈年门等,体现祭天的主旨。天坛祭天是在黎明前举行,大灯笼高悬,燎炉焚松、柏木、檀香木,香烟缭绕,仪式非常隆重。

祭地礼和祭天礼一样,都是自然崇拜的产物。在充满自然信仰的时代,初民的采集、渔猎,都依赖土地,土地为万物之源。当此之时,初民自然容易把土地神化、人格化。商周时代,古人已将土地作为礼敬、献祭的对象,人们常以皇天后土并称,皇天即天神,后土即地神,或称“社”。社是地神,又是祀神的圣地。祭地礼与祭天礼不同之处是它具有公共性、等级性。国家有“太社”,王室有“王社”,诸侯国有“国社”,诸侯有“侯社”,大夫以下与百姓一起按地域立社。汉代以前立春后第五个戌日祭社,汉代以后增添了秋社,约在秋分前后。间或也有四时致祭者。古代祭社于方丘。方丘又名方泽,后称地坛。它既是祭祀之所,也是测天的宝地。初民认为天圆地方,方丘为方形。汉成帝时定郊祀于长安之郊,汉明帝中元二年(57)在洛阳北郊祀后土。唐代祭地为大祀,方坛建于宫城北,明清地坛也建在城北,与天坛南北对应。

古代祀社神之日称“社日”,这是初民对土地崇敬和膜拜的重大节日。尽管官方祭社斋戒,庄严、隆重,祭品丰厚,但缺少民间村社祭祀所具有的娱乐性。民间祭社即使在穷乡僻壤,社日人们准备社酒、社肉或其他社饭,异常快乐热闹。社祭时先祭神,之后分享社酒、社肉,左邻右舍欢度社日。这一习俗传承到隋唐,依然如故,唐诗人王驾《社日》写道:“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众星璀璨的唐代诗坛,王驾不可与李、杜比肩,亦无王(维)、白(居易)盛名。但他的《社日》诗影响大,没有被掩埋在时间的烟尘中,千古留名。从“半掩扉、家家、醉人归”,可以看出唐代社日十分火爆,人人参加,个个兴高采烈,集体欢宴,醉人的社酒,美味的社肉,大家分享,异常热闹,是一个散发阳光气息的节日。

在祭天祀地礼仪中,值得关注的是封禅。封,是祭天;禅,是祭地。《大戴礼·保傅》载:“封泰山而禅梁父。”封,在东岳泰山,禅在泰山下一个名叫梁父的小山行礼。封与禅往往同时举行,这是受命于天,改朝换代的盛世明君告天的大典。最早记载封禅的是《管子·封禅篇》,而将封禅礼付诸实践的第一人是秦始皇。之后,汉武帝、汉光武、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等少数皇帝曾行封禅礼,其他如晋武帝、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都曾议封禅,都因“此事体大”未能如愿。

秦皇汉武等人的封禅,今人看来不过是一次长途旅游或驴友集体登山活动而已。然而在二千多年前的汉人眼中,那是一个期盼了三十年的大典,以能参与为荣。时任太史令的司马谈,病倒洛阳无法参加封禅饮恨而终,当他在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这件令人伤痛之事。风流才子司马相如,临死前谈及封禅事说道:“皇皇哉斯事!天下之壮观,王者之卒业,不可贬也。”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封禅祭天地之礼,虽儒生首倡,方士鼓吹,却是古代政治生活中极为隆重的大典,也是最高的礼仪。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以飘忽神逸之笔专为封禅著书。

二、祭日月

上古初民自然崇拜,既崇拜天地,也崇拜日月星辰。那时,天气的冷暖,阳光的有无,方向的测定,无不与日月星辰的变化有关。因此日月星辰也是人类最先崇拜的对象之一。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曾发现一些太阳纹、日、月、山等图象,这是初民对日月崇拜的有力佐证。

先秦时代,由于初民生活和天体、天象变化密切相关,人们对日、月、星的崇拜、祭礼和祭天、祭地一样,被纳入礼仪的范畴。

汉高祖刘邦仗剑灭秦,当他称王的第二年(前205),楚汉战争的硝烟尚在弥漫之际,就下诏恢复对天、地、日、月、星辰的祭礼。以后各代帝王都执行这一制度。《汉书·郊祀志》载: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率十八万骑兵,行程一万八千里,举办封禅大典时,也没有忘记行日月祭祀之礼。据《汉书·武帝纪》载:太始三年(前94)汉武帝“礼日成山”。即单独举办祭日典礼,汉武帝钦定的《郊祀歌》十九首中有《日出入》一章,为祀日神的颂歌,也是一首绝好的抒情诗,不仅是《郊祀歌》中之杰作,也是诗歌史上不可多见的佳作。

汉代祭祀日月,制度是:旦拜日,夕拜月。汉平帝时行郊祀礼“其旦东乡再拜朝日,其夕西乡再拜夕月”。西汉末,平帝元始年间(公元1—5年),王莽主政,治礼活动进入新阶段,这位雄心勃勃的政治家,把方士学说、儒家经典和阴阳五行说糅合在一起,建立了一套繁复的祭祀礼典,史称“元始之制”,在祭祀日月的同时又在长安北郊为日月立庙。汉光武中兴,行“元始之制”,在洛阳筑坛祭日月,把日月尊为六神之一,置于国家大典。唐开元年间把祭日月纳入吉礼范畴。在《唐会要》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代群臣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文献记录。

值得关注的是,蒙古族有自然崇拜之俗,入主中原后,受汉文化熏陶,特别崇拜日月,视月亮的阴晴圆缺为吉凶征兆,决定行止。明清时代,把汉代筑坛祭日月的礼制发扬光大。明世宗嘉靖九年在京筑日坛、月坛,日、月坛均为方形,日坛亦称朝日坛,月坛亦称夕月坛。日坛在朝阳门东南,月坛在阜成门外西南南礼士路西,与日坛东西对应。明清时代,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已是定制。

古人崇拜日月,爱日月,咏日月,祭日月,自然而然地成为传统节日文化中极富民俗特色和人情魅力的精粹所在。千百年来,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等无数墨客骚人把赞月作为重要课题,他们让月亮按照自己的喜好运转,或以人事相托,或以兴衰依附,或以悲欢寄寓,千姿百态,令人目迷神荡。

应该补叙一笔,古代除对天、地、日、月、星辰祭祀外,还祭祀名山、大川、雷、电、风、雨、火和动植物等。由于各地自然环境不同,人们所崇拜祭祀的对象也有所不同。近年随着改革开放,昔日传统祭祀习俗日在复苏,山东泰安市举办泰山文化节,青岛再现传统祭海仪式,颂祭文、奏祭乐、献祭果、敬祭酒、放海生,祈求平安丰收,倡导生态保护,成为民俗文化的盛宴。

三、祭祖先

在史前社会的民俗信仰中,除自然崇拜,还有祖先崇拜。1981年春,考古工作者在辽宁建平县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座五千年前的女神庙,一尊女神头像,还有人工筑的祭祀坛。成都羊子山三级土台等祭祀台的发现,告诉我们红山文化后期,初民已进入祖先崇拜阶段。他们对造福于氏族的领袖或英雄举行祭祀活动是不言而喻的。大约从西周起,把祭上帝与祭祖宗并列,又将祖先崇拜之俗具体化为一系列繁缛的祭祖礼仪,确立了敬天尊祖观念,上帝是天上的主宰,天子是地上的主宰,祖先是冥世的权威,家长成了一家之主。从此,人人崇拜祖先,节日祭祖,自古迄今不衰。

传统节日中除中秋节外,大都萌芽于先秦,定型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古代第一个盛世,也是社会生活伦理化的时代节日文化最辉煌的一页。每逢冬至、腊日、除夕、元旦、上巳节、清明、秦岁首(农历十月一日)等重要节日,都有祭祖活动。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汉光武,无不以孝治国,节日祭祖是不可缺少的活动。古代帝王祭祖的地方称“宗庙”,宗庙是国家的象征。

宗庙制度,前有庙,后有寝。庙是祭祖之所,是帝陵的正殿,寝是宗庙的后殿,亦称“园寝”,是放置墓主衣物的地方。“宗庙、园寝”的祭祀都是国家的大典,礼仪隆重,还有祭庙之乐。汉代称《房中乐》为汉高祖唐山夫人所作。当时中央政府设有专掌祭礼的官,初称奉常,后更名太常,大凡新皇帝即位、分封诸侯王、大将出征都要告谒宗庙。苏武出使匈奴,被囚十九年,昭帝时回国,特令以太牢谒武帝园庙。可见汉代宗庙制度十分严格,“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汉书·韦玄成传》)

汉代重视祭祖扫墓之礼,汉光武刘秀中兴,于建武十年(34)至长安,“事十二陵,躬祭于墓边”。(《后汉书·光武帝纪》)皇帝首倡,上行下效,拜扫之风大兴,将士出征,官吏加官进爵都要回乡扫墓,并以此为荣。

汉制,皇帝节日典礼后,要赐予老人布帛、粟米、酒肉,表达对老年人的关照,以示普天同庆,这在《史记》《汉书》《后汉书》中是不绝于书的。汉朝各代皇帝对老人赐物极重视,西汉三十次,东汉二十五次,这在古代也是十分突出的,其中汉武帝、汉宣帝、汉明帝赐物尤多。

汉代民间祭祖虽然没有帝王声势大、利益多,但十分庄严。汉人节日祭祖,主祭者、执事都要沐浴戒斋,到了吉日,人们敬神献酒后,全家无论尊卑大小,依次列坐先祖位前,齐献椒酒或屠苏酒,称觞举寿。当时习俗,因犯罪判刑者,不可上坟扫墓,也不参加祭祖之礼。

在祭祀祖先的礼俗中,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将祀祖扫墓的时间定在寒食节。据《旧唐书·唐玄宗纪》载,寒食节上坟扫墓已约定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节无不扫墓。鉴于此俗已久,唐玄宗遂于开元二十年(732)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自此,寒食扫墓用诏令形式正式确定下来,并且列入五礼之中。每逢清明节到了,“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上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成了唐代社会的重要风尚。唐玄宗不仅提倡寒食节扫墓,也重视尊老敬老,开元二十四年(736)八月初五千秋节(玄宗五十岁生日),唐玄宗宴请群臣和京城父老,大家同坐共饮,以示尊老敬老。天宝十载(751)他亲自到南郊祭天,典礼完毕,下诏赏赐群臣,又赐予天下七十岁以上老人每人绵帛五段,粟米二石;八十岁以上老人绵帛三段;粟米三石;百岁以上老人绵帛五段,粟米五石。类似这样的赐予,对于盛唐时期的帝王来说是很普遍的。

节日祭祖的汉风唐韵传递到清代,1747年,将祭祀仪式规范化,颁布《满洲祭神祭天典礼》,满族祭祀程序先祭祖,后祭天。祭祖之俗分为常祭,大祭、小祭两类。常祭是每月朔日(初一)望日(十五日)早晨举行祭仪,民间祭祖由族长或家长代表去祠堂祭祀。大祭则选择元旦、元宵、春分、清明、伏日、端午、中秋、重阳、秋分、除夕等节令举行,尤以春、秋两次大祭最隆重,祭祀前三天,族长要沐浴斋戒,吃素戒酒,不近女性,摒除杂念,而家族中不分男女老幼都要参加,无故不到者要受罚,但是不肖子孙,如不孝不悌、奸淫赌盗、职业低贱者都被剥夺祭祀资格,入赘或出赘者,都不能参与本族的祭祀。凡参加祭祀的宗族人,最后共同饮酒,大块吃肉,称为“祖宗赐食”,或者聚饮,全族人在一起饱餐一顿。

祭祀活动的举办,大大增强了民族协作意识和家族凝聚力,民族文化由此一代又一代延续和弘扬。

上一篇:车辆接送安全协议下一篇:《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