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女职工权益实用手册

2024-08-21

新编女职工权益实用手册(精选6篇)

篇1:新编女职工权益实用手册

《新编女职工权益实用手册》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16年6 月下旬最新出版,国际大16开精美装帧,封面四色特殊工艺,正文采用双色印刷,定价:35.80 元。书号:ISBN 978-7-5171-1914-2。

本书由工会干部培训专家,山西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党委书记、第一副校长、教授,长期从事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安全卫生、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民主管理、工会干部培训等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张安顺教授编写。

☆众多职业女性权益保护专家联袂推荐,女职工劳动权益的“守护宝典”

☆立足现行法律框架,深入研究我国立法对女性权益的保护 ☆诠释现代女性职场价值,保护女性合法权益

☆多方面总结女性职场权利保护法律,一本真正属于女职工权益保护的实用指南 ☆教会女职工懂法、守法、用法。对侵犯女性权益的行为说“不” ☆每位职业女性都应该拥有的“枕边书”

女职工虽为职场人士,但是基于其有着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对女职工应当提供有别于男职工的权益保护,因此,在通用的法律基础之上,应当就女职工特殊需求作出特殊规定。

本书旨在总结法律上专门针对女职工作出的保护条款,结合相关的案例进行解释。本书在女职工的政治权利、劳动权益、社会保障权益、特殊劳动保护、文化教育权益、财产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益以及女职工权益维护的途径、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结构科学合理,表达严谨易懂,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女性权益保护手册。

目 录 第一章 女职工权益概述

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关系到女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各级工会及其女职工组织的重要责任。

第一节 女职工权益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女职工权益保护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女职工权益保护的主要法律依据

案例 沃尔玛性别歧视案开庭 女雇员要求偿还工资支付赔款 第二章 女职工政治权利

女职工政治权利是女职工各项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女职工其他权利的基础和保障。女职工享有政治权利的广度及其实现程度如何,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化程度的标志。切实维护女职工的政治权利,对于提高女职工的地位,发挥女职工的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女职工政治权利概述

第二节 女职工政治权利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女职工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第四节 女职工参加民主管理的权利 案例1 江西加强培养选拔女干部

案例2 职工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比例女职工代表

第三章 女职工劳动权益

女职工的劳动权益是女职工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享有的劳动权利和利益,包括劳动就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等。劳动权益是女职工最基本的权益。我国劳动法律法规对女职工的各项劳动权益作了明确系统的规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保护女职工权益的劳动法律体系,为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

第一节 女职工劳动就业权 第二节 女职工劳动报酬权 第三节 女职工休息休假权

案例1 女职工享有与男职工平等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权 案例2 高某的劳动合同能不能终止 案例3 请探亲假不是探亲而是旅游

第四章 女职工社会保障权益

社会保障是公民普遍享有的一项基本的社会权利,也是法律赋予女职工的一项重要权利。女职工享有与男职工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同时女职工还享有生育保险等特殊的社会保障权。维护女职工的社会保障权,是女职工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一节 社会保障权概述 第二节 女职工社会保障权

第三节 生育保险和对贫困女职工的生育救助 案例1 她的维权之路究竟还有多远? 案例2 为享受生育保险女编辑追讨社保 案例3 退工以后才知有孕可否恢复劳动关系 案例4 某邮电局女工拒绝周日送报是否违纪?

第五章 女职工劳动保护

女职工劳动保护关系到女职工及下一代的健康,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依法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工会及其女职工组织的神圣使命。

第一节 女职工劳动保护概述

第二节 女职工劳动保护的主要内容 案例1怀孕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应予保护

案例2 江苏鹏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辞退怀孕女工 案例3 女孩鞋厂打工患职业慢性中毒申请仲裁索赔

第六章 女职工文化教育权益

女职工文化教育权益,是女职工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实现男女平等的基本保障,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各用人单位和各级工会组织应当高度重视女职工文化教育权益,努力为女职工文化教育权益的实现创造条件。

第一节 女职工文化教育权益概述

第二节 女职工文化教育权益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

案例1 天津邮政公司工会开展职工素质工程建设 致力职工岗位成才 案例2 女职工建功立业、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

第七章 女职工财产权益

女职工享有与男子平等的财产权利。财产权直接关系到女职工的经济利益,关系到女职工的生存与发展。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女职工的财产权益不受侵犯。

第一节 财产权概述

第二节 妇女在婚姻、家庭共有财产中的权益 第三节 妇女的继承权 案例1 女儿也有继承权

案例2 余某夫妻共同债务纠纷案

案例3 夫妻双方的财产约定是否有效? 第八章 女职工人身权利

人身权利是所有妇女包括所有女职工都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是妇女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妇女的人身权利不容侵犯。依法保护妇女的人身权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第一节 人身权利概述

第二节 妇女人身权利的法律保护 案例1 下班搜身致女工精神分裂 案例2 张某拐卖妇女案分析

案例3 对同事进行性骚扰 用人单位将有权解雇 案例4 短信骚扰同事应担何责

第九章 女职工婚姻家庭权益

在现代社会,婚姻家庭是社会的基础,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之一。合理的婚姻家庭制度不仅有利于婚姻当事人和子女的幸福生活,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一节 婚姻家庭权益概述

第二节 妇女与男子平等的婚姻家庭权利受法律保护 第三节 反家庭暴力

案例1 “保证”不家暴结果打死妻子 案例2 没有证据法院难以认定家暴 案例3 一起离婚案

案例4 这套房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第十章 工会依法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

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是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也是女职工组织最主要的任务。工会及其女职工组织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健全组织制度,完善维权机制,整合维权资源,加大维权力度,切实把广大女职工合法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第一节 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 第二节 工会维护女职工权益的基本途径

第三节 大力开展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 案例1 推进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调研报告 案例2 上海总工会推出女职工维权工作品牌“七色花” 案例3 专项集体合同撑起非公企业女职工权益“保护伞” 第十一章 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

法律保护女职工权利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方面赋予女职工法律救济权,在其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下采取自救措施或是请求有关机关给予保护;另一方面是明确法律责任,使侵害女职工权利的行为人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即通过救济措施和法律责任两个途径,依法维护女职工权益。

第一节 救助措施 第二节 法律责任

案例1同为休病假,处理两结果

案例2金凤区法院判决施暴者赔偿精神抚慰金1万元 案例3家庭暴力中的妇女应当如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篇2:新编女职工权益实用手册

作 者:戴文宪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3月出版 开 本:大32开本 册 数:全一册 光盘数:0 定价:75元

优惠价:60元

详细介绍:

1、中国工会的组织体制

2、基层工会组织

3、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

4、基层工会主席的产生程序

5、基层工会主席应具备的条件

6、基层工会主席的职权和岗位责任

7、基层工会主席的社会角色

8、基层工会主席提高自身素质修养的方法与途径

9、基层工会主席应具备的工会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

10、基层工会主席领导方法

11、基层工会主席领导艺术

12、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3、动员组织职工广泛开展经济技术创新

14、代表和组织职工进行民主管理,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

15、开展职工思想教育和文化体育活动

16、加强基层工会组织自身建设与改革

17、针对重点难点着力进行工作创新

新编工会主席实用手册-新编全国工会干部通用培训用书 新编工会主席实用手册-新编全国工会干部通用培训用书

新编工会主席实用手册-新编全国工会干部通用培训用书

1、中国工会的组织体制

2、基层工会组织

3、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

4、基层工会主席的产生程序

5、基层工会主席应具备的条件

6、基层工会主席的职权和岗位责任

7、基层工会主席的社会角色

8、基层工会主席提高自身素质修养的方法与途径

9、基层工会主席应具备的工会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

10、基层工会主席领导方法

11、基层工会主席领导艺术

12、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3、动员组织职工广泛开展经济技术创新

14、代表和组织职工进行民主管理,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

15、开展职工思想教育和文化体育活动

16、加强基层工会组织自身建设与改革

17、针对重点难点着力进行工作创新

篇3:切实加强女职工权益保护

一是保障女职工权益的法律制度保证。女职工作为普通劳动者, 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同时, 为了保护女职工的特殊权益, 国家还颁布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企业作为保护职工权益的具体实施单位, 绝大部分企业在各种企业规章制度中都能充分体现对女职工特殊权益的保护。我厂作为一家国有机械类加工企业, 在企业各种规章制度中都全面体现了对女职工特殊权益的保护, 企业在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中, 也尤其注意到了这一点。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对女职工权益的保护。

二是保障女职工权益的组织保证。《中国工会章程》指出“各级工会建立女职工委员会, 表达和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工会基层委员会的基本任务包括“维护女职工的特殊权益, 同歧视、虐待、摧残、迫害女职工的现象作斗争”。因此, 工会是全体职工, 特别是女职工的娘家, 企业工会是女职工的利益代表者、权益维护者。实践中, 我厂工会也在履行着这一神圣职责。当女职工有了困难, 工会会及时帮助解决;个别女职工患了重大疾病, 我们组织了为其捐款活动;当女职工有什么利益诉求, 工会会全力反映、协调、帮办, 保证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企业工会为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提供了组织保证。

三是保障女职工权益的技术手段保证。保障女职工的权益有明文的法律制度可依, 这为我们提供了法律制度保证。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除了像探亲假等规定的简单明了、易理解、好操作外, 还有些规定专业性强、不易理解、不好操作。如在《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中的有些条款就是如此。如一, 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中有“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而劳动强度分级需要理论计算。它涉及“平均劳动时间率”“能量代谢率”“体力劳动方式系数”“劳动强度指数”等概念。那么, 针对不同的劳动对象、劳动实况如何计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 普通车工在加工不同的工件的劳动中, 不用或不能用天车吊件时, 就要自己搬拿上车 (床) 、下车 (床) , 她要有站立操作、猫腰搬件、蹲下测量等姿态, 这里的劳动强度实在不好计算, 但劳动强度确实较大。如二, 女职工在经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中, “冷水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冷水作业;低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低温作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高处作业。”上述作业分级均需要计算, 有的还设定不同工况。实际工作中, 劳动者本人和组织进行计算都难以及时、到位。如三, 女职工在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中包括, “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己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在机械加工类工厂中, 油漆工中女职工占大多数。他们的岗位属于有毒有害作业。作业场所分散, 有时还不固定, 作业场所弥漫着上述多种有毒有害气体, 其浓度受到场所、温度、湿度、季节等因素影响, 到底有几种有毒有害气体, 浓度是否超标, 一是职工和企业根本无法测量, 二是在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规定的也不够明确, 还需要查找更专业化的标准。

此外, 除了国家有明文规定的情况外, 有些情况没有具体规定, 需要具体协调。如女职工在怀孕期间就不适宜继续做焊工工作, 一是工作场所有有毒有害气体, 不利于胎儿生长发育;二是焊工大部分时间是半蹲前倾姿势工作, 挤压腹部胎儿。因此, 焊工怀孕后, 应暂时调离原岗位。

基于上述原因, 企业特别是工会组织, 要想保护好广大女职工的切身利益, 一要从思想上重视上述工作, 把解决好上述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落实, 二要上一些技术手段、装备, 或者聘请专业队伍, 进行计量、测试、计算, 以确保结果的准确;同时要切实从女职工的利益出发, 协调解决女职工遇到的具体问题, 确保女职工在任何不同时期都不从事应禁忌的劳动, 保证女职工免受职业危害, 确保女职工身心健康, 确保下一代发育生长正常。

四是保障女职工权益的人员素质保证。通过企业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 要想保护好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方面要提高女职工自身的素质, 首先这可以使自己在工作中有为有位, 保持职业竞争的优势;其次, 自己可以知道什么情况自己的利益得到了保障, 什么情况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以便维护好自身权益。另一方面, 要提高女职工工作者的素质。首先要提高工会领导、女职工委员会成员的素质, 从思想上真正热爱、重视女职工工作, 真正掌握上级的方针政策;从技术上能够掌握具体业务, 能够解决女职工保护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胜任女职工保护工作;从具体工作作风上, 能够经常深入劳动现场和女职工之中, 贴近女职工生活,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工作能力上, 要能够迎着困难上, 敢于、善于为女职工说话、办事, 并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 能把女职工的事情办好。其次, 要提高女职工保护过程中具体工作人员的人员素质, 如, 劳动强度计算人员, 冷水、低温、高处作业等计算测定人员, 有毒有害气体测试人员等等。只有这些人的工作到了位, 女职工权益的保护才能落到实处, 才不会是空话。

篇4:女职工劳动权益的新法解读

看亮点

产假延长

意见稿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原定90天的产假延长至14周。官方给出的修订理由是向部分国际公约靠拢,而在中国与世界各国间有关法律、经济、人权保护等方面的联系愈发紧密的背景下,中国采纳国际劳工组织1952年保护生育建议书(第95号建议书)中有关产假期间的规定也就是可以预见的了。

本条的修改主要还是体现了国家重视保护人权等问题,可以说,本条修订的积极意义还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成为了本条例的最大亮点。

细化流产假

原《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对流产假并未进行具体的规定,但是《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已经对流产假进行了划分与规定,而很多地方的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中对此也早有详细规定,本次意见稿第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很大程度上只是参照原劳动部的规章,细化成了新的流产假期规定。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关流产假的规定没有明显变化,只是在《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加以明确。

衔接《社会保险法》

随着2011年7月《社会保险法》的实施,与女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生育保险及产假待遇的问题也在此次的征求意见稿中得以明确。

根据意见稿第八条的规定:“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用人单位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支付女职工生育津贴;用人单位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前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用人单位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这两款规定,明确了产假待遇的范围、产假待遇的标准、产假待遇的承担对象及适用条件,可以说主要的方面都已涵盖其中。

新增常见病体检

意见稿第十一条新增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每2年至少安排1次女职工进行妇女常见病检查,检查时间算作劳动时间。”本规定的初衷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女职工的身体健康,现在很多企事业单位已经有了员工的年体检制度,这说明用人单位已经越来越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了。

其他立法修改

哺乳期女职工的工作禁忌以及哺乳时间进行了文字上的局部调整,可以说对现在的实际执行影响不大,新法只是强调重申一下立法目的。

另外,不再强制用人单位需建立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等设施,而是改立法用语为“鼓励”,想必是因为如今用人单位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企不再是适用法律的主要对象。

明确法律责任

原《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比较原则,实践中难以操作。为了保证条例的贯彻落实,征求意见稿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本条例第十二条的职责分工,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改正,按照受侵害女职工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处以罚款,或者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这不仅明确了权力执行的主体,还赋予了行政机关行政处罚的权限,希望能在处罚的震慑下,切实实现法律的设立目的。

说不足

生育津贴是否替代产假工资

意见稿虽然明确了发放生育津贴,但是却没有明确生育津贴是否就完全替代了产假工资,事实是在各地区实际操作上却存在差异,部分地方性规定要求公司需要补差生育津贴与正常出勤工资差额,单就意见稿的法条表述来看,这一规定也并未与意见稿的规定有明显的矛盾之处。故根据此次的意见稿来看,上述地方性规定是否会被取消或者统一还是存有疑问的。

另外,意见稿虽明确了生育津贴的承担主体,但是生育津贴的支付方式未予以规定,届时是由生育保险基金直接给当事女职工,还是由公司先行垫付女职工产假待遇继而享有保险基金支付的生育津贴,至少此次的征求意见稿没有进行具体规定,而这恰恰是各地现行实际操作中存在差异的地方。

部分条款减弱保护力度

原《女职工保护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然而新的意见稿中却将条件限制成“女职工怀孕7个月以上的”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笔者认为该规定可能欠妥,如果怀孕7个月前因频繁加班而出现流产的案例一旦出现,很容易引发全社会对法规规定合理性的争论,所以关于本条的修订还有待商榷。

部分立法规定实施难

新增的例如历年性的体检以及鼓励建立女职工专用设施的规定,如果没有政策、税务的配套措施加以配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能有多少落到实处存有疑问。

另外在立法监督方面,也需要劳动监察部门甚至是后续配套的执行法规能够在法律的执行和监督上保证规定内容的实施,以免法规规定本身成为一纸空文。

谈影响

《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的有关新闻虽然最近被反复提及,也被社会大众所普遍关注,但是究其实质而言,只是立法规范上的需要,条文本身并没有实质性的修改,对于企业来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一是因为相对其他法律法规来说,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得还是比较有力的,二是因为法律修改之后,企业一般也只能遵从新规来执行。所幸本法的修订,并非是从无到有,对企业经营不会造成过大的影响,也不属于重大内容的变更而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所以企业应该对法规的修订进程予以适当关注,但无需担忧法律修订后对企业有何影响。不过对于以下常见的认识误区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

新法不影响晚婚晚育假

晚婚晚育假很多都是在地方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进行了规定,而且适用条件及假期期限也有所不同,与此次的新法并无矛盾之处,故只要满足法定的条件,依然可以同时享有。

“超生”也有产假

原《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十五条:“女职工违反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的,其劳动保护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办理,不适用本规定。”可能在较大程度上误导企业,但结合各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都只是剥夺了违法生育后相应的产假待遇,况且从基本的人道主义角度出发,也应给予一定的生育休息时间。而产假本身就是依据医学、生理等情况制定出的合理的休息期间,故违法生育二胎的女职工理应享有产假,但不享受产假期间的法定待遇,这一点从意见稿删去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十五条的规定也可以看出。

篇5:企业女职工权益保护探讨

一是劳动用工制度不规范。据调查, 我国私营企业中, 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没有与女职工签订合同, 即使签订了合同, 男女权利义务不一致, 权利义务不对等, 并未涉及女职工的特殊权益保护的内容, 对女职工的招工条件比较苛刻, 大都要求19岁到25岁, 并避开孕、产和哺乳期, 以避开女职工特殊权益的保护, 女职工怀孕离岗现象比较常见。有些企业甚至采取“试用期”的方法, 来达到不履行义务的目的。

二是男女职工议事比例失衡。我国宪法规定企业女职工同男职工享有同等的权利。但在现实工作中, 企业重男轻女现象仍然存在, 出现“一多两低”现象, 即企业女职工下岗人数偏多, “内退”年龄偏低, 下岗再就业的比例偏低。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企业董事会和监事会中, 女职工代表比例均偏少, 女职工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安全生产、民主管理的力量也弱, 很难落实女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评议监督权。总之, 出现男女职工议事力量失衡现象, 这就失去了男女职工在企业实现基本平等的前提。

三是女职工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当前, 女职工大部分都知道可以通过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 但对可以通过哪些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就不是很清楚了, 法律知识缺失, 甚至有部分女工不了解《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文件, 失去了维权的基础, 就不能通过合法的渠道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二、保障女职工权益的对策

一是推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目前, 我国已经在多个地区推广女职工集体合同, 但是, 覆盖率仍然不高, 仍然有很多地方、企业和女职工没有实施。首先, 加大宣传, 营造合同签订的良好氛围。各级工会及女职工组织应通过各种形式, 加大宣传, 帮助广大女职工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提高女职工依法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其次, 从实际出发, 加强指导。在推进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工作中, 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从实际出发, 加强合同工作的指导。再次, 不断总结和学习兄弟地区的成功经验。各个省市县要构建交流平台, 交流各地合同推广和实施的成功经验, 推动全国各地《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的实施。最后, 形成监督机制, 保证集体合同落于实处。各地要从省级向地方到企业的工会及妇女组织,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 建立对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 确保专项集体合同落于实处。

二是提升女职工权益保护意识。维护女职工权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除了企业、工会组织要发挥一定的作用外, 对于女职工自己来说, 提升自身保护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 要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这就必须应把《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工会法》和《妇女权益保护法》作为工会系统普法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 加大对广大女职工的宣传教育力度和时间。其次, 女职工也要加强对这些法律法规的学习。不仅工会等组织要加强宣传教育, 女职工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 提高法律意识, 提高维护自身权益的本领。最后, 工会要定期开展学习活动, 创建平台, 让女职工形成自己的组织, 从案例中提升自身法律维权意识。

三是改善政府的监督职能。我国仍处于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政府过于关注经济效益方面而忽视了劳动权益, 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贡献的税收比较关注, 而对企业内部是否和谐不大关注, 更忽略了企业弱势群体——女职工的声音, 政府的不作为导致了对企业行为的监督与制裁缺乏力度。这就要求我国政府要改变这种缺位现象, 积极推进企业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具有预防、监督、调节功能的协调机制。最后, 要注意女职工特殊权益的保障的监督。女职工在孕、产和哺乳期的权益受损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政府应把特殊时期的维权问题当做工作内容的重点, 只要解决了特殊权益问题, 女职工权益维护就基本实现了一半。

三、保障女职工权益的着重点

树立“三破除”的观念和“三改变”的工作方法, 做好四项工作。

“三破除”:就是要就女工工作业务抓女工工作的观念;破除就维护抓维护的观念, 树立在维护国家利益、企业利益的同时, 维护好女职工具体利用的大维护观念;破除“一刀切”、“大统一”的工作方法, 采取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的工作发方法。“三改变”:就是要改变封闭保守、孤军作战的工作方法;改变工作中以“虚”为主的工作方法, 采取“虚”“实”结合, 以“实”为主的孩子方法;改变单纯靠“靠感情、靠恩赐”解决问题的方法, 采取参与立法、参与决策、依法维护的方法。

一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做好女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工会组织特别是工会主要领导要经常过问、定期研究, 加强宏观指导, 支持女工要实际情况独立自主的开展工作, 解决女职工工作的困难和问题。

二要依法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各级工会组织要切实加大工会依法维护女职工劳动权力和切身利益的力度, 一方面各级工会组织应加强对已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 大力推动《企业法》、《工会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护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贯彻落实。

三要努力提高女职工的整体素质, 增强她们在市场经济和企业建设中的竞争能力。工会组织要尽力积极创造条件, 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女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技术素质。不断加强女职工的就业培训、岗位培训和各种技能培训, 增强其竞争能力。

篇6:发挥工会职能维护女职工权益

摘 要:女职工权益是否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维护,权益问题处理是否得当、是否科学,是否能够更大限度地分享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它不仅关系到女职工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国于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放开二孩政策,这是新时期我国对生育政策作出的重大调整。此次二孩政策的出台无疑会对我国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势必也会对我国女职工的权益保障等相关问题带来诸多的挑战。本文立足于“二孩政策”的社会背景,对我国生育期女职工权益保障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分析,同时总结出“二孩政策”背景下我国生育期女职工权益保障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二孩政策”背景下保障我国生育期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二孩政策;工会职能;生育期;女职工;权益保障;现状;对策

二孩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项与计划生育政策相对应的生育政策,是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2011年11月,中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的政策;2013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发布,其中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并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简称“单独二孩”)。这标志着延宕多年的“单独二胎”政策将正式实施。2015年10月26日~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行动”(简称“全面二孩”)。这标志着中国从1980年开始,推行了35年的城镇人口独生子女政策真正宣告终结。此次二孩政策的出台和推行无疑将会改变我国现有的人口结构,缓解老龄化社会的压力,对当前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它的实施同时可能会加大对育龄女性的就业歧视,此外现行的生育保险制度也缺失了对女性生育二胎权益的有力保障,维护女性权益仍然存在诸多障碍和挑战。

一、“二孩政策”背景下生育期女职工权益保障的现状分析

目前,在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保障以及政策支持引导之下,我国在女职工的权益保护等各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现状具体如下:

1.女职工的权益维护现状。从来自各方面的报道以及相关的社会调查来看,女职工分属于不同的企业、事业单位,由于所处的行业不同、所有制不同,各行业在女职工的劳动保护以及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履行情况也各不相同,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其一,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女职工,生育权益基本得到保证。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是主要是由国家财政支付的,各项社会保障已相当健全,受改革冲击最小,女职工权益保护得到相当延续。女职工生育保险等费用也主要由所在单位负担,这部分女职工多集中在科研机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以及国家机关等行业。其二,在国有、集体企业就业的女职工,生育权益则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在国有、集体企业就业的女职工,也被称为体制内的职工,目前其生育保险制度虽已建立,但因企业体制的转化、保险制度的改革,生育权益的保护也会有所弱化。其三,在其他所有制企业就业的女职工,生育保障制度基本还是空白。这部分企业大都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从未建立过相配套的以企业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而新的社会保障尚在逐步推进,暂时还无力顾及这里。

2.女职工的劳动保护现状。女职工有月经、怀孕、生育、哺乳、更年期等生理特征,需要特殊的“五期”保护。总的来说,绝大多数单位能够遵守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参照执行,对生育期的女职工给予适当照顾。但在一些外企、私企执行就不那么理想,有些用人单位对女职工的招聘条件非常苛刻,甚至明令不招用女职工,还有些单位在女职工生育后不仅假期得不到保障,还存在失业的可能性。

3.女职工的患病医治情况。一般而言,事业单位以及大中型企业中的大部分女职工在患病时都能及时地得到治疗,用人单位也会定期对女职工进行体检,且都由相关用人单位承担体检费用。但是,大多数在私企、小企业以及部分外企工作的女职工却常常存在几年得不到一次体检的现象,且患病住院的女职工往往需要自己承担医药费,若住院的时间较长还有可能面临失业的风险。

二、“二孩政策”背景下生育期女职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总的说来,“二孩政策”背景下我国生育期女职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颁布实施的《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中对男女在劳动中享有平等的劳动权都有一定程度的体现,但缺陷和不足仍不可避免。事实上,我国的各项法律法规只偏重于保护女职工的特殊权益,而忽略了对平等权等方面的明文规定,这就造成了一种相应的劳动平等,而不是真正意义的男女劳动平等,从而致使某些用人单位有机可乘,在工作中产生歧视女性职工、侵犯女性职工的权益等错误行为。此外,目前我国还缺乏辨别女职工劳动权是否受到歧视、是否遭到侵权的具体标准,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对侵权行为重罚不重赔,且惩处规章散乱,惩处力度不够,从而导致在侵权行为发生时不能够及时、合法的进行索赔等维权行为,致使男女劳动权的平等性难以真正地实现。

2.组织机构不完备。组织结构不完备是当前我国女职工维权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用人单位在组建工会组织的时候并没有注重发挥工会组织在维护女职工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以致工会维权意识低下,维权能力缺失。这就造成了女职工对工会组织的不信任,进而导致女职工在自身合法权利及特殊利益受到侵犯时没有及时向工会求救,或者即使女职工将问题反映到工会,由于工会在组建时缺乏相应的部门的设置,造成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导致侵权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和解决,最终让侵权问题更加严重化。

3.权益认识不到位。一方面,一些用工单位对女职工的合法权益缺乏应有的重视,只想怎么增产增效,只是一味的使用劳动力,而无视女职工生产安全和身心健康,不参加相关社会保险,更不愿承担因患病或劳动保护所产生的费用,这就造成了女职工带病上岗、得过且过、没有工作积极性、频繁跳槽现象的产生。另一方面,部分女职工的文化程度不高,从事的职业层次偏低,自我保护意识差,维权能力低,即使权益受到侵害也不知道,觉得自己地位低,工作难找,工资收入少一点是应该的,一些单位老板正是利用了她们这种心态,降低她们的收入。另外,在女职工进入婚嫁期、生育期时,终止与其续签劳动合同的现象也比较多,致使女职工因生育而失业的情况屡见不鲜。

4.性别歧视较严重。相对于男性而言,由于女性在生理结构、体力等多个方面都处于劣势,加之受到根深蒂固的传统性别观的影响,长久以来,女性常常被歧视性的看作是男性的附属品,在职场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男尊女卑”等落后的性别文化观念已经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惯性力量,严重地阻挠着男女平等实现的进程,以性别决定工作机会及薪资报酬的情况又严重地削弱了广大女同胞在职场上的竞争力,从而给女性职业者造成极大的困扰和压力。

5.维权意识较淡薄。法律意识作为人们对法律规范的一种主观性认识,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一个人的法律意识不强,维护合法权益的行为自然不能期待。鉴于长期受落后的性别观念影响,女职工对于自身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保护意识普遍较为薄弱,不具备积极地维权意识,当侵权行为发生时,不能够积极地寻求法律上的援助,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公平待遇逆来顺受,对有悖男女职工平等发展权利的现象以及职务晋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虽然心有不甘却仍忍气吞声,从而一再地纵容了社会及工作单位的不规范行为。

三、“二孩政策”背景下生育期女职工权益保障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女职工作为职工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支主要力量。对女职工生存状况的思考,就业环境的改善,及合法权益、特殊利益的维护,无疑是当前工会组织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为更好地维护广大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实现女职工尊严生活、体面劳动,提出如下的意见和建议:

1.重视源头参与,争取女职工维权问题得到各方的关注。各级工会要通过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人大、政协两会提交关于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提案和议案,并就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开展调研,推动《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以及《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落实,促使维护女职工权益的工作有进一步的法律保障,让侵权事件发生时能够有法可依,并做到在处理相关事件时违法必究。特别是要从法律层面杜绝女职工在孕、产、哺乳期内遇到的种种不公正待遇。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关心女职工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级工会组织要把女职工权益保护工作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把关呼女职工的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纳入工会普法宣传计划中,广泛地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知识竞赛、召开座谈会、发放学习材料、举行演讲报告会等,向广大女职工宣传法律法规,不仅要使她们从传统观念和错误思想中走出来,还要使她们知法、懂法,增强自身的维权意识。同时可以采用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的方式,切实推动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维护工作。

3.形成工作合力,为维护女职工权益提供保障。充分发挥各基层工会和女职工组织的作用,以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为抓手,加大对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维护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和协作,合力推进女职工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待遇的落实。加强与人社、卫生和安监等部门合作,开展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以检查促落实,推动各项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4.完善服务机制,切实履行工会组织维护女职工权益的职责。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服务女职工,积极地帮助女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开展女职工劳动技能、法律法规、劳动保护和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女职工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要把女职工维权纳入工会维权机制,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站点),优先为女职工提供信访接待、劳动争议调解和法律援助服务。建立健全女职工的帮扶机制,为女职工特别是困难女职工提供各类生活帮扶和人文关怀,使广大女职工享有尊严地生活。

四、结语

女职工作为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群体中的一支生力军,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和创造者。其在推进家庭稳定、企业发展、社会和谐等方面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工会组织作为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工会组织应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从多方面入手,相互促进,以争得社会各界对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维护与支持,促使广大女职工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自身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真正成为新时代的女性。

参考文献:

[1]张广晶.论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D].延边大学,2015.

[2]孙淑英.发挥工会职能,维护职工权益[J].企业文明,2015,06:87.

[3]李桂花.发挥工会职能,维护职工权益[J].陕西林业,2005,03:41.

上一篇:澳大利亚留学新政下一篇:社区关爱青少年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