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机安装的心得体会

2024-05-11

虚拟机安装的心得体会(共8篇)

篇1:虚拟机安装的心得体会

1、安装前的准备,这一点很重要,要多看一些教程,对新手来说图文的视频的更好,更直观,对一些共性的过程要熟记在心。

2、安装及使用遇到问题。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前后共遇到4个问题,也是多数安装虚拟机网民比较困惑的问题。

一是安装VMware Tools。多数虚拟机经过绿化、精简、汉化等处理后都不能自动安装,需要手动配合,工具栏--虚拟机--设置--选项--VMware Tools--右边工作目录--浏览--安装系统的光盘镜像--确定--一路YES。

二是在安装VMware Tools 过程中会提示安装一些文件,我遇到的是按照打印机,可以忽略,也可以浏览系统光盘安装,

三是设置文件共享。这个安装过程和第一个问题的前半步骤一样,选项--文件共享--添加--硬盘的盘符--确定,反复操作直到把你主宿机的所有盘符都添加进来,包括移动硬盘的,记得点确定。

四是设置网络共享。这个问题我费了不少时间,感觉很复杂,实际设置相当简单,在安装虚拟机的时候如果你要桥接在后面的设置里你就桥接,不要乱改,如果你要NAT连接,在后面的设置里你也要NAT连接,在网上邻居里设置自动获得IP地址,OK。

这些只是自己安装的一些体会,不同的机子、软件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希望有所帮助,权当抛砖引玉。

篇2:虚拟机安装的心得体会

——祖义平

1、虚拟机的安装、linux 系统的安装

虚拟机和linux系统以前在学校也安装过,这里按照实习教材里面的步骤走很快就安装好了。不过一直没有在虚拟机里面连接网络,对网络适配器的配置不是很清楚,不过按照实习材料里面有关虚拟机的安装一步一步的进行也就很快配置好了。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配置好了需要重新启动虚拟机新的配置才会被加载,才可以连接网络。

2、oracle10g安装总结

Oracle的安装就比较麻烦了,找了各种资料,最后在百度文库下面找到一篇文章感觉还不错(http://wenku.baidu.com/view/c6e192631ed9ad51f01df2d8.html),我就是按照它上面讲的安装的。

首先我们要改版本号,因为oracle10g不支持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所以我们要在/etc/redhat-release 将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Tikanga)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Tikanga)。

然后用命令rpm –qa检查一下包是否齐全(所需包参考上面网址),如果不齐全可以到安装linux时的镜像文件里面去找sever文件夹,大部分包都放在里面,找到后安装。

第三步就是打开/etc/sysctl.conf文件修改内核参数(同样参考上面网址),修改完了不要忘记运行命令:/sbin/sysctl –p 使它生效。

然后创建oracle用户和组,创建好后切换到oracle用户

在文件.bash_profile(这是一个隐藏文件,用vi打开往里面写入配置的环境变量),配置环境变量一定要小心,一旦写错就会在运行命令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找不到包、没有该命令等等各种问题。我在这儿体会比较深刻,在配置LD_LIBRARY_PATH的时候把$ORCALE_HOME/lib里面的lib写成了bin,虽然在安装oracle软件和数据库的时候没什么问题,但是后面编译pro*c代码的时候proc命令就不能用,一直提示没有这个命令。

然后在$ORACLE_BASE下执行./runInstaller;在这个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乱码,建议先执行export LANG=C英文安装

执行./runInstaller后会出现下面的界面,这里不要安装数据库,只安装软件

在执行到下面界面的时候不要忘了设置管理员密码

在软件即将完成的时候会出现下面的界面

这个时候需要在root用户下执行root.sh脚本

这里出现这个界面直接按Enter键执行完成后在点击上面oracle安装界面的“ok”就行了,后面就一直默认就好了,安装好了点“Exit”退出。

这样oracle10g的软件就安装好了。

篇3:虚拟机安装的心得体会

本文介绍一种将物理机中完整的LFS系统快速部署到虚拟机的方法,其主要思路是将物理机上编译完成的系统文件打包成单独的ISO镜像文件,将该镜像文件以虚拟光盘的形式加载到虚拟机上,根据虚拟机的本地化要求,解压到虚拟机中,修改相应配置参数,手动加载grub引导程序,完成虚拟机的部署。配置好一台服务器只需10 min时间,不仅大大提高了部署效率,且所有的虚拟机同源,确保多台虚拟机高度一致。现以LFS 6.7为蓝本展开介绍,对其他发行版本(如Redhat等)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因各发行版本相应的配置文件略有不同,建议操作者在LFS的官方网站(网址为wwwlinuxfromscratch.org)寻找相应文件。

1 在物理机上安装LFS

LFS和其他高度定制的Linux系统相同,均需要一个宿主作为编译工具链的平台,比如Gentoo、Slckware等。本文使用Ubuntu 10.04版本为宿主编译LFS。

对于机器上原有的Windows,如果硬盘空间已满可使用Pqmagic 9.0等动态调整硬盘分区软件,实现硬盘空间的再分配。该软件支持可调分区,支持Windows 7和Vista。由于调整分区存在风险,所以建议在调整分区之前,先备份所有重要文件。

一般情况下,硬盘只支持4个主分区。将Windows放在第一个主分区(即C盘),该分区在Linux被表示为“/dev/sida1”设备号;Ubuntu放在第二个主分区中,在Linux中表示为“/dev/sda2”设备号,交换分区放在“/dev/sda3”。余下的空间将全部分配为“扩展分区”,在“扩展分区”中开始的位置为LFS划分出4 G的空间,可通过“fdisk”命令实现。该空间在宿主系统中被表示为“/dev/sda5”设备号。如果与本文中的硬盘分配方式不同,可根据实际情况替换脚本中的相应位置。

对于多系统计算机,均应先安装Windows,再安装Ubuntu,用Ubuntu提供的引导程序grub来引导所有的系统,其中包括LFS系统。如果需要重新安装Windows,Windows安装程序就会重写硬盘MBR。对于多系统环境下,重装Windows需要备份硬盘MBR,安装完成之后再恢复。如在安装Windows之前没有备份MBR,安装完成后,需用Ubuntu引导盘进入“live CD”模式,通过livcd中grub-install和grub-mkconfig重写。

物理机的编译选用i386模式。编译内核时,GCC会根据config文件选择CPU类型优化Linux内核,对虚拟化平台,应优先考虑其移植性和稳定性。作为基础平台,需保证能与绝大多数软件兼容。选择i386模式可确保系统的可移植性,但针对非常明确的虚拟化平台,则可选择最匹配的CPU模式。

为物理机编译内核时,需将SATA等硬盘的驱动程序编译进内核,以便在系统被加载时能找到内核镜像文件。除此之外,还需要将物理机的网卡、显示卡等驱动,虚拟机中的网卡、显示卡驱动组成内核模组。这样才能保证移植完成之后不需要重新编译内核,如果需更广泛的支持也可将所有的驱动编译成内核模组。

2 将压缩物理机上的LFS根制成iso文件

本文以Ubunt的发行版本为宿主编译LFS,其他版本的宿主同样适用。

首先在Ubunt中打开一个模拟终端,取得root用户权限,并加载LFS安装分区(/dev/sda5)。具体命令操作如下:

取得root权限:sudo su

在mnt目录下建立分区加载点:mkdir/mnt/lfs

加载LFS分区到加载点:mount-t ext3/dev/sda5/mnt/lfs

进入LFS分区。将该硬盘分区中LFS所有文件压缩,并打包成ISO镜像文件,以便虚拟机使用。具体命令操作如下:

进入LFS分区:cd/mnt/lfs

将LFS分区中的所有文件压缩成Ifs6.7.tar.bz2 (文件名可自定义),注意带参数“P”是保留原有文件属性。对于Linux系统,文件的读写权限和文件隶属关系非常重要。Linux中所有的设备都被虚拟成文件形式,保持文件的属性对于移植之后的系统是否成功起到决定性作用。具体命令如下:

压缩文件:tar-cjpvf Ifs6.7.tar.bz2.

将文件制作成ISO镜像文件,供虚拟机使用。在制作ISO文件之前,应确保机器中已安装了mkisofs程序。如没有安装mkisofs程序,可通过“apt-get install mkisofs”命令获得,具体命令如下:

制作镜像文件:mkisofs-o lfs6.7.iso lfs6.7.tar.bz2

拷贝lfs6.7.iso文件,以备所需。不带源代码的简单系统约有97 M,它是虚拟机安装操作系统的蓝本。

3 下载必要的软件包,并配置虚拟机

3.1 获得LFS-liveCd光盘镜像

LSF-livecd是一个可启动的LFS宿主,它满足编译LFS的所有要求,并附带了许多必需的软件包,最新版本为6.3。它可用于引导虚拟机,且不需要安装,并提供了shell环境,足够用于移植。在移植时使用livecd作为虚拟机的启动光盘。

LFS-livecd光盘镜像可从官方网站(http://www.linuxfromscratchorg/livecd/download.html)上获得。

3.2 安装虚拟机软件

虚拟机是在物理操作系统中用软件方式模拟出硬件平台的软件,可模拟各种类型的CPU。在虚拟机软件上用于安装全新的操作系统,可以在Windows系统中通过虚拟机模拟出一个或多个Linux系统,同样也可在Linux系统中模拟出多个Windows系统。在物理机上,它们运行于同一个硬件,且相互独立。常用的虚拟机软件有VisualBox、Kvm、Xen、Vmware等,现以VisualBox加以说明。一般情况下,可根据具体的操作系统下载相应的版本。所需版本可在官方网站(http://www.virtualbox.org/wiki/Downloads)进行下载,并安装文件。

安装VisualBox方式与安装其他应用级软件基本相同。当安装完成之后,就可以用其模拟一个裸机,并为其分配CP、内存、网卡、光驱等部件。

4 安装到虚拟机

4.1 虚拟机配置

虚拟机安装完成之后,首先将LFS-livecd作为一个光驱加入该虚拟机中,用于引导虚拟机,添加第二个光驱,用于加载LFS文件系统,它们分别对应镜像文件livecd***.iso和lfs6.7.iso。添加一个虚拟网卡,选择“Birdged Adapter”网络链接方式,记下MAC地址(类似于“**:**:**:**:**:**:**”格式)。在虚拟机中配置网络时,需要用该地址替换物理网卡ATIR地址,同时与新的IP地址绑定。

在虚拟机启动时,要选择liveCD光驱启动。当系统启动完成之后,应将这2个光盘加载到加载点。具体操作如下:

查看光驱设备:Is/dev/cdrom*

创建光驱加载点:mkdir/mnt/cdlmkdir/mnt/cd2

加载光驱到加载点:mount/dev/cdrom/mnt/cd1mount/dev/cdrom 1/mnt/cd2

由于LFS-livecd加载光驱的顺序是随机的,可能是cdrom挂载LFS,也可能相反。假定lfs6.7.iso被加载到/mnt/cdl目录中,可通过查看挂载点中光驱的内容确定LFS所在的加载点。

为虚拟机配置新的硬盘空间用于安装LFS。虚拟机中的硬盘会表现为/dev/hda或者/dev/sda。自内核6.0版本之后,内核所有硬盘被模拟成sata虚拟结构。由于live-cd内核版本比较低,且配置虚拟硬盘选用普通的PATA硬盘格式,在live-cd中硬盘表示成“/dev/hda”设备号。具体操作命令如下:

先查看分区:fdisk-1

分割硬盘:fdisk/dev/had

分配硬盘的具体操作,可查看fdisk帮助文件。用t命令行参数将交换分区类型改成“82”。w命令用于保存。格式化分区以及加载分区的具体操作命令如下:

格式化主分区:mke2fs-t ext3/dev/had1

格式化交换分区:mkswap/dev/had2

加载分区:mount-t ext3/dev/hda1/mnt/lfs

4.2 安装系统

将ISO镜像中的lfs6.7.tar.bz2文件拷贝到新的硬盘空间,并将其解压。为保证文件解压之后与物理机中文件属性一致,需在解压前将lfs6.7.tar.bz2属性改为可写,具体操作如下:

将lfs6.7.tar.bz2拷贝到mount点:cp/mnt/cd1/*/mnt/lfs

进入mount点:cd/mntUlfs

修改文件可写属性:chmod+w lfs6.7.tar.bz2

解压缩:tar-xjf Ifs6.7.tar.bz2

至此所有的文件已经被加载到虚拟机。

4.3 配置环境

(1)编辑/etc/fstab文件,将配置文件改成虚拟机中的实际硬盘分区情况,可参见以下文件片段:

(2)编辑/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用于绑定网卡设备。

修改ATTR{address}=“**:**:**:**:**:**:**”,到虚拟机的MAC地址。这个地址可以在虚拟机设置里找到。

(3)安装grub到mbr。

查看grub的设备号,用以下命令:

将设备号写入device.map文件:grub-mkdevicemapdevice-map=device.map。

查看设备号:cat device.map,得到“(hd0)/dev/had”的结果,该设备号标示虚拟机中的硬盘,在安装grub时需要将启动信息写入设备号对应的硬盘。删除临时的device.map文件,具体命令为rm device.map。

将启动信息写到mbr,并在boot目录下安装相应文件,该设备号为/dev/hda。具体操作如下:

写入mbr:grub-install--grub-setup=/bin/true/dev/hda

配置grub.cfg,启动选项文件:grub-mkconfig-o/boot/grub/gr ub.cfg。

4.4 重新配置内核

至此所有的移植工作完成,检查/etc/fstab文件,并重新启动系统,选择硬盘引导进入虚拟机的LFS系统。

大多数虚拟机不需要重新编译内核,一些特殊硬件可重新编译内核,并将它们加入内核。如在物理机编译内核时,未将虚拟机的网卡、显卡等编译进去,在虚拟机中就应将这些驱动重新编译进内核。具体操作如下:

配置内核编译参数:make menuconfig

编译模组:make modules

安装模组:make modules_install

5 结语

LFS是一个高度可配置的Linux系统,为云计算和虚拟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平台,通过复制物理机中完整的LFS系统文件,可将其快速安装部署到虚拟机中。该方法只需要简单地修改部分配置就能满足虚拟机的实际要求。一次部署多台虚拟机,常用的方法是将虚拟机中可支持的所有硬件驱动程序在物理机编译过程中将其编译进内核,以简化操作。该方法对于其他发行版本的移植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也可用于从虚拟机平台到物理机平台的移植,对具体的工程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例如,江苏省工程文献中心机房就架设了一套基于全文检索的Linux数据库集群系统,该方法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要:LFS是从源代码开始编译的简洁的Linux系统。文章描述一种将物理机上的LFS快速安装及部署到虚拟机基础操作平台的方法。该方法快速灵活,特别适用于虚拟化平台中数据库集群以及均衡负载等对操作系统的一致性要求较高的系统。

关键词:虚拟化,操作系统,Linux,集群,迁移

参考文献

[1]毛德操,胡希明.Linux内核源代码情景分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赵炯.Linux内核完全剖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鸟哥.鸟哥Linux的私房菜[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篇4:不用安装 急速打造虚拟机系统

如果我们想在Win 7下快速安装虚拟的WinXP系统,可以使用Ghost和VHD这两大技术帮忙。原理很简单,Win7和虚拟机都支持VHD磁盘文件的加载和管理,那么我们先建立一个空的VHD磁盘,然后用Ghost还原的功能将系统丢到VHD磁盘中,再让虚拟机(这里以“Microsoft Virtual PC 2007”为例,下载地址:http://tinyurl.com/7hs4ly6)直接加载它就好了。

准备好“winxp.gho”文件和用于还原的“Ghost32.exe”程序,“winxp.gho”可以在各种Ghost XP系统光盘中找到。其名字可能不是“winxp”,但只要格式为GHO,大小约600MB大小的文件就是它了。

右键点击桌面的“计算机”选择“管理”,在打开的管理窗口中展开“计算机管理(本地)→存储→磁盘管理”选项。再右击“磁盘管理”选择“创建”,按提示在任意NTFS分区(假设为J盘)中创建一个名为“winxp.vhd”、类型为“动态扩展”、大小为10GB的VHD文件(如图1)。

VHD文件创建完成后,按后续提示完成VHD磁盘分区的初始化,并将其创建为主分区。创建完成后右键点击VHD磁盘,选择“将分区标记为为活动分区”(如图3),这样一个可用于虚拟机启动的VHD空磁盘就建立好了。

运行“Ghost32.exe”程序,选择“Partition→From Image”,弹出选择框,先是选择“Image”文件,定位到“winxp.gho”文件上即可,然后选择被还原的磁盘分区,点中名为“Msft Vitrual Disk1.0”(即VHD磁盘,如图4)的磁盘主分区,点击“OK”进行还原。

因为所有操作都在一块硬盘中,所以这还原速度飞快。普通情况下,一个WinXP还原也就是3分钟不到。还原完毕,虚拟WinXP的安装就完成了一大半。返回“计算机管理窗口”,右键选择VHD分区,选择“分离VHD”(如图5)。

接下来就是用虚拟机加载这个分离出的VHD文件了。运行“Microsoft Virtual PC 2007”,按向导提示创建虚拟机,在“虚拟硬盘选项”这一步,选择“一个已存在的虚拟硬盘”(如图6),然后导入之前制作的“winxp.vhd”文件。

创建完毕后就可以用虚拟机加载它并运行了,其具体效果与用Ghost XP光盘在实体机上刚装完是一样的。对于熟练者来说,该虚拟系统的安装不会超过10分钟,如果是常规安装可能还在慢慢地复制文件……

巧借软件,WinXP虚拟Win7迅如雷

在WinXP 下安装Win7虚拟系统的原理其实都一样,只是WinXP不支持VHD文件的创建和加载,我们需要借助第三方软件。

这里我们需要能创建和加载VHD文件的“WinXP_VHD辅助处理工具”,然后还要能合并Win7文件到VHD分区的“gimagex”程序,最后为了保证虚拟机系统的启动,还需要能修改VHD分区里面启动项的“bootice”程序(这些程序在http:// work.newhua.com/pcd中能找到)。当然,Win7的安装盘文件也需要准备好。

运行“WinXP_VHD辅助处理工具”,单击“创建V H D”。在创建的设置中,“VHD的位置”选择“J:win7.vhd”(J盘可以是任何空间足够的NTFS分区),VHD大小和格式使用默认设置。在“装入VHD的GhostXP的位置”处,把Win7的光盘文件路径添加进去,点击“确定”(如图7)。

此时程序会自动创建VHD磁盘并加载到系统中,等到屏幕出现“成功指派驱动器号或装载点”提示时,则表明VHD创建加载成功(如图8)。

然后程序会开启Ghost程序进行还原,当然这里是不会成功的。屏幕会马上提示操作失败,请不要关闭该窗口(如图9,否则VHD磁盘会自动卸载,无法继续),继续后续的操作。

打开“我的电脑”,会看到新增一个Z盘,这是程序自动创建的VHD磁盘,右键点击它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格式化”,按提示将其格式化为NTFS分区。

将Win7安装盘文件解压到额外的分区中(这里是N盘),启动“gimagex.exe”程序,切换到“应用映像”标签。在“选择映像”处选择刚才解压出来的“N:sourcesinstall.wim”文件,“应用到”的盘符选择刚新增的Z盘,“选择应用的映像”选择5,最后单击“应用”(如图10)。这样就能把Win7的内容复制到Z盘,也就是创建的VHD磁盘中去。

此时的VHD磁盘已经有Win7系统了,不过还不能实现自我启动。将N盘被解压出来的“bootmgr”文件和“boot”目录复制到Z盘中,接着启动“bootice.exe”,在目标磁盘选中“MSFT Vitrual Disk”(即加载的VHD磁盘),单击“主引导记录”(如图11)。

在打开的新窗口中,勾选“windows NT6.x默认引导程序”复选框,然后单击“安装/配置”更改VHD磁盘引导记录为NT60格式。

返回bootice主界面,单击“分区管理”,在打开的窗口中选中主分区,单击“激活”按提示将虚拟磁盘分区设置为“活动主分区”。再次返回主界面,切换到“BCD编辑”标签,单选“其他位置BCD”,选择“N:bootbcd”文件,然后单击“查看/修改”。接着在弹出的编辑窗口单击“添加→Windows 7/vista/2008启动项”,将“启动磁盘”项选为当前VHD磁盘,然后“启动分区”项改成VHD磁盘分区,“菜单标题”写为“Windows 7”,其他设置保持默认状态(如图12)。最后依次单击“保存当前系统设置”和“保存全局设置”退出。

篇5:如何用虚拟机安装Vista系统

首先,先介绍一下今天要用的虚拟机软件和用虚拟机的好处!

VMWare是一个“虚拟机”软件。它使你可以在一台机器上同时运行二个或更多WIN/WINNT/WIN9X/DOS/LINUX系统。与“多启动”系统相比,VMWare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概念。多启动系统在一个时刻只能运行一个系统,在系统切换时需要重新启动机器。VMWare是真正“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在主系统的平台上,就象标准Windows应用程序那样切换。而且每个操作系统你都可以进行虚拟的分区、配置而不影响真实硬盘的数据,你甚至可以通过网卡将几台虚拟机用网卡连接为一个局域网,极其方便,

接着,就让我们来看看安装的步骤吧!

1.进入VMVare,首先我们新建虚拟机。点击“新建虚拟机”按钮,出现下图:

2.点击“下一步”选择“典型安装”再“下一步”选择Vista操作系统,如图:

3.然后给虚拟机命名,然后选择安装的路径,点击“下一步”选择网络类型:

4.最后选择磁盘容量,建议15G以上,点击完成,进入安装vista:

5.选择CD-ROM,选择ISO的路径,点击“确定”:

6.选好镜像后,现在我们开始安装VISTA-“启动该虚拟机”:

篇6:虚拟机安装的心得体会

一般而言,在我们安装测试的Windows Vista系统时,通常不太可能为其准备一台单独的PC,而只能在目前使用的工作机上安装。为保证目前使用的系统如Windows XP不受影响,我们在Windows Vista时多通过为其分割出一个单独的小分区如20G左右的分区进行,这样,通过多重启动选项,在系统启动时选择进入日常使用的系统如Windows XP或测试用的Windows Vista。�D�D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便是,当您测试完毕,或超过Windows Vista RTM允许的30天试用期限后,只需将其卸载即可,而不会破坏原有操作系统的正常使用。

此外,还有另一个选择,那便是通过虚拟机(Virtual Machine)。所谓虚拟机或虚拟化技术,是指在电脑中利用工具软件模拟出多个运行不同操作系统的逻辑电脑,其中每个操作系统都如同运行在单独实体PC的唯一OS。这样,通过使用虚拟机,便可以在PC中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虚拟的)而不会互相干扰。

当然,在同一台宿主PC中安装多个操作系统对硬件条件具有一定的要求,毕竟,多台虚拟机间共同分享主系统的资源,如果CPU的计算机能力或内存大小不足,性能会受到很大影响。�D�D当然,除了当我们想要比较Windows Vista的具体性能时,这点通常并不十分重要。

目前市面上的虚拟机工具有很多种,下面我们简要介绍能够支持Windows Vista的两款免费软件:VMware与微软Virtual PC 。

VMware Server 与VMware Player

VMware是虚拟机市场的老牌厂商,根据用途、功能的不同,其虚拟机系统有很多类型很多版本,大多是收费的。不过,目前使用其免费版本安装Windows Vista没有任何问题。

使用VMware安装Windows Vista需要下载其VMware Server 与 VMware Player,首先,使用VMware Server创建Windows Vista客户为虚拟对象,这个过程类似于在PC中安装Windows Vista;其次,在目前的Windows系统或其他操作系统如linux中安装VMware Player来运行Windows Vista虚拟机,

与下面要介绍的微软Virtual PC相比,VMware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可以创建支持64位的虚拟机,即在创建的虚拟机上安装64位Windows Vista系统,另外,其虚拟机完美地支持多核心CPU,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多核心CPU的计算优势。

Microsoft Virtual PC 2007

微软在通过收购Connectix而进入虚拟机市场,其Virtual PC同样采取免费策略。

先前的版本Virtual PC 并不能很好地支持Windows Vista,虽然有不少人曾经成功地使用其安装Windows Vista。目前,Virtual PC 2007 Beta版已经发布,从微软的说明中看,Virtual PC 2007针对Windows Vista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优化,支持Windows Vista作为宿主系统或客户系统安装。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Virtual PC 2007在使用Windows Vista作为宿主系统时,能够支持32位与64位版的Windows Vista,但若在虚拟机中安装Windows Vista时,则只能使用Windows Vista的32位版本。

同时,Virtual PC 2007支持CPU的虚拟化计算技术�D�D相信朋友们都清楚无论Intel还是AMD,均在强调CPU的虚拟化技术吧?�D�D通过硬件层面的虚拟化支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虚拟机的运行效率。

而 Virtual PC的不利之处则在于,正如微软的其他产品一样,只支持使用自家的Windows作为宿主系统,因此,如果您打算在Linux系统中通过虚拟机安装Windows Vista,还是考虑VMware吧。

使用虚拟机安装Windows Vista的限制

篇7:虚拟机安装的心得体会

cat >/etc/hosts <

127.0.0.1   localhost

# The following lines are desirable for IPv6 capable hosts

::1  ip6-localhost ip6-loopback

fe00::0 ip6-localnet

ff00::0 ip6-mcastprefix

ff02::1 ip6-allnodes

ff02::2 ip6-allrouters

10.211.55.100 vm-cluster-node1

10.211.55.101 vm-cluster-node2

10.211.55.102 vm-cluster-node3

10.211.55.103 vm-cluster-node4

10.211.55.104 vm-cluster-node5

10.211.55.105 vm-cluster-client

EOF

SCRIPT

Vagrant.configure(“2”) do |config|

config.vm.define :master do |master|

master.vm.box = “precise64”

master.vm.provider “vmware_fusion” do |v|

v.vmx[“memsize”] = “4096”

end

master.vm.provider :virtualbox do |v|

v.name = “vm-cluster-node1”

v.customize [“modifyvm”, :id, “--memory”, “4096”]

end

master.vm.network :private_network, ip: “10.211.55.100”

master.vm.hostname = “vm-cluster-node1”

master.vm.provision :shell, :inline =>$master_script

end

config.vm.define :slave1 do |slave1|

slave1.vm.box = “precise64”

slave1.vm.provider “vmware_fusion” do |v|

v.vmx[“memsize”] = “5120”

end

slave1.vm.provider :virtualbox do |v|

v.name = “vm-cluster-node2”

v.customize [“modifyvm”, :id, “--memory”, “5120”]

end

slave1.vm.network :private_network, ip: “10.211.55.101”

slave1.vm.hostname = “vm-cluster-node2”

slave1.vm.provision :shell, :inline =>$slave_script

end

config.vm.define :slave2 do |slave2|

slave2.vm.box = “precise64”

slave2.vm.provider “vmware_fusion” do |v|

v.vmx[“memsize”] = “5120”

end

slave2.vm.provider :virtualbox do |v|

v.name = “vm-cluster-node3”

v.customize [“modifyvm”, :id, “--memory”, “5120”]

end

slave2.vm.network :private_network, ip: “10.211.55.102”

slave2.vm.hostname = “vm-cluster-node3”

slave2.vm.provision :shell, :inline =>$slave_script

end

config.vm.define :slave3 do |slave3|

slave3.vm.box = “precise64”

slave3.vm.provider “vmware_fusion” do |v|

v.vmx[“memsize”] = “5120”

end

slave3.vm.provider :virtualbox do |v|

v.name = “vm-cluster-node4”

v.customize [“modifyvm”, :id, “--memory”, “5120”]

end

slave3.vm.network :private_network, ip: “10.211.55.103”

slave3.vm.hostname = “vm-cluster-node4”

slave3.vm.provision :shell, :inline =>$slave_script

end

config.vm.define :slave4 do |slave4|

slave4.vm.box = “precise64”

slave4.vm.provider “vmware_fusion” do |v|

v.vmx[“memsize”] = “5120”

end

slave4.vm.provider :virtualbox do |v|

v.name = “vm-cluster-node5”

v.customize [“modifyvm”, :id, “--memory”, “5120”]

end

slave4.vm.network :private_network, ip: “10.211.55.104”

slave4.vm.hostname = “vm-cluster-node5”

slave4.vm.provision :shell, :inline =>$slave_script

end

config.vm.define :client do |client|

client.vm.box = “precise64”

client.vm.provider “vmware_fusion” do |v|

v.vmx[“memsize”] = “4096”

end

client.vm.provider :virtualbox do |v|

v.name = “vm-cluster-client”

v.customize [“modifyvm”, :id, “--memory”, “4096”]

end

client.vm.network :private_network, ip: “10.211.55.105”

client.vm.hostname = “vm-cluster-client”

client.vm.provision :shell, :inline =>$client_script

end

end

配置文件定义了6台vm,并指定了各vm的角色(遵循CDH角色):

www.dnzg.cn

vm-cluster-node1: This is the master; besides running the CM master, it should run the namenode, secondary namenode, and jobtracker.

vm-cluster-node2: This is a slave, it should run a datanode and a tasktracker.

vm-cluster-node3: This is a slave, it should run a datanode and a tasktracker.

vm-cluster-node4: This is a slave, it should run a datanode and a tasktracker.

vm-cluster-node5: This is a slave, it should run a datanode and a tasktracker.

篇8:浅析虚拟机技术的应用

当今时代是计算机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具备是每所高校必开的一门功课, 同时也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的一项技能, 所以, 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 而这项教学内容又和传统的教学性质不尽相同, 它需要教学理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相互结合中进行。如果运用传统的网络技术, 在教学系统中提供给学生们可以实践操作的简易网络系统成本较高, 如若建立一个相对复杂的网络教学系统则成本更高, 除了基本的计算机和网线以外还需要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等设备。只有建立起这些网络教学系统, 学生们才能更加直观的了解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和具体操作步骤, 学生可以自己在计算机上进行实践操作, 而这些都是传统计算机网络环境所无法提供的。“实践出真知”, 学生只有亲自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教师教授的知识。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网络实验室模式, 从空间上将, 实验室面积不大, 可以提供学生操作的设备数量少, 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在以往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手段中, 学生们都使用学校机房提供的计算机进行实践, 而有些学生会在学校的电脑上安装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软件或是修改一些设置, 这些操作都有可能对机房的计算机造成危害, 而在虚拟计算机环境下, 这一担忧将不复存在, 在学生安装了软件对计算机造成危害使得系统崩溃后, 不必担心, 此时崩溃的系统是虚拟计算机的系统, 只要启动虚拟计算机中的“恢复”功能, 就可以恢复到虚拟计算机之前的状态, 这样既保护了学校的计算机又加强了学生对学到的知识的实践性,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人们根据在计算机教学的需要, 逐渐产生了虚拟机技术教学的新方式, 它的理论依据是利用虚拟机的软件, 在机房的一台主要的计算机上安装教学中需要的网路课程, 通过模拟形成系统连接的效果, 这样就可以在每一台计算机上形成多操作的联网, 学生的计算机和教师用的教学电脑就构成了一个相互连接的网络环境。通过虚拟机技术的连接, 使得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大大增加而又保护了机房的电脑。

2 虚拟机技术的特性和模式

2.1 VMware的工作特性

VMware workstation 6.5的工作性能很高, 通过VMware workstation就可以仅利用一台计算机上面模拟出很多台计算机的效果。并且模拟出的计算机互不影响, 都拥有自己的中央处理器、系统硬盘以及内存等等, 极像一台台独立的计算机, 不仅如此, VMware workstation还可以在计算机中虚拟出BIOS, 我们可以对此设置相应的参数, 以此操作虚拟出的硬盘的管理工作。

2.2 VMware工作模式

VMware提供了虚拟网络设备VMnet0-9, 这些设备相当于交换机, 每一台虚拟机之间和宿主机之间就可以通过VMnet0-9构成任意形式的局域网了。

虚拟网络就是各虚拟机、宿主机通过虚拟网卡连接到VMnet0-9中的某个交换机上。一般情况下主要有一下集中连接模式:

Bridged (桥接) 模式;NAT模式;Host-only (仅主机) 模式

3 如何构建虚拟机网络

3.1 实验环境的构建

首先要使用至少两台计算机组建网络。

具体操作:

3.1.1 在计算机上点击“新建虚拟机”, 然后根据系统提示的对

话框进行创建工作, 第一台为Windows server2003 standard, 第二台为Windows XPprofessional。在创建的过程中, 用户可以根据需求不同进行对构建的虚拟机的硬盘、内存分配。最后选择“不使用网络连接”选项, 至此虚拟机构建完毕。

3.1.2 首先点击Windows server2003 standard计算机中的“编辑

虚拟机设置”按钮, 会出现“虚拟机设置”的对话框, 点击“添加”, 在“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中勾选“以太网适配器”选项, 根据向导一步步走下去, 在选择“自定义”后, 找到“VMnet2”, 最后点击“完成”按钮。并在“虚拟机设置”对话框上单击“确定”, 为第一台虚拟机添加以太网适配器, 并连接在VMnet2虚拟交换机上。

3.1.3 然后打开Windows XPprofessional, 以上述方法进行设置, 也连接到交换机VMnet2上。

3.1.4 下一步就是安装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用普通的方法就可

以进行, Windows server2003 standard计算机中安装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server2003 standard, Windows server2003 standard计算机中安装的系统是Windows XP professional。

3.1.5 最后一步是对每一台虚拟机进行虚机工具的安装。

在启动虚机后根据对话框提示一步步操作就好。至此, 实验模板就构建完成。

这样, 学生就可以通过共享功能分享到实验模板内的课程。

3.2 实验过程

3.2.1 启动Windows Server2003虚拟机, 设置IP地址。

3.2.2 在Windows Server2003虚拟机中, 安装DHCP服务。

操作顺序是点击“开始”→“程序”→“管理工具”→“管理您的服务器”。系统打开“管理您的服务器”, 双击“添加或删除角色”, 打开“配置您的服务器向导”。在向导的“服务器角色”窗格中选择“DHCP服务器”选项, 为该机安装为DHCP服务。

3.2.3 启动DHCP服务, 在“作用域名”对话框中指小该DHCP

作用域名称, 在“IP地址范围”中, 根据实验要求设置该作用域用于分配的地址范围 (地址池) 、子网掩码、排除地址和租约期限。

3.2.4 启动后, 将IP地址设置为自动获取就可以进行DHCO配置。

3.2.5 在Windows XP professional虚拟机中, 点击“运行”, 然后在出现的输入栏中输入“CMD”。

在命令提示符质运行ping DHCP服务器地址, 榆裔网络连通性, 然后, 运行ipconfig/release释放原IP地址, 运行ipconfig/Fenew重新获得TP地址进行验证。

3.2.6 实验内容扩展

通过上面的实验, 我们可以大胆想象, 利用虚拟机的复制功能, 对计算机从新命名, 测试同时在两台机器上展开, 同时增加测试内容。此外, 我们可以通过在DH服务器上增加网卡的办法, 在连接子网后, 进行多宿主DHCP服务器配置和测试等。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教育教学的方式也在不断的改良。近几年来, 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教学范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用户进入虚拟系统后, 所有操作都是在这个全新的独立的虚拟系统里面进行, 可以独立安装运行软件, 保存数据, 拥有自己的独立桌面。通过在单机上安装虚拟机系统, 可以解决许多教学和网络实验问题。本文中, 笔者将就虚拟机的性能和应用展开探讨, 讨论虚拟机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可推广性。

关键词:虚拟机技术,NAT模式,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冬.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 (08) .[1]刘冬.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 (08) .

上一篇:药品技术审评工作程序下一篇:一节有趣的课作文_初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