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2024-07-25

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共6篇)

篇1: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教案

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教案

作者:李岭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10 更新时间:2011-6-29 16:52:53

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

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探究之

散文阅读

(一)一、基本要求和目标

《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散文阅读鉴赏要求通过对散文作品的阅读,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对散文阅读鉴赏的基本能力为“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魁力“。

鉴赏的重点在探索作品的意蕴和艺术魁力,作品偏于写景、抒情言志之作,鉴赏语言美、结构美、意蕴美。

二、命题意向分析:

近两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卷在文学作品阅读的命题方面—直在创新,一直在力求跳出全国卷的固定圈子,显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来。2006年选了篇法国散文,2007年又选了篇微型小说,而且是爱情小说。

今后命题在材料选择上,议论性散文、哲理散文仍然会占主导地位,内容上注重人文性和审美性,突出语文学科特点,凸显中华文化精神与当代现实生活的结合,尽量拓展材料包含的知识领域,适当关注材料的地方特色。命题题干会在指向性和梯度上有所注意。

三、复习指津:

我们阅读高考现代文所选材料,不难发现,他们都是一些抒情性浓郁的作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狭义范畴内的散文。

因此,我们为了提高复习效率,依据学生认识规律,简化复习过程,打破按照考纲考点复习的做法,将散文大体作如下分类:

1、记人叙事类

2、写景状物类

3、议论随笔类

(一)记人叙事类

借记人叙事以抒情写意的散文,这是散文中的一种基础文体。此类散文作者最多作品最丰,所反映的范围也最为广阔,可选用的题材最广泛,所包容的内容也最丰富。

记人叙事散文简称叙事散文,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人物、事件为主要表述对象,是以叙事为主、因事缘起的散文,要点强调:

记人散文,以记叙作者所熟悉的人物为主,通过记叙与人物有关的事迹来表现人物,表达作者对所记叙人物的情感、看法、意向等。

叙事散文,是以展示事件过程和情景为中心,以事件的发生、发展为线索组织行文的散文。

鉴赏提醒:

这类散文不需要像小说那样以事件为心构成情节,不追求人物的典型性、代表性、完整性。记人散文只须用两三件事,几个片断,写出人物的某个侧面,常用描写,抒情配合叙述,明确传达作者对人物的某种感受、某种情意。

叙事散文的鉴赏,要侧重于叙事的手法和技巧,看它是如何因事缘情,在叙事中含蓄隽永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叙事散文的抒情特点在于因事缘情。作者的情感常常曲折地隐含于委婉跌宕的叙事之中。善于从叙事中去感受作者的情感,是叙事散文鉴赏的关键。

解读途径:

1、明了人物形象的内涵。明了代表身份、地位、思想性格、人物形象意义。

2、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如各种描写、映照、衬托等。

3、文段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文段层次安排的作用是什么

5、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典型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007湖北高考)

日月行色 杨闻宇

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

农村兴订婚,“订”者“定”也,仪式既简单又庄重,记得订了婚的第二天,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她不上二十岁,刚刚撞破乡下小女儿的“壳”儿,正要步入农家姑娘的行列。我斗胆拧过头去,想仔细瞧瞧她。她那儿仿佛早就防我呢,倏地摆过脸去,避开了我,故意注视那落日。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那披下的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

她没有回头,却轻轻放过一句话来:“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

“村里人说你聪敏、灵性。”我回答。

“谁说的?”

“老人都这样说。老人经的事阔,我信老人的话。”

她顺下睫毛,不吭声了。我反问了一声:“你„„你对我的印象呢?”

滩上晚风习习,清畅、爽凉。她翘起指尖掠掠被晚风扰散了的鬓角,不打算回答。这怎么成!你能问我,我就问不得你么?我暗暗用目光逼住她。她见躲不过去,微微咬咬唇儿,有点不怀好意地瞟了我一眼:“你一定要我说,不说不行吗?”

我郑重地点点头。

“你是个鳖熊!”声不高,字咬得很重。

鳖者,水底烂泥里的硬壳软体爬行运动;熊者,天下蠢笨无二的“黑瞎子”。在我们那个地方,这是恶狠狠的、咬牙切齿的比喻。

“谁说的?这是谁说的?”我止住脚步,脚底猛地腾起一股无名火,屏住呼吸,胸脯一起一伏。

她那细密的牙儿咬住唇儿,眯缝起细长的眸子,平静地、神秘地斜睨住我:“也是村里老人说的!”说这话时,眼波活似乌油油一眨闪电,那一瞬间,致使她的全身在收束将尽的晚霞里显得益发俏丽、撩人。我“咕咚”咽下一口唾沫,像是咽下一个砣秤锤。

“这么说,你„„你信那些老不死的嚼舌头了?!” 她垂低头,没有了任何声息。伸出一只脚在软沙上划过来划过去,划过去又划过来,金黄色的细沙净净亮亮的,宛若凝结在地的晚霞,纯洁无比。

“有话早说,回头还来得及。往后后悔就迟啦。”我正告她,催她重新表态。订婚仅仅是个形式,这“订婚”与“结婚”之间,才横亘着爱河里真正的关口。

她抬起美丽的细长的眼睛,瞅了瞅东方那刚刚托起新月而呈现暗紫色的山垣,脚趾依然下意识地划着弧圈,划着划着,长长地舒一口气:“唉!老人还说来:灵性人是鳖熊的奴!”

16.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4分)

答:(1)选择的是一个日落黄昏 清请河畔的特定场景,突出了场景的宁静与和谐,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2)场景描写与人物融合在一起,人与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3)景中融情,场景描写融入了“我”和“她”约会时的喜悦之情。

17.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4分)

答:(1)女主人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先抑后扬的特点:前面“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无名火”;结尾“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真心,让“我”突生欣喜之情。

(2)①突出了人物的可爱性格(灵性),加强了女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效果;②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

18.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6分)

答: ①地方色彩鲜明。比如:“老人经的事稠”一句中的“稠”,在当地的方言中是“多、丰富”的意思。用这一方言词,使语言生动,富有地方生活气息。

②符合山村情侣的身份与心理。比如,“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这一问话体现了山村初恋女子欣喜、羞涩的微妙心理。

③富有生活情趣。比如,“灵性人是鳖熊的奴”,含蓄俏皮,富有情趣。

19.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与文章主旨。(4分)

答: ①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美丽;纯朴、灵性。

②本文通过描绘一对青年情侣约会的情景,表现了山村青年男女纯朴的爱情之美。课堂精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一片晚霞的消失

阿含

我必须小心对待生活里的诗意。比如,眼前的这片晚霞,面对它的时候,我不应该轻易地抒情。但是我还是描述一下它吧,我力求对它的描述接近于宁静,而非抒情。

折实八月山区的傍晚,远处的山峦形成一个辽远的背景,地势由高而低,开阔舒缓。一条河流同时从这里经过,它并不汹涌,也不浑浊,它的河岸以及河滩都是光滑白净的鹅卵石,它浅浅细流,是这片开阔的背景上一处柔软的记忆。晚霞给这个场景带来了绚丽,山区的云层向来诡异,天使可以迅速狰狞,雄伟可以顿时委顿,只是晚霞,自始至终的圣美,红润,深阴,金黄,河流为它幻化成一条悠长的七彩碎片。

此时,河岸上有一个懦弱的男子,他是一个喜欢抒情的男子。河岸上的草地开满了细碎的野花儿,那片晚霞的红润鼓动着他的胸膛,每当这样的时候,他就会情不自禁,扯开嗓子“漫”起花儿。他唱得真好,十里八乡都知道他的名气,他从一个年轻的后生唱到背脊已经弯曲的老汉,他的花儿越唱越悲凉。可是今天,他拒绝歌唱,他倔强地不开口。我看见他的嘴唇在抖动,他不敢抬头多看一眼那片晚霞,他羞愧地低下头,扛起硕大的一捆青草,朝晚霞走去。我知道他已经很久不唱了。他的背脊不是被青草压弯,更像是来自声声责骂和抱怨。除了会唱花儿,他一无所长。他娶了媳妇,养了孩子,但家景贫穷。他不是一个好劳动力,他的力气都用在了“漫”花儿上,母亲、妻子和孩子都因此而鄙视他,怨恨他。他娶了媳妇,还在山上“漫”花儿,唱得村子里的姑娘也红了脸,姑娘们爱听,但遭受痛斥。他真的一无所长,臂膀的肌肉始终比不过相邻的汉子,他不会做地里的活儿,整日“漫”在花儿的妄想里。后来他去了镇上,他来到镇文化站,告诉站里的干部,他会唱花儿,他的花儿是最好的,他可以代表镇上唱,代表市里唱,代表他的民族唱,他的条件是每月一百元的生活费。他说他有了这笔生活费,他的家人就可以放过他,不再责骂他,他可以正天地唱了。文化站的干部说没有钱给他,让他回去了。后来他又跑到了旅游景点,但是很快被辞退,大家说,他的花儿总是悲戚感伤,总是让客人心绪不佳。事实上真是如此,那些欢快的唱的姑娘们脸红的花儿,他已经没有心境再唱出口了。他回到家乡,从此失声。

山区八月的晚霞红火诱人,生活里我时常想记住这样一些美景,朴素的,纯净的,那一刻,虽然我再三劝说自己,但还是固执地认为消失在这样一片晚霞里是一件十分值得怀念的事情。于是我面对它,闭上眼睛,虔诚地镌刻它,它无限展开,知道山那边传来了花儿声:“你妹妹是牡丹花院子里长,各个是控制的凤凰,旋来旋去没妄想,吊死在牡丹的树上„„”我在镌刻它的时候,其实心里已经充满感伤,因为我如此固执地联席到镌刻,一定是知道了我将要面对的消失。歌声的消失,或者晚霞的消失。

16、从全文看,本文以“一片晚霞的消失”为题,有什么寓意?(4分)

“晚霞”象征那位从青年一直唱到老年的非常优秀的民歌手,(2’)“消失”是说这位民歌手在贫困生活和贫瘠文化土壤中最终“失声”(2’)。

17、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什么?(4分)

奠定了全文尽量不事张扬、平和叙事的感情基调,(2’)从而有助于使读者产生一种不读不快的情感冲动。(2’)

18第三段描写了一位农民歌手的形象,请分条概括这位歌手艺术人生的主要历程。(6分)

(1)他酷爱民歌,且极有天赋,但不擅长田间劳作。(2分)

(2)山乡的贫困和封闭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2分)

(3)他虽抗争,但又无力挣脱,(1分)最终“失声”。(1分)

19、结合原文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文中在第一段、第二段、最后一段出现的晚霞分别有什么作用?(3分)

答:第一段描绘绚丽的晚霞,为唱花儿的男子的出厂布置了一个美丽的背景;第二段描写晚霞的美丽是为了反衬民歌手的晚景的悲凉,渲染一种凄美;结尾出现的美丽的晚霞,表达了作者对民间歌手的永久怀念。(3分)

(2)这位民间歌手失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答:根本原因是贫困的现实和世俗的偏见。(3分)

【解题方法指津】

一、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

a.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b.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c.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示例:

我必须小心对待生活里的诗意。比如,眼前的这片晚霞,面对它的时候,我不应该轻易地抒情。但是我还是描述一下它吧,我力求对它的描述接近于宁静,而非抒情。《一片晚霞的消失》

17、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什么?(4分)

答:奠定了全文尽量不事张扬、平和叙事的感情基调,(2’)从而有助于使读者产生一种不读不快的情感冲动。(2’)

17.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4分)

《日月行色》(2007湖北高考)

答:(1)女主人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先抑后扬的特点:前面“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无名火”;结尾“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真心,让“我”突生欣喜之情。

(2)①突出了人物的可爱性格(灵性),加强了女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效果;②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

技巧点拨:

(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比如开头段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过渡段承上启下;结尾段呼应前文,深化主旨,卒章显志。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解题示例:

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4分)

《日月行色》(2007湖北高考)

答:(1)女主人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先抑后扬的特点:前面“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无名火”;结尾“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真心,让“我”突生欣喜之情。

(2)①突出了人物的可爱性格(灵性),加强了女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效果;②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泰山很大》

17.“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解析:题目问文章中句首的一句话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应该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常重在启下。要简要分析,就应该把上文(尤其是上一段)的大意,和下文(尤其是下一段)的大意概述出来。

答: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二、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解题示例:

18、第三段描写了一位农民歌手的形象,请分条概括这位歌手艺术人生的主要历程。(6分)《日月行色》(2007湖北高考)

答:(1)他酷爱民歌,且极有天赋,但不擅长田间劳作。(2分)

(2)山乡的贫困和封闭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2分)

(3)他虽抗争,但又无力挣脱,(1分)最终“失声”。(1分)

或问:文中的“女主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举一例说明。

三、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示例: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节选自席慕容《花的世界》)

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

分析:四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后两句是一层。再提取每层的要点词“母亲的爱花”“安静古雅”“珍惜的记忆”,最后整合答案。

答:(1)受母亲的爱花的影响(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

四、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艺术类:

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答题示例:(2003全国卷《乡土情结》)

问:本文第四段(即上文)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涵义。具体说明了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既照应了开头,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解题示例: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杨柳》

20、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4分)

答、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2分)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2分)

专题精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2007江苏高考卷)

雷抒雁

一过清明,绿油油的麦苗就像睡醒吃饱喝足了的孩子,噌噌地往上窜。只几番风摇雨洗,麦子便扬花了,又几日暴晒,先前绿毡一般的田地,就显出些杏黄色了。

从麦子泛出杏黄色开始,农家的节日也就开始了。临近端午节,路上走亲戚的人便多了起来。“麦梢黄,女看娘”。穿得光洁鲜亮的女子,先前有步行的、骑驴的;如今,有骑自行车、摩托车的;村子通了公路,也有一招手上了公共汽车的。出嫁的女儿,每每这时候,赶在忙前这段空闲走走娘家。母女们,别管多见面,少见面,一聚头,就有说不完的话。到了饭时,女儿随娘入厨,像先前未嫁时,熟盆熟碗地做一顿好饭,孝顺父母。

女人去看娘,男人守在家里忙麦收前的杂事。开镰前最后一集是“忙农会”,各类夏收物资一应俱全挤满市场。县里剧团也到集市凑热闹,急锣紧鼓唱《喜开镰》。树阴下,男人们三个一堆,五个一团,聚在一起聊天。无非是说,今年麦子长得厚,吃苦的日子到了,脸上却掩不住心里的喜悦。先前,从甘肃来的麦客,早早就往关中赶。一路上从西往东,跟着麦熟先后,次第割过来,叫赶麦场。如今,麦客少了,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收麦的时间由此大大缩短,种田人只需跟了机器,张开口袋,哗哗装满运回家就是。

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妻子心疼丈夫,这些天,得把饭食做可口。先是锅盔、面,只两顿,男人就说:吃不进去,有些汤水便好。女人另想法子,买些精肉,配上黄花木耳菠菜豆腐,做成酸酸辣辣的臊子;然后,使出看家的本领,把面和硬揉匀擀薄切细,如同俗语说的“薄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一碗香喷喷的臊子面端给男人,看着他三口五口一碗,吸得滋滋溜溜响,女人心里别提多舒坦!改日,又变了花样,在瓷盆里泡成酸菜酸汤,再割一把鲜鲜嫩嫩的水芹菜,将那芹菜切碎,配了油、葱花在锅里一炒,倒进酸汤,烧滚放凉,细白的面条浇上这酸菜汤,叫浆水面,热天吃了,落汗下火。男人吃完一老碗又一老碗,嘴里吱咂有声,身上却硬是不出汗,你说怪不!

新麦入囤,满屋子都是麦香、馒头香、锅盔香。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望着麦囤,嘴里哼着秦腔。想啥?啥都不想,忙活了一年,身子脑子都该歇歇了。偶一抬头,望见窗外,黑云朦朦,淅淅沥沥落下雨点来,睡意便水一般弥漫上来。

妻子会在炕头做些针线活,猛地推一把懒洋洋躺着的丈夫:“去,割二斤肉来,妈妈这两天该来追节了。”

“追节”,什么节?“看忙罢”。回应忙前女看娘,这回该娘看女了。

麦天,一年一度,忙碌着,喜悦着,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

14.文中叙写了如今关中“麦天”的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6分)

答:女看娘的交通工具多了;麦客少了;收麦子用收割机了;收麦子的时间缩短了。表现乡村在向现代化发展(或表现了农村的进步)。

15.“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4分)

答: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16.“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6分)

答: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应;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

17.文章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6分)答:火热的劳动生活,丰收的喜悦,紧张热烈后的平和、闲散。乡土民风的朴实,亲情的淳厚、和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l题。

贝多芬:一个巨人

何为

客人敲开了贝多芬家的门。

“他不肯接见你的,”女佣站在门槛上为难地说,“他任谁都不肯接见他厌恶别人去打扰他,他要的是孤独和安静„„”

但是这个好心肠的士人经不住喜人的苦苦要求,捏弄着她的围裙答压去试试看。

她带领来客到贝多芬工作的屋子,在那里最惹人注目的是两只对放的大钢琴。女佣在一旁指点着说:“在这只钢琴上他工作,在那只琴上经常弹奏。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然的.他不喜欢我整理房间,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自就会弄得零乱不堪。过去那一边是他的厨房,他自己做东西吃,吃得这样简单随便,也不让我帮他一点忙。可怜他几乎完全聋了,又常常不舒服,什么声音他都听不清楚,看着真教人难受。还有他那个流氓一样的侄子,一天到晚来麻烦他。——瞧,他下来了,我希望他不套责怪我。”

沉重的脚步声踏在楼梯上清晰可闻.到第二层的时候,他稍稍停留。随后他走进门来了。一个躯体五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作黄色,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已经显得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幺东西,据女佣解释,那拖在衣服后面的是一具助听器,可是早已失去效用了。

他无视于屋内的人,一径走向那只巨熊一样蹲伏着的大钢琴旁边,于是习惯地坐下来,拿起一管笔,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

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他的脸上呈现出一个悲剧,一张涵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欠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奸像有生以来从未梳栉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于下一张紧闭的嘴,村着略带方形的下颔,整个描绘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击引起他的注惠,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

“什么?又是怎么了?”他大声说。接下去倒像在自言自语:“倒楣,今天!哦,今天我碰到的那些孩子,对我嘲笑,捉弄我,模仿我的样子。”

女佣向客人指了指。

贝多芬说:“谁?那是谁?”

他又粗着嗓子喊:“你们说的声音大些,我是个聋子!”

客人小心翼翼递过去一张字条。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凝望了一会,“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他说,虽然严肃。但脸土浮现善良的微笑,“你们很勇敢„„可是你们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难使我听懂你们的话.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

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支铅笔给客人。

客人在纸上写道“我们要知道你的生平,把你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你真实的好灵魂。”

看了这几句话,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他喃喃地如同独语:“我的好是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里我孤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较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贝多芬神往地说:“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他接着说:“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峰岭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来访者,客人不断写下笔记。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水无天日的幽囚的小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反过来在另一方面,“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所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譬.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登和巴哈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贝多芬还向他的客人叙述自己最后一次出席指挥音乐会„„

他对客人大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真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选自《文艺春秋副刊》,1947年2月15日第1卷第2期,略有改动)

18.贝多芬把客人的来访称为“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是因为?

答、贝多芬把客人的来访称为“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是因为他知道别人把他视为难以接近、难以了解的怪人,厌恶别人打扰;了解到客人来访的意图后,他感到欣慰,语带幽默。(4分)

19.“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贝多芬被感动了。他的态度与心理发生了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答、“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贝多芬被感动了。他的态度与心理发生了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贝多芬了解到客人并不像一般人那样把他看作一个厌世者,而是认为他有着“真主的好灵魂”,并准备把他(生平、消息、真实的好灵魂)介绍给大众。(4分)

20.“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尤其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与贝多芬为伴的“永恒”指的是?

答、“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尤其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与贝多芬为伴的“永恒”指的是心里的音乐;大自然;生的意志和高尚的精神。(4分)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意的栖居(节选)

张晓惠

我是个疏于跑街的人,可一日上街却惊异地发现,小城那古香密集的一块地方已夷为平地。那几条有着很好听很书卷气很古雅名字的小巷将她苍白破败的面庞无奈的向着夏日的太阳。

曾在浙浙沥沥的小雨中寻访、叩问过小巷。这三四米宽的小巷,纵横交错如网络,幽静深邃若清谷。是青砖是黛瓦是粉墙,有黑黑亮亮写满沧桑的旧式木排门,有斑驳如枚枚古钱暗绿色的苔藓,还有不知经历了多少朝代黄了又青、青了又黄却仍在小院墙头上在四季风雨中摇曳出一派袅娜的城市中已经罕见的狗尾巴草。那曾经在小院中探出满面明媚粉红的老桃树呢?那曾经吸引着无数的孩子目光到夏日就结满了橙黄橙黄果儿的大杏树呢?那排列整齐、纹理清晰有如图书馆书列的小巷墙壁上那密密的小青砖呢?抚摸着他们曾经想,若是这秦砖汉瓦有记忆的话,怕是要讲出若干鲜明诡谲的过往人事,随便抽出一块哪怕是缺损的,怕也写满了唐诗宋词吧!这座小城毕竟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呢。在有月亮或是没有月亮的却布满星星的夜晚,在小巷的石板路上走走,很容易就走进了千百年的历史走近了悠悠的岁月。

小时侯,住在机关大陡的我们是多么的钦美住在这些小巷的同学啊,每家有院子,院子里有天井有大村,我有一个女同学家中甚至是三进的院落,足够我们捉进藏打游击了。到了端午、七夕、中秋这些节日,小巷深院就更呈现出她诱人的风情:垂在门边上的是绿绿的苦艾,飘在门楣上的是红红的带穗的喜迎,棕子的清香在风中送出老远,院子里的小方桌上还有面捏的小白兔走红豆做的眼晴,还有全黄黄的藕饼肥硕硕的老菱„„

而这一切都成了”曾经”,我的眼前是一块空地,那呈现或是隐藏着小城历史的砖瓦墙壁带着两千多年记忆缄默不语,烈日中一群人聚集在郡儿正在将哪家大院折下来的雕梁画栋论斤处理。一旧句涌上心头:短碣残碑,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可这儿连半点“渔火”未曾留下,风乍起,这秋霜再也找不到它多年栖身之所了。还有秋雁春燕。

诚然,日子是向前走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问了几个人,都说是古巷这块要进行旧城改造,造成何样不得而知。

不得而知。海德格尔呼吁的“诗志的栖居”又顽固的盘桓在心头,想想这么一座始于西汉的小城,常经走过范仲淹、行过施耐庵讲步的古巷,回荡着唐诗宋词吟哦声的这块土地,都是清一色的铜筋水泥火柴盒子——小巷树影婆娑间的月色与阳台上那一览无余的月光毕竟有着不一样的质感。没有了“明月松间照”之类的意境,即使都是星级的宾馆,活着也少了许多意味。

现代华丽是美,古朴典雅也是美。改造与发展是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我是那么衷心地期盼着古典与新潮在我热爱的这块土地上融合,期盼着历史与人文有机的嬗接与链接——哪怕是留一条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韵味的住宅。让古巷的清丽月色与广场的七彩霓虹、高楼的泛光灯交相辉映,让生活在电脑网络、信息公路上忙碌的人们仍然可以看见星空月色,听得春雨的浙沥,嗅得冬雪的甘甜。拥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感受历史、传统和古典的优美,才能在享有现代物质生活同时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的栖居”。

1、文章写眼前的古巷“无奈的向着夏目的太阳”、“带着两千多年记忆缄默不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二三两段分别写了小巷的哪些方面?这些内容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3、第四段中“烈日中一群人聚集在郡儿正在将哪家大院折下来的雕梁画栋论斤处理”这句话能否省去?为什么?

答:

1、对失去传统的无奈、无助和惆怅

2、第二段是雨中叩访小巷的所见所感,借以写其悠久的历史。第三段回忆小时候小巷的游戏和节日风情,表达对小巷的留恋。这两段让人为失去古朴典雅的诗意的栖居而惋惜,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3、不能。与前句形成强烈的对比,写出众人对待历史、文化的麻木无知,发人深思。

篇2: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热点提示

2010年《考试说明》规定:能阅读一般文学作品。1.理解 b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1.从文体上看:文学作品的考查主要以散文为主。

2.从知识点上看:理解重要语句、归纳概括、鉴赏评价是考查的重点。3.从题型上看:四川卷主要采用主观的形式,分值一般为22分。

第一节 理解重要词语 【考点阐释】

2.词语的含义:不是指一般的词典义,而是这个词语在一定语言环境中的临时的、具体的、附加的、动态的、不同于词典义,又与词典义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词的意义。它与词典义是具体与一般的关系的新的含义。3.所谓“文中”:指词语的上下文语言环境,它可能是一段话,也可能是一个层次甚至可能是全文。

4.词语的含义:指词语的指代义、情景义。

需要注意的是,在考查词语含义时,词语在文中的作用也被列入这一范围。

由于词语指代义近几年没再考查,本节重点研究词语的情景义及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考向分析】

考查类型之一 理解词语的情景义

一、概念分析

词语的情景义是词语在词典义的基础上引申、具体或因比喻、反语、借代等修辞手段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而产生的新义。它主要包括词语的概括义和隐含义。1.词语的概括义 2.词语的隐含义 在一定语境中隐藏在词语表面义之中,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更深一层的含义。

二、设问方式

1.文中××××词的含义(内涵)是什么? 2.这里的××××词指的是什么?

3.你如何理解文中××××一词的含义?

三、思路点拨

(一)规律方法

1.理解词语的概括义关键是把握词语概括的内容要点,基本方法如下:(1)确定词语概括的信息区间

概括词出现的位置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来说,概括词出现在概括句中,概括句包括全文的中心句、段的首括句、段的尾括句、句群的开启句、句群的收束句。

概括词出现在段的首括句和尾括句中极为常见,多数情况下,这类概括词概括的区间限于本段文字,但也有例外的情况。(2)把握词语概括的内容要点

(3)筛选关键词句,分要点准确作答

①筛选关键词句时,要紧扣词语的字面义,把与字面义高度相关并表达内容要点的词句全部找到,从中选出最有代表性的词句作答。

②在语言表述上,要尽量分要点表述,如果题目没有分条列述的要求,每个要点之间用分号断开,以示分隔。

2.理解词语隐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修辞还原。

修辞是引发隐含义的一种特殊语境因素,在运用修辞的语境中,许多语言包括词语被赋予特殊的含义,因而对修辞引发的隐含义的解读,要结合作者的表达意图及具体语境进行还原。如对使用比喻修辞造成的比喻义的理解要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比喻的本体。第二,分析语境。

分析语境就是分析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从整体阅读的角度出发,将词语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去分析,在明确词语所在语句的句意、所在段落的含意、所在语段前后关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清题干,具体分析是词语的概括义还是隐含义;

第二步,弄清词语所在的位置,理清与前后文段句子的结构关系,注意总领、归结、过渡、照应等结构上的作用;

考查类型之二 理解词语的作用

一、概念分析

理解词语的作用是理解词语的较高要求,即揣摩词语的情味、色彩等附加意义及在文中的修饰作用。其主要作用有:

1.形象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叙事、写人、绘景中鲜明、具体、生动传神,含色彩性、音乐性等。

例如:那些文字拙劣的、词不达意的、欠通的语句密密麻麻,作者有点像是骑在“文字”这匹未驯的马上,马乱蹦乱跳,把他掀下来了。

分析:加点词形象地写出了作者不能驾驭文字的情景,给抽象的事理以形象的解说,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

2.表达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等。

例如:在我们的母亲河流长江上,第一次为这样一种大自然的伟力所吸引了。分析:“母亲”一词渲染出一种十分亲切的意味和诚挚热爱、自豪的思想感情;而“伟力”突出了作者为壮丽长江而倾倒的感情。

3.精确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表达概念方面的准确恰当,修饰、限制、补充性词语在表意的精确、严密方面的作用。

例如:阻碍自己前行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分析:“往往”在句中起表达严密的作用。4.结构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全篇(或段)中的地位和点题、照应、过渡等方面的结构作用。

二、设问方式

1.文中使用××××词有什么作用? 2.文中使用××××词有什么好处?

3.文中使用××××词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文中的××××词具有怎样的表现力? 5.文中为什么使用××××词?

三、思路点拨

(一)规律方法 1.词语的作用在答题时一般要考虑到思想内容方面的作用和结构上的作用。考虑内容方面时要联系主旨或作者思想感情及表达目的,结构上要注意该词语与上下文的关系,如过渡、照应、点题、升华等。

3.注意答题术语的简明规范。思想感情方面的,通常用“寄托”“表达”“表明”等;作用方面的,通常用“过渡”“铺垫”“前后照应”“总括全文”“提挈下文”“渲染气氛”“营造意境”“刻画形象”等。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答题的指向,具体把握考查词语哪方面的作用,是否与表达技巧或含义混合设题;

第二步,弄清词语在文中的位置,理清与上下文的关系;

第二节 理解重要句子 【考点阐释】

具体来说,下面几种类型的语句应视为重要的语句。1.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2.使用了特殊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

5.从字面看自相矛盾,但被作者寄寓深刻用意的反常句。6.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句子的含意”是指句子在文中的语境义,具体考查时,包括理解句子的具体含意和理解句子的作用两个方面。【考向分析】

考查类型之一 理解句子的语境义

1、概念分析

句子语境义是指文中重要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具有的意义。运用修辞手法的表意含蓄的句子、抒情议论的句子及统摄全篇句是考查的重点。

二、设问方式

1.结合上下文,说说某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请根据文意对这句话加以阐释。3.怎样理解某句话的含意? 4.作者为什么说某句话?你是如何理解某句话的?

5.作者在前面说某句话,后文又出现了同样的一句活,这两句话的位置不同,语意有什么不同?

6.作者在前面说某句话,后文又说另外一个意思,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三、思路点拨

(一)规律方法

理解文学作品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整体感知,把握主旨。2.分析上下语境。

什么是语境?顾名思义,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具体环境,包括狭义的语境和广义的语境两种。狭义的语境指使用语言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在阅读中则是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上下文,如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乃至全篇等。广义的语境除现实语境外,还包括社会语境和个人语境。社会语境是指使用语言的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等;个人语境包括作者和读者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风格等。狭义的语境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影响最大,在现代文的考查中更是如此。

3.了解文学作品中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的基本特点。如小说是借助塑造人物形象来表达主旨的,分析小说要紧紧抓住人物形象,并考虑情节发展、环境对人物的作用。理解句子就要与小说的这三个要素联系起来。4.掌握一些理解句子的方法。(1)语法分析法

高考试题中考查的句意理解的句子大多是结构比较复杂或内涵比较丰富的句子。解答这种题型可以从语法分析入手,先将复杂的句子压缩成简单的单句,从主谓宾等主干成分入手来理解句子的意思;同时要特别注意定语、状语、补语等表示修饰、限制的成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丰富句子内涵的作用。(2)特殊位置法(3)邻句启示法(4)依据主旨法(5)修辞解意法

为了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精辟有力,作者常用修辞手法。作答的关键是将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即可。如果是比喻句,就要找出两者的相似性,是借代句就要找出相关性,是比拟句就要找出形象性等。

(6)指代还原法 有的句子,可以抓住代词的指代义去理解其句意。先找出该同所在原文中的具体语句或段落,答题时从上句(有时在下句)找,由近及远地找出它指代的具体对象,有时指代内容没有现成词语可供使用,需要对原文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

(二)答题步骤

第二步,审视句子所在的位置及句子的管辖范围。

所以,首先要准确判断句子在文中或语段中的位置,理清是否为起始句、收束句、过渡句、中心句等;其次,要弄清句子的管辖范围,在句子管辖范围内分析句间关系,确定语句的基本内容或含意。

第三步,联系上下文语境及作者写作意图把握句子的深层含义。

考查类型之二 理解句子的作用

一、概念分析

具有特殊作用的句子往往是全文行文思路上的重点句,或足在结构上有特殊作用,或是在表达上富有特色的句子。

二、设问方式

1.某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2.某句话在文中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3.某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某句话在文中有怎样的表现力? 5.某句话在文中为什么这样来表达?

三、思路点拨

(一)规律方法

理解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内容上。内容上的作用主要考虑句子与写作内容及主旨的联系或表达情感、观点等方面的作用。

(1)首句。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

(3)段尾句。作用大致归纳为: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括全文、深化主旨、启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

3.表达效果上。主要是针对表达上富有特色(如使用特殊表现手法或结构上超常组合)的句子,或使用特殊标点符号(如省略号)的句子。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几个方面上在具体答题时不一定面面俱到,需要结合具体题目来考虑。

(二)答题步骤

第二步,从原文中找到句子所在的位置,进而判定句子的管辖范围。

第三节 筛选整合信息 【考点阐释】 【考向分析】

一、考查内容

1.抓住重要的词语或重要句子,要求考生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其中包括体现词语和句子内容的若干要点(形成的条件、原因或相关因素)。3.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或在结构层次中起重要作用的语句,要求考生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和明朗化。

二、设问方式

1.作者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作者这么说在文中的依据有哪些?作者说某句话的因素有哪些?

2.作者所说的××××在文中表现在哪些地方?

3.作者所说的××××在文中具体指的是哪些内容? 4.本文描写的××××有哪些特点? 【思路点拨】

一、规律方法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文本中筛选主干信息 1.抓住标题及注释

(2)重视过渡段和过渡句。过渡段或过渡句作为信息点的作用是很大的,我们可以借助其承上启下、总结上文、提示下文等多种作用来加强对信息的筛选与提取。3.抓住关键性词句,主要指以下四类词句:

(1)关联词,关联词能用以确定文句的重心所在,如转折性关联词的重心一定是在这一关联句子的后半部分。

(2)修饰性的词语,这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修饰性词语往往左右了一句话的性质和倾向,诸如“也许、大概、差不多、几乎、可能、一定”等词语无疑是考试的重中之重。(3)解释性词句,它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信息进而准确筛选信息。

(二)把握几类重要的信息 1.明辨同一的信息 2.寻找遥远的信息 3.挖掘潜在的信息

“潜在”或是言在此意在彼,或是有隐含的话,亦即话外之音。如果离开具体的语境,该句就不再是这个意思了。隐含信息常常隐含在普普通通的文字之中,不善于挖掘将错失重要的信息。正因为如此,考查也常常在此处命题。4.组合分散的信息 5.确认重要的信息

(三)归纳整合信息

筛选之后,还要对相关的语言材料进行归纳和综合,并用准确的语言进行信息加工,或把筛选后的信息按要求重新组合后表达出来。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直接提取文中的信息。

2.对提取到的关键词句,适当进行加工。

3.在原文中找不到直接答题信息时,要用自己的话对有关内容进行概括。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从题干要求出发,确定信息区间。首先是审读题干,题干是方向,是“命令”,题干规定答题的范围。其次,要依据题干找准信息区间,确定展开筛选整理的范围。第二步,准确筛选。

从确定的筛选范围中的关键词句入手,发掘隐含信息。如果题目要求提取的信息比较“显露”,可直接摘取;如果题目涉及范围较大,且信息较“隐蔽”,则要先辨别信息,再概括有效信息,然后将有效信息提取出来。第三步,合理转换。

显性的、简练的、符合题目指令的信息可原文照搬,但在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或无法“照搬”的情况下,一定要对原文有关信息进行“转换”,即换一种说法。通常包括以下转换方式:正反角度的转换,通常将反面切入转换为正面切入;疑问句转换为肯定句;具体的转换成概括的;含蓄的转换成显豁的;人称的转换;表达方式的转换,通常将叙述、描写转换为说明、议论。

第四步,精要整合。

第四节 分析结构把握思路 【考点阐释】 【考向分析】

一、考查角度

本考点在没置试题时,常常是将分析结构、把握思路二者结合起来考查。

命题角度

考查题型

2.通过考查划分语段的层次、排列句子顺序来考查对思路的把握; 3.通过概括文段段意来检测是否把握了思路

4.通过补充或删减多余词句来考查是否理解作者的思路。

2.既可以是客观选择题、排序题,也可以是图表题、简答题或阐释题。

二、设问方式

2.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的笔墨写某物?为什么要写到另外一件事物?试作简要分析。4.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作者是从哪个角度,依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划分本文的段落层次。7.作者举××××例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9.某几段描写各有什么侧重?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 【思路点拨】

一、规律方法

1.看文体,分析结构。(1)辨析文体特征。划分层次,就是要以一定的标准进行内容上的归类合并。不同文体用以划分归类的标准不同。

文体

分析结构思路的方法

记叙性散文

纵式结构 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来谋划篇章

横式结构

按材料的性质来谋划篇章

纵横交错式结构

抒情性散文

大都以感情为突破口表现,规律较难把握,必须在深挖作品内涵的基础上,认真品味作者的情感变化。

(2)辨明语句的特点。(3)注意开头结尾。(5)辨别标志性词句。

③总领、过渡、总结性的语句或语段等。2.看材料,分析层意。3.扣中心,以纲代目。中心句是语段的“总纲”。分析语段结构,如果语段有中心句,首先必须找准中心句。找准中心句等于抓住了语段的“纲”,整个语段的“网络”也随即张开。4.看句段,分析关系。

二、答题步骤

2.对一个语段的分析,一般按如下几个步骤进行:(1)通读整段文字,把握整段文意,理出此段中心。(2)根据标点符号确定它有几个句子。

(3)除中心句(或关键句)外,将其余句子按意义分出层次来。如果是转折、解说关系,一般一分为二;如果是承接、并列、递进关系,则可分为两个以上的层次。(4)再看各层次之间是什么关系。

(5)最后再检查核对,看划分有无错误。

第五节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 【考点阐释】

(1)归纳内容要点需要分析。分析和归纳是两种不同的能力,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分析是把概括的内容条分缕析,看看里到底有些什么,有几层意思;而归纳是就具体的形象加以概括、抽象,得出几条内容,几点认识。【考向分析】

本考点的设问方式有:

1.请简要概括作者××××的原因。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根据全文,概括说明作者所写事物的完整含义。3.阅读(根据)第×段内容,用两个字(或一句话,或几点)简要概括(或概述)×××× 4.作者在文中写了哪几(次、层)××××,请简要概括。5.作者写的某人或某物有哪些特点? 【思路点拨】

一、规律方法

(一)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1.对段落内容的归纳。

(1)要找中心句。找到了中心句,也就抓住了整个段落的中心意思。中心句一般位于段落的开头或结尾,也有位于段落中间的。比如《故都的秋》一文中倒数第2段开头一句“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即为本段的中心句,下边内容均是举例说明了南国之秋的“特异”的特点。

(2)分析句间的关系。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要准确归纳段落的意思,就必须弄清各个句子的意思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如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第5段“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本段中心意思就需要通过理清关联性的词语来概括,那就是马克思所研究的领域非常广,而且在他所研究的领域都是十分深入透彻的。2.对层次内容的归纳。

(1)要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过渡段。有的过渡句、过渡段不仅概括了前一个段落的内容要点,同时还指出了下一个段落的要点。

(2)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段落之问的关系包括并列、对照、递进、总分等。并列、对照关系是要把各个段落的意思有机地结合起来,递进关系是要突出后者,总分关系是要抓住总说部分。

(二)概括中心意思

概括中心意思,首先要弄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分析,抓住各部分里最主要、最本质的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出来。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三)归纳和概括的语言整合 1.从核心语句角序思考

核心语句

突破思路

单句

注意从句子结构人手,句子的主干就是最好的概括。当然否定词不能漏掉,有时附加成分也属必需

复句、句群

要划分层次,依据层次间的关系来概括

文段、全文

从标点入手或从分层次入手,通过分析找出文中(或句中)的关键词句或核心词句,也就是能体现文段(语句)主要观点、思想内容的词句,用文中现成的词句来概括,这样既准确又省力

2.从内容要点“显”、“隐”角度思考。

二、归纳概括的原则

1.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

这是就独立归纳而言的。尽可能用原文中的重要词语组织答案,可以防止归纳的不准确: 2.防止要点遗漏。

无论是分析还是概括,都要从命题出发。看命题要求从哪个角度,依据什么标准进行分析或概括,分析要注意分为哪些部分是否交叠,有没有多余或遗漏。概括也要注意综合哪些内容,怎样整合,有没有多余或遗漏。

三、答题步骤

第一步,找出题目命题的对象范围。

第二步,如果命题范围是几个段落,则归纳几个段落的意思;如果命题范围是一个自然段,则划分出本段一共几句话(即有几个句末点号),看哪几句话说的是同—个意思,划分成几个语意群(层次)。

第三步,总结几个层次的大体内容,从形式方面进行归纳。第四步,对照原文检查有无遗漏要点。

第六节 分析概括观点态度 【考点阐释】

所谓观点,就是作者对事物所持的看法。

所谓态度,就是指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包括肯定与否定、爱与憎、褒与贬,以及某种程度的保留等。“分析”是指能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色彩加以剖析、评价。

“概括”是指以简洁的语言揭示出作者对所写之人之事的看法及感情色彩的褒贬。试题中,有时侧重于分析,有时侧重于概括,有时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有时比较直接、明显、集中;而有时则比较分散,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而有时则隐含于字里行间还需仔细分析和抽象概括。【考向分析】

本考点设问方式一般有:

1.请概括本段(文)的主要观点。2.试分析作者对文中××××的态度。3.××××中蕴涵着作者××××态度? 【思路点拨】

一、规律方法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通过语言、材料及阐释过程来传达的,因此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可以通过辨析关键词语,主旨句或通过提取、整理潜在的信息,把握作者的看法、倾向。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阅读理解要着眼于全篇。

(二)整合分散的信息,挖掘隐含的信息,是把握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重点和难点。3.通过对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辨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主要有两种方法:(1)正反对比。要通过上下文来对比两者或几者的观点,分析作者的观点。(2)相似辨析。有些观点不是明显的对立,而是相容、相交、发展、递进,这要仔细辨析,方可取胜。如1999年全国卷阅读题《创造宣言》:“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若只粗略阅读,就会把“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当做答案;进一步阅读会发现还有意思相近的一句:“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最后把两句进行比较,就会推翻先前的答案而把后一句作为答案。因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通常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创造,不包括教育者。而“说得正确些”则更明确地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三)注意把握两个角度。2.注意命题的角度。

命题者的思路是:①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②尽量照顾考生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③努力体现由语意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④努力组成内容由浅到深的系列,⑤力求题型稳定、整齐。理解了命题者的思路,答题时才会循序渐进、依次答题,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答题方向。

第三步,对筛选的信息进行归纳整合并加以分析,从中提炼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七节 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考点阐释】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属于中学语文阅读能力测试最高的一个层级,它需要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需要文学、历史以及其他许多知识能力参与才能形成的一种专门能力,它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较高的一种能力要求。下面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分别作一阐释。【考向分析】

考查内容之一 形象

一、概念分析

文学作品的形象是指文学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情感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及其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祥林嫂,曹禺笔下的周朴园、繁漪、鲁侍萍等。有时也包括物象,如文中出现的动物、植物的形象。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考查两点:一是揭示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或时代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思路点拨

(一)规律方法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小说(包括戏剧)中的形象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典型意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来理解人物性格。

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发腱的历史,随着情节的展开,人物的性格才得以展现。阅读小说必须掌握小说情节结构,分析其在情节安排上的特点。①找出情节发展的线索;②了解情节发展的过程;③分析情节发展的逻辑性;④分析情节发展与人物思想性格变化的关系。

如在《项链》一文中,作者为了突出主题,为主人公设计了一个从逆境到顺境,然后再坠人逆境的曲折经历。境遇的大起大落,使人物的性格得到充分展现。又如2008年浙江卷《乌米》中“我”的出现把乌米推向前台,“我”对乌米的访问,对乌米的观察,与乌米的对话,最后“我”的感想和思考,才最终完成了对乌米形象的塑造,同时也展现了“我”的形象。(2)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来认识人物性格。

如《雷雨》中鲁大海与周朴园的矛盾冲突,揭示的就是工人阶级与资本家的矛盾,鲁大海与周朴园的斗争表现了鲁大海作为觉醒工人的反抗意识。可以说把握住冲突就把握住了人物。(3)从描写中来认识人物性格。

描写可分为环境、行动、语言、肖像、心理、细节描写等。鉴赏人物形象,可通过与人物相关的描写来分析。如《祝福》中作者对祥林嫂眼神变化的描写可以让人感受到她生活境况和精神状态的变化。2.散文中的形象

(1)要把握作品的意境情调,散文往往蕴涵着作者自己的情思和意绪,并追求意境。

(2)明确手法,如象征、托物吉志、借景抒情等。散文中的景、物往往是作者感情的载体。3.对形象概括要言之有据

(1)对形象概括不能仅用一些概括性的词语作表述,还要联系作品的事实作简要分析。另外注意分析时应从作品本身出发,即从人物自身的言行以及作品对其所作的其他种种描写和评述出发,而不应是用现成的概念往人物身上套,小能贴标签,更不能将人物自身所没有的东西强加于人物。(2)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题干要求,看鉴赏的是人物形象还是景物形象,若是人物形象还要注意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

第二步,搜寻有关答题区间。一般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要从情节发展及对人物的描写中进行分析。

第三步,得出结论,并联系作品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具体表达时,可按总分(分总)结构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几个方面是指: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人手,了解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等。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品主题和作者的情感倾向方面去分析人物。

考查内容之二 语言

一、概念分析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塑造形象、抒发情感、表达主题的基本工具。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含蓄丰富、富有音乐美。除此以外,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语言也相对不同。小说语言讲究形象生动;戏剧语言讲究通俗精练,有个性和表现力;诗歌语言讲究精练形象,有音乐美;散文语言讲究简洁生动,优美传神。

叙事性文学作品的语言,可以分成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两大类:①人物语言,即作品中人物的对话、独白,能充分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②叙述人语言,也就是作家在作品中描绘人物、叙述事件、描写环境、评价生活等使用的语言。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就是具体评说这两方面的语言在刻画人物、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效果。

二、思路点拨

(一)规律方法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

语言类型

语言特点

说明性语言

准确周密、简洁清楚、通俗生动

叙述性语言

概括性、具体性、蕴涵感情色彩

描写性语言

描绘性、寓意性、富有感染力、具体生动、富有形象性

议论性语言

简明、概括、准确、翔实、合乎逻辑

抒情性语言

富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富有感染力 3.要结合所表达的内容作具体分析。

语言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鉴赏语言最忌讳的是就语言谈语言,往往用“生动、形象”这一类套话来代替具体的分析和鉴赏。具体来说,就是要分析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组合关系。譬如,分析动词的表达作用,一般结合它所带的宾语作分析;分析形容词、副词的表达作用,就要结合受它们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作分析。有时某种语言技巧是借助完整的句子来表现的,就要作结构分析。

4.要同写作技巧相结合,因为任何语言所达到的效果都与其写作技巧联系在一起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指出语言特色(如运用了什么技巧、什么特殊句式等); 第二步,对这种特色进行阐释; 第三步,指出其表达效果。

考查内容之三 表达技巧

一、概念分析

表达技巧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渲染、烘托、悬念、对比、反衬等。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

行文结构:领起、总结、过渡、铺垫、照应。

修辞方法:比喻、排比、反问、拟人、夸张、反复、设问、对偶等。

二、思路点拨

(一)规律方法

鉴赏表达技巧应注意的问题: 1.坚持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 2.要同品味语言相结合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指出表达技巧是什么;

第二步,说明这种技巧在原文中是怎么运用的; 第三步,指出这种技巧的表达效果。主要分析评价其在表现主旨、塑造人物形象、抒发感情、营造意境和布局谋篇方面的表达效果。

第八节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考点阐释】 所谓“评价”,就是读者在阅读、分析、理解作品之后,站在一定的立场上,运用一定的观点方法,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作品的写作艺术、风格流派等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发表意见和看法,评判作品的是非、优劣、高低,衡量作品的阅读、欣赏价值,评价作品的社会教育意义等等。【考向分析】

一、概念分析

二、思路点拨

(一)规律方法

3.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在具体评价时,社会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作品创作实际,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另外,对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还要从社会历史的实际出发,而不能用今天的观点去强求古人和外国作家。

(二)答题步骤 第二步,理解命题意图。把握试题的命题意图,挖掘隐含在题干中的信息,确定答题的方向。第三步,确定信息区间。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按照命题要求检索,找出问题的命题区间、信息区间和答题区间。

篇3: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初探

一、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

阅读能力的形成, 需要持之以恒, 不间断地训练, 这就有必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1. 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提高阅读素养, “读”为根本, 主要靠学生大量地品读作品, 靠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实践性, 这是不能丢弃的。我校积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 在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 训练学生读好, 读出感情, 品出文章的意味, 增强语言感受力。

2. 积极开展佳作欣赏活动

教师推荐一些优秀作文、名家短文、富有时代感的美文、含有深刻道理或人生哲理的经典作品, 让学生朗读与欣赏。除此以外我们还推荐学生的优秀作文及中考满分作文, 让学生朗读与欣赏, 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感。

3. 注重积累

课外我们还布置学生写作随笔, 对其中精彩的随笔要求学生圈点勾划, 并能适当地进行批注, 写出自己的感悟。对精美的语句不仅要求学生有感情地加以朗读, 还要求学生尽可能背诵, 以达到积累的目的,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通过以上三个途径,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学生营造良好宽松的阅读氛围, 使学生置身其中, 受其熏陶, 保持较高的阅读兴趣。在潜移默化中, 学生对作品的语言、结构等的欣赏与把握能力就显著增强了, 对文章意蕴的感受、思想感情的辨析、深层阅读的能力明显提高了, 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按文体进行专项指导

翻阅历年中考试题不难看出, 各地现代文阅读考查多选用不同文体的材料, 尽管明确针对文体知识的考查在逐步淡化, 但阅读的考查无疑还需与文体相结合。从考生答题情况来看, 不少考生文体意识模糊, 答题表述错误, 失分现象严重。有鉴于此, 我们学校对现代文阅读按文体进行了专项训练, 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拥有好的做题习惯, 能够及时、迅速地捕捉到有效的答题信息并能认真审题、规范答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专项指导:

首先, 按文体指导学生掌握答题方法及技巧。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按文体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答题方法及技巧。如:散文阅读是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 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散文的内容与中心;品味重要词句的内涵;赏析散文的语言特色;揣摩作者的情感;分析写法技巧等。小说阅读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梳理故事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把握人物形象等。说明文阅读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把握说明对象;判断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判断说明方法, 并能分析其作用;品味说明语言等。议论文阅读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答题指导:寻找和归纳论点;辨析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揣摩和品味议论文的语言等。

其次, 指导学生认真审题, 规范答题。

在审题时, 要认认真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 甚至标点, 要看清题目的要求, 分析问题的提问要点。特别是区分题目中哪些是统览全文作概括回答的, 哪些是就某一个节次作精读分析的;哪些是考查表达方式、表现方法, 哪些是考查修辞手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哪些是要用文段原句解答, 哪些是要用自己的话概括……问几问就答几问, 不能漏答, 更不能所答非所问。

指导学生规范答题。该用术语回答时必须用术语回答。如: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 (形象、准确) 地写出了…… (对象+效果) , 换了后就变成…… (不好的效果) 。或:不行, 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 (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又如: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因为 (1) 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 不一致; (2) 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 这些词是递进关系, 环环相扣, 表达了……。再如: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对象+特性) 。 (2) 排比:有气势, 加强语气, 一气呵成;层层铺开, 逐步扩大, 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 (对象+特性) 。 (3) 对比:强调了……, 突出了……。 (4) 设问:引起读者对…… (对象+特性) 的注意和思考。 (5) 反问:强调, 加强语气等。 (6)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就是这样, 具体文章具体分析。

三、“读”与“练”相结合

对现代文的阅读理解, “读”是基础, 方法指导是关键, 但“练”也必不可少。练应求精练, 有选择地练, 科学地练, 练出能力来, 而不能搞题海战术。训练前, 我们可以结合新《课标》对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要求, 明确训练的重点、难点, 然后分解训练, 强化巩固。具体步骤如下:

1. 精心选材

我们在出题前要精心选材, 选择那些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文质兼美的文章来进行阅读训练。

2. 注意“三度”:难度、梯度、力度

训练时我们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还要注意讲求实效, 严格训练, 不搞题海战术, 不流于形式。

3. 精要训练

这是直接收到训练效果的极其重要的一环。所谓精要训练是对阅读训练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筛选和提炼, 不要把拼音、字词等基础知识内容过多地穿插于阅读训练之中, 要突出重点、难点, 强化对如下能力点的训练:中心句的提取, 段落层次的划分, 表达方式的理解, 修辞手法的确认, 论证方法的识别, 说明方法的判断, 记叙描写方式的辨析, 以及简答题、概括题、表述题的训练等。对学生答题中失分率较高的考点, 如:对文中具有深层含义的语句的理解、描绘画面等, 我们要反复进行强化训练。

篇4:中考现代文阅读专题指导

一、 选材。试题中一共三段现代文阅读,均选自课外。前两篇依次为说明文、议论文,第三篇体裁为散文、记叙文、小说其中之一。

二、 考纲要求。

1. 阅读简单的说明文和一般的科技作品。能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领会作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掌握常见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的特点。

2.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和阐述。

3. 阅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略作品的内涵,说出从中获得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三、 题型。以简答题、填空题、表述题、选择题、材料题等为主。

四、 题量及分值。近两年中考每段选文题目在3-5题左右,约占总分值的25%,在全卷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解题指导】

现代文阅读是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此部分最容易拉开考生的差距。答题时如能做到有序规范,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可按如下步骤着手:

一、 速读全文,整体感知

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首先要“通读全文,知文章之大概”。从整体到局部本就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了解文章内容,才能进一步地分析并进行赏析。况且对文章有了全局性的把握,明确主旨,也就不会犯大方向的错误。初步阅读一般要注意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过渡句、中心句等关键性的语句,从而把握主要内容、观点态度、情感倾向等。

如2012年扬州市中考题

18. 【整体感知】

下列对文章内容或写法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开篇解题,先对“扬州”宁人称道,再写“扬州的夏日”令人怀想,层次清晰

B. 北方发了大水,文章却说“这并不能算是有水”,主要原因是作者非常讨厌水灾

C. 第②③段两次写到“下船”,第③⑤段两次写到“下河”,前后呼应

D. 本文之中多出出现“闲”字,表现了朱自清先生对闲适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这是试卷中第二篇现代文阅读(《扬州的夏日》朱自清)的第一题,题干中清楚地告知是从整体感知的角度设计的,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的把握。A项考查文章开头层次清晰的特点。B项考查对第②段的理解,文中作者是通过北方无水来反衬南方的有水,作者认为北方发大水并不能算是有水,还是为了肯定“北方无水”,并不是因为讨厌水灾。第C项考查②③段、③⑤段结构上前后呼应的特点。D项考查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情感倾向。由此可见B项错误。

二、 审准题目,明确指向

中考现代文阅读所涉及的考点主要包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观点态度、情感倾向、结构思路、写作特色以及关键词语、句子、语段的考察。当然也有一些拓展性的题目,比如结合口语交际、材料分析、想象联想等,这部分题更注重对学生的迁移训练。考试中不仅要读文章,更要认真仔细地读题目,审准题目指向,把握出题者意图,明确考点。现试举其中几例如下:

如2012年南京市中考题

19. 把握文章结构并填空。(2分)

该题考查结构思路

17. 请展开想像,根据要求填空。(3分)

半路上,春旺遇到了福生。(1)?摇?摇。春旺问:“你去哪里?”福生说:“哥,我正准备去你那儿,在这里遇到你就太好了!”福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月饼(2)?摇?摇 地说:“哥,这是我们公司发的月饼,给你一个尝尝!”春旺一看,正是刚吃过的那种很好好吃的肉馅儿月饼,(3)?摇?摇?摇。他说:“福生啊,哥也发了月饼,也给你带了一个!”

要求:(1)填写一个描写福生动作的句子;(2)填写一个描写福生神态的词语;(3)填写一个描写春旺心理活动的短语。

这是一道想象题,主要考查的是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人物和情节的发展,要填写的句子和词语均为描述性的,表达要生动。

又如2012年泰州中考题

13. 简要说说第⑤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3分)

这道题考查对关键句的理解。难度较低,判断出该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各地也都有名筷生产,表达对中国这一文化特色的赞美。

三、 链接文段,捕捉要点

解答问题不能脱离文章,但一整篇文章,不可能每个字都与答案有关,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搜索信息,缩小答题范围。有时问题设置难度较低,题干中已经明确指示文中哪个部分,还是哪段、哪句,这要求学生耐心细心地看完题目。当然更多的时候需要自己分析,找出有效或有价值的信息。

如2012年南京市中考题

13. 哪件事使春旺对福生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用一句话概括回答。(2分)

这道题不难,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首先找出春旺态度发生根本转变的语段,是文章的最后两节“送走大牛,春旺走到一边,捂着脸留下了眼泪……‖两天后,福生进了春旺所在的工地,住进了春旺的工棚,福生的床挨着春旺的床。睡觉,两人顶着头,挨得很近很近。”答案就在上一小节,用一句话可概括为“大牛的话让春旺得知福生特意买月饼送给他。”

四、 合理组织,表达规范

这一点考查的是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能看懂文章,明确答案还不够,最终还需要规范、准确、流畅地将信息表达出来。平时就高要求地训练,否则“茶壶里煮饺倒不出”也是枉然。

如2011年泰州市中考题

17. 某班晓文同学家庭困难,常常抱怨自己没有一个好爸爸,情绪总是很低落。请你结合本文内容,以同学的身份对他进行劝解。(4 分,注意简明、连贯、得体)

篇5:现代文阅读作品赏析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目的:

1、感受考点

2、加强答题方法的指导

3、从不同的角度训练学生的赏析能力 教学重点:作品赏析方法及规范化答题的指导 教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题型感知考点。

2、要点概括,知能储备。

一、简介导入

对文学作品的赏析,是中考中现代文阅读的特色题之一,最突出的表现在于主观性,答题灵活,主要考察我们对文学作品的形象、情感、语言等的领悟程度,来评价我们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今天,我们将对这一内容进行专题复习。

二、考点感悟

(一)中考回顾

随着中考命题改革的深入,欣赏品味类的试题越来越多地呈现在考生面前。例如:12年中考卷第15题,是从生动、细腻的人物描写角度去品味;第17题是从人物的形象去分析(阅读文本为《走一步,再走一步》)。第21题从抒发情感入手,去辨析文章的表达技巧;第22题是结合表达意图去品味内容(阅读文本为《青菜》)。

11年中考试卷第29、30题是从句子的表达作用和语言、行动、环境描写的作用方面进行品析(阅读文本为《送报的少年》)。

10年中考试卷第23题,品析某一段落在全文所起的作用(文本为《有趣的种子旅行》);第27题是抓词语品读,第28题是抓人物语言研读,第29题从结尾内容进行赏析(阅读文本为《蝈蝈》)。

(二)角度例说

1. 请从语言的角度品析下面语段。若从别的角度呢?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查尽力刺去,那查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2. 请从文体知识的角度品析下面文段。从别的角度呢?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3.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品析下面文段。从别的角度呢?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和“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直,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好丈夫。

4、请从层次结构角度品析下面的文段。若从别的角度呢?

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5.请自选角度品析下面文段。

暮春,中午,踩着畦垄间苗或者锄草中耕,煦暖的阳光照得人浑身舒畅。新鲜的泥土气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阵阵沁人心脾。一会儿站起来,伸伸腰,手背擦擦额头的汗,看看苗间得稀还是稠,中耕得深还是浅,草锄得是不是干净。那时侯人是会感到劳动的愉快的。夏天,晚上,菜地浇完了,三五个同志趁着皎洁的月光,坐在畦头泉边,吸吸烟,谈谈话,谈生活,谈社会和自然的改造。一边人声咯咯罗罗,一边在听菜畦里昆虫的鸣声。蒜在抽苔,白菜在卷心,芫荽散发出脉脉的香气。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

(三)问题解答

尽量挖掘学生中丰富多彩的答案,教师相机点评。

(四)考点透析

作品赏析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审美认识,包括对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对作品思想的情感体验,对文学内容的深入领悟,对作品语言的品析评点,对写作手法的鉴别欣赏等。主要考点有: 1. 体味作品的意境; 2. 感受文章的主旨; 3. 体验作者的情感; 4. 分析人物的形象; 5. 把握文章的结构; 6. 品味语言的特色; 7. 评论作品的内容; 8. 表达自己的见解; 9. 赏析文章的美点。

三、知识概括

1. 从语言的角度:

(1)用词之美------找精美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作用:用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2)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作用: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象可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句增强语气„„)

(3)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可从语言优美、清新隽永、真挚朴实、不落俗套、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2. 从结构层次的角度:

一般有并列结构(显得层次清楚)、递进结构(论述步步深入)、总分结构(观点明确、内容具体)。3.从文体知识的角度:

记叙文------记叙的要素、记叙的材料、记叙的方法„„

说明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

议论文------论点的提出、论据的运用、论证的方法„„

小 说------小说的要素、小说的内容、小说的主题„„

散 文------散文的线索、散文的主旨、散文的意韵„„ 4.从表达方式的角度:

如叙议结合,寓情于景,或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这样使文章极富表现力)

特别是描写:(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

(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时代背景;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渲染环境气氛。

5.从表现手法的角度:

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 还有 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

四、积累运用

1. 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针对实际,加强方法指导。

2、强化训练,提升答题能力

一、学生实践,题型感知

1、学生分组训练

2、学生交流与评议 ⑴题目解答

点几个同学解答,让学生体会答题的正确性与灵活性。⑵答题思路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答题实践,畅所欲言谈体会 ⑶师生评议

从答题思路,答题格式,答题语言及层次方面评点

二、教师点拨,指导方法

1、答题思路要切题

首先要对文章内容整体感知,然后结合题目要求,找准 切入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挖掘文中的美点、亮点、感点、妙点来思考,再检查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2、答题格式要规范

作品的赏析要讲究一定的格式,一般为:“本文(角度)很美,美在(简要阐释作用),如(举例说明)。”即先答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再通过文章的内容来支撑。先总说,再分说;先概括说,再具体说。

3、答题内容要精练 学生梳理、积累上述知识要点。运用知识,检测答题能力 答题语言要简洁,概括性要强。

三、实战演练,提升能力

(一)两元五角搭的士

张萍

父亲好不容易进了一回城,我陪他看过高楼大厦,又打的去了一处风景区。下车时,父亲看见我给司机20元,就说:“坐一次车,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

我说:“不多,这是比较便宜的。”

父亲嘟哝说:“还不多?20元要买一堆鸡蛋呢。” 说着,我去买门票,父亲问:“又要多少钱?”

门票100元一张,我怕父亲心疼,忙说:“每人50元。” 父亲惊叫起来:“两担稻谷又飞了。” 我说:“门票都买好了,还是进去吧。”

从风景区出来,父亲无论如何不肯坐车,他要和我走回去。从这里到家,最少也有10公里,不但累人,还耽误时间。

我叫了一辆的士,父亲有些生气,径直走了。我问司机要多少钱,他说,最少25元。

我把钱递过去,说:“等一会儿,你就说只要2.5元。” 司机问为什么。

我说:“我父亲刚从乡下来,心疼钱,死活不肯坐车。” 司机愣了一下,说:“好吧。”

我坐上车,一会儿就赶上父亲,司机停下来,我叫父亲上车,他却要我下车。司机说:“大叔,您快上来吧,我是顺路捎你们,只收2.5元。”父亲这才上车,一个劲地谢司机。

一路上,司机跟我父亲说着话,把我们送到家门口,他还先下去打开车门。等我父亲进了家门,司机把我叫到旁边,将那25元还给我,说:“你拿去买一瓶酒给大伯喝吧。” 我惊奇地问:“你为什么不要钱?”

司机说:“你的父亲太像我的父亲了,进城后,他也是心疼钱,不肯坐出租车。”

我问:“你父亲还好吧?”

司机说:“他走路回家时,出了车祸。” 他的眼里噙满泪水,默默地开车走了。那25元钱,我至今保存着。

(摘自《生活之友》2005年第1期)

1、亮点品味--你觉得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色?

2、情感体验--结合全文,揣摩加点处司机“愣了一下”时的心里活动。

3、内容探究——司机为什么把25元钱还给“我”?

4、美点赏析——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本文写两句赏析的话。

(二)花儿的启示

程双红

有一个花商告诉我:“几乎所有的白花都很香,越是颜色艳丽的花,越是缺少芬芳。”他的结论是:人也一样,越朴素单纯的人,越有内在的芳香。

还有一个花商告诉我:“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闻得到。”他的结论是:“白天,人的心太浮,闻不到夜来香的香气,如果一个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静,就会发现夜来香、桂花、七里香,连酷热的中午也是香的。”

又有一个花商告诉我:“清晨买莲花,一定要挑那些盛开的。”他的结论是:“早上是莲花开放的最好时间,如果一朵莲花早上不开,可能中午和晚上都不开。我们看人也一样。” 还有一个花商告诉我:“每一株玫瑰都有刺。”他的结论是:“正如每一个人的性格中,都有你不能容忍的部分。”爱护一朵玫瑰,并不是非要努力把他的刺拔去,只能学习如何不被它的刺伤害;还有,如何不让自己的刺伤了别人。

(摘自《扬子晚报》)

1、想一想:你觉得本文段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看一看:各段有什么共同特点?

3、填一填:在横线上应补充一句什么话?

4、说一说:你从中受到的最深刻的启示是什么?

5、品一品:自选角度,对文章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从语言角度

⑴运用了一组恰切的数量词,如一轮、一个、一柄、一匹;

⑵运用了一组绚丽的描绘色彩的词,如深蓝、金黄、碧绿、银圈;

⑶运用了一组生动逼真的动词,如挂、捏、刺、扭、逃。

* 从表现手法角度:⑴先总提再分述;⑵先写景后写人;⑶先静

景描绘,再动景刻画。

2、*文体知识角度:这段文字简明地点出了记叙的有关要素:地点(田

野),人物(一家四口),事件(散步)。

*从写法角度:开篇点题(这是文章《散步》的第一段)。*在语言表述中,长短句的配合,以1—4—7的字数递增,增强了节奏感。

3、⑴表现手法:运用先抑后扬、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白杨树的可贵品质。

⑵句式很美:运用了一组关联词:“没有„„没有„„也许„„

如果„„ 那么„„但是„ „也„„更„„。”

⑶用词很美:例用“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 和”、“坚强不屈”、“挺拨”一组褒义词来赞美白杨树。

4、⑴从结构上,分为两层,先写人物活动,后写四周环境。

⑵从内容上,先是人物出场,再是环境描写。⑶从文体上,先交代人物,后点示环境;环境既是写实,又隐喻社会。

⑷从修辞上,运用了排比、比喻、夸张的手法。

5、⑴从结构上,分为两个并列的层次:一是“暮春中午”,二是“夏天晚上”。

⑵从内容上,描述了两个场景,一是“田间劳作”,二是“泉边休憩”。后议论。

第二课时:

(一)1 2 3 4析。

3可)。

4⑶从写法上,选写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场景,并且都是先叙述,⑷从语言上,文中清新优美的语言给人以轻松愉悦之感。⑸从修辞上,运用了排比手法。、⑴标题制造一种悬念,引起读者兴趣。⑵标题语言精练,高度概括了故事情节。、这位大叔的性格与自己的父亲多么相似呵,我应该要成全他们(意思相近即可)。、因为司机的父亲也和“我”的父亲一样心疼钱,不肯坐车,想到自己父 亲的遭遇,司机就把钱退给了“我”。、可以从巧设悬念、铺垫映衬、通过对话展开情节等内容进行赏、并列关系。、都由花商的话引出结论,得到启示。、一个人年轻时没有志气,中年或晚年就难有志气(意思相近即、可任选一点,结合自己实际来谈。如:由玫瑰的刺启示了我要有宽容之 心,能够容忍别人的缺点(切意即可)。

(二)1

5、可从语言的角度:⑴句式:四段都是“花商告诉我„„,得到

结论„„”的句式,非常整齐。

[2]词语方面:不堆砌辞藻,娓娓道来,更显亲切。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一线串珠

篇6: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转载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一3题。

大神级作家要培养高雅“上帝”

何勇海

“读者是上帝”是网络文学的基本规则。对此,评论家白烨日前指出,这个规则需要反思。当你是个一般网络作者时,你可能不得不去迁就读者,给自己赢得一定的名声与影响。当你成为大神级作家后,就理当起到一个大神应该起的作用,把领袖价值、引导作用体现出来,用富于人文精神的写作引领读者,示范其他作者,而不是只去一味博得众多读者喝彩,活在低俗与媚俗写作营造的粉丝迷恋中。

白烨的论断让人耳目一新。在网络文学领域,很多写手确有“读者是上帝”的意识,希望读者喜欢自己的作品,希望有读者购买文学网站的虚拟货币给写手“打赏”,甚至希望有大量铁杆粉丝日夜追随,将自己捧成“网络大神”。这些想法固然没有多大错误——哪怕是传统文学,也需市场检验优劣与成败,更何况网络文学?如果某网络写手的作品无人点击,恐怕只有放弃写作这个“春秋大梦”了。

问题关健在于,视读者为“上帝”,切不可唯读者“马首是瞻”,因为读者形形色色、品位趣味各异。有些网络写手,却盲目迎合、一味迁就读者的口味,在作品中大打情色、暴力、仇杀等擦边球,不断走向低俗。难怪有人说,某些网络文学简直就是个别“上帝”握着作者的手写出来的“文学垃圾”、“精神糟粕”。网络文学虽是商品,但又不是纯粹的商品,如此写作,短期内或能赢得少数读者,长期看却会丢失大部分读者。

在视读者为“上帝”时,网络文学更要培养高雅的“上帝”。据报道,网络文学读者已达2.74亿人,注册写手2l多万人,市场年收入4l多亿元,部分“神作”甚至辐射影视、游戏、动漫等多行业,实现全版权开发。网络文学还与传统出版“联姻”,不断开发延伸产品,更好地展现其文学价值。可以说,网络文学已摆脱“非主流化”标签,培养自己的高雅“上帝”势在必行。

而大神级作家,则应当承担起培养高雅读者的使命。正如白烨所言,一般网络作者可能不得不去迁就读者,给自己赢得一定的名声与影响;但成为大神级作家后,就理当把领袖价值、引导作用体现出来。一方面,这是爱惜自身“羽毛”之需要。从身处底层、疯狂码字的文艺青年成长为塔尖的“网络大神”,非常不易—有报道称,1O万位作者中才会产生一位大神,能从众多人中脱颖而出,一定得有自己独特之处,千万勿在粉丝迷恋中迷失。

另一方面,引领培养读者,也是维护网络文学长远发展的需要。网络文学尽管迎来可观“钱”景,整体仍有低俗、粗制滥造、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需要一场文学价值重构。而大神级作家坚守文学理想,就高不就低,就雅不就俗,争创精品,能给行业带来良好的示范。大家都来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网络写手,而不是赚钱的工具,如此,才能促进网络作家创作水平整体的提高。(摘编自《中华读书报》)1.下列对“读者是上帝”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读者是上帝”是网络文学的基本准则,在网络文学领域很多写手都遵守这一准则。B.一般网络作者也许不得不执行“读者是上帝”的标准,因为这样可以为自己赢得名声与影响。

C.“读者是上帝”本身没有错,但如果唯读者“马首是瞻”就不行了,因为这样容易走向低俗。

D.白桦认为“读者是上帝”的规则需要反思,因为读者形形色色、品位趣味各异,切不可唯读者“马首是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大神级作家应发挥其领袖价值、引领作用,不能活在低俗与媚俗写作营造的粉丝迷恋中。B.写手希望读者喜欢自己的作品,甚至希望有铁杆粉丝日夜追随,这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C.虽说网络文学需要市场检验,但它不是纯粹的商品,绝不能靠“文学垃圾”吸引读者。D.网络文学读者、写手逐渐增多,影响日益扩大,这就需要网络文学培养高雅的“上帝”。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网络文学中“文学垃圾”“精神糟粕”的出现,与部分读者较低的文学品位、趣味,热衷于色情、暴力等有一定的关系。

B.有些大神级作家的文学作品,影响已经不局限于网络文学,实现了多种开发,并为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C.大神级作家影响力较大,这就需要他们既把写作当成赚钱的工具,更要敢于担当,坚守文学理想,争创精品。

D.网络文学之所以需要培养高雅的“上帝”,是因为它已摆脱了“非主流化”标签,同时也是它长远发展的需要。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7小题。

先驱·画隐·宗师

侯 军

一生,成就一部中国现代美术史;一人,开辟一段独特的美的历程。

1900年11月22日,林风眠出生在广东省梅县的一个石匠家庭。祖父时常带着幼年的林风眠上山打石头,山野林木、潺潺小溪。给林风眠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1919年7月,中学毕业的林风眠踏上欧洲求学之路。在法国,他完全沉迷于细致的写实主义学院派画风之中,后经爱才的耶西斯校长一记“当头棒喝”,他才从对西方古典画风的沉迷中猛醒,重新发现了“东方艺术”的魅力。1924年秋天对林风眠来说是一个可喜的季节——巴黎秋季沙龙选中了林风眠的两幅画作,一为油画《摸索》,一为彩墨画《生之欲》。更难得的是,《生之欲》体现了林风眠力图把“东方艺术”与西方现代绘画融为一体的艺术主张。当旅居法国的蔡元培看到这幅画时,不由得击节而赞:“得乎技,进乎道矣!”

1926年,由于蔡元培先生鼎力推荐,远在欧洲的林风眠被任命为国立北京艺专校长。重回祖国,年轻的校长就如同站在一片榛莽丛生、无人涉足的荒原,他不知道“中西融合”之路是通衢大道,还是崎岖山路。上任伊始,林风眠即致力于把齐白石的传统国画与克罗多的新印象主义画风一并注入中国绘画教学,希望培养出第一批实践“中西融合”艺术理想的新生力量。然而,他的努力并不顺利。不过,林风眠不为所动,于1927年5月发起并组织了“北京艺术大会”,第一次以不分中西的混合陈列方式展出2000多件展品。此时,年轻的林风眠校长就像一个充满浪漫气质的理想主义斗士,希望通过一场“艺术运动”来改变黑暗的现实。然而,残酷的社会现实和无情的政治干扰,注定了这次艺术大会最终难逃半途夭折的命运。1927年9月,林风眠任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校长兼教授。这是他得到的又一次实现“艺术救国”理想的良机。然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总会在不经意间悄然袭来,令林风眠进退维谷,为改变沿袭已久的“视国画与西画有截然不同的鸿沟”的传统格局,林风眠提出中西画

【注】系合二为一的动议,这引发了与潘天寿的论争,还有后来的“西湖一八艺社”的分裂,对林风眠所倡导的“艺术至上”理念,客观上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日本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彻底击碎了林风眠“艺术救国”的梦想。从国立艺专隐退后,他在嘉陵江南岸一个大佛殿附近租了一间旧泥房,他要单枪匹马、孤军奋战,以一己之力去改写中国绘画史,他要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和绘画作品向世界证明:“我林风眠倡导的道路不但是行得通的,而且是一条宽广的新路!”从艺专校长到普通画师,从洋派教授到苦行之僧,离群索居,寒锅冷灶,林风眠对此却安之若素,泰然处之。从1938年直到1991年去世,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林风眠大多数时候过的都是半隐居式的生活。他如同一个独自登山的探险家,在险绝的山崖闻踽踽独行,没有人知道他的甘苦,也没有人了解他的艰辛,人们只看到那一行行不断向前延伸的足迹,如同为后来者昭示着登顶的路标。

林风眠耗尽半生心血和才智创造出来的“风眠体”绘画,极大地丰富了20世纪中国绘画的创作面貌,对后来者具有渡世金针的作用——如今,“方形布阵”的中国画早已司空见惯,而“风眠体”的后继者更是比肩接踵,绵延不绝,且名家辈出,风靡世界。林风眠也由此成为世人公认的标领时会、开资后学的一代宗师。

在林风眠90岁时,有一位香港实业家捐款为林风眠建立纪念馆,他却将这笔巨款捐给了中国美术学院(其前身即杭州艺专),设立“永芳艺术基金”。这一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林风眠九十诞辰大型回顾展。年底,这个展览终于回到了林风眠的故乡广东梅州。林风眠,那个从小就陪着祖父打石头的山里孩子,如今以他的作品回报了他的家乡。他可以问心无愧地告诉家乡父老:“祖父是在沉重的、粗硬的石头上消磨了一生,而我却是在轻薄的、光滑的画纸上消磨了一生„„”他说,“我不能不感谢祖父对我的训诫:脚下磨出功夫,将来什么路都可以走!”

1991年8月12日,91岁的林风眠在香港溘然长逝。由此,中国现代美术史有了一个新的标识:在林风眠以后,中国绘画的整体格局已经与林风眠之前迥然不同了。

(选自《人物》,有删改)【注】1930年春天,部分画社社员推重“为人生的艺术”这一富于时代特色口号,与支持林风眠倡导的“为艺术而艺术”为宗旨的社员发生争论,最终导致“西湖一八艺社”分裂。4.文中哪些事情能够表明林风眠先生是画界中西融合的“先驱”?请简要概括。(4分)

5.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4分)(1)重回祖国,年轻的校长就如同站在一片榛莽丛生、无人涉足的荒原,他不知道自己“中西融合之路”的前面是通衢大道,还是断崖绝壁。

(2)从艺专校长到普通画师,从洋派教授到苦行之僧,离群索居,寒锅冷灶,林风眠对此却安之若素,泰然处之。

6.文章以“先驱·画隐·宗师”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7.林风眠先生的人生经历可以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奔走的大树

刘江

①小区外的一块公共绿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大树的驿站。这驿站来过伟岸的松树,来过繁花似锦的野海棠,还来过秋叶如金蝶翻飞的银杏,但长则一年短则几个月就都走了。不知他们从哪里来,也不知奔向何处去。

②我对树的记忆就是从奔走开始的,但那时候奔走的不是树,是我。

③小时候最怕一个人走路,但偏偏有些路却非你一个人走不行,从那时候起,我对树就有了一种无由的依赖和信任。每每提心吊胆地在那山与山、村与村之间奔跑时,只要远远地望见一棵大树,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安全感,似乎那在风中哗哗摇曳的树们真在呼喊:来,到我身边来。所以当我奔向那一棵棵大树时,好像那树也迎着我奔来。也只有跑到那树下,我才敢歇一口气,擦一把头上的热汗。

④那时候的树是不走的。等过上三年五载,我也长高了,胆大了,再走小时候走过的路时,发现那些树还在,就有一种老朋友重逢的感觉。

⑤我们村最大的一棵槐树得十个孩子才能合抱,树冠能占三亩地。站在远处找我们村,那树就是标志。由于它长在一片坟茔里,所以就连那树下的灌木丛也没人敢动,密密扎扎连成一片,成了鹰鹞狐兔出没的地方。其实我们的村子基本处在槐树的包围之中,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村,迎接你的都是一棵大槐树。迎娶新媳妇进村时几班子吹手摆擂台在槐树下,送过世的老人搭路祭也是在槐树下;远行的人儿告别在槐树下,回家的游子团聚也是在槐树下。所以老人们在讲述村里发生的大事时都离不开那些老槐树。经年累月,村里的老人一辈辈走了,但那槐树还在,它们见证着村子的历史,承载着村子的信息,护佑着一村的男女老幼。秋夜里,躺在谷场上,你能听见风经过每一棵大树的脚步,能听见树与树的对话。

⑥不只是村口,田间地头也是很有一些树的,或挺拔的白杨,或解馋的山杏,或苍劲的椿树,那树是田野的风韵。劳累时,擦一把汗,望一眼树,心头就会生出一种慰藉和希望。而在外人眼里,那以树为背景的劳作和歇息似乎都平添了几许田园的诗情画意。

⑦万万想不到,有一天攀上走过了千百遍的山峁抬头望去时,路边的槐树不见了。站在那槐树离去的地方再向村口望去时,村口的大树也都不知奔向了何方。没有了大树遮蔽的村庄,就像失去了灵魂的人,散摊在那里,明晃晃地暴露在天地之间,任风吹雨打无遮无拦。沟畔上挂满了废弃的白色地膜,风起时像有一种悲切的呐喊,简直惨不忍睹。据说理由是分田到户了,一分地要有一分地的收入,树影响庄稼的生长。一家举斧,家家效仿,能伐的伐,能挖的挖,似乎一切只有变了现装进自己的腰包里才可靠。

⑧冤屈的树,带着村庄的信息和留恋远走他乡。

⑨一日出门,楼下停着一辆车,车上载着一棵大树,开车的是老家的一位相识。他说,那棵树卖了四万。我的心口一震,但又从另一方面幻想,若是各地进城的大树都能站成一 道风景,对那些来自同一块土地的务工者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想那劳苦之余他们若能指认自己家乡的树木,在它下面歇歇脚、说说话,就是抹抹委屈的眼泪,也可以聊解乡愁。可惜的是人们尽管给那棵来自我们家乡的树又是搭棚又是输液,很是享受了一番城市的待遇,但它只捱过了一个夏季,在一个夜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以何种方式奔向了何方。

⑩人,找不到回家的路,树能够给你指引;但真到了路边连一棵树都没有的那一天,不知道人还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家?

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小区外的一块公共绿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大树的驿站”开头,意在引出

对大树的描写,说明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B.文章写“我”在成长过程中,对树的依赖和信任,并详细叙述人与树之间密不可分的 联系,以此来暗示作品的主题。

C.第⑨段中的“另一方面的幻想”,是指那些大树被卖到城里后,能够慰藉进城务工者

的乡愁,从而肯定大树进城的意义和价值。

D.文章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成功刻画了那些从乡村“奔走”到城市里的大树形象,警示

人们一旦失去树木,也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9.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5分)

10.文章以“奔走的大树”为题,有什么深刻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绳子的故事

莫泊桑

这是个赶集的日子。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整个集市都带着牛栏、牛奶、牛粪、干草和汗臭的味道,散发着种田人所特有的那种难闻的人和牲畜的酸臭气。

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奥士高纳大爷具有诺曼底人的勤俭精神,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丢脸。他立即将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去了。

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群渐渐散去。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客。突然,客店前面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背诵起来:“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家。送还者得酬金法郎二十。” 午饭已经用毕,这时,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他问道:“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在这儿吗?”坐在餐桌尽头的奥士高纳大爷回答说:“在。”于是宪兵大队长又说:“奥士高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一趟。乡长有话要对您说。” 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奥士高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遗失的皮夹子。马朗丹先生,马具商,他看见您捡到啦。” 这时老人想起来了,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啊!这个乡巴佬!他看见我捡起的是这根绳子,您瞧!”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但是乡长摇摇脑袋,不肯相信。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了质,后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根据奥士高纳大爷的请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抄着。最后,乡长不知如何处理,便叫他先回去,同时告诉奥士高纳大爷,他将报告检察院,并请求指示。

消息传开了。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事来。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笑。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转来给大家看。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绳子的故事。第二天,午后一时左右,依莫维尔村的农民布列东大爷的长工马利于斯·博迈勒,把皮夹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并送还给了曼纳维尔村的乌勒布雷克大爷。这位长工声称确是在路上捡着了皮夹子,但他不识字,所以就带回家去交给了东家。

消息传到了四乡。奥士高纳大爷得到消息后立即四处游说,叙述起他那有了结局的故事来。他整天讲他的遭遇,在路上向过路的人讲,在酒馆里向喝酒的人讲,星期天在教堂门口讲。不相识的人,他也拦住讲给人家听。现在他心里坦然了,不过,他觉得有某种东西使他感到不自在。人家在听他讲故事时,脸上带着嘲弄的神气,看来人家并不信服。他好像觉得别人在他背后指指戳戳。

下一个星期二,他纯粹出于讲自己遭遇的欲望,又到戈德维尔来赶集。他朝克里格多村的一位庄稼汉走过去。这位老农民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冲着他大声说:“老滑头,滚开!”然后扭转身就走。奥士高纳大爷目瞪口呆,越来越感到不安。他终于明白了,人家指责他是叫一个同伙,一个同谋,把皮夹子送回去的。

他想抗议。满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他午饭没能吃完便在一片嘲笑声中走了。他回到家里,又羞又恼。愤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透了心。于是,他重新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故事每天都长出一点来,每天都加进些新的理由,更加有力的抗议,更加庄严的发誓。他的辩解越是复杂,理由越是多,人家越不相信他。

他眼看着消瘦下去。将近年底时候,他卧病不起。年初,他含冤死去。临终昏迷时,他还在证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一再说:“一根细绳„„乡长先生,您瞧,绳子在这儿。” 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描写集市广场的人物和气味,为人物出场营造背景,集市广场也是一个容器,是小说的结构要点,贯穿始终,成为小说的线索。

B.小说通过叙述奥士高纳大爷捡到绳子,被冤家陷害,受众人奚落,最后忧郁而死的故事,表现了人物的命运悲剧源自其自身性格的主题。

C.本文起伏跌宕,一波三折,经过乡丁发布丢失皮夹子通知和对质、搜身后乡长还不相信等铺垫转折后,长工马利于斯·博迈勒交还皮夹子使情节发展到高潮。

D.虽然是“克里格多村”的“老农民”的一推一吼,把高纳大爷最终推向了死亡境地,但他并非是导致高纳大爷死亡结局的最为关键的人物。12.请简要分析奥士高纳大爷的形象特点。(6分)

13.阅读本文后,你在为人处事方面获得了哪些道理和启发?(5分)

参考答案

1.D。D项“读者形形色色、品位趣味各异,切不可唯读者“马首是瞻”这是作者的观点 2.B。B项“无可非议”错误。原文说“这些想法固然没有多大错误”,表明还是有错误,是可以指责的。

3.C。C项“把写作当成赚钱的工具”是文中所否定的观点。

4.①创作《生之欲》时融东西方绘画艺术融为一体;②把传统国画与新印象主义画风一并注入中国绘画教学;③第一次以不分中西的混合陈列方式举办美术展出;④尝试将中西画系合二为一;⑤创造出“风眠体”绘画。(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5.(1)运用比喻手法,将还没人尝试融合中西绘画艺术的局面比作“荒原”,把即将面对的遭际比作“大道”和“断崖绝壁”,形象地写出了林风眠融合中西绘画艺术事业的前途未卜。(手法1分,效果1分)(2)运用整句和四字短语,使句式整齐,增强语势,高度凝练地表现了林风眠为了艺术甘于贫苦和寂寞的求索精神。(手法1分,效果1分)6.①高度概括林风眠的人生历程,评价了林风眠的艺术成就,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2分)②统摄全篇,使文章脉络清晰。(2分)7.①治学要兼收并蓄,勇于创新。林风眠博采众长,融中西绘画艺术为一体,独创“风眠体”绘画;②做事要直面艰难,矢志不渝。积极践行自己的艺术理想,即使遇到艰难险阻也决不放弃。③为人要热爱祖国,不计名利。积极通过“艺术救国”的方式改变现状;用建纪念馆的捐款设立“永芳艺术基金”。(每点2分)山东中学联盟

8、B(A“意在……重要作用”错

C“肯定大树进城的意义和价值”错

D“一旦失去树木,也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不妥)

9、①开头借描述“大树的驿站”扣题,并引出对“不走”的大树的回忆,为下文写大树的“奔走”张本。

②然后具体描述“冤屈”的大树“远走他乡”的惨状,与上文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揭示主题。

③最后一段归结全文,卒章显志。

10、①揭露和批判了杀鸡取卵、自毁家园的行径。大树的“奔走”,反映了传统的乡村文明和宁静的田园生活受到冲击的现实弊端。

②讽刺了违背自然规律、人为造景等急功近利的做法。大树离开了故土,即便享受“城市的待遇”,也改变不了枯萎死亡的结局。

③警示人们不忘根本,善待自然,不要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迷失自我。文中的“大树实际上是传统的农耕文化的象征,是乡愁的载体,大树“奔走”乃至不知所终,归乡的游子有可能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上一篇:读雷锋日记800字有感下一篇:多彩的夏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