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社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10—20年)

2024-07-03

灵台县社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10—20年)(精选3篇)

篇1:灵台县社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10—20年)

灵民发„2011‟234号 签发人:刘海涛

灵台县民政局

关于上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2010—2020年)的报告

县委组织部:

按照灵台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初步框架及编制分工的要求,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灵台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灵台县民政局积极顺应“小政府、大社会”要求,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培育和发展壮大民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在救灾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保障、社区建设、婚姻登记、殡葬管理等社会服务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富裕文明和谐秀美灵台建设。目前,从事民政业务人员共有56名,其中局机关及下属单位共有27名,乡镇专兼职民政助理员15名,4个社区居委会共有14名。总体上来看,我县民政社会人才队伍现状同新形势、新任务和民政事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政社会人才总量严重不足。近年来,随着和谐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的进一步重视,民政工作业务量急剧拓展,归纳起来有23类48项,面广量大,政策性强,任务繁重。目前,我县城乡低保困难家庭有13000多户27000多人,各类优抚对象1500多人,需临时救济救助人员26000多人,五保对象1029人,医疗救助1000多人,同时2个中心敬老院均没有机构编制,只能从局机关调剂和聘用临时人员,局机关下属单位及基层民政干部队伍异常紧缺的状况和繁重的工作需要的矛盾非常突出。

(二)社会工作岗位设置还有待进一步规范。目前,县民政局设置有办公室、区划办、低保办、双拥办、慈善办、救灾救济办、老龄办7个办公室和救助管理站、社会福利中心2个下属事业单位。按照国家、省、市要求要成立的婚姻登记中心、基层政权办、2个中心敬老院、社会事务办公室还都没有机构和编制;乡镇机构落后,乡镇民政业务划归社会事务办公室办理,但实际情况是民政业务由1名兼职人员办理,还没有真正形成专门机构办理业务的局面,同时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较低。现在在职在岗的社会工作人员虽然不同程度接受过专业培训,但绝大多数都未有专业学历或者专业职称,工作手段和方法比较单一,难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的服务,缺乏行业自律和评估,无法有效应对和解决新形势下面临的复杂的社会问题。

(三)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一是社会对民政社会人才没有足够的重视,服务不到位,民政社会工作开展的环境和氛围还有待强化,人才的潜能发挥不足;二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为民政社会人才提供物质等方面的支持较少,对人才也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导致人才多侧重于自我封闭的学习,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跟不上,实际效果较差,人才层次提高慢。

二、灵台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

我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以人为本、助人自助、为民分忧为主旨,以培养结构合理、规模适当、专兼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目标,逐步形成与全市社会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初、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梯度发展结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县民政局增加婚姻登记中心、社会组织管理局两个副科级建制内设机构和朝那中心敬老院、独店中心敬老院、什字中心敬老院、中台中心敬老院4个副科级建制下属事业单位,增加事业编制20个以上;13个乡镇和1个城区街道办成立独立办公的副科级建制的民政办公室,增加事业编制30个以上,184个行政村每村设民政联络员1名,全县成立各类志愿者队伍300个,人数达到6000人以上。全县社会工作人才均通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并掌握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技术和方法;县民政局、乡镇民政办、社区居委会工作者60%以上通过国家社会工作执业资格评定,志愿者队伍中10%以上的志愿者通过国家社会工作执业资格评定。

三、加强灵台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

(一)根据实际需要,开发社会工作岗位。根据国家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及其《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深入调查民政系统社会服务类事业单位、社区、公益性民间组织开展社会工作和实际从业人员的现状,分析对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请示解决社会工作岗位的建制,制定岗位标准,确定任职资格。

(二)落实各项配套制度,保障社工的薪酬待遇。积极衔接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把社会工作人才薪酬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出台社会工作者“资格与岗位挂钩,岗位与薪酬挂钩”的工资制度,以岗定薪,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保障机制,从体制上保证社工薪酬待遇的落实。

一方面大力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普及培训,举办社会工作知识专业讲座。以提高运用专业理念、提供专业服务、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把普及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能与干部的本职业务培训结合起来,造就一批既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又熟悉本职工作业务,能够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的社会工作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广泛发动干部职工以及社区、社会组织的从业人员参加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初步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社工人才。

(四)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采取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利用广播、电视、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对社会工作进行广泛宣传。使全社会对社会工作有充分认识,树立起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的地位和

(三)根据我县的实际,制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训方案。

威望,形成学生愿意学习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后愿意从事社会工作的社会氛围;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大力倡导志愿者无私奉献社会的精神。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一日

主题词:社会工作

队伍建设

报告

灵台县民政局 2011年10月11日印

篇2:灵台县社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10—20年)

一、高校学科建设情况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基础, 是大学的“细胞”, 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 特别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重点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当前高校学科建设的主要领域:一是本学科的前沿领域, 二是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渗透领域和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因此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抓好重点学科建设, 扶植和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应用型专业学位设置是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要的必然要求, 对创新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1. 落实情况

(1) 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情况

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 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重点学科建设对于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 提高国家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纲要》实施以来, 国家关于重点学科建设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相关文件 (见表1) 。

(2) 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发展情况

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2011版) 》两份文件了解本科生、研究生两个层面学科、专业的调整情况。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 , 新增了艺术学门类。新目录的学科门类由原来的11个增加到12个, 专业由原来的73个增加到92个, 共由352种基本专业和154种特设专业构成。新目录保留了一批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 调整了一批内涵不够清晰、名称不够规范、区分度较小的专业, 增设了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急需以及应用性强、行业针对性强的新专业, 如物流管理与工程、电子商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等专业。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最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2011版) 》。新目录与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相比, 增加了1个学科门类, 即:艺术学门类。学科门类总数由12个变成13个。一级学科数量从原来的89个增加到110个, 增加了21个, 另有2个一级学科更名。

(3) 应用型专业学位的设置与发展情况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 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已更多地从教学、科研岗位转向实际工作部门。为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更好发展,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硕士研究生的类型结构, 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 实现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 《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的若干配套政策》提出: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

(4) 国家颁布的有关应用型专业学位的政策和文件

国家颁布的有关应用型专业学位的政策和文件如表2所示。

2. 实施效果

(1) 重点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于2013年1月29日发布学科评估结果显示:近年来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评估结果在前五位的学科中, 超过75%是国家重点学科。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精神, 在“服务国家目标, 提高建设效益, 完善制度机制, 建设一流学科”方针指导下, 调整的重点是在按二级学科设置的基础上, 增设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要突出综合优势和整体水平,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的生长;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要突出特色和优势, 在重点方向上取得突破。共评选出286个一级学科, 677个二级学科, 217个国家重点 (培育) 学科。

(2) 我国学科在ESI国际学科排名情况有所提升

从排名来看, 《纲要》实施以来各大学进入排名的学科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有些学校新进入ESI排名的学科数相当令人瞩目, 发展较快, 呈现出乐观的态势。

根据《中国高校进入ESI前1%学科统计调查及对大陆高校学科建设的启示》的统计结果, 中国共有137所高校、共计520个学科进入ESI前1%, 覆盖20个ESI学科领域。大陆地区共有104所高校的335个学科在19个ESI学科领域进入了前1%, 不仅进入ESI前1%的高校数、学科数、ESI学科领域覆盖率均达到一定规模, 而且这些高校办学类型丰富多元, 反映出近10年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情况也得到了改善。

(3) 985、211工程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实现突破

《纲要》实施以来, “985工程”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加速实现新突破, 形成了一批学术影响力进入世界百强的学科。论文被引次数是国际上公认的反映学术影响力的主要指标。能够进入美国ESI数据库的都是论文被引次数位居各学科世界前1%的机构。2001年, “985工程”学校仅有40个学科被选进入ESI数据库, 而到2008年, 进入ESI数据库的学科数量就翻了近两番, 已经有34所学校的140个学科被选进入ESI数据库, 主要集中在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物理、临床医学等学科。其中按被引总次数统计, 进入世界高校百强的有10所学校的26个学科。这些学科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潜力, 已经具备了冲击世界一流学科的实力。学校优势不断加大,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发表的国际论文10年来增长了近4倍, 而论文被引次数增长了10倍之多, 显示出质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数量的增长速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中期实施情况调查报告》指出:为科技创新提供创新人才支撑而组织实施的“211工程”三期建设, 引导高校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 瞄准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 紧密结合实施《纲要》以及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5年来,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 科技创新功能不断彰显, 科研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 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育了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

(4) 专业目录调整推动交叉、新兴学科的发展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 新目录调整学科门类12类, 与研究生学科目录的学科一一对应;专业类92个, 与研究生学科目录的一级学科基本对应;专业数506种, 比原来减少了20%。

本次目录将专业的具体设置分为了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两大部分。基本专业是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特设专业是针对不同高校办学特色, 或适应近年来人才培养特殊需求设置的专业。同时, 撤销了一些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并超前部署了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另外在这次新目录中, 还出现了一批新交叉学科, 这种可授予两种或以上学位门类的专业, 原则上由所属高校自己确定授予学生其中一种。

(5) 高校自行设置专业的权力有所扩大

《纲要》实施以来, 教育部在落实与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上迈出了重大步伐。按照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高校可以根据专业目录自行设置本科专业, 也可以申请设置尚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新《规定》首次对高校专业设置实行备案和审批两种制度。

(6) 工程硕士、博士及卓越高等工程师教育均有较大发展

《纲要》实施以来, 全国工程硕士 (博士) 包含机械工程等40个工程领域, 支撑的一级学科数目为35个, 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毕业人数均有大幅增长, 招生人数6年增长3倍, 毕业人数增长近两倍。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 成为目前培养单位最多、领域覆盖面最广、培养规模最大、企业和社会评价较好的专业学位。

3. 存在问题

(1) 中国大学一流学科的总体实力仍需加强

从进入ESI学科排行的排名来看, 中国大学学科的总体实力不是很强, 虽然我国很多大学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领域有不俗的表现, 但是主要还是集中在少数高校, 没有形成一个较大的一流学科建设群, 我国大学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

(2) 部分学科建设非常薄弱需大力加强

部分学科尚未进入ESI的排行, 这意味着我国大学在部分学科上的建设是非常薄弱的, 需要大力加强。

二、高校研究生参与科研情况

支持和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工作, 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也是《纲要》的明确要求。

1. 落实情况

(1) 研究生参与重大科技项目的人数稳定增长

《纲要》实施以来, 研究生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和发展项目的人数、研究生参与高校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项目的人数均成增长态势, 增幅稳定 (见表3、表4) 。

(2) 高等学校研究与发展机构培养研究生人数稳步增长

2006年以来, 高校研究与发展机构稳步增长, 项目数随之增加, 培养研究生人数也呈增长态势 (见表5) 。

(3)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研究生情况

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我国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支撑, 现已经发展为由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军民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港澳伙伴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组成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截止2011年底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计498个, 其中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为260个, 占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半壁江山。

2011年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入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共88227, 毕业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26031人。共有34位博士生的毕业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占当年总数的35.1%。

(4)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养研究生情况

国家工程技术中心 (以下简称“工程中心”) 是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研发条件和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十一五”期间, 科技部以提高工程中心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行业发展为目标, 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的战略需要, 进一步加大工程中心建设力度, 同时结合政府职能转变要求, 进一步统筹基地、人才、项目, 注重与国家科技计划、重大专项工作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实施相结合, 工程中心建设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具体发展情况见表6。

数据来源:根据2007—2011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数据中各类高等学校研究与发展项目制作。

数据来源:根据2007—2011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数据中各类高等学校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项目制作。

数据来源:根据2007—2011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数据中各类高等学校研究与发展机构表制作。

(5)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情况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以来, 项目数量稳步扩大, 项目类型逐渐增加, 内容不断丰富, 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初步形成激励和支持研究生创新的良好氛围。

2. 实施效果

研究生参与重大科技项目的主要成果, 即产出大量的学术论文、专利等, 以及形成众多高水平的学位论文。

(1) 研究生参与重大科技项目所产出的专利和成果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统计, 截止到2007年底, 全国高等院校共申请专利133541件。2007年, 全国高校共申请专利32680件, 比2006年增长42.4%;全国高校当年共获授权专利14773件, 比2006年增长41.3%。

2007年, 教育部直属高校共申请专利15020件, 占申请总数的45.96%, 获授权专利7463件, 占授权总数的50.52%;“985”高校共申请专利12759件, 占申请总数的39.04%, 获授权专利6426件, 占授权总数的43.50%;“211工程”高校共申请专利18059件, 占申请总数的55.26%, 获授权专利8638件, 占授权总数的58.47%。

数据来源:根据2007—2012年国家科技计划年度报告中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部分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数据制作。

教育部批准科技成果鉴定申请277项, 集中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 教育部计划项目7项, 科技攻关项目6项, 军工项目28项, 省市计划项目22项, 横向项目16项和自选项目131项, 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 其他部委计划项目4项, 社会项目134项等。2007年, 共进行各类科研成果项目登记1157项, 并将登记项目报科技部备案。**

目前, 研究生已成为高校科研工作的主力军, 以上这些专利和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研究生们的辛勤工作和付出;也正是通过参与这些科技项目的研究工作, 从而大大提高了研究生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2) 研究生参与科技项目研究有利于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组织开展的一项工作, 旨在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工作, 鼓励创新精神, 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对博士培养质量进行监督和激励的一项重要举措, 对培养和激励在学博士生的创新精神, 促进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

自1999年首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 至2009年共进行了11次, 各省级学位委员会累计推荐了5444篇论文参加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 共评选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984篇, 提名优秀博士学位论文949篇。同时, 为鼓励、支持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在高等学校不断作出创造性成果, 教育部还设立了“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 对在中国内地高等学校工作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给予5年的研究资金资助, 并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优博论文资助项目”的专家评议和管理工作。自1999年至2009年, 共对704个项目进行了评审, 立项675项, 资助了672位优博获得者。目前已对216个项目进行了结题, 其它项目正在正常进行之中。这一举措, 有效激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科技项目的研究, 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3)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效果

从数量上来看,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项目逐年递增, 至2006年以后逐渐稳定;从具体项目类型上来看, 各项目类型大部分呈上升态势;而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以及访学研究三类项目覆盖人群, 均有大幅增长;成果产出方面也有较大增长。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以来, 项目数量稳步扩大, 覆盖人群逐渐增加, 内容不断丰富, 投入产出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初步形成激励和支持研究生创新的良好氛围, 有利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国际交流培养创新人才情况

在全球化背景下, 面对激烈的国际科技与教育竞争, 实行开放办学, 扩大国际交流培养人才的规模和水平, 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国际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学生层面上, 积极推进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公派专项研究生奖学金等项目, 鼓励跨境跨校交流访学, 发展联合培养项目;积极稳妥放宽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政策, 吸引高学历留学生来华留学;通过学生交流、海外访学、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等方式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途径, 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国际视野,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沟通、理解、合作和竞争的能力。

1. 落实情况

(1) 政策落实

《纲要》实施以来, 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国际交流培养人才工作的政策性文件, 以推动国际交流培养人才工作的开展。如, 2005-2010年《留学基金委年报》, 2005-2013年的《国家公派出国研究生项目实施方案》;2007年颁布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管理规定 (试行) 》;2008年颁布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选派办法》, 此外, 还颁布了《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关于中国政府奖学金的管理规定》等。

(2) 国家积极推进有关国际交流培养人才的项目

《纲要》实施以来, 我国政府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培养人才的项目, 以促进中外学生的交流, 为培养创新人才创造条件。包括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公派专项研究生奖学金项目、跨境跨校交流访学和联合培养项。除此, 还积极稳妥地放宽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政策, 吸引高学历留学生来华留学。

2. 实施效果

(1) 出国留学研究生不断增加

《纲要》颁布以来, 我国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数量保持稳定。从表7中可以看出, 已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方式出国留学完成研究生学业, 拓宽了人才培养的途径, 增强了国际交流能力, 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条件。

(2) 各国来华留学研究生较快增长

《纲要》实施以来, 2005—2011年来华接受学历教育的留学研究生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 2011年比2005年来华硕士研究生增长了近4倍, 博士研究生也增长了2倍 (见表8) 。

四、高校与院所合作培养人才情况

“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鼓励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 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也是《纲要》的明确要求。

1. 落实情况

(1) 国家对校所合作培养人才工作高度重视

《纲要》实施以来, 国家对校所合作培养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出台了关于校所合作培养人才的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暂行办法》、《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等, 将校所合作培养人才工作提升到新高度。

备注:2007年来华留学生统计简况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网无法查询, 数据缺失。

(2) 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试点工作

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亟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支撑。充分发挥工程研究院所与高等学校双方的优势, 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道路, 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 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共同推动了高等学校与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试点工作, 这也是校所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创新研究生培养体制和机制,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推动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 自2010年起中国工程院与教育部共同推动了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试点工作。教育部于2010年4月下发了《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 试点工作按照《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暂行办法》的规定, 采取“联合招生, 合作培养, 双重管理, 资源共享”的模式进行。目的是充分发挥双方功能和资源优势, 实现强强联合, 形成教育、科研、管理合力, 共同构建拔尖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和科学研究新的合作平台。目标是:试点带动、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道路,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融合发展。2010年共8家高校和8家研究院所参加了试点, 当年下达联合培养指标88名;2011年共18家高校和18家研究院所参加试点, 当年下达联合培养指标210名。

(3) 高等学校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培养人才工作

高校与中科院联合联合培养人才工作也是校所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8月29日, 教育部、中科院联合启动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计划》强调, 要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大力推进科技与教育协同育人, 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科研与人才培养结合, 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21所“211”高校和中科院31个研究所现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首批将有80余家中科院研究所、50余家高校参加, 每年将有15万名以上的研究生、本科生参与其中, 有1800多人次院士、科学家、教授到高校授课, 到中学开设科普讲座。

2. 实施效果

(1) 校所合作培养创新人才规模逐渐增长

校所合作培养人才工作从2010年起正式启动 (见图1) , 至今已经连续3年开展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试点工作专项招生计划。3年来, 参与高校、科研院所规模逐渐扩大, 高校数增长近3倍, 科研院所数增长近4倍;联合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数量也呈增长态势, 增幅均达200%以上。这些数据表明, 随着校所联合培养研究生试点工作开展, 校所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模式逐渐成熟, 培养规模逐渐增长。

(2) 校所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截至2012年, 高校与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试点工作参加单位已达63家, 在校博士生达600余人。实践证明, 这种强强联合的模式有利于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有利于学生在理论学习之余, 参与国家的重大科研项目, 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是创新培养机制, 培养创新工程科技人才的有力举措;同时, 促进了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之间的交流, 深化了两者之间的合作, 有助于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数据来源: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1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关于下达201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关于下达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中相关数据制作 (表中参与高校及科研院所数量为合作数量未去除重复单位) 。

(3) 高等学校与中科院联合培养人才计划全面落实

从目前调研数据来看, 中科院研究生计划规模逐渐增加。2012年高等学校与中国科学院院所联合培养计划中, 招生单位22个高校分别与41个 (次) 联合培养单位共培养博士生372人。

(4) 典型案例

中科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78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情报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是国内最早培养该学科研究生的机构之一。1998年开始与北京大学合作培养情报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6年1月又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首批图书馆、情报、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1年成功向教育部报备信息资源管理、竞争情报2个二级学科后, 形成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资源管理、竞争情报4个二级学科和20个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目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共计71人, 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共计9人。

2006年至今, 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53人, 招收博士研究生14人, 毕业博士生9人, 招收53名博士后入站, 出站博士后18名。大多数毕业研究生已经成为信息机构、企事业单位、大学和政府部门等用人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

五、实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情况

大力发展和改革职业教育, 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实用技术专业人才, 是《纲要》提出的重要目标。

1. 落实情况

(1) 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指导

《纲要》实施以来, 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高度重视, 从中共十七大报告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再到教育部等部委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等10多个文件的颁发, 表明了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高度重视。

(2) 职业教育培养实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实绩

①确保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投入经费的增长。《纲要》实施以来, 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投入经费每年呈增长态势。

②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在基础能力建设方面, 坚决贯彻实施: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等4项计划。四驾马车并驾齐驱有力地保证了“大力发展与改革职业教育, 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除此之外, 地方政府在认真落实中央职教项目配套经费的同时, 也建立了一批地方职教专项经费项目, 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③搭建实用技术人才成长“立交桥”, 积极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改革招生考试制度。中等职业学校扩大服务面, 高职院校探索多样化选拔录取机制。从历年来中高职招生、在校人数变化数据也可以看出, 6年来中职招生、在校人数增长幅度较大, 高职有增长但幅度较小, 这些举措体现了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 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的目标。

④完善职业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与机制。职业教育努力完善产教结合机制, 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 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等。

(3) 教育部颁布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

2010年, 教育部颁布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目录》包括19个专业类、321个专业、927个专业 (技能) 方向, 对应职业 (岗位) 1185个、职业资格证书720个、继续学习方向554个。《目录》强调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 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4) 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

职业教育紧紧围绕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加快专业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 改造或淘汰一些不适应市场岗位需要的传统产业, 增设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的专业, 大大提高了职业教育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吻合度和贡献率。

2. 实施效果

(1) 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显著, 社会认可度较高

《纲要》颁布以来, 随着职业院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 职业教育累计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了5789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极大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 职业教育也注重扩展服务对象范围, 面向人人办学:一是职业院校招生对象多元化, 二是扩大面向农村和西部地区招生规模, 三是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力争把“人人有知识, 个个有技能”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这种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理念, 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满意程度上可以看到成效。

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联合撰写的《职业教育公众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 66.2%的公众对职业教育总体呈满意态度, 只有4.8%公众对职业教育现状不满。这充分体现《纲要》实施以来,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显著, 社会认可度较高。

(2) 初步具备了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

截止到2010年, 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 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初步具备了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

(3) 中高职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力军

职业教育作为实现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在以人力资本为先导的经济发展中作用突出。研究表明, 职业教育对我国主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长贡献率为21%。

2005至2011年, 中、高职毕业生数均呈增长态势, 其中中职毕业生6年来年均增幅50万, 高职毕业生人数6年增长了近1倍。6年来, 我国职业院校有5789万毕业生在掌握职业技能后走向社会, 进入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与行业, 以及精神产品和服务的第一线, 成为支撑实体经济持续发展的产业大军中的主体力量。

全国高技能人才数量从2004年的1860万人增至2009年的2631万人, 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受教育年限从2005年的11年增加至2010年的13年, 职业教育贡献突出。

从毕业生就业方面来看, 近3年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就业率平均为87.6%, 平均月收入为2171.3元, 两者均处于持续上升状态。近年来, 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6年95%以上, 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87%以上。这充分表明《纲要》实施以来, 职业教育在实用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

摘要: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教育是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 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将“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作为人才队伍建设中重要政策, 本刊综合报道了《纲要》颁布以来, 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作用的落实情况、实施效果和许多专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教育,创新人才,高校,科研

注释

1资料来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实施情况调研组系列调研报告:《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情况专题调研报告》。

2《2008年中国教育年鉴》.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gov.cn.

篇3:灵台县社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10—20年)

一、发展目标

(一)近期目标(2011年至2015年)

——数量目标。全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规模迅速扩大,总量增加到28000人左右,实现每千人口拥有社会工作人才数量不少于0.5名;接受系统社会工作专业学历教育、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专业人才占社会工作人才总量30%以上,达到8000人左右。

——结构目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领域、区域、层次、专业、功能结构逐步优化。其中,高、中、初级社会工作人才比例基本达到1 ∶ 3 ∶ 6,基本满足社会工作实践的需要。

——素质目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显著增强,职业的社会认知程度明显提高,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水准得到各界认可。

——环境目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多渠道、开放式的培养体系初步建立,协调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社会组织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集聚能力明显,相关制度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完善。

——投入目标。财政投入扶持力度持续加大,人才投入结构逐步改善,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初步建立。

(二)长期目标(2016年至2020年)

社会工作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和高效,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备,社会工作人才管理和服务的政策、法律、制度框架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壮大,社会工作人才总量增加到85000人左右,每千人口拥有社会工作人才数量超过1.7名;接受系统社会工作专业学历教育和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专业人才占社会工作人才总量30%以上,达到25000人左右,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真正成为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

二、主要任务

(一)大力培养社会工作管理人才

发展目标:适应社会工作行政管理、行业组织建设、服务机构发展、专业实务推进等分类需求,培养造就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具有宏观视野、战略思维与专业眼光,善于推动事业发展的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人才;一批职业道德高尚、善于把握行业规律、管理创新能力强的社会工作行业管理人才;一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懂经营、会管理、通晓社会服务专业知识的社会工作机构管理人才;一批熟练掌握专业督导方法与技术、具备丰富实务经验、善于解决复杂专业问题、能够带动社会工作服务人才成长、推动专业实务发展的社会工作督导人才。

主要措施:依托区内外高等院校、知名公益服务组织和其他社会工作培训机构,加大社会工作各类管理人才培养力度。将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人才纳入党政领导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培养一批熟悉社会工作的高素质领导干部,开发一批熟悉社会工作理论知识、掌握社会工作方法技术的高素质行政管理人才,畅通社会工作人才向党政机关选择晋升的渠道。遵循社会工作行业管理规律,创新行业管理人才培养、评价、选拔、使用和流动机制。健全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理事会管理体制,将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人才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社会工作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和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分类制定社会工作专业督导能力素质标准,完善专业督导方法与技术,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督导制度。

(二)大规模开发社会工作服务人才

发展目标:适应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转型需要,以培养开发基层社会工作服务人才为重点,以整合、提升现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为基础,统筹推进各类社会工作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主要举措:将社会工作人才纳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大力加强社会工作服务人才队伍的职业能力建设,重点对各领域现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进行大规模、系统化的专业培训,提升现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开展社会工作人才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支持培养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广大农村社会工作服务人才。健全社会工作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支撑体系,建立一批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培训基地,一批服务基础较好、覆盖各领域的实训基地,一支敬业爱岗、技术高超、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一套适应广西社会工作服务人才发展需要的培训教材。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标准化建设,完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加强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基地建设,大力培育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吸引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到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就业和服务基层。

(三)加快培养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人才

发展目标:培养造就一批秉承教书育人、助人自助理念,理论功底深、实务能力强,系统掌握国内外社会工作法规政策,及时关注国内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研究前沿成果,能够推动本土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和政策发展,具备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能力的社会工作教育和研究人才。

主要举措:将社会工作教育和研究人才纳入自治区特聘专家、人才小高地建设、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等支持范围,拓展发挥作用的平台载体,大力吸引国内外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到我区从事教育与研究工作。通过开展社会工作博士和硕士学位教育、社会工作科研和服务项目、组织出国(境)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批学历层次高、研究能力强、学术成果丰富、有良好国际沟通能力的社会工作教育和政策研究人才。支持区内有关高校、社科研究机构与港台地区、新加坡等东盟国家联合建立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人才培养基地。鼓励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人才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办民办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参与社会工作服务实践,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机构和学术交流平台建设。

nlc202309031525

三、政策机制创新

(一)创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机制

深入研究我区社会工作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制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规划,明确发展规模和结构要求。按照终身学习的要求,发挥我区社会工作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探索建立贯穿高校专业教育、入职教育、继续教育各阶段的培训体系。发挥区内高校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学科建设,充实师资力量,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坚持理论学习与社会工作实务并重,突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建立社会工作者督导制度,不断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设立社会工作人才继续教育的专门机构和实训基地,开发适应各领域、各类型社会工作服务人才发展需要的培训教材;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在主体班次中开设社会工作课程;积极开展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加强与港台地区、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社会工作人才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社会工作人才的出国(境)培训及国外专家引进工作。

(二)创新社会工作人才评价机制

贯彻落实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规定和考试实施办法,完善我区社会工作者水平评价制度。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定期组织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和评价工作。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由人事部门颁发职业水平证书,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统一管理。建立社会工作者登记制度,取得职业水平证书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可自愿在社会工作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机构登记为社会工作者。推行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职业资格聘任制度,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原则上应聘用具有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并登记为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人才。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考核评估制度,研究制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社会工作岗位职责规范,明确考核评估标准、机构和纪律措施。社会工作者应遵守社工守则并接受社会工作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机构管理,若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职业道德,由登记机关取消登记,并由发证机关收回职业水平证书。

(三)创新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机制

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原则,以需求定数量、以对象设岗位,在涉及社会工作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和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中研究设定社会工作岗位。综合考虑不同岗位要求、服务对象、工作难易程度等因素,研究设计岗位等级和数量,以及与相应人才配置比例,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配备标准体系。根据这个配备体系,按照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原则,重点在相关领域相关事业单位进行社会工作岗位开发,将这些单位的社会工作岗位明确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并逐步达到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的70%左右;教育、医疗卫生、人口计生等领域,社会工作岗位要逐步达到专业技术岗位的3%左右。积极引导企业、有社会工作服务需求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设立社会工作岗位,使用社会工作人才;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民办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大量开发社会工作岗位,形成多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局面。

(四)创新社会工作人才激励机制

以体现社会工作人才价值为导向,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薪酬保障机制。在公务员岗位及参照公务员管理岗位从事社会工作的社会工作人才,获得相应职级公务员的薪酬;社会工作者受聘到事业单位,执行所聘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在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工作的社会工作者,综合考虑学历、资历、资格、业绩、岗位等因素,按照以岗定薪、以绩定奖、按劳取酬原则,保证薪酬不低于同等条件专业技术人员薪酬水平。完善社会工作者职级体系,明确相应资格条件和晋升程序,创造合理的晋职空间,增强工作成就感。完善相关公共人事服务体系,为社会工作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他们发展的后顾之忧。加强社会工作人才流动的宏观调控与指导,采取现代化手段,及时发布供求信息,搭建社会工作人才和聘(雇)任(用)组织双向选择的平台,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将社会工作人才表彰奖励纳入人才奖励体系,与其他类型人才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社会工作。

四、重大人才工程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根据加快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和公共财政的承受能力,认真做好现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提升、转换工作,对尚未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从业人员,分期分批分层次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前培训,平均每年培训社会工作从业人员1万人次以上,让他们在未来一个时期内,获得专业知识更新的机会,顺利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并按要求进行登记,逐步做到持证上岗。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对象,积极鼓励和帮助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通过培训和参加考试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进入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社会工作岗位新录用人员,必须取得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并经过登记。鼓励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参加职业水平考试,并登记为社会工作者。鼓励区内高等院校利用现有资源,开设不同层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建立起我区包括继续学历教育、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教育在内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扩大社会工作专业招生量,培养更多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大专学历以上毕业生。力争到2020年,全区接受过系统社会工作专业学历教育或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专业人才达到25000名、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管理人才达到150名、专业督导人才达到300名。

(二)社会工作服务人才职业能力建设工程

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对社会工作服务的需要,着力加强社会工作培训与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按照分工明确、布局合理、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原则,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和各类专业培训机构,到2020年,重点扶持建成3家自治区级、14家市级、75家县级社会工作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基地,通过基础培训、短期进修、实习实践、函授教育、自学考试等形式,对每名社会工作服务人才进行累计不低于480小时的专业教育培训,使其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熟悉相关法规政策,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

(三)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人才培养引进工程

nlc202309031525

着眼于引进和培养较高层次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人才,在全区建立10家左右社会工作学科重点研究基地,依托自治区特聘专家工程、人才小高地建设工程、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等平台载体,引进若干名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带动培育一批优秀社会工作教学和研究团队。到2020年,建立50家社会工作专业重点实训基地。加快推进区内高等院校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鼓励优秀的社会工作硕士专业人才参加社会工作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力争到2020年,累计培养各类院校的“双师型”专业教师50名、社会工作专业硕士1000名、社会工作专业博士50名。

(四)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工程

结合开展对口扶贫开发工程、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社会发展需要,研究制定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采取政府财政购买等形式,从高校社会工作院系、各类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抽调专业人员组建服务队,建立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工作服务指导站,培育本地社会工作服务力量。到2020年,在全区30%的国家级、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各建立1家县级社会工作服务指导站,派出服务指导站社会工作人才150名左右,带动培养1500名左右当地农村社会工作人才,解决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居住环境恶劣等因素带来的身心健康状况欠佳、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增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难以开展等社会问题,促进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

(五)民办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孵化工程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运作的原则,着眼于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模式,扩大社会工作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大力培育直接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民办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大力整合现有资源,在全区逐步建立10家左右自治区级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基地,重点扶持和发展为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低保对象、受灾群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刑满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危重病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的民办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到2020年,力争培育和发展50家左右民办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

(六)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工程

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工作方法,大力加强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网络建设,逐步推进全区城乡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到2020年,70%以上的城乡社区各建成1家社会工作服务站。加强我区社会工作标准体系研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标准体系。到2020年,建立3个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标准化示范设区市、5个示范县(市、区)、20个示范事业单位、20个示范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5个示范民办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通过这些示范机构的引导,带动全区社会工作服务的加速发展。

(七)社会工作信息系统建设工程

适应社会工作信息化、现代化发展需要,完善社会工作人才信息库,开发建立社会工作者登记注册平台,实现社会工作者在线登记注册、信息查询、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管。研究开发社会工作远程教育信息库,开发各领域、各层次、各类型社会工作教育培训课程,扩大远程教育培训覆盖面和受益面。建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信息库,推动整合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资源。建立社会工作人才服务信息库,强化服务过程管理,不断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质量。

上一篇:杜甫——《夔州歌十绝句》(其一)下一篇: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